中新社北京12月14日电(记者 王祖敏) 在老年人口已达2.5亿、老龄化形势还在进一步加剧的中国,如何更及时、科学、全面地应对老龄社会成为相关领域的一大课题。资料图:养老院。中新社发 陆欣 摄由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协办的“2019老龄科学年会”14日在北京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加强老龄科学研究 科学应对老龄社会”为主题,围绕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和老龄科学建设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来自中国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健委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的专家从不同角度对规划进行了解读与阐述。在老龄科学建设研讨部分,来自部分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分别就“新时代老龄科学的任务”“老龄人口学”“老龄经济学”“老龄文化学”“老龄服务产业”“老龄健康的复杂性”等专题进行了演讲。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中国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王建军指出,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是简单的民生问题或者养老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涵盖了人口、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甚至生态等诸多领域。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只有首先加强老龄科学研究,全面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律,了解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才能做到及时、科学、综合地去应对。王建军称,在当前形势下,必须深刻认识老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加强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不断推进老龄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相关政策出台奠定坚实的基础。(完)
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记者田晓航)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15日在京发布的《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我国城乡享有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比例均超过98%。新一轮医改启动至今,我国着力织牢织密医疗保障网,不断惠及广大城乡老年人。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深远当天在发布会上介绍,根据报告,2015年,城乡享有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比例分别达到98.9%和98.6%,比2006年上升24.8个百分点和53.9个百分点。报告显示,有网上购物和旅游消费行为的老年人比例分别为12.4%和14.31%,旅游日益成为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新选择。随着健康老龄化理念深入人心,不少老年人还主动融入社会。老年大学、公益活动、社区公共事务讨论中出现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身影。报告也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面临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较大等严峻挑战。此次发布的报告主要依据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该调查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领导、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国家统计局批准,每五年开展一次,自2000年起至今已开展四次。
人民网上海12月7日电 (唐小丽)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12月5日成立,“为2021—2035年我国积极应对老龄化献策”研讨会同期举行。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养老机构的100多名学者、专家参与线上线下会议。“华东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成立老龄科研基地有着多学科、跨学科的优势,尤其是整合了人口学研究、公共政策研究、终身教育研究的三方优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斯阳表示,学校将以此次入选首批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作为加强老龄科学研究的契机,推动学校跨学科、交叉学科的老龄科学研究,也将加强基地的统筹谋划,聚焦人口老龄化和积极应对战略,整合校内外资源力量,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出更大贡献。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世纪,老龄问题研究是一片自由探索的蓝海,也是当代学者勇担的时代使命。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肖才伟期望华东师范大学把准研究方向,作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思考者、探索者,充分体现基地价值;作老龄化背景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咨询者、建言者,夯实责任使命。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教授从研究环境、研究条件、研究时机三个角度肯定了充分发挥老龄科研基地资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杜鹏提出三点建议,即实现校内资源的整合,通过基地平台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加大跨校的基地合作,建议每年开展基地交流会议,发挥首批老龄科研基地的各自优势,促进老年问题研究的发展;注重基地的人才培养,不断满足新时代发展下老年研究领域人才的需求,借力基地建设为专业教育做出铺垫。基地主任桂世勋教授回顾了华东师大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的筹建过程。展望未来,他认为,基地的发展应该从以下几点发力:抓住基地的主要研究特色和研究领域;依托基地平台、整合学校资源、开展跨校合作;加强老年学科相关人才培养;积极推动成立长三角老龄科研基地联盟的建设;充分发挥华东师大基地专家委员会成员的指导咨询作用;充分发挥基地独特的领导体制,提交质量更高的政策建议。华东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围绕民生保障,聚焦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正值“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的开启之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老龄科研基地的成立标志着学校老龄科学的跨学科研究迈入了新的阶段。基地未来将立足长三角,发挥区位优势,突出自身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和力量,注重产学研结合,在推动学术研究的同时,推动老龄政策、老龄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贡献更多智慧。(华东师大供图)(责编:唐小丽、金煜纯)【来源:人民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央广网北京12月15日消息(记者车丽)记者从日前召开的“新时代中国老龄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获悉,中国将探索建立老龄科学新兴学科群。此次研讨会于2018年12月15日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由全国老龄办指导,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联合主办,清华大学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和南开大学老龄战略研究中心协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51家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参加,卫健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王建军指出,人类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这是当今影响全球的重大世情,也是我国今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国情。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41亿,占到总人口的17.3%,预计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接近5亿,占到总人口35%左右。老龄社会的问题是一个问题群,也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涉及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国际竞争等诸多领域,也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众多学科,需要在老年学的基础上,探索建构新的学科群体系进行联合攻关。着眼长远看,老龄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群,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王建军指出,这次会议是我国首次召开的老龄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也是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事业乃至老龄事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明年将适时召开全国性的老龄科学大会。他提出,要把握好老龄科学的学科定位,重点研究老龄社会的一般规律和中国老龄社会的特殊规律,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老龄科学学科体系,着力找到系统性解决老龄社会相关问题的中国方案。要以新理念创新学科研究方法,关键是要坚持新发展理念,站在老龄社会条件下去思考老龄问题,系统梳理现有理论,创新研究方法,防止仅仅埋头于研究一些具体问题,重点研究一些带有长期性、普遍性的重大问题。要充分整合研究力量,动员各个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开展联合攻关。要搭建平台,努力改变老龄科学研究还处于自发的各自为政状态,通过学术会议、大数据库、成果转化展示等方式,促进老龄科学研究成果全面共享,推动转化为各级党委政府落实积极应对老龄社会的具体政策。中国人民大学终身教授邬沧萍指出,没有理论,应对老龄社会就没有方向。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规模最为庞大的老龄社会,要拿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必须加强老龄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着力理论思维,为新时代人类知识体系增加新内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葛延风研究员指出,应对老龄社会所进行的战略安排和政策设计,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需要老龄科学的理论体系支撑,只有做到老龄科学理论与应对老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确保党中央关于应对老龄社会的战略部署落地有根有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提出,建立老龄科学新兴学科群对于应对老龄社会具有重大开拓意义,根本是要转变观念,从研究老年人的养老、健康、医疗等具体问题超拔出来,提升理论层次,结合中国国情,探讨老龄经济学、老龄社会学、老龄健康学等理论问题,从老龄社会的基本规律上探索相关问题背后的逻辑,提出系统性、战略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举措建议,旨在关注长寿时代全体国民全生命周期的新生活。
加强老龄科学研究 科学应对老龄社会“2019老龄科学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日报12月16日电 12月14日,由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协办的“2019老龄科学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深远在主持会议时,向与会专家代表介绍了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和目的意义。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王建军指出,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对经济社会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它不是简单的民生问题或者养老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既是人口问题、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文化问题、政治问题,甚至生态问题。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首先要加强老龄科学研究,全面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律,搞清楚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才能及时、科学、综合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此,我们要深刻认识老龄科学研究的重要性,高度重视老龄科学研究,加强学科建设,加快人才培养,不断推进老龄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为相关政策出台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研讨会以“加强老龄科学研究科学应对老龄社会”为主题,紧紧围绕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和老龄科学建设等内容展开深入研讨。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郝福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部长葛延风,国家卫健委老龄健康副司长蔡菲,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陈功从不同角度对《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进行了阐述和研讨。在老龄科学建设研讨部分,中国人民大学一级荣誉教授邬沧萍、中国老年医学学会会长范利,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原新,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军,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王莉莉、伍小兰,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授贾旭东分别做了题为《新时代老龄科学的任务》、《健康老龄化与慢病管理》、《老龄人口学的未来》、《老龄经济学的主要问题》、《产业经济学视角下的老龄服务产业发展》、《认识老龄健康的复杂性》和《老龄文化学的发展方向》的精彩演讲。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专家探讨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新社记者 王祖敏截至2019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2.54亿;“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迈入中度老龄化;2035年前后将突破4亿,2050年前后将达到4.87亿,届时约占总人口的1/3。这组来自官方的数据,昭示出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挑战。如何在这一严峻局面下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14日由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专家座谈会对此进行了探讨。破除误区形成共识 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应对人口老龄化就是做好养老服务”,也许不少人存在这一认知误区。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称,不仅在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目前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国情、老龄社会、甚至是对于老年人都存在诸多认识偏差。他认为,要真正做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工作,必须首先破除认识误区、统一思想,在“依法应对”“积极应对”“整合协同”“全面发展”“全民行动”“科学精准”等方面形成共识。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表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是一个涉及人口、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区域、生态、国际等多个领域的战略体系。当前需致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包括出台应对人口老龄化分领域中长期专项战略、在全社会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教育、加强和完善老龄工作组织体系建设等。与会专家认为,中国老龄人口规模大,应对人口老龄化国情复杂,但也带来重要发展机遇。健全全生命周期体系 实现健康老龄化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社会对健康老龄化的认识,逐渐聚焦于从老年人实际生活状况和功能发挥的角度去认定老年期的健康问题,而不是局限于是否罹患疾病。这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即加快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健康宜居所副所长伍小兰说。吴玉韶称,实现健康老龄化,要树立人的全面和终身发展理念,以做好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的长周期视角出发,积极适应健康转型;要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口前移到低龄老年人口、甚至年轻人口,确保从根本上降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成本。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培育老龄消费市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军指出,人口老龄化会降低国民储蓄率、减弱经济增长潜力,也使得劳动力稀缺性提高,劳动成本增加。但老年人群是数量庞大的经济需求主体,人口老龄化在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产生了促进经济发展与转型的机遇。他认为目前需着眼于提升技术的进步与运用,缓解劳动力稀缺的压力;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和全民健康产业。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龄消费市场潜力巨大。老年人消费需求不仅是推动老龄产业发展的动力,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经济与产业所副所长王莉莉表示,“老龄消费不等于老年人消费,而是为保证已经或即将进入老年期的生命生活质量所产生的各类产品和服务消费。”她称,为满足老龄消费需求,需加强市场的适老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王莉莉提出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健全社会救助和福利制度;加快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提高老年人的经营性收入、资产性收入;弘扬家风孝道,提高老年人的家庭转移性收入等路径。发展老龄文化旅游 提升老年教育品质老龄文化、教育和旅游,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重要途径。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辑部副主任魏彦彦称,发展老年文化不仅是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选择,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引导全社会重新认识老年群体,另一方面引导老年人树立终身发展理念,保持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精神状态。她强调,发展老龄文化要在老龄社会视域下赋予孝亲敬老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让孝亲敬老成为国家意志、公民素养和社会风尚。“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对于实现老龄人力资源开发至关重要。”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社会文化所所长李晶称,发展老年教育涵盖推进普惠性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供给、提高老年大学教育属性、丰富社区老年文化教育、科学规划老年教育内容、发展老年教育产业等多方面。早在2015年,全国老龄办调查数据就显示,中国老年人每年旅游人数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20%以上。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涛认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老年群体中绝大多数健康活力老人对老年旅游服务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做好老年人旅游服务,不仅关系着这一群体的晚年生活品质提升,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中也必然占据一席之地,需要在‘十四五’时期更加关注,并做出适当的制度安排。”他说。(完)
近日,四川省婚姻家庭及妇女理论研究会2020年主题年会在成都召开,此次年会主题为“构筑幸福家庭 建设健康四川——疫情常态防控化下的新挑战、新机遇、新发展”,来自高校、科研单位、社会组织、企业等4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脑力碰撞。会上,专家学者从疫情防控中的社区、家庭、女性等角度出发,展开热烈探讨。四川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胡尚峰、成都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与法制研究所王建研究员分别就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家庭教育和精神健康问题以及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两个话题进行了主旨演讲。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研究助理周星悦则聚焦疫情中的老年群体,列举了疫情期间老年人在智慧医疗、智慧出行、智慧媒体三方面的困境,并提出“提升低龄老人网络使用体验”“加强对高龄老人的社会关怀”等建议。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对主题年会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建议:“作为学术研究单位,我们的研究要高度重视疫情带来的长期综合影响,探索安全感、幸福感的新内涵。同时,政策研究要关注卫生健康、托育养老、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由应急向常态转变的可行路径,重视社会心理建设、社会联结建设和社会网络资本建设,通过有效基层治理促进社会团结,建设全年龄友好包容型社会。”华西社区传媒记者 刘俊
老龄化程度的日趋加深,使得各国劳动力和养老金都面临巨大压力,“延迟退休”问题因此被多个国家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到底什么年龄适合退休?发表在《欧洲老龄化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延长工作年限是可行的,但可延长时间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专家强调,延迟退休不能只以年龄为导向,而要转变职业观,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和选择。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受益于医疗技术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许多国家的预期寿命都在稳步增长。例如,日本、瑞士、新加坡等国平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3岁,澳大利亚、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等也达到了82岁。这一趋势在加重社会养老负担的同时,也给了延迟退休以可能。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杨一帆表示,考虑延迟退休的国家,通常都面临两个主要困境,一是在目前或可预见的未来,劳动力将会严重短缺,即老年人口的增长与生育率的下降同时存在,以日本为例,其2019年人口出生率仅为0.69%,创下了120年来的新低;二是养老金收支不平衡或其潜在压力已经暴露出来。我国目前就面临上述情况。2000年~2019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增加到2.5亿,老年人口比重从10.2%上升至17.9%;而新增人口数量却一直在下降,2019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1.048%,创2000年以来最低值。受此影响,我国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快速上涨,2019年,60周岁及以上的人口抚养比约为24%,即每100名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供养24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而到2035年,这一抚养比预测将上升至约49%。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黄改荣介绍,我国现行退休制度于20世纪50年代颁布,规定男性年满60岁、女性干部年满55岁、女性工人年满50岁退休。过去人们重体力劳动较多,且平均寿命和健康状况较差,退休年龄设置稍低,但如今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7岁,人口素质和医疗状况显著改善,上述退休年龄早已不适应当前的劳动力市场需求。此外,从全球来看,我国目前的退休年龄也属偏早。德国退休年龄是65岁,已计划到2030年前延长至67岁;英国男性65岁退休,女性60岁退休,但也计划将女性年龄延至65岁;瑞典退休制度比较灵活,可选择60~70岁,实际以65岁退休的为多。其实早在2016年,就有消息称国家人社部计划实行延迟退休政策。最近,“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将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延迟退休意味着要晚一些领取养老金,对此一些公众颇有微词,但在杨一帆看来,这是大势所趋,我国退休制度也到了“必须要改的时候了”。退休不该仅凭年龄决定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延迟退休,我们的身体到底准备好了没有?德国联邦人口研究所在《欧洲老龄化杂志》发表的这项研究,就从身体健康、认知健康、一般健康三个维度,针对50~59岁及60~69岁两个受延迟退休影响最大的年龄段,探讨了延迟退休的潜力。结果显示,延迟退休的时间长短,因教育程度而异。比如,瑞典低学历的60岁男性可再工作4.2年,而高学历者可增加6年;在保加利亚,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预期能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工作2.7年,而高等教育水平的同龄男性可预期多工作4.5~5.7年。分析认为,这可能与不同学历者从事的工种差别有关。杨一帆说,我国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也在延长,比如,博士生毕业时可能已经30岁,若按照现有退休年龄,工作时间只有20多年,这显然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在他看来,国家可以采取渐进式改革,从宏观上把握劳动力供给和养老金平衡,提供退休的法定年龄线,但在微观上,要将更多的调控主动权交给企业和个人。从“年龄观”向“功能观”转变。企业应当以劳动力价值为导向,追求岗位匹配,而不是某个人的具体年龄。例如,工作经验丰富、身体状况良好、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员工,可以在雇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的前提下继续工作,暂时不领取养老金。这既能为自己减轻养老负担,又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此外,工作评价、财富状况、个人志趣、婚姻状况、健康程度等都应是延迟退休需要考虑的因素。考虑健康包容度。黄改荣强调,在延长工作时长时,必须考虑到人群在健康方面的差异。我国目前2.5亿老年人口中,75%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痴呆症等认知障碍人群在工作胜任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事实上,要求老年人保持完全的健康状态是有些理想化的,如果其所患疾病不妨碍相应的岗位需求,就依然可以选择延迟退休。此外,虽然女性平均预期寿命高于男性,但鉴于男女性的生理差异,杨一帆认为,两者的退休年龄也不应“一刀切”,而要从实际出发,对女性作出一定的职业保护安排。不同工种差异化管理。特殊行业或日常工作劳动量较大的人,可正常或提前退休;科研专家、医生、教师、律师等更看重资历、经验的工种,建议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延迟退休。黄改荣认为,应当对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根据不同工种出台政策,从身体、认知、精神、心理等多方面提供工种职业评估和鉴定,并据此安排“延退”时长。比如,司机、飞行员要监测冠状动脉状况,精密操作技工重视视力老化受损程度等。创建老年友好型工作环境2020年11月3日,人社部正式提出了“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预计将在未来5年内,以“小步慢走、弹性实施、强化激励”的原则实施。杨一帆称,从研究层面讲,目前绝大部分专家倾向于1年延迟3~4个月,逐步使男女的退休年龄达到65岁左右。对选择延迟退休的群体施行“弹性”政策更易被接受,比如,领取养老金和法定退休年龄分开,延迟多少年,养老金就增加几个点,如此只要社会平均工资总体上涨,于个人而言,最终拿到的养老金未必会少。要创造更适于延迟退休的环境,关键是认可老年劳动者的社会价值。我国目前尚处于低龄的老龄化阶段,应在本世纪中叶深度老龄化之前,做好积极的准备。国家层面上,要对中低龄老年人进行终身学习和职业方面的培训,推动就业教育,同时借鉴欧盟经验,对雇佣60岁以上老人的企业采取税收减免措施等。企业层面上,应尽早转变落后的、以年龄论的用人观念,比如,现在很多招聘单位都设置了“35岁以下”的门槛,家政、保姆、保洁也明示不要50岁以上的,这都是一种年龄上的就业歧视;此外,应适当对公司进行适老化改造,创建更贴近老年人的友好型工作环境。杨一帆补充说,就业市场中不存在一对一的替代关系,因此,老年人延迟退休对年轻人就业并不会造成突出的“挤出效应”,相反,他们的经历、资源、社会能力甚至能够带动年轻人更好地就业。原文转自:生命时报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 王祖敏)中国将探索建立老龄科学新兴学科群,为积极应对老龄社会提供理论支持。“新时代中国老龄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15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指出,人类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这是当今影响全球的重大世情,也是中国今后发展面临的重大国情。老龄社会的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涉及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国际竞争等诸多领域,也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众多学科,需要在老年学的基础上,探索建构新的学科群体系进行联合攻关,找到系统性解决老龄社会相关问题的中国方案。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达2.41亿,占到总人口的17.3%,预计本世纪中叶,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接近5亿,占到总人口35%左右,中国已成为全球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王深远表示,在中国步入老龄社会并开始向超老龄社会进发的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的老龄科学学科体系,重点是建立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核心是探索研究老龄社会的规律,并以此作为研究中国老龄社会诸多问题的总钥匙。为此,需要建立国家级老龄科学研究交流平台、成果信息共享发布平台,联合建立老龄科学重要成果研究报告发布制度。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称,目前,很多人还存在着老龄社会问题就是养老、健康、医疗问题的一大“误区”,以及在身体进入“长寿社会”(老龄社会)后,思想体系还处于“短寿时代”的一大“尴尬”。建立老龄科学新兴学科群的根本是要转变观念,从研究老年人的养老、健康、医疗等具体问题上超拔出来,探讨老龄经济学、老龄社会学、老龄健康学等理论问题,提出系统性、战略性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举措建议,关注“长寿时代”国民的全生命周期。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刘英表示,中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繁重,需要创新理念、多维度思考。未来教育部将加强高校“涉老”学科的建设、推进高校在养老服务类专业的建设、推动职业院校扩大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等,引导高校开展老龄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建设。本次会议由中国全国老龄办指导,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联合主办,是中国首次召开的老龄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据悉,主办方明年将适时召开全国性的老龄科学大会。(完)
《健康老龄化蓝皮书: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19-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由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研究院发布。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研究院是全国第一批“国家老龄科学研究基地”之一,已连续3年发布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报告选取全国38个大中城市作为研究考察对象,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评估体系。以此为契机,重庆也获得了难得的一次以第三方客观视野和专业视角,审视重庆养老水平、养老现状与养老位置的宝贵机会。日前,重庆日报记者专访了《蓝皮书》课题组组长、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教授杨一帆,以期为读者带去一个新视角下的重庆养老。人口多、底子薄、区域发展不平衡重庆健康老龄化水平名列25位已是不易38个大中城市,38个代表了我国较高养老环境和水平的城市样本,《蓝皮书》按照科学专业的方式进行全方位分类比较。居于西部的重庆市健康老龄化水平总得分,居于这38个大中城市的第25位。与以往采取直观的感性认知或以某一方面为指标衡量城市养老整体水平不同,《蓝皮书》构建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评估体系。该体系从“健康医疗”“人居环境”“交通出行”“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五大维度,并采取公开权威数据,对这38个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发展水平进行系统分析。“重庆作为西部地区,本身老龄化发展速度就呈现不断加速态势,再加上人口多、底子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市情,能够取得这样的排名,侧面反映了重庆在应对老龄化之路上所做的不懈努力。”杨一帆教授表示。杨一帆介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明显呈现东部放缓、中西部不断加快的态势,我国人口老龄化与城镇化进程相伴随,农村老龄化程度深,超前于城镇。重庆作为西部主要大中城市之一,面临的老龄化压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根据相关研究,到2053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4.87亿,占总人口比重34.8%,老年抚养比将达到70.8%、社会抚养比将达到103%。到达这样的峰值,就意味着届时我国100个劳动年龄人口要承担扶(抚)养71个老人和32个少年儿童的沉重压力。“人居环境”和“交通出行”维度上高于均值重庆健康老龄化优势和劣势都较为明显按照五大维度比较,重庆在“人居环境”和“交通出行”维度上高于均值,在“健康医疗”“社会公平与社会参与”和“经济金融”维度上低于均值。数据总显枯燥,杨一帆解释,就健康老龄化水平而言,即便是排名第一的珠海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宜居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珠海已连续3年位居第一,但总得分也并不高,为61.49分。“这说明我国各大中城市在健康老龄化发展层面仍需进一步加强建设。”杨一帆说。杨一帆举例,包括重庆在内的全国各省市都已组建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划转到卫健委。但是从其职能来看,仍在五个领域存在不足:对生命全周期的视角和立足全人群的理念关注不够,往往将“健康老龄化”简单地理解为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数十个部门组成的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作用发挥不明显,部门间政策、行动的协调性不够,大老龄工作格局亟待加强。基本概念不清晰,如“健康产业”“医养结合”“老年长期照护”等界定不清晰,这导致各政府部门包括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执行标准参差不齐。忽视老年人的主体性发挥,仅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缺乏对老年人价值创造能力的重视。健康老龄化建设的资源短板明显,老年群体健康服务机会不均等,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阶层差异大。“重庆在健康老龄化水平的各考察维度上,优势和劣势都较为明显。”《蓝皮书》课题组表示。从第35名到第7名重庆老年人健康医疗呈跨越式发展在这场全国健康老龄化大PK中,重庆还以一项特殊的成绩被课题组列为重点研究和阐述对象。在综合了8个一级指标得分后,重庆在各城市健康医疗总得分与排名中,以57.04分的总分,排名全国第7。值得一提的是,排名前10的城市中,仅有重庆、昆明、成都三座西部城市入选。重庆从2017年的35名跃升至2019年的第7名。《报告》指出,拉长时间段观察,重庆城镇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每万人拥有医院数,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指标,均出现大幅度增长。重庆老年医疗现状政府医疗投入大,居民健康意识弱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健康医疗作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核心要素,重庆即便是在38个大中城市中,也居于非常领先的位置。《中国大中城市老年人健康医疗发展报告》对38个样本城市的人均医疗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等8个一级指标,进行了综合评分和排名。此外,课题组还综合分析了这些城市在2015年、2017年、2019年的健康医疗维度指标变化情况,因此具有客观性和趋势性。在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得分与排名中,重庆以11.64的分数,高居38个城市中的第2位。“医疗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政府对该城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课题组表示,这个比重越高,则说明政府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越多。另一个关键指标“每万人拥有医院数”排名,重庆也以全国第2的成绩,佐证了重庆政府层面在医疗卫生领域所做的努力。尽管课题组认为,众多中西部城市存在着人口外流因素,导致每万人拥有医院数指标得分相对较高,但考虑到重庆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的3400万人口,这项关键指标的全国第2名,依旧含金量十足。但与重庆政府层面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高度重视相比,重庆居民的整体健康意识,却显得很不够。城镇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排名中,重庆排在了第29位。在这一指标排行中,排名靠前的大多都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排名靠后的多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这意味着包括重庆在内的地方政府,应在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服务财政投入的同时,引导居民开展自我健康管理,主动投资个人健康,转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既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提振内需、搞好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需要。”课题组坦言。重庆人居环境发展指标稳步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有待提高城市人居环境是社会老龄化的重要载体,为此课题组也发布了《中国大中城市老年人人居环境发展报告》,以空气优良率等9个一级指标作为评价基础得出综合评分和排名。重庆在“人居环境”维度上,综合排名全国第13名。在9个一级指标上,重庆在“城市区环境噪声等级”和“道路交通等效声级”指标跻身全国前10。但是,在“每万人拥有绿地面积”指标上,重庆仅仅名列第28位;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指标上,重庆名列第22位。尽管重庆有些指标不太理想,但近年来在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上一直在稳步前进。城市人居环境排名也从2015年的排名第18,前进到了2019年的第13。“适老化交通”需要打造慢行系统改造公交系统有三点建议在城市老年人人居环境中,城市交通状况和居民出行条件深刻影响着城市老年人的发展机会,课题组因此专门在《中国大中城市老年人交通出行发展报告》中,从38个大中城市的交通出行角度进行了量化分析。课题组建议,重庆交通地理条件的改善,要从规划、从组织、从细节等角度下“绣花针”功夫,更加考虑人性化,尤其是儿童、老人、残疾人等脆弱群体,构建全龄友好包容的人民城市。课题组研究显示,老年人的主要出行方式为公共交通(公交)和慢行(步行),因此应通过优化、改进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投入新要素,以构建老龄友好型交通系统。在老年人的中短距离出行中,主要出行方式是慢性(步行),因此构建好年龄友好的慢行交通系统非常重要。而构建一个好的慢行交通系统需要做到三点:增加慢行交通道路的面积,优化慢行交通道路的分布和规划,扩大慢行交通道路的辐射范围和提升慢行交通道路的使用效率。加强慢行交通道路的服务性,通过设立休憩点、服务站和提高道路绿化程度等措施,提高老年人出行舒适度。提高道路安全性,通过控制机动车速度,设立“老年人安全区”、增加安全防护设施等手段,保障老年人的出行安全。至于公交更是老年人出行的另一种主要方式,对老年人友好的公交系统也需要注意三点:合理规划公交站点的分部,增加城市公交车的数量,构建辐射范围广、服务可及性高的公交网络。公交上加装老年人专座、对候车厅进行适老化改造等方式,降低老年人乘坐公交的难度,提高老年人出行舒适性。对交通信息系统进行适老化改造,通过智能线路规划、高峰提示、乘车信息平台适老化改造等措施,提高老年人出行的便捷性。【来源:重庆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