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成都高新区三岔湖小学召开劳动教育课题研讨会鸡之与鸡

成都高新区三岔湖小学召开劳动教育课题研讨会

日前,成都高新区三岔湖小学组织召开了《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讨会。学校执行校长石美然、副校长胡文东、副校长郭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年级组长和教研组长参加了会议。帮助课题组成员梳理课题研究思路,把握研究的内容、目标及措施,引导教师开展扎实的行动研究。据悉,三岔湖小学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会议精神。在此基础上,学校申报的课题《新时代背景下小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于2018年11月被立项为高新区区级课题。教科室主任周萍代表课题组,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研究的思路和措施、研究的预期成效等方面,对课题方案进行了详细的陈述。课题组核心成员人人轮流发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理解,并提出扎实推进课题研究的意见或建议。分管副校长胡文东就如何推进本课题研究提出四点要求:要深入学习,借鉴他人相关成果;要正确领会课题精髓,特别是要深刻领会“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要注意整合,做到课题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整合,与教研活动整合,与学科教学整合,与班队活动整合,与校内外活动整合;要多思考,重行动,使本年级劳动教育形成序列,并注意收集有关过程性资料,树立成果意识。最后,执行校长石美然强调,课题研究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和科研兴校的需要,学校将不遗余力在经费、资源和人力等方面提供支持,加大考评力度,确保该课题研究顺利进行,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激发全体教师的科研热情,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執競

让课题研究成为劳动教育的“助推器”

12月17日,亳州市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开题报告会在亳州市教科所举行。课题组相关成员参加会议。课题组负责人、市教科所所长洪松岩主持开题报告会。会议宣读了市教科所批准的2020年课题立项文件,学习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并结合课题进行研讨。课题组第二主持人王洪波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解读了该课题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具体进度和实施计划,明确了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和经费保障,并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分工。听取开题报告后,市教科所副所长程齐苗肯定了该课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强调要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为依据,把握核心要义,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将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语文、科学等学科课程相融合,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相契合,兼顾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特点,优化劳动流程,提高劳动效率,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品质和劳动能力。课题组各成员表示,将结合工作实际和教学岗位踏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将课题研究融入教育教学中,深入研究,让课题研究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洪松岩指出,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注意研究方式方法,与家长密切配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课题组成员要多阅读、多实践、多动笔,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确保课题按质按量按时结题。要让课题研究成为劳动教育的“助推器”,力争形成有特色的典型成果,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动劳动教育在全市的范围内落地生根。本次课题研究开题报告会,使课题组更加明确了课题研究的方向与方法,进一步细化了课题研究的具体措施。课题组成员满怀信心地表示,将以务实的态度推进课题研究,做好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确保达到预期目标,为构建劳动教育新模式贡献力量。(供稿:王洪波 编审:张秀礼)【来源:市教育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此二子者

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是重要课题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有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如何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素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就要求幼儿园必须重视和加强幼儿劳动教育。当前,幼儿劳动教育虽然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但大多是为活动而活动,未能从“劳动教育”的价值真谛去思考。笔者认识到: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在于“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幼儿劳动教育:内涵、原则与路径》,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劳动教育的深远指导意义,并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从理论上阐述了幼儿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内涵、原则,同时指明了实施幼儿劳动教育的路径。笔者觉得这是一篇富有时代意义的专业引领文章。专业的引领奠定了科学的实践基础,那么在具体的实践探索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是否有经验可供参考呢?《创设幼儿园劳动实践园本课程》给我们提供了可操作和借鉴的经验。郭莉莉老师在融劳动教育于游戏活动中》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方式”的角度,介绍了幼儿园融劳动教育于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悟与体验劳动的价值,这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发幼儿劳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课程, 应融入各领域教育之中。本期关注》最后链接到《教育评论》1999 年第4期侯春在老师的文章《早期劳动教育与儿童社会性认知的发展》,使教师对加强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清晰的理解。正如文章指出的,幼儿在劳动教商活动中产生积极情感的意义已远远不只是社会性问题了,而且是关系到培养幼儿未来发展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品质的问题。

张苍

舟山中旭科创双语学校田园实践与劳动教育研究课题立项

信鸽翩翩传佳讯 绿水悠悠吐芳华浙江省舟山中旭科创双语学校的研究课题《田园实践与劳动教育研究——无土栽培为例》成功进入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第一批青少年实践与劳动教育课题立项名单》。“田园实践与劳动教育研究——以无土栽培活动为例”开题会在浙江省舟山中旭科创双语学校会议室隆重召开。此次开题会诚挚邀请了舟山市普陀区科技协会副主席金婉君、普陀区教育局督学俞维杰、原普陀区科学教研员、校特聘科学教研指导专家胡建芬以及校长侯著久。出席开题会的还有副校长艾小玲和课题组的成员们。会议由特级教师吴厚珍老师主持。侯校长首先宣读课题立项通知课题负责人周情老师做开题报告。周老师从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课题的理论价值、研究内容与方法、预期成果等做了详细的阐述。劳动实践基地的创设,将推动我校A-STEM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进行。开题会的重头戏是专家指导环节。金婉君副主席感叹中旭的孩子特别幸福,认可学校专门成立课题组,将劳动教育与学校的科创特色相结合,建议学校马上申报普陀区科普教育特色学校,进而申报舟山市、浙江省科普基地。她表示科协将在研究经费和专业技术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胡建芬老师则从课题的时代性、实用性、创造性详细分析了课题研究方案,从“大环境”、“中环境”、“小环境”上论证了课题实施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她还建议,课题组通过项目式学习,支架式服务,重新整合设计、学习内容;技术方面,邀请农业技术专家指导学生实践,当场传递知识与技能;时间节点上,把研究进程安排得更细一些,确保完成预期目标。课题组的成员们深受启发和鼓舞。中旭天下教育集团对于此课题的开设分外重视,专家委陈夫义院长在繁忙的出差中,仍然认真阅读了课题报告,并书面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三位专家为学校设计了一幅教育科研的蓝图,全体师生将努力付诸实施,把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课题研究顾问侯著久校长对课题研究做指导性发言,他认为此课题作为A-STEM课程之一,重在组织和实践,学校将全力打造,与“达芬奇仿生飞行实验室”、“酿造美好生活实验室”一起成为中旭科创双语学校的三个A-STEM核心课程。侯校长提出甚至可以把课题外延到家长、社区,得到外界的支持,通过活动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展示科创与劳动结合的美好成果。课题的研究和实践离不开专家的引领、领导的支持,更离不开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课题组成员们纷纷表态发言:后勤部谭平主任谈起自己在日本学习无土栽培的经历,他表示后勤部一定积极做好配合和保障工作;初中部杨帆主任表示将在课题开展中拓展研究视野,广泛借鉴交流,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其他组员也将全力配合学校完成课题研究,助力学校A-STEM教育的开展。本次开题会是一个新的起点,舟山中旭科创双语学校将就本课题进行为期一年多的探索并长期坚持劳动实践教育和科创教育。通过本次开题会,课题组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理清了研究思路。相信在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在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课题研究一定能顺利开展,取得丰硕的成果!让我们带着对教育的思考,怀着对A-STEM理念的热忱,走上课题引领、科创兴校的教研之路让孩子们成为最幸福的中旭娃!

红颜劫

都江堰市友爱学校丨课题研究引领劳动教育 友爱师生共绘五彩世界

9月18日,友爱学校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江堰实验区第二批子课题开题论证会。课题组副组长、副校长朱剑波代表学校课题组将我校的课题《依托五彩田园培养学生劳动素质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开题汇报。朱剑波副校长从问题的提出和核心概念界定、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具体内容、研究方法与步骤、研究的预期成果、研究的主要措施五个方面进行汇报。都江堰市教研室教科研中心组贺秀莲老师对我校的开题报告给予了肯定,建议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也要关注老师的成长。正高级教师、成都市盐道街中学副校长卿平海专家希望课题组在课题研究中牢记三句话:问题即课题,教改即研究,成效即成果。借着课题研究的东风,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和成果分享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等,培育了崇尚劳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让劳动价值观深入了学生内心。课题研究引领劳动教育 ,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大舞台上,友爱人将更加踏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共绘五彩世界!编辑:旧衣责编:付艺微来源:都江堰友爱学校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载见

《安徽日报》客户端:重点课题引领劳动教育

1月11日,铜陵市教育主管部门承担的安徽省科学研究项目重点课题——《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统筹与共享的实践研究》在该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顺利开题。据了解,铜陵市教育主管部门牢牢抓住省级课题研究契机,建立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共同体,统筹全市劳动教育课题,努力形成可推广的劳动教育“铜陵经验”,引领劳动教育深入开展。为稳步推进劳动教育课题研究工作开展,铜陵市结合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依托全国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整合全市劳动教育资源,分层次、分步骤、分阶段推进课题研究活动,打开劳动教育新局面。在劳动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该市通过“双向融合”,将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课程资源融合共享。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出发,指导劳动实践。立足从新时代劳动教育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和多维度劳动教育体系搭建等方面,引领劳动教育不断推向深入。同时,在劳动教育课题引领过程中,该市组织开展劳动课程展示研讨活动。2020年12月30日,该市在市金口岭小学通过举行劳动教育课题展示研讨活动,活动通过两位老师的劳动教育实践课《蔬菜移栽我能行》和《秋收季节话秋收》,以户外劳动体验和课堂为平台,将秋收活动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实践操作,在实践中经历“观察—思考—再实践”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体验秋收喜悦、交流劳动体会、分享劳动认识。这种融合劳动教育与综合实践的课程有效传达出“劳动育人”的理念,实现劳动教育和课程、师资、文化再融合,提升青少年学生的劳动素养。【来源:市教体局宣教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鬼爸爸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思考与探索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对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具体的安排部署,标志着新时代劳动教育进入了实施阶段。高校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中心环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共同发展。劳动教育对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因此,高校要在大学生的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过程中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习惯。劳动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其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既密切联系,又有不同。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以“德”促“智”,以“智”助“体”,以“体”塑“美”,以“美”成“劳”,必须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同时,劳动教育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为劳动教育的自身课程体系并非独立发展,而是在吸收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课程体系优势的同时,融合劳动教育自身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即以劳动教育的形式为载体,以德育塑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引,以智育培养专业素质为手段,以体育形成坚强体魄和顽强毅力为根基,以美育熏陶人格为支撑,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大学生能够尽情发展自身能力,在真实劳动过程中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劳动教育既可以树德,又可以增智;既可以强体,又可以育美。劳动教育主要注重于用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或技术技能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同时能够引导学生端正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品德,夯实劳动基础。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重,既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对德智体美教育的有力支撑。在推进高校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是一个阶段连续、渐进发展的过程体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必须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在整合设计、同向发展的同时,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载体作用,通过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之间相互促进作用,同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良好品质,彰显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取向。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劳动,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依靠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辛勤劳动、持续奋斗来实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更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价值观,为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理念与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劳动”“劳模精神”“劳动教育”发表重要讲话,从劳动的重要性、如何对待劳动、树立什么样的劳动观念、弘扬什么样的劳模精神、如何关心和爱护劳动者等多个方面阐释了对劳动的看法。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在新时代高扬起劳动教育的旗帜,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1.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要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各高校要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引导学生树德增智,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通过各种渠道,实现思想教育先行,让全体教职员工、全体学生深切理解体会劳动教育的深层次含义,促进劳动教育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通过劳动教育理论主题学习、劳动教育报告会、主题班会等形式,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将劳动教育深植到思想中,让大学生能够从自身做起,倡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二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活,是高校传承历史、开展素质教育、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形成自强不息、勤奋坚毅的良好品质。三是加强劳动教育的理论宣讲和研究。高校要定期开展劳动教育专题培训会、师生劳动教育经验分享会、劳动教育心得交流主题班会,各教学单位党政领导、辅导员每学期应给学生上劳动教育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要以顶层设计为牵引高校劳动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把劳动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重心,纳入教学计划是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际需求。对于高校而言,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学顶层设计,应主要从六个方面开展:一是把劳动教育融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中,明确各类教学大纲中的劳动教育目标,将劳动教育贯穿在各科教育的全过程。二是创新课程设计,科学升级和开发课程,建设涵盖不同层次、年龄和专业的劳动教育教学目标和课程体系,把劳动教育课程设定为必修课程,每学年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规划和指导劳动教育开展。三是设立专门的机构,科学配置师资,并定期对授课教师开展劳动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劳动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认知。四是组织教师编写劳动教育教材。五是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利用慕课、翻转课堂、手机课堂、微课堂等方式开好劳动教育课程,塑造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金课”,在思想层面树牢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六是组织召开高校劳动教育工作阶段性调研、部署、总结、研讨会议。通过高校主要负责领导、师生共同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组织教育专家开展研讨,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与核定等形式,动态调整劳动教育课程方案,让劳动教育课程更具时代性和针对性。郑州商学院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有目标有计划地以独立内容和独特方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工作的重心,纳入教学计划,每学年制定劳动教育实施方案,规划和指导劳动教育开展。学校各级领导定期与师生共同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同时,协调优化课内与课外、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等多层级关系,构建起了走向劳动、了解劳动、热爱劳动、创新劳动的实践桥梁。探索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方式新时代高校实施劳动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重大,因此,亟需探索出高校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方式与方法。劳动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校要通过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促进劳动教育目标的达成。各高校要直面劳动教育的新问题、新挑战,以科学、严谨、前瞻、务实的教育智慧,明确劳动教育责任链条,构建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到专业教育中,实现劳动教育在实施上的纲举目张,体系化推进,扎实开展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三项劳动育人工程,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协同育人,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要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实践养成教育理念在新时期有了新发展,其实践范畴主要包含社会、家庭和学校,通过具体的教育实践,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实践养成教育的开展,真正让大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在步入社会之前,把大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培养出来,让大学生成为积极向上,以劳动为荣的有用人才。高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开展实践养成教育:一是基础劳动教育,通过打扫校园公共区域卫生、教室卫生和宿舍卫生三个部分培养学生埋头苦干的辛勤劳动观。二是家庭劳动教育,通过周末家庭劳动和寒暑假家庭劳动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三是社会公益劳动,通过基础服务劳动和专业技术劳动厚植崇高伟大的光荣劳动观。四是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树立正确择业观。五是着力环保意识培养,通过课堂一分钟环保、校园一分钟环保和大型活动一分钟环保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尊重劳动成果的理念。六是引导学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到艰苦地区和行业深入一线实践,培育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和公共服务意识,懂得实干兴邦的深刻道理。2.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要以完善的条件为支撑任何教育都需要条件支撑,劳动教育的开展也需要多种要素的有力配合。为保证劳动教育能够以多种形式有效有力开展,高校需要在制度、人才队伍、资金三个方面给予保障。一是制度保障。在高校劳动教育制度的设计和执行上,充分尊重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为了确保学生劳动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高校要从管理层面、实施层面和考核层面制定符合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的制度,以制度为导向,用评估评价保障劳动教育效果。二是人才队伍保障。高校要从学校和教学单位两个层面建立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在学校教学和学生工作部门的推动下,以班级为单位有序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生活劳动、探究生产劳动、做好服务劳动,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带来的快乐,让大学生在生活课堂与社会课堂的劳动教育中提升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全面发展。三是资金保障。高校劳动育人工程的推广和发展,需要有专项资金投入作为保障。高校每年要规划出一定的资金支持劳动教育,主要用于建设劳动教育课程、激励劳动教育队伍、购买劳动工具和评优表彰等。郑州商学院每年投入不少经费用于劳动教育,在推进劳动教育的同时也实现了资助育人。3.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要以科学客观的评价考核机制为保障高校在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造”的劳动观念,需通过制定劳动教育学分认定实施办法和纳入学生工作管理等量化考核的形式建立评价考核体系,这些考核内容应该主要包括大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技能、劳动形式、劳动效果和劳动习惯等,考核形式体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特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家长为后援的多元综合性评价体系。建立高校劳动教育目标的引领机制,开设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科学安排大学生课外劳动实践时间,搞活劳动周等实践活动,建立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身心,完成大学知识的储备与劳动技能的提升,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品德和完善的人格,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课题:“新中国70年(1949-2019)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嬗变、特点及实施策略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吴泽强:郑州商学院校长】原载2020年第15/16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

乙叶

图文专题|以劳动成未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期论证会

2020年12月28日下午,由七宝明强小学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发达地区公办小学劳动教育养成体系的实践研究》(DHA190450)中期论证会在明强小学东校区举行。出席中期论证活动的领导有闵行区教育局乔慧芳副局长。出席本次论证的专家有上海市教育学会副会长苏忱,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汤林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小微、黄燕,复旦大学副研究员徐冬青,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术秘书熊立敏;闵行区教育学院科研室主任何永红,科研室蒋莉琴、张贺华等,参加本次论证活动的还有课题组主要研究成员及明强小学全体中层管理者。何永红全程参加主持了本次中期论证活动。论证活动有三个部分组成:一、中期汇报 研究呈现“以劳动成未来”,劳动创造和美未来。结合明强115周年校庆,明强小学校长兼党委书记、课题主持人姚凤进行了课题中期汇报。姚凤校长从课题研究的“背景与价值、过程与概况、成果与成效、困惑与思考”四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她提出本研究是基于“政策新引领、地区新现状、老校新发展”的背景,从“激活劳动育人的创新价值、实现劳动育人的人生价值、夯实劳动育人的本质价值”三方面出发,初步构建了融合性劳动教育养成体系、梳理了劳动教育实施的内容体系、形成家校社三位一体的实施路径、开发了校本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最后,她交流了课题组后续计划及困惑,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彰显养成体系的科学性、如何在国家基础型课程中挖掘并落实劳动教育”等问题。二、主题论坛 智慧分享在明强小学师训主任、课题核心组成员刘依婷的主持下,明强小学李静、秦艳、谢晖、张敏、陆一和曹行中心小学丁颖佳等老师以“共话劳动教育,同创和美人生”为主题,展开劳动教育主题微论坛,从课题研究的“三类课程、校内外活动、劳动文化建设”三大实施路径切入,就推动着劳动教育的实践和研究中,如何既把握新时代的新要求,又抓准发达地区的独特性,从而构建劳动教育的发展新样态的创新做法,交流劳动教育实践经验。三、专家论证 把脉导航随后,六位专家分别对课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与建议,在充分论证的前提下形成专家组的论证意见。专家组充分肯定了本课题研究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劳动教育养成教育的体系间与体系内的概念界定有了比较清晰的界定,对课题的研究路径有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对课题的研究成果有了比较具体的呈现,专家们一致认为课题开题至今的研究步伐是井然有序、已初有成效。同时围绕课题下一阶段的具体研究提出了三方面积极性的建议:一是要关注劳动教育的目标性和规律性,构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的培养序;二是要关注劳动教育的融合化、生活化、现代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智慧开展生活型劳动,同时通过实践有效促进五育融合;三是要关注劳动教育的地域特色和校本特色,厘清发达地区劳动教育本质所在,探寻劳动教育与学校发展的紧密关联。专家的点拨指导为课题组今后深化研究指明了方向。乔慧芳副局长充分肯定了课题组能在不断审美中研究、在深入研究中超越,大数据大样本量的劳动教育现状调查,科学构建的劳动教育养成体系,探索具有发达地区地域特色的劳动实践活动,这些都充分彰显课题组的智慧研究。同时,她提出要在研究中彰显明强“两明两强”的“生命意义”,在顶层设计上要把课题研究与学校发展实现自然融合。本次中期论证活动,对课题阶段性研究进行了精准解读、系统梳理、及时总结,汇聚了专家和教师的智慧。以论证促进反思,通过专家的评议和指导,明确了课题研究下阶段方向和研究路径,为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和研究目标的圆满达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来源:东方网教育频道】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留下我

深入开展劳动教育,我们正当时——我院召开劳动教育课程专题研讨会

4月10日上午,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光昊主持召开劳动教育课程专题研讨会,教务处、学生处和各院系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集中学习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系列指示。与会人员围绕“劳动教育的理念、可行性措施、存在的问题”等话题展开交流,并结合我院专业特点、学生需求,从课程体系建设、校内外实践基地、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对我院开展劳动教育工作提出了诸多意见。会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为精准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全面客观认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会议提出“一个目标、双向原则、多样途径”的劳动教育工作思路。“一个目标”就是要精准定位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目标,把劳动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要写入人才培养计划,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双向原则”是指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业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多样途径”是指不断创新劳动教育途径,探索劳动素养评价体系、与实习实训相结合、与专业服务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学分制相结合等多形态的劳动教育方式与策略。会上还成立了劳动教育课程制定小组,并对各小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学习有关劳动教育的新政策新要求,结合实际,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从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评价制度、安全保障等方面推进劳动教育改革,以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审阅丨张辅成文字丨龙 婧编辑丨胡 欢 / 庄 垚

超人

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研暨劳动教育课题研讨会举办

12月8日,铜陵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暨《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统筹与共享的实践研究》课题研讨活动在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举办。县区、市直学校相关教研人员近100人参与了本次活动。市综合实践基地的副校长孙大信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实践基地的基本概况和课程体系,分享了实践基地在综合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经验和成果。实践基地的两位青年年轻教师——施萍和马亮向参会人员介绍了实践基地的综合实践课程,施萍老师带来了《比特实验室—会说话的温度计》综合实践课,马亮老师带来了《校园园艺大比拼》劳动教育课。施萍老师的《比特实验室—会说话的温度计》曾经入选2019年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库,从活动分析、活动目标、活动设计、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了授课时的过程、经验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利用学习任务单和详细的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的综合实践学习进行指导和评价。马亮老师的《校园园艺大比拼》课例分享中分享了自己课程设计的思路和过程,着重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观察真实生活,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以学生为主体,将简单劳动项目化,挖掘劳动背后的价值和意义,启发学生对于劳动价值进行思考。市教科所所长夏劲云对两位老师的课例分享进行精彩的点评,并带来了《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市域劳动教育多维度体系构建》主题讲座,从新时代劳动教育基本内涵、新时代劳动教育基本要求和多维度劳动教育体系搭建三个方面向大家解读了教育部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分享了自己对劳动教育的深入思考,并从学校管理者和任课教师的角度指导了劳动教育具体落实的做法和思路。所有教研人员参观了综合实践基地并旁听了实践基地具体课程。本次综合实践教育和劳动教育教学研讨会打开了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课程资源统筹共享的新局面,推动了我市县区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扎实开展,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政策方针铺开了新道路。【来源:市教科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