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日报》2019年12月19日11版本报烟台讯 12月16日上午,烟台市政府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署共建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根据双方协议,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将以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优势学科为基础,重点开展高端装备润滑防护材料与技术、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打造创新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烟台市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签约现场,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鲁东大学和7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涉及共建科教中心、微生物制剂、医用材料、纳米自洁材料、环保新材料等领域。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布了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研发与应用、纳米催化材料产业化等15项科技成果。
兰州化物所2021年人才招聘启事根据研究所工作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诚邀海内外有志之士加入,共创辉煌。一、招聘计划(一)国内外高层次人才1.招聘岗位研究所“特聘青年研究员”岗位,符合条件者可推荐申报国家、中科院各级人才计划。2.应聘学科与研究方向资源与能源:以资源的优化利用为目标,探索建立基于原子经济性导向的催化反应新体系,发展环境友好的催化新材料与新过程。解决非石油来源的能源化工关键共性技术,为油气、矿产及生物资源的高效清洁转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技术支撑。开展清洁能源利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研究,解决太阳能、风能利用中的重要化学与材料问题。新材料:以材料性能优化和应用为目标,发展新概念材料及其制备技术。探索新型多功能材料的组成、结构、界面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材料在制备和服役中的化学、物理、力学作用规律,发展先进润滑防护材料、高值化的有色金属材料、先进纳米材料等功能材料。生态与健康:以西部生物与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发展天然植物功能成分的分离、提取、分析、结构鉴定和活性表征的集成技术与方法学;研究代谢关键酶、功能基因、外源性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资源利用及工业废弃物处理的科学技术问题,发展生态修复和水体净化及污染物治理技术;加强天然药物以及功能产品的研发。3.应聘基本条件与程序详见《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特聘青年研究员”招聘启事》或直接向研究所人事教育处咨询。(二)优秀青年人才招聘岗位:副高级及以下岗位人员应聘基本条件:1.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具备岗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和技能条件。2.学风端正,科学态度严谨,爱岗敬业,具有团队合作精神。3.已在相关领域的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或申报专利。4.有较好的英语基础。5.身体健康。二、招聘办法及要求(一)自发布招聘启事之日起,凡符合招聘岗位要求的人员均可报名。(二)应聘者须提供以下材料:1.岗位应聘申请表。2.本人学习和工作简历(包括研究工作概况,发表论文目录、专著、代表性论著、专利证书、本人详细联系方式等)。3.学历、学位证书及其他能证明个人能力水平的相关材料的复印件或扫描件,应届毕业研究生提供《就业推荐表》。(三)应聘程序1.符合条件应聘者提出申请,将应聘材料以电子邮件形式投递到相关的联系人,初审通过后需提交相关应聘材料纸质件。2.研究所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3.通过初审的应聘者,研究所将组织专家进行竞聘答辩评审,应聘者根据要求提交相关材料。4.通过专家评审的应聘者,研究所领导集体研究确定拟聘人员,进入研究所的聘任程序。5.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应聘者按中国科学院及研究所关于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相关聘用规定办理。三、聘后管理(一)为加大拔尖青年人才培养与支持力度,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后备科技领军人才,研究所“特聘青年研究员”岗位招聘人员纳入事业编制自然科学研究系列,按照中科院及研究所岗位聘用规定进行管理。入选者在执行期内实施25-60万元(税前)协议薪酬。研究所分阶段提供250万元专项经费支持。聘用期间的人事、工资、保险福利等待遇按照国家、中科院、地方以及研究所的相关规定执行。(二)为加强创新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针对应届博士毕业生及工作年限不满三年的博士毕业生,研究所实施“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制度。特别研究助理的薪酬水平相当于研究所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薪酬的平均水平,对于特别优秀或作出突出创新贡献或取得重大成果的,可提高其薪酬水平。特别研究助理可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两年内中科院给予每位入选者60万元资助,研究所给予每位入选者20万元匹配经费)。特别研究助理岗位为项目聘用岗位,聘期满后,可竞聘研究所事业编制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岗位,符合条件者可申报中科院人才项目。硕士毕业生按照项目聘用人员管理,工资待遇参照研究所事业编制内同级同类岗位人员情况,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确定。(三)项目聘用岗位聘期内实行合同管理,合同期限一般为三年。项目聘用人员享受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待遇。项目聘用人员在研究所连续工作满三年且聘期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可申请竞聘研究所事业编制支撑或管理类岗位,具体岗位设置根据研究所实际岗位需求情况确定。(四)研究所根据不同的人才计划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科研专项经费和薪酬待遇;提供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等。四、联系方式应聘者与人员需求部门联系人联系,并将应聘材料同时发至研究所人事教育处。兰州化物所人事教育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中路18号邮编:730000联系人:李老师 郑老师电话:0931—4535476/4968168传真:0931—4968019E-mail:hr@licp.cas.cn网址:http://www.licp.cas.cn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招聘英才270人每日甘肃网10月9日讯(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武永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日前发布2021年人才招聘启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270人,其中,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32人,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179人,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人,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12人,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发中心18人,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16人,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6人。此次招聘包括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要求应聘者学历为硕士或博士。应聘者须将应聘材料以电子邮件形式投递到相关的联系人,初审通过后需提交相关应聘材料纸质件。通过初审的应聘者将参加由该所组织专家进行的竞聘答辩评审,通过专家评审的应聘者,研究所领导集体研究确定拟聘人员,进入研究所的聘任程序。项目聘用岗位聘期内实行合同管理,合同期限一般为三年。项目聘用人员享受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待遇。项目聘用人员在研究所连续工作满三年且聘期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可申请竞聘研究所事业编制职称或管理类岗位。研究所根据不同的人才计划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科研专项经费和薪酬待遇,提供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等。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超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研发与工业应用是目前解决这类烟气污染物排放的关键技术。兰州化物所是目前国内研发并掌握超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的极少数科研单位之一。目前国内外鲜有对超低温SCR技术在130℃~160℃烟气温度下长期稳定运行的报道。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唐志诚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环境污染物催化消除技术研发,针对各行业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催化剂解决方案,开发了系列钒基和稀土基脱硝催化剂新技术,并实现了工业应用。针对超低温烟气特点,研发团队通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基本解决了130-160℃烟气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问题和抗中毒问题。近日,研究人员在脱硝催化剂生产企业完成了超低温脱硝催化剂的工业生产,获得了立方级超低温脱硝催化剂产品。兰州化物所是目前国内研发并掌握超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的极少数科研单位之一。该项目的实施,实现了氮氧化物在超低温条件下催化脱除,未来有望在我国非电行业大规模推广使用。近年来,焦化和钢铁等非电行业对我国污染排放影响越来越大,其中NOx、SO2和颗粒物(PM) 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4 以上。在非电行业中,尤其是钢铁烧结、球团、白灰窑、水泥窑等,烟气温度通常在120~180℃,烟气温度极低,治理难度大。在烟气温度为120~180℃的条件下,要保证脱硝效果并稳定达标排放,对超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催化剂的技术要求非常高。目前国内外鲜有对超低温SCR技术在130℃~160℃烟气温度下长期稳定运行的报道。因此,超低温脱硝催化剂的研发与工业应用是目前解决这类烟气污染物排放的关键技术,也是我国NOx污染物控制亟需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以上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的大力支持。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中国能源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1月18日,鹰潭市政府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副市长廖良生,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周峰出席。签约仪式上,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鹰潭市工信局签约,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江西洪达自润滑轴承有限公司签约。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始建于1958年,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建所以来,获得科技奖励240余项,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12月16日上午,烟台市政府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签署共建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协议。中科院院士刘维民,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王齐华出席。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出席并致辞,副市长张代令代表市政府与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代表签约,副市长李朝晖、崔宗涛、李波参加签约。陈飞在致辞中表示,烟台与中科院有着深厚合作基础,各项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烟台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三个核心区之一和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三个片区之一,拥有支撑创新的雄厚产业基础和良好环境,支持和鼓励各类创新平台、重大科技成果、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向烟台聚集。烟台将全力支持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设,建立城市经济与科研机构长效合作机制,打造中科院与地方合作的成功典范。王齐华表示,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烟台市未来的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对双方的全面战略合作充满期待,将发挥人才、项目、技术优势,支撑烟台市先进材料与资源化学领域科技创新,助推烟台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双方协议,烟台中科先进材料与绿色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将以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优势学科为基础,重点开展高端装备润滑防护材料与技术、海洋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打造创新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烟台市先进材料和绿色化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签约现场,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与鲁东大学和7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涉及共建科教中心、微生物制剂、医用材料、纳米自洁材料、环保新材料等领域。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发布了陶瓷金属复合材料研发与应用、纳米催化材料产业化等15项科技成果。(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郑义 报道)
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日前发布2021年人才招聘启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270人,其中,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32人,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179人,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人,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12人,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发中心18人,环境材料与生态化学研究发展中心16人,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6人。此次招聘包括国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要求应聘者学历为硕士或博士。符合条件的应聘者须将应聘材料以电子邮件形式投递到相关的联系人,初审通过后需提交相关应聘材料纸质件。通过初审的应聘者将参加由该所组织专家进行的竞聘答辩评审,通过专家评审的应聘者,研究所领导集体研究确定拟聘人员,进入研究所的聘任程序。项目聘用岗位聘期内实行合同管理,合同期限一般为三年。项目聘用人员享受企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待遇。项目聘用人员在研究所连续工作满三年且聘期考核结果为优秀的,可申请竞聘研究所事业编制职称或管理类岗位。研究所根据不同的人才计划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科研专项经费和薪酬待遇,提供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等。点击“阅读全文”查看详情文丨掌上兰州·兰州晨报首席记者 武永明编辑丨梁秋燕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据2016年1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全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承担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正式职工6.8万余人,在学研究生5.2万余人;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可以看到中科院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近几年,清北复交浙科南领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科研界强势崛起。让中科院系统的各大研究所深感压力,只能加快步伐努力前进。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中科院化学类各研究所的发展情况。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上海有机所),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荟萃、实力雄厚、设备一流、成果丰硕,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的有机化学研究中心;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创建于1950年6月,是中国科学院首批成立的15个研究所之一,前身是建立于1928年7月的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3月,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理研究所(大连)中科院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10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11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长春应化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主要突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稀土化学与物理和电分析化学等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领域的综合集成开展研究工作,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中科院北京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8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9人。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4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0余人。中科院过程工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五十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2001年更为现名。研究所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五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为一个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工作”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化所目前有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五个研究机构,具有一流且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研究设施,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亿余元。截止到2017年年底,地化所共有在研项目主要包括973项目2项、973课题2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科技支撑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1项;重大研发项目1项、重大研发课题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6项;院战略先导专项课题2项,专题4项;STS项目1项。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国家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为加快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的支撑引领作用,满足长三角经济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领导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于2004年4月20日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协议书。由此,实现了浙江省内中科院系统研究所“零”的突破,拉开了宁波材料所建设的序幕。宁波材料所从一片农田里起步,边规划,边建设,边招人,边科研,边服务,艰苦创业,高效创新。2007年11月30日,宁波材料所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组织的验收。一期建设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始建于1958年,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1962年6月启用现名。 兰州化物所目前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战略定位是“西部资源与能源化学和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力争建成具有“一流成果、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人才”,特色鲜明、国内不可替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立研究机构。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于2002年3月28日,在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均于1961年成立)的基础上整合成立。 新疆理化所定位: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优势,面向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亚科技合作和国家航天与海洋需求,加强维药现代化学科建设,推进维吾尔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加强电子元器件累积辐射效应学科建设,为各类元器件抗累积辐射效应加固和可靠应用提供稳定的服务能力;加强敏感材料与器件学科建设,为我国航天、海洋工程中极端环境探测装备所需的温度传感器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保持优势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维哈柯文信息处理学科建设,为新疆长治久安及“一带一路”核心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强化中科院向西开放“桥头堡”作用,强化与中亚等国家交流与合作,强化院内合作和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增长点。将研究所建成国内特色鲜明和中亚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梁锐 甘肃省化工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工作者、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工业信息化部民爆器材专家库专家、中国爆破行业协会副会长、第二届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中国工程爆破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反恐怖防爆炸专家、甘肃省民爆器材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甘肃省工程爆破行业协会副理事长、甘肃省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甘肃省油气井爆炸新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兰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爆破》杂志编委。甘肃科技报记者 武文宣 栗金枝13世纪,中国火药就开始运用于军事爆破。爆破技术发展至今,已运用于公路、铁路、水利、矿山等社会建设中。从兰州大学的药学系学生到甘肃省化工研究院院长,他谋求爆破技术的突破,见证爆破行业的发展,致力于爆破拆除的研究,与爆破技术结下不解之缘。他就是甘肃省化工研究院院长梁锐。把爱好变成工作梁锐于1963年出生在宁夏西吉县。在北方广袤的土地上长大,他和所有小朋友一样喜欢过年放鞭炮、点烟花。22岁,他从兰州大学毕业,把小时候的调皮变成了事业,在研究室做乳化炸药的配方和工艺研究,一干就是5年。“后来,我的经验成熟了,就直接去从事爆炸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了。”梁锐说。在单位工作的几年,梁锐一直兢兢业业、潜心研究。“我们的工作性质就是一丝一毫决定成败,一分一秒分崩离析,必须小心谨慎。”梁锐在一次次的震耳欲聋的爆破声中变成一个技术能手。35岁时,他已经成为高级工程师。多年在爆破领域丰富的实践经验没有让梁锐感到满足。“别人都在寻求进步,我也必须继续努力,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更新,理论思想也要与时俱进。”梁锐说。2004年,他决定攻读武汉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学位。拿起书本重新开始,眼前的世界也在学习中变得更大了,新的理论知识源不断地灌入到他的脑海中。以前在工作中遇到难以攻克的问题,现在都有了新的想法。2011年,梁锐被甘肃省化工研究院任命为院长。“我们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62年的第五机械工业部第五研究所,曾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和‘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做出过重大贡献。”梁锐自豪地说。在他看来,只有把院里优秀的科研精神和工作劲头继续传承下去才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坚决执行政策、方针;带领全院不断完善科研平台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制定和完善政策,建立激励和人才培养机制……”这是领导对他的高度评价,也是他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用爆破声打破发展中的阻挠西北的大地下包含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油气田开采,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的工作。为了解决难题,梁锐在工作中,一直注重油气田爆破器材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在承担主持的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的同时,梁锐和团队在设计施工中又进行了大爆破复杂网路的研究,电——非电起爆网路的研究,减小高大建筑物触地震动研究,水压爆破技术在厂房爆破拆除中应用的研究,城市快速爆破拆除的研究。梁锐说:“遇到问题总要迎难而上。很多难以攻克的难题,就是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一步一步找到对策。”在省科技厅“弱爆破技术在崩滑地质灾害治理中的应用”等众多科研项目攻关与创新过程中,梁锐及团队获得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和三等奖2项,甘肃省新产品新技术奖2项,国际先进水平科技成果鉴定5项,专利17件,发表学术论文34篇。“我们的工作实质是破坏,但我们的破坏是为了社会更好地前进和发展。精心地做好每一次爆破工作,是为了建筑的新旧更迭,也为了产生更多对人类有益的资源条件。”梁锐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工作。在做好爆破事业的同时,梁锐还一直坚持精细化工新型平台的建设。“甘肃省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和工程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医药中间体创新能力建设”“甘肃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甘肃省精细化学品中试能力提升和设施改造 ”等8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都已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不遗余力地去做这些平台建设,因为只有平台建设好了,科研人员们才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科研成果和项目效益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梁锐说。棘手的问题并不少,工作没有让他觉得焦头烂额,反而因为工作更加地意气风发。他坚持在多方面齐头并进。“甘肃省精细化学品中试基地基础条件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新型高分子材料光稳定剂 (UV2908)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甘肃省精细化工中试平台基础环保设施条件建设”等6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在他的带领下,正在进行中。发展要以人为本自2011年任院长以来,梁锐带领全院不断完善自己的科研平台,提高团队的创新能力。梁锐说:“长远规划很重要,作为领导更要做表率。”现在的甘肃省化工研究院已经有博士后工作站、甘肃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分子E家众创空间等16个科技平台,同时,还建立了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化工研究院应用化学学科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以及甘肃省10所高等院校本科生教学实习基地。为了提升全院科技创新水平,增强职工的创新意识,他还通过薪酬分配改革,使全院人均年收入由3.5万元提升至10.5万元。梁锐说:“我们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无论是科研平台的创新建设,还是科研人员的薪酬提升,都是为了员工能够更好、更安心地专注于工作。”如今,在梁锐的带领下,甘肃省化工研究院确立了“技术研发、科技咨询、成果转化、检验检测、技能培训、信息检索、企业孵化、民用爆破”8个特色专业服务体系以及以信息、投融资、商务、管理、企业创业等公共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近年来,人才培训服务27家次,信息咨询服务302家次,共累计服务企业477家,服务人数14402人次。全院完成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使收入从2011年的1540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9000万元,实现了产业经营稳步增长的好局面。“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这些科研企业的发展口号,已经在他们的实践中逐渐变成了现实。“爆破人”梁锐,用生命和胆量去挑战比他坚固百倍的事物,用智慧和锐利去承担比他重千斤的责任。
“首航高科”与化物所开展合作交流每日甘肃网2月2日讯据兰州晚报报道 近日,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兼总工程师高峰一行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举办产学研合作交流研讨会。中科院兰州化物所与该公司的子公司敦煌首航节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将共同完成合作项目——2020年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高温熔盐聚光发电技术和储热调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河西新能源产业与装备基地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产业研发技术平台。据悉,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热发电、余热利用等领域的研发制造。该公司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新能源国际领跑者及“一带一路”新能源国际发展突出贡献奖等数十项荣誉。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燕 【来源:每日甘肃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