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十佳导学团队”评选结果出炉!你pick哪一个?松树

“十佳导学团队”评选结果出炉!你pick哪一个?

11月29日,兰州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十佳导学团队”推选展示活动在城关校区西区举行。17支候选团队同场竞技,通过专家评审、学生代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最终确定了10支团队获得兰州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十佳导学团队”荣誉称号。马上跟随小兰一睹10支导学团队的风采吧!历史文化学院徐黎丽教授导学团队徐黎丽,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主任,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边疆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石榴花开”团队由徐黎丽教授悉心指导,以“知行边疆,铸牢中华”为理念。目前团队内共计23名队员,3名教师,9名博士,11名硕士。其中留学生2人,少数民族学生5人,团队整体结构合理。团队常年深入边疆、驻扎边境、考察口岸,专注于边疆研究,以实践调研促进学科发展。目前团队已完成99个中国陆地边境口岸的实地调查,出版相关论著13部,发表学术文章150余篇。此外,团队通过定期开展写作研讨会,形成“分享—讨论—进步”的良性导学机制。管理学院沙勇忠教授导学团队沙勇忠,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危机信息管理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应急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沙勇忠教授领衔的应急管理研究导学团队坚持“理论探索,实践创新”的发展导向,深耕公共危机信息管理领域,推动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0所应急管理二级学科建设高校之一。团队不断开拓国际合作、深化社会服务,扎根西部管理问题,持续推动研究成果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近三年发表SSCI、SCI、CSSCI论文33篇,主持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出版重要专著1部,提供省部级以上智库报告20余个,举办重大项目讨论会30余次。团队秉承“多元发展,因材施教”的培养理念,大批毕业生已经成长为学术骨干和行业精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刘玉孝教授导学团队刘玉孝,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引力研究中心主任。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和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引力导学团队源于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段一士先生,是一支奋斗在科研前线,服务国家战略——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的研究队伍。团队包括2位教授,4位副教授和30位研究生,其中魏少文教授荣获青年长江学者称号。团队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团队研究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多名学生前往加州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等知名大学深造。团队将继承老一辈科研工作者“扎根西部、艰苦奋斗”的精神,以培养人才为核心,勇攀学术高峰,书写西部文章!化学化工学院刘伟生教授导学团队刘伟生,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兰州大学二级萃英学者,绿色材料研发中心主任,甘肃省有色金属化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团队现有在读博士11人、硕士10人,多年来团队共发表论文4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主编《配位化学》教材一部,《配位化学》慕课被评为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团队研究生近年获一等学业奖学金12人次、二等学业奖学金12人次、三等学业奖学金9人次,荣获兰州大学微党课大赛优秀奖、兰州大学110周年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兰州大学优秀研究生会干部等多项荣誉。资源环境学院王博教授导学团队王博,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Gener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团队(通用环境工程团队)”来自于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以王博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秉承“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精神,培养“沟通交流、逻辑严谨、抓大放小、细心细致”的科研能力,致力于解决环境工程领域的通用性问题,为新时代环境领域储备“自信乐观、忠厚坚强”的精英人才。GEE团队在求知中实践,在实践中求知,不断为兰州大学环境学科发展贡献力量!大气科学学院黄建平教授导学团队黄建平,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主要撰写人。黄建平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建成了国际领先的半干旱气候综合观测系统,取得了一系列基础性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创建和发展了我国西部地区第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半干旱气候综合观测站,研制的我国首套适用于野外恶劣条件的“环境与气候灾害集成探测技术”,获国家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团队先后获批建立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部生态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生命科学学院黎家教授导学团队黎家,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他放弃了国外终身教授职务,全身心回到母校潜心工作12年。团队成立于2009年3月,目前由3位教授、1位副教授、1位讲师、1位实验师以及4位青年研究员所组成。在黎家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围绕类受体蛋白激酶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在兰州大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高层次人才。近3年,该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PLANTS》《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共发表14篇论文。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2项。基础医学院谢小冬教授导学团队谢小冬,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主要民族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基因组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群体遗传学研究及生物工程方面的应用研究。团队由谢小冬教授领衔,是甘肃省第一个集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医学遗传学创新团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国际专利授权2项,国内专利授权9项,已建立HVP中国区兰州大学基因组医学实验室等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和人才孵化基地,目前已培养了70余名优秀博士硕士毕业生。口腔医学院刘斌教授导学团队刘斌,口腔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被选为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一届种植委员会委员;现为《口腔医学杂志》常务编委,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向科研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团队“群睿阁”以刘斌教授为主导,云集了一批具有精诚善美、铸就口腔的精英人才,以“聚睿推新、研精成阁”为理念,开展了口腔医学、生物材料、3D打印、精准放疗等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发表SCI论文百余篇,促成成果转化5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百余名,多名本科及硕士研究生赴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多名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第二临床医学院陈昊教授导学团队陈昊,主任医师,兰州大学三级萃英学者,博士生导师,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博士后。2014年回国创建兰大二院肿瘤外科,现任兰大二院肿瘤中心主任、甘肃省消化肿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昊教授肿瘤专业团队始终以“外科医生-科学家”为培养目标,精研医术,攻关疑难危重疾病,追踪学科前沿,率先在我省开展6项精准外科新技术,率先在西北地区开展肿瘤光动力治疗技术,获批“中国抗癌协会光动力培训基地”,填补了西北该领域空白。团队成立至今,共承担科研课题25项,其中主持22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重大专项2项,主持开展临床研究10项。荣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医学科技一等奖、甘肃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据了解,本次评选活动由研工部、校团委指导,校研究生会主办。活动设置专家评审、学生代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三个部分,分别占比为50%、30%和20%。活动启动以来,经推荐申报、资格审查、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等环节,共产生17支候选团队。11月29日现场进行专家评审和学生代表投票。最终提交评审委员会综合评定结果并在全校范围内公示无异议后,确定了10支团队获得兰州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十佳导学团队”荣誉称号。现场展示过程中,17支候选团队代表通过视频短片和PPT展示等形式,分享了各自团队在人才培养、导学关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特色亮点和宝贵经验,讲述了“导”与“学”的精彩故事,展现了“励志”与“奋斗”的青春风采,以及刻苦勤勉的严谨学风、追求卓越的导学传统和师生相宜互助友爱的导学关系。拓展阅读兰州大学导学团队:教学相长不是空谈内容来源 | 党委研工部 团委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编辑 | 张诗坤 姚君言责任编辑 | 张田甜主编 | 肖坤

冰之下

令人羡慕的师生关系!这是“我们家”的老师

三十余载情系草原尽心尽力立德树人一个人往往有多重身份。对沈禹颖来说,1989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30余载坚守西部是她;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副院长、教授是她;农区草业研究所所长、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青藏高原牧草栽培岗位科学家也是她。这些身份都很重要,但在师生之间,导师这一身份,有着不一样的份量。学生眼里的导师是什么样的?这或许是每个导师都想知道的;导师对一些事情的想法和选择,也是学生们所好奇的。以下师生间的一个个小故事,源自记者对沈禹颖师门部分学生的采访,沈禹颖会针对小故事坦言自己的所思所想,对学生们抛出的问题积极回答。让我们走进一场师生间的心灵对话。沈禹颖和学生在青海海晏县试验地01 “有一种冷是沈老师觉得你冷”“开会时常常是一群男教授,中间只有沈老师一个女教授,这时候我就觉得沈老师特别霸气,但她在平时对我们生活中又是无微不至地照顾。”2018级硕士研究生倪红说。穿。在四川阿坝州的青藏高原野外考察站,沈禹颖看望完学生准备坐车返回时,把自己的围巾、外套脱下来,给学生王慧穿戴好,然后穿着一件毛衫,钻进了车里。说到自己的老师,这是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慧浮现在脑海中的第一个画面。帽子、围巾、棉服……不只是王慧,有很多学生手里都有几件沈老师“觉得他们穿的少”,亲自给他们穿戴的服饰。吃。“一人端一盘沈老师做的煲仔饭埋头吃。”这是2010级博士生杨倩品尝过的“沈老师的味道”。“沈老师做的炖牛腩,大到一块就可以填饱肚子。”王慧回忆。在沈老师家,享受她亲自下厨做的饭,既温暖了漂泊异乡的肠胃,又犒劳了为科研努力的自己。用。2000元——是沈老师每月给2016级博士生曹铨发放的生活补助。曹铨因为毕业论文没有完成,已经延迟毕业一年多。“博士生延期前半年还有国家助学金,半年后就没有了,老师为了让我安心写文章,每月给我发生活补助,这让我深受感动。”曹铨说,“沈老师对我们每个学生就如她自己的孩子一样,因此,我们都如敬重母亲一样敬重老师。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只要来兰州,都会在第一时间去看她。”学。沈老师结合学生不同的本科背景、学习能力,制定个人研究方向,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能。王慧今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甘肃省选调生,现就职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因为王慧本科是管理类专业,沈老师帮她确定了农村入户调查的社会科学类毕业论文选题。完成毕业论文期间,她多次下乡入户调研,这样的经历,让她对基层多了份了解与共情。沈老师与2020届毕业生合影对话沈老师Q1:学生们想问问您是如何看待女性身份的?沈禹颖:现在我发现行业里女性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与我当年不同。其实这没什么特别的,但的确男女有别,女性在事业家庭兼顾方面是比较困难的,我现在孩子大了,有越来越多自己的时间。但是女性和男性相比,情感方面往往更加细腻。“娃娃们”“孩子们”,我经常这么叫学生,当学生们犯了错,我也会称呼他们“兔崽子”,这其实也是爱称,这种如母爱一般的感情,可能是女性荷尔蒙决定的。我也是从学生阶段过来的,我理解学生,我认为在求学期间犯的错误都能被理解和原谅,我这不是“护犊子”,我还是会把他们的错误点出来,让他们改正,这样他们将来才能自立于社会。我能理解那些延迟毕业的学生。因为科研有自身的基本规律,有时不能按期完成,使得有的学生延迟毕业。我们要宽容,要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挫折,培养他们的耐心,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给予他们支持。02 “沈老师最喜欢的地方是办公室”深夜的灯。几乎每个学生在接受采访时都会说到沈老师对办公室的“钟情”。早上6点多到办公室,晚上11点多才离开,出差回来一下飞机就钻进办公室,大年初二就来办公室……有时学生们会跟沈老师“竞赛”,看谁来得早;有时学生们下了晚自习,看到沈老师还没走,会有些不好意思地偷偷绕过那间还亮着灯的办公室。凌晨的信息。“我好不容易等到早晨7点才给你打电话。”学生都被这个“等”字逗笑了。沈老师不仅起得早,晚上也会忙到很晚,学生们早晨打开手机,经常发现沈老师回复微信和邮件的时间是半夜3、4点。放松的出差。对于别人来说奔波劳碌的出差,对于沈禹颖却是难得的放松,“只有出差,才能闲下来敷敷面膜。”不仅如此,甚至还能治病。王慧记得,有次沈老师重感冒,卧床一天很难受,但还是如约赴甘南草原为全省草原基层干部业务素质培训班讲课。她慷慨激昂地讲了一节课后,重感冒竟然好了大半。研究的意义。“不仅仅是为论文而论文,做科研要强调研究的意义”,这是沈禹颖在科研方面对学生的要求。2014级博士生薛冉曾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联合培养,研究草类作物抗旱机制与碳氮养分利用。他在国外期间对方导师因经费调配出现问题,沈老师立即提供了必要经费,支持他完成了剩余的研究计划。博士论文写作期间,沈老师帮助他逐字逐句地推敲文字。正如此,薛冉博士在读发表SCI论文4篇,博士后期间继续发力,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博后基金的资助。对话沈老师Q2:学生们很好奇您持续不断的工作热情是从哪里来?沈禹颖:我脑海里一直都有我小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父亲经常伏案工作的画面。我工作之后,亲眼看到任继周先生出差时,飞机一平稳飞行,他就进入工作状态。96岁高龄的任先生至今每天还笔耕不辍,南志标院士眼疾下依然高强度工作。这些榜样的力量和故事一直影响激励着我。更重要的是草业本身的价值。草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草对生态环境、社会经济都有很重要的价值。种草有利于净化空气、固土护坡,维护土壤肥力,有好草才能有好畜,才能有好肉和好奶,增加经济收益。作为一名党员,作为国家牧草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我要把草学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推广为实实在在的收益。拿定西市鸿德畜牧专业合作社来说,通过人工草地种植、草地划区轮牧,合作社从50只羊发展到现在的3000只羊,合作社社员由当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110户,真正实现了科技扶贫。Q3:学生们还想知道您除了工作还有没有爱好?沈禹颖:其实我最大的爱好是旅游,我们从事农业科学,学习草业这个专业很大的好处就是能一边科研,一边饱览祖国的草原美景,而不用挤出专门时间去旅游。纵览延绵不断的草原,面对广阔的天地。人心胸会更加开阔。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阅读小说,尤其是能够帮助自己培养逻辑思维的侦探推理小说。我们这代人和现在的孩子们不同,这代孩子小时候就培养了乐器、美术这些爱好,我们那代人主要就是亲近自然,没有那么专业的爱好。03 准确使用“微笑表情”的沈老师“沈老师比我大两轮,是我母亲的年龄,但没感觉到有代沟,她完全能融入到我们中来。”曹铨说。表情包使用无代沟。微信的“微笑”表情在90后、00后眼中多是冷漠、嘲讽的意思,但在60后、70后眼中多理解为愉悦高兴。一次微信聊天过程中,一位同学为了贴合60后的语境,对沈老师表达喜悦,就发送了“微笑表情”。结果沈老师回复了一句:“你为什么用这个表情,不用带红脸蛋的?”之后学生们再也不给她发“微笑表情”了。语音助手小达人。“小度小度……”有一段时间,从沈老师办公室里不断传来操控手机语音助手的声音。沈老师看到学生在用语音助手,就主动要学生教她,最后这个功能比学生使用得都自如,还连连赞叹手机助手很方便。不仅如此,学生们掌握的新鲜事物,沈老师都愿意“凑”上去请教。聊到一起的知心朋友。现在沈禹颖师门一共有27个学生,如果每人与沈老师聊20分钟,一共加起来需要9个小时,相当于一天的工作时间。学生一般不舍得耽误她的时间,但实在遇到困难,甚至有不愿意跟家人朋友讨论的话题,都会找沈老师倾诉,听听她的意见。No Difference.尼日利亚籍学生Samaila Usman 对一年前刚来兰州时的情境历历在目。沈老师为他从机场打车、请他吃牛肉面、提醒他 " Safety First"、聚餐时预定清真餐馆……“沈老师和尼日利亚那边的老师对我没什么不同,唯一一点就是语言不同,但沈老师英语还特别好,所以‘No Difference’。”2019年沈禹颖与学生的教师节合影对话沈老师Q4:在您眼中师生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沈禹颖:我不想通过板着脸说事儿来建立自己的威严,我们真的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将来走向社会就是同事,两者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我不能光想我怎么想的,还要站在他们角度考虑他们是怎么想的,不断调整自己的做法。当老师真的很幸福,你能一直接触到最新鲜、最阳光的一批批新生,从他们身上能感受到新的能量。师生关系说到底是互相包容、不计较。学生的话“我们每个学生都深爱着沈老师,难忘我们和沈老师一起种地,一起收获,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美好回忆。”——2016级博士生曹铨“平凡的日子没有那么波澜起伏,就是我们有问题找沈老师,她帮我们解决问题,我们每天都在循环上升、都在进步。”——2017级博士生邓建强“我已经毕业了,但今年教师节我一定要到沈老师办公室,提醒沈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多多注意身体。”——2018级硕士研究生王慧内容来源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文字 | 李晖 法伊莎编辑 | 吴新月责任编辑 | 苏晓程主编 | 肖坤

季梁

兰州大学,这所地处中国西北的重点大学,你会青睐吗?

简称“兰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首批“双一流A类”、“211工程”、“985工程”大学行列,入选国家“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学科建设: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博士授予学位和首批建立博士后流动站的高校之一,经教育部批准建有研究生院。学校现有103个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了12个学科门类,是具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之一。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四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数学、农业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总论等1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人员2250人,在站博士后206人,教授等正高职825人,师资力量很强大,理科超强。研究生导师1836人,两院院士18人。学校近几年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世界44个国家和地区的206所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总数达173个。学哥学姐对兰大的评价:1.兰州大学这几年开始特别注重文科的发展师资力量有很大的改观,老师们很多都是来自国外留学的。2.还不错,在西北的大学里面,兰州大学属于综合性大学校风和学习氛围很好,文化底蕴很浓。其中文学和新闻院专业就业率很高,就业单位还不错。3.兰大师资力量雄厚,尽管综合排名不高,兰大在传统的理学科上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而且学科均衡,化学物理学生态学生命科学地理学气象学数学,每个学科都可以稳定在国内学术的第二方阵,化学中的有机化学,物理中的磁学,生态学,自然地理学,是国内最好之一。4.985,211大学,双一流高校。大一到大三在榆中校区,与世隔绝,进城要坐一个小时校车,宿舍环境还行,没有独立卫浴,周边吃喝玩乐比较方便,有游泳馆。总体来看兰州大学的综合实力还是很强的,但是由于地处在中国的西北偏远地区,交通不是很方便,可能一些预算经费及教师资源流失等因素,排名有所下滑,但是它这样一所“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大学,是扎根在西北地区的将士!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这样的一所大学,你会青睐吗?

佛陀

被上帝所抛弃的兰州大学

大家好,也许我们都知道上帝的宠儿,但有这么一所大学,却仿佛被上帝所抛弃了一样,明明是一所很厉害的大学,却由于地理位置,一年不如一年,他就是兰州大学。也许我们都知道兰州拉面,但是我们却很少有人知道兰州大学。兰州大学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每年的排名在一直往下滑,由于地理原因,当地经济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这所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学风都是很不错的。可以说他是被上帝所抛弃的一所大学,明明有着很好的实力,却得不到发展。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所被上帝所抛弃的大学。兰州大学有其存在的理由.在西北是唯一的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而且是重点大学,因此就有机会评上985高校,西北大学是重点大学(78年的88所之一,还有云南大学),但是不是教育部的直属学校,因此就算其实力不错,也没有评上985的机会,也就是说,985大学不论综合还是工科都是教育部属的重点大学!截至2019年11月,学校有教学科研人员2,228人,在站博士后169人,教授等正高职705人,副教授等副高职940人,临床医学教授110人,副教授267人。研究生导师1,836人。两院院士18人。可以说师资力量是十分雄厚的。在该校开设了双一流专业4个,国家重点专业17个,国家特色专业6个,A类专业1个,硕士点数66个,博士点数25个,院士数9个,总共开设专业共有约120个专业,可谓是设计范围还是很广的。其实这所大学,是得到许多人的认可的,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当地经济发展的原因,使这所学校的人才流失严重,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数匝

李金玲:学生“教书匠”

“被总书记赞誉为当代愚公、时代楷模的‘八步沙六老汉’,大家知道吗?”“我们常说‘接班人’,但大家听说过‘接锹人’吗?”  “想必大家都在王维的‘大漠孤烟直’中感受过沙漠的雄浑壮阔,但你知道什么叫‘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八步沙,从当下这些可爱的人们身上,来认识我们可爱的中国。”  这位站在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总决赛舞台上的,是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李金玲。  能够站在全国性比赛的舞台上,李金玲激动地表示:“这是我上大学以前完全没想过的事情。”挖掘大潜力,收获小成就“李金玲,回家对着镜子把声音喊出来!”这是小学班主任经常对她说的一句话。虽是东北女孩儿,但自小就害羞腼腆,李金玲始终没能做出太多改变。初入大学,李金玲和大多数人一样,也有许多迷茫与未知:是继续做那个人群中的“小透明”?还是挖掘自己的潜力,做点儿不一样的事情呢?  万事开头难,不想碌碌无为的金玲开始尝试改变。“我觉得大学还是要多体验一些新鲜的东西,身边的学长学姐给了我很多建议,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学生会面试。当时紧张到满脸通红,手心出汗。”幸运的是,李金玲最终顺利通过了考核,加入到了学生会学术调研部这个“大家庭”。  之后,金玲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在和大家的交流相处中,她逐渐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筹办活动、组织调研、撰写策划、主持活动,都需要和团队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慢慢地,金玲发现自己不怯场了,在人前能大声说话了,她在心中为自己的每一次小改变暗自窃喜。  “这说明只要敢于尝试,还是会有所收获的。”在课余时间,李金玲又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所学,参加了萃英崇廉社,积极投身于反腐倡廉的活动中,为同学们讲述廉政党员事迹,宣传党风廉政建设。  三年过去,从学生会部员做到学生会副主席,从社团成员发展为社团负责人,从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成长为学院本科生党支部副书记,金玲在不断尝试中一点一滴地进步与改变着。  看到她的改变,当初面试她进学生会的学姐都有些小“惊讶”:“金玲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害羞’,但她那么紧张还能来参加学生会工作,我想应该给她锻炼的机会。‘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没想到,她现在能做得这么好。”  回想起这段忙碌的学生工作经历,李金玲坦言自己很怀念,“参加学生会和社团让我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筹办活动,互相帮助,彼此之间都很有默契,这个友爱的集体成就了我的自信。”立足大原理,做好小事情说起自己大学所读的思政专业,李金玲认为,她可能注定和这个专业有“缘分”。因为父亲有看 《新闻30分》和《新闻联播》的习惯,李金玲从小就跟着父亲一起看。年复一年,从看电视画面到听主播解说新闻,李金玲逐渐喜欢上了关注时政新闻,还会经常和父亲一起就新闻内容进行“辩论”,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时政新闻”中浸泡长大的金玲,在大学选专业时,自然而然地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进入到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  尽管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刚开始面对专业学习,金玲也没有一个清晰的学习规划。于是,她选择了最“笨”的学习方法———阅读、看新闻和写作。大学四年,她坚持每天读书、摘抄、看新闻、做笔记,同学们都笑话她是“老学究”“书呆子”“都什么年代了,还做阅读笔记,网上那么多电子材料,不是现成的吗。”金玲有些困惑,但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之前,她选择相信自己的“偶像”马克思,因为马克思说过:“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别人眼中的“书呆子”,不管别人怎么看,自顾自地按照“偶像”马克思的指导进行着量的积累:一方面摘抄马列经典,一方面摘抄时事政治,有的时候也写一点自己读书的感想。  慢慢地,金玲发现自己的这种“笨”办法就是在进行“量”的积累,因为自己好像有点儿“开窍了”:专业课上老师讲的知识点能听懂了,马列经典原著好像没有那么晦涩难懂了,居然能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时政新闻了……“看新闻时,我会在信息海洋里,较多地关注弘扬正能量的新闻,引导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负面的新闻,除了思考其中的问题,我也会换一种角度,去发现其正面的内容。”  事实证明,“偶像”马克思不愧是偶像,金玲的选择没有错。五年的坚持、厚厚的五本阅读笔记不仅见证了金玲在知识积累上的“量变”,更见识了金玲的“质变”:良好的学习习惯让李金玲一直保持着专业排名前10%的优异成绩,并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奖学金,荣获“马列经典著作学习理论之星”“十佳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在“偶像”马克思指导下逐渐尝到“甜头”的金玲,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思政课最重要的是学会用原理去解决问题。”作为本科生党支部的副书记,金玲的大学四年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与入党积极分子交流谈话,了解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与思想动态,引导大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在一位学妹的讲述中,金玲就是一个马克思“小迷妹”,三句话不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她跟我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锻炼’,她说‘锻炼’是一种量的积累,只要坚持,总会突破自我的。她还说,只有在锻炼的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的能力素养是否完备”。  每一天的坚持,金玲自己在不断改变着,周遭的人也都在受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不断印证着“偶像”的话———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促进质变。  金玲始终相信,一切都可以在马克思原著中找到回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有很多“富矿”有待青年一代去挖掘,为自己的成长汲取思想营养。站上大讲台,实现小目标时光不负人,偶像也给力。2019年10月26日,李金玲从班级课堂的讲台走上了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总决赛的讲台。能够站在全国性比赛的舞台上,李金玲激动地表示:“这是我上大学以前完全没想过的事情。”  有了切身的体会,金玲对自己的专业更加充满希望,也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当一名严以律己、理直气壮的“教书匠”。  说起参加这次比赛的初衷,金玲认为源于自己想当一位优秀思政课教师的梦想。2019年3月18日,金玲在线上上了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这是金玲聆听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后的最大感触。“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回忆起上初中时,一位政治课老师讲授焦裕禄的事迹数度哽咽,给同学们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这给我最大的启示是:要想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应避免‘填鸭说教’,应长于寓理于例。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尚能理论联系实际,以生动有趣的案例讲述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我们给同龄人的讲述更要这样”。那么,如何才能深入浅出地讲好这节思政课呢?金玲从马克思主义原著中找到的答案是:理论联系实际。“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育人者要先受教育。上了研究生的金玲依然坚持着自己的“笨”办法,案头总有数本马列原著,“恩格斯曾说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所以我必须读原文、看原著、悟原理,通过扎实的学理研究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每天的阅读和写作会让我逐步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只有吃透理论,才能讲好思政课;只有自己坚定信念、相信理论,才能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才能在讲授中‘深入’。”  那么如何才能“浅出”呢?金玲自己不喜欢“填鸭式”上课方式,当然不愿把自己的讲述对象当做“鸭”,但是自己又太年轻,没有经验。这时,金玲又采取了别人看来很“笨”的方法:模仿。模仿自己的研究生导师刘先春老师的上课方法,从上课的导言引入到具体事例,从讲课的口气到逻辑架构,刘老师讲课的点点滴滴都被金玲偷偷地记在小本本上,回到宿舍慢慢地消化吸收。  慢慢地,对于讲授思政课,金玲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其实讲思政课就和做菜差不多,需要色香味俱全。首先,需要根据口味按需‘备菜’,其次,要根据营养组合‘配菜’,最后,要根据菜品装盘精心‘上菜’。”  于是,金玲在比赛指导老师李睿的指导下开始烹饪自己的“思政大餐”。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当代大学生喜欢什么,他们希望从思政课堂上得到什么?这样才能根据讲授主题准备‘菜品’,只有这样菜才能合他们的胃口。”为此,金玲拿着小本本先从熟人“下手”,逐步扩展到全年级全学院,收集、梳理、分类同学们关注的问题。最终确定了《可爱的中国,可爱的人》的讲课主题,希望从身边人、身边事来讲述身边人的爱国情、强国志。  “不仅要吃得可口,还要有营养。在组合‘配菜’的过程中,金玲和小伙伴们想到了理论指导实践。”2019年暑假因思政公开课外景拍摄缘故,金玲来到了甘肃会宁会师纪念馆。“会宁一行,让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英雄先烈们用一往无前的气魄坚挺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以民族国家的担当铸就了新中国最闪亮的坐标。”金玲说,“我既是这种气魄担当的受益者,更希望成为这种气魄担当的继续推动者。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我更要学好思政课,将身边人的爱国情、强国志传播出去”。会宁一行回来,金玲果断地选择了会宁、“八步沙六老汉”和校内的“牛人”作为课程的案例。  最后,如何把配好的“菜”以最好的形式展现出来,金玲又下起了“笨功夫”。“我不想做知识的搬运工。做菜都要讲究‘摆盘’,讲课更要注重形式。”这时候课程环节设置和逻辑架构就很重要,如何引入导言、如何过渡、如何设置冲突、如何讲解原理、如何收尾,每一步都需要反复讨论。“一遍遍构思框架、一次次调整表现形式,在与指导老师的探讨中,我们把写好的稿子改得‘面目全非’,但从收集、构思到试讲的整个过程中,每一次我都深深地被可爱的中国人感动着,也不断体悟着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最终,历时半年,稿子终于定下来,该“上菜”让大家品鉴了。  “在展现了兰大青年蓬勃朝气和深厚理论素养的同时,也讲出了陇原大地特别是兰州大学的故事。”这是评委对金玲思政课展示的评价。李金玲获得了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总决赛一等奖。  “大学生讲思政课于我而言是一次从‘要我听’到‘我要讲’的角色转换,更是一次眼界的开拓和成长的历练。”现在,李金玲已经是甘肃省青年讲师团的成员,面对新身份,李金玲感慨道:“我一直都想把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如果能用讲思政课的形式,让大家真正理解和体会马克思主义,让更多的人关注时事政治,让党的创新理论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那将是我最大的收获。”  未来,金玲还想不断尝试烹饪不仅“有意义”更“有意思”的“思政大餐”,为成为一名总书记口中“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教书匠”而努力。内容来源 | 《兰州大学报》总第959期 文字| 罗小芳 张姣 编辑 | 宋雨晴责任编辑 | 张田甜主编 | 肖坤

疯女泪

“亦师亦友,教学相长”,说实话,兰州大学这样的师生关系让人羡慕

为弘扬先进师德师风、传承优秀校风学风,促进研究生导学团队交流学习,营造教学相长、师生相宜、团队共建、和谐发展的导学文化氛围,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汇聚青春正能量,在研工部、校团委的指导下,校研究生会举办兰州大学110周年校庆年系列活动——首届研究生“十佳导学团队”推选展示活动。经过专家评审、大众评审与网络评审三部分评分,最终十支队伍荣获“十佳导学团队”称号。想知道他们如何突出重围?想知道优秀是如何练成的?快来看看吧!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熙萌老师导学团队团队致力于解决“如何在月面复杂软着陆环境下实现低高度处高精度测高”这一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国际地外天体着陆领域提出并成功使用伽玛射线进行精确测高系统性工程技术方法,解决了月球环境下低高度处高精度测高重大难题。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月测高精度指标国际领先。该技术已首次成功应用于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月球软着陆任务,为落月任务的成功发挥了关键作用,为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器着陆技术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高推广价值。学生说“我跟随陈老师做项目已经七年了,陈老师对每一个问题或现象的不放过,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让我感触很深。项目运行受阻时,陈老师白天忙完研究生院的工作,晚上还会到实验室和我们一起找原因、查故障,经常和我们奋战到深夜。科研任务重的原因,陈老师也时常关心我们饮食和休息,真的感觉像父亲一样严厉中带着慈祥。”——韩承志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理2016级博士研究生数学与统计学院 邓伟华老师导学团队以博士生导师邓伟华教授为主导师的一支优秀科研队伍。课题组于 2014-2018年连续五年入选“高被引科学家”数学类榜单。邓伟华教授课题组致力于反常扩散领域的数学建模与高精度计算方法的研究,在Mathematics of Computation、SIAM Journal on Numerical Analysis、Physical Review E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累计他引2000余次。邓伟华教授作为通讯作者与他的学生合作发表的一篇论文入选2015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的榜单。学生说“我是邓老师的硕士一年级研究生,在本科萃英学院的时候,怀着对计算数学以及分数阶微分方程的兴趣,我选择在研究生阶段跟随邓老师学习。很多问题在自己学习的时候无法意识到,只有在给老师、师兄师姐的讲述中,经过老师的提醒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读的太过大而化之。三个课题组之间的科研氛围都很浓厚,师兄师姐会给我们新生提供学习、生活以及方方面面的建议,帮助我们扫清学习上的障碍。”——周怀尚 计算数学2018级硕士研究生基础医学院 杨克虎老师导学团队由杨克虎教授领衔,陈耀龙教授等为核心力量,包含10位博士、34位硕士研究生。团队坚持“向一流学习,做一流研究,出一流成果”的目标,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放在首位,教学成果“探索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近年承担各级项目30多项,总经费超过1000万元,已经形成证据的生产、评价与利用研究等特色鲜明的方向。发表论文超过500篇,包括发表在JAMA等国际顶级期刊上的研究论文。学生说“我自2011年接触兰州大学循证中心以来,便深深地被这里的学习氛围所吸引。在循证中心的八年,我学到的不仅是如何做课题,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形成正确的科研价值观,如何与他人分享和交流所学所获。2017年,凭借参与各项课题打下的坚实基础,我成功获得前往加拿大交流学习一年的机会,师从Campbell协作网主席Jeremy教授学习,并在2018年10月前往澳大利亚进行课题交流。我们常说,中心就像一个大家庭,带领我们成长的不仅仅是科研技能,还有受用终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王小琴 中西医结合专业循证医学方向2016级博士研究生第二临床医学院 王志平老师导学团队由兰州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王志平教授领衔,5名副导师、20名博士和14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队伍,主方向为泌尿系肿瘤基础与临床。团队先后获得,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国家博士点基金、国家留学回国人员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已发表SCI刊物论文136篇;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团队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为甘肃省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了一大批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人才。学生说“王老师作为甘肃省泌尿外科领域的专家,门诊量是同科室最大的。为了让患者能接受到专业的诊疗,王老师门诊从不限号,只有当天的病人都看完才会结束门诊。王老师用实际行动教会我们每个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张涛 外科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刘翔老师导学团队以兰州大学萃英特聘教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刘翔教授为主导师,目前是在国际上开展强相互作用非微扰行为研究最活跃的研究组之一,是我国在强子物理研究领域一支极为重要的力量。刘翔教授致力于高能物理唯象学的研究工作,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180余篇论文,并主持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运行。团队研究生发表论文60多篇,近三年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8人次。学生说“自2015年进入刘翔小组以来,深刻体验到了这个团队深厚的科研氛围。刘翔导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对待学生认真负责。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着我们。刘翔教授现为兰州大学萃英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且今年荣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有如此杰出的导师,我倍感骄傲。同时我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好科研,不辜负导师的期望。”——王利明 理论物理 2017级博士研究生管理学院 包国宪老师导学团队在国家级教学名师、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包国宪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已发展成为“研究兴趣多元、知识背景多元、素质能力多元”的优秀导学团队。包老师带领的导学团队目前已成为国内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的活跃力量,取得了丰硕成果。近年来,团队发表SSCI、CSSCI等高水平研究论文200余篇,重要专著16部,国家级科研项目10多项,承接世界银行、甘肃省政府、广东省政府、湖南省政府等横向项目10多项,累积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团队共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6人、博士研究生12人、博士后1人、留学生1人。2016年至今,团队成员积极参加访学、联合培养和学术会议,足迹遍布全球。团队成员亲如家人、志存高远、心系社会,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社会各界的骨干和专家,不断传承和发扬“包门精神”,书写时代芳华。学生说“加入包老师的团队,我逐渐掌握了完成一项课题的基本流程,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得到了应用。面对困难,我的抗压能力和耐力得到了提升,能够尽快调整自我,寻找解决方案。感谢师门的每一位伙伴给予的关心和照顾,让我从这个温暖的大集体中感受到了互助合作的快乐。”——王维姿 行政管理 2017级硕士研究生资源环境学院 王乃昂老师导学团队王乃昂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课题20余项,发表论著等120余篇、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17年入选“万人计划”国家级人才。团队秉承“海纳百川,独树一帜”的院训,确立了培养走向“地学强国”后备地学人才的发展道路,以气候环境变化、环境遥感与地学建模等为重点,坚持“立德树人”目标,践行“发现学习”理念,注重培养研究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家国情怀。这支充满朝气正气和合作精神的团队必将走得更高、更远!学生说“为消除泛冰川论对学界和社会的不良影响,王老师近两年多次带我们远赴祖国的大江南北取证辨伪。途中,我们经历过摔伤、山洪、雪崩、严重高反和车祸等意外,王老师总是第一时间确认我们的安全。尽管困难重重,王老师依然以身立教,跑野外、爬冰川、找证据、摆事实、讲道理,极大提升了兰州大学地理学科的社会影响力。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科学使命感,让我钦佩不已。王老师不仅是我学习的榜样,也是我追赶的目标。”——余莺潇 地球系统科学2016级硕士研究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胡斌老师导学团队普适感知与智能系统实验室(简称UAIS)成立于2009年,主要在普适计算理论与应用、心理生理技术、情感计算、语义网与本体论等领域展开研究工作,分为生物传感及信号分析组、医学信息组、眼动及注意力组等数个研究小组。团队目前以胡斌教授为主导师,有教授3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工程师5人,以及一批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欧盟国际合作、企业合作等重要项目,共发表论文145篇,其中SCI收录41篇(一区5篇、二区12篇)。学生说“UAIS实验室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每个人分工明确、相互帮助、共同成长。无论是作为懵懂无知的研一新生还是渐入佳境的研三师姐,我的成长都离不开胡老师和实验室老师们的认真指导以及同学们的热心帮助。在蔡涵书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积极沟通科研问题,共同推进学术水平的进步。通过不断的努力,发表了SCI二区论文一篇,发明专利一篇,并获得了国家奖学金以及兰州大学三好学生的称号。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鞭策,更是实验室同学共同努力的成果。”——韩佳硕 计算机技术专业2016届硕士研究生第一临床医学院 孟文勃老师导学团队团队主题为“问道岐黄,医路有你”,团队口号是“丈夫志,当景盛,杏林正青春”。团队活跃在临床、教学、科研多个领域,近三年来成功申请国家自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研基金6项,发表SCI 16篇;申报Clinical Trials 7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创响中国,活力金城”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团队成员将携手并进,打造一个富有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体。学生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博我以文。初见孟老师,一袭白衣,挺拔俊朗,如冬日温暖的阳光,驱散了我在异乡最后一刻的恐惧。“跟着我吧,我能给你想要的研究生生活”。欣于所遇,承蒙不弃,三年师徒,一生感激。从入学的浑浑噩噩,到毕业时咸鱼翻身,这中间的华丽逆转,承载了太多孟老师的心血。孟老师对科研一丝不苟的态度,孜孜不倦的精神,指引我一步步踏上正途。临床上繁重的工作,并没有让孟老师对科研有所松懈,小到试剂购买,大到实验设计,没有填鸭式的教学,却倾注了一个导师的智慧。我忘不了深夜12点的通话,那是孟老师的鞭策;我更忘不了早上6点钟的微信,那是孟老师的激励。”——张金铎 临床医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化学化工学院 张海霞老师导学团队以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兰州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兰州大学中卫高新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海霞教授为主导师的团队。张海霞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荣获第12届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入选教育部2007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团队多年来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团队成员近年来共获得一等学业奖学金10人次、二等学业奖学金14人次、三等学业奖学金19人次。学生说“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课题进展不顺利,入门特别慢,自己心里特别急,当时在北京学习的张海霞老师,会经常打电话关心我的实验情况。说实话,最初每次接到老师电话的时候,都是忐忑的,因为实验不顺利,担心被张老师教训,但是与张老师沟通的次数多了,我的想法就慢慢发生了转变,张老师非常耐心的帮我分析数据,很多次都是觉得自己到了死胡同一样无路可走的境地,但老师总能指明道路,让我一下子充满信心,实验也慢慢的走上正轨。”—— 王书霞 分析化学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在“十佳导团”的活动盛宴中,有璀璨夺目的学术火花,有严谨治学的导学传统,也有动人心弦的师生故事。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默默耕耘,相互扶持,携手并进。他们安于平静,甘于淡薄,乐于奉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兰州大学“勤奋、求实、进取”的学风。他们是科研高峰的攀登者,学海碧涛的领航人,也是坚守奋斗的兰大人,更是“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兰大人!内容来源:共青团兰州大学委员会“研在兰大”编辑 | 周红敏 张本志责任编辑 | 赵文悦

龙拳天

兰州大学:2020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如有顺延,将提前通知!

亲爱的研究生同学们、2020级研究生考生们:展信佳!近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兰州大学将防控疫情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发布了《兰州大学关于延迟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开学时间的通知》,同时积极研究部署春季学期相关工作。经研究生院研究,现将研究生有关工作安排如下,希望大家主动配合、积极支持学校工作,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学期有关工作。一、研究生招生复试及录取工作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将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和学校部署稳步推进。请报考兰州大学2020级研究生的各位考生安心准备复试,并及时查看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微信的通知。确需顺延的工作,我们将通过官网予以提前通知。二、春季学期研究生的学习与学业安排根据学校要求,已离校在外地的学生一律不得提前返校,具体开学时间学校另行通知。研究生同学们请与导师、研究生辅导员以及研究生秘书等保持联系,随时留意学校相关工作通知,并积极配合学院做好“日报告”工作。学院将提前做好教学安排,及时制定教学任务、发布选课信息,确保大家返校后第一时间网上选课。有关学籍管理工作将推迟进行。受理研究生休学、复学申请时间相应推迟。学校已要求学院暂不开展研究生集中科研、学术交流和实习实践活动。如确因特殊原因无法中断的科研活动,学院和导师务必做好防护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健康。三、春季学期拟毕业及申请学位研究生相关工作2020年春季学期拟毕业及申请学位研究生要利用好寒假继续推进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的研究、撰写、修改、完善等工作,保证论文质量。学院和导师将为大家提供有力的帮助与指导。学位申请审核工作将根据学校开学时间做顺延调整。各位研究生同学如有任何问题,可随时联系学院研究生秘书进行咨询。也可通过邮件方式联系研究生院,我们将每天查收并及时回复。请大家提高防范意识、了解防治知识,科学做好防护,保持充足睡眠,居家锻炼,科学健身,增强体质,抵抗病毒。我们坚信,困难终究会被战胜,疫情终将会过去。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为疫情防控做出自己的贡献,静候春天到来,新学期,相聚兰大。研究生院2020年1月29日

伊戚

这位老师,让学生“又爱又恨”?

2019年1月11日,一封信打破了期末周的沉闷,让17级经济学2班的同学为之感动。那是他们宏观经济学老师———马福国老师在考试后给他们的“毕业赠言”,“与诸君这一别过,不知何年何月再能成为师徒,所以我把这次的期末总结当成送给诸君的毕业赠言”。在信中,马福国回忆起和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他感谢学生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光”的陪伴,他希望学生们成为“有良知、会学习、有批判力、有趣味的人”。他在信中深情地写道:“我一直在默默注视着诸君,你们的一言一行,你们的点滴成功;我也一直会默默支持诸君,你们的光荣与梦想,挫折与无悔。”爱恨交加提起马福国老师,经济学院的学生真是“又爱又恨”。段锦宜同学是19级经济学班的学生,开学初,一拿到课表,她便开始忐忑不安,“早就听学长学姐说老马的课会挂人”。然而一个学期上下来,她对马老师的印象发生了转变,“他人真的很好,讲课也特别清楚,我们都喜欢上他的课”。马老师也坦言,“我的期末考试确实难”,但他认为这是大学生学习的必经之路。“训练的过程是苦的,只有你克服它,你才能真正学会”。在他看来,学习本身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学习的过程不可逾越,“让你感觉到困难的东西,一定是对你比较有挑战性的,你没克服它,那就证明你学习的过程失败了”。马福国认为,不能光凭借兴趣来掌握经济学知识。根据他的经验,对于一门不考试的课,学生学习的知识往往是不扎实的。不仅是学生,就连老师也有可能因此而产生怠惰的情绪。“打磨的过程痛苦,但是结果出来会让人很幸福,这个过程必须由老师来主导完成”,很多马福国的学生在考上研究生后,纷纷表示幸亏本科遇上了马老师,“把基础打得很扎实,在研究生阶段如鱼得水”。但是,马福国也常常会思考这样的教育方式会不会扼杀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是否与他教学的初衷相矛盾。曾经有一个学生挂科三年,直到毕业前才勉强考过。他给马老师写信,在信中,他说自己其实很喜欢经济学,尤其喜欢经济学里的分析逻辑。但天生对数学不敏感的他却在考试中屡战屡败。他无奈地写道,“感觉永远也过不了这门课”。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失败中,他对经济学的兴趣已经消失殆尽。马福国反思这件事,是否由于自己的考试太难,导致学生可能因为考试前过于紧张等原因发挥失误而挂科。他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我在严格要求他们的同时,也可能让他们在考试失败中消磨兴趣,打击自信”。因此,他在把期末总评中平时成绩的比重提高到百分之四十,希望保住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他略有些低落地说:“那个学生最后终于考过了,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从过的那天起,他也就不再学经济学了。”哲学老师马福国的话总是富有哲理,学生都开玩笑地称他为“教经济的哲学老师”。第一节课,马福国并没有直接讲经济学知识,而是针对很多学生抱着“学经济好就业”的想法,对学生进行启蒙。在课上,他否认了“学经济就是为了以后坐在玻璃房子里吹空调,当白领、炒股票”的观点,“把经济学家看得太低了”。他让学生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思考,学经济学能够为穷人做什么?人类社会因为有了经济学会有什么不同?世界没有经济学会变成什么样?最后,他抛出问题,“学好经济学到底是不是值得我们去追逐的目标?”与其他老师不同,马福国不赞成将就业作为大学生最主要的目标,“就业是短期目标,但是对人生轨迹起决定作用的是你的思维和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在马福国看来,在大学期间储存的知识和树立的观念才是上大学的目标,“只要你有这些东西,即使一开始没有好的平台,但是你放心,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好的平台接纳你”。马福国认为,人有两个平行世界,一个是精神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他告诉学生,“当你的精神世界足够强大的时候,物质世界的贫瘠就不会成为你的阻碍”,他自己也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他拿自己举例子,大学毕业后,他的同学已经“赚了1000万了”,而自己却还拿着3000块的工资。但他并不因此而感到痛苦,相反,他觉得带着学生“继往圣之绝学”很快乐,思考“怎么让他们从我的课堂走出去还继续读书,怎么让他们一直保持学习研究的态度”很充实。尽管人不能逃离不尽如人意的物质世界,但精神世界却是“可以被自由掌控的”。他曾在给学生的信中写道:“你的诗意世界越丰富,你的物质世界的荣辱沉浮就越无足挂齿。”多年前,一位2006级的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对经济学很感兴趣,经常到马福国的课上蹭课,如今已经就职于国资委。他经常回兰州找马老师叙旧。饭桌上,回忆起大学时光,他记得那时经常一个人在图书馆看书、做经济学的题直到深夜。有一次十一点,他踩着榆中厚厚的积雪走回宿舍,白皑皑的昆仑堂前只有他一个人。夜深人静,只有脚下的积雪“咯吱”作响。回到宿舍已经熄灯了,许多同学早已睡下。躺在床上,他回想着一天看到的经济学定理,回想到那些伟大的经济学家,“突然感觉到世界上确实有一种东西叫做 ‘知识的滋养’”。递薪传火马福国认为,大学老师不仅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离开老师之后,仍然能够记得老师的谆谆教诲。“教学成不成功,不在于我教了多少人,我其实是更关心的是他们离开我以后,这种学习状态还能保持多长时间。”每次开课之前,马福国都会给学生列一个书单,有六七十本经济学著作,都是他精心挑选的,“我读了很多烂书,也读了很多好书,我不想让我的学生再走弯路,我就把好书推荐给他们,让他们绕开烂书”。尽管一个学期只能读完5-6本,马福国依然希望在他的课上完之后,学生能认真读完他“淘金”淘出来的好书。经济思想史的最后一次课是马福国最喜欢的一节课。这门课主要讲“经济学发展历史上比较厉害的思想家的思想发展轨迹”,“我感觉这门课对学生影响挺大的”。马福国在这节课上通过列举三个经济学家的例子,提出对同学们的期许。首先,他要求同学们“不仅是一个冷酷的、理性的思维者,更要有温暖人心的力量,要能够体会一个失业母亲的哭泣,一个孩子明天就要上大学但是拿不出钱来的父亲的心情”。第二,他引用瓦尔拉斯的名言,要求同学们做学术研究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胸怀,不计个人得失”。第三,他借助门格尔临终前说的“如果我有十个儿子,我让十个儿子都去学经济学”,解释了经济学对人类的重要性和作为一名伟大的经济学家应有的胸怀。“我感觉好多学生在课堂上蛮感动的”,马福国说,就连他自己,也在讲台上动容。十年后,当初青涩的学生已经走上社会,并担任各自部门的重要职务。在聚会的桌子上,马福国以为他们早已将十年前课堂上老师的话抛之脑后。没想到,一个已是银行主任的学生竟能将当年的话全背下来,他说他一直记得这几个故事。百年前的经济学家感动了马福国,马福国在课堂上将这种感动传递给了自己的学生。马福国说:“我觉得我说的话真的影响到一些人的人生,这种幸福感不能用钱来衡量,也不是表面的成功能够替代的,这是切切实实的幸福。”在他看来,他在课堂上不仅要教给学生经济学知识,更希望“改变他们的想法”,因为这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根本目的”,“大学老师最重要的职责是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培养兴趣从学生到老师,角色的转换让马福国的目标从刚开始“传播、创造知识”,变成了“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道路”。这要从他的大学生活说起。回忆起大学生活,马福国很是怀念那时候“自由的氛围”,“去别的院蹭课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刚刚脱离高三的“苦海”来到大学,宽松自由的校园环境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让马福国产生了对“知识近乎纯洁的崇拜”。让他印象最深的是文学院开设的一门讲宋词的课,当年讲课的老教授已经退休,但这种学习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追求知识的纯粹的愉悦感”让他怀念至今,也正是这种广泛学习的态度让马福国找到了大学的意义。最初,马福国志不在经济而在于物理,但由于九十年代末,经济学在大学里是一门炙手可热的专业,抱着“不浪费分”的想法,他选择了自己并没有兴趣的国际贸易专业,“从理科转到文科”,使得他在刚入学的一段时间里很是落寞。转折发生在一次偶然的讲座。“原来本部南门那里有一个大木牌子,凡是有讲座的时候就往那上面贴海报,中午吃饭从那路过,看到感兴趣的讲座就下午翘课去听。”吸引马福国的是一场关于“新闻报道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的讲座,教授通过梳理近代历史,从国民党时期到延安时期,再到建国后,讲解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新闻报道要素和风格的变化,“让我大开眼界”。这彻底改变了马福国对社会科学学科的看法。“我突然认识到很多社会现象背后,都有一种像物理学的规律一样的东西。”他发现,文科专业并不是印象中的“很随意”,社会科学的本质是“用逻辑的方式解释社会现象”。“那一刻我觉得当时选文科,选经济学,选的太正确了。”正是因为自己得益于“兴趣”,马福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马福国算了一笔账,“我们一共18周课,一周3课时,一学期才54个课时。那么这54个课时你试图让我把所有的知识都传递给你吗?不是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产生兴趣”。马福国曾经的一个学生,在入学前一直以为所谓经济学就是高中背的政治。但上完马老师的课,他给马老师发短信,在短信中他说自己好像“看到了一个新世界”。还有一个对历史很感兴趣的学生在“经济学方面实在是数学不好”,他跟马老师申请课上坐到教室后面读历史学著作,马福国批准了。后来这名学生以专业第一的分数考上了北师大历史系,“所有南怀瑾的书他都读了”。马福国认为,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喜不喜欢经济学都无所谓,关键是找到自己的路”。相声课堂马福国老师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3年,他硕士毕业留在母校任教,担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后攻读并取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之所以选择留校任教,马福国说其一是因为他喜欢大学里自由的氛围,其二是因为他认为“大学是传播和创造知识的地方”,他想要“把知识带给我的愉悦感和震撼感传递给年轻人”。就这样,马福国在“冷板凳”上坐了下来,一坐就是18年。马福国坦言,虽然自己是学经济的,“但我认为这世界上很多选择不由金钱决定”。家人为此感到不解,要知道,在当时即便是本科生也能拿到5000-6000的月薪。面对家人的质疑,他开玩笑地说到:“我当老师很快乐,我甚至可以不要钱干这个事,突然别人还给我钱,我感觉很赚。”读硕士的时候,马福国不愿意继续向家里要生活费,就利用课余时间在兰州商学院(现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陇桥学院等学院和高校代课,赚取一些生活补贴。这段经历在马福国看来是“一笔财富”。从那时起,他发现要想让学生爱听并且听懂课堂内容,就要在授课时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深刻的经济学原理,“很锻炼人,受益很大”。得益于研究生期间的代课经历,马福国正式担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的时候并没有焦虑感,相反,他很享受这样的身份转化,“我感觉我天生就要当老师,好像我只能干好这一件事”。马福国笑着说:“因为这件事情本身是我一直想干的,所以我也能找到一种途径把它干好。”他反复强调,上课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有代入感。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代入感?马老师有两个秘诀。第一,尽量不使用PPT,在黑板上手动推导演算公式定理,“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使用PPT”。这是因为,老师在黑板上推导公式时,学生也在思考下一步老师可能在黑板上写下什么,“这样学生的代入感就会很强”。而且,在马福国看来,之所以很多人认为经济学定理枯燥乏味,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定理和公式背后的推导过程和含义。只有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考步骤,融入课堂,才能够高效地学习。第二,把讲台当作舞台,老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马福国经常跟学生说,“我站在这个地方,我就是一个演员,我在演老师的角色,你们是在演观众的角色,你们每次要看我的表演,我要表演给你们看”。之所以说“老师是演员”,是因为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要集齐一个演员表演所有的要素”,要“尽情地表演”、“有激情地表演”,同时要“有表演的技巧,有轻重缓急”。“让别人哭容易,让人笑难”,马福国将自己讲课与德云社的演员讲相声作比较,“为什么学生觉得上课很煎熬?但是如果下午六点去德云社去听相声,从中午就开始激动”。他反思,“为什么讲课不能像讲相声一样吸引学生呢?”马福国在台上讲课,时刻观察着学生对他的反馈,“不但在演,还得时刻关注底下观众的反应”。有同学困了,“打哈欠、眼神发呆”,这时候就要讲几个段子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被逗笑了,“赶走了瞌睡虫”,这时候就需要“把最重要的东西讲给他们”。经济学院18级学生卢克肖记得清楚,在上经济学原理这门课的时候,马老师讲到“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时,很多同学都已经饿得饥肠辘辘,困得没精打采。马福国在讲台上看出同学们此时心思已经飘到了课堂之外,就用“老马吃包子”举例子。他说:“老马早上去吃包子,吃了五个包子,吃饱了很舒服。这时,老板说他们店今天搞活动,买五个包子送五个包子。当老马吃到第六个包子时,感觉有一些撑,吃到第七个包子时,肚子开始不舒服。吃完十个包子,老马再也不想看到包子了。”同学们哄堂大笑,马福国便借此引出了“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最核心的知识点。尽管已经任教超过17年,马福国现在上课依然有一种“紧迫感”。“我说出的一句话,或者我抛出的一个梗,学生没有反应,我就在想我下一个怎么扔出来”。他认为这种“紧迫感”、“演员感”是对老师“极大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把课讲好。采访最后,马福国笑着说,“我觉得他们是希望,是一种传承,从内心来说,我真的很喜欢我的学生”。内容来源 | 《兰州大学报》总第967期文字 | 吴佳睿编辑 | 史语瑞责任编辑 | 宋雨晴主编 | 肖坤

内丹

考研择校:兰州大学与苏州大学,哪所实力更强?该如何选择?

随着考研复习的深入,考研党们应该准备进入专业课的复习阶段。这时候考研党们也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即该决定选哪所学校作为自己的目标学校。这一直都是困扰考研学生们的一个难题,相信很多人都在犹豫自己该选哪所学校。一位考研的学生经过半个月的资料查找,最终在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之间抉择。但是这个选择有点难,因为这位学生考研的专业是法学,究竟是选择985高校,还是沿海的211高校,就成为一个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笔者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实力情况。首先,对比两所学校的学科实力在最新的学科评估中,兰州大学的草学被评为A+,生态学被评为A,在985高校中排名靠后。苏州大学的设计学和软件工程被评为A-。从两者的优秀学科来看,兰州大学是占有优势的,不过,苏州大学的学科更加热门,竞争也更加激烈,含金量也高一些。因此,在学科方面,两者算是打平。其次,我们看两所高校的排名在2019年校友会版的高校排名中,兰州大学排名35,苏州大学排名49。在英国QS版排名中,兰州大学排在中国大陆53位,苏州大学排在41位。在CWUR排名中,兰州大学排名33,苏州排名21。通过各种榜单的比较,发现国外的机构对苏州大学的认可度较高,这得益于苏州大学在近年来吸进的各类高端人才,使得学校在科研成果以及学术论文方面有了质的提升。研究生阶段是需要跟导师做项目的,所以,如果自己的导师是行业的顶尖人物,那么自己会非常受益,这一点是苏州大学的优势。最后,我们来比较两所大学的法学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苏州大学的法学获得B+,兰州大学获得B-。从教师的队伍来看,苏州大学法学院拥有22名教授,23名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41人。 兰州大学拥有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从法学学科的实力来看,苏州大学的实力是比兰州大学强的。通过三方面的分析,法学专业的考研学生建议还是选择苏州大学。无论是学科实力,还是师资力量等各个方面,苏州大学的法学专业都是比较厉害的,而且是学校的传统强势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也非常的高。而兰州大学的法学是比较弱的,不是学校的强势专业。从两所大学的综合实力来看,苏州大学已经在追赶兰州大学,整体实力还不能相比,但是地理位置的优势,也能弥补很多的不足。学生在选择时,要综合考虑专业实力以及地理位置因素。

草上飞

脑瘫“博士”旁听8年,成兰州大学荣誉研究生!为执着喝彩!

对于这个高等教育已成大众化的年代,攻读博士似乎并不稀奇,但对于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来说,一路旁听读到博士需要面对与常人相比更大的挑战,甚至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1993年,谢炎廷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是命运在他11个月大的时候就与他开起了玩笑,他被诊断为脑瘫,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他无法像身边正常的孩子一样,连走路、说话都成为挑战。但是正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却有着让人感动的求知欲望和执着。在家人的帮助下,他一路自学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课程。学完高中课程以后,他又开始憧憬大学生活,为了实现孩子的这一愿望,母亲刘女士经过咨询和争取,最终让谢炎廷以“社会青年”的身份参加了2011年的理科高考,虽然由于身体原因只能做选择题,但是在280分总分的选择题中,谢炎廷得了262分,尽管如此,谢炎廷仍然无法实现自己上大学的愿望。最终,兰州大学深受谢炎廷的求知执着所感动,表示愿意接受谢炎廷作为旁听生入学,但不授予学位证和毕业证书,就这样,谢炎廷开始了他8年的旁听生涯。正所谓千里马也需要伯乐相识,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徐守军教授就是谢炎廷的伯乐。自从某节数学课上发现这位“有点奇怪”的学生之后,徐守军就开始对谢炎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在之后的日子里,不仅帮助谢炎廷完成了本科阶段的学习,还让谢炎廷旁听他的研究生课程,目前,谢炎廷正在旁听徐守军的博士课程,成为他的“编外博士”。兰州大学深受谢炎廷的执着所感动,在今年的9月17日,兰州大学正式授予谢炎廷“荣誉研究生”的称号,在颁奖仪式上,谢炎廷也激动落泪,哽咽着向一路帮扶自己的导师徐守军和母校兰州大学致谢。谢炎廷也曾表示,“希望能像霍金一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以后做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为社会做贡献”。对于谢炎廷而言,身患疾病无疑是不幸的,但他同时又是幸运的,因为他能遇到这么热心的同学,能遇到赏识他、帮助他的老师,让他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的梦想。而对于帮助他的徐守军教授也直言,帮助谢炎廷的过程是一种享受,“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社会角度来看,当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责无旁贷地去提供力所能力的帮助,希望炎廷能够学业有成,将来有能力去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回馈社会。”其实让我们震撼和感动的绝不是谢炎廷虽换脑瘫,却仍能坚持旁听八年完成学业这件事本身,也绝不仅仅是徐守军教授能对这样“特殊”的学生给予关注和帮助,而是这其中所传达出的执着与勇敢,所传达出的无私的爱。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成功的机会越来越多,也被更多人吐槽越来越物质的社会,谢炎廷的事迹无疑如一股清流沁入我们的心田。我们总是时常羡慕别人的成功,也总是抱怨自己生活的不易,却不曾去想别人成功的背后也留下过不为人知的泪水和汗水,也不曾想在我们没有关注的地方,还有比我们生活更加艰难的人依然在用力地生活着,依然在为自己的梦想不断挑战自己。想想谢炎廷,想想还有千千万万如谢炎廷一般克服万难、不断拼搏的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这份为梦想执着的精神永远都值得我们为之喝彩对于谢炎廷的事迹,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分享。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