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十年磨一剑 昆明物理研究所10年取得191项重大科技成果马布里

十年磨一剑 昆明物理研究所10年取得191项重大科技成果

掌上春城讯10月31日,昆明物理研究所举行科技成果汇报会,展示了10年来研究所取得的191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昆明物理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创建的专业化红外研究所之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所一批老科学家们自力更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支硫化铅探测器、第一支热释电探测器;八、九十年代,在全国率先实现第一代Ⅰ类、Ⅱ类通用组件和热像仪的研制和装备;21世纪初,顺利完成昆明光电子基地一期建设,实现了红外探测器和热像仪从一代向二代的跨越。砥砺前行,在前期取得科研成果的基础上,近10年来,昆明物理研究所围绕制约我国的科技瓶颈问题,集中攻关,形成一批能够有效推动社会发展的科技成果。截至目前,研究所共取得了191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包括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39项,其他科技成果39项。其中,在红外技术领域获得授权专利65项,热像仪整机及组部件技术获得专利32项,科技成果占比达50%。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如今昆明物理研究所成为中国红外材料、红外器件、红外光学、红外整机和系统研究制造的骨干单位,以及成为实力雄厚、具有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世界知名的红外专业科研机构。除科技成果外,2010年,昆明物理研究所、国营第二九八厂、北方夜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重组,同时将205所微光夜视技术重点实验室划入,构建了专业化、区域化、产研一体化的夜视集团。重组后,研究所销售收入逐年增长,盈利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夜视集团营业收入将首次突破30亿元。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彭惠玲 蔡晓磊实习责编:李冬雨 一审:秦聪俊

蛇舌

科研院所与高校,哪个“含金量”更高?附研究生院及科研所排名

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同时伴随着本科学历的普及,应届生数量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同学都希望通过读研,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希望通过读研,为未来的求职增添一分筹码,多开拓一条道路。大家在进行考研择校时,一定都思考过一个问题:是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呢?研究所和高校,谁的“含金量”更高一点?今天,考研校小编就给大家好好分析一下研究所和高校的区别,一起来看看吧!一、科研院所与高校的区别1.研究所的师生比远高于高校的师生比研究所的导师数量会接近研究生的数量,甚至会超过研究生数量(在有的单位,有五十多位硕士导师,但每年只招三十多名研究生),在某些研究所导师可选范围非常广。高校的导师每人每年都会带学生,但研究所并不是每人每年都带学生。研究所会有几个导师持续带学生,也有一些导师只是偶尔带带学生。研究所的教师有一部分是外聘,特别是一些公共课或是基础课。2.研究所的文献资源总量小于高校,但人均占有量会比高校多的多高校每年会花几百万元购买电子资源,各类文献数据库非常全,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超星、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电子图书、外文数据库非常全,很多高校都会达到一百多个数据库。而研究所不会下这么大财力购买这些资源,研究所的资源范围更窄,更有针对性,而且会有些特色的数据库。高校的资源通用性更强,而研究所的资源专业性更强。高校的图书馆需要占座,而研究所的图书馆往往没有几个读者。3.高校有着很好的教育与科研氛围,而研究所有着很好的科研与工作氛围研究所的学术活动往往专业性、针对性更强,而高校有着各种各样的学术报告,无论是人文还是科技。高校的导师从事科研项目与教研项目,而研究所的导师几乎没有教研项目,除了科研项目外,还有很多工作性质的项目。高校的导师科研经费多,研究所的导师事业经费多,所以总体上来说研究所导师的钱更多。高校导师会有纯研究的项目,研究所的导师的项目往往面向应用的项目。所以有些导师的项目更像是工作,这些项目往往是下达的任务,而不是需要申请的科研项目。在高校,导师拿下的项目主要是靠研究生干;而在研究所,研究生在项目中并不是主力,因为研究所往往有较为稳定的团队。研究所的教师一般不为本科生上课,研究生基本没有助教的机会。4.研究所个性认知充足,高校通识认知充分高校因为同属教育系统,尽管地域、规模等因素不同,但总体上共性比较多,兄弟院校有许多可比之处,如行政部门设置、网站栏目设置等信息大同小异。而科研院所大多数是政府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因行业性质与管理方式的不同,使得各个院所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而研究所的业务机构、网站栏目设置千差万别。例如,在情报学领域,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协和医科院信息所等差别非常大,相互之间无从比较,在研究所感受到社会的东西会更多。二、科研院所比高校的优势1、大部分科研院所每月有工资,相当于已经工作,而且免学费,单位替交;2、大部分毕业后进入工作快,而且在学习期间已经和要工作的单位有联系,日后从人际关系,还是研究工作都是很好的铺垫;3、科研院所考研的成绩要求比较低,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上;4、很多科研院所的研究生毕业后不用为工作发愁,已经签约,而且提前2到3年赶上就业形式,也就是2018年签约的时候是按照18年的待遇,而毕业则是2到3年后,其学位贬值不可预知,当然也有升值的可能,但是升值对于已经签约的同志也是试用的,这就是科研院所的保值增值;5、先期的名校学习可以接触不少名校学生,这是日后的人际资源,这种同学感情的人际关系优势,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很清楚,不仅仅在中国,国外也是这样的。三、高校比科研院所的优势1、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所显示的名气,高校比科研院所有名,虽然科研院所在名校学习,但是毕业证和学位证是科研院所的;2、不用签约,毕业就是自由身,当然这也是双刃剑;3、如果上的学校还算可以的话,比较轻松,可以混到毕业证书,拿学位证,而科研院所可不行,如果要混,那以后的工作优势可就没有了。各方面优势差异如下:首先排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这两家超级科研院所。大家都公认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清华、北大等超级大学处于同样的学术地位。这里我们还要排除"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军事医学科学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等超级热门的科研院所。因为这些科研院所都比较难考,但是如果能考上,那么前途将不可限量。比如就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那么进财政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就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那么进商务部工作的机会就非常的大;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在国内被称为"银行行长和银行家的摇篮"。从招生人数比较:各大学招收的研究生多、各科研院所招收的研究生一般较少。从报考人数比较:各大学报考的考生多、各科研院所报考的考生一般更少,往往需要调剂。从科研条件比较:各大学的基础教育条件一般较好、各科研院所的专业研究条件一般较好。从生活津贴比较:各大学的生活津贴一般较低、各科研院所的生活津贴一般较高,甚至很高。从奖学金比较:各大学的奖学金品种很多、各科研院所的奖学金品种一般较少。从生活条件比较:各大学学生都比较多,生活资源人均分配少、各科研院所的学生少,虽然资源少,但是人均资源相对比较多。从生活丰富比较:各大学课余生活丰富、各科研院所的课余生活相对不那么丰富,但是很多科研院所都在中心城市核心城区,另当别论。从毕业分配比较:各科研院所的毕业分配有其专业对口的优势。四、中国研究生院竞争力排行榜第1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第2名: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第3名: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4名:浙江大学研究生院第5名: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第6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第7名:四川大学研究生院第8名:中山大学研究生院第9名:武汉大学研究生院第10名:华中科技大学究生院第11名: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第12名:吉林大学研究生院第13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第14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第15名:中南大学研究生院五、科研院所人气排名(目前数据仅有17年)以下是主要科研院所的人气排名(按序号排名),供同学参考。(说明:下面的招生数据都是指全日制,调剂生都是指第一志愿未报考本院所的调剂考生)1.中国科学院2.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3.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五院)5.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6.中国艺术研究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类考生115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1.37;全日制专业学位类考生97人,录取复试比例为1:2.77)7.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拟录取170人,其中58%是调剂生。除了法学所,其他院所专业基本都没招满)8.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航天八院)9.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17人,专业型22人,上海科大联合培养41人, 上海交大联合培养2人,以上不含专项计划考生。总体复试比例为1:1.66)10.中国中医科学院(2017年度进入复试考生总人数为173人,拟录取151人,复试比例为1:1.15)1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35人(基本是上线就录取,不少专业无人报考),拟录取133人,其中77%是调剂生)12.北京信息控制研究所(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航天710所)1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4人,其中25%是调剂生)14.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学术型10人,专业型37人,总体复试比例为1:1.13)15.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16.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70人,一志愿上线34人)1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18.广东省社会科学院19.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22人,复试比例为1:1.6)21.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2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23.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24.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1,拟录取28人)2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26.华北计算机系统工程研究所(电子六所)(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80%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27.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一志愿上线考生均可参加复试)(2017年度拟录取20人,其中35%是调剂生)28.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9.石家庄通信测控技术研究所(54所)(2017年度一志愿上线23人,拟录取24人(一志愿17人+调剂7人))30.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59人,其中61%是调剂生)31.中国人民解放军防化研究院3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68人,其中82%是调剂生(有三轮调剂))33.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4.江苏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716所,杰瑞科技集团)35.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集团)36.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9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37.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212所)38.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39.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02人,其中6%是调剂生)40.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31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1.昆明物理研究所(211所)(2017年度拟录取8人,一志愿上线6人(全部录取))42.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17年度拟录取59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43.西安微电子技术研究所44.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45.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46.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2017年度进入复试的一志愿考生总人数为26人,拟录取17人,复试比例为1:1.53)47.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48.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7年度拟录取177人,其中62%是调剂生)49.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50.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3人,其中13%是调剂生)51.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52.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58%是调剂生)53.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十研究院(061基地,贵州航天技术研究院)54.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205所)55.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7年度拟录取81人,其中11%是调剂生)56.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57.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58.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87人,其中31%是调剂生)59.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第五十七研究所60.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6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62.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63.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3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64.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65.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6.中国地质科学院67.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68.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航空研究院631所)69.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70.中国航空研究院611所7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55人,一志愿生源上线充足)7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73.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7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4.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26人,其中5人是调剂生)75.机械科学研究总院(2017年度拟录取10人,其中1人是调剂生)7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19人,其中10人是调剂生)77.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7年度拟录取64人,其中47人是调剂生)78.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79.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80.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81.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82.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83.长江科学院8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85.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86.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87.中国航空研究院618所88.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89.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90.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91.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92.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即702所)93.中国科学院北京化学研究所94.北京矿冶研究总看完以上内容,相信大家能明白研究所与高校二者的区别了吧,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考虑哦,喜欢搞科研求工作稳定的同学研究所肯定是你的第一选择,性格外向喜欢校园生活的同学还是报考各大高校更为合适。

升车

云南14个单位招生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10月10日报名

掌上春城讯9月20日,据云南省招生考试公布消息:云南省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即将开始,报名实行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相结合方式。网上报名分9月24日至27日和10月10日至31日两个时段,11月5日至9日进行现场确认。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云南省招考频道查看详细信息并报名。网上报名分为预报名和正式报名,两个时段的报名结果同等有效。预报名从9月24日开始,截止9月27日,每天9:00至22:00均可报名。预报名期间,“网上支付报考费”功能同时开通,考生在此期间支付的报考费同等有效。正式报名时间为10月10日至10月31日的每天9:00至22:00。所有选择云南报考点的考生在提交信息后,须在网上10月31日前,以网上支付的方式缴纳报名考试费,考生须缴纳每人每科45元的考试费。交费成功后,方可持报名号在规定时间到选择的报考点确认信息。云南省此次共设有14个报考点,分别为昭通市招考办、曲靖市招考办、大理州招考院、红河州招考办、五华区招考办、盘龙区招考办、西山区招考中心、呈贡区招考院、官渡区招考办、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现场确认时间为11月5日至11月9日,考生现场确认时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公告显示,2019年云南省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定于12月22日至24日。云南省共有14个招生单位招收硕士研究生,其中,有昆明贵金属研究所、昆明物理研究所2所科研所,其余12所为普通高校,分别是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云南中医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大理大学、云南警官学院。招生公告:http://www.ynzs.cn/html/content/6015.html掌上春城记者:肖窈实习责编:代鑫媛 一审:周晓雪

猫狗

缅怀戴元本先生

来源: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本文选自《物理》2020年第12期作者:吴岳良1,2; 刘金岩3(1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2 国际理论物理中心(亚太地区) 中国科学院大学)(3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戴元本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积极推动了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转眼间,戴先生离开我们两个多月了,但他的音容笑貌犹在。本文主要介绍戴先生的求学经历、学术研究和影响,以及他对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发展所作的贡献,展现他的严谨学风和高尚品德,缅怀他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发展的重要贡献,以寄托我们对戴先生的怀念。1 早期求学和工作经历戴元本先生祖籍湖南省常德市,1928年7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其童年岁月主要在南京度过,抗日战争爆发后随家人辗转生活于长沙、贵阳、昆明、路南和重庆。抗战胜利后重返南京。1947年,戴元本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随后保送至中央大学(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并于1952年毕业。他读大学期间正值解放初期,较多的政治学习和运动使得学时精简。此外,他还因身体原因休学一年。不过,受益于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魏荣爵、徐躬耦等教授开设的课程,戴元本打下相对坚实的物理学基础[1]。大学毕业后,戴元本被分配到南京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东南大学)工作,讲授普通物理课程。此 时,全国高校正进行院系调整和改革。此前,即民国时期的高等院校办学模式主要模仿欧洲、美国和日本的学校,比较重视通才教育。中国共产党接管后,开始学习苏联的办学经验[2]。1951年,教育部制定了《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在这种形势下,南京工学院的学生数量增加一倍。因此,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戴元本每周需上课20多个小时。在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他仍对科学研究保持着浓厚兴趣,研读多种物理书籍,并被高能物理吸引。戴元本在补习相对论、电磁辐射理论、量子力学和热力学统计等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根据俄文书籍、论文集等资料1)自学量子场论并及时掌握高能物理的前沿发展。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同年,国家制定《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其中,原子核与基本粒子物理学被列为物理学发展的重点之一,场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则被列入第56项任务“现代自然科学中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此外,为了培养高等学校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高等教育部决定于195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自由报考的研究生,而此前的招生大都采取“保送、审查、批准”的方法[3]。也是这一年,戴元本利用Bathe—Salpeter方程研究S态介子—核子散射的重整化效应,并将文章投稿至《物理学报》。审稿人朱洪元先生在给戴元本回复的审稿意见中鼓励他计算多个能量值以便绘制一条曲线2)。 但由于戴元本正忙于备考1957年的研究生考试,没有足够时间再做计算,于是将文章改投《南京工学院学报》[4]。1957年,戴元本如愿考取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张宗燧先生的研究生。他曾在1955年参加浙江大学物理教研组主办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向于敏了解张宗燧先生。于敏是张宗燧指导的研究生,他对张宗燧的评价是“很聪明”[5]。张宗燧是第4届(1936年)留英公费生,曾在剑桥大学福勒(R. H. Fowler)教授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1938—1939年,张宗燧访问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法国巴黎,跟随米勒(C.Mller)、泡利(W. Pauli)研究量子场论及粒子物理。1939年秋,张宗燧回国,随后担任中央大学物理系教授。除完成教学任务外,他继续研究统计物理和量子场论。1945—1948年,张宗燧再次出国,在剑桥大学和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量子场论。1948年秋,张宗燧回国,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48—1952)、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52—1956)。1956 年,张宗燧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6]。2 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1958—1978)1958年4月,戴元本到数学研究所报到,开始在张宗燧的指导下从事弱相互作用及双重色散关系理论的研究。同年暑假,戴元本作为助教参加了由山东大学(校址青岛)物理系王普教授组织的量子场论、相对论电动力学、原子核理论讲习班(简称青岛讲习班),图1。青岛讲习班是量子场论第一次在全国范围的普及,共有60多位代表参加。讲习班以朱洪元先生的量子场论课程为主,张宗燧先生的量子电动力学讲座为辅。清华大学谢毓章讲授原子核理论,主要为基础不足学员补习必要的量子力学知识。戴元本和冼鼎昌分别担任张宗燧和朱洪元的助教3)。戴元本在讲习班上作了3场关于相移分析报告并组织参会代表参加教学改革经验座谈会。朱洪元先生的授课内容主要基于前一年在北京大学开设的量子场论课程讲义。1960年,他根据课程讲义整理出版了量子场论在中国的“启蒙之作”——《量子场论》。由于此时朱洪元先生正在苏联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访问(1959—1961年),戴元本承担了书稿的校对工作。读研究生期间,戴元本同朱洪元以及冼鼎昌、何祚庥合作研究μ介子的辐射俘获,首先指出存在一种新的选择法则[7]。此外,他还计算了弱相互作用对轻子反常磁矩的影响[8]。在色散关系研究方面,戴元本在双重色散关系上分析了核子—核子相互作用。图1 1958年青岛量子场论讲习班合影 (取自《王普先生纪念集》,山东科学出版社)。二排:冼鼎昌(左4)、戴元本(左5)、王普(左8)、张宗燧(左9)、谢毓章(左10)、朱洪元(右5)、何祚庥(右1)1961年,戴元本研究生毕业。此时,他的研究工作集中在当年风行一时的雷杰理论(Regge theory)。Regge理论的基础是把位阱散射下散射振幅具有的一些特点硬性推广到粒子理论。戴元本在1963—1965年发表的系列论文中指出Regge理论中所要求的Regge渐近行为只在某些特殊位阱情况下才出现,而在一些高奇异性的位阱散射情况下并不出现[9,10],从而否定了Regge理论作为“基本”理论的理论基础。这些工作曾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期间戴元本还多次参加张宗燧、胡宁和朱洪元组织的小型讨论会,讨论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的新发展。1964年8月,在北京举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承办的首次国际科学讨论会。共有来自亚、非、拉和大洋洲的4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会议。中共中央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8月22日,3000多位科学家和来宾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会议开幕式。朱德元帅、聂荣臻副总理、陈毅副总理、郭沫若院长等出席开幕式。中国代表团包括61位成员和32位特邀代表,由中国科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副校长周培源任团长,张劲夫、范长江、于光远等任副团长。此时已是副研究员的戴元本作为粒子物理学界的两位代表之一4)参加了讨论会。他的报告题目为《高度奇异位势和一类非定域位势的Regge行为》。日本代表团团长坂田昌一认为戴元本等人的报告“涉及当前国际物理学界研究的尖端问题,而且达到了国际第一流的水平[11]。”坂田昌一(S. Sakata)当时已是国际知名理论物理学家,他在粒子物理学研究中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同时是一名左派社会活动家,关注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苏联和中国的发展。在中日政府尚未建交的情况下,他早在1956年就利用机会到访中国,还介绍了自己刚刚提出的坂田模型,即基本粒子可以再分,由更基础的三个粒子(p,n,Λ)组成。此后,坂田积极推动中日物理学家的交流,为中国物理学界带来新信息。1964年北京科学讨论会期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接见全体代表时祝贺坂田在基本粒子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事实上,毛泽东在一年前就格外关注了《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杂志转译坂田昌一的文章《基本粒子的新概念》[12]中的基本粒子可分观点。这与他希望中国尽快研制原子弹以及他所坚持的基本粒子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有关。随后,毛泽东还特意同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讨论坂田的文章。毛泽东对坂田的赞赏在中国学术界引起非同一般的反响。坂田的文章很快重新由日文译成中文并加注释,连同哲学家根据毛泽东的几次谈话内容起草的编者按,刊登在中共中央主办的《红旗》杂志和《人民日报》。同时,全国各行业展开对坂田文章的座谈。坂田的工作和毛泽东的物质无限可分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粒子物理学家的研究方向,刺激了层子模型的提出。1965年9月,朱洪元先生邀请刚刚参加“四清”运动回来的戴元本共同研究基本粒子结构问题,提出存在比基本粒子更基本的真实粒子。随后,朱洪元、何祚庥、汪容、戴元本和冼鼎昌等围绕该问题展开讨论,初步形成强子结构模型的基本思想5)。他们假设基本粒子由“亚基本粒子”组成,即与SU(3)、SU(6)对称性基础表示的基相对应的粒子。“亚基本粒子”性质满足盖尔曼在1964年提出的关于夸克性质的假设,但质量很重,约 10 GeV。紧接着,讨论范围逐渐扩大,形成由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数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员参加的“北京基本粒子组”(图2)6)。事实上,上述人员在20世纪60年代初就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北京基本粒子组”自1965年9月起定期组织报告会。朱洪元、胡宁、戴元本、宋行长、杨国帧、刘连寿、侯伯宇、汪容等人分别在讨论会上作报告。报告内容涉及近代物理学重大发展、对称群及其群表示、CP破缺,等等。图2 戴元本(左)和朱洪元(右)在讨论问题研究强子结构需处理质心运动为相对论性的“外轻内重”束缚态问题,即“亚基本粒子”(后称“层子”7) )重于其组成的束缚态。量子场论框架下已有的描述束缚态的相对论性方程是B—S方程,但方程本身还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且物理学家对其方程解和物理意义存在疑义。朱洪元等人决定不去探讨束缚态的相对论性方程及其解的问题,假设“层子”通过瞬时相互作用结合为束缚态,并尝试直接引入基本粒子内部结构波函数解释和联系实验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相对论性结构模型[13]。另一种处理束缚态的方法是Tamm—Dancoff方法。该方法在Fock空间表示粒子,即将粒子态表示为真空态加相应的产生算符。例如,介子由真空态加一个粒子或反粒子产生算符构成,重子由3个产生算符作用在真空态上构成。该方法的优点是当作一截断后,可写出束缚态方程且方程可解,利用所得波函数能计算各种过程。戴元本熟悉B—S方程和Tamm—Dancoff方法。经计算后,他认为Tamm—Dancoff方法可行并在讨论会作报告。不过,当原子能所确定具体模型和计算方法后,戴元本便没有继续在Tamm—Dancoff基础上做计算。随后,他查阅到当时中国物理学界并不熟悉的曼德斯坦(S. Mandelstam)方法,该方法可以完全相对论地处理束缚态。利用Mandelstam办法,原则上可以由场论方法求出束缚态矩阵元,即用3个流或者多个流关联函数取其奇点便可以确定束缚态矩阵元。戴元本在讨论会上也报告了这一方法。随后,部分“北京基本粒子组”成员特意找出曼德斯坦文章,仔细推导和学习8)。在此期间,意大利物理学家莫谱戈 (G. Morpurgo) 发表利用FockBase计算夸克组成介子过程的文章。这与戴元本之前的想法类似。看到有同行发展这种方法,戴元本担心被外国人抢先,于是抓紧用相同方法计算π介子的相关过程。随后,他征求朱洪元先生意见是否发表。朱先生认为此时国外多数物理学家尚未注意强子结构问题,建议不要单独发表文章,以免“透漏风声”,“北京基本粒子组”要做出一批成果在国际会议(即 1966 年暑期物理讨论会)报告,以取得这一领域的学术优先权9)。图3 戴元本在“北京基本粒子组”报告会上的记录手稿此外,考虑到朱洪元先生提出的方法并不具有完全相对论性。北京大学有成员向戴元本提议利用完全协变的方法重新计算相应过程10)。北京大学成员的基础较好,参与研究较多。数学所年轻学者研究基础不一,需在戴元本指导下做研究。张宗燧先生虽然参与全部讨论,但他要求数学严谨,对数学上不严谨的近似法批评较多。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寻求更严谨的方法。一段时间后,数学所和北京大学的成员合作提出强相互作用粒子结构模型及其协变场论方法[14]。他们给出了描述具体物理过程的S矩阵元费曼规则,讨论了中子和介子情况,并由此计算了强子的各种电磁和弱作用过程。“北京基本粒子组”除完成上述两批研究结果外,还讨论了夸克之间的超强相互作用的性质和耦合形式、高自旋重子激发态以及夸克统计等问题。1966年7月,层子模型作为毛泽东思想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典型案例在暑期物理讨论会上报告。此外,朱洪元、胡宁、戴元本等还同日本代表团成员单独召开小组会议,仔细讨论层子模型工作。暑期物理讨论会结束后,“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使得“北京基本粒子组”工作中断。这期间,国际粒子物理学界建立起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虽然层子模型并未在国际粒子物理学界产生预期的影响,但其适时抓住当时国际研究热点并为中国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年轻力量[15]。1982 年,该项工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主要获奖人为朱洪元、胡宁、戴元本和何祚庥。图4 戴元本参与层子模型研究过程中的手稿“文革”期间,戴元本的研究工作并未完全中断。1973年,他与合作者在层子模型框架下研究了准二体反应的共振衰变角分布,高能散射截面之间的关系以及极化靶过程的共振衰变角分布等问题。1975年,戴元本提出用重整化群方程研究粒子的电磁形状和大角度散射的方法。这使得此前只能用来讨论非物理粒子的渐近行为的重整化群方程可以用来讨论实际问题[16]。例如,将其发展到应用于复合粒子的形状因子渐近行为。此外,戴元本同吴咏时合作研究了非阿贝尔规范场六阶微扰论中费米子电磁形状因子的渐近行为[17]。这项工作计算十分繁杂。他们最初提出领头阶指数化的猜想,并得到验证。戴元本还与周光召合作利用半经典近似处理孤粒子散射问题[18]。事实上,该工作不仅探讨了孤粒子散射问题还发展了半经典近似的方法,所得结果可能适用于其他情况。3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1978—2020)戴元本不仅在理论物理研究方面成就突出,还对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召开以后,中国科学院开始筹建理论物理研究所。戴元本作为筹备小组成员参与制定多项决策,包括研究所的机构设置、研究方向、人才选拔和培养等。1980年戴元本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当年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共有4位研究人员当选。1985年,理论物理研究所被确立为中国科学院首批两个开放所之一。戴元本连续担任3届开放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85—1994年),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的办所方针,领导学术委员会指导和评议开放所的研究方向,建立开放课题制度并决定开放课题及经费分配,组织成果评价,监督开放所的运转,建立由开放课题组成员及客座人员组成流动研究人员队伍,使理论物理研究所建设充满了活力。同时,戴元本善于团结同行,将每年召开的开放所学术委员会会议办成了理论物理界共商共举的重要场所。图5 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座谈会,左侧沙发坐者分别为戴元本、朱洪元和胡宁戴元本还曾担任中国高能物理分会理事长、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粒子与场委员会委员,努力推动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和粒子物理理论发展,并对稳定和培养高素质队伍作出贡献。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理论物理研究遇到经费和专业人才的稳定性问题。戴元本积极支持周光召等领导组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重大项目。他在90年代初又与周光召共同提议“攀登计划”中的理论物理若干重大前沿课题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中国理论物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7年,戴元本著作《相互作用的规范理论》出版,成为年轻一代粒子物理专业研究生的教科书。与治学一样,戴先生培养研究生也是极其认真、严谨,为中国的理论物理学界培养了许多人才。1983年,戴元本指导的学生黄朝商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自主培养的首批18位博士之一。目前,戴元本的弟子们大都成为国内外理论物理学界的知名专家。2003年,吴岳良与戴先生一起探讨量子色动力学的低能动力学性质,通过运用量子场论圈正规化方案引入特征能标克服无穷发散困难同时保持理论的对称性,由此导出低能量子色动力学的动力学自发对称破缺机制,得到了介子质量谱等二十多个与实验相自洽的理论计算结果[19]。戴元本先生从事科学研究近70年,一直秉持严谨、求真的态度。他顾全大局的胸怀,谦虚低调的作风,奖掖后进的用心,乐观旷达的性格,都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注:1) 戴元本通过阅读沙可洛夫编著的《量子场论》自学量子场论。他还研读苏联物理学杂志。该杂志将国际前沿物理 成果译为俄文以专辑形式出版。其中有几期专辑的主题是量子场论和粒子物理,内容涉及重整化方法、Wick定理、Bethe—Salpter方程、Tamm—Dancoff方法以及盖尔曼的部分文章。2014年4月24日,刘金岩访谈戴元本先生。2) 戴元本当时并不知审稿人具体是谁。待他考取研究生到北京后同朱洪元先生相识,通过笔迹知道当时的审稿人是朱先生。2014年4月24日,刘金岩访谈戴元本先生。3) 2014年11月10日,刘金岩访谈中国海洋大学于良教授。4) 粒子物理学界的另一位代表是北京大学讲师高崇寿,报告题目为《八重态理论与强相互作用粒子的分类》。据北京大学高崇寿教授生前回忆,粒子物理学界之所以选择这两个报告,一是因为雷杰极点理论当时是国际粒子物理学的流行课题,戴元本的工作比较前沿;二是朱洪元建议高崇寿作与对称性有关的报告。每个报告时长15分钟,很精炼。5) 2012年8月25日,刘金岩访谈戴元本先生。6) 事实上,讨论组最初并没有特定称呼,“北京基本粒子组”是为准备“暑期物理讨论会”而提出的。7) 1966年北京暑期物理讨论会筹备期间,钱三强提议为基本粒子组成部分统一名称。冼鼎昌建议取作“straton”,简称“层子”,用以强调“层子”也并非物质结构的最终单元,而只是物质结构无限层次中的一个层次,“层子”也具有内部结构。8) 2014年8月5日,刘金岩访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杜东生研究员。9) 2012年8月25日,刘金岩访谈戴元本先生。10) 2013年12月17日和2014年6月26日,刘金岩访谈戴元本先生。参考文献[1] 戴元本. 我的求学之路. 见: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编. 科学的道路 (上卷).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42—344[2] 张柏春,田淼. 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7. 125—126[3] 王战军,周文辉,李明磊 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70年.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11[4] 戴元本.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7,(01):109[5] 戴元本. 现代物理学知识,2015,27(02):19[6] 朱重远. 张宗燧传. 见:陈佳洱. 20 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物理学卷第 2分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92—105[7] 戴元本,冼鼎昌,何祚庥 等. 物理学报,1959,15(05):262[8] 戴元本. 物理学报,1961,17(11):512[9] 戴元本. 物理学报,1964,20(09):863[10] 戴元本. 物理学报,1965,21(05):983[11] 新科学的起点——坂田昌一教授谈北京科学讨论会. 人民日报,1964年8月30日第三版[12] 刘金岩,张柏春,吴岳良.自然科学史研究,2015,34 (01):39[13] 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 原子能,1966,(3):137[14] 北京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基本粒子理论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1966,2:113[15] Liu J Y.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2 (1):085[16] 安瑛,吴咏时,戴元本. 物理学报,1976,25(03):188[17] 吴咏时,戴元本. 科学通报,1975,(11):510[18] 周光召,戴元本. 中国科学,1978,21(06):628[19] Dai Y B,Wu Y L. Eur. Phys. J. C,2005,39:S1

好声音

风雨兼程,百年赤子 惜别新中国第一代海归科学家汤定元院士

来源/中科院上海技物所(下同)他从不说大话,却用实际行动感召着一代代人科技报国;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却用果敢担当开创了中国的红外事业;他科研任务繁重,却不忘在科普和培养人才中践行院士的担当……又一位大师离我们远去。2019年6月3日10时40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红外学科奠基者汤定元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华东医院与世长辞,享年100岁。今天上午10时,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汤定元院士是红外技术领域的一面旗帜,他的离去对红外技术研究、对上海技物所损失巨大。”所党委副书记童卫旗沉痛地说。这几天,所里被悲痛的氛围笼罩,大家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虽然汤院士不在了,但他留下的精气神还在,他为中国打下的红外基础还在。”放弃学位毅然归国那是中国最黑暗的年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1920年5月的一天,清脆的啼哭声让江苏省金坛县小坵村的一户人家迎来了新的希望。尽管家境拮据,可家里还是竭尽所能供汤定元读书。正是在无锡师范的那两年里,汤定元爱上了无线电,也确定了自己一生的发展方向。幼年的经历也让他意识到,唯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1950年,在大洋彼岸求学的汤定元无时不刻不关心着祖国的发展。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更让他回国心切。为了避免因战争原因而被扣留,次年春天,汤定元婉拒了导师的挽留,决定放弃博士学位,准备归国。面对美国移民局的无理刁难,汤定元淡淡告诉对方,自己已经订好了船票。经过20多天的海上颠簸,汤定元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祖国怀抱,他也成了新中国成立后在美留学生中第一批回国的11人之一。他的决定是对的——8月,美国政府下令禁止中国留学生回中国,已经乘船到檀香山的人也被送返。他曾说,如果当年留在美国,也许能做出些成果,发表多篇论文,但效果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显著。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褚君浩是汤定元的得意弟子。他告诉记者,汤先生的爱国精神一直在传承,绝大多数出国求学的学子,都受到感召回国报效祖国。他们都记得出发时汤先生的殷殷嘱托:学习结束后,有机会还是要回国来发展。高瞻远瞩确立红外发展“他就是一个很普通、很谦虚的老先生。”中科院上海技物所研究员杨建荣曾经也是汤定元的弟子,追忆恩师,杨建荣这样评价,“可他认准了的事儿,就会坚持下去,不怕得罪人。”留学那会儿,汤定元就开展过硅在超高压下的导电性能研究,对当时国外半导体的研究状况有所了解。他深知,半导体有着广阔的未来。1951年回国工作后,汤定元选择了半导体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并在工作小组中主要研究半导体的光学及光电性能。在从事半导体的研究中,汤定元高瞻远瞩地认识到红外技术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不善言辞的他提笔向国家主管部门和聂荣臻元帅“请战”,建议我国要部署红外研究工作。时代背景下,这个当时对新中国还有些陌生的名词一下成了热门技术,数十家单位纷纷开展硫化铅探测器的研制,却又因经费问题半途而废。汤定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再次写信给国防科委主任聂荣臻,指出红外技术研究不能中断,但也不能搞“一窝蜂”,要聚散为整,集中全国的科研力量进行攻关。正是这个诚恳的建议,中科院在1963年底作出一项重要决定: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与昆明物理研究所作为我国发展红外技术的专业研究所。好事多磨。正当各项课题逐步展开时,一次意外液氢爆炸事故,让刚有起色的红外技术研究又蒙上阴影。巧合的是,我国恰好在一架外国战斗机残骸中发现了机载红外雷达等部件。汤定元获悉此事后,再次致信聂荣臻,恳请由上海技物所承担自行开展研制红外雷达的任务,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壮哉!古有“三箭定天山”,而汤定元的三封信,也成为我国红外事业发展的定海神针!“匡汤匡汤”成佳话自1958年12月起,汤定元带领科研人员经过艰苦努力,研制出性能优良的硫化铅红外探测器,同时建立起包括黑体响应率、噪声频谱、光谱响应等在内的测试系统。这套测试系统后来成为国内建立红外探测器实验室的样板。1978年后,汤定元又预见到碲镉汞红外探测器在今后红外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性,集中全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碲镉汞晶体材料、器件及物理性能开始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现在看来,这个决定又是多么睿智!碲镉汞如今已成为航天领域最重要的材料。可在当时要做出这个判断,着实不易。”杨建荣感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验条件很差。参加碲镉汞研究的同志,后来头发上都检测出了有毒物质。可当时碲镉汞红外探测器买不来,只能靠自己。”褚君浩院士补充说。那会儿,中科院院士匡定波也在所里开展红外应用与遥感技术的研究。同事们打趣二人为“匡汤匡汤”,成为一段佳话。正是这对“匡汤”组合,创造了我国红外应用的多个奇迹。两人还富有远见地布局了上海技物所的研究学科,鼓励科研人员从事材料器件和探索性的基础研究。“汤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种下的碲镉汞之种,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如今我们的研究,都在‘享用’当年结下的果实。”青年骨干陈凡胜研究员动情地说。把学生放在火线去“烤”“我读研究生的第一年,汤先生组织了一个讨论班。每周四上午由一个研究生主讲一章,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弄清里面的问题。”褚君浩回忆起师从汤定元的经历,仍历历在目。在讨论到能带理论时,需要结合窄禁带半导体,汤定元于是安排褚君浩做这个报告。准备了3个月,查阅了主要的文献资料,写了厚厚的一本笔记,褚君浩对这个课题体会深刻。后来,他在所里做了两次3小时的报告,都得到了汤定元和同事的夸奖,也确定了褚君浩追随汤先生研究窄禁带半导体的方向。“汤先生很有远见,他会给学生最前沿的课题。因为他知道,只有把学生放到火线上去‘烤’,才能给他们真正的历练和成长。”当时的科研条件和现在比可谓天差地别,可为了实验效果,需要把碲镉汞样品磨得很薄,只能通过先人工后机器的方式不断逼近极限。褚君浩想了很多办法,可往往磨到20微米就破碎了。他不断琢磨,终于想出了个自称为“圈胶法”的主意,可以让碲镉汞样品保持在10微米厚度以内。每一次实验有进展,汤定元都很兴奋,经常在工作会议上表扬褚君浩。虽然每次都不在场,可这些鼓励传到褚君浩的耳朵里,让他备受鼓舞。“到现在,我随手打磨一块碲镉汞样品,都能保证厚度不超过10微米。”褚院士笑称。汤先生对人才培养的重视,杨建荣也深有体会。“汤先生要求他们仔细阅读三年内有关碲镉汞材料的所有文献。当时技物所还查不到,只能每天去上海图书馆借阅,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半年。”汤定元一生培养了近40名研究生,他们大多已成为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中间力量,在各自岗位上为我国的红外事业默默奉献。关心科普淡泊名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科院经常收到一些群众来信,提出一些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之上的天心石,它们的声学现象有何种科学解释?”领导把这个为群众答疑解惑的任务交给了汤定元。如何写出科普文章?汤定元跑去图书馆,找来《怎样写文章》《语法结构》《修辞》之类的书籍“充电”,心中有了把握才开始动笔。他的第一篇科普文章《天坛中几个建筑物的声学问题》一发表,就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点赞。即便接受胆囊手术,85岁高龄的汤定元还在认真编写科普图书。他撰写和编译出版的科技专著和科普书籍超过300万字。他曾说,我们国家的科普基础太薄弱,把科学成就告诉普通老百姓是科学家应尽的责任。然而,他一心想要完成的一部光电科普书却最终没能如愿,也成了这位百岁老人的永远遗憾。“汤先生到了耄耋之年,我们原打算安排工作人员将午餐送到他办公室,可他摆摆手婉拒了。后来,他中午就泡碗方便面,就着个咸蛋对付。他对吃穿从来没什么要求。”褚君浩回忆。2002年,汤定元被授予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了20万港币的奖金。这笔钱他没想着留给自己和家人,而是想到了求知向上但经济困难的孩子。他把这笔奖金捐赠给自己青年时求学的母校金坛华罗庚中学,设立了奖学金。“这件事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也坚决不用自己的名字设立奖学金。”汤定元的家里并不富裕,有人问他,这笔钱不留着给孩子买房子吗?汤定元笑笑说,我觉得这样才是最好的安排。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院士生平】汤定元1920年5月出生于江苏金坛,1942年从重庆中央大学物理系毕业,1950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回国。汤定元院士长期从事固体物理、半导体光电子学、红外物理和器件研究,卓有成就。他领导并建立了我国红外研究的学科体系,带领研制成功多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红外光电探测器,并成功应用于多种遥感探测装备中,为我国“两弹一星”等的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潜心科研和教育事业,为国家培育了一批优秀科学家。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奖状和“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章。汤定元院士曾任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第七、第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所长、红外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至富

166条近期材料类、化学类考研调剂信息

3月6日-3月9日收录的考研调剂信息:1、2020级硕士研究生 · 华北理工大学2、环境/化工专业学硕调剂生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3、2020年有机化学研究生 · 南宁师范大学4、2020届研究生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5、材料、化学、化工调剂研究生 · 青岛大学6、有机化学或高分子化学方向博士生(免试) · 福州大学7、冶金、材料相近专业调剂研究生 · 武汉科技大学8、2020年硕士调剂生 · 南京林业大学9、2020年硕士研究生接受调剂 · 西安科技大学10、化学工程工程硕士调剂 · 北京石油化工大学11、2020年硕士招生 · 昆明理工大学12、材料、化工等调剂考生 · 海南大学13、2020年调剂学生 · 华南师范大学14、2020届化学、化工、材料类调剂研究生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15、物理、材料专业学硕调剂生 · 北京邮电大学16、2020年调剂生 · 天津科技大学17、调剂研究生 · 苏州科技大学18、硕士研究生及调剂生 · 天津理工大学19、博士研究生和联合培养研究生 · 西湖大学20、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相关专业调剂生 · 吉林建筑大学21、硕士调剂生 · 华中农业大学22、化学专业调剂生 · 江苏师范大学23、材料 化学 生物及相关专业调剂研究生 · 海南大学24、生物材料/传感/医电等方向硕士生若干名 · 湖南工大生物医用纳米材料与器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25、硕士研究生预调剂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所26、化学化工、材料类2020年调剂生 · 齐鲁工业大学27、博士研究生/博士后 · 昆明理工大学28、制药工程、药学、化工相近专业调剂生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9、化学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 · 江苏大学30、(激光加工与增材制造方向)硕士研究生调剂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31、高分子材料相关的考生调剂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32、化工类、高分子材料调剂研究生 · 大连工大33、有机化学专业调剂生 · 陕西师范大学34、2020年化学类研究生 · 温州大学35、2020年调剂硕士研究生 · 中国地质大学36、2021年博士研究生 · 同济大学37、化学材料物理专业调剂研究生 · 中国科学院大学38、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 内蒙古科技大学3月4日-3月5日收录的考研调剂信息:1、材料学及相关专业2020调剂生 · 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2、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学专业调剂生 ·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3、物理电子2020年调剂生 · 黑龙江大学4、高分子材料、轻工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调剂 · 北京工商大学5、2020年材料学调剂生 ·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6、应用化学(学硕)、化学工程(专硕)调剂研究生 · 南昌航空大学7、2020年调剂生 · 昆明理工大学8、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方向硕士调剂生 · 中南民族大学9、有机合成化学类调剂研究生 · 安徽农业大学10、高分子材料研究生 · 海南大学11、2020年材料化学类硕士调剂生 · 齐鲁工业大学12、工科类的数学2加四大化学之一的2020调剂生 · 青岛科大13、(需考数二)化学或材料等方向调剂生 · 南京林业大学14、2020年材料调剂生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15、材料类学硕+专硕调剂生 · 重庆科技学院16、2020年调剂生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3月3日收录的考研调剂信息:1、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硕)、材料工程(专硕)、化学工程(专硕)调剂生 · 西南科技大学2、2020调剂研究生 · 苏州科技大学3、2020年调剂生 · 五邑大学4、2020化学专业调剂 · 上海师范大学5、2020化工类研究生 · 东北石油大学6、无机化学调剂研究生 · 长春工业大学7、2020调剂生 · 太原理工大学8、2020年材料相关专业调剂生 · 五邑大学9、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招生3-4人 · 山东大学10、2020化学类调剂研究生 · 湖北大学3月2日收录的考研调剂信息:1、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悦进导师接收2020调剂研究生2、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工业结晶与颗粒过程研究室招收调剂生3、长春工业大学招收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调剂生及复旦大学联合培养调剂生4、内蒙古科技大学“电磁冶金与材料新技术团队”202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调剂生5、浙江理工大学刘爱萍教授课题组接收物理、材料类研究生2020调剂6、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2020招收材料等背景调剂生7、东华理工大学青千团队李福生教授招收博士、博士后8、安徽工业大学现代表界面工程研究中心接受2020调剂研究生9、齐鲁工业大学孟宪赓教授课题组招收2020年材料化学类硕士调剂生10、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招收2020调剂生11、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李征征老师招收调剂生2月29日-3月1日收录的考研调剂信息:1、哈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李老师课题组招收2020调剂生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家跃教授课题组接受调剂生3、北京邮电大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招收2020调剂生4、2020湖北工业大学招收工科硕士调剂生5、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招收2020调剂硕士生6、天津科技大学化工学院教育部创新团队招收2020级硕士研究生2月28日收录的考研调剂信息:1、西南科技大学碳基功能薄膜材料研究团队招收2020硕士研究生(调剂)2、上海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招收2020有机光电材料方向调剂生3、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复合材料研究所诚招2020级硕士研究生4、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刘锡建、赵琳静、陆杰老师接收2020调剂生5、COMENIUS大学招收2020年-环境/无机/材料/光化学方向博士生6、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于聪研究员课题组-接收调剂研究生6、烟台大学-材料/化工类-招收2020调剂生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张聪惠教授团队招收2020调剂研究生7、长春工业大学张龙教授课题组:欢迎2020工科学硕全日制化工相关学生调剂8、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电光功能材料课题组--2020调剂招生9、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智能传感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2020招收调剂1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学院郝向阳课题组2020招收调剂生2月26日-2月27日收录的考研调剂信息:1、华侨大学生物催化与生物分离课题组-张光亚教授2020接受生物化工类硕士生调剂2、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接受硕士调剂3、天津科技大学超分子与聚合物材料团队欢迎同学加入4、重庆科技学院电子智能材料研究所招收物理类、材料类、化学、化工类调剂考生5、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接收研究生2020考研调剂6、2020西南石油大学接收调剂生7、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上海海洋大学(1+2)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20调剂8、天津理工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孟老师课题组招调剂生9、上海师范大学肖海波老师课题组招生有机化学相关专业调剂生10、西南科技大学碳基功能薄膜材料研究团队招收2020硕士研究生(调剂)1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能源工程学院2020年调剂12、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接收2020调剂生多名13、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杰青团队接受2020硕士调剂14、军事医学研究院毒物药物研究所徐亮课题组拟接受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15、石家庄铁道大学吴湘锋、王惠课题组招收2020年硕士生16、陕科大招收环境/化工/冶金/材料相关方向2020硕士研究生1-2人17、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杨淼森课题组招收化学相关专业2020调剂硕士研究生18、2020年太原理工大学黄小勇教授课题组接受考研调剂生19、大连工业大学招收材料类2020调剂20、湖南科技大学高性能轻合金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团队招收调剂研究生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接收2020届材料类硕士研究生22、青岛大学王兵兵老师招收2020硕士研究生23、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国家杰青曾明华教授课题组招生2020博士、硕士研究生调剂2月25日收录的考研调剂信息:1、青岛科技大学郭老师课题组招收2020年化学化工相关专业硕士调剂生2、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3、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接收调剂研究生4、江苏大学 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新型生物基及纤维素复合材料方向招收硕士/接受2020调剂5、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刘新风课题组招收2020考研调剂生6、江苏大学能动学院招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相关专业2020研究生7、长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张龙教授课题组诚邀2020考研调剂生加入8、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2020年与高校联合招收硕士生9、济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接收2020调剂研究生(专硕)10、南方科技大学叶怀宇课题组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11、太原理工大学廖霖老师课题组招收2020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方向研究生12、2020年青岛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功能材料团队”研究生调剂信息2月24日收录的考研调剂信息:1、2020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贾润萍课题组招收调剂生3-4名2、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招收202调剂生3、北京化工大学李韦伟教授课题组招收2020材料科学与工程调剂硕士研究生4、东北农业大学诚招环境科学、化学、微生物学等方向2020硕士研究生5、南昌航空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双一流学科招收2020硕士研究生调剂6、大连工业大学郭静教授团队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招收考研2020调剂生7、西南科技大学先进能源材料研究团队招收2020硕士研究生(调剂)8、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接受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9、景德镇陶瓷大学冯果副教授招收2020材料/化工调剂生10、上海电力大学数理学院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调剂11、2020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预调剂12、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招聘联合培养研究生2月23日收录的考研调剂信息:1、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克伟教授招收2020考研调剂生2、江苏大学朱文帅教授团队招收化学,化工,材料与化工相关专业2020调剂生3、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材料学院功能材料课题组招收2020年调剂研究生4、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0年招收联培生5、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0年招收调剂生6、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20年招收调剂生7、湖北大学单长胜课题组招收2020年调剂生8、哈尔滨工程大学动能学院可再生能源研究团队招收考研调剂9、辽宁科技大学冶金质能优化与新技术团队招收冶金专业研究生10、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轻质功能材料研究团队接收2020调剂生11、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曹昌盛史延慧课题组招收调剂研究生12、北京化工大学材料学院张瑛洧老师课题组招收2020年考研调剂生13、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招收低维功能材料与器件方向研究生14、中北大学招收2020年考研调剂生15、内蒙古先进陶瓷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招收2020年考研调剂16、天津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陈老师招收2020年调剂硕士研究生17、安徽工业大学王雪松课题组招收2020年考研调剂生18、燕山大学王青峰教授先进金材与加工课题组招收2020年调剂生19、南京工业大学招生2020调剂研究生20、厦大化院信息材料与工业智能实验室预招收调剂研究生2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无机合成及制备化学课题组招收硕士生调剂22、燕山大学环化学院侯莉老师课题组招收2020级硕士研究生23、长春工业大学光功能聚合物材料课题组招收化工、环境类硕士研究生5名24、青岛大学杂化材料研究院硕士招生25、哈工程光子材料课题组接收2020光学工程调剂研究生26、燕山大学邹老师课题组招收2020级硕士研究生27、大连工业大学招材料类硕士调剂28、哈尔滨工程大学动能学院可再生能源研究团队招收考研调剂

空白

“三好教授”林为干:做一辈子研究生

提及微波,人们人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便是家用微波炉。其实,这只是微波技术一个小小的应用。微波最重要的应用是雷达和通信。其次才是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医学、生物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的应用。微波的频率在300MHz-300GHz之间,波长在1米(不含1米)到1毫米之间,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和亚毫米波的统称。在近代中国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领域,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林为干林为干对中国电磁科学发展的贡献主要为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在闭合场理论方面,他发表了“一腔多模拟微波滤波器”的观点,奠定了一腔多模的作用,在开放场方面他提出了“传输线阻抗计算方法”和“三角波导理论”等观点,对静电场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发现了有介质平面上双像的现象,提出了介质球的镜像理论。此外,他还培养出80余位博士,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德、智、体方面为大家作出了榜样,是大家熟知的“三好教授”。两次跳级的数学天才1919年10月,林为干出生于中国华侨之乡广东台山县。父亲林本伟曾任中学教员,后开了律师事务所。母亲邝桃兰农家妇女,支持丈夫,承担家务。林为干是家中排行第三个儿子,小名福佑。林为干童年的“全家福”林文干很早就显出了其在数学方面的天赋,初二结束时,跳级考上了省立一中(现广雅中学)高中。高一结束时,林为干再次跳级,进入高三甲班学习。当然,他不仅善于读书,而且也很喜欢体育运动,排球、游泳、长跑都很喜欢。1935年,高中毕业时,他参加了中央大学、中山大学、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最终林为干被清华大学录取。林为干在清华研究院的研究生学籍卡回忆起中学生活,林为干非常得意,“我中学两次跳级” “高中毕业时得了三个第一:一是我是唯一应届考上清华大学的学生,二是中山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我的数学以100分取得第一名,三是我在毕业生越野赛跑中得了第一。我一直以这三个第一为骄傲。我要努力保持年轻时代的干劲,在学习和工作中勇争第一。”颠沛流离的大学生活1935年8月,林为干从台山出发去北京上学。当时交通不便,他先到广州,后到香港,后坐船到上海,又转乘火车抵达北平。此时的林为干,年龄尚未满16周岁。在大学,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同学。进入清华,林为干十分兴奋。他的国文老师是朱自清,物理课老师是吴有训。尤其是吴有训教授上的普通物理课,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为干回忆说:“他对我们的影响很大,讲课非常认真,他是江西人,讲的不是地道的北京话,但讲得很清楚,我们都很佩服他。”1936年冬,林为干在清华大学伏案学习林为干还曾慕名去旁听了华罗庚的数学课。“那个时候华罗庚是清华最为勤奋的人。”林为干充满敬意地回忆说,“钱伟长是很用功的了,可是钱伟长说,后来他发现清华有个人比他还用功,那就是华罗庚。”这种勤奋的精神对林为干的影响很大。林为干在清华学的是电机工程专业。当时清华电机工程系聘请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著名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维纳为客座教授。林为干经常去听维纳教授的讲座和课程,这让其对数学的兴趣愈加浓厚,并进一步提高了他的数学能力。林为干1937年在清华园留影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时,林为干正和同学们在北京西苑接受军训。军训结训后,因局势动荡,学校无法正常开课。11月初,林为干得到了清华大学在长沙临时大学开学的消息,马上从家赶到湖南长沙,进入临时大学继续学习。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师生们被迫再次踏上逃亡之路。林为干跟随第一批师生,经香港由越南入滇,到西南联合大学学习。两年后,林为干顺利毕业。林为干在西南联大的学籍卡1940年7月,林为干到四川璧山国民政府交通部技术人员教训所接受培训,为期半年的培训结束后,林为干到昆明电政局担任技术员。他业务驾轻就熟,加之工作勤奋,很快被提升为机务段段长兼昆明机务站站长。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师资力量短缺,1941年9月,林为干到母校西南联大担任电机系兼职教员。1944年4月,他被借调前往保山前线为远征军装设载波电话,历时两月,成效突出,获得国民政府交通部滇区电政专员办公室嘉奖。追梦留学美国1945年,林为干考取了《租借法案》资助的赴美实习生。他在庆祝抗战胜利的喜悦中,告别妻儿,从昆明乘坐美军的军用飞机到缅甸,转道印度,乘船到了美国。由于战争刚结束,林为干未能及时参加工作,而是由美国方面安排到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学习研究生课程。1946年3月,他前往华盛顿、费城以及加拿大的魁北克贝尔电话公司实习。一年实习期结束后,他决定继续留在美国深造,凭借其科罗拉多州大学全A成绩顺利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线研究室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林为干在加州大学留影学习期间,林为干半工半读,担任助教工作,帮助教授批改微积分作业。第一学期里,林为干选修了温纳里(John R.Whinnery)的“近代无线电中的场与波”课程,该课程每月有一次考试,他的每次考试成绩均为A。温纳里教授特别欣赏,称赞他是全系最勤奋的学生,收他作了自己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温纳里比林为干大三岁,师徒情谊深厚,经常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对林为干学术研究影响颇巨。1979年,林为干(右)访美时与导师温纳里(左)在伯克利大学的合影“单腔多模”理论研究20世纪40年代,微波技术的研究中心在美国。温纳里教授对电磁场及微波放大器等方面均有研究,林为干对微波领域也很关注,他在麻省理工大学放射实验室新出版的雷达丛书第九卷《微波传输电路》中看到“用正方形波导来做单腔两模微波滤波器”,但没人做出超过单腔两模的。因此,为了达到滤波的目的,人们不得不使用多个谐振腔来完成,增大了滤波器的体积和重量,增加了成本和难度。他敏锐地注意到这个问题,他认为,既然一个谐振腔里存在着无限多个震荡模,为何不能有效地使用一个谐振腔的多个模来做成多模耦合电路解决滤波问题?他的想法得到导师温纳里的认可。穿上博士袍的林为干林为干尝试研究了单腔中可资利用的模式的数目,反复推算,分析矩形和圆柱形的谐振腔里存在的模式数目,研究出矩形腔里存在着十个左右的简并膜,一个圆柱形腔体也存在着多个简并膜。再用两个膜激励的单谐振腔开始做进一步研究,又研究了用三个模式激励单腔获得了重大突破,并取得了成功。他将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做出了一个单腔五模的滤波器的实验模型,完成了博士论文。1950年6月,在答辩会上,由于他在理论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其研究方向和创新受到了评委们的肯定,获得了博士学位。林为干发表于J.A.P.1951年8月号首页的博士论文1951年8月,该论文发表在美国《应用物理》杂志的首页,引起了很大反响,单腔多模理论让林为干在微波研究领域初露头角。半个多世纪以来,该理论一直被国内外学者所引用。1951年8月,林为干辞别了导师,从旧金山乘船回到祖国。奠定国际微波学科学术地位回国后,林为干在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劝说下,受冯秉铨教务长的邀请,到岭南大学电机系任教。他用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教材,讲授电工数学及定时电路两门课,同时还在中山大学兼课,主讲无线电工程和长途电讯两门课。课堂上,他公式推导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在专业方面给学生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讲课从不看讲义,书写流畅,双语教学,侃侃而谈,他教授的内容较深,迫使学生不断扩充新知识,学生们对他敬畏有加。1951年,根据教育局规定,中山大学的工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的工学院、南岭大学工程方面的科系及广东工业专科学校合并成立独立的华南工程院。林为干因此转入华南工程院电机工程系工作。林为干在华南工学院电机工程系教学楼走廊在担任华南工学院电讯工程系主任期间,他提出要加强数理基础,组织教师学习《高等数学教程》。他在系组织学术会议、学术沙龙、培养教师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帮助教师修改论文,请数学系的教授给电机系年轻教师补习数学,送教师外出培训,制定教学计划,加强外国语训练,培养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在强化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林为干自己也从未放弃科学研究。他在华南工作的四五年时间里,他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于电磁波传输中的基本问题,并相继刊发了近10篇学术论文,这使他在国内学术界的影响进一步扩大。1958年春节,林为干拒绝了广东方面的挽留,举家西迁,来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任院长助理,开启了从事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的新天地。八十年代,林为干(左三)与教研室老师一起研究科研问题1959年,《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学报》创刊,他任编委会主任。他和钟祥礼合著的《传输线特性阻抗的一个新计算方法》发表后,在学术界引起广泛的影响。《马可尼从书》作者M.A.R.Gunston将此文的一些公式绘制成曲线和图表,供全世界微波工程师使用,称之“林—钟方法。”科研、育人两不误1978年3月,林为干的《微波理论与技术》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他本人也获得了“在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称号。林为干在办公室看书1979年,为加强科研为社会生产服务,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成立了物理研究所,林为干担任所长。1981年,他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副院长。1979年—1989年十余年间,林为干发表近60篇论文。年届70的他,从未考虑从科研和教学的第一线退下来,没有丝毫懈怠之意,以他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他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强调以身作则,用他的品德、勤奋、刻苦、方法、见解以及对同事的关心,对晚辈的提携等深刻影响着学生。林为干(右)与博士吴正德在实验室1978年至21世纪初,林为干已培养出硕士60多名,博士88名,指导博士后10多余名,为我国的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除教学外,林为干和团队还承担了《多组份复合材料的电磁性研究》等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论文130余篇。其中,1994年,个人在《电磁波与应用学报》发表论文4篇的只有林为干一人,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林为干还出版了《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理论》《电磁场工程》著作,奠定了他在电磁场及微波领域无可争议的地位。林为干著作:《微波理论与技术》他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投论文作报告,参观国外实验室,掌握电磁场及微波学科前沿动态,引领发展,提出可建树性意见和建议,到伯克利任客座教授,讲授《微波及光波分布网格》《电磁学》等课程。1980年,林为干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林为干在美国巴尔的摩召开的IEEE国际微波会议和微波毫米波单片电路会议作学术报告“做一辈子研究生”是他的终身名言,也是他对科学的虔诚和对事业发展的热爱。他用一生的精力致力电磁场和微波的研究,全身心投入科技人才的培养,把科学研究放在首位,把人才培养视为关键,为我国有航空航天、军事、信息技术等作出了巨大成就,他是旗帜,更是楷模。林为干(1919.10-2015.1)微波理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参考文献:1.《做一辈子研究生——林为干传》,田永秀、王安平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年2.《中国微波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林为干传略》,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本文图片来自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中国科学家博物馆、人民网

睹道之人

昆工!昆工!两人新当选院士 目前该校有3名院士

昨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结果,并举行了当选院士颁证仪式。经各学部选举和全院全体院士大会终选等程序,2017年共选举产生了67位新当选院士。其中,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入选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的9名院士中,出生于1964年的彭金辉是最年轻的院士。彭金辉参加中国工程院当选院士颁证仪式 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供图嘟 知 道中国工程院2017年院士增选工作于年初正式启动,通过中国科协组织学术团体提名和院士提名两条途径,共提名了533名有效候选人。最终,选举产生了67位新当选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每两年进行一次,现在中国工程院有882名院士。★人物简介彭金辉,男,彝族,1964年生,云南景东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系有色冶金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1992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冶金系,分别获工学硕士学位、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8月—1996年7月,1999年6月—2000年6月,分别在德国巴登符藤堡州、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和英国布鲁奈尔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88年—2003年,在昆明理工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院长、校长助理,2004年1月—2013年8月任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2013年8月—2016年3月任云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16年3月至今任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目前还兼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特种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微波能工程应用及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彭金辉长期从事微波冶金基础理论、装备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发展应用基础理论,建立微波冶金学科新方向;攻克工程化难题,建成兆瓦级微波冶金装备;发明微波冶金新技术,应用于多种金属提取过程,拓展到化工、材料等领域,解决冶金领域一些关键技术难题,创新冶金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创新成果应用于西气东输等国家重大工程,向国内外单位转让高端装备和技术102项,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科技竞争力。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78项,授权发明专利68件;发表SCI论文149篇,出版《微波冶金》等专著6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彭金辉是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此前,嘟嘟就报道过: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2300多名党的十九大代表和特邀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出了由204名委员、172名候补委员组成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这其中,昆明理工大学校长彭金辉当选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成为全国172名候补委员之一。昆工的殊荣还不止这些↓↓↓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戴永年,于1999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人物简介戴永年,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籍贯云南省通海县。1956年中南矿冶学院冶金系研究生班毕业,担任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昆明理工大学真空冶金及材料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点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研究。发展了金属真空气化分离理论,形成了有色金属真空冶金理论体系;为首研制成功粗铅火法精炼新技术,简化了精炼过程;发明了内热式多级连续蒸馏真空炉,在国内40多个单位及巴西、玻利维亚和东南亚等国家推广应用60余台/套,改革了锡、铅、锌冶金部分传统生产技术,已创经济效益累计超过10亿元;研制成功卧式真空炉及相关工艺技术,在韶关冶炼厂建成中国大型有色金属真空冶金车间 。戴永年院士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云南省劳动模范”、“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科技人才”、“省模范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以及中国真空学会 “94'科技成就奖(HAYASHI AWARD)”,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特殊津贴,所在研究所于1999年被授予“中华全国总工会职业道德建设百佳班组”,并于1999年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3年被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10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的“何梁何利基金2017年度颁奖大会”上,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杨斌教授荣获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嘟 知 道“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于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社会公益性慈善基金。设有“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三个奖项。20多年来共遴选奖励优秀科学家、工程师和产业领军人才1250人。今年的评选最终产生“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4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6名。★人物简介杨斌,昆明理工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复杂有色金属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云南省有色金属真空冶金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科技部、教育部和云南省创新团队带头人,担任中国真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稀有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委员。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复杂锡资源清洁高效综合利用技术、从高铁闪锌矿中提炼金属铟的技术、从冶炼渣中回收稀散稀贵金属新技术。其科研成果多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科研技术在全球最大的锡冶炼企业云南锡业集团、广西华锡集团等国内家企业应用,并输出到美国ECS、英国CE、西班牙CRM、马来西亚MSC等国。昆工季维智研究员,中科院云南天文台韩占文研究员成功当选2017中科院院士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最终公布,继昨日彭金辉教授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之后,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季维智研究员成功增选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成为今年昆工第二位增选院士。至此,昆明理工大学院士人数达到3人,在全国高校也排名前列,同时是云南省内院士最多的高校。同时,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韩占文也成功增选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嘟 知 道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7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6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16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1人、化学部9人、生命科学和医学部13人、地学部10人、信息技术科学部6人、技术科学部12人。★人物简介季维智,现任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生物医学动物模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灵长类生物医学动物重点实验室理事长。“国家干细胞研究指导协调委员会”专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生殖与发育专家组”成员(2006-2014),“国家实验动物研究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和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1995-1997年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医学与生物化学系客座教授,1996-2005年任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现从事灵长类生殖发育生物学和干细胞的研究,其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猕猴干细胞和转基因灵长类动物方面获得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非人灵长类靶向基因修饰的研究,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Cell,Cell Sten Cell, PNAS, Stem Cells,JBC,Biology of Reproction,Human Reproction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人物简介韩占文,主要从事双星演化研究和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给出了恒星演化晚期外壳的抛射判据、白矮星双星的物质交流稳定性判据、单星和双星的初始—终止质量关系,解释了银河系行星状星云的分布,提出了钡星及CH星的形成模型、简并双星的形成模型、B型亚矮星的双星模型,回答了双星演化的几个基本问题。其多项理论预言已得到国际学者的观测证实。★目前在滇院士●孙汉董(中国科学院院士)1939年生于云南保山。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1988年获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现任该所研究员、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俊(中国科学院院士)1932年生,江苏省东台县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共党员。1958年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现为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新药评委,中科院新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朱有勇(中国工程院院士)1955年11月生,现任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首席教授,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82年,获云南农业大学农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云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硕士学位,2000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戴永年(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出生于昆明。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是“有色金属冶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云南省“真空冶金”重点学科带头人。●陈景(中国工程院院士)1935年生,云南省大理市人,曾任昆明贵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云南大学特聘教授。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铂族金属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及相关物理化学研究。●马洪琪(中国工程院院士)1942年生,水利水电施工专家。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水电十四局总工程师。现任云南澜沧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平(中国科学院院士)男,汉族,1965年生,云南昭通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03年,年仅37岁的张亚平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苏君红(中国工程院院士)1937年4月生,上海市人,中国红外技术专家。1963年-1976年在中国昆明物理研究所从事红外探测器及红外应用技术研究,1976年后重点从事热成像技术研究,1983年起任该所副所长、所长,并任热成像工程总设计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中国工程院院士)1937年生于陕西,水下自航器专家,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水下航行器研究所所长、水下信息与控制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徐德民院士工作站,建在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来源:都市时报文字:邹佳琪图片:供图、网络编辑:张雨馨嘟嘟精选◆泡吧的注意了!这两款假酒流入云南 被国家食药监总局叫停◆云南宣威发生杀人案 4死1伤 嫌疑人被捕 到底什么仇什么怨◆残忍!云南16岁少年被团伙控制 用铁锤敲断锁骨拉去“碰瓷”◆曲靖一女生遭货车刮撞身亡 一辆红色福特却被人肉搜索 真相是…◆ 下雪了!昆明只有3℃ 云南发布11条寒潮预警 秋裤都不管用了◆昆明整形美容黑幕大曝光!一针下去视力模糊 举报后收到恐吓电话“想死就选好日子”◆昆明业主请注意!你家的这笔钱可能被人给坑啦!

前者唱于

这所学校的研究生毕业率不足25%,走出来的学生都是各领域奠基人

2018年初热映的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段情节让不少人感念不已。西南联大学子沈光耀报名飞行员,母亲从广东千里迢迢来看他,讲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话,即使放在今天价值观也不失先进。“……我们想你,能够享受自己的人生乐趣,比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比如同你喜欢的姑娘结婚生子。注意不是给我增添子孙,而是你自己,能够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你一生要追求功名利禄,没有什么是你的祖先没有经历过的,那些不过只是人生的幻光,你懂不懂?我怕你还没有想好怎么过这一生,就连命都没有了。”沈光耀参军当然并非为名利的幻光所惑,而是感时忧世、奋起救国。今天的莘莘学子普遍考虑的求职升学、个人的前途发展,对80年前的联大学生们来说其实大同小异,只是在烽火连天的动荡时代如何度过自己的青春时光,他们的选择无疑多了份考验。西南联大学子们在阅览室正在勤奋学习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1922年北大成立的研究所国学门,并在当时制定了研究生培养制度。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学位授予法》,将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制度相融合,大学授予研究生学位才有了法律依据。现在每年考研大军的人数居高不下,当年联大读研的学生也有,不过数量非常少。联大8年共培养出本科生3700余人,研究生74人,在乱世深造可见也非易事。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的教学合在一起,但科研各自独立。1939年三校相继恢复了各自的研究院,研究生分别招生,学籍属于各自学校,不过课程教学由三校教授统一配合,不分彼此。比如陈寅恪来自清华,亦被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聘为历史学部的特约导师。研究生的奖金等费用亦由各校自筹拨发。北大研究院共设文科、理科、法科3个研究所,12个学部;清华则多一个工科研究所,共计16个学部;南开设有商科研究所与边疆人文研究室。另外,清华大学还有5个特种研究所:国情普查研究所、金属学研究所、无线电研究所、农业研究所、航空研究所,是为适应战时特需所建立的实用研究所,与南开的边疆人文研究室均属于专门的研究机构,不负责研究生的培养。因为清华在三校中体量庞大,梅贻琦利用庚子赔款基金拨给清华的经费,设立特种研究所,也可分流部分南迁的清华人员,减少占用联大编制名额,“从而使三校在联大体现了较好的平衡,促进了学校内部的团结”,也是用心良苦。三校的研究生,并不只在联大学子中招收,而是面向全国公私立大学毕业生。相较战前,都放宽了招录门径,比如北大的考研资格:需著有论文,年龄在30岁以下,身体强健。而清华因为财力相对雄厚,一是研究生学费全免,一是对成绩优异者给予甲种、乙种奖金,甲种为三百元,乙种为一百五十元。西南联大时期的何兆武,他是当时清华文科研究所的研究生虽然培养的研究生数量不多,但人才质量相当之高。文科研究所中,北大共录取了35名研究生,有22人毕业,后来语言学家马学良、哲学家任继愈皆出自门下。清华招收了42人,11人毕业,从中走出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王瑶、历史学家何兆武、翻译家许渊冲。北大的理科研究所共培养研究生15人,毕业4人,1939年算学部招录的研究生王湘浩,后来成为著名数学家、我国第一批计算机学科博士生导师之一;1942年招录的研究生黄昆,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固体和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清华的50名理科研究生中最终毕业的有18人,最具代表性的是物理学部,培养出了诺奖获得者杨振宁、著名科学家钱伟长等。即使是战时的环境,老师为培养学生也费尽心血。北大文科研究所主任是傅斯年,联大总务长郑天挺出任副主任,主要负责实务。他在日记中规划,“今后研究生之生活拟采取书院精神,于学术外,注意人格训练,余拟与学生同住。”第一批研究生中的任继愈,后来回忆,“当时文科研究所的导师,有陈寅恪、向达、姚从吾、郑天挺、罗常培、罗庸、杨振声、汤用彤、贺麟。师生们共同租用了一幢三层楼的宿舍,在昆明靛花巷3号。师生们同灶吃饭,分在两个餐厅,因为房间小,一间屋摆不开两张饭桌。师生天天见面,朝夕相处。罗莘田先生戏称,我们过着古代书院生活,郑先生是书院的‘山长’。当时同学周法高是罗先生的研究生,周戏编了一副对联:郑所长,副所长,傅所长,正所长,正副所长;甄宝玉,假宝玉,贾宝玉,真宝玉,真假宝玉。对仗不大工稳,在同学中流传。”1942 年,任继愈(右六)在西南联大读研究生时与同学的合影对于研究生的教育,郑天挺等老师倾其全力。比如12月20日,拟以祝胡适五十寿辰之名,“请在美诸友向国外捐款五万至十万美金,为北大文科研究所基金设专任导师”,对于“不愿任课之学者,如寅恪、宾四、觉明诸公,皆延主指导”。回顾学术发展之路,杨振宁曾肯定道:“我在西南联大受到了良好的大学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何兆武在年逾八十时评价:“回想这一生最美好的时候,还是联大那七年,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学生的素质当然也重要,联大学生水平的确不错,但更重要的还是学术的气氛。一个所谓好的体制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

荀融

顾震潮: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的开创者|气象先驱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气象人物,是一位先驱,很多从事人工影响天气或者大气物理专业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他是我国云物理学和人影的开创者。1我们先对顾震潮先生来一个基本的认识:顾震潮(1920-1976),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大气物理学家。1920年9月19日,顾震潮出生于上海。1942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地理系。1943年考人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院,导师是清华大学的教授赵九章先生。1945年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1947年,顾震潮公费留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气象学家罗斯贝(G.G.Rossby)。因祖国气象事业之急需,于1950年5月放弃即将获得的博士学位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与中央军事委员会气象局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1964年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主席团成员。1950-1955年,顾震潮任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主任期间,和陶诗言等一起为国防和国民经济建设提出了卓有成效的气象保障服务,为我国现代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建立做出奠基性的贡献。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开辟了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物理、大气湍流和大气探测等研究领域,他是我国大气科学研究的开拓者。20世纪50年代初,顾震潮与叶笃正等合作,从动力和热力作用全面分析和研究青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系统的影响,获1956年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50年代中期,顾震潮开展数值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在推动中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研究工作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60年代初,由于暖云降水形成的起伏理论,使本学科的基础理论有所突破。60年代中期,在我国原子弹和氢弹的试验中,为核爆的气象保障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两次获个人一等功。1976年3月27日英年辞世。这段关于顾震潮的简介来自《开拓奉献科技楷模——纪念著名大气科学家顾震潮》一书的折页,是对顾先生一生一个高度概括性的介绍,让我们对这位气象先驱有了一个较为初步的认识。从这段文字看,顾先生和叶笃正实际上是一个导师,都是当时世界上顶级的气象学家罗斯贝,比较遗憾的是顾震潮并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这虽然有些遗憾,但为了祖国的发展,这点个人的小遗憾算不得什么。从这段文字我们还可以看到另外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两弹一星”。提起“两弹一星”,大家会首先想到钱学森、钱三强、孙家栋等人,当然,我们应该牢记历史,牢记23位授勋的功臣,但我们也应该记住那些没有授勋,但却对这项工程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人,比如顾震潮,他虽然没有授勋,但却获得了两个一等功。叶笃正先生曾经总结说:“顾震潮是我国20世纪50-70年代大气科学中最聪明、最活跃的科学家。”可谓是一句非常贴切和客观的评价。21920年9月19日,顾震潮出生于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叫顾执中,是一名记者。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经济有一定的基础,教育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顾震潮的小学和中学就都在上海就读。本来人生是很美好的,但父母离异了,顾震潮站在了相对比较弱势的母亲一边。这种家庭的变故,对顾震潮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也促使他快速成熟。可能是一种天分,顾震潮并不喜欢父亲从事的新闻行业,而酷爱自然科学,喜欢夜观天象,喜欢搞物理和化学实验,甚至把自己的眉毛都烧糊了。1938年,父亲给顾震潮找了一个记者的活路,在香港工作,但他只干了6个月,就去了重庆,进了中央大学数理系,后来又转人地理系攻读气象专业。从此之后,顾震潮的一生便和气象结下了不解之缘。1943年,顾震潮考取了西南联大研究生,他的导师就是赵九章先生,顾震潮也是赵九章第一位研究生。干气象的人都知道,如果你的物理和数学很好,那么你在气象行业里,就容易做出巨大的成绩,因为这两门课是基础中的基础,基础好,盖1000层高的楼也没有问题。顾震潮在中央大学数理系学习过,这两门课都杠杠的,所以,入行很快,而且很出成绩,很快就和赵九章一起合作发表了论文《蒸发方程及其新解》。好学生自然能找到好工作,顾震潮1945年硕士毕业后,在老师的推荐下,直接去了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工作。1947年,顾震潮通过考试,公派出国攻读博士,导师就是当时在世界上也很有名气的气象学家罗斯贝。好老师希望能招一个好学生,好学生希望能跟一个好老师,因为这种“好”会让一个人产生一种飞跃,在学科研究上也可能会取得巨大成就。顾震潮硕士跟的是赵九章,是当时中国最好的气象学老师之一,博士跟的是罗斯贝,是世界最好的气象学老师之一。回过头去看,顾震潮选择气象,走了一条正确的路。一路上,又有顶尖的老师指导,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急需气象人才,顾震潮的老师赵九章给他写信,担任新中国第一任气象局长的涂长望也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够尽快回国参加祖国的建设。顾震潮归心似箭,尽管还有几个月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但他还是立即着手办理回国的各种手续。是不是真爱,你不要光看他说什么,比蜜还甜的话我们听得多了,关键你要看他做什么,怎么行动。说爱国,到了关键的时候,一封信,他就会马上行动起来,满腔热血地准备回国干一番事业,这才是真爱国。3建国初期的时候,气象局的高端人才是非常紧缺的,反而不如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科院是研究机构,高层次人才多很正常,但新中国成立了,研究需要,业务化更需要,气象在农牧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中要发挥作用,得把研究成果投入到业务应用中才能看到效果。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发展的需要,时任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和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的涂长望商议后决定,两家一起成立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和联合气候资料中心。顾震潮就担任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的主任。当时的条件,可想而知,困难很多,最大的困难一是缺台站,资料比较少,二是缺人才,很多岗位都没有人能顶上去。困难有什么,顶着上!随着我国气象台站的迅速增建,寒潮预报、台风预报、暴雨预报、霜冻预报和中期降水预报等都陆续发布了,研究要搞,但把业务开展起来是当时最为紧迫的任务。1954年夏天,长江中下游连日暴雨,长江水位猛然上涨,武汉急了,水位已经超过历史最高记录!怎么办?这雨还下不下?这水位还会不会再涨?需不需要分洪?这个问题到现在汛期,也会不时地拷问着气象人,那根神经有的时候真会被绷断!这并不是一个可以随便回答的问题,这个担子就落在了顾震潮和陶诗言(时任副主任)他们的头上。“暴雨不会再下,江水不会再涨。”这12个字保住了武汉的三个城镇,保住了千万顷良田和很多村庄。1955年,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的历史使命完成,顾震潮回到了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420世纪,我们国家做出了一个战略性的决定,那就是搞“两弹一星”,最初指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后来指导弹、核弹、人造卫星。这么重大的事情,气象自然是不能够缺席的,要保障顺利发射,气象条件是极其重要的条件。所长赵九章派遣了两位得力干将——顾震潮和陶诗言,主要承担两弹的气象保障任务。做气象的人都知道,在一定意义上,科学研究和业务还是不同的岗位。现在的省级气象部门一般都有搞业务的气象台和气候中心,还有搞科研的科研所。在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的时候,顾震潮主要搞业务,回到研究所,他就开始搞科研了。他主要领导大家搞云物理、雷电物理和森林防火等观测研究工作。从研究工作又回归到业务工作当中去,手多少有点生,这还不是最困难的,关键是这方面的业务和研究都是一片空白,完全没有头绪。如此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担在肩膀上,再困难也得干下去。没有气象卫星,没有气象雷达,甚至连计算机都没有,那就拿人堆,所有的活都手工干,这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成立高空风课题组,专门研究高空风以及它和对流层天气的关系;成立大气湍流扩散组,研究大气中污染物扩散等问题。工作分配下去,每个人坚守各自的岗位,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大家都有干劲啊,怕什么!?其中的很多苦就不一一细说了,在戈壁滩上生活,条件非常苦。还不能告诉家人,这是绝密任务。但任务圆满完成了,这才最重要。一位气象局的副局长曾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叫“国防气象的先驱”,对顾震潮、陶诗言、叶笃正等三位气象学家给予了很高的赞誉。一位部队首长题诗:人民战士巧夺天,戈壁滩上乐家园,耕云播雨观变幻,善断未来胜神仙。5气象分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研究。就宏观而言,大气动力学就很宏观,几个槽几个脊就能够很好地把整个地球的大气状态给表述清楚。就微观而言,云里面有很微小的粒子,水滴、雾滴、云滴、冰晶……很多你想不到的水的状态都在里面。顾震潮做过宏观的研究,比如数值预报,他就很早提出来,希望我们国家能够早动手,赵九章也很支持他的观点。顾震潮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微观上,就是大气物理,云物理,而搞清楚了云的微观世界,人为地影响天气才有了理论基础。1956年国务院组织了一些专家,准备搞一个《十二年科学规划》,钱学森和赵九章给中央提了一个建议:在我们国家搞人工降雨。毛泽东很赞同这个想法。于是,国家科委就成立气象组开始筹划这件事情,赵九章、涂长望、武衡为组长,顾震潮、叶笃正、谢义炳、程纯枢、徐尔颧、谢光道等是组员,开始规划设计在中国建立和开展云物理学和人工降水的研究和试验。在这些人当中,顾震潮是实际上主持这件事的人。既然是自己搞,那就得从基础的试验开始,在衡山、泰山、黄山等搞基础的云雾观测,有人可能会问,为啥专挑风景名胜啊?这里得多唠叨一句,这些山上的云雾多啊,采集到的数据量大啊,大数据才好分析和研究嘛!实际上,在风景名胜区旅游,心情会非常好,但要在那里工作,就很辛苦了,所有的工作设备和仪器以及生活物资都得背到山上去,想想都觉得不容易。观测研究有了成果,还得实操。当时欧洲已经有冷云播雨的试验了,顾震潮认为这不一定适合中国,就先搞暖云降雨的试验。在甘肃、吉林、河北、安微、湖南等地搞了人工降雨试验,在北京、重庆、上海、合肥、南京等地搞了人工消雾试验,在北京、山西等地搞了人工防雹试验,这些试验都是开创性的。在顾震潮的领导下,一个个大气物理研究室(组)、野外试验站和实验室相继建立;在顾震潮的领导下,开展了云物理、大气探测、大气遥感、大气湍流、雷电物理、人工消雹、激光雷达、积云动力学、大气气溶胶、大气污染、森林防火等多项研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了一大批专业的气象人才。这些也是开创性的。顾震潮在中国科技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云物理专业,编写了第一份云物理学讲义,培养了一批云物理专业的大学生,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云物理学专著。这些也都是开创性的。6比较遗憾的是顾震潮走得太早,这是气象部门的一大损失。1971年6月,顾震潮参与和组织领导大气物理研究所在山西昔阳大寨的防雹和消雹试验,在执行此项任务过程中,为农村一位危重病人争取献血,验血时由于针头不干净,致使他罹患肝炎,医治无效,于1976年3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仅仅只有56岁。顾震潮对气象的重大贡献在于,他将现代理论物理、实验物理、数学与计算方法、自动控制等许多学科的前沿知识,引进到了大气科学的多个分支学科的研究当中,从而开拓了大气科学多个新的研究领域。顾震潮一生发表的学术论文和著作近百篇,主要著作有:《西藏高原对东亚环流的动力影响和它的重要性》(1951年)、《天气数值预报中过去资料的使用问题》(1958年)、《辐射性散落物与气象》(1960年)、《起伏条件下云雾的重力碰并增长》(1962年)、《大气探测的几个问题》(1965年)、《我国雷暴的气候特点》(1978年)、《云雾降水物理基础》(1980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