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其性过人

“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央广网昆明12月10日消息: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室外展览展示项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体验园项目正有序推进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按照“一宫一线多园”的规划进行建设,展现云南省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从热带到寒带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云南分布的1000种高等植物中,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虽然仅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但却孕育了我国50%以上的植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物种,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10285种野生植物种子亚洲第一植物种子库  “种子盛宴”“十余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依托种质资源库对国家重要野生生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启程仪式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宏伟介绍道,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植物种子、植物离体材料、植物DNA、动物细胞系、微生物菌株等各类种质资源两万三千五百四十六种,共二十四万八千五百九十三份。其中,野生植物种子一万零二百八十五种,共八万两千七百四十六份,占中国种子植物物种总数的35.2%。现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野生植物种子库。  发布多个名录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此外,2008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率先在全国成功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2013年,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被树立为典型,经验被全国借鉴。目前,全省已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建设了14个保护小区(保护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受保护对象物种达44个。华盖木、漾濞槭、巧家五针松等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人工种群10万余株,回归3000多株,迁地保护的华盖木、滇桐等已开花,部分种类能正常结实。 猪腰豆与一般豆子的比较近年来,为保护生物多在性,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会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率先在全国发布了《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以及《云南省外来入侵生物名录(2019版)》等,为云南省率先在全国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为云南省以及国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研究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蓝花楹种子生物多样性对普通人的意义是什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质保藏中心主任蔡杰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我们每天吃早餐都有很多种选择,今天吃面条,明天吃米线,后天吃……而这种多样的选择,这就是最简单的生物多样性。”“云南人都爱吃辣椒,那么辣椒有的适合泡着吃,有的适合炒着吃,它形状、味道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如何料理它,这就是辣椒遗传的多样性”。据英国邱园皇家植物园在9月29日发布的《全球植物和真菌现状》年度报告,全球五分之二的植物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每当我们失去一个物种,我们就会失去一次人类的机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能够“救命”的植物是什么?在哪里?它是否面临着灭绝……蔡杰说,保护生物多样性给人类更多的机会!“橡胶、甘蔗、青蒿素、红树林……无数植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而今年的COP15大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能更好地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在昆明动物所采访团参观了珊瑚礁物种育种实验室、大型仪器中心以及纪念建动物所60周年历史展。利用先进的科考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薄弱、关键等区域育种实验室珊瑚礁始建于1959年的昆明动物所直属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自建所以来,昆明动物所就不断践行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先后深入横断山脉、无量山、高黎贡山、青藏高原等开展系统的资源考察和区系分类研究,足迹几乎遍布云南的所有山脉和水系。 培育小丑鱼当前,昆明动物所以生物多样性数据中心为基础,积极筹建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昆明分部。并向世界“第三极”不断发起探索,牵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将利用先进的科考技术与手段,通过网格和区域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青藏高原空白、薄弱与关键区如喜马拉雅、亚洲水塔等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科考以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异教徒

关于新冠病毒,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有重要发现!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郑永唐团队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秦建华团队合作,建立了一种仿生肠芯片感染模型,为新冠病毒致病机理、传播途径研究和快速药物评价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成果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科学通报》上。临床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人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但仍有20%~50%的患者具有明显的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甚至肠道穿孔等。另有报道在COVID-19患者的粪便样本中可发现病毒RNA,这意味着肠道有可能是新冠病毒攻击的另一主要靶器官。但此前,鲜有针对新冠病毒诱发肠道感染的研究。研究团队仿生建立了一种可灌注肠芯片装置,模拟肠组织微环境。整套装置具有建模周期短、耗费低和易于动态观测等优势。研究在昆明动物研究所BSL-3实验室进行。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研究发现,当肠芯片装置暴露于新冠病毒后,在人肠上皮细胞内可见大量病毒复制,同时出现绒毛破坏,黏液分泌细胞分布异常,钙黏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等多种肠组织屏障损伤改变。此外,病毒感染还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间连接蛋白表达降低等改变。研究团队还利用肠芯片装置探究新冠病毒诱发的肠道感染,发现新冠病毒可导致人肠组织屏障功能障碍、内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等一系列病理过程。“下一步还可结合人体多种肠道免疫细胞和肠道微生物等因素,在芯片上建立更加复杂的肠道免疫微环境,这对深入研究肠道病原体与宿主间相互作用,以及病毒传播途径等具有重要意义。”郑永唐说。掌上春城综合整理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赵汉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编辑:李佳怡审核:周健军 李星 周晓雪终审:钱红兵 李严# 小贴士:返乡过年要测核酸吗?会被隔离吗?关注潇湘晨报微信公众号,进菜单栏点“防疫服务”,查看最全防疫出行政策#【来源:掌上春城】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小明

昆明动物研究所在新冠肺炎动物模型研究取得新进展

为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SARS-CoV-2)的致病机理,筛选有效的预防或治疗方法,迫切需要合适的感染和疾病动物模型。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对灵长类动物近亲树鼩进行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模型的创建研究。研究人员选择不同年龄段的树鼩,包括1岁左右的成年树鼩和5-6岁的老年树鼩,感染SARS-CoV-2。在树鼩接种病毒后的不同天数进行肺部影像学、病毒载量、血常规和生化及组织病理学等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树鼩可以感染SARS-CoV-2病毒。X射线检查可以在大多数感染树鼩看到肺部浸润影像。在感染后3、5和7天,感染树鼩肺组织中可检测到病毒RNA,血常规和血清生化相关参数也发生变化,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尿素氮(BUN)水平升高。感染后3天成年组和7天老年组树鼩肺组织病理学染色显示肺泡间隔增厚,间质出血。在病毒载量高峰方面,两个不同的年龄组树鼩中存在一些差异(图1)。图1. 树鼩树鼩可感染新冠病毒A.通过点眼滴鼻和喉头注入接种新冠病毒;B. 新冠感染后,不同年龄段树鼩肺组织中均可检测到病毒RNA;C. 不同年龄段树鼩肺组织病理学染色显示肺泡间隔增厚,间质出血。该研究提示,中国树鼩有可能成为SARS-CoV-2致病机制研究、药物和疫苗评价的模型动物。相关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Zoological Research(2020,41:517-526)上。昆明动物所许凌副研究员和余丹丹副研究员为共同第一作者,郑永唐研究员和姚永刚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科学院及云南省科技厅的资助。

老球迷

昆明高新区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签约

核心速读:生物所具有悠久的生物制品生产历史,是国内最大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研制生产基地,为控制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并保持无脊灰状态,控制甲型肝炎的爆发流行、降低发病率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昆明高新区始终以疫苗、云药、细胞产业集群为抓手,努力建设国家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十四五”开局之年,高新区将进一步聚焦园区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金属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辅助产业发展,按照“两主两辅”布局进一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云南网讯(记者 龙舟)近日,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所”)举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开启10余个创新疫苗研发及产业化集群建设项目,为昆明高新区打造国际一流独具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增添强劲动力。据介绍,生物所具有悠久的生物制品生产历史,是国内最大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研制生产基地,为控制和消灭脊髓灰质炎并保持无脊灰状态,控制甲型肝炎的爆发流行、降低发病率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昆明高新区始终以疫苗、云药、细胞产业集群为抓手,努力建设国家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十四五”开局之年,高新区将进一步聚焦园区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金属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辅助产业发展,按照“两主两辅”布局进一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技术+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强强联合的深度与广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在疾控疫苗研发投产等系列项目合作方面实现合作共赢。高新区将全方位提供精准、系统、及时的服务,全力推动生命科学技术的产业化提速,在发展共赢上取得丰硕成果,谱写园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故曰无言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回应小学生研究基因获奖:系研究员之子

新京报快讯(记者 徐美慧)近日,昆明市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发表结直肠癌相关研究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一事,引起公众热议。有网友指出,该研究远超小学生能力范围,“或涉嫌学术腐败”。今日(7月13日),云南省科协回应记者称,今早已获知此事并正在了解相关情况。此外,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今日发布一则声明称,经初步核查,该获奖项目学生是其所研究员之子。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上展示的该作品。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昆明一小学生发表结直肠癌相关研究获全国科创赛三等奖记者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上看到,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学生的《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作为云南代表队的参赛作品,获得了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获奖名单显示,该项目的辅导教师为吕冬梅、马倩、时燕萍。官网显示,该项目前期利用遗传学比较分析了高原家养哺乳动物和对应平原物种的基因组和转录组,发现了高原哺乳动物低氧适应受选择的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并构建了C10orf67基因敲除小鼠,通过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动物模型、临床样本分析等方面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解析,发现C10orf67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敲低其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将细胞阻滞在G2/M期。进一步的研究表明C10orf67可以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因此,对C10orf67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解析,有望为结直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点。该项目实验记录显示,2018年1月6日,该学生自述吕老师带他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研究工作。陈老师和杨老师提及低氧适应研究重要性,而他想研究肿瘤,因为肿瘤太可怕了,爸爸妈妈单位的小哥哥得了结直肠癌,从发现到去世仅10个月,而小哥哥对化疗药物治疗没有反应。2018年1月7日的实验记录显示,该学生自述其开始用电脑和手机在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用网站查找了肿瘤的发病和死亡情况。2018年1月8日的实验记录显示,该学生自述其放学后,在家用电脑查了肿瘤发病的原因,发现肿瘤发病跟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环境污染、人口老化、生活习惯不好,还有食品安全等原因造成的。“了解了这些,我以后再也不去买小商店里的三无产品了,我还要呼吁大家一定要爱护环境。”记者注意到,在官网发布的该研究相关图片中,展示了实验的相关数据,并配以该学生身着实验服进行实验研究的照片。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上展示的该研究相关照片。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截图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回应:相关情况正在调查中作为负责该比赛云南队相关作品的报名部门,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其不了解相关信息,不接受采访。云南省科协宣传部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省科协已于今日上午了解到此事,负责领导正在同相关部门沟通了解情况。该工作人员表示,倘若有进一步调查结果,将对外公布。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其已了解到该情况,相关领导正在开会商讨并调查中。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今日发布的相关声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截图此外,该研究所今日发布的一则声明显示,经初步核查,该获奖项目学生是其所研究员之子。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编辑 樊一婧 校对 李立军

美国派

小学生研究获奖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系研究员之子

新京报快讯 据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消息,近期,一项名为“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在引发关注。7月13日,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声明,经初步核查,该获奖项目学生系该所研究员之子。 目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图片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编辑 马浩歌

俏冤家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回应“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系研究员之子

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布声明称,经初步核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该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此前,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机构主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展示的一项名为《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获奖作品引发人们关注和质疑。公示资料显示,该项目部分工作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有网友质疑,这项研究工作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医学或生命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准。但该项目资料显示,其竞赛组别是小学组,公示中唯一的研究者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某。对此,有网友评论称,小学生已经达到如此高的研究水平,陈某某应该是位神童。还有网友质疑称,该项目或许存在学术造假的情况,“都是家长为了给孩子铺路”。该项目获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云南昆明小学生陈某某“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研究获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 图7月13日上午早些时候,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曾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已经关注前述情况,正核查涉事小学生与该所两位研究人员是否有亲戚关系。实验记录:“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2018.1.6 吕老师带我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陈老师和杨老师提及低氧适应研究重要性,而我想研究肿瘤,因为肿瘤太可怕了。”陈某某2018年1月6日写道。在线展示的部分实验记录公开了前述内容。2018年1月9日,“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2018年1月10日,“(我)还是不太了解基因”。2018年1月13日,“了解PCR技术的原理,知道……概念,大概了解为何通过荧光强弱的比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该项目简介声称,通过遗传学比较分析,本项目前期发现了一种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并构建了其基因敲除小鼠;通过临床样本解析等后续研究发现,该基因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敲低其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可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于2019年7月20-26日在澳门成功举办。前述项目获得赛三等奖。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官网2019年4月8日发布《关于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示的通知》显示,前述项目获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该通知还称,大赛经过评审、封闭问辩、机器人现场比赛等议程;根据大赛规范操作要求,获奖名单在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网站(http://www.ystccy.org)公示一个月。而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2019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称,研究人员从多个家养动物(包括藏獒、藏猪、藏绵羊、藏山羊、藏马、藏黄牛等)适应青藏高原而快速进化的基因中,鉴定出一个新的低氧通路基因C10orf67。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该所研究员张亚平、陈勇彬,以及云南农业大学教授苟潇,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马月辉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有网友质疑,涉事小学生在实验记录本提到“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的陈老师和杨老师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陈勇彬和杨翠萍,而两位研究员与涉事小学生或存在亲戚关系。该研究所官网显示,陈勇彬系该所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组负责人,杨翠萍系该所肿瘤信号转导学科组学科组副研究员。其中,陈勇彬的研究方向与前述被质疑的项目内容有重合。陈勇彬的研究方向是,“本课题组利用基因组、转录组等进化生物信息学手段,比较分析高原家养动物及非模式动物在青藏高原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这些候选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功能。”针对前述质疑,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该事件,关于陈勇彬和涉事小学生的关系,他们仍在进一步核查中。如果有相关结果,会在官网发布。13日上午,澎湃新闻致电陈勇彬办公室,对方听明来意后,未予回应,挂断了电话。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前述项目公示的唯一研究成员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陈某某。该项目的指导老师是吕冬梅、马倩、时燕萍。该项目代表队是云南,学科分类是生命科学,竞赛组别是小学组,项目关键词为C10orf67、结直肠癌、细胞周期、药物耐受。相关展示中页面配有陈某某实验的照片和实验记录本的照片。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正在进行调查针对网友的质疑,13日上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针对该情况,他们正在进行调查,具体情况不便透露,会根据情况发布调查结果。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一位工作人员称,大赛方面正就该事件了解情况。前述课题研究是否涉嫌学术造假,如有相关证据线索,可以发送到大赛的邮箱。同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一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省科协已经关注到前述的情况。但是否已介入调查,前述工作人员称不清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介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于2019年7月20-26日在澳门成功举办。经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环节,确定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58项、二等奖133项、三等奖183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29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92项;“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10人;“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10所。(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假绅士

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回应“小学生研究获奖”:其系研究员之子

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发布声明称,经初步核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获奖项目学生系我所研究员之子。该研究所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此前,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机构主办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展示的一项名为《C10orf67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的获奖作品引发人们关注和质疑。公示资料显示,该项目部分工作在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进行。有网友质疑,这项研究工作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医学或生命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准。但该项目资料显示,其竞赛组别是小学组,公示中唯一的研究者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某小学六年级学生陈某某。对此,有网友评论称,小学生已经达到如此高的研究水平,陈某某应该是位神童。还有网友质疑称,该项目或许存在学术造假的情况,“都是家长为了给孩子铺路”。该项目获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7月13日上午早些时候,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曾向澎湃新闻表示,已经关注前述情况,正核查涉事小学生与该所两位研究人员是否有亲戚关系。实验记录:“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2018.1.6 吕老师带我到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与陈老师和杨老师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陈老师和杨老师提及低氧适应研究重要性,而我想研究肿瘤,因为肿瘤太可怕了。”陈某某2018年1月6日写道。在线展示的部分实验记录公开了前述内容。2018年1月9日,“老师们给了我一个基因,叫C10orf67,我上网搜了一下什么叫基因。”2018年1月10日,“(我)还是不太了解基因”。2018年1月13日,“了解PCR技术的原理,知道……概念,大概了解为何通过荧光强弱的比较就能知道哪些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该项目简介声称,通过遗传学比较分析,本项目前期发现了一种关键突变基因C10orf67,并构建了其基因敲除小鼠;通过临床样本解析等后续研究发现,该基因在结直肠癌中高表达,敲低其表达,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可调节结直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于2019年7月20-26日在澳门成功举办。前述项目获得赛三等奖。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官网2019年4月8日发布《关于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名单公示的通知》显示,前述项目获第34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该通知还称,大赛经过评审、封闭问辩、机器人现场比赛等议程;根据大赛规范操作要求,获奖名单在云南省青少年科技中心网站(http://www.ystccy.org)公示一个月。而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2019年12月2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布消息称,研究人员从多个家养动物(包括藏獒、藏猪、藏绵羊、藏山羊、藏马、藏黄牛等)适应青藏高原而快速进化的基因中,鉴定出一个新的低氧通路基因C10orf67。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该所研究员张亚平、陈勇彬,以及云南农业大学教授苟潇,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马月辉为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有网友质疑,涉事小学生在实验记录本提到“商量开展参与研究工作”的陈老师和杨老师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陈勇彬和杨翠萍,而两位研究员与涉事小学生或存在亲戚关系。该研究所官网显示,陈勇彬系该所肿瘤信号转导研究组负责人,杨翠萍系该所肿瘤信号转导学科组学科组副研究员。其中,陈勇彬的研究方向与前述被质疑的项目内容有重合。陈勇彬的研究方向是,“本课题组利用基因组、转录组等进化生物信息学手段,比较分析高原家养动物及非模式动物在青藏高原迅速崛起的过程中低氧环境的适应机制……这些候选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功能。”针对前述质疑,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他们已经注意到该事件,关于陈勇彬和涉事小学生的关系,他们仍在进一步核查中。如果有相关结果,会在官网发布。13日上午,澎湃新闻致电陈勇彬办公室,对方听明来意后,未予回应,挂断了电话。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前述项目公示的唯一研究成员是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陈某某。该项目的指导老师是吕冬梅、马倩、时燕萍。该项目代表队是云南,学科分类是生命科学,竞赛组别是小学组,项目关键词为C10orf67、结直肠癌、细胞周期、药物耐受。相关展示中页面配有陈某某实验的照片和实验记录本的照片。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正在进行调查针对网友的质疑,13日上午,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针对该情况,他们正在进行调查,具体情况不便透露,会根据情况发布调查结果。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服务平台一位工作人员称,大赛方面正就该事件了解情况。前述课题研究是否涉嫌学术造假,如有相关证据线索,可以发送到大赛的邮箱。同日,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一位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省科协已经关注到前述的情况。但是否已介入调查,前述工作人员称不清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介绍,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生态环境部、体育总局、知识产权局、自然科学基金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共同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官网显示,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于2019年7月20-26日在澳门成功举办。经初评、终评和公示等环节,确定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58项、二等奖133项、三等奖183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29项、二等奖66项、三等奖92项;“十佳优秀科技辅导员”10人;“十佳科技教育创新学校”10所。(来源:澎湃新闻)

何术之有

小学生研究结直肠癌获奖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回应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官网截图。中新网7月13日电 近期,云南昆明一小学生因“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获奖一事,引发社会关注,很多人质疑:这样的科研水平远远超出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范围。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今日通过官网回应称,经初步核查,该获奖项目学生系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之子。针对此舆情事件,昆明动物研究所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后续将及时向社会反馈相关调查结果。

必需品

昆明高新区携手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建设创新疫苗研发及产业化集群项目

近日,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举行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开启10余个创新疫苗研发及产业化集群建设项目,助力昆明高新区打造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技术+产业”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强强联合的深度与广度,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在疾控疫苗研发投产等系列项目合作方面实现合作共赢。高新区将提供精准、系统、及时的服务,全力推动生命科学技术产业化提速。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是国内最大的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甲型肝炎疫苗研制生产基地。作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昆明高新区始终以疫苗、云药、细胞产业集群为抓手,努力建设国家生物医药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云南日报 记者龙舟) 【来源:昆明信息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