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云南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连环炮

云南昆明爱尔眼科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地址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爱尔眼科医院,昆明市环城南路687 号二、项目服务方式、时间、诊疗科目和床位编制 服务方式:针对眼疾患者需求,提供医院门诊、住院服务以及上门服务; 服务时间:正常门诊:8:30—17:30;同时提供24小时急诊服务; 诊疗科目: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角膜病、眼屈光、斜弱视、小儿 眼科、眼外伤、眼整形、眼眶肿瘤、医学验光配镜等眼全科诊疗; 床位编制:80张。 拟设医院与服务半径区域内其它医疗机构的关系与影响: 拟设医院服务半径内没有专业眼科医疗机构,区域内的昆明市第三人民医 院、协和医院(民营医院)、博大医院(民营医院)等均是综合性医疗机构,与拟 设医院不存在相互干扰与恶性竞争,诊疗科目的不同,可以在区域内形成良好的 合作与互补关系,能为区域内的患者提供更优质和更全面的医疗服务。三、项目投资内容 此项目总投资为3,709.10 万元,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和装修费用。四、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是有效满足昆明眼科市场的需要,也是实现爱尔眼科区域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可行性研究表明: 第一 该项目在业务发展方面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项目实施后,能获得充分的市场开发基础。第二,爱尔眼科集团具有成功运营连锁眼科医院的经验、拥有众多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配备了大批先进的眼科医疗设备,这些资源能够在连锁经营的模式下得到共享运用、产生集约效应,使其下属的各连锁医院在市场竞争中具备较强的优势。 第三,本项目的各项财务指标均符合公司的发展要求,同时也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综上所述,建设项目的实施,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五、本项目投资的必要性体现(一)满足昆明眼科医疗市场的需要 昆明眼科医疗市场的空间为 15 亿元左右(不含每年新增),但目前的开发仅为2.3亿元/年,市场渗透率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有:老百姓的健康意识薄弱、支付能力不够、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合理等。 但从动态来看,由于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引导,昆明眼科市场原有的潜在需求将迅速得到释放,眼科医疗需求将迅速增大。(二)构建昆明多层次眼科服务体系的需要 从城市人口结构来看:昆明的人口结构呈橄榄型,中产阶层庞大,庞大的中产阶层形成了旺盛的购买力。随着昆明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意识上呈现出从“治病”到“防病”的变化、在需求上呈现出从“治好病”到 “看好病”的变化,老百姓对眼病医疗的需求将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趋势。尤其是中高收入群体日益壮大、外籍人士的逐步增多,这些人群既重视获得满意的诊疗效果,对视觉质量有较高的期望,又注重就医过程的便利性、舒适性、私密性和专有性,而对价格的敏感性较低,附加值比较高。 以上这些变化要求医疗机构具备良好的服务能力,以满足眼病患者多层次的、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就目前而言,昆明现有的眼科医疗机构比较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其所提供的服务离差异化的标准还有相当的距离。昆明的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缺乏技术好、服务好的“两好型”医疗机构,面对发达的眼科医疗市场,昆明的眼科机构的服务水平显然还需要加强。因此,昆明市需要管理水平较高,服务良好特色明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眼科医疗机构的进入。(三)完善爱尔眼科连锁服务网络的需要 由于眼科病源分布广,中国眼科市场表现出地域性强、集中度不高的特点。因此,建立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形成规模效应是扫除眼科医疗市场的地域性障碍的必由之路。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内眼科医疗水平的至高点,不仅对省内患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且辐射到部分东南亚国家和贵州西部,昆明周边的地级市大都在三小时交通网络覆盖范围中,这些患者疑难眼病就医都习惯于到昆明。从昆明市内各区及郊县看,目前已经实现了一小时快速交通网络,往返非常便捷,对患者的就医行为形成了显著的影响。因此,无论是昆明市区本身的“根据地”,还是周边地市的广大“腹地”,都提供了广泛的患者来源。昆明爱尔眼科医院的建设,和公司现有的成都、重庆、贵阳三家眼科医院相互呼应,可以实现医疗力量和市场资源的共享与优化。 因此,昆明爱尔眼科医院的建设,将有效完善公司的医疗服务网络的战略布局,有效解决基层眼病患者医疗服务的可及性问题。 根据以上论述,为了占据昆明眼科市场、满足昆明眼病患者的需求、为昆明老百姓提供多层次的服务,昆明爱尔眼科医院的组建是十分必要的。 六、可行性研究结论 本项目的建设,能有效满足昆明眼科市场的需要、也是实现爱尔眼科区域经营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可行性研究表明: 第一,该项目在业务发展方面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当地经济水平位居我国前列,较高人均收入水平也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大自身的健康投资。因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基数以及医疗服务需求客户的多样化需求,使得本项目实施后,能获得充分的市场开发基础。第二,项目方爱尔眼科集团的运营依靠连锁医疗管理模式,已经成功地在中国开设连锁眼科医院。各连锁医院拥有众多经验丰富的眼科专家,同时配备了大批国内少有的、仅大型综合医院才拥有的先进的眼科医疗设备,这些资源在连锁经营的模式下得到共享运用、产生集约效应。加之管理上的专业化,使得集团下属的各连锁医院在市场竞争中具备相当的优势。 第三,财务分析显示,新医院运营后的第二年就能实现盈利,以后逐年增加,本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均比较理想,平均每年医院收入4,327.49万元人民币,平均每年净利润为778.86万元人民币。在此收益水平下,投资回收期4.82年(税后,静态,不含建设期),经济效益良好。 本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均符合公司的发展要求,同时也能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所述,本医院建设项目的实施,在经济和社会效益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运营规划也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且风险可控,预期经营目标能够实现。因此,本项目具有充分的可行性。

老来福

昆明世博生态城鸣凤邻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世博生态城鸣凤邻里项目。建设单位:云南世博兴云房地产有限公司建设周期:24个月。规划用地面积:31,412.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9,800.00平方米2、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1)世博新区建设发展2009年,国家作出建设云南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在国家发改委批准的《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中,确定了保山腾冲、玉溪抚仙湖—星云湖、大理苍洱片区、昆明世博新区四个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国家把世博新区建设纳入云南省四个旅游产业发展改革综合试点之一,对于昆明城市发展的这一机遇,昆明市委、市政府,盘龙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确定了超常规发展的思路,也希望由此带动昆明旅游二次创业。也是昆明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盘龙区发展特色经济的产业聚集区。2013年7月2日,经省政府批复同意,明确世博新区规划面积为106平方公里,包括世博园核心区、白沙河片区、双龙片区,依托世博片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交通及世博园品牌,把世博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城市文化休闲度假综合体、昆明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和商务中心的目标。世博新区位于昆明东北部,接壤长水机场,东至东绕城线,南至机场高速。西至二环、昆曲高速,北至双龙与嵩明交界处,涵盖了世博片区、双龙片区、东白沙河片区、昙华片区、生态养护片区和预留发展区。昆明世博新区将规划打造成为云南绿色商务和休闲度假的中心,引领昆明主城东北部发展。此外,世博新区旅游资源较为丰富,新区范围内有世博园、金殿风景名胜区、云南野生动物园、野鸭湖度假区、双龙旅游区、东白沙河休闲度假区等景区景点,国家4A级旅游区占了昆明市的1/3。世博新区定位为现代城市文化休闲度假综合体、昆明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区和商务中心区,并将通过打造城市康体休闲度假旅游试验示范区,转变单一以风景名胜为载体的观光旅游的发展观念,为创新城市康体休闲度假旅游提供实验范本。(2)项目建设是世博新区发展的需要世博新区总体规划范围为106.55平方公里(16万亩),新区总体布局为“一心、三片、七区、三廊”。其中“一心”是指世博核心区(包括昆明世博园、世博生态城及周边区域),其规划定位为“城市生态文化旅游综合体”,具体规划分为“世博广场”、“世博花园”、“世博森林”三大功能区,融合生态、智慧、文化、旅游、商业、娱乐等六大核心要素。根据新的规划部署,昆明世博园接下来将围绕“中国花园核心游览区、国际风情文化娱乐区、园艺世界文化观赏区”三部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鸣凤邻里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昆明世博新区建设发展。鸣凤邻里项目位于昆明市世博新区核心区黄金地带,项目结合地形地势,采用梯田缓坡方式改造手法构建公园中的山地庄园,隐藏在森林中的生态高品质住宅,以创建昆明风景区度假式生态高品质住宅、让人耳目一新的造型和空间布局为目标。高品质的房地产项目将为嘈杂的都市人群远离城市的喧嚣,提供一种宁静的生活方式。高速发展的现代新昆明呼唤高品质的房地产项目与之配套,以承载飞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及商务旅游需求、进一步提高城市凝聚力、增强发展后劲。(3)有利于改变地区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项目将打造成一个优美的以生态居住为主、兼顾片区综合配套的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的高品质生态宜居社区。本项目的实施使片区城市环境、城市形象、品位及景观得到彻底改变,原有陈旧面貌将被全新的都市现代建筑所取代并形成现代都市高尚化生态住宅生活区,片区现有的城市环境及城市形象将得到彻底改观,将大幅提升该区域的景观价值,为居民创造了良好的活动空间及绿化生态环境。而这些又将提高周边村民生活品质,转变思想观念,稳定社会安定、改变经济结构,让片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4)有利于完善城市居住功能,解决人们对生态居住的需求,改善提升居住环境和质量现代人的居住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生较大改变,人们对远离城市喧嚣,寻找一片宁静祥和之地作为居所有着急切的需求。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生态居住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像本项目这样的生态居住楼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势必将使这部分人对住房的需求得到有效解决,且项目建设以生态居住为主题,有效改善居住者的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有效改善日益增长的高端品质住房需求,适度抑制高端品质住房价格上涨。3、项目的基本情况和项目前景本项目位于昆明世博新区核心区、世博生态城范围内,项目地块东侧紧靠山间主干道,北侧西侧与金殿国家公园仅一路之隔,南侧紧邻世博高尔夫中心,距离昆明世博园仅700米,距离金殿风景区仅500米,距离昆明市中心约7.4公里,项目地块自然环境绝佳、风景优美。本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较好的森林资源,生态、景观环境较好,主要客户定位于追求生活品质的改善型客户,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1)“生态精品高档住宅”的市场需求及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21世纪对城市新型住宅小区的呼唤,也是今后城市住宅小区开发建设的需求。随着昆明城乡居民收入的日益增长,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住条件也从只要求户内宽敞、舒适,转移到对住宅的功能、品质、科技含量等方面,不仅要求规划合理,建筑容积率低,而且要求绿地率高。根据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商品房今后发展趋势预测,“生态精品住宅”将有一定空间的市场消费需求,并将成为城市居民今后商品住房的首要选择条件。低密度住宅作为住宅类的高端产品,必然走精品之路和个性化之路,以生态园林,高尚住宅社区,美好生活豪宅,山水绿色为主打,从山、林、水溪、湖多方面充分满足客户不同的居住需求。(2)区域内居民住宅升级需求目前世博生态城小高层客户共510户,主要户型以91㎡小三房为主,少量顶层跃层,约170㎡,目前总价110-200万之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下一代的出生以及二胎政策的放开,部分业务认为目前居住户型面积过小、舒适性不高,存在在生态城内再购买更大面积产品的需求,以提升居住的品质。(3)竞争优势鸣凤邻里在昆明市的主要竞争项目为公园1903、绿地海珀澜庭、华夏御府等,鸣凤邻里的主要竞争力在于项目价格的定位和项目自身品质的展现。鸣凤邻里除项目品质外,在产品形态、风格、整体概念、客群组成方面,与现有世博板块项目形成明显区别。产品整体调性高雅精致,产品标准品质感强大,居住环境佳、配套齐全、生态化、情境化、风情化,极具吸引力。4、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预计为46,724万元,其中:补缴土地出让金11,775万元;工程费用22,667万元(含前期、建安、基础设施配套费),预备费453万元;销售费用1,538万元,管理费用1,133万元,财务费用2,878万元,相关税费6,279万元。

娘王

2021年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来了!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月2日在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代市长 刘佳晨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工作回顾“十三五”时期,是昆明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团结拼搏,坚定不移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较好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我们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4342.38亿元提高到6733.79亿元,累计增长40.6%(按可比价格计算),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从第17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1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502.2亿元增加到650.5亿元,累计增长29.5%,税收年均增幅达5.2%,占比达7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5年的33955元、11444元,提高到48018元和17719元,累计分别增长41.4%和54.8%。五年来,我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6∶31.2∶64.2,初步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工业经济规模质量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8%。新兴产业发展提速,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49个、竣工194个,京东方OLED微显示器实现量产,云内动力产值突破100亿元,北汽、江铃新能源汽车建成投产,新能源乘用车制造实现“零”的突破。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区块链中心(云南省区块链中心)落地昆明。浪潮、优必选等项目建成投产,首台“云南造”服务器下线。能源产业崛起,石油炼化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扎实推进,昆明国际工业大麻产业园、昆明细胞产业园挂牌成立,中国中药滇中新区产业园、通盈药业生物医药基地等一批大健康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服务业成为转型新引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5年的2098.42亿元增加到3070.44亿元,累计增长46.3%。“旅游革命”深入推进,昆明旅游形象整体提升,七彩云南欢乐世界、融创文旅城、石林冰雪海洋世界建成开业,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7.71%,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26%。建成34个文创园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4%。恒隆广场、首创奥莱等21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中国铜业等319家企业总部落户昆明,保有税收亿元以上楼宇48幢,入驻企业税收收入总量较2015年增长1.5倍。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累计38个品牌获得省级绿色食品“10大名品”,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46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1家,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五年来,我们着力破解瓶颈制约,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按照“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现行标准下3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5.05万名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强化政府债务预警风险管控,加快土地出让,盘活资产资源,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累计偿还政府债务426亿元,整体债务风险持续大幅下降,政府债务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建立地方金融风险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积极稳妥处置历史案件,持续整治违法借贷活动,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滇池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实施“上截中疏下泄”等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滇池治理规划项目投资107.19亿元,省考以上25个地表水断面达标率从2015年的80%提升至100%,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经开区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滇池全湖水质从劣Ⅴ类好转为Ⅳ类,实现了近30年来的最好水质。阳宗海水质恢复到Ⅲ类。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2020年达到100%,是2013年执行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以后最好水平。全面完成滇池流域“五采区”植被修复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691平方公里。新增城市绿地1559.1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2.62%。建成草海片区生态湿地2442亩,提升滇池外海湿地3656亩,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五年来,我们狠抓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煤炭产能301万吨,淘汰落后产能555.95万吨。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府机构由47个精简为37个。开发(度假)园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有序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制等15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昆明优化营商环境“123+N”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建立“红黑榜”制度,“一网四中心”“七办”模式走在全国前列,荣获2020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市区融合发展加快,滇中新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501.11亿元增长到866.55亿元,累计增长45.5%,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名提升3位。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设立运行。GMS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落户昆明,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缔结国际友城5座、国际友好交流城市5座,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重要城市国际友城全覆盖。实际利用外资达28.9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527.5亿美元。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昆明,生物医药大健康、高原特色农业、信息及芯片产业等科创中心挂牌运营,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量达78家,全社会R&D经费累计投入510亿元,年均增长11.6%。昆明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规划建设管理,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积极开展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滇池流域地区基本完成“多规合一”,全市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草海、巫家坝、东白沙河、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片区建设初具雏形,呈贡新区发展全面提速,晋宁撤县设区,城市格局由单中心向多组团转变。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推进44个“三旧”改造项目连片开发,翠湖周边等历史文化片区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形象品质不断提升。加快推进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宜石、寻沾、新嵩昆等1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绕城高速内环、外环“闭合成圈”,“环线+射线”骨干路网基本建成,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06公里,总里程达116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沪昆高铁、云桂铁路开通运营,渝昆高铁加快推进,昆明火车南站建成投入使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总运营里程达139.4公里。长水国际机场客运航线达396条、年客运吞吐量达4800万人次以上,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全省唯一的一级物流节点城市。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完成62条道路整治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荣获联合国第18届“国际花园城市”金奖。成功创建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安宁市、石林县获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累计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69.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57%提高到68.7%。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实施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建设,“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铺开,全市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建制村公交覆盖率均达100%。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22%以内。“三名”工程卓有成效,先后引进清华附中等22所名校来昆合作办校30所,本地名校领办、举办、托管145所学校,增加优质学位23万余个,高考一本上线率由18.26%提高到29.13%,人均受教育年限由9.89年提高到11.05年,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21家高端优质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建成国家级卒中中心5个、胸痛中心4个、创伤救治中心3个。市第二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市公立医院实现三级甲等全覆盖。人均期望寿命提高至80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岁。通过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合昆明马拉松赛、滇池国际龙舟争霸赛等国际性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7.29万套,完成17.9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深入开展平安昆明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目标圆满完成,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由2015年的85.07%上升至94.95%。圆满完成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16年以来,先后两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两年上榜央视“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与此同时,第四次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圆满完成。工青妇、红十字会、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安全、国防动员、人防气象、档案市志、港澳台侨等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五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开展“肃流毒、除影响、清源头、树正气”专项行动,坚决肃清白恩培、仇和等,特别是秦光荣流毒影响。组织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大力惩治公共资源交易、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整治“庸懒散拖”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干部创业“精气神”不断提振。坚决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市本级减少发文35.7%,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支出累计下降54.6%。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完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法体系,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40件、制定修订废止政府规章43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等沟通协商,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24件、政协委员提案2439件,办结率达100%。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变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大考大战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为“十三五”圆满收官画上句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抓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纲”和“魂”,结合昆明实际,把贯彻落实工作具体化、项目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步、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我们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制定全国首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域地方标准,获评《2020城市应急能力报告》A级城市,在全国较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坚决落实“五个管住”要求,加快推进“双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出台实施应对疫情稳增长20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条、促进外贸稳增长23条等政策,预算安排1亿元消费券,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主要经济指标逐季回升、扭负为正,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2%。我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应对疫情对就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打出“稳就业”“保就业”组合拳,支出就业补助资金4.3亿元,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8.43万个。10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各位代表!“十三五”是昆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五年,是城市治理扎实有效的五年,是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昆明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驻昆单位,向驻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昆明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回顾“十三五”时期的政府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到,要推动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目标持续用力;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抓关键、破瓶颈、补短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位代表!2020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反映出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长期累积的产业结构矛盾依然存在,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力支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政产学研用结合不够;城市国际化程度不高,对外开放步伐还需加快;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滇池、阳宗海水质实现稳定向好压力较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很大差距;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大力推进;有些干部工作主动性不强,“等靠要”思想依然突出,“上热下冷”“中梗阻”现象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下决心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二、“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期。围绕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目标,“十四五”时期昆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夯实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更大贡献。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综合枢纽基本建成,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辐射力影响力持续增强,“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品牌更加响亮,产业体系、城市建设、创新创业、公共服务、贸易合作等领域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速,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营商环境重点领域进入全国前列,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成为普遍形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省会城市前列,滇池、阳宗海等高原湖泊水质稳定向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和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阶。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全面深化,城市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民族关系更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进展,成为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城市。——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均GDP大幅提高,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台阶,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持续下降,科技贡献率明显提升,成为贯彻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典范。——社会文明程度再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治素养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民族优秀文化更加繁荣发展,城市人文内涵日益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更加彰显,成为新时代文化高地。——市域治理现代化能力再上新台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持续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持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不断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重点抓好十一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二是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三是努力创建更加开放的活力昆明;四是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六是建设韵味浓厚的文化强市;七是提升中国健康之城知名度;八是打造绿色低碳的美丽昆明;九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十是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城市;十一是提升社会治理和安全保障能力。三、2021年工作安排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拼搏、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省下达任务。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着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掀起“大抓项目、抓好项目”热潮,实施武钢昆钢环保搬迁转型升级、云南创视界12英寸硅基OLED等100项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启动云铜王家桥项目搬迁改造、滇金公司异地搬迁等82个项目建设,紫光芯云产业园项目(一期)、国药中生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园等30个项目完工,积极争取将云南炼化一体化项目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启动配套100万吨乙烯装置项目报批。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标准化+”在烟草、冶金、化工等优势产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持续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和市场份额。做好“绿色能源牌”昆明文章,加快推动绿色铝、绿色硅精深加工基地建设,支持北汽、昆明客车等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释放产能,力争产量达到2万辆。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建成投产,5G智能手机产量达500万台。云南锗业新材料项目、贵金属产业园一期等项目投产,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440亿元。推进五华厂口、宜良木龙、禄劝洗马塘等片区开发建设,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50亿元,建设30万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加速发展大健康产业。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昆明牌,提升“中国健康之城”品牌魅力,加快打造以中药、民族药产业为支柱,以生物制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产业为主导,以若干健康产品及服务为延伸的“1+3+N”产业新体系。大力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疫苗产业基地(二期)、沃森生物科技创新中心等122个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推动血塞通系列、云南白药系列等优势产品提升产能,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所新冠疫苗生产产能扩大至7500万剂。鼓励建设涵盖医疗康复、养生保健、健康养老的复合型养生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开发复合型健康旅游产品。全面落实行业监管要求,推进昆明国际工业大麻产业园建设、工业大麻产品研发推广、标准制定等工作,新引进30家以上企业入园发展。编制完成《昆明市细胞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引进5家相关企业入驻细胞产业园。大力发展天麻、重楼、当归、党参、附子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业,打造以轿子雪山为核心的滇中高山优质中药材产区。确保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达300亿元,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深入实施“数字昆明”建设。坚持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抓手。深入推进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云南省区块链中心建设,力争引进数字经济创新企业100家,打造3—5个区块链示范项目,新认定1—2家数字经济园区。组建昆明市信息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通信行业共建共享。加大5G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G基站1万个,实现主城区5G信号全覆盖,加快与VR/AR、医疗、旅游、智慧办会、刷脸就行等场景结合,拓展5G典型应用,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数字鸿沟”。加快浪潮昆明产业园、云南能投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普及应用,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化”改造试点示范项目10个,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企业示范。建设工业互联网国家节点和工业大数据平台。确保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00亿元。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新增500强总部企业3家、税收亿元楼宇3幢。推动会展业国际化发展,启动会展产业聚集区建设,吸引6家知名企业入驻聚集区,力争2个影响力大的全国会展落地。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增存增贷,引进3家以上中外资金融分支机构,争取利宝保险、渤海银行在昆落地开业,年内完成云南神农农业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确保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支持王家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申建国家铁路口岸临时开放,推进国际货运班列双向稳定运行,实现国际运输到发柜数量4000标准箱。加快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提升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水平,启动空港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力。围绕六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支持30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建设不少于1万平方米的国际创新中心,力争清云创新汇(昆明)基地、华东师范大学石墨烯量子材料昆明研究院2个新型研发平台落地。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依托昆明“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力争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实用技术成果300项,实现对外国际技术转移50项。强化市场主体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0%以上,新认定新型创新平台(企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团队、院士专家工作站、对外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省)引智项目各10个,新增各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力争科技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达540亿元,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12%。深入实施十万大学生留(回)昆、企业家队伍培育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300名。以昆明科创中心为平台,健全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科技人才双向兼职机制,营造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政策氛围。积极推动国家、省级科研院所建立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深化科技攻关“揭榜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推行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启动昆明(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引进中国技术市场在昆设立分支机构,实现省、市、县(区)三级科技成果汇交、开放、共享。持续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建成中国(昆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二)着力扩大内需,强化发展动力支撑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增动力,强化项目包装,完成不低于4000亿元投资项目储备,统筹3亿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完善项目立项、土地、规划和环评等前期工作要件,提高项目成熟度,力争年度储备项目转化率达50%以上。以“两新一重”项目、补短板项目、产业集群项目为重点,切实抓好资金、用地、服务等要素保障,实施好一批“十四五”开局重大项目,确保长龙高速、罗泊河水库(清水海二期)等240个重大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不低于700亿元,柴石滩灌区、轨道交通5号线等400个重大在建项目完成投资不低于1800亿元,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二期、官渡区人民医院迁建等60个项目竣工。加快推进普洛斯环普产业园等30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稳步提高工业投资占比。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实施更大力度促消费政策,鼓励汽车消费、大宗商品消费。推进茶叶、花卉、橡胶、中药材等6个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持续推进南屏步行街第二批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力争2条步行街入围省级示范试点。加快发展高端商业服务业,力争宜家等商业综合体开业,新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旗舰店50家以上。持续发展夜间经济,推进12个夜经济示范聚集区建设。推进宜良县、石林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8个以上乡级服务站、60个以上村级服务点,扩大农村消费。持续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深入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派拉蒙、华强方特、七彩世界、恒大童世界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建设,加快安宁玉龙湾、寻甸凤龙湾、呈贡梁王山现代农业公园等5个半山酒店建设,确保晋宁古滇温泉酒店建成运营,打造“昆明旅游更健康”品牌,实现旅游总收入2090亿元。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建立文创产业苗子企业库,培育一批以VR/AR、动漫游戏等为重点的特色文化企业,巩固提升金鼎、紫云青鸟、云纺、拾翠等文创园建设水平,培育5—10个示范文创园区,确保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三)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争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继续开展清理整治转供电环节电价工作,规范涉企收费,持续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战略重组,基本完成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积极谋划滇中城市同城化发展的实施路径,完善昆明市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机制,推动规划共绘、基础共联、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环境共建,加速构建错位发展、互补融合、联动支撑的格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实施等机遇,加快建设国内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高质量推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创新发展,编制《产业项目准入评价指标体系》,完成改革试点任务43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案例。深入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展示展销中心等建设,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20%以上。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扩面提质增效,力争市场采购贸易总额实现5亿元以上。加快昆明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稳住外贸基本盘,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鼓励在昆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境外银行互设本币账户,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制定昆明市国际化建设第二阶段五年规划(2021—2025),办好“住在昆明”“海外昆明周”等活动,打造“叫得响”的国际化品牌,在国家主场外交中体现“昆明担当”。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友城交流,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拓展合作。做好与日本藤泽结好40周年、与缅甸曼德勒结好20周年庆祝活动,力争新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国际友好交流城市)3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出台《昆明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开办企业、建筑许可、不动产登记、缴纳税费等21项昆明市营商环境评价一级指标,持续压减便民利民事项办理时限,最大限度缩减审批环节,推动实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之外无审批”,全力把营商环境建成全省最优、全国先进。深化“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运用,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5%。健全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市场。落实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一把手”招商,市领导、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全年分别赴省外招商不少于10次。聚焦绿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招商,全年组织精准招商活动不少于10次。发挥招商中介作用,委托10家行业龙头企业、商会、协会或专业机构开展中介招商。发挥社会各界知名企业和知名人士渠道优势,选聘10名以上招商大使。建立昆明市招商引资数字化系统,开展大数据招商。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协同招商。拓展利用外资方式,鼓励企业通过贷款、发行债券等形式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5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实际投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省级民营小巨人培育工程,培育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30个。建立民营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800亿元。(四)着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坚持城市规划治理科学高效。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结合城市环境容量和综合承载能力,下决心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格局,推动人口、产业、建设用地向滇池流域外疏解。完成《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及城镇开发边界。编制完成《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构建全要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启动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完成滇池流域及阳宗海流域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647亩。提升资源要素保障,完成新增建设用地报批2万亩,新增收储土地2万亩,完成土地供应3万亩,力争土地出让收入达到800亿元。加快国家植物博物馆、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建设。强化滇池、阳宗海流域等生态敏感地区规划管控,严格建设项目批前审查和批后监管,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精品化建设城市。启动渝昆高铁、昆明西客站“站城一体化”建设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征地拆迁工作。续建昆楚(昆明段)、昆倘、福宜、三清、玉楚(晋宁段)等5条高速公路,启动玉溪(易门)至昆明(晋宁)高速建设。加快地铁1号线西北延、2号线二期征地拆迁工作,确保5号线年内实现“三通”。新建城市道路15条、续建16条,打通断头路,启动三环闭合工程和环滇池慢行系统(一期)建设工程。新增公共充电站130座、机动车泊位1.4万个,完成9100辆新能源巡游出租车配套换电站建设。加快推进昆明都市核心区供水水源安全保障规划重大项目前期和审批工作。编制实施昆明市城市防汛排涝整治新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主城区深层排水隧道系统研究,实施海绵城市建设25平方公里。全力实施《城市更新改造行动计划》,推进城市更新改造87个项目,启动33个项目的安置房建设,完成改造项目8个,完善城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施236.1万平方米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加强违法违规建筑治理,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500万平方米。实施盘龙江沿线品质提升改造,构建滨江慢行系统,优化植物景观,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滨江夜景效果,提升沿江建筑风貌,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把盘龙江打造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推进东川港项目建设,协调推进乌东德翻坝运输码头及连接公路落地实施。高水平办好“两个大会”。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的“春城之邀”,突出绿色、安全、智慧理念,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市容市貌,实施好50个市容环境提质提升项目,完成62条城市道路优化提升,精心筹划生物多样性展览展示项目,组织好中国·昆明立体花坛大赛,充分展示春城花都形象,加快推进云南民族村、世博园以及7大城市公园提升改造,做好安保维稳、住宿交通、卫生防疫、礼宾接待等服务保障工作,高水平办好COP15大会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提升昆明国际影响力。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落实“1+5+X”网格化工作模式,开展“城市大脑”建设试点,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建成数字交通“一个大脑、三个平台”。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形成常态化健康文明提升机制。重点抓好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工作,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主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装灯率达100%、亮灯率达95%以上,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以上。(五)着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不发生返贫和新增贫困。开展“四个专项行动”,建立救助平台,建立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扶志扶智机制,定制和推广应用“找政府”“找工作”“看病”“上学”等手机App,实现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提升、就业帮扶全覆盖。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脱贫村提升行动,争取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开展“一县九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创建,做好体制机制、政策规划、项目资金等全面衔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围绕花卉、蔬菜、中药材等“6+2”重点产业,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实施“一二三行动”,巩固2个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推进3个市级示范县创建。发展“产业强镇”,评选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00个,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00个以上。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6.5亿元。推动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1100亿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6∶1。评定示范家庭农场10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以上。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5亿元以上。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做好农业种质资源库建设、申报和认定工作,提升优良品种选育能力和良种覆盖率。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乡村振兴“一五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持续深化“1+5”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创建10个省级田园综合体、50个精品示范村、100个美丽乡村。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座以上,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200个,建立常态化收运处置管护机制。完成1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3万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争创国家森林乡村100个。开展“干部回乡规划家乡行动”,编制形成有特色、有温度、有感情、可实施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完成80%以上的村庄规划编制,其他县(市)区完成全部村庄规划编制。继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项目100个以上。支持晋宁区开展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稳妥推进宜良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置。(六)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筑牢绿色发展底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推动地方环境标准制定工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0平方公里。推进滇池、阳宗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全力以赴抓好金沙江流域及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工作。加大滇池及主要入湖河道禁捕力度。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新增营造林50万亩。持续抓好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确保整改任务按时完成。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细化落实河(湖)长制,抓好滇池、阳宗海、牛栏江、螳螂川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筇竹寺防洪截污及生态补水等面山防洪滞蓄工程,完成滇池、牛栏江及阳宗海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项目48个,确保松华坝水库等7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滇池全湖水质稳定在Ⅳ类。全面落实《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以上。打好固体废物及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攻坚战,加强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完成重金属削减目标。(七)着力办实事促共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三减少”“三加强”要求,坚决落实“五个管住”,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细化防控措施,加强物资储备和人员准备,抓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境防控,确保不出现规模性疫情输入和反弹。加强新冠病毒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环境监管,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污水达标排放。构建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加快“双提升”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争创4个国家级卫生乡镇,稳妥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千方百计稳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破除影响新就业形态的不合理限制,开展全民创业活动,用好“昆明智慧就业”等信息化平台,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确保全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4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次,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全力以赴保基本民生。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0万人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0万人以上,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0万人以上,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0万人以上。落实国家社会保险降费减负政策,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开展医保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力争集采品种价格平均降幅不低于40%。加快推进DRG付费国家试点及长期护理险试点工作。扩大电子劳动合同试点覆盖面,确保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3%以上。全面推广医保电子凭证覆盖应用,确保全市医保电子凭证覆盖率达到40%。先行先试完成医保智能监管等6项试点工作。积极推动社保、医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关系转移、待遇申领、医疗保障等业务一网通办。加强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及随迁子女相关政策。加强困境儿童权益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实现城乡医疗救助市级统筹。启动14个县(市)区级失能照护服务机构项目改造建设,新增护理型床位2000张,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100%。构建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大力发展社区助餐服务,实施失能、残疾、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1.05万套、基本建成0.8万套。按照“一项目一方案”,通过政策引导、行业约束、司法协助、金融支持、市场运作等方式,分类盘活、有效化解房地产“烂尾楼”及遗留问题项目,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年内引进名师50名,新增省一级示范幼儿园2所、一级高完中2所。改善学前教育公民办结构,公费学位占比达5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85%以上,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9%、93%、96%以上。实施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计划,建成校舍7万平方米、运动场7万平方米。扎实开展控辍保学,落实“双线十人制”“动态归零督查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全面清零、动态归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普通高中普及攻坚、扩规提质,加快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中高贯通,支持市属两所高职院校争创“双高”。办好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创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注重抓好思政课、美育、体育、劳动实践、心理健康等教育工作,新增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30所,校园足球学校25所。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持续增加对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成3个县级中医院提质达标、12个心脑血管救助站建设,确保85%的县级人民医院建成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00%的中心卫生院达到“云南甲级乡镇卫生院”标准。继续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确保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9/10万及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及以下。支持晋宁区、嵩明县争创国家级慢病示范区,完成33个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卫生科技人才培养“十百千”工程,遴选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00名,引进名医名院专家工作站(室)5个。加快推进市二院新建项目、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呈贡项目、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二期,启动建设市三院吴井院区、长坡院区、市儿童医院传染病诊疗中心、市疾控中心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昆明市卫生应急调度指挥中心、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及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水平。扩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名片,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项目,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建设“一刻钟文化圈”,高质量提升“春城文化节”“春秋十讲”等文化品牌。抓好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提升整治,统筹推进翠湖片区博物馆群落和民间博物馆、名人故居、文化街区、民居民宿建设,将翠湖片区打造成为全国知名、最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融合聚集区。推进龙泉宝云片区、官渡古镇博物馆群落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实施20项文物保护工程,认定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围绕建党100周年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全民健身路径90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30个,打造“春城体育节”“一县(市)区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继续办好上合昆明马拉松赛、昆明环滇池自行车邀请赛等大型赛事和昆明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化解存量风险、防范增量风险。加强债务管控,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和处置问责机制,着力构建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探索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支持工青妇、红十字会、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推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协作机制,切实做好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专职调解员队伍和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努力把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高水平推进“平安昆明”建设,加大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等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降低命案发生率,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由创建全面转向示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谐。同时,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国防基础设施保护和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维护。抓好参事、史志、广电、双拥、决策咨询、港澳台侨、防震减灾、气象等工作,着力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八)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绷紧讲政治之“弦”,时刻校准讲政治之“标”,主动落实讲政治之“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府部门谋大局、抓经济、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的能力。全面打造法治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开展《民法典》涉及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确保应清尽清、应废尽废、应修尽修。落实宪法宣誓制度。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从严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公信力。持之以恒改作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防范“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深化拓展基层减负成果,严格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始终把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坚持抓具体抓深入,做到一抓到底,务求实效。支持保基层运转,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会议差旅等经费。精准有效落实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职工更好地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强化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和“一岗双责”,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紧盯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管好关键人,管住关键事,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保持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狠抓基层正风反腐,永葆人民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起航。站在昆明发展的历史新起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善作善成,为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来源:昆明日报

有纪

云南3条公路项目可研报告获批

人民网昆明12月15日电 (程浩)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消息,日前该单位对澄江至华宁高速公路工程、澜沧至孟连(勐阿)高速公路澜沧至孟连段工程、G219线泸水至腾冲段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批复,同意上述3项工程建设。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要求,相关部门收到批复文件后,要尽快开展初步设计阶段工作,完成后按程序报批。澄江至华宁高速公路线路起点位于澄江市九村镇温水河附近,设温水河互通立交连接昆明东南绕城高速公路,经温水河、新村、石门、海口镇、青龙镇、鸡冠山、斗居、葫芦冲、华宁县城,止于华宁县城南侧小王马村附近,设华宁复合式互通立交连接在建G8012弥勒至玉溪高速,路线全长约63.28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6米。澜沧至孟连(勐阿)高速公路澜沧至孟连段线路起点位于澜沧县富本村附近,顺接思茅至澜沧高速公路止点,经勐滨、朗勒,止于孟连县城南侧,设孟连南枢纽立交连接孟连县城,路线全长约49公里,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5.5米。G219线云南泸水至腾冲段线路起点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南侧,顺接G219丙中洛至六库段止点,经大南茂、大练地、石头寨、芒外、芒宽、桥头、敢顶、芒苍、岗党、百花岭、范家寨、打苴村、曲石、大竹园,止于腾冲市洞坪,路线全长约131.82公里,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

芙蓉镇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2020年1-5月政府投资审批建设项目名单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计划总投资(万元)1"关于昆明市西山区团结集镇取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西山区兴禹水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568.992"关于对西山区生物多样性大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西北三环(西山区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城市管理局4253.43"关于对西山区生物多样性大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环路(西山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城市管理局25961.14"关于对西山区生物多样性大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昆安高速路出入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城市管理局4033.35关于西山区白沙地项目一期配套学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西山区教育体育局28309.46西山区白沙地片区翠峰公园建设项目西山区城市管理局246192.267"西山区2019年团结街道律则社区核桃箐小组乡村生态旅游建设项目"西山区团结街道办事处5388西山290号规划路新建工程昆明市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345.129"关于对西山景区步行道路(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滇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管理局2045.1210关于重新审批西山13号规划路东段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267.211"关于对西山区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代可研)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水务局885.8612"关于对西山286号规划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257.9113"关于昆明市滇池西岸面山洪水拦截及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水务局23229.4114"关于对草海文化旅游项目市政及公共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绿地建设)二标段——汽车文化运动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380.115西山区草海北片区5号片区(一级保护区)湿地建设项目昆明市西山区水务局17590.6716关于西山区2019年滇池流域网格化清水入滇微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水务局4532.4317关于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街道弥勒寺、巡津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初步设计(代可研)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金碧街道办事处4852.4118关于审批马洒营老旧居民小区东区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代可研)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永昌街道办事处1069.9919关于西山384号规划路(华苑路~上锦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542.2120关于西山381号规划路(昆州路~兴苑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212.6121关于西山382号规划路(昆州路~兴苑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530.2822关于昆明市西山区六个军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代可研)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844.323关于昆明市西山区乡村振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20年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农业农村局305624关于西山区滇池流域及重点保护区域关停矿山后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2362.5825关于西山230号规划路(382号路~昌源南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838.2726关于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杨家社区和平巷、和顺巷老旧小区提升微改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代可研)的批复昆明市西山区福海街道办事处396.78

重言十七

2020昆明房产市场研究报告发布:昆明住宅最贵区域是……

1月12日,昆明锐理数据发布《2020年昆明房地产市场研究报告》。土地拍卖市场报告显示,在土地市场,昆明主城供应土地208宗,成交178宗,共约82家企业参拍,其中知名房企30余家,多地块溢价成交;拿地企业和溢价率持续走高,房企拿地竞争激烈。土拍市场中,以11月25日下午呈贡区斗南片区中部16宗约559.79亩土地竞争最为激烈。该地块吸引12家房企(大华、绿城、新城、龙湖、华侨城、龙光、中海、新希望、恒大、卓越、绿地、深圳盈瑞东)争抢,经过近两个小时,分别历经145和165轮竞价,分别溢价163.73%、179.56%成交。2020年,昆明土地供应较去年下滑近31%;尽管在融资环境收紧、地价走高、利润空间压缩的背景下,土地成交仍然占供应的88%,土地溢价率逐年攀升,达到10.81%。昆明锐理数据总经理梁彩霞介绍,虽然2020年一级市场供销双降,但总体市场成交比例较去年仅下降3个百分点,而且今年仍拥有新进房企拿地,且整体市场吸引82家房企共同参与,其中品牌房企达到30余家,说明实力房企仍积极在昆明布局。同时,伴随昆明城市格局扩大,市场稳健发展,但随着中心城区地块越来越少,且价格较高,市场热度逐渐向周边区域延伸。住宅市场昆明住宅市场2020年供应量增大,成交量较去年下滑15%,存量呈明显上涨态势。截至2020年底,昆明市场住宅存量932.27万平方米,去化周期近13个月。从板块来看,官南和东南板块,在板块供求中占据较高的比例;价格方面,中心板块位列第一,滇池板块、官南板块分列第二、三位;官南板块存量最高,达187.8万㎡;去化周期最长为次中心板块。从建筑形态来看,住宅市场中高层产品是市场的绝对主力,2020年昆明入市的高端项目增多,高层的销售较2019年有所下降,价格方面高层和洋房类产品平稳增长,高端住宅价格呈下跌趋势。从面积段来看,今年70-110㎡刚需产品成交量增大,而130㎡以上面积段成交量明显压缩;同时,今年高端项目增多,200㎡以上供应和销量增长幅度较大,市场分化明显。整体而言,昆明住宅市场相对稳健,保持健康的发展态势,市场分化明显,刚需与豪宅成为主流。商务办公市场2020年商办市场供应341.75万㎡,成交170.29万㎡,市场均价11603元/㎡,供求比约2.0,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同比2019年新增供应下跌17%,销售面积下跌21%,成交均价下跌1%,受市场存量及需求饱和的影响,供、销、价均有所下跌。在存量与去化方面,2020年昆明商办市场存量持续上涨,去化周期不断延长,截至2020年底,商办市场存量高达1414.7万㎡,达到近几年来的顶峰,同比19年增长14%,去化周期达99.7个月,去化压力巨大。分板块来看,商办市场整体供销较去年均有所下滑,呈贡板块供应和销售最多,但价格较去年下降21%,仅次于滇池板块的价格下降幅度。2020年昆明商业市场整体供大于求,均价持续下降;截至年末商业新增99.44万㎡,销售47.99万㎡,均价16220元/㎡,存量696.02万㎡,需174个月(约14.5年)才能去化。将商业市场分板块来看,呈贡、北市、次中心、中心、官南、东南几个板块供应量依然较高,其中仅东南板块保持供销平衡,价格则西山板块以2.69万元/㎡位居第一;存量与去化方面,呈贡板块存量最高达到140.72万㎡,而去化周期最长的是北市板块与次中心板块。写字楼市场2020年昆明写字楼供应较2019年涨幅较大,成交下滑,2020年共计新增51.93万㎡,销售18.83万㎡,成交均价13319元/㎡,存量264.46万㎡,需169个月(约14年)才能去化。写字楼整体供大于求,而供应最多的是呈贡板块达13.02万㎡,价格方面以1.88万元/㎡的世博板块最高;存量则以次中心、高新和滇池板块最高。公寓市场昆明公寓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供、销、价较19年均有所下降;2020年公寓新增供应190.38万㎡,销售103.47万㎡,均价9150元/㎡,存量454.22万㎡,需53个月(约4.4年)才能去化完。2020年办公市场官南、呈贡和东南板块供应量最多,呈贡、高新、官南板块成交量较高,呈贡、东南和官南板块存量面积最大,世博板块去化周期最长。此外,昆明近郊三区县房地产项目已达60余个,更拥有20多家全国知名房企,其中安宁承接主城外溢为主,是目前近郊区域开发项目最多的区域,而嵩明和晋宁则拥有数个千亩以上的文旅大盘。2020年近郊三区县成交与供应量最大的是安宁,安宁土地销售额占三区县销售总额78%,近郊土地出让以住宅为主,晋宁商业用地供应较大,而今年土地溢价能力最高的是嵩明,溢价率达6%梁彩霞分析,“房住不炒”将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基调。昆明商品住宅整体去化周期达到13个月,库存持续上涨,去化周期从去年4月起呈线性增长,预计2021年库存将持续增长,去化周期将继续延长,将对销量与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目前,昆明市场还是以80-145㎡刚需、刚改产品为主;但是从2020年的各物业类型的成交环比指数分析,改善类物业将是未来趋势。来源:昆明日报(记者 彭诗淇)、昆明规划建设

惊狂记

昆大丽高铁将启动可行性研究 时速不低于350公里

来源: 昆明信息港近日(5月6日),云南省发改委发布了《昆明至大理至丽江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相关服务》的招标公告,计划选聘单位对新建的昆明至大理至丽江高速铁路项目(以下简称:昆大丽高铁)进行初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此次招标预示着云南已启动了昆大丽高铁项目的前期工作。招标内容显示,中标单位需要完成对速度350公里/小时以上高速铁路安全性专题评估,同时开展包含但不限于(且不少于)在关键技术、工程建设、车辆设备、运营维护等方面课题研究,并提交研究成果。收到中标通知书后,5个月内完成并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及初测资料。从时间节点上来看,昆大丽高铁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有望在今年内完成。云南拟新建昆大丽高铁一事早在今年2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就提到过,当时云南省发改委副主任周民欣透露,在“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云南省拟投资2万亿建设十大重点工程,其中就包括了昆明到丽江的高铁项目,新建的高铁线路全长430公里,考虑采用35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速磁浮制式建设,投资估算1000亿以上。目前,昆明至大理和丽江的动车已经开通,昆明到大理只需2个小时,到丽江只需3个小时,为何还要新建一条昆明至大理至丽江的高速铁路呢?周民欣解释,随着大理至临沧铁路、大瑞铁路、滇藏铁路的逐步建成,昆明至大理铁路通道将面临运输能力不足的局面,特别是货运铁路将严重不足。基于这些考虑,有必要提早谋划新的高铁线路来满足今后的运输需求。2018年7月1日,昆明到大理的动车正式开通,列车全长328公里,设计时速为200公里/小时,从昆明至大理的时程从以前的6小时缩短到2小时。2019年1月5日,大理至丽江的铁路在提速改造完成后,昆明开通了至丽江的动车,列车运行速度提升至140公里/小时,昆明至丽江的时程缩短到3个小时。需要注意的是,昆明至大理、丽江现在运行的列车都是经过原有的普通铁路改建提速的,运行的都是D字头的动车,速度在200公里/小时以下,并非G字头的高速铁路。此次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昆大丽高铁”为新建的高速铁路,按照350公里/小时的速度计算,昆明至大理只需要1个小时,到丽江只需要1.5个小时就可到达,比现在开行的动车时间缩短了一半,“昆大丽高铁”建成后,也有利于加快大滇西旅游产业发展。(昆明信息港)

花音

全文来了!2021年昆明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2月2日在昆明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代市长 刘佳晨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各位代表连同《昆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一、“十三五”时期和2020年工作回顾“十三五”时期,是昆明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攻坚克难、团结拼搏,坚定不移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较好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五年来,我们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4342.38亿元提高到6733.79亿元,累计增长40.6%(按可比价格计算),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排名从第17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12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5年的502.2亿元增加到650.5亿元,累计增长29.5%,税收年均增幅达5.2%,占比达77.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2015年的33955元、11444元,提高到48018元和17719元,累计分别增长41.4%和54.8%。五年来,我们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6∶31.2∶64.2,初步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工业经济规模质量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8%。新兴产业发展提速,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49个、竣工194个,京东方OLED微显示器实现量产,云内动力产值突破100亿元,北汽、江铃新能源汽车建成投产,新能源乘用车制造实现“零”的突破。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区块链中心(云南省区块链中心)落地昆明。浪潮、优必选等项目建成投产,首台“云南造”服务器下线。能源产业崛起,石油炼化成为新的支柱产业,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扎实推进,昆明国际工业大麻产业园、昆明细胞产业园挂牌成立,中国中药滇中新区产业园、通盈药业生物医药基地等一批大健康产业项目加快建设,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服务业成为转型新引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5年的2098.42亿元增加到3070.44亿元,累计增长46.3%。“旅游革命”深入推进,昆明旅游形象整体提升,七彩云南欢乐世界、融创文旅城、石林冰雪海洋世界建成开业,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7.71%,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5.26%。建成34个文创园区,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94%。恒隆广场、首创奥莱等21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投入运营。中国铜业等319家企业总部落户昆明,保有税收亿元以上楼宇48幢,入驻企业税收收入总量较2015年增长1.5倍。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累计38个品牌获得省级绿色食品“10大名品”,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546个,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1家,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7%。五年来,我们着力破解瓶颈制约,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按照“两出两进两对接一提升”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现行标准下3个贫困县区全部摘帽、4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5.05万名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强化政府债务预警风险管控,加快土地出让,盘活资产资源,多渠道筹措偿债资金,累计偿还政府债务426亿元,整体债务风险持续大幅下降,政府债务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建立地方金融风险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积极稳妥处置历史案件,持续整治违法借贷活动,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滇池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实施“上截中疏下泄”等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滇池治理规划项目投资107.19亿元,省考以上25个地表水断面达标率从2015年的80%提升至100%,入选国家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经开区获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滇池全湖水质从劣Ⅴ类好转为Ⅳ类,实现了近30年来的最好水质。阳宗海水质恢复到Ⅲ类。主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以上,2020年达到100%,是2013年执行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以后最好水平。全面完成滇池流域“五采区”植被修复工程,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691平方公里。新增城市绿地1559.1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2.62%。建成草海片区生态湿地2442亩,提升滇池外海湿地3656亩,滇池湖滨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五年来,我们狠抓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煤炭产能301万吨,淘汰落后产能555.95万吨。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府机构由47个精简为37个。开发(度假)园区社会管理职能剥离移交有序推进。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公共资源交易监管机制等15项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昆明优化营商环境“123+N”机制,在全省率先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建立“红黑榜”制度,“一网四中心”“七办”模式走在全国前列,荣获2020年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城市”。市区融合发展加快,滇中新区经济运行持续向好,地区生产总值从2016年的501.11亿元增长到866.55亿元,累计增长45.5%,在19个国家级新区中排名提升3位。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设立运行。GMS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落户昆明,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首批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缔结国际友城5座、国际友好交流城市5座,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国家重要城市国际友城全覆盖。实际利用外资达28.91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527.5亿美元。南亚东南亚科技服务业合作中心、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落户昆明,生物医药大健康、高原特色农业、信息及芯片产业等科创中心挂牌运营,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总量达78家,全社会R&D经费累计投入510亿元,年均增长11.6%。昆明成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规划建设管理,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积极开展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滇池流域地区基本完成“多规合一”,全市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草海、巫家坝、东白沙河、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等重点片区建设初具雏形,呈贡新区发展全面提速,晋宁撤县设区,城市格局由单中心向多组团转变。有序实施城市修补和有机更新,推进44个“三旧”改造项目连片开发,翠湖周边等历史文化片区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形象品质不断提升。加快推进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建设,宜石、寻沾、新嵩昆等1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绕城高速内环、外环“闭合成圈”,“环线+射线”骨干路网基本建成,新增高速公路里程606公里,总里程达116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沪昆高铁、云桂铁路开通运营,渝昆高铁加快推进,昆明火车南站建成投入使用。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总运营里程达139.4公里。长水国际机场客运航线达396条、年客运吞吐量达4800万人次以上,成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全省唯一的一级物流节点城市。深入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完成62条道路整治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荣获联合国第18届“国际花园城市”金奖。成功创建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安宁市、石林县获评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累计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69.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由57%提高到68.7%。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实施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实验区建设,“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铺开,全市乡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建制村公交覆盖率均达100%。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福祉持续改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以上投向民生领域。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4.22%以内。“三名”工程卓有成效,先后引进清华附中等22所名校来昆合作办校30所,本地名校领办、举办、托管145所学校,增加优质学位23万余个,高考一本上线率由18.26%提高到29.13%,人均受教育年限由9.89年提高到11.05年,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21家高端优质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建成国家级卒中中心5个、胸痛中心4个、创伤救治中心3个。市第二人民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医院,全市公立医院实现三级甲等全覆盖。人均期望寿命提高至80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7岁。通过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验收,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人群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合昆明马拉松赛、滇池国际龙舟争霸赛等国际性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7.29万套,完成17.91万户农村危房改造,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明显改善。深入开展平安昆明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目标圆满完成,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由2015年的85.07%上升至94.95%。圆满完成安全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2016年以来,先后两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连续两年上榜央视“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与此同时,第四次经济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圆满完成。工青妇、红十字会、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安全、国防动员、人防气象、档案市志、港澳台侨等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五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持续推进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深入开展“肃流毒、除影响、清源头、树正气”专项行动,坚决肃清白恩培、仇和等,特别是秦光荣流毒影响。组织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大力惩治公共资源交易、土地出让、矿产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持续整治“庸懒散拖”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干部创业“精气神”不断提振。坚决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市本级减少发文35.7%,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支出累计下降54.6%。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完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立法体系,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40件、制定修订废止政府规章43件。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等沟通协商,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924件、政协委员提案2439件,办结率达100%。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演变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大考大战中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为“十三五”圆满收官画上句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过去的一年,我们全力抓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纲”和“魂”,结合昆明实际,把贯彻落实工作具体化、项目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步、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我们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制定全国首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域地方标准,获评《2020城市应急能力报告》A级城市,在全国较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确诊病例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坚决落实“五个管住”要求,加快推进“双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我们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出台实施应对疫情稳增长20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条、促进外贸稳增长23条等政策,预算安排1亿元消费券,全力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主要经济指标逐季回升、扭负为正,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2%。我们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应对疫情对就业造成的冲击和影响,打出“稳就业”“保就业”组合拳,支出就业补助资金4.3亿元,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8.43万个。10件惠民实事全部完成。各位代表!“十三五”是昆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五年,是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的五年,是城市治理扎实有效的五年,是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有效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昆明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驻昆单位,向驻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昆明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回顾“十三五”时期的政府工作,我们深切地感到,要推动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目标持续用力;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把新发展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领域;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抓关键、破瓶颈、补短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位代表!2020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反映出政府工作还有许多不足。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长期累积的产业结构矛盾依然存在,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力支撑;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政产学研用结合不够;城市国际化程度不高,对外开放步伐还需加快;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基础还不稳固,滇池、阳宗海水质实现稳定向好压力较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还有不少短板,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很大差距;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需大力推进;有些干部工作主动性不强,“等靠要”思想依然突出,“上热下冷”“中梗阻”现象依然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下决心认真加以解决,绝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和重托。二、“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期。围绕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目标,“十四五”时期昆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夯实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更大贡献。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综合枢纽基本建成,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辐射力影响力持续增强,“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品牌更加响亮,产业体系、城市建设、创新创业、公共服务、贸易合作等领域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速,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营商环境重点领域进入全国前列,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核心区。——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成为普遍形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省会城市前列,滇池、阳宗海等高原湖泊水质稳定向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和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阶。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加优质均衡,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全面深化,城市民族事务治理能力持续提升,民族关系更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明显进展,成为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城市。——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大幅提升,数字经济发展壮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人均GDP大幅提高,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台阶,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持续下降,科技贡献率明显提升,成为贯彻高质量发展的城市典范。——社会文明程度再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持续巩固,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治素养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文旅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民族优秀文化更加繁荣发展,城市人文内涵日益丰富,历史文化名城品牌更加彰显,成为新时代文化高地。——市域治理现代化能力再上新台阶。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持续彰显,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持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不断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成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十四五”时期我们将重点抓好十一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二是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三是努力创建更加开放的活力昆明;四是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六是建设韵味浓厚的文化强市;七是提升中国健康之城知名度;八是打造绿色低碳的美丽昆明;九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动力;十是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城市;十一是提升社会治理和安全保障能力。三、2021年工作安排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拼搏、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省下达任务。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一)着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掀起“大抓项目、抓好项目”热潮,实施武钢昆钢环保搬迁转型升级、云南创视界12英寸硅基OLED等100项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启动云铜王家桥项目搬迁改造、滇金公司异地搬迁等82个项目建设,紫光芯云产业园项目(一期)、国药中生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园等30个项目完工,积极争取将云南炼化一体化项目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启动配套100万吨乙烯装置项目报批。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标准化+”在烟草、冶金、化工等优势产业领域的融合应用,持续巩固传统产业的优势和市场份额。做好“绿色能源牌”昆明文章,加快推动绿色铝、绿色硅精深加工基地建设,支持北汽、昆明客车等新能源汽车骨干企业释放产能,力争产量达到2万辆。闻泰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建成投产,5G智能手机产量达500万台。云南锗业新材料项目、贵金属产业园一期等项目投产,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440亿元。推进五华厂口、宜良木龙、禄劝洗马塘等片区开发建设,完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50亿元,建设30万平方米工业标准厂房。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加速发展大健康产业。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昆明牌,提升“中国健康之城”品牌魅力,加快打造以中药、民族药产业为支柱,以生物制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产业为主导,以若干健康产品及服务为延伸的“1+3+N”产业新体系。大力推进中国医学科学院疫苗产业基地(二期)、沃森生物科技创新中心等122个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推动血塞通系列、云南白药系列等优势产品提升产能,支持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所新冠疫苗生产产能扩大至7500万剂。鼓励建设涵盖医疗康复、养生保健、健康养老的复合型养生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开发复合型健康旅游产品。全面落实行业监管要求,推进昆明国际工业大麻产业园建设、工业大麻产品研发推广、标准制定等工作,新引进30家以上企业入园发展。编制完成《昆明市细胞产业发展规划》,力争引进5家相关企业入驻细胞产业园。大力发展天麻、重楼、当归、党参、附子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业,打造以轿子雪山为核心的滇中高山优质中药材产区。确保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达300亿元,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深入实施“数字昆明”建设。坚持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抓手。深入推进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云南省区块链中心建设,力争引进数字经济创新企业100家,打造3—5个区块链示范项目,新认定1—2家数字经济园区。组建昆明市信息通信建设管理办公室,统筹通信行业共建共享。加大5G基础设施建设,新增5G基站1万个,实现主城区5G信号全覆盖,加快与VR/AR、医疗、旅游、智慧办会、刷脸就行等场景结合,拓展5G典型应用,着力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数字鸿沟”。加快浪潮昆明产业园、云南能投数字经济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普及应用,实施工业互联网“三化”改造试点示范项目10个,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企业示范。建设工业互联网国家节点和工业大数据平台。确保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00亿元。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新增500强总部企业3家、税收亿元楼宇3幢。推动会展业国际化发展,启动会展产业聚集区建设,吸引6家知名企业入驻聚集区,力争2个影响力大的全国会展落地。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增存增贷,引进3家以上中外资金融分支机构,争取利宝保险、渤海银行在昆落地开业,年内完成云南神农农业在上交所主板上市,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确保金融业增加值增长3%。支持王家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申建国家铁路口岸临时开放,推进国际货运班列双向稳定运行,实现国际运输到发柜数量4000标准箱。加快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提升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水平,启动空港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力。围绕六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支持30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成果转化。建设不少于1万平方米的国际创新中心,力争清云创新汇(昆明)基地、华东师范大学石墨烯量子材料昆明研究院2个新型研发平台落地。深化国际科技合作,依托昆明“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力争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实用技术成果300项,实现对外国际技术转移50项。强化市场主体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10%以上,新认定新型创新平台(企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团队、院士专家工作站、对外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省)引智项目各10个,新增各级企业技术中心40家。力争科技服务业营业总收入达540亿元,全社会R&D经费投入增长12%。深入实施十万大学生留(回)昆、企业家队伍培育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300名。以昆明科创中心为平台,健全高校、院所和企业之间科技人才双向兼职机制,营造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的政策氛围。积极推动国家、省级科研院所建立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深化科技攻关“揭榜制”、项目经费“包干制”,推行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启动昆明(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建设,引进中国技术市场在昆设立分支机构,实现省、市、县(区)三级科技成果汇交、开放、共享。持续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建成中国(昆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二)着力扩大内需,强化发展动力支撑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增动力,强化项目包装,完成不低于4000亿元投资项目储备,统筹3亿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完善项目立项、土地、规划和环评等前期工作要件,提高项目成熟度,力争年度储备项目转化率达50%以上。以“两新一重”项目、补短板项目、产业集群项目为重点,切实抓好资金、用地、服务等要素保障,实施好一批“十四五”开局重大项目,确保长龙高速、罗泊河水库(清水海二期)等240个重大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不低于700亿元,柴石滩灌区、轨道交通5号线等400个重大在建项目完成投资不低于1800亿元,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二期、官渡区人民医院迁建等60个项目竣工。加快推进普洛斯环普产业园等30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稳步提高工业投资占比。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实施更大力度促消费政策,鼓励汽车消费、大宗商品消费。推进茶叶、花卉、橡胶、中药材等6个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持续推进南屏步行街第二批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力争2条步行街入围省级示范试点。加快发展高端商业服务业,力争宜家等商业综合体开业,新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旗舰店50家以上。持续发展夜间经济,推进12个夜经济示范聚集区建设。推进宜良县、石林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建设8个以上乡级服务站、60个以上村级服务点,扩大农村消费。持续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深入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派拉蒙、华强方特、七彩世界、恒大童世界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昆玉红旅游文化带建设,加快安宁玉龙湾、寻甸凤龙湾、呈贡梁王山现代农业公园等5个半山酒店建设,确保晋宁古滇温泉酒店建成运营,打造“昆明旅游更健康”品牌,实现旅游总收入2090亿元。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建立文创产业苗子企业库,培育一批以VR/AR、动漫游戏等为重点的特色文化企业,巩固提升金鼎、紫云青鸟、云纺、拾翠等文创园建设水平,培育5—10个示范文创园区,确保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三)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争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继续开展清理整治转供电环节电价工作,规范涉企收费,持续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投融资平台战略重组,基本完成县(市)区、开发(度假)园区国有企业整合重组。积极谋划滇中城市同城化发展的实施路径,完善昆明市与滇中新区融合发展机制,推动规划共绘、基础共联、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环境共建,加速构建错位发展、互补融合、联动支撑的格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实施等机遇,加快建设国内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高质量推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创新发展,编制《产业项目准入评价指标体系》,完成改革试点任务43项,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案例。深入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跨境电商展示展销中心等建设,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20%以上。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扩面提质增效,力争市场采购贸易总额实现5亿元以上。加快昆明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建设。稳住外贸基本盘,确保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5%。鼓励在昆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境外银行互设本币账户,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制定昆明市国际化建设第二阶段五年规划(2021—2025),办好“住在昆明”“海外昆明周”等活动,打造“叫得响”的国际化品牌,在国家主场外交中体现“昆明担当”。深化与南亚东南亚友城交流,在上合组织框架下拓展合作。做好与日本藤泽结好40周年、与缅甸曼德勒结好20周年庆祝活动,力争新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国际友好交流城市)3座。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出台《昆明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开办企业、建筑许可、不动产登记、缴纳税费等21项昆明市营商环境评价一级指标,持续压减便民利民事项办理时限,最大限度缩减审批环节,推动实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之外无审批”,全力把营商环境建成全省最优、全国先进。深化“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运用,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5%。健全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市场。落实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一把手”招商,市领导、各县(市)区主要领导全年分别赴省外招商不少于10次。聚焦绿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招商,全年组织精准招商活动不少于10次。发挥招商中介作用,委托10家行业龙头企业、商会、协会或专业机构开展中介招商。发挥社会各界知名企业和知名人士渠道优势,选聘10名以上招商大使。建立昆明市招商引资数字化系统,开展大数据招商。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协同招商。拓展利用外资方式,鼓励企业通过贷款、发行债券等形式从境外融入本外币资金。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5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实际投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减税降费等纾困惠企政策,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省级民营小巨人培育工程,培育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30个。建立民营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800亿元。(四)着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坚持城市规划治理科学高效。坚持量水发展、以水定城,结合城市环境容量和综合承载能力,下决心转变“环湖造城、环湖布局”的发展格局,推动人口、产业、建设用地向滇池流域外疏解。完成《昆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及城镇开发边界。编制完成《昆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0—2035年)》,构建全要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启动全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完成滇池流域及阳宗海流域范围内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647亩。提升资源要素保障,完成新增建设用地报批2万亩,新增收储土地2万亩,完成土地供应3万亩,力争土地出让收入达到800亿元。加快国家植物博物馆、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建设。强化滇池、阳宗海流域等生态敏感地区规划管控,严格建设项目批前审查和批后监管,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精品化建设城市。启动渝昆高铁、昆明西客站“站城一体化”建设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征地拆迁工作。续建昆楚(昆明段)、昆倘、福宜、三清、玉楚(晋宁段)等5条高速公路,启动玉溪(易门)至昆明(晋宁)高速建设。加快地铁1号线西北延、2号线二期征地拆迁工作,确保5号线年内实现“三通”。新建城市道路15条、续建16条,打通断头路,启动三环闭合工程和环滇池慢行系统(一期)建设工程。新增公共充电站130座、机动车泊位1.4万个,完成9100辆新能源巡游出租车配套换电站建设。加快推进昆明都市核心区供水水源安全保障规划重大项目前期和审批工作。编制实施昆明市城市防汛排涝整治新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主城区深层排水隧道系统研究,实施海绵城市建设25平方公里。全力实施《城市更新改造行动计划》,推进城市更新改造87个项目,启动33个项目的安置房建设,完成改造项目8个,完善城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施236.1万平方米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加强违法违规建筑治理,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500万平方米。实施盘龙江沿线品质提升改造,构建滨江慢行系统,优化植物景观,完善配套设施,打造滨江夜景效果,提升沿江建筑风貌,辐射带动周边发展,把盘龙江打造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推进东川港项目建设,协调推进乌东德翻坝运输码头及连接公路落地实施。高水平办好“两个大会”。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的“春城之邀”,突出绿色、安全、智慧理念,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和市容市貌,实施好50个市容环境提质提升项目,完成62条城市道路优化提升,精心筹划生物多样性展览展示项目,组织好中国·昆明立体花坛大赛,充分展示春城花都形象,加快推进云南民族村、世博园以及7大城市公园提升改造,做好安保维稳、住宿交通、卫生防疫、礼宾接待等服务保障工作,高水平办好COP15大会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提升昆明国际影响力。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落实“1+5+X”网格化工作模式,开展“城市大脑”建设试点,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建成数字交通“一个大脑、三个平台”。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形成常态化健康文明提升机制。重点抓好环境整治、垃圾分类等工作,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主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装灯率达100%、亮灯率达95%以上,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以上。(五)着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的工作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确保不发生返贫和新增贫困。开展“四个专项行动”,建立救助平台,建立利益联结、股份合作、扶志扶智机制,定制和推广应用“找政府”“找工作”“看病”“上学”等手机App,实现低收入人口帮扶、产业帮扶、村集体经济提升、就业帮扶全覆盖。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实施脱贫村提升行动,争取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建设。加强扶贫资产管理。开展“一县九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创建,做好体制机制、政策规划、项目资金等全面衔接。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围绕花卉、蔬菜、中药材等“6+2”重点产业,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实施“一二三行动”,巩固2个省级“一县一业”示范县建设、推进3个市级示范县创建。发展“产业强镇”,评选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00个,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100个以上。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实现林下经济产值16.5亿元。推动农业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营业收入1100亿元。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2.6∶1。评定示范家庭农场100家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以上。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5亿元以上。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做好农业种质资源库建设、申报和认定工作,提升优良品种选育能力和良种覆盖率。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乡村振兴“一五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持续深化“1+5”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创建10个省级田园综合体、50个精品示范村、100个美丽乡村。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座以上,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200个,建立常态化收运处置管护机制。完成1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实施3万人农村供水保障工程,争创国家森林乡村100个。开展“干部回乡规划家乡行动”,编制形成有特色、有温度、有感情、可实施的实用性村庄规划,东川区、禄劝县、寻甸县完成80%以上的村庄规划编制,其他县(市)区完成全部村庄规划编制。继续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工程项目100个以上。支持晋宁区开展农村土地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稳妥推进宜良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置。(六)着力改善生态环境,筑牢绿色发展底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推动地方环境标准制定工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20平方公里。推进滇池、阳宗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全力以赴抓好金沙江流域及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工作。加大滇池及主要入湖河道禁捕力度。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森林质量提升工程,新增营造林50万亩。持续抓好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确保整改任务按时完成。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细化落实河(湖)长制,抓好滇池、阳宗海、牛栏江、螳螂川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筇竹寺防洪截污及生态补水等面山防洪滞蓄工程,完成滇池、牛栏江及阳宗海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项目48个,确保松华坝水库等7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滇池全湖水质稳定在Ⅳ类。全面落实《昆明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确保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以上。打好固体废物及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攻坚战,加强土壤污染重点单位监管,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完成重金属削减目标。(七)着力办实事促共享,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和“三减少”“三加强”要求,坚决落实“五个管住”,压紧压实“四方”责任,细化防控措施,加强物资储备和人员准备,抓好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境防控,确保不出现规模性疫情输入和反弹。加强新冠病毒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环境监管,确保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污水达标排放。构建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加快“双提升”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争创4个国家级卫生乡镇,稳妥有序开展疫苗接种。千方百计稳就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破除影响新就业形态的不合理限制,开展全民创业活动,用好“昆明智慧就业”等信息化平台,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确保全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4万个,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万人次,实名登记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全力以赴保基本民生。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确保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90万人以上,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0万人以上,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0万人以上,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50万人以上。落实国家社会保险降费减负政策,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支付。开展医保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力争集采品种价格平均降幅不低于40%。加快推进DRG付费国家试点及长期护理险试点工作。扩大电子劳动合同试点覆盖面,确保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3%以上。全面推广医保电子凭证覆盖应用,确保全市医保电子凭证覆盖率达到40%。先行先试完成医保智能监管等6项试点工作。积极推动社保、医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关系转移、待遇申领、医疗保障等业务一网通办。加强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平台系统建设,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及随迁子女相关政策。加强困境儿童权益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实现城乡医疗救助市级统筹。启动14个县(市)区级失能照护服务机构项目改造建设,新增护理型床位2000张,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100%。构建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大力发展社区助餐服务,实施失能、残疾、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加大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1.05万套、基本建成0.8万套。按照“一项目一方案”,通过政策引导、行业约束、司法协助、金融支持、市场运作等方式,分类盘活、有效化解房地产“烂尾楼”及遗留问题项目,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实施“三名”工程,年内引进名师50名,新增省一级示范幼儿园2所、一级高完中2所。改善学前教育公民办结构,公费学位占比达5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85%以上,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9%、93%、96%以上。实施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计划,建成校舍7万平方米、运动场7万平方米。扎实开展控辍保学,落实“双线十人制”“动态归零督查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全面清零、动态归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推进普通高中普及攻坚、扩规提质,加快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中高贯通,支持市属两所高职院校争创“双高”。办好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创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注重抓好思政课、美育、体育、劳动实践、心理健康等教育工作,新增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30所,校园足球学校25所。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持续增加对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成3个县级中医院提质达标、12个心脑血管救助站建设,确保85%的县级人民医院建成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00%的中心卫生院达到“云南甲级乡镇卫生院”标准。继续实施“关爱妇女儿童健康行动”计划,确保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9/10万及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及以下。支持晋宁区、嵩明县争创国家级慢病示范区,完成33个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建设。继续实施卫生科技人才培养“十百千”工程,遴选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00名,引进名医名院专家工作站(室)5个。加快推进市二院新建项目、云南昆明血液中心呈贡项目、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二期,启动建设市三院吴井院区、长坡院区、市儿童医院传染病诊疗中心、市疾控中心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昆明市卫生应急调度指挥中心、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及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水平。扩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名片,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包项目,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建设“一刻钟文化圈”,高质量提升“春城文化节”“春秋十讲”等文化品牌。抓好翠湖周边历史文化片区提升整治,统筹推进翠湖片区博物馆群落和民间博物馆、名人故居、文化街区、民居民宿建设,将翠湖片区打造成为全国知名、最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融合聚集区。推进龙泉宝云片区、官渡古镇博物馆群落建设。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利用,实施20项文物保护工程,认定公布第五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围绕建党100周年推出一批文艺精品力作。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全民健身路径90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30个,打造“春城体育节”“一县(市)区一品牌、一地一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继续办好上合昆明马拉松赛、昆明环滇池自行车邀请赛等大型赛事和昆明市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化解存量风险、防范增量风险。加强债务管控,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建立健全金融风险预警和处置问责机制,着力构建现代财税金融体制。探索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支持工青妇、红十字会、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推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协作机制,切实做好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创建工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专职调解员队伍和个人调解工作室建设,努力把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高水平推进“平安昆明”建设,加大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等工作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降低命案发生率,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应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由创建全面转向示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谐。同时,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国防基础设施保护和烈士纪念设施建设管理维护。抓好参事、史志、广电、双拥、决策咨询、港澳台侨、防震减灾、气象等工作,着力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八)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绷紧讲政治之“弦”,时刻校准讲政治之“标”,主动落实讲政治之“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府部门谋大局、抓经济、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的能力。全面打造法治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开展《民法典》涉及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确保应清尽清、应废尽废、应修尽修。落实宪法宣誓制度。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做好行政应诉工作。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从严规范和约束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公信力。持之以恒改作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坚决防范“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深化拓展基层减负成果,严格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始终把落实作为开展工作的主要方式,坚持抓具体抓深入,做到一抓到底,务求实效。支持保基层运转,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严控会议差旅等经费。精准有效落实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职工更好地担当作为、奋发有为。强化廉洁从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和“一岗双责”,自觉接受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紧盯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管好关键人,管住关键事,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保持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狠抓基层正风反腐,永葆人民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各位代表,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起航。站在昆明发展的历史新起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善作善成,为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昆明日报责编:黄璐编审:李星 沙兰梅终审:钱红兵 李严戳图进入专题↓↓↓

麦人

昆明年终总结出炉,简直不能让其他城市活了!

不得了了昆明年终总结出炉了!这次了不得了!!昆明大爆发2 0 1 7昆 明 年 度 总 结2018已经开始,2017已成过去而昆明在过去这一年里用日新月异来形容它再恰当不过不是所有城市都如此拼搏2017年昆明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是沪昆高铁通车?是万众齐心一起创建文明城市?还是地铁三号线通车?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2017结束而我们大昆明这份年终总结就由拉风哥代笔吧!2017昆明的各个辉煌瞬间,来一起回顾下~荣誉总结2017世界春城60佳排行榜近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2017世界春城60佳排行榜昆明排名第三中国唯一一个十强城市!(NO.1 南非约翰内斯堡:黄金高堡)(NO.2 哥伦比亚麦德林:美女咖啡)(NO.3 中国昆明:天下花都)昆明入围首批历史文化名城2017中国旅游城市排行昆明排名第29位作为拥有3000年历史同时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人文风光无限的昆明实至名归昆明的GDP超过4856亿2017年昆明经济总量超过4856亿元GDP预计增长10%成功刷新了以往的记录被列为:机遇之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普华永道发布的《机遇之城2017》报告中昆明超越众多新一线城市,排名第16名,相比去年上升一位这座充满机遇的城市是所有人昆明的骄傲!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排名第8北京耶鲁大学中心发布了城市研究报告在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排行中昆明再次杀出重围,超过众多一线城市荣登第八!省会人口吸引力位列前十百度地图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昆明在省会城市人口吸引力指数中省会城市人口吸引力排名前十!2017中国最热门旅游城市排行第172017中国最热门的50个旅游城市排行榜昆明位列排行版第17!以春城著称的昆明已成为中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具有标杆性意义的符号“中国百强城市”、“联合国宜居城市”“中国十佳绿色生态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第一名”“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城市”交通总结地铁交通线路逐渐完善2017昆明不负众望开通了3号地铁线为昆明人民的出行和通勤带来了极大便利!昆明地铁线规划9条市区线及2条郊区线现在正在建设9号线、5号线开工建设7号、8号、嵩明线、安宁线试验段多条地铁线路正在规划建设中未来昆明出门就是地铁再也不用担心堵车的风险拉风哥想想都觉得激动!!!沪昆高铁开通沪昆高铁通车运行全程只需10个多小时早上你还在昆明吃着鲜花饼晚上就能到上海吃着小笼包欣赏最美的魔都城市夜景昆明要建4个机场大昆明又要建4个机场啦!!就在昆明高新区、东川、晋宁和安宁!“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同时其他县(市)区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建设尽快形成以昆明市通用航空机场为枢纽以区县场、站为补充的市域通用机场网络为全市通航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国际航线愈发密集2017年昆明出入境流量超过340万人次验放航班架次超2.78万架次众多游客从昆明去往东南亚旅游这一年,昆明累计开通26个国家或地区国际航线56条面向南亚、东南亚、西亚特定区域辐射能力不断增强连接欧澳美非的国际化、广覆盖航线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嵩昆高速开通嵩昆高速公路全长56.89公里连接昆明经开区黄土坡和马金铺极大的方便了从嵩明往昆明方面的车辆新杭瑞高速云南境内路段实现贯通昆明至贵州六盘水实现全程高速以后去贵州开车可以节省一个小时多出来的时间可以去贵州逛吃逛吃光说就开始流口水了中泰铁路开工中泰铁路开工昆明到曼谷高铁直通进入倒计时12月21日下午酝酿多时的中泰铁路工程终于正式开工建设7个小时后到曼谷泰国人民以此条铁路为骄傲利民总结16个项目开业作为西南区门户我们大昆明将有16个项目开业这是飞速发展的重要战略篆新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改造以后的贸市场将变得更加现代化、干净和安全更加方便市民和吃货们去买买买啦宜家落户五华区宜家将落地泛亚科技新区建成后就可以不用眼巴巴的羡慕别人以后下班就可以去宜家买买买了健康证免费办理国家出台政策取消卫生计生部门的预防性体检费健康证可以免费办理公积金贷款收费取消根据住建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下发的《关于发展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的通知》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保险、公证、新房评估和强制性机构担保等收费项目均被取消36种高价刚需药纳入医保36种药品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这36种药品多为高价刚需药新的医保支付标准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到70%网上办事超方便只要一个手机就能解决各种生活问题现在在支付宝就能解决生活缴费、违章查询、ETC、挂号就诊、社保查询的问题昆明是一座寄予着青春与梦想的城市她从来不曾停下前进的脚步,一刻也不曾!五天一大变,三天一小变,像开了挂一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你就能看到它的变化和成长未来的昆明,一起期待吧!▍来源:图文综合至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他们都已加拉风哥小秘书为好友.....

虽然

如何递交一份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分析项目的必要性,所以需要由专业的团队来制作完成,它更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所以我们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想要完成一份优秀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我们首先要明确项目需求以及目的,这样我们在服务全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为项目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可以抓住政府关注的点,有深度的去分析并编制,那么评审专家都会关注哪些方面呢?1、 项目背景分析2、 项目前景市场分析3、 建设规划与实施方案4、 节能环境分析5、 经济效益:6、 社会效益7、 结论与建议经营范围: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项债申请资金申请报告水土保持方案田园综合体概念规划设计特色小镇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