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胜红工作照 记者 徐永进 摄 面对众多记者的采访,47岁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黎胜红显得有一丝局促,但一谈起植物化学,黎胜红却“健谈”了起来,话题从植物化学的历史到未来发展前景,从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到近几年自己研究的新成果……扎根云南20余年,立足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黎胜红围绕植物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功能和生物合成开展系统性研究工作,不断创新研究思路和方法,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的成果。“作为科研工作者,能在植物化学领域有所建树、取得成果,我是幸运的。”黎胜红说。用心付出 总会有所收获谈起如何走上植物化学研究之路,黎胜红多次用“幸运”一词来形容自己的经历。“幸运”的背后却是专注于一个目标的不懈努力。1996年,从云南大学化学系毕业后,黎胜红在老师的建议下报考了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生,面对自己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他通过几个月的自学和努力,最终成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员,5年顺利获得博士学位。研究生毕业后,黎胜红成为我国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孙汉董的研究助理,开启了在植物化学领域的探寻之路。2003年,孙汉董当选为中科院院士,而黎胜红却选择了前往国外留学。“植物化学是一个生命力非常旺盛的交叉学科,趁着自己年轻,更应该走出去多了解国际先进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黎胜红说。在德国马普化学生态研究所,对黎胜红来说,一切都需重新学习和掌握。为了解云杉表皮细胞结构,他从头学习植物切片技术,一头扎进科研中。夜以继日的研究,无数次的尝试,黎胜红在国际上率先建立和运用激光显微切割-超低温核磁共振-超高压液相色谱/质谱的单细胞水平植物化学研究新方法,揭示了云杉韧皮薄壁细胞和石细胞中的酚类防御物质,为精确定位活性天然产物的体内合成、运输和积累等开辟了新途径。研究工作得到了著名的德国洪堡奖学金和马普奖学金资助。“现代植物化学研究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但仍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既然选定了研究方向,只要用心付出,总会有所收获。”黎胜红说。坚持不懈 方能实现突破2007年,黎胜红以“引进国外杰出人才”的身份回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工作,并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多年来,他带领团队从30余种我国西部特色资源或药用植物中发现化合物2000余个,其中新化合物600余个,有重要研究价值和潜在应用前景的活性化合物40余个,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特色天然化合物库,其中30%以上为团队发现的新物质,这为天然新药和新农药的研究开发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并为相关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谈及丰硕的研究成果,黎胜红认为,在周俊院士、孙汉董院士、郝小江院士等科学家的带领下,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植物化学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植物化学交叉研究领域向前迈进了一小步。二倍半萜这类天然产物结构新颖复杂,生物活性广泛,在自然界极为罕见,全世界仅发现1300余个,大多数来源于海洋生物,而在植物中的分布与生物合成一直是个谜。带着这一疑问,黎胜红立足云南植物资源优势,系统开展了植物腺毛中的活性天然产物研究。每年春暖花开时,昆明植物园内总能见到他与团队爬高下低观察植物和采集样本;每当夜深人静时,他与学生们的实验室里总透出一丝光亮。多年的坚持不懈,带来令人瞩目的突破。黎胜红带领团队发现两个家族系列新奇骨架并具有重要防御功能和抗炎免疫活性的二倍半萜,在化学顶级期刊上发表了我国大陆首篇植物化学研究论文,其中部分化合物在动物模型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显著治疗作用,正在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开展深入研究;鉴定了植物二倍半萜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填补了国际上对植物二倍半萜生物合成认识的空白,以封面文章发表在植物学顶级期刊上;植物腺毛天然产物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并应邀在天然产物领域权威期刊上发表长篇综述。多年来,黎胜红在植物化学领域国际知名和主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他于2015年成为我国植物化学学科方向第一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于2018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严谨审慎 科学不容含糊在黎胜红的办公桌上,整齐地放着一本本学生论文。对每一位学生提交的论文,黎胜红都会仔细核对实验数据,在文章思路、结构安排等各个方面耐心解释修改的原因及必要性。“科学不容含糊,必须保持严谨审慎,发表文章无论大小都必须经得起考验,这是我20余年所坚持的,也是要求学生们所必备的素养。”黎胜红说。细数自己培养出来的22名博士和硕士,最让黎胜红骄傲的是自己带出来的第一位博士生骆世洪。在骆世洪即将毕业时,由于所选课题还有新的疑问,黎胜红让他推迟毕业、专注研究,这一度让他非常不理解。面对学生的情绪,黎胜红鼓励说,科研就是要有一种“刨根问底,做到极致,不留遗憾”的精神。最终在黎胜红的指导下,骆世洪顺利完成了研究课题,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中科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与黎胜红共事10余年的刘燕博士说:“黎胜红老师始终保持科研初心,总是埋头钻研文献,时时关注国际前沿最新科研进展。他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造诣、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令我深深佩服,他的言传身教也让我感受到学术之路永无止境。”“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是我们研究者的宝库,如滇重楼种植周期一般需要7年至8年,如果能够解析其药用成分生物合成途径和规律,开发新型生产方式,将极大促进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应用,并有效解决植物资源持续利用的难题,这是我们正在承担的云南生物医药重大专项研究。”黎胜红说。云南网记者 季征
央广网昆明12月10日消息: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作为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室外展览展示项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体验园项目正有序推进建设。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按照“一宫一线多园”的规划进行建设,展现云南省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从热带到寒带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云南分布的1000种高等植物中,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虽然仅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但却孕育了我国50%以上的植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物种,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王国”。10285种野生植物种子亚洲第一植物种子库 “种子盛宴”“十余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依托种质资源库对国家重要野生生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启程仪式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李宏伟介绍道,截止到2019年12月,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共收集保存植物种子、植物离体材料、植物DNA、动物细胞系、微生物菌株等各类种质资源两万三千五百四十六种,共二十四万八千五百九十三份。其中,野生植物种子一万零二百八十五种,共八万两千七百四十六份,占中国种子植物物种总数的35.2%。现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野生植物种子库。 发布多个名录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此外,2008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率先在全国成功实施极小种群物种保护行动,2013年,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被树立为典型,经验被全国借鉴。目前,全省已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建设了14个保护小区(保护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受保护对象物种达44个。华盖木、漾濞槭、巧家五针松等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人工种群10万余株,回归3000多株,迁地保护的华盖木、滇桐等已开花,部分种类能正常结实。 猪腰豆与一般豆子的比较近年来,为保护生物多在性,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会同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率先在全国发布了《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以及《云南省外来入侵生物名录(2019版)》等,为云南省率先在全国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为云南省以及国家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研究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蓝花楹种子生物多样性对普通人的意义是什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质保藏中心主任蔡杰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我们每天吃早餐都有很多种选择,今天吃面条,明天吃米线,后天吃……而这种多样的选择,这就是最简单的生物多样性。”“云南人都爱吃辣椒,那么辣椒有的适合泡着吃,有的适合炒着吃,它形状、味道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如何料理它,这就是辣椒遗传的多样性”。据英国邱园皇家植物园在9月29日发布的《全球植物和真菌现状》年度报告,全球五分之二的植物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每当我们失去一个物种,我们就会失去一次人类的机会。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能够“救命”的植物是什么?在哪里?它是否面临着灭绝……蔡杰说,保护生物多样性给人类更多的机会!“橡胶、甘蔗、青蒿素、红树林……无数植物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自己。而今年的COP15大会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能更好地推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在昆明动物所采访团参观了珊瑚礁物种育种实验室、大型仪器中心以及纪念建动物所60周年历史展。利用先进的科考技术保护生物多样性薄弱、关键等区域育种实验室珊瑚礁始建于1959年的昆明动物所直属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演化、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机构。自建所以来,昆明动物所就不断践行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绿色发展的理念,先后深入横断山脉、无量山、高黎贡山、青藏高原等开展系统的资源考察和区系分类研究,足迹几乎遍布云南的所有山脉和水系。 培育小丑鱼当前,昆明动物所以生物多样性数据中心为基础,积极筹建国家生物信息中心昆明分部。并向世界“第三极”不断发起探索,牵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五——“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将利用先进的科考技术与手段,通过网格和区域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青藏高原空白、薄弱与关键区如喜马拉雅、亚洲水塔等区域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科考以及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央广网昆明2月24日消息(记者 李劲松)记者今天(24日)获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经多年技术攻关,完成了首批鹅膏环肽毒素剧毒蘑菇快速检测试剂盒产品的研发生产,可快速完成含有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菇检测工作,填补了该领域的全球空白。据了解,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是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团队与合作企业。这项成果可在实验室、野外、营地、卫生所等多种场景下,快速鉴别有毒蘑菇是世界性难题。因此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剧毒蘑菇的快速检测方法”授权,并与企业合作生产出快速检测试剂盒产品。云南野生食用菌种类及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但也是我国野生毒菌中毒的“重灾区”。因为有毒蘑菇与可食蘑菇往往长得非常相似。例如在楚雄、曲靖等地有两种无毒鹅膏,俗称“黄罗伞”和“白罗伞”。然而,当地还有与这两种鹅膏极为相似的剧毒鹅膏,分别为“黄盖鹅膏”和“致命鹅膏”,若误食又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据研究人员介绍,有毒蘑菇的毒理机制各异,但含有鹅膏环肽毒素的蘑菇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蘑菇中毒死亡的案例中,80%至90%为含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菇所致。鹅膏环肽毒素毒性极强,毒素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酸碱和盐,常规的烹饪方法无法破坏其毒性。鹅膏环肽毒素剧毒蘑菇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成功研发,将助力云南乃至世界野生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1949年11月,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科学技术最高咨询机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综合研究发展中心。据2016年1月中国科学院官网显示,全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2所直属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共建高校(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上海科技大学)、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210多个野外观测台站,承担20余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正式职工6.8万余人,在学研究生5.2万余人;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物理、化学、材料科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等学科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我们可以看到中科院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近几年,清北复交浙科南领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在科研界强势崛起。让中科院系统的各大研究所深感压力,只能加快步伐努力前进。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中科院化学类各研究所的发展情况。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北京)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以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目标的高新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高水平的化学研究机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上海)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简称上海有机所),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才荟萃、实力雄厚、设备一流、成果丰硕,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影响的有机化学研究中心;是一个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创建于1950年6月,是中国科学院首批成立的15个研究所之一,前身是建立于1928年7月的前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建于1949年3月,是一个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并重、具有较强技术开发实力、以承担国家和企业重大项目为主的化学化工研究所。理研究所(大连)中科院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建于1948年12月。现有职工101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3人,博士生导师110余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长春应化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主要突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稀土化学与物理和电分析化学等具有明显优势的学科领域的综合集成开展研究工作,现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中科院北京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组建于1999年6月,是以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低温技术实验中心为主体,联合北京人工晶体研究发展中心和化学研究所的相关部分整合而成。全所现有在职职工50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86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9人。设有物理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材料学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动力工程、化学工程、光学工程、材料工程4个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化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学博士和硕士研究生500余人。中科院过程工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五十多年来,研究范围逐步扩展到能源化工、生化工程、材料化工、资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学科方向由“化工冶金”发展为“过程工程”。2001年更为现名。研究所中科院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渊源于1928年成立的国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3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冶金陶瓷研究所。1959年独立建所,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硅酸盐化学与工学研究所,1984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经五十多年的发展,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已成为一个以基础性研究为先导,以高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研究为主体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综合性研究机构,形成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化研究、产业化工作”有机结合的较为完备的科研体系。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地化所目前有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重点实验室、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五个研究机构,具有一流且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研究设施,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亿余元。截止到2017年年底,地化所共有在研项目主要包括973项目2项、973课题2项;重大研究计划1项;科技支撑2项;科技部国际合作1项;重大研发项目1项、重大研发课题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6项;院战略先导专项课题2项,专题4项;STS项目1项。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国家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为加快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挥中国科学院作为科技国家队的支撑引领作用,满足长三角经济迅猛发展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中国科学院、浙江省人民政府、宁波市人民政府三方领导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于2004年4月20日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简称宁波材料所)协议书。由此,实现了浙江省内中科院系统研究所“零”的突破,拉开了宁波材料所建设的序幕。宁波材料所从一片农田里起步,边规划,边建设,边招人,边科研,边服务,艰苦创业,高效创新。2007年11月30日,宁波材料所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三方组织的验收。一期建设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始建于1958年,由原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催化化学、分析化学、润滑材料三个研究室迁至兰州而成立,1962年6月启用现名。 兰州化物所目前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战略定位是“西部资源与能源化学和新材料高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力争建成具有“一流成果、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人才”,特色鲜明、国内不可替代并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国立研究机构。中科院新疆理化所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于2002年3月28日,在原中国科学院新疆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化学研究所(均于1961年成立)的基础上整合成立。 新疆理化所定位: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优势,面向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亚科技合作和国家航天与海洋需求,加强维药现代化学科建设,推进维吾尔医药的现代化、标准化、产业化、国际化;加强电子元器件累积辐射效应学科建设,为各类元器件抗累积辐射效应加固和可靠应用提供稳定的服务能力;加强敏感材料与器件学科建设,为我国航天、海洋工程中极端环境探测装备所需的温度传感器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保持优势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强维哈柯文信息处理学科建设,为新疆长治久安及“一带一路”核心区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强化中科院向西开放“桥头堡”作用,强化与中亚等国家交流与合作,强化院内合作和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增长点。将研究所建成国内特色鲜明和中亚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
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全世界患者高达4.63亿,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类和口服降糖药物,然而因低血糖风险和各种副作用,亟需研发结构类型多样、作用于不同靶标的新型降血糖药物。 草果为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属(Amomum)多年生草本植物草果(A. tsao-ko)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中药和传统香料,入药具有燥湿温中,截疟和祛痰等功效,市场年需求量在6000吨以上,因此对草果开展深入研究对促进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天然药物新药研发团队陈纪军研究组在天然源抗糖尿病药物挖掘过程中,首次发现草果提取物能显著降低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和随机血糖,且对小鼠摄食量、体重无明显影响。该研究以活性筛选和LCMS分析为导向,围绕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靶点—α-葡萄糖苷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等,系统开展了草果降血糖活性成分研究,从活性部位发现了2,6-环氧二芳基庚烷、链状二芳基庚烷、黄烷醇-脂肪醇杂合体、黄烷醇-单萜杂合体、黄烷醇二聚体等5类结构类型多样的化合物115个,其中新化合物66个,丰富了草果的化学成分。发现78个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抑制活性,IC50值在5.2~248.0 μM之间(阿卡波糖:213.0 μM),特别是tsaokoflavanols A、B、F、K和R的活性最为显著,IC50值分别为9.0、7.7、5.6、5.2和6.3 μM,是阳性药物的24~40倍。18个化合物对PTP1B具有抑制活性,IC50值在56.4~359.4 μM之间(苏拉明钠:200.0 μM),其中tsaokoflavanols F、J~L和S的活性最为明显,IC50值分别为56.4、73.0、75.1、80.4和69.8 μM,是阳性药物的2~4倍,而对TCPTP抑制活性较弱或无抑制活性,表明对PTP1B和TCPTP具有选择性。结构新颖的黄烷醇-脂肪醇/单萜杂合体对α-葡萄糖苷酶和PTP1B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是糖尿病靶标双重抑制剂。 研究组建立了在线降血糖活性筛选与LCMS相结合的新颖活性化合物的导向分离方法,首次得到新颖的黄烷醇-单萜杂合体tsaokols A(1)和B(2),建立了该类化合物ESI-MS负离子模式下的快速识别方法。 本研究深入地研究草果的化学成分,揭示了二芳基庚烷和黄烷醇及其杂合体是草果主要降血糖活性成分,特别是新颖的黄烷醇-脂肪醇/单萜杂合体具有PTP1B/TCPTP选择性抑制活性,同时具有PTP1B和α-葡萄糖苷酶双重抑制活性,是迄今对草果化学成分最为系统的研究。该研究不但为新型降血糖先导分子的发现提供了化学和药理学依据,而且为拓宽草果的新用途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上述研究成果在本领域著名期刊J Agric Food Chem(2020, 68, 11434)、Ind Crop Prod(2020, DOI: 10.1016/j.indcrop.2020.112908)、Bioorg Chem(2020, 96, 103638)、Chin Chem Lett(2020, DOI: 10.1016/j.cclet.2020.08.050)和Phytochemistry(2020, 177, 112418)上发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4项(申请号202010913172.3、202010551062.7、201911265489.4、201911265470.X)。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何小凤博士为论文的第一作者,陈纪军研究员和耿长安副研究员分别为论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云南省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云南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云南省优秀青年基金和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后备人才等项目的支持。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发布研究成果,在苦木科牛筋果中发现结构新颖的具有7/6/6/6/5环系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或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先导化合物。阿尔茨海默病又称早老性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期的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近年来,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潜在靶点探索,以及开发作用于潜在新药靶点的药物一直是各大医药企业、科研院所探索的方向。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生物学团队郝小江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课题组合作,在苦木科牛筋果中发现了结构新颖的具有7/6/6/6/5环系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经分析,该化合物可通过多靶点起作用,抑制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β-分泌酶蛋白合成等。这是科研人员首次发现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或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先导化合物,也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型药物的研发探索提供了新思路。据了解,郝小江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植物源抗早老性痴呆活性物质的发现。多年来,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展合作,研制以改善老年性痴呆、各种记忆障碍为目标的新药“芬克罗酮”,目前该药已进入二期临床;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发现可促进溶酶体生成的重要活性先导化合物巨大戟醇酯。(云南日报 记者季征) 【来源:昆明信息港】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掌上春城讯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19年新当选院士座谈会,并正式公布了今年院士增选结果,共选举产生了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郝小江当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失败积累多了自然就会成功上世纪70年代,郝小江初中毕业后当了“知青”。“插队落户在贵州省黔西县的一个村庄,后来进县氮肥厂当工人,1973年通过工农兵学员考试,进入贵州大学化学系学习。”进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后,郝小江把根扎进了“植物王国”,开始了植物化学的科研探索。视频截图1986年郝小江赴日本京都大学读博,学的是“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全合成”。他说:“那时京都大学在国际上非常有名,学的这个专业也是我们急需的,所以就去了。开始半年多很不顺利,大概做了七八十个反应都是失败的,压力很大,真正体会到从传统有机合成到植物化学,再到不对称合成,是一个不小的跨越。”郝小江说。“失败是科研人员必经的坎坷。”郝小江说,一开始很难,老失败,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积累够了,突然就成功了。“但从一个成功到另一个新的成功,波折仍然不可避免,不太可能一帆风顺。”1990年,郝小江获得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他说当时诱惑很多,有朋友相约去美国,但他毅然坐上了回祖国的飞机。“要把学到的先进科学技术带回祖国,是国内导师和国外导师的嘱托,这个不可动摇!”植物化学方兴未艾“过去我们注重植物化学成分种复杂化学结构的解析,现在结构解析包括新骨架的结构解析已经不再困难。”郝小江说,现在主要探索天然产物的生物功能和机理,摸清植物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来龙去脉、变化过程,从而调控生物合成,这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研究领域。“身处一个全国顶级的植物研究所,我们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具有原创性、方向性的研究,为植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开辟新路子。”在郝小江的研究团队通过学科交叉与联合,形成了植物资源、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相互衔接和融为一体的创新性天然产物科学研究模式。“这种模式很起作用。”郝小江说,“譬如我们将植物化学与生物学交叉,融合了天然产物特定骨架与有效基团进行小分子探针的优化设计,通过与生物学家合作,发现了多类天然产物小分子探针,逐步揭示了若干新颖的作用机制,如特异性抑制Wnt信号通路、非BAX/BAK依赖的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协同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融合、促进溶酶体生物发生等全新的作用机制,为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新潜在靶点和先导化合物,建构了以天然小分子为探针的化学生物学研究方向。”“从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生物功能、化学合成、创新药物,它是一环扣一环的。”郝小江说,“植物化学这个学科在我国方兴未艾,但目前还缺乏相对独立的、完整的体系。构建这个体系,提出重大科学问题,是我们今后20至30年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从植物中获取1500多个新天然产物近40年来,他和团队不断探索植物化学研究新模式,逐步建立了资源-化学-生物学交叉融合的现代植物化学研究体系,在植物防御、用于生物功能探索的天然小分子探针发现等研究中取得若干原创性的成果。他的科研团队从植物中获取1500余个新天然产物;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分子骨架独特、结构复杂的虎皮楠生物碱研究,新生物碱数量占国际同领域的1/3;有53个新结构类型并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分子被国内外研究组完成了全合成,促进了对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系统开展植物源抗植物病毒活性成分研究,先后发现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成分11类190余个天然产物,分别作用于植物病毒、植物寄主、激活植物系统获得抗性等途径,占国际上报道抗TMV天然产物的13.5%;从中发现了候选新农药靛红酮,具有较强的抗植物病毒病和病原菌的活性,已经获得农业农村部“新农药登记试验批准证书”。发现抗肿瘤、抗病毒、神经保护等活性成分有35类,通过合作开展了S-3等10个小分子探针调控细胞通路的新颖作用机制,并揭示潜在靶蛋白的新功能,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和药物先导分子;作为第一主持的1.1类抗早老性痴呆候选新药芬克罗酮进入II期临床试验;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Nat. Cell Biol.、Nat. Chem. Biol.、Cell Res.、Angew. Chem. Int. Ed.、PNA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9篇;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件和中国发明专利44件;2003年、2009年和2013年三次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获奖人);201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郝小江:用心语对话植物他和团队的植物化学研究成果,在植物防御与新生物功能发现、新药(新农药)发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拓展了植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我国植物化学的进步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做出了突出贡献。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19年新当选院士座谈会,并正式公布了今年院士增选结果,共选举产生了64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20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郝小江当选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失败积累多了自然就会成功上世纪70年代,郝小江初中毕业后插队落户在贵州省黔西县的一个村庄,后来进县氮肥厂当工人,1973年通过工农兵学员考试,进入贵州大学化学系学习。”进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后,郝小江把根扎进了“植物王国”,开始了植物化学的科研探索。1986年郝小江赴日本京都大学读博,学的是“植物中化学成分的全合成”。他说:“那时京都大学在国际上非常有名,学的这个专业也是我们急需的,所以就去了。开始半年多很不顺利,大概做了七八十个反应都是失败的,压力很大,真正体会到从传统有机合成到植物化学,再到不对称合成,是一个不小的跨越。”郝小江说。“失败是科研人员必经的坎坷。”郝小江说,一开始很难,老失败,不断调整思路和方法,积累够了,突然就成功了。“但从一个成功到另一个新的成功,波折仍然不可避免,不太可能一帆风顺。”1990年,郝小江获得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他说当时诱惑很多,有朋友相约去美国,但他毅然坐上了回祖国的飞机。“要把学到的先进科学技术带回祖国,是国内导师和国外导师的嘱托,这个不可动摇!”植物化学方兴未艾“过去我们注重植物化学成分种复杂化学结构的解析,现在结构解析包括新骨架的结构解析已经不再困难。”郝小江说,现在主要探索天然产物的生物功能和机理,摸清植物化学成分的结构和来龙去脉、变化过程,从而调控生物合成,这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研究领域。“身处一个全国顶级的植物研究所,我们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具有原创性、方向性的研究,为植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开辟新路子。”在郝小江的研究团队通过学科交叉与联合,形成了植物资源、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相互衔接和融为一体的创新性天然产物科学研究模式。“这种模式很起作用。”郝小江说,“譬如我们将植物化学与生物学交叉,融合了天然产物特定骨架与有效基团进行小分子探针的优化设计,通过与生物学家合作,发现了多类天然产物小分子探针,逐步揭示了若干新颖的作用机制,如特异性抑制Wnt信号通路、非BAX/BAK依赖的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协同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融合、促进溶酶体生物发生等全新的作用机制,为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新潜在靶点和先导化合物,建构了以天然小分子为探针的化学生物学研究方向。”“从植物资源、化学成分、生物功能、化学合成、创新药物,它是一环扣一环的。”郝小江说,“植物化学这个学科在我国方兴未艾,但目前还缺乏相对独立的、完整的体系。构建这个体系,提出重大科学问题,是我们今后20至30年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从植物中获取1500多个新天然产物近40年来,他和团队不断探索植物化学研究新模式,逐步建立了资源-化学-生物学交叉融合的现代植物化学研究体系,在植物防御、用于生物功能探索的天然小分子探针发现等研究中取得若干原创性的成果。他的科研团队从植物中获取1500余个新天然产物;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分子骨架独特、结构复杂的虎皮楠生物碱研究,新生物碱数量占国际同领域的1/3;有53个新结构类型并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分子被国内外研究组完成了全合成,促进了对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系统开展植物源抗植物病毒活性成分研究,先后发现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成分11类190余个天然产物,分别作用于植物病毒、植物寄主、激活植物系统获得抗性等途径,占国际上报道抗TMV天然产物的13.5%;从中发现了候选新农药靛红酮,具有较强的抗植物病毒病和病原菌的活性,已经获得农业农村部“新农药登记试验批准证书”。发现抗肿瘤、抗病毒、神经保护等活性成分有35类,通过合作开展了S-3等10个小分子探针调控细胞通路的新颖作用机制,并揭示潜在靶蛋白的新功能,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和药物先导分子;作为第一主持的1.1类抗早老性痴呆候选新药芬克罗酮进入II期临床试验;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Nat. Cell Biol.、Nat. Chem. Biol.、Cell Res.、Angew. Chem. Int. Ed.、PNA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9篇;获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件和中国发明专利44件;2003年、2009年和2013年三次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获奖人);2017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03:08▲郝小江:用心语对话植物他和团队的植物化学研究成果,在植物防御与新生物功能发现、新药(新农药)发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拓展了植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我国植物化学的进步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做出了突出贡献。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杨质高 实习生 马永娇 文云南省科技厅供图、视频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发布研究成果,在苦木科牛筋果中发现结构新颖的具有7/6/6/6/5环系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或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先导化合物。阿尔茨海默病又称早老性痴呆症,是发生在老年期的一种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群体。近年来,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潜在靶点探索,以及开发作用于潜在新药靶点的药物一直是各大医药企业、科研院所探索的方向。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生物学团队郝小江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姚永刚课题组合作,在苦木科牛筋果中发现了结构新颖的具有7/6/6/6/5环系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经分析,该化合物可通过多靶点起作用,抑制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β-分泌酶蛋白合成等。这是科研人员首次发现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或可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先导化合物,也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型药物的研发探索提供了新思路。据了解,郝小江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植物源抗早老性痴呆活性物质的发现。多年来,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展合作,研制以改善老年性痴呆、各种记忆障碍为目标的新药“芬克罗酮”,目前该药已进入二期临床;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发现可促进溶酶体生成的重要活性先导化合物巨大戟醇酯。(记者 季征)【来源:云南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市民在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漫步目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正有序推进生物多样性体验园项目建设。作为《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的室外展览展示项目,生物多样性体验园按照“一宫一线多园”的规划进行建设,展现云南省丰富的物种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责任编辑:李茂颖作者:顾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