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理科跨专业考哲学好吗?哲学专业未来前景怎么样?有什么好建议?冢越

理科跨专业考哲学好吗?哲学专业未来前景怎么样?有什么好建议?

理科跨专业考哲学好吗?哲学专业未来前景怎么样?有什么好建议?跨专业考哲学那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我建议最好能一次性读到位,最好读到博士毕业。哲学专业就业其实不如其他别的专业。如果读到博士毕业,可以去高校。第一,为什么要读哲学专业?很多同学选专业,很多都是有一种盲目的趋从性。其实自己压根就不知道喜欢什么,忽然有一天心血来潮,觉得自己对这一专业有点兴趣,那就果断的报考。考上读了一段时间之后,这才觉得自己对这个专业压根就没有感觉。如果是你在选专业之前,对你所报考的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那可能会比较好一些,最起码没有那么的盲目。也不会出现,考上之后会出现抗拒之类的问题。因此,我想问,你报考哲学专业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准备走这条路呢?学哲学要坐得住冷板凳,没有这个心理准备,我建议还是再考虑一下。第二,考上之后你怎么学习哲学?如果之前有一些哲学底子,跨专业之后,在读研期间肯定是要补修本科的哲学的。补修本科专业核心课,这个最少要修够两门,好多高校可能比这还多一些。因此,考上之后,可能会很繁忙。你自己能否顶住压力,迎难而上,这就需要你自己好好考虑了。再者,读研也是为了提高自己,你肯定要读大量关于哲学的书籍,有些是比较晦涩难懂的,看看自己是否能沉得住气,坐得住冷板凳,这个很重要。毕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为了能毕业,我们也是要想尽办法。这些都是源自我们对哲学的热爱。第三,明确以后的就业方向。说真的,哲学毕业找到工作的难易度,或者概率。远远低于你的理科专业,这个你心里也应该有一杆秤,有个底吧。如果毕业想找个好工作,我建议再往上考,因为硕士毕业,你这个专业找工作确实有些麻烦。当然,我只是说有些麻烦,并没说困难。工作肯定能找下,但和你的理科专业相比,那肯定就没发比了。我们获得高学历,到头来还是为了能有个好工作,因此在选专业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好,不盲目,不随波逐流。如果考虑好了,那就坚持到底吧。最后,我想说,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读到顶端,那肯定是很厉害的。世上最怕认真二字,专业没有好坏之分,那看你能努力到什么程度了。

落山风

跨专业上岸北大,这是我的考博故事

来源:考博圈 作者:洲洲本人普通二本,硕士北京211、985高校,本硕皆为英语专业,跨考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现已成功上岸。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仍旧充满了不真实感。回想自己从读研时期爱上学术,到备受挫折远走他国,再到重返故土奋力一搏。期间的各种心酸不易,真的不足为外人道也。无心插柳柳成荫,最终机缘巧合地被北大中文系最知名的教授之一录取,深感自己幸运,也深叹功不唐捐。故而将我的考博经历和心路历程与还未上岸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愿各位能从中获取一二经验,早日圆梦。我是在读研期间接触到了现在从事的研究方向,那时便深深为之吸引,立下了深造的宏愿。因本人英语系出身,当时学院老师都鼓励我出国念书。谁知道在成功陶瓷,写完研究计划,得到老师的offer之后,我没能申请到奖学金。因家境普通,实在无法在经济上支持我完成学业,于是我只好放弃。参加了学校某项目远赴欧洲一年。期间学术梦想始终无法泯灭,于是毅然回国考博。北大中文系是我的夙愿,我现在的导师曾是我不敢企及的梦想。因此虽然心之所向,但是仍旧不敢冲动,考虑到诸多现实因素,还是稳妥的报考了我硕士学校的中文系,选择的专业是文艺学。因为之前便有雅思成绩,研究计划也是早已写好的,便抱着试试的心态,报考了北大中文系。从去年九月至疫情前,我除了去旁听北大报考导师的课(每周3小时),便一直在复习文艺学。此时我已经算是半工半读,一边需要一定的收入保障生计,同时也抓紧时间复习,找导师。借助地理位置优势,我面见了报考的两所院校的老师,老师不会许诺什么(尤其是文科),只是说欢迎报考,鼓励好好复习。因为博士生考试没有参考书,我找到了自己报考的老师录取的博士,询问了一下他们当时看过的书,又买到了历年真题的回忆版(北大没有),以供参考。在这样知己知彼之后,我便安下心来全力投入复习。复习基本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专业课基础书目,尤其针对跨专业的我而言,硕士入学的参考书都需要重新阅读一遍,拎出该领域的研究架构和历史脉络。这一阶段大概需要一个月即可完成。在了解基础知识和学科架构之后,深入重点,反复阅读几本书(具体书目可以咨询心仪导师的博士生当年的备考书目),并且有条理有逻辑地做笔记。这一阶段相当于二轮复习,要深入,反复研读,做笔记是重中之重!博士考试不在知识点本身,而在于你的思辨、批驳和表达能力。所以二轮复习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点的串联,逻辑框架的搭建,更重要的是对大的理论和问题的整合性思考。这一阶段过后,是输出环节。博士生考试是表达能力的考核,需要谨记书面写作能力是考核一个博士的重要标准。因此一定要多写,多练,把思考化作笔尖的文章。试着自己给自己提问,并且让自己限时作答。这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一方面,它能让你在输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有些知识点记忆不深,有时逻辑不够清晰,理解不够到位等;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帮助你练就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因为不管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表达,都将是博士生入学考核的关键。而如果是申请制的录取制度,研究计划和论文发表则是重中之重。因为我是转专业考试,所以本身没有并没有该领域的研究作品。此前在外语系成绩平平,也没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幸而今年北大的初试是以研究计划为考核标准,不参考背景,所以非常公平。研究计划的写作虽然大概只有三四字,但实则需要大量的文献阅读和独立思考。个人总结下来,研究计划的写作核心问题就在于发现一个好问题,即一个值得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老师在这个阶段考察的是你发现问题的能力,而问题的发现一定是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拓展。这就使得文献阅读能力变得至关重要。大概确立研究对象之后,要快速检索相关文献,迅速筛查做出判断。再根据不同研究视角分类打包,按重要性标记阅读等等,都是做文献综述必不可少的技能。阅读之后记笔记,记录下自己的批判性思考,最终以此形成自己的问题,设定自己的研究步骤。针对我的学科和报考导师而言,一个好的问题意识便是研究计划致胜的关键。而研究计划的主要任务就是阐述你的问题,并且详述该研究的意义和合理性,以此说服导师你的问题是值得研究的。因为疫情原因,今年的种种为考试所做准备都没能如我所愿的派上用场。但是深感功不唐捐,不管是比较文学还是文艺学,学习的方法、能力,以及学科本身便是相通的,这使得我在面临北大的面试机会时,能迅速重拾之前读过的书,写过的东西,快速掌握比较文学的学科架构和历史发展,最终成功被北大录取!记得面试结束的时候,在场的诸位老师为我是英语系出身而研究了中国问题而吃惊,更没曾想我的哲学(文艺学)知识了解如此详实。因此印证了硕士导师曾说的,博士需要的是独立研究和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导师的首要考量,当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离成功便很近了!最后仍旧想给未上岸的准博士们说,其实无论如何备考,如何报考,愿大家坚持心中所爱,勇敢追梦。在我看来,对学术最真挚的爱,对报考专业的执念,对报考导师的认同和钦慕,才是学习最大的动力。你要相信,只要不断走在进步的路上,最好的、最对的一切,都会来到你身边。祝各位都得偿所愿。事事皆尽力,则好运常相伴!

火凤凰

我如何利用3个月跨专业考上名校博士

(一)2019年的全国研究生招生工作已接近尾声,许多非“双一流”的学生都已经通过考研实现了鲤鱼跳龙门,摆脱了原生的低学历身份。回想当初的自己,也从一个普通的学校,通过考研来到了北京,并最终进入令很多人羡慕的单位。然而,我今天想谈的却并不是考研的经验,而是如何在男人、女人之间实现第三种人—博士。以老寒的体验,考研的经历尽管有所差别,但基本都是一样的,雷打不动、风动不散的是每天苦行僧般的复习;而考博的经历则是各有各的不同,看似小同却大异,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考试的公平性来说,高考看成绩,是真刀真枪的在战场上厮杀,能者胜弱者败;考研看学校,好的出身能让你在考研的路上走不少捷径,少不少障碍;考博则看导师,考生能上不能上,全靠导师说了算。正所谓,“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所以,归根结底,考博的关键在导师。(二)接下来说说,我为什么要考博。2011的夏天,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了某部委直属的一事业单位。有体制内工作经历的人都知道,对于这种单位,不论岗位轻重大小,博士几乎是标配。还记得前几天和中科院的几个朋友聊天,说现在的单位太过追求学历。即使是有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实验岗位,还非得是博士毕业,其实研究生水平,甚至本科生就足够了。当然,8年前的学历“风潮”并没有现在这么流行,我大概属于比较幸运“漏网之鱼”。可以想象,在这种单位工作,作为一名小硕,是何等的独自悲凉。这钟感觉就好像,环顾四周,皆是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而自己却是一个武功低微之人。所以,每次与外单位的人进行交流时,对方都会默认我是博士毕业。每次别人叫我寒博士的时候,我心里都有骂上一句,“你他妈才是博士,你全家都是博士。”并暗自决定,等考上博士的时候,老子一定要在胸前挂一个牌子,上面用鎏金大字写着“我是博士”。在受到这样的无数次伤害之后,我终于决定考博。之所以是“终于”,是因为一开始我并不想成为一名博士僧。尽管我的四周基本都是博士,但多年的工作让我觉得自己并不比他们差,甚至有些时候很多博士反而不如我这个小硕,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博士在我心中那种的神圣感。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老寒一直信奉“不打无准备之仗”。既然决定考博,那就一定要一战翻身。(三)接下来说说老寒的备考之路。前面说过,考博最重要的是导师,选对了导师,考博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一半的一半。如何选?怎么选?选谁?首先,是确定博士的类型。我对自己读博士的目的很清楚,并不是为了在学术上有多高的造诣,而是拿一个博士文凭,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添砖加瓦。因此,只能选择在职博士。其次,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导师而不是专业和学校。导师一定要选自己熟悉且认可自己的,或者要选与自己存在紧密利害关系的,比如你经常请的专家,或者你项目的乙方。原因很简单,熟悉并认可你的导师肯定会乐意你报考他的博士;而与自己存在利害关系的,由于你能给他带来一定的好处,自然也会为你投桃报李。我把我心中这两类导师的人选列了个表格,然后根据导师的影响力、专业、学校以及对自己未来提供帮助的可能性等进行逐一打分,最终确定我现在的博士导师。之所以选他,主要是因为他有名气有影响力,学术上属于准院士级别;职务是我领导的领导,能为我的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虽然他的专业与我研究生不同,但却与我当时从事的项目十分接近。确定好导师之后,接下来就是拜会导师,让导师知道并认可你。中国历来是一个人情社会,你要让导师明白的你的意思,首先你自己得意思意思。意思不在大小,关键是要有心(此处省略一万字)。拜会导师的时候,要尽量让导师明确态度,这非常关键。真正认可你的导师,会明确告诉你,只要笔试过了就没什么问题。和导师确认好后,接下来就是准备复习。首先你要做的是确定考试大纲,特别是作为跨专业的考生,要明确自己需要看哪些参考书。我记得当时要考的专业课共有两门,需要看的参考书大概有3本(400-500页的那种)。尽管从下定决心距离考试时间还有半年多,但工作多年的我完全没有在学校的那种热情和动力。主要是工作后能复习的时间很有限,说到底是没有复习的动力。因此,就一直磨蹭到距离考试只有3个月才开始真正准备。(四)考博素来有考英语之说。意思是只要英语过线,笔试基本都能通过。这里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因为英语是全校统一考试统一改卷,是一招一式皆是实力,因此相对来说比较客观公平;二是因为专业课的主观性更大,而且考生往往复习很有针对性,原因很简单,真正认可你的导师是会为你划复习重点的;而且,如果你是本校的学生,关于专业课的内幕消息那就更多了。因此,明白其中的道理后,我将自己的复习战线分两条并行推进:一手抓英语,一手抓专业课。双管齐下,齐头并进。要记住,就复习资料而言,不论是英语还是专业课,历年真题永远都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没有之一。对于英语,我在这三个月里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将十年真题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做了两遍。对于专业课,我先用第一个月的时间将3本参考书先快速浏览一遍。第一遍看书不是为了记住知识点,而是作为跨专业的我而言,要找导师辅导必须要对课本的脉络有个简单的判断。不然,导师即使告诉你重点,你也不知道复习书上的哪一部分。在导师勾完重点后,我又通过朋友找到了在该校的一位博一的学生作为参谋,以了解更多的“内幕”消息,进一步缩小复习范围。在最后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又对近十年来的专业课真题浏览了一遍,并将其主要的考点进行划分归类。这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出题的老师非常懒,尽管每年的考题有所变化,但知识点就那么少数的几个,甚至很多专业课题目和往年的一模一样。你要做的,就是将导师的重点与这些考点进行对比,查漏补缺。在考前的最后一刻,不少学校往往有一些英语辅导班,如果有条件的话一定要参加,特别是第一次参加考博的同学。因为,这种辅导班往往与学校的出题老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其中的奥妙你懂的。(五)工作以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人生的选择大于你的努力”。一直以来,我们往往有个错觉,那就是信奉“努力就会成功,努力改变命运”。可是,错误的努力只会让你在痛苦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在几年的工作中,通过与不同单位,不同级别的人接触时,我才发现选择对于一个人而言太重要了。有时候一个岗位能决定你的地位,你的财富,甚至你一辈子的生活质量,这与你后期的努力没有任何关系可言(以后会专门写)。考博,对大多数人而言,不仅仅只是一个学历,更是一种改变人生命运的选择,是对无力改变现实的另一种解决之道。但考博的性质,又决定了它不可能像高考一样那么公平。里面的规则、潜规则都心照不宣的存在于这个江湖。也许,理解并掌握这种潜规则也是考博的一种技能。

仁声

考研为了能考到好一点的学校报了哲学,考哲学的研究生有用吗?

考研为了能考到好一点的学校报了哲学,考哲学的研究生有用吗?一般考哲学的同学分为三类,第一类本科就是这个专业的,第二类对这个有兴趣的,第三类跨专业考研数学又不太好,想考上研究生或者是公共课基础还可以想跨专业考研考个好点的学校的同学。所以在考研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目的、需求和职业规划综合的考量一个专业。至于说这个专业有没有用,当然是有用的,而且就业面比较宽的。首先,你可以继续网上读博士研究生,然后在高校里面任教,大学老师的薪金待遇是非常不错的,更重要的是一年两个大假期,不要太美。其次,可以去各种文化传媒机构从事编辑、文案等工作,毕竟如果哲学学的好,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也不会太差。再次,你也可以去做研究,比如像一些科研事业单位也是不错的选择。除了上述说的那些,如果你愿意的话,其实像人力资源管理、新闻传播类的、活动策划类的,也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这里说明一点,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存在即合理,只要你学的好,就可以融会贯通,把哲学方面的知识用于更广阔的天地。如果大家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个赞,让我知道你来过

此亦至矣

跨专业申请博士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留博士:深耕研究生教育咨询行业10余年,我知道的行业信息,都告诉想要读博的你!关注留博士,有你好看。hi 我是留博士,今天跟大家聊聊关于跨专业申请博士的事。在平时的咨询中,博士了解到想要跨专业考博士的同学无外乎这两种。1、跨到相近专业。2、从文科转到理科,或者理科转到文科。对此,同学们有很多困惑,今天博士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其实跨专业申请博士就目前来看已经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跨专业。不过重点是,在准备转专业前,我们一定要先弄清楚“Why would I switch fields?”在决定之前我们不妨试着问自己两个问题:1、“我为什么转专业?”2、“我的热情是否足以支持我克服跨专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好比我的一个朋友,从本科到博士,之后到博士经历了退学换学校,这期间一直在转专业,久经波折才找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他本科是某高校的农学专业,后转为植物学专业,再到国内C9的市政工程博士,之后又出国读海洋科技的博士,最终确定自己的兴趣点环境科学专业,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了。在搞清楚为什么换专业后,我们再聊聊跨专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相信大家在换专业时想要放弃的最大原因就是,专业背景不足,没有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很多同学没有自信能转专业成功。但事实上跨专业最重要的是得到导师的同意和认可,你需要有充分的理由去说服你的导师认可你的决定。掌握下面这两个策略申请和自己原来专业不同领域的博士,基本上70%的几率能说服导师:一、联系自己原专业领域方向的导师这个方法很重要,很多转专业的学生都是这样成功的。很多同学在转专业时们对于研究方向是不了解的,也没有相关背景,但是如果凑巧你原专业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有和你开专业的研究方向基本一致,那么两者之间就产生了融合点。其次,对导师的其他方向做好研究,书写自己的研究计划,在报告中阐述自己的意图和优势,这时很有可能会得到导师的认可。总之,寻找和自己原来专业有交叉点的教授,这样可以弥补专业背景的不足。二、拓展自己的研究经验如果你想要转的专业跨度很大,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提高自己在所申请专业领域的研究经历了。具体可以参考以下途径来实现:1、找一份具有领域相关性的实习工作,2、修第二专业,学习相关知识,查询资料、阅读书籍、观看网课来提升自己相关领域的专业素养。既然我们选择了跨专业,那就要至少提前两年开始准备,增加相关经历,认真准备申请资料。大家记住跨专业是一定是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的。在这里对于已经决心换专业的博士申请者,建议你提前做好以下准备:1 和你的导师交流个人意向。因为你的导师是了解你学术能力的人,知道你是否适合换专业,会从导师的经历和阅历出发给你更加理性的建议。2 和跨专业领域的导师进行交流。在交谈中说明自己的决心,附上个人研究计划和换专业的意向,保持自信,侃侃而谈,申请成功的机率大一些。如果你对最终决定跨专业申请,仍然存在疑问,就来找我们吧!留博士深耕研究生教育咨询行业10余年私信可免费领取海外读博全攻略,欢迎投稿分享你的海外留学经历!

不辩牛马

励志:10年不懈奋斗,他从民办高校垫底,跨专业考博985名校成功!

“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广州游玩,在中山大学的围墙外面徘徊了好一会都没有胆量进去,有点像是卡夫卡《城堡》里的K,当时我绝对不会想到,十年后我居然能够成为她的一员。”在采访过程中,陈凤伟始终彬彬有礼。谈及考博的历程,他总是给出一个个类比,但又不失作为一名哲学专业研究生该有的严谨。他语气平和内敛,又带着些许幽默。无论是讲述初到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求学,还是广州大学硕士毕业,以及如今考入中山大学攻读博士,从他的语气中,这一路的荆棘和艰辛都很难听得出来。但回望身后那条交杂着至暗和高光的奋斗路,能清晰地看到一名“非典型学霸”十年间的成长与坚持。怠慢学业,曾是垫底少年陈凤伟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原生物工程系)2011届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专科毕业生。显然,陈凤伟并不是一名“天生学霸”。起初他对专业并不开窍,在班级成绩排名中常常垫底。大一上学期结束时,刚好踩在及格线上的均分还有挂科,犹如一盆凉水当头浇下,一度令陈凤伟感到气馁,像是一头挨了锤的牛。陈凤伟还记得那时的自己,只要是比自己稍微优秀一点的人,他都非常羡慕。2009年春天,那是陈凤伟读大一的第二个学期。他从没想过一次班级活动,将会成为他下半场“开挂人生”的转折点。那是一次班级合唱比赛前的练习,天生五音不全的陈凤伟硬着头皮被“赶鸭子上架”。当所有人正在唱到《我的中国心》副歌部分“长江、长城,黄山、黄河……”时,唱男中音的他跑调跑得格外明显。正在指挥合唱的是时任音乐系教师、出了名的严格的赵洁玮老师。她一声喝下,把陈凤伟从队伍里揪了出来。陈凤伟红着脸等着挨批评,没想到的是,赵老师点他出列并不是因为跑调,而是听出他有一副天生的好嗓音,希望能把他纳入校合唱团进行培养。从那时起,陈凤伟的生活好像突然有了奔头。他开始热衷于唱歌,每次都准时到合唱团排练,通过不断积累的声乐练习,他开始在学校晚会上崭露头角。后来,经过层层选拔,陈凤伟和另外两名团员组成的美声组合,大三那年还在全国性的声乐比赛中拿到了青年组美声唱法银奖。“生活就是这样,你努力达到了一个你觉得很难的目标,之后你就会更有信心,也会通过不断努力突破自己以为的极限,成为更优秀的自己”,陈凤伟打趣道:“我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可比我在专业课显微镜下看到的微生物还多,如果不是老师当年的指导和鼓舞,想必现在还不知道出路在哪儿呢。”在陈凤伟看来,赵老师教会给他的不仅仅是唱歌,更多的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信心和方向。他意识到,大学可以学到的不只是专业知识,还有一种适用于其他领域的学习能力。就读于武生院的这三年,从班级里的“跑调大王”,到去北京参赛夺奖,这一过程就好比陈凤伟这十年求学路的一个缩影。他开始笃信,哪怕履历是一纸空白,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或许终能如愿以偿。赵老师曾对他说,会唱歌的孩子能力都不会差,人生不一定都要当一只兔子,也可以做一只乌龟,虽然没有兔子跑得快,但成就不一定比兔子少。这段话深深烙印在陈凤伟心中,即便后来对比身边早已在事业上成绩赫赫的友人,陈凤伟仍然坚持着自己求学问道的初衷,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收获更大的硕果。暴跌14斤,考研从零开始尽管是一名理科生,除了音乐,陈凤伟一直还想从事文字工作,这是他擅长的另一面。从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毕业后,他先后在两家杂志社从事采编工作,但是与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一样,他并不满意工作现状,而后,他选择孤注一掷考研。2013年夏天,决定考研的那一刻,陈凤伟告别了停留了五年的武汉,当时,在空间日志里他写上一句话,“五年,如梦初醒,而梦却也成了人生基石。”从这开始,他的人生开始发生了更大的转变。陈凤伟回到海南老家,着手准备考研复习,彼时距离考试刚好只剩100天,在这3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几乎是从零出发,对于跨专业考研来说,无论是政治、英语,还是两门哲学专业考试,就像美声一样,都是毫无基础可言的。其中考研最难的部分就是英语,在此之前,陈凤伟甚至连唯一参加过一次的英语3级考试都未能通过。他从日复一日背单词和做阅读训练题开始,不断地突破自己的能力局限。在那段时间里,他要花费大量的脑力记忆英文词汇和哲学术语,如果记不住,就都重新再来一遍。“那段时间我整箱整箱地喝核桃露补脑,那味道我到现在想想都觉得可怕。”陈凤伟笑称。在那100天里,陈凤伟深受失眠和厌食困扰,每晚都只能辗转到凌晨三四点才能睡着,在床上往往要酝酿2个小时。他回忆:“我想过了无数遍考不上的结果会是怎样,但是,第二天又不得不爬起来接着看书,如果当天计划好的量没有看完,我只能凌晨的时候再多看一点。”在承受心理压力的同时,陈凤伟甚至一天只吃两餐,因为他想节省吃饭的时间用来睡眠,时间一久,他患上了轻度的厌食症。直到考研结束时,他暴瘦了14斤,原本就偏瘦的他,看起来更是骨瘦如柴了。“不过这些倒也算不上什么,更难受的是孤独的煎熬吧”陈凤伟仍记得,那年考试是在元旦之后。新年夜那晚,烟花在天空绽开伴着人群欢呼声,清晰到有些刺耳,让独自在屋里看书复习的他不禁有些酸楚:“自从复习之后,我就没有和朋友出去玩过一次。”在陈凤伟看来,考研是一个自我磨练和肯定的过程。他原本以为自己是一个会学习的人,但是在那段经历里,下的苦功夫却是最多的,而且越往后学习越发现自己的愚钝。在他的书桌墙上,他曾制定了一个严格的时间表,并且在上面用英文写了三个单词:Confidence、Concentration和Resolution,用以勉励和催促自己每天不断看书做题。对于曾经懒散的自己,陈凤伟需要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律。2014年,陈凤伟如愿考取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这成为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也印证了那句老话:一分耕耘才可能有一分收获。辞职考博,理想一墙之隔并非出自哲学专业科班却跨专业考研的选择,其实并非陈凤伟一时冲动。他很早就向往这门学科,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西方现代小说的热衷,但是如果要真正读懂这些小说的内涵,就必须学习哲学。对陈凤伟来说,小说是他前往哲学的通道,同时,哲学又是他理解小说的路径。抱着这样的想法,他认为学习研究哲学是非常有益的,这也成了他后来考博的初衷。硕士三年,陈凤伟尽可能地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除了完成自己的学业课程和论文,每周,他还坚持到中山大学旁听哲学课程,并暗下决心,立志考取中山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可是考博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6月,硕士毕业后,也为了有收入支持考博,“恋家”的陈凤伟回到海口,在一家报社做了编辑。然而,报社的工作大量占用了他的时间和精力,第一年考博,因备考不充分,落榜了,但他的排名是落榜里最高的那一个。第二年,他决定辞掉工作,重返广州,顶着和考研时同样的压力复习。“都说有梦就有远方。我要逼自己一把,看这个梦能不能渡我过去”。这一次,他成功了。“我不觉得我的经历是一个好的案例,如果我早在读武生院的时候,能更用心更刻苦地学习,早一点醒悟,或许现在就不会像西西弗推石一样,人生一遍一遍地重回原点,浪费了那几年的时间。”陈凤伟感慨地说:“没有什么人生是开挂的,有的只是不断的努力和恰当的选择而已。今年6月,在得知考取了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研究生之后,陈凤伟有些情绪失控。十年前那个站在中大墙外不敢进去的少年,十年后他可以名正言顺地走进这所名校。墙里墙外,虽然理想只有一墙之隔,但陈凤伟知道,这整整十年的路,走得多么不容易。来源: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文字来源:程晓璐 责任编辑:黄雨欣 马宇航

丑八怪

这3个大学专业,就连博士毕业都难找工作,报考一定要谨慎思考

转眼间2018年已经过去了,我们已经迎来了崭新的2019年,不知道你在近日是否观看了新年贺词呢?看完了之后是不是内心感到非常澎湃呢?我国今年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人数多达几百万,研究生初试也已经告一段落,尽管结果没出来,但是他们已经跨越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现如今,我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算太乐观,所以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参加研究生考试来提升自身的实力,渴求能够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虽然学历越高越容易找到工作,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有一些专业却不是这种情况,不管是大学还是研究生,即使是博士也有一些专业并不算太容易找到工作。这些专业有的是由于市场需求比较小,有的则是因为自身的学科特点,使得这些专业的同学们在毕业之后非常的迷茫,有很多人都转专业或者是跨专业去考研。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说的这几个专业,即使上了博士,将来还是比较容易,难就业,甚至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如果是明年要参加高考的同学们一定要谨慎报考这几个专业能不报就别报。第一个专业:社会学社会学,学生们专业是属于人文社科类的一个专业。这个专业最大的特色就是具有极强的理论性,甚至这个专业的同学在学习了四年之后,觉得自己压根儿就没学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这四年时光都在学习什么。社会学这门专业在国外的前途还是很光明的,国外对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是比较深刻的,在我国社会学目前来说还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如果过年亲戚朋友问到家里的孩子是学习什么专业的,一说社会学可能在亲戚朋友们的眼里,社会学是专业调剂才能够被调到那里的。根据近几年来的数据统计,观察社会学专业的毕业生,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都没有太多直接对口就业的毕业生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考公务员或者是网媒体领域发展,相对于来说,博士生会选择留在母校任教。第二个专业:哲学专业哲学专业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专业,学习的也都是理论知识。与其它实操性较强的专业不一样,哲学专业学习的知识较为广泛,适合毕业后想做研究的学生学习这个专业。除此之外,因为该专业涉及的内容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以及伦理学的理论。学习范围和内容较为空泛,毕业后最好的出路就是成为一名大学老师,不过大学老师对于学历要求很高,不是硕士以上的学历几乎不可能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所以如果仅仅是想在本科毕业后就进入社会就业的学生不建议学习这个专业。第三个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工程则和社会学这个专业有很大的不同,生物工程这个专业完完全全是一个理科类专业。连续四年的时间,生物工程这个专业在就业率方面都是垫底的一个理科专业,可能会有人感到非常的困惑,理科类专业相对于文科类专业来说,其实是比较好找工作的,未来的发展和选择是比较广泛的,但是生物工程专业却不包含在内。这和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有一定的关系,在我国内并没有好的资源能够供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去发展,在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于落后一些。所以很多选择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都是抱着往上深造,然后出国学习。相对于来说,在国外的这个专业发展前景要好一些。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两个专业,还有像法学专业都是目前比较饱和或者是需求量不大的专业。除非你是在我国的顶尖学府去学习这些专业,否则未来是比较令人堪忧的。

模仿犯

大学就读专科,却一路逆袭,跨专业考上985博士,感谢一位老师

有人说读书没有用,但是白岩松曾说过“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低成本的,并且最容易获得成功的一件事”,其实读书是否有用,走上社会以后自己都能够有着很真切的体会的。从大方向来将大学进行划分,可以分为本科和专科两大类,而本科又可以分为一本、二本和三本,在很多人眼中三本都算是比较差的了,与一本和二本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的,无论是大学求学的环境,还是毕业找工作,都是与前者存在差别的,但是与专科相比,却又有着很大的优势。因此,专科可以说是大学里比较差的了,很多人在进入到专科里面就读以后,认为自己的前途是渺茫的,就变得自暴自弃起来,其实只要肯努力,就能够逆风翻盘,只是过程可能会有一些艰难而已。陈凤伟大学时候就读的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是一所专科院校,在进入到大学以后,起初他也和很多其他同学一样很是堕落,期末考试成绩不仅排名垫底,而且还挂了科。然而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他在一次大学的合唱活动中,他是五音不全的,当时被音乐系老师单独拉出来,本以为会因为自己跑调遭到老师的批评,可是没想到老师却说他有着一副天生的好嗓音,希望他能够加入到校合唱团。就是这样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命运似乎在微弱地发生着变化,经过在校合唱团的磨练和老师的培养,在大三时候,他和其他两名成员一同拿到了全国性声乐比赛青年美声唱法的银奖,可见当时音乐老师的眼光是没有错的。陈凤伟从没有想过自己会获得如此大的奖项,而且当初选他进入校合唱团的那名老师还对他讲过一句话,让他一直记忆深刻,那就是“唱歌厉害的人学习也不会很差”,这句话也在今后的人生当中激励着他。他专科所学的是微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但是他却热衷于文字,并且对哲学比较感兴趣,专科毕业以后他去从事的是报社编辑的工作,然而在两年后他萌生了考研的想法。于是毅然决然选择了离职,不仅要考研,而且还要跨专业,他要报考的是哲学专业。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他每天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计划,一天学习的目标没有完成,晚上就会把睡觉的时间拿来接着学习,那段时光是难熬的,却也是最有梦想的时候,一天都没有懈怠,最后经过三个多月的时间后终于考上了广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他也暴瘦了14斤。在硕士期间,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学习上也很是刻苦,虽然现在已经从一名专科生成为了一名硕士,但是他的梦想却并没有止步,他还想要考博士。硕士毕业后,他为了有收入来源,于是又去到报社当编辑,一边工作一边备考博士,只是这一次没有那么幸运,第一次考博并没有成功。但是上天是会眷顾努力的人,第二次为了增加考上的概率,他又一次辞掉了工作,幸运的是这一次顺利考上了中山大学的博士。至此,陈凤伟从当初的一名专科生一路逆袭,跨专业考取了985大学的博士生,人生的命运也因为自己的努力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这一切他最感谢的就是当初那个音乐老师,不仅让他变得自信,还教会了他人生的道理。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处于较差的处境,看似未来并没有前景,但是只要想去改变,去不断努力,就有可能逆袭,不要让自己的人生被自己的认知所限定,你认为呢?

天均

考研跨考最多的专业,网友:最后一个千万别报!

考研是人生的第二个选择,有的人因为大学本科学了不好的专业或者本科读的学校不太考,所以考研的愿望会更加强烈。所以他们在人生的第二次选择的时候往往会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热门的一些专业。众所周知考研跨考也是比较难的,但是最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考生跨考最多的专业。1、哲学谈到哲学,大家第一个念头就是太形而上,没有实用。这个想法是不对的哟。你知道每年哲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多多多高吗?哲学作为人类文明最早熟的学科之一,是众多学科的母体和价值归宿。与很多专业不一样,哲学是非常典型的具有长线学习逻辑的学科,它的精准就业“从事哲学研究”,事实上是以博士教育打底的。所以,选择哲学专业的人一般来讲会有更长的深造预期,而就业率统计是包含深造率的,即考研课程和读博同样归类于所在教育阶段的“已就业”类别,因此,近年来哲学考研的人也越来越多。哲学专业的国家线是很低的,而且文科专业可以跨考,难度不大,哲学的国家线是考研里面比较低的。所以对一些想上名校的学生来说,考哲学专业可以说是一种捷径。2、心理学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心理学专业最近几年也比较火热,因为心理学的就业前景比较好,薪资待遇也比较高。大学生现在对心理学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总觉得心理学是看似很高大上的职业,所以有很多人也追求这个职业。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薪资待遇3、教育学教育学是全国统考,考试科目为政治(100分),英语(100分),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300分,包含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因为不考数学,所以考本专业的人不仅有师范专业的还有非师范专业的还有其他专业的。有的人是想从事教育方面或者以后当老师都会选择考教育学专业,所以教育学专业跨考的考生也比较多。4、法律非法学法律非法学和法律法学的区别是很大的法律非法学专业是指本科不是法律专业也可以考的法律专业。严格的说不算是跨考,但是因为没有接触过本科的法律知识,也算是跨考。法律非法学的考试科目都是文科性质的,所以考的人也相对较多。十九大之后,依法治国更加深入人心。各大高校对法律专业有了更深的理解。法律不再是冷门专业也逐渐成为热门专业。5、图书情报图书情报专业主要学习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等课程,其中既包括“信息”又涉及“管理”是近年来考研的热门专业,就业范围十分广泛。可以在图书馆、情报所工作,也可以在政府事业部门的咨询或信息服务部工作,主要在企业的情报分析与咨询部工作。图书情报专硕考研的科目与会计科目相同,都是考管理学联考和英语二。因为最近几年会计比较热,而且会计的分很高,所以就催生图书情报这个专业报考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比较惨淡,要么去图书馆,请抱所要么就是考研考公务员。有关数据显示最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的学生80%选择考公,10%选择考博士,10%选择就业。总的来说。如果你不喜欢本科专业,想要跨考研究生。首先要结合自身的兴趣,而去选择专业,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

第七章

准博士经验分享:跨专业考博必须注意的事项

公众号:考博英语助手考博是个漫长且艰苦的道路,为惠及2021年的博友,希赛特邀了三位2020年考博上岸的学长进行了经验、技巧及书单的分享会。在学长们分享的时候,大家都有很多问题,那么答应大家的,小编把所有的问题都整理好啦,都是学长亲自的详细解答哦~这些问题答疑都是满满的干货!快来看看你的问题学长是怎么解答的~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分享给一起奋战考博的博友哦话不多说,我们正式开始25岁准博士,2次跨专业,考博一次上线——陈泽宇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17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北电力大学管理科学用工程专业。 本科期间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和同学合作在期刊上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研究生期间跟导师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得到多位业内专家的认可。在去年暑假被邀请去瑞典参加第11届应用能源大会,并在会上做了20分钟的presentation,发表论文Research on Chinese energy consumption using an improved PSO-LSSVR model based on a stochastic process。1跨专业备考应该如何分配时间?跨专业备考的主要难度在于专业课的准备,相当于要比其他考生多学一门专业课,这样肯定会牵扯到英语复习的时间。但是,英语依然是最主要的,不能舍本逐末。对于跨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明确学校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专业课的要求。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它的考试是按照英语排名的,专业课只需要及格就可以,所以我在将参考书籍过了一遍之后,和师兄交流了一下,然后就把精力重新放回到英语上了。明确了学校的要求还有导师的要求,按要求准备专业课,尽量给英语足够的时间准备。2可以选择哪些英语精读材料?精读材料应该以真题为主,尤其是真题中的阅读文章,要把每一篇真题文章都搞明白,从里面总结出学校英语考察的常用词汇、语法点还有出题逻辑。除了真题之外,可以根据希赛的老师所推荐的题目,或者自己找到的题目,选择其中自己做的不太好,或者读的不太明白的文章来精读。可以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标准,比如某篇阅读错两个以上就要精读,这样也可以让自己在做题的时候更细致,更小心。3英语复习应着重提升哪方面的能力?英语复习还是要从基础入手,考博英语和四六级还有雅思英语不同,主要考察的是学生有没有进行下一阶段研究的基本英语能力,不是单纯为了选择英语较好的一批人出来,所以会考察的比较基本。具体的点上,我觉得英语复习主要是词汇、长难句结构拆分能力、写作典型句式的积累还有听力这些,只有把基础打牢了,才能帮助后期做题的正确率提高。4英语翻译比重较大,应如何把握?英语翻译中,英译汉和汉译英有很大不同。先说英译汉,它的核心是阅读能力的表现,换句话说,只要能把文段理解了,就可以翻译出来,其中辅以一些翻译技巧。所以英译汉还是要加强自己的阅读能力,从单词和长难句来入手。对于汉译英,其实是比较薄弱,不好准备的一个部分。它的核心是写作能力的考察,但是又不像作文一样可以提前准备模板和句型来应对,所以对能力的考察要求比较高,这就一定要多总结一些汉译英的技巧,在考试的的时候进行运用。在这一方面,希赛的英语课程给了我挺多帮助的,建议大家好好听一下希赛的课程,其中有很多的技巧。除此之外,汉译英往往会有一些自己难以表达、没有掌握的生词,这就要先把握学校的命题规律,看看学校一般喜欢从哪个方面来出题,比如是文化类的还是经济类的,可以自己总结一些相关的词汇。5复试时如何学会自己押题?首先要了解自身优势,要知道自己身上有哪些老师感兴趣的点,这就是押题的基本。尤其是对于跨学校、跨专业来说,老师肯定会关心你跨学校、跨专业的想法,所以我就针对性的准备了一下该怎么回答。还有比如说你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中研究的“高光时刻”,比如我在瑞典参加国际会议的经历。除此之外还有你的学术体系、相关能力还有学术规划,这就需要你预先来对你所报考的导师的学术观点有所研究和思考,并且和你的研究经历来结合。6考博英语备考一定需要老师辅助吗?我个人觉得考博英语备考中,老师的辅助,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的辅助很有必要。首先,老师可以帮助你梳理你所报考的学校的出题规律,并且给你针对性的推荐联系,来帮助你掌握。如果是自己来做这个事情的话,不仅会受到手头资源、信息不足的制约,还会严重牵扯复习的精力。其次,老师比你有更多的考试经验,在你的阈值点可以帮助你突破瓶颈,有时候很简单的事情会自己走进死胡同出不来,影响复习效率。最后,老师能提供的包括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往往在初试和复试的时候有很大的帮助。end好了,上面就是陈泽宇学长给大家带来的问题答疑,陈泽宇学长的成功在于他的勇往直前,他的无畏勇气,他的敢于去拼。感谢陈泽宇学长的无私解答,后续还会有学长的经验分享贴哦,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