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激烈的考研背景下,考研跨考一定要慎重,毕竟跨考需要准备的内容会更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如果对于目标专业比较感兴趣,同时自身的学习能力又比较强,跨考也是可以考虑的,虽然跨考难度比较大,但是每年也都有不少跨考成功的案例。对于有跨考计划的学生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第一:梳理专业知识体系。跨考在专业的选择上尽量选择知识体系较为接近的学科,这样会有一个相对比较顺利的复习过程,如果跨度过大往往会遇到非常多的复习困难。在选择完目标专业之后,应该全面梳理一下该专业的知识体系,找准自己的切入点。在梳理专业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最好详细咨询一下该专业的老师,以便于指出考研复习的重点。第二:尽早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如果选择跨考,应该尽量早一些确定目标学校和专业,这样可以按照目标学校的要求进行复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各个科目的学习计划,尤其是专业课。如果在复习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那么会节省一定的时间。第三:越早准备越好。跨考一定要有充足的复习时间,通常来说,在大三的上学期就开始准备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样在时间的安排上会更从容一些。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可以把重点放在数学和外语的学习上,这两个科目的复习周期也相对比较长,按照历史经验来看,数学和外语至少要复习3轮以上。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隔行如隔山,这句古言贯穿了跨专业考生求学路程宛如白纸,一无所知一、跨专业考研如何选专业?如果现在你已经有充分的理由就是要考研,但是却没有学习的激情或者学得很累,那么一定是你的专业不适合你,果断换专业!其实学什么专业都是小马过河自知深浅,那些说某些专业“坑”的人并不是那些专业本身的问题,只是他们不喜欢罢了。冷门专业就业机会少,但同时竞争对手也少。热门专业就业机会多,比如计算机软件,但这些专业扩招的太厉害(哪个学校没个动辄上千人的软件学院?),导致供需不平衡,就业同样困难。所以,考研选专业思路一定要开阔,不要害怕完全偏离本专业,专业课会学不过来,如果是你擅长和感兴趣的,怎么可能学不会?如果你完全不擅长它,那何必强迫自己考这个专业?所以选专业方面小编建议跟着自己的心走,选择你喜欢的。二、对专业课来说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复习本科期间对考研所选专业知识的接触相对较少,基础知识相对欠缺,比如一些专业名字解释含义,本专业的学生即便不明白其含义解释,但四年之中耳濡目染也听熟了,理解起来也自然相对较快了。那么跨专业的同学应该如何弥补这些不足呢?小编认为记笔记就是不错的方法。笔随心走,简称比心三、怎么记专业笔记?因为专业课与本科所学专业大相径庭,很多是从零开始。把专业课细节知识一点一点积累起来,抓住基础知识,先从基础的概念与名词理解开始,逐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1.通读之后再做笔记首先进行通读,至少要对专业书籍大概有个理解。然后深入各个章节进行细致的学习,之后开始做笔记,学完整本书后,整理全书的大框架,将各章节的小框架纳入其中,一本书的笔记就是一本书的浓缩,能够把书读薄才有更多的精力去记忆其他知识点。记录笔记时包括这本书有哪些章节,分别可以归到大纲的哪个知识点下面。每个章节包含哪些要点,尽量结合使用专业术语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2.切忌直接抄书记笔记≠copy抄书,抄书效率极低,让你对专业知识有粗略的印象,无法形成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而且不同专业间的学科思维,需要转变原有学科的思维方式,比如法学重视证据以及逻辑,必须要能够用充足的证据,缜密的逻辑来证明所阐述的观点;比如工科类专业的特点是准确性,对错是明确的;比如很多文科类专业答题很活,经常涉及背景、过程、原因。思维方式的转换是跨专业考研备考重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在专业课知识复习时通过对知识点理解勤加思考3.利用真题总结笔记在考研复习过程中,真题是非常具有借鉴研究价值的,而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分析得出很多的结论,无论是从常考的知识点,还是以出题的思路等等,通常真题的论述或者简答题涉及的知识点,往往分散于专业课的各个参考书中,通过研究总结真题,可以将原本独立于各个书本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会为知识点专题提供思路和方向,使专业课涉及的各种知识网络化、系统化。以上是聚英考研网小编给跨专业小伙伴提的一些小建议,希望大家跨考成功!大家有什么想要补充的欢迎在下方留言哦~跨越山河大海
首先,对于不同的考生来说,考研需要准备的时间往往也不同,如果学科基础比较扎实,那么准备的时间就会明显较短,但是如果对于学科基础比较薄弱,或者跨考的考生来说,往往就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准备的时间在一年左右是比较理想的。具体准备时间的长短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较为直接的关系:第一:学科特点。不同学科在考试内容上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对于一些交叉学科来说,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就会比较耗费时间。另外,有的专业在复习的时候要注重知识面的广度,在复习时既要注重初试环节,也要注重复试环节。第二:目标高校。不同学校对于考研的要求往往有较大的差异,一些重点高校对于知识结构的考察往往会非常全面。以计算机专业为例,一部分重点高校在复试环节会随机从多门专业课(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算法设计、组成原理等)中选择一门进行考察,一旦考生出现不及格的情况就会直接被淘汰,这无疑会提升考试难度,同时也需要更长的准备时间。第三: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对于考研的准备时间有重要的影响,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说,往往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习计划。当然,学习能力与知识结构的丰富程度具有较为之间的关系。最后,合理的复习计划对于考研的复习时间也有直接的影响,另外基础学科的掌握情况对于考研复习时间有重要的影响,外语和数学课程往往需要平时的积累。按照历史经验来看,如果基础学科基础比较好的考生,往往能够在较短的复习时间内考研成功,在暑期开始复习也是完全可以的。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跨专业考研需要注意哪些?弄清这些问题,复习才更有效率!一年中大大小小的考试有许多场,但真正能够决定人生方向的不多,考研就是其中一项了。不少人在这期间会失眠,整日被闹钟操控着。有些人还会发胖,毕竟一整天都坐在椅子上,没有运动的时间。有些考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想法,没有考本专业。这几个问题还是要提前弄明白的,不然影响很大。考研不考本专业,这些问题要提前弄明白,不然影响很大!首先要问一下自己是否因为一时兴起而做出了决定。人是非常讲究新鲜感的,一个专业学习了4年以后,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丧失掉了原本的兴趣。这时,许多同学都会有换一个科目学习的想法,他们或许之前的志愿被父母决定,现在就想掌控自己的人生,放飞自己。而有一些专业的名称是非常有趣的,听起来很有意思,容易吸引人的注意。这个时候,同学们也会因为一时的兴趣而报考这个专业。这样的行为是不太妥当的,缺乏对专业深层次的理解。其次,如果认清了自己的想法,就要对这个专业进行全方位的了解。不是所有的科目都会欢迎跨考生,有一些会要求和本科研究的方向一致。这个时候,许多专业就不适合报考了。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非常容易浪费掉一年的时间,这是毫无意义的努力,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情。兴趣并不能决定一切,多多考虑是关键。最好专业间的跨度不要太大,不至于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第三,要搞清楚你跨考专业的就业方向。兴趣当然是重要的,它会让人充满动力,不断学习。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环环绕绕,有书读是好事,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就业,作为家庭的一份子,要为整个家减负。了解一个专业,不仅要了解所学的课程,还要联系实际,和具体的工作挂钩。这个专业是否有前景,就业的机会是否多,这些都要考虑,如果仅凭自己的爱好去做决定,很容易出现毕业以后找不到工作的局面。最后要弄明白自己跨考的专业是否能够给整个履历添色。有些学生的本科专业还是比较好的,但他们对此并不感兴趣,就在研究生时期换了一个方向。有些人甚至因为某些专业不考高数而盲目选择,最终并不能给自己的实力带来很大的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值得跨考呢?毕竟之后的学习过程也不短暂,最少也要两年,如果不能给自己的履历增色,还不如直接找工作,获得相对应的经验。千万不要因为某个专业容易考就心动,不然时间和金钱都会浪费掉。总之,每一场重大的考试都是需要精心准备的,不要怕辛苦,尤其是对于一些天赋不太高的人而言,更是要抓紧每一个能够改变自己的机会。考研如果不考本专业,以上这些方面还是要仔细考虑的,弄清楚以后,学习起来也能更有效率,争取一次就成功。
你是否会考研?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可能没多少人确定自己要考研,但是对于很多大三、大四甚至毕业工作的人来说,考研是他们的必选项。当然,不谈那些重点大学保研的同学,因为他们保研也是自己努力争取的结果,对于要复习备战考研的同学而言,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它不像高考,高考是同班同学都在努力复习,考研基本上是个人的战斗,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考研的。现在的考研与高考都是一样竞争激烈,虽然高考的录取率已经提高了很多,但是想要考名校还是重点大学,主要看你的实力,考大学容易,考好大学不容易,高考批次线只是一个大的分层,并不代表各大学的录取分数线,所以,高考能考什么大学,能选什么大学,主要还是看你的最后成绩,考研则不一样,因为在报考之前你就要确定自己的目标大学或者研究所,一旦确定就复习对应的考研资料。当然考研主要分为两种情况,跨专业考研与非跨专业考研, 非跨专业考研其实对于自己的专业该复习的东西都很清楚,如果你不是跨专业考研,你不清楚如何复习备战,只能说你大学四年差不多是混过来的,而对于跨专业考研的考生来说,专业方面相当于从头再来,从零开始,可以说跨专业考研是一种给自己增加难度的考研,这也就说明了高考志愿的重要性,而每年都有很多人选择跨专业考研,当然不全是因为高考志愿的影响。考研成了很多本科大学生的选择,无论你是出于哪种原因,大学本科阶段除了重视专业外,你的高数、英语是否能够坚持学好,你可以说政治等到后面复习备战准备,但是英语与高数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特别是想考“211”重点大学、“985”一流名校的研究生,对于高数、英语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高数、英语比较薄弱,就更应该在本科阶段加倍努力,打好基础、提升能力,你报考的时候既有信心,也有实力。不要盲目选择考研高校或者研究院,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选择目标,目标过高不紧会给自己带来压力,没有充分的准备也许你就是陪考君,白忙活一年,二战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有的,反正考研争取一次性考上,考的次数越多,所付出的代价会越大,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其他成本,而对于想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而言,你的大学本科期间可能就没那么轻松了,你除了要保证本专业顺利毕业,大学期间也要花时间学习你想考研的那专业课程。高数、英语、政治、专业课,这是考研的四大科目,而无论你是哪个专业,英语、政治都是必考科目,高数是大多数理工科必考科目,大学本科阶段,你哪里薄弱就应该努力补起来,因为木桶的存水量决定于它的最矮一截,而且每年都有人考研考了高分,结果就因为某一科没过线,而导致考研失败,任何一科你都没有忽略的理由,也许侧重点不一样,但是不能破罐子破摔,既然想考研,就不要做陪考大军。也许你对高考志愿不满意,没考上自己理想大学,也或许读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想跨专业考研就应该早做准备,因为无论是非跨专业考研还是跨专业考研,都想进入更好的大学读研,你是否为自己跨专业考研做好了准备?在你决定考研的时候要想清楚,开弓没有回头箭,不是吗?
这两天大学生考研报名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有很多大学生选择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可是有的学生就想去跨专业报考研究生,跨专业报考研究生是有一定的风险性的,所以,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一定要注意以下的这几个问题。一、是否有专业限制大学生在选择考研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否有专业限制,有很多的研究生专业是不接受其他专业的研究生的,只接受本专业的学生。因为有的专业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学习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专业性太强了,如果本科不学习这个专业,考研的时候选择这个专业,就会有很大可能考不上,就算考上了,也很有可能补不上基础课程,从而让自己完不成学业。所以,有很多的考研专业是不允许跨专业考的。大学生要想跨专业考试,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二、是否需要加试在考研的时候,还存在一种情况,如果本专业考上研究生,笔试复试都过了,那就算考上了。可是,对于跨专业考试的学生而言,有可能在通过了笔试面试之后,还得加试一场。为的就是考验一下,你对这个专业的熟悉程度,因为毕竟不是一直学这门课程,所以还要在接受一下考验。跨专业的考生,就要注意一下这个问题,如果有加试环节,一定要认真准备,不要让自己在这个环节被刷掉了,那么一切的努力就白费了。三、地域是否有限制对于自己想报考的学校和专业,要考虑到是不是有地域限制,如果有地域限制,就要换专业了。一般来说,跨专业、跨地域考研十分的困难。小编就有一个同学,考研的时候跨专业、跨地域,通过了笔试环节,而且分数也十分的高,但是在面试环节被刷了。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属于三跨,跨学校、跨地域、跨专业,所以,才会在笔试成绩那么高的情况下,还是没考上。所以,小编提醒跨专业研的大学生们,一定要选择好自己的报考学校和专业。四、分数线是否不同这点也是跨专业考研的考生们需要注意的,一般来说,在笔试的环节,不管是不是本专业考研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影响,分数线应该都是相同的,可是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发生,每个学校也许会有其他的特殊情况,所以,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同学们,一定要就这个分数线的问题了解清楚,如果有不同,还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考研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选择跨专业考研,就更难了。选择跨专业考研,需要一定的勇气,不过单单只有这份勇气,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并且一定要搞清楚与跨专业考研相关的一些问题,不要在这些方面出现错误。最后,希望所有的考研大学生,都可以如愿以偿,考上自己满意的学校和专业。
跨专业考研如何才能成功上岸?上岸学姐分享她的超实用备考经验每年的考研中,都会有相当多一部分学生由于本科专业不太理想而选择跨专业考研。然而跨专业考研并不像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容易,虽然每年都有不少的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但是最后能够成功上岸的人却少之又少。那么跨专业考研如何才能成功上岸呢?一起来看看上岸学姐的超实用备考经验吧。1.选择专业时,不要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跨专业考研前,学生最好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是单纯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还是觉得自己的专业前景不好。只有想清楚这个问题,在选择自己要跨考的专业时,才能迅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每年都有不少考研学生在选择要跨考的专业时盲目跟风,备考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发现自己对这个专业毫无兴趣,浪费了大量的备考时间导致考研失败。所以大家在选择跨考的专业时,一定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2.专业课备考一定要找准方向很多跨专业考研的学生都会在备考过程中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备考时间严重不够用。所以为了提高专业课备考效率,大家在专业课的备考时一定要找准方向。可以多向该专业已经上岸的学长学姐咨询学习经验,也可以多看一些专业真题。3.保持好心态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来说,最大的考验就是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掌握自己毫不熟悉的专业内容。不少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在拿到自己要跨考的专业课书时就已经对自己彻底失去了信心,试想这样的备考心态又如何能够成功上岸呢。要想考研成功上岸,就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不管专业书籍有多厚,不管别人的质疑有多难听,都要坚定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以上就是跨专业考研成功上岸的学姐的实用经验,计划跨专业考研的你做好准备了吗?
2020考研截止网上报名结束后,统计报名人数为360万左右,比2019年考研多出将近70万,在创下新高的报名人数前,2021考研学子该如何备考呢?你们还在观望吗,还是想再考虑一下?别迟疑了,比你优秀的都已经起跑了,再等就要下一年了。今天小编为2021学子讲解如何备考。一、笨鸟先飞俗话说得好,笨鸟先飞入得林,既然知道自己的基础差,更加应该提前复习,才可以跟上别人的脚步,如果你不是天才,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就一定要先复习,让自己打好一个坚实的基础,才可能跟上别人的脚步,但也不要跟别人去比较,考研,是与自己斗争的一个过程。二、跨专业考研,需尽快备考如果你想换专业考研,而且跨度还比较大,那么你更加需要早早地进行复习,最好是在大三的上学期就开始准备需要的复习资料,买完复习资料后,可以先看看专业课,熟悉下课本,了解专业课的框架。三、报考难度大,尽早备考你所报考的学校是否是名校,是不是热门专业,是不是竞争很激烈,如果这些都存在,就需要考虑一下提前备考,因为名校、热门专业都会导致你的考研难度大大增加。所以不要只看别人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备考,分数却在400+,这种事情可能会发生,但概率很低。早做准备是最好的,不要抱有侥幸的心理,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的人2个月真的可以做到跨专业考研,而且是985院校,但人家有实力,而且知道如果学习效率最高。考研须早做准备,特别是基础差的考生,在这里,需要告诉大家的是,2020考研现场确认已经开始了,参加2020考研的同学记得关注下。
在每年的考研大军中,跨专业考研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像法律、新闻学、经管类,电子信息等都是非常热门的跨专业考研方向,这也是由于这些专业近两年的就业形势相对好一些。大家跨专业考研的出发点,无非是对自己的本科专业不满意,想要通过考研来换一个方向,更有利于自己今后的发展。这样考虑自然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大家还是应该清楚一点,跨专业考研意味着你必须和哪些学了四年这个专业的考研人们在同一水平线上竞争,这无疑会增大难度。因此,在下定决心之前,小苏有几个建议:首先,谨慎选择要跨考的方向。并不是专业越热门越好,热门专业报考人数多,难度大,性价比不一定高。而且,目前的市场变化多端,现在的热门行业等到几年后你就业的时候,还说不准形势如何。大家在选择时,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尽量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跨考方向,这样会大大减小难度,复试的时候也会相对容易。二是以自己的兴趣为出发点,高考完填志愿时很多人都是茫然的,听从父母老师的建议选择了专业。现在经过了几年的大学时光,无论是在智识还是经历方面都有所提升,会更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且,研究生期间对专业领域的研究还是比较深入的,有兴趣做为职称更容易出成果。其次,如果是跨专业,可以选择本校来降低难度。如果你本科所在的学校还不错,那么考研完全可以选择本校,这样做有很多优势。比如,你可以和招生办的老师勤沟通,获取更多的招生信息。在考研的过程中,掌握了比别人更多更重要的信息会事半功倍,而且,一般来说,高校在招收研究生时,本校生就是最好的生源了。复试也会比较有优势。考研这一年的准备时间里,你付出的不仅是时间、精力,和金钱,更有很多的机会成本。你可能因为备考,不能参加去国外的交换学习,不能去投入一份实习,你要把那些除了课堂之外的空余时间都用来泡在图书馆里、自习室里,去为一个不确定的结果奋斗。所以,我不会一昧的鼓励你相信自己,去树立一个太远的目标,考上的概率当然是有的,可是太小。我更建议的,是理性评估自己的实力,然后选择一个稍高于此的目标,就是你蹦一蹦,很有可能够着的地方。一旦下定了决心,你要做的,就是迅速行动起来,去学校官网、招生论坛、各种群里搜集信息,制定备考规划,然后一步一步地,严格执行下去。只有这样,才可能收获成功。
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系数在考研中是最大的,既有“满盘皆输”的危险,也可能会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如何对跨专业考研的情势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盲目跨专业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某考生小刘3年换了3个专业,均无功而返。像小刘这样赶场式跨专业考研的并非个别现象。她的动机也是考研中最忌讳的心态:投机和盲动。在没有任何知识积淀的情况下,盲目换专业只会浪费精力和时间。分析目前跨专业考研的动机,大体有以下三种:第一,为了谋个好职业,所跨专业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看好;第二,为了混个硕士文凭,所跨专业竞争小,门槛低,容易录取;第三,为了摆脱现有的专业背景,所跨专业是自身兴趣所在。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本科专业不感兴趣或是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想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专业,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很多过来人都认为,跨专业考研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有兴趣、有能力。盲目跨专业考上以后也不轻松盲目跨专业不仅学起来困难而且就业也困难,有些跨专业学生还在专业学习上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和“消化不良”,因为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起点就已经非常高,学生必须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所以跨专业的学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研究生考试虽然通过了,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暴露了“硬伤”———项目做不了,编程编不出,写科研论文不熟悉学术话语、缺乏创新思维……跨专业报考有风险,这需要考生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同时需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结果不一定能与付出成正比例关系。只要你对所选的专业有兴趣并坚信自己能够为之付出,我相信有志者事尽成,你一定可以品尝到成功的甘甜,但是绝不要为了好找工作或者好考等原因,轻易地盲目地转换专业。哪些学科欢迎考生跨专业报考目前,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考生跨专业报考均无明确限制,某些交叉学科还十分欢迎考生跨专业报考。像新闻传播、社会学、信息管理学、生物信息工程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目的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所以导师也愿意要不同专业的考生。新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型学科,培养的人才工作后可能会涉及各个领域。经济、法律等专业的学生转学新闻以后,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日后进行经济、法律等新闻报道时,他们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做支撑,更能够驾轻就熟。清华大学化学系一位博士生导师认为,现在的化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了,有很多新兴的专业是学科交叉的产物。比如微电子化学、物理化学等应用型学科,都需要各个专业的合作才能有研究成果。“像材料、物理、生物等专业的同学转专业考到我们系,就可以在学术上给我们补充新鲜的血液,填补研究上的一些空白。若让本专业的同学去补修外系考生几年才积累的知识,来完成科研项目,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所以有些交叉学科非常欢迎跨专业报考的同学。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纯理论性专业或者特别“专”的专业就不大喜欢招跨专业的考生。因为本学科专业性很强,需要特别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除非你有得天独厚的天分,笔试可能会通过,但进来之后的发展前途还是非常有限的。说来说去,还是有很多人怕换专业,觉得没有把握,或是觉得好象没有先例,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不太情愿地又考回本科时所学专业。其实,换专业并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难,就像考研没有某些人夸张得那么难一样。在考研时换专业成功的人比比皆是,以下是我所认识或知道的跨专业考研的成功案例:(1) 英语―法律 (2) 数学―计算机(3) 物理―金融―会计 (4) 英语―数量经济学(5) 物理-生物―工业经济 (6) 茶学―会计(7) 牙医-财政学 (8) 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学(9) 数理统计―数量经济学 (10) 管理学―数量经济学(11) 统计学―法律 (12)化工―国民经济学(13) 政治―法律 (14) 热能―房地产―历史(15) 数学―经济学 (16) 光科―会计(17) 高分子―计算机 (18) 材料――自动控制(19) 力学―自动控制 (20) 统计学―金融(21) 经济学―新闻 (22) 热能―新闻(23) 地理―经济学 (24) 铸造―会计 (25) 历史―经济法―国际经济法(26) 英语―行政管理(27) 农学―企业管理 (28) 机械―计算机(29) 物理―金融 (30) 会计―经济法(31) 物理―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32) 地科―哲学(33) 数学―系统工程―经济学 (34) 高分子―生医(35) 农学―金融 (36) 化工―会计(37) 数学―财政学 (38) 档案管理―金融(39) 热能―自动控制 (40) 化学―金融(41) 物理―电子 (42) 地球物理―生物跨专业考研如何准备跨专业考研变数大、无定规,但从整体来讲,报考还是有原则和规律可循的。就考生而言,自学能力是跨专业的必备素质;其次,就是要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能够较快地投入新的专业学习并熟练掌握其学习方法;再次,就是要具备一定的领悟能力,因为在短时间内消化所考专业的内容,理解比记忆、应试更重要。就报考科目而言,学问就更多了。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英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都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另外,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学转药学、数学转理论经济学、电器转电子、自动控制转电信、机械转力学、土木建筑转水利工程等。总而言之,最好能够在跨考前找到专业间的“交集”。如果不是自身实力雄厚,切忌跨度太大。另外,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很多学校和院系欢迎并鼓励外专业报考。另外,在查看招生简章时,也要细读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比如新闻学专业,有的导师研究中西比较,就特别欢迎外语系学生报考,因为这样在科研中就能够翻译一手的外文资料;有的导师研究方向是中国新闻史,就更愿意要历史、古典文学专业的考生;有的生物学导师做的项目涉及生物芯片制作,所以对于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考生也不排斥。考生切莫抱有“混水摸鱼”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据某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有些考生报考文物古籍这一冷门专业,并通过了笔试,但一到复试时,导师问他看了几本古典文献,考生立即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如果确定了报考志愿,复习时除了要吃透书本外,还要从以前的学科中转换过来,重新培养并习惯于本专业的思维方式,同时学会利用学术话语,熟练把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不能只浮于皮毛,不解精髓。复习也要得“要领”,如果条件允许,可到报考学校旁听相关的专业课程或借阅课堂笔记,查看学术期刊,了解该领域的热点、焦点、新课题等。此外,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也很重要。由于考生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制订计划时就需要从长计议,要先入门,再循序渐进。复习时不能忽略了自己的优势专业,很多同学由于只注重专业课复习,结果恰恰是让自己擅长的英语拖了“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