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在大学生的数量不断上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这条道路,以此来充实自己,找一个理想的工作。然而有很多大学生并不喜欢自己的本科专业,在高考报志愿时也并不了解自己的专业,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在考研的时候跨考到另一个专业。但是有很多人担心,跨考到另一个专业,是不是我的本科就没用了,是不是会影响我将来的就业。人们常说“金本科、银硕士、铜博士”,一个学生的本科是很重要的,所以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就担心跨考会严重影响自己的就业,于是就不敢跨考了。那么跨专业考研到底会不会影响就业呢?1.本科院校vs专业其实跨专业考研并不会影响将来的就业,人们常说的“金本科”确实存在,因为本科能提现一个学生在高中时候的表现,高考比较公平,所以通过高考也能看出一个考生在高中时候的努力和天赋,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确实会存在关注本科的现象,但是别人在意的是你的本科院校怎么样,专业问题在其次。所以不用过于担心跨考后自己的本科专业会影响就业。2.研究生期间能力的提升其实多数大学生在本科阶段,收获并不是特别大(特别优秀的大学生除外),本科阶段的考试也不是特别的难,没有想象中的严格。在找工作的时候,甚至有的大学生对基本的专业知识掌握得都有点不熟练,不过面试官也了解这情况。在研究生阶段就不同了,首先是研究生的课程在难度上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更加抽象难懂,考试也相对严格一些,所以研究生阶段更能提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其次就是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严格,众所周知,研究生毕业是有要求的,比如在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这是相当不容易的,每年都有很多研究生因为毕业论文不过关而不能毕业。而且研究生阶段的毕业论文是本科毕业论文所不能相提并论的,本科阶段的毕业论文一般是在大四下学期完成,也就是仅仅半年的时间,半年从一个小白到论文完成,其质量相对来说比较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往往在入学的时候就定了,一直到自己毕业,可见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学术性很强。所以,在研究生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会大大提高,比如对软件的应用,所以研究生阶段的能力会比本科阶段提升很多。3.工作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在研究生毕业以后,大多数毕业生会从事设计领域,比如各个研究所,或者公司的研发部门,而这些工作对于本科生来说,有些难实现,而研究生阶段的科研经历会让学生们更容易从事到设计领域。所以这些工作需要的更多的是一个学生的研究开发的能力,对软件的应用能力等。所以在找工作面试的时候,面试官看重的是这些能力,而不是你的本科专业。4.跨考生数量增多现在,随着考研人数的增多,跨考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所以跨专业考研已经很常见,在就业的时候,面试官也会经常遇到,不会因为跨考而歧视一个考生。不仅在就业的时候,就算在考研复试中也不会出现因为跨考而不被录用的情况。小编身边就有学长跨专业考研,毕业的时候成功应聘到华为公司,这位学长的本科专业并没有影响他的就业。在进入公司后,有些东西都得重新培训,本科专业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所以,希望有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们,能放下自己心中的顾虑,选择自己想要去考的专业,努力备考就可以了。要相信,在考研的路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要对自己有信心,争取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这几天是很多考研的学生咨询的高峰期,很多学生考研报名的时候选择的学校和专业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对这些报考的学校在复试阶段会出什么状况不清楚,一位考研三战的同学诉苦说他自己去年报考上海某大学,在复试阶段仍然被刷,自己十分的伤心。这位同学报考的专业是金融学,并且他的学校不算差,也是一本的学校,但是他是跨专业考研,在复试阶段经过英语面试和专业课面试后,面试成绩不理想,虽然他的初试成绩比较高,但是在复试上面吃亏严重,那个老师最后录取了本校的一个学生。考研这个案例中的同学十分的可惜,毕竟考重点大学考研成绩能上390分,肯定不是一般人,大部分学生的考研成绩都在300-360分之间,可见这位同学还是很有实力的,但是最终因为复试没被录取。从中我们又能有哪些启示。让我们分析一下这位同学考研成绩390仍不被录取的原因。分数肯定不是最终原因,但是选择的学校招生人数较少,最终导致面试悲剧。而很多985大学在复试的时候比较倾向本校的学生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选对学校很关键,尤其是对于一些跨专业考研的学生而言,即使在本科时期自己自学了跨考专业的课程,甚至基础比这些专业的学生基础还扎实,但是在复试阶段这些面试你的老师是看不到你曾经的努力的,他们仅仅认为你是考研时才复习的这个专业课,因此对于各位跨专业考生要重视复试,不然容易受到歧视。而对于不跨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复试时候如果报考的院校是层次很高的大学,就要为复试做好准备。之前听某交大的博导说他复试时候就不喜欢二本、三本大学的学生,认为这些学生仅仅是考试能力强,当然这位博导说的话有失偏颇,但是对于广大考生而言,考研时候选对学校很重要。考研复习资料考研选择报考院校需要参考哪些因素?从与一些大学老师的交流来看,一般要参考地区因素、学校交流因素、专业因素。第一,就地区因素来看,如果你报考的大学和你本科院校本身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省,你复试面临的压力就会小,而你报考的院校和你的本科学校不在同一个省,难度就会增加。第二,就学校之间的交流来看,如果两个学校之间有着频繁的学术交流,或者你报考院校的老师来你学校做过讲座,那么你考研就可以选择这个院校。从身边经历来看,当年某高校专业招聘了某大学的一些研究生、博士生当老师,后来这个本科院校专业的学生报考该大学的研究生人数和录取的人数爆炸性增长,因此若你所造的院校和某些大学经常有学术会议的交流,你选择该院校时候复试通过几率越大。第三,专业因素。一些985大学的专业未必就强,因此在进入面试后被刷的概率就小。但是反而一些211大学因为专业很强,在业内知名度很高,考生在报考之后面临的复试压力就越大。在高校不断改革的今天,如果985大学专业不如211大学,仍然建议你考985大学。考研学生辛苦学习因此建议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候,注意参考地区因素、学校交流因素、专业因素,并且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选择好院校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切记不要盲从大众,很多学生考研看到自己同学都说报考211、985大学,自己报考普通大学好像很没面子,最后也人云亦云报考985大学,最后因实力不济没被录取。因此在考研报考大学时候一定要三思,因为报考院校选择正确是考研成功的一半。最后祝今年参加考研的莘莘学子金榜题名!如果你有关于考研的感想,欢迎大家讨论
每年都会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跨专业考研。跨专业考研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还为了能够读自己喜欢的专业。跨专业考生在复试时都会担心老师会不会因为跨专业的原因歧视,其实有些老师反而更喜欢跨专业的考生,所以小伙伴们也不要担心。由于跨专业考生的特殊性,因此,在复试时导师可能会问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小编汇总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几个问题供小伙伴们参考。1.为什么会选择跨专业考研?对跨专业的同学来说,这个问题导师一定会问。对于这个问题,小伙伴们可以如实地回答即可,也可以从自己的喜好说起。还记得有一位学姐,她是工科跨考新闻学。老师问她原因时,她是这样回答的,高考报专业时没有被自己喜欢的专业录取,调剂到一个自己不太喜欢的专业。小时候就喜欢新闻与写作,大学期间,做过4年的大学生记者,现在更加坚定地喜欢新闻这个专业,因此想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梦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2.说说你对这个专业的认识。老师问这个问题是想考查你是否真的喜欢这个专业,以及你对这个专业的认识有多少。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专业都有自己的见解。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一谈自己的认识。所以小伙伴们可以提前查阅一些关于自己专业的知识,增加知识储备,在回答问题时能够更加专业。3.对你所报的专业,你曾看过哪些书籍?这个问题的用意是看你对报考专业的认识深度。能够让一个人选择跨专业去考,一定是特别喜欢的专业。因此老师也想深入了解一下你的专业度。小伙伴可以提前准备1-2本专业相关的书籍,或者一些学术性的论文,了解专业相关的最新观点。如果没有提前准备也不要惊慌,可以把提前复习的专业课说一下。请列举一个今年发生的与你专业相关的热点事件,并谈谈你对这个热点事件的看法。一般像新闻学、文学之类的专业会问一些当下的热门事件看法。因此考生可以提前关注下行业内的热点。行业的热点事件可以去行业网站查找,一般这类新闻网站都有更新。微博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热点聚集地,可以关注下微博,然后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读热点事件。还可以关注人民日报的评论,了解一些好的观点与看法。
考研的时候有不少同学选择了跨考,有的同学选择跨考是因为兴趣,有的同学跨考是为了高薪。但是跨考绝对不能是盲从,随大流,跨考是经过慎重思考做出的决定,跨考也不意味着浪费大学四年学习的知识。在跨考时,要多去思考本科专业和跨考专业之间的联系,发现本科专业在跨考专业中的闪光点,在复试面试时可以算加分项,让你在复试的同学中成为独特的那一个。一、在跨考前要先了解3点1. 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跨考不一定要选择热门专业,既然要跨考,就要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擅长的,这样复习起来压力会小一点。在选择跨考后,要多了解这个专业的动态以及需要具备的学科思维,尽早准备复试。2. 原专业对跨考专业是否有帮助?选择跨考专业时,最好选择与原专业有些关联的或专业课有部分交叉的,有互助性质的专业,这样在复试面试时,成功率会高一点。3. 这个专业是否接受跨考?在准备跨考前,一定要查询清楚,该专业是否接受跨考,考研相关信息一定要及时获取。例如:杭州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招收考生学科门类不限杭州师范大学小学教育考研招收教师教育相关专业毕业考生相同院校、相同学科中不同专业的报考条件也不同,大家前期准备一定要做足做细。二、跨考可能会面临的2点问题1. 参考书目难找部分院校取消了考研参考书目,对跨考生来说相当于多了一层障碍。本专业考生熟悉教材以及学习思路,在备考过程中比较有优势,而跨考的考生在备考时没有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小编建议跨考考生在择校时尽量选择有参考书目的院校或者找该专业的学长学姐进行交流咨询,一定要将考研参考书目找准。2. 基础知识不扎实跨考上岸后,在面临导师布置的任务及课题时,跨考考生基础知识较本专业的考生可能会有欠缺,导致自己失去信心。这时候大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对之后的学习做好规划,培养对新专业的“感情”,让自己变得更好!另外,小编补充5点跨考的说明1. 跨考考生和本专业考生考研分数线相同,初试成绩考好,复试面试成功几率大;2. 跨考考生没有地域限制,跨专业考生可以跨学校、跨地区,俗称三跨考生;3. 大部分院校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或者跨学科考研,同等学力的同学在报考时要仔细查看院校招生简章;4. 非临床医学及中医专业考生一般不允许报考这两个专业;部分院校不允许非语言类专业考生报考语言类专业。一定要仔细查看院校报考条件,不要盲目复习。5. 不同学科之间跨考,例如文、理两科,文科跨考理科难度系数较高,如果数学学习有难度,最好避免考研科目有数学。如果没有跨考专业的基础知识,跨考距离较远的学科考研难度较大。既然大家已经决定跨考,那就不要犹犹豫豫影响备考。跨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大家要全力以赴备考,人生没有彩排,做好当下!
在考研大军中有非常多的同学是来自二本和三本院校的,好不容易通过了初试,在复试环节中有不少人会担心复试“被歧视”的问题。那么本科出身不好,在考研复试中会被歧视吗?1、复试相对公平从我自己的经历而已,我只能说复试是相对公平的。我本科是个普通的二本,报考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初试成绩并不是很高,排名在中间,而且是属于跨专业考研。在复试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到导师们的“歧视”,相反我觉得老师挺和善的。在专业课面试环节,由于我是跨考,导师便说“同学你是跨考的,我也不会太为难你,就问你几个基础的问题……”,我当时简直太感动了,没想到老师这么体贴。当然还是被某一个问题难住了,我先说了一下自己的理解,然后向导师坦白说这个地方还没掌握好,但是以后会加强学习等。回答问题的时候始终面带微笑地注视着导师,没想到导师说没关系,至少你的态度是好的。2、将本科出身作为标准的只是极少数从我复试的经历来看,会把本科出身作为标准的只是极少数,大多数院校和导师还是秉持着一颗公平的心态来选拔人才的。大家在复试的时候不要刻意去放大本科出身的影响,在复试的过程中导师们是会看你的本科院校,但是大部分的导师不会只盯着你本科院校不放的。复试的环节有英语和专业课笔试,面试环节大概20分钟左右,导师会综合你的表现来给你打分的,如果只通过本科院校来筛选,那么根本就没有复试的必要,直接根据出身选择就可以了。3、导师更看重你的表现而非本科学校读研期间我的导师曾经跟我说过:“你的本科院校我都没听说过,但是这也没关系啊!你能从那样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报考一个985院校进入复试,本身就说明你非常努力。复试的时候,我不会太看重这些,我更加看重你复试的表现!本科的出身只代表过去,说明不了一切的。”从导师跟我的这一番话来看,我觉得绝大部分导师都是看重学生在复试中的表现,从言行举止到回答问题的逻辑。导师更喜欢大方、自信、充满上进心的学生。这些都属于你个人的特质,跟本科院校没有关系。复试中本科出身不好会被歧视么?我认为会有但很少,你应该把关注点放到复试表现和成绩上!
研究生考试马上要进入复试阶段,相信很多通过初试的小朋友们都非常紧张,因为相比初试的客观,复试的评分人为主观因素很大,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就被刷掉了。而且很多小朋友也许还从来没经历过这种面试。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三个考研面试中常见的问题,你可以提前准备好答案,万一问到了,你可就赚大发了。01请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自我介绍的内容设计上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开头语,基本信息(姓名,学校,专业,初试成绩),学业学术情况,实践情况,实习经历,工作经历,读研展望,兴趣爱好,结束语这些内容未必全要包含,可以有选择性的设计。这里要掌握三个原则:实事求是,谦虚自信,扬长避短。实事求是,就是不要谈论一些虚假的经历,坦诚是第一位的。谦虚自信,就是尽量不要盲目自夸(简历里可以适当自夸没问题),同时也要表达出自信的形象。两者并不冲突。扬长避短,就是不好的地方尽量不要主动介绍总结起来,就是有选择性的说实话。内容设计上,我们所有的环节都要指向我开头讲的那句话:专业匹配度。比如,和专业关联度大的经历,你要重点说。比如你本科期间的主修课程、做过的科研项目、相关专业的实习经历。跨专业的考生,也不要担心,可以选择一两个和专业有关联的详细阐述就可以了。02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学校/专业这基本是必备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出现频次极高。回答这个问题时,各位小伙伴们千万不要说是因为家里人的安排,或者说这个专业毕业好找工作,或者薪资高。当考官询问你为什么选择所报考的学校时,实际考察的是你对报考学校的了解程度。我们可以先从学校的优势出发,阐述一下该校的师资力量、办学实力、专业优势以及校园氛围等等;其次可以从个人出发,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在该校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等。03你研究生期间的规划是什么这个问题一定要仔细的准备一下,这是很多导师喜欢问到的问题。主要从你原来的一个状况出发,说一下自己在研究生期间的学生生活打算怎么做,学业上有一个什么样的成就,最 好具体说出学业上的论文发表、所看书籍等等,甚至是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与前程。最后对自己未来有一个什么样的展望,具体自己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与目的。总体来说还是根据自己情况出发谈学习、谈生活、谈未来,具体怎么做是关键。编辑
复试中有不少学生是跨专业考生,但是跨专业的考生背景知识匮乏,有的会在复试中遭到歧视。那么如何在复试中不被导师歧视,深的导师喜爱呢?跨专业的考生又该如何准备呢?跨专业的学生,一般在复试中会有4个疑问:1.导师喜欢跨专业的考生吗?有的专业导师不喜欢跨专业的考生,因为本科基础太重要了。但是有的专业导师会喜欢跨专业的考生。首先跨专业的考生有点还是有的,不同的视野,导师也希望研究生研究的方向不能太单一,所以就希望有着相关的专业考生能参与进来。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导师希望学生不是跨专业的,而像新闻这些专业,导师希望是跨专业的考生,这样视野更加开阔。2.跨专业的考生基础怎么样?有些理科专业,跨专业考生可能存在基础比较差,尤其是一些实验技能。但是文科相关专业,可能不存在基础的薄弱的原因。3.跨专业的考生如何受导师欢迎?一般的跨专业考生为了考研,短期复习,很难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但是一些跨专业考生,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这样的学生很有潜力,很容易受导师喜爱。4.跨专业的考生会遭到刁难吗?很多考生担心自己在复试中,会不会遭到导师的刁难,问一些难的问题,这个不需要担心,假如导师问的问题,科班出身的考生回答完,导师给65分,那么跨专业的考生就会给85分。所以不要担心。跨专业的考生在复试中又会被问哪些问题?首先在专业面试中,跨专业的考生会被问到专业的问题,然后就是相关的专业书籍,或者导师的期刊。复试中,专业课考查的内容基本上就是学校制定的参考科目,或者初试的书籍,有些学校没有指定的书籍,那么你就要看相关著作,向学长学姐打听一下相关的消息。专业面试中,导师会问相关热点话题,所以你要关注时政热点,这个是无法避免的。对相关的专业有什么看法?首先你要多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然后看一些专业的科研期刊,对这个行业有所了解。然后对于导师的论文观点要熟悉,多对相关的专业著作进行了解。为何换专业?跨专业的学生一定会被问到这个问题,所以大家要有所准备,做到胸有成竹。如何在复试中体现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复试中专业知识的考查无非就是笔试或者口试,回答出基本知识后,也要表现出开拓进取的表现。导师也喜欢有开拓进取的学生,这些学生会有具有创新精神,导师也会喜欢。考生提出相关的观点时候,一定要先说出中规中矩的回答,然后再加上新的思想。关于你的毕业论文很多导师会让你介绍大学时期的论文,说出相关的观点,大概500字左右就行,这些内容精心准备就可以。以上就是跨专业的考生应对复试要做的准备。
据有效统计,每年都会有近百万的的考生选择跨专业考研。跨专业考试有利有弊,好处就是考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容易考的专业;坏处就是跨考专业的专业知识不如本专业考生牢固,跟非跨考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劣势。这种劣势在考研初试的时候表现的还不是那么明显,但是在复试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跟竞争对手拉开差距。那么这些劣势在哪里?又该如何准备呢?跨专业考研专业课的劣势专业课方面的劣势主要分为两点:一是专业基础知识不如非跨考生牢固。这个并不是说你通过一年的复习就能够弥补的,更何况你这一年里用于在专业课复习的时间才有多少呢?而非跨考生已经在这个专业浸淫了三年半的时间了,这样比起来劣势还是挺大的。二是专业敏感度不如非跨考生。即使你已经很用心的将参考书目复习了n遍,还是得承认这方面不如非跨考生,他们能迅速地从一个政策、一个热点、一个新闻提取出与专业相关的知识点,而你却不能,这在面试过程中是非常吃亏的。考研复试一般分为笔试和面试,专业课的的劣势在这两个环节中是都存在的,导师们都是大佬,不认真准备一下,很容易在导师面前暴露出与非跨考生的差距。细说考研面试的劣势很多同学认为复试面试就是很一本正经考核,其实不然,大部分学校的面试都是很轻松的氛围,导师们大多也都很和蔼(不排除一些专攻学术的大佬态度严谨)。那么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导师们问你的问题就不仅仅是专业课的问题了,尤其是复试比较靠后的同学,这个时候导师们存储的问题已经问过好几遍了,就会问一些比较生活化的问题。如果你是跨考生,相信大多导师都会忍不住问你这些问题的。“你跨专业的原因是什么?”“你觉得这个两个专业有什么区别或者联系吗?”“这对这个热点、政策、新闻有什么看法?”“你读研后的规划是什么?”当你看到这些问题时,尝试着回答一下,然后评估一下自己的答案,估计你会忍不住说一句“什么玩意”吧!复试提问科研的劣势研究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研究、发表论文,这也是导师们最看重的一点。一个本专业的考生有的可能已经进行过很多次专业实践,有的可能已经跟本科老师参加过课题,有些优秀的同学甚至已经发表过科研成果。跟这些同学比,这就是个先天性的劣势。在导师面试过程中,如果你是跨考生,导师就会有这方面的考虑,当然这并不是导师不要跨考生,而是你需要表现出你的优势,尤其是你初试成绩排名靠后的时候,同等情况下导师们肯定倾向于本专业考生。学生科研如何应对和准备?讲了这么多问题,不是为了打击大家的士气,很是为了让同学们正视这些问题。跨专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视自己的这些劣势。针对专业课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最难解决也是最容易解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捷径可以走。想在短期内将自己的专业课知识全面提升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掩盖。除了认真复习报考院校给出的参考书目之外,还要学会关注报考专业研究的前沿问题、研究突破,报考院校导师们承接的课题、以往的研究成果、如今的研究方向等等。把专业课基础知识打牢针对面试的问题:除了专业知识提问,面试最大的难题就是一些致命的问题。比如跨专业的原因和区别,一定要组织好语音,不做贬义评价,不说消极语言;政策、新闻、热点的看法,要结合专业知识来分析,不要高谈阔论,不懂的不要装懂,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针对规划问题,因为跨考生很多都是为了拿学历的,但这不是导师想听的,导师愿意听到的答案是你对这个专业的追求。考研复试面试针对科研的问题:科研成果是一个证明,科研能力也是一个证明,跨专业考生虽然没有报考专业的研究成果,但是如果原本转专业的科研经历或者研究成果也是可以拿来证明自己的科研实力的;如果没有的话,就从自己学习能力、日常学习安排、实践能力等入手,扬长避短。跟导师科研寄语复试中,故意为难跨专业考生的导师并不多,有些你觉得刁难的问题其实在导师看来也没什么,并没有刁难的意味在里面。还有一些同学担心的复试歧视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伪命题,站在导师的角度导师肯定会愿意选择专业能力更强的人,而不是考分最多的人,何况一般专业能力强的人,考分也不会太低。希望复试中同学们一定要表现的态度端正、谦虚好学,这样只要你的专业知识足够扎实,导师也会很欣赏的。
考研复试在即,相信大家都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吧。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复试必问的问题清单,有需要的同学赶快准备起来吧!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就不用说了吧,通常一上来老师都会让你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注意一定要简洁并且突出特色,用三言两语让老师记住你是最重要的。如果老师对你的自我介绍中某些内容感兴趣,还会继续,比如你的优缺点、特长、本科时的获奖、留学经历等等,自我介绍吸引人是成功的第一步。关于学校和专业为什么要考研?为什么考这个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这是所有老师都喜欢的“三连问”。另外,如果有的同学是跨专业考研,还会被问为什么要跨专业。回答这些问题可要谨慎,不能太虚伪,也不能太直白。比如有的同学说因为学校名气大,将来好找工作,或者因为别的学校不好考,这样情商太低的回答显然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应该充分表现出对这个学校和专业的了解,让老师们觉得你的报考是有备而来,并且真的做好了在该校学习的准备。关于研究计划研究生是要搞学术科研的,所以老师自然要关心你的学术水平,那么接下来要问的一般是:你今后的学习计划是什么?你本科的研究课题与将来的研究计划有什么关系?你对目标专业的研究方向有哪些了解?这就需要我们事先下大功夫去做功课了,研究计划是一定要好好思考的。还要提前了解好该专业的情况和优势,老师们主要的研究业绩等(必要时可以去知网搜索一下论文。)如果你恰巧提到了某位老师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印象分直接就上去了。其他面试时,老师们还会随意地问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你大学期间最难忘的事啦,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啦,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啦,甚至还有问你有没有男/女朋友的。还有的老师会问“你觉得自己复试表现如何”或者“如果复试失败,你有什么打算?”面对一些没有准备过的,有些刁钻的问题,大家也不要紧张,如实作答就可以,并且尽量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和对这所学校的向往,以及对考研的决心,说不定你的执着就打动了老师呢!好,考研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总结到这里,希望大家都能够金榜题名呀!
跨专业考研,考验的是勇气与毅力,考察的是思维方式与逻辑转化,需要的是耐心与信心。总会有人告诉你,拓宽视野这件事,不分年龄,不分专业,永远学无止境。她是李贞怡,她将告诉你:跨专业考研,没想象那么难,试一试换个方向,换条路,或许更柳暗花明!李贞怡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广告专业学生,曾获得时报金犊奖金奖、大陆三等奖,大广赛和学院奖等多项国家级省级比赛奖项。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一项。三年来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排名第三。获得过优秀学生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拿到了英语四六级证书。2019年跨专业考取深圳大学设计学学硕专业,总分420,以初试第一复试第一的成绩录取。1、考研=努力+方法+运气在李贞怡看来,考研的最终成果,是努力、方法和运气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而在这其中,所谓运气,其实占比不高。但是,当努力和方法做的足够好的时候,往往会使运气值加权。2、跨考的勇气,来源于热爱从小到大,李贞怡都很喜欢画画,喜欢艺术,但是那是时候她还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欢艺术的哪个方面。随着大学学习的推进,我逐渐发现,我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是设计学。当下,仍然可以看到生活中有很多产品设备是不合理的,她希望通过学习产品设计,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改变这些不合理的设计。3、做计划,是考研开始的第一步在生活中,李贞怡认为自己是个很少做计划的人,但在考研的这段时间,她总是在不停的做计划。这些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她会首先做一个阶段性的大计划,然后在大计划下会分成几个小阶段的小计划,再将每个小计划分配到每天的学习中去,几乎每隔一个月她就会按真实的复习情况对所作的计划进行调整。作为一个非设计学的学生,她深知手绘对于设计的重要性,再加之这是个无法在短期内攻克的项目,因此在19年的暑假就去到手绘补习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在这段时间,每天九点上课,晚上凌晨回家。在那段时间,她不仅手绘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还真实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比我更厉害的人却比我更努力”。所有手绘班的学生几乎都会待到凌晨十二点,正是在这种氛围下,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考上的信念。在手绘班学习结束后,李贞怡回到学校,开始了正式的全面复习阶段。英语单词是从四月份就已经在开始的了,因此在英语方面,只是按照之前的计划按部就班每天复习。最主要的大头是专业课。因为专业课在500总分中占300分。显然是最能拉开差距的学科。设计学的专业课理论知识比较晦涩,因此在做计划时,她把前期的理解整理的时间规划的较长,留给背诵的时间较短。每天定时定量的练习考研手绘。手绘基础十分重要,在她考研的这段日子里,光是线条圆圈画了上千张。4、方法决定了效率很多同学在考研的时候,尤其是偏文科的同学,只是看完了书一味的背。在李贞怡看来,这样的背书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她感觉在复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整理的过程。因此,买很多别人整理的笔记,书,然后照着背其实是不利于学习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在把别人脑中的知识结构强行灌输到自己脑子中,而没有形成一个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虽然说整理的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精力,也很麻烦,但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梳理过程,在脑袋中有了对知识的理解,再把知识放在自己脑子中的某个位置,就能实现一个强有力的记忆了。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在复习的过程中,不用买别人的书。买书买资料,所起到的作用是参考,而不是复制。因此同样的理论看不同作者的书,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启发。从每个书中吸收自己觉得合理的部分,再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她看来,这是参考书的意义所在。5、努力,是个长期的过程尽管我们常说过去的东西就过去了,尽管我们会说文凭代表不了一切。但在实际生活中,那些过去做出的努力,往往就会成为我们的一个资本。在考研前,李贞怡还没有意识到,本科生间的那些比赛,对于“跨专业考研”究竟能有多大的帮助。直到考研初试通过,到复试的考场上,她才看到,那些优秀的履历,可以加分很多。复试总分300,专业120,在其他同学平均分数102的时候,她的面试成绩达到了110。在复试的时候,老师让她把作品集中的金犊奖获奖作品指给老师们看,并获得了一致的认可。2016年到2018年是她做比赛获奖的主要阶段。李贞怡说,其实是到了大二才开始有危机感,一想到毕业面临工作一个像样的作品都拿不出手,就感到羞愧。从那时起,李贞怡便开始自己不断参加一些小型的广告比赛来锻炼实践能力,最终才能在北京大学的舞台上领取金犊奖的最高荣誉证书。5、考研的路上,也能独立前行李贞怡的舍友中也有不少选择考研的同学。因此,在考研的过程中,还能够进行一些沟通交流。但遗憾的是,她选择了跨考,这就注定,她需要自己全方位的收集信息,整合资源,自己独自在这条道路上前行。但是,只要选择了,她就决定一站到底。复试结束,站在深圳大学的艺术设计学院教学楼下,她感觉到了一种轻松,和重新启程的喜悦。这里的建筑是有设计感的,这里的氛围是活跃的,这里的一切,好像都预示着一个蔚蓝的明天。6、家人朋友是坚强后盾在考研期间,父母家人和朋友都给予了李贞怡很大的鼓励。李贞怡回忆,冲刺阶段的时候,每天都早出晚归,背书背到头疼,那段时间头发掉很多,她和外婆视频开玩笑说头发都快掉光了,外婆信以为真,让她不要再过度用脑了。李贞怡和外婆合影考试成绩出来前一天正好是李贞怡23岁生日,远在菲律宾的好友给她定了个蛋糕,还特意写上了高分上岸。第二天,梦想成真,李贞怡心跳了好久才平复下来。她说:“父母家人和朋友都无条件的支持我,心疼我,祝福我。我想,是承载着这些美好的意愿,才能如此顺风顺水吧。感恩!”高分上岸上岸,是新的攀岩考研之前李贞怡总是想,上岸就新生了,未来也算是有保障了。但在考研之后,她才越发觉得,上岸,只是一个新的开始。这个岸上的她,是一个全新的居民,不熟悉路况,不了解文化,曾经的那些能力,全部都成为了过去。她发现,在这里,有能力的人比比皆是。许多学生甚至是从211院校、985院校考研保研过来的。她的双非考研背景,在这里,已经不足为道。在深圳这个无比重视人才的城市,和清华北大,哈工大等顶尖院校出生的学子同台竞争。李贞怡坦言,感到自己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提升、去努力。来源:青岛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编辑:任衍珍 审核:于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