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考研:本科数学,考研时转成计算机专业如何?该怎么准备?很多小伙伴当初高考填志愿时没有选到自己心仪的专业,无奈只能通过考研这个方法再次选择一次专业。比如你本科无奈选择了数学专业,但是又不喜欢这个数学专业,但是喜欢计算机专业,于是就可以通过考研转计算机来实现重新选择专业。但是毕竟本科是数学,考研是计算机,这属于跨专业考研,过程肯定是艰辛的,正好我有一朋友就是数学本科考研转计算机的,也许他的经历会对题主有帮助。一、数学跨专业考研计算机备考当时朋友考研时,公共课是考数学、英语和政治,专业课是考计算机,计算机的题好像是对方高校出的。1、公共课对于公共课,朋友搞了一本高等数学教材,每天细读教材,由于本身就是数学专业的,因此数学对他来说,难度不大。英语方面,朋友买了一本考研词汇教材,每天的事情就是捧着教材背单词,厚厚的一本书啊,硬是都背完了。政治嘛,也是买课本了,从头看到尾。不过自己学毕竟有心无力,朋友就报了一个考研辅导班,别说,这辅导班还真有用,据朋友考完自己说,有些技巧还真用上了。2、计算机专业课对于计算机专业课,这个比较麻烦,一个是因为自己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很多东西不懂,一个是因为搞不到对方高校的计算机真题。朋友就看对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用的是哪本教材,这个还是可以搞到的。于是对着计算机考研的大纲要求,开始看教材。二、数学专业考研计算机复试准备朋友初试通过了,接到了复试通知。计算机考研的复试要求可以在对方高校查阅到,对应的计算机教材也可以搞到。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好好看书,准备复试。计算机考研复试时基本会问到如下几个问题:介绍下自己。说不定还是用英语介绍呢。提问环节,主要是问你一些计算机专业的知识,这也是复试的关键。非计算机专业知识。有点闲聊了。大概复试时间不会超过半小时吧。总之,由于本科是数学专业,基础肯定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以数学跨专业考研计算机还是有劣势的,所以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打好计算机基础。
跨专业考研计算机比较难的是专业课,因为没学过,需要从头开始,加上工科的专业性比较强,所以跨考的难度是最大的。跨专业考研难度可以分为两个等级的:跨考文科是最简单,这里的简单是指容易入门,但是要想被录取的,分数比较高,也就是说要跟别人互相竞争,因为现在考研人数越来越多,所以竞争越来越大,考研的分数也就水涨船高了。跨理工科考研最难,因为专业性强,学起来比较困难,因为学习时间有限,很多知识学的一知半解的,很多人最后倒在专业课上面,导致总分不高,所以要跨考的同学考虑清楚,还要搞清楚目标院校的难易程度,比如统招人数,复试分数线,报录比之类的,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嘛。还有考研问题的可以留言咨询。
首先,考研计算机专业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如果是跨考则面临更大的学习压力,一方面计算机专业的考研内容比较多,而且难度也相对比较高,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是近些年来的考研热点,竞争也非常激烈,尤其是一些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更是如此。对于想跨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面对的困难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的学习上。计算机专业课不仅有较大的知识量和较高的难度,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因为一部分高校在考研复试的时候有“上机”考试,这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如果想跨考计算机专业,而且想考一个资源整合能力比较强的学校,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足够的复习时间。对于跨考生来说,一定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通常在大三的上学期就应该开始着手准备了,如果能在大二就开始准备会更好一些。复习期间一定要逐步提升每天的有效复习时间,在复习的初期要保证每天四个小时以上的有效复习时间,然后逐步提升。第二:有效的学习渠道。由于计算机专业课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完全通过自学往往并不会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效果,所以应该为自己开辟出一个有效的学习渠道,如果能够接受专业老师的指导,对于学习计算机专业课会有比较大的帮助。第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对于跨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的基础是自身的知识结构,由于计算机专业对于数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如果数学基础比较扎实,那么跨考计算机专业还是比较适合的。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大学生“跨专业”考研需谨慎!这5个专业成功率太低!别轻易尝试我们都知道考研不容易,而有的同学考研的时候放弃本专业,选择其他专业就更加的困难了,考生不但在初试的时候会面对自己没怎么接触过的专业课试题,在复试中也可能被老师问住。今天陈默老师就来盘点一下在跨专业考研中比较难的几个专业。NO.1法学专业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非常多的法律条文,所以要掌握的知识非常的繁琐,而且很多都需要背诵,对于那些从来没接触过的考生在背诵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而且,法学专业考研不需要考数学,这对很多人是一个“福利”,所以报考的人非常多,竞争非常激烈,这也就增加了跨考的难度。该专业的名校有:中国政法、西南政法大学等。NO.2建筑学建筑学一直以来都是热门学科,所以每年跨考的人也非常多。但是建筑学需要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还需要有绘画功底,这对于跨专业的考生还是非常有难度的。而且建筑学不仅要学习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还要精通人文艺术。建筑学的名校有: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NO.3计算机专业因为人工智能兴起,计算机专业成为人们,很多人都选择跨考计算机专业。但是软件编程和各种语言的学习对于一个没有计算机基础的人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导师一般也不愿意收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该专业的名校有: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NO.4翻译专业不管是英语的翻译专业还是小语种的翻译专业,跨考都是非常难的。翻译不只是语言的转换,而是要涉及到很多领域的专业名词。这就要求学生的知识面非常广,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同学来说,不但要面临语言上面的困难,还要涉及专业问题。翻译专业的名校有:北京外国语学校、上海外国语学校等。NO.5数学专业虽然考生在本科期间会学习高等数学以及线代和概率等有关数学的知识,但也只是把数学当成工具。但是如果想要跨考数学专业的话,就要单纯的对于数学进行深入研究,而我们在本科时学的仅仅是皮毛。数学本来就是一个比较难的学科,所以没有本科的数学专业的学习经历,跨考数学还是很有难度的。数学专业非常好的学校有: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虽然考研跨专业可以改变学生们的专业,但是跨专业是让学生们去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还是有很大难度的。以上五个专业是陈默老师总结的跨考中难度最高的五个专业,希望同学们在报名的时候慎重考虑。关于:2019考研大数据:这5个专业成为“跨考生”的难题,学长:后悔,这个话题,你怎么看?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科技企业对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同时薪资待遇也水涨船高,所以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也比较热门,在这些报考的学生当中就有不少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对于这部分报考的学生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统考,紧接着还要认真准备复试,毕竟复试环节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对于跨考的考生,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准备考研一定要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计划,对于跨考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要想跨考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可以从专业课的考试内容入手,一方面可以准备考试,另一方面也可以系统的学习一下计算机相关知识。不少学校的专业课考试包括编程语言(C语言)和数据结构。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人指导一下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也会节省大量的学习时间。第二:准备过程要有重点侧重也要兼顾知识的全面性。在备考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应该了解一下计算机操作系统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基础内容,同时应该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其中的一些实验,这样会帮助考生理解很多计算机领域的抽象概念。第三:注重交流。与老师和学长进行必要的交流会对考研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会增强自己的考试信心,另一方面也会得到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建议,比如专业课考试的重点、复试环节的重点、考前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等等。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咨询我,谢谢!
首先,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整个IT行业释放出了大量的人才需求,由于发展前景广阔而且薪资待遇比较可观,所以每年都有不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选择跨考计算机专业。虽然计算机相关专业目前是考研的热点,跨考的难度也相对比较大,但是每年也有不少跨考生顺利走进了研究生课堂。对于要跨考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选择目标高校。对于跨考生来说,考研往往并不是目的,读研才是目的,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学校。在复习的初期可以先不考虑选择具体哪所大学,在复习一段时间之后(通常在初试前半年左右),应该对自己的复习情况做一个认真的评估,从而确定一个目标学校。第二:注重专业课的学习。由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课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在学习的初期更是如此,所以不论学习能力是否较强,都最好找专业人士指导一下复习过程,这对于跨考计算机专业的考生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复习时间通常都是比较紧张的,应该重视时间的利用率。第三:多搜集目标学校的学习资料。学习资料的搜集对于考研来说是比较重要的,针对性较强的复习往往会有更好的复习效果,所以应该尽量多搜集一些目标学校的专业课复习资料。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首先,当前考研选择计算机专业是不错的选择,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未来产业领域会需要大量计算机专业的高端人才,所以读研计算机专业也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由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比较好,所以当前很多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会跨考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也是一个考研的热点专业,所以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对于零基础的同学来说,选择跨考计算机专业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会面临较大的复习压力。随着当前很多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转向考408,考试的复习压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408不仅知识量比较大,难度也相对比较高,所以建议跨考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尤其是对于时间比较紧的同学来说,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会明显提升学习效率。除了要有一个系统的复习规划之外,还需要慎重选择目标学校,复习初期可以在立足本学校的基础上,多选择几个不同层次的目标学校,然后在复习到中后期再明确一个最终的目标学校。目标学校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到学科实力之外,还需要重点考虑一下地域问题,这对于就业会有比较直接的影响。最后,选择考研必然会面临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跨考生来说,难度还会明显提升,考试失败的风险也相对比较大,虽然当前研究生教育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相比于庞大的考生群体来说,考研成功上岸依然是小概率事件。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首先,从我参与的2020年考研的复试情况来看,能进入复试阶段的跨考生寥寥无几,而且这为数不多的跨考生,在复试阶段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按照往年的历史经验来看,除去保研之外,通过跨考成功走进计算机专业研究生课堂的本科生并不多(仅限我所在的培养单位)。计算机相关专业是近些年来的考研热点,而且在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互联网的推动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计算机专业的热度依然会比较高,所以如果要跨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另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人数目前已经比较高了,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生数量就非常庞大,因此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考研竞争自然就会比较激烈。虽然跨考计算机专业的难度比较高,但是每年也都有不少跨考生能够成功上岸,所以如果已经下定决心跨考计算机专业,也应该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对于跨考生来说,我个人给出以下三点建议:第一:早做准备。计算机专业的考研内容是比较多的,不少高校会考察四门专业课,涉及到编程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组成原理等,这些课程不仅内容比较多,学习难度也相对比较大,所以一定要有充足的复习时间。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跨考计算机专业最好能够在大二就开始准备。第二:慎重选择目标高校。跨考生在选择目标高校的时候,应该立足自身的本科高校,再尽量往学科实力较强的高校努力。如果自身的本科高校在学科实力上比较强,还是应该首选自己的本科高校,这样在复习的过程中也会更方便一些,而且也有机会与计算机专业的老师进行交流。第三:注重交流。跨考生一定要重视交流的意义,交流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尤其要多与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交流。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首先,如果计划跨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应该早做准备,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考研要求来制定学习计划。跨考计算机专业研究生,需要从两个方面做出准备,其一是计算机专业课的学习,其二是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计算机专业课的内容是比较多的,而且学习难度也相对比较大,所以应该为自己构建一个有效的学习渠道,比如辅修一些相关课程,或者是通过互联网来建立学习渠道都可以。在专业课的学习上,应该结合目标学校的考研要求,在准备考研的初期,可以多选择几所不同层次的高校,但是在考试内容上最好保持一致。在准备考研的初期,最好要咨询专业的老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规划学习路线。当前不少高校的专业课考试都在选择408,而且近两年一些高校也逐渐从自主命题转向了408的统考,所以可以按照408的科目进行准备,这样选择空间会稍微大一些。408整体的考试内容比较多,涉及到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等四大块,而且难度也相对比较高,这对于跨考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最后,对于跨考生来说,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原因是实践的过程会促进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另外不少重点大学也会在考研的复试阶段,考察考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设置上机考试等。按照历史经验来看,考研复试阶段的上机考察往往以算法实现为主,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重视程序设计能力的锻炼,还需要重视算法设计的相关知识。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近几年,跨专业考研的队伍愈发壮大,许多考生不仅跨考相关专业,甚至还有人进行文理科间的“大转行”。跨专业报考的难度系数在考研中是最大的,既有“满盘皆输”的危险,也可能会带来出奇制胜的效果。如何对跨专业考研的情势进行冷静的分析,并根据自身情况“对症下药”?盲目跨专业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某考生小刘3年换了3个专业,均无功而返。像小刘这样赶场式跨专业考研的并非个别现象。她的动机也是考研中最忌讳的心态:投机和盲动。在没有任何知识积淀的情况下,盲目换专业只会浪费精力和时间。分析目前跨专业考研的动机,大体有以下三种:第一,为了谋个好职业,所跨专业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看好;第二,为了混个硕士文凭,所跨专业竞争小,门槛低,容易录取;第三,为了摆脱现有的专业背景,所跨专业是自身兴趣所在。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本科专业不感兴趣或是不满意。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想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专业,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很多过来人都认为,跨专业考研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有兴趣、有能力。盲目跨专业考上以后也不轻松盲目跨专业不仅学起来困难而且就业也困难,有些跨专业学生还在专业学习上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和“消化不良”,因为进入研究生阶段后起点就已经非常高,学生必须具备独立的科研能力,所以跨专业的学生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研究生考试虽然通过了,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暴露了“硬伤”———项目做不了,编程编不出,写科研论文不熟悉学术话语、缺乏创新思维……跨专业报考有风险,这需要考生对自己有明确的认识,同时需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个过程是非常艰辛的,结果不一定能与付出成正比例关系。只要你对所选的专业有兴趣并坚信自己能够为之付出,我相信有志者事尽成,你一定可以品尝到成功的甘甜,但是绝不要为了好找工作或者好考等原因,轻易地盲目地转换专业。哪些学科欢迎考生跨专业报考目前,我国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对考生跨专业报考均无明确限制,某些交叉学科还十分欢迎考生跨专业报考。像新闻传播、社会学、信息管理学、生物信息工程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目的就是培养复合型人才,所以导师也愿意要不同专业的考生。新闻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型学科,培养的人才工作后可能会涉及各个领域。经济、法律等专业的学生转学新闻以后,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日后进行经济、法律等新闻报道时,他们有相关学科知识背景做支撑,更能够驾轻就熟。清华大学化学系一位博士生导师认为,现在的化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了,有很多新兴的专业是学科交叉的产物。比如微电子化学、物理化学等应用型学科,都需要各个专业的合作才能有研究成果。“像材料、物理、生物等专业的同学转专业考到我们系,就可以在学术上给我们补充新鲜的血液,填补研究上的一些空白。若让本专业的同学去补修外系考生几年才积累的知识,来完成科研项目,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所以有些交叉学科非常欢迎跨专业报考的同学。不过也不能一概而论,纯理论性专业或者特别“专”的专业就不大喜欢招跨专业的考生。因为本学科专业性很强,需要特别扎实、系统的基础知识。除非你有得天独厚的天分,笔试可能会通过,但进来之后的发展前途还是非常有限的。说来说去,还是有很多人怕换专业,觉得没有把握,或是觉得好象没有先例,所以为了保险起见,不太情愿地又考回本科时所学专业。其实,换专业并没有一些人想象得那么难,就像考研没有某些人夸张得那么难一样。在考研时换专业成功的人比比皆是,以下是我所认识或知道的跨专业考研的成功案例:(1) 英语―法律 (2) 数学―计算机(3) 物理―金融―会计 (4) 英语―数量经济学(5) 物理-生物―工业经济 (6) 茶学―会计(7) 牙医-财政学 (8) 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学(9) 数理统计―数量经济学 (10) 管理学―数量经济学(11) 统计学―法律 (12)化工―国民经济学(13) 政治―法律 (14) 热能―房地产―历史(15) 数学―经济学 (16) 光科―会计(17) 高分子―计算机 (18) 材料――自动控制(19) 力学―自动控制 (20) 统计学―金融(21) 经济学―新闻 (22) 热能―新闻(23) 地理―经济学 (24) 铸造―会计 (25) 历史―经济法―国际经济法(26) 英语―行政管理(27) 农学―企业管理 (28) 机械―计算机(29) 物理―金融 (30) 会计―经济法(31) 物理―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32) 地科―哲学(33) 数学―系统工程―经济学 (34) 高分子―生医(35) 农学―金融 (36) 化工―会计(37) 数学―财政学 (38) 档案管理―金融(39) 热能―自动控制 (40) 化学―金融(41) 物理―电子 (42) 地球物理―生物跨专业考研如何准备跨专业考研变数大、无定规,但从整体来讲,报考还是有原则和规律可循的。就考生而言,自学能力是跨专业的必备素质;其次,就是要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能够较快地投入新的专业学习并熟练掌握其学习方法;再次,就是要具备一定的领悟能力,因为在短时间内消化所考专业的内容,理解比记忆、应试更重要。就报考科目而言,学问就更多了。第一,跨专业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英语,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便宜”,而且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学好了数学,转经济、自动化、计算机都具有“比较优势”,基础也比较扎实。第二,相对而言,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理转文易,文转理难”。纯文科如历史、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所以,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另外,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就近原则”,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考。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如化学转药学、数学转理论经济学、电器转电子、自动控制转电信、机械转力学、土木建筑转水利工程等。总而言之,最好能够在跨考前找到专业间的“交集”。如果不是自身实力雄厚,切忌跨度太大。另外,跨专业考研也要“投石问路”,就是说在备考时找准相关院系和导师。有很多学校和院系欢迎并鼓励外专业报考。另外,在查看招生简章时,也要细读专业设置和研究方向,比如新闻学专业,有的导师研究中西比较,就特别欢迎外语系学生报考,因为这样在科研中就能够翻译一手的外文资料;有的导师研究方向是中国新闻史,就更愿意要历史、古典文学专业的考生;有的生物学导师做的项目涉及生物芯片制作,所以对于应用型的计算机专业考生也不排斥。考生切莫抱有“混水摸鱼”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据某高校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有些考生报考文物古籍这一冷门专业,并通过了笔试,但一到复试时,导师问他看了几本古典文献,考生立即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如果确定了报考志愿,复习时除了要吃透书本外,还要从以前的学科中转换过来,重新培养并习惯于本专业的思维方式,同时学会利用学术话语,熟练把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不能只浮于皮毛,不解精髓。复习也要得“要领”,如果条件允许,可到报考学校旁听相关的专业课程或借阅课堂笔记,查看学术期刊,了解该领域的热点、焦点、新课题等。此外,制订详细的复习计划也很重要。由于考生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制订计划时就需要从长计议,要先入门,再循序渐进。复习时不能忽略了自己的优势专业,很多同学由于只注重专业课复习,结果恰恰是让自己擅长的英语拖了“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