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很多人会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多数都是一些本科阶段没有选对适合自己的专业,很多高三家长和高三学生都是在高考结束之后才会仓促的选择一个看似适合的专业,但往往很容易选择到一个自己完全学不进去的专业。所以很多本科生不得不选择走考研这一条路;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会因为分数、地理位置、被调剂等愿意,导致自己没能选上自己想要报考的专业,所以考研就成为了自己唯一的途径了。不过考研难度不亚于高考,也要慎重。今天要分享的这几个跨专业考研很热门的专业,基本上跨专业考研的都是一些专业性不是很强的专业,一般来说专业性不强代表着就业面比较宽,就业选择方向多。比较适合本科没有选对适合自己专业的学生报考:1、新闻学专业——新闻学专业属于文学类专业,跨专业考研还是比较容易的,比较适合文科生选择。当然这类专业未来就业都是在传媒行业就业,这一行的竞争压力是很大,很激烈的。高学历的人才也较多;2、工商管理——如果本科专业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的话,个人建议还是考研后找工作会更有利。但是如果是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跨考工商管理专业的话,还是比较合适的。考研后本身就业方向就多,解决工作不是难题;3、行政管理——别看这个专业被吐槽得多,觉得专业性不强,但很多人也看中了这一点。不过这类专业考研就业优势还是有好处的,毕业之后不管是考公务员还是去企事业单位就业都比别人要有优势得多。4、金融学——一般来说跨专业考金融学研究生的话,专业难度还是不大,不过录取相对会难一些。因为考金融研究生的门槛不高,所以竞争一直都很激烈的,分数线都比较高,考名校就更难了,考研最好还是考个211;5、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同样也是跨考的热门专业,不过想要跨考这个专业的话,英语、政治和高数要学好些才行,不过旅游管理好歹也是朝阳专业,毕业了之后好歹发展方向还是比较多的,相关工作都可以做;6、会计学——会计学专业的门槛不是很高,初试的难度还是比较小的,好好准备都能过。复试主要就要看报考的学校的相关要求的,一般来说复试相对难过一些。而且会计学现在更缺高素质人才,经济发达地区竞争激烈。最后,今天就暂时分享到这里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填报志愿、高考、大学、专业、家庭教育等相关的信息,可以关注我!
“如果能追随理想而生活,本着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诚实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则定能臻于至美至善的境地.”如果高考在一定程度决定了你未来的方向,那么考研便给了你第二次选择方向的机会,当机会在你眼前,你是否会有勇气去尝试?理想永远都年轻,单枪匹马你别怕,一腔孤勇又如何?大神简介姓名:马雨晨录取院校:中国传媒大学录取专业:出版(现代出版业务)分数:总分:397政治:66英语:82出版综合素质与能力:121出版专业基础:1281:关于跨专业考研Q:为什么会选择跨专业考研呢?A:起初就比较喜欢文科,但因为是石油子弟,所以就选择了长大的资工专业,但是,我其实对理科的学习并不是很感兴趣,很多学习就只是应付。大学期间,我加入学校的知音杂志社,开始接触出版这个行业,并喜欢上了这个专业。在大三时,就考虑了跨专业考研.Q:和家里是怎样的沟通的,支持你的这个选择么?A:起初父母是有点反对的,在大三的时候,我和家里很认真的谈了一次这件事情,也许是因为对女儿的疼爱,也可能是因为石油行业,女孩子确实不是很占优势。他们也表示,高考的时候已经干预过我一次了,这次就支持我自己的决定了。Q:因为是跨专业考研,在准备考研期间应该也遇到一些问题吧?是怎样解决的呢?A:如果只是应付考研,只学习参考书,做练习题的话是远远不够的。其他的同学都有一定的专业课基础,而我只有杂志社的一点点经验,需要从头学起,就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其中,通过查找相关书籍,订阅各种期刊杂志,来保持我的行业敏感度,不断的充实自己。在心态上,因为我把这个行业看得很神圣,有段时间也曾有过一点点的自我否定,后来我告诉自己,我已经是这个行业的一员,是踏入了这个专业的小白,只要肯努力,就能有机会。Q:为什么选择了中传这所学校呢?A:首先因为是跨考,我没有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选择武大,北大这些985的学校,虽然中传只是211,但是在这个行业里,中传还是很受肯定的,而且我很喜欢北京的京城文化,也很喜欢中传校园里浓厚的文艺氛围。2:关于学习方法政治:政治的题目背会还要注重理解,它的选择题分为单选和多选,前期我主要是在刷题。复习政治题目最重要的是不能“贪”,跟紧一两个老师的想法,“贪多”会打乱自己的体系,争取把一个老师的思想吃透。英语:英语最重要的有三个部分内容。一、 单词是做题的基础,每天一定要背单词,可以借鉴手机app软件定量复习,还可以在阅读里背单词。二、语法,长短句,不能机械背语法名词,注重理解,会用即可。三、逻辑,在做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方法是先通读整篇文章,摘选出不认识的单词及长短句,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做题,训练逻辑思维。在写作方面,我建议十月份就开始积累好的英语模板,多加练习。专业课方面:因为选择的是文科,所以我介绍一些关于背诵的技巧,背诵我不建议机械式的记忆,要重视应用,通过应用形成记忆,在脑海中形成体系,这样记得的会更牢固,应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3:说给学弟学妹不只是从考研来讲,无论你处于哪个阶段, 我都希望你们能多尝试,多思考。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可能有的人很明确自己的定位,就是想成为一名学霸,平时就减少出去娱乐。有的人可能想选择学干这条路,每个人都不同,我觉得没有哪条路是好,哪条是不好,但是你不要让自己什么都不去想。当你在犹豫要不要去做一些你想做,但是有一些挑战而不敢去尝试的事的时候,我建议你还是去勇于尝试,放心大胆的去做,因为如果说你没有一个目标,而且你又不去做一些事的话,你的大学生活可能就是空白的,是毫无波澜的。但是我觉得人生是需要自己去制造一些波澜,一些色彩。我大一大二也参加了很多活动,当时也没有觉得这些能带给我什么,但是后来这些活动真的带给了我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比方说当我竞选奖学金、考研复试的时候,人家真的是发现我不只是死学习,我也是有进行这方面的活动的。我建议你们一定要多尝试让自己充实起来,还有多思考,就是说一定要每天都有一个时间和自己对话,无论你在想什么,只要去想就可以了,你一定要有这个意识。我觉的人生就是在如下的六个阶段中无限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第一个阶段是无打算阶段,就是说你对于现在的状态非常满意,没有任何想去改变的想法。第二阶段是意向阶段,是说你已经发现了自己的一些问题,想要改变了。第三个阶段是准备阶段,是说你已经做出了一些准备,制订了一些措施去改变你发现的问题。第四个阶段就是行动阶段,是说你已经开始执行这些措施。第五个阶段是保持和巩固阶段,是说你达成了你目标,改变到了更好的状态,然后保持下去。第六个阶段是最危险也是最常见的阶段就是复发阶段,是说你很有可能从你新的状态又复发回最开始的状态,又开始养成一些惰性,所以我觉的每个人所处的阶段都是不一样的,但是你要清楚的明白自己是在哪个阶段,当你思考到你所处的阶段,你才会有一个努力的方向,所以我觉的无论是要考研,还是要出国,还是想找工作,当你觉得迷茫时,不要觉得这是个坏事,当你觉得迷茫的时候说明你正在思考,只要你在思考,清楚你所处的阶段就可以了。来源:长江大学文字 | 李洋 魏钰婷 孙纪惠子编辑 | 李洋
跨专业考研相对于本专业考研难度有一点大,毕竟是一个新的专业,肯定会比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要陌生许多,对于我们考研人而言,择专业是很重要的。大家是继续报考自己的本专业还是跨考呢?许多小伙伴担心跨考有风险,担心专业课的问题。今天启航考研高老师就和大家好好讲一讲这个很适合数学不是很好,就业还不错的专业推荐,往下看吧:1. 新闻传播学新闻传播学是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包括新闻传播学、新闻学、传播学、出版学等二级学科。同时在专业硕士中招收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新闻传播学的初试科目一般为理论/研究方法+实务,同时拥有着良好的就业前景。另外,新传专硕由于只有3-4本参考书,备考难度相对较低,合理选择冷门院校的新传专业是性价比非常高的选择。2. 戏剧与影视学戏剧与影视学学生拥有众多研究方向,其中广播电视艺术学和传媒业界结合融合较深,可以看作是一门广电艺术学和新闻传播学的交叉学科。初试科目大多为艺术概论和实务组成。不考数学也让这个专业成为了不少跨考生的首选。与之相关的专业学位还有广播电视,毕业后授予艺术学硕士学位,适合有志于从事传媒行业的考生报考。3. 管理学管理学属于商科大类,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一直是跨考生的首选。一般来说,管理学专业型硕士(MBA)对考生的毕业年限以及工作经验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应届跨考生可以选择管理学学术型硕士进行报考。以上是启航考研高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最适合考研跨考生的三大专业”相关内容,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预祝考研的小伙伴们金榜题名!
她是杭州师范大学2020届院优秀毕业生,成功跨专业考取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专业。本科期间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还曾获杭师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创·启航”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杭师大第九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二等奖、中国第十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健身健美秋季锦标赛健身模特二等奖。她就是来自杭州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162班的戚琪。跨专业考研上岸,为人生打破局限本科期间,戚琪所学的专业是计算机专业,然而,他人眼中典型的“工科生”却选择以考研的方式跨专业学习数字媒体专业,对于这样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戚琪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当初决定要考研是在2018年10月份,因为觉得自己本科学习的知识有限,并且想更进一步地去学习自己一直喜欢的设计学、艺术学,我最终决定要跨专业考研。”事实上,除了对知识的探索欲和好奇心,戚琪对考研也有另一方面的打算,她解释道:“现在的就业环境对我们会有更高的学历要求,所以我觉得与其先工作之后再考研,不如抓住在学校的时光,有稳定的学习环境和好的学习资源,再加上大把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精力,用最合适的时间做最有效率的事情。”有了跨专业考取设计学、艺术学相关专业的打算后,戚琪就一直对中国传媒大学有所关注,了解到数媒艺是中国传媒大学首创的专业且各方面综合实力也不错,她决定报考该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戚琪的考研选择跨越了院校选择和专业选择“两座大山”,这意味着她需要更多的勇气和坚持,最终,时间证明了这正是戚琪身上熠熠闪光的地方。看准自己的短板,做有计划的“倾斜”在戚琪看来,相比报考数字媒体的艺术类考生,她在本科时学到的技术实现方面的知识是自己作为“工科生”所具有的优势,但是,戚琪也清楚地看到,在艺术修养上的短板是她考研路上的更大阻碍,“所以我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与本专业考生的差距”。为了在考研期间更有效果地复习,同时弥补自己在艺术知识上的漏洞,戚琪较早地进入考研的状态,以为复习安排足够的时间。同时,她会根据学科的难易程度,以及自己的水平,有计划地去做一些“倾斜”,“比如,我跨考的话专业课会薄弱些,每天就会花五到六个小时去学习专业课,我英语和政治基础还可以,花费时间就相对较少。”文科的论述题型,需要储备大量的理论知识和案例去论说观点。因此,除了研读考研大纲提供的参考书,去知网上检索、阅读大量的论文,总结论文的写作方法和研究方法外,她会利用碎片时间去读质量高的文章,再将有用信息整理成电子版的笔记,方便复习时反复查看。百日重学,是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戚琪清楚地记得,就在2019年的9月11号,她的目标考研专业更改了考试大纲,原来的艺术学概论改成了设计学基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实践内容也有大幅度变动,这意味着她在前几个月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都将付之东流。 不过,戚琪马上调整了心理状态,“当时应该很多人都挺崩溃的,但是我觉得既然坚持了那么久,放弃了会有点不划算,而且大家相当于同一起点重新开始,所以就没有太过焦虑。”她思考如何在最短时间内重新找到学习节奏,尽量让之前学过的内容为她所用,并重新根据考试大纲中的具体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复习,“哪个时间段效率最高就把最重要最难的学习工作放在那个时间去做,然后就是专心去做好一件事,保持注意力集中”。戚琪把这段时光称为自己的“百日重学”经历,她一直相信:“学习没有捷径,既然定好了目标就要对自己的决定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与数字媒体的结缘,由一个热爱出发“任何长期的坚持都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更何况是考研这样辛苦和枯燥的事情。只有你真正感兴趣并且喜欢,才会投入更多去了解去深究,才会乐在其中。”戚琪坦言,正是处于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她才能一路坚持。戚琪摄影作品当然,这份热爱早早就埋下了种子,“我从小就接触过一些艺术方面的课外班 ,学过一些乐器以及舞蹈,我还对具有美感的东西比较感兴趣,所以经常会参观一些美术馆、博物馆等等。”此外,戚琪还对摄影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对于构图、光线的处理等等手法上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心得,空闲时她也会去图书馆查看一些相关技巧教学的书籍。中国第十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右一戚琪)大三那年的两次比赛经历更给了戚琪坚定考研的理由和决心,她先后参加了杭州师范大学第九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和中国第十届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大赛。回忆起和队友并肩作战的经历,她说:“从校赛开始,我们根据老师的意见一点点把作品修改完善,甚至到寒假还会集体去图书馆改原型、改代码。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尽管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但性格随和的一群人还是一起走了过来。”在比赛中,戚琪担任了产品经理的角色,同时负责一部分产品主界面的设计工作,“我很享受做产品设计、用户界面设计的过程”,有了喜爱和努力的加持,戚琪在两次比赛中都取得了二等奖的佳绩。“正如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所说:‘艺术越来越科学化,科学越来越艺术化,两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将在山顶重逢。’”或许,戚琪与数字媒体的不解之缘早就开启,相信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圆梦之旅是她又一段无悔之路的开始。来源:杭州师范大学
拟录取结果出来的那天,我的成绩还是各位学姐学妹发微信告诉我的,想来我确实心大。从20年四月到今年四月,奋力考研花了一年的时间,很多心得体会希望能借这份经验贴分享给更多的学弟学妹。爱传播新传考研推荐搜索新传考研重庆大学考研个人情况我本科就读于重庆的一所211西南大学,专业是德语语言文学,毕业之后又去了瑞士学习了一年国际商务管理。又在工作了一年之后遇到新冠疫情,对我所在的行业打击巨大,在家休息的两个月时间让我下决心考研。之前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让我对新闻传播比较感兴趣,择校时选择了家乡唯一一所985高校,重庆大学。我初试分数426,政治75,英语78,专业一141,专业二132。初试成绩排名第七,结合复试成绩,总成绩排名第三。去年四月中旬我才开始正式系统地复习,六月份的时候选择了爱传播的半程班,实务批改班。我本身是跨专业考新传,工作过一段时间过后学习的状态比较难保持,我这样的情况在备考过程中其实很需要有一个引导性的课程带领着我学习。关于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重庆大学已建成本硕博完整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拥有校级研究平台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与校党委宣传部共建重庆大学舆情信息研究所。重大专硕共有六个方向:01新闻采编业务、02广播电视新闻、03网络与新媒体、04编辑与出版、05广告与公关、06媒介经营与管理。学院与重庆多家媒体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和学生实习基地。此外,我本身是对跨文化传播非常感兴趣,最吸引我报考重庆大学的是,学院注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有合作项目,可以选择攻读重庆大学与合作学校相关专业的双硕士学位。重庆大学近年来学硕名额很少,基本会给到保研学生。专硕招生数量每年比较稳定,今年由于高分较多进行了二次划线。每年具体招生情况如下所示:重庆大学新传专业的参考书官网上已经很多年没有专门列出了,参照以往的书单大致为:《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史》、《西方新闻事业概论》、《网络传播概论》、《世界新闻传播史》、《广播电视新闻学》实务方面有:《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新闻评论教程》、《国际新闻采编实务》,以前的书单上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这本书主要还是侧重于20世纪初的新闻史相关,内容与考试内容相关性不大,如果时间不够,可以自行斟酌跳过。关于广告和公关,重庆大学很少涉及这两方面的论述题,基本上为两个名词解释或一道简答题,建议直接听课做笔记复习或者买笔记背诵。很多学妹问我重庆大学有没有本科歧视,或者本科学业存在挂科对报考有无影响,我统一回复一下,重庆大学不那么看重本科出身,初试和复试都非常的公平公正,只要初试复试成绩优秀,本科期间的成绩不太重要。备考时间线以及经验我开始复习得比较晚,四月份才开始看书,简单的介绍一下的时间线,只供参考,每个学生的进度和复习节奏不一样。四月到六月底所有参考书看完一遍,《传播学基础》、《新闻学概论》、《网络传播学》看完两遍。第一遍不用做笔记,浏览一遍,不用细读,了解大概内容就行。七月到八月补充笔记和框架,重要书目精读,能掌握核心知识点和重点。开始训练实务,每周一次消息改写和评论,一直到考试前。政治开始听课复习,英语开始刷真题一直到考试前。九月到十月开始练习真题,(所有学校近两年的题都拿来看一看,见识题型)一定要落到笔头开始写,培养答题技巧;整理专题,背书(相关知识点);补充论据,整理新闻热点和评析。同时保持实务、政治刷题、英语刷题。十一月到十二月十一月开始进行二轮三轮背诵,着重于重庆大学历年真题的训练,一定要卡时间练习答题;继续补充专题和实事论据。十二月开始调整心态,参加模拟考,查漏补缺;政治大题进行突击背诵。以上是我的大致时间线,每天学习时间保持在九个小时左右,因为我不太能早起所以一般早上学习时间在9:00到12:00,一定要午休,下午14:00到18:00,晚上20:00到22: 30,每周休息一天。也看到很多小伙伴很早起来很晚睡地学习,如果能保证学习质量当然很好,但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太一样,不要一味效仿容易自我感动又不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效率比学习时常更重要。政治英语复习经验由于我政治英语两科都没有上80,所以经验仅供参考。政治我从六月底开始复习,跟的是徐涛老师的课程,每天大概会花半个小时到40分钟听课(2倍速),然后20分钟完成相关内容的习题。课程停更的时候会花一个小时刷肖秀荣的1000题,到考试前,只做完一遍,很多错题没有重做,导致基础有点不牢靠。十一月开始做徐涛的八套卷和肖八,两天一套题并进行错题订正。最后一个月同时看了腿姐的押题课程和徐涛老师的课程,可能两个老师的方法不太一样,同时学起来我一直有点懵,最后一周才背的肖四。所以建议同学们选择一个老师就跟一个老师的课,特别是后期,复习资料太杂容易引起记忆混乱。英语由于我本身基础还行,没有花太多时间来准备,掉以轻心当然最后分数也不太理想,大家看看就好。因为之前我考过雅思,我深感单独背单词无用,不用的话生词就怎么都记不住,所以我基本靠刷题记单词(如果基础不太好,建议还是每天背单词),做题的时候把不懂的单词画出来反复记忆。我从七月开始刷真题,每天一篇阅读,时间控制在15到18分钟,先刷完英语一,再刷英语二。到了十月、十一月的时候,反复刷英语二真题,做题千万不要养成惯性思维,即便第二次做,也要回到原文找答案出处。我本身句法分析这方面问题不大,翻译练习就是第二遍刷题的时候连带着看了一下。我想强调的是,作文一定要在考试前练习一下,特别是大作文。不然到了考场会觉得无话可说,比较耽搁时间。专业课复习经验因为我本身是跨考,没有专业基础。前期看书的时候感觉靠自己比较难深入理解和学习,各个机构都有对比,从四月到六月也一直在关注各家公众号的推文和后续的课程介绍。六月中旬报名了爱传播的半程班课程和实务批改班。首先爱传播比较吸引我的点是师资,爱传播授课的老师不管是王力老师还是大仁学长、大鲨鱼学长,都有很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负责的板块分工明确,教授的课程都是他们自己擅长的领域。第二点是推文紧跟实事,和知识点有机结合,每天的名词解释推送也非常有用,可以让同学们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背诵记忆。半程班的课程基本分为暑期的强化课程、九月开始的冲刺课程、和十月到十一月的冲刺课程以及最后一个月的全年热点梳理。课程的覆盖面很广,基本后期可以靠课程来掌握复习的节奏。批改班里的同学都是报考重大的,负责作业批改的是重大的学姐,学姐批改很负责任,去年六月开始练实务的时候从格式到内容都很多问题,到十二月的时候我一共提交了38次消息改写和评论,批改班的学姐真的见证了我们一点一点的成长和进步。很谢谢她们认真负责的批改~节选了第一次消息改写和最后一次消息改写学姐的批改,实务是只要坚持练习就一定会进步的。当然,专业课复习不能完全依赖课程的内容,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也非常的重要。在六月之前一定要看完一遍书,七八月抓紧时间整理笔记初次背诵,利用暑假的时间开始练习实务。如果实务拖延到九月再练习,一是练习的量不够熟练度达不到,二是会挤压九月开始练习真题的时间。九月最迟十月一定要开始练习真题,如果练题练晚了,后期很有可能答题速度提不上来导致答题的时候写不完。我的专业课分数比较高,我将其归功于大量练题和大量分析题。重庆大学从2011年到2020年的题目我都练了一遍,近两年的题目我都反复研究,可以分析出老师出题的大致方向和偏好,有利于最后的自行押题。比如重大中新史很喜欢考毛泽东和刘少奇的讲话,外新史比较喜欢考英美便士报等。21年440的一道论述题与20年的一道论述题非常相似,考察关于议程设置的知识点。关注往年的题目和重庆大学老师的研究动态,也容易预测考题的大方向。练习真题可以从最开始列思路写提纲开始,但是一定要尽早开始练习完整答题!练习思维反应速度和手速!关于复试备考其实我复试准备时间非常充足,我从1月13号开始准备复试。准备的方向是多看专业书籍,同时做好读书笔记,从开始准备到考试之前我看完了7本传播学、社会学相关的专业书。看书的同时在知网上收集书评和赏析,从学术上深层次理解自己阅读的书籍内容。尽早开始练习内容表达,初试论述题的内容如何脱稿表达出来,以及自己在表达时话语的逻辑和交流感。准备面试需要我们对着镜子拿着题不断练习,从先列提纲作为提示到完全脱稿,不独昂培养自思维的快速衔接能力和提高表达能力。英语口语表达无法在很短时间内提升,我的方法是初期跟读BBC的文章,在自己照着文章念能大致跟上播音员的速度时(学习和纠正语音语调),开始找话题自行表达,从最简单的自我介绍,生活类问题开始练起。当能够自如地对生活类问题进行英语表达时,再着手准备英语专业问题。重庆大学的复试问题还是比较常规,目前没有看到很怪很偏的题目。我抽到的三道题是:1.简述在公共事件中新闻媒体的作用;2. 简述一下学者提出的在网络社会中“适当断连”这一提案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3. Could you explain the live webcast。关于复习心态调整部分同学备考将会横贯整整一年,很多学弟学妹问我怕考不上,不知道要不要选择重庆大学。我想说的是,新闻传媒本身是一个考研热度很高的专业,任何好学校都会存在很大的竞争,下定决心考研就不要去纠结能不能考上的问题,只要认真复习,刻苦扎实的好好准备,相信自己付出就会有回报。拿我自己来说,我是跨专业,大学毕业两年了,前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政治英语丢了很多年,专业课更是全新的领域,绝大部分同学的备考条件都是优于我的,希望大家能像我一样只要下了决心考研,就不要为考试难度而动摇。其次是心态调整的问题,特别是暑假阶段和最后冲刺阶段。暑假的时候一定不要松懈,不要抱着休息一周再开始学习的心态,考研阶段每一天都要保持接触考研内容,不要形成惰性。最后冲刺阶段,如果压力太大,可以找朋友倾诉或者适当地放松一下出去逛街看看电影。我自己在心态方面一直调整得还挺好,首先不要有考不上研究生自己就完蛋了的心理压力,人生有很多种可能。其次就我来说,我该追剧还是在追剧,该追星还是在追星,不要像苦行僧一样的学习,这样只会越学越苦(每个人要找到让自己放松的方式,不能让大脑一直处在紧张状态)。最后,要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天天暗示自己一定能上岸,不是玄学,是一定要让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最后,预祝22届的学弟学妹都能成功上岸,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我的学习方法和窍门,可以下方留言哦!
3月25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教育部将尽快划定2020年国家分数线,预计4月中旬左右公布,相关复试工作安排将视疫情和高校开学情况另行通知。“按照往年的情况,考研初试的国家线一般在3月中旬发布,但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各高校的初试成绩虽然已经发布了一个多月,考生们依然在心急如焚地等待着国家线。编辑 搜图等待国家线的考生有焦虑也有幸福,至少说明他们的分数已经基本通过了第一道门槛,更多的考生则看着不如人意的分数望洋兴叹。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0年考研的报名人数突破了341万,尽管已明确今年计划扩招18.9万人(2019年录取人数约为80.5万人),但与341万的庞大基数相比,成功上岸的人数依然不到1/3。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没有因为扩招而明显降低。笔者经历了传媒专业本-硕-博的完整系统学习与训练,毕业后又在高校教授传媒专业多年,看过了太多本科生怀抱着一颗热烈的传媒考研梦想,却因未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建立系统专业的思维方式,而承袭了本科甚至是中学死记硬背的”填鸭式“的学习惯性,导致复习得无比辛苦痛苦,不论是自己感受还是别人看起来简直苦不堪言,结果却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有在考试前夕完全丧失信心,选择彻底放弃的;也有考完一门课感觉不好,选择半途而废的;还有自我感觉良好,成绩出来却只剩瞠目结舌,怀疑是不是批错了卷子的……形形状状不一而足。没有人是一开始就奔着失败的结果去的。大家开始踏上这趟旅程的时候都是信誓旦旦激愤昂扬,很有凭借自己的努力牢牢把握机会从此改变命运的劲头儿,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却倒在了半途?考研真的是这么痛苦的一件事吗?考研是仅仅依靠咬牙坚持就可以达到目的吗?我的一个学生今年报考我当年的学校和专业,遗憾地铩羽而归。也有很多同学课间会跑来跟我咨询各种考研信息与考研的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我发现大多数同学对考研这件事情依然是盲目的,缺乏主动性,缺乏认真思考,就茫茫然地开始了复习,更遑论正确的学习方法与专业的思维方式了。也有很多同学斥巨资报各种培训班,却错以为花了钱就可以买安心,将责任转嫁给培训班,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等着天上掉馅饼,而没有正确认识到自我学习与培训班之间的真正关系。我当年考研是跨地域跨学校跨方向,也算是”三跨生“吧,而且还是工作多年后报考研究生,算来难度绝不比现在的同学们小,加之教授传媒专业多年,自觉有点经验,同学们跑来咨询辅导的也不少。因此,从今天起,我将把自己体验到的感受到的看到的听到的各种经验教训写成系列小文,为给更多想要报考传媒类专业研究生的同学们助一点儿力所能及之力。愿大家都能成功上岸!第一篇 你真的想考研吗?我相信很多同学看到这个小题目就想骂人了:不考研我闲得没事儿看你文章干嘛?但现实却是,很多同学抱有侥幸心理,打从一开始,他/她要考研的想法就是:考考试试呗,万一考上不就赚了吗?但凡抱有这种想法的,我还没有见过一个成功上岸的。我身边的同学朋友硕士博士多得很,大家聊天时,或许也会有“我当年也就是考考试试”的谦辞,但是认真下去,就会发现,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在复习过程中采用了毛主席“战略藐视,战术重视”的策略,而绝非抱着侥幸玩玩儿的态度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因此,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想好:我真的想考研吗?我身边年年有考上的学生,与之相对应的现实是,考不上的更多。这些考不上的除了复习方法不对、考试没发挥好等因素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具备这样一个特点,即:他/她的考研是装给他/她自己或者别人看的。这话说出来,肯定很多人又想骂我:我复习累得要死,培训班贵得要死,你说我假装?!但是有没有人发现,有些考研的同学特别喜欢发朋友圈:安静的图书馆、摆放角度讲究的参考书和签字笔,倒计时的提醒字条、写满名言的便利贴、挤满考生的培训班课堂……各种图片/视频或文字感慨把朋友圈装点的励志无比,老师同学家长朋友们都以为如此感天地泣鬼神的奋斗努力,一定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但结果呢?不是中途放弃就是考试结果无颜见江东父老。为什么会这样?但凡有点儿心理学知识的人,肯定听说过“心理补偿“机制。什么是”心理补偿“呢?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因为某种原因引起不安失去心理平衡的时候,就会采取新的方式表现自己以减轻或抵消不安,从而重新达到心理平衡。可以说,这些在朋友圈里考研的同学就是采用了”心理补偿机制“:学习多累啊,要啃专业书籍,要背英语单词,要关注时事政治……,但我发个朋友圈,看看我多爱学习我多努力啊,周末别人都看电影去了,我还泡图书馆复习呢……不但自我感觉超级良好,在老师同学家长朋友那里也塑造了良好的形象。这种学习很努力的假象让自己的心理上得到了极大地满足,至于是否真正学习到了多少知识早已成为退居二线的事情。这样的”心理补偿“其实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我见过的这样的同学还真不在少数。真正想考研的同学,往往有着明确的目标,很少会跑来问老师:您说我考哪个学校和专业好?这个最基础的问题其实是在决定是否考研的时候就已经深思熟虑好了的,而不是等着别人告诉自己,更不会追着老师问哪个学校和专业考起来更容易。尼采说: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他就可以忍受生活加诸于他的任何苦痛。就考研来讲,如果明白了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就可以忍受学习备考阶段的苦累枯燥,顺利通过最难熬的瓶颈期,而不会半途而废。因此,考研的第一步就是好好想想:我是否真的想考研?我为什么要考研?想明白这两个问题,你迈出的第一步才有意义和价值。
最近,一些跨考的同学跑来跟师姐说,感觉学不会了,很焦虑。暑假马上结束,各科都进入强化阶段,再看看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少,同学们开始有焦虑的情绪师姐完全理解,每年考研的同学都是这样的。不过大家的焦虑源还是有些不同,跨考的同学是比较早一批阵脚慌乱的。大家不要着急,跟我们一起把步伐稳住,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跨考同学焦虑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新传入门没那么简单——先解决学科认知问题对于跨考的同学而言,无论新闻传播学如何显学,在考研之前都尚未系统地接触这门学科。考研复习开始后,看了一遍基础知识的书,然后就接触到社会热点分析,或许只觉得头脑中有些知识的印象,但是完全没有成体系;或者确实知道了一些理论和人物,但是这个理论具体怎么讲的,包括几条内容,在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如何,人物属于那个学派,有哪些成就,对传播学做出什么贡献,没办法做到如数家珍;甚至有些比较抽象和难理解的理论,已经完全忘记了。这就会导致知识点在脑子里显得多而杂乱,想要用到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或者找不到,或者找到了描述不出来,这种皮毛似的学习,考试的时候既没办法答简答,也没办法答论述。学到这种程度,很难说已经入门了。真正的入门,至少是掌握了学科的结构体系,知道新闻传播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就像看一棵大树,只看到它的树叶不算看到了它,看到它的树干、枝干方向,进而看到整个大树轮廓,才算是看到了这棵树。搭建了新闻传播学科体系,才算是对这门学科有了最基本的认知,你才完全看到了它。所以,跨考的同学首先要搭建自己的专业体系,完成学科认知。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学到最后都做不到,即使是本科学本专业的同学,也不一定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的结构体系。所以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搭建,一切都还来得及。 那么要怎么搭建呢?没有捷径,就是一遍一遍重复基础知识。拿着我们的初试书单(可在公众号回复“书单”获取),反复去看必读书,不要听别人说有些书里的内容是重复的不用看,知识就是在反复中才被记忆和理解的,这也是我们安排这套书单的用心;报了班的同学已经拿到了胡师姐今年最新的传播学蓝皮书,今年的结构体系十分完整,不限遍数,越多越好,反复去看,再配合五一班、暑期班和小班课,把知识都烂熟于心。看的遍数多了,自身的高度就慢慢地提高了,自然慢慢地就看清楚了传播学这棵大树,也就知道了这门学科到底什么样子。一个飞到半空中看世界的人,定会比在树脚下的人看的更全面。这就是高度问题呀~去年胡师姐辅导班里面一位80天三跨考生的经验贴里面也写了,她复习时间虽短,但看了非常多的书,每天学习时间很长,效率极高。虽然是80天,但她学了别人160天学的东西,很有方法,非常注重专业体系的搭建,再贴一次,双非三跨考北大:我如何用80天一战考上北大新传专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越学越难?——那是还没有“逻辑思辨能力给跨考同学造成焦虑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逻辑思辨能力。这是新闻传播学科的重要思考方式,相较于输入时的“学科认知”,是一种输出的的能力。没有逻辑思辨意识的同学看什么都是一团乱麻,在面对庞杂的知识体系和复杂的问题时,自然会感到困难咯。从其他专业跨过来的小伙伴,或许还没有养成这一学科的思维方式,这就要在练习输出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那么什么是逻辑思辨能力?直白地说,就是分析问题时能做到前后观点互相关联,不相互矛盾,逻辑自洽的一种能力。新闻传播专业的答题没有标准答案,只要你能有逻辑地自圆其说,并且说的有道理有深度,就是好答案。比如说要分析新媒体时代沉默螺旋是否存在,那么要介绍传统媒体时代沉默的螺旋是什么,产生机制是什么样的,再来分析新媒体时代下是否依然存在这样的机制,以判断沉默的螺旋存在与否,如果能在既有的产生机制之外发现新的可能导致沉默的螺旋的因素,并能自圆其说,这样就完成了非常好的回答。下面提供几条提高逻辑思辨能力的方法:逻辑思辨能力不只是基于既有的学科结构体系之上,它和构建完善的体系相辅相成。换一种方式表述,就是知识的输入和输出是相辅相成的。1、锻炼逻辑思辨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不断地练习输出,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思考方式。报了胡师姐答题班的同学,会有师兄师姐专门为你的答题进行修改,帮你修改答题框架、思维方式和答题习惯2、另外,同学们自己也可以多看优秀的答案,看看别的同学是如何回答的,自己的框架和优秀答案有什么区别,优秀答案里面有没有逻辑漏洞3、提高逻辑能力的另一个重磅方法就是看优秀论文,论文是最短小精悍的思维方式的体现,看得多了,自然就能get到优秀的思维逻辑是什么样的了4、胡师姐的读书课和逻辑课是针对锻炼逻辑能力的,建议大家零碎时间反复听课,将锻炼逻辑的方法刻意练习,逻辑能力也会很快得到提高。跨考建议干货——复习流程说了这么多,最后再帮大家梳理一下复习流程。这个流程不仅适合跨考的同学,所有感觉自己基础知识和逻辑能力有欠缺的同学都可以参考:首先,看基础书目。书单里各板块的书目都有必读和扩展阅读的标注,跨考的同学如果来不及全部看完,就把基础书目反复阅读,一直到考前,要注意效率哦。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读一遍都会有一遍的收获。传播学必读教材如下:传播学概论(许静)传播学教程(郭庆光)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网络传播概论(彭兰)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谢新洲)西方传播学术史手册(胡翼青)大众传播理论(巴兰)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麦奎尔)传播学史(罗杰斯)人类传播理论(李特约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洛厄里)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塞弗林)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伊莱休 卡茨)媒介研究:文本、机构与受众(利萨·泰勒)20级北大新传考研初试书单新鲜出炉!!其次,看胡师姐辅导班新出的传播学蓝皮书。蓝皮书里构建了十分清晰的板块结构框架,配合着基础书目的阅读,这些框架不再是冷冰冰的,它们会慢慢融化成你自己的东西;另外,来不及看的扩展书,也都被整理进了蓝皮书中,融入进了每一个板块体系里。暖姐说蓝皮书要看20遍知识框架肯定没问题了……反正不管几遍吧,肯定是遍数越多越好!蓝皮书介绍请戳上岸同学都在推荐胡师姐序列1-4,是时候给大家介绍下胡师姐序列升级版——胡师姐新传考研蓝皮书系列啦!第三,听课。五一班、暑期班、小班课的课反复听,课堂上老师已经帮你把蓝皮书里的框架梳理地清清楚楚,专治看书看不下去的毛病。框架你只要听明白了,再看书和蓝皮书的时候,就会感觉全是熟悉的内容了。第四,整理基础知识专题。上面三条反复多遍,知识可能依然在身外,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的方法就是自行整理。并且,要不断地往里面补充内容,看到的新论文、新名词、研究进展,都充实进去,你就有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优秀框架。第五,整理热点专题。热点分析就是对知识的应用,和基础知识专题相辅相成。相似的热点整理到一个专题里去,每遇到一个新热点就往专题新加入一个。分析任一热点都能在你基础知识专题中找到有解释力的理论时,就是融会贯通的时候啦!最后,不停地练习输出。输出是终极目标,没有平时如考试的模拟训练,考场上很难发挥出来。同时,输出也是对知识的内化,很多经验贴里面都会强调输出,大家一定要重视哦!还是那句话,重复是最短的路,把时间管理好,相信自己一定能冲出重围的!
我们都知道在在每年的考研中,跨考考研的人数占了较大的部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专业的都是适合跨考的,毕竟考试难度系数太大,最后可能“名落孙山”,今天小编给大家汇总一批比较容易跨考的专业,有这想法的考研小伙伴要仔细看啦!哲学专业——跨专业考研成功率最高的专业之一哲学专业考试简单,纯背诵内容! 毕业以后,可以选择老师或者公务员,本专业研究生对考生专业没有特殊要求,是想考上名校的学生最佳推荐!哲学专业有哪些较好的学校?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例,院校排行榜:新闻硕士——跨专业比科班更有优势的专业新闻行业需要各种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毕业生,着力培养专家型的记者。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在意与自己相关专业和行业报道的专业水准了。传统新闻学专业学生虽然新闻功底扎实,但缺乏跨行业的专业知识。因此,新闻专业也是在众多专业中,为数不多的跨专业考生比科班考生更有优势的专业。同样,这里小编也给大家推荐 几所排名靠前的院校:翻译硕士——注重各个领域翻译的专业性翻译硕士除了需要语言和翻译两方面的技能,还需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国家鼓励非外语专业学生报考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翻译硕士注重实践,如果具有复合专业背景,在遇到相关行业翻译时就具备外语专业学生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翻译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要注重各个领域翻译的专业性。这就给复合专业背景的译员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翻译硕士考研选学校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外语类院校北外、上外、广外,川外、西外、天外、大外、北二外等,这些作为专门的外语类高校,英语实力强劲、教学条件好,加上大多外语类院校设有高翻院,师资水平高,当然翻硕竞争力也大,学费也偏贵。2.师范类院校北京师范、南京师范,湖南师范、华中师范、华东师范、首都师范等,这几个师范类型的院校翻硕也不错,将来毕业准备当老师的,也可以考虑这类师范类院校。3.综合类院校清华、北大、复旦、南开、南大、武大、川大等,这些院校硬件综合实力都很强,翻硕考取这些院校,也是很不错的。4.理工科类院校北京科技、武汉理工、大连理工、哈尔滨理工、上海理工等,这类理科学校,名气高,相比其他院校翻硕也易考取,但也别掉以轻心。5.特色类院校对外经贸、中国传媒、外交学院、中国政法、中国石油、上海中医药、华南农业等,这一类的特色型院校值得考虑,翻译下面细分研究方向很多,比如金融、石油科技、影视、新闻、法律、医药、商务、涉农等,去特色类学校针对性学习更有利除此之外,选学校时,越靠前的批次,翻硕含金量越高,如果确实想好好学翻译,可以选择靠前的批次,如果只是想获取文凭,那就选强学校弱专业类型的学校即可。会计硕士——跨专业考研人数最多的专业跨专业考研人数最多的专业,自2012年会计硕士改革试行以来,其热度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虽然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的课程专业性也较强,但相比类似的金融学专业,它更偏向于一种“工具”,涉及分析层面的内容没有金融那么深,因此对数学的要求没那么高,对于经管类专业考生,抑或是本科阶段开设高数课程的考生来说,跨专业考研还是比较容易成功的。会计学作为近几年热门考研专业,知名的大学还是不少的:法律硕士——最纯粹的跨专业考研专业研究生只招收非法律专业本科生,因此法律硕士可谓是最纯粹的跨专业考研军团。对于本科阶段数学成绩不是很理想的理工类和经济类等专业的学生以及专业培养课程中没有包括数学课程的学生来说,法律硕士是不错的跨专业考研选择。同时,法律硕士是全国统考,所以无论考哪个学校,复习方法以及参考书都一样,直接打消了跨专业考生的最大顾虑。可以选择的法律专业的学校的还是很多的,根据小编对本专业的了解:就学校名气排名而言:北大>清华>人大>北航>北师大>北京理工大学>政法>贸大>中财大>社科院就学校综合实力排名而言:北大>清华>人大>北航>北师大>北京理工大学>政法>贸大>中财大>社科院就法硕专业教学实力排名而言:北大>人大=政法>清华>北师大>贸大>北航>中财大>社科院>北京理工大学金融学——理工科学生报考最多的专业金融学是理工科考生经常会选择的专业。他们跨专业考研金融专业的优势,首先在于逻辑思维优势、数学建模能力——现在热卖的基金产品、理财工具、余额宝等,都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之上,涉及理工科的基础知识。理工科背景在金融业的优势更多在于对实体经济更好的理解能力,毕竟实体经济大多是建立在物理、化学、IT的基础上的。在2018-2019年金融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中,排名第一的是西南财经大学,排名第二的是中央财经大学,排名第三的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下是金融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名单:虽然说这些专业相对来说跨考较为简单,但是大家要知道,考研是有难度的,如果期待有某个专业不需要太努力就能成功上岸,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加油呀!有用建议收藏和有什么不懂可以评论找小编哟!
第三篇 制定考研复习计划(上)在前两篇中,我们已经讨论了确定考研目标的重要性与如何搜集信息确定报考学校与专业,接下来就要正式开启学习的第一步:制定复习计划。在制定复习计划之前,先要满足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找到参考书目与学习资料。这一点与前一篇中谈到的搜集资料一脉相承,毕竟搜集资料不仅限于了解学校和专业,也包括搜集参考书目与各种学习资料。有的高校提供参考书目与考试大纲,为考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还是有不少学校不提供参考书目与考试范围,考生复习起来很有老虎咬天无处下口的感觉。这时需要的依然是搜集信息的能力。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在大一大二时就确定考研了,有相当充裕的时间做搜集信息的工作,官网帮不上忙,就去各种考研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去找,经常会有一些往年参加考试的师兄师姐们发的经验贴或推文,或者也有考上后回来发总结的,里面的确有大量灌水的内容,但是也经常会从其中淘到难得的经验教训,至少找到相关的参考书目不成问题。还有两个渠道,一个是喜欢剁手的人都知道的,在某宝上可以淘到一些考研材料,但是有真有假,需要自己有一定的辨别能力,若看走了眼,会买到一堆有偏差的资料,却导致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学习时间;另外一个算是很偏门的渠道,这恐怕只有本校考生才会知道,外人往往很难摸到,就是有些学校的校内打印店有时会深藏不露,能在其中找到不少相关资料,甚至是全套的各专业的考研材料,有的打印店老板脑瓜儿比较灵,也会通过不同的线上形式销售。另外,有的同学经济条件许可,对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又充满向往,不妨提前找个时间去学校感受一下,顺便把参考书籍和学习资料解决了。对于搜集信息能力强或交往沟通能力较强的同学来讲,甚至可以直接找到报考专业的课程表,根据想要报考导师的上课时间,直奔课堂去了。胆子大的同学直接与老师交流交流对专业的认识,告诉老师想要报考的意愿,向老师请教一下复习内容和复习方法,给老师留个印象也未尝不可。在搜集参考书籍的过程中,需要提醒的是,除了教材,也要注意报考专业领域内的学术期刊。传媒专业实践性比较强而且行业变化特别快,有的教材出版时间较早,无法跟上行业的发展速度,有些表述和解读未必符合当下的现状,而且有不少高校的传媒专业考研初试的内容本身就注重行业与学术的前沿发展成果,这些知识与资料主要通过学术期刊来找。纸质版学术期刊找起来太复杂,也没必要,因此学会使用学术数字化平台就成为考研必备的能力之一,比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其中知网是普及率和使用率最高的。参考书目、学习资料都有了,制定学习计划还需要注意两点,即学习计划的个性化与可操作性。先说个性化的问题。有的学生大一就决定考研,有的学生是考前两三个月才决定考研,还有人是工作之后一面工作一面复习考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想直接套用别人的复习计划简直是痴人说梦,因此制定复习计划一定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特殊性,要从自己的学习特点和时间精力的具体分配情况出发。以我个人的体会以及观察身边考研学生的情况,一般我并不建议从大一开始就正式投入到考研的战役中去,战线拉得太长特别容易中途懈怠麻木直到兴趣索然最后放弃。当然早早就定下考研的目标是好的,也可以提前着手学习相关知识,但别一开始就抱着考试的心态去学习,而应抱着喜爱的心态去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也未必上来就学习参考书目,只要是与专业相关的都可以。这样有利于保持长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积淀足够的专业基础,正式复习起来反而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科是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同学,只要基础不是太差,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正式投入考试复习的时间控制在半年至一年之间,但是如果跨了大门类,比如从自然科学类跨到传媒专业,原来的人文社科基础又差,这个复习时间明显就不够了,当然此类同学所占比例很低。所以本文后面的建议适合给有一定基础的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同学参考。当然也有专业基础过硬的大神,复习两三个月就上岸的,我也见过多次。再说可操作性的问题。有的同学在开始制定计划的时候雄心万丈,恨不能把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用来复习考研,但对于大多数同学而言,持续性的高强度往往会像弹簧一样出现绷断的情况,那就得不偿失了。张弛有度才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考研复习也算是持久战了,正像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说的,战争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保证备考期间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特别重要。我有个朋友是工作后准备考研的,因对工作不满意,考研心情也就更加迫切,这种迫切的心情使她患得患失,学习非常努力可是心理压力巨大,最后这样的心理压力导致她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不得不在考前放弃,特别可惜。大家一定要放平心态,既要保留出相对完整的学习时间段,又要考虑到自己能否长久地承受这样的强度。疲累的时候,完全可以出去适当地放松一下,而且是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彻底放松。如果一面休闲娱乐一面自责内疚,就完全达不到放松的效果,甚至还有负面的作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定考研复习计划是“预”,做好制定计划前的各种前期准备也是“预”,只有尽量在各方面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胸有成竹地投入到考研复习持久战中去。讲完这些制定复习计划的注意事项,下一篇咱们将正式讲传媒专业考研的四轮复习计划及每一轮复习中应注意的要点。
2020年跨考考研的同学请注意,这些专业不接受跨专业的考生!每年考研的同学中选择跨考考研的人确实很多,但是真正能被录取的人却不多。究其原因,除了一部分考生实力不济之外,还有的是因为考生不符合跨考院校录取的条件,就散考研报名成功也无法读研。那么哪些专业不接受跨考考研的学生呢?如果想一次跨考成功,应该怎样避免那些不接受跨考考研的专业呢?这些专业不接受跨考考研的学生,就算考研报名成功也不会被录取!小水今天遇见一个学美术的考生要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古代文学专业,对于这种情况,他是符合跨考条件的。而且学美术的去跨考古代文学,相对来说,难度虽然不小,但是可操控性还是有的。然而如果你想从理工类跨考文学、经济类专业,考研成功的概率是有的,反之就很难成功。不过,某些有实力的考生在跨考考研的最初,因为没有做好对专业和学校的了解,导致自己无法读研的状况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报考的目标院校不接受跨考生导致的,有些同学考研报名成功却没法去参加复试,这也是非常无奈的地方。所以,小水在这里提醒2020跨考考研的同学请注意,这些专业不接受跨考生!01、医学类的专业不接受跨考考研一般不允许非医学类的考生跨考医学类专业。想要考研的考生必须具有医学方面的工作经验才具备一定的资格。哪怕你是自学成才,也不一定有跨考考研的资格,绝大多数的院校在资格审查这一关都不会让你过的!02、语言类专业不允许非语言类考生跨考跨考语言类专业是很需要语言基础的,在这方面很多学校不允许非语言类专业的考生跨考,所以考生要提前了解才可以!03、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考研受限制80%的大学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或者跨学科报考。如今已经有很多学校放宽了这个条件,但是他们就算跨考进入了复试,还是要经过加试的。初试和复试都通过了,但是加试不合格不予录取,这一点考生特别要注意!04、部分工学专业可能不接受跨学科大类报考。这一点很好理解,很多工学专业有实验或者一些专业操作,很多考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知识积累。单凭跨考考研的这个毅力,也有机会读研,不过读研之后很多东西要学,肯定过得非常痛苦的!05、部分学校的特殊专业不接受跨考考生每一所学校在当年的招生简章上会明文规定什么样的专业可以跨考,什么样的学生无法报考。所以,就算这个学校的该专业接受跨考生,也不代表所有的学校都接受,考生应该提前查到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有没有这个限制。既然选择跨考,小水建议考生要提前了解自己是否有这个跨考资格,然后再去针对性的去准备,不然到头来白辛苦一场!你觉得跨考考研哪个专业更容易一些?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