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大学入学的时候,可能对自己的专业不甚满意,除了转专业这条路之外,就会想着通过跨专业保研进入理想的大学学习喜欢的专业。跨专业保研有利有弊,都说“跨界出奇迹”,实际上现在的跨专业学生是很受欢迎的;当然,对于跨专业,需要准备和接受、学习的地方也很多,过程可能会比较痛苦,但是坚持下来就是成功者。跨专业保研一般考虑三方面:兴趣、难度、专业前景。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十分感兴趣,又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保研,那么跨专业保研对你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虽说有难度,但总比跨专业考研简单些。难度难度主要和你选择的学校和专业有关。学校名气响,专业水平高,难度肯定高。那么你就需要提前联系导师,好好准备简历,早早丰富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对应的专业知识。跨专业学生在笔试或面试环节和许多本专业的保研学生相比,在专业课上面会处于弱势,所以更需要科研、英语等为你加分,让导师觉得你值得培养。如果你觉得名校名专业跨保有难度,那么你可以考虑报名校弱专业或弱校名专业,当然这不限于跨专业保研,一般保研或考研也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专业前景这个前景可以分为就业前景和研究前景。如果你跨保是为了研究生毕业就工作,最好要关注一下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另外关注就业前景也要结合地域来看,像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为大多数的专业提供的机会非常多,而一些学校地处三四线城市,机会可能要少一些。如果你跨保是因为兴趣并且愿意继续深造,那么研究前景是需要被关注的一点,例如生物工程,研究前景都很不错,适合继续读博和深入研究。当然具体到每个人也会有所不同,上面只是给大家指出了一些考虑的因素,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跨专业保研。
现在跨专业保研也算是非常多的,虽然可行的难度比较大但是也还是有成功的例子,我们专业作为土木工程这样的传统工科结果有一位大佬顺利跨专业保研到了南开的经济,他的专业排名不是非常高但是他在大学可以说是一直在接触经济方面的知识,也辅修了经济学,可以说他是提前了非常久就开始准备了,这样一想得到这种结果也算是对自己努力的回报吧!1.跨专业保研也分为几类,难度也不一样!跨专业保研也分为相似专业跨专业保研,比如物理化学去材料的话就算这一类,还有本科专业和想要保研的专业完全无关的,比如理工科去经管类的!相比较来说,相似专业跨专业保研还是让人接受的,难度也不会那么大,但是对于完全跨专业保研的话没有一些准备的话可能无法保研到自己满意的高校!我见到一些学生为了保研到其他专业不得不选择本校,因为你毕竟是和别人本专业同样保研的学生一起竞争,所以想要跨专业保研肯定需要更多的准备!2.虽然难度大但是跨专业保研仍然呈现非常流行的趋势!说实话现在跨专业保研呈现非常流行的趋势,因为现在科研越来越提倡一些交叉学科的发展,我现在研究生做的课题就是深度学习方面的内容,要知道我是土木工程的啊,如果我是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可能会非常好做。同时一些学校学院也对跨专业学生比较包容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帮助跨专业学生适应相关专业,比如我了解到的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就会对跨专业学生增开一些本科课程来帮助这些研究生更好地去适应这个专业!3.确定目标,提前去实现!我接触到的跨专业保研成功的案例很多都是非常早就开始准备了的,也有一些人辅修了相关课程,这样肯定会加大跨专业保研的成功率,不然的话临时决定跨专业保研是非常冒险的决定,有时候不得不为了跨专业保研选择一些相对较差的学校!如果有什么问题欢迎关注和私信我!
本文来源:保研夏令营谨以此文,送给成绩处于中上游水准且想从主修专业转向新方向的的双非保研er。很多保研er会有这样的困扰:觉得本科专业没什么前途,或对本专业实在没什么兴趣,再或是与本科专业相对口的名校夏令营推免资格少,竞争极其激烈。这些保研er自然而然把目光放在了跨专业保研上。然而跨专业保研这条路可以称得上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小道,不仅偏离主流做法,且执行起来困难重重。那么如何才能大幅提高跨专业保研的成功率呢?本文提出四点建议,助你在跨专业保研的道路上披荆斩棘。一、自我定位很重要跨保本身难度很高,更何况是双非的学子,这条路不是人人都能走的。首先需要对自己进行一个全方位的自我剖析:加权成绩排名、科研经历、大赛经历、获奖经历、英语水平等等,这些都是影响跨保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跨保虽然能够实现专业道路的转变,但是在夏令营考察时看的成绩还是本科专业的。要审视自己在这些方面的实力是否已经达到夏令营的要求。在审视自己的情况时,要尽量挖掘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补救,如果因为对本科专业的兴趣不够高导致加权成绩排名不够靠前,则应该在科研经历、比赛经历上多下功夫,尤其是参与一些与目标专业相关的比赛或科研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大创项目的选题开放性极强,可以与不同专业的同学组队进行研究。参加比赛或科研活动既可以更好地了解目标专业,如果能够获奖,又可以为争的保研资格增加砝码。二、选择专业有技巧既然选择跨保,就要选择一个目标专业。如果你已经有心仪的专业,那可以略过这一条。本条建议适合于想要靠跨保提高保研的成功率,或有跨保想法但是不知道具体应该选择哪个专业的保研er。首先,在专业大类内进行跨保的成功率更高,因为专业的领域差别不会过大,知识体系有相通的地方,准备起来也更容易。如中文-公管/行管、法学-公管/行管、经济-金融/会计、电气-计算机/自动化/电子等等。第二,要了解各大高校二级学科下具体的研究方向,近年来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学科交叉的趋势增强,这种交叉并不限于大类学科之内,甚至是文理工之间的交叉。如传统工科机械、土木等与计算机的交叉,新闻传播、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或数学方面的学科交叉,这些学科会乐于接收计算机、电子信息科技等具有相关知识背景的跨保er,在跨保时可以重点关注各院校交叉学科方面的招生信息。第三是进行夏令营报名时选择没有明确限制专业的高校进行投递,这条可以和上面的第二条结合参考。像文学、新闻与传播学、对外汉语等专业本身对本科专业限制较为宽松,再加上交叉学科趋势的影响,因此比较容易接受非本专业的保研er,这样有针对性地投递可以大大增加夏令营的入营概率。第四,在投递夏令营或预推免时,选择专硕的成功率会大于选择学硕,选择直博的成功率会大于选择学硕。三、挎包准备须趁早跨保er开始着手准备的时间,一般要比不跨保的同学更早一些。一般以跨保为目标的同学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有辅修第二专业的经历,二是没有辅修第二专业。经过对一些跨保er的调研了解到,在夏令营面试时,大部分学校对于跨专业保研不会提过多的专业问题,但是也不排除一部分学校还是会在专业问题上进行考察。为了做到有备无患,目标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一定要心中有数。如果有过目标专业的辅修经历,则只需复习专业核心课即可;如果没有辅修经历,完全是尝试一个新的领域,那么在大三上学期结束后,要利用假期以及下学期的空闲时间弥补目标专业的基础知识,可以到本校相关专业的同学那里借来书本和考试题等,将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的知识体系过一遍。除了知识的准备,还要提早准备搜集信息。保研是一场信息战,这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了,对于跨专业保研更是如此。要趁早搜集信息,第一是本校本专业往年的保研信息,看有没有跨保成功的学长学姐,可以通过他们学习经验;第二是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信息,通过收集其往年保研信息分析其接受的学生专业背景有何特征,自己能否达到标准;第三是自己的自我材料、自我陈述。跨保er一定要想好自己跨专业报考的优势,多想想如何才能让面试官选择跨专业的自己,而不是选择具备三年本专业基础的学生。四、跨保心态要放好跨保是一条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选择了这条道路,会比一般的保研er面对更多次被拒绝的经历。你需要在保证本专业成绩的同时把目标专业的知识也学好,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筛选可能接受自己的高校夏令营,你可能在面试时由于竞争不过基础更好的本专业学生而落选,你也许会一次次质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这些困难都可能导致心态的崩溃,因此跨保er要有一颗大心脏,放平心态,多和有相同目标相同境地的同学交流想法。再不济,不是还有后保研嘛!欢迎来寻求后保研的帮助,你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跨保虽难,却也不是无迹可寻。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一心向着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祝各位保研er一帆风顺,心想事成。
赛道上,她是奋力向前的游泳运动员。学习上,她是跨专业保研北京大学的学霸。生活上,她是多重身份叠加的“大忙人”。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她用行动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她就是健行学院2015级毕业生祁邱芸!步履不停:从哥大到北京大学一年前,刚刚升至大三的祁邱芸抓住机遇,获得了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学的资格,初心是希望能够增长见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哥大,她跟着教授做项目,加入CYA志愿者团队,参与著名学者的分享讲座……哥大与纽约帮助我建立了多元化的价值观,改变了我固有的思维”,一次次碰撞与交流打开了祁邱芸的视野。除了英语能力的显著提升与眼界的开阔,哥大给她带去的都是一些隐性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在无形中指导着她的选择与规划。如她所言,接触得更多,学到了更多知识,才能认识到更大的世界。访学回来后,祁邱芸对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坚定地走上了保研的道路,回顾整个保研过程,她认为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心态。她的保研经历几经波折,心情也时常大起大落。由于过度紧张而发挥失常,祁邱芸在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夏令营中的面试结果是待定,导致她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消极低沉,有些时候甚至想直接放弃保研资格。好在她及时进行了情绪调整,参加了华东政法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推免复试,并且顺利通过了它们的复试。在复旦给她发送录取信息的同一天,祁邱芸突然收到了来自STL(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招生老师的录取确认信息,至此,她的保研之路尘埃落定。在她看来,保研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珍贵的成长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优秀的同学、专业里的权威老师、自身遇到的挫折等等,都是可以受益良久的财富。重心转换:从会计到法律刚进工大时,初入纷繁世界,祁邱芸也曾懵懂探索。经历得越多,她便越清醒地认识到路应该要“越走越窄”,而不是在无数的选项面前迷失了自我。在大三选择保研方向时,祁邱芸选择了与本科专业截然不同的法学。这个在旁人看来有些冲动的选择,却是她思量再三的结果。在平时的学习和课外知识拓展中,她常常会遇到一些法律类辩题的讨论,这激起了她对法律的兴趣。通过阅读法学相关书籍,她逐渐意识到,学习法学就是在认识最真实的社会,接触最坦诚的人心。同时,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她发现金融就像流动的水,而法律和会计,前者像管道,后者则像检查水表的人。如果她既能检查水表又能控制水流的方向,那么对于金融与法律的认识一定会更加深入。这恰好与她希望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的想法相契合,可以帮助她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自我价值。“甘地曾说:‘欲变世界,先变其身’。目前中国人民的法治意识还相对薄弱,法治发展进程需要有更多的力量投入其中。我希望中国在未来可以成为一个拥有先进法治意识、健全法治制度的国家。”心怀这样的抱负,祁邱芸即将开启求知路上的一个新篇章。在祁邱芸看来,个人和社会进化的过程,其实都是类似的:寻求新目标——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工作与学习——实现目标——反复这个过程。从会计到法律,她正处在追寻目标的过程中。不跟风,不人云亦云,祁邱芸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规划。“想要拥有独特的竞争力,我们就需要去发掘如何从0到1,而不是从1到无穷的复制过程”,在这样的理念下,她克服了面对未知领域的恐惧、跨过了专业差异的障碍,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个更高的起点。北京大学张开触角,全面发展小学二年级时,祁邱芸凭借出色的身体条件被选入游泳队。从入队的那一天起,她便开始了每天游16000米以上,频繁进行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体能训练的运动员生涯,各种假期也随之而去。在最初的几年里,她的成绩较为突出,深得教练的器重,在比赛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变化,成绩有了停滞的迹象。作为一个要强的人,祁邱芸原本希望可以在游泳和学习这两个方面都做到非常出色。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她意识到想要两手抓只会都沦于平庸,鱼与熊掌终究不可兼得。相比于黄金时间转瞬即逝的体育生涯,她更希望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可能性,希望能够寻找到可以从事一生的事业。“我十分感谢那一段经历,它让我的意志更加坚定,教会我要懂得坚持也要懂得及时放弃。”离开泳坛后,她依然保持着对游泳的热爱,积极参加各类游泳比赛。放下了运动员的身份,祁邱芸担任的角色越来越多元化。工作之外,她的身影还频频出现在各类演讲比赛、游泳比赛和英语配音大赛上,发挥各方面的才能。同时,与专业学习有关的项目她也没有缺席,她利用课余时间考取了会计师从业资格证和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并以7分的成绩通过了雅思考试。待办事项虽多,她却不爱熬夜,在她看来,掌握Work-Life Balance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祁邱芸本科就读的是财务管理专业,对创业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校期间,她不断尝试着踏入相关的专业领域:带领队伍参加电商大赛、获得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参与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立项项目和健行学院创新立项项目等。她设计的每一个项目,都是致力于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如利用AI技术给当代老年人或残疾人提供智能文化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等等。在参加比赛提升自我能力的同时,她通过这些项目找到了奉献社会的乐趣所在。有规划、重选择,她全力奔跑,朝着理想中的未来!来源:浙江工业大学 图片来源 / 祁邱芸 文字 / 倪雨平 推送 / 陈钱英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周小平 通讯员 陈慧琳 张明阳 受访者供图重庆大学博雅学院2016级本科生潘偲毓,用“行走的优秀指南”形容她,一点都不为过。在学业上,绩点排名专业第一;获得7项国家级、校级奖学金,以及13项国家级、校级竞赛奖项,目前已成功保研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而课余,非外语专业的她又摇身一变,成为“翻译达人”,获得全国翻译专业资格二级(CATTI-2)证书;曾协助重庆大学高研院何祥迪老师翻译《帕墨尼德,柏拉图与凡人哲学》一书,还担任北京大学法治研究中心下属“法意读书”公众号编译组成员,为公众号翻译多篇外刊文章。四年大学生活背后,有一份专属于潘偲毓的“独家养成计划”。▲潘偲毓因摇滚乐爱上翻译很多人会把兴趣爱好与专业学习割裂开来,与他人不同的是,潘偲毓却在这两者之间搭了一座桥。因为对摇滚乐感兴趣,潘偲毓便去翻译自己喜欢的外国摇滚乐队的访谈实录,还翻译过3本摇滚乐队传记的选段。“翻译的过程其实非常有趣,向读者分享自己翻译的这些作品本身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正是由于不断的翻译过程,使她沉浸在英语的语境之中,学习英语写作方式,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不仅进一步培养了她的爱好,也帮助她斩获众多国家级英语翻译比赛的大奖。从2010年开始爱上看足球赛,迄今已有整整10年,潘偲毓可谓是一个资深球迷了。对她来说,看球赛不仅仅是体验激烈的比赛带来的刺激,更能从这种竞技体育中受到鼓舞。“看球赛能给我带来精神上的鼓励,我也非常喜欢去了解球员奋斗的过程。”潘偲毓将竞技体育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带到了自己的专业学习中。大一申请国创项目却因失败而告终,然而这次打击并没有让她退缩。她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总结经验,为下一次申请项目蓄力。对潘偲毓而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就像是她的赛场,而她就是这个赛场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参加北大国际法学院夏令营在新领域发现另一个自己在新的领域发现自己的另一种可能,这是潘偲毓在翻译工作中的重要收获。从2018年至今,她担任北京大学法制研究中心下属“法意读书”公众号编译组成员,翻译了多篇刊载于《国家评论》等杂志的法学类文章。谈到翻译,她便滔滔不绝:“法意是北京大学所设置的一个公众号,会分享一些与政治、经济、法律有关的外刊文章,翻译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供了更多的认知视角。”在新的领域发现自己的另一种可能,这是潘偲毓在翻译工作中的重要收获。从2018年至今,她担任北京大学法制研究中心下属“法意读书”公众号编译组成员,翻译了多篇刊载于《国家评论》等杂志的法学类文章。谈到翻译,她便滔滔不绝:“法意是北京大学所设置的一个公众号,会分享一些与政治、经济、法律有关的外刊文章,翻译能让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供了更多的认知视角。”也是在日积月累的编译工作中,她接触了许多法学类知识,便有意识地去阅读法学类书籍,此时,她发现法学是一门能激发自己的兴趣和热情,并为之投入更多精力的专业。“然而,与法学类专业同学相比,我的专业知识较为薄弱。”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之后,潘偲毓从未放弃,一步步筹备着自己的未来,最终成功保研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同学们都赞叹:跨专业保研是真大佬。▲参加重庆大学中澳学生论坛学霸的养成秘诀除了兴趣与热爱,大量的阅读和严格的自律是潘偲毓的大学生活常态。博雅学院课程较多,非常重视阅读和写作。在她看来,这些阅读任务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自我从文本当中提取、归纳信息的能力。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学习作者的行文思路,提取关键信息。英国作家萨克雷的《巴里林登》于潘偲毓而言具有特殊意义,她说,在国创项目以及大三的学年论文中,她都以这本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每一次阅读中都会抽丝剥茧。“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一本书,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阅读大量课外文献,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刻研究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吸纳新知识的能力”。与其他学院不同,博雅学院的培养模式是,在大学前两年注重文科基础训练,不划分专业,这就需要自己在基础学习上投入更多精力。“我认为,在初步明确自己的目标后,制定好学习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日常学习外,潘偲毓通常会在网上查找资料,充分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构建起学科的知识体系。大二暑假,潘偲毓赴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进行为期六周的暑期交换学习。这段经历也帮她成功“治好”了拖延症。“当时在国外学习时,如果没有按时提交作业,老师会毫不留情地给你零分,正是在这种紧迫感的驱使之下,我们都会及时完成作业。”在这次交换中潘偲毓选修的两门四学分课程也分别取得了96分和93分的优异成绩。而对于如何打败“拖延症”,她的建议是要注意保持学科平衡,不能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就卡着时间点草草完成作业,这样带来的结果只会是恶性循环。“不管是在博雅还是生活中,兴趣是很重要的东西,但也需要用合乎规范的方式表达出来,光有情怀只是空谈,需要与现实相结合才能获得成功。”这是学霸的养成秘诀,也是潘偲毓坚毅的自我选择。
个人信息本科:西南地区某985会计学。排名:前5%。英语:六级530+。科研:一篇实证论文,国家级大创一次,省级大创两次,校级大创一次。去向:复旦法硕。前期准备上大一之前我压根没想过读研,当时的我消息闭塞,认为只有考研是读研的唯一路径,再想想被别人称为“二次高考“的研究生统一考试,我毫不犹豫地打消了读研的念头。进了大学,从学长学姐那里,知道了保研这条路径,我就把保研设定为目标,默默发力。大一的努力,是跌跌撞撞的,失落但又不断给自己打气。我们专业的保研竞争激烈,这是我和许多学长姐聊过后的唯一感受。因此,大一的我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有时间就蹲图书馆,上课认真记笔记,坐在前排是我的常态,对于每一节课程我都极其认真,以至于连只有0.5个学分的军理我都背的滚瓜烂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 我从找导师到写申请书,每一步都很谨慎。一年下来,我的专业成绩不错,在年级前10%,但确实没有达到我的目标,也许是自己太过谨小慎微的原因,在很多课程考试上犯了不该犯的错,均分只在89。而在评奖学金时,我的0加分(科研结题才加分)也让我受挫,发现自己的不足,也认识到保研不仅仅只是成绩决定一切。于是大二的我改变了策略,开始兼顾学业和比赛、科研。大二的一年,是收获与辛苦,但我很满足。在学习上, 我让自己放轻松,提高学习效率,享受课堂,学会跟老师互动和积极思考,最终成绩进入了前5%。同时,我知道自己没有比赛经历的弱势,所以积极参加了各种跟专业相关的比赛(大挑小挑互联网+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类比赛),从起初的颗粒无收到最终的收获满满。在这里,我认为有两点是特别重要的:一是要抱着认真的态度去做事,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去加入团队,就算这次有了成绩,下次别人再做比赛时,也不会想找你。二是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积极去尝试和当队长。你看到的是别人比赛上奖状无数,但你可能没有看见他们失败的次数。大三上学期,我很后悔,因为课程较少,我经常窝在宿舍睡觉,加上经常生病,对自己的要求也降低到了极点,没有什么加分以致于后来的排名略尴尬(各位学弟学妹一定要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绝对不能在该冲刺的时候歇脚)。大三下学期,逐渐清醒过来的我看到成绩排名,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专门做了表格来记录目标学校的投递时间,来提醒自己。然后就是准备简历、个人阐述和投递的其他资料。简历是最重要的,要学会适当突出自己的优势,同时对于自己的科研比赛经历进行详细描述,说明自己的贡献。在个人阐述部分,方法和简历类似,最好准备三个版本:1500字、800字和400字的版本,以便后续投递。在其他材料部分,例如奖状,最好一开始就扫描整理在一个pdf或许文件中,方便查找。夏令营投递并收到入营通知:西安交大管院、人大农发院、同济经管、厦大管院企管、人大国际金融、上财国际商务入营:人大农发院、厦大管院企管、同济经管。人大农发院的参与时间和西安交大管院的冲突,所以我放弃了西交,决定北上。第一天报到入住人大宿舍,晚上考试,主要考试内容是宏微观经济学。因为入营前知道要笔试,我特地问了去年参营的学姐,笔试内容跟我们学院期末考试类似,所以我只是复习两本经济学的书。可今年笔试的题,我拿到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凉凉,因为全是计算大题,而且跟我们学院学的不是一个级别(哭晕),考完的我基本就准备打道回府了。第二天早上听讲座,中午出成绩,下午就陆续开始面试。果然不出我所料(再次哭晕),我没进入面试。就在享受人大美食后结束了人大之旅。在第一个夏令营失败后,我紧接着参加了厦大管院的夏令营(与上财冲突,放弃上财。)首先,厦大真的很美,五分钟从宿舍到沙滩,风景宜人,食堂更是深得我心。厦大的夏令营准备的非常用心,所有学院在第一天的早上一起开营,很有氛围。第一天晚上,进行笔试。厦大企管的笔试题更偏人资考试,90%的题都是人资的,复习好人资的课本就行。第二天面试,英语面试和专业面试同时进行。一定要提前准备好英语自述,并且思考老师可能问的问题(我因为没有想到这一点,吃了亏。)英语面试过程中,先进行自我介绍,然后老师就你的自我介绍提问2-3个问题。我在自我介绍中提到了我写实证论文,第一个问题:你写实证论文的过程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还算答得上来。第二个问题:你的数据是怎么进行处理的?我当时就懵了,说的磕磕绊绊,缩尾处理也不知道怎么说。第三个问题:你用的模型是什么?固定效应模型,怎么说,我真的不知道,就老实回答不知道怎么用英语说,面试出来一想之前自己翻译过阿!专业面试是下午,15-20分钟,自我介绍后抽一道题回答后老师提问。我抽到的是你认为企业管理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感觉自己的发挥不好,面试完挺失望的。同济经管的夏令营也是十分用心,老师们都很好,安排的面面俱到,同济大楼也很气派。第一天早上报到,下午笔试。笔试内容是一篇很长的英文阅读翻译,和管理学的知识有关。第一题翻译全文,第二题回答关于该论文的问题。第二天早上面试,面试比较常规,主要是结合简历进行,如果有科研的话,会细节地问科研过程、模型、数据等。个人感觉比较轻松。大三暑假夏令营结束我拿到了同济offer,在思考自己是否适合硕博的时候,我也考虑在预推免冲刺一下。因为自己对法律比较感兴趣,同时会计和法律的结合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我考虑报法硕的预推免,利用暑假的时间来复习下。结果,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手术还住了半个多月的院,基本上八月份就荒废了。 大四的预推免大四开学回学校是八月底,手术伤口还是很疼,但我不想放弃,考虑到复旦和北大的法硕都在一天面试,北大的法硕缩招且报名人数去年就近600名,难度较大。我选择了复旦。预录取面试笔试在一天完成,我是早上英语面试,下午中文面试,晚上笔试(笔试是参考,不计入成绩)。英语面试五分钟,常规面试,也是从自我介绍中扣点提问。专业面试20分钟,结合自身的本科专业提问,并且会问和法律相关的知识。晚上笔试两道题,一道五十分,60分及格,不及格不录取。预推免后,我顺利的拿到了offer,也接到了厦大补招,最后圆梦复旦。总结我的保研过程很曲折,很漫长。在别人拿到理想offer的时候,我还在挣扎,也想过放弃。生病时给了自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到底想要的结果是什么,也在疼痛中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否极泰来-否极泰来,信念和努力支撑着我拿到了理想学校的offer。在此,特别感谢所有在保研过程中帮助我鼓励我的老师、学长学姐,也祝即将加入保研大军的学弟学妹们都能拿到自己理想offer。本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相比于20%以上的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保研学生选择跨专业的人数相对比较少,之前本科时候近一百名保研生就一名选择跨专业保研,这就导致很多保研学生压根没有考虑过跨专业保研,那么跨专业保研如何准备呢?保研学长全面分析帮助你了解跨专业保研全貌!(一)跨专业保研分类一些同学虽然学了三年的本专业知识但是并不是特别感兴趣,或者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未来就算读研也很难找到比较好的工作,因此有非常强的意愿想要跨专业保研,其中主流的还是小跨专业包括数学、理工、文科转到经管类专业,文科、语言类转到传媒专业,最火的数学、理工转到计算机等等,这一类跨专业保研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本科基础,一些院校专业很欢迎这类跨专业保研学生!当然也有一些跨大类保研的,比如文科跨专业到工科,一些院校对于这种跨大类保研的学生并不太待见,这样的话肯定难度更大!(二)跨专业保研优劣势1.跨专业保研可以选择就业前景更好的专业!最近几年要说最火的就是计算机了,一些名校计算机毕业生,年薪20万+也不是什么太高的工资,如果能够进一些比如百度之类的大厂,30万以上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就直接导致想要保研计算机的推免生逐年增多,相比于一些生化环材等天坑专业就算985高校硕士毕业年薪10万以上就算不错的了!跨专业保研给了你重新选择的机会!
前天应广大学员粉丝的要求,为大家分享了跨专业考研的成功典范,一个是从日语专业跨考到其他专业;另一个是从其他专业跨考到日语专业,有跨考的同学们可以看看这两位是什么想法规划,又是如何一步步去实现的。本篇和大家分享的是从日语跨专业保研到上海大学金融专业硕士的罗兰同学的跨专业心路历程和备考经验。这是一位对金融特别有执念的孩子。在这篇诚意满满的自述里,从高考失利到大学奋发图强,从一片迷茫到目标清晰一直到理想目标的达成,罗兰同学用真诚朴实的语言分享了他跨专业保研几乎全部的经历经验。初心联盟再次感谢所有投稿人的积极支持,我们会将你们的正能量进行传播,希望鼓舞更多的考研学子,积极追求梦想,实现自我突破与飞跃!坎坷的追梦历程关于跨专业保研其实我一直觉得是个巧合,但是貌似又是一种必然,因为不知不觉中有了太多铺垫。高考失利,其实也是一种必然,一切有果必有因。因为我家就在宜昌,所以我曾经信誓旦旦的想去哪儿都不要去三峡大学,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也有想过学语言,但是从来没有想过学日语。可是最后因为一系列的意外,征集志愿去了三峡大学,录取之后发现是日语。高考失利后,一个意外认识的朋友跟我说大学可以转专业,但是如果你要转专业的话至少你在本专业的成绩得好,其他专业的老师才会乐意要你。这样你大一的时候还可以好好学日语,学一门语言。他问我我想学什么,我说金融,因为学不了我最想学的就去学最不想学的。他跟我说日本的金融是亚洲最好的,你好好学日语说不定到时候可以去日本学金融啊。还有一个英语老师,她跟我说到时候我可以先好好学日语大二修个双学位,到时候跨专业考研。大概因为我是习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好好做的人吧,大一开始学日语就特别认真,高中时候的习惯让我习惯坐前排,喜欢跟着老师思考回答问题。所以这也是从高中到大学所有的老师都特别喜欢我的原因之一,大概是因为第一印象好吧。加上我是不懂就一定要弄懂的性格所以经常有什么就问老师,大一开始成绩就特别好。大二开始学金融双学位,上任何老师的课从来都不缺席,坐最前面,跟着老师回答问题,因此老师对我的印象都特别好。大二下的时候金融专业的有学科竞赛,然后我就报名了,报名的人虽然多,可是最后拿出作品来的却不多,大概也是因为自己设计App吧,带队的老师以为我是计算机学院的,找我帮她做她项目的前期资料整合。双学位的课她都不让我去上了,跟我说这是提前锻炼我,锻炼我的实践能力。其实帮老师忙也没有什么不乐意的,虽然没有工资,虽然可能有些很无聊,但后面的好处更多。大三上,老师带队去北京参加全国总决赛。在北京公费吃喝玩乐了一个星期,一周的时间老师各种带我们见世面,也就是那个时候,她跟我说要我跨专业保研。但是那个时候我一心一意想出国,然后那年金融专业来了个日本庆应大学的博士,她知道我是日语专业之后,在那个博士面前多次提到我,因为她的引荐虽然那个博士没亲自带过我,但后面也教了我很多。想出国但经济原因让我有所顾虑,也因此去请教了日语系的老师,那个老师后来变成了我们的系主任。我帮了些她的忙,她也帮了我很多。大三暑假,我去招商银行实习了一个月,金融的老师让我当组长负责所有的实习生。大四上,一开学就开始保研了,金融的那个带队老师在我们的微信群里说让我们去申请保研,我当时也没想去。到快截至的时候,我朋友问我报了没,当时他在老师旁边,老师说我肯定报了,不信打电话问我。结果我没报,最后在我朋友和老师的督促下,报名截止前一天我去交材料,教务处的老师不在那里,报名截止那天我开始以为是下午截止,还想着下午去教,结果看到通知中午十二点截止,我又正好有事走不开,我想那就算了吧。但是想着还是跟老师说一声,免得老师还惦记着,然后老师说我连路有多宽都不知道就放弃了路的选择。因为这句话,我去递交了材料。学校的面试,刚好新换了系主任,她参加了。后面她跟我说今年的名额是可以一个名额可以两个的,既然我们俩个都报了,就自然为我们争取了一下,往年都只有一个名额,之前的系主任因为我学双学位也不太喜欢我。就这样学校的名额有了,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保研,一直觉得语言只是工具,需要有载体,因此完全不想保日语的研究生。但是我们学校确定名额特别晚,加上之前我也没有想保研,对预报名什么的完全没有了解过,所以我着手的时候就已经特别晚了,我想学金融必须去北上广,而对北京我又没太大好感,就想着去上海和广州,那时候对着有金融专硕的学校一所一所找,因为很多学校预报名已经结束了,或者特别好的学校又在夏令营招满了,最后就找了上海的几所学校。上海大学的预报名系统,我每次提交的时候总显示十一位电话号码错误,所以后面我打了官网上提供的电话,电话里面询问了我的资料,让我把简历发他们邮箱,告诉我第二天中午面试,问我去不去,我说去。于是立马买票,当天晚上一点多才到了住的地方,睡了三个小时,起来准备自我介绍,修改简历,提前想可能提到的问题,找导师的论文看导师的论文。最后去面试的时候,虽然论文的东西没用上,但是那天我心态特别好,所有问题无论是英语面试还是专业课问题,我都曾经用中文或者日语或者英文想过答案。而专业课的问题,正好与我那段时间准备的日语论文联系到了一起。我日语写的论文是中日汇率与贸易方面的,但是因为我是个打破砂锅问道底的人,针对贸易方面我看了很多论文很多资料,刚好在专业课上用到了。之前日本的那个博士曾经有告诉过我面试的技巧,要自己提前设计好问题,引导别人去提问,然后给出提前准备好的答案。所以面试的时候,我把所有我想展示的地方全部展示出来了。成功踏进金融专业大门后的总结我想是我的一些习惯造就了这一系列的偶然。首先,我是个听别人说话时喜欢思考喜欢反省的人,常常会告诫自己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像别人说的那样去做。然后,我既有强迫症还是个完美主义者,因此常常自己跟自己作对,虽然把自己弄的很累很累,却乐在其中。我常常觉得我的生命中多遇贵人,貌似每一个人都对我特别好,我想这也是因为我喜欢思考喜欢反省听得进别人说的话的原因吧。成功跨专业保研客观因素上首先得益于大学四年有计划的学习,加上平时学习习惯较好,因此学习成绩好。其次学科竞赛,金融专业实习,金融资格证书等硬性条件。主观上说得益于老师,我身边优秀的朋友以及各种信息人脉渠道。
个人情况本科:某985外交学外语水平:CET-6 550+;雅思7GPA:3.9+/4专业排名:1最终去向:北大国关前期准备大一的时候我是想转专业的,但失败了以后就立志要保研了,毕竟这种文科类专业本科毕业就业还是比较困难的。也是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很多人还在玩的时候我就狠抓专业课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让我在大二大三的时候轻松不少。大二下我发现自己除了专业课成绩高以外什么都没有,开始意识到科研的重要性,在不放松专业课的同时申请了校级的大创,内容也是和本专业相关。同时我已经开始搜集我们学校保研的政策,得知综排除了成绩之外还需要竞赛等等,我就报名了一些英文竞赛,获得了一定的加分。个人定位在三月份开学后,我就集中精力开始保研的冲刺,基本上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学校——人大、复旦,北大清华作为冲刺学校。夏令营1:北大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北大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是2018年新成立的,也就是说它招的第一届学生尚未入校,未来就业、培养方案等等都无从查起。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的。这个院属于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是唯一一个文科类的交叉学科院系,包括两个研究方向——中东研究和俄罗斯研究,招的学生本科多是学小语种,也有国关国政的,毕业拿的是文学学位。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院是直博,也就是说如果读完了硕士阶段,博士未能毕业是拿不到毕业证的。这个是我在去了夏令营,听了介绍才发现的,所以我在提交的申请材料上只写了硕士阶段的计划,导致面试的时候老师问我,为什么没有博士阶段的规划,当时还挺尴尬的。因为这个院是新办的,这两年招生稳定在一年6人,今年夏令营优秀营员为9人,但有部分同学放弃了名额,但是名额并没有顺延,具体是怎么调整的我也不了解,最后的名单上出现了一位北大本校未参加夏令营的同学。目前看来每个方向会招一位国关国政的同学,但今年优营的两位同学都分别放弃了资格,去了别的学校。大家也不用担心只招小语种的学生~夏令营是统一安排住宿,地点在北大附近的锦江之星,夏令营整体流程如下:第一天下午报道并进行开营仪式第二天上午两个讲座第二天下午到第三天下午分批面试第四天上午 笔试、结营仪式从表中也可以发现,夏令营的安排还是比较宽松的,接下来说一说考核内容。区域与国别是国内新兴的研究方向,尚未发展成熟,因此考核的方式也略显苍白,笔试的题目是写一篇小作文:中国需要区域与国别研究。面试流程是进去先中文自我介绍,然后读并翻译桌上的一段英文材料,之后老师会根据你的材料和你所报名的研究方向提问,然后根据你回答的内容老师会进一步跟你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和讨论。2:人大国关人大国关的小专业特别多,大家可以谨慎报名,我因为本科学的是外交学,就直接报了外交学专业。值得一提的是人大的录取机制和北大不太一样,人大和清华是有增补的,在他们了解到有同学无法参加夏令营后,会根据名额公布新入营的增补名单,因此如果有同学在第一轮公布的时候没有入营也不要太难过,说不定就被增补进去了哟。另外,人大会公布复试笔试科目,跨学科的同学需要加试:人大的夏令营流程是第一天上午听讲座,下午开始笔试,国关国政和外交学的题目是一样的,一共三道大题,两道中文一道英文,考察的内容并不完全是国际关系理论,相对来说命题比较大,考察大家的逻辑能力和思维方式。英文题是对于一带一路的看法。第二天上午开始面试,国关国政一起面,外交学单独面,外交学是一人抽一题,题目有印太战略、俄罗斯能源战略、朝贡体制等等。最后是一个英文题,老师会让你读其中一段,然后回答一个问题。英文题的老师很nice,总是笑盈盈地看着你。第三天上午报名了学术拔尖人才选拔的同学还需要进行一次面试,提前准备并提交一篇论文,然后做个ppt介绍。总体来说人大的夏令营经历让我感觉到自己有多差,优秀的人很多,老师面试的时候不停地在挑你的毛病,面试体验很不好。人大夏令营结束以后我都要自闭了。九推1、 北大国际法因为北大九推系统可以报两个院系,我除了国关之外就选了国际法,本来想着和我们专业也有一定的相关程度。后来才发现,这个国际法学院学的并不只是国际法,而是国内法和美国法。但我还是去参加了面试,面试前一天大概下午会收到邮件,里面是一份英文的判决书,前一个晚上你可以自己把判决书熟悉一下,看懂看透,毕竟第二天就是针对这个进行讨论。面试全程英文,进去先自我介绍,然后老师会根据你提交的材料问你一些问题,比如实习的内容、为什么报这个专业等等。之后就进入判决书,你得先清楚判决书作出的判决是yesorno,法院的holding是什么,判决的理由和逻辑论证是如何推倒出来的,如果这个问题和面试官达成共识,面试官就会问你对于这个判决的看法,这就是你发挥的时候了。但因为我没有报名国际法的夏令营,国际法这边是有夏令营、mini营和九推,夏令营给营员分了A、B两档,A档就是优秀营员,B档就是候补,到时候会在mini营和九推以及B档的同学中做比较,选择他们认为合适的。当时我收到了是否接受补录的邮件,但我想了想,觉得和我想学的不太一样,就拒绝了。2、 北大国关报名了北大国关的九推,但是雅思小分不够,不能报双硕士项目,还挺后悔的。如果还有类似情况的同学可以看一看政管的项目,往年政管的双硕士项目可以先参加考核,考核通过了以后再去考雅思,但今年改革了,我打电话给老师,老师说要和对方学校沟通一下,不能给我准确的答复,让我先交材料。也就是说这面临着准备了材料但是因为没有语言成绩直接不通过的情况,考虑到只能报两个院系,当时我就放弃了。国关本校外校是分开的,今年不知道为什么外校进入复试的人数比往年少,这个大家查找近年信息应该也可以发现。普通项目的话一天就全部结束了。上午笔试,三个小时五十道填空题,国际关系史的内容考察的比较多,特别是二战之后。下午紧接着面试,按照学校首字母的顺序,外校的在一个考场,因为所有专业都是一起面试,所以抽到什么专业的题目都是可能的。国关给大家准备了纸笔,可以带进去,进去直接抽两个题,自己准备好了就选一个开始回答,之后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每个老师的问题都不太一样,有很细节的,有偏历史的,也有思辨开放的。总体来说体验很nice,老师们都很温柔,即使和你观点不一样也是在认真的听取你的意见和想法,不会直接否定你。另外国关的结果出的特别快,当天晚上就会公布笔试面试的分数,但是不会公布录取的名额。 一点小小感想几经奔波,终于结束了保研征程,对我来说是人生不可磨灭的记忆,有遗憾也有惊喜,可以说是不枉这三年来的努力。在人大和北大遇见的同学们都十分优秀,我也确实技不如人。很感谢我周围的亲人和朋友,我并不是一个善于控制情绪的人,谢谢我的妈妈在我发烧参加夏令营的时候飞来北京陪我,谢谢你接受我时好时坏的情绪;谢谢我的室友总是关心着我,分散了我的焦虑,为我出谋划策;谢谢我的班导给我细心的指导,在我面试前特地给我打电话给我预测考点;感谢我的师兄师姐,他们不厌其烦、不求回报地给我们引路和各种帮助;谢谢我的男友一直陪伴着我。
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学子宣讲团多年来展示了一批又一批南师优秀学子成长、成才经历,坚持“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的朋辈教育理念,为广大新生同学树标杆、立榜样,传递向优秀看齐的意识。让我们共同领略优秀学子的青春风采吧!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优秀学生夏令营优秀营员南京大学2019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化学夏令营优秀营员2019年度栖霞“百名青年身边榜样”2018、2017年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2018、2017年度南京师范大学优秀团员2018、2017年度优秀志愿者三年专业成绩第一、综合测评第一的双料学霸化学系一作SCI数量最多,影响因子最高的科创达人这些响当当的名号都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应用化学系2016级本科生刘禹含在南师学习的三年里所摘得的"桂冠"。从登台怯场到脱稿宣讲,理科学霸的进阶之路初次见到刘禹含时,她正在为生命科学学院的2019级新生做优秀学子宣讲,落落大方、侃侃而谈,看上去并不是人们刻板影响中木讷腼腆的理科学霸。“其实我在大一的时候经常会怯场,每次登台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战争。”就在刚刚的优选团宣讲过程中,中途临时出现了PPT的播放问题,而刘禹含丝毫没有慌乱,像没事人一样镇定自若地完成了宣讲。“因为每一场宣讲我都会根据不同的院系重新整理资料,所以对于我来说,就算PPT没了我都可以流利地完成宣讲。”这或许就是理科学霸的自律吧,习惯了一个人在实验室待到夜幕降临,习惯了在等待中做足准备,习惯了做事情前考虑所有的可能性。“化学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认准了,就决不放弃刘禹含和化学的“相爱相杀”最早来源于她的高中化学老师,“我的老师真的是特别负责任的一个老师,她让我对于化学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然后高考结束以后就选择了化学作为自己的专业。”至于为什么会来南师学化学其实是她和母亲商量的结果,“母亲希望我能去师范大学读书,但是我对于老师这一职业并没有很大的兴趣。但是后来了解到南师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师范专业的学校,相反它的综合性非常强,在化学领域也是省内的佼佼者,因而在综合我的兴趣和母亲的期望以后,我来到了南师。非常幸运,南师并没有令我失望,相反还给予了我优秀的导师和良好的学术环境。”专业课满绩的背后,是无数次“顺路拐进实验室”的自律天气转凉,早起成了很多同学的大问题。而刘禹含在高中就养成了五点钟起床的习惯。尽管天冷后,也会有不想起床的时候,刘禹含就会去想今天要做什么事情,“然后想想还有这么多事情,算了算了还是起来吧。”就这样度过的大学四年中,刘禹含学习成绩斐然,41门功课成绩在90分以上,15门专业必修课平均分83分,而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和电工学,更是获得了98分、99和100分的好成绩。假如要给刘禹含的大学生活轨迹画密集分布图的话,那么化育楼和学明楼应该早就被她烙上了名为“刘禹含”的烙印。这其实也是沾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位置的光,因为学明楼和化育楼只差一个十字路口的距离,下课15分钟完全有时间一趟来回。而且刘禹含恰好住在西区,回宿舍必经化育楼。有时候在回宿舍的路上,她就想“要不就去一趟实验室吧”,于是拐上楼顺便就做了一个化学反应实验。就是这样的课间15分钟,不自觉地“拐”进实验室,一点点的积累,造就了她在期刊论文上的累累硕果。大二那年,刘禹含就在国际著名期刊Joule发表了署名第一作者的论文《Confining SnS2 Ultrathin Nanosheets in Hollow Carbon Nanostructures for Efficient Capacitive Sodium Storage》。在2019年1月、10月,她又分别在《化学教育(中英文)》和《Journal of Power Sources》上发表题为《Research Progress in Tin Disulfide-Based Sodium-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Facile synthesis of SnSe2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graphite nanosheets for improved sodium storage and hydrogen evolution》的学术论文。刘禹含在大一刚进校的时候对于化妆品类的研发颇为感兴趣,但是后来学了以后才发现这个属于高分子化学,之后发现自己对于电池这一块也非常感兴趣,所以后来研究方向也就都在物理化学领域。初入大学这座象牙塔,很多新生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扰:本科阶段的一些通识教育课程与自身想要钻研的研究领域并不相关,那为什么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这些课程呢?对此刘禹含解释道,做科研毕竟还是在一个很前端的状态,接触的东西越高端,研究范围就会越窄。在某一个领域呆久了,就会发现很难有同样多的精力花在别的领域做深入研究。但是这不代表大一学的基础知识不重要,“只有学好基础知识,夯实化学基础,才能帮助你日后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这是非常重要的。”谈及给学弟学妹们的忠告,刘禹含这样说道。(左下角正在指导实验的为刘禹含)每一个化学学子都逃不过“洗试管”“拿样本”定律,大一刚开始进实验室的时候,刘禹含一进实验室就会非常“自觉”地带起手套,“因为我知道会有一大盆研究生师兄师姐用过的试管量杯等着我去洗。”前三周刚去的时候,刘禹含全身都是干劲,“洗就洗呗,反正我啥也不会做。”但是,等新鲜劲过去以后,也难免会有委屈之情,只是和那些嫌麻烦、不愿意做小事情的同学比起来,刘禹含坚持了下来。如今快要毕业,刘禹含回想起当时在实验室里洗试管的经历,满满都是感激之情。“在帮忙洗试管的过程中,师兄师姐们会教你一些大型仪器的使用,也会在其他方面去帮助你。由于老师会带很多学生,有时很难顾及到每一个同学,这时能得到师兄师姐们的指导是最好不过的了。像我的话,很多专业上的软件,比如AI、PS都是我师姐教我的。”科研没有捷径唯有咬牙坚持,积极面对“苦与甜”科研从来没有捷径,尤其是化学领域,一个实验成功的背后是无数失败了一点点的试验。刘禹含做的第一个实验是把超薄二硫化锡纳米片完美地嵌入在中空碳纳米棒中,可是每次合成,要么是二硫化锡纳米片太厚,无法全部嵌进去;要么是纳米棒没有刻蚀完全,导致二硫化锡纳米片被挤在一堆,没有足够的空间留给电子传输;要么是硫化温度和时间没控制好,二硫化锡纳米片太大,长出了碳纳米棒或者二硫化锡纳米片太小,无法在中空碳纳米棒中均匀分布……每次重新做,只改变反应一系列步骤中的一个参数。但是刘禹含坚持了下来,连续三个月,每天合成3次的实验尝试,终于得到了理想的纳米材料形貌。对于刘禹含来说,兴趣是她最大的指导老师。“我觉得首先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兴趣。但是光有兴趣也不够,你的兴趣加上你的信念——你想把你一件事情干成,和你不想把一件事情干成,最后结果差距还是很大的。有时候,就像做实验失败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可能你做了两三个月还是没有成果,但是我就会想,如果我现在放弃那么我前两三个月的努力就白费了,心里就会很不甘心。我已经尝试了很多了,也许明天再试一下就成功了呢,梦想总是要有的嘛。重点为什么是兴趣呢,因为你每天都有看不懂的东西,每天都是重复几乎一样的试验,只有兴趣才能让你坚持下去。”做科研的,大多有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刘禹含也不例外。在遇到实验的瓶颈期,自己特别想要放弃,特别颓废的时候,刘禹含会给自己放一两天的假,去换一换心情,实在没有时间出去的话,“那就换一条路回宿舍。”“不只有化学相伴”生活的色彩,并不是非黑即白除了在科研方面的优异成绩,刘禹含还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类的比赛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刘禹含十分建议学弟学妹们去参加这类比赛;“一方面你会认识很多不同的同学,另一方面,别人的参赛作品有时候能够激发你更多的灵感。”(在做国际义工期间,刘禹含摄于泰国清迈)截至目前,刘禹含的校内志愿时长已经超过了400+。她曾经在大二时去泰国清迈做了为期一周的国际义工。在清迈,刘禹含结识了有趣的小伙伴,也成为了很多泰国初中生的小姐姐,“清迈是一个小城镇,不像曼谷一样喧闹,很静谧。下午去逛一逛,但是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备课。而且备课不能是教孩子们死记硬背。举个例子,要给孩子们讲火山喷发的所有中文词语还有英文单词,那我们就真的要模拟出火山喷发的状况,寓教于乐,在活动中教会孩子们。在清迈的那几天,可以说学到了很多,怎样沟通,怎样表达。那几天,我特别庆幸自己是在一个师范院校学习,可能南师大的学生在教育这一块还是有天赋的。”(刘禹含在清迈当国际义工期间的留影)兴趣是刘禹含最大的指导老师。从高考填志愿时坚持自己对化学的兴趣,到选择跨专业保研到北大环境健康专业,刘禹含一直在做着和自己兴趣相关的事情。“没有人能够成为全能的人,但是你可以成为你感兴趣领域里的榜样。”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来源:南京师范大学 文案 | 谢逸琪 编辑 | 王寒雪 程渐茁 图片由刘禹含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