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投资总额合计为623,761.60万元,投资资金投入600,000.00万元,主要用于购置各类智能化全自动输送设备、智能化全自动分拣设备、仓储自动化设备、其他配套设备等。本项目将有助于公司同步提升快件分拣转运业务流程和仓储作业的智慧化水平,降低人力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整体效益。2、项目必要性分析(1)自动化升级将有效提升公司中转及仓储整体处理能力随着快递业务量的持续增长、消费者对快递服务品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公司目前对于中转场和仓储中心的处理能力及其稳定性都已经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并已率先在部分主要中转场因地制宜地配置了自动化分拣设备,显著提升了中转及仓储处理能力和运营效率。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0年度公司速运物流快件量较上年同期增长68.43%,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中转及仓储网络的处理能力,推广现有中转场自动化升级的成功经验,满足未来快递业务需求增量,本次速运设备自动化升级项目将进一步为相关中转场及仓储中心配置自动化、智能化分拣及仓储设备,一方面将有效提升各中转场及仓储中心的处理能力和运行效率,并进一步提升公司全网络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改善公司中转场处理不同类型产品、适应多元化应用场景的能力,满足头部客户定制化需求,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仓配一体化服务能力。(2)自动化升级可有效降低人员投入,缩减中转与仓储环节人工成本快递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随着我国人口增长放缓、普通劳动力工资水平持续上涨,公司所处行业劳动力成本近年来不断上升,特别是仓储及中转环节,传统模式下仓储及中转过程中的搬运、信息识别、分拣、分类、装运等各个环节均有较大的人员需求。因此,提高人员效能、降低人员投入及人工成本已经成为中转场与仓储中心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次速运设备自动化升级项目是在公司全国中转、仓储网络一盘棋的战略规划下,进一步为公司中转场及仓储中心配套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化分拣与提高仓储自动化水平的举措,从而提高中转场及仓储中心工作人员的操作效率,减少原有分拣、搬运、装运等工位投入,提高人均效能;另一方面,通过中转场分拣设备自动化升级,将有助于提升中转环节直分直发比例,减少中转环节和频次,通过线路拉直提高装载率,降低单位运输成本,提升配送效率和服务体验,进而将有助于提高公司整体效益。(3)自动化分拣和仓储能够降低差错率,提升整体服务效率和质量随着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快递产品服务质量的重视程度也逐步提升,快递行业的发展重点正逐渐从规模增长向服务质量提升方向转变,快递服务的时效和服务品质已经成为快递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次速运设备自动化升级项目的投入将实现中转分拣、输送及仓储服务的智能化,大大提升中转分拣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提高仓储服务利用率与作业效率,同时可减少以往人工分拣可能产生的快件破损等质量问题,保证快件整体的服务质量,优化仓储环境,改善寄递和仓储环节的服务质量与用户体验,最终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企业价值。3、项目可行性分析(1)现有自动化设备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可靠目前,快递行业分拣主要应用的包裹分拣系统、小件分拣系统及仓储自动化设备等,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在市场上也具有较好的通用性,可以充分满足公司业务模式的需求。相比较传统分拣模式,自动化分拣系统具有分拣自动化及信息化、人员需求低、分拣准确率高、快件破损率低等优势,同样,相比传统仓储模式,仓储自动化系统具有空间利用率高、出入库速度快、储存安全性高、人力成本低、作业账实同步等优势,因而,公司及业内已广泛应用于核心中转场及各类高标仓库,并已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因而相应的自动化设备可以适用公司中转分拣和仓储的升级需求。(2)公司已有的丰富自动化升级经验为本项目奠定基础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在中转场及仓库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自动化设备应用、设备运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转自动化方面,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多个中转场已自主进行工艺流程设计、自动化设备采购及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场地及业务场景分拣需求,显著提升人均效能及降低人工成本,提升场地整体处理能力,并足以应对每年的业务高峰。在仓储自动化方面,公司围绕各细分市场头部客户需求,已经打造了多个自动化/半自动化标杆仓,该等自动化仓库的升级改造,代表了仓储行业的高水准,也初步奠定了顺丰的现代化仓储基础。总体而言,公司多年的自动化系统采购及应用经验,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必要性分析(1)加速推进枢纽转运中心自有化,提升核心转运网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作为连接揽收、城际间运输和派送等环节的核心节点,枢纽转运中心是公司快递服务网络的核心资源,其运营状态对于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公司转运中心主要包括基于租赁场地运营和基于自有土地运营两种模式。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增长,自有物业模式无需承担租金上涨压力,场地改造也更为灵活,更能适应公司不断变化的新增建设需求。因此,选址合理的自有转运中心将成为公司的核心资源,为公司整体快递物流持续健康运行奠定良好基础。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转运枢纽自有化,逐步将原先位于租赁场地的枢纽转运中心迁出并转入自有场地。本项目建设所涉及 15 个综合转运枢纽建设中 9 处为自租赁场地迁出转入自有建设场地,该等枢纽转运中心全部在公司自有物业上建设,是公司推进枢纽转运中心自有化进程的延续。本项目实施后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当前转运枢纽体系中核心枢纽的自有化水平,提升公司对核心转运网络的掌控力,增强转运网络建设灵活性,进一步夯实公司整体快递物流持续健康运行的基础。(2)进一步提升中转操作能力,满足持续增长的业务需求,为优化干线路由奠定中转操作基础枢纽转运中心承担了保障快递快速顺畅流转的重要功能,是公司业务经营的核心资产。近年来,公司根据行业发展、全网络的业务量情况持续优化转运中心规划布局,已形成了覆盖全面、高效稳定的快递服务网络。2017 年末至 2020 年 6 月末,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稳步推进转运中心建设与优化,中心个数由 64 个平稳增长至 73 个,并在西南、华北、华中、东北等多地建立区域总部中心,布局物流网络的骨干节点。枢纽转运中心数量的建设与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公司转运中心区域覆盖和操作服务能力,为公司优化路由、提升快递中转时效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转运枢纽的进一步建设投入尤为必要。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上半年公司业务完成量同比增速分别为 17.03%、31.61%、36.78%、29.79%,增长势头强劲。公司部分现有转运中心峰值操作量已接近饱和,周转路由无法实现效率最优,为了满足持续的业务增长和巨大的快件处理操作需求和路由优化需要,公司亟待进行枢纽转运中心升级。本项目实施后将有效提升枢纽转运中心的集中分拣、集散及转运能力,进一步优化公司现有的转运网络。本项目涉及的转运中心均处于区域经济较为发达、商品零售经济繁荣、人均快递量相对较高的地区或位于快件流通路由的核心节点。其中,部分中心受区域业务量增长较快影响,已面临峰值阶段操作量接近饱和的局面,亟需提升处理能力以满足未来业务增长需求;此外,部分位于网络核心节点的转运中心在本次升级完成后,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满足区域内的快件进出港需求之外,能够承担更多的快件中转、分流职能,有利于公司灵活优化路由、提升快递中转时效、提高全网络运输效率。(3)进一步升级枢纽转运中心的自动化水平,实现快件寄递全流程的降本增效近年来,公司积极为转运中心配套布局自动化分拣系统、自动分配器等自动化设备。截至 2020 年 6 月末,公司已累计安装完成自动分配器超 4,700 台,共布局自动化分拣设备 92 套,有效地提升了公司快件操作的效率和稳定性,提高了管理精度,降低了对人工的依赖。本项目建设的枢纽转运中心均将同步进行自动化设备的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当前转运枢纽体系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加速推进公司实现人工分拣的替换,有效缓解未来人工成本持续上升对公司中心操作成本带来的上行压力,助力公司优化分拣流程、提高分拣效率、降低分拣差错率,推动全快递网络实现整体高效运转,保障快件寄递时效,为企业长远健康发展夯实核心竞争力。(4)拓展枢纽转运中心的仓储功能,培育综合物流服务能力,为公司长期业务拓展奠定基础随着消费者对于快递行业的需求从基础服务转向差异化服务,快递行业逐步由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综合服务竞争,我国快递服务企业将进一步谋求多元布局,向提供多种服务的综合性快递物流运营商转型,仓配一体化服务需求日渐凸显。目前,我国物流行业中能够提供高效仓配一体服务的企业较少,快递、仓储物流服务的主体相对分离,匹配效率不高,造成了行业整体的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枢纽转运中心将进行功能拓展,配建仓储功能区,打造专业的仓配一体化物流中转平台,增强公司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在除满足传统快递业务的流一体化服务预留灵活的空间,为公司未来进一步向范围经济拓展、挖掘成本端协调效应奠定基础。3、项目可行性分析(1)快递行业保持持续稳定增长,本项目建设符合业务增长空间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快递行业市场规模实现了稳定的快速增长。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统计数据,自 2011 年至 2019 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由 36.7 亿件增至 635.2 亿件,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42.82%,2020 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338.8 亿件,同比增长 22.05%。未来行业增速预计仍然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公司作为快递行业龙头企业,未来将面临持续增长的业务量和快件中转需求,本项目实施后优化和提升的中转操作能力符合公司潜在业务增长空间的需要。(2)公司已有的转运中心建设及运营经验为本项目实施奠定了基础本项目系通过改造、扩建及搬迁等方式对 15 个枢纽转运中心进行升级。截至2020 年 6 月末,公司在全国拥有自营枢纽转运中心 73 个,已逐步形成了成熟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了成熟的转运中心运营管理团队和熟练的操作人员队伍,从转运中心的选址、建设规划、工艺流程设计到建成投产后的日常管理运营、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能够为本项目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另一方面,公司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业务模式可有效汇集行业各类资源,为公司进一步扩张新建、升级改造全国转运网络提供了资源保障。综上所述,本次多功能网络枢纽中心项目具备可行性。
冷链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四五"冷链物流市场迎来发展机遇一、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环境1.1概念及发展意义冷链物流是指物品在生产、仓储或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一直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产品规定的最佳低温环境下,才能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冷链物流的对象产品包括一般产品有:农产品、禽禽肉类、水产品、花卉、加工食品、冷冻或速冻食品、冰淇淋和蛋奶制品、快餐原料、酒品饮料等;特殊的产品有:药品(疫苗、血液)、化工品等。发展意义构建从产区到销区、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冷链物流体系,对于保障居民饮食安全、提升冷链流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满足市场多元化消费需求、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1.2行业发展政策环境截止到2020年底,相关部门发布一系列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主要聚焦在冷链物流设施布局、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等方面的发展措施,极大地促进国内冷链物流行业的规范、快速发展。截止到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相关重点政策汇总在国家政策层面,一方面是完善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推动整合集聚冷链物流市场供需、存量设施以及农产品流通、生产加工等上下游产业资源,提高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支持生鲜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另一方面是不断完善行业管理规范,进一步细化相关法律法规对冷链销售者安全主体责任的相关要求,监管力度逐渐加强,引导冷链企业规范经营,有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1.3行业发展社会环境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化经历加速发展阶段,中国城市化率从1990年的26.44%持续上升到2019年的60.60%,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4843万人,比2018年末增加170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5162万人,减少1239万人。但相比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率相比,中国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城镇化的发展带动城市消费需求的提升,与此同时也促进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城市消费的冷链物流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对全国居民实物消费、服务类消费、消费升级业态、苏宁消费升级等指标体系的综合分析后提出的消费升级指数情况,国内居民消费升级综合指数从2013年的0.341上升至2019年的0.378,年均增速约1.73%,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加速攀升,由基础性的生存消费逐步向精神消费转变,越来越重视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2012-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保持在30%以上的高速增长水平,到2019年生鲜电商网络交易规模达到2554.5亿元。冷链物流是生鲜供应链的基础设施,近几年随着生鲜电商的井喷式爆发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冷链物流服务水平的逐步提高也进一步扩大了生鲜电商的消费需求。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意识逐渐加强,生鲜食品逐渐受到大众青睐,而冷链物流作为生鲜产品的主要流通方式也相应受到重视,并且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发展;同时近几年生鲜电商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也进一步带动了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1.4行业发展技术环境仓储技术:包括无损快速分选装备、移动式真空预冷装备、移动式压差预冷装备、仓内搬运机器人、新型高效蓄冷剂等技术产品。运输技术:包括移动式高精度贮运一体化装备、模拟冷链运输振动试验装置、冷链物流运输箱、冷链物流保鲜专用纳米包装材料等。管理技术:包括车辆监控系统、冷链物流微环境监控系统、智能温控系统、冷链溯源系统等技术产品。1.5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分析面临挑战:新冠病毒疫情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农产品滞销,上游生产环节的农产品很难运输到外界;中游批发环节的正常经营受到影响,全国各大一级批发市场的采购量急剧下降;下游零售环节的零售商缺货、缺人,无法进一步扩大面向消费者的商品供应。疫情下的冷链物流需求井喷,暴露出了我国冷链物流的诸多不足。发展机遇:生鲜宅配需求爆发,加速了冷链物流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了冷链的重要性,愿意为冷链成本付费。食品消费结构发生改变,速动、即食食品大幅上涨,冷链物流需求随之提升。促使国家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管控、加强对冷链的普及与建设。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明确指出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并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建设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二、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现状2.1世界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根据Pharmaceutical Commerce和艾媒数据中心资料显示,目前欧洲地区的冷链物流产业最为发达,行业支出处于较高水平,2018年欧洲冷链支出达到58亿美元,亚洲、北美分别为44亿美元、37亿美元,并预计到2020年,三个地区的冷链支出将分别达到62亿美元、52亿美元及42亿美元。根据国际冷藏仓库协会(IARW)数据,2018年全球冷藏库总容量达到6.16亿立方米,相较于2016年,增长了2.67%,印度是最大的市场,有1.5亿立方米,紧随其后的是美国的1.31亿立方米和中国的1.05亿立方米。美国、中国和印度冷库容量之和占到世界冷库总量的50%以上,全球冷库区域分布集中度较高。从全球范围冷链物流发展来看,目前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冷链物流发展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冷链物流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并且在冷链物流技术应用方面也较为先进。全球冷链物流巨头如费普斯、冷王、New Cold等,面向全球市场提供涵盖技术研发、冷链仓储、冷链运输等综合冷链物流服务,竞争优势明显。与之相比,国内目前尚没有一家可以面向全球甚至全国的冷链仓储企业,以区域性服务为主,并且主要提供运输、仓储等基本物流服务,这两个特质制约了中国冷链的发展水平。近年来,一些大型物流及电商企业,例如京东、阿里、顺丰等纷纷涉足冷链物流业务。2.2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我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速,中产阶级还在扩增,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也在不断提升,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合作步伐在加快,并且生鲜电商带动的国内农产品、冷链食品的产地、加工地和消费市场重塑,冷链需求正在快速增加。根据中物联冷链委公布资料显示,2017-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3%,2019年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3391亿元,同比增长17.5%。2015-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分析冷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从冷库建设规模来看,在2015年国家层面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补短板的要求后,我国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冷库总量约6053万吨,新增库容814.5万吨,同比增长15.6%。冷藏车规模中物联冷链委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冷藏车保有量为21.47万辆,较2018年增长3.47万辆,同比增长19.28%。主要是受到"运猪"改"运肉"政策调整,导致冷链肉挂车市场销量大幅上升。冷链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冷链物流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冷链物流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冷链物流项目申请报告冷链物流项目建议书冷链物流项目商业计划书冷链物流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冷链物流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冷链物流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冷链物流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冷链物流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冷链物流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冷链物流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仓储物流建设项目1、项目概况本项目将购置先进的物流仓储设备,并配套投入智能仓储物流信息化系统以构建智能化的物流仓储体系,从质检、入库、盘点到发货均实行自动化运行。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仓储容量将得到大幅提高,建成后将提升公司的货物吞吐能力,使得公司仓储物流存货和客户需求量相匹配,为公司业务拓展奠定扎实的基础。2、项目建设必要性(1)扩大现有仓储物流容量,满足业务发展需求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服务客户体量的不断增大,公司业务规模大幅增长。仓储物流系统是电商运作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公司现有的仓储物流容量不能满足公司的业务需求,尤其是“双十一”、“双十二”、春节等特定购物高峰期。物流仓储系统的低效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发货速度及消费者的用户体验。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公司拟通过本项目建设扩大仓储物流容量,以期提升公司的货物吞吐能力,为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扎实的硬件基础。(2)实施全面自动化及智能化运作,提高仓储物流运行效率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增长,公司传统的“人工+机械”物流仓储方式已出现效率低、成本高的弊端,不能很好满足公司业务的需求,尤其是“双十一”、“双十二”、春节等特定购物高峰期。当前,由于物联网技术的出现,仓储物流越来越朝着高质高效、智能化方向发展,自动化仓储设备有效地节省劳动力、缩短作业时间,同时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率。公司拟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对仓储物流系统实施集中管理并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公司的仓储和物流配送能力,优化公司物流配送体系,提升供应链上下游的整体物流运作效率,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有效提升库存周转率,降低仓储物流人力成本。3、项目建设可行性(1)利好政策频出,支持仓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对于仓储物流行业来讲,宏观政策的支撑可以保障行业持续良性发展。近年来,我国仓储物流领域扶持政策频出,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行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有助于解决我国仓储物流领域长期供给不足、质量不高、结构错配等问题。2017 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对物流发展的规划和用地支持;布局和完善一批国家级物流枢纽;开展仓储智能化试点示范。2019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提出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物流自动化改造行动;创新用地支持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将有力保障公司本次仓储物流项目的实施。(2)公司扎实的产品业务,为项目实施奠定基础受益于公司良好的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公司多年来积累了相当数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公司整体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公司业务类型主要为互联网营销,业务范围涵盖为消费者提供数字营销、电商运营、定制化产品营销。多形态营销模式互相补充,消费数据相互打通,推进多业态协同发展,使得业务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消费数据,公司对消费者的需求及需求变化有着较深的了解和把握,提供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平台服务,不断增加与客户之间的黏性。因此,在此业务板块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企业仓储物流中心的建设及运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而且是一个长期的投入过程,公司扎实的产品业务为项目的建设奠定坚实基础。(3)丰富的仓储物流人才储备及实施经验,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支持本项目建设的智能仓储物流中心需要公司具有较强的仓储物流管理能力。而公司经过多年发展,现阶段已在山东济南租赁了 1 万平方的场地用于产品的存放运转。该仓储中心一直支撑着公司的业务良性发展,作用极大。因此,公司在多年的仓储物流经营中,培养了高质量的物流管理团队并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形成了完善的运行流程,并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使得公司的仓储物流管理平台能够将市场需求与仓储物流管理有效结合,合理调配公司资源,实现仓储物流的高效运作。公司积累的仓储物流人才储备及实施经验,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4、投资概算情况仓储物流建设项目拟投资总额为 8,431.33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 8,431.33万元,具体投资情况如下:5、项目实施主体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下属子公司西藏久实致和营销有限公司。6、项目实施地点本项目将在湖北省武汉市租赁 20,000.00 ㎡仓储物流场地建设自动化仓库。7、项目备案及审批情况截至本报告公告日,本项目相关备案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
中国物流科技行业发展概况从采购、生产到销售,物流环节贯穿商品流通全过程成长期的中国物流,机遇挑战相伴左右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舟、车、常平仓、广惠仓、驿站等运输和仓储要素齐全,更开辟了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等著名商贸交流之路,为现代化物流的诞生奠定基础。但古代物流仅是单一环节的管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运仓配一体的标准化现代物流模式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的南巡讲话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给我国物流业发展带来蓬勃活力。加上90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们对物流业发展重要性有了切身体会,开始由理论转向实战,探索实际的运行操作。进入21世纪,政策环境利好,运力网络大规模覆盖、信息平台建设迅速推进,我国物流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成长期,也即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将是贯穿这一时期的鲜明主题。物流需求稳中向好,16年总额达230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229.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个百分点,增速小幅回升。其中工业品物流需求仍占主导地位,达到93.2%。具体到不同的工业品种类来看,采矿业、高耗能行业物流需求增速回落,采矿业物流需求由上年增长2.7%转为下降1%。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物流需求增速持续加快,分别比上年增长9.5%和10.8%,呈现出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加快的特点。运行质量有所提升,但相比其他国家仍旧存在差距2016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1.1万亿元,同比增长2.9%,继续保持低速增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9%,比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有所下降,运行的质量有所提升。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6年我国物流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全球平均水平3%,高出美国6个百分点。与同样属于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印度相比,我国的比率同样处于较高水平。降本增效,提高物流运行质量是现阶段国内物流业发展的关键任务。中国物流科技行业转型与升级从企业到产业,从体制到体系,全面推进物流发展降本增效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物流业整体运行质量的提升不仅需要从单个企业层面入手,以头部企业的示范效应带动整体行业向上发展,更关乎产业结构、体系、政策等更宏观范围的改革和转型。现阶段,从实施难度来看,企业层面的升级可行性更大,操作性上也更容易实现。现实阻碍反作用力+直接推力=升级之路运、仓、配多点渗透,全面开启智能化作业流程仓储作业已经在自动化层面发展多年,未来要提高智能化水平,根据商品的件型、重量、销量、交付时效等属性,设计不同的作业流程,并采用相匹配的物流智能化系统进行操作。运输、分拣和派送环节的辅助驾驶、编队运输、自动化及机器人分拣、智能终端已经实现应用。随着购物场景的碎片化以及交付地点的动态化,未来在实现无人化作业的同时,会基于实时定位的应用,在消费者日常的某个动态节点实现交付,与消费者的工作和生活完美融合。中国物流科技行业产业链图谱中国物流科技行业发展现状16年车货匹配平台规模1.3万亿元,物流智能装备347亿元公路货运占整个物流运输的比重最大,进一步可细分为整车、零担和快递三个部分。零担和快递的行业集中度相对整车市场较高,相应运营效率较好。剩下的整车领域,行业分散,一个人一辆货车就可以做起整车生意。但也因此可优化的空间和市场潜力广阔。2013年前后,以运满满为代表的一大批车货匹配平台涌入到整车行业,利用信息技术改善车源和货源的双向匹配效率,给行业带来了变革。16年全年车货匹配平台的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并继续保持稳定增长。除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智能装备的应用也在蓬勃发展,16年市场规模接近347亿元,较之上一年增长29.8个百分比。典型企业用户量对比应用|运输|车货匹配配货时间缩短2天以上,日均行驶里程提升33.3%目前,我国的公路物流货运量占到了整体货运量的80%,干线物流在整个公路物流中占比最大,但是行业整体运作效率不高,我国货车日均有效行驶里程300km/天,美国则可以达到1000km/天。国内2000多万货车,空驶率40%。造成资源错配、效率低下的原因主要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车货匹配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将线下信息进行整合,发布信息并进行精准匹配,可以优化供应链下游的货物与司机的资源分配,降低空驶率,进而节约运输成本。市场竞争激烈,融资能力差距逐渐拉开车货匹配市场从2016年初开始到今年9月之间,融资数量超过20次,但大部分集中在A轮及以前阶段,且融资金额较小。目前,少数企业在融资能力上开始逐渐拉开差距,平台的技术研发能力、运力基础、体验、诚信保障、以及可延展的业务及盈利空间,均是资本关注的重点。应用|运输|新能源车电耗代替油耗,年运营成本平均下降超过300%2017年最新出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对新能源客车以动力电池为补贴核心,以电池的生产成本和技术进步水平为核算依据,并进一步完善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的补贴标准,按提供驱动动力的电池电量的分档累退方式核定。同时设定中央和地方补贴上限,其中地方(地方各级财政补贴总和)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额的50%。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各类车型2019-2020年中央及地方补贴标准和上限,在现行标准基础上回落20%。但对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纯电动车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仍大幅降低,加上清洁,无污染,将在物流运输中大规模普及。动力电池是核心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整车品质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动力电池投资热度只增不减。作为技术核心的电池,目前成本占到了整车成本的1/3至1/2,意味着整车厂可能需要把一辆车一半的收入分给电池厂。目前我国电池企业在技术和生产方面有了明显提升,但和松下、三星、LG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电池的重要性,除了体现在车辆续航能力等方面,整车的管理系统等其他成本也会下降。应用|运输|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商业化进程加快,降低物流行业运输成本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纷纷向汽车业渗透,汽车制造业迈向了智能化的时代,无人驾驶的实现备受期待。无人驾驶不仅可以为驾驶出行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在商用的货物配送领域发挥空间更大。根据驾驶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无人驾驶从无自动驾驶阶段到完全自动驾驶共6个阶段。现阶段的发展应用还处于辅助驾驶向完全自动驾驶的过渡阶段,距离无人驾驶的大规模商用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互联网巨头 PK 老牌车企,技术研发和生态发展全面竞争目前无人驾驶领域入局者主要有两方:一是谷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以及英尔特等软硬件提供商,从自动驾驶算法切入,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奔驰、福田、一汽等传统老牌车企,以整车控制集成为切入点,借助高级辅助驾驶(ADAS)经验继续深入;双方的竞争从技术层面延伸至上下游的生态体系构建。目前共享出行理念的诞生和需求增加,分时租赁、网约车等形式也成为布局的重点。无人驾驶技术加上用户场景的建立,将会颠覆整个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仓储|无人仓整体无人仓亮相,从入库到装车打造现代化智能仓储仓储行业正在变得更加自动化和智能化,自动化可以刚性提高效率,智能化可以满足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增强供应链柔性。商品的入库、储存、拣选、分拣、出库等一系列流程,在无人仓中都可以用相应的自动化设备或者机器人替代。常见的有AGV机器人,根据不同用途又分为搬运、拣选和分拣等不同类型,以及专业从事码垛工作的码垛机器人。另外,RFID标签、立体仓库的应用等均显著减少成本费用,提高了作业效率。AGV的关键在于调度,码垛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有待提高从单个AGV机器人来看,核心技术主要在定位、导航、避障等操作方面。但实际在无人仓中运作时,通常一个大型仓库需要配备几十甚至上百个机器人,如何通盘的调配和统筹安排,把集体效用发挥到最好才是考验技术实力的核心指标。针对码垛机器人,国内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控制系统上,国外一般采用的伺服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远好于国内的变频器。应用|仓储|AGV|拣选货到人的智能拣选,均效提高3-5倍,节约人力70%仓储物流的拣选一般有人到货和货到人两种方式。人到货方式中,当前应用最广的是PDA人工拣选,语音拣选、AR眼镜拣选等新兴技术尚未在国内普及。货到人方式中,主要有穿梭车和拣选机器人两种解决办法,都是根据拣货员指令,将所需的商品送到作业人员面前,节约行走和寻找时间。但前者设备投资大,柔性小。后者更加灵活,可根据实际需求,自主规划,相对于人工拣选,机器人操作均效提高3-5倍,节约人力70%。应用|仓储|AGV|分拣提高分拣效率30%,节约人力70%分拣环节的机器人应用能够节约70%左右的人力。2017年8月,京东物流昆山无人分拣中心正式亮相,昆山无人分拣中心最大的特点是从供包到装车,全流程无人操作。目前,该中心已经实现自动供包并对包裹进行六面扫描,保证面单信息被快速识别,由分拣系统获取使用,进而实现即时有效的分拣。申通的快递分拣机器人“小黄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分拣,扫码、称重、分拣功能“三合一”,能够实现快递面单信息识别,以最优路线投递。应用|配送|送货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送货时代即将到来,机器人上岗取代快递小哥应用|配送 | 对比送货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无人机只欠政策东风物流精细化运营后,末端配送的成本和效率成为优化重点,物流公司不约而同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寄托在机器人身上,阿里和京东相继推出自主研发的送货机器人。无人机方面,顺丰、京东、邮政等也纷纷加快布局动作。就实际应用来看,送货机器人技术尚未成熟,最大难点在于城市道路的极其复杂,加上承载量较小,目前各家投入比例相对小于无人机领域。而无人机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目前最大的阻碍来自政策监管,一旦政策放开后,大规模的商用将会迅速普及。应用|配送|智能快递柜丰鸟之争点燃快递柜终端大战,三方势力角逐高下2017年6月,顺丰和菜鸟双方互相关闭数据接口,一时间引起业内广泛关注。虽然在国家邮政局的协调下,双方同意从6月3日12时起,全面恢复业务合作和数据传输,但丰鸟之争实质上是数据、用户等的竞争。丰巢在智能快递柜的布局力度和速度在2017年1月份25亿元的融资后表现得更加强劲,可能对菜鸟形成了一定压力,菜鸟迅速入股速递易的举动,也被看成是和顺丰的正面较量。目前智能快递柜市场入局者主要分为三类:京东、苏宁等电商系;丰巢、邮政易邮柜等快递系;速递易、日日顺、云柜等第三方,各有优势。随着国家队和阿里站队速递易、阿里投资的苏宁和日日顺也将逐渐统一阵营,丰巢背后则有顺丰、腾讯、京东等的支持,三方势力逐渐演化为两大阵营的对峙。集成物联网、无线通讯等技术,解决最后100米交付痛点智能快递柜结构分为储物终端、平台管理系统,可以智能存件、智能取件、远程监控、信息管理、信息发布等。内嵌固定式条码扫描头,可读一维、二维条码及手机屏幕条码信息。取件时,用户可凭手机上的收到的取件码,在智能物流柜的扫描窗口刷取,验证成功即可取件。核心技术在于物联网、智能识别、无线通讯等。中国物流科技行业趋势与展望政企合作布局物流大数据,重塑供应链智能化模式智造时代,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自2013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但国产机器人的份额仅占约三成的份额,且处于行业低端,高端机器人主要依赖进口,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可以生产关键零部件或机器人产品的企业仅百家左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国家相继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多部政策,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预示工业机器人即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自2013年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但国产机器人的份额仅占约三成的份额,且处于行业低端,高端机器人主要依赖进口,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可以生产关键零部件或机器人产品的企业仅百家左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国家相继发布《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中国制造2025》、《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多部政策,明确了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预示工业机器人即将迎来广阔发展前景。科技创新,催生商业新模式物流科技的创新将给传统的商业模式带来升级和变革。未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可以更灵活的调整物流结构,由传统先订单后物流的模式,转变为分析消费数据,提前将一部分商品前置,或是生产符合客户需求的定制化产品,精准地配置库存,降低成本。另外,自动化设备方面,由于投资规模大,回报周期长,且改动成本高,一般要求对业务不要具有太多的变化,但目前国内商业发展活跃,变化快,因此10年内一般不会实行仓库全自动化,但自动化程度会逐渐提高,较好的兼顾供应链柔性。因此,一些大规模有实力的物流公司很有可能会凭借其自动化、智能化的供应链体系优势,打造社会化运力平台,惠及更多中小型企业。由于机器人价格昂贵,一些智能装备制造商也正开拓代运营业务,企业在成本允许范围内,能享受到更加先进的仓储管理服务。
1、项目基本情况本项目投资总额为207,184.82万元,拟以募集资金投入金额为200,000.00万元,主要投资于购置干支线运输车辆以及日常收派所需的电动车,提高整体运输能力,使本公司运力能够更好地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2、项目必要性分析(1)提升干线运输能力和最后一公里服务能力,巩固公司核心优势随着我国消费结构升级转型,下沉市场、新的电商平台、大件电商包裹逐渐成为拉动行业增长的引擎,快递物流行业贯穿一二三产业,是衔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领域,仍将保持持续稳定较快增长。顺丰控股凭借“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网络资源以及强大的科技实力,稳居国内快递行业龙头地位,未来快件量仍将保持稳定增长,这也对公司干支线运输及最后一公里末端派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募集资金用于购置不同类型的干支线及收派车辆,是公司进一步提升运输能力和最后一公里服务品质的必要举措,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干支线运输能力,完善及提升末端派送效率,提升公司最后一公里的服务能力,解决日益增长的快件需求;另一方面自有车辆比例提升也将有利于公司迅速应对运输配送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及客户满意度,进而巩固顺丰控股作为行业龙头的核心优势。(2)提升业务量高峰期的运力保障能力快递行业的订单量呈现出很强的季节性特征,节日消费高峰以及每年第四季度社会贸易和运输业务高峰,形成快递业务需求的旺季;因此,各快递企业对外包车队运力需求往往也较为集中,在高峰时期,外包车队的运力供应、运输效率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与之相比,自有运输车队的建设可以充分保障业务波峰的运力需求,确保公司在高峰时期的运输效率与送达时效,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提高自有运力比例,构建满足公司战略升级发展需要、适应行业需求波动特性的运力体系,提升业务量高峰时的运力保障能力。(3)提升货物运输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服务质量便捷、快速、及时、安全是客户对快递公司所提供服务的基本要求,新购置自营车辆的加入不仅能够提高公司的运能运力,提升公司快递物流服务的时效性,满足客户的更高要求,而且由于新购置自营车辆的性能更为稳定,公司对车辆的直接运营管理,将减少运输途中货品的遗失和破损,提高货物在运输途中的安全性。同时,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类突发情况,自营车队能够有效保障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公司此次拟以募集资金购置营运车辆,从而提高运输货物的安全性,减少旧车辆的维修成本,提升客户服务质量。(4)优化车队车型结构,降低运输成本、提升运输效率公司陆路运力由自营及外包干支线车辆、末端收派车辆构成,其中外包运力是公司灵活应对不同时期运输需求波动的必要手段,而充足的自有陆路运力则是公司作为现代化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也是公司提供高品质服务的坚实基础。本项目实施后,有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车队车型结构,降低运输成本并提升运输效率。由于我国车辆运输市场价格波动性相对较强,公司自有运力规模合理提升、运输资源储备与调度能力升级,有助于公司在运力采购环节有效提升议价能力。稳定、充足的自有运力是公司干线运输的底盘基础,有助于公司持续优化干线运输路由,提高双边运输占比,同时随着公司业务量持续增长、规模效益进一步释放,公司适当提升大车型运输车辆的投入,有助于提升单次运载效率、降低单票运输成本,可以助力公司实现更为高效的成本管控。3、项目可行性分析(1)公司成熟的自有运输车辆运营经验为本项目实施奠定基础近年来,公司持续投入布局干线运输和末端派送运力体系,已建立了成熟的运输车辆经营管理团队和熟练的操作人员队伍,从车辆需求规划到购置投产后的日常管理运营、安全管理、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同时,对于道路运输等业务流程中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业务环节和节点,公司也规定了车辆日常安全管理流程。公司丰富的自有运输车辆运营经验和管理体制为本项目实施奠定基础,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公司将进一步优化自有运力管理模式,提升干线运输和末端派送环节管理效率。(2)公司拥有完善的车辆管理制度与安全生产制度公司已经制定了完善的车辆管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运输车辆管理规程》《营运车辆与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等制度,对营运车辆使用用途进行了明确,规范了营运车辆从购置、使用、审验、更新处置等生命周期内的管理工作,有效提高车辆使用效益,同时,对于道路运输等业务流程中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业务环节和节点,公司也规定了车辆日常安全管理流程,并进一步明确车辆安全管理职责,从内部管理上提高道路运输流程的规范性,减少安全事故风险。(3)智慧物流科技的投入将进一步提高车辆运营效率近几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对智慧物流科技技术的投入,包括不同物流场景下的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技术、精准地图服务平台等,智慧物流科技技术实力不断提升,且目前已经形成了可落地的商业化应用,并正在逐步运用至公司不同物流场景。在车辆运营领域,公司将图像识别与交通信息相结合,可以通过路面交通标志检测、地面指示线检测、小区楼栋号检测识别等功能,辅助车辆安全驾驶,帮助物流车辆有效地选择可通行的路线。同时,陆路运输网络上,公司也通过智慧物流技术实现对人员工作状态、货物车辆轨迹的追踪,预测异常行为,实现智能化人员车辆场地等智能管理调度,有效预防货物破损和提高场地运作效率,从而可以为项目的高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华东医药产品分拣加工项目-思瀚产业研究院1、项目概况华东医药产品分拣加工项目建设方为老百姓及子公司,主要建设内容为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空港经济开发区建设综合楼及物流分拣中心。2、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1)国家政策大力的扶持,加快了医药零售企业规模化发展的步伐药品流通行业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行业。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以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促进药品流通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障药品供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2021 年 1 月,国家出台了《零售药店医疗保障定点管理暂行办法》,在 2019 年已将 39 万家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对零售药店的规范化、法治化管理,引导零售药店行业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网络布局优化、组织化程度和流通效率较高、安全便利、群众受益的现代药品流通体系下健康发展,为医药零售企业进一步规模化经营提供制度化、体系化的政策指引。(2)药品零售市场扩容为项目建设奠定基础经过多年发展,截至 2020 年 9 月底公司已在湖南、江苏、甘肃、陕西、山西、广西、安徽、浙江、内蒙古、湖北、天津、河南、上海、 山东、广东、河北、北京、江西、宁夏、四川、福建、贵州等 22 个省份开设有零售药店 6177 家。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我国零售药店的连锁率持续大幅上升,连锁药店门店数从 2010 年的 13.7 万家增长到 2019 年的 29.0 万家,连锁率从 2010 年的34.3%大幅增长至 2019 年的 55.3%。随着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和零售行业的并购整合,零售药店数量将继续稳步增长,连锁率进一步提高。随着药店竞争向纵深发展,外延扩张对提高规模与竞争力更直接、更有效,更受市场认可,其投资回报也更高。(3)项目建设是实现国家对医药流通企业严格监管的需要出于医药商品事关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性,国家对药品依法监管的力度逐渐加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已明确提出所有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在 2004 年前通过《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的强制性认证,随着 GSP 标准的实施,国家对药品仓储设施有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殊要求,建设布局合理、配送高效、管理规范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是健全完善药品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前提。(4)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增长的需要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大大提高,消费需求的扩大为药品零售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空间。在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城镇化以及消费结构升级,人口结构老龄化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医药消费需求将不断增长,从而刺激医药零售行业的持续发展。(5)项目建设是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实施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是公司适应未来医药市场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需要。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部分全国性和区域性的大型医药零售连锁企业逐步形成,这些企业可借助其资金、品牌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发展壮大,零售企业竞争日益加剧。医药零售企业只有抓住机遇,运用现代物流实现规模化效应,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竞争力。老百姓大药房实施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搭建集采平台,整合采购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项目建成投产运营后,定位为老百姓大药房江苏大区采配中心+集团调拨功能,以满足江苏大区连锁门店发展需求,持续提升江苏区域各公司盈利能力,从而增强老百姓大药房在江苏区域的行业竞争力,提高公司整体实力。(6)项目建设是降低公司物流成本,提高公司效益的需要增速本次疫情对医药物流配送最大的挑战是个人医药器械类货品的配送需求短期内暴增,医用口罩、个人体温计、抗流感病毒类药品的网络订购订单急剧增加,但是无车可调、无人可送,大量的医药类货品需要无法及时配送。药品等医药货品的特殊属性不适合在社会快递公司仓内存储,同时过长的配送周期也影响公司经营。老百姓大药房在江苏地区建立现代物流体系,旨在通过集中采购、集中运输、集中储存、集中管理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极大地提高人员和车辆、仓库等物流设备和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减少企业物流支出,提高公司的效益。3、项目建设方案新建华东医药产品分拣加工项目预计总投资额 31148.47 万元,其中拟使用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投资 27880.44 万元,剩余部分公司通过自有资金或通过其他融资方式筹集。4、项目建设周期根据规划本项目建设期大约三年,即从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12 月底。5、项目建设的效益分析根据测算项目建成后,内部收益率(税后)为 13.19%、投资回收期(税后)为 9.12 年,项目投资回报较好。
物流无人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应用的商业前景可期一、概述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民用无人机开始向国民经济产业渗透,解决部分行业日常运作中遇到的痛点,提升行业运作效率与安全性。目前民用无人机已在能源、农业、安防、基建、救灾、物流等行业中应用与推广。从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度考量,物流配送对无人机的需求量巨大,但无人机应用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且无人机飞行涉及空中管制,在监管尚未明确的背景下,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尚未大规模实现商用,众多中国及海外物流、快递及电商企业在大量测试物流无人机应用,尝试将无人机添加为常用的物流配送工具。未来三年,将是政府与产业界协同推进监管政策落地的关键阶段,当无人机商用牌照发布时,物流无人机行业应用将迎来发展高潮。1、物流无人机产业链上游更具投资价值物流无人机产业链上游较中游、下游具有更高投资价值,其中控制芯片、动力电池、传感器、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值得关注。无人机控制芯片市场参与者较多为海外芯片巨头,如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中国本土企业较少。但随着工业级无人机应用推广,针对特定任务场景的控制芯片的优化需求将逐渐凸显,专注研发专用芯片的企业将获得发展机会,参照整个无人自动化产业芯片发展趋势,专用芯片领域的投资具备较高价值。2、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应用的商业前景可期无人机应用方案可帮助物流企业在不增加开发与人力成本的情况下,快速开拓与占领广阔的农村市场,对物流企业具有很强吸引力,商业前景可观。目前京东、顺丰、菜鸟等物流巨头均对"最后一公里"无人机配送方案进行测试与定点试用,但无人机的飞行触及中国空中管制条例,在监管尚未开放的背景下,无人机配送仍无法实现真正的商业化应用。未来三年,将是政府与产业界协同推进监管政策落地的关键阶段,当无人机商用牌照发布时,物流无人机行业应用将迎来发展高潮。3、物流无人机动力系统将不断优化动力系统是无人机的基础,直接影响无人机飞行的可靠性。目前民用工业级无人机以油动为主,民用消费级无人机以电动为主。随着无人机的研发深入和行业应用需求增长,无人机动力系统逐渐向小体积、低成本、高可靠方向演进,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有望成为新动力来源,为无人机提供更持久的续航能力。二、中国物流无人机行业市场综述——分类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民用无人机开始向国民经济产业渗透,解决部分行业日常运作中遇到的痛点,提升行业运作效率与安全性。无人机分类按应用领域不同,可将无人机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其中民用无人机可进一步划分为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军用类对巡航速度、灵敏度与续航能力要求较高。工业级无人机追求利润与经济效益,在满足行业需求的情况下,对无人机的相关性能参数要求相对较宽松。消费级无人机主要用于满足消费者日常的影音娱乐需求,执行任务简单,其高性能配置需求最低。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民用无人机开始向国民经济产业渗透,解决部分行业日常运作中遇到的痛点,提升行业运作效率与安全性。目前民用无人机已在能源、农业、安防、基建、救灾、物流等行业中应用与推广。无人机分类(按应用领域分)按技术特征不同,可将无人机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及复合旋转翼无人机。固定翼无人机精准度高,续航时间长,在军用领域较为常见,其起降需要较大空间,无法在空中悬停。多旋翼无人机成本较低,灵活轻巧,可在空中悬停,常用于工业及消费领域。复合旋转翼与直升机技术复杂、售价较高、使用成本较高,一般应用于军用或大型工业领域。无人机分类(按技术特征分)三、中国物流无人机行业市场综述——行业应用现状民用无人机应用发展加速,已在农业植保、电力巡检、航空拍摄等领域崭露头角。2018年以来,政府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广植保无人机统防服务,给予农业植保无人机采购补贴,加大无人机统防统飞作业面积,一定程度上加快植保无人机应用发展。截至2019年底,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的应用占比高达42.3%,电力巡检、安防领域的无人机应用占比亦超10%。无人机可执行人工作业无法执行的任务,适应艰险的作业环境,如物流运输、防灾减灾、搜索营救、核辐射探测、交通监管、资源勘探、边防巡逻、森林防火、气象探测、农作物估产、管道巡检等领域运用无人机作业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无人机优势的凸显及应用研发成熟,未来将有更多行业采用无人机作业。从市场需求和技术成熟度考量,物流配送对无人机的需求量巨大,但无人机应用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且无人机飞行涉及空中管制,目前监管尚未明确,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尚未大规模实现商用。中国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应用占比(按销售额计),2019年全球物流无人机应用现状物流无人机指用于物流业的无人机,物流无人机可解决物流时效性、可达性及物流成本问题。无人机飞行不受传统运输路线上的地形限制,适用于农村等偏远地域的物流配送。无人机在天空的飞行路线为直线,行走路线比传统路面运输线距离短,适合紧急件配送。目前,中国及海外众多物流、快递及电商企业在大量测试物流无人机应用,尝试将无人机添加为常用的物流配送工具。中国物流无人机应用场景分析偏远地区农村及偏远地区地广人稀,交通不够便利,若通过建造传统物流网络覆盖农村及边远地区,搭建及运营成本过高,企业负担将会过重。农村及边远地区的低空管制相对宽松,更适合通过无人机工具打造物流配送网络。随着农村电商市场的不断发展,偏远地区,特别是山地、跨江河等特殊地理条件的区域,为物流无人机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城市地区相对农村地区而言,无人机在城市地区的应用前景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1)城市地区的传统物流网络相对健全与成熟,传统的物流运输配送工具即可满足城市地区的物流需求;(2)城市地区对低空飞行有严格限定,大规模的无人机配送仍难以获得准许;(3)无人机载重有限,每次配送数量不多,需要多次往返取件,而在城市人口聚集的情况下,同样的派送路线多次往返将会导致配送成本大幅增加,不具备使用优势。无人机在快递行业应用优势无人机在物流行业应用场景1、大载重、中远距离支线运输配送距离可达100km-1,000km,吨级载重,续航时间为数小时。可用于跨地区的固定航线、固定班次,标准化运营管理的货运,边防哨所、海岛等边远地区的物资运输及物流中心间的货运分拨。2、快递末端配送飞行路线不受地形地貌影响,适合末端小批量、高频次配送,加快配送速度,节省配送时间,当空中飞行距离约为10km时,单程飞行时间约为15-20分钟,而对应的地面路程可能为20-30km,运输时间或需1小时。与传统路面运输相比,无人机配送的路程与时间均有大幅缩减。对于紧急件、救援物资、紧急医疗用品的配送具有较高应用价值。3、仓储管理除物流运输配送环节,无人机还适用于物流仓储环节,可用于大型高架仓库、高架储区的检视和货物盘点,集装箱堆场、散货堆场(如煤堆场、矿石堆场和垃圾堆场)等货栈堆场的物资盘点或检查巡视。四、中国物流无人机行业竞争格局——竞争格局概述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均处于试点飞行阶段,部分发展较快的企业如顺丰、京东等获得中国民航局批准的试点区域较多,未获得试点区域的企业无法进行无人机的室外运行。中国物流无人机行业市场参与者中国物流无人机行业市场参与者可分为:(1)以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为代表的电商系;(2)以顺丰、中国邮政等物流企业为代表的物流系;(3)以智航、亿航、迅蚁等无人机生产制造企业为代表的专业无人机服务提供商系。其中电商系和物流系企业生产研发的无人机产品较多为自用品,为自有物流网络提供服务。专业无人机服务提供商较多以垂直细分领域切入工业无人机应用市场,如科比特专注为公安消防、农业植保、电力巡检领域提供无人机解决方案,易瓦特主要为电力巡检、警用执法、农业植保领域提供无人机服务,迅蚁主要为物流领域客户提供无人机综合解决方案。工业级无人机市场格局分散物流无人机属于工业级无人机应用,工业级无人机应用领域广泛,具有规模的行业格局尚未形成,工业级无人机行业竞争相对分散,参与竞争厂商数量较多,企业重点布局的应用领域包括农林植保、安防、电力巡检、物流运输等。工业级无人机的行业垂直性强,厂商倾向于以功能性和行业适用性较强的无人机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各自专注领域积累竞争力,进而提升品牌力和行业影响力。各垂直细分领域内陆续诞生具有高成长性的企业,如深耕物流领域的迅蚁和亿航,深耕电力巡检领域的易瓦特,专注农业植保领域的极翼等。物流无人机市场尚未成型目前物流领域的无人机应用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未出现已大规模开展商业运作的品牌。市场上专注于物流运输领域的专业无人机服务提供商数量较少,较多是物流和电商企业的自用无人机。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均处于试点飞行阶段,部分发展较快的企业如顺丰、京东等获得中国民航局批准的试点区域较多,未获得试点区域的企业无法进行无人机的室外运行。物流无人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第一章总论1.1物流无人机项目背景1.2可行性研究结论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2.1物流无人机项目提出的背景2.2投资的必要性第三章市场分析3.1项目产品所属行业分析3.2产品的竞争力分析3.3营销策略3.4市场分析结论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1建设场址地理位置4.2场址建设条件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5.1项目组成5.2生产技术方案5.3设备方案5.4工程方案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6.1总图运输6.2场内外运输6.3公用辅助工程第七章节能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7.3节能措施7.4节水措施7.5节约土地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8.2环境和生态现状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8.4环境保护措施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8.6公众参与8.7环境影响评价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9.1劳动安全卫生9.2消防安全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0.1组织机构10.2人力资源配置10.3项目管理第十一章项目管理及实施进度11.1项目建设管理11.2项目监理11.3项目建设工期及进度安排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2资金筹措12.3投资使用计划12.4投资估算表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13.1总则13.2项目采用的招标程序13.3招标内容13.4招标基本情况表第十四章财务评价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14.4财务分析14.5不确定性分析14.6财务评价结论第十五章项目风险分析15.1风险因素的识别15.2风险评估15.3风险对策研究第十六章结论与建议16.1结论16.2建议附表:关联报告:物流无人机项目申请报告物流无人机项目建议书物流无人机项目商业计划书物流无人机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物流无人机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物流无人机行业市场研究报告物流无人机项目PPP可行性研究报告物流无人机项目PPP物有所值评价报告物流无人机项目PPP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报告物流无人机项目资金筹措和融资平衡方案
实施华润万家凤岗配送中心工业设备集成项目1、项目概况华润万家凤岗配送中心工业设备集成项目由公司作为总承包方承担此物流配送中心自动化物流系统总集成的工作,并为本物流系统方案的实施提供采购、集成、安装、调试、交付使用等全过程服务,合同已经签署。本项目实施周期较长,公司需投资大量资金进行建设。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本次募投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顺应企业物流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的需求伴随着我国土地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的双攀升,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入,智慧物流系统越来越多地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央和各级政府都相继颁布了诸多与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相关的文件及支持政策,为智慧物流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企业加大了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的投资,而物流系统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部分,连接制造端和客户端,因此项目需求不断涌现。据中金普华产业研究院预计未来几年,智能物流市场规模将以23%的年复合增长率递增,到2023年,智能物流技术及装备市场容量将超万亿元,这无疑为智能物流系统集成及智能物流装备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本次募投项目中的华润万家凤岗配送中心工业设备集成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借助于更多的互联网及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为下游客户建设一个更高效率的配送中心。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也顺应了行业客户发展通过技术进行物流系统智能化升级改造的趋势。(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依托自身在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系统集成、物流软件开发、智能控制系统、智能物流设备的开发与实施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借助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在内的新一代互联技术应用,致力于为客户物流效率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物流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创造价值,致力于成为智慧物流行业的领军者。随着公司综合实力和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展,以及相关技术水平应用的深入,公司充分运用自身在方案设计、技术保障、项目实施管理及服务的优势,稳步拓展公司的各项业务。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将发挥公司在智慧物流领域的技术的优势,进一步落实公司的发展战略,巩固和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3)本项目的实施将为公司在商超领域建立品牌效应本项目是公司与国内外大型的竞争对手在商超领域进行激烈竞争后胜出的项目,本项目将成为公司在商超领域的标杆项目,是在继烟草、新能源、汽车、石化、医药等大型行业后,在又一大型行业展示了公司的实力,为后续商超领域市场开拓和项目承接打下良好的基础,并建立一定的品牌效应。(4)公司实施华润万家项目需垫付大量的资金根据华润万家合同中对付款方式及付款进度的约定,公司需要垫付大量资金,即公司需提前向供应商预订定制化的设备,同时垫付设备材料等款项。本项目需投入的资金总额为2.93亿元,需垫付的资金较大,实施周期较长,公司拟投入本次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0.94亿元,用于“华润万家凤岗配送中心工业设备集成项目”,此部分募投金额能够与具体项目进行匹配,剩余资金由公司自有资金或其他渠道投入,本次融资具有合理性。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从事智慧物流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在众多领域成功实施了各类大型的智慧物流系统项目,同时建立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储备体系,具备成为智慧物流行业领军者的综合实力。(1)公司拥有丰富的大型智慧物流项目实施经验公司深耕物流产业近二十年,致力于为客户物流效率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物流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创造价值。公司为烟草、新能源、粮油食品、家具、医药、日化、高铁等众多领域的客户成功建成各类大型的智慧物流项目,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公司在智慧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设备定制、电控系统开发、现场安装调试、客户培训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均具有丰富的经验,完成了一系列规模大、复杂程度高、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智慧物流系统项目经验,具备成为智慧物流行业领军者的综合实力,可以满足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各项建设的要求。(2)不断丰富的人才体系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撑公司依托智能制造研究院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在内部对优秀技术及管理人才通过内部锻炼的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同时,积极吸收外部研发和管理人才,丰富公司的人才队伍。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的人才战略,公司已形成优势互补的良好人力资源格局,建立了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管理层队伍,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具备多领域、多区域同时实施的大型智慧物流项目的技术和管理人才支持。(3)公司已建立了强大的技术创新及研发体系在近20年的发展中,通过对烟草、新能源、汽车、石化、医药等行业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公司研发体系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智慧物流技术,结合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技术,打造智能决策支持系统,能帮助生产企业实现智能制造、柔性生产和智能决策的功能。同时,对智能决策系统所需要的核心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进行专项研究,具体包括:5G技术应用、堆垛机系统、区块链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产品研发项目、各类AGV小车的研发、机器人柔性夹具、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工具开发,此部分技术的研发、应用及项目实施构建了公司强大的技术资源库。公司的技术创新及研发体系的构建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为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4、项目投资估算本项目含税总收入36,273.58,预计项目总投入29,273.03元,由主体硬件系统27,181.35万元、配套硬件系统1,316.74万元、软件系统398.04万元、其他376.9万元,
2月26日早间,顺丰控股披露了子公司顺丰泰森参与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的进展公告,该项目新建湖北鄂州民用机场获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同意立项批复。受此消息刺激,顺丰控股股价昨日早盘一度涨停,并带动物流板块多家公司股价大涨。“顺丰参与建机场并不是新消息,能引起市场如此大的反应,背后是投资者对整个物流行业的认可。”有接受记者采访的券商研究员表示,有能力参与建设机场,表明我国物流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尤其是过去的两年里,龙头公司纷纷登陆资本市场,获得了资金以及便利的融资渠道。“未来几年的行业趋势比较明确,得到资本加持的龙头企业必将进一步加速扩张,抢占市场,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而龙头之间的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但不一定是价格战。”该研究员称。资本助力加速扩张据顺丰控股公告,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项目总投资372.6亿元,其中机场工程183.6亿元,由湖北省、顺丰泰森等企业共同筹措解决,国家发改委、民航局对机场的客运支线功能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和民航发展基金予以支持;转运中心工程135亿元、顺丰航空公司基地工程46.2亿元,由顺丰泰森筹措解决。“顺丰有这个实力。”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回查公告,2017年12月,顺丰泰森与湖北省交通投资集团、深圳市农银空港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合资合同》,顺丰泰森以自有资金出资23亿元参与设立湖北国际物流机场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46%。记者从湖北当地政府部门了解到,早在2013年6月,顺丰即规划在湖北建设国际物流核心枢纽机场,以完善其航空运输网络布局;2014年11月,鄂州燕矶作为7个备选场址之一被纳入比选范围;2016年4月,国家民航局批复同意燕矶作为鄂州民用机场的推荐场址;2016年9月,《鄂州民用机场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上报国家民航局;2017年9月,机场预可研报告及相关附件上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审批;2017年12月,枢纽项目开工启建8项配套工程。“现阶段整个快递行业都处于产能快速扩张阶段。严格来说,整个行业的产能依然不足,而龙头公司都已经上市,都找到了资金来源或融资渠道。”前述券商人士介绍说。据统计,物流企业的募投项目几乎都是两个投向:一是加强分拨中心和干线能力建设,二是提高信息化水平。以刚刚上市的德邦股份为例,公司披露,募集资金拟投资于直营网点建设、运输车辆购置、快递车辆及设备购置、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等,以求扩大市场份额。有机场梦想的绝非顺丰一家。圆通股份此前曾披露,有意在浙江嘉兴建设自有航空基地。公司相关高管昨日在回应上证报记者问询时表示,此事仍在谋划。行业质变正在发生“行业质变正在发生。”国金证券研究员苏宝亮在最新的一份行业研究报告中如此描述快递行业。苏宝亮认为,受益于网购高增长及逆向物流持续成熟,预计未来2、3年快递业务量将持续20%至30%的高速增长,同时,由于客户需求的变化及国家对于行业安全的重视,快递行业还将进行一系列行业规范化转变。在此过程中,快递成本如人工、仓储及运输将有一定程度的上升,最终具有规模优势及资金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目前部分行业巨头仍在加速抢占市场。以韵达股份为例,据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今年1月,韵达股份完成业务量4.86亿票,同比增长137%;快递服务业务收入9.75亿元,同比增长118%;单票收入2.01元,同比下滑7.99%。据此测算,韵达股份的业务量增速超越行业增速60个百分点,市占率由上月的11.8%提升至12.5%。几大巨头的整体市场占比也在持续提升中。以今年1月份数据估算, CR8(行业前8名企业的市场占比)为80%,较2017年全年上升1.3个百分点,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小幅抬升。据券商测算,该市占率创出了近三年来新高,其背后是三四线快递企业的转型及被淘汰。市占率(业务量)的稳步提升给了龙头企业提价的空间。典型如申通,公司在1月份经营数据简报中披露,业务收入大增的一个原因是纸质面单价格上涨。申万宏源分析,这是申通第一次公告提及上涨纸质面单价格,也属于历史上的首次,主要目的应该是提升电子面单比例,韵达、圆通等大概率会跟进。据披露,申通快递今年1月完成业务量3.57亿票,同比增长69%;实现快递服务业务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82.72%。“巨头的大扩张会不会带来价格战?我们觉得短期不会,一是整个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依然是产能不足;二是行业领先公司都已上市,都有资本后盾,也都有盈利压力,价格战短期内无法见效。”前述券商研究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