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星主 本文为星主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与分享。听到有人在大学期间修了双学位,往往我们都会立马给对方贴上“厉害”“优秀”的标签。正因如此,这就容易给一些学生误导,从而在大学期间增加不少麻烦。近日,一名叫小徐的大学生就留言谈到了自己的困扰。他刚上大不久,因为听辅导员谈到双学位的报考事宜,他当时符合报考条件,头脑一热,就报考了。刚开始报考的时候,因为周围人都觉得他很“上进”“厉害”,所以他有了一种优越感。然而,现在他上大三,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报考双学位这件事后悔不已。因为在这期间,他付出的代价不少,如学费负担、学习精力受限等。而通过他的案例,这里星主想和大家谈谈报考双学位那些事。希望大家在报考双学位时,要慎重考虑,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报考,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质量。首先,报考双学位,要考虑专业问题。有学生一听到双学位,就以为想要修哪个专业的学位,那就去听哪个专业的课就行。其实,每个学校的双学位都需要学生达到一定条件才有资格报考,比如成绩优异。当然,双学位在专业选择上比较受限。比如有的学校只允许学生报考双学位时,专业局限在“英语、历史、管理”等。学生要报考双学位,这时就不能因为“面子”或者头脑一热而报考,而应该考虑除了自身的专业外,自己有没有必要多修另外的专业学位问题。因为一旦报考,不管期间你因为难度、没有兴趣等任何问题取消双学位,自己要承受的心理压力不小,期间付出的学费费、精力等都会白费,甚至有些学校可能还会记录在档案里(有的可申请辅修证书)。因此,学生选择报考双学位时,要慎重。其次,家庭经济条件差,要慎重报考。学生要知道,报考双学位,是需要交学费的,每次考试也需要报考费用。虽然双学位的学费费用相对低,但是两年下来,加上教材和报考费用等,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对于家里经济比较贫困的学生来说,仍是不小的负担。如果修双学位对未来职业发展发现没有帮助,或者没有打算走科研路线,抑或是兴趣不是非常强烈,那么这里是不建议家庭经济差的学生报考的。不如好好修自身的本科专业,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会更好。再次,本身有加入社团,学生会或是班干部等,更要慎重报考。修双学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学生会失去周六日的休息时间,平日里需要靠极度自律才能最终修满两份学士学位。如果学生在大一期间就加入了一些兴趣类社团、学生会或者成为一名班干部的话,后续再加上修双学位,就算身体精力旺盛吃得消,时间分配上也不一定全部顾上。而这样一来,如果不是本身天赋高、为人处世老道,心理压力会格外大,体验也会很差。更要命的是,可能什么都做不好。因此,在报考双学位时,就要提前做规划,有所取舍。什么都想要,也要衡量自身能力配不配得上。最后,自身主修的专业比较吃力,更慎重。我见过一些学生,因为修双学位,结果本科首选的专业学习受到了影响。本来成绩优异,再加上平时在其他文艺方面有突出表现,还拿过一些专业类奖项,因此申请国家奖学金,不是难事。可是,因为修双学位,学习时间和精力失衡,导致自身主修的专业学得吃力,在大三的期末考试中成绩在及格边缘徘徊,失去了申请国家奖学金资格。这种情况,其实有点得不偿失。当然,这也看学生个人的价值取向。总之,在星主看来,如果学生在修双学位时所选的专业本身并不那么感兴趣,对未来就业方向、职业规划等都没有帮助的话,只是为了修双学位而修双学位,那么大可不必。把自己的本专业学好、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其实将来所收获的会比修双学位强得多,也会更有意义。看到这,想要修双学位的学生们,以上谈到的因素代价,你都考虑清楚了吗?————————作者简介:我是星主,专研教育,坚信教育是人生幸福的传递。关于教育成长路上,上到大学下至小学,有困惑来咨询。
一、关于清华伯克利学生同时注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与伯克利加州大学工学院,获得双边认可学分要求,按规定完成基础课程、专业模块、工程领导力、专题研究、企业实践、毕业论文等环节相应内容及学位要求学分,毕业论文需通过导师组评定,后提交答辩。由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学术指导委员会指定答辩委员会,主持硕士项目答辩,并独立完成硕士论文与答辩评定,根据论文的创新性与质量,独立决定学位授予。按照双方的学位要求,获得中美双硕士学位:清华大学数据科学与信息技术硕士学位,伯克利加州大学工学院工程硕士学位。二、考研过程我大概是7月中旬左右打算考研,本来打算考北大叉院数据,但是在王道看到北大那么火,所以八月份决定考清华伯克利的数据方向。后来纯数据方向的名额缩减了,当时给了4个,但是包含物理化学、材料方向,最终复试纯数据的只有1个名额(群里传是数据的夏令营招够了)。综合各种考虑,我就痛快地报了新能源的数据-数学方向。伯克利总体的报录比不知道,但已知上线的人少,我的报名号尾数是98,不做猜测。个人复习时间分配是5成时间专业课,3成时间数一,剩下的政治、英语对半。复试情况 上线的人还是很少,面试的大多是调剂的。大家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官方通告有许多讯息的,无论是调剂的算法还是别的等等。总的结果还没有出来,等官网吧。三、专业课及复试笔试的复习经验专业课是随机过程、运筹学和数据结构,下面是各科的复习情况(PS:这三门课我都没有接触过,真彻底跨考。应用随机过程:教材是林元烈的《应用随机过程》,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是懵的(WC,这都讲的什么玩意),书基本看不懂,课后题基本不会,找到会做的一道瞬间欣喜万分(自我膨胀了)。当时也找了许多资料,比如随机过程与习题集(还可以,难度低一点,但书上有一些错误)、中科院随机过程讲义(很精简,挺好的)、陆大金的随机过程、张波的应用随机过程、Sheldon的随机过程等以及林版书的课后答案,还有网上找的各大高校研究生期末试卷。大致过程:先细细过了一遍林的书(考纲指定部分),把能做的习题做了,然后过随机过程的习题集,过完之后又看了一遍林的书,中间穿插看了张波、sheldon的随机过程,但是都印象不深。然后比较熟了之后再看中科院的随机讲义,发现它的讲义内容确实非常精简,就过了一篇以及和它的习题集。然后再参照林的课后答案过了几遍它的课后题。总之,我考试前大概是把林的教材过了4次,当然不是每一次都能过得很全面,很细致,但是你慢慢地就会发现他的教材确实写得很好。一些经验和建议:运筹学: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了,按给定的教材看就好了。我看的视频是黄丽娟的,讲得挺细致的。考试前练的题目主要是天津大学的运筹学真题。数据结构:先买了王道的辅导书和教材(严版),这个看了一两遍,后面又看了天勤。(前面准备考北大的时候看了北大的视频,后面改看清华的视频。)这个要说一下,王道版本对跨考生来说有点难,我前面看的时候有一些章节搞不明白。特别要讲的一点(也是给王道提个建议)的是可以参考天勤在前面给跨考生系统地说一下考试如何写C语言的程序,因为这一块我当时纠结了很久,看了天勤的就清楚多了。总之,个人还是建议专业的看王道,跨考得先看天勤再看王道。个人理解,其实这三门课里随机过程与运筹学有一定关联的,数据结构与运筹学关系也比较紧密。比如我自己就可以想到的请写出百度地图的导航算法实现、编程实现匈牙利算法等等。初试复试的分值设置就是官网说的。初复试内容罗列如下(不区分):随机过程:分布、条件概率的期望、马尔科夫的稳态分布、常返态、更新过程、齐次马尔科夫链、生灭过程、特征函数、复合泊松过程、连续马尔科夫链;运筹学:对策论、决策论、线性规划、图论、排队论、非线性规划;数据结构:链表、郝夫曼树、hash、递归、图与树、栈、优先级队列、堆。hint:其实你了解老师们的研究重点,考试的重点还是有一定方向性的,不过我当时保守起见,还是都复习了,只是有一些章节感觉不是重点的就没有复习那么深。还有,目前这里没有要求计算机机试,这也与面试专业相关,所以大家不要担心,如果需要机试,官网肯定会告诉的。
“追逐梦想的道路总是充满了坎坷与挫折,但每一个无谓踏上旅途的人,都在这段浪漫的人生之路上,收获了成功与感动。”本期「开课吧学员说」的嘉宾是张毅, AI资深班里众多优秀学生中的一员,更是一名有故事的男同学。2013年毕业于二本学校的他,放弃了国企的安稳生活,只身前往北京闯荡。凭借着先前的电力工作经验,他应聘到清华电机系做科研助理。也正是借此机会他接触到了AI,开启了这段不解之缘。怀抱着对AI的这份热爱,他选择从零转行到AI领域,并且下定决心All in AI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最终收获了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双硕士。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与他的问答,看看少年的追梦之路!Q1.你为什么离开国企到北京闯荡原本的工作按部就班,想要吃得开必须学会和其他人同化、随大流。而作为大城市的北京发展机会多,堂哥、堂姐都在京津冀这一片,互相照应和走动更加方便。在刚来的北京的那几年,由于出身不好吃了很多苦。但也正是这些经历与岁月给予了我成长,我觉得痛苦的经历是每一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要有强大的内心,将痛苦转化为动力,不断前行。后来进入清华,开始和更加优秀的人打交道,眼界和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这段艰难选择的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迷茫时期:2018年以前的迷茫期,从央企出来必定要经历社会的毒打,其次个人的发展方向也非常迷茫。因此只是本能地选择考电力系统专业的名校,华北电力大学的研究生。找到方向:2018年至2019年,进入清华工作后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接触了更加先进的技术,如AI,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考研清华+All in AI)。新的开始:2020年考研结束开始,是新的开始。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AI这个新兴领域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Q2.你是如何了解到AI,并从零基础开始学习的在校期间,我的课题组研究方向是多能互补和电力大数据,进组的时候本来是想做多能互补方向的,结果被老师丢到了电力大数据组。我本着就算学历差,也绝不能拖组里后腿的想法,开始对AI进行深入了解。结果就入迷,一发不可收拾了。对于已经在电力行业有着不错行业经历的我来说,转行意味着从零开始。要有把自己归零的勇气,随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巨大的、各式各样的知识迎面轰炸。学习Pyhton及各种库、深度学习框架、数学、信息论等。从零开始学习的这段时间,给我帮助最大的就是网络教育或者B站类的网络视频分享平台。行业的热门就代表了所谓的鱼龙混杂,如果没有一定的基础,是没有办法对各种信息进行分辨的,很容易被网上的“鱼”们带跑偏,因此跟着靠谱的老师入门 AI 是相当重要的。Q3.对于电力大数据,你是怎么理解的我个人觉得行业有界,AI无限。AI与不同行业结合诞生了不同的交叉领域,比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电力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AI与传统电力领域的交叉与结合。利用AI的算法来解决传统电力在生产与实践中的“痛点”与需求,同时由于电力领域基本上都是结构化数据,所以更加偏向于数据科学方面。我在清华的这两年多主要做的是基于电力大数据的电力负荷预测和低压配电台区线损计算。但是由于电力领域虽然横向数据(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数据量众多,纵向数据(同一地点的历史数据)则异常匮乏。电力工况数据由于有地域差异,比如北京和南京这两个城市在各时段的用电特性是有很大差异。因此南京的数据对于北京地区的研究参考意义就不是很大。而纵向数据的匮乏造成了研究工作异常的困难,比如你有想法与思路,但是没数据。因此在电机系这两年多我个人虽然有几篇成果,但是基本上都是水文,就不拿出来丢人了。由于历史数据的匮乏,实验室的某位大佬用GAN生成数据,然后用KL散度作为度量,得到一些数据分布较为相似的虚拟数据。但是我个人认为是有问题的,比如用GAN做图像生成,我们可以进行人工复检,挑出合适的生成图片,但是结构化数据则无法进行人工复检。因为某些分布,比如高斯分布和T分布某些时候是很近似的,无法用人眼来判别。同时有些大于KL散度阈值的数据,也可能是运行工况中未被采集到的数据。由于结构化数据的特殊性,往往无法进行人工检验,因此利用GAN生成电力数据来补充数据的缺乏,我个人认为是不合理的。好在国网爸爸有钱,不仅联合广电总局搞10万+的5G基站,最近又传出联合BAT+华为来搞电力大数据平台,所以电力大数据的前景还是不错的,但是近期想入坑的小伙伴,个人建议要慎重,毕竟很可能没有数据供你跑模型。Q4.对于中国AI的发展趋势,你有什么看法和愿景我认为未来中国、乃至世界都会长久的与AI相伴。AI将会与各行各业结合滋生出各式各样的交叉学科,尤其是当5G的推广与普及后。真正的数字化社会即将到来,那么数字化=大数据=AI无所不能。希望自己可以进行3D计算机视觉和三维重构任务的研究,成为该领域的精英。比如说提出SOTA模型、Backbone等,将来能够完成人体三维重构的梦想。Q5.未来你想成为怎样的人我的偶像是胡歌,将来也希望成为一个既有实力、有谈吐、有内涵也有颜值的人。而根肯定是扎根在AI行业,做一个丹友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并不满意,很后悔当初自己填报志愿时候的选择。不管是对专业的兴趣程度,还是未来毕业后的就业前景,都达不到满意。不过也有解决的办法,除了转专业之外,那就是辅修第二学位证了。很多学生为了满足自己对其它专业的喜欢,也为了以后就业的前景,也想着多学点知识,在不耽误学习本专业的情况下,又辅修了第二专业。那你知道哪些专业最适合辅修呢?大学里有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如果还找不准方向,不如试试小庄学长说的这个专业。金融学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专业,培养的人才也是社会一直需要的。金融学在最近几年里一直很吃香,想找个好点的工作也很简单,不过它是要看学历的。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学历越高,找到的工作就越好。这也是为何金融学考研的学生那么多的缘故,为了一个好的工作,不得不拼搏。会计学会计学的学生,毕业之后可以去银行或者是一些企业单位做会计,这份工作干净又简单。不过唯一的要求就是要考证,当拿到一系列关于会计的证书之后,才会有相应的福利待遇。想学习入门的会计知识很简单,但是想要拿到证书可就要下一番功夫了,尤其是那些含金量高的证书,每一个考出来都不轻松。不过会计学专业的学生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作为辅助的第二专业也很适合。语言类专业这一类专业最适合理工科的学生,去学习一门语言类的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理工科毕业之后,大多都是从事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很少有跳出去的。除了专业有关,更重要的是理工科跳到其它专业也比较难。辅助第二学位为语言类的专业,以后就业的选择广阔很多,当老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审计学虽然这个专业和会计学分不太开,但是审计学所学习的知识会更高,也更系统和全面。在毕业之后,审计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都会进入大公司的内部,来检查账目进行审计。而且我们国家对着一方面学生提供的福利也很不错,如果觉得自己有精力去辅修,审计学也是一个很棒的选择。不要以为学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在大学里就自暴自弃了,小庄学长最瞧不起这类人了,都是为自己找借口。不光是转专业,完全可以辅修双学位,为以后考研和工作做准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在大学中什么事情也不做,那肯定没有机会。小庄学长所说的这几个适合“双学位”的专业,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试一试,对未来工作和考研帮助都很大!
首先,如果决定考研,而且有明确的考研目标和复习计划,可以考虑把考研的优先级调在前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第二学位,可以跟学校申请延期。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是有明确区别的,虽然有不少单位会为双学位和研究生文凭设定相同的待遇水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双学位的人才层次就达到了研究生的水平。本科双学位属于复合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而研究生则属于创新型人才,这是完全不同的定位。从实际的就业竞争力来看,研究生也要更强一些。从学习难度上来说,研究生的学习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要想达到创新型人才的标准,首先就要达到知识边界,然后再进一步寻求突破,这个突破的过程往往需要一系列教育资源的配合,同时还需要培养自己的研究方法,这是一个蜕变的过程。所以,很多研究生在毕业后都会感觉自己“扒了一层皮”,尤其是博士研究生,更有这种感觉。很多研究生即使在学习期间非常努力,也往往会面临延期毕业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博士研究生期间就更普遍了,所以不仅考研比较难,要想顺利毕业更难。相对于研究生教育来说,辅修第二学位(学士)就要容易很多了,重点在于时间的安排,如果能够把时间安排好,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顺利毕业。当然,在专业的选择上尽量与本专业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样学习起来会更容易一些。最后,读研一定要趁早,越早越好。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汇总:之前有收到关于是否要读英国双硕士的问题,因为这个同学担心一年硕士时间短不被理解,另外专业上想再学个其他的。我认为无论是一年制硕士还是两年、三年制硕士,时间长短和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优秀没有直接关系,建议多关注自己学习成绩上的提升。另外,专业选择上建议先考虑清楚就业方向,再确定专业方向比较好。以下是正文:之前收到一个问题,是关于是否需要读两个英国硕士的问题。他说他是本科211学校热能专业的学生,已经拿到了新能源和电力复合专业的英国硕士录取通知书。他说他本来还有一个英国两年制的录取通知书,但是他本身不想往学术发展,而且考虑到第二年主要是写论文,他就没有选择这个硕士,而是选择了一年制的硕士。他也提到说,他想往电气或者商科再转一点,二硕想去欧洲两年的项目,等于是3年读了2个硕士,觉得这样回国就业就可以弥补英硕一年的时长劣势。但他自己也说,再读的话还是不知道自己选一年还是两年学制的专业,因为他看到两年制的学校排名上远不如一年制的。另外,他也担心多读一个硕士没法快速挣回这个钱,心里很矛盾。根据他所描述的,主要想聊一下上课时间长短跟学习好坏是否有直接联系的问题,还有就是再简单强调一下工作方向不清楚导致专业方向摇摆的问题。虽然我没在国内读过研究生,具体情况不太了解不多说了,欢迎大家下方评论里讨论。但是我在国内读本科时的学业压力并没有很重,也可能受限于我本科本身不是清华、北大这种顶尖学校,也可能是出于高考考完了就对待大学学习比较松懈。我是感觉周围人普遍觉得大学因为高考的门槛高,只要没有严重的挂科情况,或者严重的违纪行为,都是可以顺利毕业的。但我在英国学习时的课业压力非常大,也有因为是非母语学习的原因,也有本身自己是转专业的学生,但也看到很多留学生小伙伴常讨论说论文写不好都要抑郁了。我虽然不是他的专业,专业上欢迎工科同学下方评论区讨论下。因为我的专业是传媒理论类的,偏文科,感觉每个课时的时间都很紧凑,容不得半点松懈。尤其是一个论文压一个论文的不断写,而且这些课程上的论文只限于课程学习,真正的毕业论文是更加庞大,压力更大。需要自己去阅读相关大量的文献。个人认为,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阶段,一个专业的学习其实不是说时间长就一定比时间短要好。无论是一年、两年、还是三年时间,真正拼的是个人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同样学习一年,有人可以拿到平均90+的成绩,也有的只能徘徊在60分左右。想想那些真正优秀的毕业生,多半不会拿时间长短讨论。而那些说时间短的同学,也许成绩没达到他的理想,也许有其他原因。但如果真让他再多读一年,他很可能清楚压力太大而不想再读了,也很可能即使再加一年依然读得很费劲或者成绩不理想。这种情况虽是个假设,但是也反映出来了自身在学习中的问题。学习本就是个伴随一生的事情,何况工作过的朋友都清楚,学校学的东西和工作中真正需要每天实践的东西是两个概念。另外他提到的一硕选择一个专业,二硕再选择另一个专业的问题,建议先了解清楚自己今后就业的方向,再去确定好读哪个专业,这样可以避免在专业选择上摇摆不定。最后来回答一下这位同学的问题,他既然是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阶段,还没有开始正式入学读书。建议等入学了,开始紧张的学习了,再慢慢考虑毕业之后的事情。虽然不知道他将要就读的学校情况,但是如果是专业些的学校,个人感觉考试和论文没有那么容易的,可以到时候自己体会下,因为这个强度是没读过的人体会不了的。希望他和跟他有同样困惑的朋友,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加油加油~作者:海归暖青年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下方留言互动。想看什么内容也可以留言告诉我,期待期待~往期精彩:媒体类专业哪个最有前途?待我掐指一算告诉你今年保研还是明年申请英国硕?被迫间隔的一年更可怕毕业季|明星找工作都认真写简历,而你还在纠结疫情的影响学完回国一场空?留学前一定先确认清楚申请国外研究生失败后,如何快速找准学业就业方向?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进,人才结构的升级也在同步进行,所以近些年来考研人数屡创新高。读研不仅能够带来能力上的提升,也能带来职场起点的提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研究生还是应该读的。对于双学士的人来说,读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首先在专业的选择上就会更加灵活一些,其次在复试的过程中也可以呈现出自己更加丰富的知识结构,这也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最后在就业时也会有一定的优势,不少企业还是比较喜欢复合型人才的。不少双学士学位都是遵循技术加管理的方式,也就是说一方面具备一个理工科学历,同时也有管理学学位,在考研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来选择读研方向。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例,如果对于技术方向比较感兴趣,同时又有一个扎实的数学基础,那么可以在读研的时候选择计算机方向,未来在技术领域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也可以很方便的向管理方向转换。不少技术人员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都会走管理路线,具备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会更容易完成这个转换。另外,对于选择创业的技术人员来说,具备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是大有益处的。由于近些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比较多,所以复试环节的竞争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复试环节比较关注的问题集中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价值观等方面,而对于具有双学士学位的考生来说,在知识结构方面无疑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另外,在本科期间获得双学士学位,也能够向面试老师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也是复试环节关注的问题之一。最后,虽然双学士学位对于考研有一定的帮助,但是考研能否顺利通过还需要系统的复习和准备,双学士学位并不是考研顺利通过的必然条件。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谢谢!
如果说考研是谁的主场?相信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会说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这是所有人都得承认的事实,而这也是因为普通大学的学生将考研看得非常的重要,然而看得越重便会越怀疑自己,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呢?自己到底能不能考上双一流大学呢?面对这样的质疑,很多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没有一个很肯定的回答。我本科便是山西省的一所极为普通的二本院校,全国排名将近600名,当时自己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毕竟本科实在是太差,自己所学的知识也是极为的有限,报考双一流高校是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呢?犹豫了很久,也咨询了很多的学姐和学长,最终还是报考了,经过一年的复习,还是拿到了这所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同时,和我一起考研的学生有很多都考上了双一流高校,所以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坚持,只要你勤奋,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拿到自己理想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但是,想考上这些高校,你讲付出的努力将是自己所难以想象的:首先,复习的起点要早,复习的终点要晚,中间保持高效复习。很多考研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的复习规划,而这写规划便是根据自己所报考的高校来衡量的,有些高校确实是容易,所以他们的复习开始的也比较的晚,结束的也比较早。但是如果你报考双一流高校,那么不仅要开始的早,还要结束的晚,同时保证复习中的效率。一般来说,大三下学期就要正式进入自己的复习时间,也就是每年的3月份,从这一个时间点,你的作息时间要改为早6点,晚23点,从这一时间点,你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放在考研复习上,从这一时间点,你的所有考试科目正式进入严谨的有计划地复习,而且要一直持续到12月的月末。其次,考研英语、考研政治、考研数学和专业课,没有孰轻孰重。想考到双一流高校,你的英语、政治、数学、专业课,不管是哪一门考试课几乎可以说不能有一门考的不是很理想,尤其是英语、政治、数学,这对于想考名校的考研学生来说绝对是最为重要的,你必须保证自己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将所有的考试科目做到合理有效的复习。这也就意味着,不仅需要你多么的辛苦,还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为要实现这一结果,或许你自己需要付出极大的辛苦,也就是当其他考研学生放松时,你或许还得高效学习中,换句话说就是你考研的那一根弦一刻都不能松,时刻紧绷着。最后,最终的录取一定是你综合素养的优秀呈现,才有完美的结局。几乎所有的考研学生都清楚报考双一流高校,在复试中索要面对的情况,在复试中索要遭受到的各种考验,因此如果顺利通过复试一定是你要慎重考虑的事情。因此当初试结束时,你的复试复习便已经正式进入轨道,该有复试计划已经制定好,并按照计划如实的去实现,同时把握两个重点即英语听力和口语,专业素养的储备,这就意味着在短时间内要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平,这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事情,所以努力一直伴随着我们顺利拿到录取通知书。总之,普通二本大学学生想考上双一流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很难,需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需要考研的同学能够合理的高效的复习,所以不要问要多努力才能够考上,因为答案只有一个即你能有多努力就需要多努力,毫无保留的努力。
一般来说,我们上大学是一个丰富自我的阶段,毕业时会拿到自己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表示对自己本科阶段结束的标志。目前,毕业证书是高等教育都会发的,而学位证书只有本科毕业才有,可见学位证书的重要性。通常大学阶段是学习某一专业,最后拿到该专业的学位。不过也有意外,这就是“双学位”。它指的是在获得第一学士学位的基础上,全日制在主修另一学科门类本科专业,达到某高校规定条件后,被授予第二学士学位。不过双学位毕业时可没有两个证书,是在第一专业证书上注明辅修专业,即两个专业,或者由校方颁发辅修专业证书,但证书编号不是教育部统一的编号,辅修专业毕业证不进行电子注册。那么说了这么多,双学位到底有什么用?多个选择多条路,双学位的好处你不懂。虽然毕业时按第一学位毕业,但是辅修的二学位同样可以作为参考,也就是说上一个大学,学双份技能!有一位本科学编导的女同学,然后双学位辅修了法律,毕业后干编导并不顺利,不过她比别人多了一个选择——法律行业,司考制度一改革,她就“沾了光”。现在,她一边在法院实习,一边准备着明年的司法考试,以重新规划职业发展。现在双学位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出于感兴趣,因为报考时并不太清楚,上了大学过程中慢慢知道了自己的喜好;有的人是出于就业考虑,希望能在就业时多一个选择,多一份筹码;还有的是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也没能转专业,于是双学位相当于再次给了一次选择的机会。很多双学位的毕业生也确实在职场尝到了“甜头”,对于他们来说,双学位就像一块有力的“敲门装”,给了他们更多的希望和选择。确实,现在通常入了一行,再转行是很困难的,而对于双学位学生来说,他们的人生有两种甚至更多可能,不得不说很占优势。不过双学位也不是轻松就能拥有的,一般大二才有机会报考,报名条件是成绩较好,无不及格学科,以及满足各学校的其他要求,经录取后从大二开始学习。而且因为同事学习两门专业,对自身的要求和学习能力都是考验,如果不爱学习的同学就不要考虑的。关于双学位,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双学位的你们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好处?
近日,一位杭州老大爷来到公园相亲角,为自己38岁的双硕士女儿相亲!普通人考上研究生就很厉害了,她女儿竟然一口气拿了2个硕士学位!但大爷一上来就抱怨,说自己的女儿“只知道读书”,“不会找对象”。▼老大爷的女儿从浙大毕业后,到澳洲留学,还拿到了当地的绿卡。目前在上海常驻工作,注册会计师,年薪30万。老大爷坦言,女儿读书成绩好,一开始他感到很高兴,但话锋一转,又称“早几年高兴不起来了”。▼女儿如今38岁了,却还没有成家,这成了他目前最大的心病!“条件好的,年龄相仿的早就成家了”“剩下来的可能都有原因的”所以他也不要求对方条件有多好,差不多就行了。▼更让人吃惊的是,怕自己女儿自身条件太好,别人不敢上来问,老大爷还故意把女儿的条件写得差一点。女儿明明是双硕士学历,对外却说就读了个本科。为了逼婚,他试过很多招数,比如像电视里学习,给女儿下命令:再没找好对象,别回家过年了。但女儿也跟电视上一样见招拆招,说大不了就租一个对象回家过年。看完老大爷帮女儿相亲网友们有话要说↓↓30万是美元吧…▼这不等于是把LV往地摊上摆?干嘛要委屈女儿找一个一般的呢?▼双硕士哪里丢人了??这个条件单身也能过得很好,千万别被相亲给毁了。为了结婚而结婚就一定幸福?如果对方看到高学历条件好的女生会畏惧和自卑,我觉得他也配不上您女儿的。▼也有很多这样的父母读书时候不允许孩子恋爱,一毕业就逼着孩子结婚,最好是马上就有孙子或外孙抱可这也太难了吧?▼来源:侬好上海(helloshanghai2013)、澎湃新闻(thepapernews)老大爷也是良苦用心啊,但找对象的事还是随女儿自己吧!认同的文末点编辑 左脚杭州日报 诚意出品更多新闻下载杭州首席新闻客户端“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