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大学该不该有“科研型教授”?恶女帮

大学该不该有“科研型教授”?

作者 | 郭英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教授就是教授,教学与科研是其义务,也是其工作职责所在。无论“教学型教授”还是“科研型教授”,这样的分类作为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考虑可以理解,但从长远来看,并无太大必要。与“教学型教授”相类似,“科研型教授”也是近年来在高校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高级职称类型,主要偏重于科学研究而不从事教学。最近,国内有关“教学型教授”成了媒体关注的热点与焦点,由此引申出对教师职责、教学评估以及职称评审制度的反省与审视,我认为这很有必要也十分有益。但与此同时,我认为还应该讨论的一个问题是,高校中该不该有“科研型教授”。我个人观点是,教授就是教授,不必再做过多的分类。如果承认大学教授是一个从事教学、科研和在校内外从事社会服务的工作,那么,高校中就既不应该出现“教学型教授”,也不应出现专事科学研究的“科研型教授”。在这里,我想对比国内的“科研型教授”与美国高校中相似的设置“研究教授”,以此说明何以不必有“教学型”与“科研型”分类的缘由。何谓“科研型教授”众所周知,我国的教师职称系列为助教、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但很多高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又根据教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所侧重承担的主要职责,将教师岗位做了类型分类,分别为教学科研型岗位、教学为主型岗位、科研为主型岗位。我们就以某高校为例来谈谈这些分类(这样的分类在全国大同小异)。这三者的定位与区别大致如下:● “教学科研型”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教学、专业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岗位;● “教学为主型”岗位是指主要从事公共课或通识课、实验课、对外汉语教育课程、成人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岗位,以及经学校批准以承担教学任务为主要职责的其他教师岗位;● “科研为主型”岗位指在校属跨院(系)研究机构、省部级以上重点研究基地、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以及经学校批准的其他单位中设置的以承担科学研究任务为主的教师岗位。美国高校教授类型美国高校有着复杂多变的职称名称,今天主要谈谈专事教学的教师与专门从事科研的教师。在一些高校中,会有专注于本科课程教学的个人而不从事研究,他们可能也被人称为“教授”,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教授”。一般来说,“讲师”(Lecturer)或者“高级讲师”(Senior Lecturer)就是通用的称号。“讲师”既有全职,也有兼职职位,但通常都不涉及任期,也没有从事学术研究的义务(尽管有时他们自行选择进行研究),有时候会涉及行政服务角色。“讲师”通常教授本科和/或入门课程。这是高校节省成本的一种措施。因为与终身职位相比,讲师的工资较低。在一些大学中,“高级讲师”主要指有一定成就的讲师,有些高校也将其称为“教学教授”(Teaching Professor),他们并无进行学术研究的义务。美国不少高校有“研究教授”(Research Professor)之职,与我们所说的“研究型教授”相近,通常只承担研究职责而没有教学义务。但绝大多数的高校中,“研究教授”均不属于“长聘制”(tenured,也就是有人所说的终身制)系列,他们没有资格获得长聘制任期,并且必须从校外获得研究经费或补助资金,因为他们不能获得来自所在高校的定期工资。由此可见,以科研和学术研究为主的“研究教授”通常是非终身职位。他们无需教学(虽然有时候也会教),以研究为主。通常他们必须通过从校外获得的研究经费或者补助金而获得研究薪水。如果他们没有研究经费或者补助金,那么他们就得不到报酬。下面,我们不妨来看几所美国高校对于“研究教授”的规定。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教授”。在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所谓“研究教员”(research faculty)指的是被任命为研究科学家(research scientist)和研究教授系列(research professor track)的人员。“研究教员”属于教师成员(faculty),他们的主要工作是研究而非教学。但研究教员的任命不属于终身教职系列(tenure track)。密歇根大学鼓励“研究教员”按照其研究职责参与一定程度的教育教学活动。他们可以为教学部门安排或者参与研讨班、课程和研讨会,也可以协助学位论文候选人或博士后人员的研究工作。由此可见,密歇根大学的“研究教员”属于“教师成员”,但不属于终身教职系列人员,不能获得终身教职系列的任命。他们虽然以学术研究为主,但也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教授”康奈尔大学明确规定,“研究教授”职称仅适用于长期的非长聘制(non-tenure-track)教职员工,这些人是相关研究领域中的杰出学者,经验丰富。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开展新的研究活动;创建和管理研究实验室;寻找研究经费,提交项目申请书,履行研究计划合同;规划、实施和报告原创性研究等。“研究教授”一般都是各个研究项目和基金项目的课题负责人(Principal Investigators)。拥有“研究教授”职称的人员不得教授学分课程。如果相关系部要求他们讲授学分课程,那么,该课程必须与其研究项目相一致,并且要得到所在学院的院长批准。同时,对于这种教学,要禁止将教学费用不恰当地转移到他们的研究基金中或者合同中。而且,这样的教学状态只能是暂时的,不得持续教学。“研究教授”不是大学的教师人员(members of the University Faculty)。除非获得特定教员的投票权,否则他们无投票权。一般来说,要想获得“研究教授”的头衔,需要在学术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所独立承担的科研项目已经启动,并且已经让人看到了可以获得高水平成果的希望。由此看到,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教授”既不是大学的教学成员,自然也不在长聘制系列之内。他们一般都是各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他们只从事研究,未经批准,不得进行学分课程的教学工作。哈佛大学的“研究教授”哈佛大学的“研究教授”有所不同。在相关规定中,“荣誉教授”(Professor Emeriti)与“研究教授”放在一起。根据哈佛大学文理学院(FAS)的有关规定,“研究教授”的称号适用于有资格获得或已经持有退休身份的个人。教授一旦退休,即可获得此称号,可以连续保留五年。之后,如果该教授还想保留此称号,而不想用“荣誉教授”这样的常规头衔,那么,他应该每年写信给文理学院院长,说明来年的研究计划与研究活动,获得批准就可以继续使用“研究教授”的称号。否则,“研究教授”的头衔将在五年期满后,自动恢复为常规的“荣誉教授”。由此可见,哈佛大学的“研究教授”与其他高校的有很大不同,这一称号所赋予的更多内容是一位教授在退休后“还在从事学术研究”。划分“教学为主型”与“科研为主型”并无必要进行中美高校之间的对比,其中至少有两点一致之处。首先,美国高校的各种明文规定都很清楚地指出,研究(research)和教育(ecation)是长聘制教职(tenured)和长聘制教授(tenure-track professor)的主要任务之一。这里的“研究”与“教育”其实就是我国高校所说的“科研”与“教学”,这两者缺一不可。其次,教授们所花费的研究精力或教学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身处机构的类型。这一点,中美高校并无不同。换句话说,作为全职教师,教授自然要从事本科生教学和研究生教学,指导、研究和服务是教授们的三大任务,也是他们的职责与义务。我个人以为,虽然“教学为主型教授”(或者“教学型教授”)与“科研为主型教授”(或者“科研型教授”)在我国的产生都有其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也表示理解,但从总体上看,这样的分类并无必要。首先,无论从词义还是从职责上,都没有必要将“教授”做细微划分。既然承认“教授”的职责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那么,这三者的责任就应该是平等而不是有所区别的。以教学与科研这两项为例。所谓“平等”主要是指内涵而不是数量,即“教学”与“科研”两者可能在数量上有所不同但不能有所偏废。比如,一位教授应该上课,那么他达到了规定的最低课时量,这就可以说是满足了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但绝不能不上课。对于科研的要求也是一样,一位教授的科研工作量,应该达到规定的最低要求,哪怕达不到,也至少应该有自己所感兴趣或者所从事的科研工作,而不能一点科研都不做。这就是两者的平等关系。其次,从逻辑上看,“教学型教授”和“科研型教授”的出现,将教授群体中的大多数人——“教学科研型教授”似乎当做了两项全能冠军,好像只有他们的教学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但却忽视了他们为教学与科研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而当人们在热烈讨论“教学型教授”的出现是对教学效果好而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一种鼓励与奖励时(再重申一下,这样做并没有错),对于“教学科研型教授”来说,无形中似乎是在暗示他们的教学效果并没有那么好,或者教学效果两者都不过是平平而已。其实,事情很简单,“教授”就是教授,就是要在课堂内外指导学生传道授业,教学与科研是其义务,是其工作职责所在。专事“教学”与“科研”作为权宜之计可以,但着眼未来,这样的设置并无太大必要。来源:科学网

刘先生

科研两个选择,该跟随兴趣?还是跟随社会需要?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回真实的自己。前一段时间,在一场学术交流会后听到很多年轻学者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作为一个年轻学者,做研究方向选择的时候,是选择自己的学术兴趣好,还是选择当前的学术主潮流好?该如何做选择呢?如何选择自己的科研方向,是很多年轻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当今的学术评价导向造成的困惑。现在很多学术评价都是议论文的影响因子——期刊的IF值为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也就是说学术论文的IF值高,晋升、评奖、申请课题、各种人才计划,甚至研究生的国奖评审和工作应聘等,都会很顺利。如果发表的学术论文IF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同时,学术人也都知道,不同的领域学术期刊的IF是不同的,学术研究也有传统和时尚之别。时髦的热点领域,从事研究的人多,引用率也就高,传统经典的学科,情况就相反。这个问题说大了,就是一个学术评价问题,也会一直会争论下去。但面对现实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们,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了。随兴趣?以上说的是客观原因,主要的选择还是一定要以自己的研究兴趣为重,不要随所谓的大流,做学术要有独立的学术人格,才可能有自己的建树!从学术追求上,理应随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的学术兴趣。一旦确定的话,就要全力以赴地去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前进,专心做科研,发挥特长、值得花费精力去钻研的方向。随大流?有的年轻的学者会纠结如果跟随了自己的内心选择然后由于这个社会面临的选择是不容许的呢?自己喜欢的科研方向如果是比较冷门的,社会不是很认可的呢?辛苦读研做科研的几年不就是付之东流了吗?这些都是年轻学者所纠结的点。总之,就是害怕自己选择了自己内心想要的而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不管是这个困惑是从哪来,科研是该跟随兴趣还是该随大流大多数年轻学者最后的选择都会是偏向于跟随兴趣,毕竟,要自己喜欢的东西才会感兴趣,做起来很认真,到最后才会做到最好。最后,愿正在往科研路上走的你加油!

天而生也

科研入门学习之要快速建立起自己的学术标签

在世界上,一提到“中国功夫”,很多人就会脱口而出“Bruce Lee”(李小龙),在中国,一提到“杂交水稻”,大家就立刻会想到“袁隆平”,这就是标签的力量,同样,在科研领域,学术标签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对于初入科研领域的研究生来讲,往往会忽视“学术标签”,而多数是因为“被动接受”方式(完成项目,发表论文,评奖学金等目的)一头扎进实验室进行实验,有的同学虽然很“努力”,但却很难获取高水平学术成果,加之现在的研究内容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细分领域,因此,对于研究领域内的认识却几乎是“空白”的。一、对自身课题的认识在研究类型方面,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研究(侧重理论),另一类是应用型研究(侧重实践),对于前者更容易发表检索类论文,也相对来讲更倾向于学术;后者则更容易申请专利,倾向于技术。同时,在研究尺度方面,研究尺度越大或者越小,则越容易发表学术论文,相反常规尺度问题则更倾向于专利技术方面;此外,在研究领域方面,分为单一学科领域或多学科交叉领域,目前国际上比较认同后者,相对来讲更容易发表学术论文。值得注意的是,交叉学科其本质,还是与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一门或多门基础学科交叉,那么课题本质上,就是A+B+C模式,即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举例,以能源行业为研究背景+针对某种材料或介质+化学制备及实验,就是能源学科+材料学科+化学学科的三学科交叉。二、找寻业内标签性成果标签性成果主要形式分为4种,即(1)各种国际、国家级奖项(发明、技术、荣誉等),(2)国际、国家级重大项目,(3)系列授权发明,(4)系列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2-4实际上都是(1)的支撑,因此,先关注(1),再找找(2)-(4),就基本能够锁定了某个领域内的主流标签性成果。三、找寻业内标志性人物(1)锁定了成果,对于奖项中排名靠前(尤其是前1-3位),重大项目(主持人),授权发明第一完成人以及高水平论文中第一或通讯作者,都是标志性人物。(2)对于双一流级别(985、211)学校,主要观察院长/副院长或部属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对于省属普通院校,主要观察校长/副校长,尤其是所在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属于A+的学科。(3)业内主流期刊(中科院1-2区、JCR1-2区)的主编/副主编/编委等。(4)有“帽子”的学者(院士、长江、杰青等)。(5)研究领域内学术会议的主席/联合主席等。上述类型,几乎都是标志性人物的基本特征,这些人几乎就是对应学科领域的浪尖人物,也就是我们要追踪学习的人物。四、关注业内顶级会议虽然会议鱼龙混杂,但通过追踪标志性人物,基本也就能判断出会议的级别,一般来讲,会议有4年一届,2年一届一级1年一届的,越是间隔时间长,届次越多的会议,往往级别越高,担任或出席会议的人员的国际化程度越高,且出席人员符合上述标志性人物特点的,那么这些会议就应该密切追踪,最好能够有机会参会。此外,根据主办方的机构水平,也能间接判断出会议的层次。五、树立自己的学术标签综上所述,若是你的导师就是属于带有学术标签人物或者资深业内人员的话,那你就比较幸运了,因为,上述的内容,通过耳濡目染,你基本都能够了解到,而且还能了解到更多细节。但,大多数学生的导师往往不在上述标签范围中,因此,还需要自己多做调研,同时,尽快的通过系统的调研后,确立自己的学术标签,这将是跟随你一辈子的重要的标志,越早树立学术标签的科研工作者,也就越早走上正轨。

二世祖

科研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科研管理的痛点在哪里

“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管理规律,尊重科研人员意见。”“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这些话,讲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心坎上,也讲到了当前科研管理的痛点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子都地位更高了,待遇更好了,成果更多了。但奇怪的是,一边干活一边抱怨,一边工作一边吐槽,也是科研人员生活的常态。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良田”,良性竞争可以激起科研人员的斗志,常规、有序的数据报送与依法严谨而符合实际的经费制度也不会妨碍大家安心研究。否则,科研管理可能就事与愿违了。由于管理的行政化,为了职称、课题、评奖、学位点,学术界也有点沦为江湖的感觉,“跑部钱进”、利益交换、党同伐异等现象颇不鲜见。“学霸”“学阀”长期把持,甚至垄断重要学术岗位,严重阻碍“青椒”成长和学术创新。由于地域差异,同样的学术水平,有的地方连副高也评不上,换个地方就可以评教授博导。在日常工作中,各种填表不胜其扰。而经费管理上的预算烦、税费重、报销难,有时候一半的经费都被税费拿走了。此外,不少党政机关高高在上,学者获取哪怕非保密的资料或数据都难乎其难。而没有一手资料,不仅具体对策建议是“空对空”,阐释中国发展的政道法理,提炼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往往也是空中楼阁。科研人员亦平常人,所做的也不过是平常事。他们的特殊在于其所从事的科研,往往是创造性的甚至开拓性的工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非常规性,有时候皓首穷经才能解决一个问题,有时候灵光一现就可能下笔万言。凡此种种,都是与科层制、形式主义和长官意志或者早九晚五的按部就班很难兼容的。所以,尊重科研人员就是要认识到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和规律;要信任他们,打破行政化思维和长官意志,尊重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以专业判断专业;让科研人员不再是科研管理被动的旁观者甚至种种改革的“对象”,而是能动的参与者,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创造,最终形成良性的学术生态和健康的学术共同体。要以平常心来对待科研人员的报酬。有些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往往不理解,为什么科研人员已经有了工资,做课题研究还要劳务费。先不说科研人员从大学到博士的十年苦读,冬三九夏三伏的学术训练,以及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所形成的专业智慧。就是从工作量上来看,科研人员一般没有朝九晚五或者八小时的概念,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完成了教书和其他本职研究工作之外,才会进行做课题、做科研的“业余”劳动。无论是为了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理论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对辛勤劳动的基本尊重,承认科研人员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允许他们获取相应报偿,于情于理于法,都是应该的。科研人员渴望人格被尊重,劳动被承认,他们也有同样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只有将科研管理变成科研服务,真正重视科研,尊重人才,以养士的宽容,给他们静思的空间,给他们参与的机会,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构建自己的话语和理论体系。▲(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坏电影

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

对网络反映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人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调查终于有了结果。此次调查对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和进一步弘扬优良学风作风具有积极意义。它表明,我们对类似引起广泛关注的争议性事件,已经形成了遵循科学规律、程序严谨规范的调查机制;对涉嫌学术造假事件的调查绝不会“不了了之”,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不管什么头衔和地位,都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经查确实不存在相应问题的予以澄清。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此次调查。在21个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开展调查处理。在单位调查、部门审核的基础上,联合工作机制组建了高层次复核专家组赴实地检查,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集中讨论形成复核结论,最后,由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形成处理意见。对涉嫌学术造假事件的调查处理,关乎当事人的声誉和学术生命,不能靠主观臆断。从公布的情况看,整个调查过程历时近一年,经过了各相关单位学术委员会的专业调查、各部门组织的专家审核、联合工作机制成立的高层次复核专家组的调查复核。这样的调查是严谨、科学、专业的,遵循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要求,体现了对科技事业和科研人员高度负责任的态度。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学进。对学界而言,优良的作风学风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根基,决定着科技事业的成败;对于全社会来说,优良的作风学风更能引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一直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强调作风学风经常抓、持续抓,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近年来,我国科技界的作风学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正是在科学家精神和优良作风学风引领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此次调查中发现相关科研人员在数据管理、实验室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暴露出确有个别科研人员对科研作风学风建设重视不够、要求不严。“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图片误用、实验数据处理不严谨、对团队成员管理不到位等不严谨、不规范的做法,绝不是小事小节。如果不当头棒喝,任其滋生蔓延,势必损害良好科研生态,影响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成效。广大科研人员务必引以为戒,高度警醒。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我国正处在关键发展阶段,更需要科技界和广大科研人员全情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表明了党和国家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优化科研生态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广大科研人员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践行优良科研作风学风,珍惜学术声誉,严守科研诚信,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静心笃志,潜心钻研,攻坚克难,砥砺创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来源:科技日报

使者致币

SCI崇拜 别把中国科研带偏了

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近30年的SCI一定想不到,自己会从一个最初是为了科研人员在短时间内找到与自己研究工作密切相关论文索引的工具,发表国际论文的示范并引导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推动者,逐步变成某种程度异化和扭曲科学研究目的,绑架科研和学术评定,让国内学术共同体爱恨交加、心情复杂的核心评价指标。科研是为了认识世界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论文只是科研过程中的副产品。由于我们对科研活动的规律性认识不足,把复杂的科研活动简化成等同于论文发表,再用论文发表的载体区分研究者水平高低显然是不靠谱的。如同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必须进行主动或者被动调整类似,如今破除SCI崇拜并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技评价体系,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一环。当然,一切问题的根源,不是SCI,而是异化它的力量。SCI引入中国的前世今生上世纪60年代,《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 SCI)在美国正式出版。之后又拓展到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领域并发行了网络版Web of Science,成为世界上权威的科学文献引文数据库和功能完善的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与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并称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从本质上说,期刊和所发表的论文只是SCI的统计样本, SCI的核心是科技期刊和论文索引(Index),就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在资讯不够发达的年代,SCI对于科研人员查阅最新文献、减少期刊订阅成本、追踪国际科技前沿以及具体的课题研究时有较大的帮助。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SCI原来的本质功能逐步衰减。然而,它通过统计大量的论文以及某期刊某论文在某学科内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论文等进行排行的功能,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学术界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改革开放之前,科研水平高低、科研经费的拨付,并没有什么量化标准,也没有同行参与评价,完全是由行政部门官员说了算;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同行评审,但当时直接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数量有限,学术圈子非常小,评审不够严谨,主观性太强等。当然,改革开放也让中国科技界放眼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大学率先提出了用SCI量化指标来衡量科研人员水平的评价方法,并在之后被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吸收沿用,逐渐成为主流的学术、科技评价方式,对于引导国内学者在全球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提升中国科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接轨国际前沿科技,在当时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SCI先天的缺陷和不足当时的SCI给我们提供了科技评价客观的尺子,历史地看,是一种进步。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SCI逐渐被神化,在科技评价中,唯SCI、ESI的做法越来越严重、普遍。为了迎合这种量化指标性的评价模式,有的学者靠热点、拼凑、抄袭等,短短几年发表数十篇甚至百余篇SCI论文,却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意义;有的高校为了SCI的光环,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直接“明码标价”,要求3—6年内要发表多少篇SCI文章,否则不能留任;有的省份甚至将SCI、ESI指标纳入到高校建设指标中……SCI本身有其天然不足与缺陷,一旦唯SCI,其先天的缺陷对于科研整体的误导和弊端就显现出来了:第一,SCI“偏科”严重。不同学科情况不同,SCI无法“一概而论”。由于SCI侧重基础科学类期刊的收录,因此主要适用于以发表论文为主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的成果,对很多工程应用学科并不适用。即便在基础研究领域,不同学科之间也是冷热不均,如生命科学、化学、材料学等容易发SCI论文的学科就应者云集,而物理、数学等学科就举步维艰;即便是同一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有的偏理论,有的偏应用,有的热门,有的冷门,此消彼长之下,学科内部的发展也会出现极大不均衡。这种忽视科学研究提高对自然界认知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仅仅以SCI为风向标的功利性倾向完全异化了科研的目的。不仅如此,学者需要发表SCI论文,高校也需要SCI数量光环加持。可以说,SCI、ESI等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和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和格局。第二,用确定的时效绑架了不确定的科研产出。正常的科研活动需要做深入研究并长期积累,如果用SCI论文发表的时效、数量来评判,那科学史上很多著名科学家都会被“淘汰”。以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时年59岁的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为例,作为55年以来该奖项唯一的女性获奖者,她仅有6篇论文代表作,其中获得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还只是发在影响因子1.0左右的学术期刊上。第三,引用率准确性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论文的引用率与论文的质量成正比。然而,论文被引用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肯定性引用,也有否定性引用,有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论文的引用率并不高,比如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很多数学的公理因为是常识而不会出现很高的引用率。而也有不少论文虽然在发表后获得了极高的引用率,后来却发现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去年曝光的前哈佛医学院安维萨教授的31篇与心肌干细胞“c-kit+”相关的论文,不仅引用量很大,还有很多模仿研究,最后因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被撤稿。所以仅仅根据引用率来评定科技成果,就很难全面评定出可经受起长期考验的科学成果,甚至可能评出错误的结果。第四,英文期刊占比过高造成影响因子偏向性过强。截至2019年6月,SCI期刊库收录了全世界1.1万多种期刊,其中主要是英文期刊。这就使得英文语种期刊之间和论文之间有很高的引证率,影响因子随之水涨船高,而其他语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则相对较低。由于SCI期刊较少收录中国期刊,因此很难用SCI这个评价标准涵盖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的中国学者,客观上造成大量的优秀学术成果都涌向国外学术期刊,并使得国内学术期刊严重“营养不良”。第五,很多重大的科技成果无法用SCI评价。论文的发表和引用仅仅发生在学术团体内,也就是说,只有写论文的人才会引用别人的论文。科研是探索未知世界和改造世界,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重要研究成果并不一定是以论文的形式来呈现,很多论文可能启发或指导了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实际问题,但他们不一定去写论文,就不会产生引用。比如,互联网早期的研究根本就不许发表论文、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不是学术论文能够实现的、移动互联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取得的,但这些研究论文很难上得了“高被引排名”。用论文的引用率只适合评价个别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以发表载体评价论文水平,以论文引用次数评价研究人员水平,这肯定不是搞科研的目的,因此科研评价导向要尽快脱离论文指标的绑架。SCI是如何被扭曲的科技评价由改革开放前的行政部门说了算,到有一定数量指标作参考,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但过分重视数量指标导致了科研工作忘了初心。这些年对科技评价进行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可谓一浪高过一浪,报刊文章和论文很多,政府部门的文件意见也发了不少,但实际进展并不明显。以论文评价科研水平的方法改不掉的原因可能很多,归结起来可能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我们的职称与待遇挂钩体系单一,或者说只有评上某个级才能使其待遇得到保证。社会上经常质问,外科医生只要手术做好了,能治病,为什么必须发表论文?因为单一的职称与待遇挂钩体系,外科医生要评上职称,才能长待遇,制度上没有为外科医生、农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设计出其他合理增长待遇的渠道,他们也只能按要求拼论文。第二,在文化上我们往往追求显性的公平。显性公平就是要有可靠的数量指标比较,论文数量或被引用数量、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容易计量,容易比较。如果不能用定量的数据来比较,用定性估计说谁的水平高,职称判评给谁,也许评审人是出于公心,但难免有人就有认为你有猫儿腻。第三,现行的以论文数量或引用量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方法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受益团体。对于从事生物、化学、材料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人,对于善写和易写论文的研究人员明显有利,期刊出版界明显是受益者。如果改掉现行的评价方法,目前还看不到谁是明显的受益方,当然,分类评价更公平,对国家科技发展有利。第四,各个层次的科技管理部门勇于担当的领导少。口头上或认识上,不少领导都看到了以论文数量或引用量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方法产生的弊端,有些评价方法的改革,其实就是部门或单位领导下决心即可,但有些人还是犹豫不决。譬如:很多大学校长都认识到了以论文相关数量来评价教师水平对学科和学校发展带来的危害,但校长有权却很难下决心改变这种数量评价方法。很现实的问题,如,某个学校想取消对发表SCI收录论文的奖励,但我们学校改了,其他学校不改,我们排名下滑怎么办,校长能向学校交代吗?如今,有人戏称SCI、ESI等指标就是学术界的GDP,原因就在于这些指标与奖金、拨款等物质利益因素直接挂钩。很多项目评审组仅仅根据申报材料里的SCI论文数目和引用数量就得出评审结论,几乎不去考察论文的内容和实际水平如何;同时,众多学者的“帽子”、收入也与这些数量指标关系甚大,比如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学都对学校员工发表在SCI收录期刊的论文实行奖励制度,而且把期刊分为不同级别种类设立不同的奖励金额,在《Science》《Nature》等所谓顶刊上发表论文的奖金更高……上述种种,自然就出现了“SCI崇拜”的怪圈。它使得大部分科研人员将科学研究的目的从解决问题演化为发表SCI论文,科研评价成了数SCI论文,这其实也就解释为什么“唯论文”会成为科研领域的大问题。由于学术共同体的认知模式已经被这套量化指标绑架,直接导致了一些学术不端现象屡屡发生,也让一些国内学者更愿意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造成了国内科技期刊水平“矮化”。“SCI崇拜”不破 新评价体系难立中国科技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科技评价机制和导向,而破解“SCI崇拜”直接关系到新时期科技评价机制能否成功确立,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几点:首先,应有效地扭转科技评价的功利化导向。鉴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和积累性特点,对科学研究成果要进行分类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开展全面的综合评估,应将同行评议与其他多种评估手段结合起来,围绕着知识价值进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机构对比、国际比较等。评估内容不仅应包括近期论文的产出和引用,而且更应包括其多长期综合影响,突出同行评议的价值评估。学术界应该减弱对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的神圣化,大学和研究机构应取消对发表SCI收录论文的奖励。当然,造成对SCI等指标的崇拜主要是利益的驱动,因此也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措施,从上下游系统的斩断这种链条,前提依然是建立有效、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学术和科技评价机制。其次,本土的科技期刊应该起到积极作用。中国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是责任也是义务,受国家科研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首先应该在国内发表,让国人能看懂才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一些打着SCI收录、中文核心期刊的噱头,却因为某些评审看不懂国人的优秀研究论文连连拒稿,导致论文作者改投国际顶级期刊,并被封面报道的反转事件时有发生。国内科技期刊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钻研如何被SCI收录,不如多吸引高水平编委和评审,让优秀论文通过期刊真正体现出它的科研价值,才是迈向一流学术期刊的有效途径。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会议提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这为中国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指明了方向。事实上,只有科研管理机构不再盲从SCI了,学术期刊不再打破头挤进SCI了,鼓励中国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国内发表,才能达到提高中国科研水平国际影响力及保有科研数据知识产权的根本目的。作为学术论文的出口和重要终端,本土学术期刊能否崛起将成为确立中国特色新时代科研评价标准的关键一环。最后,过度重视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国内科技界学术不自信的表现。从国家角度来说,由于国内一些科技期刊的羸弱和评价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中国人的研究成果都争先恐后地拿到国外期刊去发表。科学无国界,但科研经费的来源是有国界的,技术的使用是有国界的,知识产权的归属更是有国界的。科研成果首先在国外发表,使得国内同行不能在第一时间受益,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发展,浪费了国家的科研经费投入,这是个大问题,应该要得到根本改变。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从去年开始,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部门破除“四唯”“五唯”的专项行动对于中国的学术、科技评价体系无疑是一个破而后立的重要契机,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等多维评价机制的探索将为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依据。(作者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志民 来源:中国青年报

而能精焉

科研有了温度和方向

【一线讲述】 我在读本科的时候,就听说学校钻井提速科研团队有很多“大牛”,一直想加入。2016年,我通过努力考取了团队的研究生。由于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一时不能适应研究生的学习节奏。整个研一,我十分努力,查阅了很多文献,却始终找不到科研的门。学习上的挫折让我焦虑、烦闷,尽管我每天都按时到实验室,可我似乎就只是一个旁观者。学校开始师生混编党支部改革试点后,我获益匪浅,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转折。团队在祝效华教授的带领下,由12名师生党员混编成立了钻井提速科研团队党支部。团队有了党支部,集体学习活动多了起来,我与团队教师交流的机会也多了很多。我还记得在混编支部第一次支部会议上,作为“学术菜鸟”,我忐忑地向祝老师请教科研的秘诀是什么。祝老师送了我两个字——“孤独”。就在我迷惑不解的时候,祝老师说:“你以后就跟我一起做实验吧。”第一天,当我比平时早半个小时来到实验室时,发现祝老师早就在实验室开始工作了;晚上当我准备比平时晚半个小时离开实验室时,发现祝老师还在实验室工作。在祝老师身上,我明白了科研没有捷径可走,没有速成班,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需要钻研劲儿。在党支部这个集体里,不仅提升了我的科研能力,也培养了我的科研报国、科研兴国的信念。在一次支部活动中,党支部书记石昌帅副教授跟我们讲述了目前国内钻井平台使用海洋柔性管面临的难题:一口水深2000米的钻井平台,至少要花两亿元来购买国外生产的海洋柔性管。听到这里,我就想,如果我能通过研究攻破海洋柔性管的关键性技术,那么不仅能帮助国家节约大量资金,还能极大促进我国的海洋油气发展。这对科研工作者来说,就是对国家最好的贡献。从那天起,我就把海洋柔性管国产化的研究作为我的科研方向。从此,科研不再是冰冷的数字与公式,不再是坐“冷板凳”,而是有了温度,这份炽热来自一个新时代青年对国家复兴的使命担当。在祝老师的指导下,我与国内一家企业进行联合开发设计攻关,做了大量机理研究,形成了初步的软件,试用效果达到预期,相信再通过几年的研究开发,就能形成原创的设计方法和软件。2019年党支部换届,我被推选为党支部宣传委员,并担任实验室学生负责人。从此,我对实验室各种事务更加上心了,与老师同学的交流越来越密切,谁发了多少篇论文、谁的研究课题是什么、谁遇到了什么困难,我都清楚明白。因为我知道,我的改变是因为党组织培养了我,而我也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去影响更多的人。(本报记者周洪双、本报通讯员曹正采访整理)

体用

浅谈科研学术文题的基本写作要求

对于一篇论文来说,凝练出一个准确、鲜明、新颖、简洁的文题,不仅可以起到提纲挈领、揭示文章主题、准确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如果拟定的文题不恰当、不准确、不规范,往往容易造成写作过程不顺利或造成失败,即使勉强完成写作,也会出现题文不够确切的现象。下面,医刊汇针对科研学术文题的基本写作要求进行简单介绍。一、文题要准确、贴切。所谓准确,也就是要求准确表达文章的主题思想,如实反映客观事实,并具有正确的学术观点。但事实上,有的作者为了片面追求文题的简洁,或迎合期刊编辑对文题字数的要求,对文题进行大幅度的压缩,从而造成文题的不准确、不完整。二、文题要鲜明、醒目。所谓醒目,也就是要求突出研究的学术性、创造性和指向性,体现出研究的深度。醒目的文题使读者一看就能大体领悟论文所要表述的要旨,促使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有些作者在拟写文题时,往往不能正确把握科技和学术论文与科普性文章的界限,将科普性文章采用的浅议、浅谈、试论等谦词写入文题,有人认为这仅仅是作者的谦虚表现,殊不知,正是这种谦虚,极大地影响了论文的鲜明性,埋没了论文的重点,影响了论文的审读,甚或影响论文的开发。三、文题要新颖、有特色。文题不可依葫芦画瓢,一味模仿别人,而要别开生面,勇于创新,也就是说在实事求是,如实反映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既要通俗易懂,又要重点突出;既要生动诱人,又要言简意赅,给人以新意。四、文题要简洁、明了。简洁明了是指文题应尽量简单、明确,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有价值信息,也就是要有高度的概括性,言简意赅。不同期刊对文题字数有不同的限制要求,中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25个汉字,英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10~15个实词。不过这只是一个推荐性数字,并不是强制作者执行的标准,其目的是避免文题冗长、繁杂,主题表述不清。五、文题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功用的缩略词、标点、元素符号、代码、公式等。如果文题中使用了非公知功用的缩略词、代码、公式等,那么读者和检索者有时就很难判断文章的主题内容,就会产生疑惑、误解,从而影响阅读和检索。一般大多数行业内常用的缩略词、代码、公式,都可以被认定是公知功用的缩略词、代码、公式。

仁者居之

科研作风和学风是决定科技事业成败的关键

科技日报评论员对网络反映南开大学曹雪涛院士、中科院裴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首都医科大学饶毅教授、武汉大学李红良教授等的相关论文涉嫌造假问题的调查终于有了结果。此次调查对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和进一步弘扬优良学风作风具有积极意义。它表明,我们对类似引起广泛关注的争议性事件,已经形成了遵循科学规律、程序严谨规范的调查机制;对涉嫌学术造假事件的调查绝不会“不了了之”,对违反相关规定的,不管什么头衔和地位,都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经查确实不存在相应问题的予以澄清。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此次调查。在21个部门参加的科研诚信建设联席会议框架下,科技部会同教育部、卫生健康委、中科院、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建立联合工作机制,严格按照《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严肃开展调查处理。在单位调查、部门审核的基础上,联合工作机制组建了高层次复核专家组赴实地检查,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集中讨论形成复核结论,最后,由联合工作机制审议形成处理意见。对涉嫌学术造假事件的调查处理,关乎当事人的声誉和学术生命,不能靠主观臆断。从公布的情况看,整个调查过程历时近一年,经过了各相关单位学术委员会的专业调查、各部门组织的专家审核、联合工作机制成立的高层次复核专家组的调查复核。这样的调查是严谨、科学、专业的,遵循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要求,体现了对科技事业和科研人员高度负责任的态度。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学进。对学界而言,优良的作风学风是科学研究的生命线,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的根基,决定着科技事业的成败;对于全社会来说,优良的作风学风更能引领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一直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们都在强调作风学风经常抓、持续抓,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近年来,我国科技界的作风学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正是在科学家精神和优良作风学风引领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但此次调查中发现相关科研人员在数据管理、实验室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暴露出确有个别科研人员对科研作风学风建设重视不够、要求不严。“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图片误用、实验数据处理不严谨、对团队成员管理不到位等不严谨、不规范的做法,绝不是小事小节。如果不当头棒喝,任其滋生蔓延,势必损害良好科研生态,影响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成效。广大科研人员务必引以为戒,高度警醒。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我国正处在关键发展阶段,更需要科技界和广大科研人员全情投入,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表明了党和国家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优化科研生态的坚定决心和鲜明态度。广大科研人员要继承老一辈科学家求真务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自觉践行优良科研作风学风,珍惜学术声誉,严守科研诚信,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静心笃志,潜心钻研,攻坚克难,砥砺创新,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编辑:张爽审核:王小龙

独奏者

如果你喜欢科研,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

如果你喜欢科研,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一份来自荷兰的数据显示,教授们用于自己研究的时间相当的少。在大学系统之外开展科研可能更容易。图片来源:iStock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和朋友们聊了好几次,我想知道大学现在究竟变成什么样。这些朋友要么正在读博,要么正在考虑读博,我们不可避免地转而讨论学术界这份工作是否值得。简而言之,他们想要一种生活,能有自己的时间来深入思考自己的学术领域。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探讨的是学术界的本质。大学本应该为认真思考提供空间。但在聊天结束后,我想知道,我的朋友们在大学系统之外,追求这一目标是否会有更好的运气。令人沮丧的是,一篇关于荷兰研究人员如何度过时间的文章,引发了我的思考。教授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研究(尽管管理部门表面上承诺会给予教授们科研的时间),而且工作时间长的可怕。那些有幸成为全职教授的人——对于苦苦挣扎的初级学者来说,这被认为是隧道尽头的光明——他们只把17%的时间花在自己的研究上。教学、科研监督以及“管理和组织任务”相对而言都是更大的承诺。而副教授和助理教授自己挤出的研究时长结果也好不到哪去。科研人员的时间去哪了?这并不是许多科研人员工作的初衷。近一半大学科研人员抱怨,称他们最终做的研究比预期的少(女性在这方面受到的待遇尤其不公平)。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做好研究仍然是学者们早上起床的主要原因。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这些数字可能并不吃惊。但是,退一步想这意味着什么?在学术上取得进步往往与你最初要进入学术界的目的相去甚远。过度工作也很普遍。全职教授的平均工作时间比他们规定的合同时间长45% —— 假设一份合同为每周38小时,(如报告说的一样),这意味着每周需要工作55小时,或者每天工作11小时。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级别的员工在合同时间外还额外投入了29%的时间。让我们来算一下。如果全职教授平均每周工作55小时,并将17%的时间用于研究,那么他们每周大约要花费9小时20分钟来从事自己的研究。那么现在,正如我问我的朋友们,如果你做兼职工作来支付账单,并且这份兼职恰好是你的研究领域,这会花费你多少时间?如果全职教授每周工作55小时,那在本职工作上,他每周投入4天,每周工作30小时,这样你每周就能有大约25小时的研究时间。当然,有一些明显的限制和警告也要指出,如果你的研究需要一台一百万英磅的显微镜,那么你将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机构的职位。如果你只喜欢教书,那么这种权衡就不值得了。在没有学生和同事的工作环境中,坚持你的研究承诺必然会更加困难—— 研究经费毕竟是属于集体的。图书馆和期刊的访问也可能很棘手---没有获得大学的批准,你会被会议、期刊、潜在合作者或媒体当作“独立学者”认真对待吗?这就是答案所在,正如我对我的朋友们说的那样,如果你的目标是纯粹的科研,想有时间深入思考并发表学术论文——而不是在意完整的职业生涯、声誉、教学或商业合作——那么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作者:David Matthews是Times Higher Ecation驻柏林的一名记者。参考文献:https://www.timeshigherecation.com/blog/if-you-love-research-academia-may-not-be-you版权声明本文由ScienceOpen苏州办公室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联系 haibao.xue@scienceop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