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实验分析仪器技术水平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已步入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时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计制造实验分析仪器2786968台/套,相较于2018年的1971477台/套,产品需求和有效供给实现跃升。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87亿元,在仪器仪表产业中的收入比重为3.51%;实现利润总额44.27亿元,占比5.22%。数据来源: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困境(1)国外大型生产厂商占据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社会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节能高效等问题的愈加重视,国内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国际先进的大型分析仪器生产厂商纷纷加强对中国市场的开拓。国内企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国外先进生产厂商相比,无论技术水平还是规模实力仍存在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分析检测设备等细分领域,外国厂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致使国内企业生存空间严重受限,难以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张与技术实力的提升。(2)人才和技术经验较为欠缺实验分析仪器的研发需要化学分析、机械电子、材料科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软件等多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能够掌握多种技术的综合性人才储备明显不足。此外实验室工程也涉及工程施工、暖通、给排水、化学分析等众多专业知识,复合型人才和技术的欠缺也对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前景(1)产业政策大力扶持行业发展为促进高端科学仪器实现技术突破,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资金,专项实施以需求为牵引,以应用为导向,推进政产学研用结合,主要用于支持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的开发,以提高我国科学仪器设备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装备水平,支撑科技创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为本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2)现有下游行业与新兴应用领域共同促进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全球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却日益突出,因此各国政府机构在食品安全检查、空气污染治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稳步推进,新材料、生物医药、生命科学、智能检测等前沿行业快速发展,实验分析仪器的下游应用不断拓宽,行业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3)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促进产品升级和附加值提升我国实验分析仪器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技术已取得长足的进步。近年来,部分国内先进仪器设备生产厂商已开始研发并掌握部分核心技术,提升了产品整体性能,为实验分析仪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北极星环境监测网讯:近几年,随着节能降耗、低碳经济、民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国家的长期国策和战略部署,并带动了风电、核能、智能领域、高铁和轨道交通、高端智能装备等一批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近日,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包含近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制造数量、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等,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的发展。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后,分析了2020年中国实验室分析仪器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基本状况目前,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布局较为合理,且已具备可观的技术基础和生产规模。我国已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的最大仪器生产国。近年来,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现已成为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尤其是随着国家大力振兴高新产业、推进两化融合,国民经济各行业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为仪器仪表带来了可观的需求增量。2017-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产量(单位:台/套)作为仪器仪表产业重要的细分领域,实验分析仪器是典型的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技术水平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共计制造实验分析仪器2786968台/套,相较于2018年的1971477台/套,产品需求和有效供给实现跃升。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87亿元,在仪器仪表产业中的收入比重为3.51%;实现利润总额44.27亿元,占比5.22%。实验分析仪器盈利现状分析实验分析仪器近年已步入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时期。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方面,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3.87亿元,在仪器仪表产业中的收入比重为3.51%;实现利润总额44.27亿元,占比5.22%。2016-2019年上述各项指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历年利润比重均高于收入比重,说明我国实验分析仪器细分行业的盈利能力高于仪器仪表产业平均水平,发展态势良好。2016-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收入及盈利情况(单位:亿元,%)实验分析仪器上下游及市场现状分析近年来,伴随国家转型升级进程的深入推进以及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实验分析仪器的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医药研发和检测、医疗诊断、商品检验、材料分析等行业,在产品研发、检测等关键环节扮演着重要角色,为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支撑。另一反面,下游应用领域的不断发展将为上游实验分析仪器带来可观的需求增量,也将对仪器产品的性能、精度、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从而成为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的源动力。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形成正向反馈效应。2013-2019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营业收入及增长情况(单位:亿元,%)检验检测行业是实验分析仪器和样品前处理仪器的主要下游市场,涵盖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医疗检测、工业检测等细分领域。相较于全球市场而言,我国检验检测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13-2019年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营业收入从1398.51亿元增长至3225.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4.94%。与此同时,检验检测行业整体的快速发展也为相关仪器设备的规模扩张提供支撑。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检测仪器设备328.10万台/套,此后保持逐年上升,2019年增长至710.82万台/套,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75%1。预计未来我国检验检测行业收入和相关仪器设备数量均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未来,在政策利好、各下游领域检测需求不断升级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检验检测行业仍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将带动上游样品前处理设备等实验分析仪器的采购需求,为仪器供应商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学海无涯苦作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它影响着我们的认知以及我们的行为能力,但你知道吗,其实学习对于现代化的科学仪器来说,也很重要。技术的发展往往是呈现周期性、阶段性的,包括显微镜、光谱仪、色谱仪在内,大多数科研仪器常常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单一到全面的发展过程,性能的提升许多时候是科研仪器进步的必经之路。然而,性能发展带来的多样化有时候却是一把双刃剑,为什么这么说?尽管,对于科研工作来说,功能全面的科研仪器意味着效率的提升,但是对于科研仪器来讲,附加的功能同样会增加仪器的复杂性,换言之,会让使用者操作的过程更加繁琐。这无疑是提高了使用者的门槛,这对于动辄十余人的科研团队来说,算是不小的麻烦。更糟糕的是,放在过去,要求厂家调试仪器确保团队的每位科研人员都能完全掌握,基本是不可能的,只能让使用者自己去使用仪器的操作。但是现在,这种尴尬的情况成为了过去式。如今,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网络的建立,让“科研仪器适应使用者做出改变”这个原本看起来匪夷所思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成为了可能。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什么?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思考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人类的脑力劳动过程——也就是学习人类的思维模式;目前复杂科研仪器和使用者之间的矛盾又是什么?功能繁复使用者无法快速的掌握以及在短时间完成操作;怎么解决这个问题?适当优化检测人员的检测方案,提供简化后针对性更强的操作流程;如何提供?人工智能的学习计算。事实上,根据小编对于相关报道的了解,目前人工智能通过学习,一定程度上已经可以“了解”使用者的习惯,并代替其完成一定的工作或者配合其工作。例如通过使用者的实验周期及规划,对检测的数据进行统计及初步分析 提供一份完整的分析报告;又或是根据使用者实验的优先度,提供一些快捷操作的方式或者在操作中给出一定的教学提示引导科研人员高效的操作仪器设备。当然,目前这种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理论上需要给科研仪器一个主动适应使用者习惯的学习过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旦成功,原本多功能的仪器就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私人定制”的操作方案,从而间接提升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事实上,随着近几年我国对于人工智能研究额不断升入,在大数据学习层面,中国已经有了一定的话语权,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了智能仪器仪表的生产大国。未来,随着技术的愈加成熟,智能仪器这种可以更好的适应操作者习惯的仪器方案,很有可能帮助国产仪器打破在国内市场的窘境,并且在国际市场发光发热。
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为了检验其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实验报告具有情报交流和资料保留的作用,所记录的实验结果,应当经得住任何人的重复和验证。所以,实验报告的写作应当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如实记录。一般来说,不管是对成功的或者失败的实验结果进行如实地记载,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虽然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一般是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下面,蓝译就从实验的先后顺序,来探讨实验报告在内容上的写作要领。一、实验名称,即标题。一般要求用最简练的语言集中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的测定”等。二、实验目的。一般要求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的对象、实验的意义和作用、实验欲达到的目的,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以及整体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有时也要说明该项研究工作的发展状况,以及尚存在的问题。三、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一般要求说明实验所用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的名称、型号、数量、原理、主要结构、型号、性能等。四、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步骤,必要时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其中,可按空间顺序介绍实验装置,按时间顺序说明操作程序。五、数据记录和计算。也就是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六、实验结果。这是实验报告的主体部分,通常需要把原始记录的时间、条件、环境、偶然情况等,按顺序类别安排数字和图表,用专业术语描述实验中所见现象,用误差和统计分析,确保数据准确,图表规范。七、讨论。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条讨论实验中所发现的规律,见到的现象。包括影响实验报告的根本因素,扩大实验结果的途径,对所发现的规律和现象的解释。八、实验结论。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最后用肯定的语言进行概括,作出论断。九、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当然了,有的实验报告可能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
我国实验分析仪器仪表行业迎来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附报告目录)1、我国实验分析仪器仪表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科学仪器的发展水平标志着国家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实验分析仪器仪表是科学仪器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的科学实验装备,当今发展最快的科技领域如环境科学、生物工程、生态保护、中医药物、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都离不开各种类型的实验分析仪器仪表,其所涉及的范围广泛,已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实验分析仪器仪表行业已成为仪器仪表中的一个重要产业。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仪表行业供需现状调研及投资竞争战略分析报告》我国实验分析仪器仪表行业品种基本齐全,但高档产品仍依赖进口。目前,我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生产国之一,相关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科学仪器产业带,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区域、科学仪器产业群,以苏州、南京为主体的江苏区域,以长沙、株洲、湘潭地区,广州、深圳地区,重庆、成都地区为主体的我国实验室仪器设备生产发展基地,实验分析仪器仪表制造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技术推动实验分析仪器仪表发展方向随着计算机技术、微制造技术、纳米技术和新功能材料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实验分析仪器仪表正沿着大型落地式→台式→移动式→便携式→手持式→芯片式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小型化、微型化、智能化,部分实验分析仪器仪表已出现可穿戴式或不需外界供电的植入式、埋入式新型产品。3、实验分析仪器仪表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和市场实验分析仪器仪表应用领域广泛,在国民经济建设各行各业的运行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把关角色,目前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生命科学、现代工业制造等方面都已经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全面推进与实施,低碳经济、环保与食品安全、医疗健康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旺盛,实验分析仪器仪表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和市场。4、实验分析仪器仪表制造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纵观全球,实验分析仪器仪表市场基本被赛默飞、安捷伦等国际巨头所垄断。一些国际大型企业采用多国本土化战略,在我国国内建设工厂;而另一些企业则采用与国内代理商合作的方式,利用代理商渠道优势拓展市场。这些企业起步较早、发展较成熟,竞争优势较为明显。中国是亚洲实验室设备的第二大市场,是世界上业务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仪表制造业共有234家,行业销售收入达到255.3亿元。2015-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仪表制造业市场规模及企业规模统计资料来源:普华有策从国家政策来看,我国将继续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高新技术产业正是实验室仪器设备产品的主要市场,因此,我国实验室仪器设备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报告目录:第一章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概况第一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定义第二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特点分析第三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历程第四节实验分析仪器产业链分析第二章国际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态势分析第一节国际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总体状况分析第二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重点市场分析第三节国际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分析第三章中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经济环境分析一、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二、经济发展主要问题三、未来经济政策分析第二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一、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相关政策二、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相关标准第三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技术环境分析第四章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预测分析第一节当前我国实验分析仪器技术发展现状调研第二节中外实验分析仪器技术差距及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剖析第三节提高我国实验分析仪器技术的对策第四节我国实验分析仪器研发、设计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第五章中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供需状况分析第一节中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规模状况分析第二节中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盈利情况分析第三节中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需求情况分析一、2015-2019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二、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需求特点分析三、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需求预测分析第四节中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供给情况分析一、2015-2019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供给状况分析二、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供给特点分析三、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供给预测分析第五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供需平衡情况分析第六章中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进出口情况分析第一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出口状况分析一、2015-2019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出口状况分析三、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出口情况预测分析第二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进口状况分析一、2015-2019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进口状况分析三、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进口情况预测分析第三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进出口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第七章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细分市场调研分析第一节细分市场(一)一、发展现状调研二、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第二节细分市场(二)一、发展现状调研二、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第八章中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重点区域市场分析第一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区域市场分布状况分析第二节华北地区市场分析一、市场规模状况分析二、市场需求分析第三节东北地区市场分析一、市场规模状况分析二、市场需求分析第四节华东地区市场分析一、市场规模状况分析二、市场需求分析第五节华南地区市场分析一、市场规模状况分析二、市场需求分析第六节华中地区市场分析一、市场规模状况分析二、市场需求分析第五节西部地区市场分析一、市场规模状况分析二、市场需求分析第九章中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产品价格监测一、实验分析仪器市场价格特征二、当前实验分析仪器市场价格评述三、影响实验分析仪器市场价格因素分析四、未来实验分析仪器市场价格走势预测分析第十章实验分析仪器行业上、下游市场分析第一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上游一、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二、行业集中度分析三、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第二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下游一、关注因素分析二、需求特点分析第十一章实验分析仪器行业重点企业发展调研第一节A公司一、企业概述二、实验分析仪器企业产品结构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四、企业发展战略第二节B公司一、企业概述二、企业产品结构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四、企业发展战略第三节C公司一、实验分析仪器企业概述二、企业产品结构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四、企业发展战略第四节D公司一、企业概述二、企业产品结构三、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四、实验分析仪器企业发展战略第五节E公司一、企业概述二、企业产品结构三、实验分析仪器企业经营情况分析四、企业发展战略第十二章实验分析仪器行业风险及对策第一节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二节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投资特性分析一、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进入壁垒二、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盈利模式三、实验分析仪器行业盈利因素第三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行业内竞争二、潜在进入者威胁三、替代品威胁四、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五、买方侃价能力分析第四节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风险及对策一、市场风险及对策二、政策风险及对策三、经营风险及对策四、同业竞争风险及对策五、行业其他风险及对策第十三章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及竞争策略分析第一节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战略一、技术开发战略二、产业战略规划三、业务组合战略四、营销战略规划五、区域战略规划六、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第二节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企业竞争策略分析一、提高我国实验分析仪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二、影响实验分析仪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三、提高实验分析仪器企业竞争力的策略第三节对我国实验分析仪器品牌的战略思考一、实验分析仪器实施品牌战略的意义二、我国实验分析仪器企业的品牌战略三、实验分析仪器品牌战略管理的策略第十四章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建议第一节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市场前景展望第二节2020-2026年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融资环境分析一、企业融资环境概述二、融资渠道分析三、企业融资建议第三节实验分析仪器项目投资建议一、投资环境考察二、投资方向建议三、实验分析仪器项目注意事项1、技术应用注意事项2、项目投资注意事项3、生产开发注意事项4、销售注意事项第四节实验分析仪器行业重点客户战略实施一、实施重点客户战略的必要性二、合理确立重点客户三、对重点客户的营销策略四、强化重点客户的管理五、实施重点客户战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今日科创板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莱伯泰科,公司是专业从事实验分析仪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科技型公司,公司始终致力于研发全自动实验检测平台,联接包括样品采集与处理、自动化进样、分析检测、智能数据分析在内的全检测流程,覆盖并联通实验分析的各个环节,为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医疗制药、地质勘测等领域的用户提供自动化、系统化的实验分析检测整体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全自动多功能高通量热裂解仪器、全自动高通量固相萃取系列仪器、全自动和高通量压力萃取系列仪器、全自动和高通量凝胶净化仪器、全自动高通量多功能组合仪器系列、全自动和高通量样品消解仪器系列、全自动和高通量浓缩产品系列、全自动紫外可见分光光谱仪系列、全自动液相色谱仪系列、全自动核素分离仪器系列、放射性元素富集系列、循环水冷却器、制冷加热循环器(RH40-25A)、微控数显电热板(EG 系列)等。除此之外,公司还向客户提供各类洁净环保型实验室解决方案的实施,包括洁净/超净化学实验室、实验室通风与改造工程等各类实验室业务的具体实施。实验分析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基础活动之一,通过借助专业的、仪器设备,对物质的物理、化学、电学等特性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用以掌握自然规律、指导生产生活。实验分析仪器是用于测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特性的仪器。实验分析仪器可划分为化学实验分析仪器、物性测试分析仪器、光学实验分析仪器、生命科学分析仪器、测量/计量仪器、行业专用分析仪器、在线/过程控制仪器、实验室设备等。其中,按照实验分析流程,化学实验分析仪器可划分为样品前处理仪器和分析测试仪器。公司实验分析仪器产品涵盖了化学实验分析仪器中的上述两个细分类别,涉及化学分析的样品前处理和分析检测全流程。自动化样品前处理仪器是公司目前的核心业务板块和主导产品,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品市场份额位居前列。样品前处理是化学分析流程中十分重要的前置环节,主要功能是将待分析的原始样品或样品组转变成可以进行仪器分析的形态。一个完整的化学分析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步骤:样品采集与制备、样品分解、样品净化、进样、样品测定、数据处理、报告结果及分析。广义而言,前四步均属于样品前处理范畴,即包括样品进入检测仪器之前的所有操作环节。根据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313.87 亿元,在仪器仪表产业中的收入比重为 3.51%;实现利润总额 44.27 亿元,占比 5.22%。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起步较晚,在研发技术、质量和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精密仪器等高精尖领域内尚难与技术实力雄厚的国外厂商竞争,国际巨头在行业内依然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全球的高端产品市场基本被赛默飞、安捷伦、默克、岛津等国际巨头所垄断。但随着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游行业需求的不断释放,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实力的逐步增强,未来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公司的洁净环保型实验室解决方案包括洁净/超净实验室工程、常规化学实验室工程以及实验室的废气废水处理等业务。公司的洁净环保型实验室解决方案属于洁净室工程的细分行业领域。由于洁净实验室工程具有节能环保、污染程度低、对实验室操作人员伤害程度小、具备安全性等特点,因此逐步受到国家的推崇和市场的关注。据中国电子学会测算,2010 年我国洁净室工程市场规模为 328.44 亿元,此后实现快速增长,至 2020 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 1,412.33 亿元,2010-2020 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 15.70%。未来,电子、航空航天、精密仪器、医药等行业的持续增长,将极大拉动洁净室的市场需求,进而带动洁净室工程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一、国内实验分析仪器龙头莱伯泰科成立于2002年,公司自成立之初便专注于科学仪器设备的研发,立志为环境检测、食品安全、医疗卫生、疾病控制、材料研究等众多基础科学及行业应用提供实用可靠的实验室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2020年科创板上市。二、业务分析2017-2019年,营业收入由3.22亿元增长至3.81亿元,复合增长率8.78%,19年同比增长8.86%,2020Q3实现营收同比下降10.76%至2.25亿元;归母净利润由3.22亿元增长至3.81亿元,复合增长率11.57%,19年同比增长1.67%,2020Q3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90%至0.3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由3.22亿元增长至3.81亿元,复合增长率11.57%,19年同比增长10.91%,2020Q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52%至0.38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55亿元、0.44亿元、0.52亿元,19年同比增长18.18%,2020Q3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增长348.25%至0.43亿元。分产品来看,2019年实验分析仪器实现营收2.99亿元,占比79.06%,其中样品前处理仪器实现营收2.03亿元,占比53.75%,分析测试仪器实现营收9580.31万元,占比25.31%;洁净环保型实验室解决方案实现营收5425.24万元,占比14.34%;实验室耗材与顾客服务实现营收2495.89万元,占比6.59%。2019年前五大客户实现营收6831.79万元吗,占比17.95%,其中第一大客户实现营收1797.24万元,占比4.72%。三、核心指标2017-2019年,毛利率由51.98%下降至46.31%;期间费用率由25.95%下降至19.51%,其中销售费用率由19.17%下降至14.79%,管理费用率由6.7%下降至5.19%,财务费用率维持在低位;利润率18年提高至高点17.12%,19年回落至16.21%,加权ROE18年提高至高点22.84%,19年下降至18.79%。四、杜邦分析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由图和数据可知,净资产收益率主要随着利润率而变动。五、研发支出2017-2019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384.94万元、1,336.75万元、2,585.14万元,占比分别为4.3%、3.82%、6.79%。看点:检验检测行业是实验分析仪器的主要下游市场,近年来国内该行业发展迅速,近6 年规模复合增长率达14.8%。国内实验分析仪器企业2019 年营收规模为313.9 亿元,但目前在研发技术、质量和规模等方面与国际巨头存在较大的差距,高端产品市场基本被赛默飞、安捷伦、岛津等所垄断,每年仍有大量仪器需要进口,高端仪器的国产替代空间仍大。
2018年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的考核结果发布,结果显示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近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2018年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的考核结果。据披露,科研设施与仪器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科研设施与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存在部门化、单位化、个人化的倾向,专业化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对科技创新的服务和支撑作用尚需进一步提升。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是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突破关键核心重大科技问题的物质技术基础。未来,进一步提升科研仪器设施利用效率,需要吸收先进经验,并解决目前暴露或潜藏的问题。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审核结果优异的高校、院所以及行业专家等,以分享经验。专事专管后“运转机时提高50%”谈及科研仪器共享,不少业内人士提到一家“标杆级”平台——中科院蛋白质科学研究平台。该平台依托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建立,是国内最高水平的蛋白质科学研究开放共享平台之一,拥有300千伏低温透射电子显微镜、单—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350台(套)仪器设备。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让这350台(套)仪器设备活起来的秘诀,就是把所有仪器都委托平台的专职人员管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科技处处长许航介绍,为了支撑中科院甚至全国的蛋白质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60多位在编的专职人员的技术支撑人才队伍。“这是一个向全国开放的平台,科研人员无需自己购置,可以直接到平台使用,而且有专业人员为大家服务。”许航说。不同于科研院所,高校的仪器设备涉及的研究领域更广泛,增加了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难度及复杂性,北京科技大学也不例外。截至2018底,北京科技大学拥有50万元以上大型科研仪器设备386台(套),设备总值5.76亿元,除老旧仪器、在线检测仪器、仪器配件、正在调试仪器外,均已纳入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北京科技大学资产管理处处长金仁东介绍,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有力支撑下,学校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多个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等奖项,并在《自然》发表多篇论文。但是,这些身怀绝技的重大科研仪器设备在走向社会时却遇到了一个“大坎儿”。金仁东介绍,科研仪器设备必须通过CMA、CNAS等资质认证,检测结果才能得到国际认可,检测结果才具有权威性。“资质认证具有完备的认定体系和科学的检测标准,评审材料要求详实,评审过程复杂严谨,评审专家细致审慎,同时对仪器设备管理流程、测试环境、测试方法等方面要求非常严格。之前,实验室自行开展资质认证工作,实验技术人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金仁东说。为此,北京科技大学自2015年开展机制体制创新探索,成立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率先将公司化运作机制引入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中,全面托管学校实验检测资源和资质建设工作。现在由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牵头,指导实验技术教师开展资质认证工作,承接校外分析检测业务,实现专事专人专责,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成立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后,北京科技大学已获得21大产品领域300余项检测项目的认证资质,累计对外服务5000余次,产出报告7000余份,其中有1000余份资质报告。2018年学校仪器设备平均运行机时比2017年提高了近50%。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段异兵表示,不断强化科技资源共享使用的体制建设和机制改革,顺应了社会公众对财政科技投入的期待。从“服务科研”到“服务+科研”科研支撑部门招人、留人一直是一大难题。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以下简称“青海盐湖所”)对此深有感触。“科研支撑部门的薪资待遇、晋升空间往往弱于科研部门,很难留住年轻人,青海盐湖所作为中科院海拔最高的科研院所,生活和科研条件相对艰苦,就更难吸引年轻血液。”青海盐湖所研究员戈桦说。近年来,青海省的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锂电池产业发展迅速。目前,青海盐湖所已成为青海省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的技术支撑服务平台,支撑着整个青海省的科研和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引进所需人才、留住现有人才成为当务之急。为了留住人才、稳定队伍,使得现有人才能安心地为科研服务,青海盐湖所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改变支撑技术人员仅为科研服务的模式,将“服务科研”变为“服务+科研”的模式。戈桦介绍,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提升技术支撑人员的待遇,重新定位技术支撑人员,鼓励技术支撑人员从事科研仪器的方法学、功能拓展等方面的研究,以拓展仪器的使用领域,鼓励技术支撑人员申请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青海盐湖所所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技术人员马云麒就是受益者之一。负责青海盐湖所热电离质谱仪的使用和维护的马云麒,在新的措施实施后,开展了盐湖硼、锂、氯同位素化学与地球化学研究。3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院关键技术人才项目一项、科学院大型仪器功能开发项目2项,累计获得主持项目经费180万元。戈桦表示,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技术支撑人员的积极性,稳定了人才队伍,让他们安心科研服务工作。“技术支撑人员不仅是科研工作的服务者,还是科研工作的参与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创造者。只要你能撬起地球,青海盐湖所就给你支点。”戈桦说。实行差异性考核多措并举的大背景下,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2018年的考核结果显示,参评的科研仪器年平均有效工作机时为1440小时,平均对外服务机时为240小时。段异兵表示,接下来,要更加重视使用效率评估。如果工作机时达不到一定要求,在国家主管部门考核监督下,仪器所在的法人单位要积极推进开放共享,切实提高使用效率。如果大型科学仪器满负荷运转,即使该仪器未能对外共享使用,也应该肯定该机构的仪器对科研的贡献。“以每年250天工作日、每天8小时计算,大型科研仪器年工作机时达到2000小时,其财政科技投入效率就基本令人满意了。”段异兵说。他认为,要更加重视贵重科学仪器管理。要对50万元~200万元、200万元~1000万元和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实行差异化考核和责任制管理。通常大型科学仪器越贵重,稀缺性越高,共享使用的必要性越大。“贵重仪器共享使用水平提高后,科学仪器的财政科技投入总效率会有相应提高。”段异兵说。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科技创新也是如此。段异兵认为,要更加重视科学仪器的区域均衡,要从优化我国科技创新布局出发,提高财政转移支付的科技投入比重,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推动区域间协同创新。
从1860年克希霍夫和本生应用光谱仪器在一种矿泉水中发现了前所未知的元素铯(Cs)后,人们利用光谱分析方法发现了以前用其他物理或化学方法没有发现过的共十三种稀上元素和五种惰性气体元素,占自然界存在的天然元素总数的1 / 5。在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等基础学科领域,光谱仪器是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仪器;在人类物质生产领域,地质、冶金、化工、医药、材料等工业部门和农、林、牧、渔业中,光谱仪器和光谱分析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检测分析手段,光谱仪器的高灵敏度是建空原子能、半导体和微电子事业、保证超高纯材料质量的物质基础;在医疗诊断、病理分析、病情监护、心药物研制和疗演分析、“三废"检测、环境污染监控、生态平衡研究等领域,光谱仪器和光谱分析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逐渐取代经典的化学或生物学分析检测手段。因此,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很多领域,都离不开光谱仪器和光谱分析。光谱分析发展对其他行业的推动人们从星球的光谱可以推断其表面大气温度,由此又可得到星体本身温度的要点。光源copy的光谱中存在细微的,只有用最精密的手段才可以测得的偏移,偏移取决于光源朝我们来或离我们去的运动速度,根据这一点,可以用光谱分析来测定恒星速度。目前光谱分析已从可见光到不可见光,可以对遥远星球的化学成分进行测定,证明了化学元素的普遍存在。近年来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在不断提高国产光谱仪器质量、增加产品品种、研究开发新型光谱仪器等等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光谱分析的标准水平已成为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业整体技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全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2019,在新的历史阶段,我国仪器产业将继续为国家标准的完善贡献力量,推动科学仪器行业有序、规范、健康发展。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29日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研讨会暨“北科智库”成果发布会,发布了《数说北京科技创新》等6项智库成果。其中《数说北京科技创新》通过研究与发展(R&D)经费、大型科研仪器平台资源、科研论文发表情况、专利授权数量等多个科学技术指标的比较表明,进入新时期,北京科技创新发展保持良好态势。这份报告不仅全面反映了北京地区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发展态势,还将重点指标与国内主要省、市、区进行了横向对比,为全社会了解北京创新提供了一个窗口。研究与发展(R&D)经费全国第四位研究与发展(R&D)经费是指开展研究和发展活动实际支出的全部费用,是评价一个地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数说北京科技创新》报告显示,长期以来,北京地区研究与发展(R&D)经费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截止到2016年,北京地区这一经费达到1484.6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100.6亿元,同比增长7.3%。经过与其他省市横向比较,截止到2016年,北京地区的研究与发展(R&D)经费位居全国第四。该报告显示,2008年以前,北京的这一经费规模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08年江苏省首次超过北京,2011年北京被广东省超过,2014年北京被山东省超过。该报告分析认为,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雄厚的经济实力、企业成为创新活动主体等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尽管经费总量位居第四,2016年北京的研究与发展(R&D)经费在其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也就是研究与发展(R&D)经费强度却是全国最高的,达到5.78%,在全国排名第一位,不仅远高于全国2.11%的平均水平,也高于上海的3.32%、天津的3.00%以及江苏的2.66%。报告分析认为,北京云集了众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且政府研究与发展(R&D)经费投入较多,带动了研究与发展(R&D)经费强度的增长。大型科研仪器总量居全国第一大型科研仪器平台是开展科技活动的物质基础。这些仪器设备包括分析仪器、计量仪器、海洋仪器、地球探测仪器、激光器、医学科研仪器等。根据该报告统计,截止到2016年,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大型科研仪器共有18505台/套,原值合计294.8亿元,总量占当年调查全国大型科研仪器的21.7%,原值占全国的23.9%,所占比重均居全国第一。在北京的这些大型科研仪器中,分析仪器占比最多,可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农业、食品、环境、医疗等各个领域。海洋仪器和天文仪器占比最少,均不足100台/套。该报告同时显示,购置是北京获取大型科研仪器的主要方式,这种情况与全国整体情况一致。其中激光仪器、医学诊断仪器以及地球探测仪器从国外进口的数量占比均超过80%,进口的科研仪器主要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尽管国产化水平依然较低,但随着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国产科研仪器的自主开发,在各项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拉动下,科研仪器国产化也取得一定成果,2016年,北京地区国产化科研仪器总量为4372台/套,占总量的23.6%。科研论文总量全国第一,专利授权量全国第五该报告显示,截止到2015年,北京地区在国内和国际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分别达到66096篇和93502篇,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3.4%和18.5%,而其他省市区这两个数据占全国比重均在11%以下,北京地区发表的科研论文总量稳居全国首位。报告分析认为,科研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反映出北京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国际、国内论文比的角度看,2013年北京发表的国际论文数量首次超过国内论文数量,标志着北京基础研究领域开始更多参与国际学术竞争。专利作为技术发展活动是否活跃的重要标志,其申请数量越多,表明创新能力越强。该报告显示,2016年北京地区专利申请189129件,占全国的5.7%,位居全国第五。尽管如此,在北京的专利中,发明专利自2005年以后申请量就超过了其他两类较为简单的专利,占专利总量50%以上。2016年,北京地区发明专利授权40602件,位居全国第二。报告认为,发明专利作为科技含量较高的专利类型,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在专利领域,北京的创新能力仍然居全国前列。同期发布的还有《京津冀创新共同体——概念、框架与路径》《京津冀传统高耗能产业升级与新兴绿色产业培育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邻避风险防范研究》《京津冀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以及“智能感知城市治理系统”等成果。(记者 詹媛)
如果你想要了解一个领域的前沿成果,那么参加相关的大型展会一般不会错,因为在展会现场你可以见到领域内各式各样的新老厂家,同时可以接触到或是全新或是热门的相关产品。而小编作为仪器人,自然也没有错过之前在南京举办的科仪展。而在科仪展上,给小编留下深刻印象的,并非传统实验室科研中必不可少的实验分析仪器,而是近几年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活跃的3D打印设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事实上,在近期大大小小的数个科仪展上,3D打印相关仪器设备的出场率并不在少数,虽然大部分展会都将其分到了科教相关科研仪器设备的位置,但是,其工作时的匪夷所思,还是能轻松的吸引大量参展观众的目光,同时也吸引了不少精密仪器企业前来交流在相关的仪器制造、元器件及耗材生产上,3D打印的可行性。 对于大多数了解过3D打印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这种想法目前开看是天方夜谭,因为在材料的限制以及工艺精度的制约下,3D打印想要制作科研仪器使用的精密部件仍然存在很大的问题。但是,如果你真的深入去认识这个技术,也许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首先是材料问题,自然,就目前而言我们不会指望3D打印能完美的复制或者生产科研仪器的每一个部分,但是,在材料允许的范围内,引用3D技术却也未尝不可,比如橡胶材料。 其实早在今年2月份,美国每日科学网站就刊登了一则题为《3D打印橡胶材料可自我修复》的文章。文章介绍了一种特殊的3D打印橡胶材料,这种材料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维泰尔比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一方面可利用光聚合作用——即3D打印技术塑造成想要的形状和几何结构,另一方面,依托于材料生产时加入的氧化剂,使得橡胶材料的主要成分——二硫化物基团能够在破裂时重组实现自我修复。 而根据研究人员的相关报告,已经证实了这种产品在电子传感器、复合材料、传统橡胶制品中具备一定的可行性,换言之未来批量投入使用并非妄想。 至于3D打印的精度问题,就更好说明了。事实上,3D打印和传统打印一样,也分精度等级,我们一般看到的存在明显分层问题的3D打印机,其实多用于文创或者教学,相对打印塑性速度快、成本低、便携性强,而用于科研生产、研究模型复制的3D打印机,虽然体积会大许多,工作的速度也会有所减慢,但是打印的过程精度很高,适当打磨之后,打印产品不但精细,而且与预期模型不会产生明显差异。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举个简单的例子,说起精度,我想器官打印足够说明问题了,早在去年年末,俄罗斯宇航员就曾借助无重环境打印出鼠的甲状腺,而最近美媒还有报道称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患者的细胞和生物材料首次实现了心脏3D打印,并且完全血管化,虽然由于大小的原因,无法用于人工移植手术,但是,却从多方面证明3D打印的精度,及相关领域的可行性。 而与之前提过的打印耗材的研发状况一起讨论的话,3D打印在仪器制造、元器件及耗材生产上的运用,前景还是很广阔的。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未来的3D打印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