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研领跑者也需要传承百川灌河

科研领跑者也需要传承

【来源:中国青年报】原始创新的重要程度和艰难程度相当,因此在呼唤原始创新时,我们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呼唤人才。人才分多种,但就“从0到1”的突破而言,我们显然迫切需要领跑者。那么,如何培养领跑者? 带着这个命题,记者对有机超长余辉材料的原始创新团队进行了采访。团队中,现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黄维曾是如今的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安众福的导师,安众福曾是现在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后谷龙的导师。从2010年至今,这师徒3人所在的团队,从零起步,开辟、发展了有机超长余辉材料的研究方向,并持续深入,把这一研究领域从“冷门”做成“热门”。安众福说,这不仅是一个学术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才培养的过程。 “为什么折腾我们!”其实,谷龙读博时,时常对安众福颇有意见。他尤其不能理解的是,怎么导师就是不肯让自己赶快发表一篇论文来缓解毕业压力,非要把一切都打磨“完美”才行。“我觉得已经很够用了!安老师还一直劝我稳住,沉住气。”谷龙回忆2018年的研究过程时说。 “现在我开始自己独立做研究,才发现,当时那些被逼出来的技能全用上了!”近期,谷龙作为第一作者,安众福、黄维作为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一篇有机超长余辉材料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如今他与导师安众福、导师的导师黄维并肩站在一起,都是该领域研究的引领者。 “培养学生,得用心雕琢,还不能让他知道你在雕琢他。科研的快乐,必须他自己一点点摸索出来,才能达到顶峰。”安众福告诉记者,当年导师黄维用在自己身上的教育方法,他也用在了谷龙身上。 一代人培养一代人。那么黄维培养领跑者的思路来自哪里?面对提问,黄维总结了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是惟实。做学术一定要实事求是,踏实和诚信是首要的,这也是科研人员学术生命的底线。还要兼容并包、海纳百川,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都要有开放的心态、广阔的眼界、宽广的胸襟。黄维认为应该鼓励开放、宽松的科研环境,营造大胆探索、勇往直前的学术氛围,鼓励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联合攻关。 第二是惟勤。勤奋虽然是老生常谈,但永不过时。所谓“天道酬勤”,治学之路从来不是平坦的。勤奋敬业,是成就事业的不二法门。黄维介绍,多年来常勉励学生和团队成员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团队一直保持着“5+2、白加黑”的工作作风,“半夜12点灯火通明是常态”,这也是他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就已养成的学术习惯。 第三是惟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黄维认为,作为科技工作者,应该鼓励自由探索,倡导原始创新,不简单跟风、不追捧热点,要有甘坐冷板凳的定力。同时要增强创新自信,克服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心态。 “开道超车”便是一种创新自信的表现,不仅对团队内的成员,在近期西北工业大学和武汉大学共同召开的云端战“疫”班会上,黄维也强调了这一点:“要勇于创新,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在颠覆性科技创新前沿领域抓住机遇、开道超车,努力把我国建设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黄维认为,无论从事何种研究,欲成学术大家,取得原始突破,必要做到惟实、惟勤、惟新。

孔阳

科研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科研管理的痛点在哪里

“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管理规律,尊重科研人员意见。”“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这些话,讲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心坎上,也讲到了当前科研管理的痛点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子都地位更高了,待遇更好了,成果更多了。但奇怪的是,一边干活一边抱怨,一边工作一边吐槽,也是科研人员生活的常态。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良田”,良性竞争可以激起科研人员的斗志,常规、有序的数据报送与依法严谨而符合实际的经费制度也不会妨碍大家安心研究。否则,科研管理可能就事与愿违了。由于管理的行政化,为了职称、课题、评奖、学位点,学术界也有点沦为江湖的感觉,“跑部钱进”、利益交换、党同伐异等现象颇不鲜见。“学霸”“学阀”长期把持,甚至垄断重要学术岗位,严重阻碍“青椒”成长和学术创新。由于地域差异,同样的学术水平,有的地方连副高也评不上,换个地方就可以评教授博导。在日常工作中,各种填表不胜其扰。而经费管理上的预算烦、税费重、报销难,有时候一半的经费都被税费拿走了。此外,不少党政机关高高在上,学者获取哪怕非保密的资料或数据都难乎其难。而没有一手资料,不仅具体对策建议是“空对空”,阐释中国发展的政道法理,提炼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往往也是空中楼阁。科研人员亦平常人,所做的也不过是平常事。他们的特殊在于其所从事的科研,往往是创造性的甚至开拓性的工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非常规性,有时候皓首穷经才能解决一个问题,有时候灵光一现就可能下笔万言。凡此种种,都是与科层制、形式主义和长官意志或者早九晚五的按部就班很难兼容的。所以,尊重科研人员就是要认识到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和规律;要信任他们,打破行政化思维和长官意志,尊重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以专业判断专业;让科研人员不再是科研管理被动的旁观者甚至种种改革的“对象”,而是能动的参与者,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创造,最终形成良性的学术生态和健康的学术共同体。要以平常心来对待科研人员的报酬。有些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往往不理解,为什么科研人员已经有了工资,做课题研究还要劳务费。先不说科研人员从大学到博士的十年苦读,冬三九夏三伏的学术训练,以及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所形成的专业智慧。就是从工作量上来看,科研人员一般没有朝九晚五或者八小时的概念,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完成了教书和其他本职研究工作之外,才会进行做课题、做科研的“业余”劳动。无论是为了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理论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对辛勤劳动的基本尊重,承认科研人员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允许他们获取相应报偿,于情于理于法,都是应该的。科研人员渴望人格被尊重,劳动被承认,他们也有同样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只有将科研管理变成科研服务,真正重视科研,尊重人才,以养士的宽容,给他们静思的空间,给他们参与的机会,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构建自己的话语和理论体系。▲(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颂论形躯

科研两个选择,该跟随兴趣?还是跟随社会需要?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最重要的事,就是做回真实的自己。前一段时间,在一场学术交流会后听到很多年轻学者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作为一个年轻学者,做研究方向选择的时候,是选择自己的学术兴趣好,还是选择当前的学术主潮流好?该如何做选择呢?如何选择自己的科研方向,是很多年轻学者所关注的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当今的学术评价导向造成的困惑。现在很多学术评价都是议论文的影响因子——期刊的IF值为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也就是说学术论文的IF值高,晋升、评奖、申请课题、各种人才计划,甚至研究生的国奖评审和工作应聘等,都会很顺利。如果发表的学术论文IF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同时,学术人也都知道,不同的领域学术期刊的IF是不同的,学术研究也有传统和时尚之别。时髦的热点领域,从事研究的人多,引用率也就高,传统经典的学科,情况就相反。这个问题说大了,就是一个学术评价问题,也会一直会争论下去。但面对现实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们,就面临一个选择问题了。随兴趣?以上说的是客观原因,主要的选择还是一定要以自己的研究兴趣为重,不要随所谓的大流,做学术要有独立的学术人格,才可能有自己的建树!从学术追求上,理应随自己的内心,追求自己的学术兴趣。一旦确定的话,就要全力以赴地去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前进,专心做科研,发挥特长、值得花费精力去钻研的方向。随大流?有的年轻的学者会纠结如果跟随了自己的内心选择然后由于这个社会面临的选择是不容许的呢?自己喜欢的科研方向如果是比较冷门的,社会不是很认可的呢?辛苦读研做科研的几年不就是付之东流了吗?这些都是年轻学者所纠结的点。总之,就是害怕自己选择了自己内心想要的而不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不管是这个困惑是从哪来,科研是该跟随兴趣还是该随大流大多数年轻学者最后的选择都会是偏向于跟随兴趣,毕竟,要自己喜欢的东西才会感兴趣,做起来很认真,到最后才会做到最好。最后,愿正在往科研路上走的你加油!

救世之战

学术科研圈这些不能错过的公众号你关注了吗?

小编为你准备了一些生物/医学科研类的特别好特别好的公众号,快看看还有没有你不知道的。他们在圈内拥有很好的口碑,更有丰富且高质量的学术信息与特色服务,真的是良心推荐,各位尽情享用、拿走不谢! 一:传播最新科研资讯类生物谷致力于为生命科学领域科研人群、生物医药产业界人士分享最新鲜的生命科学研究资讯、最齐全的生物医药产业动态。在这里,趣味科普与行业干货起飞,学术大咖与吃瓜群众同乐。还有更多精彩活动等着你!曾数度被用户点评为学术界公众号的一股清流。中国生物技术网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官方微信平台。每日为生物领域专业人员和爱好者分享全球前沿、热点学术信息、致力于打造集学术研讨、经验分享、共同进步为一体的媒体平台。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知了窝知了窝生物由数位海龟背景的生物博士组成,是一个面向生物科研工作者的知识社区,提供最新科研资讯、优秀论文解读/推荐、科研问答、常用实验及其技巧等,集科研知识和科研社交于一体,打造全国知名的学术社区BioArtBioArt致力于分享生命科学领域学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及时报道和评论生命科学领域有料的动态,BioArt也是一个生命科学领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舞台,循“自由之思想”与“独立之精神”为往圣继绝学二:介绍实验技能类(会综合介绍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比如RT-PCR、WB、SIC等)实验万事屋文献总是乏味,科研一向无聊,“实验万事屋”旨在拯救医界同仁于寂寞无聊,每天坚持抖落科研内幕,分享实验心得,搜集科研资讯,激发您的科研兴趣,传授实用的科研方法思路。做不做科研,从医之路大不同,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科研道路上,我们与您一路同行。生物学霸[生物学霸]是丁香园旗下专为生命科学领域科研人员打造的公众号,致力于让科研更简单更快乐。你可以查找实验protocol、免费下载文献。科研小助手科研总是太无聊,文献天书亦乏味,实验也不要不要,paper之路总遥遥。科研小助手旨在解救广大同胞于此困扰。我们会每天分享实验心得,传递最新科研资讯,解读各类科研方法与思路,希望我们能成为各位给力的科研小助手,科研助动力弗雷赛斯Freescience是浙江大学医学院几个硕博士发起创建的非盈利组织,旨在最广泛分享有价值的科研技能和知识;Freescience的宗旨:“科学自由分享、人人平等,共求真理。”三:有关文献阅读或者论文撰写类小张聊科研聊聊跟科研有关的感想心得,如基金、文章和实验科研论文时间丁香园旗下科研资讯平台,致力于传播最具价值的科研资讯解螺旋中国临床医学的科研成长平台。医生做科研就像减肥一样,目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但是过程却无比痛苦。解螺旋有三宝:科研套路、知识课程和会员服务。我们解构科研,挖掘效率捷径,授医生以渔,令你从容应对科研成长之需。科研圈“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运营,第一时间图送顶级学术期刊摘要、前沿研究成果、精彩讲座与会议报告,服务一线科研人员四:有关博士生活募格学术募格学术提供科研工作者关心的各类学术与生活相关资讯与信息,帮组科研工作者更好的发表英文学术文章,助力于中国学术之崛起。真正搞科研的人,时间永远都不够用,与其把时间花在那些没有逻辑、没有价值的文章上,不如关注一些真正有质量的内容,安安静静的学点东西,把宝贵的时间花在正确的地方。

第四维

半数科研人入行到离开不到5年 学术“临时工”何去何从

最近国外一项研究分析了50年来10万多名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趋势,发现如今同一时间进入学术界的科学家流失一半只需要 5 年,而 60 年代的这一数据是 35 年。 在过去五十多年中,高学历科研人才的数量不断增加,大学和科研机构的职位数量却增长却相对缓慢。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学术生涯的持续时间可以作为评估学术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准。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轨迹进行了追踪,量化分析人员流失情况,并寻找早期职业生涯中预测未来发展的因素,相关论文于 12 月 11 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本次研究在物理学、生命科学和工程与计算机科学三大领域中,选取天文学、生态学和机器人学三个学科,研究将所有的论文作者分为第一作者和支持作者两大类,只要曾经在任何一篇论文中担任第一作者就可以被归类为第一作者。 接下来,他们统计每位作者进入科研领域的时间(首次发表论文时间)、发表论文的数量和退出科研领域的时间(最后一次发表论文时间)。在数据的最后三年中有论文发表的作者被视为仍然活跃,其中活跃时间超过 20 年的作者被归类为终身职业科学家,不足 20 年的被认为无法定义当前职业状态,被从数据中剔除。 从入门到半数转行只要 5 年研究发现,支持作者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如今只有不到 40% 的研究人员有机会担任第一作者,而在六七十年代,约 75% 的人都有机会。经过进一步计算和模型验证,论文作者认为这一趋势与流动人员(即只发表了一篇文章就退出学术界的人)的增加无关,也不是团队规模增长必然导致的统计学结果。不过在现实中,较大的团队往往并非由多个全职科学家构成(这种情况在小团队中更普遍),而是会招募一些支持人员。 第一作者占比变化曲线,黑色为天文学,橙色为生态学,蓝色为机器人学。横轴为年份队列(由首次发表论文时间定义)。在生态学和机器人学领域,第一作者和支持作者流失的速度相似,而在天文学领域支持作者流失的速度更快。此外,近年来发表一篇论文后就离开科研领域的作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第一作者。这类作者的比例不同领域差异较大,在天文学领域较低。总的来说,流动人员比例在 90 年代前保持相对稳定,此后开始增加。 研究还指出,直到 80 年代之前,超过一半科研人的职业寿命大于 20 年,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能在科学界度过完整的职业生涯,然而近年来科研人员的职业寿命正在不断缩短。为了量化评估研究人员流失的速度,研究定义了一个“半衰期”,即半数流失时间:将同一年进入科研行业(即发表第一篇论文)的作者划分为一个队列,并评估每个队列中一半人退出行业的时间。统计显示,天文学领域的半数流失时间由 60 年代的 35 年降到了 5 年(2007年),其他两个领域的半数流失时间还要更短。 不同年份队列的半数流失时间变化曲线。接下来,研究分析了能够预测研究人员职业寿命的一些因素。研究论文中指出:“我们发现,对于第一作者,发表数量始终是一个预测职业寿命的显著因素。我们还发现在年份较早的队列中,引用数量增加能够减少退出的风险,但是在近些年中,模型中占主导作用的还是发表数量,而引用数量产生了较弱的独立影响。对于支持作者而言,发表数量的影响较弱,年份最晚的队列除外。” 科研人员的兴趣正发生转移论文第一作者、印第安纳大学信息学、计算和工程学院副教授 Stasa Milojevic 说:“这一现象的核心在于,博士的数量增长幅度远大于终身教职的数量增长。学术界的传统是一种学徒制,导师努力培养能够取代自己的人,但是这个系统与科学界新的‘产业模型’之间出现了断层,后者需要的是大量具备高度分化的专业技能的专家。” Milojevic 指出,机器人学领域的人员流失率最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容易在私企找到高收入的工作;相比之下,天文学领域在大学之外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她还强调,研究仅仅反映了一种现状,改变这一状况需要政策层面的干预。 也有专家认为,科研领域人才供过于求的程度被夸大了,不应高估科研人员对终身职位的兴趣。多个研究探索了科研人员的兴趣转移,例如 2017 年,康奈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三分之一的 PhD 对学术界完全不感兴趣。研究人员对美国 39 所研究型大学的 854 名博士生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开始读博时 80% 的学生对学术界的职业发展感兴趣,而到毕业前夕,对学术界完全失去兴趣的学生达到了三分之一。与此同时,他们对得到教职或成功申请经费始终保持较低的预期,说明这并非影响他们兴趣的因素。 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指出,如果私企想要招募高学历人才,或许不该模仿学术界的环境;大部分离开学术界的人都不愿意继续从事基础研究或策划研究项目,而对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更感兴趣。

荡荡默默

如何培养良好的科研品味(Research Taste)?

正如我们每个人都会培养对书籍、音乐、艺术品和食物的品味一样,每位研究者也会最终形成对研究问题的品味,所以应该花时间来培养“好品味”。世界上有很多充满挑战的问题亟待解决,但作为研究者,我们的时间和能力范围有限。因此,在选择问题时培养良好的品味非常重要,这样我们才能最终解决那些值得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问题。许多研究问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花些时间培养对问题的鉴赏力是值得的。培养品味需要积极的尝试和丰富的经历,无论好坏都有价值。无论是设计师,建筑师,程序员还是经理,许多职业都需要培养良好的品味。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培养科研品味,尽管其中一些建议是具有普适性的。培养自己的研究品味。我们并非天生就具有好(或坏)品味,而是通过接受教育以及获得不同的机会和经历来培养。在任何领域都应该培养品味,科研也不例外。本文将给出一些培养科研品味的建议。寻找有品味的人也许培养良好品味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与有良好品味的人交往并向他们学习。这样的人通常得到普遍认可,而且很容易辨别。就像你知道某些朋友在音乐、绘画或食物方面很精通(因为你总是向他们寻求相关建议)。科研领域也有“思想领袖”,他们在科研问题上的良好品味得到广泛认可。稍微调查一下,就能知道这些人是谁。可以问问同事有哪些人,看看他们的研究方向是否引领流行趋势。在谷歌学术上随便找找,看看你所在领域的哪些研究者发表了被引次数最多的文章。其中有哪些研究者与你的研究方向相同,然后努力与他们取得联系,交换意见,并作为学徒与他们一起工作。博士生要善于寻找这些研究者作为潜在的科研顾问。博士生涯可能是培养研究品味的最重要阶段,你的品味很大程度会受到导师的影响,所以花时间找一个能提升你研究品味的导师,也许是你作为博士生所做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阅读前沿会议记录,并就你所在领域的研究问题和趋势发表意见了解你所在领域的“顶级”会议情况。跟踪会议进程,以确定你所在领域最好的研究者正在从事的方向。你不一定要“追赶潮流”,立马开始研究今年会议上热门的研究领域,但了解最新的趋势肯定没什么坏处,即使你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研究。让自己接触最新的趋势,并对其发表(正面或负面的)意见,是培养科研品味的重要一步。通常没有必要阅读整个会议记录来了解某个领域正在发生的事情,只需查看会议名称和论文分组,就可以帮助你快速确定哪些领域得到了学术圈的大量关注。大量取样并进行实验在任何领域内培养品味都需要接触许多或好或坏的例子。正如在尝试过平庸的菜肴或表演之后,我们更容易欣赏到真正优质的东西,因为每一次体验都能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东西,对各种各样的研究问题(和解决方案)取样研究是培养科研品味的必要步骤。在培养音乐品味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了解新艺术家和新专辑,听一些新颖的题材,有时甚至强迫自己听一些不那么喜欢的音乐。同样,在科研中,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实验和取样来培养品味。研究那些我们已经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可能很诱人(当然也更容易),但这最终会导致科研变得枯燥乏味。作为研究者,我们应该不断学习新技术、新工具,了解新问题、新方法。遇到的某些话题、领域和解决方案可能非常无聊,但这些“糟糕的样本”最终会帮助我们确定:在研究问题或解决方案中,哪些方面是我们喜欢的,哪些是不喜欢的。 列一个兴趣清单,并将你最喜欢的观点和同事交流列出清晰的研究想法,并定期与同事交流,是确保你对新颖且富有创造性观点保持良好兴趣的另一种方式。比如说定期和一小群值得信任的同事交流论文和观点,通常一周多次。参加会议就像音乐爱好者参加现场音乐会,读书爱好者参加阅读会一样,作为研究者,你也应该参加科研会议。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你所在领域的重要会议是值得的。参加一个重要的科研会议可以确保你了解最新的研究趋势(但要防止“走过场”——也就是说,仅仅出席了会议,却没有对会议内容上心)。然而,比参加会议更重要的是约见其他研究者。学术会议是一个绝佳的平台来寻找有科研品味的人,以及与其他研究者进行交流,这可以帮助你对各种研究问题和领域形成自己的观点。作为一个研究者,这些交流和互动都是培养科研品味的一部分。考虑那些支撑科研论文或项目的原理没有科研论文(或项目)是完美的。事实上,大多数论文都有缺陷,甚至是严重缺陷。然而,论文发表通常不是为了生产商品,而是为了呈现研究者们想要表达的一些基本概念或想法。在阅读科研论文时,人们很容易因为论文不流畅、虚假评估或阐述不当而对其不屑一顾。其实应该试着深入挖掘并理解审稿人可能在某篇论文中看到的价值。例如,一篇论文可能发展出一种新的理论;可能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可能为研究开辟出新的途径;也可能横跨了多个学科;或者更清楚地解释了一个老问题。撇开具体实例的缺陷,我们应该考虑某个特定方法或解决方案的基本理论或概念是否有价值。

红蚂蚁

如果你喜欢科研,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

如果你喜欢科研,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一份来自荷兰的数据显示,教授们用于自己研究的时间相当的少。在大学系统之外开展科研可能更容易。图片来源:iStock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和朋友们聊了好几次,我想知道大学现在究竟变成什么样。这些朋友要么正在读博,要么正在考虑读博,我们不可避免地转而讨论学术界这份工作是否值得。简而言之,他们想要一种生活,能有自己的时间来深入思考自己的学术领域。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探讨的是学术界的本质。大学本应该为认真思考提供空间。但在聊天结束后,我想知道,我的朋友们在大学系统之外,追求这一目标是否会有更好的运气。令人沮丧的是,一篇关于荷兰研究人员如何度过时间的文章,引发了我的思考。教授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研究(尽管管理部门表面上承诺会给予教授们科研的时间),而且工作时间长的可怕。那些有幸成为全职教授的人——对于苦苦挣扎的初级学者来说,这被认为是隧道尽头的光明——他们只把17%的时间花在自己的研究上。教学、科研监督以及“管理和组织任务”相对而言都是更大的承诺。而副教授和助理教授自己挤出的研究时长结果也好不到哪去。科研人员的时间去哪了?这并不是许多科研人员工作的初衷。近一半大学科研人员抱怨,称他们最终做的研究比预期的少(女性在这方面受到的待遇尤其不公平)。但调查结果也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做好研究仍然是学者们早上起床的主要原因。对于许多读者来说,这些数字可能并不吃惊。但是,退一步想这意味着什么?在学术上取得进步往往与你最初要进入学术界的目的相去甚远。过度工作也很普遍。全职教授的平均工作时间比他们规定的合同时间长45% —— 假设一份合同为每周38小时,(如报告说的一样),这意味着每周需要工作55小时,或者每天工作11小时。助理教授和副教授级别的员工在合同时间外还额外投入了29%的时间。让我们来算一下。如果全职教授平均每周工作55小时,并将17%的时间用于研究,那么他们每周大约要花费9小时20分钟来从事自己的研究。那么现在,正如我问我的朋友们,如果你做兼职工作来支付账单,并且这份兼职恰好是你的研究领域,这会花费你多少时间?如果全职教授每周工作55小时,那在本职工作上,他每周投入4天,每周工作30小时,这样你每周就能有大约25小时的研究时间。当然,有一些明显的限制和警告也要指出,如果你的研究需要一台一百万英磅的显微镜,那么你将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机构的职位。如果你只喜欢教书,那么这种权衡就不值得了。在没有学生和同事的工作环境中,坚持你的研究承诺必然会更加困难—— 研究经费毕竟是属于集体的。图书馆和期刊的访问也可能很棘手---没有获得大学的批准,你会被会议、期刊、潜在合作者或媒体当作“独立学者”认真对待吗?这就是答案所在,正如我对我的朋友们说的那样,如果你的目标是纯粹的科研,想有时间深入思考并发表学术论文——而不是在意完整的职业生涯、声誉、教学或商业合作——那么学术界可能不适合你。作者:David Matthews是Times Higher Ecation驻柏林的一名记者。参考文献:https://www.timeshigherecation.com/blog/if-you-love-research-academia-may-not-be-you版权声明本文由ScienceOpen苏州办公室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本文至朋友圈,公众号转载请联系 haibao.xue@scienceopen.com

九朵云

“学术硕鼠”频现,须科研领域掘地三尺

2019年12月30日,吉林省松原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及张磊贪污一案。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李宁同张磊利用其管理课题经费的职务便利,自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期间,采取侵吞、骗取、虚开发票、虚列劳务支出等手段,贪污课题科研经费共计人民币3756万余元。(12月31日央视网)事实上,早在2014年10月,7名教授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金两千多万元的消息震惊坊间,科研经费的“潜规则”,再次被翻出台面,利益输出方法花样百出、令人咋舌。一些表面上看成果卓著的科研人员,暗地里却是腐败分子,严重侵蚀和亵渎了圣洁的科技领域。特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宁,也沦为“学术硕鼠”之一,伙同他人贪污经费3756万元,科研经费腐败频发,值得科技部门、高校及科研机构反思。不可否认,高校及公立科研机构,既有取之不尽的科研经费,又有用之不竭的项目资金,科研人员更可以做官与做学术两不误。事实上,正是看到了为官者在学术领域中的通赢与通吃现象,所以才会有大量的教授甘于去做一些琐碎的行政事务,甘于以牺牲学术研究时间为代价,去换取行政职务,以及蛰伏在官位之上的诸多权力。而在学术界,拥有官位与权力,就意味着拥有大量的科研经费以及各种社会特殊资源,行政至上而非学术至上,实际上已经牢牢主宰了学术界的地位与方向。一些科研人员,占着国家宝贵的科研资源,拿着国家有限的科研经费,却干着中饱私囊的勾当:“争名夺利”成了他们的科研项目,“套取资金”成了他们的发明创造,而“玩弄女性”,则俨然成了他们的科技成果。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对于这些披着科学技术华丽外衣的腐败分子,科技部门及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却视而不见,表明科技领域在选人用人上明显失察,在对科研人员及其项目经费的监管上明显缺位。可见,揪出李宁等“学术硕鼠”,科研领域还须挖地三尺,挖出更多腐败分子。换言之,“学术硕鼠”频现,当反思科研监管漏洞,同时也给科技领域带来深刻警示:对院士评选及科研人员的日常监管,应拿“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去考量。这是因为,一个道德品质败坏的院士及科研人员,不可能会安心搞科学研究的;退一步讲,即便是搞科研,其“发明创造”及“科研成果”,也是对国家和人民毫无益处,甚至是有害的。特别是,加强对重大科技项目及经费的监管及审计,显得尤为迫切。* 以上只是作者个人言论,不代表本网观点

还乡而立

研究生必备的科研技能|如何跟踪领域大牛和顶级期刊?

做科研啊,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是个真理。但是,如何站?站哪里?怎么站得稳?就真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所以,今天荣格格就分享给大家几招,让我们的小可爱,既要站得高,还要站得稳!本文主要解决了以下三个问题:找到巨人期刊找寻科研巨人追踪科研巨人及期刊准备好了吗?荣格格驾到!今天啊,絮叨本格格又双叒上线了,再次重现金句场面:“科研啊,就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问题来了,巨人在哪里?怎么找巨人?虽说巨人站在哪里,特效都闪着金光,插着翅膀。但是!!不依靠下面的几个方法,还真的很难有种,OMG,是我愿意找寻的良人啊啊啊!!所以说呢,今日啊,荣格格就带着大家一起寻宝咯。主要做下面这三件事:1.找到巨人期刊2.找寻科研巨人3.追踪科研巨人及期刊诶,我怎么越看越不对劲??这好像就是,恋爱邂逅三部曲啊,第一步,锁定女神小区;第二步,认准女神本人;第三步,悄眯跟着认认门儿。哈哈哈哈,开个玩笑,那我们现在开始吧!首先啊,我们可不能着急出动昂,必须先来探探情况可好。要找巨人,就得看看巨人的特征是啥,免得到时候两眼抓瞎。在科研领域中啊,我们一般评判一个期刊是不是巨人期刊,看的是期刊的影响因子,简称IF,它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中的一项数据,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PS:这里没记住也没关系昂,完全没有影响)。我来给大家举颗栗子。比如呢,某个期刊近2年共发表了1000篇论文,总的引用次数是2000次,所以这个期刊的影响因子就是2000/1000=2。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是想评判一个人是不是科研巨人,也有属于某人的专属标准哦,那就是h-index,即某人有h篇论文被引用了h次。再举颗栗子吧,比如说赫赫有名的大科学家霍金,他的h-index是125,也就是说,霍金先生有125篇文章被引用了125次以上。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这个指标,同时兼顾了论文的质量和产量。假如你只有1篇文章被引用100次,而其他文章都是0次,那你的h-index也仅仅是1。所以可想而知,霍金是不是很厉害!不仅高质,而且是名副其实的高产科学家啊,真的值得我们所有人尊敬与敬畏。当然,荣格格这里提到的两个指标,都是学术界比较常用的评价指标,但也存在不完美的地方。例如,这些指标可能会存在学科偏差,因此也只限于同一学科进行比较,甚至仅限于同一子学科领域进行比较,跨学科的比较意义就不是很大。举颗栗子,应用学科学者的h-index,往往会比纯理论学科学者的指数要高一些。因为啊,应用学科有“三多特征”:学者数量多,论文数量多,论文个人产量多,可以进行相互引用,但在纯理论的研究领域,即使是顶级学者,他们的论文数量也不多,而且很难做到高产。真的是“隔行如隔山,座座都难翻啊”。如何寻找领域内的顶级期刊会议?好啦,在熟悉最基本的几个数据之后,我们就要来找找,巨人们都住在哪里?当然是住在豪华VIP区啊——当然是顶尖期刊咯。以下就是荣格格总结的几个方法,略长,您老慢慢享用!1. 谷歌学术谷歌学术就为我们提供了各领域的热门出版物列表,大家可以点击下方链接进入,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view_op=top_venues&hl=zh-CN或者,直接在谷歌学术首页找到左上角的菜单栏,然后点击统计指标可以进入~进入之后就是下面这个样子的:之后我们就可以点击类别,根据类别呢,大家就可以选择研究领域大类,子类,每个子类会显示出按h-index排序top20的顶级期刊或者会议。这里举颗栗子。下图就是荣格格搜索的,社会科学大类中,中国历史研究子类的相关出版物排名:2. 百度学术要说这谷歌学术啊,毕竟是国外网站,因此主要侧重于英文期刊。如果大家想要找找中文期刊,那还是百度学术比较在行啦。可以点击下方链接直接进入首页:https://xueshu..com/usercenter/journal/navigation?query=&language=1然后选择期刊频道,就可以看到各学科的中文期刊,以及他们的影响因子了。3. 小木虫除了上述两个网站,不得不提的就是小!木!虫!它虽然是一个科研相关的论坛,但活跃度非常高。我们也可以在小木虫的期刊栏目里面,查看各个期刊的网友评价,和他们的历史影响因子。同样,点击下方链接就可以进入小木虫首页啦:http://muchong.com/journal.php那我们在寻找到领域内的顶级期刊会议后,就可以持续追踪该期刊会议的更新(这一部分会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着重提到),例如会议每年召开后,都会发布相应的会议论文集,期刊也会定期发布电子版,都可以在相应的文献检索网站下载。如何寻找领域内的顶级学者?废话不多说,荣格格赶紧带着大家来看看巨人长什么样子吧,是不是都等的迫不及待了哈哈!1. 谷歌学术我们在确定好领域的关键词后,就可以直接在谷歌学术中搜索领域关键词了,然后就能看到该领域的很多高引用论文,就像下图这样: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高引用论文的名字下方,有的论文作者名字有下划线,这时候就可以直接点击该作者名字,即可查看此作者的论文发表情况。可以从上图中看出,这位作者的h-index是21,应该算是该领域的大牛学者啦。2. 百度学术同样的,我们中国巨人的查找当然是百度学术在行。有一些国内的作者可能在谷歌学术没有被正确识别,这就需要百度学术出马了!一般来说,百度学术都会有完整的报告可以查看。首先,进入百度学术的学者专栏https://xueshu..com/usercenter/data/authorchannel?cmd=frontpage然后输入学者的名字,就可以查看学者的学术分析报告,就像下图这样:3. 专业报告除了上面两种方法啊,有一些学术论文出版机构也会定期出报告,例如中国高被引学者名单,根据这些名单,我们也可以发现相应领域的大牛学者, 链接如下:https://www.elsevier.com/zh-cn/solutions/scopus/most-cited/2019当然,相比于谷歌和百度学术网站,这些名单的数量远远不够,所以啊,可以当作大家的一个额外参考选项。持续跟踪订阅好啦,到这里为止,巨人也见到了,还知道人家住在哪里,下一步就是!持续出击,紧密跟踪。跟随大佬的步伐,那准是通向光明之道啊。1. 谷歌学术我们可以在谷歌学术中轻松对巨人进行跟踪。其中啊,谷歌学术的订阅分为订阅作者和订阅搜索词的结果。这个设计真的非常人性化,大家可以随时用起来哦。在谷歌学术的搜索结果左下角,有创建快讯选项创建快讯含义就是刚刚荣格格提到的,如果指定关键词的搜索结果或学者个人动态有更新,那么谷歌学术也会及时发送邮件通知。所以这里的灵活度很高,大家可以在搜索词中加入期刊名、作者名,或者是领域名称。如果有满足条件的文章出现,谷歌学术就会立即发送邮件进行通知。2. 百度学术百度学术也提供了与谷歌学术类似的功能:点击添加订阅后,百度学术就会根据我们的搜索关键词,自动生成邮件通知。Ending!!杀青快乐!!今天这波热乎干货的发放就到此为止了,不知道您还满意不?希望大家看完真的会有收获,更重要的是,看得开心!喜欢荣格格或者不喜欢,都可以!当然,喜欢我还是最好的!因为,我想和你成为好朋友,想成为大家科研路上的开心果呐~

捕蝇人

浅谈科研学术论文选题应避免的问题

科学研究的实践证明,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也就是说,一篇科研学术论文的价值关键并不只在于写作的技巧,也要注意研究工作本身,在于选择了什么样的课题。选题是否适当,直接关系到学术论文的价值大小和写作的成功与否。达晋编译通过经验总结指出,科研学术论文选题应当避免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选题不够审慎,价值不大。有的作者没有经过价值评估就随意确定一个选题,而自己对这个选题没有深入研究,不了解该选题的当前研究状况以及对当前工作有何作用和意义,也没有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或征求他人的意见,更不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结果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写出来的东西却没有太大价值。所以在确定选题时,应当考虑它有没有研究价值,或者是学术价值、社会价值。选题没有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情况:1.落后于社会和学科发展,过于陈旧。在学术研究中,有的选题与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某一社会发展阶段过去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再研究就没有意义了。2.重复他人研究,没有独到见解。有的人没有良好的科研意识和习惯,选题时不做调查和比较,只凭感觉,想当然,随意性太强,以至于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了,却发现这个选题已经有人研究过了,而且对照一下,自己并没有新的补充和发现,这样完全重复他人研究过的选题没有太大价值。3.脱离实际工作,远离现实需要。有些作者虽然长期从事应用性、实践性学科的研究,对该学科非常熟悉,但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大量需要解决或探讨的实践和理论问题却往往视而不见,或者选题脱离实际工作,并非当前工作实践或理论所需,这样写出来的论文自然价值不大。根本原因还是缺乏学术意识,不能及时捕捉到切近实践的有价值选题。4.过小过易,水平不高。有的作者由于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写论文有畏难情绪,或者只想应付过关,往往出现选题过小或过易的情况。选题过小,限制了作者的水平发挥,即使文章写得再好,在该学科很多重要且亟需解决的问题面前仍显得无足轻重,没有代表性,也就没有太大价值;选题过于容易,没有难点,轻而易举就能完成,这样的论文虽然不能说都是低水平的,但基本可以说是不会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的。5.不注意优化和深化选题。选题一般是作者在开始着手研究之前,受某一资料启发或某一客观现象的触发而产生的。但在充分占有了该选题的大量材料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很可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产生一些新的想法,促使作者对原来的选题做一定的调整或修正,使选题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深化。而有些没有经验的作者往往没有这个意识,只知道按照原来的构想和思路选择材料,展开论述。二是选题不切实际,难以驾驭。有的作者由于缺乏研究和写作经验,没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又不能对自己的能力、水平和研究条件做出正确的估价,往往不切实际,选择一些自己驾驭不了的论题,结果不是半途而废,就是重新选题,或者草率收场。选题不切实际,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1.选题过大。一般的选题原则是大小要适中。过大,容易空洞无物;过小,又发挥不了作者的实际水平。要在有研究价值的前提下选择较小的题目,因为小则容易出新,容易写实、写好。对非专门研究者或初学者来说,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以小见大,选择相对较小的、容易驾驭的论题,这样往往能把问题讲深讲透。2.选题过难。有些论文的选题过难,涉及的内容太深,太复杂,超越了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也不容易写好。所以选题要难易适度,要选择自己所熟悉、感兴趣、能够驾驭得了的论题。3.选题类型不合适。学术论文又分若干类型,不同的作者应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有的人在研究或写作时不考虑这一点,不知道扬长避短,化劣势为优势,适合选调研型的却选了论证型或考证型、争鸣型,适合选论证型的却选了调研型或实验型,其研究或写作的结果自然不会太理想。4.选题超出了专业范围。有的人不是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选题,而是凭一时兴致,就贸然涉足其他学科领域。虽然不能说没有成功的可能性,但作为初学者,在专业知识的积累、资料搜集的途径和进行实验的时间、条件等方面都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也有些作者喜欢在边缘学科或交叉学科中选题,认为这样容易出成果,但因为对有的学科过于陌生,写作时力不从心,结果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