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专家谈】加快科研信息化发展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暴风犬

【专家谈】加快科研信息化发展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018年5月28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创新决胜未来,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习总书记讲话是对我国十九大提出的科技强国战略的具体阐述,为我国科技创新明确了目标,指明了道路,确立了重点。笔者认为,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应该高度重视我国科研信息化的发展,才能更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当今世界是信息化世界,科技创新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科研信息化就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信息化,包括创新的主体、对象、工具及活动过程的信息化,是重要科研创新要素。科研信息化是科研与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是提升国家战略性产业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使科研方式转变、提高科研效率和产出的有力抓手。2016年7月,《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首次提出要“加快科研信息化”。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方面推动我国科研信息化的发展,服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 一、实施大数据时代的科研信息化推进工程进入新世纪以来,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均将推进科研信息化作为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战略举措,持续开展规划和部署,不断投入巨资,以持续提升科研信息化能力和科研信息化环境建设。随着科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全球科技竞争进入新阶段,各国科技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数据驱动科技创新的能力,我国已经投入巨资建设了相当数量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科技专项,这些设施和重大项目,产生了海量科学数据,例如,我国天眼“FAST”每天观测数据达5TB。我国需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大数据时代的国家科研信息化推进工程,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集成共享与无缝整合,贯通整个科研活动创新链条,切实提升我国整体原始科技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在重大学科前沿问题和重要战略必争领域抢先取得突破,实现跨越发展。因此,应重点在诸如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脑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新材料与新能源、网络空间与信息安全、空间科学、高能物理等基础和前沿领域,实施国家科研信息化重大示范计划,依托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科学大数据平台,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科研协作工具和面向科学计算的科研协作环境等能力,推动基础和前沿科技领域的原始创新。 二、聚焦突破卡脖子的科研信息化软件和研发平台我国在相当多产业领域和科研工作中所采用的仿真模拟、计算软件都是由国外研发,缺乏自主产权的核心软件与算法,无法满足产业转型的自主创新需求。由于缺少国产替代软件,很难在战略和核心科研领域发起类似ICT领域的去“IOE”行动。甚至在部分领域,例如核物理、大飞机研制等战略性领域,面临国外对核心软件进行封锁的困境,成为制约创新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和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核心制造业及战略新兴产业普遍面临缺乏自主产权的核心系统软件,也为国家信息安全带来极大风险,这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转型、产业升级中的主要矛盾,即基础核心软件自主研发能力无法满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为此,国家应实施基础核心软件的自主研发计划,开展能源、制造业、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等行业的基础、核心软件的自主研发,打破发达国家对这些领域核心软件的垄断,实现一批体系结构、算法模式、设计软件的研发突破和应用推广,提升我国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为我国深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奠定核心科研信息化能力。 三、实施国家科研信息化重大基础设施计划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国家对科研专项投入的加大,我国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力已有显著提升,但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着显著差距。如在基础网络方面,全球先进科研网络带宽已经超过100Gbps水平,而国内科研主干网刚达到10Gbps~100Gbps量级,终端接入网络带宽普遍仅为10Mbps水平。网络链接问题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科研信息化深入应用的瓶颈,造成诸如“快递科研数据硬盘”的普遍现象。如在超级计算方面,我国超级计算机已10次蝉联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的冠军。但由于诸如在运营机制、协同设计、软件算法等环节的不足,影响了我国超级计算机的效用。科研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并不取决于个别项目的单次投入和建设规模,也不取决于某信息系统的单一硬件性能指标,而是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充分集成网络带宽、数据存储、计算能力等,实现共有共享。其中任何一个“齿轮”咬合不严,都会削弱整个信息系统应有的服务交付能力和对科研的实际支撑作用。因此,我国应基于中国科技网、中国教育网建设超高速科研专用网络,连接已有的和在建的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野外观测台站以及国家、地方、研究机构、高校等各级超算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设施间集约集成、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构建支撑新型科研模式以及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一代科研信息化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实现我国科技投资的效用最大化,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作者:陈明奇 中科院办公厅网信办副主任、网信处处长)

弗拉德

《中国科研信息化蓝皮书》向全球发布

4日,第五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大会正式发布了《中国科研信息化蓝皮书》的首部英文版图书《China’s e-Science Blue Book 2018》。该书由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家网信办、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社科院、自然基金委、中国农科院共同编撰,国际著名出版集团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发行。这是该报告首次正式出版英文版并向海内外公开发行。该书分为科技前沿研究、重点项目进展、交叉学科应用三个篇章。以“天眼”“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北斗导航卫星时间系统”等重大科研成果为例,系统地介绍了信息化支撑天文学、空间科学、海洋声学等科技领域研究,从我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的重大成果、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等方面总结归纳过去两年间中国科研信息化的主要进展。本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由中科院联合科技部、中国科协等单位共同主办,中科院办公厅与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办。大会特别邀请了包括8名院士在内的23位专家分享观点。中科院副院长李树深指出,中科院目前在芯片研发、先进网络、超级计算、量子计算、自主应用软件研发等方面部署和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中科院将继续打造以中国科技云为核心的新一代国家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智能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另外,首届中国开源科学软件创意大赛颁奖仪式在会上举行。共有12支队伍入围总决赛。小米集团云平台存储团队研发的“Pegasus分布式存储系统”最终夺冠。(记者 高博)来源:科技日报

头头是道

李京:科研信息化要成为中科大核心竞争力

李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在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李京教授两个小时的访谈里,最突出的感受就是与其他高校单纯追求新技术、新模式不同,“科大特色”信息化显得异常务实与内敛;但另一方面,他们对于科研信息化的极致追求又让人惊讶。这无疑是对于中科大这所中国最为典型的研究型大学从信息化层面的再认识。而对于高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已经在任上工作10年的李主任看得更加长远。他认为,学校已经下决心理顺信息化机制体制,加快学校信息化发展,这意味着在即将开始“十四五”期间,中科大的信息化建设将会实现一轮嬗变和巨大的发展机遇。着眼未来,他认为信息化工作人员除了最基本的技术达标外,管理素养将成为很重要的标准,这也是队伍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特色鲜明的中科大信息化《中国教育网络》:对于行业内的人来说,中科大的信息化非常“特别”,那么能否简单的为我们介绍一下中科大信息化的基本情况?李京:在进入正题之前,我需要先把背景介绍一下,这样有助于大家理解中科大的“信息化”为什么与众不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建校之始就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这也决定了它特别重视科研,重视教学。因此你会发现,中科大“双肩挑”的干部特别多。基本上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都有科研方面的工作,比如说我是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同时也是计算机学院的教授,中国科大的行政管理充分体现了教授治校的特点。简单回顾一下网络信息中心的历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园网络于1993年开始规划建设,1994年底即开始提供网络服务。为了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1996年4月学校成立了网络中心,作为学校的直属单位,为学校提供公共服务。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拓展网络中心的工作职能,适应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2001年6月网络中心更名为网络信息中心,从此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并重的新征程。但需要注意的是,中科大的信息化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整体的机构或者运行管理机制,网络信息中心只是一个副处级的支撑服务部门,最早的职能只是管理网络,后来加入了诸如一卡通、数据中心等信息化的内容,但是所有应用系统的建设都是放在对信息化有相关需求的业务部门,比如本科的教学系统放在教务处以及下面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研究生的教学和管理系统放在研究生院,财务有自己的财务系统等。后来网络信息中心人员多起来后也会帮助院系或者二级单位建设信息化系统,但至于建还是不建,建设经费来源,都是由各个业务部门来决定的。另一方面,管理干部的专业背景也促成了中科大科研信息化起步很早,校级超级计算平台(校六大公共实验平台之一)、云计算平台和科研教育资源中心都在中科大得到广泛使用,近期也成立了校级科学数据中心。当然,短板也非常明显,由于缺乏整体的协调和规划,不少涉及到顶层规划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很难开展。有感于缺乏学校层面的领导体系,三年前,学校成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目前,更进一步的管理机制体制还在理顺当中,包括人员架构、经费投入方面都将有比较大的变化,这也是学校信息化“十四五”规划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国教育网络》:庚子年初突发的新冠疫情对于高校的冲击比较大,咱们网络信息中心在学校疫情防控期间都做了哪些工作?李京:疫情出现之后,学校管理、抗疫、教学、科研等工作多数都转移到网上,站在抗疫第一线的网络信息中心自然是首当其冲。一、保障网络畅通。2月初,网络信息中心由分管网络的副主任带队,全面做好网络保障工作。疫情期间由于正值寒假,之后师生又居家办公、居家学习,因此网络流量走向与平时正好相反,路由等网络配置等都要进行调整;同时,原本师生只能在校内访问的各类学术资源因为延迟开学也无法及时获取,为此校外身份认证的工作迅速完成,满足了师生在校外访问学术资源的需求,确保学术研究不“掉线”。二、保障网络教学。根据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中科大作为疫情期间首批线上开学的高校之一,必须要保证在线教学的质量。自2月17日开始,我校本科生网络课程正式启动,2月24日,研究生网络课程也全面展开。截至3月3日,共有635门课程进行了2710次授课,在线学习的学生达到228453人次。至上学期结束,网络信息中心配合教务处、研究生院保障了在线教学的网络畅通,获得了学校和师生的肯定。三、通过信息化手段“战”疫。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网络信息中心紧急自主开发了健康打卡、入校审批等系统,有效地助力了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四、保障超算平台平稳运行。作为偏重于科研的研究型大学,中科大对于超算平台的需求还是非常强的,学校科研人员大约十分之一左右的论文发表都需要超算做背后支撑,即便在疫情期间,超算的使用率基本上也是饱和的,在这方面,网络信息中心做了大量的维护工作,满足了疫情期间科研人员的要求,如支持了的单细胞测序揭示托珠单抗有效治疗重症新冠肺炎免疫应答机制研究发表在了顶级期刊《自然·通讯》。《中国教育网络》:经此一“疫”,您认为中科大的信息化还存在着哪些短板?李京:在这个过程中,中科大信息化的短板暴露的还是比较明显的。第一,信息化的整体协调能力不强,比如疫情期间的打卡系统我们开发出来了,但是有的业务部门愿意用,有的业务部门不愿意用,我们也没有办法。当然,出现这种情况也与中科大规模比较小,用手工方式也能按时完成统计有关,但无论如何,这既是资源的浪费也影响到战疫数据的更有效率的收集汇聚。第二,底层数据没有很好的整合。还是以打卡系统为例,其中需要比较清晰的隶属关系,但是中科大的导师、班系与学生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由于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所欠缺,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第三、网上教学的手段比较单一。在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方面我觉得投入还是不够的,对于老师的信息素养的培训也不够。今年上半学期我也带了一门课,突出的感受就是互动比较差,对于教学效果不好把握。理顺信息化体制机制是关键《中国教育网络》:事实上,在信息化“十四五”编制前发现问题不是坏事,有助于咱们更好的“把脉”,那么您对我们学校的信息化“十四五”规划有些什么样的基本思路吗?李京:对于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将会在“十四五”期间予以扭转。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理顺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实际上直到现在,中科大还没有做过全校层面的信息化规划,在学校的“十三五”规划里面,全文也仅有两段话涉及到信息化的内容。到了当前这个时间点还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但这的确是中科大信息化的现状,亟待我们进行扭转。这一次学校决心要做信息化的专项规划,很让人欢喜鼓舞。从我的角度来看,首先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就是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和顶层设计的问题,既要从宏观上着眼,满足中科大“双一流”建设以及一流大学治理体系的要求,又要细化到条块管理、教学、科研、服务等方方面面,同时还要鼓励业务部门基于自身情况,继续做好创新。二是要把底层数据规整好。有一句俗语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现在可以说,没有数据不成智慧,这话也适用于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所谓的智慧校园必然要依赖数据的汇聚和整理,那么一方面我们要有足够的数据源产生的数据来感知整个校园的运行,另一方面我们要将数据进行一个很好的整合,这就涉及到我们数据中心的建设问题上。如今我说的数据中心的内涵和外延已经与之前不同,它所汇聚分类整理的除了基本数据外,还要将中科大积淀了多年的科研数据、教学数据整合起来,作为未来智慧校园的“地基”,它不仅仅为学校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还将对学校包括教学科研在内进行全方位的数据服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上办事服务平台我曾经有个比喻,如果将网络比作高速公路的话,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各种应用就是服务区,高速公路建设及运行的规章制度、服务区都是网络信息中心要建设的,如果高速公路出现堵塞,到服务区得不到好的服务,那是我们的问题。但至于高速路上跑什么车,跑多大的车,这个车是买的还是自己建的,应该由各二级学院、业务单元去思考。当然,在未来,我们也要涉及“车辆”建设、引入和规范。“十四五”期间,这个高速公路和服务区如何建设的更好,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三是要做好人、机、物的互联。从当前的趋势看,做好人、机、物的互联是校园信息化的方向。除了我们要建设好校园网之外,我们还应该打造一个基于互联网、物联网、5G等技术、全校统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以此作为可以进行全面性感知的智慧校园的基础。四是从管理走向服务。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的相关理念现在各所大学都提的比较多,不再过多赘述,关键还是理念的转型。另一方面,二级学院以及学校的各业务单元是基本的数据来源,刚才也说了,中科大的信息化长期以来都是各自为战,这是短板,但也是科大特色,各个学院信息化需求非常个性化,不少学院长期以来做的比较好,这样我们就不一定走其他高校信息化的老路,而是将整合和支持学院信息化作为“十四五”的重要抓手。《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中科大信息化未来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重点是什么?李京:每个高校的信息化都是普遍性和独特性的结合体,中科大的信息化自然也会瞄准国内一流水平,但不会全面铺开,盲目求新求全求大。从理念层面看,高教信息化必须要适应该校的文化和运作模式,放大它的优势,弥补其短板,反过来说,我们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为了高大上而追求指标。我经常强调,信息化一定要与学校的核心业务关联,中科大是以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高校,科研是其最根本的底色,因此我们未来信息化的发展重点也会基于此,那就是科研信息化。从资金分配的角度来看,如果都是2000万元的资金投入,大部分学校可能1500万元用于管理层面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500万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层面的信息化建设,而中科大则会至少有50%-60%投入到科研信息化方面,比如超算,比如数据中心,用于支持全校的科研工作。另外我们对于国家实验室、二级学院等个性化信息化需求也要服务好,甚至服务本身就会成为网络信息中心的研究课题。从根本上说,科研信息化既是我们中科大信息化的特色,也要成为中科大的核心竞争力。当前,通过仿真计算模拟的方式来辅助科研已渐渐成为全球主流高效的一种科研方法,因此“十四五”期间,我们依然要在科研信息化方面还要投入更多精力和资金,关键是实现与新技术的融合,比如我们打算做的将人工智能与超算相结合的平台,比如我们将中科大长期以来原始而宝贵的科研数据积累下来,通过数据中心标准化处理供全校师生重复使用,这将大大提升科研效率。信息化人员的“管理”素养很重要《中国教育网络》: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信息化队伍的基本情况和特点。李京:当前网络信息中心主要职责和定位是负责校园网络和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服务;为各部门的信息化应用的建设提供支持和服务;负责中国教育科研网合肥主节点、安徽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的建设运维;负责校超级计算平台及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环境合肥中心(中科大)的管理运维;负责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中科大的建设运维。网络信息中心以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为主体,目前有员工39人(含自聘10人),2019年新进1名硕士。在编的29人中,副高及以上6人,中级职称8人,博士毕业生5人,硕士毕业生4人。加上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在网络信息中心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的、有较高知识层次、勇于开拓进取和创新的队伍。我们的队伍整体上是比较精干的,我个人觉得这支队伍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个领域都有一两位“高手”,比如张焕杰老师、李会民老师等,这才使得中科大网络信息中心的各项工作虽然不敢说业内顶尖,但至少能排个中上等,这是我们的优势,也体现出信息化领军人物、高端人才的重要性。当然,这也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人才队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有些同志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还无法独当一面。《中国教育网络》:其实一开始我看到这个数字是有点惊讶的,您觉得网络信息中心现在的人够用吗?李京: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目前中科大网络信息中心人力资源情况的话,那就是“奇缺”。即便是当前这三十多人,其中还有一部分在超算中心,网络信息这块的人员还是偏少偏弱了,跟北大、上交大动辄百人的队伍没有办法相比。但是也没有办法,我们的编制只有30人,而外聘也有限制,只有10个人的名额。因此每次说到建好高速公路、服务区,造车都感觉没有多大底气,其实现在很多业务部门都非常希望我们帮助他们一起来规划建设他们的信息化,我们也很想参与,但说实话不敢答应,实在是人员太少了。基本的开发和业务维护都捉襟见肘,这种短缺甚至到了一种没有AB角色可替换的程度,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怕出国参加学术会议,该怎么远程处理还得照常进行。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员问题已经成了制约中科大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教育网络》:那在您心目中,我们中科大信息化部门正常人数保持在多少比较合适,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李京:底线是至少要增加20个人,我会争取达到60人至80人的规模,70个人左右比较合适。特别是当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逐步提升,等保相关工作一上来,会牵扯更多的精力和人员。现在来看,通过增加编制的方式是很难的,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式:一是放开社聘人数的限制,可以让更多通过社会招聘的人才加入到中心的工作中来。二是购买社会服务减少重复性劳动。既要开源也要节流,未来的信息化趋势是通过更多的自动化设备来取代重复性劳动所带来的人力压力,比如最明显的就是金融业正在进行这样的改变。另外,只要不涉及这种网络安全和涉密的工作,完全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或者与厂商合作的形式进行外包,将编制空出来招募高端人才。三、合建研发中心放出研究员岗位。研究型大学的网络信息中心最大的好处就是要求内部人员也要进行科研工作,这样就意味着可以建立研究室,或者跟其他学院,比如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建立研发中心,并通过这种方式来联合招聘博士后来做研究员或者工程师。这种形式最大的好处在于既不占用编制指标,又可以通过高校人才政策的溢价来吸引业界的高端人才,一举两得。《中国教育网络》:在高教信息化圈里有一句话,那就是建队伍不易,稳队伍更难,在这方面咱们是怎么做的?李京:稳住队伍的“基本盘”并带好队伍,形成合力,这对于很多高校来说都是一个难题。比如职称问题是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迈不过去的槛,因为在学校里的收入跟职称密切挂钩,也在某种意义上显示了这个人在学校的学术认同度。好在中科大对于技术支撑系列的职称评审是有单一序列的,论文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看是不是用一流的技术和服务支撑老师们做出了一流的科研成果,或者是否支撑了一流的人才培养工作,这就为我们中心的同志提供了一个相对容易达到的通道。当然,副高职称以上的评审的最后一关依然是要面对全体院士、二级学院院长的投票,这时候是与其他候选教授正面PK,如果没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票数仍然功亏一篑,这时候临时抱佛脚现场再去做评委工作意义不大,关键还是要做好平时的工作,体现出我们的价值。比如我们有意识的让中心的同志走进重点科研项目,为学术大牛们做贴身服务,这些大院士、大教授都不用我去做工作,主动就会说某某确实不错,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这10年来,基本上中心能评副高职称的人都送上去了,我们的副主任甚至评上正高职称,这在高校信息化系统中是很不容易的。《中国教育网络》:作为中科大网络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您更看重哪些素质?李京:我认为摆在首位的应该是责任心,摆在第二位的是工作的主动性。大学不像企业,企业里的执行力是靠一层层的推动,团队成员在某种意义上是由很多种力量的推动下被动向前,所以执行力很强;但在大学里,一个人有没有责任心,工作主动性强不强,其工作效率和效果差别很大。第三个我想强调一下管理能力,当然并不是要求所有中心的工作人员都要有管理能力,但管理能力在高校信息化的工作中会越来越重要。比如我们前年在外面公司招了一个人,他本科硕士都是在中科大读的物理专业,毕业后去IT公司做产品经理。当时招聘他来的时候有些人是反对的,觉得他的技术水平不够高,学的也不是相关专业,但他这两年已经成了中心的绝对主力,开始负责中心很多重要部门的支持工作,其秘诀就是管理和协调能力。高校的信息化部门比较特殊,它独立进行系统、应用开发的时间和机会很少,大部分时间它都处于内部和外部的“中间态”,是内部需求与外部供给的枢纽,这就意味着具体负责的同志:首先要表达清楚学校的诉求,了解清楚厂商的能力;其次要代表校方约束和管理开发团队,包括项目进度、技术迭代等;第三要做好双方的桥梁,理顺双方的关系。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一个项目经理的角色,但是相对要复杂的多,不否认这个人必须要具备技术层面的基本能力,但关键还是管理协调能力。从长远来看,这种能力更为可贵和重要。未来科大的信息化体制机制要嬗变,人员要扩容,队伍要提升,整体的管理难度要会急剧增加,如果从未来领军人物和管理方面的干部培养角度来看,就不能仅仅从技术层面来进行人力资源画像。实际上你会发现我一直都没有提到技术这个维度,那是因为技术达标实际上是进入中心的“及格线”或者说基本素质,我们更关注技术维度之上的一些素养。再往下规划中科大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时候,我认为重点要解决的,恰恰是将原来扁平化的管理格局打破,腾出一些中间位置,让一些有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员去锻炼,让他们有成就感、使命感,这不但是稳定人员队伍的重要举措,也是为中科大信息化培养后继管理人才的长远之计。文 | 王世新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

金翅雀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打造信息化、智能化、无纸化实验室

实验室智能化管理系统实验室是展开科学研究、高校教学、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近几年来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可实验室管理水平却依然落后,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此外,随着国家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内对实验室化学分析方法和检测数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互联网已成为很多人们获取各类信息的入径,不仅如此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应用,实验室技术水平也相应地进行落地化实现与实践的管理相结合。如现在的很多检测检验实验室队伍从原来的几人增逐步扩大增加,仪器、场地均有规模地扩大,一些中型以上的实验室机构甚至有了独立实验楼。而在分析行业长跑中,始终保持权威和自身优势并不容易。首先,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常常就让实验室管理层很头疼。需要做好实验室经营,强化理顺流程,积极拓展检测业务范围,从检测、运维、到工程治理、咨询,都需要完备、更加清晰的一站式管理服务。实验室的仪器和装备也是随着科技发展快速发展,据相关统计,国内实验仪器设备的闲置率高达20%以上。另外,有些实验室由于短期项目、项目资金有限等问题,一些耗费巨大的应用并不适用于这些中小型实验室。盛元广通实验室管理平台通过多年在IT软件业的深耕耘,积累了丰富的实验室应用管理经验,擅长于实验室信息管理,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室信息系统-LIMS,是一套采用了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Java多层体系架构,集成HTML5技术的平台。有些实验室在技术、设备没有达到要求下,会选择这样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冒名顶替其他实验室,出具所谓的报告。实验室专业管理、数据准确,避免过去实验室假报告现象层出不穷。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数据的真实和实验室的名誉,盛元广通实验室管理平台首先选择在检测报告应用模块,应用专属的检验码,通过扫码可以看到相关检测信息,包括当时采样的照片、检测详情等。借助LIMS可进行核查、成本分析,同时与监控系统物联管控实现采样全程录像,检测报告提供所有原始记录支撑材料,保证整个检测工作全过程可溯源。助力第三方检测机构提升自己的检测服务能力,适应检测客户的需求,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强大。通过高效的项目管控机制使得LIMS建设有序进行,提供更准确、高效率的检测服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打造信息化、智能化、无纸化实验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全过程质量保证。LIMS系统的投入使用,实现了数据管理的规范化、自动化,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检测方式;实现了原始记录的无纸化管理;实现了整个实验室仪器、人员、试剂、文件、检测能力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加强了资源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控,通过产品等级判定、生产过程异常信息处理、异常信息查询、异常信息预警、供应商质量评价、质量控制等实时监控产品质量,通过样品台账、检测报告等方式实时展示质量信息,并对历史质量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提高了质量和安全事件追溯能力,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改进措施,推进业务流程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实现全面质量管控。同时,LIMS移动端及大屏显示功能的投入应用,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预警提示,进一步保障了产品质量。选择建设一套优良的LIMS系统,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质量,提高工作与管理效率,实现实验室智能化、无纸化管理。在全球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来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检测数据的科学性与自动化管理水平势在必行。

义也

「管理科学」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有力抓手。随着国家对科研经费投入的逐年增大,国家科技政策和评价体系的大幅调整改革,高校的科研管理与统计工作日益烦重复杂,切实落地放管服的政策,将科研工作者从繁琐的财务报销事务中解脱,依托智能网络信息技术优化科研管理工作,有助于构建数字化校园环境和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高校科技管理水平。1.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1.1传统信息化管理模式缺乏部门协同高校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涉及学校多部门数据交换,包括科管部、人事、财务、研究生院、校办、资产等部门,科研经费和业绩考核等多形式数据的交互共享,需要多部门的配合和协调。目前高校的现状是各部门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但缺乏部门协同,学校内部系统平台太多,开发模式不一,各自开发的软件系统使数据交换困难,师生体验无法更新,浏览器升级和兼容的压力突显,导致信息化便利快捷的优势减弱,解决已建立的应用系统间的信息集成和部门协同成为关键。1.2过程管理和模块管理功能之间信息化衔接不畅高校科研项目管理是对科研项目申报、立项、研究与结题的全过程管理,也是对科研绩效、项目管理、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决策支持和科研统计等工作内容的模块管理。科研信息按照科研项目、成果、产权和绩效的不同分类进行汇总,按照学科部门进行统计分析,向学校决策者提供科研工作发展趋势和深度数据,以实现科研情况有效评价。但实际情况通常是模块管理与过程管理不能友好衔接,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产生冗余数据,数据信息不一致、不同步,过程管理和模块管理各自为政,缺乏系统分层、集成与协同,功能逻辑不清、衔接不畅,导致有的系统就是一个记录本,没有进入业务流动中,大大降低了信息化的灵活高效。1.3内部信息化顶层设计不够,信息建设投入不足高校科研信息化建设不能脱离学校的组织构架和人员资源大环境,要与学校总体信息化建设目标与规划保持一致,应该是校园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能成为一个信息孤岛。目前高校科研信息系统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统一规则,不能依据国家“十四五”科研战略规划的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形成有效的分步实施战略。另外,也普遍存在对信息化建设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支持不到位问题,信息化建设不只是辅助手段,更是推动信息进步、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动力,没有把此重要性上升到认识层面。2.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高校科研信息系统的需求与功能2.1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系统需求数字化校园是基于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宣传、安全和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全面数字化系统,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科研管理信息系统要满足以下功能设计和需求:完成科研项目立项功能,同时对科研项目的成果论文、著作与专利进行信息化管理;实现与财务部门对接,完成无纸化的科研经费管理;实现科研项目信息的延展性功能,包含科研成果级别、论文引用、科研能力指标评价和数据统计;实现科研数据报表自动生成,完成多方位跨部门科研数据查询和统计功能;实现人机友好交互界面功能,包括多部门软件兼容扩展和良好的数据存储分析与安全保密能力。2.2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构架按照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信息系统具有科研项目管理、信息管理、绩效管理、成果管理、专利管理、统计报表等基本功能,实现以上基本逻辑功能,需要对科研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分解和集成,建立多构架模块功能。第1层级是以科研项目负责人信息作为人员信息,录入相应的信息数据,包括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科研成果、科研专利和科研著作等;第2层级是科研经费管理和科研评估体系,包括综合评估科研项目和科研论文的级别及科研经费额度,对高校各科研负责人、课题组、学院的科研综合水平和整体实力进行评估,以及对不同学院的科研人员在一段时期内的科研考核得分进行数据统计;第3层级是科研项目数据的存储管理备份还原、科研信息系统权限设置和职能分工,生成最终统计数据信息,并具备分类查询、定期统计分析的功能。2.3信息系统的系统门户功能与设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门户建设包括个人门户和对外门户两个逻辑功能,针对不同用户,为多信息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个人门户功能是由针对科研人员点对点的科研通知、学校OA系统、校内发布的科研信息综合服务门户组成。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科研OA系统查看科研项目的相关数据,提交科研成果到学院二级管理部门审核,然后经过科研管理部门最后审核后生效。对外门户功能主要包括科研外部门户网站,是科研管理工作对外信息发布的界面,实现科研信息的动态更新,形成校内外科研交流的平台。门户功能建设可以按照高校需求完善自定义策略,围绕成果交易和学术交流,形成适合高校自身特色的功能模式。3.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3.1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全链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科研项目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系统资源,注重高校内部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简化系统开发难度,避免系统重复建设,实现科技项目全链条在线管理,减少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为学校人员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加强不同层级、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流动,尤其完成与财务部门的对接,打通业务费和财务报表关联,在教师层面实现项目、财务和成果的一站式突破,完善成果与项目月报季报制度的数据共享关联,加强流程、资源和人员的关联性,利用多形式数据交互共享,推动部门协同,提升师生体验,解决浏览器升级兼容的矛盾与压力,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目标和总体发展战略的结合。3.2构建适应高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模式高校科研管理以科研管理部门为桥梁,完成上级管理部门向下级科研人员的信息发布,同时提供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科研管理部门“传达室”的现状,加速了管理模式向网络化的转型,科研管理人员成为信息发布和集合的结点,借助多个层级和不同关联部门的信息交错辐射,实现科研信息的网络化传递,项目管理层级和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信息化进程把科研管理人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有助其致力于更多的宏观思考。管理流程的改善,管理效率的提升,更大限度地激发出积极性和创造性,逐步建立适应现有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柔性组织和管理制度。3.3加强高校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培养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科研管理队伍作为学校科研政策制定者、制度执行者、组织协调者和服务者,是一支非常重要的队伍,培养一批知识体系完整、管理意识强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十分重要。通过参加各类信息学术讲座、信息技术培训与竞赛活动等途径,强化科研管理人员对现代信息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充分认识信息技术的特质、管理信息化的最新要求与模式,调动科研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升科研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适应新的科研管理理念,充分发挥科技管理体系创新主体作用。3.4建立高校内部诚信监督与风险警示制度高校科研信息化要进一步加强科研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科研项目信用管理机制,通过高校内部诚信监督与风险警示,形成诚实守信的科研创新环境氛围。科研项目负责人作为信用体系责任主体,对项目的进展执行情况和结题验收形成年度报告,依托系统查询检索功能,对照分析科研项目执行完成情况,形成失信行为记录,建立统一的失信行为数据库。风险预警制度是实时监督和检查科研项目实施过程,对于存在失信行为的科研人员进行风险预警,并及时打通失信行为数据库联网,通过数据共享,限制失信科研人员在各系统中的功能流动,进一步增强科研项目诚信管理。4.结语智能化网络技术与现代化信息技术加速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进程,管理的创新依靠管理工具的创新,更加依靠管理理念的创新,完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建立适应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科研管理水平才能迈上新的台阶。撰稿:刘少娜 同济大学(转自《中国高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11期)

钝根

第五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讯 12月5日消息,12月4-5日,“第五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本届会议由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办公厅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李树深出席会议并致欢迎辞。杨小伟指出,科研信息化工作关乎国家核心技术的突破,在信息化全球工作中处于先导位置。杨小伟表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科研信息化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引;信息技术与科研工作加速融合,带来科研信息化事业的全新机遇;“十三五”科研事业的长足进步,为未来科研信息化奠定坚实基础。杨小伟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完善科研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原则和思路方法,准确把握科研信息化工作的内涵,加紧推进新技术与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面向“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承前启后做好长远规划,为推动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保障。孟庆海指出,科研信息化是建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全新科学研究模式,是促进科技资源交流、汇聚和共享,推动科技转型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科协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科研、科普、咨询、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科研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也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奋斗,中国科协愿意和各部门一起为推进中国科研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李树深指出,中国科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科研信息化相关工作,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能力显著提升,重点科研领域科研范式逐步实现转变,在芯片研发、先进网络、超级计算、量子计算、自主应用软件研发等方面部署和实施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新突破,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李树深表示,中国科学院愿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谋划国家科研信息化发展战略,打造以中国科技云为核心的新一代国家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智能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实现中国科研信息化新一轮跨越发展,共同迎接科研信息化美好未来。本次会议共有来自相关部委代表、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知名IT企业界代表,以及广大从业者约450余人,汇聚一堂,分享最新科研信息化发展形势,共话科研创新发展新思路,共同谋划我国科研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大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九林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郭华东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赵国屏院士、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常进院士、军事科学院尹浩院士等23位专家学者,从科研信息化战略与政策、科技与创新两个方面做了专题报告。报告内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及国民经济主战场,覆盖科研信息化的国内外发展态势、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应用案例等内容。与会专家表示,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正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科研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先导和关键环节,是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战略举措。会上,由中国科学院、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七家单位联合编纂,斯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出版发行的《China’s e-Science Blue Book 2018》正式发布。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该报告首次以英文版正式出版并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向世界展现了我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的重大成果、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China’s e-Science Blue Book 2018此外,首届中国开源科学软件创意大赛颁奖仪式在会上举行。中国开源科学软件创意大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发起,依托于“中国科技云”科学软件开源社区,将开源文化融入到科学研究中,对自主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大赛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业内反响强烈,科研院所、高校团队以及企业公司团队代表积极报名,最终共有12支队伍入围总决赛。来自小米集团云平台存储团队研发的“Pegasus分布式存储系统”最终获得冠军。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自200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四届。在推动先进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探索科学研究的新模式、新发展,促进我国科研信息化融合应用,营造我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加强多方资源实现交流共享,培养创新意识、启发创新思路、发掘创新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末在于下

北京市科委:一站式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平台已上线

“既要关注现在,也要考虑未来。”2月5日,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科委主任许强说,要着手体系和能力建设,特别是快速反应、部门协调间的能力。尤其是要发挥北京科技资源优势,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5G和生命学科交叉学科等领域,支持科研单位和科技企业迅速启动项目,立项和评审都有快速通道。全球药物研发中心,具备药物化学、人工智能、药物研发等多个平台。目前,该平台已经迅速行动,一站式科研数据与信息共享平台已经上线。许强说,这里有1万2千个药物分子的化合物,将向已有可行性研究方向的进行开放等。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贾晓宏编辑 孟紫薇流程编辑 王梦莹

鬼线人

中国多部门共办研讨会 聚焦科研信息化发展

《中国科研信息化蓝皮书2018》英文版。主办方供图中新网北京12月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4日下午在北京开幕,与会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汇聚一堂,分享最新科研信息化发展形势,共话科研创新发展新思路,共商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大计。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中国科协副主席孟庆海、中科院副院长李树深出席研讨会并分别致辞。杨小伟指出,科研信息化工作关乎国家核心技术的突破,在信息化全球工作中处于先导位置。他强调,要加紧推进新技术与科研工作的深度融合,面向“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承前启后做好长远规划,为推动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科技保障。中科院办公厅主任、中科院网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乔均录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孙自法 摄孟庆海说,科研信息化是建立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上的全新科学研究模式,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离不开科研信息化的支撑和引领,中国科协愿意和各部门一起为推进中国科研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李树深表示,中科院积极推动科研信息化相关工作,愿与社会各界一起,共同谋划国家科研信息化发展战略,打造以中国科技云为核心的新一代国家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智能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核心技术,不断推动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实现中国科研信息化新一轮跨越发展,共同迎接科研信息化美好未来。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研讨会自2009年创办以来,此前已成功举办四届。本届研讨会还特别邀请多位院士在内的23位专家学者,从科研信息化战略与政策、科技与创新两个方面做专题报告,内容覆盖科研信息化的中外发展态势、发展战略、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应用案例等。《中国科研信息化蓝皮书2018》英文版也在此次研讨会上首发,这是该蓝皮书首次出版英文版并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向世界展现中国科研信息化发展的重大成果、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完)

猛鬼帮

宇凡软件 科研信息化的口碑软件

1.选择进行科研信息化的背景是什么?某领导:我们意识到,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被提升到社会生产要素的配置高度,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科研管理工作,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政府也在大力推进科技管理信息化,我们也了解到其重要性,并且我们看到有一些熟悉的同行开始使用相关(宇凡)软件,对其带来的改变和影响是显而易见。所以我们选择宇凡软件,作为我们科研信息化的重要一步。宇凡软件2.为什么选择宇凡?信息化部门:口碑啊,我们也是朋友介绍来的,后来去了解了下宇凡软件,发现广西这边很多科研机构都在用你们的产品。科研项目管理软件3.好用吗?某领导:好用啊,比如以前我们平时领导层想要做个决策,很难对积攒的数据做一个系统的收集和整理。现在,在宇凡的项目管理系统中,依照事先设计的统计指标,可以形成反映课题研究方向、规模、研究周期、研究人员状况、经费安排及使用情况等方面的统计数据,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全面系统的统计描述,使我们可以从宏观上更好的把握课题研究方向,管理经费预算。科研项目4.有没有为你们的工作带来哪些改变呢?科研项目领头人:你们的数据和知识库管理很好用,这些记录的管理信息是十分珍贵的科研资料。例如,在使用你们的软件后,很多信息和知识亮点可以被系统地加以收藏和展示,这些都形成了不同的专业知识库,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信息资料和研究指导,另外,将课题研究中合作收集到的专题资料纳入数据库管理,它们都成为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资源。而且网页也能登,手机也能登,我们科研人员可以随时随地很方便的登陆系统进行工作

耳欲听声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介绍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高校科研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关键。借助智慧化校园建设和教研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搭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基于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与实验室管理需求相结合的信息化管理工具,是实现实验室智慧信息化管理的重要载体。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实验资源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和“考核评价管理”。“实验资源管理”实现从仪器设备的申报、审批、采购、合同签订、验收、使用、维修、报废、档案管理等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而使实验资源管理更规范、更便捷、更高效;“实验室安全管理”实现根据实验室不同危险源(人、物和环境),配备应急预防设施。对进入不同危险等级实验室的师生进行分类培训和考核。给予相应门禁授权的师生,方可准入对应实验室开展实验。建立退出机制,定期对实验室开展安全检查,确保学校安全 ;“考核评价管理” 实现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评定、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以及实验室开放效能考核,以量化的方式来衡量实验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开发共享程度 。通过信息化平台,最终实现一图(物联网感知终端——学校全景三维地图)、一网(打通各信息“孤岛”,将学校各要素传输给“一云” )和一云(大数据中心云平台,数据存储、挖掘和分析——让数据产生价值)。平台功能优势:1.实验基础设施与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系统实验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是学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衡量学校科研条件和科研环境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学校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和使用的全过程管理,最大程度提高使用效率,充分释放服务潜能,搭建了覆盖学校实验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相关事务的网上办公和业务处理以及统一规范、功能完备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全业务、2.全空间管控的校级实验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系统,使实验设施和仪器设备管理更加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本系统主要包括预约管理、科研券管理、信誉积分、服务评价、培训考核、查询与报表、远程监控、耗材管理、交流论坛、收入分配、承接项目、设备维修、移动终端”等功能。3.实验室安全管理高校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沿阵地,是培养新世纪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安全是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是实验室正常运行和使用的前提条件,实验室安全与师生人身安全、设备和公共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本系统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考试、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安全检查与评比、实验危险源管理、危化品仓库管理、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实验室门禁监控管理、实验室安全准入退出管理等功能。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对全校实验室基础信息、实验室立项规划、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实验室预约管理等进行的信息化管理,以实现设备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老师和学生互动的网络化开放管理,提高实验资源的使用效能。该系统主要包括实验室(人员)基础信息管理、实验用房管理、实验室建设管理、实验技术队伍管理和实验室开放共享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