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各大省份都陆续公布了本科一批文、理科的投档线,引人注意的是基本上在每个省的理科前10名里,都可以看到医学院的身影。可见,录取分数之高。其实,不仅是高考,在考研领域,医学也是非常难考的,每年有不少考生栽在了这上面。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丁香园发布2018考研医学生最想报考的学校排行榜,上海交通大学成为考研医学生最想报考学校。按照专业来看,临床医学为上海交通大学的王牌专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十五个,博士后流动站五个,博士点三十四个,硕士点四十五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6项。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43项,连续八年位列全国第一。二、复旦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作为老牌名校,除了与上海交大医学院并称“上海滩”双霸,还与北京大学医学部并称“南北医学双雄”,医学类考研的难度可想而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作为老牌名校,每年报考人数众多,其中护理学的考研报录比是13.67:1。三、北京大学医学部是中国政府教育部依靠中国自己的力量开办的第一所专门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学校以精英教育为本,重视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每年本科直升研究生的数量与推免生的比例都较大,报考的研究生类型以科研型居多。 北大医学部2018考研分数线四、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院目前拥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生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传染病)、外科学(普外)、肿瘤学、儿科学 浙江大学医学院2018考研分数
传统的临床医学培养模式:本科5年,硕士3年,博士3年,共需11年。临床医学八年制则是本硕博贯通培养,八年拿到博士学位。首先来分析一下八年制的主要学习过程:八年制培养模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通识教育、基础医学、临床课程及通科实习、专科实习及毕业。1、通识教育就是所有东西都要学,微积分、线代、大物、四大化学、数据库、C++、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然辩证法…五花八门,也不知道学了有没有用,反正就是让你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这些课程花了我们两年的时光,很长很长。2、基础医学就是要学习解剖、组胚、生理、病生、病理、药理…这个阶段你会对人体有一个初步了解,它是什么,长什么样,由什么组成,怎么生病,怎么治疗。八年制按照系统来上课,纵向式的学习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横向学习。五年制的学习过程1、五年制是按照课本来学,比如说解剖、组胚、生理、病生、病理等等,一本书就是一门课,学完一本在说另外一本。八年制则是按照系统上课,所有课本同步上,比如说学习心血管系统,先学习解剖的心血管章节,然后是组胚的心血管章节、生理的心血管章节,以此类推,考试则是考所有书籍关于心血管系统的章节。2、最后两个阶段就进入了临床,见习实习、内外妇儿、临床科研、执医考试、毕业工作。学习的主要阵地从教室转移到医院科室,挨个科室进行学习和实习。最后选择心仪的科室和导师,跟着他在这个科室进行深造,最终通过执医考试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八年制的利与弊其实,八年制有很多弊端,我现在比较推崇的模式是临床医学五年制+硕博连读(科研型)。八年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的孤傲。因为八年制有着相对稳定的未来,按部就班,成绩大差不差,就可以挑个不错的科室最后留院。但与此同时,八年制也非常容易建立起了信息茧房。我们要在一个地方生活八年,过得相对封闭,其他人怎样我们丝毫不知,我们只知道自己看似很厉害,看似很努力。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环境下,大多数的天纵英才都泯然众人!八年制毕业的时候只是一个MD,不是PhD。八年制培养的初衷就是把一帮优秀的人召集起来,花更少时间培养出一个专门搞临床的医生出来。它想培养你的临床能力,但市场大趋势要的是超强的科研能力,所以矛盾就出来了。哪怕学校想尽一切办法培养你的科研能力,时间哪来呢?根基没有变,所有的科研培养全部都是流于形式。所以,大部分八年制毕业的学生越来越不受待见。为什么我推荐临床医学五年制+硕博连读(科研型)?因为在现在这样的环境下,科研能力很重要很重要。本科五年好好学习,不要倦怠,通过考研或保研到更高的平台上去。然后以科研为主,硕博连读五年时间做出些不小的成就,为你之后的医生之路打下坚实基础。然后再参加规培专培等临床培训,虽然前期花的时间长,但是你的后期发展会非常顺畅。所有老师教授都是这样给学生说的:你们还年轻,先搞几年科研,之后再搞临床,不用急。如果你没有什么大想法,但硕士还有博士肯定也是要读的,那你就老老实实选择专业型的硕士或博士,只搞临床不搞科研,当个医生就好。只是你的竞争力会稍弱,后期职场发展会有些慢。有一个教授说过:临床都是别人的,科研才是自己的,文章更是自己的。不想给别人做嫁衣你就先好好搞研究。如果你想有所作为,那么你面前的那条路肯定非常艰苦。如果你很佛系,读个八年制或者专业型的硕士和博士也挺好,老老实实当个普通的医生。如果你心中装着天下,有着远大抱负,选了八年制就很脑阔疼,你会觉得你的专业限制了你的发展。
大家好,我是硕士小凡。相信很多人,甚至是少数医学生,都分不清医学硕士的专硕、学硕的区别。今天就和大家谈一谈这个话题。专硕,全称是专业型硕士。自从国家规定所有的本科临床毕业生需要接受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来,专硕就变得愈发火热起来。每年报考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那么,到底什么是专硕呢?其实,专硕就是在临床工作的硕士,专硕的主要工作地点是在临床,专硕更注重临床实践。学硕,全称是学术型硕士。目前,学术型硕士的主要工作地点是在高校的实验室,有少数学术型硕士在临床进行学术型研究。专硕,一般情况下,专硕七月中旬就开始到学校报到,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后,即开始进入医院学习。到底学啥呢?主要还是在病房中收治病人,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临床工作。比如,一个泌尿外科的专硕同学,根据安排,会有几个月的时间轮转一下其他外科科室,然后,回到本科室学习,临近毕业时,按道理是要有几个月时间去实验室学习实验,准备毕业论文(但是,有些老师会一直把你留在临床工作,不让进实验室) 。专硕上课学习的时间主要是周末或者晚上,学习科目包括一些统计学等等。有时候期末考核,还得统一请假。学硕,按照统一安排,学硕每年九月份开学(有些老师会要求学生提前去)。学硕在研一上学期会被要求按时上课,通常上学期要求把研究生期间的学分都修满,课程也是统计学,基础知识理论等等。研一下学期,一般都会开始进入实验室,学习实验技能等等。每天日常的工作就是做实验,具体做啥,都是听从导师安排。临床医学学硕也会被要求在本科室进行几个月的临床工作,一般都是研三的时候。普遍而言,专硕的待遇要高于学硕,但是一般专硕的辛苦程度也高于学硕。专硕有时候会被安排值夜班,节假日无休等等。学硕这方面主要取决于自己和导师,如果自己勤快,愿意做实验,那么很大程度上,也是很辛苦的。但是,一般情况下,学硕过年都是会有假放的。专硕,如果过年在很忙的科室,那肯定是没假了。再来谈谈学硕专硕的学费区别。以下以某医科大学为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费8000元/生/学年;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14950元/生/学年。补贴:每位研究生每年国家统一补贴6000元。专硕额外有值夜班费和导师补贴等。学硕一般只有导师补贴。奖学金:具体参考各个学校的官网,具体不提。总结补贴问题,一般情况下,专硕是要高于学硕的。越好的学校补贴越高。那么,专硕学硕找工作哪个更简单?专硕毕业是可以拿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的,这就意味着,毕业之后,不用重新进行规范化培训。可直接进入医院工作。而学硕,如果想进入医院从事临床工作,则必须接受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笔者曾在医院认识的一位学硕为例。该学硕毕业后,进入了有规培资质的某三级甲等医院工作,而后在本院进行规培轮转,时间为三年。再总结一下,若是以做医生为目标:专硕毕业后直接工作;学硕毕业后还有3年规范化培训。到底哪个容易找工作,其实不能一概而论。以某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招收的98名硕士中(学硕专硕未知),只有30人是来自外校。超过2/3的人是本校研究生。在招收的31名博士中,只有10人来自本校。对于目标是硕士毕业后,留在学校一附院工作的人而言,报本校,则毕业留下的希望更大。但仅仅只是希望更大而已,更多的还得取决于自己的导师。一般而言,科室主任的学生留下的希望更大,因为招收新员工,科室主任的意见也很重要。否则,就算进了科室,在未来的工作中,也许会有上级医师不断为难你。这里招收的人并未区分专硕学硕。对于学硕而言,招收进医院了,也会重新规培。此外,有些医院想招收劳动力,也许不会要学硕。而有些医院突然重视科研,也许会要学硕。没有绝对的情况。今天先聊到这里,我是硕士小凡,欢迎大家在下方提问、转发。我会第一时间回复。
“我国在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医学教育在很多方面亟待理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在给健康时报提供的一份提案中指出。人民日报记者 任飞帆摄葛均波院士指出,我国的医学教育包括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学生见习、实习,医生培养,往往是医学院毕业后分到哪个科就一辈子成为这个科的医生、专家。有些8年一贯制的医学生做“论文”的时间只有3-6个月,不可能做出高水平的科研。近年来,教育部连同卫健委通过采用“上海模式”,将我国混乱的4年制、5年制、6年制、7年制以及8年制的医学教育转化成现在的5+3模式,以5年制医学培养为主,毕业后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消了4、6、7年制的培养模式,保留了8年制的医学博士培养。但是,近来各个学校的4证合一,临床型专业硕士,临床型专业博士,科研型硕士、科研型博士等等众多体系使医学人才培养非常混乱。更重要的是混乱的培养模式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很多年轻医学生浪费多年时间。比如,对临床医生的培养5+3后完成规范化培训就可以取得医师执照就可以了。“如果培养科研型人才又要参加研究生考试进行一年的基础课学习,第二年进入临床进行科学研究,刚刚开始一年就面临找工作和考博士研究生,如果进入博士研究生学习,第一年重复基础课,第二年进入科学研究,刚刚开始又面临找工作,没有一段整装时间让研究生潜心科研!而两次的基础课学习浪费了时间,而且大部分博士研究生的课题与硕士阶段没有任何联系和连续性”。 葛均波院士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为此,葛均波院士建议,对于临床型人才5+3培养后就授予医学博士,成为好的临床医生和接下来的专科医生。如果培养科研型人才5年医学院毕业后可以直接考科研型博士建议把硕/博士打通(学制4年,这样为学生节省1-2年时间,而且可以有较长的时间潜心研究),潜心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果临床型博士希望进行科研工作可以考上述科研型博士,毕业后具备双学位(MD, PhD)。反之,如果科研型博士希望成为临床医学科学家,他们也可以参加3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成为双博士(PhD, MD),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规范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使医学教育同质化。
2021年临床医学读研读博必看。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有8处调整:新增5个领域,拆分3个。近日,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领域设置的通知》,明确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增列骨科学、儿外科学、放射肿瘤学、医学遗传学和重症医学等5个领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调整为超声医学、放射影像学、核医学等3个领域。领域调整涉及博士、硕士两个层次。即临床医学博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可在相关领域,开展相应层次的研究生招生、培养和学位授予工作。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可根据实际需求,在领域下设学科方向。《通知》称,此举是为优化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类别下的领域设置,进一步做好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目对接工作,畅通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路径。“这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进一步细分,指导就业的指向性更明确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李枫楠告诉“医学界”。1998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颁布。其中明确,专业学位相对科学学位而言,前者的核心在于培养临床能力,更突出实践性和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旨在培养高素质的临床医学应用型人才。近年,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医学专硕)基本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硕士3年都在科室轮转。毕业后考核通过,能直接拿到4张重要的“上岗”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学时较短、专业保障、证书加持,医学专硕被视为“成为临床医生的捷径”,竞争惨烈到几十个人拼一个名额。再加上考试科目多、复试技能考核难、导师名额少、院校招生少,能考上的是“精英中的精英”。“真读上了,会发现自己是打杂加带饭的。”“知乎”有网友评论,专硕一开学,上一两个月大课后,就全面进入临床轮科,就读期间几乎没有假期,成天摸爬滚打在病房。内科专硕没日没夜地查体开药写病历,外科专硕主营拉钩封皮扛大腿。大家与导师见面少、交流少。不少人直到规培第三年,才回本科室,整个规培过程不接触、难掌握核心技术。因此,有些科主任在招新时,不待见专硕出身的,认为其既没学好基础知识又没练好临床技能。也有评论称,若人生目标只是普通市三级或二级医院,几年都不要求一篇SCI,或许该考专硕,毕业就上岗、“来之能战”。唯一的不足,可能是发文章、评职称时,或比学术型硕士要慢一些。然而,假设人生规划是进有名气的三甲医院工作,奋斗曲线就要曲折一些了。比如,走专硕的路,同时对自己狠一点,下班去做实验、发paper。目的是两手都要硬:既能干临床,又能做科研。如果在读期间能发1篇Nature、Lancet或Science,够吃一辈子。考虑到几乎所有省级三甲最低要求都是博士毕业,一部分专硕们选择继续读博。但因是“科研小白”,读学术型博士不占优势,大牛导师们不想要。而临床专业博士的学位少到稀缺,难度不亚于入职综合大三甲。因此,多数人专硕一毕业,学业也就到头了。对此,上海某三甲医院科室主任告诉“医学界”,部分专硕或专博的培养不够严格。专硕3年后,临床技能的了解、掌握有明显不足。若读硕期间没有好文章,专业博士是考不上的。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已经定了: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每天上午8:30—11:30。考研预报名将于9月24日9:00启动。医学院校在读的各位,准备好了吗?想好怎么报名了吗?或者,正在读研的你,有什么话要对后来人说?留言区交给你们了。来源:医学界作者:燕小六审稿:田栋梁校对:臧恒佳责编:潘颖【来源:医学界】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我国在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短板,医学教育在很多方面亟待理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在一份提案中指出。葛均波院士指出,我国的医学教育包括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学生见习、实习,医生培养,往往是医学院毕业后分到哪个科就一辈子成为这个科的医生、专家。有些8年一贯制的医学生做“论文”的时间只有3-6个月,不可能做出高水平的科研。近年来,教育部连同卫健委通过采用“上海模式”,将我国混乱的4年制、5年制、6年制、7年制以及8年制的医学教育转化成现在的5+3模式,以5年制医学培养为主,毕业后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取消了4、6、7年制的培养模式,保留了8年制的医学博士培养。但是,近来各个学校的4证合一,临床型专业硕士,临床型专业博士,科研型硕士、科研型博士等等众多体系使医学人才培养非常混乱。更重要的是混乱的培养模式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很多年轻医学生浪费多年时间。比如,对临床医生的培养5+3后完成规范化培训就可以取得医师执照就可以了。“如果培养科研型人才又要参加研究生考试进行一年的基础课学习,第二年进入临床进行科学研究,刚刚开始一年就面临找工作和考博士研究生,如果进入博士研究生学习,第一年重复基础课,第二年进入科学研究,刚刚开始又面临找工作,没有一段整装时间让研究生潜心科研!而两次的基础课学习浪费了时间,而且大部分博士研究生的课题与硕士阶段没有任何联系和连续性”。 葛均波院士告诉健康时报记者。为此,葛均波院士建议,对于临床型人才5+3培养后就授予医学博士,成为好的临床医生和接下来的专科医生。如果培养科研型人才5年医学院毕业后可以直接考科研型博士建议把硕/博士打通(学制4年,这样为学生节省1-2年时间,而且可以有较长的时间潜心研究),潜心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如果临床型博士希望进行科研工作可以考上述科研型博士,毕业后具备双学位(MD, PhD)。反之,如果科研型博士希望成为临床医学科学家,他们也可以参加3年规范化培训,取得资格证后成为双博士(PhD, MD),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规范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使医学教育同质化。(健康时报)
医学硕士或博士,做学术or做临床?医生:不做临床咋能做医生呢?虽说目前的计算机或者通信工程专业很吃香,也是大家报考的热点,其实也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好像在四年前,计算机专业在很多工科专业当中,录分并不是最高的,但我们反观医学专业,尤其是临床医学,在近20年以来都是录分比较高的专业,说明大家觉得医学专业吃香,值得报考。医学专业从现在来看,好像有少量的医闹事件,今年疫情的情况,医生们觉得很累、很吃苦,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一门很有前景的专业,读完医学专业并不一定就代表能在三甲医院当医生,但因为它的含金量高,就业竞争力强,具有其他专业不能替代的特点,所以医学专业会更吃香。医学专业在以前来说,由于缺少医生,中专读一个卫校,出来经过进修,都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不过现在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未必可以在县医院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起码都是硕士起步,本科待在乡镇医院差不多。对于现在的医学专业,深造已经属于常规操作了,读硕、读博的大有人在,考研的相当多,很多考生在高考的时候,就已经选择本硕连读或者8年的本硕博一体的专业,所以医学的硕博还是很常见的,那么问题来了,读完硕士或者博士,到底是选择做医学的研究还是做临床医生呢?资深医生认为,要从这2点来看待这个问题:不做临床咋能做医生呢?医学是一个典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我们发现,很多在医院坐诊的医生,既是医生,又是大学教授,这种现象很常见,因为大学医科大学都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尤其是实力强的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所以走学术与临床结合的路子是最好的。选择学术与临床的区别在哪里?学术与临床我们在上文说了,两者开始的时候是不可偏废的,必须都要同步进行,共同成长,当你做了一段时间后,如果选择纯学术的医学研究的话,就要忍受长期的冷板凳,要沉下身子认真研究,才能有成果,选择临床的话,就要选择与病人打交道,做临床医生,以治病救人为己任。不管选择哪个类型,最终都是一个终极目标,治病救人。如果客观的来说,医学类硕士对于自身能力的提高首选做临床,如果有空余时间可以选择同时做一些学术,对于医学类博士而言,应该以科研为主,同时进行临床学习,对于未来的工作或者技能的提升都会有很大帮助。对此大家怎么看?可以留言讨论。
都说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小编今天也不得不挨着雷劈给大家说22所医学院考研的难易程度,看看你最想去哪所大学深造,有难的有容易的,看你选择了,同时也附加了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的情况,一起看看吧。1、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生的圣地。每年招收人数不多,但是全是精英。初试成绩根据国家线划分,但是复试英语要求相当高。报考的研究生类型多为科研型,而且科研型硕士三年研究生学习几乎全在实验室度过,每个专业竞争力都很强。2、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教育部创办的第一所传授西方医学的国立学校,以精英教育为本,重视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每年本科直升研究生的数量与推免生的比例都较大,报考的研究生类型以科研型居多,报考本身难度并不大,但能读到理想专业是有点困难,因为具体专业需在复试双向选择,高分者有优先权。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报考热度持续上升,已经连续多年超过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每年招录比控制在5:1。该校热门专业主要有内分泌,消化内科,风湿病学,儿科学等。4、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老牌名校,报考人数众多,其中护理学报录比是13.67:1,放射医学是1.25:1,复试难度较大。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最强专业是外科,其中热门专业主要有普外科、泌尿外科等。6、浙江大学医学院老牌名校,考研难度系数大,分数较高,尤其对英语。7、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北协和,南湘雅”,湘雅医学院是很多考生梦寐以求的高校,每年初试分数线很高,但是复试相对容易,通过率高些。8、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老牌名校,每年招生人数不多,录取率高,最牛口腔医学。9、吉林大学医学院学校规模大,考生多来自北方。该校附属医学院比较不错,但是调剂名额太少。10、山东大学医学院本地考生较多,分值高,竞争压力大。11、苏州大学医学院地址位置优越,每年都有大批的考生报考,而且初试分数不太高,报录比较高。12、天津医科大学地理位置优越,紧邻首都,多为北方考生,主要的热门专业为:肿瘤,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内分泌。13、中国医科大学地处沈阳,报考人数多,难度小,竞争力不大。其附属医院待遇较好,重要学科主要包括呼吸内科、儿科学、普通外科、肿瘤学、医学影像等。14、南京医科大学综合排名较南京大学低,但是医学实力较强,而且热门专业竞争激烈。该院重点学科主要包括心内科、普通外科、血液内科、老年病学、生殖医学等。15、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非211、985,但报考人数较多,报考难度相对较低。16、西安交通大学近年发展速度比较快,毕业生就业有保障,尤其适用于两类考生报考:一是家在西北部,愿意在西北部就业,二是想上211、985院校。17、河北医科大学以本校考生居多。报考难度小,报录比高,但是调剂名额少。18、武汉大学医学院以本校考生居多。报考难度小,过线就能被录取,报录比高。19、郑州大学医学院以本校考生居多。报考难度小,报录比高,但是调剂名额少。20、青岛大学医学院地处美丽的海滨城市,具有地域优越性,每年都有不少的研究生报考,考研难度较大。但是可报考专业较多,调剂名额也不少。21、重庆医科大学招录人数多,几乎过线都能录取,调剂名额也多。22、哈尔滨医科大学重视临床技能。地理位置因素,报考人数少。报考生多为黑龙江和内蒙古较多。(免责及版权声明:仅供个人研究学习,不涉及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号立场)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想必大家都听过这样的一句调侃。可见医学生的日子实在是有些苦不堪言。考研大军中,被所有其他专业同情的就是可怜的医学考研党,如果大家不保持对医学生的善意,他们随手向你扔过一本书你可能就被当场砸晕。目前全国各大省份都陆续公布了本科一批文、理科的投档线,引人注意的是基本上在每个省的理科前10名里,都可以看到医学院的身影。可见,录取分数之高。其实,不仅是高考,在考研领域,医学也是非常难考的,每年有不少考生栽在了这上面。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里面要学的东西最多的一大专业了,由于现在很多高校都招的是5+3的临床医学,就不存在考研的情况,但对于大多数5年制的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就是考研或者就业的选择,但按照目前的就业的大趋势要进好一点的医院没有研究生学历是万万不行的,因此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特征来说考研是必须的,一般填志愿的时候都有什么本硕或本硕博连读的,对于学制是五年的建议早准备。临床医学硕士考研选哪所院校?分享临床医学硕士考研院校排名,这些院校是临床医学硕士的佼佼者,考生根据自身情况酌情选择。考研择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不可盲目跟风,也不可以眼高手低,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其实医学最难的就是北京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这样的顶尖名校。最后河南天任启航小编提醒大家:国家在医学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上能够大力提高推荐免试的比例,且在初试中更加重视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强化临床技能考查。同时,在复试中推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质考核的有机结合,通过综合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考生职业素质和临床实践技能的深入考查,就可以引导医学生更加认真对待实习,提高实习质量。
医学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意义重大的工作,既是交流经验、传播科技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衡量一个人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志。在临床科研医学论文写作中,选题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只有选择了有意义的课题,才有可能收到较好的研究成果,写出较有价值的医学论文。因此,临床科研选题要具有创新性。值得一提的是,所提出的创新,不是相对个人、本单位过去研究工作的水平而言,而是与国内外同行在所研究的领域内相比,第一次提出的见解,这种见解才是创新。或新技术开发,或提出某一假说,或找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因此,赛恩斯编译认为,临床科研要在反复论证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选题,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模仿和类比是简单、实用的常见方法。在医学科研的选题工作中,可以在充分学习他人的科研实践和自己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借助于模仿和类比的方法,提出问题,进行立题。二、以已选定的科研课题为基础,寻找细微的差异扩大选题。在科研实践中一些新的有价值的闪光点,不是以前都能想到的,在课题实施中,可能出现偶然未能预料的现象,对这些偶然现象与细微差别进行分析,形成新的科学假说,一个新的课题产生了。这种巧妙地捕捉课题实施中有价值点的方法,是医学科研选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三、选题时改变已有成果的组合因素。科研设计有三要素,即施加因素、研究对象和实验效应,在每个命题中都能找到这三个要素。如果有意地将其中的任何一个成分改变,都可以形成一个新的课题。四、注意各种学科领域的空白点。科学选题中,莫过于填补空白最容易获得成果。发现空白,立即对这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作全面考证,从中发现问题进行研究。此方法应是临床工作者选择科研题目的首选。五、在有争论的焦点中问题中选题。由于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对同一问题持不同观点者比比皆是。如果能抓住这些矛盾的焦点,通过临床论证,提出自已的观点和意见,更易受到有关专家的重视。六、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工作单位选题。这种选题方式是针对自己特长、自己已取得的成绩、能开展的项目为依据,开始阶段选的课题更具有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