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网讯(赵文源)教学是教师立身之本,科研则是教师成长之翼。为有效促进教师们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4月14日下午,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省级课题中期研讨暨教育科研培训会在兴华小学四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特邀郑州市二七区教研室主任石明晶来校进行课题指导,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理事长贾勇校长、各学校科研业务领导及课题组成员参会,会议由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小学张瑞副主任主持。 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关于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小学教育集团省基础教研室课题《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中期汇报研讨工作。 会议伊始,张主任对此次会议的主要流程进行简要说明,并再次强调申报课题的意义,对在座的老师们进行了鼓舞。随后兴华小学教育集团武慧娟老师进行《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研究》中期汇报。武老师主要从进展情况、主要做法和经验、取得的成果、问题与困惑、下一步工作安排与打算五个方面来进行汇报。目前该课题正在有序地开展,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结合实际教学也已经初步形成七大有效策略——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巧妙设计,有效提问;创设活动,合作探究;合理用错,引发冲突;把握契机,机智理答;精选主题,提升挑战;及时反馈,有效评价。武老师思路清晰、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一位小学数学教师的风采与魅力,得到了与会专家及共同体学校的一致好评。 郑州市二七区教研室主任石明晶对课题进行了专业地点评并进行教科研培训。石主任首先对本课题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石主任的点评直接到位、精当精辟,使课题组成员均对课题核心概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也对课题研究的重点环节和思路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结合本次课题汇报,石主任做了《走近课题研究之课题研究的“写”与“做”》的精彩讲座,指出一项课题成功的标志就是“做好+写好”,阐述了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及如何写好课题开题报告的相关构成及详细要求。以课题“信息技术在引导学生习作起步中的应用研究”为例,详细阐述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现状分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等的具体书写,注意这几个环节的一致性。石主任提出做好课题的四点建议:想一想、学一学、做一做、写一写。通过石主任精彩专业的分享,让与会老师深入了解从课题自选题、立项到逐渐深入研究所经历的全过程,从而对课题的发生发展有了一个整体、全新认识,让参会教师受益匪浅。 随后,课题主要参与人郑永红老师做了表态发言。郑老师表示要以“务实”的工作态度来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要将学科素养落地生根,结合区域情况和校情学情,立足于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着眼于解决真问题,最终达成学科育人目标。郑老师提到“绝不含糊”是行动口号,学习上绝不含糊,研究上绝不含糊。在后期教研中,将秉承这种态度走下去做好课题相关研究。 最后,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理事长贾勇校长作总结发言。贾校长对石主任的到来表示感谢,指出课题研究应该围绕“一个中心、瞄准两个目标、坚持三个原则、采用四种方法、实现五个转变”来进行。他倡导课题研究一定要深入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努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以提升自身专业教学水平和自身教学能力,成为“专家型”教师为目标;以课题组带头作用,积极影响他人为目标;坚持时效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采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实现由“教师讲解知识”到“引导学生自我醒悟知识”的转变;实现由“教师提问”到“学生主动发问”的转变;实现由“题海战术”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转变;实现由“教师展示”到“学生主动操作”的转变;实现由“强制性的教学管理”到“民主和谐氛围”的转变。最后,贾校长预祝本次课题取得完满成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坚信有专家的高位引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全体老师们的精诚合作,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的教育科研之路一定会做得更深、更实、更优! 编辑:刘丽雅 【来源:中原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张焕水,男,汉族,教授,泰山学者。1963年4月生于山东省。1986年获曲阜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黑龙江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东北大学工业自动化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至2003年先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从事学术研究。1994年在泰山学院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在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晋升为教授,2002年分别被山东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评为博士生导师。2003年8月被哈尔滨工业大学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8月加入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为山东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信息 博士生导师行政职务 学历(学位) 博士所属学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方向 最优鲁棒控制与估计;传感器网络系统,时滞系统,广义系统,随机系统社会兼职与荣誉奖励 IEEE Control Systems Society 会议编辑委员会,副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编委泰山学者IEEE 高级会员1986年开始在山东泰山学院工作,分别于1987年和1994年晋升为讲师和副教授。1999年档案调入山东大学控制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同年晋升为教授。2002年分别被大连理工大学和山东大学评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长期以来一直从事随机信号处理及控制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国际认可的研究成果。先后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 和Automatica>发表录用近20篇,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2学历简介编辑2001年9月至2003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计算系Research Fellow (研究员)。2001年2月至2001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 博士后。1998年1月至2001年2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博士后。1997年3 月毕业于东北大学, 获工学博士学位。1991年6 月毕业于黑龙江大学, 获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7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 获理学学士学位。工作简历2006.9-至今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博导生导师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山东省“泰山学者”控制理论与工程创新团队带头人, 首席专家 2003.9-2006.8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1年10月至2003年8月:大连理工大学电讯学院教授、博士指导教师,山东大学博士指导教师(兼)。1999年11月至2001年10月:山东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1994年11月至1999年11月:山东泰山学院数学系副教授。1992年11月至1994年11月:山东泰山学院数学系讲师。1986年9月至1992年11月:山东泰山学院数学系助教3科研项目编辑1、 已完成的基金项目: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完成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0年主持完成一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正在主持进行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174017)。项目名称:随机不确定移动通讯系统功率控制的研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点课题:2002AA41xxxx出版著作和论文:1. H.S. Zhang, L. H. Xie, Y. C. Soh and W, Wang, ``Optimal and self-tuning state estimation for singular stochastic systems: A polynomial equation approach”,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Part I.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2. H.S. Zhang, L. H. Xie and Y. C. Soh, "Risk-Sensitive Filtering, Prediction and smoothing for Discrete-time Singular Systems", Automatica, (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3. H.S. Zhang, L. H. Xie and Y. C. Soh, "Discrete J-Spectral Factorization", Systems & Control Letter, vol.43, pp. 275-286, 2001.4. H.S. Zhang, L. H. Xie and Y. C. Soh, " A new approach to optimal and self-tuning filtering problems” , Asia Journal of Control, 2001.5. H.S. Zhang, L. H. Xie and Y. C. Soh, "H_infty and risk-sensitive deconvolution filtering, prediction and smoothing : A Krein space polynomial approach", 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 vol. 48, no. 3, 2000.6. H.S. Zhang, L. H. Xie and Y. C. Soh, " Optimal recursive filtering, prediction and smoothing for singular stochastic discrete-time systems" , IEEE Trans. On Automatic Control, vol. 44, no. 11, 1999.7. H.S. Zhang, L. H. Xie and Y. C. Soh, " Optimal and self-tuning deconvolution in time domain", 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 vol. 47, no. 8, pp. 2253-2261, 1999.8. H.S. Zhang, T. Y. Chai and X. J. Liu, "A unified approach to optimal estimation for discrete-time stochastic singular systems", Automatica, vol.34, no. 6, pp. 777-781, 1998.9. H.S. Zhang, X. J. Liu and T. Y. Chai, "A new method for optimal deconvolution", IEEE Trans. On Signal Processing, vol.45, no. 10, pp.2596-2599, 1997.10. Z.L. Deng, H. S. Zhang, S. J. Liu and L. Zhou, "Optimal and self-tuning white noise stimators with application to deconvolution and filtering problems", Automatica, vol.32, no. 2, pp.199-216, 1996.11. 张焕水,邓自立, 广义离散随机系统自校正最优预报方法, 自动化学报, 第22卷, 第1期, 1996年.12. 张焕水,柴天佑, 广义离散随机线性系统最优递推预报方法及其渐近稳定性,自动化学报, 第23卷, 第2期, 1997年.13. 张焕水,邓自立, 多变量ARMA信号自校正去卷平滑方法及其渐近稳定性, 控制理论与应用,第13卷,第6期1996年.14. 张焕水,柴天佑, 奇异系统最优滤波、预报、平滑估计的一致方法, 控制理论与应用,第14卷,第6期1997年.15. 邓自立, 张焕水, 卡尔曼滤波方法的局部渐近稳定性及其最优性, 控制理论与应用,第13卷,1996年.16. 张焕水,柴天佑, 离散线性系统最优滤波、预报与平滑的一致方法, 控制与决策,第12卷, 第1期,1997年.17. 张焕水,柴天佑, 奇异系统的最优递推估计, 控制与决策,第11卷, 第5期,1996年.18. H.S. Zhang, T. Y. Chai and X. J. Liu,``A unified approach to optimal filtering, prediction and smoothing for discrete-time stochastic singular systems", Proc. of 13th IFAC World Congress, USA, 1996.19. H.S. Zhang, L. H. Xie and Y. C. Soh, “Optimal recursive state estimation for singular stochastic discrete-time systems" , Proc. of IEEE CDC, USA, 1998.20. H.S. Zhang, L. H. Xie and Y. C. Soh, ``Optimal and self-tuning state estimation for singular stochastic systems: A polynomial equation approach", Proc. of IEEE CDC, Australia, 2000.21. H.S. Zhang, L. H. Xie and Y. C. Soh, `` A unified approach to linear estimation for discrete-time systems-Part I: H_2 Estimation.” IEEE CDC, USA, 2001.22. H.S. Zhang, L. H. Xie and Y. C. Soh, `` A unified approach to linear estimation for discrete-time systems-Part II: H_infty Estimation.” IEEE CDC, USA, 2001.23. H.S. Zhang, L. H. Xie , Y. C. Soh and W. Wang, `` Risk-Sensitive State Estimation for Sngular Systems.” IFAC 15th World Congress, Spain. 2002.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产权激励的重要意义有利于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和藩篱,使科研人员能够以“共同所有权人”的平等身份与单位沟通协作,促使利益分配更加优化合理;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调动科研人员转化热情,使科研人员以主角身份参与科技成果后续的科研和转化过程;有利于完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体系,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赋权机制和模式,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本周科技政策专列再度发车为大家带来“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有权改革”相关专题一、国家及各省市关于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最新政策法规表1 国家及各地关于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政策汇总(一)《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实施方案》——对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作出全面部署1.首先明确确权成果范围赋权成果的类型包括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权,以及生物医药新品种和技术秘密等。明确了赋权的成果应具备权属清晰、应用前景明朗、承接对象明确、科研人员转化意愿强烈等条件。2.聚焦赋权操作流程明确试点单位应建立健全成果赋权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决策机制,对赋权工作全过程进行推演,对赋权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部署,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提前约定等方式防止赋权过程中产生的实操风险。3.强化科技成果转化配套体系包括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国有资产管理方式;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建立相应容错和纠错机制;完善纪检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监督检查机制,实行审慎包容监管;充分发挥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作用。4.强调注重风险防范对试点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可组织科技、产业等方面专家,开展决策咨询服务。赋权科技成果向境外转移转化或开展涉密科技成果转化的,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加强对赋权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伦理管理,要求严格遵守科技伦理相关规定,确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安全可控。表2 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名单(二)北京市:《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五届〕第19号)1.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在全国地方性法规层面率先规定,政府设立的高校院所可以将其依法取得的职务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及相关权利,全部或者部分给予科技成果完成人,并约定双方成果转化收入的分配方式。在不改变权属的前提下,赋予科研人员一定条件下的自主实施转化权,避免科技成果转化错失良机。2.明确高校院所自主转化管理权限明确规定了政府设立的高校院所可以自主决定实施转化,不需审批或者备案,并可自主决定是否进行资产评估。3.细化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和报酬等收益分配制度规定科研人员获得奖励和报酬的原则、标准及时限,明确科技成果转化收入分配比例、收入不受工资总额和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净收入涵义等。规定可以不低于转让、许可净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不低于作价投资形成股份或出资比例的百分之七十等。4.明确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获奖励报酬的规定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是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或者对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励和报酬,并实行公开公示制度。担任领导职务的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不得利用所在单位的名义、声誉和影响力牟取私利,不得利用职权侵占他人科技成果转化收入。5.明确科技成果限时转化措施明确了项目承担者的成果转化义务和转化期限、项目主管部门实施介入权的程序等,规定项目承担者在约定转化期限内未实施转化且无正当理由的,项目主管部门可以按照约定终止项目,可以在技术市场信息网络平台发布该项目成果,许可他人实施。(三)上海市:《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2017年)《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中主要创新内容包括:1.对自主权的范围作出进一步细化和明确明确了单位对科技成果的处置享有自主权,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对其持有的科技成果,可以自主决定采用转让、许可或者作价投资等方式实施转化。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外,不需行政机关审批或者备案;同时,明确了单位对转化收益的奖励分配享有自主权,科技成果完成单位可以规定或者约定奖励和报酬的具体方式、数额和时限,并自主实施奖励方案。2.对完成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三项基本权利即成果转化知情权;按照与单位的协议实施转化的权利;依照规定和约定获得奖励、报酬的权利。两项基本义务,即职务成果完成后的信息披露义务;对成果的后续试验、开发等转化工作的配合义务。3.明确规定高校院所可以设立或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本单位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和服务基于上海市实践,细化和明确了高校院所可以自主选择的三种作价投资方式:一是允许高校院所以自己名义直接将科技成果对外投资;二是允许高校院所独资设立的负责资产管理的法人开展科技成果作价投资;三是允许高校院所与科技人员事先对股权分配作出约定,直接以本单位和相关人员的名义作价投资。(四)深圳市:《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深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二〇五号)《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在科技成果转化改革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创新规定:1.明确赋予科技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变通了《专利法》关于职务科技成果权属的相关规定,并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由“试点”赋权变为“应当”赋权,在国内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全部或者主要利用财政性资金取得职务科技成果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应当赋予科技成果完成人或者团队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2.改变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方式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方式由目前的“先转化后奖励”调整为“先赋权后转化”。此外还规定“按份共有的,科技成果完成人或者团队持有的份额不低于百分之七十”。将所赋予的长期使用权期限设定为不少于十年,并规定“对于同一职务科技成果,科技人员获得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者长期使用权的,其单位可以不再给予成果转化收益及相关奖励”。3.建立科技成果决策尽职免责机制建立了科技成果决策尽职免责机制,规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关负责人履行勤勉尽职义务,严格执行决策、公示等管理制度,没有牟取非法利益或者恶意串通的,可以免予追究其在科技成果定价、自主决定资产评估以及职务科技成果赋权中的决策失误责任”。二、各省市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实践典型案例(一)西南交通大学:首创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西南交通大学从2010年开始就在自身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进行了5年的“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验,成为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取得了很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效果。2016年,《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简称“西南交大九条”)正式出台,规定明确提出“学校与职务发明人就专利权的归属和申请专利的权利签订奖励协议,规定或约定按30%:70%的比例共享专利权。”该《规定》明确学校与职务发明人可以共同申请专利,也可以按同样的比例分割学校持有的职务发明专利,将职务发明人的“转化后奖励”前置为“知识产权共有”,进而实现了职务发明人对职务科技成果的大部分所有权。案例西南交通大学的土木学院杨其新教授团队“隧道及地下工程喷膜防水材料”项目,从2004年起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到2010年还未实现转化。到2010年,西南交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将该项目作为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试验的第一个案例,成功地将由西南交大所有的专利变更为该教授团队与国家大学科技园共同所有,然后经第三方评估作价500万元入股成都嘉州新型防水材料公司,杨其新教授团队持有其中的300万元股份。该成果在成都嘉州新型防水有限材料公司内又经过3年多的产品化研发,并在2014年完成了产品化,现在已经取得30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该校已有205项职务科技成果完成分割确权,通过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立了24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千激励,万激励,不如产权来激励。西南交大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誉为“科技界小岗村”改革,实现了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向发明人的实际让渡,使发明人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从实质上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充分调动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技探索与创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驱动发展。(二)四川大学: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确权改革四川大学着力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确权改革,建立了产学研激励、评价、保障和培育四大机制。2016年,出台《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试行)》,大胆探索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确权改革,确立“科学确权,早期分割,权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确权模式。2018年,四川大学制定出台了《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规定成果完成人可享有50%~90%的成果所有权。同时还制定了《横向课题科技合同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药物器械临床试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持续构建完善以“川大22条”为统领性文件、N个具体配套实施细则文件,X个操作流程及内控管理制度的“1+N+X”成果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导向,充分考虑科研人员的切身利益,调动了积极性,保障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确权改革等激励机制顺利落地。案例科研团队研究确定“骨诱导性生物材料”理论,首创生物活性人工骨,牙种植体及涂层人工髋关节。基于该技术成果,学校与成都高新区政府达成协议,在成都共建包括成都生物医学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国际互认的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检验中心等生物医学材料产业示范园区,整合上下游关联产品生产企业,实现工程化应用。该成果与合作企业先后签订技术转让、开发等合同,到账金额1000余万元。结合《四川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行动计划(试行)》的确权程序及细则,学校对该团队的两项相关成果进行了所有权权属比例认定,成果完成人占比分别为85%和80%。四川大学通过允许教师买断学校的权属部分进行入股和转化,加大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激发科研团队研发热情,促使科研团队灵活运用技术开发、转让、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方式实现工程转化应用。(三)上海交通大学: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交大模式”上海交通大学探索形成科技成果投资的“完成人实施”模式,允许科技成果完成人利用职务成果开办或参股创办企业,上海交通大学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将科技成果向完成人转让。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对科技人员已开办、控股、参股成立企业的合法化问题做出规定,指出可以适用《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中关于“完成人实施”的规定,在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行规范。案例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对“计算机视角在多模态交互中的应用”项目取得的技术成果,采用完成人实施的“五步转移法”实现成果转化的模式创新。即第一步:上海交通大学与成果完成人成立的上海媒智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第二步:上海交通大学按一元“名义价格”将科技成果的70%对课题组进行转让;第三步:上海交通大学和课题组共同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资产评估机构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估,评估价格为1000万元;第四步上海交通大学将技成果的30%(300万元)在国有产权交易机构进行挂牌交易,课题组参加摘牌并获得科技成果的全部产权;第五步课题组在获得知识产权的权利之后,将其用于合作成立项目公司的知识产权出资。在完成人实施的“五步转移法”完成之后,课题组与学校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课题组在5年内将1000万元的30%向学校支付。“完成人实施”在谈项目已经达到20个,签约实施的项目达到12个。上海交通大学从转化模式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交大模式”。制作:省技经中心广东科技政策法规与体制机制改革智库、省科技监测中心
近日,聊城市人民医院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封来自科技部的感谢信。信中,科技部对聊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在参与疫情防控应急科研项目中所做的工作和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同时勉励医院要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共同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各项工作,推动科研攻关取得更大突破。疫情期间,聊城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积极总结新冠肺炎患者的特点,探索有效救治方案,发表了4篇高分值SCI文章,参与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型患者临床救治方案研究”,参与编写《山东省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规范(第一版)》,所著文章《集中优势资源,提高新冠肺炎诊治成功率》在《健康报》《大众日报》《聊城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2020年2月11日,医院还受邀参加了由科技部组织,钟南山院士牵头的科研项目——“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疗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为国家新冠肺炎防控科研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勉励更多医学从业者为医疗科研事业作出更多贡献,3月3日,聊城市人民医院举办了“喜获科技部感谢信庆祝仪式”,并为科技部致信感谢的重症医学科代表吴铁军颁发绶带。“重症医学科的专家是我们医院的骄傲,也是医疗行业的骄傲,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活动现场,参加活动的人员备受鼓舞。聊城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胜军说,在疫情防控中,医院重症医学科创新救治手段,成功救治了危重患者,在完成一线救治任务的同时,也为国家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后,聊城市人民医院将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全面做好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为继续发挥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和生命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未来网高校频道1月17日讯(记者 杨子健 通讯员 张玮光)1月10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由天津大学牵头、南开大学作为合作单位的“固体催化剂结构缺陷调控方法和机理研究”项目获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据了解,南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李兰冬作为项目参与人,与天津大学团队合作基于模型催化理论与可控构筑方法,从亚纳米到微米尺度对吸附、成键断键、扩散等催化本征过程进行调控,提升催化反应速率与目标产物选择性和收率。该项目提出了催化剂电子结构的新型调变机制,建立了催化剂缺陷结构的温和构筑方法,利用限域结构突破了反应平衡的限制,项目研究成果为推动能源小分子高效催化转化与利用奠定了科学基础。
来源:科技日报在拿下全国创新争先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并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之后,科研者谭旭光又一次迎来了荣耀时刻。4月16日,他登上了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的领奖台。谭旭光,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集团董事长,内燃机可靠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科技最高奖的颁奖词显示,在俯身重型高速柴油机及动力总成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近45年里,他创建了全球首个独立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研发制造基地,攻克了重型商用车动力总成关键核心技术;主持开发出我国首款自主产权的重型高速柴油机,攻克了电控、可靠性等核心技术;突破了全系列、全领域动力系统核心技术难题,补齐了高端液压、大型农装CVT、高端船舶等行业的关键技术短板;瞄准新能源发力,将氢燃料电池领域核心技术牢牢握在手中……“扎根专业领域精心钻研,掌握了一批别人拿不走、全国叫得响、全球立得住的自主可控关键核心技术。”外界的这番评价十分精准。但当站到山东科技最高奖的领奖台上时,谭旭光更想将自己“十年磨一剑”的感悟与大家分享:“我们要迈向高端、挑战世界一流,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工作者必须要仰望星空、敢为天下先,越是在与世界一流水平存在差距的地方,越是在‘卡脖子’技术和短板问题上,越要敢想敢试、敢于冲锋、敢于突破。”没有“钉钉子”精神,这个项目不可能成功“我1977年进入潍柴,第一项工作就是参与我国704项目坦克发动机的研制,从此与柴油机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是科研者谭旭光“十年磨一剑”故事的肇始。在此之后45年里,他浸润于柴油机和动力总成关键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工作中,乐此不疲。“外界都说我是产品‘疯子’、科技‘疯子’。”谭旭光说,“我血液里流淌的是柴油。”因为“疯”,所以“义无反顾”,不达目的不罢休。对柴油发动机行业来说,热效率是核心竞争力。经过上百年的努力,在符合排放标准的情况下,全球行业的柴油机热效率平均水平只是46%。人们普遍认为,要做出可商业化、本体热效率50%的柴油机,无疑是做梦。2015年,谭旭光宣布了自己的“疯狂”决定——启动50%热效率柴油机项目。即使这时,几乎没人相信会成功,因为发动机热效率和减排效果就像“跷跷板”,减排效果越好,热效率越低,这是“规律”。5年间,没有节假日,只有“白+黑”,潍柴发动机研究院千余科研人参与研发,项目总投入达到惊人的42亿元。5年后,当世界权威内燃机检测机构德国TüV、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同时将热效率突破50%的认证证书颁发给潍柴时,谭旭光如此总结:“没有一种心无旁骛的专注和‘钉钉子’精神,这个项目不可能成功。”十年磨一剑,不仅仅需要精神层面的“心无旁骛”,更需要巨额研发投入和优质科研生态支撑。在每个板块上,我们都要有一批别人学不来的核心技术仔细观察“WP13H”发动机(50%热效率项目)样机,会看到一丝过火后发黑的痕迹。当初,在一次台架试验中,样机热效率第一次突破50%。狂喜过后,大家再验证时发生了意外:因高压油管窜油引发火情,一半发动机零部件被烧。但到了发奖金时,科研团队都愣住了——他们不仅没有因样机失火挨罚,反而因为修复后的发动机被验证热效率的确突破了50%,拿到了当月的研发前置激励奖金。前置激励奖金是谭旭光的独创。十年磨一剑,难免战场太长,如何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他将制度设计为分阶段奖励,一方面,激发科研人员“一天当两天半用”,拼效率;另一方面,十年太久,“付出需要有回报”,让科研人员真正劳有所得。这符合科研规律。正向激励、宽容失败,谭旭光对研发表现出的“温柔”与其强硬的性格对比强烈。在一个个的关键技术突破背后,潍柴的研发投入也在飙升。有观察者统计,近十年里,前者仅在发动机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就达到了惊人的300亿元。对此,谭旭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毫不吝啬,全力投入。十年磨一剑,意味着格局要大,眼光要准。记者注意到,就在其获奖当日,由潍柴动力牵头建设的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揭牌。这是我国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唯一一家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瞄准“碳达峰”“碳中和”,布局燃料电池领域,谭旭光率领潍柴进场较早,并掌握了其核心技术。而潍柴氢能源汽车早已奔驰在祖国大地上,经历了数百万公里的实践检验。在潍柴内部,有一家未来技术研究院,一批“80后”“90后”博士在此挥洒智慧,瞄准前沿,布局未来。谭旭光说,他们不满足于现有核心技术,未来,在每一个业务板块上,他们都要攻关出别人学不来、带不走的核心技术。谭旭光的“十年磨一剑”,磨出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磨出了50%热效率柴油机,磨出了新能源电池核心技术。他还能“磨”出更多突破性的好东西。本报记者 王延斌 通 讯 员 马文哲
@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有关项目承担单位: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广东省省委第十二次全会关于“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作风、科技伦理和科研诚信建设”的精神,省科技厅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要求,以“强化项目实施绩效、提高科技治理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为目标,以“降低频次、创新方式、聚焦重点、注重实效”为抓手,在以往日常管理和综合绩效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年度随机抽查工作机制。根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随机抽查工作方案》的工作安排,省科技厅拟对2018、2019年度立项拨款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在研项目开展随机抽查,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项目抽取原则拟在2018、2019年度立项拨款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在研项目中进行随机抽取,抽取比例严格控制在立项拨款总数5%的比例以内。此外,为落实检查瘦身行动的减负要求,近3年接受过财政厅、审计厅现场监督检查的项目,不纳入抽取范围。二、时间安排本次随机抽查现场工作拟于即日起至4月底陆续开展,每个项目现场工作时长将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安排,原则上不超过2天,被抽取项目的具体检查时间将随后通知。三、人员安排本次随机抽查现场工作由省科技厅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牵头组织,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和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具体实施,并邀请省内外专家提供专业支撑。四、检查内容本次检查重点围绕项目整体进展情况、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人员到位情况、项目组织管理情况等方面开展。五、检查要求(一)人员要求请被抽取的项目承担单位科研、人事、财务等部门的负责人参加,尽早安排专人对接,同时通知所有项目参与单位做好远程音视频准备。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到场,若因疫情滞留等客观原因无法到场,负责人应向检查组提交书面说明(须签名),授权项目骨干人员负责对接检查工作以及检查结果签名确认等,并提前做好远程视频准备。(二)材料要求请被抽取的项目承担单位提前做好现场考察相关准备工作,整理、归档好项目材料,无需另外装订。为进一步减轻被检查单位负担,本次现场检查不听取PPT汇报。材料准备要求请留意检查组的后续通知,请项目对接人务必保持联系畅通,并及时查看邮箱。(三)保障要求请于现场检查前确定检查场地和有关出席人员,调试好远程音视频设备,做好防疫措施等准备。(四)纪律要求检查组人员的食宿、交通等费用均由检查组自行负责,请勿和检查组人员和专家交换名片或互留联系方式。联系人及电话 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王 蓓 020-83163894黄家健 020-83163634
初试成绩公布的时候,自己的成绩在一志愿院校还行,但是一志愿院校复试时间真的太晚,担心自己一志愿不能上线,所以想着先调剂一所院校试一试,结果,自己调剂的时候,调剂系统里面全是显示招生单位已查看,没有收到一次复试通知,真的只有调剂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这么多高分选手都在参加调剂。想要提升调剂的成功率,调剂意向采集备注里面写什么?优先填写个人荣誉、科研经历等优势。重点突出老师感兴趣的能力每年的考研季,学校可能会发放《调剂申请表》,或者调剂系统里面有填报调剂意向,我们在填写完基本信息过后,好好利用备注这一栏,充分利用好自己的优势。首先,科研经历,一个科研能力好的同学,导师肯定非常喜欢,我们可以写自己是否在本科期间发表过核心期刊或者国外期刊发表过论文,文章影响因子如何,如果自己是第一作者一定要指出,如果不是就没有必要特别说明。还有,是否参与过科研项目,是否在本科期间进入实验室。然后,本科毕设的研究方向,自己主要做了些什么工作,取得哪些实验技能。最后,就是成绩,成绩重点突出专业课成绩还有英语成绩,是否通过英语四六级,核心专业课成绩是否85分以上。以上,这些内容不一定全部要写,自己有哪些优势就写哪些,比如自己没有过四级,就不要写英语四六级成绩,如果专业课还出现过挂科,写专业课成绩就给老师不好印象,总之怎么有利,就怎么写,如果自己本科是双一流大学,自己也可以提一下,给老师加深印象。调剂一定要趁早通常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在一个月左右,但是调剂的高峰期就在前面一周,有调剂需求的院校会集中在调剂系统开放的前面几天进行调剂,如果需要调剂的同学一定要趁早,千万不要拖,越往后,调剂的学校越少,调剂成功的几率更小。
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展示学校青年教师风采,西安交通大学第七届“十大学术新人”奖评选活动日前已在全校开展。经学院推荐、学校评选,电气学院马慧等10名青年教师入选。“十大学术新人”评选范围是近三年来校的教师。参评者除具备敬业爱生、为人师表、师德高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特别是在学术前沿和交叉领域作出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七届“十大学术新人”获奖者。(以姓氏笔画排列)马慧,电气学院马慧,198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电流真空电弧理论、高电压等级真空灭弧室绝缘设计与真空间隙击穿机理、新型真空开关及真空直流开断技术。2017年5月进入电气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等6项科研项目,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电压等级真空断路器开发等多项科研项目。现已在国内外著名期刊、IEEE系列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及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美国专利1项。参与编撰了《输电等级真空开断技术》《高压开关电器发展前沿技术》等多部专著。荣获2019年国际电力装备开断技术会议最佳论文奖。任IEEE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员。现任IEEE TDEI、IEEE TPS、JPD、POP等多个国内外权威期刊审稿人。王嘉新,人文学院王嘉新,198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哲学、现象学、心灵哲学和中西比较哲学。2017年6月进入人文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承担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现象学研究、中西哲学比较、西方哲学史以及研究生全英文专业课程Classical Chinese Philosophy与Studies of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在《哲学研究》《世界哲学》等主流哲学期刊发表6篇论文,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外国哲学全文转载。修订后的博士论文(生命哲学视角中的胡塞尔“质料”概念,德国埃尔贡出版社,2019年第一版)被现象学研究的知名著作系列现象学与实践哲学研究丛书收录。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二等2项。深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斯·舍勒全集的翻译与研究。是国际马克斯·舍勒协会会员、东亚海德格尔研究协会会员,《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权威期刊审稿人。刘梅军,材料学院刘梅军,198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防护涂层与功能薄膜。2018年9月进入材料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课题12项,以骨干身份参与“材料科学基础I(双语)”教改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并应邀作会议邀请报告3次,获全国学会优秀论文奖励6次。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青工委副秘书长。李景雷,电信学部李景雷,1987年生,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陶瓷与器件。2018年8月进入电信学部电子陶瓷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军委科技委火花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篇,得到了国际同行学者的正面评价,其中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的论文被ESI收录为热点论文。担任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Ceramics International等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杨卷,化工学院杨卷,1987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碳基能源材料的选控制备及原位表征技术开发等。2017年11月进入化工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化工原理等课程的助教和辅讲等授课任务。入职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陕煤联合基金项目课题以及企业横向课题等10余项。在Nat. Mater.、Energy Environ. Sci.、Adv. Energy Mater.、ACS Nano等本学科领域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7篇论文被选为封面文章,发表论文多次被Nature、Nat. Mater.等期刊引用和专题评述。获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等各类奖励和表彰20余次。担任中国化工学会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知名学术期刊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Mater. Horizons、ACS Sustain. Chem. Eng.等审稿人和仲裁审稿人。杨星,能动学院杨星,1990年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涡轮部件的流动换热机理、先进冷却技术及颗粒污染物的沉积效应等。2018年10月进入能动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辅讲燃气轮机装置等课程,参与教育部“重型燃气轮机知识体系—燃气透平原理”建设。入职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两机”重大专项子课题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6项,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国家“两机”重大专项课题和企业产品研制重点项目4项,参与完成学科发展报告1份、企业“十四五”战略咨询报告2份和译著1本;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本领域权威期刊论文16篇、国际合作论文14篇,部分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我国在研航空发动机和重型燃气轮机的冷却工程设计。现任美国ASME会员,担任IJHMT、ASME JHT等多个国际期刊审稿人。沈明望,医学部沈明望,1992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理论流行病学和生物数学。2018年1月进入公共卫生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入职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和新冠防控专项特别资助等项目6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盖茨基金等项目4项,参编《数据管理与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础与防治》教材2本。在BMC Medicine、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Vaccine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和卫生经济学评价学组委员。陈小亮,机械学院陈小亮,1989年生,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2018年6月进入机械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制造工艺、柔性智能传感、装备表面电子研究。入职以来参与多门专业核心课程辅助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防科技引领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8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集成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中国航发涡轮院稳定支持专项等科研项目多项。在Small、Nano Energy、ACS Appl.Mater.Inter.等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其中期刊封面论文4篇,多篇论文被Wiley Video Abstracts、Advanced Science News,、Nanowerk 等国际知名学术新闻网站亮点评述。入选“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陕西省高校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担任Molecules专题编辑,J. Mater. Chem. A、ACS Appl.Mater.Inter.等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宫翔,管理学院宫翔,1991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行为学,现阶段主要关注金融科技、社交电商、共享经济以及平台经济。2019年7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入职以来主讲市场调查与预测和市场营销学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以及Information Management等信息系统主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19篇。现任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和Internet Research编委会成员。高照奇,电信学部高照奇,1988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地球物理智能勘探。2017年7月进入电信学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入职以来主持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3项国家级项目;在IEEE TGRS、Geophysics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件。入选2017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荣获第四届徐宗本应用数学论文奖一等奖。部分科技成果在中海油5个海外区块的油气勘探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第十一届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担任IEEE TGRS、Geophysics、IEEE GRSL等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从学而优则仕到科研行政双肩挑》,里面提到一个观点:学而优则仕,意思就是,学习成绩好了,就能走上仕途,参与行政治理工作,不用一直呆在原来那个行业。这句话的意思,也用到了如今高校教授做科研这件事上,更具体一点就是看谁拿到的基金项目多,谁就能走上行政岗位。拿的越多项目的、科研做出了突出成绩的教授,就能越快升到行政岗位的更高级别。这规律,跟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几乎是一样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古代没有大学,而是直接当某个州的钦差大臣。如果再做出一点成绩,直接就是一品大员,相当于现在高校发副处级校领导了。笔者在高校多年,也总结了一下基金项目和行政职务高低之间的关系:拿一个国家面上项目的教授,基本上当不了什么领导,最多当一个系的主任。拿两个国家面上项目的教授,在学院就有话语权了,可以参与不少行政职务的工作,可以当一个院长助理啥的。拿三个国家面上项目的,在学院级别就已经非常有地位和分量了,当副院长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拿四个国家面上项目的,当个院长也是很有希望的,甚至可以直接被提拔到校级行政的副处级岗位,当个科技处处长或者人事处处长都是错错有余了。拿四个以上国家面上项目的,基本上就可以走入副校长级别的行政岗位了。可以说,拿越多个国家项目的教授,在高校被提拔的速度就会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