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大学本科生参与老师的研究课题的现象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大学生创新论坛,到后来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再到后来的直接参与老师的科研课题。对于大学本科生而言,似乎参与科研类的课题任务,几乎成为每一个本科生课堂教学和实践类教学任务以外的必须完成的一个部分学习任务了。因此很多本科生听上届学生讲的经验后,在完成正常的学习任务后都去找一些老师,想加入他们的研究课题中去,从中学习一些专业技能。其实,很多本科生参加老师的研究课题并不是发自自己内心的喜欢,而是看着周围有同学这么做了,如果自己不去这么做的话,似乎就是落后的,不要求上进的表现。往往是处于这种心态的驱使下,自己稀里糊涂就去找老师,说自己很想加入到老师的课题中学习知识。等真正参与进来以后,很多同学发现自己并没有多大兴趣,虎头蛇尾的事情频频发生。还有的同学参与老师的研究,仅仅是为了以此挂名,加分赚奖学金,当拿到奖学金后,老师再也找不到这些学生。从老师的角度而言,完成科研课题往往一个人是完不成的,需要很多人一起来完成,尤其是实验部分,需要一些学生来协助老师完成,因此,老师也喜欢一些同学参加到课题中来,完成实验内容。尤其对于年轻老师而言,没有那么多的研究生来参与自己的实验,因此就需要找部分本科生来帮忙做实验。因此,老师找学生做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协助自己完成课题内容,而并不是有意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那么,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本科期间到底要不要参加老师的研究课题呢?下面塔主就讲讲自己的看法:如果参与,要想清楚参与目的塔主建议大家,当你决定是否要参与老师的课题,一定要先想明白自己参与的目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确实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或者是自己就喜欢做做研究的话,那么建议你把整个参与课题的过程当作是提升自己能力的过程,也就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帮老师做好这个事。如果你是为了拿奖学金,或者是因为别人参与了自己也要和别人一样,至少保证看起来很努力的话,那么建议还是不要去参与了,因为这些目的说明你并不是真正喜欢做研究,或者说是索取式的参加,那么这个过程对于你和老师而言,都很难受,而且最终的效果也不好。老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从老师对学生培养方面来说,老师要对每个学生有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对参与课题的目的、意义、重点和难度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让学生能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参与,为什么不参与,这样即使对学生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不要随便找几个学生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为自己干活,这样最终的效果并不能让学生有进步,也不能让自己的课题高质量完成。以上就是塔主对大学生是否要参与老师的课题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与塔主一起讨论。
“不打招呼就觉得是不重视、不尊敬”“甚至要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以后怎么还人情”“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现在是一个正面评价”……半月谈记者在国内知名高校采访时,一些专家教授和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对当前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的不良风气表达了愤慨,呼吁加强监督,完善惩戒,净化科研评审环境。打招呼、做工作,滋长“人情评审”歪风时值年中,不少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陆续启动。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打招呼拉票、做工作等现象屡禁不止。“评审打招呼、做工作成了自保的方式,别人打了招呼你不打,就觉得你不重视。而且普通人打招呼还不行,往往得单位一把手如校长、书记出面才行。”一位在知名高校担任学院院长的教授说,现在人才计划、项目评审都会打招呼,作为学院领导,他深感无奈。“人情评审”风气盛行之下,不仅本院的人才引进和项目申报会找该教授去帮忙做工作,一些校外学术圈的朋友也会找到他。“每个月请求帮忙打招呼的短信、电话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作为院长,我甚至要用本子记下跟谁打过招呼,考虑以后怎么还这人情。”他无奈地表示。这位教授几年前回国,他说,“作为学术项目领头人,现在申报项目,除了考虑学术水平,还要看关系网有多广,把通讯录拉出来看看”。和他有同感的一位高校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告诉半月谈记者,去年他们学校引进人才参与国家的人才项目评审,函评结果非常不错,因为提交的文章、科研成果等书面材料很过硬,但面审淘汰的比例却出人意料地高。“我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学术方面了,因此吃了大亏。”不仅在做人才工作参与评审过程中遭遇了拉票尴尬,该学者自己申报国家人才项目时也亲历了拉票歪风。他说,评委工作一般分评审前工作和评审中工作。评审前,申报人和所在单位得知评审专家信息后,要及时去“拜门子”。一般来说,申报者会通过四种方式来做工作:一是自己本人给评委发短信或打电话,请求关照。二是所在单位的领导出面给评委做工作。三是请业界知名的老专家、院士出面做工作。四是知名老专家、院士带着申请人一道上门向评委汇报工作。评审中,则需要有更大的公关力度。有的申请人所在单位会出面做工作,要么派专人找评审做工作,要么单位主要负责人到评审宾馆驻点做工作。如果评审组织特别严密,还会有人专门蹲守在评审点捕捉评委信息,甚至拍照回传给后方,再去查找评委关系继而做工作。“逢到重要的项目和人才评审,可能申请人和所在机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忙着做工作,跑公关。”他说。数字政绩冲动,一些高校争戴人才帽接受采访的科研学者坦言,这几年一些科研评审中的拉关系、打招呼风气有愈演愈烈的苗头,令人愤怒,让人担心。“一旦到了评审集中期,根本没法干正事儿。”他们表示,谁不做工作谁就会吃亏,最后被歪风绑架,浪费大量精力去做和学术无关的事情。受访的一位学者向半月谈记者展示了他在朋友圈所发的上述感叹,短短几十字的吐槽收获了近百条学术同行的点赞和评论。有人留言说,现在评审不打招呼是对评审的不尊敬;还有人打趣道,现在科研人员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已经成为一个正面的评价。在这些学者看来,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出现的打招呼、拉票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竞争激烈、僧多粥少的缘故;另一方面,还缘于科研GDP、人才政绩驱动下,有项目、有人才帽子,才意味着个人和单位有资源、有地位,才能活下去。以高校为例,去年教育部搞“双一流”评估,标志着高等教育新的转折。为了适应“双一流”要求,不少高校急需有大的科研项目和“戴帽子”的高级人才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术水平或者整体实力一般的院校机构,为了生存发展,往往会举全校、全机构之力去确保重要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过关。学术帽子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应该按照学术标准来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打开高校科研机构的网站,如果遮住校名看简介,模式都差不多,论文数、科研项目数、拥有‘戴帽子’的高级人才数等。”上述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指出,在数字指标导向和一些领导的政绩驱动下,评审人、申请人、用人单位、学术圈都被绑架了。一位受访者说,评审中的上述乱象让他们深感愤怒,十分担心。愤怒是因为这种人情公关歪风的滋长让科研和人才的评价标准扭曲,让好的科研成果和好的人才得不到公正评价。担心的是这种风气污染了学术圈,大家被裹挟着在互相打招呼中渐渐成了利益和资源交换共同体,影响国家的科研水平。消除灰色地带,划出科研项目人才评审高压线受访的科研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打招呼公关已经发展到必须是相当级别的学术权威或者负责人,因为他们参加的评审多,可以互相交换评委资源,互相支持。“说实话,绝大部分评委都是好人,但是有时人心里的‘秤’也是容易被打招呼影响的,特别是有的打招呼者对评委来说是领导、朋友或是恩人时,难免有还人情的思想。难免因‘感情’因素造成优秀的人和项目被PK掉。”受访者深感无力。科研人员表示,一些评审拉票公关的现象就像皇帝的新衣,没有人敢喊。一喊就破坏了规则,大家以后肯定就不带你玩了。但是不喊,就必须跟随在里面随波逐流,如果只是埋头做学问,就会吃亏甚至很难存活。“做科研要无欲无求,保守初心才能做得好。如果只想着求名头被欲望绑架,势必会造成学术风气的败坏,也造成科研水平的下降。”受访学者认为,现在干部拉票贿选都有严格的处罚措施,而学术评审拉票却还处于灰色地带,这是不对的。他们建议,应该出台相应的惩罚举措,增加学术评审中拉票公关等行为的违规成本,比如将评审列为保密项目,一旦有接受公关说情的行为就视为违反保密条例等,给予相应惩戒,让科研人员和管理者有所敬畏。对参与说情公关的双方,列入黑名单,或者予以曝光,限制其参加科研学术活动,或给予失信认定,通过这些举措净化评审环境,真正做到学术优先,不拼关系、不拼圈子。(来源:半月谈)
“不打招呼就觉得是不重视、不尊敬”“甚至要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以后怎么还人情”“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现在是一个正面评价”……半月谈记者在国内知名高校采访时,一些专家教授和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对当前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的不良风气表达了愤慨,呼吁加强监督,完善惩戒,净化科研评审环境。 打招呼、做工作,滋长“人情评审”歪风时值年中,不少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陆续启动。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打招呼拉票、做工作等现象屡禁不止。“评审打招呼、做工作成了自保的方式,别人打了招呼你不打,就觉得你不重视。而且普通人打招呼还不行,往往得单位一把手如校长、书记出面才行。”一位在知名高校担任学院院长的教授说,现在人才计划、项目评审都会打招呼,作为学院领导,他深感无奈。“人情评审”风气盛行之下,不仅本院的人才引进和项目申报会找该教授去帮忙做工作,一些校外学术圈的朋友也会找到他。“每个月请求帮忙打招呼的短信、电话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作为院长,我甚至要用本子记下跟谁打过招呼,考虑以后怎么还这人情。”他无奈地表示。这位教授几年前回国,他说,“作为学术项目领头人,现在申报项目,除了考虑学术水平,还要看关系网有多广,把通讯录拉出来看看”。和他有同感的一位高校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告诉半月谈记者,去年他们学校引进人才参与国家的人才项目评审,函评结果非常不错,因为提交的文章、科研成果等书面材料很过硬,但面审淘汰的比例却出人意料地高。“我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学术方面了,因此吃了大亏。”不仅在做人才工作参与评审过程中遭遇了拉票尴尬,该学者自己申报国家人才项目时也亲历了拉票歪风。他说,评委工作一般分评审前工作和评审中工作。评审前,申报人和所在单位得知评审专家信息后,要及时去“拜门子”。一般来说,申报者会通过四种方式来做工作:一是自己本人给评委发短信或打电话,请求关照。二是所在单位的领导出面给评委做工作。三是请业界知名的老专家、院士出面做工作。四是知名老专家、院士带着申请人一道上门向评委汇报工作。评审中,则需要有更大的公关力度。有的申请人所在单位会出面做工作,要么派专人找评审做工作,要么单位主要负责人到评审宾馆驻点做工作。如果评审组织特别严密,还会有人专门蹲守在评审点捕捉评委信息,甚至拍照回传给后方,再去查找评委关系继而做工作。“逢到重要的项目和人才评审,可能申请人和所在机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忙着做工作,跑公关。”他说。数字政绩冲动,一些高校争戴人才帽接受采访的科研学者坦言,这几年一些科研评审中的拉关系、打招呼风气有愈演愈烈的苗头,令人愤怒,让人担心。“一旦到了评审集中期,根本没法干正事儿。”他们表示,谁不做工作谁就会吃亏,最后被歪风绑架,浪费大量精力去做和学术无关的事情。受访的一位学者向半月谈记者展示了他在朋友圈所发的上述感叹,短短几十字的吐槽收获了近百条学术同行的点赞和评论。有人留言说,现在评审不打招呼是对评审的不尊敬;还有人打趣道,现在科研人员会做工作、沟通能力强已经成为一个正面的评价。在这些学者看来,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中出现的打招呼、拉票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竞争激烈、僧多粥少的缘故;另一方面,还缘于科研GDP、人才政绩驱动下,有项目、有人才帽子,才意味着个人和单位有资源、有地位,才能活下去。以高校为例,去年教育部搞“双一流”评估,标志着高等教育新的转折。为了适应“双一流”要求,不少高校急需有大的科研项目和“戴帽子”的高级人才支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术水平或者整体实力一般的院校机构,为了生存发展,往往会举全校、全机构之力去确保重要科研项目和人才评审过关。学术帽子有它的合理性,但是应该按照学术标准来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打开高校科研机构的网站,如果遮住校名看简介,模式都差不多,论文数、科研项目数、拥有‘戴帽子’的高级人才数等。”上述从事人才工作的学者指出,在数字指标导向和一些领导的政绩驱动下,评审人、申请人、用人单位、学术圈都被绑架了。一位受访者说,评审中的上述乱象让他们深感愤怒,十分担心。愤怒是因为这种人情公关歪风的滋长让科研和人才的评价标准扭曲,让好的科研成果和好的人才得不到公正评价。担心的是这种风气污染了学术圈,大家被裹挟着在互相打招呼中渐渐成了利益和资源交换共同体,影响国家的科研水平。消除灰色地带,划出科研项目人才评审高压线受访的科研人员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打招呼公关已经发展到必须是相当级别的学术权威或者负责人,因为他们参加的评审多,可以互相交换评委资源,互相支持。“说实话,绝大部分评委都是好人,但是有时人心里的‘秤’也是容易被打招呼影响的,特别是有的打招呼者对评委来说是领导、朋友或是恩人时,难免有还人情的思想。难免因‘感情’因素造成优秀的人和项目被PK掉。”受访者深感无力。科研人员表示,一些评审拉票公关的现象就像皇帝的新衣,没有人敢喊。一喊就破坏了规则,大家以后肯定就不带你玩了。但是不喊,就必须跟随在里面随波逐流,如果只是埋头做学问,就会吃亏甚至很难存活。“做科研要无欲无求,保守初心才能做得好。如果只想着求名头被欲望绑架,势必会造成学术风气的败坏,也造成科研水平的下降。”受访学者认为,现在干部拉票贿选都有严格的处罚措施,而学术评审拉票却还处于灰色地带,这是不对的。他们建议,应该出台相应的惩罚举措,增加学术评审中拉票公关等行为的违规成本,比如将评审列为保密项目,一旦有接受公关说情的行为就视为违反保密条例等,给予相应惩戒,让科研人员和管理者有所敬畏。对参与说情公关的双方,列入黑名单,或者予以曝光,限制其参加科研学术活动,或给予失信认定,通过这些举措净化评审环境,真正做到学术优先,不拼关系、不拼圈子。(原题为《“用本子记下给谁打招呼,以后怎么还人情”教授自曝科研项目人才评审乱象》)
很多家长在夏校、竞赛以及科研中徘徊,搞不清楚这些活动究竟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帮助。今天呢,就从各类活动的作用、侧重点等方面,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刚入学的时候,大家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到了11年级,人家竞赛奖牌拿到手软,而你却没有能拿得出手的?那么首先,我们从广度和精度方面,来看看各年级活动规划侧重有哪些不同。其实,10年级是活动规划的"分界线",在9年级时,大家的主要任务是拓宽兴趣、培养个人爱好,而10年级以后就是要把握活动的"进阶",专攻喜欢和擅长的方向。那么该如何向招生官展现一个全面的申请者形象呢?这就要通过搭配不同的活动,同时体现学术能力和个性。将不同的活动按照重要程度来进行组合,实现相互配合、相互佐证。另外,持续时间久、投入度高的活动,可以让招生官加深印象,其次是学术探究类活动,能够展现学术能力以及对某一专业的热情,最后则是一些影响力比较强的活动,也能够展现个人能力。
高校与中小学有着联系也有着区别。联系是,高校是中小学延伸的结果。区别是,高校拥有一套不同于中小学的运行机制。其中,一个巨大的不同就是,中小学往往为未来人才的打造和培育担负起基础性教育的重大使命,其重点所做的就是推进基础性教育及教学。而高校主要所做的则是从事高等教育及科研活动。就科研活动来看,高校所开展的科研活动,所涉及的领域通常是多方面的、多样化的,最终受益的主体也是多元性的,不仅包括高校教师自己,而且也包括社会、民众、政府、国家,甚至整个人类。鉴于高校科研能够产生的这样的一箭多雕的价值。国家及政府当然会对高校科研做出巨大重视,其中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国家及政府便会为此而设立相关的科研项目,以给高校教师申报及申请。与此,学校自身也会拿出一定的经费来设置相关的科研项目,促使高校教师申请。总体上,高校教师的科研项目,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校级层面的,甚至也有国际层面的(即由国际组织,或某些国家及政府设立的科研项目)。这样看来,高校教师确实能够享有更多科研项目。科研项目的获得,对高校教师而言,就意味着一定资金的享有。这样的资金在数目上基本是让人激动的。高校教师基本都会为争取科研项目而努力着。但是,科研项目的获得,也并非是易事,首先需要看申请课题的教师的实力,其次,要看设置课题的部门试图打算将课题给予哪样的人员,也就是说设置课题的部门的意向性很重要。再次,在竞争课题项目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做到秉公执法,而不能徇私枉法,因人设项目,因人立项目,因人分项目。或者说,在竞争课题项目时,存在走后门、拉关系的情形,以至于本应该获得项目的教师因此而失去项目。这也就造成,高校看上去明明有课题项目,也就说说高校明明有经费,但是,不意味着是每个高校教师都能够得到或享有。只有那些具有实力,并且会经营关系的人,也许在科研项目的获得上能更加如鱼得水。否则,不过沦为望科研项目而兴叹的境地。一旦获得科研项目后,又存在一个将科研经费转换为现金的问题。由于现在报账上卡得太严,以至于不能随便找发票去报账,也不能开具虚假发票去报账,并且现在报账还基本要求要刷公务卡。刷公务卡,也就意味着课题中的经费确实是课题申报者本人开支了,还意味着课题中的科研经费,是需要真真实实地去花掉,而这样花掉未必真地有利于改善自己的生活方面或减轻生活压力方面。要把科研经费转换为手里的现金确实非常困难。这就是,高校教师明明有科研,可却偏偏穷的原因所在。
教授们相比上课更愿意搞科研项目,大学里科研和教学谁重要?大学的教育是很重要的,毕竟这是大学生在学校的最后一段学习的时光,是需要获得生存技能的时期,但是,大学里面教学和科研确实都很重要,是高校发展的两架马车,短了一个都不行。传统上高校一般都重科研轻教学,但从最近的政策来看,高校的教学也应被更加重视才行。教授做科研并非全都是他愿意现在对高校老师的管理制度越来越严格,给老师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除了个人意愿外,至少还有三个原因驱使教授们搞科研。第一、在高校的绩效考核体系中,高校老师不仅要被安排上很多课,还必须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量,不同职称的老师考核的指标工作量不同。第二、高校对科研成果都有配套奖励,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就可能奖励他基本工资的数倍,这对老师来讲是很诱人的。第三、学校对各学院每年的科研任务也有目标要求,若完不成目标,会影响整个学院的绩效考核。所以,学院为了完成年度科研任务目标,必须动员全院所有人申请课题和完成定量的科研成果,所以教授有时候也会被动员搞科研。当然学校之间的政策也有不同,有的学校可能对教授级别的可能宽容一些,要求没那么严格,搞不搞科研也就更多地看他们的意愿了。拿不到项目的老师并不会被刻意安排很多课相反的,很多高校会设置一定的科研岗,这个岗位招聘的人员不安排教学任务,只让他们专职做科研,一般都是年轻人,而且他们也不一定就能拿到科研项目或者出科研成果;还有的学校对待新进的年轻老师,会让他进来学校的前几年专职做科研,而不安排教学任务,这都是为了学校在国家级项目和高水平成果上能有所突破。一个老师上课多少还与学科性质和院系老师数量有很大关系,每个学校的情况也不太一样。有的学校的重要学科小到讲师大到教授的授课任务量都很大,而有的学科则相反,这是在每个学校都存在的不平衡现象,与拿没拿项目没有多大关系。有的教授拿了很多项目,如果实在没有老师可以安排授课,他也必须被安排教学任务。有的教授的课比年轻老师还多,因为他们还有硕博士研究生的课要上。教学和科研谁重要这是无法比较的两个方面,它们都是高校的重要职能,少了一个都不行。只不过,现在我国高校的这两种职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以前往往重高校科研而轻高校教学,造成了我国很多大学的毕业生质量不高的问题。但政府也正意识到这一点,最近很多高校已经响应政策要求,清退了很多不合格的学生,这对大学教学的发展来说,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申请美本,背景活动是申请重点,也是让学生头疼的事,最近就有同学问到老师,关于申请美本的事,看老师是如何答疑解惑的。问:我现在读在国内的国际学校读高一,听一些朋友说做科研对升学很有帮助。相比夏校,工作经验,做科研会更有优势吗?答:如果能做出好的科研成果肯定是会锦上添花的。相对来说高中生能够获得含金量高的工作或者实习经验还是很少的。近几年,不管是申请国外大学还是国内名校的自主招生,都会评估学生的科研能力。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实践,科研项目经历对学生的个人能力有一定要求,也较能反映出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知识储备。这些考试所不能体现的综合能力更是美国大学比较看重的。和参加考试不同,科研没有固定题目和答案,需要学生跟随导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探索方法。在面试的时候能够讲明自己的科研成果和过程,都会增加招生官的认可度。我们也会发现在申请中,有不少SAT和GPA很高的申请人遭到名校的拒绝,以及相当数量SAT和GPA不拔尖、但申请出乎意料成功的案例,具体分析之后可以发现,能够将理论用于实践并取得成果的学生更有优势。尤其是顶级院校,招收的都是文理均衡,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他们从中挖掘的就是善于思考,善于动手的学生。所以,如果能够参与到比较好的科研项目,一定要把握机会!下面我们也列出一些常见的项目,希望可以给你一些参考:课外活动包括很多种类,可以是兴趣爱好特长、可以是学术竞赛奖项、还有义工经历等等。这些课外活动当中,中国学生最缺的是学术竞赛类的。在竞赛中取得奖项在申请大学中无疑是加分项,但是竞赛种类名目繁多,良莠不齐。那么,什么竞赛奖项能获得招生官青睐,对申请有用呢?通常,高含金量的学术竞赛都属于下述参考的指标:它是一个国家或国际公认的比赛它在地区/国家/世界各地都有高中分会它由合法的盈利性行业巨头(谷歌、Regeneron或Intel)运营/赞助。它隶属于一所学院或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它是由一个非盈利组织(经济教育委员会,美国未来商业领袖,或DECA)运营的。高含金量的学术竞赛,下面整理了一些关注度和影响力不错的竞赛,大家可以作为参考:奥林匹克各科竞赛及奥林匹克科技大赛:含金量最高的莫过于奥林匹克各科竞赛的国际奖牌,此类竞赛是最受美国大学认可的中学生学术类竞赛,其中包括了: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PhO(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ChO(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BO(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ScienceOlympiad国际级大赛:某些国际级的科技大赛也同样出彩,例如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ISEF)决赛。IntelISEF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学预科科学竞赛,今年该竞赛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23个附属赛会中挑选了1800多名年轻科学家参加,并为这些学生提供了超过400万美元的奖励、科学旅行、实习和奖学金。这类奖项的获得者也将是顶尖大学们争夺的对象。其他高含金量的国际级大赛:谷歌科学挑战赛GoogleScienceFair(GSF)英特尔国际科学工程IntelScienceandEngineeringFair(ISEF)数学类竞赛:AmericanMathematicsContest(AMC)比赛分8、10、12年级。参加AMC10和AMC12成绩优异者可晋级美国数学邀请赛AIME(AmericanInvitationalMathematicsExamination)。普林斯顿数学竞赛thePrincetonUniversityMathCompetition(PUMaC)丘成桐数学大赛Shing-TungYauHighSchoolMathematicsAwards(YHMA)商科类竞赛:全美高中生商业挑战赛DistributiveEcationalClubsofAmerica(DECA)美国未来商业领袖FutureBusinessLeadersofAmerica(FBLA)赛智SAGE钻石挑战赛DiamondChallenge宾大沃顿投资交易大赛Knowledge@WhartonHighSchool(KWHS)人文社科类竞赛:此外,对于选择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同学,比起数理化以及STEM领域,文科类的竞赛相对较少,其中的一部分也很难用统一标准衡量,以下几个竞赛可以作为参考:MIT'sINSPIRECompetition;TOPPSCompetitionforHighSchoolPsychologyStudents;SpeakTruthtoPowerVideoContest;CongressionalDataChallenge;Worldof7BillionStudentVideoContest;StemanitiesResearchCompetition;
依稀还记得当年许诺投身科研,想要做一名伟大的科学家,没想到科学家没当成,成了一名“挖坑”小能手。回想本科期间,我的梦想是将来可以自己做做实验养养细胞,而如今,天天做实验做到吐,论文还发不出来,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只想平平安安毕业而已!然而,想要如期顺利毕业可没那么简单,读研读博期间的那些坑,可能每个背后都是延期毕业的教训,所以,对于搞科研的我们来说,要想平安毕业,这些坑你一定要避开!这可是师兄师姐们的一部血泪史,请大家一定要牢记!一,研究方向的选择可能你一年级时认真上课门门考高分,然后发现读研阶段不再看考试成绩、而是看论文,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大家在一开始选研究方向的时候,一定全面考虑,方向错误,万劫不复!1,如果选一个容易发高影响因子论文的研究方向,有可能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哦;2,选一个容易找工作的研究方向,可能会发不出SCI论文,然后没办法如期毕业;3,有些同学自己没有选研究方向,而是被导师指定了一个做实验的研究方向,那你就有可能被要求从零开始搭建实验室,发论文遥遥无期。二,导师的选择读博读研期间,一个好的导师太重要了,导师可能直接与你今后的人生走向有重大关联,师兄师姐表示:遇到一个不靠谱的导师,你的科研之路只怕要搁浅。1,有可能遇到从来不指导科研的导师,天天不见人影,每次组会还不停问进展要结果。2,有些导师是妥妥的工作狂,要求学生一周7天都要泡实验室。3,遇到“抠门”压成本的导师,那你每月能领到补贴有可能是全院倒数第一。4,小心那些开“夫妻店”的导师,有可能你一个劳动力被当两个使。至于导师经常出差,没时间帮自己修改论文什么的,太常见了,所以,大家在选导师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充分沟通,多方了解!三,写论文的那些坑有些同学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发论文上,然后,毕业之后发现,要靠相亲才能找到另一半......但是,论文还是要写的,师兄师姐就踩过这些大坑奉上:1,实在发不出SCI,然后被导师说工作做的不够,然后就被延期。2,发了几篇的SCI论文,导师觉得太适合搞科研了,延期!(你是魔鬼么)3,论文已经熬夜修改了十几遍,导师说选题创新性还不够,不让投出去。4,写好的论文终于投了出去,然后没有审稿人愿意审。5,论文被审稿人审了足足7个月,中间毫无消息,然后突然来了意见,拒稿。6,论文查重时,系统发现毕业论文的致谢部分是抄袭的。(别笑,真的有)7,一不小心电脑硬盘出问题,写了四个月的毕业论文和多年数据全都没了!8,博士六年级了,还没有发出第一篇SCI,而且还是单身狗(太惨了...)四,实习的那些坑1,读研期间没有去外面找公司实习,然后,发现找工作时0经验没优势。2,读研期间去找公司实习了,然后导师觉得自己没有把时间花在做实验写论文上很不高兴。3,读完研后找开始找实习工作,发现还不如本科毕业就找工作,因为工资是一样一样的。4,认真努力的发论文,实习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个心仪工作,然后发现收入只够养家糊口。以上种种,都是已经经历过的师兄师姐们的血泪教训史,搞科研不容易,顺顺利利尚且难以出成果,更何况一路上还有各种大坑,但是,既然已经选择了,就要想办法把自己的坑填好。牢记经验教训,顺利毕业不是梦!Elabscience双十二惊喜之旅,让你的科研之路更加平坦!Elabscience专注于各种免疫检测类试剂,做实验所需要的各种抗体、ELISA试剂盒、生化试剂盒、标记试剂盒和其它相关试剂应有尽有,2018岁末最后一次狂欢来临,赶紧抓住机会,来一场惊喜之旅吧!还在等什么,这个最佳的攒经验机会,你get到了吗?
别再让科研工作者承担“项目焦虑”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我在读博时期就曾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和导师的第一次见面时,我就注意到了他桌上厚重的项目申请文本,此后便加入了项目研究组。科研项目有效支持了我的学术研究进展,在临近结题前的一段时间里,我更是挑灯夜战,核对报告,最终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此外,我也参与了科研项目的设备管理、财务报销、结题答辩等环节,初步体会到在项目研究之外,仍有颇多需要操心的事务性工作。博士毕业后,我进入高校工作,科研项目在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关乎学者的学术研究,也与职称评定、薪酬职位等现实问题息息相关。此时,由于研究方向的调整,我希望在一个较新的领域尝试交叉性研究,但我很快就发现自己在项目申请上缺乏积累和经验,好在经过一些努力,这个工作也算有效完成了。回顾自己这段成功取得科研项目的经历,有不少心得想分享:首先,在那些项目评审机制中,有一些显性或隐性的职称门槛,申报书中的“既往研究基础”一栏就让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缺乏研究成果积累的我十分为难。看到前辈学者的论文成果多到需要缩小字号、跨页填写,我却连已有的空行都填不满,以至于对项目能够评审成功心怀忐忑。这其实也是许多年轻科研工作者面对的尴尬,没名气没头衔,很容易被挡在项目申报的门外。其次,项目申报程序较多、手续复杂,如何运筹、规划好“申报体”文字,就是一门大学问。项目申请表中大都要详细填写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和预期结果,我在填表时,便颇费了一番功夫。在连续几个月的准备和等待后,我终于成功申上了项目,开始进入研究进程。在项目实施中,我也花了不少功夫来配合项目的实施。比如,与项目相关的评估、检查和审计,均有大量的材料、文书需要花费精力撰写;项目经费的报销手续仍比较繁琐,所需的设备、耗材超过一定数额,需要走招标流程。对于青年学者而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人近中年的生活负担,还有挥之不去的考核压力,都考验他们的耐力和毅力。而现行的项目报销制度,对科研工作者也有不小的现实压力。因此,作为置身其中的科研工作者,我十分感谢项目提供的资源和经费,为自己首次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帮助,但我也同时期待科研项目申请工作中能少一些不必要的琐碎流程。在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研究质量和创新性的评审导向,突出同行专家学术评价,尤其是对首次申请同类课题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可否放宽既往研究成果要求,适当扩大“青年项目”在项目总数中的比例。与此同时,应该在制度上鼓励结合自身学科基础和研究兴趣,探索创新性研究领域,鼓励学科交叉,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年学者担任首创性课题的负责人,释放科研潜力。与此同时,可否减少非必要的申报材料板块,推进线上申报、线上审批,加强各主要科研基金管理单位的申报系统兼容和科研基础数据共享,使得基本信息填报尽可能实现“一键导入”,避免反复填报和复杂的纸质表格制作。在申报系统的设置上,应该注重体现不同学科大类的差异性。对于具有“填白性”的研究,提供具有灵活性的专项评审设计方案。另外,在科研项目的评估和经费使用上,应当尊重研究规律,合理设置评价程序,避免科研时间碎片化。我建议,高校可以适当增加项目负责人的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加快推进财务助理、学术助理在科研过程中的常态化设置。当前,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对于建设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论述让我备受鼓舞。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科研工作者在职业生涯初期,在经过调整、精进的科研项目制度的支持下,能够更专注、从容地开展研究工作,扎根脚下的土地,做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兴盛 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李赫】 【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青年人研究青年人,是否靠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副馆,近入口处的第五个展位,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炎琳正在整理从广州带来的33个档案盒,盒子里装的是广东、贵州两省的7203名青少年戒毒人员体质调查报告。正是基于这些报告,华南理工大学的8名同学在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上带来了《运动作剑,弃毒前行——基于我国7203名青少年戒毒人员体质调查的运动干预方案设计与效果跟踪》(以下简称“青少年运动戒毒”)。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发现,在本次挑战杯赛场上,类似的对青少年尤其是特殊青少年群体的研究,成为多家学校关注的焦点。我们暂且将其称之为“朋辈研究”现象。这种青年人研究青年人的“朋辈研究”是如何形成的?当代大学生做同辈人的“朋辈研究”的优势到底有多大?这背后又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环境基础?记者为此做了调查。 绝非故意,但兴趣确是科研源动力谈及加入项目组的原因,炎琳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故事。高中时,炎琳有位表哥染上毒瘾,表哥平时会去“看望”她,偶尔还会邀约她去见他的“朋友”。“那些人都是吸毒的。”她补充说。起初,炎琳对此心有恐惧和抗拒,但是随着阅历和知识的增加,她开始对这个群体感兴趣,想知道他们的生活处境是怎样的,该如何帮助他们走出毒瘾困境?当炎琳知道学校有团队在做相关项目时,她决定要加入。华南理工大学运动与健康管理专业学生黄善彬介绍,“青少年运动戒毒”项目组利用两年时间,走访了广东、贵州两省14个城市,调研了14665名戒毒人员,最终针对当前“运动戒毒”现状,提出了我国首个戒毒人员专用体测标准并创造了24套分级分类运动处方库。正如炎琳的经历,大学生做科研,兴趣可能是将研究做下去的源动力。在南京工程学院,“天印梦工场”成为“追梦人”学生创新团队走上科研道路的原始起点。这是一个国家级众创空间,也是江苏省创业示范基地,培养出一批在江苏省乃至全国都拥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学生创业典型,仅在“全国大学生创业英雄”十强中就有3名,百强中有10名。2017年,武惟婕刚入大学,就对众创空间产生了兴趣。“大一入学,学校组织参观众创空间。我看到,那里有很多和我差不多的的学生,却拥有办公室,我就很好奇。”武惟婕说,后来,通过师姐全静,她开始了解到大学生创业相关事宜。随后,武惟婕发现身边很多同学都对“创客”群体好奇,同班同学王宁就是其中之一,从那时起,她们开始组建研究小组对其开展小范围研究。从向身边人简单了解,到系统访谈青年创客,这个因为兴趣而产生的研究小组,最终成长为一个科研团队,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追梦人”的逐梦路:探寻大学生创客群体的发展之道》(以下简称“大学生创客”)带到了全国“挑战杯”的赛场上。项目指导老师徐浩介绍说,在这项研究中,最主要的工作还是靠同学们自己操作,自己只是给予他们一些研究方法上的指导,并帮助他们联系一些访谈对象。兴趣总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可以培养,却很难强加。武汉大学《从疏离到融入-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亲社会性问题的调研与干预》(以下简称“贫困地区儿童亲社会性”)项目研究成员,就是在一次“偶然”中对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产生了兴趣。项目队长王立婷是一名性格开朗的女生,有一年休学创业经历的她自身就带着一股“敢想敢做”的特质。王立婷的一个同学对乡村慕课教育非常感兴趣,2018年初,王立婷和几名同学一起来到河北省某贫困县的一所乡村小学调研。“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现在在农村,知识教育做得很好,但很多农村小孩性格很孤僻,校园霸凌现象也很普遍。”王立婷说,正是那次调研让们确定了“挑战杯”的研究课题。经验虽少,但共情却让科研更深入对创客群体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到底进行得怎样?带着这样的疑问,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在中国知网上以“创客”为关键词搜索,发现有4915篇“篇名”中带有“创客”的文章。对此,南京工程学院的王宁告诉记者,在这之前,他们也注意到当前有很多类似的研究。但她介绍,很多有关创客的研究,主要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很多项目主要是在研究政府、高校应该如何推动‘双创’教育。但对大学生创客群体的研究并不多。”王宁说,“他们发展的怎样,有怎样的压力,未来的发展条件如何?这些方面研究得很少。”“他们能够聊到大学生创客心里去,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同龄人考虑。”徐浩说,他认为大学生做“朋辈研究”最大的优势就是“共情”。“共情”的研究优势,在华南理工大学的研究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炎琳告诉记者,刚开始进入戒毒所调研时,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走进去后,她发现那些青少年和同龄人别无二致,“他们有时候也会主动帮忙搬东西,见到我们还会‘敬礼’”。华南理工大学“青少年运动戒毒”项目指导老师边宇介绍说,大学生去做“朋辈研究”更适合,“戒毒所的工作人员经常和我反馈,学生给学员(记者注:戒毒所戒毒人员的称呼)上课时,融入得非常好。”在“贫困地区儿童亲社会性研究”中,“共情”的作用更大。王立婷告诉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确定课题,就是被当地孩子的处境所打动。在学校,有个小男孩对于这群远道而来的老师非常喜欢。不管团队成员走到哪里,他都会跟着、看着,但团队成员试图接近他时,他又很“抗拒”。“他不知道该怎么和我们交流。”团队成员陈惠渊说。事情在一天晚上发生变化。当天,就在大家要回各自宿舍休息时,小男孩突然对老师们唱起了歌。“我们宿舍是一排房子,他就站在我们住处的另一头,唱《世上只有妈妈好》,完整地唱完之后,就跑进去了。”那天晚上,也正是这件事让王立婷和同伴决定一定要开展这项研究。可是,“共情”虽然是大学生做科研的优势,但这是否会影响到科研的准确性呢?对此,王立婷表示否认,她告诉记者,在做项目研究中,他们主要使用博弈游戏的方法通过学生的判断与选择作出研究结论,避免了研究者的主观判断。成果评价,育人恐最应重视11月12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北航投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落下帷幕。本次“挑战杯”共评出了35件特等奖作品、105件一等奖作品、286件二等奖作品。不过,对这些“朋辈研究”项目来说,奖项层级代表的是科研水准,在此之外,他们还收获了更多项目带给他们的成长。在“青少年运动戒毒”项目中,最让炎琳印象深刻的经历是去调研戒毒所里的艾滋病群体。指导老师边宇也告诉记者,在去之前他提前告知学生“自愿”前往。“很多人只是阶段性戒毒,而且其中有些人还患有丙肝或者乙肝,很难保证不在调研期间毒瘾发作,作出一些过激行为。”边宇解释说。尽管如此,研究团队每个人还是都选择前往。这次亲身经历也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到这一群体的面貌。炎琳告诉记者,和这一群体面对面接触,发现他们和我们并没有什么差别。“社会对这一群体需要的是关注,而不是排斥。”她说。参与“大学生创客研究”,为葛俊帅带来的影响则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进一步思考。他在加入研究团队之前仅仅是一名渴望创业的大学生,但是做了一段科研项目后,他对创业的看法开始改变,他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当下需要做的是先踏踏实实地工作,积累经验。在指导老师徐浩看来,参与挑战杯比赛,既锻炼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徐浩介绍,在答辩当天,只要3名学生代表参加就可以,可是当天早上团队所有的人都自发早早起床,为三名答辩同伴“壮行”。“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已经磨合出感情。”徐浩说。“挑战杯”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奥林匹克”盛会的赛事,在科研价值的评判标准里,“育人” 的价值在“朋辈研究”中显得同样重要。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杨宝光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