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来,我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始终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人”的方针,发扬科学、积极、求实、创新精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课题研究正常开展,教学研究蔚然成风。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研究,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学习与实践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明确责任、全员参与。 为使我组《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规范性研究》课题研究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使课题研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将本课题研究作为重要事情来抓,成立有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如下:组 长:负责统筹课题研究全局,指导课题开展工作,写课题研究方案及课题总结报告。 组 员: 负责课题资料整理打印,及日常课题工作开展管理及记录(进行课题实验,上研究课;做总结) (二)做好课题研究主要活动设计1、准备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0月)(1)、进行开题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2)、学习相关理论、为课题的开展做好准备。(3)、了解学生当前解题情况,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困惑。(4)、搜集、准备研究的资料,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精心准备。2、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1)、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组排序,指导他们改正错误的解题方法。(2)、分组指导,依次展示,收集材料。(3)、成果展示,记录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的变化和感受。3、总结交流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0月)(1)、撰写课题研究总结和结题报告。(2)、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二、课题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半年来,课题能按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组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拟订了课题实施方案与计划,保证课题有序进行。半年来,课题组举行校内课题研究活动近20多次,参加上级科研活动10多次。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课题组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从出勤率上保证课题的开展。此外,选定的两个实验班级作为课题研究成效参照。半年来,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每个成员的理论水平。半年来,课题组结合延川县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容要求与安排,每个成员都主动参加了市级组织的各项各次活动,与此同时,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定时学习教育教学科研理论,学习先进、有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2、充分保证课题研究时间。我们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二上午用两节课的课题活动时间,做到专时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根据本课题研究的计划,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科研指导》、《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观念更新论》、《情感教育教学的原则与环境》、《创新概念的鉴定及其研究意义》、《创新教育观的内涵丰富性》、《创新思维教学模式浅探》、《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等等教育科研参考材料。3、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积极进行课题教学研究活动。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我们认真进行了公开课、优质课的说课、集体备课和评课活动,坚持做到上公开课的老师必须提前一周说课,并且说课后进行集体备课,对课题研究课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公开课上完后,人人参与评课,真诚坦率地探讨一些教学问题。通过说课、评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很快。半年来,通过老教师的展示课,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新教师的汇报课以及新老教师带徒一系列活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学校组织一部分教师到延远、二中等一些学校学习、取经。另外,我们围绕课题,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我们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特别是课外活动做到了具有学科特点,形式丰富多彩。三、课题研究效果显著,成绩突出。主要成果以论文、报告、专著等形式。本课题于2015年2月完成研究工作。
随着科研领域的发展,科研报告作为科研领域的行业应用文体,记录某一科研项目调查、实验、研究的成果或进展情况,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有些科研者由于缺乏对科研报告撰写基本要求的了解,形成了很多质量不高的科研报告。因此,对于科研报告的撰写,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其基本写作要领。一是重点突出,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是指作者要切实掌握所写科研报告的要求和读者关注的重点。为了避免平均用力,在有限的篇幅中应当突出核心内容,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明确写作重点,行文前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清楚读者关注的重点在哪里。简单来说,就是要把科研报告写得“外行明白,内行认可”。内容完整是指对相关内容的论述应全面到位。研究现状调研工作尤其重要,国内外本领域相关研究的进展应全面介绍,因为报告中如果对相关进展介绍不全面,内行的读者会认为作者调研论证得还不够充分。二是层次分明,论证科学。层次分明主要指行文过程中要有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层次分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行文的结构,在报告的开头一般有一个项目概要,每一个大标题下第一段应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概要描述;另一个是研究题目的安排应分层次设置,让人一目了然看清楚各个层级研究题目的设置情况和研究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论证科学是指准确地论证科学问题。一般来说,基础研究的对象是科学问题,基础研究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原理和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基础研究的成果虽然是提供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答案基础,但并非就是答案的本身,更不是全部的答案。三是充分必要,多用数据。充分必要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必要”,也就是跟核心思想不相关的内容坚决不要,尤其是那些庞杂而不确切、细致而无用途的数据以及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表述坚决不要出现在科研报告中。为了做好充分必要,可以在报告完成、思路已经非常清晰明确后,再通读报告,凡是跟核心思想无关或相关度不高的内容一概删除。然后再检查支撑论点的论据是否充分、有否遗漏,进行必要的增补完善。多用数据是指描述对象或阐述观点时往往要用到具体、明确的数据,让读者准确掌握要表述的内容。尽量少用定性的描述,如果确实无法避免时,一般也应辅以一些参考数据或者数据范围。在描述对象时,应慎重地使用模糊语言,尽可能直接给出具体数据或数据范围。为了表达直观、易懂,可以采用比较的方式。四是结构合理,逻辑严密。结构合理主要指报告内容的编排要合理,比如哪些内容要单独讲、哪些内容可以合并、先后顺序是什么等。关于科研报告的总体结构,一般项目主管部门都会给出详细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模板的要求认真编写即可。逻辑严密主要是指逻辑关系衔接紧密。从现实需求到准备开展的研究工作应一步一步严格论证,每一步都要有承上启下的分析论证,过渡的地方要把逻辑都拉通。例如,介绍研究内容的时候,应该先简单介绍要做的内容是什么,接下来依次介绍为什么做、做完了预期的效果是什么、计划怎么做、相关指示参数如何验证,形成一个完整紧密的闭环。当然了,针对具体报告还要结合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撰写,而且科研报告中需要格外注意避免文字表达的一些低级错误。科研报告写作有问题,欢迎咨询蓝译,蓝译是一站式医学科研学术服务平台,专业提供SCI论文评估、SCI论文发表、医学论文编译、SCI论文翻译润色、职称论文发表、文献检索以及留学访学等服务,主要协助科研工作者向SCI期刊发表医学论文。
正文是课题研究报告的主体,大体上都是主要阐述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主要是通过课题的提出或目的意义来说明;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可以通过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来说明;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主要通过成果分析来说明。一般来说,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形式并不局限于一种模式,正文部分也是可以根据内容和题材来灵活掌握的,只要能够达到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严密、条理清楚的要求,在写作形式上是可以有所不同的。从大体上来说,课题研究报告正文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课题的提出。主要是用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由,必要时还可列出一部分课题内涵的阐释,专门对课题的内涵作说明,也可以就课题研究的意义进行陈述。课题研究的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既可以单独陈述,也可以归入课题提出的背景中进行陈述。二、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主要是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有时代性。在陈述理论依据时,应切忌将某一专家、学者的整篇著作或某一个文件当作理论依据。三、研究目标。主要体现课题的研究方向,是课题研究需要达到的目的。在陈述课题研究目标时通常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二是不能忽略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因为一个课题的研究是否合格,还要看其所取得的成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四、研究内容。主要陈述课题研究的范畴,是课题研究的着力点。在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时,其表述应当紧扣研究目标,简明扼要,准确中肯,不用花太多的笔墨。需要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成果应主要内容中予以体现。五、研究方法。是指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科研方法,例如实验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形式有问卷式、访谈式、采集数据式等)、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一项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科研方法,比如在采用实验法的同时也采用调查法。陈述时通常只需列出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就可以了,不必详述。六、研究过程。主要是陈述课题研究的过程,包括采取了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等,需要通过回顾、归纳、提炼来说明。一般先要简单介绍研究步骤,起止时间,比如可将课题研究分成准备、实施研究、总结等几阶段,然后具体陈述各阶段的重点、关键性问题,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出现的结果和相应的对策等。七、成果与分析。课题研究报告最为重要的部分,主要说明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一般来说,一个课题研究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研究成果与分析写得如何了。写作时通常需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二是研究成果的陈述不能过于简略;三是有关课题的研究经验或研究体会不要在这个部分陈述。八、问题及设想。主要陈述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设想,点明准备如何开展后续研究,或者如何开展推广性研究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找的问题要准确、中肯。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不仅要详细地叙述研究工作的经过,更要引出研究和思考的观点。因此,写好科研结题报告非常重要,以下是达晋编译认为写好一篇科研结题报告应具备的要求。一、报告的基本格式要符合基本内容的需要。一般来说,一篇规范的、好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也就是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包括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这三个问题,决定了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简介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简介部分包括序言、内容摘要、主题词等;主体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主要研究成果、分析和讨论等;附录部分包括引文出处、参考文献、附表、附图、答谢等。虽然结题报告的写作应符合以上基本格式要求,但在具体写法上也要灵活掌握。二、要取好课题名称。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它不仅表明研究者所要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和对象,而且还规范了研究的范围、思路和方法。题目看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研究者在申报课题时,往往由于题目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了结题报告的形象与质量。因此,课题名称应避免出现以下的问题:一是题目太大;二是一个题目表述两个甚至多个主题,造成报告根本无法正常进行论述,严重影响报告质量;三是表述不清;四是题目繁琐冗长;五是题目文学色彩太浓;六是文不对题。三、研究的背景要做进一步深化研究和阐述。关于研究的背景,即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许多课题报告都是把立项申请报告上这一部分的内容照抄照搬上来,没有新意和新的突破。实际上,阐述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本身就是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不能马虎的。如关于课题所依据的理论,就不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交代。四、要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科学研究中,有许多名词术语往往会出现不同理解的现象。为了避免由于一些关键性名词概念上的歧义,造成读者产生认识上、观念上的不统一,避免由于这些歧义造成他人对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结题报告中,对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五、要在研究过程的表述中体现研究方法。许多结题报告对课题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只是高度笼统的几句话就完了。比如在说明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性时,仅仅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几个研究方法,而未作任何介绍,这是不妥当的。所以,要在研究过程的表述中,体现研究方法。六、要特别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亮点。创新性,是科研的生命和灵魂,所研究的问题是别人没有提出的,或者是有人提出但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很多科研者因为缺乏交流和沟通,研究同一个问题的很多,而且研究内容和观点雷同,缺乏创新。关于在结题报告如何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亮点,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阐述问题是一个好的办法。七、要重点撰写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来说,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写作时通常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二是研究成果的陈述要进行综合归纳和提炼。
在攻读研究生期间,科研汇报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在汇报初期会非常不适应,甚至出现逆反情况,其实,这只是你还没有了解罢了。一、研究生阶段都要做课题汇报吗?越是科研属性强的单位或部门,越是会频繁的作汇报,每周一次的固定例会是属于常规节目,其他不定期的汇报,一周会在3-5次左右。二、汇报需要准备多久?这完全因人因事而异,起初做一个汇报,做PPT需要3-4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但随着做得越来越多,积累的素材或者内容也越来越清晰,30-40分钟,也可以完成一个PPT汇报的。三、汇报需要多长时间?这取决于汇报的要求,比较重要的汇报,比如博士答辩,或者重大项目申请,需要40-6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一般性汇报,常见于15-30分钟。在科研汇报中,一页PPT可以讲1-2分钟为宜,当然,也得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法一概而论。三、PPT汇报八大忌讳(1)照着读这几乎是首次做汇报时候,研究生普遍采用的应对技能。这是一种消极抵抗的行为,表示的含义是一我并不懂,读给你听,希望你以为我懂;二这就是我做的汇报内容的展示方式;三我太紧张,怕自己脱稿无法完成;四,你不会用PPT的备注功能!(2)全是字文字是传播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但也有缺点,就是需要阅读,转化效率低,而PPT汇报则是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优点就是信息交换量大,转化率高,因此,PPT汇报时采用文字转述是非常不适合的一种模式,最佳原则是多用图、表展示,而用语言解释,替代文字。(3)背景五颜六色或各种炫丽动作科研交流比较严谨,对于数据、逻辑、机理揭示等方面,均需要较为准确或者能够清晰表达,那么在一页内容中,将最重要的信息展示出来,是最重要的任务,而五颜六色或者炫丽的跳动动作,则会使听众的注意力转移,因此,突出重点内容,合理利用显著颜色标注很重要,一页PPT里尽量不要出现超过3种颜色(推荐黑色、红色、蓝色),全文不要用浅色(黄色、绿色等)(4)全程无眼神交流这几乎是照着读的翻版方式,PPT汇报的优点就是面对面交流,而这种方式能否反映出汇报者对课题内容的不自信,也是消极汇报的方式之一,正确的方式是,时刻与台下或者对面的听众进行眼神交流,根据反馈的目光,调整讲解速度,并进行适当扩展或删减。(5)主次逻辑不清科研,最在乎的就是逻辑,一旦逻辑阐述不清,读者就会陷入迷茫,不知所云。在PPT汇报中,展示逻辑的方面,主要有(1)目录,这个需要在此页现实,同时,在变更章节内容时,进行适当提示;(2)二级、三级标题或标号乱用,这将导致汇报内容的全线崩塌。正确的做法是,务必要有一条主线以及清晰的逻辑指引,时刻让听众知道你所讲的逻辑。(6)字体字号不统一由于不同页面内展示的信息不同,难免会出现字号不统一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全文PPT内容中的字号,务必要一致,尤其在标题、正文。(7)交流时,不听听众的问题或所答非所问这几乎也是导致汇报失败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在交流中,汇报者难免会出现紧张,或者,急于解释的情况,会出现抢话,或者,不听对方问题的情况发生。正确的做法是,随手开着手机录音,尽量进行笔录或者电脑记录,并根据问题一一解答,实在无法解答时,采用礼貌的感谢方式,并保证尽快找到答案后回馈信息。切忌不能与听众发生语言冲突,甚至肢体冲突。(8)大白片PPT大白片PPT也是不能使用的方式。需要采用带有学校标签的LOGO或者标志性颜色彩条,设置在PPT上沿或者下沿位置,起到突出展示主体的作用。四、会议记录每次汇报结束,需要有一人进行详细的汇报记录,该记录作为下次记录时候的开场内容,需要把上次汇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开展下一次汇报。
撰写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课题申请的首要工作。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有助于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若分析后觉得不现实,则可以立即调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使课题目标的达成有可能性,从而避免大题小作或小题大作。虽然开题报告的写作根据课题研究的类别略有不同,但达晋编译通过归纳发现,科研课题开题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课题名称。实践中,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得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因此,课题名称首先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其次,课题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尽量不用。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首先,要阐明课题研究的背景,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进行这项研究的。因为任何课题研究都不是凭空来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阐明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要认真、仔细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前人或他人对本课题或有关问题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导思想、研究范围、方法、成果等。三、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研究的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要比研究目标写得更具体、明确。目前在这方面写作常见的问题:一是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二是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三是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四是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写作者需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任何科学研究除了要应用哲学方法和一般科学方法之外,还要有具体的研究方法、技术手段。这部分主要反映一项课题的研究通过什么方法来验证自身的假设,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以及要做什么、怎么做。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每一具体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凭经验、常识去做。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课题研究的步骤,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性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一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不仅要胸中有数,还要落实到书面计划中。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课题研究的管理也可据此对课题研究进行检查、督促和管理。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课题研究成果预测即研究过程可能出现哪些情况、问题?研究会带来什么成果?有什么对策?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有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专著、软件、课件等多种形式。在开题报告中设计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确将来用什么表现研究成果,以便从开始就可以着手努力积累材料、构思框架、进行分工,以利于研究成果的顺利问世。八、课题研究的小组和人员分工。课题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确定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明确合理,让每个人了解自己的工作和责任。当然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课题组成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经费和设备条件。对课题研究有价值的资料,如有关测验题和问卷题等研究工作与材料、经费预算及设备条件的需要,必须写清。但要实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写乱要,要加强管理,监督使用。
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项目申报书的内容和质量对最终立项起着重要作用。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要求文字流畅、标题突出、篇幅适当、抓住特色,以加强申报书的质量,提高申请项目的命中率。以下是达晋编译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科研项目申报书写作中的几个方面体会。一、课题名称的选择。申报者应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来确定课题名称。一看题目就能明了是哪方面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什么,用什么研究方法,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在同行中就高人一筹,所以课题名称要突出主题、新颖、明确而简要,字数不宜过多,大约20字。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要阐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般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迫切性、必要性,能够解决当前什么问题,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应反映出“小题精做”与“大题小做”的构思。表述上应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力求创新。为确保申报项目真正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项目申报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1.申报项目在选题上应兼顾市场导向。选题时申报者要把握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导向立题,研究成果要符合国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不但要体现较高的学术水平,更要注重对经济效益的提升。2.创新性是项目申报的主旋律。创新作为科技的精髓和灵魂,是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的先导, 因此申报人员在选题时应充分作好调研和查新工作这两门必备功课。三、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目标。研究内容指实现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来达到本课题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在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要有创新,不能干篇一律,创新是项目的本质和灵魂,但要避免把创新扩大化。研究方法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繁杂,最好用流程图表示,评审专家一目了然。四、课题团队构成和人员分工。一个课题能否顺利完成,团队构成是否合理、学术力量是否强、技术力量是否涵盖研究内容、小组成员相互配合这些方面都极为重要。项目成员组成要注意职称、年龄、知识能力的科学分配。既要克服“单兵作战”的势单力孤,又要克服“人员虚设”的虚与委蛇,提倡合理组织跨学科、跨专业的老中青研究力量申报项目。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知名度高、有一定的学术或有研究专长。五、经费预算的编制。研究内容不可太多,工作量要适度,要保证资助的经费基本够用,研究期限内可以完成。应与研究目标相呼应,即每一项研究内容对应相应的研究目标,顺序上应与研究目标一致。做好预算编制,既为争取项目立项奠定了基础,又是保证了项目研究工作顺利开展。预算编制应以申报书为依据,保证预算与目标的一致性,要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严禁编制虚假预算套取课题经费。六、预期的成果形式。主要对课题研究预期获得的成果材料做出预测,包括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课题报告等主件材料以及相关学术论文、专利、获奖等附件材料。项目申报前,申报者应当通过检索查新文献,掌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里的发展动态,避免重复研究,并且需要了解国内同行专家的研究水平,充分发挥自身项目优势。另外,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要文字流畅、标题突出、篇幅适当、抓住特色。
2月1日下午,由局科技处组织6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测绘院航测与遥感分院承担的《激光雷达技术在大比例尺成图中的应用研究》等两个局科研项目成果报告开展评审工作。专家组首先听取了立项意义、研究内容、方案、预期目标、创新点的汇报,然后对项目的技术方法、应用等提出了质询,并围绕项目的实际应用推广和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经过专家组认真、严谨地评审,一致认为:《激光雷达技术在大比例尺成图中的应用研究》项目成果质量为优秀,另一项目成果质量为良。(冯锋)【来源:江西省地矿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我在读博时期就曾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和导师的第一次见面时,我就注意到了他桌上厚重的项目申请文本,此后便加入了项目研究组。科研项目有效支持了我的学术研究进展,在临近结题前的一段时间里,我更是挑灯夜战,核对报告,最终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此外,我也参与了科研项目的设备管理、财务报销、结题答辩等环节,初步体会到在项目研究之外,仍有颇多需要操心的事务性工作。博士毕业后,我进入高校工作,科研项目在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关乎学者的学术研究,也与职称评定、薪酬职位等现实问题息息相关。此时,由于研究方向的调整,我希望在一个较新的领域尝试交叉性研究,但我很快就发现自己在项目申请上缺乏积累和经验,好在经过一些努力,这个工作也算有效完成了。回顾自己这段成功取得科研项目的经历,有不少心得想分享:首先,在那些项目评审机制中,有一些显性或隐性的职称门槛,申报书中的“既往研究基础”一栏就让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缺乏研究成果积累的我十分为难。看到前辈学者的论文成果多到需要缩小字号、跨页填写,我却连已有的空行都填不满,以至于对项目能够评审成功心怀忐忑。这其实也是许多年轻科研工作者面对的尴尬,没名气没头衔,很容易被挡在项目申报的门外。其次,项目申报程序较多、手续复杂,如何运筹、规划好“申报体”文字,就是一门大学问。项目申请表中大都要详细填写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和预期结果,我在填表时,便颇费了一番功夫。在连续几个月的准备和等待后,我终于成功申上了项目,开始进入研究进程。在项目实施中,我也花了不少功夫来配合项目的实施。比如,与项目相关的评估、检查和审计,均有大量的材料、文书需要花费精力撰写;项目经费的报销手续仍比较繁琐,所需的设备、耗材超过一定数额,需要走招标流程。对于青年学者而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人近中年的生活负担,还有挥之不去的考核压力,都考验他们的耐力和毅力。而现行的项目报销制度,对科研工作者也有不小的现实压力。因此,作为置身其中的科研工作者,我十分感谢项目提供的资源和经费,为自己首次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帮助,但我也同时期待科研项目申请工作中能少一些不必要的琐碎流程。在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研究质量和创新性的评审导向,突出同行专家学术评价,尤其是对首次申请同类课题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可否放宽既往研究成果要求,适当扩大“青年项目”在项目总数中的比例。与此同时,应该在制度上鼓励结合自身学科基础和研究兴趣,探索创新性研究领域,鼓励学科交叉,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年学者担任首创性课题的负责人,释放科研潜力。与此同时,可否减少非必要的申报材料板块,推进线上申报、线上审批,加强各主要科研基金管理单位的申报系统兼容和科研基础数据共享,使得基本信息填报尽可能实现“一键导入”,避免反复填报和复杂的纸质表格制作。在申报系统的设置上,应该注重体现不同学科大类的差异性。对于具有“填白性”的研究,提供具有灵活性的专项评审设计方案。另外,在科研项目的评估和经费使用上,应当尊重研究规律,合理设置评价程序,避免科研时间碎片化。我建议,高校可以适当增加项目负责人的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加快推进财务助理、学术助理在科研过程中的常态化设置。当前,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对于建设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论述让我备受鼓舞。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科研工作者在职业生涯初期,在经过调整、精进的科研项目制度的支持下,能够更专注、从容地开展研究工作,扎根脚下的土地,做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兴盛)
为加强财政资金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组织专家和第三方机构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4-201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下称“杰青基金”)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澎湃新闻注意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经费决算”栏目近日公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9年度部门决算》,其中便包括了由绩效评价工作组撰写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绩效评价报告》(下称《评价报告》)。杰青基金自1994年设立,主要是为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科学基金。杰青基金由基金委负责管理,是基金委人才项目中认知度最高的项目。《评价报告》称,至2019年末,杰青基金已累计资助4284个项目,杰青基金资助学科分布在数理、化学、生命、地球、工程与材料、信息、管理及医学8个科学部。《评价报告》显示,杰青基金2014-2019年度共计投入504840万元,资助1287个项目,杰青基金实行定额补助资助方式,基金委按预算将中央财政资金足额拨付至项目依托单位。据介绍,本次绩效评价是对6个年度入选杰青基金的总体评价,由40位专家(共8个学部,每个学部聘请5位知名专家,院士占比50%)对65个随机抽样项目(占2014-2019年项目总数的5%)进行重点评价;选取70位杰青基金项目负责人对杰青基金管理全过程进行评价;选取9家单位(根据杰青基金项目依托单位分布及项目数量确定),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对6年所有入选杰青基金的基础数据,从人才成长、学科分布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报告》在第三部分罗列了绩效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决策指标方面,《评价报告》发现,杰青基金深入贯彻国家创新和人才战略思路,全面落实基础研究和科技改革的要求,紧紧围绕基础研究设臵项目,边界清晰目标明确。自主选题的方式能够契合基础研究的规律,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造潜能,营造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顺应改革要求,创新资金管理方式。杰青基金资金分配充分考虑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的需要,采用先期拨付的方式及时启动基础研究,确保研究不受资金拨付进度限制。评价也发现,部分项目研究内容与基础前沿研究和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专家发现,65个被抽取项目中的部分项目与基础前沿研究定位有一定的偏差,聚焦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有待加强,如信息科学部的7个项目、地球科学部的1个项目、管理科学部的4个项目。过程指标方面,《评价报告》指出,杰青基金在资金管理上落实科研改革要求,预算执行与任务研究内容匹配性较好。特别是2019年制定并推行“包干制”,取消预算编制,不设科目限制,实行项目负责人承诺制,有利于激发基础研究的创新活力,受到新入选杰青的普遍认同。杰青基金“放管服”工作持续推进,明确申请时不再提供学术委员会或专家组推荐意见。杰青基金采用通讯评审、会评评审和评委会审核的全链条闭环评审方式,与基金委其他人才项目保持一致。在通讯评审中通过系统指派并扩大专家数量的方式,提高通讯评审的质量。在会议评审中实行契约化管理,并完善现场管理规则,提高会议评审的规范性和公正性。评价中也发现,杰青基金在资金管理和项目管理中需要进一步落实落细,提升管理效能,优化资金管理措施,保障科研活动顺畅开展,进一步提高杰青基金预算执行率。年度总结、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评价标准要进一步压实,确保监督管理措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产出指标方面,《评价报告》称,杰青基金引领了基础科学的创新态势,高水平成果不断涌现。杰青基金能够较好地按照计划书的要求完成任务目标,部分项目超额完成任务目标。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创新性的成果,在重大关键技术方面逐步实现了由学习跟踪向并行发展的转变。带动了学科的跨越式发展,部分学科实现领跑。在杰青基金资助下,促进了一批优势学科国际化发展,扶持了一批薄弱学科,培育了一批新兴交叉学科。我国天体物理、能源利用、粒子物理、生物材料、量子信息、公共政策理论的研究获得了长足进步。被抽取的65个项目能够较好地完成既定研究目标,成果突出,但少数项目的成果原始创新性及项目负责人的实际贡献有待进一步挖掘。专家发现,个别项目研究追逐科学热点,创新性不够,代表性原创成果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项目的成果显示度有待凝练,项目负责人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个别项目负责人在其提供的代表性成果中的贡献度不够显著。杰青基金接续支持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重大优秀成果未能在基金委资助体系及其他国家科技计划中做有效的衔接,成果应用不够充分。效益指标方面,《评价报告》认为,杰青基金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项目负责人普遍成长为相关领域学科的带头人。对人才成长显示度评价发现:2014-2019年,共有25位杰青基金项目负责人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完成人,占获一等奖总人数的73.53%;共有113位杰青基金项目负责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占当选院士总人数的60.75%;共有53位杰青基金项目负责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含外籍院士),占当选院士总人数的25%。2014-2019年,杰青基金项目负责人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占“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的比例超过50%。许多杰青基金项目负责人成长为本领域杰出的青年科学家,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科研团队。杰青基金扩大了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当选外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的青年学者,多数获得过杰青基金资助。形成了杰青基金品牌,获得各界广泛认可。杰青基金为青年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搭建广阔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促进科研人员的成长。杰青基金立足基础研究,项目定位清晰,按学科设臵分类资助规模,建立了公开科学的选拔机制,对其他人才项目的示范作用明显。对杰青基金满意度调查发现,通过多年发展,在学术界享有很好的声誉,成为基金委品牌项目,项目申请竞争日趋激烈,近5年的资助率不到10%。领域专家对杰青基金的定位、支持方式、支持强度、选拔机制、部署的系统性以及品牌认可度高。杰青基金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申报、项目管理中和杰青基金改革等具体管理环节和要求相对满意。依托单位对杰青基金管理、学科部署、选拔机制、入选人才对本单位科学研究的带头作用接受度高。专家学者、项目负责人和项目依托单位对杰青基金的管理和作用都有较高的评价。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