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项目研究有两种方式,一选择已经立项的科研项目进行继续研究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二选择新的研究方向进行立项开始进行科研研究。如何达到科研项目管理精细化呢,就得从项目构思开始进行管理了,比如项目立项。立项流程清晰,相关文件模板设置,从日常工作申报流程上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立项通过后,开展科研活动所需要的课题经费支出,只需要动手选择立项项目即可,减少科研人员重复录入信息,系统将课题名称均罗列清楚勾选课题选项,选择申请人名称,即可完成经费申请。相关明细导入也有格式模板进行指导,减少了反复的信息录入带来的时间浪费。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耗材等信息均可以在管理系统中提交采购申请,做到科研项目从申报到立项全流程记录,对科研人员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进行管理,提供课题相关论文参考,系统将自动将相关论文自动同步,为科研人员提供学习。
别再让科研工作者承担“项目焦虑”作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我在读博时期就曾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和导师的第一次见面时,我就注意到了他桌上厚重的项目申请文本,此后便加入了项目研究组。科研项目有效支持了我的学术研究进展,在临近结题前的一段时间里,我更是挑灯夜战,核对报告,最终发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此外,我也参与了科研项目的设备管理、财务报销、结题答辩等环节,初步体会到在项目研究之外,仍有颇多需要操心的事务性工作。博士毕业后,我进入高校工作,科研项目在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这不仅关乎学者的学术研究,也与职称评定、薪酬职位等现实问题息息相关。此时,由于研究方向的调整,我希望在一个较新的领域尝试交叉性研究,但我很快就发现自己在项目申请上缺乏积累和经验,好在经过一些努力,这个工作也算有效完成了。回顾自己这段成功取得科研项目的经历,有不少心得想分享:首先,在那些项目评审机制中,有一些显性或隐性的职称门槛,申报书中的“既往研究基础”一栏就让处于职业生涯初期、缺乏研究成果积累的我十分为难。看到前辈学者的论文成果多到需要缩小字号、跨页填写,我却连已有的空行都填不满,以至于对项目能够评审成功心怀忐忑。这其实也是许多年轻科研工作者面对的尴尬,没名气没头衔,很容易被挡在项目申报的门外。其次,项目申报程序较多、手续复杂,如何运筹、规划好“申报体”文字,就是一门大学问。项目申请表中大都要详细填写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和预期结果,我在填表时,便颇费了一番功夫。在连续几个月的准备和等待后,我终于成功申上了项目,开始进入研究进程。在项目实施中,我也花了不少功夫来配合项目的实施。比如,与项目相关的评估、检查和审计,均有大量的材料、文书需要花费精力撰写;项目经费的报销手续仍比较繁琐,所需的设备、耗材超过一定数额,需要走招标流程。对于青年学者而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人近中年的生活负担,还有挥之不去的考核压力,都考验他们的耐力和毅力。而现行的项目报销制度,对科研工作者也有不小的现实压力。因此,作为置身其中的科研工作者,我十分感谢项目提供的资源和经费,为自己首次独立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帮助,但我也同时期待科研项目申请工作中能少一些不必要的琐碎流程。在项目申报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研究质量和创新性的评审导向,突出同行专家学术评价,尤其是对首次申请同类课题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可否放宽既往研究成果要求,适当扩大“青年项目”在项目总数中的比例。与此同时,应该在制度上鼓励结合自身学科基础和研究兴趣,探索创新性研究领域,鼓励学科交叉,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年学者担任首创性课题的负责人,释放科研潜力。与此同时,可否减少非必要的申报材料板块,推进线上申报、线上审批,加强各主要科研基金管理单位的申报系统兼容和科研基础数据共享,使得基本信息填报尽可能实现“一键导入”,避免反复填报和复杂的纸质表格制作。在申报系统的设置上,应该注重体现不同学科大类的差异性。对于具有“填白性”的研究,提供具有灵活性的专项评审设计方案。另外,在科研项目的评估和经费使用上,应当尊重研究规律,合理设置评价程序,避免科研时间碎片化。我建议,高校可以适当增加项目负责人的经费管理使用自主权,加快推进财务助理、学术助理在科研过程中的常态化设置。当前,国家的“十四五”规划对于建设科技强国、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论述让我备受鼓舞。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科研工作者在职业生涯初期,在经过调整、精进的科研项目制度的支持下,能够更专注、从容地开展研究工作,扎根脚下的土地,做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兴盛 来源:中国青年报【编辑:李赫】 【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红网时刻3月16日讯(通讯员 文学容)近日,民政部发布2021年部级课题(基础综合类)立项公告,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正军研究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获批立项。这是民政部地名研究所科研基地落户湖南工业大学以来取得的又一重要成果,是该基地地名科研工作向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域拓展的有益探索。据了解,本次共25项课题立项,其中高校承担13项,省、市民政部门承担10项,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福利彩票发行管理中心各承担1项。
日前,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了“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等6个重点专项(含定向)的公示名单,共有41个项目获得公示。具体如下: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等2个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项目安排公示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对“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和“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指南拟立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12月18日至2020年12月22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变革性技术关键科学问题”重点专项联系人:车子璠联系电话:010-68104823传真:010-68104461电子邮件:chezf@htrdc.com“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重点专项联系人:吴根联系电话:010-68104388传真:010-68104461电子邮件:wg@htrdc.com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020年12月18日 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项目安排公示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对“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2020年度拟立项定向项目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12月18日至2020年12月22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联系人:张峰联系电话:010-68104255传真:010-68339521电子邮件:zhangf@htrdc.com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020年12月18日 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2020年度项目安排公示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对“引力波探测”重点专项2020年度拟立项项目信息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时间为2020年12月18日至2020年12月22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联系人:张月联系电话:010-68104435传真:010-68339521电子邮件:zhangy@htrdc.com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020年12月18日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项目安排公示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对“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2020年度拟立项定向项目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12月17日至2020年12月21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名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联系人:江海燕 联系电话:010-68104344 传真:010-68339521 电子邮件:jianghy@htrdc.com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020年12月17日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项目安排公示的通知根据《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科发资[2017]152号)等文件要求,现对“纳米科技”重点专项2020年度拟立项定向项目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2020年12月17日至2020年12月21日。对于公示内容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下:联系人:童杨联系电话:010-68104484传真:010-68339521电子邮件:tongy@htrdc.com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2020年12月17日 来源: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全景网4月8日讯 中科信息(300678)2020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周四在全景网举办,公司副董事长付忠良介绍,公司承继前身成都计算所雄厚的研发实力与丰富的成果积淀,承担过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获得重要奖项近百余项公在自动推理与定理机器证明领域保持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基础算法、智能识别与分析、机器学习、软件工程等领域保持了国际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全景网)了解更多说明会详情,请点击:https://rs.p5w.net/html/125613.shtml
国家语委科研网消息,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20年科研项目立项工作顺利完成。本年度科研立项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在“大语言文字工作”思路指导下,以服务国家事业发展需求为核心,进一步提高语言文字科研工作站位和覆盖面,为国家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经过专家评审和公示,2020年共设立53项科研项目。其中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9项,一般项目4项,语言教育专项3项,国家语委科研中心项目12项,后期资助项目4项,中青班项目16项。立项名单如下:
人们普遍认为,科学研究肩负着推进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使命。然而,与论文引用率、期刊影响因子等学术影响力指标相比,科学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因缺乏有效的衡量标准,正逐渐被忽视。近日,本报记者就如何认识并改变这一状况,采访了国外相关学者。 重视社会科学价值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社会学教授玛尔塔·索勒-加利亚特(Marta Soler-Gallart)告诉记者,评价科研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应着眼于所有学科,因为各学科领域都在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贡献。重视科研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能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首先,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希望与社会科学学者合作,以提升自身研究的社会影响力,同时,那些低估社会科学重要性的学者也会因此改变态度。其次,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向民众提供相关社会科学知识,以便让他们更好地管理自我,而加强对科研工作社会影响力的关注,正凸显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在索勒-加利亚特看来,正如马克斯·韦伯分析的那样,人类社会存在官僚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不仅容易使社会科学丧失原本的意义,还会使社会科学难以在公众面前维持公信力和吸引力。当前,社会及学界出现了“对话转向”,社会科学正在重新吸引民众的注意力,民众也更加认同社会科学的价值。有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不应主动追求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因为这会导致研究丧失客观性和价值中立,使学术研究与社会运动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索勒-加利亚特则认为,这些反对意见理应被认真考量,并找到清除潜在负面影响的办法。巴塞罗那大学社会学教授埃丝特·奥利弗(Esther Oliver)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都应当被重视。在研究的设计环节中,学术影响力追求和社会影响力追求可以兼容。然而,与学术影响力相比,对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关注科研成果学术影响力的主流数据库还未纳入任何科研成果社会影响力评价机制。 评估科研项目社会影响力奥利弗对记者表示,学界有必要向人们表明,基于科学研究成果的实践行动对社会具有积极作用,如有助于消除贫困、减少失业、缓解社会矛盾、保护地球等。从这个意义上讲,评估科学研究社会影响力的意义在于,能够提供研究项目成果改善社会现状的证据,这将对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能同时展现科学研究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研究人员建立了社会影响力开放存储数据库。该数据库能评估所收录研究成果的社会效益,并提升其国际声誉。奥利弗认为,该数据库可以成为一个平等的科学集会,通过全球的学界同行评议机制,有效纳入终端用户的意见,为实现“科学与社会相融并服务社会”目标作出贡献。奥利弗告诉记者,社会影响力开放存储数据库具有全方位的积极意义。首先,它提高了研究人员对研究工作社会影响力的认识,并强化了学界内部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其次,该数据库让研究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实现了可视化,给参与研究项目的组织和机构带来了利益。再次,该数据库为决策者提供了社会影响力数据,拓宽了民众与决策者互动的渠道。最后,民众可以通过该数据库了解解决社会议题方面的最佳实践信息,特定研究项目的终端用户可以作为评估该研究成果社会影响力的相关代理人。总而言之,该数据库使学界更加透明,也使社会能更好地评估科研成果的实效性。科研项目社会影响力评估工作渐成趋势。索勒-加利亚特对记者表示,相关评价工作应避免研究方法上的自我设限。如果社会科学工作者将自己局限于只对相关评价工作进行批评,而不去对其进行定性研究,就会对整个学界和社会产生消极影响。但幸运的是,实证主义和解释主义的方法从一开始就被采用,这让全球层面的科研项目社会影响力评价研究工作顺利开展。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27日第2057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悠然 实习记者 陈禹同相关阅读:科研中的冷与热尊重科研参与者 提高科研效率不断完善全球科研体系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一般来说,一份好的项目申请书能全面反映申请者的学术素养、研究能力和水平。因此,一个单位要鼓励职工从事科学研究,进行项目立项申请是非常重要的,而设计项目申请书又是立项申请的关键。以下主要探讨一个单位内部开展自主研究,其申请书如何科学合理而又能简化设计的问题。达晋编译结合工作实践的经验和体会,提出以下看法。一、关于封面事项的设计。封面应能清楚表达所申请项目的事项。为便于档案整理和分类,封面的编号、密级和项目申请的类别、学科应清楚表达,这便于科技管理人员进行归类,特别是对于有大量申请书的单位,这些信息可以起到提高效率的作用。封面的申请题目、项目负责人、申请时间和申请单位、申请书的制作单位也是经常要用到的事项,不可省略。二、关于基本信息表的设计。对于一个单位的项目申请书来说,与申请人的联系非常重要,因此联系电话与电子信箱的信息在此表内一定要有,至于联系地址、邮编等事项则不必要有,因为对于本单位的申请人一般不会使用纸质信件联系。至于申请人的学术地位,例如职称、学历、研究方向等,一般可放入条件与保证一表中,没有必要在此重复,而且这些内容主要是给评审人员进行参考的。但是对于项目申请条件有明确规定要求的,如要求副高级职称等,则可放入此表填写,以方便管理人员根据申报条件进行筛选。三、关于项目论证正文内容的要求。在项目论证正文的内容中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创新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实现的目标、实施方案和计划进度;项目负责人近年来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从方便填写又不影响评审的角度出发,通常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内容表述应严谨,例如写了选题的意义是否还有必要再写选题的价值;二是在一个单位内部的评审中,更注重研究内容的完整和创新,要写清创新观点、基本思路与方法;三是在实现的目标上与研究内容部分也会有重叠,因此在设计上应考虑方案的可行性,即在项目论证的正文中应有可行性论证的内容,这常常被忽略。四、关于研究人员基本信息的要求。科学研究要求建立团队合作精神,因此研究人员的数量应作为科研立项评审的基本内容之一,而且应作为硬性规定,在申报指南或通知中说明,并反应到申请书中。在项目的主持人中,为有利于提高申请人的积极性和项目的开展应允许二至三人为项目共同主持人,因此申请书就应有所设计。此外,研究人员的专业也应有反应。但有些申请书把研究人员的工作量也作为填写事项要写入申请书,而且在实际填写中也是五花八门,缺乏根据,难以判断。其实,关于这一栏,只要在后面有一个条件保证和单位对立项后的保证就可以了。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长期以来积极发扬深稽博考、砥志研思的科学科研精神,促进“产教研”成果不断转化,近日,学院教师马香品、李欢、王沁竹先后与三家企业签订技术委托开发项目,分别为《直罗油田石渣河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长7油层组新增石油探明储量计算》《多行多站条件下系统最优配置策略研究》《红柳林煤矿电力系统的谐波危害分析及治理措施》,收到到账经费总金额五十万元。这三项横向科研项目的签订促进学院科研工作有了新进步,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是学院在科研发展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经过研发项目,不仅培养了“双师型”师资队伍,也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和新经济发展的人才,大大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只有加大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力度,形成有学习力、教育力和创新力的教师队伍,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也唯有师资水平不断发展,才能适应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需要,才能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高质量的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需要,更是提升学院品质,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要发展,科研必先行,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教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未来,将继续秉持开放、创新、融合的育人精神,立足学院学科建设实际,加强主干学科支持和特色学科科研建设,助力提升教育、科研“双实力”。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13日讯 全面进场、快速清表、土方开挖......青岛蓝谷又一重大“国字号”科研项目——中国大洋钻探船基地拉开施工序幕。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我国迄今为止实施的5次天然气水合物钻探,都是租用国外船只,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受制于人”;同时,美、日长期主导大洋钻探,致使我国地球科学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给我国国防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引领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局面亟待打破。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自主设计建造1艘国际领先的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1艘多功能钻探保障船,建设1个世界一流的钻探岩心库,以及南、北2个高标准深水码头。钻采船配套码头服务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试采工程、深海探测和深海科学钻探工程,是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和钻探保障船的母港、指挥调度、通讯及远程监控、后勤补给、维护保养和冬季休整的岸基支撑保障基地。该项目的建成投用将助力改变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受制于人的现状,将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深海探测发展和海底资源开发利用,为实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据了解,大洋钻探船基地项目位于青岛蓝谷柴岛路以南,国家深海基地以西,用地面积93.7亩,主要建设大洋钻探船岸基保障基地。自项目开工以来,短短十几天时间,施工现场围挡已全部完成,施工单位已完成土地清表43000平方米,土方开挖完成1365平米,临水临电施工正在顺利推进。下一步,蓝谷管理局将继续全力推进项目实施,积极沟通协调,严把时间节点,时刻紧盯进度,力争项目早日竣工,为加快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推动深海钻探科技创新实现领跑贡献青岛蓝谷力量。(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蓝小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