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重庆“最豪华”图书馆,堪比五星级酒店,毕业的师姐遗憾地哭了!天乐

重庆“最豪华”图书馆,堪比五星级酒店,毕业的师姐遗憾地哭了!

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唯一一个直辖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城市,也是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大城市。最近几年,重庆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取得比较显著的成果。重庆本的大学不少,很多学校都还设有分校。而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选择学校除了他的名气和专业以外,也会考虑学校的环境,其实,图书馆就是很多学生首先考虑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在重庆比较有名的图书馆,并非是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名校,反而是工商大学和理工大学的图书馆更加有名。在重庆,有一所新建的图书馆,被称作是重庆最豪华的,其装修堪比五星级酒店,毕业的学姐后悔自己的毕业太早了。重庆工商大学始创于1952年,由原渝州大学和原重庆商学院于2002年1月18日合并组建而成。是重庆市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重庆市“数字校园”示范学校和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在当地有着不错的名气,特别是在经济学、工学和理学方面,是重庆地区最优的高校之一。而这所学校除了占地面积大以外,便是学校新建的图书馆比较有名了。重庆工商大学新建图书馆于2017年正式开馆,总建筑面积达6.4万平方米,使用面积约3.5万平方米。整个图书馆分为南楼和北楼,一共九层,地上六层,地下三层,设有独立的阅览室。科研室和休息区。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新图书馆算是天堂了。在南楼的五六层都设有研修室,这里的每个座位都是一个格子间,而且每个桌子三面都被玻璃挡住,桌子面积很大,不用担心资料和书籍没有地方放了。从图书馆进门的时候,首先看到的便是正对门的壁画,傍边是服务前台和楼层指引,是不是给了一种文艺范和高大上的感觉呢。图中便是阅览室的一角,是不是有一种走进高大上酒店的感觉,相信在这里看书的人,都不忍心破坏这里辉煌的气氛了,而且,阅览室的窗户都比较偏高,和以前的教堂类似,这样一来,阅览室的采光很好,自然有利于学生阅读了。这里的博士讨论室有没有点总裁办公室的感觉,不仅采光好,还有沙发和无线投影仪,在这里谈论学术,应该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吧。当然,这里的图书馆肯定不只有这些,图书馆最主要的肯定就是图书了,作为重庆最豪华的图书馆,这里的藏书也异常丰富。怎么样,看到这样的图书馆有没有心动的感觉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皆有所长

广州科技图书馆拟后年竣工!这个区正有一大波民生项目袭来

3月4日上午天河一季度总投资180亿元的20个新开工项目集中动工这些重点项目中不乏市民关注的民生项目如广州科技图书馆、广州中学改扩建工程等 广州科技图书馆:计划2021年竣工广州科技图书馆项目位于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中心区,紧邻该校南门,北临南新村居住小区。建设内容包括设计藏书约200万~300万册,网络节点约800~1500个,2000~2500个阅览座位,日接待读者不低于6000人次的图书馆。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0000平方米,计划于2021年12月底完成竣工验收。广州科技图书馆将整合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已有文献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建设成为国际领先的图书馆,并将成为区域重要的科技文献资源保障基地、信息服务中心、科技教育基地、企业国际化技术交流平台。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中学改扩建工程:拟于2023年竣工广州中学改扩建工程建设内容包括五山校区、凤凰校区、名雅校区3个校区的改扩建工程。其中,凤凰校区为扩建教学楼、学生宿舍、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创客中心以及运动场加建盖顶等,维修改造校门、阶梯教室、地下停车场和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五山校区为维修改造活动楼、宿舍楼和运动场等;名雅校区为维修改造教学楼、音乐室、美术室和运动场等。该项目拟于2023年12月竣工。项目建成后,可改善广州中学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执信中学天河校区建设工程:拟于2023年竣工该项目位于天河、黄埔交界处,珠吉路东侧,东至吉山村油制汽厂西北地段,南至橄榄公园北侧绿化带,西至珠吉路,北至岐岗路。项目总建筑面积21339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67747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教学楼、艺术中心、图文综合楼、食堂、学生宿舍、架空球场及看台、综合体育馆、校门、钟塔、停车场等。项目拟于2023年6月竣工,建成后,有利于推动天河区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广州市天河区第二人民医院:拟于2024年竣工该项目位于天河区柯木塱村龟岗,位于广汕二路以南,塘石南街以东,坳头南街以西。项目规划病床位980床,总用地面积为5938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3900平方米。拟建医院门诊大楼、医技大楼、住院大楼、转化医学中心、后勤大楼等。项目拟于2024年12月竣工。建成后,将成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公立非营利性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此外,上海证券交易所南方中心也正式揭牌落户天河2019年3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南方中心正式揭牌落户天河,将以广州为中心,服务包括广东、福建、海南等南方地区的资本市场需求,开展债券融资、上市公司服务、企业培育、投教培训、技术信息合作等业务,必将为天河区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全面开放新格局上出新出彩注入新动力。据悉,今年天河区将全年新开工项目55个!并力争在第三季度前全面开工想想都觉得开心呢!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秦松部分图:广州天河发布、华南理工大学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石钰

化醇

世界读书日,带你看著名的大学图书馆

“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图书馆里尽情享受书本的丰富知识是大学生们的乐趣之一,图书馆是一个万能的地方,是可以高效作业,高强度集中注意力的地方,图书馆作为大学的灵魂,作为文化之门,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对象。面积以及馆藏文献资源,都是重要的指标。作为大学生,图书馆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它可以扩展我们的专业知识,开拓自己的专业知识面,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为将来就业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基础。【北京大学图书馆】北大的人文实力无人能敌,社会科学实力全国最强。其图书馆是我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1899年建馆,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0多个,藏书量近千万,规模上是亚洲高校第一大馆。百余年来,已发展成为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其中20万册5至18世纪的珍贵书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外文善本、金石拓片,为研究家所珍视。【浙江大学图书馆】全馆拥有馆舍5座,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总阅览座位5282个。馆藏丰富、门类齐全,藏书几乎覆盖所有学科领域,尤以机械工程及仪表、电力、电子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医学、农业、生物科学、地方文献、敦煌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收藏较具特色。另有紫金港图书信息中心,建筑面积42000平方米,东侧为校计算中心,西侧为中心湖区,和谐美观、气势恢弘,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南京大学图书馆】总藏书量达到602万册。馆藏古籍线装书近 40 万册,其中善本古籍有3000余种、 3 万余册。地方文献、古代目录学文献以及丛书的收藏已形成特色。古代地方志共收藏有 4000 余种,近4万册,在全国各大图书馆中处于领先地位。本馆收藏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个语种的期刊,尤以物理、生物、地学、数学为特色。1949年以前的中文社会科学书刊与自然科学收藏也比较丰富。【武汉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面积 9.5 万平方米,馆藏文献资源总量达704万册,其中印刷型文献571万余册,电子书刊132万余册,线装古籍20万册,有300多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各类报刊累计达到21478种。学科覆盖面广,遍及文、理、工、农、医等各个领域。【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01年。目前馆藏文献307万多册,其中,外文书刊37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5000种。山大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古籍善本占有重要地位,现有古籍22万余册,其中珍善本数万册,金石拓片尤为丰富,特别是本馆收藏的书目文献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易学文献、线装古籍、明清版本的州府地方颇具特色。【四川大学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896 年,是我国西南地区藏书规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馆舍总面积63100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766万册,并拥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拥有阅览座位近万个,其中包括6个多媒体阅览室。【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896年,主要有新图书馆(主图书馆)、包玉刚图书馆、包兆龙图书馆、钱学森图书馆、李政道图书馆和交大医学院图书馆等场馆,总面积约为6.63万平米,阅览座位约6324席。人均图书馆面积3.18平方米。馆藏纸质文献367万册,期刊7500余种,电子期刊5.55万种,电子图书281.07万种,学位论文322.12万种,电子数据库399个,此外,多媒体资源馆藏总量达4.59万种、15.5TB。【复旦大学图书馆】建于1922年,馆藏纸本文献资源约500余万册,其中线装古籍约40万册,包括善本6万册,民国时期图书10万册。订购中西文纸质期刊6124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271个,电子图书233.93万种,中西文全文电子期刊6.52万种,特色馆藏包括古籍、民国时期文献、外文图书、复旦人著作以及各类专题赠书。另外,复旦医科图书馆藏书刊40余万册,重点收藏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领域的中英文书刊。【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图书馆、同济医科大学图书馆、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图书馆合并而成,总面积64581平方米,馆藏文献405万册,涵盖了理、工、文、管、医等9大学科门类。机械,电工技术,金属学,制冷及低温工程,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计算机器件与设备,工业自动化,系统工程,通讯与信息系统,基础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药理学等学科文献达到研究级;德文医学文献、城市建设科学文献的收藏是馆藏特色。【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馆】国科大图书馆,共享的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资源,情报中心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图书馆,下设3个文献情报分中心,馆藏图书1145余万册。科学院和国家知识创新工程重要的基础设施,科学研究工作者向往的智慧驿站、科学殿堂。此外该中心启动了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已逐步完成了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模式转变,开始走上知识情报研究与知识服务中心的发展道路。【北京外国语大学图书馆】建于1941年,馆藏文献包括英、法、俄、德、西、日、阿等33个语种,文献总量约92万册,中外文期刊1200多种,各种音像资料8000多件,已初步形成了以语言、文学、文化为主要资料的馆藏特色。随着学科建设的发展,法律、外交、经济、新闻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也在稳步增加。新馆是北外校园内又一座标志性建筑,大门外侧的多语种装饰墙由55种语言组成,充分体现了北外的文化特色和国际视野。【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面积11 万平方米,纸质馆藏总量达519.75万册,其中,古籍图书近40万册;中文纸本期刊4396种;外文纸本期刊2142种;年新书刊资料增长量为15余万件。中文电子期刊2.3万余种;外文电子期刊2.3万余种;中文电子图书90.98万册;外文电子图书31.1万多册;光盘及网络数据库300多种;多媒体光盘资源35000余片。【厦门大学图书馆】总面积13.15万平方米,人均图书馆面积遥遥领先,阅览座位11000个。总馆藏量为925万册,文献收藏涉及各学科领域,尤以哲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海洋学、机械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学科领域文献更为系统,在东南亚研究和台湾研究的资料建设方面具有特色优势。还拥有大量的古籍线装书、光盘、录音(像)带、缩微平片等资源,是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吉林大学图书馆】现有各类纸质书刊701万册。在纸质图书中,有40万册古籍文献,其中6000余部为古籍善本。地方志与谱牒、古文字文献的收藏在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这些珍贵文献与亚细亚文库、满铁资料一起成为吉林大学图书馆的特色收藏。【西南大学图书馆】多年发展,成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国务院 “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及重庆市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现有馆舍面积6.7万余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图书馆馆舍面积6.2万余平方米,荣昌校区图书馆目前有馆舍4370平方米。拥有藏书438万余册,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多专业领域,其中尤以古籍善本、抗战文献资料及教育学、心理学、农业经济管理等藏书为特色,特别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出版物为海内外珍本。【中南大学图书馆】中南大学图书馆以新校区图书馆为主体,分布于5个校区,现有馆舍面积总计7万平米,设12个业务部门,拥有阅览座位5500余个,馆藏纸本文献总量累计420万册,电子图书140余万册,电子期刊2.5万余种。全面实现了计算机自动化管理,校区间以千兆网互联,并可通过校园网与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联接。各个校区均设有多功能电子阅览室。经教育部专家组评审,成为教育部首批综合类科技查新工作站之一。 【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兼顾的省属重点院校图书馆,伴随着1995年学校的合并、建设不断发展。现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三座功能完备的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74004平方米。机构有采访编目部、信息技术服务部、流通阅览部、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研室、办公室。设有阅览、自修座位5915个。藏书总量433.07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84.3万册,电子图书148.77万册。【贵州大学图书馆】经1997年和2004年两次并校后,现有有西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三个分馆,馆舍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现馆藏纸质图书310万册,电子图书191万册,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42个,馆藏量为贵州省各类图书馆之首,贵州大学日文文献馆馆藏规模名列全国高校前三名,贵州大学图书馆是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核心建设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每周开馆七天,周开馆时间为94小时,阅览室上座率达到95%。日平均接待读者4000余人次。【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是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是中国高等医药院校图书馆协会的委员馆,包括校本部和顺德两个馆区,总建筑面积44661平方米。南方医科大学馆藏图书文献总量152.4万册(纸质文献92.4万册,电子图书60万),生均文献总量达到100.06册。 馆藏纸质文献92.4万册,其中中文纸质图书 81.5 万册,外文纸质图书 10.9万册。另外,有中外文纸质期刊2000种,报纸70种。中外文数据库共21种,其中包含全文电子期刊1.2万种。【集美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共56986平方米,阅览座位6160个。馆藏纸质文献211.97万册,中外文现刊2900多种,自建《水产科技数据库》、《集美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集美大学学科导航》、《信息参考》、《随书光盘系统》及《多媒体资源中心》等6个特色专题数据库。生均拥有文献达159.51册。并与厦门大学等多家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机构建立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等资源共享合作关系。【汕头大学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是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建的汕头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开放型的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累积总量近234万册,其中纸质书刊资料近122万册,电子图书近112万册。汕头大学图书馆自称亚洲最美,是李嘉诚先生投资由香港设计中心选出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得奖者陈瑞宪设计。【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成立于云南师范大学建校之初,图书馆由校本部、学府路校区和龙泉路校区的3个分馆组成。 2012年校区整合后,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由呈贡主校区图书馆和一二一联大校区图书馆2个分馆组成。目前三校区图书馆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全校拥有纸质文献资源约310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2个,139.52万册电子图书。【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1年,1980年重建新馆,面积达6800平方米。继2002年扩建2万多平方米新馆后,2006年伊始,学校又将9千多平方米的6号楼改造为图书馆南书院。至此,图书馆目前馆舍总面积达到44573平方米,生均面积已达2.33平方米。新馆为南北双塔楼,共17层,高85米,屹立于秀丽的南湖之滨,是一座高大宏伟的仿古式建筑。全馆馆藏文献总量达238万册,其中电子图书70余万册。【临沂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是富有时代气息,体现大学教育科技和沂蒙历史文化特征的标志性建筑。图书馆馆藏丰富,品类齐全,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馆藏文献416.81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2个,中外文期刊4000余种,阅览座位6500个,日均进馆6000余人次。大声朗读区、开放24小时考研阅览室、新书零时间直面读者、地方红色文献收藏等成为图书馆新亮点。【北京吉利学院图书馆】北京吉利学院图书馆坐落在风景优美、绿草如茵的吉利广场和吉利湖畔,气势恢宏,典雅壮观,其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内设自修室、报刊阅览室,社科、理科、计算机、工具书等图书阅览室,教师文库及名人赠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十余个阅览室,约3000个阅览座位。自修室、阅览室宽敞明亮,环境舒适。图书馆现有各类图书151万余册,期刊1200种,报纸110种,数字化书刊11万册。以上即为部分著名的大学图书馆

怪声音

深圳这座图书馆实在太“好看”了!

03:39读书无法拓宽人生长度,却可以改变人生高度。在6层楼高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里,一层比一层更安静。师生在外面的世界稳步前进,图书馆却像个被隔绝的桃源。这样一座“知识的殿堂”,守住了多少求知若渴的灵魂,又将多少底气赋予那些即将开启人生新旅程的学子。国际化设计先行先试港中大(深圳)图书馆位于学校中央大道北侧,是该校“山麓建筑”之一。它东临行政楼,西连学生中心,北依山体,建筑周边布以水塘,动静韵律,和谐雅静。在这座以水平长条体量转折的书架序列和垂直光线穿透书架交错形成的空间里,到处透着国际化元素。走进图书馆,一面高耸的书架映入眼帘,上面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图书。据了解,港中大(深圳)图书馆总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共有6层,3500 余个阅览座位,4个静音舱和87个师生研讨室,其检索和服务终端达到了320台。它打破了以馆藏为中心进行馆舍分割的空间格局,以多层挑高的书架天光大堂为空间中心,让自然光穿过书架自由散在书本上,为师生营造了一个轻松、舒适的阅读环境。促进交互、鼓励创新、建立智能化体系是该校图书馆的不变追求。为给师生提供一站式的信息服务,图书馆引进了世界领先的资源发布平台和书籍借还、整理技术,帮助读者便捷、高效地获取信息。“这台自动盘点机器人具备自动无轨导航、自动查书扫书等功能,能在8小时内完成全部馆藏盘点,并将扫描结果与系统数据对比形成报表。”站在4楼一处书架旁,助理馆长王雯斐向记者展示了眼前自动盘点机器人的工作过程,“为提高空间利用率,我们正在筹备3D打印空间和多媒体互动课堂。”线上线下藏书多阅读选择广迎山色青葱,拾知识遗珠。图书馆最美的,不仅是设计,更是蕴藏在书籍内的新世界。目前,港中大(深圳)馆内纸本达14.4万册,包含72236册中文纸本,以及72152册外文纸本。虽然纸本馆藏书目不多,但该图书馆馆内电子图书总数已超202万部;多媒体资料逾2200种;学术数据库(期刊、数值数据、古籍等)达123个。此外,港中大(深圳)图书馆还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以及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的成员馆,与国内数百家高校图书馆建立了文献传递的合作,并与深圳地区图书馆组建“深圳文献港”,实现了深圳地区纸本资源的馆际互借,为学校教育科研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支持。“我们能随时查阅到世界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也能追溯到过去科研的发展历程;既有生命科学,又有人文天地,资料应有尽有。”来自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王逸诚对记者说。“图书馆对大学来说十分重要,它是阐述大学办学理念、彰显大学风格的地方。港中大(深圳)是一所学贯中西、古今通会、文理融合的大学,师生既要探索世界顶峰,又要了解传统与历史,所以,我们重视全方面地培养。”在图书馆3楼,记者看到了一排校长藏书架。据了解,这是该校校长徐扬生院士特意从自己藏书中挑选的:“想要让学生了解校长和老师所看的书籍。读书不能单追求数量,而应注重质量。”在开馆时长上,该校图书馆周开馆时间为100余小时,网络服务24小时不间断。“平时图书馆开馆时间为早7点半至晚11点半,但在考试期间,这里是通宵开放的。”王雯斐对记者说。无论何时,港中大(深圳)图书馆都弥漫着一切为读书服务的气氛。即使在闭馆前5分钟,馆员也愿意为师生服务。闭馆后,馆门口永远都有一班校车护送学生回寝室。这种人性化的服务,让大家有一种“知识被尊重”的感觉。内容来源:读特客户端作者:焦子宇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发布厅推荐发布厅邀请您关注“i深圳”“i深圳”app二维码

中国最美的七大图书馆:每个都令人向往,你最想去哪里?

中国最美的七大图书馆:每个都令人向往,你最想去哪里?1、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新型图书馆之一,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已发展成为资源丰富、现代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研究型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前身为建立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藏书楼,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北京大学图书馆;195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合并了原燕京大学图书馆;2000年,北京大学与北京医科大学合并,原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改称北京大学医学图书馆。包括各类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多媒体资源约300余万册(件)。2、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经、管、文兼顾的省属重点院校图书馆,它伴随着1995年学校的合并、建设不断发展。 现有大学城、东风路、龙洞三座功能完备的图书馆,总建筑面积约74004平方米。职能机构有:采访编目部、信息技术服务部、流通阅览部、信息检索与利用课教研室、办公室。设有阅览、自修座位5915个。其中大学城图书馆环境优越,在网易评选全国最美50大图书馆位列第三。3、广州大学图书馆广州大学图书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7年的原广州大学(私立),现有馆舍由大学城总馆和桂花岗校区分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桂花分馆)构成,总面积近6万平方米,其中大学城图书馆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使用面积49,361平方米,桂花岗校区分馆3000多平方米,生均馆舍面积近2.3平方米。截止至2012年底,图书馆纸质图书总藏量达280万册,中文报刊3364种4058份,外文、港台报刊223种。光盘2.5万张,声像资料6000多盘,中文数据库21个,外文数据库36个,自建数据库10个,电子图书96万种,中文电子期刊1万种,外文电子期刊2万多种,数字资源总收藏量达到26720GB。馆藏总量在广东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中名列第三。广州大学图书馆是全国最大的校园单体图书馆,也是广州大学城五大标志性建筑之一。4、汕头大学图书馆汕头大学图书馆是香港知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捐巨资兴建的汕头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时期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开放型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建馆以来,一直把文献资源建设作为我馆工作的重点之一,多渠道、多途径采访适合该校教学、科研的各种载体文献资料。从开始的单一纸质文献,逐步发展到以纸质文献为主、非书资料、数字资源为辅过渡到纸质文献与数字资源并重的文献保障体系。至2014年底,文献累积总量近234万册/件(其中:纸质书刊资料近122万册/件,电子图书近112万册)。5、广西大学图书馆广西大学图书馆新馆落成于2002年底,2003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2338㎡,阅览座位3600 多个,文献总量370多万册,全文报刊印刷型4000多种,电子型1万6千多种。工作人员146人。该馆全部服务和业务工作实行自动化、网络化管理。新馆从建筑、设施,到服务功能、管理模式,都基本上与国际接轨,体现了全新的理念:大开间,全开架,密集书架与普通书架每层交错,藏、借、阅、检、管一体化,允许带包入馆,每天开馆从7:50连续至22:30,每周开放达101.3小时,极大地便利了师生员工,高峰期每天入馆人次超过1万。6、云南大学图书馆云南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23年,经过83年的建设,云南大学图书馆已经发展成为典藏丰富、功能齐全、布局合理、设施先进、能够体现现代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特色的高校图书馆。另外云大书苑于2014年在鲁史古镇建设中,将为云大添另一份彩。云南大学图书馆由校本部图书馆和呈贡校区图书馆两部分组成,总面积53975平方米,生均馆舍面积为2.17平方米/人。其中校本部图书馆建筑面积17375平方米,呈贡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36600平方米。7、贵州大学图书馆贵州大学图书馆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经1997年和2004年两次并校后,各校区图书馆完成了一馆建制,现有有西校区、南校区、北校区三个分馆,馆舍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初步实现了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与信息化。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员馆,现馆藏纸质图书310万册,电子图书191万册,中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42个,馆藏量为贵州省各类图书馆之首,贵州大学日文文献馆馆藏规模名列全国高校前三名,贵州大学图书馆是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的核心建设单位和运行维护单位。

时也

如何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里丰富的资源?

大学图书馆相对于渺小的个人来说,称得上一座宝藏了,一座可以免费开发的宝藏。都说要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如何游得欢快呢?我曾经在大学图书馆里当过学生助理,对学校里的图书馆再熟悉不过了。指导过新生借阅、协助过老师采购新书,统计过图书借阅量,所以深谙图书馆挖宝之道。1、学习参考书我把学习参考书分成以下几类:大学里涉及到专业内的学科学习、学科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论文的写作。以往的文章也有讲过,很多课程学习时单用书本和讲义觉得吃力的话可以去图书馆借阅学习指导书。例如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与课后解答、大学物理学习指导及课后解答等等(其他学科也可以类似查找),涉及到课程设计例如C语言实例应用100篇、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MATLAB仿真,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与仿真等等(以我的专业举例)。而涉及到毕业论文写作,除了从知网或者IEEE Xplore等学术网站上查阅别人的毕业论文或者期刊文章,更是可以在图书馆找到书籍资源,能够获得更加详细和权威的解释(毕竟毕业论文和期刊也是良莠不齐的,仅仅为了草草毕业而鱼目混珠的也大有人在)。2、课外阅读书除了专业课的学习之外,其实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往大了说读书可以明智、开卷有益等等,往小了说一个人总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吧,在图书馆里可以津津有味的品味自己喜欢的小说,可以赏阅一幅幅摄影作品,可以自学乐理和乐器、可以看最新的杂志报刊,甚至还可以看看菜谱望梅止渴,总之你想去探索的未知世界,图书馆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满足你。虽然我用过手机看电子书,也跟风地买了kindle,最后还是觉得纸质书的感觉更加习惯,伴着书卷特有气息,我可以平静地在图书馆沉浸一个下午。3、数字图书馆为什么讲这个,是因为我在图书馆当助理的两年时间里,看到很多同学想借阅的书籍架上已经被借完了就遗憾离去,实际上有很多的书都有配套的电子书,尤其是近年来出版的纸质书都会自带电子版。在校学生可以登录学校图书馆的电子数据库,各种图书资源免费下载。4、考试资料书图书馆里有各种英语四六级考试或者计算机等级考试、专四专八等等,还有什么雅思托福GRE,司法考试等等考试的资料书籍都有,很多学校为学生购买了考试库,就不用自己费心费时去在百度搜索质量并不一定高的资料。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图书馆里的书是流动借阅的,所以很多书籍配套的光盘是被老师单独保管的,如果你需要书后附带光盘中的信息,可以自己带U盘去找图书馆老师拷贝,不知道怎么弄的可以咨询前台老师。5、文献查阅路径有一些学术网站是要付费下载的。高校会以学校的名义购买阅览或者下载的权利,经校园网登录学校图书馆网站或者直接在搜索引擎界面都可以免费下载文献资源,一般会显示欢迎XX大学!另外,如果暑期不在校园内却又想下载文献资源,可以向学校图书馆申请短期的免费下载账号,可供那些不在学校却忘我科研的学霸们使用~6、多媒体库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学生们日益增长的娱乐需求,也会买一些视频资源,主要是一些经典老片。现在有些经典影片不一定能够在视频网站免费观看。7、图书馆讲座以及各种读书活动高校图书馆还是一个举办各类讲座的平台,学校能够邀请一些知名人士或者业界大佬来学校做特邀报告或者开展讲座,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这些聆听前辈传经授业解惑的机会,有时候真的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除此之外,图书馆还会开办读书月征文活动,你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文采,与志同道合之人交流自己的思想,乃大学乐事也。真的希望仍然处在大学幸福时光的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读书真的可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鹤鸣

杭州临平:首个“智慧图书馆”开馆打造百姓“知识殿堂、精神乐园”

5月28日,位于临平文化艺术长廊喷泉广场的杭州市余杭区图书馆智慧城市分馆临平图书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临平图书馆建设面积2800余平方米,馆藏8万册图书,拥有阅读坐席200多个。该馆作为临平老城有机更新智慧化建设项目,由阿里云和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完成,前期试运行时便被市民称为网红图书馆,不少市民纷纷前往打卡,一睹为快。开馆仪式当天,张老师作为居民代表第一个走进新馆,通过AI人脸识别系统进入新馆后,他被眼前的环境深深吸引。在图书馆大厅的数据显示屏上,张老师可以一目了然的查看馆内人流量、图书借阅次数和读者活动等信息。沉浸式阅读、专业电影院、听书等“互联网+”的文化创意服务,更是让他感受到“耳目一新”。瀑布流电子书、电子签名墙等AI特色服务,让张老师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原来阅读可以变得这么有趣”。“这就是新时代的气息。”张老师在参观后新馆后感慨道。许多老临平人都知道,现开放的临平图书馆就在原余杭图书馆老馆区域。1987年的余杭区图书馆老馆于此地建成开放,2005年搬迁至临平世纪大道49号,它承载着临平一代人的记忆。当年老馆开馆的时候,张老师也在现场,而如今新馆开门,让他不由得感慨“时代在进步,临平也正如老树生新枝,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幸福更美好”。“‘文以养人,化而筑城’,文化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赋予这座城市发展独有的魅力,临平图书馆是临平老城区智慧文化艺术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临平街道作为浙江省文化强镇注重挖掘历史、传承文化,以文化人、促进民生,文化事业日益兴盛。”临平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国伟介绍说,临平图书馆先行探索实施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模式,采用最先进的图书馆技术和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阅读、活动、展示、休闲”等智慧化全场景服务,致力于打造首个街道级“智慧图书馆”省级样板,竭力为广大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阅读环境。据悉,新馆投入使用之后,临平街道将秉承“开放、融合、赋能、共赢”的办馆理念,在临平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上,倡导山水临平、智慧创新的书香生活方式,重视内容建设,持续充实图书资料,将其打造成为社会信息的集散中心、教育信息的科研中心、教学信息的服务中心和各种信息交流中心,让其真正成为大众的知识殿堂、精神乐园,成为临平又一闪亮的“文化地标”。(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来源:中国日报网

孝弟

“互联网+”时代 高校图书馆的转型探索

【连网】(策划 全媒体采访中心综合二部记者 张晨晨)高校图书馆阅读文化是高校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又是高校文化和图书馆阅读文化的交集,具有阅读文化的基本内涵。在“互联网+”时代,以科技为支撑的新型阅读媒介迅速发展,为大学生的阅读活动带来巨大变化,必然促使高校图书馆的业务转型。作为当前优化社会文化的承担者与领航者,高校图书馆应予以充分重视,采取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扩大数字化文献资源种类、创新网络服务模式、提高阅读服务质量,满足广大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等,从而为建设书香社会贡献力量。提高数字阅读资源覆盖率“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学生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便可以阅读书籍,获取学习资源,与到图书馆借阅书籍相比更为简单方便,所以,图书借阅人数逐年减少是普遍现象。”江苏海洋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艾华介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该校图书馆的座位虽然比较抢手,但其中大部分都是考研或考公务员的大四学生。江苏海洋大学图书馆另一组数据显示,2019年数字资源下载量较2018年增长20%,访问量较2018年增长119%。而这组数据背后则是校图书馆对于数字资源的大力引进。据艾华介绍,2019年,该校图书馆在电子数据库资源投入占全部资源投入的71.7%。包括开通了WILEY期刊数据库、RSC数据库、设计师之家资源库等等25种中外文数字资源的试用,助力教学科研。同时争取CADAL海量资源共建共享,240万余册(件)电子图书、报刊免费使用。“时至今日,却超越纸质阅读,一跃成为当前的主流阅读方式。这是我们喜闻乐见的,也是大势所趋。”艾华表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加深。高校图书馆需要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化自身建设,创新服务途径,为读者提供网上资源服务,推动自身的现代化转型发展。创新线上网络服务模式去年10月,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开展了“优质服务月”活动,彰显了线上网络服务模式的转型思路,其中包括“码上有礼———爱上微信图书馆”图书馆官微推介会、“我在故我show”图书馆随手拍征集、“发现获取智慧”数字移动资源推介、“超期免罚月”活动等多项内容。据该校图书馆信息咨询部曹晓君介绍,开设网上信息服务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资源管理的数字化发展进程,增强学生读者对馆藏资源的了解,拉近师生间距离,从而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曹晓君说,“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和发展需要更多的探索,而为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不能再拘泥于传统纸质阅读的形式,可以创新服务媒介,结合读者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和社交工具,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朗读亭等方式,以此来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往年,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单一,对师生的吸引力也有限,而提升数字化网络服务水平,则可以无缝衔接,打通高校师生阅读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艾华介绍,该馆还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嵌入汇文图书管理系统微信服务平台,座位预约、自助借还、移动图书馆等服务和科技查新工作的开展,提高了服务水平,也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根据统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点击量最多的自定义菜单为座位预约和汇文服务、移动图书馆。通过图书馆现代化设备的利用,实现图书馆大流通及服务水平现代化的需要。强化创意阅读推广方式“通过参加校读书节活动,知晓了如何利用书籍,如何发掘图书馆资源,激发了自己读书的热情。希望读书节今后能举办更多精彩的活动。”在2019年年底举办的江苏海洋大学首届读书节上,获奖学生于洋表示。“大学生是高校图书馆的阅读主体,但由于处在成长期,心理不稳定,会容易出现不良的阅读心理和行为,这个时候,高校图书馆就要适时作为,恰当引导大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行为,培养阅读素养,构建良好的图书馆阅读文化。”江苏海洋大学学术期刊社社长李义良分析,当前数字化转型给高校图书馆带来诸机会与挑战,除了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之外,还要立足最根本定位,就是作为全体师生阅读学习的平台阵地,不断夯实自身服务理念,营造高品质阅读文化氛围,在提高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健全人格等方面,坚持不懈。“创新服务模式可为业务转型期提供探索路径,而恰当地抓好学生群体独特的阅读心理,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阅读产品和服务,才更能拉近与学生读者间的距离。”艾华坦言,“或许因为师生间存在天然的思维差异,导致我们在挑选书籍的时候,会与学生的阅读品味、阅读风格产生一定的代沟。我们挑的书,他们不一定喜欢看。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通过举办有趣的阅读活动,创建图书馆与学生群体之间的沟通桥梁,在交流互动中,准确、深入地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与阅读偏好,收集读者对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意见与建议,优化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人性化发展。”

鬼磨坊

大学图书馆到底有多大的价值,看了就知道!

伴随着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量也呈几何级数增长,图书馆如何能够利用有限的投入获取巨大的效益,以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成为图书馆绩效评估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图书馆开始将经济学中的投资回报率(ReturnonInvestment-ROI)应用于自身的绩效评估中。ROI原指企业从一项投资性商业活动的投资中得到的经济回报。2006年,爱思唯尔公司与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IUC)图书馆组成项目组,该项目的目标是为UIUC图书馆构建可以量化的测量模型。该项目采用的模型源自Outsell公司的RogerStrouse撰写的论文,利用该模型测算得出:2006年,每向UIUC图书馆投入1美元经费,获得4.38美元的收益。国内的定量评估研究相对较少,比较有代表性的为“基于DEA模型的图书馆效益评估研究”。作者金婷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收集全国10个理工类高校图书馆在2008年的相关指标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相结合组合赋权法对指标体系赋权,并计算出综合指标数据,再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得出各图书馆在2008年的效益情况———投入冗余量与产出不足量。在对图书馆投入的界定上,国内外都是比较明确的,基本包括:订购成本、硬件投入成本及软件投入成本等。在对回报的界定上,国内图书馆将图书馆的直接经济收入、图书馆利用率、用户规模、用户满意度、学校的科研成果及获得的项目经费等纳入回报范畴。相对于国内,国外的回报界定则更为宽泛,扩展到与大学相关的一系列指标,如学生的入学数、在校率、毕业率、学生成就以及学校的声誉和威望等。高校图书馆的投资回报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其承担着支持学校教学与科研的重任,不应将评估局限于图书馆的内部要素,应将其置身于与学校整体使命与目标相关联的大背景下,深入调研其对于学校的贡献作用。

成固有伐

基于CiteSpace 的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分析

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 Smart Library) 概念源于艾托拉的 《智慧图书馆: 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这篇文章发表于2003年人机交互移动设备国际研讨会。2010 年,严栋以一篇题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的文章正式拉开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的帷幕。之后,智慧图书馆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并逐渐成为图书馆领域的“明日之星”。 那么,智慧图书馆究竟有何“智慧”?国内的研究水平达到何种程度?该研究领域的佼佼者又有哪些?各研究机构以及学者间是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主题包括哪些?研究的不足之处是什么?智慧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研究重点在何处?不少学者通过综述研究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但以定性分析和传统的文献计量研究为主,而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定量分析该研究领域的大量文献资料,增加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并通过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示研究特点及发展趋势,全面把握我国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状况。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1.1 数据来源2017年4月17日进入国内知网(CNKI)数据库,选择“期刊数据库”,点击【高级检索】,以“智慧图书馆”为主题,选择【精确匹配】,其他检索条件均不限制,共检索到2008—2017年的454条相关文献。通过筛选,将与所选主题无关的文献和重复文献删除,余下2010—2017年434篇相关文献。继而,将上述434篇相关文献进行Refworks 格式保存,并通过CiteSpace自带的转换工具将转换后的434条文献记录导入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分析、作者共现分析、机构共现分析以及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等。1.2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方法CiteSpace软件是以Java环境为基础运行的一种定量化研究文献资料增长与分布情况的信息可视化工具,该软件的研发者是著名的美国Drexel大学的陈超美博士。通过CiteSpace综合分析文献信息并绘制可视化的知识图谱,展现某一研究领域的知识地图和发展全貌,识别学科领域新动态和新趋势。2 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的基本描述2.1 时间分布特征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研究成果随时间的分布情况加以展示,所以,本文统计了我国年度发表智慧图书馆的论文数量,如图1所示:图1显示,2010年CNKI期刊论文库开始出现国内智慧图书馆的相关文献。《图书馆学刊》于2010年刊发了由严栋创作的题为《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的国内第一篇慧图书馆研究文献。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研究智慧图书馆论文数量增长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即2010-2012年和2013年至今。在2010至2012年间,文献的发表量一直很少,且文献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但是,2013年之后,我国智慧图书馆迎来了发展黄金期,研究成果呈快速增长趋势,2016年发文量高达136篇,且CNKI的预测数据显示,2017年智慧图书馆相关论文有望达到172篇。由此可见,国内智慧图书馆是极具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2.2 空间分布特征对研究成果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包括研究机构分布、作者分布等,进一步展示国内智慧图书馆领域的研究现状。2.2.1 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的高产机构发文量排在前五位的机构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图书馆湖、南京大学图书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它们发文量依次为5、5、5、4、4。而且,发文量前五名研究机构中只有南京大学图书馆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有过合作。由此表明目前我国对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机构并未形成体系,各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合作,不利于知识信息的交流共享,阻碍研究工作进展。2.2.2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的作者分布特征研究领域的发展得益于作者的贡献,尤其是高产作者。自2010年开始,我国有诸多学者对智慧图书馆进行了研究,其中,发文量较多的研究人员主要有黄辉(5篇)、沈奎林(5篇)、邵波(5篇)、吴海茹(4篇)、邱圣晖(4篇)、曾子明(4篇),而其余作者的发文量均小于4篇。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正在发展中,并没有形成很多相对稳定的科研合作群体,发文量较多的几位作者几乎未曾与其他作者进行合作,而其它发文量较少的作者更是缺乏彼此间的合作,整体而言作者都比较分散,作者的科研合作群体有待形成。2.2.3 “作者—关键词”耦合分析从学者黄辉的研究方向知识图谱进行分析发现,代表其研究方向的关键词有智慧图书馆、云计算、架构模式、标志物联网、beacon。学者沈奎林的研究方向的关键词有图书馆建设、云计算、rfid、虚拟化、射频识别、图书盘点、图书馆、机器人。3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主题分析所谓研究热点,即指一定时间段内被众多学者共同关注、研究的话题。也即,在相关文献资料中反复出现的主题。通常而言,关键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学术论文的研究主题。运用 CiteSpace 分别绘制上述时间段内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的关键词共现以及突现关键词网络知识图谱,进而分析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主题。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的热点主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基础研究、技术研究、服务研究。3.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层面主要包括智慧图书馆的定义、智慧图书馆特点、智慧图书馆内涵以及价值等理论性研究;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以及发展模式等应用性研究;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背景、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前景展望性研究。(1)智慧图书馆的定义、特点、内涵、价值等理论类文章目前,我国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理论研究较多。严栋最早对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进行阐述,即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传统图书馆打造成集智慧化服务与管理模式于一身的新型图书馆,后续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含义进行扩充,并进一步研究其特点及价值。如董晓霞、龚向阳等(2011)《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赖茂(2015)《智慧图书馆特点浅谈》;王世伟(2012)《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刘伟(2015)《浅析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孙利芳、乌恩、刘伊敏(2015)《再论智慧图书馆定义》;汪容(2014)《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王世伟(2017)《图书馆应当弘扬“智慧工匠精神”》;张晓慧(2013)《智慧图书馆的精神与使命》。(2)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等应用类文章研究者基于智慧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尝试研究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路径、发展模式、设计方案等实践应用类话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意见。如邱圣晖(2016)《试论智慧城市背景下智慧图书馆建设》;吴海茹、刘玉美(2016)《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与服务途径实现》;沈奎林、邵波(2015)《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以南京大学图书馆为例》;黄辉(2014)《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的智慧化提升策略研究》;郝大伟(2017)《新时期智慧图书馆构建途经研究》;张际(2015)《智慧图书馆及其发展模式研究》;姚川军(2015)《智慧图书馆建设发展研究》;马惠(2015)《智慧图书馆建设探析》;张新娜(2014)《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路径分析》。(3)智慧图书馆研究背景、存在问题以及前景展望类文章许多学者对智慧图书馆的发展背景进行研究,认为“智慧地球”、数字图书馆、智能图书馆等理念催生了智慧图书馆,而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研究人员对此进行探索并展望未来发展。如黄辉(2014)《试论智慧图书馆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及改进策略》;叶素萍、李东、张志广(2015)《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孙骁骁、韩海涛(2016)《物联网环境下智慧图书馆发展的现状与展望》;范兴丰(2017)《中国图书馆发展历程与智慧化发展趋势探析》;王静芬(2017)《国内智慧图书馆主流研究及研究趋势》;李显志、邵波(2013)《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周瑞华、孙海英、宗明国(2014)《论高校建设智慧图书馆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唐立芳(2014)《中国智慧图书馆发展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思路》;武龙龙、杨小菊(2013)《我国智慧图书馆构建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胡浩男(2016)《智慧图书馆发展及问题探究》。3.2技术研究智慧图书馆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新方向,实现其智慧化服务与管理的技术维度,也即相关技术研究的热点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大数据、云计算。(1)物联网,即所谓的基于互联网无限延伸拓展客户端至任意物品间所形成的信息互通网络。不少学者认为,物联网将作为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底层支撑技术大行其道,并对如何在智慧图书馆中运用物联网技术进行研究,如黄辉(2014)《基于物联网标识体系的智慧图书馆架构研究》;丁悦梅、李长明(2016)《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工作》;许艳丹、张前进(2016)《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研究》;唐亦玲(2015)《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图书馆建设研究》;严栋(2010)《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2)rfid(射频识别),即所谓的智能化技术。研究人员对RFID技术的相关原理进行介绍,并探索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图书馆构建、管理以及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如赵华、沈奎林(2016)《图书馆应用RFID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沈奎林、邵波、陈力军(2016)《基于超高频RFID的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沈奎林、邵波等(2016)《基于超高频RFID的图书盘点机器人的设计和实现》;马洪波(2016)《高校RFID智慧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创新研究》;虎啸(2016)《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图书馆构建》;尹桂平、刘洪志、张曾昱(2015)《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苏建华(2015)《图书馆RFID建设的新思路——以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为例》;钱理峰(2012)《智慧图书馆嵌入式RFID中间件的研究与开发》;陈嘉懿(2013)《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之道——浅谈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新思路》;袁志秀(2014)《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图书馆管理系统研究》。(3)大数据,开启了图书馆转型的新时代,也为智慧图书馆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增长点。学者们指出,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智能化服务的实施,创新图书馆服务模式。并尝试探索用大数据建设智慧图书馆的思路及存在的诸如大数据处理能力欠缺及区域数据智慧化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如黄辉(2016)《基于智能家居的智慧图书馆数据层建设》;邱圣晖(2016)《探析大数据在智慧图书馆中的应用》;潘红、卜磊(2016)《试论智慧图书馆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微服务》;曾洁(2016)《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情报信息服务工作探析》;阮舰(2016)《论大数据时代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陈卫静(2015)《智慧图书馆在大数据环境下的智慧分析》;陈巧玉(2015)《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图书馆门户》;李浩(2014)《云计算、大数据、数字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关联研究——用大数据打造智慧图书馆的思考》。(4)云计算,作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计算模式,凭借其按需配送共享资源及信息的特点成为智慧图书馆建设必不可少的途径。研究人员分析了这种计算模式在智慧图书馆构建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指出了应用云计算实现智慧图书馆的设计策略。如邱圣晖(2015)《云计算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罗桦、陈勇、张清(2016)《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图书馆建设和管理创新》;赖群、黄力、刘静春(2012)《借助“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王晴(2013)《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型公共图书馆构建》。3.3服务研究智慧图书馆以实现更好的用户体验为建设理念,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只是以理论设想为主,缺乏指导实际操作的应用性文章。智慧图书馆服务研究主要涵盖服务模式以及图书馆馆员两方面。(1)智慧服务学者们阐述了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的特征和本质,结合以人为本的理念,提出面向图书馆用户的需求的智慧图书馆构建模型。并探索图书馆智慧服务的创新方式,总结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的策略,完善了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如张延贤、王梅(2013)《图书馆智慧服务的概念、内涵与分析》;杨雪(2016)《 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服务浅析》;勾丹、崔淑贞(2016)《智慧图书馆的智慧服务模式及其实现》;陈大军(2017)《泛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智慧服务探析》;孙雨、陈凤娟(2015)《浅谈“互联网+”环境下的图书馆智慧服务》;陈远、许亮(2015)《面向用户泛在智慧服务的智慧图书馆构建》;袁红军(2017)《图书馆智慧服务模式探析》;王杉(2013)《对图书馆智慧服务三种形态的分析与评价》;万乔(2015)《高校智慧图书馆环境下的智慧服务研究》。(2)个性化服务研究者基于智慧图书馆和个性化服务的概念与特征,提出该服务模式的构建方法,分析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也有学者对智慧图书馆个性化知识推荐服务体系进行研究。如刘敏(2016)《智慧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研究》;黄辉(2015)《探索智慧图书馆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微服务》;潘杏仙、康琳、宛凤英(2016)《智慧图书馆个性用户分析及培育思路构想》;曾子明等(2016)《融合情境的智慧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马晓亭(2014)《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个性化智慧服务QOS保障研究》。(3)创新服务分析目前智慧图书馆的智慧平台、创新服务的不足,借鉴先进的信息技术,探究开展创新服务的策略以及实现途径。如张晴、陆妍、陆素梅(2016)《智慧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祁宁(2016)《数字阅读驱动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温怀琴(2016)《以人为本的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蒋玲(2013)《高校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探讨》;胡海燕等(2014)《基于全面感知的智慧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4)智慧图书馆员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运行及管理都需要智慧图书馆员的支持,学者对于智慧图书馆员的探讨主要为智慧馆员的含义功能、智慧馆员的培养目标、策略,以及对图书馆员新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此外,学者也对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的含义、特征、模式及发展进行研究。如邱圣晖、谭伟贞、曾智华(2016)《智慧图书馆环境下智慧馆员的培养》;郑怿昕、包平(2017)《智慧图书馆环境下馆员核心能力研究》;姜永英(2016)《浅论智慧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甯佐斌(2015)《智慧图书馆员素质培养浅析》;李安(2015)《浅谈智慧图书馆中智慧管理的实现以及智慧馆员的培养》;马明霞(2014)《智慧图书馆员的内涵与提升途径》;万乔(2015)《基于物联网环境下的智慧馆员角色定位与培养方向》;陈星星(2015)《图书馆智慧馆员的培养及制度建设》;王婷婷(2013)《智慧图书馆员:智慧图书馆的构建者》;王彩虹(2014)《依托智慧图书馆探索嵌入式馆员专业成长策略》。4 结语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借助CiteSpace工具对2008-2017年4月期间学者们发表在国内知网的智慧图书馆论文进行系统梳理,最终获取434篇期刊论文进行研究。总体而言,国内有关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首先,通过刻画智慧图书馆论文分布时间、高产作者共现、高产机构共现以及作者与术语混合共现网络,描绘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理论基础与研究经验,尚在探索核心研究内容,研究机构、作者并未形成体系,彼此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其次,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文献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三个层面的研究热点主题,即基础研究、技术研究以及服务研究。具体包括,智慧图书馆的定义、特点、内涵、价值,智慧图书馆构建、设计、实践,智慧图书馆发展背景、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前景;物联网、rfid(射频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图书馆技术研究;智慧服务、创新服务、个性化服务、智慧馆员研究等。虽然,智慧图书馆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研究时间尚短,仍以基础理论研究为主,应用实践性研究应予以重视。另一方面,国内智慧图书馆研究热点主题并非清晰明确,彼此交叉、彼此渗透的特点十分明显。这也正是本研究将研究热点分为三个层面的原因。而技术研究与服务研究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者已经由理论研究逐渐向深层次渗透,提升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水平。上述前沿主题以技术研究与服务研究为主,其发展前景与研究空间不可限量。未来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将逐渐由理论研究过渡到应用性研究。在未来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应用中将融入更多的智慧技术、互联系统、智慧服务,并通过多种信息技术相互配合构建智慧图书馆,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服务。同时,智慧技术也将从服务环节逐渐延伸至资源建设与加工等环节,渗透到图书馆的各机构、部门、岗位等。在当今的信息环境中依据用户需求打造个性化、高度智能化的智慧图书馆服务,并不断进行服务创新,不但是智慧服务研究的发展趋势,也是整个图书馆领域的研究热点。伴随智慧时代的到来,未来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必然是由数字图书馆升级到智慧图书馆,把握目前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有助于推进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