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是正规刊物吗什么级别知网收录吗版面费多少其死可葬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是正规刊物吗什么级别知网收录吗版面费多少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省级期刊主管单位: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办单位:重庆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影响因子:0.07ISSN:1671-4822CN:50-1143/N期刊收录:知网《科学咨询》杂志科紧贴学术前沿,并与读者保持紧密联系。国内刊号为:50-1143/N。杂志成立于2000年,秉承指导与实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同类期刊中名列前茅。《科学咨询》杂志奉行“百花争鸣,百思争强”,坚持严谨求学的作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学技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规律,激发教学与研究的学术氛围,并为教学和研究服务。栏目设置本刊特稿、教育论坛、语文教研、数学教研、外语教研、理化生教研、政史地教研、体卫艺教研、校园风采稿件要求1、来稿不宜太长,文章中的字数一般为3000字左右,最长不超过6000字,综述通常不超过8000字。2、如果论文的研究工作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的支持,请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3、在结构上,适用条款应具有:提出了问题;方法的应用(包括技术,设备,工艺条件,参数,配方等);应用程序的效果。4、无论论文类型是什么:主题简洁;论点很明确(通常是指用于解释该主题的观点);该参数是结论性的(指实验,测试数据,图形,表格等的准确性);足够的论点(指的是讨论,结果分析和机制的讨论是详细的);结论完整。

窖者

最新国内科研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国内期刊封面投稿特点,SCI必备

科研绘图有针对性投稿,会事半功倍文:KEKE/SCI-HUA.com科画上一期科画介绍了国际期刊及影响因子排名,详情见最新科研期刊影响因子排名,各期刊投稿插图解读,SCI收录神速本期SCI-HUA科画介绍的是国内SCI期刊及形象因子Top10。1.CELL RESEARCH2017-2018影响因子15.393《CELL RESEARCH》中科院主管的一份月刊, 期刊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方面具有国际权威性和广泛的研究领域,包括细胞生长、分化与凋亡、信号转导、干细胞生物学与发育、染色质、表观遗传学与转录、小RNA功能与机制、癌症生物学、免疫与分子发病机制,分子和细胞神经科学,植物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2.FUNGAL DIVERSITY2017-2018影响因子14.078中文名《真菌多样性》,由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主办。2011年3月,昆明植物研究所与泰国菌类研究基金会主任、《真菌多样性》创刊人 K. D. Hyde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合作办刊。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在真菌特别是高等真菌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有较好的积累,建立了我国第二大真菌标本馆,在真菌系统学、真菌化学、真菌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期刊的宗旨和定位是:发表真菌学科高水平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特别是在真菌多样性、系统学、分子系统发育及进化等方面的重要原创性研究论文,促进真菌学的发展和国际学术交流。.3.Bone Research2017-2018影响因子12.354《Bone Research》成立于2013年。编委会由国际杰出科研人员组成。主编是四川大学周学东教授,创始编辑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徐曹教授,执行主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Thomas L. Clemens教授。副编辑由国内外骨科学的顶尖研究人员组成。期刊专注于骨骼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和再生的基础和临床方面,并支持基本调查和骨骼相关临床研究的最重要发现。该期刊的目的是促进全球传播骨相关生理学,病理学,疾病和治疗方面的研究。4.National Science Review2017-2018影响因子9.408《National Science Review》(《国家科学评论》)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是一本科研行业评审类期刊,主旨为回顾中国和世界各地科技的前沿发展。期刊涵盖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包括物理和数学,化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和信息科学。主编为白春礼院士,常务副主编为蒲慕明院士,编委会由153名国际知名科学家组成,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占46%,国际编委占41%。5.Molecular Plant2017-2018影响因子9.326Molecular Plant创刊于2008年,由Molecular Plant上海编辑部与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OUP)合作出版。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IPPE)与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CSPP)主办,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生命科学期刊社承办。6.Nano Research2017-2018影响因子7.994《NanoResearch》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公司合作出版。是一份经过同行评审的国际和跨学科研究期刊,专注于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权威和综合评论,以及通信和全文格式的原创前沿研究。7.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17-2018影响因子7.551由中国免疫学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主办,由曹雪涛院士和田志刚院士共同主编。是我国免疫学领域唯一的SCI期刊,2010年加盟自然出版集团(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PG)。目前已被全球著名数据库收录,其中包括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美国《化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PubMed》、美国《SCImago》、《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期刊涵盖涵盖基础免疫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我们对宿主免疫反应的最新信息和进展,包括体外和体内免疫反应。8.Protein & Cell2017-2018影响因子6.228《Protein&Cell》 是一本同行评审的国际期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生科院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联合创办,由Springer负责海外发行。发表文章有关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多学科领域最新发展,期刊重点是蛋白质和细胞研究。该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干细胞,植物科学,蛋白质科学,结构生物学和转化医学。此外,期刊还提供有关中国研究政策和资金趋势的最新研究重点,新闻和观点以及评论。9.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2017-2018影响因子5.595《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是国际同行评审的期刊,由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共同主办。期刊专注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之间的横截面的跨学科研究以及生命科学等学科,比如干细胞研究,信号转导,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基因组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癌症生物学,分子发病机制,神经科学和系统生物学。JMCB的文章反映了当前生命科学学科的融合趋势,有助于传播具有不同寻常意义和广泛科学兴趣的研究结果。

嬴则

对付期刊骗子,别让科研人员单打独斗

近日,某211高校研究生向媒体反映,其在论文投稿时被假网站骗了。她用百度搜索出了某核心期刊官网,向官网提供的邮箱投论文,向编辑部转账了审稿费和版面费。但后来她才知道,官网是假的,邮箱是假的,编辑部也是假的。被骗金额不大,很多人会在此时选择忍气吞声。但其实,这位研究生所反映的期刊骗局,也只是论文黑产的冰山一角。骗子们似乎都深谙科研人员心态,熟知论文发表的流程,行骗的每步都能踩在科研人员的痛点上。有的骗子不仅伪造期刊官网,还直接印刷假期刊,把论文作者蒙在鼓里;有的骗子野心更大,用假网站将作者骗入圈套后,还向作者继续要钱强制提供其他服务,如不接受,就威胁将作者本人的论文卖掉;还有的则声称有门路、有人脉可以将作者的论文推荐给正儿八经的核心期刊,但一旦作者给了论文、交了钱,骗子就“事了拂衣去”……而一般期刊的应对方法,就是在网站或期刊中发一则“严正声明”,提醒广大投稿人不要上当受骗。毕竟,国内大多数期刊也是“小作坊式”运营,人手本来就很紧张,人员又多为兼职,没有这个精力去跟骗子展开持久战,或者去费劲准备材料投诉和举报。更何况,很多时候投诉和举报也石沉大海——网站依然存在,或者另起炉灶再来一个,你奈我何?于是,骗子一直活跃,坑一直在,每年都有不同的人掉进去。对做网络安全、打击网络黑产的互联网大公司来说,这种针对科研人员的小众骗局很难被他们关注;当然,也不会有人专门为科研人员撰写“防骗指南”,开展“防骗宣传”。科研人员所有的“防骗”小妙招,其实都是在血泪教训中总结出来的,并且在小范围内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播——它其实无法在更大范围内对同行提到警示作用。而且,搜索引擎将假网站放在搜索结果第一位,也增加了科研人员的辨别成本。也许是因为科研论文这一领域太过垂直,科研人员的声音也过于微弱,无法形成所谓的大众舆论。对搜索引擎来说,在这类领域搞搞搜索结果优化,似乎也不会产生什么恶劣后果,对公众利益也没有切实损害。不过,科研产品同样也是公共知识产品,一些论文也是在国家项目经费支持下撰写而成。科研人员的产出被假网站骗取,严重影响其正常的课题进度;若论文被转手倒卖,也严重扰乱学术出版秩序,这对科研环境也是一种伤害。当然,责任也不全在商业网站身上。期刊相关主管单位,也可以考虑给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便捷、权威的投稿渠道查询平台。我国大多数期刊规模不大,有的期刊根本没有精力建设和维护自己的官网。正如一些专家建议的,可以规范管理体系,建设统一查询平台,让期刊在该平台上公布自己的审稿邮箱、联系人、编辑部地址和电话等信息,让科研人员能把仔细分辨真假网站的时间,用在更有意义的科研项目上。(来源:科技日报)

修女传

科研期刊IF那些事儿

IFIF快到碗里来,带上IF去遨游IF是啥?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IF)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简称ISI)每年出版的《期刊引用报告》(JCR,全称Journal Citation Reports)上的一项数据,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一个期刊论文被引用越多,说明论文质量越高,影响因子也就越高;而影响因子越高,表明期刊影响力越大。虽然IF与被引次数及论文数直接相关,但是影响其的因素却非常多,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论文、期刊、检索、学科及名人效应。基于目前,世界最顶级的三大期刊是Cell、Nature、Science合称“CNS”。因此,知晓IF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并确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期刊杂志、跟踪研究最新发展趋势;同时,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研究学科及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快速掌握及捕获研究动态。看IF知分区期刊的IF并非固定不变,而处于不断波动之中。同一学科领域的期刊,依据IF大小可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根据所在区域可判别期刊水准和大致排位。相信大家对期刊排位并不陌生,但究竟其是如何进行分区排位呢?目前,主要有以下两种分区:JCR分区:JCR将收录期刊分为176个不同学科类别,后根据学科将期刊按IF排序分为4个区:中科院分区:中科院将JCR所有期刊分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共13个大类别。后将13个大类期刊分为4 个等级,即4 个区:如何查询期刊IF

回也

中国教育科研不能落入西方期刊论文指数之“坑”

作者 | 樊秀娣(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全面铺开,国外科睿唯安、爱思唯尔和施普林格等期刊集团旗下的数据库也加大了向我国推出各种期刊论文指数(定量指标数据)的力度。客观上,诸如SCI、ESI、高被引论文等相关期刊论文指标数据,与对于学者个人的学术评价、各种大学和学科排行榜、政府重点建设项目的遴选标准以及国家对高校经费投入多少等紧密相关。面对如此现实,也难怪学校要“拼了命”地追求这些期刊论文指数了。然而,正如科睿唯安公司创始人、“SCI之父”加菲尔德博士生前所言,“永远要记住SCI的主要功能是用于检索的”。遗憾的是,国人在还没有完全搞明白这些期刊论文指数基本内涵的情况下,却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这些指数“带偏”了。盲目追捧这些指数,将会把中国教育科研引入不堪境地。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第一,目标偏离。一旦西方期刊论文指数被视为反映高校办学质量的绝对标准,学校教育科研的业绩目标无疑就会异化为发表SCI论文,因为构成这些指数的“原材料”就是SCI论文。这里暂且撇开高校还要承担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职能不谈,单就科学研究而言,SCI论文不能简单地与科研成果画等号,顶级SCI论文(高影响因子、高被引)也不能简单与顶级科研成果画等号。道理很明显,即使是被国人奉为三大国际顶级期刊(简称“顶刊”)的《自然》《科学》《细胞》,也不能保证刊登在上面的文章就一定是“货真价实”的科研成果,“顶刊”也不时会有“撤稿”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此外,不少SCI期刊的评审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博士甚至更低专业资质的人士,由他们来决定学术论文的价值本就荒唐。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开门见山指出:“由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价我们作为科学者的工作,这可以说是一种扭曲现象。”而2019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威廉·凯林早在2017年就在《自然》上发文,批评当下论文数据“华而不实”,指出论文越来越像稻草堆砌的“豪宅”,而不是坚固的“砖房”。说这些,只是想说明国人不该一厢情愿地神化SCI论文(高影响因子、高被引),高校和科研院所更不该为了把期刊论文指数“做上去”而把全员工作业绩目标都定位在唯SCI期刊论文上。第二,决策失误。毋庸讳言,ESI是目前国内反映学科水平的一个“炙手可热”的指标,客观上,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往往把它作为监测高校学科发展的主要指标,同时ESI也成为国家对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一个主要依据。那么,ESI指数究竟是什么?说得通俗点,就是各学科SCI论文各种“被引”情况的综合排名。表面上看,ESI是纯粹数据统计,从中体现的论文学术贡献度相对客观、公正,但事实并非如此。这里姑且不讨论“高被引”论文是否一定代表高水平学术成果,单从ESI的22个学科分类看,很明显各学科口径大小十分悬殊,像工程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口径要远大于诸如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口径,进一步溯源,ESI是美国汤森路透与医疗集团联合研发而成,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ESI中的医学、生物学等学科分类较细的原委了。事实上,SCI收录期刊的学科分布也相当不均衡,由此就直接导致了ESI、SCI数据对某些类别学科很有利、对某些类别学科很不利。说到底,不同学科的ESI、SCI数据无可比性,有些仅仅因ESI指数出色而设置或扩招的学科专业,除了教师拥有发表SCI论文的长处,学生又能从中学到多少有用的东西呢?难怪坊间流行把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简称“生化环材”)并称为最“坑”学生的四大专业,其实明眼人都清楚这是盲目依赖ESI学科排名的不良后果。第三、失去定力。国内学界对西方期刊论文指数的强烈敏感让不少教育科研机构随着指数更新的周期,长则一年、短则两月就会产生一次“高潮”。继SCI、ESI等论文指数之后,近年又冒出一个“自然指数”,这个对全球教育科研机构一年时间内在82本指定期刊上(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四个学科领域)发表论文数量简单汇总的论文指数,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显而易见,然而,却依然能在国内学界成为“新宠”,足见国内学界对这些期刊论文指数的盲目推崇程度。其实国内教育科研机构管理者也未必不清楚这些论文指数的科学性不高,但在强大的“指数效应”面前,高校和科研院所较少有“坐怀不乱”的。于是乎,各种类似高校“SCI、ESI指数大幅度上升”、“ESI进入全球1%、1‰、1?酃学科”的报喜信息此起彼伏,各种庆功、奖励也热闹非凡,而这背后是教育科研机构着力把指数“做上去”的各种“攻略”以及大量国家科研经费的投入。当这些频出的西方期刊论文指数明里暗里成为中国教育科研评价的标杆时,不少学者迫于组织绩效目标的压力,难以保持学者应有的学术信仰和追求,自觉或不自觉地追求“短平快”的科研活动、转向适合发表SCI期刊的研究领域、迎合期刊编审“口味”而玩弄概念和词藻,甚至还有以不法手段来发文的行为。如此换来的指数上升,背离了教育科研初衷,更拖了教育科研的后腿。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不否认西方期刊论文指数在对某些学科领域论文统计、分析和评价上的独到作用,把它们作为一定的科研参量未尝不可。本文强调中国教育科研不能落入西方期刊论文指数之“坑”,是指不能把西方期刊论文指数作为衡量国内教育科研个人和集体成果的绝对指标,也不能把追求指数上升作为教育科研机构的唯一或主要绩效目标。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学评价指标研究”(编号BIAI60125)资助。《中国科学报》(2019-11-20 第1版 要闻)

刘昼

8篇孪生科研造假论文的背后,论文工厂明码标价,SCI期刊要价高!

论文工厂再次被证实2020年春节刚过,美国前斯坦福大学的助理研究员伊丽莎白·毕克通过大数据对比,发现超过400篇来自不同作者和机构的论文,似乎都是由同一个“论文工厂”产生的,而这些文章的作者主要来自中国的医院,其中仅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有101篇论文涉嫌其中。而最近伊丽莎白·毕克再次在网络曝光中国科研学者的造假论文,再次印证了中国有专门助推科研造假的论文工厂,因为有8篇论文,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医院,不同的癌症种类,不同的蛋白表达,结果却做出一模一样的结果,发表了8篇科研论文,被网友称为丧心病狂,简直能让人窒息,并且希望这些论文的作者不是中国人,结果这8篇科研论文全部出自中国,分别是南京医科大学、河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2篇、郑州医科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大学。8篇不同作者,不同癌症,不同蛋白表达,却有同样的结果,这样的科研论文造假,为中国科研工作者抹黑,而且这8篇科研造假论文,中国医科大学和青岛大学3篇造假科研论文涉及国家科学自然基金项目,其他几篇论文,多涉及地方和高校支持的科研项目基金。花钱买丢人科研造假论文被曝光,这是属于花钱买丢人的事情,此次中国8篇神奇的科研论文,更是成为国际笑话。国内的论文工厂一般不去挑战SCI,毕竟SCI论文关注度更高,科研造假难度非常大,国内中文核心期刊已经能满足大部分职称提升的需求,因此想要发表科研造假的SCI论文的成本非常高,一则国内论文工厂中介的价格表显示,SCI期刊是根据分值区分收费的,仅仅一篇四区0~1分的SCI期刊就需要4.8万元的报价,因此通过对曝光的8篇SCI造假论文的期刊杂志影响因子自来计算,很多人的花费都在6万+,甚至花费更多,特别是中国医科大学和青岛大学的三位科研工作者,不仅花钱买丢人,而且还面临国家基金委的审查和处罚,毕竟拿着买来的科研论文充数,说明他们拿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根本没有去做实验,严格意义上属于科研诈骗!倒卖实验数据的中介其实这8篇科研论文能被发表,其实都有一定的科研数据做支撑,毕竟SCI期刊的评审也不全是傻子,如果实验数据和结果太不专业,一眼就会被识破。SCI期刊造假的成本要比国内中文核心期刊要难很多,因此收费也会高很多。SCI造假论文的数据来自哪里?主要是一些专门出售实验数据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已经没有了职称评定的需求,因此会拿着自己实验室做出来的数据进行兜售,如果遇到这类专业素养高的中介,那么非常幸运,不仅论文可以顺利被发表,而且也经得起打假和检测,就害怕遇到一味追求利润的无良中介,一份数据可以做成多篇论文进行兜售,这就会出现很多看着很类似的论文,甚至是8篇完全编撰的虚假论文!

三年

重磅消息:中国顶级科技期刊被SCI扫地出门,科研狗喜忧参半!

在2019年更新的SCI数据上,人们发现:中国2018年被SCI收录的排名第四的杂志——中国科研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创办的《Bone Research》,已被SCI踢出局,检索《Bone Research》的信息,你会发现此期刊被画了条删除线,并红字警告:未被最新的JCR期刊引证报告收录。已妥妥的被踢出局的节奏啊,下图是被踢出局的“老四”和老大的截图对比:“老四”出局中国顶级科技期刊被SCI踢出局,什么情况?简直是学术科研圈的重磅新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科研狗们非常在意的论文、期刊那些事儿:首先先回忆一下3个期刊常识: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的缩写,即科学引文索引,美国创办,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为重要,所以很多学生都致力于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JCR year)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然而对于中国的SCI期刊而言,经常会出现单位内部人员集中引用内部文献的情况,也就是说自己的医院或者科研单位下的期刊多次被自己人多次引用,也就是自家人一直引用自己人的文章,从而造成影响因子逐年攀升,被引用总数呈区域内直线增加,真实论文质量自欺欺人,估计这也是中国顶级期刊川大华西医院的《Bone Research》被踢出局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一般来说影响因子高,期刊的影响力就越大。然而只是一般情况下哦,也就是说影响因子并非一个最客观的评价期刊影响力和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标准。对于一些综合类,或者大项的研究领域来说,因为研究的领域广所以引用率也比较高。比如,生物、化学类的期刊,这类期刊一般情况下就比较容易有较高的影响力。所以不同领域的影响因子不可同日而语。影响因子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比如不能说影响因子为10.0的期刊一定优于影响因子为2.0的期刊,影响因子不并不能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的功能。然而我国国内的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在进行科研绩效考评、职称晋升、评定奖金等多种情况下常以累计影响因子或单篇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作为量化标准,毋庸置疑,这种做法是有失偏颇的,是不可取的。SCI收录的中国期刊情况:2018年中国共计有197份杂志被SCI收录,其中JCR一区有50份杂志,其中5分以上的杂志一共有16份,影响因子最高的是Cell Reserch 15.393分。中国科研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创办的《Bone Research》排名第四位,可谓是国内的顶尖期刊,然而如此不堪一击,中国期刊、杂志的水分情况可想而知,估计这也是为什么科研圈的顶尖大佬拒绝在国内期刊发表文章,都把优秀的论文都发表在国外期刊期刊上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正是由于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国期刊才面临被出局的命运。人人皆可发表SCI论文了解了这3个常识,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的科研党们如此看重论文?论文,写写写还记得这张图片相关的新闻吧?是的,实验材料被掐了,就毕不了业了,因为没有实验结果来写论文了,没有论文或者论文没有见刊,毕业党们就毕不了业,这也是为什么众多毕业党们对论文爱得深沉,甚至不惜数据造假、买卖论文、或者拿高额的版面费来让自己低学术质量的文章见刊,更有甚者有学生因为论文,延期毕业、抑郁、自杀……高校又如何检验学生的学术能力呢,目前多以发表论文的数量或者累计影响因子的多少来衡量,这也就造成了多数学生的论文走数量,少部分学生的论文走质量。论文走数量的学生可能硕士、博士几年,SCI论文发表了几十篇,各种学术奖励拿到手软,然而究其论文质量,可能就是一些东拼西凑的数据、综述或者是一个大结果拆成很多个小结果,拆成很多篇文章来发表;然而那些走质量的学生呢?可能硕士、博士延期几年勉勉强强在国外的杂志上发表一两篇文章,也许会成为师弟师妹们嘲笑的对象,也许是导师眼中的学渣渣儿,各种学术奖学金完全无缘,学业多数延期,因缺少奖学金、学术论文数量难以找到工作……,然而毋庸置疑,这种论文走质量的学生才是学术圈的中坚力量啊!所以中国高校现有的衡量标准真是本末倒置,非常不利于硕士、博士学术水平的健康发展。学生发表论文可能是为了毕业、找工作、拿奖学金,已经参加工作的科研党们更是看重论文,因为在中国学术圈,论文数量或者累计影响因子更是与职称考核、职位晋升、经费申请等各种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导师抢学生的论文、学术论文数据造假、学术剽窃、抢发论文等各种有违学术诚信或者伦理道德的事情发生。哎,因论文引发了一系列畸形发展,如此以往,中国可能会有更多的期刊要出局。所以如今中国的顶级科技期刊被SCI扫地出门也许是对中国科研发展敲的一个警钟,中国的论文现状亟待改进,中国期刊的论文质量亟待提高。被出局这件事,我觉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不其

建设科研强国,让学术期刊回到该有样子

▲金融期刊《银行家》主编开专栏发10岁儿子散文 曾回应:内举不避亲。 继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吹捧“导师崇高感”和“师娘优美感”的另类论文引发舆论热议后,近期又有一本核心期刊火了。日前有学者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目前,山西省社科院已对杂志社进行全面整顿,调查结果将会在官网发布。两起事件虽然细节不同,但它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公共之问——学术期刊对论文或稿件审核与编发的专业性到底在哪里?而这一疑问,一定程度上又连接着我国良好学术生态与科研强国何以建成。学术期刊,是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重要象征,学术期刊“滥竽充数”,不仅可能制造虚假的学术繁荣,对科研强国也构成阻碍。肉麻追捧文堂而皇之地登上核心期刊,十岁孩子能在核心期刊开设“专栏”,如果这样的论文充斥于学术期刊,科研强国也就无从谈起。目前,我国科研水平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不论是从科研投入还是从发明专利来看,都已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在一些关键技术比如发动机、半导体芯片、光学等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去年,华为、中兴在芯片上被外国“卡脖”,愈发揭示提升我国科研水平的重要性。而未来,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中国要想引领世界科技潮流,也离不开科研水平的极大提高。而学术期刊作为科研与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一定程度上就体现着我国科研与学术的水准。如果一些学术期刊罔顾学术质量,在刊发标准上“大放水”,甚至成为“私人化”、“人情化”、“商业化”的产物,别说会扯到我国参与世界高端竞争的后腿,甚至会破坏我国学术与科研根基。就在昨天,教育部发布“强基计划”,以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计划”提出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可以看到,“强基计划”在招生上偏向基础学科,其实也是致力于提升我国科研实力,因为基础学科的深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创新的底蕴,加强基础学科人才的选拔,就是为了建设科研强国。在现代学术与科研体系之下,这些基础学科的建设与成果的推出,在很多时候都是仰赖于学术期刊版面。如果学术期刊长期被一些“水文”霸占,则直接影响我国基础学科建设与科研水平的提升。所以,学术期刊能否保持其专业性与权威性,回归其学术本原,对建设科研强国,也意义非凡。短短几天之内,连续两个严重学术失范现象曝光,更加显示出规范学术期刊的迫切性。这或许说明,及时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管理和预警制度,整顿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的学术期刊或许应及早提上日程了。只有尊重学术与科研的内在规律,让真正能够体现科研水平的成果登上学术期刊,或许才可能实现科研强国的目标。让学术期刊回到本该有的样子,让学术期刊真正服务于科研强国的目标,真的不能再等了。编辑:王言虎 校对:范锦春

多于之赢

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本科生,能在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培养科研后备军,从本科生暑期走进实验室开始》,如下:6月底,西湖大学暑期科研实习项目开放报名,42个实验室共开放78个实习名额,实习期为4周,主要面向国内“双一流”高校及海外知名高校大二、大三本科生。高校开展科研实习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科技前沿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更能让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有更多途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本科生,能在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说明我国具备科研潜力的年轻学子大有人在。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为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相关激励机制的出台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一刀切。浙江大学甚至提出要探索“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再看看最近国家青少年大赛获奖的那些中小学生项目,一个个都是高大上的科研项目,甚至有的项目叫一个普通大学的教授都做不出来。而小学生的基础最多只有语、数,怎么可能具备处理复杂高精尖科研难题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如果说连小学生真能做出教授、博士都做不了的科研难题,要么说明我们的教授、博士太菜了,要么只能说是天才少年,俺更希望是后者,而非前者。国家培养科研后备军,不是从小学生抓起,而要从本科生抓起。本科生更方面基础知识已经具备,稍微训练和练习,就能很快上手解决一些常规科研难题。这一点带过本科毕业设计学生的老师,肯定深有体会,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问题网络上都能找得到,也能自学,所以现在的本科生可以说,平均的综合能力会比以前的本科生更加优秀一些。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本科生,能在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培养的顶尖人才也会越来越多。如果要有足够多的顶尖人才,还有一种培养方式是可以借鉴的,就是所有专业可以借鉴医学领域的“本硕博”八年制培养模式,从本科开始,就挑选出一批将来有希望以科研为终身事业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进行本硕博的一贯制培养,甚至到就业都能直接安排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保障学生安心学习,另外一方面可以有长时间和更早的科研训练和目标,这相比于其他普通本科生而言,是拥有巨大资源和时间优势的。

红海盗

诺贝尔奖获得者评论国际顶级期刊,九成科研学术不能被证实!

京东大学本庶佑教授顶级科技期刊九成学术不能被证实做基础研究的科研学者都希望能在《自然》、《科学》、《细胞》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然而在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本庶佑教授眼中,国际顶级期刊的科学言论有九层最后不能被证实,这位来自日本京都大学的老教授在回答记者问题时这样答道:“媒体经常报道说:某个观点来自《自然》或是《科学》。但是,我认为《自然》、《科学》这些杂志上的观点有九成是不正确的,发表十年之后,还能被认为是正确的只剩下一成。首先,不要相信论文里写的东西。对于研究,要一直钻研到眼见为实、让自己确信为止。这是我对科学所采取的基本做法。也就是说,用自己的大脑思考,一直做到自己完全想通、完全认可为止。”万有引力定律被现代物理学怀疑基础科研猜想和学术造假不一样诺贝尔奖获得者本庶佑所说的九层科研学术不能被证实,其实并不说是科研学术实验数据造假,只是作为科研,根据实验数据会根据数据表征现象而做出的各种推断和猜想,由于推断和猜想,因此很多科研人员只关注科研现象,就像经典的万有引力定律,貌似在太阳系中都准守这一物理推断和猜想,但放在宇宙尺度上似乎出现了新的问题,人们发现单单依靠星系内星体的质量所产生的万有引力并不足以支撑整个星系的运动,所以引入了暗物质与暗能量的概念。这也是科研令人痴迷的一点,她就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百变魔女,当人类以为见识到了真面容,但是换个角度,突然又会有新的发展,人类对物质的认知,曾认为最小的物质结构是原子,然而又出现质子、中子、电子,当认为已经发现最小物质时,有出现了夸克、量子等等。学无止境,气有浩然韩春雨事件并不会是孤例正是由于科学实验中存在各种的不确定性,因此就有很多投机的科研学者,他们把探索科研当成获得名利的工具,通过各种捷径和实验数据造假,已达到科研新发现,就像韩春雨一样,想要通过实验数据造假加上猜想获得轰动性的科研成果,然而没有想到全世界很多科研学者都对他的实验现象感兴趣,不断有人尝试做重复实验,结果发现根本走不通,正是有了大量的实验样本的失败,因此才有了来自世界对韩春雨科研数据的质疑,最后韩春雨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实验数据有问题,这样的造假学者被世界所唾弃的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他的科研实验数据造假,引发国际顶级期刊的关注和报道,新的科研现象和技术都会衍生出很多产业,韩春雨没有想到自己的科研论文会引发很多人的关注,基础科研是应用科技的基础,韩春雨的基础学术实验如果被证实,那么背后将是数亿元的产业,因此才有会全世界大批生物实验室想要去验证这个学术成果,结果被发现是虚假的实验数据,韩春雨一人造假,引发全世界很多科研学者白白浪费很多实验去验证他的学术成果,这也是为何世界很多顶级期刊都会歧视来自中国的学术论文,因为最近十几年,中国科技发展同时,也有大批注水造假的论文混迹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撤稿新闻时有发生。顶级期刊九层学术不能被证实,但是不代表实验数据造假,靠着一层的科研猜想就可以推动整个人类的科技不断发展,做科研就是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科研不造假,造假不科研,2018年中国已经针对科研诚信做出具体的考核和惩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