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研实验报告写作需抓住这些内容要领

科研实验报告写作需抓住这些内容要领

实验报告,就是在某项科研活动或专业学习中,实验者为了检验其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实验报告具有情报交流和资料保留的作用,所记录的实验结果,应当经得住任何人的重复和验证。所以,实验报告的写作应当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如实记录。一般来说,不管是对成功的或者失败的实验结果进行如实地记载,都有利于不断积累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提高实验者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虽然实验报告的种类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异,比较固定,一般是根据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写。下面,蓝译就从实验的先后顺序,来探讨实验报告在内容上的写作要领。一、实验名称,即标题。一般要求用最简练的语言集中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定律,可写成“验证×××”;如测量的实验报告,可写成“×××的测定”等。二、实验目的。一般要求简明扼要地说明研究的对象、实验的意义和作用、实验欲达到的目的,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定律,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以及整体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仪器或器材的技能技巧。有时也要说明该项研究工作的发展状况,以及尚存在的问题。三、实验用的仪器和材料。一般要求说明实验所用仪器和材料(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溶液、颜料、粉剂、燃料等)的名称、型号、数量、原理、主要结构、型号、性能等。四、实验的步骤和方法。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要写明经过哪儿个步骤,必要时还应该画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其中,可按空间顺序介绍实验装置,按时间顺序说明操作程序。五、数据记录和计算。也就是从实验中测到的数据,以及计算结果。六、实验结果。这是实验报告的主体部分,通常需要把原始记录的时间、条件、环境、偶然情况等,按顺序类别安排数字和图表,用专业术语描述实验中所见现象,用误差和统计分析,确保数据准确,图表规范。七、讨论。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条讨论实验中所发现的规律,见到的现象。包括影响实验报告的根本因素,扩大实验结果的途径,对所发现的规律和现象的解释。八、实验结论。根据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进一步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最后用肯定的语言进行概括,作出论断。九、备注或说明。可写上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实验后的心得体会、建议等。当然了,有的实验报告可能采用事先设计好的表格,使用时只要逐项填写即可。

少有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半年来,我课题组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始终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人”的方针,发扬科学、积极、求实、创新精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课题研究正常开展,教学研究蔚然成风。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研究,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学习与实践研究,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明确责任、全员参与。 为使我组《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规范性研究》课题研究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使课题研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将本课题研究作为重要事情来抓,成立有课题研究领导小组。课题研究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如下:组 长:负责统筹课题研究全局,指导课题开展工作,写课题研究方案及课题总结报告。 组 员: 负责课题资料整理打印,及日常课题工作开展管理及记录(进行课题实验,上研究课;做总结) (二)做好课题研究主要活动设计1、准备阶段:(2014年8月—2014年10月)(1)、进行开题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课题实施方案。(2)、学习相关理论、为课题的开展做好准备。(3)、了解学生当前解题情况,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困惑。(4)、搜集、准备研究的资料,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精心准备。2、实施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2月) (1)、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分组排序,指导他们改正错误的解题方法。(2)、分组指导,依次展示,收集材料。(3)、成果展示,记录学生通过参与活动的变化和感受。3、总结交流阶段:(2010年7月——2010年10月)(1)、撰写课题研究总结和结题报告。(2)、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二、课题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半年来,课题能按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组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拟订了课题实施方案与计划,保证课题有序进行。半年来,课题组举行校内课题研究活动近20多次,参加上级科研活动10多次。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课题组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从出勤率上保证课题的开展。此外,选定的两个实验班级作为课题研究成效参照。半年来,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每个成员的理论水平。半年来,课题组结合延川县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容要求与安排,每个成员都主动参加了市级组织的各项各次活动,与此同时,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定时学习教育教学科研理论,学习先进、有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2、充分保证课题研究时间。我们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二上午用两节课的课题活动时间,做到专时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根据本课题研究的计划,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科研指导》、《走进新课程》、《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观念更新论》、《情感教育教学的原则与环境》、《创新概念的鉴定及其研究意义》、《创新教育观的内涵丰富性》、《创新思维教学模式浅探》、《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等等教育科研参考材料。3、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积极进行课题教学研究活动。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我们认真进行了公开课、优质课的说课、集体备课和评课活动,坚持做到上公开课的老师必须提前一周说课,并且说课后进行集体备课,对课题研究课展开讨论,献计献策。公开课上完后,人人参与评课,真诚坦率地探讨一些教学问题。通过说课、评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很快。半年来,通过老教师的展示课,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新教师的汇报课以及新老教师带徒一系列活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课题研究中我们还十分注重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在研究的过程学校组织一部分教师到延远、二中等一些学校学习、取经。另外,我们围绕课题,积极开展了第二课堂活动。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我们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特别是课外活动做到了具有学科特点,形式丰富多彩。三、课题研究效果显著,成绩突出。主要成果以论文、报告、专著等形式。本课题于2015年2月完成研究工作。

戴圣

科研入门之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课题汇报

在攻读研究生期间,科研汇报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在汇报初期会非常不适应,甚至出现逆反情况,其实,这只是你还没有了解罢了。一、研究生阶段都要做课题汇报吗?越是科研属性强的单位或部门,越是会频繁的作汇报,每周一次的固定例会是属于常规节目,其他不定期的汇报,一周会在3-5次左右。二、汇报需要准备多久?这完全因人因事而异,起初做一个汇报,做PPT需要3-4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但随着做得越来越多,积累的素材或者内容也越来越清晰,30-40分钟,也可以完成一个PPT汇报的。三、汇报需要多长时间?这取决于汇报的要求,比较重要的汇报,比如博士答辩,或者重大项目申请,需要40-6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一般性汇报,常见于15-30分钟。在科研汇报中,一页PPT可以讲1-2分钟为宜,当然,也得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法一概而论。三、PPT汇报八大忌讳(1)照着读这几乎是首次做汇报时候,研究生普遍采用的应对技能。这是一种消极抵抗的行为,表示的含义是一我并不懂,读给你听,希望你以为我懂;二这就是我做的汇报内容的展示方式;三我太紧张,怕自己脱稿无法完成;四,你不会用PPT的备注功能!(2)全是字文字是传播信息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但也有缺点,就是需要阅读,转化效率低,而PPT汇报则是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优点就是信息交换量大,转化率高,因此,PPT汇报时采用文字转述是非常不适合的一种模式,最佳原则是多用图、表展示,而用语言解释,替代文字。(3)背景五颜六色或各种炫丽动作科研交流比较严谨,对于数据、逻辑、机理揭示等方面,均需要较为准确或者能够清晰表达,那么在一页内容中,将最重要的信息展示出来,是最重要的任务,而五颜六色或者炫丽的跳动动作,则会使听众的注意力转移,因此,突出重点内容,合理利用显著颜色标注很重要,一页PPT里尽量不要出现超过3种颜色(推荐黑色、红色、蓝色),全文不要用浅色(黄色、绿色等)(4)全程无眼神交流这几乎是照着读的翻版方式,PPT汇报的优点就是面对面交流,而这种方式能否反映出汇报者对课题内容的不自信,也是消极汇报的方式之一,正确的方式是,时刻与台下或者对面的听众进行眼神交流,根据反馈的目光,调整讲解速度,并进行适当扩展或删减。(5)主次逻辑不清科研,最在乎的就是逻辑,一旦逻辑阐述不清,读者就会陷入迷茫,不知所云。在PPT汇报中,展示逻辑的方面,主要有(1)目录,这个需要在此页现实,同时,在变更章节内容时,进行适当提示;(2)二级、三级标题或标号乱用,这将导致汇报内容的全线崩塌。正确的做法是,务必要有一条主线以及清晰的逻辑指引,时刻让听众知道你所讲的逻辑。(6)字体字号不统一由于不同页面内展示的信息不同,难免会出现字号不统一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全文PPT内容中的字号,务必要一致,尤其在标题、正文。(7)交流时,不听听众的问题或所答非所问这几乎也是导致汇报失败的重要表现之一,因为在交流中,汇报者难免会出现紧张,或者,急于解释的情况,会出现抢话,或者,不听对方问题的情况发生。正确的做法是,随手开着手机录音,尽量进行笔录或者电脑记录,并根据问题一一解答,实在无法解答时,采用礼貌的感谢方式,并保证尽快找到答案后回馈信息。切忌不能与听众发生语言冲突,甚至肢体冲突。(8)大白片PPT大白片PPT也是不能使用的方式。需要采用带有学校标签的LOGO或者标志性颜色彩条,设置在PPT上沿或者下沿位置,起到突出展示主体的作用。四、会议记录每次汇报结束,需要有一人进行详细的汇报记录,该记录作为下次记录时候的开场内容,需要把上次汇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开展下一次汇报。

金银滩

写好科研结题报告的要求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是科研课题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科研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不仅要详细地叙述研究工作的经过,更要引出研究和思考的观点。因此,写好科研结题报告非常重要,以下是达晋编译认为写好一篇科研结题报告应具备的要求。一、报告的基本格式要符合基本内容的需要。一般来说,一篇规范的、好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也就是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包括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这三个问题,决定了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一般由三大部分组成,即简介部分、主体部分和附录部分。简介部分包括序言、内容摘要、主题词等;主体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主要研究成果、分析和讨论等;附录部分包括引文出处、参考文献、附表、附图、答谢等。虽然结题报告的写作应符合以上基本格式要求,但在具体写法上也要灵活掌握。二、要取好课题名称。一个好的课题名,要符合准确、规范、简洁、醒目的要求。它不仅表明研究者所要研究的主要目的、内容和对象,而且还规范了研究的范围、思路和方法。题目看起来似乎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研究者在申报课题时,往往由于题目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了结题报告的形象与质量。因此,课题名称应避免出现以下的问题:一是题目太大;二是一个题目表述两个甚至多个主题,造成报告根本无法正常进行论述,严重影响报告质量;三是表述不清;四是题目繁琐冗长;五是题目文学色彩太浓;六是文不对题。三、研究的背景要做进一步深化研究和阐述。关于研究的背景,即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许多课题报告都是把立项申请报告上这一部分的内容照抄照搬上来,没有新意和新的突破。实际上,阐述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本身就是重要的研究内容,是不能马虎的。如关于课题所依据的理论,就不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交代。四、要对课题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在科学研究中,有许多名词术语往往会出现不同理解的现象。为了避免由于一些关键性名词概念上的歧义,造成读者产生认识上、观念上的不统一,避免由于这些歧义造成他人对研究成果在理解和接受上的分歧,有必要在结题报告中,对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词下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五、要在研究过程的表述中体现研究方法。许多结题报告对课题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只是高度笼统的几句话就完了。比如在说明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性时,仅仅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几个研究方法,而未作任何介绍,这是不妥当的。所以,要在研究过程的表述中,体现研究方法。六、要特别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亮点。创新性,是科研的生命和灵魂,所研究的问题是别人没有提出的,或者是有人提出但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很多科研者因为缺乏交流和沟通,研究同一个问题的很多,而且研究内容和观点雷同,缺乏创新。关于在结题报告如何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亮点,换个角度思考问题、阐述问题是一个好的办法。七、要重点撰写课题研究成果。一般来说,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写作时通常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不要只讲实践成果,不讲理论成果;二是研究成果的陈述要进行综合归纳和提炼。

说卫灵公

《筑梦七十载 奋进科研路》报告在京发布

记者房琳琳侯萌70年弹指一挥,新中国的科研队伍用智慧和勤奋,在当代全球创新知识体系的贡献中,书写下独特的篇章。2019年9月25日,科技日报社旗下中国科技网与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科睿唯安,联合发布了题为《筑梦七十载 奋进科研路》的报告,从科研活动的重要成果产出——学术文献的计量学角度,呈现中国基础科研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同期举行的座谈会,邀请到国内权威科技智库专家,对报告进行了多维度解读。借百年权威数据库,梳理中国科研发展文献脉络报告选取了1949年-2018年中国大陆发表的国际科研论文和综述,基于Web of Science,InCites,ESI,JCR知名数据库的数据,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等方法,定量分析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等趋势。报告主讲人、科睿唯安亚太区学术研究事业部产品市场经理王琳博士报告从新中国科研进步、中国学科建设、重要科研与基金资助、中国科学家影响力、中国科研机构、国际科研合作、省市创新以及中国科技期刊与审稿人等八个维度,描述了一幅全球核心学术期刊中,世界一流文献和相关引证关系下的中国科研图景。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研论文产出快速增长。2006年,中国的科研论文产出量首次超过英国,排名全球第二,近年来的论文产出增长率明显超过美国,产出总量与美国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与此同时,中国论文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攀升,如,大陆学者在《Science》《Nature》《Cell》三种国际顶级期刊上发文数量快速增长,特别是第十个五年计划及之后增速明显,2018年在三大刊发表论文332篇,占其当年全部论文总数(2157 篇)的15.4%(同年,美国学者在三大刊发表论文1556篇)。报告发现,1980年以来的40年间,中国的材料科学论文产出量位居全球第一;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学等7个学科论文产出位于全球第二;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2个学科的论文产出位于全球第三。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中国大陆近年来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人数持续强势增长,2018年中国高被引科学家就达到538人次,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值得一提的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其发表于1982年的SCI论文的引文网络显示,她和团队最早的英文文献发表于1982年。这篇论文的施引文献遍及全球109个国家和地区;更有来自药物化学、药学与药理学、植物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等115个Web of Science学科,充分体现了这一重大发现对世界各地不同学科领域科学家进行青蒿素相关后续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此外,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快速发展,成果显著。到2018年,我国和19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并发表论文,合作论文的总数是1980年的2300多倍,论文增长速度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尤为明显,引文影响力也不断攀升。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已经与六大洲131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相关论文产出与影响力提升显著。截至2019年5月的数据显示,共有447篇论文与该主题有关,其中大部分论文发表于2018年(231篇);中国学者参与了其中323篇论文的发表。与此同时,我国高水平科技期刊日益走向国际。2018年《期刊引证报告》SCI和SSCI版本数据中,共有212种中国期刊入选。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的开放获取计划。近年来,中国的审稿量快速增长,这表明中国学者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同行评议活动,他们在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优势学科中的审稿记录占比较高。报告还展示了我国资助机构和基金投入的学术成果产出数据,分析了区域创新对基础科研的直接效果等。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任福君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任福君认为:“这是我见到的首次系统利用文献计量法,从一个侧面研究中国科研发展历程和成就的报告。从这方面讲,报告的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数据权威丰富、报告可读性强,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懂得和用好大数据,讲好中国基础科研故事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房汉廷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房汉廷:“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要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科技日报社作为正在转型中的中央主流媒体,与拥有科研数据的智库、机构、公司共同挖掘大数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度合作并发布权威报告,是自身向智库型媒体转型进程中的重要之举,也是科技日报社为推进中国科技资讯库建设,拓展战略伙伴的具体实践。”他表示,报告从学术文献、人才、中国科研机构、国际合作、中国期刊等视角,为我们客观认识中国70年科研进步、总结中国科研体制改革中的成功经验、继续把握和运用科技管理的成功规律,乃至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科技与经济和社会结合,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科睿唯安大中华区学术研究事业部总经理郭利科睿唯安大中华区学术研究事业部总经理郭利认为:“作为专业的信息服务提供方,我们很高兴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贡献权威的数据源和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让中国科研发展和真正的实力获得严谨的数据支撑。数据就在那里,横看成岭侧成峰,希望未来与中国科技界开展更多此类合作,借助大数据,讲好中国科研故事。”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已经成为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正视的新情况、必须研究的新问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郭铁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郭铁成认为:“用数据说话,做数据新闻,正是新型主流媒体应该做的。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得出基本判断,中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大国,然而不可否认,中国论文虽然整体势头很好,但总体上是外延性科研,原始创新较少,单篇引用率仍较低,应将‘繁荣科学’置于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让科学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最终,推进中国都为人类智慧贡献高质量成果,进而让中华文化输出光大。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建议:“未来,报告发布者可以继续关注企业对基础研究的贡献,研发出更多能呈现基础研究单篇论文对综合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力指标,并通过对评价指标的深入挖掘和国际比较,客观评价我国基础研究的能力水平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由于地方的财政科技投入早已超过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地方对基础研究的贡献也要给予更多关注。”中国气象学会文献期刊部处长伊兰中国气象学会文献期刊部处长伊兰建议,我们应重视国内高质量期刊与国际期刊间的平衡发展,很高兴看到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科技日报社科技创新传播中心主任、中国科技网总编辑刘峰科技日报社科技创新传播中心主任、中国科技网总编辑刘峰表示:“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报道形态。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筑梦七十载 奋进科研路》这个报告,是中国科技网此次与科睿唯安合作,是可视化呈现的一份智库媒体报告。这是科技日报社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新型报道、加快智库型媒体建设的一次成功尝试。”在多名智库专家见证下,科技日报社与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继续共同挖掘科研数据,研究并发布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报告。

北京热

一位科研小白的成长之路:从科研认知几乎为零到高水平论文6篇!

个人名片|邱俊澧获国家奖学金3次“挑战杯”全国三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校级奖励10项在读期间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6篇一作SCI-2区2篇、二作SCI-3区2篇及一作EI 1篇公开专利5项今天的主人公是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的获奖无数、醉心于科研的优秀毕业生——邱俊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科研之始凡事皆有一个开始,当问起为什么会选择这一条道路的时候,他笑着回答道:“这就好比‘四季轮回’、‘瓜熟蒂落’,举一个比较牵强的例子,就比如说,读了高中之后就应该继续读大学一样,不需要纠结。因此,我进入大学后,就自然而然地做了决定会继续读研。有时候不必过多纠结于如何开始,顺其自然。正所谓‘船到桥头自然停’,在每一个阶段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留遗憾就好。”他接着说:“2016年大学本科毕业后,我便揣着本科成绩单来到土木楼2楼,敲开了周老师办公室的门。一开始我还有些紧张与焦虑,毕竟一直以来只闻其名,总担心老师很威严。与我想象的不一样的是,周老师热心地叫我进去,只待我说明读研意愿,再看了一眼成绩单便收下了我。”自此,他就开始了科研道路上的探索。全新的科研之路初入科研之路的他,所接触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由于他是推免生,才进团队时连毕业设计都还没做。再加上专业素养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践水平严重缺乏,科研认知几乎为零。一开始,周老师便将他安排到“磁团队”,他更是疑惑了挺久,他的专业是桥梁工程,研究磁做什么?“现在想想,这可真是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小白’。”进入科研团队后,参加了他研究生以来第一次研讨会,当时的他脑袋塞满了问号:研讨会怎么这么多人参加?这位老师讲的是什么?师兄师姐又是讲的什么?这个看起来很高端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周老师无所不知?手机一直振动是不是女朋友在找?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的脑袋里满是问号,却也深切感到科研的神秘,想着自己也要搞一个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出来。科研“小白”在成长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对科研的好奇和追求,使得高山与漫漫长途变成了沿途迷人的风景。“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在团队里周老师给邱俊澧安排了大致的研究方向后,他就开始行动起来,做试验、学习专业知识、看文献......要做的事很多。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也慢慢地习惯了周五研讨会后在暗沉的夜色中摸黑回寝室,也渐渐懂得了磁检测、金属磁记忆、自发漏磁、脉冲涡流,也明白了一些其它领域知识,比如UHPC、桥梁健康监测。但脑袋里的问号还在,不过变成了类似“我是不是可以用自发漏磁来反演锈蚀形态?”这样的问号。“虽然大多数想法不切实际,但总算还是有点科研的味道了。”再后来他负责了一个广西科研项目的试验,那一个试验他的感触很深:“理论是一方面,但是一开始进行实际操作,一切又不一样了。试验方案设计、试件制作、电化学加速锈蚀、自发漏磁自动化扫描、磁数据处理分析、报告撰写等等一切工作都得现学现用。更关键的是,试验用的钢筋混凝土梁虽说叫小梁,看起来也不大,但足有近100kg。加之‘锈蚀——自发漏磁扫描’试验的周期性特征,10片试验梁总共要在两个试验场地间搬运超过100次。如果算上制作运输、承载力试验、破拆测量锈蚀度流程,工作量得翻几倍。”为了试验进度他也常一个人搬,抱100kg的小梁也行,磨破衣服是常事,而且身上时常都是脏兮兮的。此外,由于长期在重体力试验中的“优异表现”,他经常被同门尤其是室友邀请帮忙搬各种沉重的试件和材料。按照浙大郑强教授的“非对称优势”定义—非本专业的特长,“力气大”就是一个土木专业学生的非对称优势,他对此深有体会。平常他的业余时间会去健身房健身,坚持了足足有六年有余。总而言之,非对称优势是一个挺重要的东西,力量足有助于做试验只是一个方面。作为研究生,要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善于演讲、交际或者外语都是很好的。他的导师周老师也讲,读研不要只盯着自己研究的那一点东西,要锻炼综合能力,要把眼界打开。有趣的拒稿经历当问及他最难忘的经历时,他打趣地说:“不被拒稿的人生不完整。研一上学期末,做完广西项目的试验后,熬了几天夜和小伙伴们完成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当时,老师催促着我们趁热打铁写一篇论文,可新年即将到来之际难免懈怠,我摸摸索索两个月才写了一篇。模糊的图片,混乱的格式,我挠着我的头看老师最新的批注,改了几遍终于定稿。忐忑投了一个建筑材料学报,一个月多后惨遭滑铁卢。”在第一次被拒稿后,他吸取了失败的教训。他说,被拒稿,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可以从审稿人意见里看到不足,而后继续努力。有了经验,他后续又做了一批试验梁的试验,并弥补了试验设计上的一些不足。这一次,他写了第二篇论文并大胆地投到了一个3区SCI期刊Sensors,前后历经一轮大修加一轮小修,4位审稿人修改意见多达70多条。最终,经历了完整论文投稿流程后发表了人生的第一篇论文。付出会有收获,研一末发表的这篇文章也促成他获得了当年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此外,这一次的成功也让他积累了更多经验以及信心。渐入佳境经验的逐步积累,再加上自己不断地努力,第一篇被拒稿的文章修改后投建筑结构学报,又写了第三篇投了2区SCI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随后在研二下学期同时录用。研二暑假,又与一位本科学弟合作在3区SCI期刊Metals上发表了第四篇论文。同时,也获得了第三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三上学期,经历了重重波折后,他选择了行业认可度较高的2区SCI期刊Engineering structrues,并于研三上期期末录用。同时,与另一位老师合作的中文核心期刊也被录用。风雨过后是彩虹,一路走来终取得丰硕的成果,各种奖项都纷纷收入囊中。当问及收获了这么多奖项是否有浮躁的时刻,他谦虚地说道:“一刻也没有过,并且我还有些排斥甚至害怕大家过分的夸奖。我也在获奖经历中明白了‘马太效应’,随之也明白了自己真正所拥有的并非表面那么丰富,所以就需要冷静下来在赞扬中看清真实的自己。而且我一想到那些真正厉害的科研同侪,自知实力上差距仍远。另外,目前的科研水平离个人的理想也有较大差距,努力还来不及,浮躁也更没资本。”科研之路还将继续研究给他带来的深远影响,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他说:“我参加的一个云南科技厅项目。这个项目研究的是用自发漏磁监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状态,在研究过程中我跟着老师在重庆、云南两地做了20座实桥的监测,看到了磁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真正感觉到了科学技术的魅力——不仅仅是试验、论文、报告。”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是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磁评估”,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海洋大气环境中多因素劣化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监测与时变评估”。他对于未来的规划,首先还是在读博期间把研究做得更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以后毕业了想继续留在高校当老师,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并培育出更多为祖国建设的科研人才。科研干货灵活的思维+付诸实践+多锻炼。任何创造的基础,是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对于科研,一定要多读文献,尤其是高水平期刊文献,多学习别人在研究问题上的思路、方法、技能,培养基本的科研素养。对于研究问题,多思考,也要多实施,科研能力是花时间锻炼出来的。写给母校最难忘怀487,兄弟情、师生谊,还在交大收获了一份甜甜的爱情。在交大陪伴我七年的青春时光里,我从一个懵懂无知、连Word都不会用的高中生,到一个经过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再到如今走上科研道路的硕士生,我与母校的联系此生已挥之不去。此间遇到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也将是记忆里一次次流连忘返。行到此处,须得道一声离别再见;往后回首,却可满怀笑意。来源:重庆交通大学 策划 | 新媒体中心 封面 | 赵翎羽 采访 | 胡艺瀚 文案 | 胡艺瀚 编辑 | 何冰 校对 | 丁南 责编 | 刘越 审核 | 白凯

不顾于虑

让科研润泽生命成长!

让科研润泽生命成长——古城小学举行北京市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开题论证会北京市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开题论证会2020年11月18日上午,古城小学召开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家校协同下小学生劳动体验课程开发与实践案例研究”开题论证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苏红艳主任,北京教育学院科研处副研究员张祥兰博士,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科所王曦主任和韩伟老师等专家受邀出席了开题论证会。会议由科研室郭辉主任主持,全体课题组成员及部分青年教师一同参加了本次开题论证会,课题负责人叶艳校长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对领导和专家的莅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1.宣读北京市课题立项通知会议首先由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科所王曦主任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明确了课题负责人承担的相应职责。2020年9月,经过北京市专家严格评审,叶艳校长成功立项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家校协同下小学生劳动体验课程开发与实践案例研究”,实现了古城小学建校一年来科研课题零的突破!2.叶艳校长宣读开题报告会议第二项由叶艳校长宣读北京市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家校协同下小学生劳动体验课程开发与实践案例研究”开题报告。报告从"研究背景、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计划与人员分工、预期研究成果”等七个方面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清晰详实地阐述。叶校长的研究课题从新时代立德树人的视角,探索如何将劳动教育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整体构建“劳动体验课程体系”,为古城小学描绘了一幅五育并举的美好蓝图。2020年 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本课题研究是在“新劳动教育”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探索如何将劳动教育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整体构建“劳动体验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对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能够不断充实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提供理论与实践的经验。3.市区专家点评与指导会议第三项进入到专家点评与指导环节。与会专家一致肯定选题视角符合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发展需求,也是落实国家政策的行动举措,从小培育和厚植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崇高情感,是坚持全面育人,育全面发展的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现实需要。同时,专家还针对“核心概念的界定,文献与研究思路的联系,研究计划中细化年段目标,调查问卷文本的规范性,研究成果的多样化”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苏红艳主任特别提到“要关注课题的独立性、实操性、持续性、针对性、功利性、创新性”,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思路,指明了课题实施的实践路径。最后,张祥兰博士谈到今年北京市课题立项难度很高,全市上报2400多个科研课题,立项只有3 %,古城小学能够脱颖而出值得祝贺!学校科研团队在叶艳校长的引领下,短时间内取得了科研课题的重大突破,得益于石景山区教科所的支持与指导,得益于教师团队的凝心聚力,得益于学校一切工作的前瞻性,教育科研为学校创新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源泉!4.课题研究团队表态发言会议进入到尾声,课题组代表刘秘密、杨程依、马雪老师进行了表态发言。老师们纷纷表示,课题研究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实践过程,希望在科研课题的引领下,努力提升自身科研水平,促进专业化发展,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最后,课题负责人叶艳校长对全体专家的点评与指导表示由衷地感谢,希望全体课题组成员,知行合一,潜心研究,努力奔跑在教育科学发展之路上,为古城小学生命教育注入创新发展的动力!古城小学成立一年以来,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依托“四叶草学苑”,努力打造教师”博学工程”。借助市区两级专家力量,引领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遵循“问题即课题,对策即研究,收获即成果”的基本理念,梳理、提炼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真问题,以小见大,收获成长!今年9月,叶艳校长成功立项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张佳艺、王晓萌、王璐晖三位青年教师成功立项石景山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课题,翻开了学校教育科研的崭新一页。古城小学将以科研润泽生命成长,努力打造博学笃行的教师团队,让学校绽放智慧的光彩!

大主教

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科研和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两个动轮,因此申报科研课题就成为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从2005年以来,成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一般课题各一项,担任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持专项课题一项,还主持了湖北省和武汉市社科基金和教改课题共十多项。在这些成功的背后,也有不少挫折,这里谈一些有关科研课题申报的实践和思考,希望能对年轻老师们有所帮助。一、了解形势,把握趋势,是申报课题的基本前提 形势对我们科研课题的申报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像新闻传播这样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因此,在申报课题以前,关注当下形势非常重要,形势首先是国家的形势。研究形势,就是要研究目前国家的宏观现状和本学科的发展需要,存在的问题和我们可能做的研究。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申报要求“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心,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细读每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会发现,社科基金课题的需求总是紧密结合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所以,了解国家的大势、熟悉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将其和个人的研究方向和优势结合,就可能中标,也可能优质地完成申报课题。笔者从1995年就开始关注程序理论,当时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也要重视程序科学化》文章,后来也写了不少这方面的论文。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法,并特别强调“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而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及这一问题时的提法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法律化”改为“规范化”,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更加具有广泛性。“程序化”的增加,说明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的建设中,不仅注意结果,更关注运作的过程,而且,只有关注过程的科学性,才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对国家形势的判断,2005年,笔者根据前期研究成果,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课题“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程序化建设研究”,2008年,出版了《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一书。在了解国家大事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科学研究和申报课题的发展趋势作一番研究。所谓趋势,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它是由该事物内在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把握了趋势,我们就有了掌握该事物的自主性和自立性,也就有了掌控它和解决它的能力和力量。数据显示,这些年来,国家重视和加大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不仅国家课题总量在增加,而且专为青年人设立的课题数增加幅度在提高;增加了重大课题的数量,需要有高水平、多学科的团队组织申报;在限制申报数量,提高中标率的前提下,对一般高校而言,又增加了申报的难度———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科学研究和申报课题的发展趋势。二、确立问题意识,打好研究基础 现实问题是一切研究的源头,关注社会,与时俱进是一切研究者的职责。这里笔者要谈的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和社会责任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词典上的解释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种解释显然不能准确地描述现在的“知识分子”了。笔者以为,在当下,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应该是知识和文凭、关注和投入、批判和建设三者的完整统一。首先,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相应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一定的文凭是反映其水平的标志,但是,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文凭却出现了与知识相悖的情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其次,知识分子应该对现实社会有所关注和投入。不论是从事什么学科的研究,它的结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服务于我们生存的社会。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对身边的事情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其间。第三,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建设。这个社会需要有人不断地批判,只有批判才能让人们看到和看清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个社会同时需要建设,因为只有建设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发展得更快。批判与建设是两个并行不悖的统一体,在实施时不可顾此失彼和重此轻彼。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分子。问题意识是我们考虑选题和解决选题的起点和终点。无论是做硕士、博士论文,还是做科研课题,都要强调问题意识。只有不断发现问题,科学研究才会有目标。而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都是针对当前的学术前沿问题和社会实际问题来立项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也对需要立项的课题提出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理论创新。鼓励和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从群众中发掘思想智慧,提出真知灼见。”做好科研课题,尤其是国家重大课题或重点项目,除了有问题意识,还要有一批前期成果。前期的研究对课题申报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反映了研究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国家要组建一个课题组,肯定要选择对这个领域熟悉的人,而要熟悉一个领域,需要有很多年的研究经历。如果你完全是这个领域里的陌生人,你的申报材料就无法体现出你对这个领域前沿问题的认识,评审专家对你恐怕也不会认可。其次,前期成果足以表现研究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能力和水准。研究成果一般来说反映了研究者的水平,通过研究者提供的前期成果,可以让评审专家了解申报者目前的研究成就,这是进行下一步深入研究的前提。研究成果也是分档次的,申报时应多填写自己在较高级刊物上发表的成果,一般或较低级刊物的东西可少填或不填。当然,一些青年课题对前期成果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大家都是年轻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没成果,那就看课题论证的质量了。如果有一些前期成果,即便在青年组里还是有优势的。前期成果的积累是一个过程,“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显然是不行的。而且,我们所从事的前期研究并不都是为了申报课题,它也是不断地凝练研究方向和提高研究水平的一个过程。一个人在长期的研究生涯中,如果能有几个或多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对于开阔视野和提高素质也是大有好处的。三、注重学科交叉,力求创新有独见 科研在高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搞科研要求有创新意识。所谓创新首先就是要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有新的创见。一篇论文,一个课题,总要有点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新视野、新理论、新素材、新方法等。科学研究是在前人或以前的基础上做出的具有自己独创的工作,它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唯一性。笔者评审过很多申请报告,格式整理得很好,理论上说得也很对,就是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没有自己创新的地方,这种课题是难以通过的。在本学科内寻找新的课题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不要忘记交叉学科也是重要的创新领域。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社会科学内的各学科以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流”趋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人和自然之间的鸿沟正在缩小。②交叉学科是指形成于数学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科学、社会科学之间交汇区域的跨界学科或边缘学科。③从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并且列入了国家的长远规划,开展跨学科研究“将不断拓展甚至爆发新的研究领域,引导、促进新兴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孕育发展”④。因此,我国“十二五”时期研究的主要任务就强调要“实施跨学科重大专项研究,大力促进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渗透融合,在推动各学科互为借鉴、共同发展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所以,我们可以多用一点交叉学科的知识,从另外一个学科的角度来解读一些传统的东西,很可能产生别开生面的研究成果。笔者20世纪80年代在《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工作的时候研究奖励学,较早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奖励学”。先后出版《奖励的奥妙》、《奖励的科学与艺术》科普类的小册子,后完成《激励论:发掘人力资源的奥秘》和《神奇的杠杆———激励理论与方法》等理论专著。奖励是一个老话题,很多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学习了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论著,发现里面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论述奖励。我在前人和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信息论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奖励是社会对人们良好行为和成果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或成果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⑤这个定义既不违背各学科的解释,又能够运用到各学科中去,是一种在更宏观层面上对奖励这种现象的重新解读。我既著书立说,也不断结合现实奖励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众多媒体上发表论文和评论,在研究奖励的同时也开展了包括惩罚在内的激励论研究,这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在研究过程中,聘请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了这个研究项目。目前,对交叉学科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互相吸收彼此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涌现。交叉学科的研究比传统的学科内的研究要难一些,关键是要能够打通学科壁垒,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但是,开创交叉学科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能交叉出新的研究领域,因为学科的差异本质上是各学科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的不同,这些不同学科的沟通、融合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需要研究人员从差异中找出沟通和融合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发现新课题、新方法和新视角的重要领域。另外,不管什么学科,推理和案例对于人文社科类课题研究都很重要。做研究首先就是要学会逻辑推理,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因果关系把道理讲清楚;其次,就是在论证过程之后,一定要用本学科的理论将案例讲清楚,讲出本学科的特色来。今天的博士论文,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数学的方法来论证,这很好。数学进入社会科学是学科交叉的前奏,今天,定量研究方法已经在社会科学领域广泛使用。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⑥。可是研究课题里面怎么用数学才叫科学呢?一位学者曾写文章谈到这样一件事,说有一批研究人员到农村进行研究,他们调查了很多数据,最后发现农民很辛苦,文章问,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调查研究吗?农民肯定很苦,这是不用调查的结论。新闻传播学也很需要定量的研究方法,但是这种数据能不能经得起推敲?由此得出的结论对不对?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科学的使用。关注社会问题的目的就在于服务于它、服务好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就是要运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来说明和解读我们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说明得越多,成绩就越大。四、结合教学,促进科研 对教师来说,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高校教师的宗旨,所以,科研首先应该为教学服务。优秀的教师不仅体现在其一流的科研能力,还体现在其优秀的教学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把学科前沿的问题提出来,要把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学校没把学生培养出来,老师搞再多的课题都没用。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老师的职称是“教授”而不是“研究员”。所以老师如果课上得很好,立项的科研项目即便不多,还是应该按照教师的系列给予副教授、正教授、博导等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有一位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不仅课讲得很好,对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深受学生喜爱,但就是没有博士学位,一直是副教授,我以为是不妥当也是不公正的。高校的管理政策应该调整以保证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一句话,科研就是要有利于教学,促进教学,教学和科研不是两张互不相关、不可转换的孤立物。近几年来,从教育部到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学术规范和道德的教育。而我在2006年就开始至今给新闻学院本科三年级的同学讲授新闻学前沿专题: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我在课堂上讲这门课,自己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做过一些调查,撰写过相关论文。2011年,刚好遇到教育部发布一个“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专项课题,我以“数字时代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调查”为题中标了一个课题。我们的教学并不都有与科研相关的课题,但是,教学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是需要研究和可以研究并出成果的,而且这些研究又是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当老师的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心。五、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 科学研究,尤其是重大课题和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单靠一两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有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来共同攻关,因此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重大课题的横向联系除了学科和学科队伍以外,还有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涉及课题的分割、权力的分割等问题。研究团队内部合理的分工对于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如果一个课题因为分割不公正或者信息不对称,引起麻烦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务必在事先就要规范好。团队如何组建,首席专家与参与者的责、权、利如何划分,这些都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需要认真考虑。从学校的层面讲,应该为科研人员的团队建设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尤其是要为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优良环境和适当的条件,不断优化高校科研队伍资源配置。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也应提倡多学习一点其他专业特别是跨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研究思路。课题申报书的填写也是有一定规范的,科研处要组织一些填写报表的培训讲座,尽量减少因为申报书填写不规范引起的申报失败。除了上面说的问题外,有关成果评价和经费管理也需要研究改进。现在的国家级课题,每年结项的比率是一半多一点,获得优秀的更少。而我们对研究者学术水准评价和职称晋升,大多只认主持了多少项目,而没有检查是否完成了。结果是有的人仅靠设计课题拿了前期经费去做别的事,这不仅有损学风,而且也是对国家经费的一种浪费。在学术刊物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论文,项目资助来源的日期是好多年前的批号。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论文中的某些观点还具有针对性吗?物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行的,不同的时间对研究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当下许多社科基金课题(包括重大项目)都要求在1—3年内完成,一是为中央决策提供最新成果,二是该项研究符合当时的形势。所以我认为,完整的考核体系应该是:主持并在期限内(如有延期需报有关部门批准)完成了多少项目,获得优秀者应予奖励。

库克郡

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的几个方面体会

科研项目申报过程中,项目申报书的内容和质量对最终立项起着重要作用。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要求文字流畅、标题突出、篇幅适当、抓住特色,以加强申报书的质量,提高申请项目的命中率。以下是达晋编译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科研项目申报书写作中的几个方面体会。一、课题名称的选择。申报者应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来确定课题名称。一看题目就能明了是哪方面的具体研究,对象是什么,用什么研究方法,解决什么具体问题,在同行中就高人一筹,所以课题名称要突出主题、新颖、明确而简要,字数不宜过多,大约20字。二、课题研究的意义。要阐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般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迫切性、必要性,能够解决当前什么问题,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应反映出“小题精做”与“大题小做”的构思。表述上应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力求创新。为确保申报项目真正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项目申报时应注意以下两方面:1.申报项目在选题上应兼顾市场导向。选题时申报者要把握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市场导向立题,研究成果要符合国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不但要体现较高的学术水平,更要注重对经济效益的提升。2.创新性是项目申报的主旋律。创新作为科技的精髓和灵魂,是新技术、新发明、新成果的先导, 因此申报人员在选题时应充分作好调研和查新工作这两门必备功课。三、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目标。研究内容指实现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一种或几种研究方法来达到本课题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在这里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要有创新,不能干篇一律,创新是项目的本质和灵魂,但要避免把创新扩大化。研究方法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繁杂,最好用流程图表示,评审专家一目了然。四、课题团队构成和人员分工。一个课题能否顺利完成,团队构成是否合理、学术力量是否强、技术力量是否涵盖研究内容、小组成员相互配合这些方面都极为重要。项目成员组成要注意职称、年龄、知识能力的科学分配。既要克服“单兵作战”的势单力孤,又要克服“人员虚设”的虚与委蛇,提倡合理组织跨学科、跨专业的老中青研究力量申报项目。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知名度高、有一定的学术或有研究专长。五、经费预算的编制。研究内容不可太多,工作量要适度,要保证资助的经费基本够用,研究期限内可以完成。应与研究目标相呼应,即每一项研究内容对应相应的研究目标,顺序上应与研究目标一致。做好预算编制,既为争取项目立项奠定了基础,又是保证了项目研究工作顺利开展。预算编制应以申报书为依据,保证预算与目标的一致性,要科学、合理、实事求是、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严禁编制虚假预算套取课题经费。六、预期的成果形式。主要对课题研究预期获得的成果材料做出预测,包括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实施计划、课题报告等主件材料以及相关学术论文、专利、获奖等附件材料。项目申报前,申报者应当通过检索查新文献,掌握国内外在该研究领域里的发展动态,避免重复研究,并且需要了解国内同行专家的研究水平,充分发挥自身项目优势。另外,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要文字流畅、标题突出、篇幅适当、抓住特色。

慎守汝身

金碚:漫漫科研路,毕生实践心

本报记者 杜丽娟 北京报道最近,《金碚学术自传》出版,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金碚在产业经济学、企业理论与实践等领域成就卓著。和其他经济学家不同的是,金碚的科研成果对经济学研究的基于抽象“假定”的纯理论推演较少,而是选择更多去实践和观察。青少年时代,他曾问老师:“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如何证明这句话呢?”在知识匮乏的时代,金碚希望做个“明白人”,并逐渐对未知世界有了更多的好奇心。心理学家说,好奇心是人类本能。“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才会有更深的探索。”金碚感叹。在这份好奇心的驱动下,金碚开始了长达40多年的科研之路,以期通过学者的观察视角,为世人提供一个看世界的角度。科研之路开启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使中国经济学者有了更丰富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批优秀的经济学家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带着推进经济学各学科发展的使命感,他们投身于发展中国经济学的科研事业中。金碚是恢复高考以后的第一批学生,在南京师范学院和南京大学读完本科和研究生后,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并于1989年进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在4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金碚在中国社科院的工作经历最长,前后有24年。“中国社科院当年确实处于改革理论探索的最前沿,国家一些重大的改革方案,都有社科院的人共同参与,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实际,科研工作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对从‘文化大革命’中走过来的一批年轻人有较大吸引力。”说起对社科院的印象,金碚这样评价。作为中国较早的国家智库,当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曾直接参与了深圳特区、海南岛的开发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开放战略和政策落实的调研和方案设计,是众多学者向往的殿堂。“能进入这样的学术殿堂,与中国最顶级的学术大师及众多师长为伍,对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金碚说。然而对金碚来说,这种幸运并非一开始就存在,而是他多年不断努力的结果。在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之前,金碚在南京大学担任讲师,其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文章就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士期间,金碚还在《中国社会科学》期刊上发表了学术书评,这为其科研之路夯实了基础。上世纪80年代,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厉以宁以大胆的理论探索精神撰写出版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高校和政治经济学界产生广泛影响。因此,时任《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的编辑就策划组织对该书作学术性评论,以期引起更多人的研究兴趣,而且希望体现“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鸣,不同观点的书评在《中国社会科学》同时发表,以引起更大范围的学术讨论。经过多方沟通,这一任务最终交到金碚手上。“当时主要是期刊编辑约稿,然后人民大学的胡乃武教授推荐我写,但因为当时我还是人民大学经济学的博士研究生,要写这个书评,心理上多少也有些顾虑,后来我请教了我的导师吴树青教授,他鼓励我写,而且要实事求是地写。”金碚回忆。1988年第1期的《中国社会科学》,刊发了金碚的书评《探索中的进展与困难》,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有充分肯定,又指出了其不足。厉以宁教授看到此书评后,给予高度评价。金碚回忆道:“我去他家中请教,他对我说,书评写得不错,提出的问题很好也很尖锐。但这些问题我们这一代经济学家恐怕是解决不了了,希望你们年轻一代可以继续探索。”作为年轻一代中国经济学者的思想启蒙者,厉以宁教授的谦逊和期望让金碚备受激励,正是带着对学术研究的热情,金碚立志于把毕生精力投身于经济学的科研事业中。自1986年在《经济纵横》上发表第一篇学术文章以来,截至目前,金碚发表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管理世界》等核心期刊和重要C刊上的学术文章达419篇,为奠定其在学术界的地位打下基础。实践检验理论作为学者,能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从而向世界传递自己的思想,是科研人员极力追求的事情。于金碚而言,40多年的科研探索,最大的收获就是理论成果被不断地验证。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1997年,金碚出版专著《何去何从——当代中国的国有企业问题》,该书围绕核心论点“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全面系统阐述了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以及在改革中须正确认识和解决的一系列现实问题。历经多年,国企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和成效,但金碚始终坚定地认为,“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这一理论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在他看来,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应该成为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但不可能成为如同一般私营或民营企业那样完全自利自主的“黑匣子”。即使理论上这样主张,在现实中也是做不到的。所以,国企改革所能做到的或者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在精巧的体制安排中实现恰当的政府管控。金碚认为,凡国有企业,必有其社会使命,并体现在其主责主业之中。在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中,这是所有国家的国有企业的共同特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关于国家对企业的监管,实行“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原则,在国企管理目标上,最终落脚于“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这和金碚提出的“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的理论框架有异曲同工之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家层面尚未明确把金碚的观点写入改革方案,但现实中,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依然践行了他的学术判断。在白卫星撰写的《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40位经济学家》文章中,其对金碚这样评价:“金碚长期从事工业经济研究,他主持编写的《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持续十多年,产生重大影响。他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深刻阐述了国企的特殊性质,并提出了‘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的代表性理论主张,在政府管理部门和国有企业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对金碚而言,“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的提出并非凭空想象,于他而言,国有企业改革也不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推演问题。金碚说:“我中学毕业走进社会的第一个职业就是国有企业工人,也直接参与过对国有企业(当时叫‘国营工厂’)的管理。”后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作,金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道路的研究,并提出和形成了一个关于国有企业的代表性理论——“国有企业是特殊企业”。其核心观点强调在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因此有其特殊的功能和优缺点,但不是普遍地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企业组织形式。对于国有企业的管理经验,金碚坦言,工经所下属报社和出版社虽均属国有事业单位,但并没有国家投资,完全是自负盈亏,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这些单位实际上就相当于国有企业。后来,随着改革的深化,这些事业单位在制度性质上也转为了国有企业。“我从1999年开始就一直在学术界和传媒界两个领域中跨业践行,这种经历成为我研究国有企业和管理国有企业的一个实践尝试。”在金碚看来,报社的决策层不仅需要杰出的新闻专家,而且需要杰出的经济专家。在治理报社的过程中,金碚以经济学的视角观察和研究报业,结合办报实践,在2002年完成了国内第一部《报业经济学》理论专著,这是一次实践检验理论的成果展示。《人民日报》前总编辑范敬宜对《报业经济学》给予高度评价。在其专论《一本书和一条路》中,范敬宜写道,《报业经济学》是我国第一部以经济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报纸产业运行和发展的专著,对建立和发展我国传媒经济学有着重大理论贡献。对科研工作者来说,针对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视角,观察中国经济社会、研究其中的各种现实和理论问题,是丰富人生的一种体验。正如金碚所说,实践证明,企业管理无定式,也就是说,现实中没有什么固定管理模式可以适用所有的企业管理,因为管理具有高度创新性,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要形成良好的内部文化。金碚表示:“简单说,就是要充分发挥班子作用,充分对下属授权,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去研究、观察、决策、协调。这一过程中的想象力发挥,同做科研倒有相似之处。所以,管报社同搞科研对我来说并没有产生很大的矛盾。”学术使命感2020年4月,金碚在《中国工业经济》发表了《论经济的组织资本与组织政策——兼议新冠肺炎疫情的启示》,这是其在该刊发表的第69篇学术文章。“因为我平时事情比较多,一般都是杂志编辑约稿,我觉得编辑经常找我约稿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是因为我写的文章跟别人不太一样,因为我不太拘泥于纯理论研究,而是喜欢在实践中去观察和发现新问题。然后对其进行深入的理论剖析。”金碚说。众所周知,科研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围绕经济学范式逻辑,通过建模得出一个假设世界,然后推导出其中可变量因素,另一种则是在实践中寻找规律,从而找到各个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回首40多年的学术生涯,我们可以看到,金碚的学术成果更多聚焦在实践探索上,并将现实观察提升为理论上的深度探索。这很大原因要归功于其幼时所受的学术熏陶。小学和中学期间,金碚酷爱数理化,并订阅了《天文爱好者》《航空知识》之类的科普杂志。在物质生活贫乏的时代,金碚却拥有了丰富的精神世界。“书上有些内容也是看不太懂,懵懵懂懂,但有个想法就是要去了解这个世界。”这是童年时代金碚第一次探索世界是什么的话题,“因为我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读书能摆脱所有烦忧,认真读书、热爱科学,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有意义。”即使身处“文革”时期,金碚也坚持读完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资本论》等经典著作。这种经历使他受益终身,在个人经历和国家命运密切相连的时代背景下,金碚目睹并亲身经历了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艰难过程,个人命运同中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休戚相关,这不断激发着他的科研使命感。自1989年毕业后进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金碚形容,那种感觉就像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非常喜爱的工作。对他而言,社科院是学术殿堂,是“安心”之地,真正的学术生涯也由此开启。“进入科研单位,我就感觉有了心灵的归宿,再没有什么诱惑可以使我离开这里。”亚里士多德说,研究是最高之善。因为研究活动可以调动人的最大潜能,运用思维与逻辑,发现和辨明真理,因而享受最大的快乐。实践中,金碚很好地践行了这句话。从1995年开始担任工经所副所长起,金碚就开始主持和组织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集体编写《中国工业发展报告》,内容涵盖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企业管理三大学科。自此《中国工业发展报告》成为工经所最重要的代表性科研项目之一,并在业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多次获得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事实上,我们这代学者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大多数的人是先参加实际工作,很多年后又继续到学校读书,相比年轻一代的学生,我们对改革开放前的原有体制和现在体制的不同,有切身感受。”金碚说。在认识到中国工业化的过程远未完成,中国面临的所有重大经济、社会和民生问题,离开发达的工业都不可能解决的使命后,金碚开始长期关注、跟踪和不断深入研究中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化问题,并最终把中国工业化和产业发展作为长期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首提经济学域观范式和商域经济学研无止境,创新无止境,这是《金碚学术自传》中自始至终的主题。即使离开社科院这个平台,他的科研之路依然不断发光。2013年,金碚63岁,他卸任了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在退出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领导岗位5年后,2018年5月,金碚正式接受担任郑州大学商学院院长,之所以选择接受这个重任,金碚希望能创立一个新学科研究基地。“我是希望能够带领团队构想一个领域,建立一个平台,形成一圈网络,创造一片学术新天地。”金碚说。在多年学术研究之后,金碚常常在思考,现代经济学以科学理性为特征,但现实世界纷繁复杂,同经济学所刻画的世界相差甚远。比如,理论上看,工业化和现代经济发展都以科学理性为主导,人们相信,相应的经济政策只要得到有效的实施,就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但现实是,各国的表现差异巨大,全世界也几乎没有两个经济发展表现相同的地区和国家。在他看来,经济行为在科学理性之外,一定还有其他决定性因素,这成为他探索现实世界变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因此,他首创“商域经济学”和“域境商学”的概念,以期界定一个可以进行客观观察和理论研究的学术领域,形成一定的学术范式,从而开拓一个新的学科建设方向。2018年9月,金碚在《区域经济评论》上发表了《关于开拓商域经济学新学科研究的思考》,作为创立商域经济学向学术界的一个呼吁。为给年轻科研人员开拓新的学术天地,指引新的探索方向,他先后在《管理世界》发表《试论经济学的域观范式——兼议经济学中国国学派研究》《经济学:睁开眼睛、把脉现实——敬答黄有光教授》等论文,以支持这一学术探索。并且将经济学的范式变革梳理为:从“史观”范式,向“微观-宏观”范式,进而向“域观”范式演进的过程。欣慰的是,这一学术概括目前已引起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有一批年轻学者在跟进这一方向的开拓性研究。在金碚看来,作为科研机构的领导人,其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不只是个人的事情,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整个研究机构在学术界的地位和号召力,学术界同行是否认可这个研究机构的领先性和吸引力,带头人的学术地位是决定因素之一。担任商学院院长后,金碚首先促使了郑州大学商学院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及格莱珉银行的合作。并聘请尤努斯为该院的名誉教授,建立“尤努斯中心”,以激活商学院的普惠金融和社会企业研究板块,从而探索学科新增长点的开拓。毫无疑问,中国正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文化因素的深刻影响将日益显著。商域经济学和域境商学作为一个发展前景广阔的研究领域,不仅可以从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层面和学术体系的底层逻辑上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具有范式变革性质的突破性研究成果,而且可以从现实经济的各个方面进行多视角观察分析,形成内容丰富新颖的科研成果。金碚解释,商域经济学的研究方向既可以是学科导向,也可以是问题导向。其研究既需要发挥高度的理论想象力,运用逻辑抽象力和归纳综合力,体现对复杂现实世界的深入洞察力,也需要研究者掌握一定的数理技术方法作为研究工具。为此,金碚专门组织郑州大学商学院的专家一起编撰《中国经济与管理学科发展报告》,并计划每年撰写出版一部反映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学科的发展状况,特别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形成态势的学术报告,以期能形成系列性、累积性的研究成果。于金碚而言,40多年的科研路,他始终坚持“咬定科研不放松”的态度。他笑称:“无论是在任所长期间,还是卸任所长,我可能都是全社科院担任行政管理工作最多、管理幅度最宽的研究所领导之一。”尽管拥有众多身份,但他一直都认为本职工作只是一个学者,其他都是“兼职”。“我喜欢做科研,观察世界的变化,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是我的初心。”多年来,始终把科研作为本职工作的他,用行动诠释了“守住本分”的内涵。(编辑:孟庆伟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