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12月13日下午,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入部分高校走访调研,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对接、全面融合,让高校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在转化应用中创造更大价值,进一步加快将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娄勤俭在南京邮电大学仙林校区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观看重大成果展示。(交汇点记者 肖勇 摄)娄勤俭首先来到南京邮电大学,在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重点实验室,了解有机太阳能电池、生物传感器等重点科研项目进展情况,观看引智基地成果展示,询问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等情况。娄勤俭对南京邮电大学走大信息特色发展道路给予肯定,希望他们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接,通过合作共建等方式做强优势学科,实现共赢发展。▲娄勤俭在南京理工大学听取电子信息学科群相关科研成果情况介绍。(交汇点记者 肖勇 摄)在南京理工大学,娄勤俭听取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情况介绍,观摩有关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得知南理工在省内各地建设了高档数控机床、先进焊接技术、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研发基地,去年在省技术市场登记的合同交易额超过11亿元,娄勤俭十分高兴,勉励大家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抓住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机遇,加强产学研对接,助力江苏产业优化升级。▲娄勤俭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察航空航天、信息通信、军民融合、服务江苏等方面科研创新成果。(交汇点记者 肖勇 摄)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娄勤俭观看航空航天、信息通信、军民融合、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展示,听取实验室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团队引进等情况介绍。娄勤俭强调,要充分用好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把技术研究、学科建设与江苏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深度合作中实现互促并进。娄勤俭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靠创新,江苏高校众多,科研实力强,是我省发展的一大优势。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要求,更好发挥高校和高校科研人员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作用。要鼓励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依托高校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更多地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要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应用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紧密衔接,支持企业与高校以共建实验室等形式进行深度合作,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要梳理出一批重点项目,帮助搭建平台,推动科研单位与企业直接对接,打通技术到产业的通道,加快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在省内转化、形成产业。省委常委、秘书长樊金龙参加调研。来源:交汇点编辑:王晶枫审核:武海燕
成果转化,如何烧旺“市场”这把火——强化科技创新系列调查①2021-03-22来源:大众日报 01版●科研机构希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企业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获得发展优势,“两头热”的情况下,迫切需要强化包括交易平台、专业人才等在内的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当前多数交易市场更多的是需求对接平台,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平台。我省正积极支持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为主组建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实体交易机构,加强线上平台建设。●不应仅着眼转化环节,还需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帮助企业、产业更好地向科研机构提需求,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由末端走向前端。□ 本报记者 赵丰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绍峰专门来到学校技术转移办公室,咨询学科性公司注册事宜。刘绍峰团队与省内某石化企业签订中试研发技术合同后,对方看重其团队在制作高分子材料催化剂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中试取得成功很有信心,开始探讨进一步合作事宜。此前,刘绍峰也有一个研究成果成功转化。他认为,现在政策激励性很强,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充分照顾研究团队。学校成果转移专业力量对学科性公司也能进行一定的监管,研究人员不用花费太多心思用于公司运作,可以安心搞研究。青岛科技大学技术转移办公室负责人刘玉梅介绍:“学校规定,2017年以后实现成果转移的,收益的95%归成果完成团队所有。创办学科性公司的,奖励成果完成人70%的股权或股权收益。我们则主要提供咨询、法务等服务,以减少研发人员后顾之忧。”如此激励之下,青岛科技大学已注册学科性公司近80家,孵化科技型企业300余家。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进入“十四五”,特别提出要强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强化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需要大量市场化的科技资源。高校院所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之一,但以往高校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归高校所有,职务发明人无权利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转移。因此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十分关键。2020年8月,省科技厅等部门联合发文,在省属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遴选8家单位组织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综合试点,其中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列在试点任务第一条。青岛科技大学正是试点之一。“下一步将加强试点总结交流,适时推广典型经验,完善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省科技厅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处副处长冷振喜介绍。长期以来,科研机构希望科技成果能尽快转化,企业也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获得发展优势,这种“两头热”的状况促使不少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或联盟兴起。平常,刘玉梅通过“蓝海技术交易网”发布需要转化的成果,寻找企业需求。每年还会组织“供需答辩会”,搭建企业与研究人员合作桥梁,实现线下精准对接。“严格来说,省内多数交易市场更多的是需求对接平台,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实现交易,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易平台。”冷振喜说,交易平台需要有国家批准的资质,我省能实现交易的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拥有科技成果评估、挂牌交易、知识产权运营、科技金融、园区落地、技术经纪体系培育6项核心能力,目前已与12家高校签约。2020年,完成4410宗科技项目评估,成果挂牌交易项目456宗,挂牌金额1.04亿元,成交107宗,成交金额1.41亿元。与此同时,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非法人)无法进行工商注册带来的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已不能适应全省技术成果交易未来发展。冷振喜说:“目前,我省正积极支持以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为主组建山东省技术成果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实体交易机构,加强线上平台建设,打造市场化主体运营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积极引导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成果及知识产权进场交易,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确保交易机构规范运作及交易行为有序开展。”交易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科技成果为实验室阶段成果,不适用于中介服务即时转化市场化需求的情况,以至于企业用不了、接不住。成果转化中试熟化、资金注入等关键环节保障条件缺乏,也影响成果进一步转化。中试是新产品开发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企业单方面建设中试基地的积极性不高。刘玉梅介绍,借助化学方面的专业优势,学校与青岛相关单位合作建设了一批中试基地,起到了“熟化中心”的作用,帮助一批成果成功转化。可见,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通过联合企业设立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中试熟化的机构,并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奖励机制,或能破题。成果转化同样需要专业人才。2019年至2021年,全省共有51家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通过省级备案。2020年,省科技厅组织多场培训,培养技术转移人才1000余人次。据悉,我省将统筹整合技术转移资源,加快构建“基地、大纲、教材、师资”四位一体的省级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高校将普遍设置技术经理人和成果转化专员,提高成果转化专业化水平。科研和产业深度融合能有效提高转化效率。采访中,有受访对象表示,强大的产业支撑,且产业发展与科研院所科研成果结合紧密,才能推动技术与产品良性循环,让转化水到渠成。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表示:“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不应局限于科技成果转化环节,而应由最后一公里向最初一公里转变,即解决谁来创新、去解决谁的需求的问题。作为经济大省,山东应充分利用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帮助企业、产业更好地向科研机构提出问题,使市场需求真正在科技成果选题、科技活动组织以及科技成果的最终应用环节中发挥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目前,山东实施的重大项目‘揭榜挂帅’制其实就是一种成果转化机制,企业自身也可以设立科研基金,提出需求,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由末端走向前端。此外,政府应充分考虑山东科教资源特色所在,分类分级制定转化政策,实现精准指导。”省教育厅副厅长白皓表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大力实施‘百校三个一’工程。每个省属院校结对一个大院大所,开展协作攻关;结对一个产业园区,深化产学研合作;结对一个重点行业协会或链主企业,共建科教产融合联盟。藉此形成教产研无缝对接机制,引导高校主动对接社会需求,主动承担企业行业科研项目,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服务产业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将试点校企联合引才,建立多方共享用才机制,推动科研开发和成果转化有机结合。
——记浙江大学物理学系陆璇辉教授2018年10月2日,美国科学家阿瑟·阿什金、法国科学家热拉尔·穆鲁以及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通过开创性发明和研究让人类可以更好地驾驭光,从而“让光成为奇迹工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最近几年,随着光镊技术的发展,多光束操控也越来越引起各国研究者的关注。浙江大学物理学系陆璇辉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多年来,他一直兢兢业业地从事光学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光束变换、固体激光器、衍射光学、激光物理及其应用、量子精密测量等领域都作出了突出的成果。陆璇辉,江苏无锡人,浙江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博导,1982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3年获浙江大学工程博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教授。1991年1月12月赴德国基尔大学访问研究。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交流访问。2006年8月-10月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进行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冷原子物理及其应用,量子精密测量,激光量子操控,光镊和光束变换等研究。多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高科技计划(863)项目、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军工863和总装预研项目、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和省部级项目30多项,主持的科研经费达1800多万元。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30多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论文11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等。199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995年获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获浙江省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1990年获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被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被选入浙江省学科带头人。曾担任国际学术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主席和委员等,是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美国IEEE会员,任浙江省光学学会监事和《红外与激光工程》杂志编委。为科研矢志不渝陆璇辉出生于一个革命干部家庭,父亲当年是新四军的老战士。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父亲像每一个为了家国命运而战斗的人一样,在硝烟烈火中浴血奋进。和平年代出生的陆璇辉承载了父亲未曾实践过的求学的梦想。然而,文革十年的动乱让很多年轻人中断了自己的学习之路,正如大多数知识青年的命运一样,陆璇辉在本该读大学的年纪进了原浙江邮政车辆厂做齿轮操作工。在车辆厂,三班倒的工作时间安排和艰苦的工作环境给他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锻炼了他的意志。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开始恢复高考。命运又落回到自己的手中,从不甘落后的他报名参加了高考。艰辛的工作经历让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刻苦地复习备考,197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原杭州大学物理学系。大学毕业后的陆璇辉教授获得直接留校的机会,担任年级主任,出色的工作能力让他很快受到领导的青睐,很快便被提任为经济学院团委书记。在担任团委书记的期间,陆璇辉教授并没有得到原来想象中的安宁与满足,相反,行政工作的繁文缛节让他觉得虚无缥缈,与他的理想不一致,原来那颗充满科学理想与激情的心很快就被各种琐碎弄得疲惫不堪。两年后,陆璇辉教授为了践行自己的科研理想,毅然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升迁机会,选择了考研的道路。研究生就读期间,导师王绍民教授兢兢业业、充满创新思想的学术精神对陆璇辉教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陆璇辉教授在严谨的学术氛围中,终于找到了自己内心的安宁与满足,同时也确定了他投身科研的终身目标。硕士期间,陆璇辉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板条激光器的设计与研制,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出色地完成了关于板条固体激光器的毕业论文,无论是在实验还是理论上都做了完美的呈现,1988年其论文在SCI杂志上发表。硕士毕业后,陆璇辉教授继续留校从事科研工作,1991年受邀赴德国基尔大学从事半导体激光器和铷原子光谱的研究一年,回国后于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此后,陆璇辉教授所在的课题组获得了《衍射和无衍射原理的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通过对新型激光器长时间扎实的研究,陆璇辉教授参与推导和设计了内腔式高亮度小发散角新型光束CO2激光器,成为当时国内参与该激光器调试实验的人之一。凭借该研究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内腔式高亮度小发散角新型光束CO2激光器,陆璇辉教授获得了1997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该激光器还获得了在美国纽约的展出机会,让国外的不少专业人士对国人的科研水平刮目相看。1999年1月,陆璇辉教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年的 UV固体激光器和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这段与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者共事的经历带给陆璇辉教授很深刻的感受,使他对于科研与实用技术的结合又有了新的感触。虽然该实验小组从事的依旧是激光技术的研究,但是与国内大相径庭的是,这里的实验目标主要是以经济市场的需求为标准,比如,他们进行的短脉冲紫外微细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应用在激光构造心脏冠状动脉支架的技术,他们与美国强生医药公司合作,开展激光加工新型心脏冠状动脉支架的研制,为了加工尺寸小和精度高的实用效果,他们运用短波长激光(紫外266nm)加工,为了达到好的加工效果,设计了新型聚焦透镜和控制脉冲的方法等,最终实现了技术经济化,使科研成果得到了最直接的应用。美国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对科技成果直接应用性的重视更是深深地激发着陆璇辉教授的对于科研的热情。在美期间,他还设计和研制了固体激光的超衍射极限的新光束,在学术会议上得到同行的高度好评和关注。他还设计和研制了半导体激光泵浦固体激光器,输出的光束质量十分高,并得到应有。创新科研,永无止境回国后,陆璇辉教授带着国外学习的经验和技术,开始从事激光操控微粒和冷原子物理的研究。他先后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计划(863)项目,开展冷原子干涉重力梯度的传感技术,基于量子光学和冷原子物理的精密测量装置可以大幅度提高时间等物理量的测量精度,他们的课题组在冷原子干涉测量重力场测量方面开展了长达10多年研究,突破了许多关键技术,并且获得了实际应用。因此,这方面的技术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而且对国家和社会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并将对航天航空、授时,通讯网络同步、计算机安全、探矿、新能源等应用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他主持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原子干涉仪测量引力波的研究项目就是这些技术的直接应用。光镊技术是陆璇辉教授研究的另一个方向。他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玻璃基底列阵波导的多光束操控微粒的研究。他提出了用列阵光镊方式捕获不同尺寸的微粒,用于对DNA的移植和分离的实验。而目前研究的多光束操控获得的光束是通过列阵和光纤的方法获得的。陆璇辉教授提出,利用拟对列阵光波导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能够改进以往只研究单一的直线式分布的输出分布光束。陆璇辉教授的目标是在这一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内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最后得出用多光束操控微粒的优越性。该研究结果也为生物医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多光镊操控的理论依据,对实验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陆璇辉教授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脚踏实地地专心于科学研究,当然,这个心愿的实现必须以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为代价,对此,陆璇辉教授一直对家人怀有几分愧疚,对于家人多年对他科研事业的理解和支持满怀感激。陆璇辉教授表示,当下中国光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在世界上处于中上水平,但是我们目前正面对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我国激光技术的理论水平在国际上比较领先,但是在激光技术的许多实际应用上我国就不及国外同行。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国内技术经济学和应用中存在的巨大缺陷,以及对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偏颇。相当数量的科研人员一味追求科研论文的发表数量,忽视了将科研成果直接转换成经济效用,即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另外,国内一些工业技术水平的落后和对制造工艺的忽视,也是造成技术的直接实用性难以得到保证的重要原因。同样的理论成果,同样的设计要求,国外的制造工业制造出来的产品在精确度和实用性上可以得到保证,但是国内的工业制造技术造出来的产品却达不到要求的指标。因此,为了促进我国光学研究产业化的发展,众多研究者的研究观念需要进行调整,扎实苦干的学术氛围需要得到加强,制造业的技术支持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保证,而这需要大批科研人员和很多行业同仁的共同努力。“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科研创新,永远在路上。伟大的基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积累和传承,才可能取得更加辉煌的未来。为此,陆璇辉教授十分注重人才培养,他的团队引进了2位年轻人,其中一位是北京大学毕业的黄凯凯博士,为了开阔他的眼见,提高研究水平和能力,他从课题费中拿出经费支持他赴国外进修,回国后,黄凯凯博士在学术上进步很快,不仅晋升了副教授,还以项目负责人身份拿到了国家级项目多项。另一位是从意大利欧洲非线性光谱研究所(LENS)引进的博士后章显博士,作为骨干参与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的“量子调控专项”的项目,目前已经能独当一面,正发挥着重要作用。相信假以时日,陆璇辉教授和他的团队定能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耿 联) 2月13日下午,省委书记娄勤俭深入部分高校走访调研,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对接、全面融合,让高校的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在转化应用中创造更大价值,进一步加快将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娄勤俭首先来到南京邮电大学,在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重点实验室,了解有机太阳能电池、生物传感器等重点科研项目进展情况,观看引智基地成果展示,询问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等情况。娄勤俭对南京邮电大学走大信息特色发展道路给予肯定,希望他们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接,通过合作共建等方式做强优势学科,实现共赢发展。在南京理工大学,娄勤俭听取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方面情况介绍,观摩有关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得知南理工在省内各地建设了高档数控机床、先进焊接技术、智能机器人等产业研发基地,去年在省技术市场登记的合同交易额超过11亿元,娄勤俭十分高兴,勉励大家充分发挥科研优势,抓住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机遇,加强产学研对接,助力江苏产业优化升级。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娄勤俭观看航空航天、信息通信、军民融合、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展示,听取实验室研究、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团队引进等情况介绍。娄勤俭强调,要充分用好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各项政策,把技术研究、学科建设与江苏产业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深度合作中实现互促并进。娄勤俭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上要靠创新,江苏高校众多,科研实力强,是我省发展的一大优势。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指示要求,更好发挥高校和高校科研人员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鼓励高校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依托高校布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更多地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要紧紧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应用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与产业关键技术攻关紧密衔接,支持企业与高校以共建实验室等形式进行深度合作,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形成与现代产业体系深度融合的区域创新体系。要梳理出一批重点项目,帮助搭建平台,推动科研单位与企业直接对接,打通技术到产业的通道,加快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在省内转化、形成产业。省委常委、秘书长樊金龙参加调研。
科研管理是一门大学问。中国4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将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有机结合,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才能行稳致远。通过推进落实科改“25条”,进一步下放人事自主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薪酬管理自主权,上海高校和院所扩大了人、财和项目的自由,科研主体的作用和活力进一步释放,迎来了“放管服”的春天。专技岗位限制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科改“25条”发布后,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环科院)感受到春风拂面。上海环科院是全国同类研究院中建制单位历史最早、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并拥有一批重量级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优势得天独厚。然而因为体制机制束缚等多种原因,近年来,环科院面临高端人才严重流失、整体业绩严重下滑等难题。仅最近三年时间,环科院离职科研人员84名,并且逐年增长。其中,75%以上是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科技骨干,工作10年以上离职人员占50%以上。环科院副院长黄沈发反思说:“科研人员到单位5年内离职的可以认为是不适应这个单位,但工作10年走的,肯定是单位不再适应个人发展。”环科院原土壤所所长罗启仕博士是2005年从清华大学引进的人才,在院内工作10多年,始终没有评上正高职称。后来被上市公司挖走,进入企业后不但年薪百万,还顺利解决了职称问题。无独有偶,“80后”硕士张长波也是在院内工作10多年,是土壤环境学科技术骨干,因为副高名额有限一直没评上,后来离职去了一家专职院所,既成为转制企业学科的领头人,职称问题也解决了。“这些技术骨干一走,‘票子’和‘帽子’问题都解决了。” 黄沈发惋惜地说,“说到底,还是因为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不合理,影响科研人员岗位晋升。”据介绍,环科院专技岗位高级职称40%,其中副高职称36%、正高职称4%,相比硕士以上学历人才60%—70%的比例而言,名额远远不足。“兄弟省市的环科院正高比例在10—15%左右,现在大批内部人才待聘,僧多粥少。”黄沈发说,高级岗位比例不足,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国家重大科研专项无法正常申请。2017年环科院申请长三角大气专项时,由于没有正高人才牵头,只能从清华大学借用,项目负责人和清华大学教授共同牵头。突破绩效工资天花板与此同时,从2015年开始,环科院业绩和科研投入产出比持都持续下降,相比2015年,2018年科研投入产出比下降超过一半。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导致科研人员薪酬激励有限。据了解,绩效工资的分配中仍存在“大锅饭”现象。在绩效工资总量基本固定的前提下,这种强调平均的分配方式,决定了大多数单位的科研人员绩效工资、收入差距不明显,激励作用有限。在没有绩效工资总量束缚之前,环科院通过产业反哺科研,激励科研人员开展“三技”项目服务的热情。2015年,环科院应市委要求实行企事分离,严格实施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原本超出绩效工资的部分要求三年内还清,直到去年刚刚完成整改任务。黄沈发开玩笑说:“现在我们激励手段有限,只能以情怀教育为主,动力明显不足。”尤其对于承担生态环境重大专项任务的人员,很难保障他们的合理利益。科改“25条”的发布,不但针对这些难题予以突破,下放了人事、薪酬管理和项目管理等自主权,还使得环科院进行了一次由内而外的新生。好多科研人员自告奋勇加入调研团队,成立专项,推进制度落实。截至目前,环科院已基本完成第一批“1+8”制度的制(修)订工作,在人事、项目、薪酬、成果转化四方面制订了 8 项具体制度。人事方面,新制订了《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高层次人才管理》,在岗位聘任中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打破专技职务聘任终身,制订了重点领域、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选拔、评聘、考核及保障制度。薪酬管理方面,环科院界定了不纳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科技项目奖酬金的项目分类,明确了“三技”服务项目奖酬金的60%直接用于激励项目科技人员,40%院统筹用于对生态环境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高层次人才引进、基础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激励。“专技岗位中高级岗位将从4%升到15%,我们正在积极和职能部门沟通。”黄沈发表示,一定要利用好科改“25条”的红利释放,向科研人员倾斜收入分配机制。项目经费管理可自行做主科改“25条”对于科研机构自主权的下放,不只体现在薪酬管理自主权、人事自主权,还有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其中核心突破之一就是将预算调整权限下放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交大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韩海波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科目一共有11类,科改“25条”印发后,交大对经费科目进一步整合为三类,分别是设备费、包含劳务咨询和出国交流会议等支出的智力活动类,以及包含材料、测试加工、能源、出版传播等在内的事务消耗类,并将除设备费之外的预算调整权限进一步下放给项目负责人。只要三大类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可以进行灵活调配。科研活动活动具有不确定性,但以往项目经费管理制度要求详密的预算,比如未来三年开几次会、搞几个批次的试验活动,所有都要预算里说的清清白白。而且国家的纵向课题都有明确的经费,使用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经常有人向韩海波吐槽:“为了拼凑这个数字得花好大功夫,感觉自己不像是科学家,倒像是个财务。” 如今自主权下放,不同科目之间的经费可以自行调节。对于从事企业横向课题的科研人员,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由于不少老师承担的是企业项目咨询和战略研究,几乎没有什么硬件投入,更多的是用于补偿人的智力,并且企业合同里往往也会明确这一点,但由于以往绩效的限制,不管合同如何规定,科研人员最多只能获得20%的绩效奖励。为此,根据科改“25条”提出的“横向委托项目经费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约定管理使用”,上海交大专门出台了横向经费的项目管理办法。只要合同有约定,就尊重合同执行;合同没有规定的,将绩效比例提升至30%,大大增强了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此外,上海交大还专门开发了智能化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原本两三天甚至两三个星期才能走完的流程,如今线上20分种就能搞定,还避免了部门之间对政策理解不一致、互相“踢皮球”等问题,推动科研项目的规范化、高效化管理。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生态“原来的管理理念是恶人假设,设门槛、抓过程;现在是善人管理理念,以信任为前提,干预者变为了服务员,释放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韩海波说。科改“25条”中的科研项目“包干制”试点则更大程度贯彻了以信任为前提这一新的管理理念。目前在基础领域“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已有14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的20个项目开展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以项目经费预算为例,“包干制”直接取消了经费科目限制,完全由项目负责人统筹使用。“只要是根据需要如实支出,学校不做任何限制。哪怕是做数学基础研究,完全没有设备等支出,百分百用于个人智力的补偿和奖励,我们认为也是合理的。”韩海波解释说,就连成果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科研是有探索性的,成功有成功的成果,失败也有失败的启发。”但信任的前提是规范,首先权力衔接不能出现空挡,做好风险防控,将信任关进“笼子”里。为此,上海交大在落实和界定每个层级责任的同时,还会让科研人员签署个人诚信承诺书,如果违背了学术诚信,将在学校寸步难行,轻则列入财务报销负面清单,不但无法享受绿色通道,可能还会惩罚性没收经费和绩效,就连项目申报也会受限制。“先进的科研管理理念源于对科研规律的理解。要把科研项目当病人一样,如果不知道生了什么病就乱抓药,病人怎么可能治得好?”韩海波认为,将科研规律、科研人员需求和制度红线相融合,通过制度内化,营造以管理、服务、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科研管理生态环境。来源:上海科协
近日,上海科学院激光探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的激光雷达进入多家企业,正在取代进口产品,为智能物流领域的AGV(自动导引小车)装上国产“激光眼”。这家研究中心成立于去年10月,成员都来自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通过导入政府和市场资源,上海科学院希望在未来3年内,将中心打造成国内领先的激光雷达、激光检测和微纳加工研发机构。目前,上海科学院已在成员单位设立了3家新型研发机构——区块链技术研究所、激光探测技术研究中心、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作为非独立法人,这些机构都在各自领域拥有国内一流的研发能力,有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去,上科院姓‘管’,现在姓‘科’。”激光探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丽博士的话,形象地说出了上科院加强科研组织能力的改革成效。三家院内新型研发机构诞生经过40多年发展,上科院目前管理和服务40余家成员单位,其中包括19家中央在沪科研机构、12家地方科研事业单位、8家国有企业和3个民非组织。如何加强科研组织能力,让这个科研联合体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主力军?上海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秦文波的回答是:“打造组织科研的科研组织。”他解释说,过去,上科院的行政管理性质比较突出,主要任务是管理央属和本市几十家科研单位。近年来,院方力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对成员单位科研的组织能力,打造新时代科研联合体,提升应用技术策源力、技术成果转化力、高端人才集聚力和科研机构影响力。上科院成员单位大多从事应用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距离比较近。本着“用好存量,做足增量”原则,院方对成员单位进行了全面调研,深入了解它们的研究项目,评估哪些技术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哪些成果的市场成长性较好。在调研基础上,上科院去年下半年遴选出3个研发团队,挂牌成立了首批3家院内新型研发机构,分别依托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建设。“我们在打造‘尖刀连’,通过资源对接和业绩考核,推动它们加速成长。”上科院科技处处长李万说。据介绍,资源对接包括支持3家机构申报国家和上海科技计划项目,为其寻找市场合作伙伴。考核指标包括:申请发明专利数、获得科研合同金额、引进高端人才数、技术成果转化金额、衍生孵化企业数。由于技术研发是面向产业的,院方并不考核这些机构发表的论文。支持科研团队在岗持股创业尽管成立才半年,上科院激光探测技术研究中心就找到了客户。多家企业正在测试中心自主研发的单线激光雷达,争取实现进口替代。“激光雷达好比人工智能设备的眼睛,能看到行进路线上的障碍物。”王丽告诉记者,这种将激光作为主动探测源的雷达,可用于智能物流、智能港口、智能安防、自动驾驶等领域。从2018年起,王丽带领团队紧跟市场需求,研发激光雷达并将成果转化为产品。如今,这个有20多名博士和硕士、平均年龄33岁的“尖刀连”,已在单线激光雷达的技术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于智能物流和智能港口的AGV,需要单线激光雷达实现定位、自由移动及自主避障,以替代固定路径上的二维码导航和磁导航模式。近年来,国产AGV对激光雷达的需求量为每年数万台,基本依赖进口。“这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我相信我们研发的产品能通过测试,实现进口替代。”王丽显得信心十足。她的信心背后,是上科院的有力支持——不仅支持这个团队申报上海科技计划项目,还支持他们创办企业。根据计划,企业成立后,激光探测技术研究中心的员工将持股“双跨”工作,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无独有偶,上科院区块链技术研究所也在筹备成立企业。这家新型研发机构已突破跨链、沙箱等关键核心技术,正在研发区块链芯片和一体机。“我们想创办一家研发区块链产业共性技术的公司”,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平台服务部主任、区块链技术研究所所长戴炳荣博士说,“在上科院的支持下,我们力争把它建成上海市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央属单位融入科创中心建设与上海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中心、上海市激光技术研究所不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是一家中央在沪科研机构。如何让这类单位更好融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是近年来上海科技界一直在探索的课题。上科院在央属单位挂牌成立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给出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中心成立后,上科院组织我们去市科委高新处汇报了工作,让市科委更了解我们的研究进展和未来计划。”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晓东说。王晓东介绍,太赫兹是一个频率单位,1太赫兹等于10的12次方赫兹。频率在0.1—10太赫兹的电磁波,叫作太赫兹波。2004年,麻省理工学院将太赫兹技术评为“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在实验室,记者看到了王晓东团队研发的太赫兹波被动探测仪、主动探测仪等设备。科研人员演示了被动探测仪的“火眼金睛”——走进这台仪器,人们随身携带的钥匙、打火机等物品就会被探测到。“人体一直在向外辐射微弱的太赫兹波,它们能被这台仪器接收到。”王晓东解释,与常见的人体安检技术相比,太赫兹波安检仪不仅能探测金属,还能探测到陶瓷刀、不明液体等危险物品。太赫兹波主动探测仪则装有发射源,分辨率比被动探测仪更高,达到毫米级,能探测到邮件里夹带的危险物品,也可用于无损检测等领域。为了让两款仪器尽快产业化,上科院已为太赫兹技术研究中心联系多家用户单位。样机有了用武之地,科研团队就能根据用户反馈完成产品迭代。“最近,我们又在一家央属单位成立了一个研究所。”李万告诉记者,它就是上科院新能源技术研究所,依托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这家企业不是上科院成员单位,但欣然与院方合作,希望加快绿色甲烷、智慧能源、碳捕获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中国航天的力量。来源:解放日报
对中国科研而言,当前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关键,就是扭转评价功利化倾向。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就像深埋于地下的种子,把政策的水浇透、把制度的肥施足,才有来日的破土发芽、开花结果。这也提醒我们,与其用条条框框卡“收获”、问贡献,不如尊重科学规律、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助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蓬勃生长。在近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面对一位科学家提到自己经常被问“你的研究有什么用”的个人经历,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我国面临的很多‘卡脖子’技术问题,根子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东西没有搞清楚。”寥寥数语,切中肯綮,点出了我国当前科学研究进程中的现实问题。科技乃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新中国从一穷二白一路走来,之所以能在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始终葆有穿越风雨的强大定力,很大程度就在于我们牢牢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从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初步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科技体系到引入市场机制优化科研体制,几十年来,中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进步贡献率直线提升,大批尖端成果竞相涌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改革密集铺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我们在一些前沿领域逐步进入并跑、领跑新阶段。“天眼”探空、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创新盛果期的到来,既是对辛勤耕耘的最好回报,也堪称大国复兴的生动注脚。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如果说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必须回答的发展之问,那么身处不同发展阶段、直面不同发展挑战,给出的答案也必然有着不同侧重。中国作为后发国家,为了尽快畅通经济循环,在追赶世界的过程中,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将大量资源投向应用科学。这种选择有一定历史必然性,但问题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基础研究在整个科技创新的链条上一定程度被弱化,甚至还因经费不足、待遇不高,被很多人视为“冷板凳”。愈向前发展,这种不协调性所带来的问题就愈突出:应用创新再繁花似锦,底层原理没搞清楚,只能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关键时刻难免被“卡脖子”。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的大背景下,我们只有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才能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犹如幼苗生长拔节需要适宜的土壤环境,对基础研究的热情培育同样离不开良好的科研生态。对中国科研而言,当前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关键,就是扭转评价功利化倾向。基础研究探索的是未知前沿,这决定了其特点是投入大、风险高,成果取得周期长、实用价值很难“立竿见影”。倘若在科技立项上以“有用无用”论英雄,在资源和待遇上拼论文、唯职称,成果考核上要求“今天种粮、明天催收”,即便科研人才再有科学探究的好奇心,体制机制的牵绊也难让其静心深耕。很多时候,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就像深埋于地下的种子,把政策的水浇透、把制度的肥施足,才有来日的破土发芽、开花结果。这也提醒我们,与其用条条框框卡“收获”、问贡献,不如尊重科学规律、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助力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蓬勃生长。“不要看是什么所有制、什么体制,要创新发展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推动基础研究,除了政府部门挑大梁,企业、社会和民间等力量都应参与进来。数据显示,在美国基础研究投资中,政府仅占45%左右,企业投资高达25%。虽说基础研究具有鲜明的公共产品属性,巨额投入、稳定支持是政府部门的天然职责,但“剃头挑子一头热”不仅独木难支,也难以适应今天的发展大势。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风起云涌,过去那种“科学家研究-工业试验-企业出产品”的产学研模式逐步式微,只有在基础研究领域舍得投入,才能带来更强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创新政府管理方式,鼓励企业等社会力量主动发力,我们的基础研究便能在“双轮驱动”下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理论研发、成果转化、商业应用等诸多环节,考验的是“系统集成能力”,呼唤的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生态。在科研攻关阶段,怎样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基础研究?在技术转化阶段,怎样提升转化效率,实现产学研“一条龙”?集成一切有利的要素和资源,打造良好的科研生态,一流的创新成果自然水到渠成。在这方面,中关村作为全国创新的风向标,这些年一直在鼓励创新上持续探索,不论是率先实施“1+6”“新四条”等政策,还是设立科技成果“三权”、股权激励等重大试点,着眼的都是优化科研生态系统。一整套措施组成了适宜创新的生态系统,让其成为创客们安放梦想的最好之处。有创业者感慨,在中关村方圆几里间“欲望丛生,野心勃勃”。“我没有什么特殊的奥秘,只是像孩子一样好奇。”一份纯粹的初心,是科学家投身基础研究的最大出发点与长久驱动力。今日中国的国力和科研条件今非昔比,也完全有条件呵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科研梦。摒弃功利倾向,回归科研本真,营造起适合潜心研究的科研生态,让人才心无旁骛投身所爱,中国科技定能突破基础研究瓶颈,攀上更光辉的高峰。来源 北京日报作者 范荣流程编辑 吴越
康婷集团始终秉承“诚实守信、求质创新、尊重科学、稳步发展”的企业文化。 资料图片“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亦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企业赖以生存与市场竞争的保障。”康婷集团董事长刘小兵表示,康婷集团始终坚持以“专注健康、关爱生命、造福人类”为使命,内守初心,以科研破局,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速转化科技成果,促进业绩高增长,为集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头活水。深耕大健康产业,“第三次蜕变”转型新业态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直致力于构建康婷大健康闭环产业链生态系统。康婷集团以研发、生产、销售化妆品、食品、保健食品,生命科学研究和可穿戴医疗器械研究以及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服务为主。康婷大健康战略是在集团领导之下,以大健康产业为发展方向,以智能化软件网络系统统筹管理为方法,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重点学科特色明显,多中心协同发展的三级综合现代化医院,以健康管理中心、医学美容中心、肿瘤治疗中心、妇产(母婴照护)中心、生物治疗中心、康复医学中心为重点发展的医学中心,拥有国内高端医疗技术、管理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康婷集团于2017年筹备建设的天津康汇医院,位于天津市西青区赛达医药产业园内,医院占地192亩,规划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投资50亿元。2019年8月,医院正式动工。2020年6月29日,随着钢结构首吊仪式的圆满成功预示着天津康汇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目前已完成地下基础建设进度80%。此外,天津康汇(德国)技术中心(Kanghui Technologies Center GmbH)以天津康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投资主体,隶属天津市康婷生物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于2020年2月正式在德国慕尼黑注册设立。位于德国奥托布伦市技术产业区,办公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防静电实验室,配置高精度专业测量仪器,主要着重于可穿戴医疗设备、医疗级家庭终端、配套的医院健康诊疗软件平台、能够进行辅助诊疗的人工智能系统和配套的医用材料设备的开发。高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资源在于人才的充分开发和利用。该技术团队已吸引多位高端技术人才,由来自德国和中国的博士、硕士和资深工程师共同组建,他们均拥有多年国际性大型芯片企业的工作经验。与此同时,在国内康婷集团总部组建完成了转化实验室,主要负责对接研发部门进行新产品转化、生产线建设、质量体系建立等工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目前,转化实验室正在进行承接德国项目团队原型机相关技术资料,在国内实现核心部件的制备和样机测试组装工作并建立相关工作流程,实时对接德国研发团队的工作。康婷集团以天津康汇(德国)技术中心为支撑,以天津康汇医院临床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为平台,依托国际上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来提升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协调、运用资源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通过此项目的实施,使集团、公司在小型医疗技术和设备上实现突破,从而提升企业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实验室国际化运行与管理能力,扩大集团的业务领域和市场范围,提高盈利能力,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推动产学研融合,创新赋能释放发展内生动力康婷集团始终秉承“诚实守信、求质创新、尊重科学、稳步发展”的企业文化,发挥技术先锋的作用和创新驱动的力量,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打造稳固的基础。康婷生物医学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4月18日,面积约3400平方米,总投资近亿元。为加速研究院价值转化,进一步为集团赋能,研究院充分贯彻“强体系、重落实”的管理理念,同时积极与各大院校开展交流合作,强力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研究院获批多个科研项目且顺利结项,并收获了来自多层面的认可与支持。2017年,研究院获批天津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9年,研究院荣获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在完成了科学管理体系建设的同时,研究院各方面的研究数据、成果也在不断积累。在短短六年内,研究院已有9项发明专利、176项实用新型专利获授权,并有51项专利申请已获受理,同时有9篇科研文章刊录于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正是这份对科研事业的孜孜不倦,研究院助力集团于2018年正式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2020年,研究院各小组先后结项《CAR-T细胞治疗B系淋巴瘤》《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效果评价》《干细胞生发剂治疗脱发》等多个科研项目,且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实验结果。接下来,研究院将启动干细胞临床研究备案工作,并同天津专科三甲医院进一步合作,从而加速促成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应用。在天津康汇医院的规划建设中,研究院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5000平方米,为研究院在细胞治疗、再生医学、生物美容、基因检测等领域深耕细作创新项目提供落地转化条件。康婷集团致力于在大健康领域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构建体现大健康产品特色和领域特点的协同高效科技创新产品体系,显著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关键技术突破,促进成果转化应用。面对“互联网+”新时代,康婷集团主动变革,在机遇和挑战面前转型,多措并举,牢牢抓住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借助互联网发展趋势,矢志不移地积极推动中国健康事业稳定、高质量的发展。●创新小档案2017年位于天津市西青区赛达医药产业园内的天津康汇医院筹备建设,占地192亩,规划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投资50亿元。2018年9月德国和国内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康汇德国科技研发中心的前期团队。2019年6月对心电信号采集、心电信号的无线传输以及终端信号处理等方面进行开发,在项目团队的集体努力下,交付两套原型机;在开源协议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传输协议;提出并申请五项专利。2020年5月外观专利、软件著作权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批。2020年6月29日钢结构首吊仪式圆满成功,天津康汇医院建设再上新台阶。目前,地下基础建设进度完成80%。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校对 翟永军
【环球网报道】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科技强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区,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出现了烂尾。总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未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李克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我们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就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当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谢。
6月5日上午,省委书记应勇深入技术交易机构、科研院所、高校、企业、众创空间,调研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应勇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充分发挥湖北科教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富集的优势,以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更多行业龙头企业、更多细分领域“小巨人”企业,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技术支撑。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市场应用,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好政府职能、市场功能、社会作用,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坚持需求导向,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促进“开花结果”湖北技术交易所采用“互联网+技术转移”模式,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技术交易全链条服务,其打造的科惠网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网上技术交易市场,每年服务高校院所、企业和政府部门近1000家,促进技术交易超40亿元。应勇首先来到这里,听取技术交易市场运作情况介绍,详细了解交易主体构成,强调要不断提高技术交易机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要坚持需求导向,充分发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应用,促进“开花结果”。加强基础研究,聚焦重大前沿,努力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中科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是中部地区首个创新研究院,这里研制的气体肺部磁共振成像系统成功“点亮”人体肺部,能获取传统医学成像手段不能呈现的清晰影像,疫情期间已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同济医院等投入使用。应勇与研发团队深入交流,详细询问自主创新、临床应用等情况,鼓励加快产业化步伐。走进精密测量院武汉量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应勇察看相关科学装置,听取科研情况介绍,希望中心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加强基础研究,聚焦重大前沿,努力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要做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一批优秀科学家。要加强校区、园区、社区融合联动发展,推动研究与需求、成果与企业充分对接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园依托学校优势学科,培育特色产业,园区企业与该校在项目研发及人才合作等方面关联度达67.5%。应勇听取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元元有关园区发展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介绍,并走进园内企业云岭光电,察看科技创新和产品生产情况。应勇指出,要加强校区、园区、社区融合联动发展,进一步加大开放与协同创新力度,加快发展科技金融,吸引包括风险投资等在内的更多市场力量、社会力量加入,推动研究与需求、成果与企业充分对接;要集中资源力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要强化产业链分工协作,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众创空间要进一步加强与市场专业企业合作,由小规模定制走向产业化光谷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众创空间是一家定位服务医疗器械创新创业的专业型众创空间,通过整合专家、技术、运营、设备、团队等方面优势资源,加速推动医疗器械科技成果转化,并已成功孵化20余家医疗器械创新实体企业。应勇详细了解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情况,与研发人员亲切交流。应勇指出,众创空间立足临床医学需求,加强联合科研攻关,将创意构想变为实际产品,再投入临床应用,形成了有效循环。要进一步加强与市场专业企业合作,由小规模定制走向产业化,通过大规模应用,使产品技术不断完善,努力成为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小巨人”。 副省长肖菊华参加调研。来源:湖北日报记者李保林、周呈思、陈迹转载编辑:吴非审校: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