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培养科研后备军,从本科生暑期走进实验室开始》,如下:6月底,西湖大学暑期科研实习项目开放报名,42个实验室共开放78个实习名额,实习期为4周,主要面向国内“双一流”高校及海外知名高校大二、大三本科生。高校开展科研实习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科技前沿知识以及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更能让有志于科研的本科生有更多途径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高校本科生,能在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说明我国具备科研潜力的年轻学子大有人在。需要注意的是,高校为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相关激励机制的出台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避免一刀切。浙江大学甚至提出要探索“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试点。再看看最近国家青少年大赛获奖的那些中小学生项目,一个个都是高大上的科研项目,甚至有的项目叫一个普通大学的教授都做不出来。而小学生的基础最多只有语、数,怎么可能具备处理复杂高精尖科研难题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如果说连小学生真能做出教授、博士都做不了的科研难题,要么说明我们的教授、博士太菜了,要么只能说是天才少年,俺更希望是后者,而非前者。国家培养科研后备军,不是从小学生抓起,而要从本科生抓起。本科生更方面基础知识已经具备,稍微训练和练习,就能很快上手解决一些常规科研难题。这一点带过本科毕业设计学生的老师,肯定深有体会,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问题网络上都能找得到,也能自学,所以现在的本科生可以说,平均的综合能力会比以前的本科生更加优秀一些。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本科生,能在知名期刊发表高质量的科研论文,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培养的顶尖人才也会越来越多。如果要有足够多的顶尖人才,还有一种培养方式是可以借鉴的,就是所有专业可以借鉴医学领域的“本硕博”八年制培养模式,从本科开始,就挑选出一批将来有希望以科研为终身事业的学生,组成一个新的班级,进行本硕博的一贯制培养,甚至到就业都能直接安排的模式,一方面可以保障学生安心学习,另外一方面可以有长时间和更早的科研训练和目标,这相比于其他普通本科生而言,是拥有巨大资源和时间优势的。
马上要面临投文章的小白一定一头雾水,究竟这件事有多难?且听小西聊一聊。小西目前是sci期刊的审稿人,目前已担任一年。根据自己审稿和投稿的经验,我为大家总结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期刊 期刊 期刊。这是投文章的重中之重。首先确认你选择的期刊是你所研究领域的人常常投的期刊,一类研究人扎堆投的期刊则表明审稿出结果快,命中率高。如何选择合适的期刊呢?首先根据平时积累的文献用文献管理软件总结出最常出现的期刊和作者及课题组。这个方法很讨巧,省时间。同时引用文章的恰好的审稿人的概率高。其次最好的方法询问课题组之前投文章是什么期刊,一个组的文章研究风格一致。之前能投中,这次也很大概率命中。最后从中科院文献分区的系统里输入你研究领域常常出现的词,自然会有相应的期刊出现。根据影响因子分成高中低三档最为备选。2 一定要抓住期刊关注的要点,这一部分在期刊首页投稿须知可以找到。如果不认真学习期刊关注的重点,并且文章的重点往上凑的话,很容易被打成没有创新型,想翻身很难。3 被拒的期刊还可以投吗?如果被拒稿的编辑理由还有可以更改的余地那一定据理力争一下再投一次,这样给编辑留下好印象。4 改文章改什么?你不得不承认 做出来同样的东西,有的人写出来的文章就是看起来更有深度。那究竟怎么改或者写的时候怎么构思。几个tips如下:研究深度加深,这部分可以涉及些计算类整篇文章主题统一,一只扣主题,不散。紧跟目前研究的潮流。今天投文章是一下小提示以上,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
刚发表的论文被撤稿近日,甘肃农业大学张文明团队在《Waste Management》 发表的论文被撤稿,而该篇论文刚刚在2020年5月4日被刊发,通过信息披露来看,该篇被撤稿的论文,期刊编辑给出的理由是重复发表的论文。该篇论文在影响因子更高的《BIORESOURCE TECHNOLOGY》曾发表过,对于科研期刊而言,在接受科研论文前强调作者未存在一稿多投的承诺书,因此被撤稿属于正常的行为,虽然《Waste Management》 的影响因子不高,但是最近几年的处于提升的期刊杂志,期刊编辑们对论文的质量和创新性有高的要求,对于这类一稿多投的作者,未来肯定会被封杀!SCI期刊数据库每年更新一般科研论文投稿,都会自行评估自己的科研论文能发表在什么等级的期刊上,如果被期刊拒稿后,才会考虑影响因子较低的期刊或听从审稿人意见而投稿更适合的期刊,对比《Waste Management》 和《BIORESOURCE TECHNOLOGY》的影响因子,虽然《Waste Management》 的影响因子相对较低,但是从《Waste Management》 历年影响因子的数据来看,属于一直稳步提升的期刊杂志,说明了该本期刊的主编和审稿人认真负责,而不像一些老牌期刊,虽然影响因子很高,但是却因为存在把关不严等原因,直接造成大面积学术造假的丑闻,最后直接被SCI数据库剔除出局!一稿多投的原因出现一稿多投的原因有很多,由于投稿存在各种的不确定性,一些科研学者为了在赶在时间范围内晋升职称,为了更快的让论文被期刊接收发表,他们会冒险把一份稿子投给多个期刊杂志,只要有期刊发表,他们就会在时间范围内获得晋升职称。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为了追求论文数量,多次投稿不同的期刊杂志,从而获得多篇论文的考核计算,例如,2020年国际科研打假学者BIK博士曝光国内科研学者8篇文章,不同作者,不同医院,不同癌症种类,不同蛋白表达,最后却做出完全一样的结果,意味着,拿着一份完全一样的科研数据结论,产出了8篇孪生论文,从这令人震惊的数据来看,发表这8篇论文的期刊质量并不高。然而在国内目前的职称晋升体系中,没有人会在乎论文的质量如何,只是单纯的数篇数,这也会为何国内学者会出现一稿多投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国内目前除了顶级高校对科研论文的质量有非常高的要求,普通高校和事业单位人员晋升,还是单纯的追求论文数量!
来源 | 山东农业大学校报编辑 | 学术君第一作者TOP期刊14篇,一区期刊6篇,五年他引11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1篇,SCI源刊物6个期刊的审稿人,十余项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奖励……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属于93年的博士生张程张程,男,1993年5月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17级土壤学博士研究生。2015年9月推荐免试进入山东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17年9月硕博连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朱鲁生教授。2019年10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加州大学河滨分校Jay Gan教授课题组访学一年。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张程是一位思想品德优秀,学习刻苦努力,科研创新能力强,组织管理能力高的全面发展的优秀博士研究生。他现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Top期刊发表SCI论文16篇,累积影响因子94.2。其中,TOP 期刊14篇,一区期刊6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近五年他引频次110余次。曾获高廷耀环保基金委博士生奖学金(全国每年20人)、国家奖学金、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先正达奖学金、山东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等十余项国家级、省级、校级荣誉奖励。01“做事先做人,成才先立德”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信仰共产主义,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思想,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他关注国家时事政治,思想上始终与党和国家保持一致。“做事先做人,成才先立德”,他时刻将这句话记在心间,践行脚下。他热衷实践、踏实肯干、乐于助人、无私奉献。本科期间,他参加“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作为烟台队队长,带领队员走访果园,利用自己的专业,帮助果农了解环保知识,同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志愿者,获山东农业大学“突出贡献单项奖”。他曾到校团委担任团委助理,协助老师更好的为同学服务。本科毕业之际,他由于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了学校的推荐免试资格,在本校继续攻读研究生,研究生期间,他曾担任校研究生会外联部部长,并获得山东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称号。由于在硕士期间取得的优异成绩,他成功获得了硕博连读的机会。攻博期间,张程一直担任实验室管理员。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协助老师们维持实验室的正常运转。他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实验室所有仪器、物品进行建档,责任到人;他还建立了实验物品购买登记、使用归还以及损坏档案,使实验室满足同学们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节约开支。 0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个人有了正确的理想信念,有了信仰的力量,就能不懈努力,执着追求。本科期间,他跟随诸葛玉平教授开展大学生研究训练(SRT),并担任主持人,这次经历培养起他对科研的浓厚兴趣。刚进入研究生阶段的他,便对科研中的一切充满着好奇与激情。好的团队离不开优秀的领导者,他的导师朱鲁生教授是一位科研学术能力非常强的老师,张程总说:“没有朱老师的悉心教导,就不会有现在的成绩。”朱老师每天扎根在实验室的科研状态,也成为激励他不断进取的动力。攻博期间的他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与机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吡唑醚菌酯和氟嘧菌酯在人工土壤和潮土中对蚯蚓的毒性效应与机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农药在小麦、玉米、苹果等作物内的传输与分布”、“旱地典型农药污染对土壤微生物和动物组成、结构和功能影响”等多项课题和研发项目。他现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6篇,并担任SCI源刊物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hemosphere等6个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期刊审稿人。多次将研究成果在“全国生态毒理学大会”、“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全国环境博士生学术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展示。他因科研上的优异成果,获得了“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硕士博士中期考核“优秀”、“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学术创新一等奖”、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等荣誉。 03“不误正业,全面发展”他追求全面发展,以丰富的兴趣爱好和乐于助人的行动充实自我。他经常活跃在校院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中,表演相声、小品、歌舞剧,跳街舞、参加健身操大赛等,曾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多次荣获“文体工作单项奖”。此外,他组建了山农第一个滑板协会;他参与组建了“静电”乐队,担任贝斯手;加入街舞俱乐部;加入院研究生篮球队等。他总是能以饱满的热情来对待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各项挑战,以真诚的心去关心、帮助同学。他开朗的性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他结识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过去属于历史,荣耀已成过去。”科研之路任重道远,他刚刚起程,希望他可以为科研事业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最后愿每一位硕博的科研路都能一帆风顺本文来源:山东农业大学校报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源。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谢宏彬教授团队在国际环境领域权威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Formation of Low-Volatile Procts and Unexpected High Formaldehyde Yield from the Atmospheric Oxidation of Methylsiloxanes"(甲基硅氧烷大气转化导致低挥发性物种及高产率甲醛的形成)的研究论文(DOI: 10.1021/acs.est.0c01090)。该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过氧自由基自氧化机制,阐明甲基硅氧烷大气转化会生成甲醛,增加其释放的环境风险。该研究不仅拓展了对大气过氧自由基化学的理解,还为甲基硅氧烷环境行为模拟和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谢宏彬,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2008年博士毕业于吉林大学,之后先后在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和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做博士后研究。2012年开始在大连理工大学工作。主要从事环境计算化学研究,使用计算化学手段研究化学转化机制和动力学,主要为新型材料设计和大气污染二次污染源解析提供理论支撑。近年来在国际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其中包括环境领域权威期刊ES&T及Atom. Chem. Phys. 8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获得辽宁省兴辽计划拔尖人才和大连市科技之星荣誉称号。随着对工业和机动车排放的化石燃料相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监管越来越严格,挥发性化学产品(VCPs)和它的大气转化机制在量化空气质量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挥发性甲基硅氧烷(VMS)是一类重要的挥发性化学产品(VCPs),可作为个人护理产品、家庭清洁剂、润滑油和硅酮聚合物生产的添加剂。全球VMS的年产量达200万吨,属于高产量化学品。如此高的生产量和在环境中的频繁检出导致工业界、政府和学术界高度关注VMS的环境风险。毒理学研究发现,VMS能造成内分泌紊乱、结缔组织疾病、不良免疫反应和致命的肝、肺损伤等危害。为此,欧盟REACH法规对VMS限制使用:规定水洗类化妆品中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含量须小于0.1%。加拿大环境部和卫生部则全面禁止使用VMS。由于高的蒸气压,超过90%释放的VMS停留在大气中,目前,检出的室内环境中VMS浓度范围是18 ~ 350 μg/m3,而户外浓度可达0.3 ~ 18 μg/m3。然而,VMS的详细大气转化机制目前仍不清楚,阻碍了对其降低大气质量及转化导致风险的全面了解。谢宏彬教授团队利用量子化学计算和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决定VMS大气化学的关键中间体,VMS过氧自由基的大气转化机制。分别选取来源于六甲基二硅氧烷和六甲基环三硅氧烷的L2-RSiCH2O2·和D3-RSiCH2O2·作为代表性的模型体系。结果表明,在低NO/HO2条件下,L2-RSiCH2O2·和D3-RSiCH2O2·遵循一种新的Si-C-O重排驱动的自氧化机制,导致低挥发性硅醇和大量甲醛的形成。在高NO/HO2条件下,L2-RSiCH2O2·和D3-RSiCH2O2·与NO/HO2反应生成有机硝酸盐、氢过氧化物和烷氧基自由基。烷氧基自由基进一步经过Si-C-O重排反应生成甲酸酯类化合物。预测的产物和以前实验检测到的产物一致,确认提出的过氧自由基和烷氧自由基的Si-C-O重排机制的可靠性。值得指出的是,以前的研究检测到甲醛的生成,但是如此高产率甲醛的形成是超出预期的,转化导致的甲醛会对室内甲醛污染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影响VMS释放的环境风险。本研究表明,无论在低或高NO浓度下,Si-C-O重排都是L2-RSiCH2O2·和D3-RSiCH2O2·反应的关键机制。特别是, L2-RSiCH2O2·和D3-RSiCH2O2·转化展现了一种新的Si-C-O重排驱动的自氧化机制,并伴随着甲醛的释放。Si-C-O重排主要是由于Si原子的独特性,导致Si-C键较弱且Si-C键的极性高于相应的C-C键。因此,可以合理地提出其他VMS相关的RO2的反应机理与L2-RSiCH2O2·和D3-RSiCH2O2·类似。更重要的是:甲醛的生成会增加室内甲醛的浓度,增加了VMS释放的环境风险。以室内甲醛8小时参考暴露极限(RELs)为标准,考虑两种VMS,在室内条件下,8小时可生成7 ppb的甲醛,占27%的RELs。该研究阐明VMS 大气转化所导致的环境风险,为它的环境行为模拟和风险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此外,其他大气有机污染物中会存在类似的比C-C键更弱且更具极性的X-C键 (X = P, As),可能也会存在类似于Si-C-O重排的新颖的大气转化机制。因此,有必要对此类有机污染物的大气转化进行更多的研究,以探索它们的大气归趋,进一步加深目前对RO2化学的理解。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博士生付自豪为该研究论文第一作者,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谢宏彬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兴辽计划拔尖人才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的资助。
相信对于很多的学者们来说,在发表论文的时候都是会想要自己的论文能够有特别大的影响力的吧,但是你知道吗?想要自己论文有价值,选择的期刊是有很大关系的,那么在什么样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比较有影响力呢?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全面了解一下。一、国外期刊很多科研工作者为了提高论文的价值影响力,基本会选择在国外期刊发表论文。国外影响力比较大的期刊主要包括:SCI、EI和ISTP,俗称国际三大检索。SCI是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的英文简称,全称ScienceCitationIndex,由美国一个牛逼机构美国科学情报所InstituteforScienceInformationInc出版。SCI推出后成为国内判断一个学者学术水平的一个标准,一些大学或科研所,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时候常要求在SCI几区几区发过几篇文章才行。对于SCI分区,靠的是期刊引证报告JCR(JournalCitationReports)提供的期刊影响因子,目前有两种分区方法,一是JCR自身分区,按照某一学科期刊影响因子从高到低排列,然后平均四等分;另一种是中科院的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参考3年平均IF,一分区是某学科影响因子前5%的期刊,二分区取5%-20%,3分区为20%-50%,4分区50%以后。《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Index是供查阅工程技术领域文献的综合性情报检索刊物。简称EI,1884年创刊,年刊,1962年增出月刊本。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编辑出版。每年摘录世界工程技术期刊约3000种,还有会议文献、图书、技术报告和学位论文等,报道文摘约15万条,内容包括全部工程学科和工程活动领域的研究成果。ISTP是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s的简称,ISTP中文名字叫:《科技会议录索引》,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本会议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管理信息、教育发展、社科人文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专业学科约占65%。ISTP是全球三大检索之一,被誉为全球核心,凌驾于中国的核心期刊之上。二、国内期刊国内方面如果期刊被CSCD、中文核心期刊目录、CSSCI,那么就可以认为期刊在它所属的领域是较为优秀的期刊。CSCD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ScienceCitationDatabase)的简称,学科范围:数学,物理学,力学,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生物学,农林科学,医药卫生,工程技术,环境,管理科学。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遴选,入选者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与CSCD容易混淆的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目前,许多学术期刊在申请基金、重要成果报奖时,一般对方单位要求提供的是CSTPCD检索系统的结果,CSTPCD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检索系统之一。《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CSSCI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formation)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是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刊,在国内社会科学领域一年能发几篇C刊就属于比较牛的作者了。基本上,科研工作者如果能将论文发表在以上期刊上,那论文的影响力就很不错了。当然,科研工作者发表论文时也不能盲目的追求某个期刊,一切要根据论文的实际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期刊才能有最好的结果。
近日,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李强、李洪森教授在顶尖期刊《Nature Materials》发表突破性原创研究成果,这也是青岛大学首次以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单位在该期刊发表科研论文。《Nature Materials》是由Nature 出版集团出版发行的全球著名的期刊,是材料、物理、化学等交叉学科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2019年影响因子高达38.887。李强,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新能源信息科学与工程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专注于开展自旋电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储能材料与器件等科研工作。近年来,主持或者参与国家省市项目2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在物理、能源、材料领域中发表论文70余篇。李洪森,青岛大学特聘教授、物理科学学院功能纳米材料与储能技术课题组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界面电荷储能、碱金属(锂、钠等)离子电池、铝离子电池、混合离子电容器等。近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合作发表SCI论文30余篇,被引用3800余次,H-index 29,ESI高被引论文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该项研究通过原位磁性监测技术揭示Fe3O4的额外容量主要来源,首次通过实验证实了空间电荷存储机制,明确了电子存储位置。研究突破了对传统锂离子电池储能方式(Insertion、Alloying、Conversion)认知,聚焦过渡族金属化合物储能机制研究,利用自主开发的原位磁性监测技术,基于自旋电子学理论揭示了过渡族金属化合物Fe3O4的额外容量主要来源于过渡族金属Fe纳米颗粒表面的自旋极化电容,并证明这种空间电荷储锂电容广泛存在于各种过渡族金属化合物中,其中费米面处3d电子高电子态密度发挥关键作用。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推进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比商业化石墨具有更高容量的负极材料正不断被探索。其中一些负极材料的容量超过了传统储锂机制(插层、合金化和转换)所预测的理论值。这一现象困扰了储能领域近20年,被众多国内外研究人员广泛关注。为了揭示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国际能源领域权威专家学者对该现象提出了多种不同理论解释,如电极表面电解质衍生层的形成与分解、含锂物质的氧化反应、空间电荷存储等。然而由于电极材料界面处的复杂性超出常规设备的测试能力,其蕴藏的储能机制始终处于争议中。为了解决这个科学争议问题,青岛大学能源物理团队师生历时三年有余,坚持不懈,从软件到硬件、从材料到器件、从理论到实验,多方面攻坚克难,最终取得突破性成果。该项成果的研究不仅为设计下一代高密度储电容能器件指明了方向,也为能源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测试分析技术,在产业化方面的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未来,青岛大学研究团队将继续聚焦探索解决储能科学中的焦点和难点问题,争取基于该项成果的具有超快存储且大能量密度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早日登陆国内市场。素材来源:青岛大学
厉害!据浙江农林大学消息,该校一名硕士研究生在过去的两年读研时间里,竟然发表了23篇SCI,其中12篇TOP期刊!这种成果是什么概念?相信大家都明白。这样的成绩,不仅超过很多厉害的博士,就连很多有多年科研经历的高校老师可能也不能比——你说厉害不厉害!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只是仅读了两年的硕士研究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他的分享吧:科研小白的进阶之路王汉伟,工程学院木材科学与技术专业2016级研究生。在校期间,班级综合成绩排名连续两个学年排名前三,并取得了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和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在就读研究生的两年里,王汉伟共计发表学术论文25篇,TOP期刊论文12篇,SCI收入23篇。其中,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论文10篇,SCI论文8篇,中文核心1篇,会议论文1篇。发表在ChemElectroChem(IF:4.446)上的1篇SCI论文被选为封面论文。王汉伟从小就对自然科学非常感兴趣,喜欢利用废旧物品DIY,变废为宝。他还喜欢看一些自然科学类的纪录片,里面一幕幕资源浪费的情景触动着他的心。他认真地说,“其实许多材料都可以进行再生,我希望通过科学研究,挖掘资源的特性,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他心底埋下的致力于新型资源研究的种子,在加入了孙庆丰老师的研究团队之后生根发芽。初接触科研,王汉伟自嘲为“科研小白”。他说道:“其实我是大四时才开始接触科研。那个时候很多东西都不懂,要慢慢摸索,多亏了孙老师循循善诱,耐心教导,鼓励我朝着自己的科研梦前进。”为了啃下科研这块“硬骨头”,王汉伟硬着头皮从零开始。从最基本的表现手段如PS,3DMAX,AI等学起,不断学习如何处理数据、看文献,为发表论文打基础。 每天的积累让他明确了科研方向,掌握了研究方法。王汉伟刚开始的研究方向是在木材表面仿生构筑磁性涂层,开发研究适合人居生活所必需的新型磁化木质基功能材料,赋予木材趋磁性功能与电磁屏蔽功能,使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基于这个这个方向,他开始不断尝试,每天早上8点到实验室,凌晨1点才结束一天的科研工作。谈到那个阶段的研究,王汉伟告诉我们:“因为是初学者,所以要比别人更加努力,每天我都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通宵也是常有的。”当时的实验需要严格地调控好温度和比例才能将两种材料结合起来,他尝试了不下百次才研究出了最佳温度和比例,合成了具有优良驱磁性和微波吸收性能的复合材料。超出他预想的是这个材料同时也具有超疏水、酸碱稳定、抗磨损等具有高实用性的附属特性。基于这个成果,他成功发表了SCI论文,也具备了基本的科研素质。披荆斩棘,永不服输此后,孙老师为他明确了进一步的科研方向:“能源和环境问题是制约着我们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迫切待解决的问题,你的研究方向可以往这边尝试。”有了孙老师的指点,王汉伟像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脉”,把研究方向转为从生物质角度出发,利用其天然结构和含碳的特性,将其转化为高性能的储能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他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将骨质材料、废弃蔬果等具有一定污染性或难处理的生物质材料转化为了高性能的碳质电极材料,实现了废弃生物质材料的高附加值的再利用,为环境问题和能源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一份力量。 科研路上,王汉伟有因为实验成功、论文通过而欣喜不已的时候,但更多的还是会经历一个又一个的“打击”:实验数据与预想大相庭径、实验停滞不前等各种困难接踵而至。但为了他心中的科研梦,王汉伟从不认输。“为了获取良好的实验数据,我连续工作了整整三天,每天都只睡3到4个小时,最终获得了质量大约为1.6毫克的电极薄片。” 科研需要敬畏之心,需要严谨认真,不断思考,不断尝试,还需要超于常人的耐心。科研就是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困难重重,但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拒绝“闭门造车”,开展团队作战沉醉于科研世界的王汉伟拒绝“闭门造车”,十分重视与其他学校的科研工作者交流学习。研究生期间,他参加了科研类的会议10余次,包括第十三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功能性木材基复合材料工程前沿技术研究会议、第二届中国绿色木业大会暨第十届中国木材保护工业大会等。“我每次都会抓住能出去的机会,积极交流学习。不仅能让我找到之前遇到问题的新思路,还能开拓眼界。”目前,王汉伟管理了学校实验室电池能源方面的科研团队。“团队作战,如何发掘每个人的长处,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科研任务,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新挑战。”他笑言。对于前来请教的学弟学妹,王汉伟可谓倾囊相授。去年,他帮助了一位大四的学弟顺利考上本校研究生,并带领他做实验,指导他写论文,帮助他开启科研的大门。谈到未来,他笑道:“我所有的成就感都来源于科研,未来我会继续把科研做好,不忘初心。”用青春致敬梦想,用奋斗书写华章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位优秀的小伙在科研路上一路高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来源:浙江农林大学新闻中心 文字 / 郭碧玮 夏雨波 杨丽青 图片 / 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 / 杨丽青
近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Current Biology发表了云南大学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与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及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完成的题为“一个寒武纪早期管居叶足动物”(A Tube-Dwelling Early Cambrian Lobopodian)的科研论文。在该论文中,研究人员揭秘了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形态奇异的火把虫实际上是一个为了适应底栖管居生活而丢失了身体后部腿肢的叶足动物,这也是动物进化史中出现组织器官适应性退化消失的最早的例子。马晓娅研究员的博士研究生Richard Howard为论文第一作者,马晓娅研究员和侯先光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火把虫(Facivermis)最早由侯先光研究员于1989年首次发现和命名,是寒武纪澄江生物群中比较稀有的一类蠕形动物,生活在距今5.18亿年前的海洋底部。该类动物具有一个细长的蠕虫状身体,身体前端具有5对触手,身体末端膨大。由于其形态怪异,三十多年来古生物学家对于该物种的分类位置和进化意义一直争议不断,早期研究认为其是环节动物、触手冠动物、舌形动物,或是从无腿的环神经类蠕虫向有腿的泛节肢动物进化的一个过渡类群。经过长年化石标本的积累,云南省古生物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新的化石标本里发现了与火把虫的身体保存在一起的管状构造,证明火把虫是一个底栖管居动物,而其身体膨大的末端起到了锚的作用将虫体固定在管内。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火把虫头部成对的眼睛等新的形态特征构造。结合这些新的化石发现,并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的方法,研究人员终于揭开了火把虫的神秘面纱。研究结果显示,火把虫其实隶属于寒武纪叶足动物的啰哩山虫科。叶足动物是一类已经灭绝的早期蠕形动物,俗称“有腿的蠕虫”。虽然叶足动物化石标本稀少,但对理解泛肢动物的进化历程却至关重要, 与现生的缓步动物门(俗称水熊虫)、有爪动物门(俗称天鹅绒虫)和节肢动物(如虾蟹、昆虫、蜈蚣和蜘蛛)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啰哩山虫科的叶足动物已经具备了比较明显的体区分化,主要表现为:身体前部的腿肢细长且带有刚毛,主要用于滤食;身体后部的腿肢粗短且带有爪,主要用于运动和攀爬。而火把虫则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模式,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个经营底栖管居生活的叶足类动物。火把虫在适应管居生活的进化过程中发生变异,丢失了身体后部原本用于运动和攀爬的腿肢,但保留了身体前端用于取食的腿肢。这也是我们目前所知的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组织器官适应性退化消失得最早的例子。寒武纪是早期生物多样性大爆发的一个关键时期,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原因是古生物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该研究证明即使在这么早的动物进化阶段,组织器官适应性退化消失的例子已经发生。研究进一步展示了寒武纪期海洋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而早期生物的适应性辐射成就了生物多样性的大爆发。来源: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新闻网 审核 | 李哲
近日,陕西科技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化学与材料院士创新团队"受邀在国际工程技术与材料科学领域顶级期刊《Small》发表题为"Ultrasensitive Physical, Bio, and Chemical Sensors Derived from 1-, 2-, and 3-D Nanocellulosic Materials"的综述文章。陕西科技大学为论文第一单位,轻工学院青年教师戴磊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课题组18级硕士研究生王岩为论文第二作者,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加拿大林产品创新研究院等为论文参与单位。该团队一直致力于包括纤维素在内的生物质基功能材料设计研发,在生物质多功能水凝胶、生物质碳储能材料及纸基功能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该论文首次从不同维度纳米纤维素材料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目前纳米纤维素(包括纳纤化纤维素,纳晶化纤维素及细菌纤维素)在传感器领域的研究成果,指出不同维度纳米纤维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进而强调了其对相应传感器设计及应用性能的影响。文章对不同维度纳米纤维素材料的优缺点及其在不同类别传感器中的研究进行了对比总结,指出了该领域现存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该篇文章刊出后被出版集团Wiley旗下网站Materials Views China及著名学术公众号X-MOL等相继报道,代表着陕西科技大学与其他国内外高校研究单位合作的新进展。此外,团队青年教师熊传银副教授在期刊《Composites Part B-Engineering》上发表的题为"The Recent Progress on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Graphene-Based Hybrid Structure for Supercapacitor"的文章刊出后受到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被选为ESI高被引论文。课题组18级硕士研究生李冰冰也参与了该项工作。该论文概述了近年来在制备具有微孔、介孔和大孔特征的三维自支撑石墨烯基多孔结构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三维多孔石墨烯基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指出了该领域现存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该文对生物质基多孔材料在储能领域的应用也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