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课题研究优化学校工作,专家指导提升科研能力金凤凰

课题研究优化学校工作,专家指导提升科研能力

课题研究优化学校工作,专家指导提升科研能力-----赵新亮博士莅临六实小指导工作 教育要发展,科研要先行。4月6号下午,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了“课题研究优化学校工作,专家指导提升科研能力”专题培训。学校特邀赵新亮博士指导工作,学校干部和班主任老师共同参会,会议由张晓燕主任主持。 在学校三楼会议室,张晓燕主任做了《小学教师学习素养提升的行动研究》的汇报。“研究和工作是教师成长的个体路径,我们要聚集主题,在研究上我们要以小见大,从点入手。”赵博士建议,学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从阶段性的团队建设入手,组建不同的团队,探索不同的路径,实现教师学习素养的提升。 随后,王敏主任做了《新时代小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路径研究》的汇报。赵博士对整体的路径设计给予了较高评价,并建议学在做好红色剧场、红色阅读、红色研学活动的同时,多从细节上下功夫,把每一件事情做实、做细,多出精品,多出成果。接着,黄涛副校长从学校如何通过抓好校本教研、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作业改革和创新评价等方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了《精致过程管理,谋求质量提升》的汇报。“学校要扎扎实实做好教学研究,并将教科研与教师学习素养课题相结合,让老师们既能上好公开课,又能写好案例分析。要构建好自己学校与课程体系,夯实基础,做出自己学校的特色。” 赵博士中肯地说。 “教学与教科研犹如鸟之双翼,不能厚此薄彼、顾此失彼。要想在教育教学的漫漫征途上走得更稳、行得更远,唯有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让教学与教科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第六实验小学校长张淑红在做《“三措并举”,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的交流汇报中表示。 在多媒体教室全体班主任参加的会议中,赵新亮博士针对如何写教育案例做了《学会撰写教育案例,讲好育人故事》的专题讲座,他结合着具体的教育案例,从教育案例的类别、结构、选题策略以及教育案例和教学论文的不同等方面,告诉老师们如何写好教育案例。赵博士鼓励大家要建立自信,大胆选题,敢于下笔,积极投稿。 针对赵博士的讲解,老师们认真倾听,感慨万分。于娟老师这样说:“赵博士,您做的报告,非常接地气,感谢您的指引。”李欣阳老师这样说:“听完赵博士的讲座,我受益良多。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便是教学反思部分。赵博士开篇引用了叶澜教授的名言,正如您所说,记录教学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策略,而且也为发表文章、课题等提供优质的案例素材,这确实是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感谢博士舍教,日后我也会努力向前辈们学习,坚持记录,提升自己。”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践行‘以科研为先导’的理念,发现真问题,选择真方法,解决真问题,借助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张淑红校长表示,为了让教科研更好地落地,提高教科研工作的效果,她提出了建成教科研工作坊的设想。 据介绍,近年来,第六实验小学高度重视教科研品质的提升,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教科研专业指导,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我们将以本次教科研活动为契机,充分学习领悟专家主旨报告和课题成果经验,做到研以为己,以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来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把握教育发展趋势,争做新时代专业型教师。 (图/文 张晓燕)

王浮

中国科研能力进入快速跃升通道

2010年至2020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301.91万篇,排在世界第二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1.94次,比上一统计年度提升9.3%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携带月球样本的嫦娥五号顺利返回地球,可高效获取全球范围高精度立体影像的高分十四号卫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新一代“人造太阳”放电,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华龙一号”反应堆并网发电,“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深达10909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日前发表文章称,2020年,全球饱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扰,但中国科技仍频繁发力,中国重大科技突破迎来井喷期。其实,《联合早报》网站文章描述的,只是中国过去一年在世界科研领域快速进步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中国研究者的科研兴奋点是什么?中国的科学研究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从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中国科技论文质量明显提高2010—2020年,中国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37170篇,占世界份额达到23%,排在世界第二位。2019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08种,比2018年增加了21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是中国“十四五”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的要求,以及科技部2020年印发的《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鼓励和引导研究者发表高质量论文,将成为中国科学界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但是,如何科学评价一篇科技论文的质量,一直是一道广受争议的世界难题。在众多争议中,论文发表后的被引用率,正逐步被国际学术界视为衡量一篇论文影响因子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2020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0年至2020年(截至2020年10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301.91万篇,继续排在世界第二位,数量比2019年统计时增加了15.8%;论文共被引用3605.71万次,增加了26.7%,排在世界第二位。虽然中国论文被引用次数增长的速度显著快于其他国家,但与排名第一的美国8045.38万次相比,差距依然不小。就篇均被引用率而言,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1.94次,比上一年度统计时的10.92次,提高了9.3%。这说明,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与世界整体篇均被引用次数13.26次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若进一步扩展横向比较的范围,记者发现,中国与世界主要科技大国的差距还不小。以2010-2020年间发表科技论文累计超过20万篇的22个国家(地区)作为参照,如果按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序,大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有13个。其中,瑞士、荷兰、比利时、英国、瑞典、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超过15次。而中国排在第十六位,仍远落后于西方传统的科技强国。当然,中外之间虽然存在较大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一年中国的科学研究没有进步。假设被当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高被引论文”这一评价指标(指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具有科学性,我们不妨把时间拉长到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段,进行国际横向比较。数据显示,2010—2020年,中国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37170篇,占世界份额达到23%,占世界份额较上一年度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排在世界第二位。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虽和排名第一位的美国75146篇有很大差距,但差距正在快速收窄,与排名第三、第四、第五位的英国29976篇、德国19397篇和法国12858篇,差距在拉大。与中国自身相比,入选数量较2019年统计时增加了20.9%。这表明:过去一年,中国科技论文的质量提升明显。这种进步,还体现在广受国际学术界认可的能反映世界科学最新发现和研究动向的热点论文数量增长上。这些在发表后两年间被引用次数排在各学科前1‰的热点论文,也被认为是最能反映世界科研前沿动向的重要风向标,对世界学术研究具有指针意义。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国际热点论文产量,在某种意义上能反映其对于世界前沿科学研究的贡献度。截至2020年9月,统计的中国热点论文数为1375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38.4%,排在世界第二位。同期,美国热点论文数最多,达到158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量的44.3%。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统计口径也反映出本统计年度中国在某些领域的高影响力论文有所减少。在本统计年度,发表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和《细胞》(Cell)三大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科技期刊上的论文,有6456篇,比2018年减少了185篇,其中中国论文为425篇,单就论文数而言,较上一年度减少了4篇。美国以2562篇,仍高居榜首。英国、德国分列第二、第三位。从世界各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收录中国论文总量变化来看,2019年,在世界178个学科领域155种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58290篇论文中,中国发表论文13068篇,比2018年增加1750篇,占世界的份额由上一年的18.4%增至22.4%,排在世界第二位;美国有19561篇,占世界的份额由上一年的35.8%降至33.6%。可见,中美差距有所缩小。从国际知名学术引文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种类的角度来看,中国科技期刊知名度和国际显示度在稳步提高。2019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08种,比2018年增加了21种;工程索引(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23种;医学索引(Medline)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22种。2019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领域排名前1/4的中国期刊共有16种,比2018年增加1种,影响因子进入本学科领域排名前1/4的期刊有69种,比2018年增加19种。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中国学科增多在高质量国际论文统计中,2019年中国工程技术、化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物理学和数学8个学科领域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在学科排名中列世界首位,较上一个统计年度增加了5个学科。与过去每年发布的国际科技论文统计的做法相似,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本年度发布的报告,仍然聚焦了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产量、影响因子和产地。从论文产出学科领域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管窥当年中国各学科的科研优势与短板。在本统计年度,哪些学科领域是世界科学界研究的兴奋点?在这些领域中,中国哪些学科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哪些学科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SCI为例,2019年SCI收录论文最多的依次是化学、生物、临床医学、物理、材料科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基础医学、地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技术等10个学科。其中,化学有61656篇,生物学有49850篇,临床医学有47683篇,物理学有36842篇,材料科学有34891篇,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有29619篇,基础医学有25740篇,地学有17549篇,环境科学有17462篇,计算技术有17098篇。这意味着化学、生物、临床医学等10个学科领域,是2019年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主要“兴奋点”。在高质量国际论文统计中,2019年我国工程技术、化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物理学和数学8个学科领域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在学科排名中列世界首位,较上一个统计年度增加了5个学科。其中,有4个学科生产的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占本学科世界份额超过40%,即工程技术领域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0.5%,化学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4.35%,环境与生态学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1.77%,计算机科学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1.16%。地学、药学、生物学和综合交叉学科4个学科领域排名世界第二。从论文引用率来看,我国的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等3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一位,农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地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等9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二位,综合类、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3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三位,免疫学排名世界第五位。与前一统计年度相比,7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频次排位有所上升。这些学科高质量论文产出数量、影响力的快速跃升,表明中国学者在化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12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已进入世界科学研究的第一方阵,具有比较明显的学术优势。这一判断,在其他几个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引文数据库中也能得到印证。依据目前反映世界生物医学领域较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医学索引》数据库(网络版),2019年收录世界科技文献总数为124.95万篇,其中中国科技文献数量为22.24万篇,占世界总数的17.8%,比2018年增加18%。在收录的中国科技文献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遗传性、药理学与制药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心血管系统和心脏病学等10个学科的文献最多。这意味着与这些学科相关的科学问题,或是2019年中国学者研究比较活跃的领域。事实上,各类国际重要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中国学者在相关学科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活跃度。根据《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数据库)2019年收录的世界重要会议论文分布状况,2019年,共收录中国作者论文7.09万篇,总数占世界的13.2%,比2018年减少3.8%,排在世界第二位。这些论文是中国科技人员参加在90个国家(地区)召开的2153个国际会议的成果,其中,发表的国际会议论文最集中的10个学科分别为: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临床医学,计算技术,物理学,基础医学,能源科学技术,地学,材料科学,化学和机械工程。若在每个学科领域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划一条线、将高于均线的论文称为卓越论文,2019年分布在医学领域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较多,数量达到1万篇以上的学科还有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计算技术、地学、基础医学、农学、物理学、药学、中医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技术以及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13个学科。通过比较国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三大主要论文数据库,我们不难发现,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计算技术、地学等学科领域,是2019年度中国乃至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在包括管理学、图书情报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以及空间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与世界主要的科技强国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发表卓越国际论文的地区分布来看,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湖北5个省市发表数量达到2万篇,既是卓越国际论文产量比较集中的地区,也是国际论文影响因子较大的地区。其中,北京发表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最多,达到6.2万篇。这种分布态势,说明一个地区国际论文的产量和质量与该地区高教资源、科研院所布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本统计年度中最惹眼的是,2019年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最多的世界高校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4所中国高校进入前十。其中,清华大学以发表2420篇位居世界第二,发表的论文占世界的1.3%。排在首位的哈佛大学有4413篇,占2.3%。可见,中国高校科研实力有了明显提升。知识创新的国际合作步伐明显加快据SCI数据库统计,2019年收录的中国论文中,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为13.01万篇,比2018年增加1.93万篇,增长17.4%。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水平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仅2020年1—5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研究,有34%属于跨国合作。这只是中外科学界开展合作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像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大科学计划,都有赖于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国界的合作。从国际合著论文的数量和学科分布状况,我们大致能看到中国学者广泛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以及大科学项目的身影。据SCI数据库统计,2019年收录的中国论文中,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为13.01万篇,比2018年增加1.93万篇,增长17.4%。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6.2%。2019年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共计96157篇,占中国国际合著论文总数的73.9%,合作伙伴涉及167个国家(地区)。从国际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来看,中国国际合著论文较多的学科,主要是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和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等。这表明,这些学科领域是目前国际知识界比较关注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度国际大科学的研究领域,以中国科研人员为第一作者的国际论文数量虽有所增加,但在中国科研人员参与生产的所有论文中占比仍较低。在2019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0人、合作机构数大于150个的论文共有262篇,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量大于50个的论文共计784篇,比上一年增加201篇,涉及粒子与场物理、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等学科。其中,中国机构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为94篇,包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61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主持的电子—正电子湮没中重子—反重子极化和纠缠研究,吸引了德国、美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意大利、土耳其等8个国家、80个机构参与。从合作伙伴来看,在中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的9.61万篇合著论文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日本是中国学者最主要的6大合作伙伴国;在中国参与工作、其他国家作者为第一作者的3.39万篇合著论文中,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是中国学者的主要合作伙伴国。数据变化的背后,一方面说明中外学者之间自发的常规合作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基于国家层面、致力于参与国际大科学和大学科合作、探索人类重大科学问题的国际合作能力明显增强。成果转化率仍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2019年,中国高校获得约8.5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中国(不包含外国在华机构)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的23.7%。欧洲专利局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该局在2019年收到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共计12247件,较2018年增长29.2%,增幅位居十大专利申请国之首,成为欧洲专利局继美国、德国和日本后的第四大专利申请国。中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电机、仪器等领域。欧洲专利局主席安东尼奥·坎皮诺斯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在专利申请领域的长足进步,凸显了中国在促进研发方面的持续努力,这也是中国依靠创新驱动经济的有力例证。通过纵向分析近10个统计年度,我们发现,由基金或项目资助推动的知识创新,成为推动我国国际论文产量和质量提升的重要牵引力。2019年,国家各级基金或项目资助产出中国国际论文42.48万篇,其中高校占84.92%,研究机构占10.59%,主要分布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地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技术领域。就论文产出质量来说,高校依然是卓越论文的贡献“大户”。根据本年度SCI的统计,2019年,中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44.7万篇,高校占比为85.87%。分析本年度的统计数据,过去一年虽然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但成果转化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若以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或机构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为观测点,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援引经合组织2020年11月13日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发明人拥有的三方专利数为5323项,占世界的9.3%,相较于2019年上升1位,排在世界第3位,仅落后于日本和美国。从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的机构类型看,2019年度,中国高校获得约8.5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中国(不包含外国在华机构)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的23.7%;研究机构获得约3.3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比为9.2%;公司企业获得约20.7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比57.9%。这表明,在新工业革命兴起及世界范围的产业转型过程中,公司和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而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作为科研成果产出“大户”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成果转化方面的“短板”明显。事实上,专利数量不断刷新的背后,是中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过去五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从全球来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2019年高校研发经费达到126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1%。在持续高投入的拉动下,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但是,与国家巨大的科研投入相比,我国科研存在一个明显的发展悖论。我国已经拥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但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尚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此形成了一种怪象:一方面,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每年产出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我国企业并没有将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成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可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既是中国开创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接下来,如何改变创新载体分散、重复的局面,整合各方资源,使科研成果能顺利实现产业化应用,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入科技强国的最终时间表。《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30日第4版 作者:本报记者 柯进

年饥

专家引领助提升 潜心科研促成长——沙田学校开展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讲座

教育科研需要教师的潜心研究,更需要专家的引领提升。为推动学校科研工作发展,提升我校教师科研能力,指导教师们申报课题立项。近日,沙田学校邀请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陈进老师开展了一堂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培训讲座,全校教职工参与了本次科研培训。陈进老师以《教师研究——课题研究的过程要求》为题,带领老师们从认识规范的课题研究开始,明晰了从申请课题到完成结题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对于一个课题的“课题之眼”——题目,陈老师则列举了大量真实的课题题目,通过严谨细致的逻辑分析,引领老师们共同参与选题的评价与修改,帮助大家在实践中掌握“选题的标准”“题目的表达”“多概念关系的理清”中的九大注意点,学会使用“题目拟写的通用格式”,保证了题目语言的规范与精炼。整个讲座深入浅出,内容详实,案例丰富,既解决了部分老师实际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惑,又启发了更多老师认识与走进科研的思路,在场的老师们全情参与,提升了科研能力。最后,汪燕萍副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为老师提供专业的科研指导与服务。希望我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能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主动开展课题研究,共同开创我校教育科研的新局面。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来源: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网站】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抓放爱

陕铁院组织2020年科研能力提升宣讲活动

由学校科技处组织,以“送课上门”的形式深入到各二级单位进行宣讲,最终实现对二级学院、基础课部、体育教学部科研人员的全覆盖。第一轮由科技处赵晓玉老师主讲,主要宣讲内容是各级各类纵向课题(项目)的申报、评审、立项环节的科研管理,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政策和误区;第二轮由铁道装备制造学院李宏、科技处庞维福老师主讲,李宏结合自己经历分享了发明专利撰写的经验,庞维福从横向科研项目“四技合同”入手,向全体教师讲解了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相关横向科研项目的管理政策,同时对横向科研项目结题、结余经费转化及专利申请管理进行了解读;第三轮由财务处副处长于洛老师主讲,主题是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报销时发票分类汇总、验证发票真伪、公务卡使用、从财务报销人员的角度来阐述科研经费报销时的高频误区等。通过科研能力提升宣讲系列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对科研管理政策、工作流程的了解,培养了教师专利撰写的业务能力,规范了教师科研经费的报销。(庞维福/文 图片来源二级部门)于洛老师授课现场李宏老师授课现场庞维福老师授课现场赵晓玉老师授课现场

八佰棒

科研增效能 培训促提升——任城区举办“立学讲堂”第十八讲教科研暨“三名”工作室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新学期、新气象,砥砺奋进再起航。为提高全区教体系统学习教科研理论知识,熟练掌握教科研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能力,促进任城教育高质量发展。3月5日,任城区“立学讲堂”第十八讲教科研暨“三名”工作室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举行,区教体局党组成员、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刘辉主持。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分管负责人,全体教科研人员和任城区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导师及成员420人余人参加。培训特邀济宁市教科所所长刘绪菊采取案例分享的培训方式,做了“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的专题讲座。针对目前任城区教育科研现状,从“什么是教育科研?为什么做教育科研?怎样做教育科研?”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并指出新时代教科研人员应具备的五个标准,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优秀的教学业绩、深厚的教育情怀和崇高的使命担当、深刻的学科整体理解和认识、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专业能力、强大的学科研究能力和引领能力。讲座高瞻远瞩,既有最新的国家省市教育政策解读,又有可具体操作的实际案例,既有前沿的理论引领,又有科研方法的具体指导,为参会人员指明了努力的方向,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培训结束后,刘绪菊与区教科研人员开展了互动交流,对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解惑。刘辉要求大家,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认真领会,不断反思,静下心来教学,潜下心来研究,把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把问题作为课题,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把问题形成课题,以课题研究为平台,形成课题成果的推广。在课题研究中不断解决问题,提升自身教科研能力,助推学校发展。希望任城区教科研团队和“三名工作室”的导师发挥专业引领和指导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引路导航。此次培训,让所有参训者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为全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张素娟)【来源:任城区】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厦门大学“十三五”期间科研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十三五”期间,厦门大学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聚焦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建设主战场,产出一批高水平和高显示度科研成果,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单位累计在Nature、Science、Cell正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篇,自然指数居全球第57名,比2015年提升了63名。围绕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及区域重大需求,通过协同攻关,建设大团队、打造大平台、承担大项目、争取大资源、作出大贡献。

护花铃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着力提升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有效科研、为青年教师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等举措,着力提升青年教师教科研水平与能力。注重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学校将青年教师站稳讲堂作为教师成长第一步,所有新进教师须全部参加教师入职培训,并通过组织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过关、“推门听课”、评选“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活动,以及开展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优秀教案评选,请进企业、行业精英开展“职业发展论坛”等措施,促进新任教师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岗位需求,站稳教学讲台。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学校积极拓展培养培训渠道,大力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工程,通过探讨博士培养计划,引导博士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采用“以老带新”和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锻炼,提升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连续两年学校实施“课堂教学质量年”“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构建优良教风学风为工作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引导青年教师开展有效科研。学校以智能制造优势、特色专业为基础,重点研究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研究项目。发挥科研对“个人提升、学院发展、专业建设、学校发展”有效作用,积极引导推进教师走进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找准课题和研究方向,服务地方企业发展。抓好科研项目和科研奖励申报,实施科研成果动态监控,建设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和科研经费管理长效机制。搭建青年教师技术服务平台。学校成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科研团队建设管理。探索团队建设模式,研究出台了《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实施办法》,促进跨学科式团队的构建。搭建科技服务平台(实验室),做好各类科技平台的管理工作。建设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等科研基地,反哺教学,助推专业升级。支持团队以科学研究为基础,以应用推广为载体,以师资队伍成长为目标,开展专项研究与技术攻关。加强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通过教育教学专家师德师风专题讲座,大国工匠走进校园交流会等有效途径,创新师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利用教师节等节日,通过多种形式,集中宣传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努力营造崇尚师德、争创师德典型的良好环境,提升青年教师师德师风水平。【来源:江苏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木曜日

国产化妆品的机遇与挑战:提高科研能力是真正出路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成功迈入化妆品消费大国的行列,其消费水平已超越欧盟、日本,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化妆品第二消费大国。消费力提高的同时,企业的生产力也在同步上升:面对纷至沓来的外资妆企的竞争,国内化妆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到2019年,我国已有近5000家化妆品生产企业。随着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和流量时代的到来,不少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品牌和产品进行推广营销,殊不知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行为: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化妆品企业研发投入不足,企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亟待提高;与国外相比,产品同质化问题较为普遍,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创新能力还跟不上市场变化。要想打破僵局,提高内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内的各大企业更需要从营销概念导向转向以科技研发为导向的专业化布局。以科技研发为导向,做微生态护肤时代的先行者随着疫情对各行各业运营端和消费端的双重冲击,化妆品行业迎来了去旧迎新的大洗牌时刻,传统消费理念受到了质疑和挑战,外资大牌不再受到追捧,而“微生态”、“皮肤屏障”等注重功效的护肤概念热度持续上涨。在化妆品行业全面遇冷的2020年,福瑞达美业却迎来了逆势增长,以福瑞达美业旗下品牌“瑷尔博士”为代表的微生态科学护肤领域成为一大新兴趋势。近日,福瑞达旗下品牌瑷尔博士,联合聚美丽与CSDCMA皮科时讯论坛,在上海共同举办了首届《皮肤微生态首届美妆&皮肤科医生跨界大会》。本次会议囊括了皮肤科专业学术交流,以及皮肤科与化妆品的跨界合作探讨,开启了美妆行业一个新的探索篇章。对比其他注重营销技巧及过度包装技术的国货品牌,瑷尔博士作为福瑞达旗下专注微生态护肤的品牌,依托于国家级新药大平台——山东药学科学院、拥有核心专利技术,对于微生态领域的研究具有先天的研发优势和核心的科技竞争力。会中据负责人透露,早在2018年瑷尔博士就以药企的研发水平在微生态护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发,积累了许多试验数据;同时,品牌成立前,团队就提前与皮肤科医生展开深度的交流与合作,意在将微生态护肤的技术理论基础建立起来,达到技术端和研发端的互相融合,从而实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作为国内化妆品行业以科研为核心力量的领军企业。药企背景深耕细作37年,以科研实力取得累累硕果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1-7月“国潮”关键词搜索同比增长392.66%,消费者对国货的消费倾向与信赖大幅上升,中国企业迎来打造本土化妆品大牌的最佳时机。在这样的机遇中,一个有实力的品牌比一个会营销的品牌,更能经得住市场的筛选和考验。福瑞达美业通过细分市场多元化布局,现旗下已拥有专研玻尿酸护肤的“颐莲”,专注肌肤微生态科学护肤的“瑷尔博士”,高端量肤定制品牌“善颜”,专注敏感肌护理品牌“诠润”及主打Z世代奇幻U次元的彩妆品牌“UMT”等多个品牌,深入化妆品市场多个细分领域。作为产量高、消费高的化妆品生产大省,近年来,山东省大力实施质量强省和品牌战略,打造山东品牌高端化新优势。山东省皮肤护理技术工程实验室、山东省透明质酸钠及其衍生物工程实验室两个实验室于近期被省发改委认定为山东省工程实验室,在技术研发、人才集聚、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拥有30多年的药企研发背景、依托生物发酵技术的大健康产业集团福瑞达,旗下颐莲、瑷尔博士等新老品牌都获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瑷尔博士成立一周年便跻身于天猫618总榜单前10的美妆品牌,一年内的总销售额也完成了从0到破亿的增长,线下也拥有100多家单品牌门店。可以看出,在热度居高不下的化妆品消费浪潮中,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才是真正的出路。【编辑:吉翔】 【来源:中国新闻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破除“SCI至上”关键是提升科研细分评价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破除SCI(包括文科的C刊、核心期刊)至上的错误科研评价倾向,继续受到关注和热议。笔者以为,对此的讨论应从“是否应破除”深化到“如何破除”的层面,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操作性解决办法。而其最关键的是提高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细分评价能力,也就是运用复杂性思维,依据评价对象和目的不同,选择和运用适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论文评价无疑是最重要的评价方式之一,但有其适用范围。有些科研工作重在实绩,成果涌现在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或表现为文化艺术产品创造,可能参考和凝结了许多论文成果,但它本身无法也无需用论文表达。在适用论文评价的领域,也依然有“细分”的必要。除了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之外,还应注意到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有较大区别。创新研究往往诞生在学科交叉地带,而大部分学术期刊根据现行学科体系设立,这就容易造成跨学科研究的论文发表难,故应充分考虑创新研究的特点,一文一议,对论文质量进行多学科专家“会诊”。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把对科研工作者的综合能力的评价和对某项课题承担能力的评价区分开来。有的高校,只问论文刊发的刊物是否“核心”,不问文章内容;另一些高校,又要求发表具体专业的论文,科研评价时才“算数”。前者或是科研管理的懒政,或是应付各种考核、排名的无奈之举;后者限制了学者的研究兴趣,扼杀了思想火花的迸发,事实上,高精尖的研究成果,往往有赖于有着广博兴趣的大脑。一位地质学专业的学者,如果凭真本事在文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恰说明这位学者文理兼修、综合学养较高。不过,如果他以若干篇文学论文为依据,申请地质学的科研课题资助,那就需要认真考量,一题一议,合理研判申报者是否具备完成课题的学术储备和能力。科研评价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只有评价细分,引导才能精准,真正评出成果、评出人才。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把评价当作一门科学来看待,尊重科研规律。从事科研评价者未必是全能的专家,却应成为善于品鉴的“美食家”。如此,科研人员才能安心工作、展现成果,实现人生抱负、奉献国家社会。(胡一峰)

不贱佞谄

关于科研的那点事儿

作者:王从彦前几日,本人受学院之邀关于科研的一些问题的回答。粗浅之见,仅供参考。Q1:能否请您跟大家谈一下您对科研的理解?王从彦:我个人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是一种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寻求规律、解决问题的活动和行为。科学研究区别于其它的的人类活动和行为之处应该在于科学研究要讲究创新性。比如,仅仅重复别人已做过的研究验证一下只能叫实验,不能称作科学研究。但是在重复别人已做过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新的现象和尚未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巧妙的思路设计和精准的实验验证破解了新的现象和尚未解决的问题,那么,这就是科学研究了。再比如,我们发现了一种环境污染物新的存在形式或者迁移途径,亦或者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产生环境生态毒性新的作用机理,这就是创新。我个人认为科学研究的核心应该是科学问题。也就是我们的科学研究应该是以问题为导向,也就是说你的科学研究解决了一个什么样的科学问题,可以是理论层面的突破,也可以是应用层面的创新。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应该是包括三部曲,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个人比较认同科学研究应该走“小题大做”之路,或者说“小题深做”,亦或者“小题精做”,也就是通过小问题的破解来阐明大道理,从而实现以小见大。一个科学研究只要能够透彻解析一个科学问题、找到其内在规律、阐明其驱动机理即可,然后升华到一定境界的学术理念和科研思想的概况与总结,也就是科学研究的核心要聚焦。科学研究的软肋就是切记面面俱到,本来是想什么都要解析透彻、阐明清楚,最后可能是没有重心,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其实,科学研究并不是什么神圣或者神秘的东西。只要大家有勤于发现问题的眼睛,有勤于查阅文献的双手,有勤于思考的大脑,人人都可以从事科学研究。特别是有很多同学将来要读硕士,甚至还要进一步深造读博士。不管是硕士还是博士,其重心就是科学研究,特别是通过强化专业知识学习和储备,全力提高自身科研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做到科研思维全方位多角度、科研水准聚焦内涵深度,从而具备坚实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能力,形成清晰条理的科学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Q2: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科研历程吗?王从彦:蓦然回首,一路峥嵘,时光似水,岁月若梦。自从我2011年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到今年已整整十年了。十年以来,本人的研究领域聚焦以入侵植物主导的生物入侵为代表的生物安全问题,重点解析并阐明入侵植物的环境生态效应、环境生态风险等级及其成功入侵的驱动机理。俗话说十年可以磨那么一把剑。但是很遗憾,说来也很惭愧,本人花费了十年的时光也并未在入侵生态学领域磨出一把什么像模像样的剑,更不用说磨出什么可以金光闪闪、降妖除魔的宝剑。至于“霜刃未曾试”更不曾触及。其实,有时候,我们这边也曾经做过的很多科学研究也并未得出比较令人满意的结果或者是直接遭遇滑铁卢。要么是再从头再来,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摸索设计路线和实验方案,如果还是不行,只能忍痛割爱,最后只能换一个新的角度和思路从其它的切入点开始新的征程。科学研究就像摸着石头过河一样,你永远不知道踩哪一块石头才能不掉进河里,而是走到河的彼岸。所以,我们在科学研究的时候,成功也罢,失败也罢,要顺其自然,更要做到“失之坦然,得之淡然,争之必然”。但是,若失败了,我们要学会总结,“入山问樵、入水问渔”,通过思路的审视和设计的反思,我们才能吃一堑长一智,最终实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目标;若成功了,我们要学会升华,通过问题的凝练和理念的阐释,我们才能拾级而上,从而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Q3:您在遇到科研中的难题和挫折后仍然在坚持的动力是什么呢?王从彦:这些年来,本人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其实遇到过很多难题和挫折,有的诸个破解了,而有的仍需悬而未解。之所以能够坚持下去,应该说有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既有外部环境的,也有自身内在的。外部的因素有很多,方方面面,就不谈了。自身内在的驱动力基本上主要是源于外面强大的竞争压力,我们必须要迎头赶上,要知道别人在科学研究的大道上是跑步前进,而我们还在小步趋行甚至是原地踏步,最后只能落在别人的后面。弱肉强食作为丛林法则,在科学研究领域中也是基本上行得通的。只有我们做大做强了,才能形成强有力的学术辐射力。不然,我们只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此外,自身内在的驱动力还包括把自己的科学研究当成一种爱好、一种兴趣的成份。我们只有把科学研究当成一种爱好、一种兴趣,才能把科学研究当成一种事业、一种追求,从而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奉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丽中国梦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特别是我们是环境专业的同学们。而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不仅关乎环境质量、生态水准,而且事关经济发展、人民健康、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国家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美丽中国梦,就需要千千万万个我们去拼搏、努力,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保护好我们国家的环境安全和生态屏障。Q4:您是否可以为那些想搞科研或正在搞科研的同学提一些建议呢?王从彦:希望同学们记住一点,没有人可以随时随便成功,不过是风雨兼程。对于将来立志科研的同学们而言,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同学们将会遇到很多拦路虎,而且很多问题也非常棘手。而在科学研究的道路如何破解难题进而实现打怪升级不仅考量我们的智力,更考究我们的三心,即:信心、耐心和恒心。科学研究靠的从来不是智力,或者说智力根本不是决定性因素。就像著名的科学家施一公也认为“无论什么学科,研究生最不重要的素质就是智商”。换言之,对于科学研究而言,情商要比智商更重要。因此,希望同学们不忘初心,不负韶华,逐梦扬帆,砥砺前行,一旦认准了方向,就要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哪怕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也要硬着头皮“吾将上下而求索”,就像入侵植物那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占领更多的领地为终极梦想而孜孜奋斗!正所谓:“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生活给了你什么和给不了你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什么选择这条路以及如何走完这条路…记住一点,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所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和“知行合一、有始有终”的信念,争取使自己的科研水准和人生高度实现新的突破和提升而励志前行。总而言之,只有那些保持一步一个脚印的做事风范和风雨无阻勇往直前的前进动力的同学们最终才能感知马到成功旗开得胜的喜悦幸福,才会享受到通过自己的辛苦奋斗和艰辛努力最终破解科学难题的凫趋雀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