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了解专家的评价内容!之三:科研能力爱魔方

如何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了解专家的评价内容!之三:科研能力

前面我们说过,专家在评价一篇论文的质量时,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综述与选题、知识与能力、科学态度与写作水平。今天,我们来介绍什么是“能力”。这里的“能力”指的是“科研能力”。关于什么是科研能力,网上的回答五花八门。有的说科研能力是“单纯依靠做科研谋生的能力”。有的把科研能力分解为“学习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还有的把科研能力分4个层面,“第一层是素养,第二层是敏锐,第三层是交流,第四层是世界观”。这些回答都不能让我满意,因为:一,它们没有全面指出科研能力的组成部分;二,它们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这些能力与科研有关。我也问了一些做研究生导师的同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但三言两语之间,大家都不能够解释清楚。我想,这可能就像回答“数学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有的人是自己不清楚所以说不清。有的人是自己清楚,但是由于许多不易说清楚的概念混杂在一起,很难短时间内整理清楚并讲明白。虽然很难解释清楚,但是也并不是不可能。下面是我自己整理的答案。希望大家读过这篇文章之后,把自己论文的内容和科学研究的步骤进行对比,看看你都运用了哪些科研能力。1、什么是科研能力?我觉得,在“科研能力”这个词当中,“科研”是修饰“能力”的,所以科研能力应该指的是与“科学研究”有关的能力。那什么是科学研究呢?科学研究是一种寻找答案的方法,它比其他方法更加可靠,被科学家们广泛应用。我在文章研究生三年做什么?搞研究!什么是科学研究?中对科学研究的概念及步骤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有实例解释。因为科学研究是一种寻找答案的方法,所以我认为,科研能力就是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寻找答案的能力。那么在用科学研究方法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到底都涉及哪些能力呢?2、科研能力的组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科学研究的步骤,通过分析每一步需要用到的能力,来判断科研能力具体包括哪些内容。1)根据现有事实提出假设你的研究需要有一定的创新,而假设是可以体现出选题新意的地方(见文章如何写一篇合格的学位论文?了解专家的评价标准!之一:选题)。因此,在提出假设这一步中,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此外,从问题出发提出假设的过程,你是在作溯因推理。为了保证推理的合理性,你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另外,可能已经有别人尝试回答同样的问题了,这时你需要应用批判性思维能力来分辨他们所给答案的合理性。2)从假设中提出若干推论推论是从假设演绎推理出来的,你想通过验证推论的真假,来判断假设的真假。这里,你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来保证从假设推出的推论是合理的、全面的。3)根据推论设计并实施观察或实验在验证每个推论时,你需要设计观察或实验,来收集材料或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具备根据研究方法的知识来设计观察或实验的能力,也就是实验设计能力。同时,你需要具备运用专业知识来实施观察或实验的能力,例如根据行业规范来测试试样的某个指标,也就是动手能力。4)分析观察或实验结果得到结论观察或实验的结果常常是很多数据,你需要运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获得结果,例如运用统计学知识进行方差分析。这种能力属于数据分析能力。接着你需要运用归纳推理,根据分析结果推出数据所表明的意思。在这一过程中,你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来确保你所得结论的合理性。5)比较观察或实验结论与所提推论,验证假设在这一步,你把经过观察或实验所得的结论,与之前提出的推论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结果来决定是支持、抛弃、还是修改假设。这时,为了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你所做判断的合理性,你需要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从上文可以总结出来,科研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了解了什么是科研能力,下一次我们来看一看评审专家是如何评价这些能力的。本文作者学亦思,关注研究生阶段的师生关系、科学研究、论文写作。

凹凸

关于科研评价我们总结了这些干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这为评价体系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其深刻内涵就是强调科技评价要回归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本源,要把科技人员从不合理的评价体制中解放出来。现行我国科技发展需关注的问题可归纳为:一对矛盾——我国的论文数、论文引用数、专利数等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创新能力却处在二十位左右;两个软肋——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鲜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两个偏差——价值偏差(把帽子和论文等手段当作目标来追求)和行为偏差(浮躁与功利倾向)。要充分认识到评价体系改革的全局性、过程性及复杂性。这需要从全局的视角谋划“破”与“立”问题。来源:锐动源

变身计

科研评价体系如何改进

烈日炎炎似火烧,科研评价话题的热度与室外的温度不相上下,焦点迭出。一个月之内,两个为科研人员“松绑”的文件出台:7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7月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切实精简人才“帽子”,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集中清理。这些新政策在科研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某研究所工程师李先生说:“最近连续出台了多项措施,能感到科研人员很受重视。”论文、职称、学历和奖项,被奉为评价科研工作者的“硬通货”,更是其科研活动的“指挥棒”,事关科研人员的声誉、收入和前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位科研人员,尽管他们因所处层次、单位性质以及领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不同程度遇到“四唯”问题。不止一位科研人员表示:科研本身有自己的规律,不能用计数的方式和计件的方式去衡量科研人员的能力和科研质量。段先生是北方一家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所在的单位根据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考核科研人员绩效。有的同事在发表论文时就算了一笔账:按照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排序,投稿时从高往低,甚至不惜错过论文发表的时效性。“在科研水平相对弱一些的地方,用奖金来刺激科研人员多发论文。”他说。同时,段先生也认同现行评价规则中的合理性:“影响因子和论文的价值不能画等号。不过从统计的角度来看,不得不承认,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的质量是比较好的。”而相比于这些科研人员,另外一些人又有着截然相反的苦恼。北京某高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讲师告诉记者:“我们不是太唯SCI,而是太不唯SCI。标准太低、水分太多。”一些科研人员对评价标准“感情复杂”:一方面,“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关评价指标也因在某种程度上行之有效而获得认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科研人员提到,大家都比较认可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引入同行评议——它可以解决“唯论文”带来的“简单量化”的弊端。清华大学教授肖广岭介绍,该校社会科学学院评长聘副教授或教授时,通过基本形式审查的人选,有机会进入到同行评议的流程中,再考评其成果是否符合相对应职称的水准。而对其成果进行评议的同行,则是一定数量的国内外高水平学者。不过据他了解:“现在国内使用这种方法的大学还不多。”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杨立英认为,目前单一地使用同行评议的方式对科研人员进行评价,不适合在中国本土大规模推广。她说:“优良的科研环境、成熟的科研共同体建制是支撑有效评价方法的土壤。目前国内科学文化、科学共同体的建设尚不健全,不宜完全照搬别国同行评议的做法。”杨立英认为,应该根据中国科研环境、科研水平的基础和条件,参考国际同行的做法,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环境建设方案。在她看来,中国适合同行评议与量化方法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杨立英建议,可以选择借鉴的方案有英国RAE模型和北欧的挪威模型。据介绍,英国RAE的运行方式是以学科专业为评价单位,由科研机构自愿单独或联合提交评价申请, 采取同行专家会议评审的方式定期举行。同时,RAE管理团队也会提供量化指标作为客观的评判依据。而挪威 CRIStin是一个用于收集、整理、存取和传播挪威全国科研信息的管理系统, 其记录的内容包括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基金、项目、成果 (出版物、专利、产品)、奖励与荣誉等信息。 CRIStin 建立的目标在于推动挪威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的开放,为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基金组织、出版社和其他人士获取科研信息提供便捷服务,以及为科研机构和政府不同层次的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基于绩效的研究资助活动提供决策支撑。一名工程师的一番话说出了不少科研人员的心声:“旧规则的打破和重建通常都是非常困难的,非常期待看到落实的力度以及更加合理的新规则的出现。”

黑美人

科研人才评价改革如何“立新”

来源:光明日报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提出的破除“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十条意见引起热议。这十条意见被认为是全国科研单位中首个“破四唯”的实施细则。这十条意见的核心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明确论文发表和授权专利一律不再奖励,二是规定9种可直接竞聘正高岗位的条件,包括单一品种成为全国前三大品种或山东省第一大品种的,突破行业科技领域“卡脖子”关键技术的,创办科技型企业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以及长期扎根基层生产一线,服务“三农”,贡献突出并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的等。这一做法重“破”更重“立”,突出“一票肯定”,鼓励科技转化和科技为民,为潜心科研、服务社会的优秀人才提供岗位竞聘的绿色通道。当然,也许会有人问,那是不是论文和专利在科研考核评价中就不重要了?是不是以后评职称就只看定性的实绩了?实际上并不尽然,这两种看法都有失偏颇。按照山东省农科院的深化人才制度改革的整套设计,人才被分为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管理服务三类,遵循各自规律分类施策,创新对引进人才“相马”、对现有人才“赛马”的机制,以期调动各方面人才积极性创造性,提升科研能力和服务水平。因此,“破四唯”十条意味着一种新的、更加科学的指挥棒的形成,人才考评不再唯论文和专利,尤其是简单比较论文级别和数量,而是要看其实际的质量和影响,突出同行评价的作用,避免以往简单依赖第三方评价工具的做法;同时拓展人才评价的途径和方法,使各方面人才都有机会发挥优势、脱颖而出。近年来,中央持续推进人才制度和科研体制改革并不断加速,以期为广大科研人员松绑赋能,使之保持定力、挖掘潜力、释放活力、增强效力。但一些地方在良政落实中,仍存在理解程度、执行进度、改革幅度等的较大差异性,尚未完全达到预期目标,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尤其是深入推进科研人才评价的综合治理。不破不立,破是为了更好的立。但立什么、如何立仍是困扰改革的主要难题。山东省农科院的十条意见代表了科研机构的新风向,那就是要科学分类、因才施策。对于高校教师来说,一般按照教学型、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三类进行划分,这样一些教学效果突出但论文较少的老师也有机会评上教授,有助于提升高校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一个单位内部的考核管理改革相对容易,也会比较彻底。但实际上,很多单位的改革却是谨小慎微,只是做些修修补补,难以做到尽善尽美。外部和上级的评估指挥棒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是原因之一。高校评职称中一度冷落学术专著尤其是论文集,这固然跟以前出版市场不规范有关,关键还是学科评估中缺乏相应的指标,进而导致学术著作质量普遍不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有必要进行学术评价的全链条、全周期改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硕博士研究生,是科研人才中不容也不该被忽视的群体。国家和各培养机构都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问题论文依然层出不穷。笔者认为,根本原因仍在评价指挥棒。不少高校一方面教育学生做学问要“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另一方面把发表两篇及以上高水平论文作为答辩申请的前提。近一年来,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先后修订相关规定,取消了硕士学术论文与学位资格挂钩的陈规,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学术水平。研究生是未来科研队伍的生力军,破除研究生培养和评价的“唯论文”倾向也势在必行。(作者:林震,系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 张倩

爆火线

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你赞同吗

我非常同意不唯以上内容因为现在大家都知道发论文是KPI,所以大家为了奖励都有自己的写论文套路,从而造成很多灌水论文的产生。但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都不唯了,那就请教育部给出个客观的评价方法,否则依然还是老资历说的算。从无帽子师门出来的青椒我看还是放弃科研这条路比较好,因为老资历们本来蛋糕分得好好的,一个外人进来岂能容你?人家为了保着这块蛋糕势必要找好嫡传弟子,自然不能让大权旁落他手。以后学术圈就是世袭制了,高考没考上双一流的那批人在本科就被淘汰掉了,读博没找到大牛导师的那批人在读博期间被淘汰掉,剩下的嫡弟子中没得到大老板青睐的那批人最后也会被淘汰,继承“学术皇权”的只有“学术太子”,看来还是应该学学胤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大学本就是人才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步。可以说,大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质量。为什么美国能够强大,美国大学的强大是其中极其关键的一环。而我国近年来高校中教师以论文为导向,以期刊sci为目标的风气愈演愈烈,尤其是头一阵山东某校赶超北大的事可是让广大群众看了个热闹。在这个时间段上,教育部出台的这个指示可以说是紧跟时事啊。淡化论文作用,不以学术头衔论地位,打击学霸学阀。这是治理高校,改善提升大学水平的第一步,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但是关于第三点,也就是成果不随人走,以单位论。我一开始有些不太理解,经评论区老哥指正。官方答记者问时明确指出是为了让人才能够合理有序的流动而不是无序流动。如果以此来说,该方案目的是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人才引进、流动而弄的一堆破事的时候也并不少见。但是具体到实施效果,我持保留看法。最后教育部出台的本次方案是好的,但是我国政策一直以来的关键问题从不在颁布,而在于执行。我相信高屋建瓴,眼光长远。但这个世界上更多的是蝇营狗苟,家长里短。政策的出台更需要执行的配合。我们做公务员或者事业编的面试的时候都知道,回答要给出具体可行的解决办法。#科研#

美咲

破除“SCI至上”关键是提升科研细分评价能力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破除“SCI至上”关键是提升科研细分评价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破除SCI(包括文科的C刊、核心期刊)至上的错误科研评价倾向,继续受到关注和热议。笔者以为,对此的讨论应从“是否应破除”深化到“如何破除”的层面,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操作性解决办法。而其最关键的是提高科研管理部门的科研细分评价能力,也就是运用复杂性思维,依据评价对象和目的不同,选择和运用适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论文评价无疑是最重要的评价方式之一,但有其适用范围。有些科研工作重在实绩,成果涌现在田间地头、厂矿车间,或表现为文化艺术产品创造,可能参考和凝结了许多论文成果,但它本身无法也无需用论文表达。 在适用论文评价的领域,也依然有“细分”的必要。除了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之外,还应注意到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有较大区别。创新研究往往诞生在学科交叉地带,而大部分学术期刊根据现行学科体系设立,这就容易造成跨学科研究的论文发表难,故应充分考虑创新研究的特点,一文一议,对论文质量进行多学科专家“会诊”。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要把对科研工作者的综合能力的评价和对某项课题承担能力的评价区分开来。有的高校,只问论文刊发的刊物是否“核心”,不问文章内容;另一些高校,又要求发表具体专业的论文,科研评价时才“算数”。前者或是科研管理的懒政,或是应付各种考核、排名的无奈之举;后者限制了学者的研究兴趣,扼杀了思想火花的迸发,事实上,高精尖的研究成果,往往有赖于有着广博兴趣的大脑。一位地质学专业的学者,如果凭真本事在文学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恰说明这位学者文理兼修、综合学养较高。不过,如果他以若干篇文学论文为依据,申请地质学的科研课题资助,那就需要认真考量,一题一议,合理研判申报者是否具备完成课题的学术储备和能力。 科研评价具有强大的引导力。只有评价细分,引导才能精准,真正评出成果、评出人才。这就要求科研管理部门把评价当作一门科学来看待,尊重科研规律。从事科研评价者未必是全能的专家,却应成为善于品鉴的“美食家”。如此,科研人员才能安心工作、展现成果,实现人生抱负、奉献国家社会。 胡一峰

杨雄

浅谈研究生如何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

简单来说,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顺利完成科研活动任务所需的能力,这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的基本要素有以下几个:一是科研创新能力,即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明新事物的能力;二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发现往往从问题开始,问题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落脚点;三是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科学研究是继承和创新的结合,是系统地搜集和评价信息的探索过程;四是逻辑思维能力,即人们根据一定的先知条件,通过自己拥有的知识、思维进行判定、推断,对事物得出自己结论的能力;五是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系统的思想和理论成果必须借助语言去准确地表述,广泛的学术交流也是通过语言表达实现的;六是动手操作能力,即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达晋编译认为,研究生要想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拥有发现问题的能力。作为研究生,对学科领域的触角要敏锐,能够及时把握住最新动向,善于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保证自己做的研究是有用的、及时的。这就要求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全面的,能够很好地把握学科前沿,而且对日常生活是热爱的。可以说,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首先要关注的;解决问题则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逻辑终点之一。发现问题主要从科学理论和科学试验之间的矛盾中;从社会需要中;从交叉学科的界面中。二、夯实专业外语基础。英语是研究生应该熟练掌握的、获取最新学术信息和进行广泛学术交流的重要工具。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是研究生熟练查阅、阅读英语文献及英语原版书籍的前提。研究生应该具有用英语按照国际学术规范撰写学术论文和在网上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研究生英语水平尤其是专业英语水平已经成为满足社会、科技、经济以及对外交流日益增长需求的一项基本技能。研究生要学好英语,应当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大量的专业信息的刺激下,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了解当前学术界前沿的热点和难点。三、资料搜集和处理能力的培养。首先,系统地查阅和处理文献的方法。会使用各种各样的检索工具,根据不同搜索工具服务对象及特点,通过分类号、关键词、作者姓名等各种检索途径获取有价值的内容。其次,对所检索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就研究和讨论的某方面问题,经自己的消化吸收、分析判断、归纳综合,整理出阅读报告或文献综述。四、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首先,在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中培养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提出研究选题时,通过比较、分析他人的研究与自己研究的异同点,从而提出有所超越的创新性选题;在资料处理中,运用集中法,通过汇总资料,从中发现新问题、新关系或新规律;在解决问题、提出方案时,通过扩散发现法,通过发散思维去诱发新设想、新方案。其次,学习基本的理论研究方法,培养分析思维能力,通过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方法,得出新观点、新方法,从而锻炼逻辑思维能力。第三,通过对待特定案例进行学习、分析,更好地掌握案例中所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或者从中得到某种启示,从而使研究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改进和提高。

公而不当

考研初试成绩已出,如何选择导师,如何评价导师的科研学术水平?

提要:考研初试成绩已出,该如何选择导师,如何评价导师的科研学术水平?最近研究生考试成绩已经陆续地放了出来,其实在城市刚刚出来的时候,就有远方的亲戚给我打电话咨询如何联系导师,以及如何选择报考导师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首先对其评价自然是导师的学术科研水平,因为无论是谁既然报了研究生,还是想要干出来一点成绩的,想要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出相当的研究成果,哪怕今后无意于从事科研工作。那么哪些指标是衡量导师学术水平的指标呢?年龄吗?我觉得这个标准并不太合适,许多人认为在学术圈,能够混到一定的年龄必然能够有一定的成就,哪怕再不济也能够混到一个博导的水平,其实不然,学术同年龄之间其实可不成正比,大家知道颜宁,也就是施一公院士的博士生,人家可是在28岁时候就已经干到了博导,这样的成就着实令我汗颜,因为我如今已经31岁,才即将迎来毕业,可是人家都已经博导了,而在中国这样的例子虽说是少数,但是也着实给我们一个衡量标准——不能以年龄衡量学术。从科学兴农这些年所接触到的老师中,其中不乏英才俊,而且他们在35岁左右,有着相当旺盛的精力,敢于闯、敢拼,思维活跃,有创造性,而就我知道的人当中,其中他们大多数的博导也正是在这个年龄段做出了杰出的成果,为后面的人生铺平了道路。科学兴农认为对于研究生而言,如果选择导师的话,其实选择年富力强,人在40岁左右的老师,不失为一个绝佳的选择。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选择那些比较牛逼的导师,其实往往是由手下的小导师来带,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选择小老师。扯的可能有些远了,那么选择年轻的老师就意味着他们的学术水平高吗?他们的学术水平可能不高,但是我认为他们的学术思维以及眼光可能还是比较前瞻的,而那些大牛导师的战略目标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一个研究生所能够完成的,而这些年富力强的小老师反而能够带领各位同学走向远方,真正的做出来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在这里给大家说一下,我对于学术水平的衡量标准,学术眼光!这个眼光其实说的是战略目标,一个具有长远战略思维的好老师,做出来的研究成果是普通老师的N倍。之前看到过一个文章,说的是博士生毕业的文章水平到底谁来决定,是博士自己的勤奋?还是导师?最终答案是导师,中国学生的水平其实差别并不是那么大的,在思维方面可能确实有差别,但是再勤奋的学生,选择一个没有前途的研究方向,也不可能发出高水平的文章,而一个前沿的导师给你指导出来的文章,再差也不至于发不出来文章。大家可以去查阅一下目的导师的文章,看看他的课题研究方向,是不是同时代脱轨,是不是在这个去圈内很另类,其实另类不见得是贬义词,反而是人家在主动寻求突破。中国的学术圈研究思路其实局限性很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小白鼠的故事。实验室用的小白鼠我们一般都会把它关在笼子中,而只要有动静,他就会沿着笼子边缘转圈圈,如果强制性的不间断给他刺激,这时候他就会一直围绕笼子边缘转圈,而经过长达三个月的训练之后,我们将它放在桌面上,惊奇的是,它的选择不是逃跑而是转圈,而且这个圈子同原来笼子半径相似。这也说明了一点,如果大家进入一个普通实验室可能接触到的东西依旧在哪个圈子中,而那些能够跳出圈子的导师才真的是值得选择的前沿性导师,即便这样的导师目前没有获得很好的研究性paper。

大美

教育部:评价科研水平不将SCI等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

新京报快讯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1月3日,教育部发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其中要求,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等等。全文如下: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二、基本原则聚焦立德树人。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的评估体系,在保持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基本定位和评估体系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坚持继承创新。突出诊断功能。评估体系和信息服务突出诊断功能,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升。通过学科发展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总结阶段性进展,查找结构性短板,呈现优势与不足,助力学科内部治理能力提升。强化分类评价。以一级学科为单元,突出特色,体现优势,加强不同学科分类评价。强化“代表作”和“典型案例”评价,设置开放性留白,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特色贡献。彰显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科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树立中国标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更加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三、主要举措1. 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四维度评价体系。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养首位,重点考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情况及成效。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评价。重点考察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国际交流等方面情况,突出科学研究等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三是加强在学质量与毕业质量相结合的学生质量评价。在学质量突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代表性成果,注重学生参与度和贡献度;毕业质量坚持整体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质量相结合,注重用人单位评价。2. 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注重多元评价,采取多维方法。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等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作评价”方法,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规定代表作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突出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客观证据的专家融合评价方法,坚持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相结合。3. 改革教师队伍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促进师德与师能相统一。采用“队伍总体结构与代表性教师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队伍质量,重视青年教师队伍情况。加强教师以教书育人为首要职责的评价,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指导研究生情况作为重要观测点。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关注教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和授课情况,抑制人才无序流动。4. 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在评估整体导向上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强化质量,淡化数量,不设置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请专利数等指标,突出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成果。强化学科对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更加强调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与智库作用,自然科学学科更加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强化分类特色评价,按一级学科分别设置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学科优势。5. 提升数据可靠性和评价科学性优化参评规则,坚持“归属度”原则,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生态优化,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完善信息填报标准,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创新信息审核机制,提升智能核查水平,建立违规惩戒机制,进一步提高评估信息可靠性。适度扩大评议专家规模,制定专家评价指南,优化调查问卷设计,充分运用“融合评价”,建立专家“元评价”制度,进一步提升专家评价和问卷调查的科学性。6. 多元呈现评估结果优化结果分档方法,多元呈现评估结果,分类发布总体结果与提供单项评估结果相结合。深化评估信息挖掘,向政府和参评单位按需提供诊断分析服务,促进学科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四、评估程序1. 自愿申请。各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均可按规则自愿申请参评。2. 信息采集。采用“公共数据获取与单位审核补充相结合”的信息采集模式,将通过公共渠道获取的信息提供给参评单位确认并补充必要材料,着力减轻单位负担。3. 信息核查。通过材料形式审查、信息逻辑检查、公共数据比对、证明材料核查、重复数据筛查、重点数据抽查、学科归属分析等七项措施,对评估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和“清洗”。4. 信息公示。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评估信息进行网上公示,由参评单位相互监督并提出异议。5. 反馈复核。对信息核查和信息公示中发现的存疑问题,汇总反馈至相关单位复核,对弄虚作假行为进行惩戒。6. 专家评价。按一级学科和评价指标分类遴选专家,请专家对各定性评价指标进行逐项评价。7. 问卷调查。通过网络调查平台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邀请同行和行业专家对学科声誉进行问卷调查,邀请境外同行专家对部分学科开展国际声誉调查。8. 结果形成。根据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评价结果,依据专家确定的指标权重,统计形成评估结果。9. 结果发布。分类分档发布总体评估结果,探索提供多维度评估结果。10. 诊断分析。深入开展信息挖掘分析,为参评学科和单位提供诊断分析服务,发挥评估诊断作用;为政府提供总体分析研究报告,发挥评估智库作用。编辑 马浩歌

不敢去之

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在全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意见》的出台无疑与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相得益彰。摆正“三观”,重视“三防”《意见》真正实现有效落实任重道远。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建设工作的复杂性不可小觑,但归根结底还是对科研人才的评价,为此首先应厘清和摆正看待此问题的三种观念。一是系统观。科研人才个体是由内涵和外显组成的有机整体,内外兼修需要统筹考虑人才的能力和业绩,其中能力是根本,业绩是标志。因此想实现“能者上”,必须找到可供公平、统一衡量的“业绩”。以此类推,科研人才队伍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个体都有恰当的定位,科学的评价机制应实现人岗匹配、人事相宜,让最合适的人或队伍承担相应的任务,加大对优秀工作者和团队的支持和激励力度,不拘一格降人才,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二是动态观。科研人才个体的能力和业绩水平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应能够动态看待人才个体的变化,激励人才能力和业绩持续提升。由此,奖惩分明、优胜劣汰、有进有出便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还应看到人才队伍整体的发展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强烈的创新意识是保持鲜活的源泉,评价指标的设计也应当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三是战略观。科研人才虽关注领域不同,但从大局出发,要充分考虑到其共性。针对SCI作者群的评价理念势必也会影响到人文社科领域的广大学者。对《意见》的理解和落实不能仅着眼于眼前,横向应综合考虑相关导向对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影响,甚至是综合考虑整个国际大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纵向应放眼未来中长期的发展变化需求,切忌朝令夕改。《意见》出台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评价褒贬不一,作为具体执行主体的广大高等院校也尚未作出明确反馈。在此,需提醒的是谨防如下三种现象的出现。一要谨防形式主义。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实践,是追求真理。《意见》出台的初衷是希望打破学术界目前过度追求发文数量,错把手段当目的的浮躁风气和异化乱象,因此破除论文“SCI至上”也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各有关部门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应认清这一初衷,切忌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不经深入调研和深思熟虑便出台一系列不切实际或隔靴搔痒的配套措施,浪费精力也浪费资源。二要谨防以偏概全。SCI作为评价标准走上神坛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评价主体的“懒政”,弊端便在于“以偏概全”。因此在破除论文“SCI至上”的过程中同样需谨防走向另一个方向的“以偏概全”。任何评价指标都只能体现评价客体的一个侧面,如何实现各指标间的有机整合、合理搭配则是一个需集各方之力,下苦功夫研究的课题。三要谨防矫枉过正。《意见》出台后,有些评论暗含“反对发论文,或者抵制国外期刊”倾向,这无疑是矫枉过正。一方面,在没出现更好的替代指标之前,论文仍是体现科研基本功和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评价标杆之一,只不过需要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现阶段不可否认,国内中文或英文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整体还不及SCI期刊,我们不能用“田忌赛马”的视角去强词夺理,前沿、重要的科研成果在国内介绍无可厚非,但在全球同行界传播也至关重要。因此,在破除论文“SCI至上”的过程中切不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科研评价体系需回归“理性人”科研人才归根结底也都是“理性人”。制度设计者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选择回归“理性人”假设,即个体是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做决策,其行为需要制度的约束。基于此,科学的设计、规范的监督和有效的制衡三者缺一不可。首先,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科研评价的制度设计应当层层分解,各司其职。中央决策机构需要尽量粗线条勾勒,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住大方向即可;中间层把住底线和红线,保证兜底性标准的合理性;一线科研单位依据自身实际尽可能将规则做细做实,分门别类,条分缕析,保证增量性标准的科学性。其次,监督机制的规范完善。惰性是人之常情,评价主体和客体都如此,因此制度的有效遵守还需要辅以规范的监督机制。在这个“人人都是监督员”的信息时代,监督成本降低了。但需保障“规范”,把握监督的界限和尺度,避免演化成网络暴力和道德绑架。实践中,可尝试性地将一些评审工作有选择地开放,例如将学位答辩向全校师生开放直播,将职称评审向整个院系开放旁听等。最后,实现多种权力和利益的相互制衡。任何评价标准一旦固化,就会逐步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制约不好便会存在“抱团腐败”的隐患,SCI跌落神坛的过程便是前车之鉴。实现多种权力和利益的有效制衡,广开门路,实现多条腿走路。只要建好门槛,把住底线,接下来的成功成才道路可以不止一条,将涉及的各种利益主体分散化、分隔化,百花齐放,各显神通,才有可能冲破藩篱。(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田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