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研必备:几款好用的流程图工具,助力你的论文/科研绘图民知力竭

科研必备:几款好用的流程图工具,助力你的论文/科研绘图

写SCI论文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让读者通俗易懂地理解自己的研究?如果不能让读者了解研究过程,读者会对研究结果是否合理、如何应用存在疑问;尤其是期刊编辑和审稿人如果不能通过咱们的叙述,清楚地了解研究内容,那么论文很可能面临大修乃至被拒。要说怎么能让读者(尤其是编辑和审稿人)迅速了解你的研究,相比大段文字叙述,流程图是一个更好的方法。本期,笔者就来介绍以下内容:什么是流程图流程图符号的含义何时使用流程图如何制作流程图绘制流程图的实用工具流程图Flow Chart流程图是步骤的图形化表示。它起源于计算机科学,作为一种表示算法和编程逻辑的工具进行使用,但后来扩展应用于其他领域。现在,流程图在显示信息和辅助推理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流程图可以将复杂的过程形象化,使问题和任务的关系变得清晰。流程图也可以用来定义要实施的过程或项目。流程图按顺序显示步骤,广泛用于表示算法、工作流或流程。通常,流程图将步骤显示为各种类型的方框,并通过箭头连接它们的顺序。流程图符号的含义流程图有不同的形状符号,这些符号有不同的含义。一些比较常见的符号含义如下:终止符号终止符表示流程图的起始点或结束点。过程符号过程符号表示某些特定的操作。文档符号文档符号表示打印输出,例如文档或报告。决定符号决定符号代表一个决定或分支点。从决定符号中伸出的线表示可能不同的情况,导致不同的子过程。数据符号数据符号表示进入或离开系统、流程的信息。例如:输入可能是来自客户的订单。输出可以是要交付的产品。页面引用符号页面引用符号里面会包含一个字母。它表示流程图在包含相同字母的匹配符号上继续,该符号在同一页的其他地方。线下参考符号这个符号里面会包含一个字母。它表示流在包含相同字母的匹配符号上继续,该符号位于不同页面的其他位置。延迟符号延迟符号标识延迟。流符号流符号表示流程的顺序或过程的方向。何时绘制流程图?使用流程图有很多好处:如果你介绍一个很复杂的方法或者系统,那么流程图有助于清楚介绍这个方法或者系统。流程图具有很多符号,可以明确流程内部或外部的步骤。对于读者来说,清晰的流程图能够帮助读者理解流程。对于审稿人来说,高大上的流程图有助于论文发表。对于作者来说,流程图是创新和改进的基础。如何制作流程图?其实流程图制作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熟能生巧和多多学习借鉴。第一步:使用流程图工具笔者在文末介绍了几款流程图工具,可以用来制作流程图。第二步:插入一张画布不论打开何种流程图工具,都需要插入一张画布(除了Word,其它工具都是自主生成画布),开始创建流程图。画布可以更好地保存流程图,更容易在文档中放置或重新定位流程图。因为现在有很多流程图工具都能自动插入画布,所以这步大家可以忽略。第三步:给出一个形状下一步是在画布中添加或插入形状。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步骤。流程图工具都提供了各种图形形状,用户可以选择形状,拖放到画布上。如果需要,还可以调整形状的大小、颜色等样式。第四步:显示一个网格强烈建议用户选择一个网格创建图表。网格作为参照背景,便于设计流程图元素的大小和布局。当然,现在的流程图工具都具备自动对齐功能,这大大降低了工作量和难度。第五步:插入文本将所需的文字插入已经添加到画布上的形状中,文字尽可能简洁,这个步骤赋予了流程图真正的意义。第六步:连接箭头连接箭头将流程图的各个形状连接起来,箭头的方向代表了流程图的逻辑顺序,这个步骤赋予了流程图灵魂。Tips:绘制一个高大上的流程图的需要考虑几点:内容、布局、配色。内容是流程图的核心,内容不是详尽的文字,而是简洁的短语,能够概括流程图的内容。布局、配色可以给流程图加分不少。如果你不懂配色和布局,那么你可以多借鉴学习其他论文里的优秀流程图,依葫芦画瓢,总能做到!流程图工具国外有很多流程图制作软件和网站。笔者主要给大家介绍几款常用的流程图工具,包括:爱莫流程图、ProcessOn、亿图图示、Visual Paradigm。爱莫流程图爱莫流程图支持在线网页版和软件版,其模板丰富,参数调整方便,可自由变换背景,字体以及样式风格等。爱莫流程图将截图与贴图紧密结合,完美实现随时随地,一键贴图,是不是爱了。此外,爱莫流程图还支持多人协作自动同步,办公更高效。ProcessOnProcessOn是一个在线作图工具的聚合平台,它可以在线编辑流程图、思维导图、UI原型图、UML、网络拓扑图、组织结构图等等,用户无需担心下载和更新的问题,只需一个浏览器就可以随时随地绘制流程图。ProcessOn也支持多人协作自动同步,大家都可以对作品进行编辑、阅读和评论。亿图图示——强大的办公绘图、工程绘图、图文编辑、彩页设计软件亿图图示是一个简单易用的图形表达工作台,既能实现流程图、架构图、工程图、思维导图等数百种专业领域图形图表的绘制,又能提供一个白板进行头脑风暴和任意编排,轻松实现数据和创意的可视化呈现。Visual ParadigmVisual Paradigm 是一套强大的在线工具,可以绘制图表/信息图/流程图等,制作客户旅程地图,建立在线表单和问卷调查。Visual Paradigm 也支持多人协同办公,支持网页版和软件版。此外,WPS同样支持流程图制作,就不在这里作特别介绍了。个人经验这里分享一点笔者的个人体验和经验:现在的办公绘图工具越来越强大,绘制流程图只是其中一个功能而已,很多工具都可以绘制多种图形。笔者通常选择Visio开发流程图,可以制作复杂且元素较多的流程图,如果大家电脑有Visio,那么它应该是首选。微软应用程序,如Word、Excel和MS PowerPoint,也有制作流程图的功能,但是这些工具非常不适合初学者,流程图文件也非常不容易修改,因此笔者不推荐使用这些工具。如果你的电脑没有安装任何流程图工具,那么可以考虑使用免费又免安装的网页版ProcessOn和爱莫流程图。笔者用腾讯文档写论文,ProcessOn可以直接插入腾讯文档里,非常好用。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流程图工具。笔者购买了亿图图示的终生会员,分享一点个人观点:虽然亿图图示很强大,但是它也存在一些Bug,使用起来可能并不是很方便(因人而异),需要绘制复杂图形且没有耐心的读者可以直接忽视亿图图示。上述流程图工具都提供了很多模板案例,并且支持云存储。这有利于我们远程办公,再也不用拷贝U盘了,也不用担心文件丢失了。总 结本文介绍了科研必备工具——流程图,以及流程图的制作工具。后续推文,笔者会给大家带来几个经典的流程图,更多科研绘图内容,请关注投必得学术。

惊天雷

科研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小技巧

首先,虽然不同专业领域的科研方式、科研环境和科研要求都有一定的区别,但是在科研的过程中,依然有一些小的技巧是具有一定通用性的,所以分享这些小的技巧,对于当前从事科研的职场人和学生,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从我多年的科研经验来看,科研最重要的技巧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个是多动手实践,第二个是多与专业人士交流,第三个是多做总结,哪怕是一个很小的收获,也应该认真总结,这个总结的过程,很有可能会有新的发现,甚至是创新。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有自己的风格,另外还需要善用工具。在我看来,善用工具就是最重要的小技巧之一,好的工具会明显提升科研效率,这一点在计算机领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科研的过程说起来复杂,做起来也并没有那么复杂,只要按照具体的步骤进行操作就可以了,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即使是重复很多次的步骤,也有可能会出现纰漏,而且可能会影响后续的实验结果,所以重复做的事情也一定要认真做。交流是科研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通过交流可以避免很多没有意义的“重复”,而在交流的过程中,也是有技巧的,比如要重视思路的交流,而不要过多地陷入到细节当中,细节固然有价值,但是思路往往更重要。在科研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往往是不知道该往哪走,而不是怎么走的问题。另外,对于很多科技工作者来说,交流思路会让大家都有收获,而探讨一些细节往往对于其中的一方是没有帮助的,这会让人产生一定的厌烦心理。最后是总结,科研人员的总结能力往往能够直接决定科研的成果,所以总结能力对于科研人员非常重要,而总结的过程,往往是创新的过程,也是形成自己方法论的过程。总结有很多小技巧,我认为最重要的小技巧之一就是总结的过程不需要形成一个唯一的结果,要允许有多种结果,而且要为每一种结果留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我从事互联网行业多年,目前也在带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我会陆续写一些关于互联网技术方面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浪男队

研究生科研的必备工具有哪些?

作为一名研究生,在科研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使用一些工具辅助写论文和搞研究。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小编从自身经历,从论文检索、论文下载、论文写作等三个方面介绍一下在科研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吧!当然,office、pdf、PPT等这类的基础必备工具就不介绍了。一、 论文检索1,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百度学术和谷歌学术其实都差不多,国内外的文献都能查,但有的时候百度学术搜不到的,谷歌学术可以。现在谷歌学术国内不能用,但是可以通过镜像网站搜索。每次小编检索论文的时候,喜欢在百度学术检索关键词,找好文章后,然后再去下载。2,WEB OF SCIENCE:这是用来查询国外文献的,是全球最大的、学科覆盖最多的信息资源库,是全世界公认的科研必备数据库。二、论文下载1、中文文献下载找中国知网:知网是中国国家知识的基础设施,国内搞科研的童鞋用得最多网站,没有之一。就是翟大博士不知知网为何物而被打假的那个知网,所以搞科研的朋友们,记住知网!2、SCI下载找Sci-Hub: 它的诞生就是为了避免下载论文所需支付的高昂费用,即可以免费下载SCI论文,小编通常是找好文章名字之后,直接来这里下载。三、论文写作1,参考文献管理:写过文章的同学知道,文章的参考文献管理最麻烦了,文章出现增减,就得导致所有的参考文献重新捋一遍,为此小编推荐两个不错的辅助软件。撰写中文文章的时候,推荐NoteExpress,国内开发的软件,免费使用,兼容性不错;撰写英文文章的时候,推荐Endnote,这个软件比较智能,引用格式也比较的全,因为正版需要收费,所以需要破解,对中文文献的格式支持不够好。2、流程图绘制:小编主要是使用VISIO,十分希望大家推荐一下其他好用的软件。当然,偶尔有些简单的,小编都是在PPT上绘图。3,数据统计与分析:小编是理工科,有一定的编程功底,基本是Matlab和python分析,这方面基础薄弱的推荐SPSS软件,易上手。4,英文文章翻译:谷歌翻译,并使用CNKI翻译助手查询一些专业名词,在通过自己整理后,用Grammarly软件修改语法和拼写错误。小编极力推荐Grammarly软件,真心给了小编写论文极大的帮助5,文章排版:很多人向小编推荐过Latex软件,号称全网最强大、最专业的排版软件,然而小编还没有开始用,下篇文章开始用,等亲测效果以后再来分享。以上就是小编在科研过程用到过的工具,除了Latex软件安装了未用之外,其他都是亲测过的,希望对广大研友们有一定的帮助,同时,非常期待科研大佬们分享一些自己常用的辅助工具,给小编也减减负,欢迎大家留言(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务必联系删除)

文偃

诚信建设要贯穿科研全流程

《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印发,在科技界引发广泛关注。《意见》有哪些主要内容和突出亮点?对科研人员有什么影响?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进行了解读。结合科技创新趋势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科技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是发展形势所需,是世界大势所趋。而科研诚信则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科研诚信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机制、责任体系、重点任务、主要措施等,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解决制约科研诚信建设突出问题,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勇攀科学高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意见》由科技部牵头起草。起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系统分析科研诚信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地方以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一线科研人员的意见,并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意见》着重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合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进展,加强顶层设计,细化实化措施。二是总结科研诚信建设实践经验,凝练有效措施。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从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严肃查处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四是突出需求牵引,积极回应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特别是一线科研人员的关切和需求,注重可操作性。建设科学规范、激励有效、惩处有力的科研诚信制度规则《意见》明确了新时代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建设任务,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制度依据。基本原则包括:明确责任、协调有序,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坚守底线、终身追责。《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科学规范、激励有效、惩处有力的科研诚信制度规则健全完备,职责清晰、协调有序、监管到位的科研诚信工作机制有效运行,覆盖全面、共享联动、动态管理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建立完善,广大科研人员的诚信意识显著增强,弘扬科学精神、恪守诚信规范成为科技界的共同理念和自觉行动,全社会的诚信基础和创新生态持续巩固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建立健全学术期刊预警制度《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的具体任务。一是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确定由科技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负责自然科学领域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从事科研活动及参与科技管理服务的各类机构要切实履行科研诚信建设的主体责任,从事科研活动和参与科技管理服务的各类人员要坚守底线、严格自律。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要发挥自律自净功能。二是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将科研诚信建设要求落实到项目指南、立项评审、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和监督评估等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推进全面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强化科研诚信审核,将具备良好的科研诚信状况作为参与各类科技计划的必备条件,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责任者,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健全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管理制度。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制度,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不把论文、专利、荣誉性头衔、承担项目和获奖等情况作为限制性条件,防止简单量化、重数量轻质量、“一刀切”等倾向。三是进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完善教育宣传、诚信案件调查处理、信息采集、分类评价等管理制度。依法依规制定统一的调查处理规则,对举报受理、调查程序、职责分工、处理尺度、实名举报人及被举报人保护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管理和预警制度,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对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四是切实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宣传。将科研诚信纳入单位日常管理,加强对科研人员、教师和青年学生等的科研诚信教育,在入学入职、职称晋升、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等重要节点必须开展科研诚信教育。五是严肃查处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科技部、中国社科院要明确相关机构负责科研诚信工作,做好受理举报、核查事实和日常监管等工作,建立跨部门联合调查机制。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人所在单位是调查处理的第一责任主体,要积极主动、公正公平开展调查和处理。坚持零容忍,保持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建立终身追究制度。加强科研诚信信息的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共用。六是加快推进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对科研人员、相关机构和组织等的科研诚信状况进行记录。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信息采集、记录、评价、应用等管理制度,明确实施主体、程序和要求。逐步推动科研诚信信息系统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地方科研诚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03日 02 版)

美国版

如何做到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呢?

科研项目研究有两种方式,一选择已经立项的科研项目进行继续研究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二选择新的研究方向进行立项开始进行科研研究。如何达到科研项目管理精细化呢,就得从项目构思开始进行管理了,比如项目立项。立项流程清晰,相关文件模板设置,从日常工作申报流程上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立项通过后,开展科研活动所需要的课题经费支出,只需要动手选择立项项目即可,减少科研人员重复录入信息,系统将课题名称均罗列清楚勾选课题选项,选择申请人名称,即可完成经费申请。相关明细导入也有格式模板进行指导,减少了反复的信息录入带来的时间浪费。实验中所使用的试剂耗材等信息均可以在管理系统中提交采购申请,做到科研项目从申报到立项全流程记录,对科研人员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进行管理,提供课题相关论文参考,系统将自动将相关论文自动同步,为科研人员提供学习。

本原

一线教师课题申报:研究步骤怎样写

在撰写课题申报书时,其中有一项内容是:课题研究步骤。笔者浏览一线教师撰写的研究步骤(亦称“实施步骤”),发现有一些共性的问题。在这里和教师交流一下,供批判。一、撰写研究步骤中常见的问题在课题申报书中,研究步骤这一板块是处于选题论证的结尾部分,从教师心态考虑,马上就写完了,于是一些教师套用一些模板,如“准备阶段、研究阶段、总结阶段”,写上“查阅文献、组织教师培训、开展听评课活动、经验交流、梳理成果”等,把时间安排一下,就草草收兵。在教师眼中,所有课题的实施步骤都是大体相似,有现成的模板,套用即可。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全面的,为了克服研究步骤千人一面,形式主义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一下什么是研究步骤,研究步骤的价值以及研究步骤如何撰写等基本问题。二、什么是研究步骤所谓的研究步骤,就是依据课题研究目标,采用恰当的科研方法,落实研究内容的工作流程及安排。研究步骤是研究思路的具体化,是验证研究假设的全过程,是研究成果形成的重要依托。从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关键性问题:第一,把研究内容摆进去,研究步骤是落实研究内容的流程及安排。也就是说,不能使研究内容游离于研究步骤。第二,把研究方法摆进去,研究工作不能离开研究方法,如果不使用研究方法,你的研究还叫科研吗?第三,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是两个概念,不要把研究工作安排写成教学工作安排。随后举例具体说明。三、课题申报时,撰写研究步骤的价值是什么有过课题研究经历的教师都会知道,在课题申请报告书中和开题论证报告书中都要写研究步骤,两者内容有区别吗?笔者是这样认为的,虽然都是研究步骤,但在两个不同的文本中,其作用是不一样的。在课题申报书中,评审专家重点看选题的价值性、创新性、可行性等指标,研究步骤是你这项课题可行性构想的具体化或研究逻辑的具体化。只要能够看出来,这个课题是可行的,允许你立项后,你是可以操作的,操作的逻辑是对的,而且按这样的操作是可以取得相应的成果的。于是就通过了。虽然可以简写,但是不写,或是写得不对路也是会影响立项的。然而,在开题论证报告中,开题指导专家会对研究步骤高度关注,因为课题已经立项了,马上就要开工研究了,研究步骤就要写得非常具体明白,要将研究内容精准分派到研究步骤的各个环节,用以指导随后的研究工作。可见,在课题不同阶段的文本中,撰写研究步骤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四、怎样撰写研究步骤撰写研究步骤就如前文的概念所述,依据课题研究目标,采用恰当的科研方法,把所确定的研究内容落实到研究步骤中。明确时间节点,分解研究任务,责任分工到人,就可以了。我们举这样一个例子:课题名称为“美育视角下的初中美术色彩课程单元化实施研究”。这一课题确定的研究内容就是这样的:1.初中美术色彩课程教学及育美情况的调查研究。2.基于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以单元结构系统化梳理研究。3.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单元化实施研究。4.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的评价研究。以上研究内容如何落实在研究步骤里呢?我们依据研究步骤的模板进行撰写:(一)课题准备阶段(2个月)1.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集中学习,研讨开题报告,领会开题报告的全部内容和要求,明确分工。2.落实本课题第一项研究内容,开展“初中美术色彩课程教学及育美情况的调研研究”。此项研究从教师角度、学生角度分别进行调研,调研从色彩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学生美育水平等维度进行。采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和调查法。研究成果:一份调研报告。负责人是张三、李四老师。(二)课题实施阶段(2年)该阶段主要落实两项研究内容1.第一项研究内容(6个月)基于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以单元结构系统化梳理研究。此项研究主要从初中三年美术教材出发,针对散在教材中的有关色彩课程进行单元化梳理。梳理时,着眼美育功能视角,从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单位内容,课时内容等维度进行梳理。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研究成果:美育视角下的单元课程目标体系表和内容体系表。负责人:张三、李四老师2.第二项研究内容(1.5年)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单元化实施研究此项研究是在前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施研究。研究时,主要聚焦色彩课程单元化教学时,针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一些研究课例呈现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课例研究法研究成果:形成诠释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械的课例,论文。主要负责人:全体成员(三)课题深化阶段本阶段落实第四个研究内容美育视角下,初中色彩课程的评价研究。此项研究重点在于建设色彩课程的评价指标,形成简单易行的评价量表,研究出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评价方式。建立不同的评价主体,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主体方面,引入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学生他评,家长评价等。评价层次和角度上采取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研究成果:评价量表、论文。负责人:全体成员。(四)课题总结阶段(6个月)本阶段的主要内容:梳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主要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成果:研究报告。负责人:以课题负责人为主,其他人为辅。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将研究内容摆进了研究步骤里边。这样,研究步骤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研究过程就不会出现跑偏的问题。五、撰写研究步骤要注意哪些问题把研究步骤设计好,绝不是看一些经验性的文章,就可以写好的,它需要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在此再提示几点:(一)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不要混为一谈,不要把研究步骤写成教学安排。(二)研究步骤设计时,一定要把研究内容摆进去。(三)研究步骤设计时,要把研究方法摆进去。(四)研究步骤设计时,要给出明确的时间节点和人员安排(四)研究步骤时,要体现出本阶段形成什么样的过程性成果。(完)(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和也

科技部:诚信建设要贯穿科研全流程 建立终身追究制度

[摘要]《意见》明确了新时代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建设任务。基本原则包括:明确责任、协调有序,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坚守底线、终身追责。《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印发,在科技界引发广泛关注。《意见》有哪些主要内容和突出亮点?对科研人员有什么影响?科技部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司长贺德方进行了解读。结合科技创新趋势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科技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是发展形势所需,是世界大势所趋。而科研诚信则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基础。《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科研诚信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机制、责任体系、重点任务、主要措施等,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解决制约科研诚信建设突出问题,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勇攀科学高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意见》由科技部牵头起草。起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系统分析科研诚信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广泛征求相关部门、地方以及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企业和一线科研人员的意见,并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意见》着重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合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进展,加强顶层设计,细化实化措施。二是总结科研诚信建设实践经验,凝练有效措施。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从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严肃查处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着力补短板、强弱项。四是突出需求牵引,积极回应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特别是一线科研人员的关切和需求,注重可操作性。建设科学规范、激励有效、惩处有力的科研诚信制度规则《意见》明确了新时代科研诚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建设任务,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我国科研诚信建设的重要制度依据。基本原则包括:明确责任、协调有序,系统推进、重点突破,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坚守底线、终身追责。《意见》的主要目标是: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科学规范、激励有效、惩处有力的科研诚信制度规则健全完备,职责清晰、协调有序、监管到位的科研诚信工作机制有效运行,覆盖全面、共享联动、动态管理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建立完善,广大科研人员的诚信意识显著增强,弘扬科学精神、恪守诚信规范成为科技界的共同理念和自觉行动,全社会的诚信基础和创新生态持续巩固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重要支撑。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建立健全学术期刊预警制度《意见》提出了6个方面的具体任务。一是完善科研诚信管理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确定由科技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分别负责自然科学领域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科研诚信工作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从事科研活动及参与科技管理服务的各类机构要切实履行科研诚信建设的主体责任,从事科研活动和参与科技管理服务的各类人员要坚守底线、严格自律。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要发挥自律自净功能。二是加强科研活动全流程诚信管理。将科研诚信建设要求落实到项目指南、立项评审、过程管理、结题验收和监督评估等科技计划管理全过程。推进全面实施科研诚信承诺制度,强化科研诚信审核,将具备良好的科研诚信状况作为参与各类科技计划的必备条件,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责任者,实行“一票否决”。建立健全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管理制度。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制度,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不把论文、专利、荣誉性头衔、承担项目和获奖等情况作为限制性条件,防止简单量化、重数量轻质量、“一刀切”等倾向。三是进一步推进科研诚信制度化建设。完善教育宣传、诚信案件调查处理、信息采集、分类评价等管理制度。依法依规制定统一的调查处理规则,对举报受理、调查程序、职责分工、处理尺度、实名举报人及被举报人保护等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健全学术期刊管理和预警制度,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国际学术期刊预警名单,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调整。对罔顾学术质量、管理混乱、商业利益至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学术期刊,列入黑名单。四是切实加强科研诚信教育和宣传。将科研诚信纳入单位日常管理,加强对科研人员、教师和青年学生等的科研诚信教育,在入学入职、职称晋升、参与科技计划项目等重要节点必须开展科研诚信教育。五是严肃查处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科技部、中国社科院要明确相关机构负责科研诚信工作,做好受理举报、核查事实和日常监管等工作,建立跨部门联合调查机制。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人所在单位是调查处理的第一责任主体,要积极主动、公正公平开展调查和处理。坚持零容忍,保持对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行为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建立终身追究制度。加强科研诚信信息的跨部门、跨区域共享共用。六是加快推进科研诚信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对科研人员、相关机构和组织等的科研诚信状况进行记录。建立健全科研诚信信息采集、记录、评价、应用等管理制度,明确实施主体、程序和要求。逐步推动科研诚信信息系统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地方科研诚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孙文

科研新手该如何读文献?|开启科研之路

终于,研究生也开学啦!又有一批新学子要开启自己的科研之路了。对于他们来说,读文献可能是最先经历的考验——面对一项课题,要先通过文献积累相关知识。但我们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找到了相关论文后,哪一篇又该精读?如何找准论文精华之处?本文作者王威教授,主要基于理工科学科特点,给初入科研领域的同学讲述读文献的门道。为提高可读性,文中涉及的专业研究内容作了模糊/生活化处理——王威课题组(遗憾地)并不研究红烧肉。撰文 | 王威(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教授)X同学,展信佳。自从你进组已经有两个月了。昨天你来信说你搜了很多文献,但读得头大,没什么进展。为师思考良久,针对咱们课题组新生的常见问题,写下以下一些肺腑之言。衷心希望你能够走过目前的瓶颈期,早日寻找到读文献的窍门和快乐。1 为什么读文献(paper)?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因为学术研究,不是从你这里开始的,自然需要查阅前人的研究成果,从而一方面积累知识,一方面解决手头的问题。在这里,我引用你肖师兄毕业前留下的一段话:“关于看文献,这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在我刚进组之初时,并不很注重对于文献的阅读,导致走了很多弯路。后来才逐渐认识到文献调研在科研中的重要性,甚至我认为可能是科研中最重要的部分。为什么阅读文献对于我们如此重要,之前在网上看到University of Zaragoza的Professor Masia的一句话印象很深,她说:“Our job is to push the frontier of what is already known, so we need to be aware of where this frontier is.” 从大的意义上来说,做科研工作需要知道最前沿的知识,当下研究领域在使用的思想和方法,这样我们才能知道目前的差距和挑战在哪里,才能不断创新,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工作。而且只有通过阅读文献,我们才能找到我们的工作在当下科研界中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才能明白我们的工作的意义在哪。从实际的角度来说,阅读文献也许会让我们找到在研究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可能一个困扰我们几个月的技术难题,别人早就已经解决并且报道,而我们还在苦心琢磨。又或者当我们研究迟迟无法突破,在文献中寻找灵感也是一种办法。”2 每天学习和工作很忙,应该花多少时间读文献?按照我的经验,平均每天一小时是比较合理的。这里指的是科研常态化的看文献,而不是在课题的某些阶段,需要大批量文献调研的时候(那个时候可能要远大于一小时)。我不太赞同那种“只有在实验室做实验才叫科研”的论点;同时,也不赞成从早到晚读文献,而忽略了动手去尝试。这和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我们这个实验学科,常态化,也是比较健康的学习方式,应该是大部分时间做实验,剩下的时间思考、读书、读文献、总结、写作。3 读什么文献?按和你课题的相关性由强到弱排序,我暂且将论文归为以下七种:第一种,妥妥的就是你研究的课题。举个例子,如果你的课题是《如何避免红烧肉粘在不粘锅内的研究》,然后你看到了一篇讲如何避免红烧肉粘在不粘锅内的文章……我不知道这是幸运,还是不幸。但很显然,这篇文章你要从头到尾精读几遍,几乎要做到每个字都知道人家在说什么,弦外之音是什么,里面的公式、数据、图表、结论要记得门清。在此之上,你还要举一反三,知道他们工作不足是什么,和你工作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从而回答这个终极问题:工作被人先发了,自己还能不能毕业?第二种,跟你的课题密切相关。例如,你的课题还是《如何避免红烧肉粘在不粘锅内的研究》,找到的paper做的是回锅肉在不粘锅内的烹饪,或者红烧肉在电饭锅内的烹饪之类的。总之,主题直接相关,肉也很类似。那做法跟第一种一样,你基本上要把这篇paper读透了。阅读过程中,要时刻思考:本文对你的课题的启发是什么?指导是什么?试验方法或是某个理论,是否也可以用在你的课题?还是结论对你有帮助?第三种,跟你的课题相关,但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例如,你搜到的paper做的是“红烧肉的腌制机理探讨”。虽然你做的并不是这个课题,但既然要理解红烧肉在不粘锅内的粘附,显然需要知道肉的质地、盐浓度、水分等问题;而这篇paper一定会讨论这个问题,因此会给你启发。反过来,你要是不懂红烧肉烹饪的基本要素,自然也不会理解它粘不粘锅。这篇文章不需要每字每句都读透,基本上摘要和结论以及所有的图看懂了就行,但是你需要存下来(最好是能够整理汇总在一个ppt里),因为你的毕业论文或者小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很可能会引用到。第四种,就是泛泛的跟你课题的某个关键词相关的论文。比如,所有关于不粘锅的论文,所有关于红烧肉的论文,等等。这些论文,构成了你课题的背景知识。但是它们非常零散,需要在长期科研的过程中积累,或是通过师兄师姐的推荐,或是导师教授的指点,亦或是自己发现寻找到。这些文献可以粗读,然后分门别类汇总到ppt(你的毕业论文或者小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也有可能会用到)。第五种,是所有关于肉的烹制论文。这些论文组成了课题组研究领域的大背景知识,发表频率是平均每天会在网上发表1篇左右。如果你预计自己会在今后比较长的时间内从事这一领域(例如3年以上),那需要利用一些追踪文献的方法(如订阅期刊的rss,或者订阅谷歌学术的邮件提醒),让自己源源不断的获得最新发表的这种论文;并在看到的第一时间,花3-5分钟粗读一下题目、摘要和主要的图。随后,根据对文章的兴趣程度和对你的重要程度,按照权重分类保存,并在某个时间统一阅读那些你标记权重比较高的这些论文。例如,我在阅读新论文时,会把所有的论文保存到一个“肉肉”文件夹,但是只有大约10%的会标记“需要读”(mac电脑有这个文件做标签的功能,windows的话请自己想办法),并在闲暇的时候打开仔细读一下。第六种,是各个领域的综述。这些review, perspective, account等性质的论文内容庞杂,出现在各类期刊,平时也未必专门去搜集;看到了的话,可以简单看一下标题,是不是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你做肉之余,对素食也很感兴趣,那可以留心一下这个领域的新的综述。而你平时看论文的时候,或者做实验的时候,发现自己某个知识点比较缺乏,或者这个知识点最近很火,那就可以稍微去搜几个相关的高引用的综述(或者发在顶刊上的新综述),来充充电,说不定就是你下一个研究点(比如石墨烯在红烧肉中的应用)。但要注意,综述尽量不看太老的,特别是热门领域,5年就翻天覆地。最后一种就是各类随机的文献。“浩如烟海”可能都无法形容现在文献的出产量。为了防止自己坐井观天,还是需要常常扩展自己的眼界。我建议选择3-5个顶刊,订阅他们的邮件提醒,出新刊的时候第一时间浏览一下最新的文章标题,感兴趣的话看一下摘要和图,刷新一下自己对于学术圈前沿方向的认识。我在韩国访问时的一位杨师兄,每天都会很精神抖擞地去看CNS(cell、Nature和Science,三大顶刊)的新paper,并且跟我说,你平时看什么期刊,就会发什么期刊。他最终发了Nature正刊,青千回国。我惊为天人,并因此深有感触。我建议你采纳一个好的文件归类或者添加标签的方法。例如如果是mac电脑的话可以用系统自带的标签功能,把每一篇文献添加上关键字,或者按照以上七档来标记星标(一颗星到七颗星)。4 如何读文献?根据以上文献的分类,读文献的方法大概有三档:精度;泛读;瞟一眼。先简单总结一下阅读文献的过程:我们通过关键字搜索找到了很多文献,把它们在浏览器上打开。第一步,是最粗糙的“瞟一眼”级泛读:看标题、关键词和摘要,从而大致确认该论文和自己课题的相关性。对于相关度不高的文章(泛泛的说,对应上面分类中的5-7类),可以在此止步:简单记录后关闭,甚至不需要下载下来(可以把论文题目、doi号等关键信息粘贴到一个总结的ppt里面,需要的时候能回去搜到就行)。对于相关度较高的文章(分类中1-4类),推荐采用以下的阅读策略:读一篇文章,不管是怎么个读法,都是从标题开始。一个好的标题,应该能够很快抓住读者,读者也很快能意识到这篇文章的细分领域、核心成果,和文章性质(实验、模拟、理论?化学、材料、物理?)。摘要是读所有文献的重中之重。一个典型的摘要,基本上是四个层次。第1-2句,点明研究的背景,通常是xxx很重要,但是xxx还不足。第3句,是核心句,一句话说明本文的亮点,或者说是核心成果,并呼应上面不足。接下来的几句,是展开来介绍本文的详细的成果——发现了什么、证明了什么、测试了什么等等。最后的1-2句是总结升华,往往会说明以上的结果对于小领域、大领域有什么科学和工程上的意义。举个栗子:(第一句)红烧肉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美食,口味醇厚,回味无穷。(第二句)但是烹饪红烧肉中常常遇到粘锅的现象,对此人们的理解还比较浅薄,也没有完美的解决办法。(第三句)本文中,我们研究了不同烹饪条件、锅的种类对于红烧肉粘锅的影响,并寻找出了不沾的解决办法。(第四句)我们发现…… (最后一句)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对于完美的红烧肉烹饪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于食物的处理和不粘锅的研发有很强的启示。摘要大多是这个套路。对熟悉相关领域的读者,他们可以直奔主题,大概看摘要中的几句话,就清楚这篇文章的意义和档次了。高手也会非常擅长让读者尽快找到这个主题。当然,武林门派众多,自然有很多种摘要不是这个套路,但是据我观察,尤其是材料、化学领域,八成不会错。而物理类的文章,有的时候没有那么多门道,上来第一句就说我们发现了XYZ,而不给你讲一大堆XYZ多么有意义,也是常见的。摘要的套路,对自己写作的时候也非常关键,需要尽可能的遵守。或许这样做听上去有些八股,但摘要的作用是让读者尽快的掌握文章主旨,因此牺牲一些文学性和灵活性常常是必要的。高手自然可以兼顾两者。从摘要往下,就体现出来了精度和泛读的区别。先说泛读,基本上把intro每一段的第一句话看一下,然后看一下intro最后一段,再然后把几个图扫一遍,最后把conclusion看一遍。这样就在摘要的基础上,得到了更丰富、更直观的信息。特别是图,是补充摘要的最得力的手段。正所谓“一画胜千言”,一张好的图,往往抵得过你看半天的一大段话。特别是论文中的“图1”,在材化类的很多期刊中,第一张图都是一个体系示意图。而材化类的文章往往套路性很强,合成xx材料,然后展示xx性能。基本上看懂了示意图,论文的创新之处就掌握的七七八八了。以上泛读过程,适合于除了精度以外的各类文章。如果英语六级过了,对基本概念大致熟悉,泛读一篇文献最多需要半小时。泛读与精读的区别在于,如果跟课题相关性大一些的,那看的时候更仔细一点,也要求更高一些——需要能够尽可能多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新意,应该在重点的地方做一些笔记和摘抄。而如果只是泛泛的了解一个文章,那大可以不用要求这么高。时间够的话,做一点笔记;时间不够的话,留下个印象就行。精读,顾名思义,非常精细地读。基本上对应着上面一节讲到的第一、二类的文献,也就是和自己目前的课题密切相关的。对我们领域的课题来说,这种文献非常少,大概在你的学生生涯中能碰到一二十篇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你发现许多文章都跟你密切相关,这侧面印证了你的课题非常热门,是好事儿;另一方面,也可能表明你的课题已经没啥可做的了,这就悲剧了。)精度过程中,首先也要读摘要,然后从文章第一句开始,全文读下去。在intro那里,可以忽略一些对于你已经掌握的背景知识的介绍,比如什么是红烧肉,红烧肉怎么好吃之类的(材化类的文章第一段往往是这些)。如果你有心,可以稍微关注一下他们列参考文献的时候,都喜欢用哪几篇,如果没读过可以去看看。Intro不能都忽略,通常第二段开始就进入了核心:为什么要研究当前的这个问题?学术界存在哪些争议?有哪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或者哪个应用被这个问题卡住了脖子?这个地方往往能体现出作者的功力和层次,也决定了这个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高屋建瓴的作者,往往能看到很宏大的命题。他们能在很多在你看来匪夷所思、风马牛的地方把问题联系起来,而又让你觉得醍醐灌顶。在我们这种学科交叉的领域,特别是你的课题和实际应用联系不紧密的时候,这是一种特别有用的能力。因为如果一个问题对许多领域都有意义和启发,那关注的人也会多,你的工作才有意义。(另一种说法,就是很多大佬很会“讲故事”。)因此,读intro的时候,要特别关注作者是怎么引出他的工作的:逻辑是否通顺;是否层层递进,把这个问题越写越具体;是否让读者觉得这是个真问题,而不是他为了写这个paper而凭空编造出来的假命题。(当然,这种假命题也不少,甚至顶刊也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鲁迅说得好啊。)Intro看完了,你应该能够明白这个工作的出发点,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他们的主要发现和意义在哪里。换句话说,intro看完了,这个文章基本就懂了大半。剩下的一小半,更多的是一些技术和细节问题,以及作者如何用实打实的结果支撑他们intro中画下的大饼。在泛读中忽略的技术和细节问题,在精读中就变成了关键!既然这篇文章跟你的课题如此相关,那么具体的细节,比如他们红烧肉是哪个部位的,锅什么牌子,盐放了多少,照片能不能看清,这些看起来很琐碎的问题,也都变得至关重要!而且这些往往能够给你很大的启发(这个图原来能这样量化!),或者解答你实验中某个困扰许久的问题(原来他们的样品是这么做的!),甚至让你沾沾自喜(我的数据比他们的好看太多了!)。所以切莫忽略文章的每一个细节。一篇好的文章,都是在讲一个故事,仿佛有一个画面在你面前徐徐展开。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个工作的很多细节也逐渐丰满了起来。你或许能感觉到坐到了作者对面,他在用一张张ppt给你讲他们的故事,给你解释他们发现的现象,向你娓娓道来背后的原因。精彩的文章,在你的问题刚刚冒出来的时候,作者会恰到好处的用一个设计优美的对照实验让你酣畅淋漓。而在你刚刚被挑起了兴趣时候,就用高潮迭起的剧情让你欲罢不能。最后的结论清晰有力,又不失分寸和风度;能够睥睨天下般让你拍案叫绝,又能够虚怀若谷地坦承文中的不足和下一步需要改进的方向。这样的文章并不很常见,但是每一次看到,都让人心旷神怡,感慨这才是论文的最高水平。5 文献读完之后Paper读完了,面对着几页pdf上面的黄色高亮,和旁边或多或少的一些单词中文翻译,如同踢了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有高潮迭起,也有悲欢离合。终场哨音吹响,你回到更衣室,这时不是庆祝,也不是休息,厉害的教练和运动员知道需要及时复盘,总结经验。因此,我建议你,眯起眼睛,掩卷沉思,回想一下这个文章,自己学到了什么?如果让你给实验室的同学用30秒钟讲完,你会说出一个什么故事?然后再从头过一遍你做下的笔记,摘录到你的文献阅读本/ppt/word里面。写下你的心得体会。这样才是一次完整的精读。我再次强调,你的学术生涯,精读的文献非常有限(也不应该每篇文章都精读)。每一篇,都像是一次晚宴或者音乐会,你盛装出席,为之欢呼落泪,也因此成为了你学术生命中的一次难得阅历。切莫读过就忘记了,要珍藏起来,常常回想,并且建立起和自己学习工作的牢不可破的纽带,这样才不会枉费你花费的大量无价的时间和心血。作为一名作者,若能够有一位读者精读了我的文章,甚至还给予很高评价,那简直是无与伦比的体验。假如你有机会遇到了你精读过文章的作者,不妨和她/他仔细聊聊这篇文章,告诉她/他你的收获和体会,让对方知道,她/他的努力受到了别人的关注和认可。学海无涯,破浪前行的我们,能够遇到一同泛舟的同道,是何等的幸运。X同学,如果还有问题请继续来信。下一篇我们可以讨论如何找到合适的文献。王威,x年x月x日

复来求之

学术进阶丨科研常用软件干货分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能够提高效率的工具,可以让科研工作事半功倍。今天为大家总结一些科研软件,希望它们能成为大家科研途中的利器。都是真正的干货!助你战力扶摇直上走向人生巅峰!1.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以及NoteExpress、Biblioscape、ReferenceManager等。Endnote,科研者必备之一,写PAPER可以很好管理和应用文献。2.比viso更好的流程图工具——SmartDraw。SmatDraw 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商业绘图软件。 2006 年获美国政府司法部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专用软件,2007获美国政府商务部 (US Department of Commence)选用。Smartdraw 多年来获得不少权威杂志,报纸,网站极力推荐及多次获奖,包括美国华盛顿时报 (The Washington Times),英国金融时报 (The Financial Times)等。选用SmartDraw使每个人都能很轻松的绘制具有专业水准的商业图。3.采集文献点数据—— UN-SCAN-IT Gel。UN-SCAN-IT Gel凝胶分析软件可以迅速提高扫描仪的显像密度,并且在全扫描分辨率条件下自动分析凝胶图像。UN-SCAN-IT Gel软件可以与任何扫描仪、数码相机、或者其它图像输入设备结合使用将凝胶电泳数字化。除了凝胶分析的特征以外,UN-SCAN-IT gel也包含了UN-SCAN-IT 所有的(x,y)数字化和图表化特征。在其它的软件程序中,也可以利用被导出的数字化凝胶和(x,y)数据。4.PAPER 排版软件—— LATEX。LaTeX(LATEX, 音译“拉泰赫”)是一种基于TeX的排版系统,由美国计算机学家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发,利用这种格式,即使使用者没有排版和程序设计的知识也可以充分发挥由TeX所提供的强大功能,能在几天,甚 至几小时内生成很多具有书籍质量的印刷品。对于生成复杂表格和数学公式,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它非常适用于生成高印刷质量的科技和数学类文档。这个 系统同样适用于生成从简单的信件到完整书籍的所有其他种类的文档。易于转换成PostScript或pdf文档,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平台。5.三维解剖图像工具 ——3Dbody解剖。3Dbody提供了男女二套全三维的数字模型,5000多个人体结构,完整全面的解剖学数据,涵盖了人体所有解剖系统,同时提供了英文发音、文字注释、穴位等信息。数据详实,操作功能强大,通过实时三维操作,轻易获得层层解剖人体的学习机会。不论你想看躯干还是四肢,腹侧还是背侧,浅表还是深层,3Dbody都能做到。文章编辑整理自网络资料,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END

民到

一位科研小白的成长之路:从科研认知几乎为零到高水平论文6篇!

个人名片|邱俊澧获国家奖学金3次“挑战杯”全国三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校级奖励10项在读期间发表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6篇一作SCI-2区2篇、二作SCI-3区2篇及一作EI 1篇公开专利5项今天的主人公是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的获奖无数、醉心于科研的优秀毕业生——邱俊澧,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故事吧!科研之始凡事皆有一个开始,当问起为什么会选择这一条道路的时候,他笑着回答道:“这就好比‘四季轮回’、‘瓜熟蒂落’,举一个比较牵强的例子,就比如说,读了高中之后就应该继续读大学一样,不需要纠结。因此,我进入大学后,就自然而然地做了决定会继续读研。有时候不必过多纠结于如何开始,顺其自然。正所谓‘船到桥头自然停’,在每一个阶段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留遗憾就好。”他接着说:“2016年大学本科毕业后,我便揣着本科成绩单来到土木楼2楼,敲开了周老师办公室的门。一开始我还有些紧张与焦虑,毕竟一直以来只闻其名,总担心老师很威严。与我想象的不一样的是,周老师热心地叫我进去,只待我说明读研意愿,再看了一眼成绩单便收下了我。”自此,他就开始了科研道路上的探索。全新的科研之路初入科研之路的他,所接触的一切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由于他是推免生,才进团队时连毕业设计都还没做。再加上专业素养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实践水平严重缺乏,科研认知几乎为零。一开始,周老师便将他安排到“磁团队”,他更是疑惑了挺久,他的专业是桥梁工程,研究磁做什么?“现在想想,这可真是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小白’。”进入科研团队后,参加了他研究生以来第一次研讨会,当时的他脑袋塞满了问号:研讨会怎么这么多人参加?这位老师讲的是什么?师兄师姐又是讲的什么?这个看起来很高端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周老师无所不知?手机一直振动是不是女朋友在找?两个小时过去了……他的脑袋里满是问号,却也深切感到科研的神秘,想着自己也要搞一个这么高大上的东西出来。科研“小白”在成长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对科研的好奇和追求,使得高山与漫漫长途变成了沿途迷人的风景。“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在团队里周老师给邱俊澧安排了大致的研究方向后,他就开始行动起来,做试验、学习专业知识、看文献......要做的事很多。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也慢慢地习惯了周五研讨会后在暗沉的夜色中摸黑回寝室,也渐渐懂得了磁检测、金属磁记忆、自发漏磁、脉冲涡流,也明白了一些其它领域知识,比如UHPC、桥梁健康监测。但脑袋里的问号还在,不过变成了类似“我是不是可以用自发漏磁来反演锈蚀形态?”这样的问号。“虽然大多数想法不切实际,但总算还是有点科研的味道了。”再后来他负责了一个广西科研项目的试验,那一个试验他的感触很深:“理论是一方面,但是一开始进行实际操作,一切又不一样了。试验方案设计、试件制作、电化学加速锈蚀、自发漏磁自动化扫描、磁数据处理分析、报告撰写等等一切工作都得现学现用。更关键的是,试验用的钢筋混凝土梁虽说叫小梁,看起来也不大,但足有近100kg。加之‘锈蚀——自发漏磁扫描’试验的周期性特征,10片试验梁总共要在两个试验场地间搬运超过100次。如果算上制作运输、承载力试验、破拆测量锈蚀度流程,工作量得翻几倍。”为了试验进度他也常一个人搬,抱100kg的小梁也行,磨破衣服是常事,而且身上时常都是脏兮兮的。此外,由于长期在重体力试验中的“优异表现”,他经常被同门尤其是室友邀请帮忙搬各种沉重的试件和材料。按照浙大郑强教授的“非对称优势”定义—非本专业的特长,“力气大”就是一个土木专业学生的非对称优势,他对此深有体会。平常他的业余时间会去健身房健身,坚持了足足有六年有余。总而言之,非对称优势是一个挺重要的东西,力量足有助于做试验只是一个方面。作为研究生,要有意识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善于演讲、交际或者外语都是很好的。他的导师周老师也讲,读研不要只盯着自己研究的那一点东西,要锻炼综合能力,要把眼界打开。有趣的拒稿经历当问及他最难忘的经历时,他打趣地说:“不被拒稿的人生不完整。研一上学期末,做完广西项目的试验后,熬了几天夜和小伙伴们完成了第一份研究报告。当时,老师催促着我们趁热打铁写一篇论文,可新年即将到来之际难免懈怠,我摸摸索索两个月才写了一篇。模糊的图片,混乱的格式,我挠着我的头看老师最新的批注,改了几遍终于定稿。忐忑投了一个建筑材料学报,一个月多后惨遭滑铁卢。”在第一次被拒稿后,他吸取了失败的教训。他说,被拒稿,也是积累经验的过程,可以从审稿人意见里看到不足,而后继续努力。有了经验,他后续又做了一批试验梁的试验,并弥补了试验设计上的一些不足。这一次,他写了第二篇论文并大胆地投到了一个3区SCI期刊Sensors,前后历经一轮大修加一轮小修,4位审稿人修改意见多达70多条。最终,经历了完整论文投稿流程后发表了人生的第一篇论文。付出会有收获,研一末发表的这篇文章也促成他获得了当年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此外,这一次的成功也让他积累了更多经验以及信心。渐入佳境经验的逐步积累,再加上自己不断地努力,第一篇被拒稿的文章修改后投建筑结构学报,又写了第三篇投了2区SCI期刊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随后在研二下学期同时录用。研二暑假,又与一位本科学弟合作在3区SCI期刊Metals上发表了第四篇论文。同时,也获得了第三次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三上学期,经历了重重波折后,他选择了行业认可度较高的2区SCI期刊Engineering structrues,并于研三上期期末录用。同时,与另一位老师合作的中文核心期刊也被录用。风雨过后是彩虹,一路走来终取得丰硕的成果,各种奖项都纷纷收入囊中。当问及收获了这么多奖项是否有浮躁的时刻,他谦虚地说道:“一刻也没有过,并且我还有些排斥甚至害怕大家过分的夸奖。我也在获奖经历中明白了‘马太效应’,随之也明白了自己真正所拥有的并非表面那么丰富,所以就需要冷静下来在赞扬中看清真实的自己。而且我一想到那些真正厉害的科研同侪,自知实力上差距仍远。另外,目前的科研水平离个人的理想也有较大差距,努力还来不及,浮躁也更没资本。”科研之路还将继续研究给他带来的深远影响,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他说:“我参加的一个云南科技厅项目。这个项目研究的是用自发漏磁监测混凝土结构中的应力状态,在研究过程中我跟着老师在重庆、云南两地做了20座实桥的监测,看到了磁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真正感觉到了科学技术的魅力——不仅仅是试验、论文、报告。”他目前的研究方向是 “锈蚀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磁评估”,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海洋大气环境中多因素劣化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监测与时变评估”。他对于未来的规划,首先还是在读博期间把研究做得更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力。以后毕业了想继续留在高校当老师,继续从事科研工作,并培育出更多为祖国建设的科研人才。科研干货灵活的思维+付诸实践+多锻炼。任何创造的基础,是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对于科研,一定要多读文献,尤其是高水平期刊文献,多学习别人在研究问题上的思路、方法、技能,培养基本的科研素养。对于研究问题,多思考,也要多实施,科研能力是花时间锻炼出来的。写给母校最难忘怀487,兄弟情、师生谊,还在交大收获了一份甜甜的爱情。在交大陪伴我七年的青春时光里,我从一个懵懂无知、连Word都不会用的高中生,到一个经过专业培养的本科生,再到如今走上科研道路的硕士生,我与母校的联系此生已挥之不去。此间遇到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也将是记忆里一次次流连忘返。行到此处,须得道一声离别再见;往后回首,却可满怀笑意。来源:重庆交通大学 策划 | 新媒体中心 封面 | 赵翎羽 采访 | 胡艺瀚 文案 | 胡艺瀚 编辑 | 何冰 校对 | 丁南 责编 | 刘越 审核 | 白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