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累计发表19篇SCI论文,浙大女博士用300篇文献“刷”出研究方向!死之棘

累计发表19篇SCI论文,浙大女博士用300篇文献“刷”出研究方向!

“既然没办法成为一名医生,拥有妙手回春的超能力,那我就选择在可触及的医疗器械领域做一点贡献。”7年前,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系2014级博士生陈婷珽在深思熟虑之后,给出了自己“竺老两问”的答案。而现在,已发表19篇SCI论文,累计影响因子127.940的她正在申请海外博后项目,希望能够为个性化医疗领域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科研小白的进阶之路高中时,化学是最让她着迷的科目,微观尺度上物质颗粒碰撞导致的形态、颜色、尺寸等方面的变化无不彰显着科学的魔法与艺术。进入大学后,医生成为了她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大一在医院做志愿者时,陈婷珽看到了患者的痛苦挣扎,也目睹了医生的神奇和伟大;大二时,为了照顾遭遇车祸的家人,她长期折返于学校和医院两点之间。“当时我想了很久,化学是我的热爱,帮助患者是我的追求,医疗器械领域或许是一个很好的结合点。”而陈婷珽心中这颗梦想的种子,在遇到浙江大学高分子材料系教授计剑后,生根发芽、破土而出。确定目标之后,陈婷珽第一时间搜索了学院老师的研究方向,发现计剑老师的研究所长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于是毫不犹豫地敲开了这位未来导师的房门,并邀请计剑做她SRTP项目的指导老师。“项目期间,计老师邀请我们去他家作客并介绍他最新的研究工作。面对‘科研小白’的我们,计老师循循善诱,不仅让我们大胆描述自己的科研梦想,还鼓励我们朝着心中的方向前进。”而正是这次看似天马行空的畅所欲言,激发出陈婷珽心中的科研热情。陈婷珽和金桥老师大三进入实验室后,陈婷珽遇到了科研生涯中的另一位重要导师——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副教授金桥。如果说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计剑为陈婷珽指出了朝哪里走,那金桥则手把手教给她如何走得更稳更快。“金老师引导我不断规范自己的研究思路,他会带着我去思考,完成这个课题需要分几步走,每一步需要考虑什么问题、做什么准备,作为初学者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本科阶段完成“浙江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后,陈婷珽兴高采烈地去找两位老师要新的研究课题,但让她意想不到的是,老师们要求她沿着同一方向继续深入研究下去,挖掘更多的可能性。于是,她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诞生了——《新型可降解两性离子基聚合物涂层材料的合成》。在先前研究基础上,她更深入地研究了可降解聚合物涂层的降解行为是怎样的,把它用在生物评价、动物实验和真正用在人体中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结果。“不仅研究它的学术可能性,也探索它的现实可行性。”披荆斩棘中高歌前行怀着期待和好奇,陈婷珽步入了博士阶段。入学之初,计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了一系列供选择的研究方向,喜欢尝鲜的陈婷珽再次选择挑战自己,挑了实验室最新的研究领域——智能形变材料的优化设计及其在个性化医疗领域的应用。“计老师很会带学生,他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去做什么、怎么做,而是会引导着我们一步步探索到正确的方向。”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导师的引导下,陈婷珽尝试着在探寻形状记忆材料和个性化医疗器械的结合点。“当时,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这个领域有什么新发现,看到大概300篇的时候,我才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逐步凝练出具体的研究问题。”在这块实验室还未开垦的处女地上,没有师兄师姐手把手带的陈婷珽只有一边搭建实验平台、熟悉实验器材,一边“刷”文献,掌握常用实验方法、了解最新研究进展。TOC压缩在这个领域,陈婷珽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如何将材料形变信息从材料中分离出来,实现材料形状的按需调控。不懈钻研之后,她利用光的时空可控性对材料进行模块化处理,实现了材料形变和形变过程的原位调控。博士阶段的陈婷珽拒绝“闭门造车”,喜欢在与人交流中学习。2017年5月和9月前往葡萄牙和德国参加国际会议,分别作时长15分钟的口头报告和墙报展示,获 Bayreuth Polymer Symposium 2017 会议最佳墙报奖。在去年和今年的暑假两次应邀前往德国拜罗伊特大学,交流静电纺丝和3D打印方面的技术和研究。而博士三年级,作为一对一志愿者接待诺贝尔奖得主Jean-Marie Lehn教授的经历也让她印象深刻。“他是一个非常open的人,不仅乐于跟后辈交流,还鼓励年轻人大胆表达不一样的观点。被深深折服的我,我希望自己也成为同样开放包容的人。”而在聊到陈婷珽的研究方向时,Jean-Marie Lehn告诉这个科研新人——这个领域发展到现在是一个极致的状态,作为一个新人,你不能再按照他们的思路做下去,而应该思考他们的逻辑存在什么样的缺陷,能否在这个领域给出新的观点、发掘新问题。这句话让陈婷珽回味至今,也让她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虽然做研究的节奏非常紧凑,但我还是坚持每天安排出一段空余时间去反思自己做了什么,去明确接下来的方向。”与诺奖合影丰硕成果背后的秘密“智能形变材料的时空调控”是陈婷珽在博士阶段的主要工作,经过四年的努力,她不仅首次获得了具有“私人订制”特点的三维形变材料,开创脉冲响应模式,实现了基于材料的二进制显示;还首次实现了材料形变速率的大范围连续按需调控,扩大了形变速率的调控范围。“科研不可与外界隔离,否则再高端的成果也只能是供人观赏的展品,而不可以应用于人类实际。”陈婷珽认为,如果仅仅将科研灵感和工作思路局限于自身的苦思冥想,那么结果也常常是单一的、固化的。所以她喜欢在交流中明确什么是真正被需求的,并想方设法通过科学研究给出解决办法。与Greiner教授在德国合影常常跟着计老师跟医生交流的她发现,目前大部分植入器械都由医生来操纵,并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是其中有一个问题,这种形状记忆材料一旦植入,我们就无法再对其进行按需调控。于是她想,我们能否制作一种本身不携带形变信息、但是可以通过外界刺激来调节其形状的材料,也正是在这个想法的基础上,她在Materials horizons上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解决了医疗器械领域标准化的器件制备和病人的个体差异性之间的矛盾。课题组合影截至目前,陈婷珽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累计影响因子35.081。在涉足这一领域短短几年就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她认为,善于合作是一个法宝。虽然课题组成员之间的研究方向有不小差别,但每次的组会,陈婷珽都积极参加,即使是跟自己研究方向完全不同的课题,她也保持关注。“一个人遇到问题常常会钻牛角尖,但旁观者常常能提供新思路;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研究学习到在自己研究中接触不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这也是一种快速学习的渠道。”做实验在大部分时间里,陈婷珽同时会进行好几个实验。“基本上我不太有闲着无聊、单纯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在金桥的带领下,陈婷珽掌握了一套高效的实验方法——将实验模块化,尽可能更多地把零碎化的实验穿插在零碎化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节省等待实验结果的时间,降低没有必要的时间消耗。“这种高效的工作方法也让这个姑娘有更多的思考和休息时间,更精力充沛地投入所热爱的科学研究。将在明年博士毕业的她希望能够在这一领域继续深造。“我最希望能够申请到一个欧洲的博士后位置,那里自由的学术氛围让我非常向往。”陈婷珽说。文字作者:马宇丹 储诗淇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本文编辑:浙江大学微讯社 张佳楠责任编辑:江宁宁

开放日

他发23篇论文、13篇SCI,参与5项国家科研项目、拿国奖……好优秀!

研究生期间发表23篇研究论文,以第一作者(不含并列一作)发表13篇SCI论文,参与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四川大学2018-2019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四川大学2018-2019年度优秀研究生,四川大学2020届优秀毕业研究生……这是生命科学学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周闯的学术履历。最近这份履历又添一项——四川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在得知自己获得四川大学十佳学术之星的消息后,正在哈佛接受联合培养的他坦言内心还是有些忐忑:“毕竟其他学院的学术之星也很厉害。”低调的他说,自己所获得的成绩“只不过是汪洋大海中溅起的一朵浪花”。01、谦逊勤勉的学术之星虽然名字里带一个“闯”字,但周闯并不是一个急躁冲动的人。通过采访时的交谈,大川更多感受到的是他的平和沉稳,谦逊低调:不会因自己获得的荣誉而充满傲气,言谈举止平易近人,每每采访,还会因为中美13个小时的时差关心大川的休息情况。面对获奖,周闯的心态也非常平和:“能拿到当然开心,拿不到的话说明我还要更加努力。”谈及之前获得的荣誉,周闯用“幸运”一词来形容自己。而对于自己发表的论文,周闯也谦称为“小文章”“不能跟大牛比较”。正如他的座右铭所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周闯看来,不论是学术还是其他方面,自己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概也正是如此,本该今年博士毕业的他,选择了前往哈佛继续深造,进行鸟类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虽然会付出更多的时间,但这一决定在周闯看来:“值得。”02、与科研之路结缘高考填报志愿时,周闯其实并没有选择跟如今研究的生态学相关的专业,反而对机械自动化、土木工程更感兴趣。但因为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上大学后最终被调剂到了农学。性子随和的他并没有执着于换专业,一直坚持学了下来,反而培养起了对该专业的兴趣。考虑到专业的关联度,考研时周闯选择了与农学相关的生态学,也因此来到了川大。在本科时期,周闯其实并没有投身科研的打算,正是在川大读研期间,在导师岳碧松教授的影响与鼓励下,他对科研产生了兴趣,导师对他的信任也让周闯获得了信心。研二时,出于对专业的喜爱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坚定,周闯选择了提前攻博,并在导师的引导下走上了科研的道路。在导师的帮助与支持下,周闯参与了许多专业相关的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在项目中他主要负责数据分析与论文写作,这些经历也成为了他日后写作论文的宝贵经验,同时在导师身上,周闯也学到了很多科研知识与态度。采访中在提及导师岳碧松教授时,周闯流露出来的感激之情总是浓烈而又真挚。03、论文写作,“唯手熟尔”虽然科研道路上难免会有枯燥,但周闯保持动力的“秘诀”就是不断产出作品,“有了一定的学术成果以后,自己会找到一定的自信,会有成功感,从而良性循环。”周闯的第一篇论文是在研二时发表的。回想写作第一篇论文时的情景,周闯的印象是“急”跟“苦”。“急”是因为当时提前攻博必须要提供一篇SCI论文,所以他必须在研二时完成;而“苦”则是第一次写论文没有经验,同时SCI论文要求较高。专业知识的积累、SCI写作的规范、英语水平等都成为了让当时的周闯头疼的原因。但他并没有被吓倒,“第一次写论文,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大胆写”,从准备阶段开始,每天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了解论文写作的格式、流程和详略调整,学习规范的专业术语就成为了他的日常。那段时期周闯每天工作的时间比平常要多很多,辛苦熬夜是免不了的事。初稿完成之后请师兄师姐们修改论文时,跟上他们的思路和节奏对周闯来说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当修改意见跟自己想法不一致时,他没有着急决定,往往会听取各方意见,再最终衡量决定。就这样,经过三个多月的奋斗,在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周闯最终完成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的论文。“最难忘的是论文被接收发表的那一刻,感觉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有一点点的成就感。”周闯笑着回忆道。04、不爱玩游戏的学霸不是好厨师如今周闯正在哈佛生物与演化生物学专业学习,主要进行鸟类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谈及哈佛,周闯提到了其教学模式和学术氛围,旁听过几次课堂的他,充分领略到“小班化教学+课堂实践操作+师生互动”的魅力。他所在的课题组也会定期开组会,大家积极提问互动,当场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这种不局限于课本,更注重实践的风格令他印象深刻。虽然每天主要是在实验室进行数据分析,但课外丰富的学术交流活动周闯也没有错过。哈佛浓郁的学习氛围并没有使他感受到过重的压力,“以平常心对待”,是支撑他在学术道路上坚定前行的信念。虽然在学术方面付出了很多精力,但周闯也并非是个只会埋头学习的人,相反,不同于端坐在实验室里认真研究的学生形象,生活中的他也像普通男孩一样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打羽毛球、玩游戏、出游玩耍都是他爱干的事。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他偶尔会在周末跟朋友聚在一起“开黑”,单纯地享受游戏的乐趣。到了美国之后因为时差原因,很少跟朋友玩游戏,周闯又培养出了一个新的“爱好”:做饭。“这也是迫不得已”周闯苦笑着说道。因为饮食习惯的不同,吃不惯披萨、沙拉的周闯不得不强行锻炼自己的厨艺,按照网上的教程自己摸索。虽然并不喜欢做饭,采购食材也很麻烦,但为了饱腹,周闯只得“低头”,“我把它想象成自己的一种爱好”,面对困难,选择苦中作乐的他显得格外可爱。回首自己走过的学术之路,周闯这样评价:“有坎坷,也有喜悦,有风雨,也有彩虹。”谈及未来,他的目标也很简单,短期内还是以学业为重,在国外两年努力学习新知识,多发文章,多认识些朋友。毕业之后则打算在高校找一份工作,向自己的导师学习,继续科研,培养学生。说着这些质朴愿望的周闯,又透露出跟之前低调谦逊的学霸形象和喜欢跟朋友开黑的男孩形象不一样的力量。但不管是怎样的周闯,他都强调:“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来源:四川大学 大川 文字/ 张茗瑞 编辑/陈好好 责编/陈爽

守而勿失

SCI可以挂课题吗

SCI论文可以与课题产生交集,甚至大多数SCI论文是在课题研究基础上撰写出来的文章。此时SCI论文属于课题论文,依据课题主办方的要求要写上课题编号。那么,SCI可以挂课题吗?当然可以,且挂课题的SCI通常比不挂课题更受欢迎。SCI论文是最高级别的论文,是含金量最高的论文。这样水平的文章,没有通过课题研究,往往很难写得出来。因而,确定选题,开展课题研究,是写作发表SCI论文的第一步。既然SCI论文需要课题研究,SCI期刊也有了可以挂课题的规定。当SCI挂了课题时,就可以确定该篇文章是通过某一课题研究得出的研究成果,比起没有挂课题的文章来说,更容易引起编辑的重视和信任,也能侧面反映该篇SCI论文的价值达到了一定的水平。SCI挂的课题分很多种情况,课题不同,对于SCI来说也有不同的效果。当课题含金量越高,研究过程中管理和监督越严格时,写作出来的SCI论文,能够得到SCI期刊更高的重视,只要不出什么差错,成功发表率非常高。换句话说:挂课题的SCI论文更容易发表一些,建议发表SCI论文的作者尽可能地挂上课题。SCI可以挂课题,但挂课题不是盲目地,有相应的标准,若SCI不具备挂课题的标准,偏偏挂上不合适的课题,反而会起到反效果,不如不挂。关于这一点上,作者要结合发SCI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关注知实学术,欢迎私信留言

亲知

中国学者在Science 发表了8项研究成果,取得了重大进展

2021年2月26日,中国学者在Science 发表了8项研究成果,在物理学,生命科学,数学及地球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iNature系统盘点这些研究成果:【1】自1925年乌伦贝克和古德施密特发现电子自旋现象起,人们在原子和分子等体系中发现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导致许多有趣现象的发生,比如:原子能级的分裂,磁晶各向异性和半导体中的量子霍尔效应等。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对原子和分子的碰撞过程会产生影响。2021年2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兴安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孙志刚研究员和杨学明院士课题组合作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Quantum interference between spin-orbit split partial waves in the F + HD → HF + D rea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有关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在F + HD→HF + D反应中的影响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组合。使用高分辨率成像技术,该研究在前向散射方向周围的产品旋转状态分辨的微分截面中观察到了特殊的马蹄铁形图案。当考虑到完整的自旋轨道特性时,只有通过高精度的量子动力学理论才能正确解释这种异常的动力学模式。理论分析表明,马蹄铁形很大程度上是自旋轨道分裂-部分波共振具有正负平衡的量子干扰的结果,这提供了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如何有效影响反应动力学的独特例子。【2】已知等离激元纳米粒子的手性组装体具有很强的圆二色性,但不具有高光学不对称性,这受到电场和磁场分量的不利组合(由强散射复合)的限制。2021年2月25日,吉林大学刘堃,密歇根大学Nicholas A. Kotov及巴西圣卡洛斯联邦大学Andre Farias de Moura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Enhanced optical asymmetry in supramolecular chiroplasmonic assemblies with long-range ord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可以通过类似于在人胰岛淀粉样多肽的金纳米棒螺旋装配中发现的液晶的纳米粒子的长距离组织,来克服这些限制。强烈的偏振相关光谱位移和降低的能量状态散射,以及在组装好的螺旋中激活的偶极子的反平行定向,使光学不对称性g因子增加了4600倍以上。液晶般的颜色变化和纳米棒加速的原纤化可以在复杂的生物介质中进行药物筛选。远距离有序的改进也为具有高光学不对称性的材料设计提供了结构指导。【3】2021年2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团队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Proliferation tracing reveals regional hepatocyte generation in liver homeostasis and repai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开发了能够长时程示踪体内细胞增殖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成体肝细胞的来源,为肝脏再生及疾病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新思路。【4】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Zhu Hao团队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Liver homeostasis is maintained by midlobular zone 2 hepatocyt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14种鼠科动物命运图谱系统地比较了肝细胞的不同子集。在稳态期间,来自门周围区1和中心周围区3的细胞数量减少,而来自小叶中区2的细胞数量增加。区域2中的细胞可以避免常见的损伤,并且在中央和周围的损伤后也促进了细胞的再生。区域2的重新填充是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雷帕霉素-细胞周期蛋白D1(IGFBP2-mTOR-CCND1)轴的靶标驱动的。因此,小叶的不同区域表现出它们对肝细胞更新的贡献的差异,并且区域2是在稳态和再生过程中新肝细胞的重要来源。【5】随机数被广泛用于信息安全,密码学,随机建模和量子模拟。物理随机数生成的关键技术挑战是速度和可伸缩性。 2021年2月26日,耶鲁大学曹慧团队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Massively parallel ultrafast random bit generation with a chip-scale las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演示了一种与单个激光二极管并行超快生成数百个随机位流的方法。引入了在专门设计的腔中的多种激光模式的时空干涉,作为极大加速随机位生成的方案。由量子涨落引起的自发发射会产生随机噪声,使比特流无法预测。离线后处理可实现每秒250 TB的总比特率,比当前的后处理记录高出两个数量级。该研究方法坚固,紧凑且节能,在安全通信和高性能计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6】有丝分裂原触发动物中的细胞分裂。在植物中,细胞分裂素是一组来自腺嘌呤的植物激素,可刺激细胞增殖。细胞分裂素信号转导由膜相关的组氨酸激酶受体启动,并通过磷酸化系统进行转导。 2021年2月25日,剑桥大学Yang Weibing(现在的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中心)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 of cytokinin-activated cell divis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显示出在拟南芥茎尖分生组织(SAM)中,细胞分裂素通过促进Myb与蛋白3R4(MYB3R4)的核穿梭来调节细胞分裂,MYB3R4是激活有丝分裂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新合成的MYB3R4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质中。在G2 / M过渡期,MYB3R4的快速核积累(与细胞分裂素浓度的相关瞬时峰值一致)为涉及importins的正反馈回路提供了营养,并启动了驱动有丝分裂和胞质分裂的转录级联反应。工程核限制MYB3R4可模拟细胞分裂素在增强细胞增殖和分生组织生长中的作用。【7】了解基因组的组织需要整合DNA序列和三维空间环境。然而,现有的全基因组方法缺乏碱基对序列解析或直接的空间定位。博德研究所Chen Fei等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In situ genome sequencing resolves DNA sequence and structure in intact biological samp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原位基因组测序(IGS),一种同时对完整的生物样品中的基因组进行测序和成像的方法。该研究将IGS应用于人类成纤维细胞和早期小鼠胚胎,在空间上将成千上万个基因组位点定位在单个核中。使用这些数据,该研究表征了跨胚胎阶段的基因组结构中父母特异性的变化,揭示了受精卵中的单细胞染色质结构域,以及未发现的全局染色体定位在各个胚胎中的表观遗传记忆。这些结果表明,IGS如何直接将序列和结构从单碱基对到整个生物的整个长度尺度连接起来。【8】海底地球物理仪器在部署和维护方面具有挑战性,但对于研究海底地震和地球内部至关重要。可以利用海底电信电缆的新型光纤传感技术为填补数据空白提供了机会。 2021年2月26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Zhan Zhongwen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Optical polarization–based seismic and water wave sensing on transoceanic cab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监视常规光通信信道的极化,成功地通过了一条10,000公里长的海底电缆,将地震波和水波感应到连接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和智利瓦尔帕莱索的海底电缆。该研究的方法由于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激光源或专用光纤,因此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性,可以将全球海底电缆转换为连续的实时地震和海啸观测站。自1925年乌伦贝克和古德施密特发现电子自旋现象起,人们在原子和分子等体系中发现电子自旋与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导致许多有趣现象的发生,比如:原子能级的分裂,磁晶各向异性和半导体中的量子霍尔效应等。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的耦合会对原子和分子的碰撞过程会产生影响。在化学反应中,电子自旋轨道耦合会导致反应散射分波的分裂,进而使得分波可能存在一些精细结构。但是长期以来,电子自旋轨道耦合是否能够以及如何影响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仍然是一个未知并极具挑战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以实验和理论相结合对电子自旋和轨道角动量在氟原子与氢分子的反应F+HD->HF+D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方面,通过将交叉分子束方法、时间切片离子速度成像技术与近阈值电离技术相结合,应用高分辨的实验测量获得了产物转动量子态分辨的微分散射截面,并在微分散射截面前向散射方向观测到了一个独特的马蹄铁形结构。理论方面,发展了考虑电子角动量效应的量子动力学理论模拟方法,对这个独特的马蹄铁形动力学结构进行了解释。理论表明这个动力学结构是由具有正负宇称的自旋轨道分裂的共振分波的量子干涉导致的。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自旋-轨道相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影响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陈文韬博士是本论文的第一作者。该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的支持。版权声明:本文转自“iNature”,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沃斯(WOSCI)由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SCI论文润色等。

两容颜适

SCI论文课题选择注意事项

选择什么样的SCI课题是进行一项科研探究的第一步,也只有确定了SCI的选题才能更好的开展后续的工作。故而SCI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要做好SCI选题工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目的明确,社会需要。选题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恰当的选题,其目的应十分明确,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特别是生产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社会的支持,才有强大的推动力。2.探察关隘,找突破口。选题之前,最好在平时搜集情报时,充分分析当前国内外有关领域和课题的研究现状。恒于追索困惑,即找出妨碍生产加速发展的"绊脚石"和阻滞科学有较大进展的"卡子"及其可能的"突破口",务求对准靶心,击中要害。3.远近兼顾,由近及远。在各类课题中,有些是为今天的生产服务的,有些是为明天的生产开路;有些是直接为生产解决问题,有些则是间接地对生产起指导作用。无论哪一类课题,都是科学事业的一部分,只是对某一单位或某一个人来说,分工不同,或在一定时期内有所侧重而已。因此,对它们都应予以重视和兼顾,视具体情况选定课题。在一般情况下,要首先考虑生产要求的迫切性、关键性和先决性。凡急待解决、起关键作用和(或)属先决问题者,要优先安排。4.大小并重,从小到大。课题无论大小,凡具生产意义和(或)学术意义者都是需要的。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固然要首先安排,如期完成。而那些生产部门提出的或自己搜索到的较小的课题也要考虑解决。对于新进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课题大小的选择,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要立大志,攀高峰,又要科学分析,实事求是,要根据自己和合作者的科研能力和实践经验等主观条件来确定课题。对于较有经验的科研工作者来说,组织和领导范围广阔的,特别是跨学科、跨单位的大项目,以及要大量利用间接材料的综合性研究项目,并通过这些项目来培养后辈,是责无旁贷的。但与此同时,也不可轻视小的课题,最好是在自己所领导的大项目中亲自参加某一级课题的具体工作,并模范地做好观测、试验等工作,收集第一手资料。只有亲自上第一线,做好具体的实际工作,才能把所负责和指导的整个大课题的工作做好。对于要大量利用间接材料的课题,还要亲自到现场实地考察,核校前人的观测、试验结果。这是判断材料的可靠性,有选择地运用这些材料,并导出正确结论所必需的。5.题数适可,确定重点。一个单位在一个时期的科研项目,应有重点。对于一个科研工作者来说,也是如此。要有所不为然后有所为。不要同时抓过多的课题,也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而应在某一时期内以某一项目为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优势,彻底完成之,然后再抓其他重点课题。否则,由于精力分散,会导致一事无成。 总之,科研战线不宜过长,项目不宜过多。选题要根据本单位或个人的具体情况,并留有一定的余地。6.既论条件,又创条件。在选题过程中,要考虑本单位和协作单位的现有仪器设备材料来源和科研经费等问题。另一方面,还应尽量发掘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物质条件,尽可能自行设计、制造仪器设备来开展科研工作。7.摸清对象,预作估计。选题之前,应先到生产部门或现场实地调查,了解问题的性质、难度和要求等,并经过充分考虑和全体参加人员的反复讨论,对开展工作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作出估计和论证,最后再确定课题。这样做一来有利于认识主客观条件,选题后可顺利开展工作;二来可发挥有关人员的积极性,齐心合力地创造条件,圆满完成任务。8.慎重确定,以利坚持。选题是科学研究中头等重要的工作。能否作出成果,选题是关键。因此,选题必须经过慎重考虑,并要坚持到底。凡经确定的课题,除无法预料的特殊原因外,不能轻率停顿或半途而废,以免影响生产和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WOSCI(沃斯)由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的科研学术分享服务平台,提供期刊解析/SCI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学习技巧/SCI论文润色/SCI润色编辑/SCI论文翻译/SCI论文查重/SCI论文去重降重等服务。WOSCI沃斯编辑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代表本人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其他事宜,请与我们直接联系删除。

死而不祸

sci期刊发表论文重视课题吗

sci期刊发表论文重视课题吗?肯定重视。一篇投稿给sci期刊的论文,撰写的内容是否依托于课题研究,给期刊编辑的印象是不同的,显然在课题研究基础上撰写的内容,更强一些,更容易引起期刊编辑的兴趣和重视。sci期刊属于金字塔顶尖的期刊,录用论文的门槛大大提高。用写普刊论文的心态和方法来写sci论文,显然很难成功,而提高sci论文发表成功的途径,就是提高论文内容的学术价值或者质量,价值和质量,通常是要建立在科研或实验的基础之上,从而使得出的数据、结论等,更可靠,更值得参考。课题属于科研项目,是科研工作者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科研工作者想要发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者解决一个比较大的实际问题,都会先确定研究课题。研究课题结束了,青睐以论文的形式来书面表达课题研究的结论,并公开发表,一方面满足结题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可以让更多人看到、引用或借鉴,扩大影响力。发表论文的高质量内容需要课题,课题结题往往也少不了发表论文。正是因为论文与课题的这种关系,让期刊编辑重视带课题的发表论文。对于sci期刊来说,喜欢录用高质量的论文,来确保自身在学术期刊领域内的地位和影响力,虽然并没有规定一定录用带课题的发表论文,但在编辑或者审稿人心里,更看重课题在发表论文中起到的作用,即重视课题的论文,更容易在sci期刊上发表见刊。你想要在sci期刊发表论文吗?那就从做课题研究开始吧。在发表sci期刊论文中,可以找我们给予专业的投刊指导,翻译编审润色,分享投刊发表的小技巧和小贴士,让你论文发表少走弯路。

一喷一醒

如何成功发表SCI论文?看看4位复旦学霸的经验,值得借鉴、收藏!

发表SCI文章,尤其高影响因子的paper,是每一个复旦学子追求的目标。然而如何才能在期刊发表SCI呢?今天,复旦研究生邀请了复旦四位学霸,给大家分享一些写论文的小Tips,一起来看看吧!写SCI就像讲故事一样时文明 时文明,中共党员,公共卫生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连年获复旦大学优秀学业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五四100周年复旦大学优秀团员标兵。发表文章6篇,其中SCI 2篇,并以独立一作在国际顶尖医学《柳叶刀》上发表会议摘要1篇, 2篇SCI在投。在Lancet-CAMS 2018, ISEE-ISES SEGH-2017, 中国环境科学年会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报告。上医90周年校庆志愿者,上医校友会志愿者,校庆“我的医学,我的梦”征文比赛校一等奖。学会阅读文献文献看的越多越好吗?这个不一定。面对海量的文献信息,如果抱着刷数量的心理会让你手足无措。文献的目的是让你把握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从而扩充自己的知识,助推研究的进展。如何高效阅读文献呢?建议先选取课题组或本领域的代表性文献(近5年)来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做好笔记和标记,当积累到一定阅读量时,自然会有“质变”感觉。对于研究/试验方法相同、结论不同的文献,需要批判性的阅读,探讨存在差异的原因。聆听报告,拓宽思路做科研写文章,不能封闭自己。需要多聆听领域专家教授的报告,与导师和同行多学习交流。没有人天生优秀,都是相互学习而来。建议大家多参加学术会议,学会提问,学习一些新的观点和方法,助力SCI文章的写作和发表。多写多练,勤能补拙“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SCI更是如此,需要多写多练。写SCI文章时,最重要的是逻辑,逻辑的形成来源于对研究方案,试验结果的总体分析。需要先和导师讨论出一套清晰的思路,然后按照思路,进行初稿的撰写,对于Reviewer给的审稿意见,需要认真对待,逐条回复。总而言之,写SCI就像讲故事一样,需要把故事说的有条理,讲完美。研究生要学会做“研究”陈泽昊 陈泽昊,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级电子工程系电路与系统专业硕士生,2018年复旦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曾在2018年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及SCI等级国际期刊《Remote Sensing》(《遥感》)上发表科研成果。首先恭喜你们,无论是已经经历了四年旦复旦兮的土著,还是初来乍到的萌新,作为复旦的研究生,你们已经打败了绝大多数的同龄人。这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打气,在你们求职的时候,相信会有更深刻的体会。所以,珍惜这个机会,是你们需要做的。那么,说具体一点,怎么做呢?我的导师经常强调于我的一件事是,你们是“研究”生,要学会如何去“研究”。如果总是上课讲什么我就学什么,老师给我哪篇文章我就看哪篇,那和本科生就没有区别了。我认为作为合格的“研究”生,在学术上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主动获取知识一是要有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主动学习的态度,以及知道从何处获取想要的知识的能力。思辨的能力二是要有思辨的能力,看到新的观点或方法,第一反应不是它好在哪,而是哪些地方还不够好,还可以改进,可以怎么改进,这就是从别人的变成了你自己的。多读好文章针对大家很关心的,如何发文章的问题,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多丰富的经验,而且不同学科不同方向,写文章的内容和套路也有所不同,个人建议是多读一些好文章,然后模仿其中的逻辑结构和遣词造句。不要放弃希望还有一点我很愿意分享的就是,对于投期刊的同学,只要没被直接拒,哪怕反馈了再严苛的审稿意见,都说明希望还是有的。只要认真写好每一条答复,修缮文中每一句不佳的内容,对审稿人和编辑保持谦逊尊敬的态度,或早或晚一定会有收获,毕竟人家给你修改的机会,就是想看到你写得更好,给你提了问题,就是对你的工作感兴趣。最后,祝各位研究生同学都能发表更多的文章,顺利毕业,找到理想的工作,度过人生最后的学生时代。不发表,就出局 郑宁 郑宁,历史学系2015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明清史,第十届“学术之星”特等奖获得者。入学以来,以第一作者身份在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篇。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等各项荣誉,被评为2019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17至2018学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完成博士联合培养。在“不发表,就出局”的今日学术环境下,年轻学生再也不能逃避发表论文的头疼事,即便是崇信“板凳要坐十年冷”的人文学科也是如此。其实我们也无需太多抱怨,在信息资源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文科学的研究条件也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特别是图书电子化、信息数据库的出现,为年轻研究生发表论文提供了更多机会。就我个人的有限经验而言,有以下三点可供诸君参考。要多想,更要多做在学校潜心学习,理应迸发科研的灵感,找到论文的选题。这样的思路自然多多益善,但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写出来的文章越多,心里才越踏实,说话才真正越有底气。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修改文章将更多的时间用于修改文章。论文写成后,常有如释重负之感,恨不能立刻投稿、见刊。这个时候不妨缓一缓,过段时间再重新阅读,往往又能发现许多问题。再过一段时间,又会发现新的问题。精心雕琢方有美玉,一篇好的论文,大多是反复修改出来的。论文质量如何,自己心里要有数到了研究生阶段,都应该具备鉴别学术水平高低的能力。可是,一些同学品评他人的文章,高下优劣一目了然,换成自己的文章,却成了白璧无瑕。这样的心态,显然是有问题的,用这样的态度向期刊投稿,也更容易受挫。对于自己的文章,应该跳出作者的身份,有勇气批评自己、否定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修改论文,并在此基础上有的放矢地选择期刊投稿。最后,科研与投稿,可能真的是需要一些运气的。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有拥有好运!做科研,就像游戏升级打怪 章迎莹 章迎莹,管理学院统计系2015级博士生,师从朱仲义教授,研究方向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如分位数回归,面板数据等,第十届“学术之星”特等奖获得者。目前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 和Statistica Sinica 上分别发表一篇一作论文,另有一篇论文在Statistica Sinica 修改中,并多次在国内外会议做口头报告。在校期间获得2019年上海市优秀毕业研究生,2018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5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4,2015,2018年获得复旦大学郑祖康奖学金。曾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资助,于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一年。四年的博士经历让我对科研有了全新的认知。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不要眼高手低,要脚踏实地读博之初,我对自己的博士生涯没有规划,所以我起步很晚,一直在踉踉跄跄、蹉跎岁月。当时导师对我的评价是,简单的问题不愿意做,总想找一些大问题做,但是能力又不够。很感谢导师及时点醒了我,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我迅速瞄准一个小问题,着手科研。博一的经历教会我:不要眼高手低,要脚踏实地。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才能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科研技能。这就好比打游戏升级,一路上打遍小怪兽,才有能力对抗终极大boss。百毒不侵,越挫越勇博士二年级,我的论文开始接受导师的轮番批判,我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否定,自我革命。我发现每次修改完之后,老师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评论,经过几番来回,我彻底崩溃,躲在屋子里嚎啕大哭。博二的经历教会我抗压力,论文投稿前要经过老师和同行的批判,投稿后要经历审稿人的质疑,最后发表时候已经把初稿改的面目全非了。所以我们要以一个百毒不侵,越挫越勇的内心面对科研。最后,科研期间一般没有硬性时间表强制我们去工作,希望我们都能尽早规划并执行,才不会辜负我们的青春岁月。值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作为复旦学子,立足科研岗位,书写报国情怀,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庆生!来源:复旦研究生 编辑 :汪 睿

神秘村

一年发10 篇SCI!资深科研人经验分享

本文由掌桥科研整理,平台提供中外文献检索获取服务,拥有1.8亿+篇,月更新百万篇,是科研人员与硕博研究生必备平台之一。掌桥科研最新科研成果学术论文下载网站:zhangqiaokeyan.com/SCI论文是评价个人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普遍标准,特别是在论文质量的保证下,“多产性”带来的成果更为震撼,也吸引了更多人去研究论文中的“内涵”。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到多产出SCI论文呢?一、满足SCI期刊的基本要求论文要符合SCI期刊的要求,这是无论发表了多少SCI论文都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SCI期刊有很多种,不同的SCI期刊在领域、栏目设置、分区、影响因素、投稿要求上有不同层面的需求。投稿不同的SCI期刊,论文要满足的要求也不一样。例如:需要投稿A期刊,按照B期刊要求进行写作,那可能会被A期刊拒稿。想要熟知投稿期刊的写作要求,可以上该期刊官网进行查询,也可以在掌桥科研(zhangqiaokeyan.com)找到对应期刊,下载该期刊已经发表的文章进行学习与比对。二、注重相关领域文献的阅读与积累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注重相关领域文献的阅读与积累。参与专题研究和阅读文献资料,能提高、加深或拓展个人对某一领域的认识。随着自身的不断熟练、专业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那达不到SCI论文多产的痛苦,也就不复存在了。三、对科研项目进行深度挖掘一个科研项目,只能解决某个特定的问题,而与这个问题相关,还有很多问题可以进行挖掘。在作者发表了一篇SCI论文之后,后续可以围绕这个科研成果,进行深度挖掘,这将会产生更多有价值的内容,也就有了SCI论文多产的可能性。四、将SCI论文合理的拆分成若干篇如果遇到一个复杂的问题,一篇SCI论文也不能充分展示出来,所以我们可以将SCI论文合理地分成若干篇。写在最后:总而言之,了解SCI期刊的要求、多做专题研究、多读参考文献,善于思考和挖掘研究的问题都是SCI论文的多产技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法,需要作者去寻找和思考。

义纵

SCI崇拜 别把中国科研带偏了

漂洋过海来到中国近30年的SCI一定想不到,自己会从一个最初是为了科研人员在短时间内找到与自己研究工作密切相关论文索引的工具,发表国际论文的示范并引导中国学者在国际上发表论文的推动者,逐步变成某种程度异化和扭曲科学研究目的,绑架科研和学术评定,让国内学术共同体爱恨交加、心情复杂的核心评价指标。科研是为了认识世界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论文只是科研过程中的副产品。由于我们对科研活动的规律性认识不足,把复杂的科研活动简化成等同于论文发表,再用论文发表的载体区分研究者水平高低显然是不靠谱的。如同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必须进行主动或者被动调整类似,如今破除SCI崇拜并建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科技评价体系,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一环。当然,一切问题的根源,不是SCI,而是异化它的力量。SCI引入中国的前世今生上世纪60年代,《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 SCI)在美国正式出版。之后又拓展到社会科学、艺术和人文学科领域并发行了网络版Web of Science,成为世界上权威的科学文献引文数据库和功能完善的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与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并称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从本质上说,期刊和所发表的论文只是SCI的统计样本, SCI的核心是科技期刊和论文索引(Index),就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在资讯不够发达的年代,SCI对于科研人员查阅最新文献、减少期刊订阅成本、追踪国际科技前沿以及具体的课题研究时有较大的帮助。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SCI原来的本质功能逐步衰减。然而,它通过统计大量的论文以及某期刊某论文在某学科内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即时指数等量化指标来对期刊、论文等进行排行的功能,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学术界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因为改革开放之前,科研水平高低、科研经费的拨付,并没有什么量化标准,也没有同行参与评价,完全是由行政部门官员说了算;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了同行评审,但当时直接参与科研工作的人员数量有限,学术圈子非常小,评审不够严谨,主观性太强等。当然,改革开放也让中国科技界放眼世界。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大学率先提出了用SCI量化指标来衡量科研人员水平的评价方法,并在之后被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吸收沿用,逐渐成为主流的学术、科技评价方式,对于引导国内学者在全球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提升中国科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接轨国际前沿科技,在当时是起到了积极作用的。SCI先天的缺陷和不足当时的SCI给我们提供了科技评价客观的尺子,历史地看,是一种进步。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SCI逐渐被神化,在科技评价中,唯SCI、ESI的做法越来越严重、普遍。为了迎合这种量化指标性的评价模式,有的学者靠热点、拼凑、抄袭等,短短几年发表数十篇甚至百余篇SCI论文,却对解决实际问题没有任何意义;有的高校为了SCI的光环,在进行人才招聘的时候直接“明码标价”,要求3—6年内要发表多少篇SCI文章,否则不能留任;有的省份甚至将SCI、ESI指标纳入到高校建设指标中……SCI本身有其天然不足与缺陷,一旦唯SCI,其先天的缺陷对于科研整体的误导和弊端就显现出来了:第一,SCI“偏科”严重。不同学科情况不同,SCI无法“一概而论”。由于SCI侧重基础科学类期刊的收录,因此主要适用于以发表论文为主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的成果,对很多工程应用学科并不适用。即便在基础研究领域,不同学科之间也是冷热不均,如生命科学、化学、材料学等容易发SCI论文的学科就应者云集,而物理、数学等学科就举步维艰;即便是同一学科,不同的研究方向有的偏理论,有的偏应用,有的热门,有的冷门,此消彼长之下,学科内部的发展也会出现极大不均衡。这种忽视科学研究提高对自然界认知和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而仅仅以SCI为风向标的功利性倾向完全异化了科研的目的。不仅如此,学者需要发表SCI论文,高校也需要SCI数量光环加持。可以说,SCI、ESI等评价指标直接影响和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生态和格局。第二,用确定的时效绑架了不确定的科研产出。正常的科研活动需要做深入研究并长期积累,如果用SCI论文发表的时效、数量来评判,那科学史上很多著名科学家都会被“淘汰”。以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时年59岁的加拿大科学家唐娜·斯特里克兰为例,作为55年以来该奖项唯一的女性获奖者,她仅有6篇论文代表作,其中获得诺贝尔奖的那篇论文还只是发在影响因子1.0左右的学术期刊上。第三,引用率准确性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论文的引用率与论文的质量成正比。然而,论文被引用的原因比较复杂,有肯定性引用,也有否定性引用,有一些具有较高价值的论文的引用率并不高,比如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很多数学的公理因为是常识而不会出现很高的引用率。而也有不少论文虽然在发表后获得了极高的引用率,后来却发现没有什么价值,甚至是错误的。例如,去年曝光的前哈佛医学院安维萨教授的31篇与心肌干细胞“c-kit+”相关的论文,不仅引用量很大,还有很多模仿研究,最后因涉嫌伪造和篡改实验数据被撤稿。所以仅仅根据引用率来评定科技成果,就很难全面评定出可经受起长期考验的科学成果,甚至可能评出错误的结果。第四,英文期刊占比过高造成影响因子偏向性过强。截至2019年6月,SCI期刊库收录了全世界1.1万多种期刊,其中主要是英文期刊。这就使得英文语种期刊之间和论文之间有很高的引证率,影响因子随之水涨船高,而其他语种期刊的影响因子则相对较低。由于SCI期刊较少收录中国期刊,因此很难用SCI这个评价标准涵盖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的中国学者,客观上造成大量的优秀学术成果都涌向国外学术期刊,并使得国内学术期刊严重“营养不良”。第五,很多重大的科技成果无法用SCI评价。论文的发表和引用仅仅发生在学术团体内,也就是说,只有写论文的人才会引用别人的论文。科研是探索未知世界和改造世界,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很多重要研究成果并不一定是以论文的形式来呈现,很多论文可能启发或指导了工程技术人员解决了实际问题,但他们不一定去写论文,就不会产生引用。比如,互联网早期的研究根本就不许发表论文、数码相机取代胶片相机不是学术论文能够实现的、移动互联改变了我们的信息获取方式是在大量研究基础上取得的,但这些研究论文很难上得了“高被引排名”。用论文的引用率只适合评价个别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以发表载体评价论文水平,以论文引用次数评价研究人员水平,这肯定不是搞科研的目的,因此科研评价导向要尽快脱离论文指标的绑架。SCI是如何被扭曲的科技评价由改革开放前的行政部门说了算,到有一定数量指标作参考,应该说是一种进步,但过分重视数量指标导致了科研工作忘了初心。这些年对科技评价进行改革的呼声此起彼伏,可谓一浪高过一浪,报刊文章和论文很多,政府部门的文件意见也发了不少,但实际进展并不明显。以论文评价科研水平的方法改不掉的原因可能很多,归结起来可能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我们的职称与待遇挂钩体系单一,或者说只有评上某个级才能使其待遇得到保证。社会上经常质问,外科医生只要手术做好了,能治病,为什么必须发表论文?因为单一的职称与待遇挂钩体系,外科医生要评上职称,才能长待遇,制度上没有为外科医生、农业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等设计出其他合理增长待遇的渠道,他们也只能按要求拼论文。第二,在文化上我们往往追求显性的公平。显性公平就是要有可靠的数量指标比较,论文数量或被引用数量、期刊影响因子等数据容易计量,容易比较。如果不能用定量的数据来比较,用定性估计说谁的水平高,职称判评给谁,也许评审人是出于公心,但难免有人就有认为你有猫儿腻。第三,现行的以论文数量或引用量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方法已经形成了明显的受益团体。对于从事生物、化学、材料等基础研究领域的人,对于善写和易写论文的研究人员明显有利,期刊出版界明显是受益者。如果改掉现行的评价方法,目前还看不到谁是明显的受益方,当然,分类评价更公平,对国家科技发展有利。第四,各个层次的科技管理部门勇于担当的领导少。口头上或认识上,不少领导都看到了以论文数量或引用量评价科研人员水平的方法产生的弊端,有些评价方法的改革,其实就是部门或单位领导下决心即可,但有些人还是犹豫不决。譬如:很多大学校长都认识到了以论文相关数量来评价教师水平对学科和学校发展带来的危害,但校长有权却很难下决心改变这种数量评价方法。很现实的问题,如,某个学校想取消对发表SCI收录论文的奖励,但我们学校改了,其他学校不改,我们排名下滑怎么办,校长能向学校交代吗?如今,有人戏称SCI、ESI等指标就是学术界的GDP,原因就在于这些指标与奖金、拨款等物质利益因素直接挂钩。很多项目评审组仅仅根据申报材料里的SCI论文数目和引用数量就得出评审结论,几乎不去考察论文的内容和实际水平如何;同时,众多学者的“帽子”、收入也与这些数量指标关系甚大,比如目前国内几乎所有大学都对学校员工发表在SCI收录期刊的论文实行奖励制度,而且把期刊分为不同级别种类设立不同的奖励金额,在《Science》《Nature》等所谓顶刊上发表论文的奖金更高……上述种种,自然就出现了“SCI崇拜”的怪圈。它使得大部分科研人员将科学研究的目的从解决问题演化为发表SCI论文,科研评价成了数SCI论文,这其实也就解释为什么“唯论文”会成为科研领域的大问题。由于学术共同体的认知模式已经被这套量化指标绑架,直接导致了一些学术不端现象屡屡发生,也让一些国内学者更愿意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造成了国内科技期刊水平“矮化”。“SCI崇拜”不破 新评价体系难立中国科技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科技评价机制和导向,而破解“SCI崇拜”直接关系到新时期科技评价机制能否成功确立,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几点:首先,应有效地扭转科技评价的功利化导向。鉴于科学研究的长期性和积累性特点,对科学研究成果要进行分类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开展全面的综合评估,应将同行评议与其他多种评估手段结合起来,围绕着知识价值进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机构对比、国际比较等。评估内容不仅应包括近期论文的产出和引用,而且更应包括其多长期综合影响,突出同行评议的价值评估。学术界应该减弱对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的神圣化,大学和研究机构应取消对发表SCI收录论文的奖励。当然,造成对SCI等指标的崇拜主要是利益的驱动,因此也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措施,从上下游系统的斩断这种链条,前提依然是建立有效、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学术和科技评价机制。其次,本土的科技期刊应该起到积极作用。中国科研人员用中文发表论文是责任也是义务,受国家科研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首先应该在国内发表,让国人能看懂才能提高国民科学素养,提高国家的竞争力。一些打着SCI收录、中文核心期刊的噱头,却因为某些评审看不懂国人的优秀研究论文连连拒稿,导致论文作者改投国际顶级期刊,并被封面报道的反转事件时有发生。国内科技期刊与其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钻研如何被SCI收录,不如多吸引高水平编委和评审,让优秀论文通过期刊真正体现出它的科研价值,才是迈向一流学术期刊的有效途径。2018年11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的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会议提出“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这为中国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指明了方向。事实上,只有科研管理机构不再盲从SCI了,学术期刊不再打破头挤进SCI了,鼓励中国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第一时间在国内发表,才能达到提高中国科研水平国际影响力及保有科研数据知识产权的根本目的。作为学术论文的出口和重要终端,本土学术期刊能否崛起将成为确立中国特色新时代科研评价标准的关键一环。最后,过度重视在国外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国内科技界学术不自信的表现。从国家角度来说,由于国内一些科技期刊的羸弱和评价制度的不合理,导致中国人的研究成果都争先恐后地拿到国外期刊去发表。科学无国界,但科研经费的来源是有国界的,技术的使用是有国界的,知识产权的归属更是有国界的。科研成果首先在国外发表,使得国内同行不能在第一时间受益,影响了中国的科技发展,浪费了国家的科研经费投入,这是个大问题,应该要得到根本改变。当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从去年开始,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部门破除“四唯”“五唯”的专项行动对于中国的学术、科技评价体系无疑是一个破而后立的重要契机,代表作和标志性成果等多维评价机制的探索将为中国特色科研评价体系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依据。(作者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委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李志民 来源:中国青年报

爱噪音

跟着SCI大牛学习科研论文写作表达

跟着SCI大牛学习科研论文写作表达关于科研,大家心目中的情景是怎么样的呢?在日以继夜不停的实验尝试中,终于有那么一次实验,将反应停掉,收集产物,进行相应质谱表征后,拿到的数据是符合理论解释的,这时很多科研工作者会觉得心情舒畅,课题看似已完成一大半,甚至有的还认为这个课题已经基本告终了,但事实真的如此么?刚才的经历在整个科研过程中固然重要,但这并不代表全部。事实上,你的导师或者你的师兄师姐在你进入实验室前,已经替你承担了经费申请、创意点构想甚至课题前期探索这些极为关键的前期工作,使得当你进入实验室后,能够以相对轻松的方式去进行课题的学习与研究,而不需要忧心其他问题。但除此之外,需要你做的事情不单单是做实验,而且还需要进行极为重要的一步工作,那就是写作训练。关于写作,它是一项关于在解决表达问题的训练,我们除了在发表文章中需要直面表达这个问题外,在日常的学术交流,学术答辩,学术报告中,一样是需要在围绕表达问题。但这个过程中,经受较为严格的科研工作者,已经开始注重话术及写作的训练,但很多人并不注意这样的一个过程。于是本文开始的场景就出现了,看起来关于科研就是做出符合理论解释的现象。然而当你去总结课题,去撰写课题时,这个过程,你会发现变得不在那么熟悉,下笔也变成极为困难的事情,因为在这个过程,你开始发现你没有办法把那些概念、想法及严谨的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有效表述,于是你不得不开始懊恼,感叹科研如过连绵的山丘一般,好不容易过了一个,但还有一个更大的山丘在等着你。面对上述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日常的科研生活中,提前对写作进行训练,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除了高中前语文课程中有过基础写作训练外,大学之后就断掉这部分课程了。那如何保证现在的写作内容是好的呢?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回答如何能有效表述复杂的想法。简单来说,如果你想表达的想法很容易,而且可能是已经在之前就已经被解释过了,那么你可以快速写出来,但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下,你并不能有很好的写作水平。例如:Q:What is the polymer? (什么是聚合物,高分子材料领域问题)A:The polymer is the molecule composed of repeating structural units typically connected by covalent chemical bonds. (聚合物是一种由共价键连接的重复结构单元组成的分子。)然而有一些想法或概念并不能轻易给出表述,这些想法或概念可能是因你并没有完全了解,也可能是观点太新颖巧妙,也可能是解释这些需更宽广深入的视野,而这些往往都会需要你投入更多的工作,但这些往往才是更为重要的。例如,Q:What is the dynamic covalent bond?解答这个问题,除了已知的概念外,还需要了解产物的热力学平衡态和动力学平衡态之间的区别。才能更为充分地解释这个概念。Q:What is the soft matter?除了知道像凝胶这样地体系外,还有非常多的类型,虽然在概念上适合,但物质本身又不太符合软物质这样的概念,事实上关于软物质这些概念,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共识。所以面对这样的问题,你需要去停一下,进行反复得思考与考究,而不是只担心写作速度问题。如果只是强调写得快,写得轻松,那你可能到最后只能写一些书本易得或个人容易想到的,而不能去写出观点更深入的,概念难以充分表达的想法。所以一旦开始进行写作训练,一定要多去寻找困难的进行训练,而且你必须允许你的任何步伐随着你想在任何时间表达的想法的难度而变化,这样的写作训练才有意义,经过这样的训练,才能有更为高质的写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