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研好做吗?名校研究生告诉你答案三婶

科研好做吗?名校研究生告诉你答案

科研好做吗?许多立志读研的大学生可能都有这样的疑问。或者换一种问法,读理科研究生好毕业吗?我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验告诉你答案。知识储备许多人儿时的梦想都是成为一名科学家,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坚持去追求自己的梦想?物理学是最科学的一门学科(化学属于分子层面的物理学,生物是大分子层面的化学,至于数学是研究数的规律与关系并不对世界的运行规律作出回答)。那么,与物理学密切相联的科研好做吗?想要搞科研,前提是你能就读物理等学科的研究生。想要做好科研,你需要一定的高等教育知识储备,按照先后学习顺序,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这是本科阶段基本的课程,后续有需要再学习高等量子力学、量子电动力学、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等课程。当然,科研也经常需要化学等学科相关背景知识。有了以上的知识,就发表论文成果来看,来看科研是怎么做的。科研的三个范式物理学研究有三个范式:实验、理论、计算。这三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科研通常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材料,就发表论文而言,分为以下几部分:材料合成与制备、表征、性能测试、理论计算、实际应用。每一部分都可独立地进行研究并发表论文,但想要发表高水平文章,以上都需要皆而有之,并且结果都需要很好。通常研究生入学以后,导师会给你一个课题或者让你自己调研,确定课题后进行实验(材料生长、表征、测试),有了实验数据后再进行理论解释和理论计算,最后再写文章发表论文。如此看来,科研似乎并不难嘛。事实果真如此吗?科研难吗科研难吗?读研究生好毕业吗?就南京大学物理院而言,想要毕业需要满足基本要求:sci论文第一作者,或二区第二二作者。这个要求看上去不是很高,但真正上手做科研的时候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与难题。下面就列举一二,也是本人亲身遇到的问题。1.课题调研想要调研一个好的课题,需要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然后提炼出适合你的、有价值、有新意的课题。具体需要考虑的有:课题的背景与意义、仪器设备能否满足实验要求、实验的成本能否承担、是否具有可行性……本人曾阅读过大量课题相关的文献,但得到导师的评价确是:你读文献的水平不够,无法调研出一个好的课题。另外,如果是导师给你的课题,如果这个课题本身就有问题,那么按照这个课题做下去恐怕多久都不会有成果。本人曾从实验室接手导师课题,一年都没有进展。2.导师放养或压榨研究生导师通常有两种类型,放养式和压榨式。不管不问或是过度逼迫都会导致研究生科研压力加大导致紧张、焦虑情绪。许多研究生正因此走向了自杀的道路。3.科研经费不足有些导师由于水平或地位不够导致科研经费不足,学生的实验就难以开展。3.仪器设备不会操作科研设备大多昂贵,使用难度较大,有的甚至需要接受专业培训。即使你机械式地学会了仪器的操作,一些仪器设备的输出谱图也需要专业背景才能看懂并分析。4.没有仪器设备怎么办实验需要数据而组内没有相应仪器设备怎么办?这就需要你去调研哪里有相应仪器设备、如何去借用或请别人帮忙。5.理论解释有了实验结果通常需要理论解释,这需要较深的理论知识,通常不能指望导师,需要自己深入学习。6.数据处理与作图数据怎么处理,怎么画实验的示意图?7.文章的写作文章的框架、前后逻辑、语言表述、数据图片位置、文章格式、文章投稿等等。其实,还有很多具体的问题,再次不一一说明。总之,读研不仅仅是课本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学会做人做事。科研也从来不是纸上谈兵。综上,我认为科研看上去简单,但做起来难。当然,如果你有关系和背景,一切就简单了。毕竟连小学生都可以做科研对不对?小学生科研获奖

赵王

科研者是真的像非科研圈的人说的那样不堪吗?科研者:真的很难

近期,考研很火热,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对你的研究方向下手了吗?开始“夺命”三连问了吗?其实也不足为奇,科研内容大部分时候是和日常生活脱节的,事实上完全没有可能直接几句话就能给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讲明白非常前沿的科研细节。这个时候科普就会变得非常重要。科研就像一个圈,更像是一个没有终点的旅程,风景不尽相同,遇到的问题也是神一般的雷同,由于科研工作者工作性质比较「高精尖」,与一般人群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就会产生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想象,科研者的朋友们总会问出一些让科研者难以接招的“神仙问题”,让我们来细数一下五花八门的神仙问题吧——最戳科研者心窝的三大问题1. 你的研究是啥?2. 你怎么跟家人朋友解释你的研究是什么?3. 所以,他们觉得你的研究是啥?来自一个科研学者的神奇“遭遇”:一科研者是从事研究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作用原理,为临床用药提着理论依据,总而言是往生物医学药剂学方向的,关于平时服用的不同药物,片子、胶囊、口服液、注射液等,跟他们娓娓道来时,换来的只是:“哦,原来是卖药的”。其实,类似于像这些扎心的回答真的是大有存在的,例如:从事园艺研究方向的,他们会觉得你是种菜种树种花的;食品科学研究方面的,他们就会认为你是做饭弄吃的,并且在你表示不会的时候质问你“不是学食品的吗”。真心的说一句科研者们实在是太难了。科研者是真的像非科研圈的人说的那样不堪吗?对于付出心血的研究项目是否值得继续下去产生了深深的怀疑。来自一个科研者的内心独白:我每天都是重复着单调的实验,除了工作,平时没有任何娱乐活动,娱乐活动对于科研者来说简直就是天赐恩惠,只能是一整天24小时实验室设计实验,分析实验,分析数据,甚至连正点吃三餐都保证不了。搞科研时间长了,不去实验室都会觉得心里空荡荡就像鱼离开了水一样。每天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别人会问:既然是这样枯燥无味那是什么支撑我们在做科研,平心而论真的有兴趣吗?为了生计吗?当然两者都不是,更多的是一种选择,一种习惯。虽然学术界也并不清白,但在这里能够跟世界上最纯粹的人做朋友,谈论的都是知识。经过一个月甚至几个的努力,自己的实验成功,这种欣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体会到的。总之,科研不易,且行且珍惜,只有你不问一些“伤心”的问题,我们还是好朋友。注:本文为AEIC学术交流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

本在于上

感叹:做科研真心不容易,有时候,即使努力了,也未必有好结果!

一晚上,正打算到办公室里看文献,却被伟哥拉到学校附近的串吧去喝酒吃串。他是个非常勤奋的人,即使是周末,我们都不一定能把他约上去聚餐。今天倒好,还是工作日,反而把我拉去撸串了。虽感到一点异常,我还是想活跃下气氛,问道:“今天有什么可喜可贺的事?”他自个儿干了杯啤酒,才慢慢说道:“做科研不容易啊!即使你很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有好结果。”已经看破这道理的我附和着:“科研就是这样。即使研究方向定了,研究思路有了,实验方案也设计好了,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却往往不是想要的,有时还糟糕得一塌糊涂。”朋友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口酒,便开始诉说:"你知道吗,小强最近又发了一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了。”“是嘛,哪天一起搓他一顿。”他继续说道:“我俩本科时就在同一个大学,那时候大都是他羡慕我每年拿国奖,如今反而是我崇拜他了。”“不用崇拜,你这么努力,你也会有的。”我小心安慰着。“我读研前一直坚信,天道酬勤。从小学念书起,我只要努力拼搏,只要在学习上花时间和精力,基本都能拿到满意的成绩。然而,读研以后,却发现科研成果与个人努力程度完全是不成正比的。我每天早早地到了实验室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几乎都赶在实验楼大门将要锁上前才离开。每次吃饭,只用10分钟就结束;每天大家都在午休的时候,我不是在办公室看文献,就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周末也被我当成工作日,即使你们聚餐,我有时也会选择做实验。然而,即使如此争分夺秒,把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实验上,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我知道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是一想着自己努力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一无所获,而身边同学却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牛文,自己心里难免彷徨与迷茫,开始怀疑起自己是否真的不够聪明不够努力,没有能力胜任科研的工作。”“兄弟,你足够聪明,更足够努力。只是科研不是买卖,不是付出了,就能得到相应的收获。这就是科研!”我们举起了手中的酒杯,用力碰了碰,一饮而尽。二其实,不少研究生都有这种痛苦的感受。身边的博士同学,大都来自农村或小城镇,自小就被教育只有努力学习、吃得苦中苦,才能取得好成绩,以后才会有出息。所以,无论是在念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不少人坚信天道酬勤,一路上也的确依靠着努力的法宝,成为同班同学的佼佼者。于是,我们便把努力拼搏作为人生信仰,在读研前依旧认为只要一如既往的刻苦,就一定也会在科研上有所建树,继续成为优秀者。也许,我们读研前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乌龟赛跑的故事。我们以为只要像乌龟那样努力向前爬行,争分夺秒从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就可以比中途偷懒的兔子先到达终点,赢得人生中的每个比赛。实际情况是,世上有不少兔子,它们和乌龟一样努力,有着一颗不到终点决不罢休的心。当努力的乌龟遇到拼命的兔子时,还想着单纯地拼努力,又岂能赶上兔子的速度?年少时候的努力可以让人获得好成绩,因为不是每个同学都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努力的学生比懒惰的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而一般人彼此之间的智力又区别不大,谁只要学习时间越长,记住的知识点越多,谁就能大概率地在考试里略胜一筹。然而,在博士阶段,你会发现身边每个人都很努力,都能全心全意投入到科研当中。在中科院的研究所里,不少导师们都会在晚上到办公室去处理事务,更何况他们的学生?读研这些年,我基本没见过哪个学生能做到在一个星期里每天只是朝九晚五做实验的。大部分人只要没事,都会到办公室、实验室里待着,一直学习到晚上,平均每天花在科研的时间都有10小时以上。这个时候,你还要和同学们拼努力,可能就只能在休息、锻炼的时间中再多挤出两三个小时而已,这能有多大帮助呢,还可能导致精神不足。三小强其实是我室友,他的努力和伟哥不分上下。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你的努力可以得到实际的可看得见的回报,而与你一样努力的一些人,却为什么一篇文章都还没有?小强淡淡地笑了:“你说的回报是指文章吧。要得到这个东西,除了要努力,其实还需要些运气。”“运气?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是真的。我目前发的文章相对多一点,并不是因为我聪明,也不是因为你们不努力,感觉真的只是因为我运气好一些:选择的专业和方向都是现在的研究热点;对口的期刊不但数量多,还大都是高影响因子的;研究内容所要做的实验周期短,容易出数据;导师在海外知名高校做了多年博后,才回国不久,正直年轻有为的阶段,精力充沛、责任心强、科研兴趣依旧不减当年;不但每周召集组会让全组学生及时跟进研究领域的前沿资讯,还经常和学生一对一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指点我们研究思路与方向;所有这些的因素搀和在一起,才让我们组里每个学生的努力没有白费。”施一公在教导学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时指出,“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做一个优秀的博士生,时间的付出是必要条件。”他明确地道出了半个真理,却隐藏了真理的另一半:在科研里,努力只是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千万不要以为努力了,就能在科研里获得应有的成绩。有些时候,即使拼搏了好几年,也很可能一无所获,甚至连博士毕业都成为问题。科研的道路注定需要努力,但是这里的天道不一定酬勤,因此要懂得及时摆正心态,坦然面对科研道路上努力过后的每个成败。作者:热血冰心 来源:中外学术情报,募格学术

净土

科研人员过得好不好 数据来说话

中国科协发布《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科研人员过得好不好 数据来说话74.7%的研发人员近三年内承担过研究或开发项目,略低于2013年的76.6%;64.4%的人认为预算编制时要求过细过严;科技工作者总体平均每周工作49.7小时,比法定劳动时间多24.3%……中国科协近日发布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全景展示了我国科技工作者群体的工作生活状况。“中国科协从2003年起开展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每五年一次。”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邓大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本次调查依托全国516个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进行,覆盖全国除港澳台以外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完成有效问卷48099份。科研项目管理上繁文缛节仍较多《报告》显示,近三年承担研究开发活动的人员比例和项目资源与同期相比有所下降。74.7%的研发人员近三年内承担过研究或开发项目,略低于2013年的76.6%。从主持项目的研发人员获得的资源看,近三年平均主持项目1.5项,经费总额平均为100.1万元,低于2013年的1.7项和138.4万元。同时,人均专利数有所上升,但成果与市场脱节仍比较突出。近三年中,获得专利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为18.4%,平均2.8件,高于2013年的14.1%、2.4件,近三年从事过研发活动的科技工作者中,38.1%有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或应用于生产生活,高于2013年。但从科技成果转化中获得收益的科技工作者比例为51.7%,较2013年略有下降。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障碍是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科技成果转化对提高科研人员收益作用不大、科技成果经济价值评估难导致供需双方难以达成交易、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服务体系不健全。《报告》反映出,科研经费管理不科学不合理问题依旧突出。近三年,42.4%的研发人员曾作为项目主持人申请过财政支持的研究开发项目,平均申报2.7项,申报成功1.1项,均低于2013年的6.6%、2.8项、1.3项。63.4%的科研人员认为项目预算执行时不能根据科研实际需要自主调剂、62.8%的人认为项目经费报销程序繁杂、超过一半的人认为疲于应付经费审计等新问题突显。“2013年调查中反映的申报周期过长、审批程序不透明、申报手续复杂问题有所好转,但是科研人员反映项目限定人员费比例过低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邓大胜说。此外,45.9%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评价导向不合理问题非常突出或比较突出,与2013年相比有较大改善,反映不合理问题突出的比例下降了13.5个百分点。但论文仍是科技评价的最主要手段,93.7%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达到职称晋升要求,90.4%是为了完成各种考核要求,科教辅助人员为达到职称晋升要求而发论文的比例达到96.2%。62.1%的大学教师、44.9%的科学研究人员在各种形式的科研成果中最看重论文。工作满意度提升但超时工作情况加剧总体而言,56.6%的科技工作者对工作很满意或比较满意,高于2013年的54.9%和2008年的48.3%。科研人员认为科研自主权有较大提高。调查显示,6.2%的科技工作者可以完全自主决定工作的具体方式,52.3%可以基本自主决定,相比2013年来有较大提升。但同时,超时工作情况有所加剧。科技工作者总体平均每周工作49.7小时,比法定劳动时间多24.3%,比2008的47.3小时和2013年的48.8小时有所增加。值得一提的是,《报告》反映科研人员创业意愿有所提升。33.1%的科技工作者在最近三年内考虑过自己创业,其中1.9%已经开始创业,相比2013年有所提升。科技工作者反映自主创业面临的障碍或困难主要有,缺乏资金、缺乏好项目、缺乏管理经验、风险大/没有安全感等。这些困难与2013年相同。2016年科技工作者平均年收入为9万元在收入待遇和生活状况方面, 45.9%的科技工作者感觉生活非常幸福或比较幸福,比上次调查增加8.4个百分点。科技工作者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评价与2008年、2013年相比也有所提高。影响科技工作者的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是收入低、工作忙无法照顾家庭、照顾老人有困难、空气质量差(19.1%)等。数据显示,科研人员心理健康问题有所减缓,在过去一个月里,5.4%的人总是或经常出现心情抑郁或情绪不好,并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2013年该比例为6.9%。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过去几年,科研人员收入增加但收入满意度持续下降。2016年科技工作者平均年收入为90985.5元,比2012年增长了22.7%。但科技工作者对自身收入在当地相对地位的判断呈现持续下降趋势。33.5%的科技工作者认为自身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收入。“主要原因或是收入增长率不及同期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增幅。”邓大胜分析。(科技日报北京10月25日电)

水弗能溺

揭秘:女生适合搞科研吗?搞科研的女生有前途吗?

不管是当前的大众认知,还是自古以来的世俗环境之下,很多人都不太相信女性能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上有所建树。据统计,在全世界的研究人员中,仅30%为女性;在美国,STEM相关岗位的女性占比也低到25%。实际上,一份调查显示,67%的欧洲人和93%的中国人都不相信女性能从事科学研究。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物化学家Tim Hunt甚至说,女人在实验室纯粹是“捣乱”。那么,女生适合搞科研吗?搞科研的女生有前途吗?今天学霸姐姐要来聊一下这个话题。首先,目前国内搞科研的女生人数越来越多,甚至有阴盛阳衰之势。这条微博是某浙大社会学教授发布的,这位教授实名批评女性会考试但是对学术没有“野心”,占用了大量学术名额,这条13年发布的微博最近被网友翻出,被批歧视女性科研工作者。暂且不说歧视的事儿,单从这位教授所说的男女数量来看,男女比1:5,这也是非常的惊人。也就是说,搞科研的女生并不在少数。所以,广大搞科研的女性,以及准备就读STEM相关专业的女生,你们并不用担心,有很多的姐妹与你们在一起,并且,她们的研究可能比男性更加出色。从这一方面来说,女生搞科研,没有适合不适合,只有你想不想。再来说说,搞科研的女生到底有没有前途。学霸姐姐观察身边人的结果是,我们生物系毕业的女博士在金钱上的报酬确实没有男性高。但是坚持下来的女生,往往大都进入了学术界。然而,那些不搞学术的人反而是经济收益比较好的,这一点我们需要知道。从我们系的数据来看,女生毕业待遇相对于男生来说不算好,但是都留在了学术界。不过原因有可能是,女性读完博士,往往是被鼓励进入科研事业单位的:有编制、安稳、清闲。身边很多人对女博士的建议是,毕业后最好的选择就是去一个富庶的二本院校当老师啦,稳定、不累、钱多假多、环境单纯、没有科研压力,多余的时间想干嘛就干嘛。总结一下,限制女性搞科研或者在学术界发展的因素有:1,社会不鼓励女性读博士。社会鼓励女性读硕士,但是不鼓励她们读博士,读了博的女性被冠以“灭绝师太”、“第三类性别”的污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女性退却,不愿意读博士。2,某些导师不喜欢招女性博士生。学术圈主要由男性把控,无论是男导师还是女导师更倾向选择男学生,可能是男学生除了可以做研究,还能搬箱子不叫苦不叫累?3,生孩子养孩子。我曾经问过一对七八十岁的(外国)知名科学家夫妇,有没有可能既照顾孩子又能像没有孩子的人那样发展学术?他说no,他们每生一个孩子,孩子从婴儿长到幼儿的期间,总有一个人的学术会受到暂时的影响。如果女性需要承担所有的照顾孩子的责任,那么她在学术发展上碰到困境是难以避免的。因此,从一个时间窗口比较长的角度来看,能够突破以上3点限制的女性,像是林徽因和居里夫人(都养育了2个孩子),她们的学术成果都做得都不错,不逊色于男性。所以,学霸姐姐的意见是,搞科研的女生有前途。这个前途,即是金钱上的报酬,也是科研生涯中所能达到的高度。除去社会人世俗的“歧视”和生育期可能带来的停滞之外,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前途同样不可限量。最后,学霸姐姐想说的是:搞科研不分男女,对于女生来说也没有适合不适合,作为女生,只要你想,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搞科研繁杂冗长,不论男女,只要你能忍得住寂寞,那就必定能品尝最甜美的果实。最后插播一句,作为女学霸的我给大家推荐一下Elabscience Western Blot试剂盒,有了它,WB实验再也不用担心了!该试剂盒内为经典WB实验所需试剂,包含了从蛋白提取到ECL底物曝光在内的所有试剂,具有操作简便、检测灵敏度高、背景低、系统稳定性强等优点,并提供详尽的操作说明和专业的技术支持,为您顺利做出理想的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提供了便捷和保障。Elabscience Western Blot 试剂盒提供产品包括:RIPA裂解液(含PMSF和原钒酸钠)、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ECL发光检测液、预染蛋白Marker(10-180kDa)、Goat Anti-Rabbit IgG(H+L)-HRP、脱脂奶粉、PBS缓冲液(10 ×)、5 X SDS上样缓冲液、电泳缓冲液(10 ×)、转膜缓冲液(10 ×)、TBST缓冲液(10 ×)、PVDF膜(0.45μm, 8.5 × 6cm),另外赠送 Goat Anti-Mouse IgG(H+L)-HRP一致,规格是20L。可供完成5块凝胶(约50个样本)对应的 Western Blot 试验。从此,老板再也不用担心我的Western Blot了,So easy !!各位跟我一样的科研女,且用且珍惜哦!

天演

科研不香吗?为什么50%的博士毕业后不做科研,四个成语揭示真相

中国有接近3000所大学,平均每10所大学里面就有1所拥有博士授予权。全国每年新招博士生80000人,只有50%的博士毕业后进入科研院所或者是在大学继续做科研,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原因一:羊肠小道博士是博学的,博学体现他专注研究的某个领域的知识深度;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博士也是“无知”的,“无知”体现在他研究的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的广度。博学是绝对的,“无知”是相对的。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有些时候深度和广度你只能择一而从之。在一个狭窄的专业领域之内,想要研究出一定的创新科研成果,有时候百般努力也无法成功,甚至让人感到绝望。绝望之下选择放弃,似乎也可以理解吧?原因二:养家糊口博士也是人,是人就要生活,想生活就要有物质基础。抛开那些十几岁就能读博士的天才不说,普通人读到博士毕业,怎么着也得30岁左右。30岁左右是什么年龄?成家立业、养育小孩的黄金年龄,而且父母也基本开始步入老年。这个年龄刚好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的时候。科研工作很多时候要面临非升即走的压力,科研成功的概率低,投入产出比在刚起步的时候也并不算高,进入企业就职或者是创业,获得的经济回报可能更高。多赚点钱,养家糊口,似乎也无可厚非吧?毕竟除了博士之外,他们也是别人的子女,也是别人的配偶,也是别人的父母啊。原因三:望而却步很多人在报考博士之前,对科研工作充满了热情,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科研大牛,做出成果报效国家,甚至能够改变世界。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即便你满腔热血做科研,也可能面临外部环境的挤压,从而不得不接受某种现实,甚至向现实妥协。刚才说过,做科研产生结果是比较难的,而且投入产出比低。你去问一下身边的博士,很少有人会觉得博士阶段的学习不痛苦,不折磨,不需要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好奇心在漫长的等待中渐渐消退,顽强的毅力在重复加班中大打折扣。攻读博士并不适合每个人,没有继续做科研的欲望从而选择退出,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吧?原因四:畸重畸轻想要让植物生长茂盛,培育植物的土壤就一定要营养丰富,再配以阳光雨露。想要让人才更多地投身于科研,那科研环境就必须要健康。但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的科研环境还算不上优秀。制约科研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评价导向和师生关系。评价导向方面,我们现在对于科研人员的评价和考核,多数集中在论文产出。不管是导师还是学生,都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论文上,这也导致很多导师抽不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师生关系方面,由于学生是否可以毕业,导师握有超强的话语权。所以很多情况下,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反而更像是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高投入,低产出,有时候还要忍受部分导师并不友好的待人接物方式,成了很多学生心中的痛。在我们普通人眼里,读到博士不从事科研工作是一种浪费,但我们是否真的从博士们的角度出发,思考过他们所要面对的种种困难呢?如果你面临与他们同样的困难,你是否会继续无怨无悔地选择科研工作呢?对于博士毕业不做科研,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吧。关注我,帮你带好家中神兽,助你规划锦绣前程。

刘勰

科研三类型,哪种前途好?

作者:徐旭东评审青年人才,时常感叹不同科研类型产出差异之大。对于评审人来说,如何在不同科研类型的申请人之间比较水平和潜力自然是一件费眼力的事;对于青年才俊来说,在科学生涯之初,选择哪一条道路则可能影响其进阶的快慢。从我这样做生物学研究的人来看,科学研究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围绕某个问题来做,而不一定拘泥于所使用的研究对象。譬如,研究一个发育生物学的问题,可以从果蝇做到斑马鱼和小鼠。第二种是对一类研究对象感兴趣,譬如某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就像有的人说自己是搞鱼类的,搞鸟类的,搞水稻、小麦、玉米的,搞病毒的,不一定是盯住一个问题,而可能是研究这类对象的若干方面。第三类是擅长某个先进的技术和分析工具,既不限于对象,也不限于问题,注重的是把技术和工具发挥到极致,譬如做蛋白结构解析的,做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其实,在学科发展中,三种类型相辅相成,许多情况下又相互重叠。基本问题的突破形成学科进步的主干,研究对象的拓展则在主干上形成繁茂的枝叶,而技术和工具则催生学科的进步和繁荣。科学上的突破,有的阶段靠的是选择恰当的研究对象,譬如生物学研究里的那些模式种,噬菌体、大肠杆菌、酵母、果蝇、斑马鱼、小鼠、拟南芥,都曾推动了理论的突破,而有的阶段则依靠技术和工具,譬如电镜、大分子结构解析、组学手段,甚至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这样只需要小型装备的技术,都曾全面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进步。某些问题可能是某些研究对象所特有的,譬如鸟类羽毛形成的问题,鱼类肌间小刺形成的问题,蓝藻的一种能固氮的异形胞形成的问题,专注于这些问题必须依赖特定的对象,因而兼具第一和第二类型的部分特征。也有专长于技术和工具的团队,在某个阶段集中于某个科学问题的研究。还有极少数科研界的“大牛”横跨三个类型,大团队内设不同板块,如同科研集团军。所以,三种类型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科研三类型在产出上差异显著。首先,能走的路径数量不同。专攻一个问题的探索性研究,在外围阶段尚有若干“攻城路线”,但是进入核心部分的时候,只有一条路,一个节点过不去,整个研究就没有实质性进展,有时好几年爬一个台阶,产出慢,大多时候默无声息。关注对象而不拘泥于特定问题的研究,路子略多,如果同时做三、四个题目,东方不亮西方亮,产出不断,或大或小;以技术和工具为核心的研究,选题较宽,程式较规范,一个团队可以同时尝试许多题目,产出多,亮点不断。为什么产出多还能亮点多呢?这就是由科研的第二个维度所决定的:选题是否贴近热点关注。科学界的所有“牛”刊都要保证关注度和影响力,贴近热点问题筛选稿件是必由之路。试想,如果你是专注鱼刺发生机制研究的,现在老年痴呆问题、癌症问题、新冠肺炎问题最受关注,你能发奋寻找鱼刺与老年痴呆、癌症治疗或者新冠疫情之间的关系吗?基本不可能,所以在你突破鱼刺问题之前,注定要长期坐冷板凳。假如你是搞海洋藻类的,情况就有所不同,如果你愿意研究海藻提取物能否帮助治疗老年痴呆、癌症或者新冠肺炎,以及机理是什么,或许有所发现,成为一个小兴奋点,论文自然也跳出小众的藻类学刊物,成为影响力较大的医学、生物学刊物的座上宾。而如果你是做结构或做组学的,则更可以单刀直入,切入热点、核心问题,若有斩获,必为CNS抢收,甚至开通快捷通道。我认为,科研三类型都是科学共同体所需要的,所以我讲这些丝毫没有为某一类型撑腰而揶揄另一类型的意思,而是要阐释以下三个观点。(1)基础研究的评价标准也不能单一化。常有人说,应用研究做得好不好要看实际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高不高,而基础研究做得好不好就是要看论文影响大不大,有没有在最受关注的刊物发表。其实,基础研究也并非只有一个类型,如果只用刊物影响力来衡量和调配科研资源,那么专注攻克学科核心问题的研究者会越来越少,不仅是愿意做的人越来越少,而且是能存活在科学界的人越来越少。其结果是,只有那些热点关注问题的周围养活了一些扎堆的团队,科学进步失去自身的逻辑。如果科研三类型一定要用一把尺子来衡量,那么这把尺子就应该是对所解决的问题贡献有多大、源头创新程度有多高,而不是别的。(2)做科研的路子要略微拓宽一点,并善于与其他类型合作。第一,对于专注于问题的科研团队来说,除非你们所做的研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或者是科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否则靠一个研究可能存活不下去,所以同时做另外一个稍容易找资源的问题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本人见过一位知名科学家,当年兼做行政领导时就严厉要求所属单位的研究员们,不要见哪里有钱就往哪里涌。他的要求当然是对的,但他不允许研究员们在自己的标签之外做其他项目,大概苛刻了一些。在我所说的三种科研类型里,他本人的研究兼具第一和第二类,抓住一个重要物种研究两个有趣问题,资源不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作为管理者或者作为评审者,能不能理解其他资源不多但所选择问题对于学科很重要的那些人,他们的团队要活下去的现实需要呢?第二,专注于问题是好事,但是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发现在科学期刊的可见度。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具,与第三类型的团队开展合作就是一个可行的途径,何况掌握技术和工具的团队也在寻找来自其他类型的合作呢!(3)年轻人选择哪种科研类型最有前途呢?首先,选择干什么,兴趣最重要,做科研竟然做不感兴趣的事,前途大概好不了,也不值得。其次,无论你感兴趣的是某一个科学问题,某一类研究材料,还是某一类技术或工具,只有做出贡献,才会有前途。其实,科学界也有一个生态圈,不同类型、不同专业早晚会达成某种平衡。从个人的发展来说,依托新技术、新工具的研究,可能崛起较快,但技术有落潮,甚至可能被商业服务所代替,所以需要不断掌握新兴的技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专注于问题或对象的研究,可能崛起时慢一些,但坚持多年后,渐入佳境,有自己的领地和标签,在学术讲坛上能把二十年的研究讲成一个故事,这何尝不是一种人生境界呢?科研三类型,哪种前途好?长远地看,无论哪种类型,只有那些勤奋的人,坚持理想的人,那些敏锐洞察的人,人格独立的人,才是科学道路上最有前途的人。来源:徐旭东科学网博客

恶乎不然

中国“科研质量”最好的100所大学排名,清华第四、北大第七

大学的科研质量代表着大学的科研实力和科研水平,而大学教师、科研人员每年的论文量是这所学校的科研结果之一。如今很多大学每年的论文产量非常高,但质量并不一定就高,只有得到同行广泛的引用和认可的科研产出,才是高质量的科研结果。那么,中国哪些大学的科研质量比较高呢?很多人的第一感觉便是清华、北大,作为我国的一流大学,清华、北大的科研质量总该是最高的了吧,其实不然。有机构通过论文的质量来评判大学的科研质量,获得了全国100多所大学的科研质量评分,具体如下,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究竟哪一所大学的科研质量最高吧。令人意外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学的科研质量评分最高,虽然近些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综合实力排名越来越靠后,不过少精尖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点赞,是中国唯一的一所没有扩招、并校的名牌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质量最高,基本上没有人能够质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华中师范大学和南开大学这两所985大学中等水平的大学科研质量还是比较高的,尽管学校本身没有太多的顶尖学科。苏州大学的科研质量排名第八,是211大学中,唯一接近北大的一所大学,而作为“四非”大学的深圳大学,在科研质量的排名中,也非常的靠前。从排名中发现,广东省的大学不管是不是985、211,很多大学的科研质量都不错,除了深圳大学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汕头大学等可以质量也很高。反观北京的大学,科研质量进入前20的大学,除了清华北大外,只有北京师范大学,进入前40的只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很多么名校都没能上榜。当然,大学的科研能力和科研质量并不能代表学校的综合实力,对于普通的学生来说,可能好就业的大学才是一所好大学,但科研质量代表的是一所学校的心态,你们觉得呢?

惊棘鸟

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论文在科学界引起的反应

2018年底贺建奎公布“基因编辑婴儿”引发轩然大波。在对贺建奎的调查尚未结束的时候,2019年初,“疟疾抗癌”又引起争论纷纷。两个科研项目都被科学界指责公开实验成果的方式不恰当,并且在伦理上不道德。但是,如果科研工作者不通过这种方式公开成果,科研项目又应该如何公开成果并获取公众的支持呢?科研项目到底应该如何立项并获取资金呢?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演化人类研究所的斯万特·帕博在进行绘制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过程中就展示了一个合格的科研项目应该如何立项,并应该如何向大众说明自己的成果。让我们来看一下他的自述。立项 那天晚上回到冷泉港实验室的小房间后,我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到目前为止,我的职业生涯都很优秀,甚至可以说较为杰出。我有一个资金雄厚的永久研究职位,做着有趣的项目,并且每年数次受邀到世界各地做报告。但是现在在公开场合承诺测序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序列,我是真的豁出去了。如果成功,那么这显然是我迄今为止最大的成就;但如果失败,我们将陷入人尽皆知的尴尬境地,我的职业生涯也将告终。我知道,真正的成功不像我演讲得那样容易获得。我们的成功依赖于三样东西:许多454测序仪、大量资金以及保存良好的尼安德特人骨头。这三样东西我全都没有,但幸运的是,似乎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但是,我对这一境况再清楚不过。我在床上躺了很长时间,脑中思考着如何获得使项目得以运转的所有必需品。斯万特·帕博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从454生命科学公司那里获得大量测序仪。我之前多次造访454生命科学公司,不过为了购买这么多仪器而去则是头一回。和454公司的合作非常愉快。454生命科学公司对这个项目充满了兴趣,因为它不仅能为人类的演化提供真正独特的见解,同时,更为实际的是,它能给454生命科学公司的技术带来更多关注。我欣然同意454生命科学公司的人成为我们真正的科学合作伙伴以及未来论文的共同作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免费测序。最后,他们给出了一个价格:500万美元。我无法确定这消息是好是坏。这个价格超出我预想的金额,但并非完全离谱。我们表示会回去考虑一下。第二天回到冷泉港之后,我根本无法集中精力。500万美元是一大笔钱,大约是德国大型科研经费的10倍。马普学会为研究所的主任们慷慨地提供了大笔经费,让他们可以专注研究而非花时间撰写申请资助的报告。但500万美元仍然是一笔巨资,比我们整个系部的年度预算还高。我想起了发育生物学家赫伯特·雅克勒,自我来到德国后,每遇到科学生涯的关键转折点,赫伯特一直给予我支持和建议。现在,他是马普学会生物医学部的副主席。幸运的是,马普学会是一个研究机构,负责管理的是如赫伯特这样的科学家,而不是行政人员或政治家。就在那个下午,我决定从冷泉港打电话给他。打通电话后,我描述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测序的可行性和所需成本,我向他询问,对于在欧洲筹集如此多的经费有什么建议。他说他需要考虑几天再给我回复。第二天,我回到莱比锡,在希望和绝望之间徘徊。也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富有的资助者,但是如何才能找到呢?我回莱比锡两天后,赫伯特没有食言,如期给我打了电话。他说,马普学会最近成立了一项主席创新基金来支持一些特别的研究项目。他已经与学会主席讨论了我们的项目,学会原则上已准备给予资金支持我们的项目,分三年支付。他们甚至已经留出了这笔钱,并希望我们能提供一份书面计划书,让同领域的专家评审。我很吃惊,挂断电话时甚至忘了表示感谢。这笔钱让世界变得不一样了!我冲出办公室来到实验室,喋喋不休地把这个消息告诉我见到的第一批人。然后我立马坐下来,开始起草计划书,描述那些让我们可以保证在三年内测序出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全盘计划,当然,这一切都以拥有充足资源为前提。我很高兴地写了一份计划书,其中还包括我们要在莱比锡的研究所开展的工作。同行评议 两年之期近在眼前,《自然》和《科学》开始抛来橄榄枝,让我们提交关于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论文。1996年,我将首个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序列发表在《细胞》上,这是一份更为严肃的分子生物学期刊,所以这次我还想这么投。但有人说应该把文章发表在《自然》或《科学》上,因为每个人都能看到这项工作。尤其是学生和博士后们,他们认为将论文发表在那两份有名的期刊上有益于职业生涯。6月,《科学》的编辑劳拉·扎恩(Laura Zahn)来访,并与我们讨论尼安德特人的文章。《科学》是由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出版的期刊,所以劳拉来访后不久,美国科学促进会便邀请我在他们的年度会议上就尼安德特人的研究发表报告。2009年2月12日至16日,该年度会议将在芝加哥举行。而这也就确定了最后期限。我觉得我们应该能赶上,所以接下了这个报告,这意味着我们的论文将最有可能发表在《科学》上。AAAS即美国科学促进会,而《Science》则是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期刊美国科学促进会希望我在芝加哥演讲时顺带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前我一直害怕无话可说,现在终于可以宣布,我们已经产生了达到1倍覆盖的基因组序列。但是,正如我之前让该项目在莱比锡发布,我现在觉得,美国科学促进会的新闻发布会也应该在莱比锡举行,并且为了感谢454生命科学公司对我们项目的早期支持,我想与他们一起组织记者招待会。美国科学促进会同意了。2月12日,我们同454生命科学公司一起在莱比锡组织新闻发布会,并且通过视频连接芝加哥,与会者和芝加哥记者可以提问。然后我飞往芝加哥,演讲定于2月15日。我在新闻稿和芝加哥的演讲稿里集中强调以下方面:为了首次获得已经灭绝的人类基因组,我们克服了种种技术障碍。我描述了托米·马里契奇如何使用微量的放射性标记,找出并改进造成DNA损失的步骤;我们如何在洁净室中产生的文库带上标签后,消除影响前导研究的污染问题;阿德里安·布里格斯和菲利普·约翰逊的细致研究如何发现DNA序列中的错误模式;以及乌多·斯坦泽尔和艾德·格林开发的计算机程序如何识别和标定尼安德特人 DNA片段的位置,并同时避免许多陷阱。成果公布 在科学领域内,很少有结果是不可更改的。事实上,往往在付出大把努力地深入了解之后,人们通常可以预见即将发生的进展,而且能让研究变得更加完善。然而有些时候有必要制定标准,确定发表结果的时间。2009年秋天,我觉得时机已成熟。从多个方面看,我们要写的论文都将是一个里程碑。首先,它是首个测序出的已灭绝人类的基因组。尼安德特人作为所有现代人类最近缘的亲属,有着重要的演化意义。我也认为,我们已为未来的很多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我希望我们所开发的技术现在可以从许多这样的遗骸中得到完整的基因组。我们的发现最容易引起争议之处:尼安德特人为欧亚大陆的现代人类贡献了部分基因组。但由于我们已经通过三种不同的方法,三次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所以我觉得已经明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虽然今后的研究工作一定会弄清遗传贡献是在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发生的,但目前可以肯定的确有遗传贡献。现在是时候向世界展示我们的成果了。我的野心是写出一篇尽可能让大众都理解的文章,不仅是遗传学家,还包括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其他人,他们都会对我们的研究感兴趣。事实上,为了发表我们的研究成果,我受到了来自各方各面的压力。《科学》的编辑一直在催问我什么时候提交文章;记者不停给我以及团队的其他成员打电话,询问我们什么时候发表结果。我的科学报告也越来越注重技术细节问题,而非基因组对我们的启示。这令我越来越不安,因为大家都意识到我们一定会报道有趣的结果。尽管有压力,我仍觉得在发表之前保密结果至关重要。我很担心那50个知情者中,会有人告诉记者我们在当今人类中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基因流的证据。如果发生了这样的事,这个消息会很快传遍各家媒体。最终,2010年2月1日将所有材料提交给《科学》。3月1日,我们收到三位审稿人的意见。大约三周之后,我们收到了第四位审稿人的意见。对于审稿人来说,在手稿中找到许多问题很常见。不过这次,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我们花了两年时间来发现工作中的缺陷,这使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研究中的大部分弱点。不过,我们就文本内容的修改与编辑来来回回交换了许多次意见。最后,文章于2010年5月7日发表,包含174页补充材料。1这篇文章“更像是一本书而非科学论文”,一位古生物学家如是说。关于基因检测的一个对话,基因检测中的尼安德特人基因占比的测定与帕博的工作紧密相关 感谢acaleph的绘图我们文章发表的那天,向科学界提供基因组序列的两大主要机构—英国剑桥的欧洲生物信息研究所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维护的“基因组浏览器”,将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开放给所有人免费使用。此外,我们把从尼安德特骨中测得的所有DNA片段提供给公共数据库,包括那些我们认为是源于细菌的DNA。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检查我们所做的每一个细节。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们能做得更好。这篇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的论文在科学界引起的反应,远超我发表过的任何其他文章。几乎每个人都给予了正面评价。最好的评价来自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的约翰·霍克斯(John Hawks)。他是米尔福德·沃尔波夫门下的古生物学家,是“多地区连续”假说的构建者之一。他经常在博客上很有见解地讨论人类学的新文章和想法,这使得他在人类学领域很有影响力。“这些科学家给全人类献上了一份大礼,”他在博客中写道,“尼安德特人基因组给了我们一张由表及里的自画像。我们可以看到并且从中得知,人之所以为人的遗传变化本质—它使我们作为全球性的物种出现……这就是人类学应该做的研究。”我们的团队当然很高兴,只有艾德试图保持冷静,他给整个联盟写邮件:“谁能给约翰·霍克斯一些氧气?”我们论文所辐射的读者范围比想象的广,但大多数人并不为他们的祖先曾与尼安德特人交配而震惊。事实上,许多人似乎产生了一些有趣的想法,就像以前有过的那样,一些人甚至自愿检查是否含有尼安德特人血统。我开玩笑说,一些有趣的遗传模式在此发挥了作用,我们需要调查一番。但我们明显看到,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了人们对尼安德特人外表的想象。流行的传言是,尼安德特人高大、健壮、肌肉发达、有点粗野,甚至有点头脑简单。在男性中,这些特征可以接受,甚至是正面的,但是在女性身上,没有人会认为这些特征具有吸引力。当《花花公子》杂志打电话来约访我们的工作时,我冒出了这个想法。我接受了他们的采访,因为这可能是我唯一一次出现在《花花公子》上的机会。该杂志最终写了4页长的故事,名为《尼安德特人之爱:你愿意与这样的女人睡觉吗?》,附上的插图里有一个健壮且非常脏的女人站在雪山上挥舞长矛。这个绝对缺乏吸引力的形象或许解释了,为什么几乎没有男性想与尼安德特人结婚。2010年12月3日,在我们的文章发表7个月之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劳拉·扎恩的电子邮件。她是《科学》的编辑,负责我们那篇文章。她告诉我,我们的文章获得了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纽科姆·克利夫兰奖。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获过一些科学奖项,也因此增加了自信。但这个奖项对我来说还是很特别。纽科姆克利夫兰奖设立于1923年,每年颁发给发表在《科学》上的最佳研究文章或报告。最初又名1000美元奖,后来奖金增至2.5万美元。最让我高兴的是,该奖项授予文章的所有作者,所以这一荣誉代表这篇论文是我们联盟的共同成果。正如琳达那天晚上告诉我的:“在《科学》上发表论文是一件大事,但在《科学》上发表了当年最佳论文?大部分人恐怕更是做梦都想不到。”帕博至今仍活跃在科研一线,2018年9月《nature》的封面文章即出自帕博团队为什么同行评议与合理地公开成果如此重要?模仿一句俗话地说,好的科研项目都是相似的,不好的科研项目则总是缺了些什么。现代科研事业已经变得越来越复杂与专业,如果没有科学界的评议,我们将会面对越来越多“基因编辑婴儿”这样的闹剧。现代科研的每一分进步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现代科研制度与科学共同体的每一分进步都是为了科学的进步而设计的,不论是伦理的要求,同行评议的要求,还是发表论文的要求,以及学术诚信的要求,这些要求的目的不是为了捆住科学进步的手脚,而是为了科学的健康发展,更是为了让科研造福大众。

不忘天下

大牛导师告诉我的科研心得:研究生应该如何做好科研

科研人,是为人类奉献智慧的人。如果能读到研究生,应该用心做科研。那该怎么做呢?我自己的体验及导师的教导我总结下,供大家参考。1、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其实,无论哪个行业,如果你想取到一定的成就,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和心血。一开始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但是如果你能坚持一段时间,在不知不觉间,你就能被科研的精妙所打动。为自己取得的一些认识感到骄傲。如果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一点点的进步,那就可以奖励自己吃顿红烧肉了。如果你选择做科研,不要迷茫。努力下去,用心钻研,你会爱上科研的。2. 要有批判性思维人类的创新都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艰难走出一步。本科阶段你负责吸收知识,训练技能。而研究生阶段你在继续吸收知识的同时,应该通过科研研究发掘创造新知识。从而使自己有批判性思维。不要盲信别人,用试验做基础,用数据说话。理清思路,创新思维。3.不害怕失败,不追求完美。组科研研究是一件很困难、很复杂的事。如果害怕失败,就不用做科研了。如果追求完美,就可能永远也无法开始。在大规模试验阶段,每一步都要思考清楚,力求准确。但是如果试验一旦开始,就不要每一步追求完美,而是按设计把试验推进下去,看看是否和预想结果一致。如果相差不大,那就反思一下那些细节没哟处理好,再把试验向完美推进。如果相差很大,那就是方法出了问题,要推翻重来。多有不妥之处,希望大家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