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论文投稿频繁被拒怎么办?985博士学长经验分析沙耶

论文投稿频繁被拒怎么办?985博士学长经验分析

在现行科研体制之内,对于硕博生而言,如果没有发表论文你甚至就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硕博生毕业、老师的晋升都需要论文的保驾护航。因此发表论文是科研学者的主要工作和主要目标。相信很多科研学者都会有论文投稿频繁被拒的经历,投稿被拒出内伤是常有之事,那么如何提高论文的命中率,听学长仔细道来。论文被拒可以先从三个方面思考一看自己论文质量是不是没有达到那个水平,能不能再精进;二看是否没有找好目标期刊,所写主题与期刊不符,找准期刊会事半功倍;三看是否做好了投稿前的准备工作,使得论文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符合编辑口味。1关于论文质量1.论文的选题论文的选题一定是新颖而又重要的,在论文选题时首先要避免一个误区,就是认为第一个吃螃蟹就是新颖,并非如此,有可能恰恰是很多并未研究的学者认为不重要才不去做研究,还有可能是不曾研究过的问题也未必就是新颖的问题,有可能他是一个旧问题的改头换面而已。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其实选题的新颖性主要体现在选题或研究视角的与众不同上,选题的重要性体现在他对我们加深理解管理中重要现象的意义上。根据本人多年的研究经验,选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题应依志趣;(2)对于所选题目应有相当准备;(3)题目宜切实,不宜空泛;(4)题目宜新颖致用;(5)避免争论性的题目;(6)避免高度技术性的题目;(7)避免直接概括的传记;(8)避免做摘要式的论文;(9)题目范围不宜太大;(10)避免有歧义的选题;(11)避免政治敏感性的选题。2.论文的内容论文题目确定后最重要的就是论文的内容了,题目是论文的眼睛,内容是论文的身体,论文内容要有真材实料才能提高命中率。文章内容要充实,要有实质性工作,比如,我是做计算机仿真的,肯定就得理论和仿真实验相结合,要有仿真结果,并分析仿真结果得出结论。论文的结构方面要合理,既要有理论,也要有实验,思路清晰,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写作的时候也要注意用词,严谨是科研工作者的代名词肯定是没错的。2关于期刊选择1.期刊选题方向一般而言不同的期刊都会有不同的选题方向,而且有些期刊都会公布每一年的重点研究选题,确定投稿期刊论文的研究方向是否与自己的论文相匹配,即可明确期刊是否接受本人论文的类型,避免因为领域问题而拒稿。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为例,官网公布了该栏目设置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图。(图片来源:网络截图)2.期刊投稿要求一般而言,比较开明的期刊投稿的要求比较少,很多期刊都没有明确说明投稿的限制性条件,但有些期刊会说明对投稿作者学历的要求,比如要求副教授以上级别的,你如果是硕士或者博士就要慎选,有些期刊不接受硕士或者博士独作,有些期刊要求学者必须是双一流高校的,比如《东北大学学报(社科版)》,还有些期刊要求要有国家自然科学或者国家社会科学等重大基金项目的支持。以《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为例,对投稿的要求均有详细说明。(图片来源:网络截图)3.期刊的刊载能力期刊的刊载能力是一些急需文章的作者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如何确定一个期刊是否处于这种状态不是很难,首先可以关注它近几年的IF,如果在2-3之间跳跃性振荡,忽涨忽跌,就应该小心了。然后看它每年有多少期,每期大约能发多少篇文章,再统计一下有多少在线的文章,如果你发现它每月在线的文章量大于或接近能够刊登的文章量,那它就是一个“出不敷入”的期刊,由于它为了保住IF不快速的下滑,不能增加期数和每期的文章量,能做的就是大幅度超前出版。论文投稿之前一定要多问问身边有经验的人。4.期刊的名声可以通过“人大经济论坛”搜索前辈们的投稿经验及对期刊的看法。有些刊物大都是只看银子不看文章,版面费交足了就一切好说,还有些期刊投稿系统就是摆设,还有些期刊只接受内部关系稿,还有些期刊只接受约稿,还有些极不负责任的期刊一审就是审大半年,无论用稿与否都不会通知作者。所以,有空多跟导师交流交流,打听清楚,避开这个坑。人大经济论坛网址如下:http://bbs.pinggu.org/(图片来源:网络截图)5.辨别真假网站能在数据库内直接找到征稿函或者是版权页公布的投稿信息最好,否则用搜索引擎去试试找一下官网,但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假冒的网站。小心钓鱼期刊和网站。碰到钓鱼网站一是耽误文章的发表,二是可能还会造成金钱损失。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中文期刊的投稿可以通过“万维书刊网”,网址如下:http://eshukan.com/(图片来源:网络截图)6.不要过分崇拜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用来进行期刊排名的工具之一,所以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文章被引用的几率高。但是影响因子并不是唯一值得考虑的因素,请慎重评价您的研究成果。我再次强调:让对你的研究最感兴趣的科学工作者看到最重要。3关于论文投稿1.注意论文格式忌投稿不符合格式要求,绝大部分的期刊都要求来稿用word或wps排版,具有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有些还要求提供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甚至文章排版用单栏还是双栏,每行多少字都有明确的要求。往往会提供一个可供下载的word模板,对于论文的字体、字号、行距等,可将自己论文内容复制到模板中进行操作。在投稿前最好先了解一下目标期刊编辑部的征稿简则、投稿须知等,检查一下自己的论文是否已符合要求,各要素是否已齐备,从而提高论文的录用机会。2.注意论文图表格式注意期刊对图表数量、图片的大小、类型、分辨率以及表格样式的规定,还有图表的放置位置(有些期刊会指出图表只能放于文章页面的顶部和底部)。3.注意论文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很多作者往往容易忽视这点,然而一个小小的错别字、一个语病往往能够瞬间将论文的档次降低,不利于审稿编辑对文章的第一印象。但是很多作者都有同感,自己写的文章自己很难再逐一检查,往往都是跳着读。出现这种情况也很正常,这个时候可以请周围的同学帮忙,他们作为旁观者,文章当中的错误也很容易被发现。投稿之后就是审稿,可能也伴随着修改稿件,根据自己多年的投稿经验建议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编辑的意见,根据他们提出的建议修改,毕竟编辑比你更熟悉你所投刊物的详细要求。最后祝你们发文顺利,被论文、期刊、编辑温柔以待!!

蝎蝎螫螫

支振锋:科研管理的痛点在哪里

“要尊重科研规律,尊重科研管理规律,尊重科研人员意见。”“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把人的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这些话,讲到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心坎上,也讲到了当前科研管理的痛点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研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分子都地位更高了,待遇更好了,成果更多了。但奇怪的是,一边干活一边抱怨,一边工作一边吐槽,也是科研人员生活的常态。问题是学术研究的“良田”,良性竞争可以激起科研人员的斗志,常规、有序的数据报送与依法严谨而符合实际的经费制度也不会妨碍大家安心研究。否则,科研管理可能就事与愿违了。由于管理的行政化,为了职称、课题、评奖、学位点,学术界也有点沦为江湖的感觉,“跑部钱进”、利益交换、党同伐异等现象颇不鲜见。“学霸”“学阀”长期把持,甚至垄断重要学术岗位,严重阻碍“青椒”成长和学术创新。由于地域差异,同样的学术水平,有的地方连副高也评不上,换个地方就可以评教授博导。在日常工作中,各种填表不胜其扰。而经费管理上的预算烦、税费重、报销难,有时候一半的经费都被税费拿走了。此外,不少党政机关高高在上,学者获取哪怕非保密的资料或数据都难乎其难。而没有一手资料,不仅具体对策建议是“空对空”,阐释中国发展的政道法理,提炼中国话语和中国理论,往往也是空中楼阁。科研人员亦平常人,所做的也不过是平常事。他们的特殊在于其所从事的科研,往往是创造性的甚至开拓性的工作,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非常规性,有时候皓首穷经才能解决一个问题,有时候灵光一现就可能下笔万言。凡此种种,都是与科层制、形式主义和长官意志或者早九晚五的按部就班很难兼容的。所以,尊重科研人员就是要认识到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和规律;要信任他们,打破行政化思维和长官意志,尊重科研人员的主体地位,以专业判断专业;让科研人员不再是科研管理被动的旁观者甚至种种改革的“对象”,而是能动的参与者,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创造,最终形成良性的学术生态和健康的学术共同体。要以平常心来对待科研人员的报酬。有些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往往不理解,为什么科研人员已经有了工资,做课题研究还要劳务费。先不说科研人员从大学到博士的十年苦读,冬三九夏三伏的学术训练,以及在一个领域精耕细作所形成的专业智慧。就是从工作量上来看,科研人员一般没有朝九晚五或者八小时的概念,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在完成了教书和其他本职研究工作之外,才会进行做课题、做科研的“业余”劳动。无论是为了激励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鼓励理论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还是对辛勤劳动的基本尊重,承认科研人员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允许他们获取相应报偿,于情于理于法,都是应该的。科研人员渴望人格被尊重,劳动被承认,他们也有同样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只有将科研管理变成科研服务,真正重视科研,尊重人才,以养士的宽容,给他们静思的空间,给他们参与的机会,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构建自己的话语和理论体系。(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水咲

科研主体迎来“放管服”的春天——科改“25条”优化科研管理自主权

科研管理是一门大学问。中国40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将市场经济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有机结合,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才能行稳致远。通过推进落实科改“25条”,进一步下放人事自主权、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薪酬管理自主权,上海高校和院所扩大了人、财和项目的自由,科研主体的作用和活力进一步释放,迎来了“放管服”的春天。专技岗位限制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科改“25条”发布后,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环科院)感受到春风拂面。上海环科院是全国同类研究院中建制单位历史最早、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并拥有一批重量级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优势得天独厚。然而因为体制机制束缚等多种原因,近年来,环科院面临高端人才严重流失、整体业绩严重下滑等难题。仅最近三年时间,环科院离职科研人员84名,并且逐年增长。其中,75%以上是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科技骨干,工作10年以上离职人员占50%以上。环科院副院长黄沈发反思说:“科研人员到单位5年内离职的可以认为是不适应这个单位,但工作10年走的,肯定是单位不再适应个人发展。”环科院原土壤所所长罗启仕博士是2005年从清华大学引进的人才,在院内工作10多年,始终没有评上正高职称。后来被上市公司挖走,进入企业后不但年薪百万,还顺利解决了职称问题。无独有偶,“80后”硕士张长波也是在院内工作10多年,是土壤环境学科技术骨干,因为副高名额有限一直没评上,后来离职去了一家专职院所,既成为转制企业学科的领头人,职称问题也解决了。“这些技术骨干一走,‘票子’和‘帽子’问题都解决了。” 黄沈发惋惜地说,“说到底,还是因为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不合理,影响科研人员岗位晋升。”据介绍,环科院专技岗位高级职称40%,其中副高职称36%、正高职称4%,相比硕士以上学历人才60%—70%的比例而言,名额远远不足。“兄弟省市的环科院正高比例在10—15%左右,现在大批内部人才待聘,僧多粥少。”黄沈发说,高级岗位比例不足,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国家重大科研专项无法正常申请。2017年环科院申请长三角大气专项时,由于没有正高人才牵头,只能从清华大学借用,项目负责人和清华大学教授共同牵头。突破绩效工资天花板与此同时,从2015年开始,环科院业绩和科研投入产出比持都持续下降,相比2015年,2018年科研投入产出比下降超过一半。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导致科研人员薪酬激励有限。据了解,绩效工资的分配中仍存在“大锅饭”现象。在绩效工资总量基本固定的前提下,这种强调平均的分配方式,决定了大多数单位的科研人员绩效工资、收入差距不明显,激励作用有限。在没有绩效工资总量束缚之前,环科院通过产业反哺科研,激励科研人员开展“三技”项目服务的热情。2015年,环科院应市委要求实行企事分离,严格实施绩效工资总量控制。原本超出绩效工资的部分要求三年内还清,直到去年刚刚完成整改任务。黄沈发开玩笑说:“现在我们激励手段有限,只能以情怀教育为主,动力明显不足。”尤其对于承担生态环境重大专项任务的人员,很难保障他们的合理利益。科改“25条”的发布,不但针对这些难题予以突破,下放了人事、薪酬管理和项目管理等自主权,还使得环科院进行了一次由内而外的新生。好多科研人员自告奋勇加入调研团队,成立专项,推进制度落实。截至目前,环科院已基本完成第一批“1+8”制度的制(修)订工作,在人事、项目、薪酬、成果转化四方面制订了 8 项具体制度。人事方面,新制订了《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专业技术岗位聘任》《高层次人才管理》,在岗位聘任中引入了竞争激励机制,打破专技职务聘任终身,制订了重点领域、重点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选拔、评聘、考核及保障制度。薪酬管理方面,环科院界定了不纳入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的科技项目奖酬金的项目分类,明确了“三技”服务项目奖酬金的60%直接用于激励项目科技人员,40%院统筹用于对生态环境重大战略任务和重点科技计划项目、高层次人才引进、基础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的激励。“专技岗位中高级岗位将从4%升到15%,我们正在积极和职能部门沟通。”黄沈发表示,一定要利用好科改“25条”的红利释放,向科研人员倾斜收入分配机制。项目经费管理可自行做主科改“25条”对于科研机构自主权的下放,不只体现在薪酬管理自主权、人事自主权,还有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其中核心突破之一就是将预算调整权限下放项目承担单位。上海交大科技项目管理中心主任韩海波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科研经费科目一共有11类,科改“25条”印发后,交大对经费科目进一步整合为三类,分别是设备费、包含劳务咨询和出国交流会议等支出的智力活动类,以及包含材料、测试加工、能源、出版传播等在内的事务消耗类,并将除设备费之外的预算调整权限进一步下放给项目负责人。只要三大类总额一定的情况下,科研人员可以进行灵活调配。科研活动活动具有不确定性,但以往项目经费管理制度要求详密的预算,比如未来三年开几次会、搞几个批次的试验活动,所有都要预算里说的清清白白。而且国家的纵向课题都有明确的经费,使用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经常有人向韩海波吐槽:“为了拼凑这个数字得花好大功夫,感觉自己不像是科学家,倒像是个财务。” 如今自主权下放,不同科目之间的经费可以自行调节。对于从事企业横向课题的科研人员,这个问题尤为突出。由于不少老师承担的是企业项目咨询和战略研究,几乎没有什么硬件投入,更多的是用于补偿人的智力,并且企业合同里往往也会明确这一点,但由于以往绩效的限制,不管合同如何规定,科研人员最多只能获得20%的绩效奖励。为此,根据科改“25条”提出的“横向委托项目经费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约定管理使用”,上海交大专门出台了横向经费的项目管理办法。只要合同有约定,就尊重合同执行;合同没有规定的,将绩效比例提升至30%,大大增强了科研人员的获得感。此外,上海交大还专门开发了智能化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原本两三天甚至两三个星期才能走完的流程,如今线上20分种就能搞定,还避免了部门之间对政策理解不一致、互相“踢皮球”等问题,推动科研项目的规范化、高效化管理。以信任为前提的科研管理生态“原来的管理理念是恶人假设,设门槛、抓过程;现在是善人管理理念,以信任为前提,干预者变为了服务员,释放了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韩海波说。科改“25条”中的科研项目“包干制”试点则更大程度贯彻了以信任为前提这一新的管理理念。目前在基础领域“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已有14家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的20个项目开展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以项目经费预算为例,“包干制”直接取消了经费科目限制,完全由项目负责人统筹使用。“只要是根据需要如实支出,学校不做任何限制。哪怕是做数学基础研究,完全没有设备等支出,百分百用于个人智力的补偿和奖励,我们认为也是合理的。”韩海波解释说,就连成果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科研是有探索性的,成功有成功的成果,失败也有失败的启发。”但信任的前提是规范,首先权力衔接不能出现空挡,做好风险防控,将信任关进“笼子”里。为此,上海交大在落实和界定每个层级责任的同时,还会让科研人员签署个人诚信承诺书,如果违背了学术诚信,将在学校寸步难行,轻则列入财务报销负面清单,不但无法享受绿色通道,可能还会惩罚性没收经费和绩效,就连项目申报也会受限制。“先进的科研管理理念源于对科研规律的理解。要把科研项目当病人一样,如果不知道生了什么病就乱抓药,病人怎么可能治得好?”韩海波认为,将科研规律、科研人员需求和制度红线相融合,通过制度内化,营造以管理、服务、研究和教育为一体的科研管理生态环境。来源:上海科协

麦克尔

审稿超快的国内期刊汇总,快来Pick一下!

时间如此宝贵,投稿时不我待,审稿遥遥无期,毕业望尘莫及!这是很多已毕业或即将毕业的研究生投稿前最担心和最焦虑的事情。为了帮助大家在这个环节尽可能节省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今天就给大家盘点一下那些审稿周期较短,审稿速度较快的杂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之前做过一期生物医学类SCI期刊(审稿超快的SCI期刊汇总,总有你需要的!)、一期药学类SCI期刊(审稿超快的SCI期刊汇总,第二弹!)一期食品科学与技术类SCI期刊(审稿超快的SCI期刊汇总,第三弹!)以及一期SSCI期刊(审稿超快的SSCI期刊汇总,收藏备用!),今天我们做的是国内期刊专题,后续会继续分享各个专题审稿速度快的期刊,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哦!1、技术经济《技术经济》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全国一级学会的学术期刊,月刊,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11-1444/F,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002-980X,邮发代号为80-584。 收录数据库: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北大核心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资讯网类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北大核心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国内几所大学的图书馆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确认核心期刊的标准也是由某些大学图书馆制定的,而且各学校图书馆的评比、录入标准也不尽相同,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CSSCI 简单来说:CSSCI就是中国版的SSCI。由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制。1997年,南京大学提出研制开发电子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改想,并于1998年被作为重大项目在南京大学正式立项。1999年该项目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98年南京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决定合作研制CSSCI,至2000年5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1998年)光盘正式出版发。该数据库选用了我国大陆出版的中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期刊496种,该数据库的出版解决了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缺乏定量、科学、客观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困境,填补了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的空白。CSSCI系统可提供我国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高校、地区乃至学者个人的发表论文数量,期刊、论文、学者个人被引用情况,以及各种排序,由此可定量评价研究机构、高校、地区、学者个人的科研生产能力、学术成果、学术影响,评价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地位。收录范围:主要刊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技术与创新管理、产业技术经济、区域技术经济、技术经济理论、技术经济分析、技术管理、创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可行性研究、项目管理、价值工程等。网友评价:审稿周期快,1-3个月左右。2、水土保持研究《水土保持研究》创刊于1985年,双月刊,中文版,属地球科学类期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主办。收录数据库:北大核心、CSC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等。CSCD  简单来说:CSCD就是中国版的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共同资助,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承建开发。CSCD第一版(1996)收录期刊315种,第二版(1997)增加到582种,后又经过几次扩充,2000年收录1500种。该系统全面参照美国“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的编制体系,它按照“二八规律”(即80%的主要文献分布在20%的核心期刊中)粼选了我国4000余种自然科学期刊中具有较高水平和编辑质量的核心期刊。利用本库可以查找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及引文,更重要的是其评价功能,利用其引文数据可评价个人、实验室、学术机构的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评价期刊质量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受国家科技部委托,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JCR)的模式,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结合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的1405种科技期刊作为统计源期刊,选择了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用率、基金资助论文比例等十几种期刊评价指标,利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十几年积累的丰富数据,编辑出版了《200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这对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期刊编辑部和科研管理部门能够快速地评价期刊,客观准确地选择和利用期刊提供了依据,也为广大科研人员和科技期刊客观了解自身的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公正、合理、客观、科学的评价依据。收录范围:水土保持相关研究,包括:土壤侵蚀、旱涝、滑坡、泥石流、风蚀等水土流失灾害的现状与发展动态;水土流失规律研究、监测预报技术研发成就与监测预报结果;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与效益分析;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计算机、遥感工程、生物工程等边缘学科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在水土保持科研及其实践中的应用;国外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研究新动态等。网友评价:审稿速度快,从投稿到录用大概1-2个月。3、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7年创刊,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2018年)》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Q2区期刊。收录范围:智库专稿、逻辑与科学方法论、能源与环境经济、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等。网友评价:审稿1个多月,版面费2500左右。4、世界地理研究《世界地理研究》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学报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2年,目前是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也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收录范围:世界政治与经济地理理论及实证研究;全球经济联系和经济要素空间运动规律;世界各国区域发展、城乡建设、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与实践;世界热点地区形成的地理背景分析;世界地理教育改革和世界各国地理学发展动态等。网友评价:审稿1个月左右,版面费2000-3000元。5、西南金融《西南金融》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主管,四川省金融学会主办的金融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入选2004版、2011版和2017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8年11月,被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评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收录范围:政策研究、银行管理、风险管理、证券与保险、互联网金融、农村金融、金融与法律、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区域经济等重点栏目,为广大经济金融科研工作者和金融机构实务工作人员提供论战的前沿阵地。网友评价:审稿1个月左右,不受版面费!以上是5本审稿周期较短,审稿速度较快的国内期刊。后期我们会继续推出各个领域、审稿超快的国内期刊汇总信息,希望大家持续关注哦!

裹以四时

刘文楠︱学术的事,谁说了算:一个学术期刊编辑的反思

朱剑:《雾里看花:谁的期刊?谁的评价?》,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98.00元,421页自从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以后,朱剑就一直在《南京大学学报》工作。他的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做学报编辑,但最近几年他对高校学报、乃至整个国内社科人文类学术期刊的反思,却都好像在质疑这个庞大体系的正当性,指出其中的结构性弱点。而他给出的改革方案,也仿佛在松动这个体系的根基,隐隐预示着未来的转型。朱剑质疑和焦虑的逻辑起点是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学术的事究竟谁说了算?对这个问题,我觉得他的答案其实非常清楚明白:学术的事就应该由学术共同体说了算,也即由每个专门学术领域正在做研究的第一线学者来决定。既然答案如此明确,又有什么需要质疑和焦虑的呢?因为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在朱剑看来,中国人文社科学界至今还未能形成独立、成熟而有担当的学术共同体。于是,学术评价和学术规范都不能完全由学者说了算,相应地,学术资源的分配和学术活动的组织管理,也都大权旁落。学术工作者失去了主体性,学术工作的创造性和批判性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这是学术研究中诸多问题和乱象的根源。学术共同体的缺位或者说软弱无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了学界中人的共识。历史原因固然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学术成果生产、传播和评价体制的结构性因素恐怕也难辞其咎。而从学术期刊编辑的角度来讨论这个问题,追究这一问题的根源,并且提出大量成体系的建设性意见,朱剑算是其中翘楚。圈内人戏称他为“教父”、“男神”,并非过誉。《雾里看花:谁的期刊?谁的评价?》这本论文集收录了自2007年到今年初他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的十六篇文章,按主题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学术研究谁人评说”讨论的,主要是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的评价机制问题,而下编“学术期刊何以定位”则重点探讨学术期刊如何应对学术传播的新秩序,在学术共同体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我在国内一份英文学术刊物做编辑已经有六七年了,也算学术编辑队伍里的一员,对朱剑在书中提到诸多质疑和焦虑,有一些我也感同身受。我想从学术期刊、学术评价和学术编辑三个角度,评述朱剑这本书中的观点,并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学术共同体与学术期刊的重新整合理想中的学术共同体,能够通过公正而开放的学术批评建立本领域的学术规范,作出恰当的学术评价。而这样的学术批评发生的场域,除了各类大大小小的专业研讨会,主要就是学术期刊。理想中的学术期刊,通过发表前的同行评审,保证发表论文的质量,通过发表后的同行评价,形成了学者研究水平的业内口碑,更通过一线学者的参与,指出领域的最新前沿。因此,理想中学术期刊与学术共同体的关系,是亲密无间、难分彼此的。正如朱剑在论文中多次指出的,中国的现实与这一理想差距不小。由于出版体制的限制,与学术刊物亲密无间的不是学术共同体,而是“单位”。其中尤具中国特色的就是数量庞大的各类综合性学术刊物,其中包括依托于高校的学报和依托于各地社科院、社科联的学刊。另一方面,专业性学术刊物的数量则尚显不足,刊号的限制也使符合学术共同体发展需要的新刊物出版受阻,于是学术共同体往往需要用“以书代刊”“学术集刊”这类迂回的方式发展新的学术交流平台。朱剑很早就意识到综合性学术期刊与专业学术共同体不匹配的问题(参见其2007年发表在《清华大学学报》上的《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一文)。他和高校学报界一些有远见的同仁,都很清楚彻底的专业化应该是高校学报最应该采纳的“上策”,但由于现有体制和编辑队伍的惯性,又是阻力最大的一条道路。在此书下编的好几篇文章中,他都在不厌其烦地分析为何综合性高校学报应该专业化,并思考如何在不伤筋动骨地前提下实现专业化。出于对高校学报前景的忧虑,他于2010年最初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借助学术成果数字化传播的平台,在各高校纸本学报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出一系列以专业为单位的电子刊。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中国知网的响应,2011年“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主页就上线了(www.sju.cnki.net/sju/default.aspx)。但朱剑认为,这尚未从根本上解决高校学报受“单位”所限的客观局限,于是2015、2016年他又与高校学报界同仁进一步提出“专域学术在线出版平台”的构想,以互联网时代学术出版的新思路,打算以专业学术领域为单位,改造原来的综合性学报体系。在这一模式中,读者界面的专域模式可以说是“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的延续,实现了在学术传播环节将学术共同体与专业性学术期刊相匹配的目的。而工作界面的设计则非常特别。它貌似与现在“中国知网”已经在做的网上投稿审稿系统有些相似,但知网为单个刊物提供投稿、审稿、编辑的网上平台,其目的主要还是服务以刊物为单位的主体,并没有改变编辑流程。而朱剑提出的方案相当激进:“投稿平台向所有期刊和作者开放。作者一次在线投稿,即可选择已加入平台的所有期刊或指定其中部分期刊……凡被作者选中的期刊以先到先得的原则完成在线初审,有录用意向的期刊可以直接送审稿平台专家审稿……经过一定时间无期刊有录用意向的文章自动退给作者。”(《构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页233)在这样一种类似自由市场的制度设计中,按照理性选择的原则,作者会主动选择最接近其专业的刊物,而刊物也会选择最接近其偏好专业的文章,于是反而能在彼此选择范围都大增的情况下,逐渐自然形成专业化的趋势。这就可以在机构组织上暂时保持学报的现状,同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改变学报的面貌。到现在为止,这个构想中的“大型开放互动学术传播平台”还在酝酿中,是否能真正上线并同时获得编辑端和读者端的认可,真正发挥设计者赋予它的功能,我们还需拭目以待。然而,我本人对任何“大型平台”都有点本能地排斥。大平台有整合之利,却也有垄断专擅之弊。而且这样的技术不可能由学术共同体掌握。如果由像“中国知网”这样的公司来做,又恐怕反客为主;如果由上级行政部门委托某单位来做,则难免以强制力推行,造成“一刀切”的局面。如何实施这一构想,使其真正为学术共同体服务,甚至成为学术共同体构建过程的一部分,还有待未来同仁的不懈努力和探索。让学术共同体重新掌握学术评价的主导权在理想的学术共同体中,学术评价是其主要功能,也是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国,学术评价往往与权力和利益密切相关,逐渐与学术共同体脱离。在《科研体制与学术评价之关系》一文中,朱剑非常清晰地梳理了其中的奥妙。他指出这个异化过程的五个阶段,我将其简要归纳如下。首先,由于学术资源往往由行政权力部门掌控和管理,他们需要有简单普适的评判标准,于是学术批评出现了分裂:为行政部门服务的评价,重结果,可量化比较,便于大规模操作;学术共同体内部的评价,重过程,难以量化,只针对个别研究。第二,出于科研管理可操作性的考虑,学术评价成为管理者的工具,成为评职称、评奖项、分配学术经费的依据,进一步与学术研究相分离。第三,由于行政和管理部门进入学术评价领域,评价往往与权力和利益捆绑在一起,学术共同体内部学术评价的专业性、自律性和公正性都受到了污染。第四,由于学术共同体内部定性评价的可靠性下降,由专业评价机构作的定量评价随之走红,受到行政权力部门的青睐。最后,这类定量评价由工具和服务者反客为主,成为凌驾于所有学者之上的终极权威。于是就造成了现在“以刊评文”“以榜评刊”的局面:一篇文章的好坏就看它发表在哪个级别的刊物上,而评价刊物级别的则是各种第三方评价机构提供的排行榜和量化数据。针对这种为追求学术评价的“客观化”,导致其与学术共同体脱离而异化的现象,朱剑一方面承认这是暂时无法完全扭转的现状,一方面也希望通过重建“学术民主”来培养共同体内部学术评价的良性环境,重新建立定性学术批评的可信度,促进学术研究合乎内在逻辑的发展,而非只是一味跟风、投评价机构或行政指令所好。他认为,学术民主的养成需要有一个没有功利性的平等开放的学术批评空间,因此学术期刊的编辑和传播方式亟待改变,以实现这个目的(参见此书《重建学术评价机制的逻辑起点》一文)。后来他提出的“超云”专域学术在线出版平台,其实不止想解决综合性期刊的专业化问题,也希望一并解决学术评价的问题。在他的设计中,“超云”有专门的学术评价平台,学者可以自由点评单篇论文,形成共同体内部的评价体系。其实,学术评价问题困扰中外学术界也多年了。西方学术界虽然还不至于太过依赖量化指标评价学者,但仍然面临海量学术成果无法甄别重要性和相关度的问题。近年来西方生物学医学领域出现了一个新的在线平台,名为Faculty1000(简称F1000),它由全球医学和生物学专家组成,为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快速发现、评价和发表文献的综合服务,是一种新型在线研究辅助工具。这个平台的简介称:“其原创理念是为了应对生物学及生物医学论文的数量迅速膨胀,通过专家在论文出版后进行阅读、评级、推荐,来进行同行评审与筛选,以达到让科研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有价值的文献信息的目的。同时作为弥补单纯用影响因子来衡量期刊的不足而出版的一种在线的生物及医学专业文献评估系统。”受邀评论的专家以义务劳动的方式,每年实名评价推荐若干篇本专业领域的优秀论文,整个网站则以树形结构细分领域的方式搭建,读者可以找到与自己研究方向最接近的领域,获得该领域同行的专业意见。这个网站成立至今已有七八年,影响力越来越大。参与的学者也意识到这有益于学术共同体建设,能够提高自己在本领域影响力,何乐不为。在我看来,这样专门从事学术评价的平台,可能比一个大型多功能平台更有操作性,也更适合学术共同体的成长,值得国内学术界借鉴。另一方面,朱剑也并没有完全放弃或贬低量化数据。在《歧路彷徨:核心期刊、CSSCI的困境与进路》一文中,他通过深度解读“三大核心”研制者的观点,还原了这些第三方评价机构作为数据库服务者和数据开发者的本质属性。他认为,如果缺少学术共同体配合本专业特性作出的数据分析,这些评价机构很难从原始数据中发掘出令人信服的学术评价结果。于是,朱剑期望这些机构能放弃评价功能,仅仅提供各种数据,由学术共同体中人自己来解读数据,从而真正做到评价主体的统一,评价方式的互补。这样的提议显然是在为学术共同体赋权,有助于学术民主,却增加了行政部门管理和分配学术资源的难度。于是朱剑很直白地指出:“被权力和利益撕裂了的学术评价要走向统一,并不取决于技术,而是取决于造成评价分裂的科研体制是否有所改变。”(《大数据之于学术评价》,页163)只要学术共同体还是一个被管理的对象,而非自治自律的主体,那么学术评价的分裂局面就很难从根本上有改观。不过,这几年自媒体走红后出现的新现象是体制性学术的边界日益模糊。就职于学术单位不是学术研究的唯一出路,学术期刊也不再是学术发表的唯一渠道。社会的进步使年轻一代学人有可能在体制外走一条更有个性的学术发展路径。比如,现在学术著作出版后,往往要去社交网站“豆瓣”的图书主页上发布消息,因为有不少专业学术领域的学生和青年学者常年混迹豆瓣,他们在豆瓣上匿名发表书评和短评,进行非正式的学术交流,形成一种体制之外但并不外行的舆论评价体系,不仅使学术的影响力扩展到社会上更大的受众,也开始影响学术共同体本身。这种另类评价的存在,是难能可贵的,它从学者学术训练之始就培养了一种学术民主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科研文化的风气。这种并非自上而下有意识设计的平台,也许会比刻意打造的评价机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学术刊物编辑的出路朱剑此书最后一篇文章,也是此书收录的最近发表的一篇——《如影随形:四十年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焦虑——1978-2017年学术期刊史的一个侧面》。这篇文章回溯了这四十年中学术刊物编辑(尤其是高校学报编辑)对编辑与作者关系的讨论,试图解释编辑身份焦虑的根源,及其对学术期刊发展的影响。这恐怕也是朱剑对他整个职业生涯的反思。以下是对这篇文章大致脉络的概括: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文革的结束,正常学术工作的恢复,编辑系列职称体系的建立,形成了编辑的身份意识。在此基础上,八十年代初逐渐形成了编辑学,进一步构建起编辑的职业身份,编辑成为作者与读者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他们能够发现作品的价值、提高作品的质量,因此具有其独立的地位和意义。然而,学术期刊编辑有着与一般刊物和图书编辑完全不同的特性——他们所面临的作者和读者群都属于学术共同体,编辑的“中介”身份和“再创造”职能都非必要。为了摆脱这种身份尴尬带来的焦虑,编辑界有人认为学术编辑应该独立掌握审稿权,但这就需要编辑有高于学者,至少不逊于学者的学术判断力,因而就出现了“编辑学者化”的口号。然而,编辑个体即使具有某个专业的学术素养,也很难掌握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对综合性学报和学刊的编辑而言,这样的口号不仅不能带来底气,反而加剧了焦虑。2004年,一些知名期刊编辑提出了“学术期刊引领学术”的说法,更是把这种理想化的编辑身份推到了极致。差不多同时,综合性学报的编辑则面对现实提出了“回归杂家”的口号。而这两种说法出现的共同背景则是外审制度的逐渐流行,编辑在学术领域逐渐失去话语权,行政部门严格管控使编辑身份日益固化,第三方评价机构获得了至高的评价权。于是,在行政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学术共同体中间,学术期刊编辑进退失据。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朱剑反思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定位问题及由此产生的焦虑,并进而对包括学报在内的学术期刊体制进行反思和重新设计。他思考的最终结果,是把学术期刊还给学术共同体,也即前面提到的重新以专业为单位整合期刊与相对应的学术共同体,使学者主导学术研究的评价机制。那么,在这一转型中,学术期刊的编辑又该何去何从呢?在他看来,编辑队伍本身也需有分化。偏重技术的编辑与出版部门整合,可以不必从事学术生产具体内容的编辑工作,成为纯粹的文字编辑。而偏重学术的编辑,则与各个专业的学术共同体结合,深度参与共同体的学术生产。于是他和朋友们建立了各个专业领域的“学者编辑互动平台”微信群,定期举办由编辑和学者共同参与的研讨会,讨论本领域的相关议题。说到“编辑的学者化”,我觉得现在的情况与三十几年前这个口号最初提出的时候比,已有很大差异。这些年博士扩招,培养了大批学术研究机构无法消化的青年学者,他们是学术编辑的天然来源,不需要另行培养。另一方面,学者的秉性的确各有不同,有人喜欢做专而深的研究,有人却涉猎广泛,对许多课题都有兴趣,后者是天然的“杂家”,也很适合从事学术编辑的工作。这类受过良好专业训练的学术编辑将成为理想的学术组织者和协调人,以学术期刊为平台,将专家集结在一起进行有建设性的对话和合作。这也是我理想中学术期刊编辑的使命。当然,体制仍然是僵硬的。即使是“学者化”的编辑,只要在体制内的学术刊物工作,职称评定都须走编辑系列,获得责任编辑资格需要通过出版总署的资格考试,身为编辑每年还需要参加出版总署主办的七十二学时继续教育。与之相比,“以书代刊”“学术集刊”等新兴学术刊物的编辑往往由学者兼任,只负责组稿审稿,将文字工作全部外包给出版社。那些编辑就基本没有身份焦虑。归根结底,焦虑的根源还是在于,学术编辑到底应该是职业化的,还是应该重回学术共同体。这也是我做编辑六七年来一直存在的困惑,让我时刻觉得有无形的束缚,需要“冲决罗网”。我希望,即使体制不放松,学术刊物所属的高校和学术机构至少能让编辑有选择身份的自由,让属于出版的归出版,属于学术的归学术,否则只会逼得有学术追求的编辑用脚投票,离开编辑行业。朱剑在后记中强调,虽然他常被赋予“编辑学的研究者”这一身份,但他写的文章基本都是在“解构”他职业身份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这整本书的基调是颇为“丧”的。质疑与焦虑的确并不是让人愉快的事情,更何况质疑的对象还是自己干了一辈子的行业。他和他的学报编辑同行敏锐地察觉到了高校学报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并希望为学报的未来开辟一条新路出来。显然,焦虑与质疑并没有阻止他们迈向未来的脚步。从他们对历史的反思,对现状的批评和对未来的展望中,我们能看到他们竭力从无路中找路的信心、勇气和行动。如果朱剑在这本书中表达的观点真的能被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术共同体所接受,如果有一天高校学报系统真的彻底转型,那么我们正可以借用英语里一句俗语的句式:“学报死了,学报万岁!”高校学报在二十世纪初创办的初衷,是为了促进跨学科学术交流、培植学术共同体意识,如今学报体系空有形式失了灵魂,只有摆脱了僵化的驱壳,最初的真精神才能在新的载体上延续下去。而对普遍意义上的学术期刊而言,也是如此,只有摆脱了不合理的体制的束缚,学术共同体精神才能真正回归。

广莫之野

科研人员如何做科普?周忠和院士给出7条“忠告”

9月28日,第27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会场上,众多从事科普理论研究的嘉宾中,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周忠和显得格外显眼。其实,参加与“科普”相关的活动,对周忠和院士来说并不陌生。这位优秀的古生物学家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百度搜索周忠和,可以看到这样的介绍:长期从事中生代鸟类与热河生物群的研究,他发现并命名发表了若干中生代鸟类化石,是最早从事辽宁早期鸟类化石研究的学者之一…… 有关成果多次入选美国《发现》杂志年度百项科学新闻、《时代周刊》年度世界十大科技发现、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成果……总之就是很厉害。研究做得好,科普也很牛。这些年他撰写多篇科普论文,参与《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图书的编写,在科普的路上也走得很远。说到“科研人员做科普”的困惑,周忠和很了解。他引用了此前有人总结的“四不”窘态:不愿、不屑、不敢、不擅长。他认为其中前“三不”是认识问题,第四个“不”是能力问题。困惑确实存在,但社会又非常需要科学家做科普。“如果科学家的声音越来越少,一些似懂非懂或伪科学的声音就会越来越多。”周忠和院士说道。研讨会上,他在题为《科研人员做科普:一些问题的思考》的报告中,对科研人员做科普提出了7点思考与建议。1不能“一刀切”行政化是一把双刃剑,不能搞政策一刀切:比如,硬性将科普作为所有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必须发科普文章,做科普报告不行吗?”周忠和说,鼓励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发自内心觉得做这件事是有益的。同时科学共同体会认可这种职业的行为,不会因为科研人员做科普被认为是“不务正业”。2价值导向的引导比奖励更有效“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导向。科学共同体怎么看待你,这比科普奖励更有效。”周忠和认为,重大科研项目包括科普预算及社会影响评价,比科普奖励更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目前,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机构已经开始在传统的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之外,将科学传播活动看做学术表现的重要部分。周忠和院士3科普也有知识产权问题科普也有知识产权问题,周忠和说:“我自己也有感受,写个科普文章没几个人看,也不挣钱。别人抄来抄去,就直接抄走了。”他认为成熟的科普市场,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这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样的。”4什么时候做科普,根据职业阶段权衡什么时候开始做科普,这是一个question。“你是院士了你可以做,我的路还远,不能跟你闹腾”……周忠和也听到过这样的话。其实,国内外都有同样的情况,“资深科研人员做科普顾虑少,年轻科研人员顾虑多”。国外有些机构建议在拿到终身教职前先集中精力做科研。周忠和觉得也不见得一定如此。“如果这个年轻的科研人员能力很强,研究做得很漂亮,来做科普,那也很好,不会有人对你另眼相看。”但对于时间真的有限的年轻人,他建议,先把自己的研究论文做好。5重视与媒体互动随着社会文化的转变,Pubilicity逐渐成为一个褒义词。在国外,对一个成果的曝光率,科研人员的Pubilicity,大家会给与正面的回应。而国内有时候会说“这个人喜欢出风头,好出名”。周忠和觉得这种文化需要逐渐的改变。他建议,科研人员做科普要重视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互联网),影响在这些渠道做科普的人,或者参与科学新闻的撰写。6发挥应急科普的功能科普也有“战时”与“平时”结合的问题。周忠和觉得,科研人员做科普需要及时响应社会需求,满足时效性的需要。“这次新冠疫情,我们很多著名的科学家一直在做科普,他们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7权威性严谨性是生命线“科研人员做科普,权威性是最大优势。失去了这一点,负面的效果会更大。”周忠和说。此外,科学精神包括质疑,不能自己很武断,不留余地。谈论专业外的内容更需要谨慎。(刘莉)来源:科技日报

《预测》投稿经验,经管之家原创期刊采访系列

采访论文作者,为您分享成功投稿《预测》期刊的经验经管之家原创作品,转载需授权。嘉宾介绍所发表期刊:《预测》投稿时间:2012年5月上旬收稿通知:2012年5月8日(告知已收到打印稿和审稿费)录用时间:2012年6月11日出刊时间:2013年8月中旬(2013年7月26日,通知告知详细地址,以便邮寄杂志)教育背景:硕士:技术经济及管理,项目管理方向博士:技术经济及管理,项目管理方向1.您是否能为我们分享一下期刊投稿经验和心得呢?比如注意事项和要点答:投稿之前,先按照成型的论文主题搜索关键词,看哪些期刊发表过该方向的文章,然后根据自己论文质量和期刊质量匹配情况投稿。2.分享一下您对所投期刊的综合评价,其中可以介绍一下版面费、审稿周期、反馈速度、退修建议答:预测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管理类A类期刊,整体质量不错,每期文章12篇左右,但每篇文章篇幅不多,一般为大概6-8页。纸质投稿,审稿费50元。版面面费为3000元,当时是6个版面。由于这篇文章是挣值管理方面的,该期刊以前发表过该主题文章,且该主题文章研究较少,所以录用很快。无退修建议。3. 除了这一篇,还有哪些期刊也成功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杂志社,也请您一起分享一下。论坛上有许多学生仍然是科研领域的新人,能否给他们一些建议呢?答:还在《系统工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中国行政管理》、《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过文章。建议是文章内容首先要符合期刊风格,比如《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侧重科技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文章,《中国行政管理》更加接地气,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模型和方法。我认为写文章首先要看大量文献,尤其是高质量外文文献,了解写作方式、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发现研究问题等。此外,做好笔记工作,对文献综述和研究假设的提出有很大帮助。另外,要及时动笔写作,思考要落地,往往问题会在写作过程中发现。另外,做研究而言,思考问题很关键,要勤思考,深思考。除了阅读文献是选题来源的重要方式之外,观察和留意新闻报道也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4.请给大家推荐一些学习资料和评价,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答:阅读研究方法方面的书籍,比如北大出版社《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掌握一些SAS、SPSS、EVIEWS等统计软件。有许多系列丛书可以阅读,比如重庆大学的万卷方法系列方法书籍,格致出版社的格致方法系列丛书等。5. 您成功投稿了很多期刊,您投稿的期刊中,那家期刊您最满意,为什么?哪家期刊您觉得相对不是很完美?针对投稿期刊的选择,您有什么好的建议答:比较满意有《预测》(因为审稿快),《中国行政管理》(审稿相对较慢,但不收版面费)、《云南财经大学学报》(审稿速度快,不收版面费),《系统工程》(录用两篇,比较规范)。不太满意的有《运筹与管理》(审稿速度很慢,外审专家超期3个月仍未审稿,催稿后重新初审),《地域研究与开发》(审稿速度超慢,发邮件联系也不回)。首先,选题时要选择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比较大的研究问题,先理清思路,然后开始写作,目的就是在高质量期刊上发表。其次,期刊选择还是要与论文质量和风格匹配。还要了解期刊的审稿周期,版面费等情况,看看是否符合自己的预期。

罗光

科研榜样:博士在读期间,他发表论文7篇,分享这几点经验!

吴继飞,中山大学管理学院2015级市场营销专业博士研究生,美国 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商学院市场营销联合培养博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和消费者决策,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7篇(6篇CSSCI,1篇SSCI,其中第一作者4篇),目前投稿论文3篇,在研论文3篇。曾多次在美国营销学年会(AMA)、中国营销科学年会(JMS)、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中国管理学年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上报告研究成果,并两次获得中国营销科学年会(JMS)二等奖和中国管理学年会优秀论文奖,曾多次获得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吴继飞访美交流期间留念对科研,师兄有话想说科研是有风险的东西,不能保证你觉得好玩又有意义的东西就一定能做出结果。没有谁,也没有哪类研究是一帆风顺的,风险和机遇常常并存。面对这种情况,要学会接受,科学研究往往需要不断尝试和调整,如果调整几次还是没有结果,要学会适时放弃,继续读文献,观察生活,找到更可行、更有延展性、更有潜力的点子。“求乎上而得其中,求乎中而得其下”我们在开始做一个研究的时候,出发点应该是本领域的最高标准。最后的成果可能会比当初的追求次一点,但也不会太差;如果从开始就对自己标准不高,那就很难做出好的研究了。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交流,不要封闭自己。不同的人视角不一样,诠释出来的内容也会不一样,国内和国外的研究氛围也不一样,要常常去跨出自己的舒适圈,去体验去交流,可能就有意外收获。跨学科的同学是很有优势的,由于基础和视角的多元性,研究有可能做得更好,不同领域的人也能带来交叉融合的创新。吴继飞在2019年中国营销科学年会上报告研究成果在2019JMS营销科学年会上,吴继飞分享了他近期的研究《专家,还是算法?推荐方法对消费者采纳的影响研究》,这是一个紧跟热点又很有价值的话题。其实,这个研究的想法来源于在美国的经历。在美交流期间,新的技术给了他新的启发。“我以前最早做的是手机触屏和点鼠标对顾客购买体验的影响,主要是做新技术,后来我就打算把新技术拓展到人工智能这方面。”但研究一个概念,明确概念的定义非常重要。比如做人工智能的研究,首先要清楚要如何去定义它,比如小度、小米、线上客服这都属于人工智能,重要的是要清楚人工智能的背后是什么东西。从人工智能到算法,还有一个小故事: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一个计算机领域的专家问营销领域的一位学者:你觉得AR是什么。即使这位学者已经在本领域非常厉害,但仍然无法给出精确定义,这给了吴继飞一个很大的冲击,他觉得不能用AR作为研究变量,因为AR的抽象度不够。通过进一步思考和观察,他发现不管AR,还是智能设备背后都有一个底层逻辑,那就是算法,所以他开始了这几年围绕算法的研究。做学术VS找工作:不断探索、不断体验很多时候我们确定未来方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你要做的事情是不断去体验。比如是否读博士与每个人的自身有很大的关联,并不是每个人都要读博士,一看自己的兴趣,二要看自己内心的兴奋点和成就感,三要看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愿意在学校读书还是去企业就职。但是不管以后继续深造还是进入社会,硕士阶段的学习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会系统培养我们做事情的思维方式,让我们拿到一个任务或问题时,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本质的理论来看待和分析。如果已经确定走上学术道路,就要多探索选题,研究中最重要的是选题,不要怕浪费时间,磨刀不误砍柴工。同时注意自己的选题要相关联,不要跨度过大,尽量围绕一个话题,打磨精细,这样有助于后来发力。平衡学习和生活?没那么难平衡学习与生活重点需要先对自己有个规划。博士期间最重要的时段是前三年,这个阶段可以将重心基本放在学术上,尽量把毕业要求达到,后面可以多关注生活。吴继飞在博士一年级期间即达到了博士的论文毕业要求,后面的几年时间就是朝着更高的学术水准冲击,心态上会积极轻松很多,因为快乐才会提高效率,做得更好,而不是做得更好才会快乐。吴继飞(左四)和学术研究伙伴们进行探讨大神师兄爱好多多一年四季,吴继飞师兄经常和同学一起打羽毛球;夏天的话,他更愿意选择游泳;最大的爱好就是背上行李,出门旅行,在旅行中,总能得到很好的放松,甚至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研究灵感。师兄小tips:读博的过程中要记得多锻炼身体,这也是一种投资自己的方式。谈及“未来比较长远的打算”,吴继飞说:“我还是想一直做科研,因为很多有趣的现象驱动我思考很多背后的东西,当把这些现象用理论进行诠释的时候,我会自然而然产生很大的成就感。”来源: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研究生 管院学声 核稿人:李玲媛 黄雅雯 责任编辑:花映天 林晨雨 初审:侯雪莹 审核:刘洁予 审核发布:王猛

鼻涕虫

科研正确结论很重要,勇于说出"我错了"更可贵

裘锡圭最近,年逾八旬的复旦大学教授裘锡圭一则声明引发热议。他说六年前发表的一篇论文有错误,宣布该文“自应作废”,“请大家多多批评,以便改正”。这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学者唯真是求的志趣和心胸;也像一把尺子,提供了一个学者的境界和精神所应达到的高度。裘先生是古文字学著名专家,古文字学属于人文学科,但他的做法,不论对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都有普遍意义,因为他让人们意识到:在学术研究中得到正确的结论很重要,但勇于说出“我错了”是更可贵的科学精神。无论中外,勇于认错都被视为科学家的美德。上世纪90年代初,英国天文学家安德鲁·莱恩在《自然》杂志撰文说发现了首个系外行星。几个月后,他发现计算时忘了地球公转轨道不是严格的圆轨道而是椭圆,修正之后,原先“发现”的行星“消失”了。不久后举行的美国天文学会年会上,他公开承认了错误。参会的天文学家听后,没有报以冷笑,更没幸灾乐祸,而是全体起立,热烈鼓掌,把安德鲁·莱恩的做法视为天文学界的光荣。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是为了求真理,而掌握真理没有“一站式”解决方案,需在试错、纠错、再试错、再纠错的许多努力中前行。对科研工作者而言,犯错并不罕见;一个从不犯错的学者,反而不会有大成就。有人曾统计,爱因斯坦在探索科学过程中犯了23个重大错误。而他本人则说,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诚哉斯言!只要敢于正视,错误就变成走向正确的可能;如果掩耳盗铃、闭目塞听,正确也可能成为前进的藩篱。尤其是知名学者或掌握学术话语权者,如果文过饰非,不仅无益于学科发展,而且会阻碍青年学者的成长。对于具有科学精神的人而言,不论自己发现的错误,还是别人指出的错误,都会认真严肃对待,并作为前进的机会。但也应看到,或为捍卫既得利益,或为维护“江湖地位”,或抱侥幸心理,或因抹不开面子,当错误被发现时,不少学者选择了“闷声发大财”,像裘先生这样公开、直接承认错误的并不多见。更何况,裘先生的“错误”和新史料的发现有关。在某些学者那里,恐早就心安理得地归为“客观条件所限”,以“不必苛责”自我安慰了。因此,裘先生勇于认错的态度更值得珍视和倡导。而这又离不开容错的社会氛围和科研机制。当前,学术界的容错氛围正日益浓厚。不少业内人士称赞裘锡圭先生彰显了“高逸学者之风”“乃真学者”,恰说明了这一点。但科学的发展并非仅是科学家或科学界的事,必须得到管理部门和大众舆论的支持。因此,要鼓励科研工作者敢于正视错误、勇于承认错误、勤于改正错误,还应引导公众和管理者尊重科学研究的灵感瞬间性、方式多样性和路径不确定性,重视科研试错探索的价值,以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对待错误,让敢为人先、鼓励创新、勇于探索、宽容失败在社会上蔚然成风,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基础。(来源:科技日报)

承负

谈谈投稿的同行评审(peer-review)

科研人员的绝大多数论文,都需要经过同行评审(peer-review) 之后才能在科学期刊(scientific journals)上发表。一般而言,小说、散文想在《某杂志》、《某某日报》上发表,只需要杂志或者报纸的编辑,对作品类型、风格、文笔等审核后,就能见刊见报。这些编辑一般都是文笔、经验丰富的人,作品只需要他们把关即可。而科学期刊,稿子需要编辑部的全职编辑们先对论文类型,方向、格式等进行初审, 而对于论文的专业性、科学性、创新性等,还需要“专业的同行们”来进行审核。这是为什么呢?这主要是因为在涉及论文的科学性、专业性只能通过“懂”的人来评判。而对于科研,现在可能会细分到很小的方向,很难有编辑或者学者对某个领域的所有方向都了解,因此就只能通过跟你做相关方向的同行们来评价这个论文。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同行评审(peer-review): 同行评审始于18世纪,最开始是一些欧洲的学会向其成员追求是否发表文章的意见。 之后,许多科学和专业的学会开始借鉴这一方式。现在,同行评审已经成为了论文质量把控的最关键的一环了。以下是一般的同行评审过程,从论文投稿到发表的全过程:3. 整个同行评审涉及哪些角色:Editor-in-chief, 总主编,有最高决策权、对期刊质量、方向、发展负责。Editor/academic editor,学术编辑,与总主编及其他编辑一起制定期刊政策,有决策权。Managing editor,执行编辑,负责编辑部的运行、编辑部员工的管理、协调及监督整个同行评审过程。Editorial assistant, 编辑助理,协助主编、学术编辑、执行编辑参与从投稿到发表的过程;是审稿人与作者的联系的桥梁;没有决策权。Reviewer,审稿人,从期刊或者编辑那获得稿子,提交给作者的审稿报告。Corresponding author, 通讯作者,所有共作者里负责跟期刊交流的角色。参考资料:David Mcewan. Peer Review and Manuscript Management in Scientific Jour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