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国科研能力进入快速跃升通道纱奈

中国科研能力进入快速跃升通道

2010年至2020年·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301.91万篇,排在世界第二位·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1.94次,比上一统计年度提升9.3%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携带月球样本的嫦娥五号顺利返回地球,可高效获取全球范围高精度立体影像的高分十四号卫星被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新一代“人造太阳”放电,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华龙一号”反应堆并网发电,“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深达10909米的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日前发表文章称,2020年,全球饱受新冠肺炎疫情困扰,但中国科技仍频繁发力,中国重大科技突破迎来井喷期。其实,《联合早报》网站文章描述的,只是中国过去一年在世界科研领域快速进步的一个缩影。过去一年,中国研究者的科研兴奋点是什么?中国的科学研究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从国际科技论文产出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中国科技论文质量明显提高2010—2020年,中国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37170篇,占世界份额达到23%,排在世界第二位。2019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08种,比2018年增加了21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是中国“十四五”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改进科技评价体系的要求,以及科技部2020年印发的《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鼓励和引导研究者发表高质量论文,将成为中国科学界的一个重要风向标。但是,如何科学评价一篇科技论文的质量,一直是一道广受争议的世界难题。在众多争议中,论文发表后的被引用率,正逐步被国际学术界视为衡量一篇论文影响因子大小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2020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2010年至2020年(截至2020年10月),中国科技人员共发表国际论文301.91万篇,继续排在世界第二位,数量比2019年统计时增加了15.8%;论文共被引用3605.71万次,增加了26.7%,排在世界第二位。虽然中国论文被引用次数增长的速度显著快于其他国家,但与排名第一的美国8045.38万次相比,差距依然不小。就篇均被引用率而言,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11.94次,比上一年度统计时的10.92次,提高了9.3%。这说明,中国国际科技论文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与世界整体篇均被引用次数13.26次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若进一步扩展横向比较的范围,记者发现,中国与世界主要科技大国的差距还不小。以2010-2020年间发表科技论文累计超过20万篇的22个国家(地区)作为参照,如果按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序,大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国家有13个。其中,瑞士、荷兰、比利时、英国、瑞典、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论文篇均被引用次数超过15次。而中国排在第十六位,仍远落后于西方传统的科技强国。当然,中外之间虽然存在较大差距,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一年中国的科学研究没有进步。假设被当前国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高被引论文”这一评价指标(指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论文),具有科学性,我们不妨把时间拉长到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段,进行国际横向比较。数据显示,2010—2020年,中国被引用次数处于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为37170篇,占世界份额达到23%,占世界份额较上一年度提升了近3个百分点,排在世界第二位。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虽和排名第一位的美国75146篇有很大差距,但差距正在快速收窄,与排名第三、第四、第五位的英国29976篇、德国19397篇和法国12858篇,差距在拉大。与中国自身相比,入选数量较2019年统计时增加了20.9%。这表明:过去一年,中国科技论文的质量提升明显。这种进步,还体现在广受国际学术界认可的能反映世界科学最新发现和研究动向的热点论文数量增长上。这些在发表后两年间被引用次数排在各学科前1‰的热点论文,也被认为是最能反映世界科研前沿动向的重要风向标,对世界学术研究具有指针意义。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国际热点论文产量,在某种意义上能反映其对于世界前沿科学研究的贡献度。截至2020年9月,统计的中国热点论文数为1375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数的38.4%,排在世界第二位。同期,美国热点论文数最多,达到1586篇,占世界热点论文总量的44.3%。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统计口径也反映出本统计年度中国在某些领域的高影响力论文有所减少。在本统计年度,发表在《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和《细胞》(Cell)三大享有最高学术声誉的科技期刊上的论文,有6456篇,比2018年减少了185篇,其中中国论文为425篇,单就论文数而言,较上一年度减少了4篇。美国以2562篇,仍高居榜首。英国、德国分列第二、第三位。从世界各学科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收录中国论文总量变化来看,2019年,在世界178个学科领域155种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的58290篇论文中,中国发表论文13068篇,比2018年增加1750篇,占世界的份额由上一年的18.4%增至22.4%,排在世界第二位;美国有19561篇,占世界的份额由上一年的35.8%降至33.6%。可见,中美差距有所缩小。从国际知名学术引文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种类的角度来看,中国科技期刊知名度和国际显示度在稳步提高。2019年,科学引文索引(SC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08种,比2018年增加了21种;工程索引(EI)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期刊223种;医学索引(Medline)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22种。2019年总被引频次进入本学科领域排名前1/4的中国期刊共有16种,比2018年增加1种,影响因子进入本学科领域排名前1/4的期刊有69种,比2018年增加19种。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中国学科增多在高质量国际论文统计中,2019年中国工程技术、化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物理学和数学8个学科领域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在学科排名中列世界首位,较上一个统计年度增加了5个学科。与过去每年发布的国际科技论文统计的做法相似,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本年度发布的报告,仍然聚焦了中国国际科技论文的产量、影响因子和产地。从论文产出学科领域的统计数据来看,我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管窥当年中国各学科的科研优势与短板。在本统计年度,哪些学科领域是世界科学界研究的兴奋点?在这些领域中,中国哪些学科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哪些学科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SCI为例,2019年SCI收录论文最多的依次是化学、生物、临床医学、物理、材料科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基础医学、地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技术等10个学科。其中,化学有61656篇,生物学有49850篇,临床医学有47683篇,物理学有36842篇,材料科学有34891篇,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有29619篇,基础医学有25740篇,地学有17549篇,环境科学有17462篇,计算技术有17098篇。这意味着化学、生物、临床医学等10个学科领域,是2019年世界各国科学研究的主要“兴奋点”。在高质量国际论文统计中,2019年我国工程技术、化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物理学和数学8个学科领域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在学科排名中列世界首位,较上一个统计年度增加了5个学科。其中,有4个学科生产的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占本学科世界份额超过40%,即工程技术领域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0.5%,化学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4.35%,环境与生态学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1.77%,计算机科学占本学科世界份额41.16%。地学、药学、生物学和综合交叉学科4个学科领域排名世界第二。从论文引用率来看,我国的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技术等3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一位,农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地学、数学、药学与毒物学、物理学和植物学与动物学等9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二位,综合类、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3个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三位,免疫学排名世界第五位。与前一统计年度相比,7个学科领域的论文被引用频次排位有所上升。这些学科高质量论文产出数量、影响力的快速跃升,表明中国学者在化学、工程技术、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12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已进入世界科学研究的第一方阵,具有比较明显的学术优势。这一判断,在其他几个被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引文数据库中也能得到印证。依据目前反映世界生物医学领域较高水平研究成果的《医学索引》数据库(网络版),2019年收录世界科技文献总数为124.95万篇,其中中国科技文献数量为22.24万篇,占世界总数的17.8%,比2018年增加18%。在收录的中国科技文献中,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遗传性、药理学与制药学、细胞生物学、肿瘤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心血管系统和心脏病学等10个学科的文献最多。这意味着与这些学科相关的科学问题,或是2019年中国学者研究比较活跃的领域。事实上,各类国际重要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中国学者在相关学科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活跃度。根据《科技会议录引文索引》(CPCI-S数据库)2019年收录的世界重要会议论文分布状况,2019年,共收录中国作者论文7.09万篇,总数占世界的13.2%,比2018年减少3.8%,排在世界第二位。这些论文是中国科技人员参加在90个国家(地区)召开的2153个国际会议的成果,其中,发表的国际会议论文最集中的10个学科分别为: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临床医学,计算技术,物理学,基础医学,能源科学技术,地学,材料科学,化学和机械工程。若在每个学科领域按统计年度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均值划一条线、将高于均线的论文称为卓越论文,2019年分布在医学领域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较多,数量达到1万篇以上的学科还有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计算技术、地学、基础医学、农学、物理学、药学、中医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技术以及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13个学科。通过比较国际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三大主要论文数据库,我们不难发现,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计算技术、地学等学科领域,是2019年度中国乃至国际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中国在包括管理学、图书情报学等在内的社会科学以及空间科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与世界主要的科技强国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发表卓越国际论文的地区分布来看,北京、江苏、上海、广东、湖北5个省市发表数量达到2万篇,既是卓越国际论文产量比较集中的地区,也是国际论文影响因子较大的地区。其中,北京发表的卓越科技论文数量最多,达到6.2万篇。这种分布态势,说明一个地区国际论文的产量和质量与该地区高教资源、科研院所布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本统计年度中最惹眼的是,2019年发表高质量国际论文数量最多的世界高校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大学4所中国高校进入前十。其中,清华大学以发表2420篇位居世界第二,发表的论文占世界的1.3%。排在首位的哈佛大学有4413篇,占2.3%。可见,中国高校科研实力有了明显提升。知识创新的国际合作步伐明显加快据SCI数据库统计,2019年收录的中国论文中,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为13.01万篇,比2018年增加1.93万篇,增长17.4%。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将科学研究的国际合作水平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仅2020年1—5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研究,有34%属于跨国合作。这只是中外科学界开展合作的一个缩影。实际上,像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全球对地观测系统等一系列大科学计划,都有赖于跨学科、跨领域和跨国界的合作。从国际合著论文的数量和学科分布状况,我们大致能看到中国学者广泛参与国际科技合作以及大科学项目的身影。据SCI数据库统计,2019年收录的中国论文中,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为13.01万篇,比2018年增加1.93万篇,增长17.4%。国际合著论文占中国发表论文总数的26.2%。2019年中国作者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共计96157篇,占中国国际合著论文总数的73.9%,合作伙伴涉及167个国家(地区)。从国际合著论文的学科分布来看,中国国际合著论文较多的学科,主要是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和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等。这表明,这些学科领域是目前国际知识界比较关注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度国际大科学的研究领域,以中国科研人员为第一作者的国际论文数量虽有所增加,但在中国科研人员参与生产的所有论文中占比仍较低。在2019年中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作者数超过1000人、合作机构数大于150个的论文共有262篇,作者数超过100人且合作机构数量大于50个的论文共计784篇,比上一年增加201篇,涉及粒子与场物理、核物理、天文与天体物理、多学科物理研究等学科。其中,中国机构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为94篇,包括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61篇。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主持的电子—正电子湮没中重子—反重子极化和纠缠研究,吸引了德国、美国、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意大利、土耳其等8个国家、80个机构参与。从合作伙伴来看,在中国作者作为第一作者的9.61万篇合著论文中,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日本是中国学者最主要的6大合作伙伴国;在中国参与工作、其他国家作者为第一作者的3.39万篇合著论文中,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是中国学者的主要合作伙伴国。数据变化的背后,一方面说明中外学者之间自发的常规合作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基于国家层面、致力于参与国际大科学和大学科合作、探索人类重大科学问题的国际合作能力明显增强。成果转化率仍是高质量发展的“瓶颈”2019年,中国高校获得约8.5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中国(不包含外国在华机构)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的23.7%。欧洲专利局2020年发布的报告显示,该局在2019年收到来自中国的专利申请共计12247件,较2018年增长29.2%,增幅位居十大专利申请国之首,成为欧洲专利局继美国、德国和日本后的第四大专利申请国。中国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电机、仪器等领域。欧洲专利局主席安东尼奥·坎皮诺斯表示,过去十年,中国在专利申请领域的长足进步,凸显了中国在促进研发方面的持续努力,这也是中国依靠创新驱动经济的有力例证。通过纵向分析近10个统计年度,我们发现,由基金或项目资助推动的知识创新,成为推动我国国际论文产量和质量提升的重要牵引力。2019年,国家各级基金或项目资助产出中国国际论文42.48万篇,其中高校占84.92%,研究机构占10.59%,主要分布在化学、生物学、物理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地学、环境科学和计算技术领域。就论文产出质量来说,高校依然是卓越论文的贡献“大户”。根据本年度SCI的统计,2019年,中国机构作者为第一作者的论文共44.7万篇,高校占比为85.87%。分析本年度的统计数据,过去一年虽然中国国际科技论文产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但成果转化率仍有待进一步提高。若以最能反映一个国家或机构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为观测点,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援引经合组织2020年11月13日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发明人拥有的三方专利数为5323项,占世界的9.3%,相较于2019年上升1位,排在世界第3位,仅落后于日本和美国。从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的机构类型看,2019年度,中国高校获得约8.5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中国(不包含外国在华机构)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的23.7%;研究机构获得约3.3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比为9.2%;公司企业获得约20.7万件授权发明专利,占比57.9%。这表明,在新工业革命兴起及世界范围的产业转型过程中,公司和企业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比较优势,而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作为科研成果产出“大户”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成果转化方面的“短板”明显。事实上,专利数量不断刷新的背后,是中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过去五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长到2.21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2.06%增长到2.23%。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翻了一番,2019年超过2.2万亿元。从全球来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目前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其中,2019年高校研发经费达到126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8.1%。在持续高投入的拉动下,中国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但是,与国家巨大的科研投入相比,我国科研存在一个明显的发展悖论。我国已经拥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但相当一部分科技成果尚未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由此形成了一种怪象:一方面,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每年产出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我国企业并没有将大量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成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可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的有机衔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既是中国开创创新发展新局面、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接下来,如何改变创新载体分散、重复的局面,整合各方资源,使科研成果能顺利实现产业化应用,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从科技大国迈入科技强国的最终时间表。《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30日第4版 作者:本报记者 柯进

可约

科研或许不是发展的“唯一解”却是重要的“解”

关注国际新闻的读者最近应该对于中伊方面的合作有一定的耳闻。根据伊朗方面媒体的报道,中国和伊朗之间即将围绕政治、经济、能源合作等方面开展25年的战略协议,内容涉及中国对于伊朗方面的技术支持以及两国间贸易合作。其中,中伊之间的石油结算和贸易往来将使用中国人民币和中国新推出的数字人民币结算更一度成为互联网的热搜话题。尽管,目前还没有进一步的报道跟进,但是从现阶段来看,这则消息的背后,展示的恰恰是如今中国的强大。曾经,一句“落后就要挨打”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而从历史、从时事我们意识到,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有话语权,我们才能和那些曾经轻视我们的国家平等的对话。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人民用青春挥洒汗水助力国家发展,中国则以不可思议的进步速度,像世界展示着我们的发展与强大。而在大国崛起的背后,科研的发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科研涉及的层面非常广泛。一方面,科研是对科学知识的直接运用,它是一个寻找规律、探索未知的过程,它就像是“固步自封”的对立面,是影响整体认知的重要存在;另一方面,科研可以促进成果转化,而无论是精密的仪器,还是数码产品,亦或是生活中一个简单的产品,都是经济发展以及生活品质提升、学术深入等环节中非常重要的工具。自然许多人会认为,科研是一个高深的领域,它对国家发展有重要意义,但不该是发展的“唯一解”,但是客观的说,或许科研不是影响发展的 “唯一解”,但是它的重要性确实不言而喻的,至少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在体验科研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此同时,正因为我国的科研不断地有技术性突破,我们才能打破国外对我们的技术限制。这一结果有多重要呢?至少因为我国的科研成就,我们做许多事情不用看国外的脸色,我们发展航空、发展信息技术可以省下一大笔费用用于居民经济建设,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的时候我们有了谈判的筹码。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科研对于发展就好像是海岸线上的一座灯塔。或许,对于航海者来说,漂泊与返航的道路是无法确定的,但是只要它伫立着,我们就能找到前行与归还的方向。而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以来要坚持科教兴国的原因。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可科学则是确保我们可以不再迷茫,不会陷入愚昧。

乔乔

如何调动科研积极性?

社会经济体系逐步完善,许多科研院所先后进行了企业化转变。对科研技术人员的绩效考核与激励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科研技术人员对社会价值越来越重要。科研技术人员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他们用脑力创造财富,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科研人员积极性在快消社会互联网的充斥下,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有5种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高级性需要,前四个都是低级的最基本的需要。人只有首先满足了较低层次的需要,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起到激励作用。除了在物质方面激励,还需要注重精神方面的激励,如给他们足够的发展空间等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科研管理系统将从科研流程优化、科研人员培养、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层面进行激励及管理人才。协助科研人员管理科研项目,对科研项目流程进行规范简化科研立项等流程,从日常工作角度进行细节优化,项目过程可通过系统进行全流程追溯,详细记录科研流程及试剂耗材消耗情况。对取得进一步进展的科研项目进行公开表彰。如何做到科研项目精细化管理呢?下篇继续

洛丽塔

矢志科研脚踏实地、坚守初心筑梦空天

大众报业·鲁中晨报 记者 王晓星 东营报道[东营开发区 落实在一线]“要做冲在一线、干在一线的实干者。”近日,鲁中晨报开设“东营开发区 落实在一线”栏目,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的脚步,来到东营空港产业园,来到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线企业中,共同感受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脉动。走进东营空港产业园(一)矢志科研脚踏实地、坚守初心筑梦空天在东营,有这么一家研究院,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承担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要课题。以最低调的姿态,研制最高调的产品,它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研究院,于2017年5月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依托北航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在东营空港产业园建设航空导航与飞行校验测试基地,具体实施基于北斗的无人机飞行校验系统、地基增强系统、海基增强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干扰测试检测平台等多个子项目,同时参与多项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据悉,2019年6月、12月及2020年9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研究院先后实施了基于无人机平台的国产新型飞行校验系统第一阶段概念验证飞行、第二阶段技术验证科目试飞及相关项目测试,探索无人机在飞行校验领域的最佳应用模式,填补了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的空白,为开发基于无人飞行平台的各类飞行校验设备和解决方案奠定了重要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研究院是国内最早开始无人机飞行校验系统核心技术的研究单位,是首个也是唯一一个通过民航局无人机校验飞行特定运行风险评估的项目单位,目前该项技术已经从技术研发阶段转向示范验证阶段。“目前无人机飞行校验系统已完成我国民航主用导航设备的校验试飞,实现常规科目全覆盖,数据结果也较为理想,下一步将积累经验和技术,为我国民航探索无人机飞行校验运行方案提供全面技术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营研究院院长史晓峰告诉记者。据了解,东营市于2020年10月成功获批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以无人机飞行校验+北斗无人空基测试为主的综合应用拓展试验区。地基增强系统(GBAS),是卫星导航在民航领域的典型应用系统,主要用于对安全和性能要求最高的精密进近着陆飞行阶段。配置了相应机载设备的飞机可接收北斗GBAS信号,能达到与GPS GBAS系统同等的CATI类精密进近着陆性能。“装载了地基增强系统(GBAS),可以充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升飞行安全,在设备安装和维护上相比传统仪表着陆系统也更加便捷。”院长史晓峰自豪地说道,“东营胜利机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之后,国内第三个安装地基增强系统的机场、也是国内首个拥有支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机场。”“当初选择东营胜利机场作为试验基地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原因——视线好、净空条件好、海陆交汇,由东营测试基地提供的北斗测试数据,为支持中国北斗标准列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序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标志着中国北斗走向国际。”目前,研究院已形成“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并重共举”的良好局面。科研项目方面,实现了北斗增强和飞行校验两翼齐飞,科研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产大飞机北斗首飞、大兴国际机场飞行校验等重大任务;核心技术人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2)、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3),并被授予“黄河三角洲学者”的称号,体系化培养技术骨干的模式已初见成效。2021年初国家相继发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和“全面深化空管体制改革”。“十四五”期间,研究将与地方院校积极开展航空方面的合作,培育技术工人和技术人才,推动航空产业持续发展。

五行

盘点科研实力强悍的几所双非高校,报考性价比极高

在选择高校的时候,不仅仅需要注重学校的地理位置以及名气,更需要关注的是学校的科研实力,尤其是一些理工科类专业,如果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话,学校在科研方面也不会太差,综合性竞争力会更强。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科研实力强悍的几所双非高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学校是原冶金工业部直属的高校之一,我国“建筑老八校”之一。学校以土木工程、环境市政、材料冶金等相关的学科为特色,拥有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综合性竞争力非常强,值得各位考生重点考虑。山西大学山西大学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学校是一所省部共建高校,虽然只是一所双非高校,但是在综合实力方面不会比一些双一流高校差很多,学校的综合排名也是很靠前的。最重要的是学校拥有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相关领域有非常大的造诣,学校的学习氛围也非常浓厚,报考性价比极高。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位于天津市,地处京津冀地区,相应的发展资源以及发展机遇都会多很多,地理位置极好。学校是一所市属重点大学,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学校是一所实力雄厚的工科类高校,其中以纺织科学与工程出名,拥有分离膜与膜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岛大学青岛大学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学校的地理位置也不错的,位于海滨城市,发展资源也很丰富。学校是一所省市共建高校,省属重点综合性高校。学校的综合实力还是比较强的,在省内拥有比较高的认可度,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糖纤维成形与生态纺织实验室。

斗青春

黄峥辞任做科研是社会的另一种精彩

3月17日,拼多多黄峥辞任董事长。在黄峥辞任的同一天,繁星公益基金与浙江大学签署了捐赠协议,推动浙江大学在生物、医疗、农业、食品等多领域交叉方向展开基础研究及前沿探索。这个基金会,正是由黄峥及拼多多创始团队发起并捐赠成立。第一期资助计划是在三至五年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助1亿美元,用于“计算+生物医疗”“计算+农业食品”和“先进计算”三个创新实验室的科学研究项目。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舆论褒贬不一。黄峥的拼多多在2020年底的时候,年活跃买家数达7.884亿,超越其他电商平台,成为中国第一,且公司市值达到1700亿美元,而且与此同时,拼多多在公司增长及治理方面,还远称不上成熟,还有许多问题待解。这个紧要时间,黄峥辞任董事长,要去做科研,引发社会关注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不过,笔者作为教学科研人员,对黄峥辞职去做科研,感觉是社会的另一种精彩。在过去的认知中,很多优秀的研究者在清贫或平淡之中坚守,取了巨大成果,让世人钦佩不已。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做学术研究是个奢侈事项,有钱有时间非常难得,不为稻粱谋者更可能静下来心来深入慢慢钻研。所以,拼多多的老板真要能够坐冷板凳从事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和社会价值引领上,都是正面现象,不仅给学术研究增添了新生力量,也给社会展示了人生的多样性与丰富性。黄峥刚过不惑之年,拼多多也来日方长,他做出如此大的决定,让整个社会看到了再出发的人生:黄峥是黄峥,拼多多是拼多多,两者的共同起始不代表必须绑定一生。对个人而言,生命和生活,都可以有另一种精彩;对社会而言,也是另一种精彩,另一种成功学的意向。更重要的是,黄峥辞职做科研,也表明了当代企业家对于科研的一种本能或自觉。技术总是走向更高能级、更高有序度、更低熵发展,从工业革命以来,整个人类文明经历过的技术转型次数并不多,这导致一些商业企业缺乏对整个技术发展进程的参与意识,因此在新技术爆发时,就被新技术企业抛在后面。直到经历过了技术爆炸的时代之后,企业和企业家才有了这样的“技术自觉”。不论对于企业还是对于社会,这都是有益的现象。当然,未来的研究结果如何,现在还不得而知。黄峥自己也有清楚的认知,“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但笔者愿意期待在有朝一日,能够看到繁星基金或黄峥的科研成果,除此之外,也期待有更多像黄峥这样的明星企业家和拼多多这样的明星企业,助力高校和科研机构,给中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提供更多资源,那么,我们将有取得重要成果的更多机会。当下的国际竞争之中,科学研究是重要基础,中国力量在被世界越来越感知到之时,需要有实实在在的成果造福整个世界。来源:上观新闻

祸福无有

科研工作的重现性有多重要?咱们换个角度说说

前些日子,中科院监审局道德委侯兴宇处长发文谈及“重复试验在生命科学中不一定可靠”。此语一出,惊诧四座。侯处长不仅在科研圈“小火”一把——虽然不知道烧到的是自己,还是学界某些大咖——更在“有问题就有答案”的知乎上掀起一段风波,俨然一股要出圈的架势。看到答主们都在以各种方式吐槽这句话,投叔也就放心了。看来,大家对于基本科学范式的理解还是有一定基础的。所以今天咱聊点别的,跳开事件本身,就说说科研中的重现性。第一部分 重现性在所有学科中都重要投叔先给个结论:重现性在任何学科中都非常重要。一说到重现性,很多人第一联想是在理工研究领域,做实验拿数据。其实在泛文科研究领域中,重现性也同样重要。研究史学的人应该都知道这句话:孤证不立。也即是说,在没有其他佐证或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对单一的史料要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能直接认定其客观性和真实性而加以采信,更不能据此得出结论。单一的史料,从逻辑上说就是没有重现性的史料;多旁证的史料,则是具有重现性的,当然更应采信后者。这种全面的历史观背后,要求的正是重现性。司法领域也有“孤证不能定案”的说法,在理论研究和实务处置中都被普遍接受和遵循,而且已经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证据必须互相印证,要求有两个以上的证据,这样才能互相补强提供准确的判断证明力。这种证据的印证和补强,也是在强调重现性。实验学科的研究者经常需要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数据,比如做回归分析,相信每个人都会碰到几个跳脱在回归曲线之外的数据,多数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这几个点跳脱开。如果真的有心多重复几次,可能也很难把跳脱的数据重复出来。这时我们基本可以把跳脱的数据判定为“意外”,选择性地忘掉,在论文中提也不提。这并不是作假或者有意隐瞒,而是基于数据点的重现性缺乏所给出的合理判断,是为了减少对读者的误导。每个做实验的人都知道,单独的一个/次实验本身必然具有“不可重复性”。这很容易理解。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自然也不可能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两个实验,越复杂的实验,越难重复。所以,当我们描述自己拿到的实验数据时,只需要把握整体趋势即可。数据总体上具有“趋势”一致性,我们就能立论。这是科学的基本原则和逻辑思维,也体现着一种辩证关系:所有细节的重现不可能达到,但趋势的重现则可以达到。反过来说,如果能重复出原来的实验,哪怕是趋势一致,那也是可靠的,对应的结论也应该能站得住脚(如果没有推理错误的话)。第二部分 重现性在选择课题时也重要在很多关于重现性的讨论中,大家都在关注由数据或史料的重现性来立论。实际上,我们不仅在证明一个结论的时候需要检验论据的重现性,在研究的起点上,在我们确定一个研究课题的时候,重现性也非常重要。量子物理领域大牛八卦都绕不开德布罗意,此公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提出了物质波理论,不仅是光子有波粒二象性,一切微观粒子都有波粒二象性。进一步地,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宏观物体也有波动性,只不过根据物质波公式,宏观物体的波长实在太小,很难体现出波动性而已。好啦,高中物理复习完毕。我们来假设这么一个场景。某天早晨我去上课,一个学生在课间休息的时候来找我,说:老师啊,我昨晚睡觉的时候,突然整个人“哗”地一下从床板穿过去,摔到地上了,您瞧,我左胳膊现在还青着呢,这是怎么回事啊?作为一位慈祥和蔼的人民教师,我肯定不能说学生忽悠我,更不能建议学生去精神科做必要的检查,我会先借机普及物质波和量子隧穿效应,给学生一个可能的解释,同时提醒学生,这个解释很合理,但合理的解释未必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则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研究。如果学生不是一块朽木,这时大概会:如何进一步研究呢?研究的起点是确定问题,确定这个问题,就需要重现性,那就再演示一次睡觉的时候穿床板吧~~毫无疑问,即便是真实的,也没有人能够在睡觉的时候两次穿过床板——这是由概率决定的,让所有构成宏观物体的微观粒子同时具有如此“可观”的波动性,在整个宇宙的历史上都不可能发生。于是,讨论可以到此为止。因为我们研究的问题本身不具有重现性,在概率上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也没必要研究了。正如曾经的足球运动员、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玻尔(Niels Henrik David Bohr)所说:物理学不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而是告诉我们关于世界我们能够谈论什么。这是一个概率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我们不能仅仅研究几亿原子中某一个的表现来推导结论,小概率的事件不具有重现性,毋需谈论。在任何研究中,重现性都会构造出一个趋势相同的数据森林,在这片森林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三部分 重现性是去伪存真的金标准当然,有些人很执着于“树木”,认为很多新发现就是从这些树木开始的,不少大牛也确实靠着一棵树,种出一片林。但必须要注意,这片森林,有时正是伪科学的温床。2018年,心肌干细胞研究的真伪有了定论:哈佛医学院再生医学研究中心前主任皮耶罗·艾佛萨(Piero Anversa)涉嫌伪造数据的31篇心肌干细胞研究的论文被撤稿。回溯整个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重现性是去伪存真的金标准。早在2004年3月,《自然》杂志就发表两篇论文,指出无法重复艾佛萨教授的实验结果。十年后,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教授Jeffery Molkentin继续在《自然》杂志发文,他的实验结果表明,仅有不超过0.03%的cKit+细胞能分化成心肌细胞——艾佛萨的研究只盯树木,故意忽视了森林。但吊诡的是,在事发之前,心肌干细胞研究已经宛然一片“森林”,引得全球研究者追捧,仅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相关资助就有531项,国内相关论文发表超过1000篇。但似乎没有其他人接受处罚,看来在科研领域也是法不责众。其实,我们对这类事件不应当陌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流行“气功热”,很多科研人员也为气功站台,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证明各种功法的有效性。随手检索就可找到很多这方面的论文,涉及的领域很广,从小麦增产到人脑电图,从健脑益智到治病救人,甚至还有小鼠和兔子的动物实验。这些研究中,不乏国自然资助的项目。今天,我们知道这些都是“气功大师”骗人的幌子,但当年这样的研究是怎么拿到基金资助,怎么通过论文评议的呢?这不免让人细思极恐。细思更恐的是,如果仔细读读这些气功科研的论文,对照当下一些中医研究的论文,你大概会发现不少共性。比如以下这篇论文,即便以所谓“学术争鸣”的形式刊发,这种“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凭空捏造”的清奇脑洞也不足以进入讨论范围(郭老师表情请自行想象)。不知这些实验或者理论,有没有人专门验证过,来一番重现性的考察呢?结尾关于科研中重现性之重要性的讨论已然太多,无须赘述。最后,借用侯处长在另一篇官媒文章里的文字收尾:科研诚信建设的重点是“筑基”,其核心是负责任的研究。诚信是科技活动的基础,没有诚信科学的结果就会偏离客观事实,变成镜花水月、最终贻害社会。诚信也就是国际同行讲的负责任研究,做不到负责任、客观、真实、可重复再现的研究,就会变成瞎猜、冥想、不可验证的玄学。

王艮

两会新华时评|让更多科研人员可以“十年磨一剑”

“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使他们能够沉下心来致力科学探索,以‘十年磨一剑’精神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科研“浮躁症”开出一副“清凉药”,有利于发扬甘坐“冷板凳”、肯下苦功夫的学风,促进更多科研人员静心笃志攻克科学难题。搞科研,最需耐得住寂寞,突破关键问题和核心技术要下苦功。但一段时间里,有人把发论文当目的,不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有的盲目追逐热点,随意变换研究轨道;有的抄袭剽窃,甚至伪造实验数据……在一些科研工作者中,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当道。“短平快”项目成了“香饽饽”,基础性研究、原创性研究不讨人喜欢。“浮躁症”病表在科研人员,病根在科研体制中的一些弊端。“帽子”、票子、房子直接与发论文挂钩,“唯论文论”的考核方式,叫人怎能坐得住“冷板凳”?一些方面对科研项目半年一查、一年一验,搞得科研人员疲于应付。此外,科研人员杂事负担重,找经费、填表格、忙报销等牵涉太多精力。在近些年出台不少改进科研学风举措的基础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再次强调,而且给出了真招、实招——落实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政策,完善项目评审和人才评价机制,切实减轻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这显示出对遏制科研“浮躁症”的决心。当前,还需加快构建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回归科研初心,滋养务实求真的科学精神。与此同时,也要为科研人员松绑,缩减科研经费报销证明材料和审批环节,规范对科研项目的监督检查,最大限度降低对科研活动的干扰。只有专注,才能突破。广大科研人员要有淡泊名利的心境,把“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变成“板凳甘做十年冷”的行动,把探索科学未知作为毕生追求。在科研大道上,勇赴星辰大海,岁月定不负人。(记者刘怀丕)

雍也

李克强谈科技创新:要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

【环球网报道】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国家提出了要建设科技强国,但是我们也注意到目前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我们还存在短板,甚至出现了“卡脖子”的情况。与此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比如在一些地区,一些高新产业项目的大规模投入出现了烂尾。总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样的情况?未来政府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谢谢。李克强:多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有一些重大突破。在应用创新领域发展得也很快,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确存在着不足。要建设科技强国,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打牢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这个根基。打多深的基才能盖多高的楼,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还不高,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只占到研发投入的6%,而发达国家通常是15%到25%。我们下一步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还要继续改革科技体制。让科研人员有自主权,很重要的是要让科研人员有经费使用的自主权,不能把科研人员宝贵的精力花在填表、评比等事务上,还是要让他们心无旁骛去搞研究,厚积才能薄发。讲到这里,我想对青年学生们说几句话,不管你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有什么样的志向,一定要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打牢基本功和培育创新能力是并行不悖的,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把基础打牢了,将来就可以触类旁通,行行都可以写出精彩。创新还是要依靠市场的力量。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十四五”期间政府会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同时要更多地依靠社会力量来加大研发投入,所以我们要增加“全社会”这个口径下的研发投入。这就需要采用一些机制。比如今年我们采取对制造业研发费用投入加计扣除100%的措施,这实际上是一个税收优惠措施,就是想通过市场化普惠制的办法,使企业投资研发有动力。当然,研发要靠人才,中国的人才资源是丰富的。我们一方面要让领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普通人也有上上智。这些年我们推动“双创”,形成“众创”局面,推动了应用创新,也给整体上的创新带来了更大空间。我们说科技要自立自强,科学家要发奋努力,这和国际合作、同行交流是并行不悖的。科学探索和发明、发现是需要合作的,需要共同努力。封闭不会有前途,断链对谁都没有好处。中国愿意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基础上,同各国加强科技领域的合作,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谢谢。

九尾狐

聚焦职教科研十大重点领域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职教科研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当下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并做出解答。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赋予了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职教科研要结合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现状,结合党和政府的决策需求,提高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重点问题研究。重点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发表重要讲话,深刻论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职教科研要深入挖掘、梳理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其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其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以此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重点二职业教育发展轨迹与成就、理论与实践研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职教科研要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轨迹、成就、理论与实践,考察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职业教育相关的方针、政策及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核心领导人对职业教育的论述,剖析党的职业教育方针的实质,明确党的职业教育理论和主张,加深对职业教育使命的认识,从而提高用政治眼光观察和分析职业教育问题的能力。重点三职业教育适应新发展格局的研究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要求、加强国际合作和塑造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新发展格局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模式新业态重构了人才生态链。职教科研要开展技能社会内涵、标准体系与技能强国建设研究,研究国家技能体制形成规律,研究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技能开发体系建设中优化供给结构、提升供给质量的路径,研究职业教育对重点人群技能提升的模式与路径等。重点四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与体制机制研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新时代我国教育评价改革的任务书和路线图。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职教科研要关注评价改革如何导向“教好”,围绕“三教”改革,在素质教育上取得突破;如何导向“学好”,围绕德技并修、知行合一,为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创造条件;如何导向“管好”,不断健全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如何导向“用好”,尊重和体现各类人才价值,激发和释放技术技能人才的潜力和活力。要研究如何协同推进、加强标准建设、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等,推动评价模式由参照普通教育向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重点五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实现路径和机制研究职教科研要全面贯彻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要求,研究职业院校如何做好党建工作,一体化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研究如何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实施课程思政,研究如何完善三全育人机制,研究体育、美育、劳育的特点及实施路径,研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与五育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六探索和总结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中国方案我国职业教育要积极参与到全球教育治理,为国际社会贡献职业教育治理的中国方案。职教科研要深入开展比较研究,分析、提炼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中职业教育的思路架构与特色;总结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经验模式,研究政策和标准;研究“鲁班工坊”的推进,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和金砖国家职业教育合作机制;研究来华留学职业教育的特色和质量提升。重点七开展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基本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搭建起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基本成形,进入了抓落实的攻坚阶段,还有一系列问题亟须深入研究。要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规律研究;加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研究,绘制行业人才供需分析谱系图,研究行业人才需求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研究产教融合型企业、混合所有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研究对接新技术、新职业的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研究1+X证书制度试点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对接职业标准和教学标准的机制;研究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横向沟通和中高本科职业教育的纵向衔接;研究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配套政策和标准。重点八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研究“智能+”背景下,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职业教育深度融合,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开展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研究未来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师能力、教学场景、学习方式、管理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革趋势;研究职业教育新基建,构建国家职业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重点九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研究和教材建设研究研究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和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模式;研究职业教育师范院校布局;研究“双师型”教师标准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企业实践基地建设;研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职业教育教材工作机制的构建;研究如何扩大优质教材供给、优化教材选用服务;研究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研究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建设。重点十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制度政策、运行模式和评价标准研究在加快建设终身学习体系这一目标下,研究推进终身学习的法律规章和制度政策建设;研究国家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建设,推进国家资历框架标准研究,国家资历框架与国际跨国资历框架的对接研究;研究国家层面的学习成果认证制度;研究社会教育、老年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相关院校面向重点人群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的机制与路径。(作者:王扬南 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