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南通理工学院以科研反哺教学——“不能用过去的技术教今天的学生应对明天的问题”冬荫功

南通理工学院以科研反哺教学——“不能用过去的技术教今天的学生应对明天的问题”

不久前,南通理工学院“紫琅工控”学生团队再添一项发明专利和四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至此,这个由电气与能源工程学院16名学生组成的团队在校期间已获得22项授权专利。这群具有较宽创新视野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南通理工学院大学生,在与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同台竞技中充满自信。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南通理工学院如何打通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把科研优势反哺到教学中?近日,记者来到南通理工学院,听该校办学人陈明宇谈变化、谈坚守、谈未来。“南通理工学院不是研究型大学,但是我们也要搞研究。”谈及应用型高校科研定位,陈明宇认为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应用研究”不是纯研究,也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与工程素养,增进学生对研究过程的了解,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产业发展中去,为地方政府、企业提供科研服务与技术支持。近年来,学校积极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平台;与江苏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苏中建筑产业学院”;与江苏宏德特种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建“宏德智能制造学院”……截至目前,学校已与192家企业开展多层面多维度合作,承接企业委托研究项目84项,科技成果转让43项。“民办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陈明宇表示,有力、得当的激励与保障措施对教师参与科研反哺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学校利用市场杠杆原理,在全国民办高校率先使用“期权”,用“未来的钱”激励当前,用科研积分激励教师重视科学研究。5年来,学校已拿出806万期权奖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注重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陈明宇说,除了成立教授博士工作室,学校还充分利用企业资源,选派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组织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发教学案例,让工程实际问题走进课堂。谈及科研如何反哺教学,陈明宇告诉记者,主要是将科研资源用于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优秀教师直接指导学生。2017年,学校投入25万经费与南通安装集团合力打造校企合作平台——BIM工程中心。中心刚成立不久,便与企业共同承接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智慧医院66万元“智医谷”项目。考虑到科研反哺教学,BIM工程中心举办BIM科技社团,将对BIM感兴趣的学生吸纳到社团中,让学生跟着指导老师做项目,学习学科前沿技术。“社团学生平均每人每年至少参加2个项目,4年就是8个,甚至10个,他们毕业以后成为浙江省设计院等知名单位争抢的对象。”“除了承接地方企业横向课题,我们能不能为地方政府,尤其是为社会民生排忧解难?”陈明宇告诉记者,到2018年,BIM工程中心开始转型,吸引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众多高校加入,为南通创新区、盐城西高铁站、南京江北新区智慧园区等单位提供设计方案与技术服务。在承接纵、横向课题项目的过程中,BIM工程中心教师团队组织成立BIM强化班,开设BIM选修课,将学科前沿技术带入课堂。此外,整个师生团队还为南通企业、地方高校提供BIM技术培训,仅在南通地区,培训服务就已经超过1000人次。“有些课题不仅是研究项目,更是我们的教学案例。”陈明宇说,基于长三角一体化与沿海大开发两个战略,2017年,学校成立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开展通沪产业协同发展研究,特别注重现代农业、制造业、快递物流协调发展研究。通沪产业研究基地不仅仅局限于南通的高校,也对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开放,师生共同参与,为南通新机场、通州湾等项目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将这些项目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讨论,作为教学案例进行讲解,充实教学内容。“不能用过去的技术教今天的学生去应对明天的问题。”陈明宇说,当今社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的书本赶不上技术创新与市场的变化。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想讲好课程、教好学生,必须要有科研的支撑。(本报记者 郑晋鸣)来源:《光明日报》 2020年11月29日 第04版【来源:江苏省教育厅】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静笃

张来斌:重教学强科研不矛盾

无教学不大学 无科研不引领重教学强科研不矛盾作者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编者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学和科研似乎始终存在矛盾:“对立说”将二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讨论孰轻孰重;“良心说”把教学和科研分别归于道德和学术层面评价,把科研对教学的促进归于自发自觉;“重奖说”注重增加人财物投入,忽视职业素养、管理效能及资源转化的作用。“破五唯”的号角已然吹响,教学、科研究竟该如何平衡、“共处”才能轻装上阵、焕发生机,最终形成合力?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蔬菜学专业的研究生在查看水培番茄的生长情况。新华社发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动物综合实验室。新华社发湖州市现代农业技术学校实验室。何伟卫摄/光明图片中南科技财经管理学校汽修专业举行的“工匠杯”汽修技能比赛。李杰摄/光明图片1、一流大学无不以培养一流人才而著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何以可能,何以可为?从中国高等教育现阶段使命维度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局”的背景下,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和中美博弈的制胜因素无不归结为科技和人才的终极较量。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必须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提升引领力、塑造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从一流大学建设规律维度看,一流大学无不以培养一流人才而著称。教学是大学立校之本,无教学不大学,教学是办学事业的根基;科研是强校之路,无科研不引领,科研是引领创新发展的方向。重视教学、做强科研,研究型大学才能创建世界一流。从人才培养规律维度看,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要遵循人才成长客观规律。新知识既非凭空产生,也非一成不变,而是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贯穿于研究型大学教学,既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推动理论创新的客观需要,也是高校知识传承与知识创新的内在要求。“重教学”以固其本,“强科研”以成其高,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才能使学生夯实知识根基,掌握创新方法,涵养创新精神,塑造科研品质,为其成长成才奠定坚实基础。2、“重教学 强科研”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新时期以来,高校教学和科研均呈现出新特点。教学由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到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科研“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呈现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使得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需要日益迫切。教学学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化以及产教融合的推进,使“重教学 强科研”不仅必要,而且可能。教学学术发展为两者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术包括“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然而实践中,教学学术长期被弱化,由教师个人道德自律或是依靠政策倾斜刺激促进教学,实则都忽视了教学本身的科学性。教学学术研究师生互动和智慧生成的规律,在教学相长中促进了学术的深化;教学学术充分肯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等所具的学术价值,其对规律的探寻与科研具有同向性、融通性;教学学术呼唤打破“教学孤岛”,学术成果能够被他人使用和发展,对于教师团队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而团队亦是科研发展的前提。教学学术使教学和科研得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衡量评价,也使得二者互相促进、有效转化成为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两者融合创造条件支撑。信息技术对高等教育业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客观上促进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普及。“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成为教育新常态,师生由单向传授变为共同探索的学习共同体。可以预见,随着5G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将逐渐由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向信息技术引领内在赋能转变。从“如何教会知识”到“如何教会学习”,更加注重认知技能和研究能力的提升;网络海量资源使“人人为师 相互学习”不再困难;从结果性评价到过程性评价,通过教育数据采集分析为学生定制和优化学习方案;跨媒体智能技术为学生了解、研究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提供远程场景、虚拟场景等。可谓时时处处教中有研、研不离教,教学与科研的融合由此更加紧密。产学研的深化为两者融合搭建平台基础。产学研合作是研究型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有利于高校密切与外界联系,有利于高校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和实践基地建设,有利于科研可持续发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的实施,把产教融合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举措,也为高等教育领域深化校企协同育人、科研联合攻关提供了新契机。3、“重教学 强科研”要迈过三道坎儿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重点是以科研实践带动教学活动优化、提质、升级,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难点是管理者和教师的观念转变,并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评价机制是指挥棒,必须坚持激励和约束相结合、治标与治本同推进、自律与他律相统一,建设与学校办学目标、办学实际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做到“软”“硬”兼施,对教学的“软指标”做到“硬考核”,对科研的“硬指标”强化“软考核”。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要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从职业责任入手强化教学职责,辅之以奖励,真正树立人才持续研究和学术成果长期积累的政策导向,引导学者回归学术研究本质,涵养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实现厚积薄发并形成良性循环。做到“破”“立”结合,在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评价体系的同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新评价体系。加强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完善适合不同类型教师发展的学术评价体系,让各类教师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和涌流。做到“上”“下”统筹,在各个层面共同发力。学校要改革体制机制,健全制度供给,建立科研上水平、教学提质量、科研促教学的工作机制和激励机制,明确政策导向;学院要创新实践路径,不断完善岗位聘任考核办法,不断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方法、遵循规律,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同时,紧跟教育教学发展趋势提升从教能力。建立科研反哺教学评价支撑体系,改革教师团队建设模式。以推进国家一流学科建设为契机,推进教学团队、学科团队和科研团队一体化建设,促进三者有机融合。建立科研反哺教学评价支撑体系,规范教科融合评价制度,注重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推动科研平台向本科生开放,设立专门教改项目、专项资金鼓励优秀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创新团队管理模式,提升团队协同作战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牢牢把握当前产教融合改革历史机遇,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以提升人才培养对产业升级的贡献率为导向,充分发挥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主渠道和经济与社会发展动力源的作用,将学校自身发展融入区域经济、产业行业发展当中,集成双方优势资源育人并及时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牢牢把握培养一流人才这一核心任务,推进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选拔优秀的有学术潜质的本科生,打通本科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阶段,让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入课题组、早接触大项目,激发科研兴趣,夯实学术基础,同时通过构建模块化、递进式一体化课程体系,使其在高水平教学、学科、科研平台、企业实践基地支持下成长为优秀的拔尖创新型人才。目前,不少高水平大学已经在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上展开了积极实践,通过优质平台资源集成与转化,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统一,促进了创新型人才培养向高纬度跃升。《光明日报》( 2020年09月29日 14版)(责编:何淼、熊旭) 【来源:光明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医和

杏坛春风|勤耕耘 育桃李 铸师魂,看曲阜师大李宝富老师治学育人之道

立德树人,甘做人梯,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育桃李;温和细腻,谆谆教导,良师兼益友,一片丹心铸师魂;坚守理想,潜心治学,多年如一日,专注科研不动摇。2013年来到曲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李宝富老师是曲园的“新人”,也是曲园的“牛人”。科研上,他在顶级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一个个突破性成果;同时,他将科研反哺教学,因材施教,在培养学生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下曲阜师大地理与旅游学院李宝富老师。教学,求新求变不停歇曲园七载时光,在他的课堂上,“不安静”是学习的常态。“每次听完李老师的课都觉得地理很有趣,也愿意主动解决困难了。”提到李老师的课堂,学生们纷纷竖起大拇指。他讲授的本科生课程《气象学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和《水文学》等深受学生喜爱,历年评教都在学院名列前茅。课堂上的李宝富,永远是热情满满的。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他总是认真准备,精心备课,从不懈怠。用学生的话说:“李老师的课改变了我对地理的认知,地理其实是很有趣的,听李老师的课,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每节课都意犹未尽。”李老师的课堂教学,从不拘泥于教材,他更喜欢通过课堂,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学习,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问题的探究质疑过程中,逐步掌握知识的结构框架,并对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做到活学活用。针对一个个科学问题,每个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更加注重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李宝富老师倾向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他养成了重学习、勤反思的良好习惯。不断地在反思中成长和超越,不断地创新教学策略,在反思中进行自我构建。他的课堂常常立足于学科最新动向,将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并且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探索,大大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育人,用心用情无私奉献“我觉得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和闪光点。”在李宝富心中,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出彩,这也是让他保持教育热情的初心。提到学生,他总是兴奋不已:“作为老师,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有时学生会发邮件或短信向他询问疑难,无论工作多忙,李老师一定会抽时间予以答复,“我很高兴学生们能主动找我。”他有时候还会请学生们吃饭:“边吃边聊的话学生就不会那么拘谨,更放的开,有时候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一些想法,知道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什么。”一位研究生同学感慨,每次和老师吃完饭都觉得信心十足,浑身充满了干劲儿,想努力把学业做好,“老师的话温和却很有力量,每次和老师交流想法后自己的心态都能得到非常大的转变。”他鼓励创新,倡导学科融合,不仅鼓励学生在他的研究领域钻研,更鼓励他们从其他学科汲取养分,全面发展。跟学生交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这是李宝富执教以来一直给自己立的“规矩”。在他办公室总有几把为学生预留的椅子,只要学生有问题,这里随时会变为一个小型教室。即使不是他带的学生来问问题,他也会耐心地答疑解惑。他还主动举办交流会,跟同学们分享他参加学术会议的心得体会,分享学术前沿的新动向,或者是学术圈内发生的趣事。李老师的交流会充实而生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趣味并行。他对学生充满了信心和期望:“希望每个学生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不负韶华,用心学习,实现人生目标,不断刷新人生高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一种态度,一种迎难而上、敢于面对的勇气。研究,紧密结合教学深钻研不光课上得好,学问也做得好。李宝富老师自入校以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论文15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今年十月,他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Recent fall Eurasian cooling linked to North Pacific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and a strengthening Siberian high”的学术论文,曲阜师范大学为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和第一通讯署名单位。这是李宝富老师在J. Hydrol., Environ. Res. Lett等一区TOP期刊发表重要学术成果之后,在气候变化领域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果。在此基础上,他以先进的科研为依托,以课程教学为载体,将科研反哺教学,促进科教融合,大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他指导本科生主持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多次在CSSCI、CSCD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指导研究生多次在中科院二区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成果。“好的科研工作必定要经历千锤百炼”“找准突破口再精准发力”“学会思考,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一定要有毅力,研究中遇到瓶颈是常态,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谈到科研,李宝富老师“金句”频出,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心得分享给学生。如今,在地理科研领域已然成就颇丰的李宝富老师,仍在追求新的科研高度,在学术之路上继续稳步前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将兴趣作为学习的推进器;用他坚定而有力的信念,带领学生研讨科学难题。他是学生求学路上亲切认真、尽职尽责的引路人,也是科研领域里匠心独具、求真求实的学者。在校庆65周年到来之际,李宝富老师也为曲园送上了真挚的祝福:00:47RECOMMEND

猫街

满满获得感!让教师回归课堂,建一流本科教育!

  为充分发挥教改项目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教改环境,近日,学校在北校区8号教学楼8T11教室开展了对学生课程多元化考核教学改革项目——“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观摩活动,校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吴普特以及副校长马建华、罗军,校党委常委、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闫祖书等,学校教学督导组全体成员,各院系部分管教学副院长及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40余人全程参加并就鼓励教师投入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展开讨论。  在50分钟的讲授中,信息学院副教授陈勇通过课前测试、课堂提问,为人文学院法学2017级3个班讲授了Excel基本操作与函数内容,通过科研统计实例,重点讲述了数据有效性设置和条件格式设置、函数、IF函数及与函数嵌套应用等,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采集数据的方法,正确理解软件的层次模型,训练其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陈勇在课堂演示学生课程多元化考核教学改革项目学生现场回答问题  座谈会上,李兴旺充分肯定了陈勇团队围绕教改取得的成绩,深情回顾了自己来校两年来,通过系统调研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担忧。他说,我校本科教学中存在国家级教材建设薄弱、教学管理粗放、教师评价标准简单、投入教学导向不明确、对教学成果凝练不足等问题。他强调,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李兴旺讲话  李兴旺说,“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也是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过程。在推进“双一流”建设进程中,要始终抓住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广大教师要回归课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探索个性化、多样化教学,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养成;学校相关部门要深入思考和解决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瓶颈问题,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切实解决以教学为主的教师成长问题,让热爱课堂、潜心教学,并真正让学生有获得感的教师脱颖而出,在职称、荣誉、收入等方面取得应有回报;学校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青年教师深入基层场站,培养对土地、对“三农”的感情,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实践技能,主动开展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李兴旺指出,1999年合校后,对科研的弱项和短板通过政策激励和引导,学校科研实力取得了重大突破。做科研不能单是为发表论文,而是必须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能力,让科研反哺教学,让教师回归课堂,才能真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李兴旺强调,学校要畅通各类人才上升的通道,激励大家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干大事,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吴普特在讲话中表示,陈勇课堂教学有激情,组织合理,师生互动好。他分析了学校从2005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到今年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中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指出无论一流大学建设,还是一流学科建设,只有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才有资格被称为“一流”。因此,要着力打造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材、一流的课堂,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流的专业,培养一流的人才。吴普特讲话  罗军主持座谈会,要求各院系要认真学习李兴旺、吴普特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讲话精神,认真思考研究解决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相关部门要切实强化服务,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助推学校双一流目标的实现。罗军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上,信息学院、教务处、教发中心、人事处负责人分别就如何强化教学改革发表了意见。教学督导组副组长于三科及有关院系负责人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陈勇团队通过增加对学生教学思辩行过程中的多种考核激励,将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的有益探索,围绕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加强对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建立多元化考核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等提出了有益的意见和建议。相关阅读37年扎根杨凌!吴普特校长就职讲话视频完整版定了!吴普特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西农精神”是什么?院士事迹是最好的诠释!党委宣传部 新媒体中心作  者:安福定     李晓春网络编辑:薛 维责任编辑:王 婷

局内人

学校要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有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体系

1 数学专业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1.1 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形成有利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方式体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教学质量对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学作为保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根本无从谈起。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师教学的低效现象,并把高效教学质量作为常态的日常教学,需要教师通过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责任意识,及时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完善教学手段,形成优良教风,并充分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优良学风。   (1)倡导“本原教学法”。抽象化和形式化是大学数学的基本特征。我们倡导“本原教学法”,提出在日常教学中要返璞归真,强调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定理产生和发展过程,讲明道理,再讲推理,然后再抽象化和形式化。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卓有成效。(2)提倡“研究性教学法”。高校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与其教学工作基本一致,使得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一般来说,教师的科研水平会影响其教学质量,即科研能力强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而科研水平弱则会导致教学水平低,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不强。我们提倡青年教师和博士进行“研究性教法”,在自身开展科研的同时,将所授课程的前沿知识,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研究实践经验、思维创新方法、学科前沿动态介绍给学生,适时适度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研究;另一方面,我们也以毕业论文、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和参与老师课题为突破口,让学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激励学生研究性学习。(3)充分调动学生创新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则扮演着咨询者、组织者的角色。我们要以学生为中心,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料、设施和实践,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潜能的开发。此外,我们也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安排学习进度,学会学习,自主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皆原于一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机制改课程 育品牌创特色

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把建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以下简称“马院”)、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摆在突出位置,紧守高职特色,坚持内涵提升,多轨并进,全面加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马院主要参与的工作获得全国高职思政工作创新示范案例50强、省高校思政课建设优秀等次、省教育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案例奖、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殊荣,思政课专任教师获得省高校优秀青年思政课教师“领航·扬帆”计划培养人选、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省工信厅优秀教师和全省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多项殊荣。以制规行 强化思政课制度建设一是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党委把思政课建设列为“一把手”工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领导小组组长,带头上思政课,多次组织宣传部、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等相关职能部门到马院调研,深入研讨,先后出台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学校思政课建设建章立制,擘画蓝图。二是增强领导班子配备。校党委把马院党支部从基础教育党总支单列出来,成立校党委直属党支部,按3名领导职数配强配齐班子成员。三是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党委及时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6号),结合学校实际,及时出台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案(2020-2023)》和《思政课教师校内遴选实施方案》,将面向校内选聘部分专业教师、党政管理干部和辅导员担任专职思政课教师,严格按照1:350的师生比,3年内配齐思政课专任教师。同时,实施“博士集聚”“教授涵育”以及“星火计划”三大工程,从教学素养、理论素养和人格素养等维度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多措并举,共同绘就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同心圆”。此外,学校还成立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审委员会,单独制定思政课教师评聘管理办法,并确立3年内思政课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不低于70%的培养目标。四是打造协同育人机制。学校确立党委部门、二级学院党总支与马院月度工作会商机制。修订干部听课制度,要求每一节思政课必须有至少一名辅导员到堂听课,党总支、党支部负责人每月至少听两次思政课,学校领导和党委委员每学期至少听两次思政课,并将听课任务纳入辅导员年度考核和党组织负责人年度述职内容。五是充分保障经费。除按每年生均30元的标准划拨专项经费外,学校党委按照“马院合理建设经费上不封顶”的原则,充分保障马院各项建设经费使用。理实一体 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学校党委努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按照“切点灵活、语言用活、素材鲜活、思维激活、内容盘活”要求,着力通过打造思政“活课”,创建思政“金课”。一是创新思政课理论教学模式。首先,构建“线上线下”立交桥式课程体系。分类分层设置课程,三门思政课程均为校级优秀教改课程,其中两门主干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一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学院还开设智慧职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品读人生等选修课。其次,组建“线上线下”混合型授课团队。利用新媒体开通远程授课,建立“线上线下”专兼职教师混合授课的长效机制。最后,制定“线上线下”综合考评体系。课程考核主要包括平时成绩、项目化教学、社会实践和理论考试等四个方面。二是丰富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构建“三化一中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中心”是指学校投资300万元建成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中心,用以开展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三化”分别是:实践课程“规范化”,学院设置1学分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并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与课表;实践教材“特色化”,学院组织教师编写了具有高职特色、信息特色以及南京地方特色的实践教材,本教材入选2019年 “十三五”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教材;实践载体的“具象化”,借助3D、VR虚拟仿真等前沿科技技术,创设沉浸式、情景化与可交互的实践教学模式。3年来,教改成果丰硕,完成省级教改课题3项,市厅级教改课题10余项,连续3年有9位教师获得江苏省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润物无声 优化思政课育人环境一是开展“国防文化”特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环境的融合作为思政课隐性育人的重要手段,根据生源类型特点突出“国防文化”这一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学校投入350万元建设思政课专用教室、国防教育馆和爱国主义主题雕塑,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爱岗爱国”的教育氛围。此外,学院和雨花台烈士陵园签署爱国主义共建协议,将每年12月份定为双方“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月”,学校士官生定期参加雨花台烈士陵园的祭奠烈士仪式获得社会关注。二是凝练“南信烙印”思政教育品牌。学院围绕校史传承和校园文化精神,组织教师编写《学校核心价值理念读本》,在学生中开展“爱国爱校”系列主题教育。打造“南信烙印”网上互动平台,通过分享小故事、小体会,让学生感悟人生大道理。学院还根据学校百亩向阳花的特色,开展向阳、向群、向心及向上的“向阳花”校园品牌文化活动,受到诸多主流媒体的关注。此外,在学生各类活动中适时嵌入思政教育元素,将学生课余活动归并为“信仰教育”“社会服务”“文化修身”和“专创融通”四大类活动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开展文化艺术节、国学早读、义务献血,评选师德“南信之星”,宣传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刘川、火场救人走红网络的消防战士魏庭标等同学的事迹,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讲好“南信故事”。教研融合 助化思政课科学研究一是“高职—党校”共育。2019年学校与南京市委党校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共建马院。共建一年来,先后邀请市委党校专家开展科研成果分享会、一对一科研能力帮扶、省市课题申报研讨会以及教学比赛指导等活动,并取得显著成效。二是“教学—科研”一体。强化协同教学机制,实行思政课教师备课前集中研讨、上课前集中说课、首课后集中评课制度,全面加强思政课教学资源库建设,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学院秉持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建设,坚持“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引领科研”的方针,要求理论研究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强调教师要把科研强势转化为教学优势,以教学引领自我知识更新、科研项目和科研攻关。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江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社会事件,促使教师学术研究向现代智库方向转型,教师们主动承担省内各项委托课题,积极参与省民营经济调研,研究成果获得认可。近两年来,学院教师获得多项教育部和省社科基金课题立项,在CSSCI等刊物发表核心论文10多篇。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丹中表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课程,要全面优化思政育人环境、切实提升思政教学实效,实现从低头到抬头到点头的转变,培养更多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者:吴跃本 邢玲)(广告)

凤兮凤兮

不忘师者初心 牢记育人使命——记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陶芳标

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教授陶芳标,33年来,不断践行以德立教、教书育人的使命,他主持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妇幼保健医学”本科专业,创建了走向世界的我国第一个出生队列,带领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科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曾先后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冠状病毒大家并不陌生……”新学期刚开始,陶芳标教授在给大二学生上《全球卫生概论》。和往常不同的是,今年再上这门课时,陶芳标加入了不少疫情期间的真实案例以及他和团队的科研成果。学生谢阳:“陶老师给我们上课,他不会仅仅局限于课本来教授我们知识,同时他有很丰富的科研经历,就会带给我们很大的感悟,收获也会很大。” 从今年1月21日开始,陶芳标夜以继日地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对新冠肺炎疫情初步了解后,他通过网络带领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跟踪安徽省和全国的疫情动态,探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发展规律,开展模型预测安徽省疫情变化,为我省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此后,他花费一个多月时间主持制定了八套《安徽省学校新冠肺炎防控系列标准与指引》,为全省大中小学顺利开学提供了技术标准。安医大公共卫生学院副研究员伍晓艳:“他那段时间整天都是从早到晚都坐在办公室,但是身体上其实也是非常疲倦的,多次腰病发作。从他身上看到的,我觉得是他有这样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服务国家重大科研需求是陶芳标时刻牢记的科研宗旨。2001年,陶芳标开始做“母亲的苯丙酮尿症对子女神经发育损伤作用的研究”的课题。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是因为它的研究成果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口的优生优育,关乎国民的健康发展。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在我国每50个人就有1人携带这种基因。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女性所生子女几乎都有先天缺陷,其中90%以上有智力问题。从2002年到2003年,陶芳标带着团队跑遍了六安市金安区和裕安区的所有村庄,调查了138万人口。安医大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主任朱鹏: “陶老师和我们住在一块,每天早上6:00出发,晚上大概8:00回到我们的驻地,然后还要对当天的数据进行处理,基本上都会忙到深夜12点。陶老师这种忘我投入的精神,对我们每一个人影响都非常的深远。我们那批的同学老师在各自的岗位上都以这种精神为榜样,做好自己的工作。” 针对国家预防重大遗传病和出生缺陷防控的战略需求,经过15年努力,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世界上第17个大型出生队列——中国安徽出生队列。利用出生队列,揭示我国最为接近真实水平的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阐明了重大出生缺陷的多种环境病因及其可控性因素。一边执着科研,一边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材,让科研反哺教学。2002年他主编的《妇幼保健学》成为妇幼卫生本科生专业教课书;近十年,他主编了我国第一本《公共卫生学概论(案例版)》第1、第2版,为数十所高等医学院校使用;主编了国家规划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第8版,成为我国预防医学权威专业教课书之一。陶芳标:“从站在三尺阳台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在思考我们老师如何用自己的知识去传授给我们的学生,用我们的行为去感染学生。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要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 三十几年如一日。陶芳标从大学毕业留校时就将“好学力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献身教育事业,站定三尺讲台;将“造就良医”作为检验自己教书育人的试金石。最近,他又获得安徽省预防医学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和全省新时代教书育人楷模称号。安徽医科大学校长曹云霞:“陶芳标院长是个‘拼命三郎’。他为了教育教学事业,他能不顾一切。他为了学科建设,学院事业的发展,拼尽了全力。他还是一个身教重于言教的老师,他一直跟学生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给我们全校的学生也树立了一个榜样。” 来源 | 安徽之声记者 王莹值班编辑 | ZH审核 | 张海龙【来源:安徽之声】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适志

上真课、真上课:高层次人才走在本科教学第一线

通讯员:詹存博学贵得师,三尺讲台育桃李。武汉大学秉持“人才培养为本,本科教育是根”理念,始终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建设一流的教学师资,营造一流的育人文化,大力促进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授课,并将其纳入今年学校重点推进事项之一,确保高层次人才始终走在本科教学第一线。“院士天团”身体立行,言传身教。测绘学科六院士23年不间断,坚守教育初心,讲授《测绘学概论》专业基础课程。和院士面对面的专业课程在其他学院也同时存在,如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龚健雅院士、水利水电学院夏军院士、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徐红星院士等都开设了本科生专业课程。“院士课堂”不仅高屋建瓴,夯实学生专业基础,也为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授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校领导以身作则,值守讲台。副校长李建成院士作为测绘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物理大地测量学》的负责人,多年坚持给本科生讲授专业必修课程,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本科课堂教学,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副校长周叶中教授在潜心学术研究的基础上,深耕本科教学工作,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学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实践体系与教学体系,他主讲的《宪法学》等本科专业大类平台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李建成教授讲授《物理大地测量学》高层次人才认真投入,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乐于教学、勤于教学、精于教学的育人氛围。文学院李建中教授为本科新生长期讲授《人文社科经典导引》通识课程,数学与统计学院张希承教授开设了《概率论》专业必修课程,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刘正猷教授开设了《量子力学》专业大类平台课程等等。在这些课堂上,师生互动频繁,教学效果显著,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同时,高层次人才长期投身于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如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数学与统计学院赵会江教授,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邓鹤翔教授、黄卫华教授等,他们潜心育人,极大地丰富了本科公共课程教学师资,真正助力“课程优起来”。李建中教授讲授《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赵会江教授讲授《数学物理方程》刘正猷教授讲授《量子力学》科研机构的教授们也积极为本科生授课,形成“申请-选课-培训-授课-考核”的闭环工作机制。科研机构教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课表提出授课申请,利用暑假集体备课、课前培训和试讲等多种方式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据悉,为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师资队伍,促进科研反哺教学,引导高层次人才为本科生讲授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学校出台了《武汉大学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及科研机构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实施办法》,于9月1日正式实施。本学期,有251位高层次人才讲授本科生课程,其中79人讲授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大类平台课程;有28位科研机构教授讲授本科课程,其中17人讲授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大类平台课程或专业必修课程。(编辑:肖珊)【来源:本科生院】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局中局

青岛大学材料学院:凝心聚力新工科,科教融合创一流

青岛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2016年,办学底蕴深厚,其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山东纺织专科学校化学纤维专业。学院现拥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6个省级科研平台和6个校级直属研究院。现有专任教师93人,平均年龄39岁,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93.2%,有海外背景教师占比56.1%。学院坚持“以本为本”的教育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017年,学院提出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实施计划,每位导师指导每年级本科生3~5名。学生和导师双向选择,导师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本科生培养。建立本科生博导班主任制度,点面结合,全面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院现有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两门课程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考研率连年攀升,2020年本科生考研率56.8%,其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创新班考研过线率100%。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2020年学院各专业本科生就业率均居全省同类专业首位,用人单位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近三年,学院本科生以第一作者或合作发表高水平论文86篇,真正实现了“学在材院,成就高才”的目标。依托科创融合,近三年,学院培育了12个国家级、省级大创项目,在挑战杯、省科创大赛等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省级奖励6项,本科生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79人次。2021年,学院启动了“本科教育质量提升年”计划,提出以科研反哺教学,以雄厚的科研平台和高水平师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外聘校级督学和课程建设督学6名。通过制度保障、培养方案修订、课程建设、研究院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强化特色,将科研特色方向转化为教学特色培养方向,建立完备学科体系,健全本科教学管理制度,真抓实干,推动本科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空中的

蓝晶实验室让合成生物学进校,海豚大数据助力人工智能课程

图片来源:摄图网【芥末堆注】芥末堆周六特刊,盘点一周产品报道,绘制教育行业地图。芥末堆 9蛋 7月7日报道本周,芥末堆为大家盘点三篇产品报道,产品涉及STEAM、高等教育、语言培训等领域。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致力推广普及合成生物学的蓝晶实验室及瞄准人工智能课程的海豚大数据,都表示希望通过教育业务,打通各自领域的产业、教学与科研,推动产教研融合。海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始人兼CEO吴仲毓认为,国内大数据尤其是人工智能方向教育,缺乏能够统一进行教学、科研和实训的技术平台,在很多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实际可以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并通过教学促进科研,但在国内实际上是割裂的。蓝晶微生物教育业务副总裁耿强也表示,合成生物学的产业前景虽然广阔,但相关的专业人才缺口不小。“我们希望能通过教育业务让教育和产业结合得更紧密。” 事实上,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痛点由来已久,在一系列政策推动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已为职业教育带来诸多改变。未来能否有更多封闭系统被打通,教育与产业结合能否更紧密,值得期待。1.蓝晶实验室:打通产+教+研,蓝晶实验室让合成生物学的“梦工厂”走进学校深圳的蓝晶实验室一角蓝晶微生物是家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制造PHA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公司,公司在技术产品线之外单开出一条教育产品线,起名“蓝晶实验室”。谈及“蓝晶实验室”出现的背景,联合创始人兼CEO介绍,近年来,iGEM(Internationally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比赛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与中学生的关注,相比高校学生,中学生的竞赛需求更加集中,且不少中学缺乏竞赛经验丰富的老师及实验室设备。因此,蓝晶实验室的教育业务从提供iGEM竞赛支持开始。 师资配备上,iGEM赛事指导老师几乎都是生物专业的博士生,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几位教授则担任顾问。除了在实验室里设计并完成项目,借助蓝晶微生物的平台,学员可以深入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探访,以完善项目方案。不过,对于大多数学校和学生而言,iGEM赛事显得小众且门槛较高。相比之下,学校对于实验室、课程以及STEAM教育整体解决方案的诉求更大且更普遍。蓝晶实验室相应推出入校课程及实验室的打包服务方案,并将STEAM教育作为切入口。在实验室的硬件设施配备方面,蓝晶实验室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需求做定制化设计,相应地,蓝晶实验室还会给学校提供实验室运营支持,包括管理人员培训、仪器设备维护等。搭配着实验室硬件,蓝晶实验室研发了多套配套课程,课程大多以模块化的项目制学习形式展开。目前,一间蓝晶实验室大约可同时供20名学生上课使用。接下来,蓝晶实验室打算在横向与纵深方面做进一步拓展。一方面是做地域拓展,主要瞄准沿海地区的国际学校。另一方面是继续深化课程研发,比如将课程与生物教学大纲结合或者做线上形式的模块化课程包。2.海豚大数据:瞄准人工智能课程,海豚大数据要帮其搭建线上教学平台海豚大数据平台操作界面如何建立适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专业教学要求的实验室正成为学校的痛点之一。海豚大数据希望通过搭建能够同时进行教学、科研和实训的技术平台,并在其中填充实际项目案例来帮助高校解决问题。据了解,海豚大数据的教学管理系统是与慧科集团的在线学习平台高校邦进行对接,高校教师可通过高校邦对课程进行后台管理。海豚大数据的优势则在于能够链接大数据及人工智能专业每一个教学环节,提升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案例进行修改。在教学案例方面,海豚大数据主要采用来自海外的案例内容。目前,海豚大数据平台案例分成大数据工程和大数据分析,及人工智能两个方向,拥有100多个行业案例,400多个实验案例。在商业模式方面,吴仲毓表示,平台目前主要来自技术平台的付费,和学校及教师对平台教学案例的采购。“我们初期可能是一个to B的生意,但我们实际上还是一个B to B to C的一个生意。”吴仲毓说。据了解,海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曾于2018年1月获得慧科集团投资。 目前,海豚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实验室目前已落地北京、上海等地高校实践、实训课程。3.云海螺:双师课堂+在线一对一,语培机构云海螺的深耕之路云海螺官网截图语培机构云海螺的主要产品包括双师课堂和线上一对一,以线下双师班课为主,针对有进阶需求的学生提供线上一对一课程。2015年,云海螺从在线外教成人业务转向少儿业务,并于一年后推出双师产品,产品主要面向三四线城市的线下培训机构。通过双师课堂的形式在培训机构开设8至12人的外教班课,由机构老师作为线下随堂辅导,线上则由云海螺外教完成教学。师资方面,云海螺主打美国外教,目前储备教师3000余名。除了向机构输送外教资源外,云海螺还为线下机构提供配套的自主研发教材、线上线下师训、活动运营等服务。在做双师课堂的同时,云海螺并没有将线上一对一的业务砍掉。为解决线上获客成本高的问题,云海螺采取了B2B2C的商业模式,在布局线下机构的同时,以此为获客渠道,为有特定需求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线上教学。创始人杨东亮介绍,目前,云海螺已经与500家机构建立合作,并在半年内服务了近千名有一对一需求的学生。在营收方面,杨东亮透露,云海螺的双师和一对一业务已接近1:1,今年的营收目标为6000万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