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调查显示:各地科研投入高,科研功利化现隐忧离道以善

调查显示:各地科研投入高,科研功利化现隐忧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在今天举办的2021首科新年论坛上,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0》。报告指出,各地科研投入高歌猛进,科研功利化现隐忧。报告使用科技产出来衡量城市科研能力,使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来刻画了城市科研能力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多数科研能力强、科技产出高的城市并未对应更高的经济发展水平。2020年我国城市科技产出指数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数的散点图。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供图具体而言,当观察科技产出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散点图时,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正向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78,当进一步观察不同象限时,却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在收入较低的区间存在低收入水平与低科技产出指数对应的现象,但在高收入区间,科技产出指数与收入水平的正向关系并不显著。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前三,高校占比80%以上,专利总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科技产出形势喜人。报告指出,各地科研投入高歌猛进,为专利申请和论文发表发放大量奖励补贴,在科技产出数量猛增的背后,质量还有待提高,大量论文和专利是由考核评价体系驱动而来,从研究之初就未考虑实际应用需求。报告认为,建设科技创新强市,一方面须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促进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另一方面,还需注意加快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引导形成科技研发的需求导向,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发展质量,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难题,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据悉,《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于2017年首次发布,已连续发布四次。报告选取中国28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对其科技创新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评估。(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北山

Nature发布博士调查报告:大多博士是不甘心平庸的理想主义者

来源:募格学术作者:晨星新年伊始,读博读硕的科研打工人们似乎又迎来一个轮回:测体温、扫健康码、戴口罩、做检测,冬季里新一波疫情再度紧张,校园再度重新封闭。套用2020年最流行文学“凡尔赛体”的模式说法就是:一个喜大普奔的消息,今年大家一开年就有笔额外的小收入。这个消息的真相是,本着“省钱就是赚钱”的原理,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家有理由减少各种必要以及不必要的活动,可以省点路费、交际费了,虽然可能会因为不能赴约相亲会导致损失个把未来的另一半。2020一过,整个2010年代就距离我们开始越来越远,这几年读博读研的生活真是让我们如此刺激澎湃又感慨万千,大家的生活如同一场轮回。照道理,读书都读到博士的人,都是很有主见且智商不低的人了,想做的可以义无反顾地努力奋斗,不想做的就毫不犹豫地放弃付出,但很多事情就像枷锁一样,套在大家的头上。Nature曾在2019年发布了第五次全球博士调查报告,在2021年的我们一样可以照着报告毫无违和感地对号入座。这次博士生生态状态调查是Nature与伦敦一家市场研究公司Shift Learning合作完成的。这次调查有史以来首次以四种语言(西班牙语、汉语、法语和葡萄牙语)以及英语进行,以增加国际参与。超过三分之一(36%)的受访者来自欧洲,28%来自亚洲,27%来自北美或中美洲,9%来自非洲、南美和澳大拉西亚。在6800多份问卷中,约有700份来自中国博士生的回复。在这些在读博士的匿名答卷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问卷答案,比如以下这个很典型的问题。自从你开始攻读博士学位以来,有什么事情让你担心吗?全球的博士问卷的整个答案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如果分区域统计,那么在不同地理单元读博的博士生担心的关注点即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的。非洲:获得资助的困难,读博时的财政担忧,不能按时完成学业,所在国家的局势不佳。澳大拉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邻近的太平洋岛屿):学术界研究工作的职位数量,不确定性关于职业前景,保持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亚洲: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读博期间经济压力的担忧,博士学位价值的不确定性,对家庭、家人的支持不足,没有尽到照顾责任。欧洲:与导师关系不佳的影响,维持工作-生活平衡,关注心理健康,冒名顶替综合症(意思是由于自我怀疑和缺乏自信而感觉自己像个冒牌货)。北美或中美洲:冒名顶替综合征,高校教师的职位。南美洲:职业前景的不确定性,高校的教师及科研岗位工作的数量。除了以上的这些问卷中的固定选项,意犹未尽的被调查的在读博士们也在“其他“选项中倾述了自己从攻读博士学位开始最焦虑的问题。最常见的问题是论文发表的压力(10%),缺乏导师的支持、指导(7%)、财务压力(7%)以及科研项目的进度和质量(7%),博士生果然就是博士生,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学业问题。那700份来自中国的博士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非常有代表性,其中答案的大部分和日常学业有关系,也是大家普遍担心的。比如:”导师什么都不懂,需要非常刻苦努力的自学“、”博士选题不明确,研究得不到支持,无法完成学业“、”科研没有进展“、“担心不能顺利发表相对质量高的文章来证明自己和对社会的价值”、“学校对于博士毕业论文发表的相关要求,指定级别的期刊,相关期刊数量不足并且存在较长的排队发表时间,并需要支付昂贵的版面费”、“在PHD的研究方向以后是否还会是热门方向以及导师的毕业要求有点高“、“担心自己的价值不够得到别人的青睐;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驾驭课题”、“导师卡着不让毕业”、“担心其他学者抢先发表相同的发现”、“导师对自己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毫不上心,而且热衷于企业合作而不是科学探究”、“付出代价后没有结果”、“大量的实验工作而没有理想的实验结果““担心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导师无法给予学术和实验环境的帮助”、“期刊论文成果产出达不到预期”、“花了很多时间也发不了顶尖杂志”……处于问卷第二位的答案和个人情感或家庭有关。仍然是母胎单身者会回答“感情没有放时间“、“没有对象”、“能否在攻读博士期间,找到心仪的另一半”、”担心读博士影响婚姻质量“、“错过最佳婚育年龄” 、“没有机会找到合适的伴侣”、“恋爱问题”、“找不到对象”、“社交圈窄,找配偶难“、”女性生育年龄,博士毕业将近30le“、”婚恋、单身问题不好解决。“、”找不到对象”、”成家的问题”、“怕毕业以后嫁不出去“、”是否能够找到自己人生伴侣“、”担心实验试剂毒性影响生育” ……那些结束了单身者们也是不快乐的,因为成了家就有了更多的牵挂,诸如”结婚,因为住在学校宿舍里结婚不方便,在外面租不起房,但是时间飞逝,我越来越老了“、”配偶异地问题“、”为了能早点毕业,完全顾不了孩子的教育“……有的同学担心是自己的身体,如“脱发“、”脱发影响形象(脱发导致脱单更加困难)“、“个人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身体健康(腰椎、颈椎、视力等)”、” 担心长期熬夜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影响”、“工作压力导致的个人健康问题” ……中国博士们和全世界博士们都一样,其中很多人非常担心的是就业,特别博士生毕业后一般没有多少工作经验,而年龄又偏大,如“毕业后的年龄对找工作的影响“、“找工作的薪资和学位不成正比”、“学制太长,导致很大年纪才能找工作”、“担心领域太窄,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生物行业将来就业问题,包括地域性差异等“、”因年龄偏大毕业后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许多的高校招聘时会有年龄的限制,而且优先考虑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求职者,这对于在国内完成学业的博士带来很大的竞争劣势“……还有答案有关父母与原生家庭“家庭期待与实际落差“、”家人年纪大了,不能及时照顾”、“父母老去,年华已逝,毫无建树” ……有的答案干脆对自己选择读博产生了怀疑,如“担心读博这一步做错了选择,浪费了光阴“、”年龄增大,同龄人都开始挣钱养家了,但自己依旧在温饱线上挣扎“、”当下环境,能力不能决定自身的价值,决定自己价值的是经历“、”读博能不能提升我的科学研究技能“、”攻读PhD期间的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收入远低于同龄人,生活质量差;做课题缺乏自由度,成为廉价劳动力” ……继续回到整个全球视野,应该说Nature第五次大调查还是非常准确地提取到世界在读博士生们的生存状态。对于“总的来说,根据你目前的博士经验,你如何描述学术体系?“这个问题,只有23%的博士生们认为是好的,大部分人持消极态度。学术体系最底层的科研民工们因为“论文要么发表或要么灭亡”的心态而压力重重。一些学者为了只关注论文发表和短平快的结果而忽视了科学研究的完整性,对此,博士生们也在这种环境中也深有体会。以下是在调查中不满足于仅仅做选择选项的博士生的畅所欲言:博士生一:“学术体系并不总是有助于博士生的生存状态。博士学生非常依赖他们的导师,这意味着一个好的与你的导师的关系是一个愉快的博士经历的必要条件。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很好的师生关系,但我看到了很多例子不是这样的。”博士生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PI。一个好的导师要么能让你快乐或者毁掉你的生活/事业。”博士生三:“学术体系需要彻底改革。”博士生四:“人们压力很大,许多人似乎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工作时间长,工作效率高,压力很大。论文发表的压力似乎导致了更加浮躁的科研。博士生五:“大家关注点是怎么能发表更多的论文,而不是真正做好做精做透本专业本方向的科研工作。有太多的博士生骄傲于自己论文发表的数量。这个数字决定了你将获得哪些补助金或奖学金,以及毕业后你将得到的职位。对于那些在博士生生涯中没有取得论文发表数量上胜利的学生,只用2-3年时间就可以使他们受到了学术上的伤害。”你对你的博士生经历满意吗?虽然理想比现实丰满,但全球的博士们对未来还是充满了信心。Nature的第五次博士国际大调查结果显示,74%的受访者对自己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定表示满意;71%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博士经历感到满意,与满意度密切相关的因素包括与导师/PI(principalinvestigator,项目负责人)的关系、论文的数量、科研工作时间、导师的指导。有24%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有机会重新开始,他们会重新选择导师/PI,而有8%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时光倒流,ta将根本不会再选择攻读博士学位。从以上这些调查数据来看,大家虽然平时怨声载道,实际内心还是对读博很认同,对博士毕业后憧憬着很多美好的想象。不过要出成果,还是需要努力工作的,这个工作的努力程度直接与自己的科研所花费的时间有关。2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在科研上花费41-50小时,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每周花费51-60小时。在每周花费41小时以上攻读博士学位的受访者中,有85%的对自己的工作时间不满意(结合很多人发出活动空间狭窄、没空找另一半、家人照顾不周的抱怨,这个抱怨应该不是嫌弃自己不够努力,在实验室里待的时间太短了)。36%的受访者曾因焦虑或抑郁寻求帮助。4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所在的大学有长时间进行科研工作的文化,“996“的福报还没出校门就有了。对于大多数普通博士生来说,读博是为了在毕业后能找个好工作。有56%的受访者将学术界列为完成博士学位后最有可能从事的行业。所以,博士生毕业计划最受欢迎的职业道路是在学术界从事科研,其次是工业界从事研究。最不受欢迎的职业选择是与自己专业无关、与研究无关的工作。而且大家普遍对能找到个好工作还是充满信心的,有67%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博士学位将大大改善他们的工作前景,让他们在职场上占有学历的优势。几乎一半的受访者(46%)认为,他们将在完成博士学位后的头两年内就能找到一个稳定的最好是终身的职位。那么,好了,最后看一下初心,大家认为读博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答案是这样的:咱们博士生还是棒棒的,我们读博主要还是为了科研和学术,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大多是不甘心平庸的理想主义者。这就是读博生活,处处有遗憾,然而处处又有希望。读博本身是一种充满了遗憾和选择成本的过程,幸亏还有未来的希望在安慰着我们。青春在悄悄逝去,论文还没有发表,毕业仍遥遥无期,我们有很多遗憾甚至焦虑,但我们并不能悲观,为了我们的责任。面对着2021年的新年日历,我谨祝贺读者朋友们:无论如何,无论我们读不读博,生活都在继续,新冠病毒离我们远远的,大家新年快乐!

介而离山

美国立卫生研究院发布关于“外国影响美国科研”调查报告 外交部回应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司坤】2020年7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以下为部分内容。问: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发布了一份关于“外国影响美国科研”调查的阶段性成果报告。报告显示,NIH调查的189名科学家中只有7名(4%)存在潜在的知识产权问题,且尚未经法庭检验达到判罪标准。NIH院长并呼吁美方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和对话,而不是制造“有毒”的科研环境。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一段时间以来,美方一些人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罗织所谓“窃取知识产权”等莫须有罪名,诬蔑抹黑中国在美科技人员、留学生。中方已多次就此表明严正立场。现在既然有关调查结果已经发布,我们不知道美方对这个调查结果该作何评论?全球化时代,人才跨国流动,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技术和经济的进步。希望美方听取美科技界人士理性客观意见,尊重事实,顺应国际科技合作的普遍规律和时代潮流,多做有利于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关注中国经济网官方微信(名称:中国经济网,id:ourcecn)来源:环球网

三空

美国立卫生研究院发布“外国影响美国科研”调查报告 外交部回应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司坤】2020年7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以下为部分内容。资料图问: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发布了一份关于“外国影响美国科研”调查的阶段性成果报告。报告显示,NIH调查的189名科学家中只有7名(4%)存在潜在的知识产权问题,且尚未经法庭检验达到判罪标准。NIH院长并呼吁美方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和对话,而不是制造“有毒”的科研环境。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一段时间以来,美方一些人泛化国家安全概念,罗织所谓“窃取知识产权”等莫须有罪名,诬蔑抹黑中国在美科技人员、留学生。中方已多次就此表明严正立场。现在既然有关调查结果已经发布,我们不知道美方对这个调查结果该作何评论?全球化时代,人才跨国流动,推动了全球范围内技术和经济的进步。希望美方听取美科技界人士理性客观意见,尊重事实,顺应国际科技合作的普遍规律和时代潮流,多做有利于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事,而不是相反。

利维坦

浦江创新论坛发布《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调查报告》

来源:证券时报2020浦江创新论坛10月22日起在上海举行。证券时报记者在成果发布会上获悉,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自2018年起与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Nature)开展合作,推出了“理想之城”系列知识产品,并于当日发布《2020“理想之城”——面向2035年的全球科技创新城市调查报告》。据介绍,本期报告面向支持新一轮中长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需求,基于对700多名全球一线科学家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科学家在全球主要城市之间流动集聚的宏观趋势,对未来5到15年间重大的科技突破点和这些突破可能涌现的城市进行了预测,并展望了科技创新与城市发展的未来关系。中美欧国际大循环及北上深活跃内循环为分析全球科学家在城市之间迁移和流动的规律,根据受调查科学家当前所在城市、5年前所在城市和未来5年计划或期望迁往的城市信息,绘制了全球科学家流动趋势候鸟图,以体现科学家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流动和集聚情况。报告认为,全球科学家呈现向中心城市汇聚流动的显著趋势。当前分布在全球20大中心城市的受调查科学家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在过去5年中从其他地区迁移到这些城市的。今后5年中,绝大多数受调查科学家仍计划在20大中心城市工作发展。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目前仍是全球科学家汇聚的主要目标。在现居纽约的科学家中,约有四分之三是过去5年中来到纽约的,其中大多数是来自全球其他科技中心城市。伦敦、巴黎、东京、香港等城市也呈现类似的人才集聚特征,体现了这些城市在全球科技人才网络中位于较高层级地位。相对而言,北京、上海、深圳以及孟买等新兴国家科技中心城市则集聚了大量来自中心城市以外地区的科学家。中国城市与国际城市之间科学家双向流动的趋势显著增强,“中-美-欧”科技人才三角迁徙模式凸显。在过去5年中,北京、上海、深圳和欧美发达国家城市之间已经形成了科学家双向流动的关系。现居欧美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科学家中,有7.7%是过去5年由北上深迁往;现居北上深的科学家中,有3.9%是过去5年由欧美发达国家中心城市迁来。未来5年,中国城市与欧美城市之间的科学家流动趋势将进一步加强,且更加趋于双向平衡。现居北上深的科学家中,未来五年计划或考虑向欧美发达国家中心城市流动的比例为15.1%。而现居欧美发达国家中心城市的科学家中,未来五年计划或考虑向北上深流动的比例为11.7%。未来中国、美国和欧洲作为全球科技三极的趋势将更加明显,中美、中欧和欧美将成为世界范围内科学家流动的三大主轴。北京、上海和深圳之间的内部人才交流频繁而密切,形成了高效的人才“内循环”。未来5年中,现居北上深的科学家计划或考虑向其他两座城市流动的比例分别为30.3%、30.8%和29.3%,体现了北上深之间高度活跃的科技人才环流。相比较,美国纽约、波士顿和旧金山三城科学家未来5年内部流动比例平均为11.8%,而欧洲伦敦、巴黎和柏林三城科学家未来5年内部流动比例平均为10.2%。在中国内地城市中,上海显示了最强的科学家国际流动性趋势。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在现居海外城市的全球受调查科学家中,未来5年中计划或考虑来上海发展的比例为4.2%,北京该比例为3.6%,深圳为2.2%。现居上海的受调查科学家中,未来5年中计划或考虑向海外城市流动发展的比例为30.0%,北京该比例为24.7%,深圳为31.0%。脑科学等前沿领域有望迎来突破本次调查中全球科学家对未来5年、10年和15年中,可能引领世界创新热点的关键科技进行了预测,凝练形成了2025年、2030年和2035年的全球10大热点科技清单。在科学家们预测中,既有贯穿整个未来15年的重要科技如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和创新药物等,也有随着时间推进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出现颠覆性变革的科技领域。记者了解到,如科学家们预期:人们对大脑的了解在2025年之后将达到全新水平,并在2030年后引发人类思维认知领域的重要飞跃;未来10年间癌症有可能被攻克,而未来15年间修复人体失效器官和逆转衰老将成为可能;在2035年之前,核聚变能源和宇宙空间开发也将由梦想走向现实。而在最近5年之内,基因编辑、自动驾驶、大数据服务、氢能源和高效太阳能等重要前沿科技发展将直接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北上深排名全球城市科技创新期望值前三位根据全球科学家对本人所在研究领域内未来15年内最有可能率先涌现重大创新突破的城市预测结果,中国城市的科技创新前景受到全球科学家普遍看好,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别以13.64%、11.65%和11.08%的支持比例排名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突破未来期望值前三位。期望排名4-10位的城市分别是旧金山、波士顿、纽约、东京、新加坡、伦敦和洛杉矶。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多数受调查科学家认为北京在工程技术、物理、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三个领域最有可能引领未来15年的全球科技创新前沿,而上海在化学、医学领域的创新前景受到最多的全球科学家看好。相对而言,全球科学家们认为生命科学和跨学科领域是北京科技创新竞争力的较薄弱环节,而上海在物理和跨学科领域竞争力较弱。围绕科技前沿热点技术的中美城市竞争凸显,北上深分别在不同领域形成创新竞争力长板优势。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前沿热点技术领域将呈现中美城市全方位竞争的格局。其中,北京在各领域上的竞争力较为全面,特别是在基因、量子等偏基础研究方面优势较明显。上海主要在生命健康相关的创新药物、脑科学和基因工程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竞争优势。而深圳在人工智能、6G通信和智慧城市领域竞争力格外突出。京沪将成为世界顶尖学者主要集聚地在关于哪些城市在未来15年中能够为全球最高水平的科学家提供最好的科研平台和创新环境的调查中,北京和上海在全体受调查科学家中的支持率排在前两位,之后3-10位依次是纽约、波士顿、旧金山、深圳、新加坡、伦敦、东京和洛杉矶。其中,北京最受基础学科科学家青睐,物理、化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领域科学家支持率均排名第一,上海则获得了工程技术领域的科学家支持率排名首位。值得注意的是在医学和跨学科领域,中国城市的科学家支持率排名较低,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城市在这些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平台机构仍相对不足,领域创新环境对世界顶尖学者的吸引力偏弱。在关于哪些城市在未来15年中能够为全球富有潜力的年轻科研人员提供最优发展机会和条件的调查中,中国城市处于领先位置。其中深圳以最高的支持率成为最受全球科学家认可的未来青年创新之城,其次是上海,北京支持率处于第三位。排名4-10位分别是纽约、新加坡、旧金山、波士顿、东京、伦敦和洛杉矶。中国城市能够为青年科学家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多元的发展平台和力度较大的支持,在未来15年中将有可能形成对全球年轻科技人才的集聚趋势。在关于哪些城市在未来15年中最可能涌现高科技创新创业和高成长性新兴企业的调查中,中国城市北京、上海和深圳依次占据了前三位,拥有“硅谷”的旧金山和拥有“硅巷”的纽约排在4、5位,排名6-10位的分别是波士顿、新加坡、东京、伦敦和特拉维夫。这一调查结果可以体现全球科学家对于未来全球创新经济发展和集聚趋势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科学家们对于城市创新创业环境的评价。未来科技活动将集中于超级城市未来的全球科技创新活动将呈现以超级城市为支柱的多中心国际化网络形态。关于未来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和集聚形态的演变趋势,调查结果显示,科学家们认为随着全球科技创新一体化进程和信息时代的发展,未来科技创新会向更具有要素集聚、人员流动优势的全球城市加快集聚,同时全球范围内多方式、多形态的科技无界交流、合作也会更加频繁,紧密。超级城市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支柱地位将更加凸显,多中心节点的全球创新网络形态将会更加清晰。特别是在工程技术、跨学科领域、生命科学和医学等领域,超级城市对于科学家的吸引力更加显著。科技创新将帮助塑造更加健康、幸福、绿色、安全的未来城市。关于未来15年中科技创新将在哪些方面对城市带来显著的利益和进步,全球受调查科学家认为在改善市民健康和老龄化关怀方面科技能够作出最大贡献。其他科技能作出重要贡献的领域还包括提升市民生活便利性和舒适度、防范自然灾害和传染病、促进交通安全通畅、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公共安全和反恐,以及提供经济增长新动力等方面。其中,来自中国城市的科学家们认为,未来15年中科技对城市的各方面贡献按重要程度排序前五位依次是:交通顺畅、生活便利、健康医疗、生态环境、防灾防疫。未来科技发展也可能对城市带来某些不确定性和风险。科学家认为,拥有不同受教育机会、不同知识和不同资源的群体发展机会不平等问题最值得城市引起重视。隐私、安全和社会割裂等问题也值得高度关注。城市应成为支持创新的主导者研究团队请受调查的全球科学家提出他们对于城市未来15年中支持科技发展和完善创新治理的主要期望与需求,以作为对城市管理者的重要建议。调查结果显示:全球科学家最为期望的是城市为促进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投资和支持,城市对于科技研发项目加大投入、对科技创业和中小企业加强支持和对于科研机构、大学加强支持分别排在科学家建议的前三位。此外,城市所能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的支持和保障受到了众多科学家的特殊关注。科学家们关注较多的其他问题还有城市对于顶尖科学家的尊重和优待、城市规划中的科技基础设施和创新空间建设、城市的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等。对于城市地方政府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和举措,全球科学家心目中最有效的政策是支持本地大学、科研机构与经济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其次是大力引进集聚科技人才和引导支持本地企业投资研发。科学家们建议的其他有效政策举措还包括城市政府加大力度创建和支持各类公立、民办科研机构,支持鼓励高技术新兴产业领域投资,以及通过政府采购支持包含新技术的产品和服务落地应用等。(朱凯)

神人

浅析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与写作要点

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是为反映对实践所做的某项研究工作而写作的调查报告,是一种用调查报告的内容与形式来写作的理论文章。为规范写好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医刊汇编译对其文体特点和写作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在文体上,一方面要注重研究带普遍性的、宏观的、事全局的问题。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不是用来解决具体的微观问题,而是注目于研究带普遍性的、宏观、事关全局的问题。这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抓住战略性问题进行调研,探讨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路子;二是抓住综合性问题进行调研,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内在联系;三是抓住政策性问题进行调研,指出问题的实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另一方面要把写作的侧重点放在建立起具有一定内涵的思想理论体系上。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强调以科学的理论分析解决实际斗争中的某一个问题,既立足于实际,又把实际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种理论的透视要求由事物的现象而深入去把握其实质,要求一层深入一层地展示事物的内在联系,要求以一定的理论对事物的现象及本质进行科学分析,这一切的最后结果就是建立起具有一定内涵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写作上,首先要抓住“研究”这个关键环节,求出解决现实社会生活问题的概括性结论。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是一种科研成果,作为科研成果,最主要的是要求得出所要解决的现实社会生活问题的概括性结论,而研究是求得这种概括性结论的关键环节。这种研究要求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即现实社会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确定的研究对象,即深入调查所获得的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有科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传统的或最新的研究方法。其次,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的写作思路就是以自己的独特性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谓“提出问题”,就是要明确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个矛盾。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提出的问题,通常是带有普遍性的宏观问题。所谓“分析问题”,就是分析事物的矛盾。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的分析主要是在矛盾的现状与表现中,寻找决定事物性质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分析事物的各种联系。所谓“解决问题”,就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常要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对策、建议、办法。第三,要突现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概括的内核。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不同于一般的调查报告,这主要是它有着理论文章的内核。它不强调感性的、实际的、具体的情况、事物、经验、原因、结果,不把目标放在对现实问题的具体反映与解决上,而着眼于对研究对象进行理论概括,把目标放在建立起具有一定内涵的思想理论体系上,这个体系包括:作为指导的思想理论;解决问题的科学思路;带普遍性的规律;可操作方案,等等。综上所述,工作研究型调查报告的文体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突出的理论性上,而抓住关键、讲究思路、突现内核就是写好作研究型调查报告的主要规律。

归则下之

中国科研和自然保护机构发布雪豹调查报告

19家科研机构、环保组织共同发布《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报告。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袁全)10月23日是世界雪豹日。当日,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19家科研和民间自然保护机构在京联合发布报告,呼吁加强对雪豹的调查和保护。这份名为《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现状2018》的报告指出,中国的雪豹数量调查覆盖面积仅占雪豹栖息地的1.7%,距离20%的调查目标相差甚远,但与世界调查的平均水平2%差距不大。其中,最大的调查空缺在青藏高原南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天山的西部地区,报告建议优先加大对于空白区域的调查。报告还识别了中国雪豹的主要威胁,并分省进行威胁优先级排序。基层保护部门能力欠缺、气候变化以及社区保护动力不足成为评分最高的三大威胁。尽管各省、自治区情况不同,但相似之处是各地的雪豹保护工作者都不认为对雪豹的直接猎杀是目前最严重的威胁,说明中国的雪豹保护工作有非常良好的大环境。报告认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集中在如何加大资金、人力投入提升保护区能力建设、扩大民间力量参与、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报告发布会现场请专家、志愿者为雪豹保护建言献策。报告还对未来五年的雪豹保护提出了建议,包括完成全国20%雪豹栖息地调查;建立7个重点保护地的巡护监测管理系统;建设5个社区保护示范地;完成5个重点省区的雪豹景观保护规划;加强“中国雪豹网络”建设等。此次报告主要基于1980至2018年间发表的、以中国境内雪豹为研究对象的57篇中英文文献资料。从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间,中国政府在雪豹保护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同时,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民间保护组织参与到雪豹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知名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北京大学教授吕植表示,这份报告是由工作在雪豹保护一线的研究员、志愿者收集和汇总已有信息联合完成,尽管有不完善之处,但基本反映了中国雪豹调查与保护的现状。同时,报告也是国内多个雪豹保护机构合作实践的一大成果,值得肯定和鼓励。雪豹,大型猫科动物之一,是亚洲高寒山地的顶级捕食动物,于1989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球雪豹60%的栖息地位于中国。但由于其栖息地偏远,雪豹种群数量等基础数据缺乏成为全世界雪豹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图片均由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提供)

弟子记之

华科的奇思妙想——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调查报告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23日讯(首席记者杨佳峰 通讯员王潇潇)“当时已经弹尽粮绝,账上只有3000元,团队都快散了。”9月初,在华中科技大学生科院一间逼仄的办公室,从事人工智能生物学研究的80后博导薛宇指挥几个年轻人正干得起劲,他说现在离自己的科研目标越来越近了。但4年前,这个科研项目差点夭折。当时他申报科研项目失利,遭遇资金困扰,潦倒之际幸运地入围学校一个神秘团队——学术前沿青年团队,一下子获得300万元科研资金的支持。薛宇坦言,自己没留过学,之所以幸运入围,应该是校方认可他们的科研潜力。“健康大数据”团队郭安源、薛宇、宁康团队(自左至右)。记者杨佳峰 摄“没有硬性规定要发表论文,就是给一笔钱让大伙安心做研究。”入围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薛宇科研项目很快获得生机,与团队骨干郭安源和宁康两位教授密切合作,继续开发新型人工智能技术,期待实现“健康大数据”的目标。“现在300万经费完全可以自主,把当年没钱时采用的实验替代品都进行了淘汰,研究更注重长远而不是眼前。”薛宇将“健康大数据”推出的时间设定在2020年12月31日。“建成后,未来可准确预测肿瘤等重要疾病的分子标志物,还可发现新的药物作用靶标。”薛宇说,目前他们正在建设人工智能生物学中心,已经建立一个超算中心和一个实验验证平台,未来基于人工智能生物学技术的健康大数据解析,能够高效整合传统临床医学数据和基因分子数据,实现癌症的早期和个性化诊疗。这里科研不考核论文“超快激光团队”黎敏、兰鹏飞、周月明(从左至右)。记者李子云 摄何为学术前沿青年团队?“不考核论文、不计成败、人均经费百万。”出生于1983年的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博导兰鹏飞与薛宇同时进入第二批学术前沿青年团队,作为“超快光学团队”队长的他这样向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描述这种此前没有过的科研团队模式。因为隔三差五开科研会,鼓励奇思妙想、天马行空,圈里圈外都私下把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称为“奇思妙想团队”。兰鹏飞经常和团队两位80后教授周月明、黎敏一起在超快光学实验室工作到深夜,但每周在科技楼5楼学术讨论室举行的“神仙会”依然雷打不动。“现在我们不仅仅是满足能给电子拍照,还要多尝试用激光操控电子的速度。”9月11日晚8时,团队三人围着小圆桌边喝咖啡边讨论,兰鹏飞说,目前集成电路上都是电子传输,速度已经达到极限,若用激光操控电子进行传输,速度可以快6个数量级,达到当下电子传输速度的100万倍。未来运用到芯片技术上,将使芯片达到惊人的速度。“实验还有很多路要走,但前景很诱人。”周月明、黎敏非常赞同队长兰鹏飞描绘的前景,这让大伙都很兴奋。兰鹏飞说,团队三人都来自光学专业,组建之初他便考虑到了学科交叉、专业特长等,所以每周一次的碰头会总有各种奇思妙想。比薛宇团队更阔气的兰鹏飞团队除了获得学术前沿青年团队300万元资金支持外,还申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经费,使“超快光学团队”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用他的话说不仅“不差钱”,“怎么用都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按相关管理规定,校方对入选团队免除年度考核和聘期科研目标任务考核,资助周期内不进行年度考核和中期检查,倡导以学术兴趣为动力,关注长远目标、瞄准学术前沿,进行潜心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新亮在给第三批学术前沿青年团队授牌时直言,入选团队要破除“唯论文”的思维,立足国家发展需求,解决“卡脖子”核心技术。薛宇教授说很感激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给他提供的平台。记者杨佳峰 摄不进行考核会不会拿钱不干活或者偷懒?“这绝不可能,大家比拼异常激烈。”薛宇拿出校方颁发的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金色牌匾说,43个团队都在竞争。就拿华科生科院来说,除了他们团队外,还有张贤钦教授团队的“先天性遗传病分子研究”和马聪教授团队的“脑科学研究”,他们都是奇思妙想团队,前者尝试用分子技术来判断先天性遗传疾病,后者试图解密学习记忆中神经细胞是如何传输的。“三个团队都是80后主导,研究领域相隔很近,有种你追我赶的劲头,不要说偷懒,连打盹都觉得浪费时间。”跨专业组团攻坚华中科技大学生命与科学学院教授、博导薛宇及其团队。记者胡冬冬 通讯员高翔 摄不考核科研、不计成败、每周开“神仙会”——自2015年12月开始,华中科技大学先后组建了43支这样的学术前沿青年团队,每支团队经费300万元,由三人组成,绝大部分是80后。由此,129名年轻学者分布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围猎世界科技前沿。记者看到了这份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支持计划管理实施办法》的校方文件。文件中规定,团队固定成员(含团队负责人)原则上不超过三人且具备合理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鼓励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组建团队。“43支团队,基本上都是跨专业,这是团队基本特点。”薛宇将分子医学整合到传统医学项目中来,离不开团队成员郭安源、宁康的支持,三个人的研究方向互补而不重叠。“重叠就会内部竞争而影响效率。”薛宇说,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如同一条流水线,三个人分别位于不同的工位上。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导吕京涛。记者胡冬冬 通讯员高翔 摄“我们年龄相仿,志趣相投。”在“超快光学团队”隔壁办公室,从事分子电子学研究的吕京涛教授牵头组建了“单分子输运团队”,同样为第二批学术前沿青年团队之一,三位80后中吕京涛年龄稍长。他说,他和团队成员高锦华是一个办公室的伙伴,与吴梦昊的研究方向又很接近,组建团队顺理成章。但是三个人分工很明确:“吴梦昊擅长做计算,高锦华注重理论研究,我则两边都能兼顾下,自然就当了队长。”吕京涛团队的研究方向为:纳米分子结构中的量子输运与统计。这一方向的最终目的是,用单个的分子构建电子元器件,提升器件的集成密度,为相关的实验工作提供基础理论的支持。团队与北京大学研究小组合作,在《科学》发表了在单分子尺度表征水与食盐间氢键相互作用强弱的研究,获得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以分子为单位制备器件,很有难度,唯有不断尝试。”每逢周末开讨论会,吕京涛就给大家打气鼓劲。9月12日中午,三人又聚首在科技楼“奇思妙想”。他说,目前基于硅的光电子器件,如晶体芯片会越来越小,总有个极限,到了极限会怎么发展?用单个的分子来做器件,从最小结构出发来构建电子器件,是一种设想。讨论中,高锦华提出用量子力学原理研究单分子的能量和电荷输运。“假若理论成立,前景很广阔,可以大大提高现在的集成电路,包括手机和电脑的运算速度。”建模、计算、理论——方向确定后,吕京涛主抓建模,吴梦昊进行计算,高锦华则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吕京涛说,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宗旨是不计成败,紧盯科技前沿,这给了他们充裕的时间。此刻,一江之隔的华中科技大学脑研究所也集聚了以朱铃强教授为首的三位年轻人,进行他们每周一次的学术讨论。朱铃强(中)和他的“脑功能研究团队”每周要开一次学术讨论。记者杨佳峰 摄2015年底,从耶鲁大学读完博士后的朱铃强教授组建了华科第一批学术前沿青年团队之一的“脑功能研究”三人团,重点关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等。朱铃强从事神经环路、功能调控等研究,相对宏观;团队成员张斌教授从事的是分子神经生物调控研究,另一名成员刘丹则专注于基因遗传与表观遗传的研究。不同专业的学者组团能成事?朱铃强告诉记者,对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只有不到10%属于遗传,90%以上属于散发,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环境关系密切,刘丹恰恰擅长非遗传信息的改变——表观遗传的调控,而该病涉及的分子神经调控则是张斌教授的强项。“不同专业更容易产生奇思妙想。”朱铃强团队每周的学术讨论也安排在周末,他透露,国外的科学家们一样也在奇思妙想。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雷格·C.梅洛(Craig C. Mello)为首的科学家正积极推进对各种疾病的核酸(RNA和DNA)疗法。在国外同行的启发下,朱铃强团队的思路是,用基于病毒示踪的新技术,找出若干与阿尔兹海默症发病密切相关的新大脑神经环路,并深入研究各种非编码RNA在其中的核心作用。朱铃强团队成立以来,在表观遗传的调整和神经环路调控两个科研方向上都取得不俗成绩,先后发表SCI论文22篇,还做出了一个名为“透脑多肽”的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发明专利,尤其是《小RNA124-介导阿尔兹海默症突触环路损伤》的论文,《生物精神病学杂志》在发表时作为当期亮点进行了推介。“这些成果有不少都是团队聊出来的,一个人很难完成,尤其是每周的思想碰撞,总会有不少奇思妙想。”放开手脚避免繁文缛节从《爱因斯坦传》《费曼传》《霍金传》再到《杨振宁传》,85岁的科普传记作家杨建邺教授写了30多本科学家传记,他看好“奇思妙想团队”。“没有好奇心就不能搞科研,科学的东西是以前没有过的、未知的、不被认同的。搞科学必须有强大的好奇心,敢于奇思妙想,并非轻松就能得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教授能碰出什么样的火花?”2015年12月,首批9支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在华科授牌成立时,校内不少教授很期待这种新模式带来的变化,但也担心压力太大反而效果不好。2017年,校方出台新版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管理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创造鼓励创新、尊重规律、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资助周期内不进行年度考核和中期检查,倡导以学术兴趣为动力,关注长远目标、瞄准学术前沿进行潜心研究。在连日探访中,记者也感觉到了这些团队的压力。有团队负责人觉得还没有拿得出手的成果,不好意思接受采访。但大家都对这种潜心研究的学术环境倍感珍惜,认为这才是他们最大的“福利”。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导兰鹏飞。记者胡冬冬 通讯员高翔 摄兰鹏飞不仅从自己团队吸收力量,还跳出小圈子将触角伸向更大的空间。兰鹏飞团队主动联手吕京涛团队,在校内举办了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前沿探索论坛,两个团队组织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校30多位教授参加的光电子前沿探索论坛,吸引了数百名在校生参与。兰鹏飞回忆,当时他代表团队作了《激光测量分子的轨道与动力学》报告,不少人还提了建议,对科研的帮助很大。截至今年7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前沿探索论坛已举办57期,全部由团队轮流坐庄举办,每期团队都能邀请到各自领域内的顶级学者参会,论坛已成为43支“奇思妙想团队”的磨刀石。说是不计成败,但大家依然很努力。兰鹏飞介绍,在“超快光学团队”的引领下,超快实验室仅2017年便发表了39篇SCI论文,而且第一作者全部是学生。一批80后、90后快速成长,工作起来都很拼,不少人已经走在光学领域的国际前沿。“学术前沿青年团队最大的好处是五年不考核,可以潜下心来研究自己的课题,这对于一个科技工作者尤为重要。而过去,每年的考核和报表要花一个月时间应付。”吕京涛教授把学术前沿青年团队这项另类“福利”看得很重——良好的条件和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一心一意紧盯学术前沿。“没有繁文缛节捆住手脚,才有更多的精力搞科研。”吕京涛坦言,过去每年都有科研、教学、思政等三方面考核,现在没有了科研考核。过去为了应付科研考核,往往急功近利,实际上,很多科研都需要沉下去多年,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成果。科研不追求急功近利一位69公斤体重的成人,日常活动能量的平均功率在100瓦以上,只需收集其中1%,就可能满足人体所携带的便携式电子器件的能量需求。那么,如何收集人体这种能量呢?水系热化学电池被认为是一种低成本、易放大的热电转换技术。据预测,热化学电池的相对卡诺循环效率若达到5%以上即有望实现商业化应用,至今仍无法跨过这一门槛。9月11日,华中科技大学微信公号刊发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周军教授团队在《科学》发表论文,揭示水系热化学电池广阔应用前景。周军教授是第二批“奇思妙想团队”负责人,周军教授团队提出利用热敏性晶体材料诱导可持续离子浓度梯度的妙想,获得了目前热化学电池领域最高相对卡诺循环效率11.1%。团队还进一步开发出热化学电池模组原型,在50摄氏度温差条件下驱动了多种商业化电子器件,并实现为智能手机充电,商业前景巨大。两年前,首批“奇思妙想团队”之一的韩宏伟教授团队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论文,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钙钛矿吸光材料,只需要简单“印刷”工艺,6个步骤就能让普通玻璃实现发电,而且阴天也能工作。该成果有望将光伏组件的峰瓦成本控制在0.5元以下,普通人可以用上最便宜的太阳能。记者梳理发现,以首批学术前沿青年团队为例,他们在9名团队负责人的带领下成果丰硕,共发表1篇《科学》论文、1篇《自然通信》(Nature Communications)论文。一批高被引论文和高被引科学家出现在“奇思妙想团队”,迸发出强劲的科研实力。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接受了长江日报采访。他说,做科研有两种,一种是自由探索,一种是有组织的创新。两种形式能否有机结合,既凭兴趣又能志同道合?这是创办“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的初衷。面对学术前沿青年团队近五年涌现的科研成果,丁烈云表示,现在有些团队科研很有成效,有些还没有成效,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不能完全以成果论英雄,前沿目标越远,时间就需要越长。或许会有很多年没有显著成果,但不要急功近利,要有顺其自然的过程,不是为追求成果而追求成果,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科学研究之路不平坦,在成功之前总有无数次失败,失败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丁烈云认为,现在的科技工作者容易受到各种学术帽子的诱惑,很是干扰。作为学术前沿青年团队,短期内很难出成果,学校给予一定的待遇,可以将目标定得更远大一些。至于能否产生好的成果,拿到一些学术大帽子,不是我们追求的初衷。“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今后几十年我国的科学技术研究,要想在世界舞台中领先而不缺位,当下就要埋下种子。”【编辑:戴容】

卖油郎

调查显示多数中国科研人员认同数据分享

施普林格·自然18日发布了一份有关中国科研人员数据管理和数据分享习惯的报告。报告显示,有93%的科研人员曾制定过数据管理计划(DMP),但频率差别很大,仅有58%的科研人员在一半或多于一半的科研项目中会制定DMP,这低于另一调查所显示的70%的全球平均水平。数据分享是指科研人员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数据,它有助于确保科研过程的透明、公开和效率。DMP是一个详细说明研究数据将如何收集、存储和分享的计划。调查表明,有36%的科研人员表示很少制定DMP。48%的科研人员表示首先期望所在研究机构为其提供相关指南和帮助。在从未制定过DMP的研究人员(占7%)中,有50%的人表示以前从未听说过DMP,40%的人表示不知道如何制定DMP。69%的受访科研人员表示“极可能”或“可能”在未来两年制定DMP,这表明对如何制定DMP展开进一步培训有望增加研究活动中经常制定DMP的科研人员的比例。受访科研人员仅有7%从未私下或公开地分享过数据。中国科研人员更普遍的是与自己的直接同事和合作者私下分享数据,而非公开分享数据。促使科研人员分享数据的两大主要原因是“推动所在领域科研进展”(46%)和“提高自己研究的可见性”(44%)。35%的人认为期刊不做要求是科研人员没有分享数据的主要原因,而“担心别人滥用我的数据”(48%)和“不确知版权和许可”(32%)是科研人员在分享数据时的主要担忧。该调查由施普林格·自然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合作完成。此次中国调查共收到在职科研人员的2202个回复,他们代表了所有主要的学科和职业发展阶段。调查的完整数据集可从Figshare平台公开获取。施普林格·自然在2017年有过一次数据分享的全球调查,世界各地有7000名科研人员参与。(记者操秀英)来源:科技日报

蠢男孩

追问韩春雨事件调查报告的四大痛点

“科学网”微信公号9月1日消息,昨天夜里,河北科技大学发布了韩春雨团队撤稿论文的调查和处理结果,千呼万唤始出来。一天不到,这条本该置顶的消息迅速被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本科暑期招生录取、教师党支部培训班等新闻覆盖,沉到下面。要知道,当年公布“一鸣惊人”好消息的时候,可是声势浩大地召开了一次新闻发布会啊!这个报告有必要如此低调吗?在我们以字句为单位对这份语焉不详的处理结果做分析时,发现了这四个大问题:1、科学问题到底是什么?2、撤回韩春雨基于论文的所得是否合规合法?3、除了韩春雨之外,其他人在这件事上的获利,又应如何追回?4、调查报告没有涉及的事件,河北科大与诺维信的合作,然后呢?1.科学问题到底是什么?原文:“认为撤稿论文已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不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按照我们的理解,发表论文的基础首先要实验是真的、数据是真的,还需要前人没有研究过,也就是说有创新性。NgAgo当然是创新成果,那么不具备重新发表的基础,问题就出在真实性上了。“未发现韩春雨团队有主观造假情况”。那么,真实的原因是什么?第三方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学术上的调查结果是什么?据此前《中国科学报》报道,针对韩春雨论文的质疑集中在论文中的第四部分结果上,即证明NgAgo能否编辑内源人类基因组。2.撤回韩春雨基于论文的所获是否合规合法?原文:“在调查过程中,韩春雨主动要求退回基于撤稿论文所获得的科研项目、绩效奖励、荣誉称号、社会任职等。有关方面按照规定已取消了韩春雨所获得的荣誉称号,终止了韩春雨团队承担的科研项目并收回了科研经费,收回了韩春雨团队所获校科研绩效奖励。个别社会任职正在按法定程序办理。”也就是说,韩春雨在论文发表之后获得的一切和这次发表牛论文完全挂钩?撤回合规合法吗?根据此前的公开报道(“校科研绩效奖励”我们尚未获得公开资料),在NgAgo论文发表后,韩春雨得到了这些:(1)河北“最美教师”(2016年8月)。按照河北省教育厅、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关于印发〈“美丽河北最美教师”评选展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称,“存在弄虚作假、失职渎职、借机牟利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撤回“最美教师”,到底是哪类行为呢?(2)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工程项目(2016年8月)这是河北省发改委批复的项目,总建筑面积2.52万平方米,包括科研用房、大型仪器设备公共用房、管理及保障用房及公用配套用房等。是否已经动工?经费如何追回?(3)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采购进口仪器设备项目(2016年8月-9月)有报道称,这次招投标存在评委故意让高价公司中标和明显围标现象而遭到竞标公司质疑。这笔已经花出去买了仪器的钱,怎么追回来?当然,上述两项可能会被认为不属于学校公告中所谓的“科研项目”。(4)任河北省科协副主席(2016年7月)——“个别社会任职正在按法定程序办理”。拭目以待吧!今天,韩春雨发布公告致歉:在国际前沿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领域,存在许多不可预知的问题。在经历了质疑、撤稿和调查之后,通过校内外同行专家的指导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深刻地认识到,撤稿论文的实验设计存在缺陷、研究过程存在着不严谨的问题,论文的发表给国内外同行学者造成了误导和人力物力的浪费。论文发表后,面对媒体和同行的质疑,未能冷静理性对待,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给社会公众带来了不必要的纷扰。对此,韩春雨表示了歉意,并对同行学者和社会的关注表达了感谢。3.除了韩春雨之外,其他人在这件事上的获利,又应如何追回?上述分析中我们看到,在2016年5月论文发表后仅仅两三个月时间,“韩春雨论文”事件就不再是韩春雨一个人的事,主角队伍不断扩大,学校、地方政府悉数登场。闹剧落幕,账要怎么算?4.调查报告没有涉及的事件,河北科大与诺维信的合作,然后呢?2017年1月19日,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与丹麦诺维信公司(Novozymes A/S)就NgAgo技术的应用与开发达成合作,并签署协议。河北科技大学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中心积极推进以Argonaute核酸酶为核心的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及其相关知识产权的转化和应用。2017年8月3日,诺维信公司回应《中国科学报》:科研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我们将继续关注包括NgAgo技术在内的,任何对我们的工作有潜在积极影响的技术发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吗?重要事件节点2016.05.02《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韩春雨团队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被媒体以“甘坐冷板凳、十年憋大招”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原型炒作,而一炮走红。2016.05.20原清华大学教授颜宁,在微博上首先提出论文结果可重复性的问题,受小范围关注。2016.05.26“未名空间”论坛上出现了“纯从科学角度分析韩春雨的文章”的帖子,认为韩春雨的论文从Ago理论上看行不通。2016.06.07韩春雨在北京参加主题为“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香山科学会议,做了会议报告。面对国内基因编辑大咖们的面对面质询,他未直接回应,并提前离会。2016.07.06《中国科学报》报道该事件。记者调查结果显示,针对韩春雨论文的质疑集中在论文中的第四部分结果上,即证明NgAgo能否编辑内源人类基因组。一名不愿具名的院士表示“不能重复不能证明作假”。2016.07.31来自澳大利亚、美国、西班牙等国的科学家陆续在其社交平台上指出,无法重复韩春雨NgAgo的基因编辑结果。2016.08.03《中国科学报》发表评论《科学结论应得到理性讨论》,针对事件进程中相关领域科学家匿名发表质疑的现象,批评“专业意见的沉默助推了此次争议变味”,而鼓励科学家公开讨论此次争议。“无论韩春雨的实验最终被证明能够或者不能重复,都是基因编辑领域的一次重大进步。前提是科学家用实验来充分论证其中的科学问题,而不是以人身攻击、恶意揣测对科学家本人开展‘口水战’。”2016.10.10由北京大学教授魏文胜组织和发起,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的13位科学家实名发布声明,“没能“重复”韩春雨的实验,呼吁有关方面组织第三方介入调查”。11月17日,实名质疑的科学家团体增加到20人。2017.05.09《自然-生物技术》杂志发布声明,韩春雨论文的调查还在继续中。2017.08.03《自然-生物技术》发表题为《是该数据说话的时候了》社论,并宣布撤回韩春雨团队于2016年5月2日发表在该期刊的论文。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