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就是以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及其客观规律的活动。教育科学研究是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基本途径。中学教育科研是指中学教育工作者为了改进中学教育工作,围绕某一主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探究教育现象本质的活动,其目的是在自己工作中研究教育现象,进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为了准确理解中学教育科研的含义,需要区分科研和教研两个概念,教研室只教学研究是教师以各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而进行的研究,而科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不仅要研究教学问题,还要研究学校德育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社会家庭中发生的教育现象,与教育相关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等。
作者|赵广立 中国科学报3月30日,公益科普活动“巾帼之美—女性科技论坛”在京举行。两位“80后”女科学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同台侃谈各自的奋斗历程。付巧妹在分享中谈到,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是“只有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并且认为做对选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承担选择失败后的结果,在过程中要尽力而为。刘颖说,自己自幼就对生命充满好奇,大学报考时更是只填报了生命科学一个志愿。但自己的“生命科学博士之路”最初并不顺利,在艰苦地坚持和付出后终于得到回报。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中国科学院院士、密码学家王小云也分享了她们的科研成长故事。该活动由中国工程院指导,腾讯院士专家工作站发起,腾讯北京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及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以下为付巧妹和刘颖的演讲实录。付巧妹为了感兴趣的事情,每天都在努力,觉得很幸福人物名片付巧妹,200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13年在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获演化遗传学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古DNA实验室主任。2019年,获首届“科学探索奖”;2021年3月,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要点提示:●回顾过去最大的感受: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自己小时候都算不上“学霸”,只在数理化上有优势。高中起变得努力,是因为“想让脑子动起来”。●曾在大学放弃保研、加入考研大军:做选择就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本科阶段积累的数理化、编程基础,在看似不相干的博士阶段发挥奇效。●无论科研和生活,每天都在努力,觉得很幸福。●不管怎样,“活在当下,把想法变成行动”。我为什么要研究古DNA?可能有很多人会说,因为这是一个很前沿的学科,所以去研究它。其实并不是,在我走上科研道路的过程里有很多不确定性。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曾面临对自己人生迷茫的阶段,比如“可能有学习的动力,但有时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学习它”等一系列的困惑。作为过来人,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回顾过去,最大的感受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才能够让你更坚定地走下去。把你的研究当作生命去热爱,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不会感觉到辛苦。即便很辛苦,你也会感觉到幸福。为什么?我想用个人的一些经历,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这些经历其实也是身为一个平凡人很平凡的经历,其中面临过很多选择、很多波折。我从这些经历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也是从现在的视角回看当时才有的一些体会。小时候,我其实都不算是“学霸”,一直属于由兴趣驱动,看起来中规中矩、但还算有一点性格的人。我在一开始也不是那种非常努力的人,但是后来因为想去做一些事情,想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便变得十分努力起来。大学时,我的专业跟现在从事的领域差别很大——本科学的是“文物保护技术”,而现在从事的是遗传学。大家可能会觉得跨度这么大,你是怎么“转型”的呢?待会儿再说。现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读高中和大学时,我曾有过很长时间的迷茫和困惑,但庆幸的是即使迷茫,也在很多专业课和基础课程上打下了“很煎熬”的功底,这些基础在后来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个阶段的一个重要想法是,要做好当下我能做的事。可能梦想离我还很遥远,但如果不把一些想法变成行动力,可能永远没办法实现梦想。可能有同学面临另一种情况: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有很多选择,比如要不要考研、要不要出国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你要清楚你面对选择的心态是怎样的?是试试看吗?选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能否承担后果。在做选择之前,要问问自己:你是否能承受选择以后的失败?是否能够尽力地去做到?是否有尽力去做的勇气和决心?我曾在大学最后时刻放弃保研、鼓起勇气考研,选择了一条在别人看来比较有挑战、有难度的路。回看这段历程,当时的我知道这条路一定能成功吗?当然不。其实当时的想法是,考不上也没关系,只要我尽力就好。这段经历里,我想传达的意思是,希望同学们能在选择的同时,学会去承担选择以后的失败。最后再分享一下在德国马普读生物遗传学博士学位的经历。当时跨专业要学习的领域属于古遗传学,主要是古DNA研究。德国的规则是先考核半年, 如果通过考核,就可以留下来读博,否则就会被淘汰,遣返回国。我心里知道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与我一直想做的“生物学”工作更相关了。从残存的考古遗迹提取出DNA,分析、研究人类的演化历史,也就是去弄清我们祖先的故事,想到这个过程就觉得很有意思,是一件让我觉得兴奋的事情。然而当时很有挑战,虽然古DNA研究还是和骨骼打交道,是属于考古学、生物学、遗传学、统计学等交叉的学科,但本质上更偏遗传。这对于仅有文物保护技术和稳定同位素背景的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组会上,团队成员们讨论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序列草图,我就好像是听天书一样,“非常痛苦”。当时的我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唯一的想法是只要尽力就好!每天问一问:我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进步了?是不是尽力而为了?如果我尽力了,什么样的结果都能接受。而这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竟然得到实验室的认可,在别人眼中“我很不错”。那一步虽然很难,但也走过来了;当走过之后还发现,每一步都没有浪费。比如我在本科读的专业,跟博士阶段的遗传学完全不相关,是不是我在本科期间的努力完全没有意义?事实上,我在本科时培养的数理化基础、编程基础,在博士阶段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那时正处在生物信息大爆炸的时候,而我恰恰就是有这种数理化、编程等的基础和一点天赋,让我在这个领域里走得相对更远一点。而且当时本科的学科,在现在追寻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时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无形中体现出交叉学科的优势。这些都是当时的我所想不到的。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不必或设限于眼前的意义,每一步努力都有其价值,在不清楚方向的时候,只要做好当下、做好自己能做到的,尽力就好。”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倾尽全力。直到现在走上科研岗位,我的心态从来没有变过。不管科研上还是生活中,每天都在努力。这个努力并不是别人告诉我“你需要变得更优秀”,所以要去努力,而是因为在努力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我很开心,我在动脑子,我觉得很幸福。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大家,不管你以后要做什么,重要的是把你的想法变成你的行动,不要让它停留在想法阶段;要有很强的执行力,才能让梦想离你更近。我们是很幸运的一代,有很多机会,但机会的同时必然伴随很多压力。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和压力,我们也可以做得非常好。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更是如此。你们会有更多的空间和平台,有更多的可能让你们去创新。在这个过程之中,可能有一些需要你们自己去考虑的坚持或问题,要你自己想清楚。不管怎样,“活在当下,把想法变成行动”。刘颖在科研的精神世界做自由国王人物名片刘颖,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2006~2011年留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3年底入职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细胞应激与稳态调控研究室主任。2019年获“科学探索奖”。要点提示:●从小对生命充满好奇,中学的实验课让我和生命科学结缘,考大学只报了“生命科学”一个志愿。●出国留学上课跟不上,每天反复听课程录音,学习到凌晨。●在实验室拿到不理想的结果,并没有特别沮丧,反而更有兴趣。●诺奖得主“捧场”获奖纪念,开始对“世界的边界才是我们的边界”有了理解。●在异国他乡领奖时唱起国歌,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作为中国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做科研最大的感受是,生命科学研究本身带来非常多的乐趣。当我被问到想要分享什么主题时,脑海中闪现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因为我希望大家一直能够保持着对宇宙,对生命最原始、最纯粹的好奇心。我们很小的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我小时候就经常会想:树叶为什么到了秋天会变黄、脱落?我也很喜欢蹲在地上去观察蚂蚁,看它们是如何发现食物、召唤同伴、把食物分成小块然后再一起排着队运回家。我觉得生命是非常神秘的,我对它们有太多的好奇。直到中学的一次实验课上,我们把一根香蕉捣碎,然后通过几个简单的实验步骤分离出香蕉的DNA。当我看到香蕉纤维状的DNA大量出现在试管时,那一刻在我的心中是非常神圣的。我想也就是在那个时刻,坚定了我学习生命科学的信念,让我和生命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只填报了生命科学作为唯一的志愿,并且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去美国留学,继续生命科学研究的深造。出国读博士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虽然申请的是全奖,但这些学校的申请费加在一起,对于工薪阶级的父母而言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我爸也提出过质疑,他觉得女孩子留在国内好好找份工作,安安稳稳结婚生子挺好的。但我知道我对科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希望能够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妈妈在当时很坚定地支持我,让我最终得以成行。飞去美国的航班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当航班夜晚降临在美国达拉斯的时候,整个城市华灯初上,我站在那里满是无助感和疏离感。刚到美国时,我在学习、生活上都很不适应,花了很久时间才适应。那时候每天一大早要去赶校车、去学校上课,下午和晚上去轮转的课题组做实验。到了晚上,还要再把白天课程的内容重复放几遍——因为老师语速非常快,上课时根本跟不上——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一直学习到凌晨。有的时候实验做晚了,就赶不上回家的最后一班校车。走过杂草丛生的荒地,自己一个人回家。所以在美国的前几年,各方面都很难。但我一直在跟自己说,我希望自己勇敢一点、努力一点,我想看看我的极限到底在哪里。在美国读博士的前两年,科研也不是很顺利,接连做了几个课题,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所以经常发生的一件事就是,到了晚上十点、十一点,我在实验室拿到一个与最初预想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但我并没觉得特别沮丧,反而感觉生命科学研究越来越有趣。它对我像是一次次的智力挑战,需要我不断去假设,然后通过设计实验、开展实验、拿到实验结果后去验证、修正假设,然后再一轮实验。在每一次等待这些实验结果的过程中,我都充满着希望。在博士二年级下半学期,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并开始寻找导致这个现象的蛋白质。由于实验材料保存时限很短,所以每当拿到材料之后都要“连轴转”完成一系列的实验。那段时间,在实验室熬通宵成为常态。所有的坚持不懈,最终都有回报。在我追寻了大概两个多月以后,我还是发现了那个蛋白质,我们的科研成果也很顺利发表了。科研教会我一件事情:不是因为有了希望你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你才会有希望。因为博士研究期间的这些成果,我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系的优秀博士生奖。到斯坦福领奖时,包括1980年因重组DNA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保罗·伯格教授在内的斯坦福生物化学系的几位创系人为我颁奖——我出生于一个小城镇,在我此前的这么些年里,我从来没有或者说我不敢想象在我的人生中还能有这样的时刻。所以我觉得这些年的经历、在科研上的成长,让我越来越理解那句话:“世界的边界才是我们的边界”。这让我敢于去追寻我自己的星辰大海,去设想自己未来的种种可能。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时刻,是我在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时,去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去领奖。因为当时已在国外待了多年没有回国,在总领馆领奖时,现场突然开始放起国歌,然后所有领奖人一起唱。真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开始流眼泪。那是我在异国他乡第一次真正感觉到我作为中国人的那种归属感和责任感。因为这些经历,我在哈佛大学做了一年多博士后,坚定地选择了回国,在北京大学创建自己的实验室,做感兴趣的研究。这么多年科研做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科学研究本身给了我非常多的乐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我从事科研的时候,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我是这精神世界的自由国王。那种感觉,非常的爽。在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因为这是自己喜爱的工作,所以我的各方面精神状态、人生的状态很好,我觉得这份工作能够很好地去反哺我的生活。比如我也在不断去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包括长跑、包括做一些蛋糕装饰去做裱花,最近又开始迷上了跳舞。另外,我也会非常开心地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这让我能够体会到不同的人生,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生命科学研究让我找到了一个精神上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当下的社会处于一种高压、高速、不停旋转的状态中,大多数的人可能就是被动地随波逐流,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很多人到了中年之后开始对生活疲倦、麻木,所以相比很多人,做科研让我有一个精神依靠,能够让我在这种现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精神依托。所以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个社会上的某些标准,包括大众的眼光有时候是很难忽视的,但我还是希望在今后成长的过程中,心中能有一杆秤,你能够对自己期望的生活和期望的工作做出一些取舍。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坚持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希望你的未来是星辰大海。2020年热文精选1. 杯具了!满满一纸杯热咖啡中,满满的塑料微粒…2. 美英澳科学家《自然医学》再添力证:新冠病毒乃自然进化产物,或有两种起源…3. NEJM:间歇性禁食对健康、衰老和疾病的影响4. 一年内治愈失眠!研究发现:改善睡眠,你或许只需要一条沉重的毯子5. 哈佛新研究:仅12分钟的剧烈运动,能为健康带来巨大的代谢益处6. 第一项人类干预试验:在大自然里“摸爬滚打”28天,足以提高免疫力7. 垃圾食品是“真.垃圾”!它夺走了端粒长度,让人老得更快!8. Cell解谜:不睡觉真的会死!但致死的变化不是发生在大脑,而是肠道…9. 《自然通讯》超大规模研究:血液中铁的水平是健康与衰老的关键!10. 不可思议!科学家一夜之间逆转动物“永久性”脑损伤,还让老年大脑恢复了年轻态…
前几天科学网一位博主,贴了一篇题为“ 这个年纪了还有没有必要去读个博士”的博文,第二天就发现博主删除了该文。这位博主其实也曾发邮件给我,要我帮他把把脉。看得出,博主内心很纠结,到底该不该去读博。读博这个话题,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要是换做10年以前,我会毫不犹豫地建议他去读。记得当年与我博士同宿舍的室友,入学时已经44岁,其实他本人当时也已是地矿部一个二级单位的老总了,而且他虽然是单位委培,但至少有3年以上时间是在校脱产读博。后来我答辩毕业后,听说他脱产在校呆了5年,最后还没参加答辩,只是又回到了原来的单位,继续当老总。那个年代,来自单位的大大小小的头头脑脑们,出来读博的还真不少,应届生反而很少。记得当年全校招35个博士,仅有5个人是全日制应届生。不言而喻,单位来读的,想提升一下学历,回去后,职务、职称晋升能派上用场。那些脱离原单位来读统招博士的,一般也是想跳槽换一个单位。因为,那年月,博士还属于稀缺资源。如今每年博士毕业生人数剧增,博士已不再是头顶上的光环。高校自不必说,而相对有一些技术含量的企业、研究所等单位,也不再稀罕高学历的人才了。学历优势确实已今非昔比,很多单位的头头也早早就戴上了博士帽。关于读博到底有没有用,以前的博文中我也谈到过此话题(见:“读博≠赌博”之我见),不过是针对硕士毕业或应届生而言的。那么,单位已工作多年,年龄已超过30岁的人,还该不该读博呢。做任何一件事情,总是有动机的。也就是说,读博的动机到底是什么?或者反过来想想,读博优势不在时,读了又会造成什么样的不利因素和后果。工作后再回校读博,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重新就业,换单位,换地方,谋求更好的发展。博主也意识到了,现在国内很看重年龄优势,所有“人才计划”的帽子都有年龄限制。一般来说,拿到博士学位需要3-6年,视各学校的毕业要求而定,等戴上博士帽可能就35-36岁了。从博主的博文和给我邮件中看出,他现在的单位还是不错的,是央企,而且博主在单位干的还不错,已成为业务骨干。从这点来说,没必要再去读博。2)提升学历,谋求更高的平台和资源。博士要说是一个平台,那也是过去式;要说资源嘛,读博期间,进入导师或导师积累的人脉和圈子,对后续的发展或许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回到原单位,说不定哪个老总成了你的师兄。石油行业我呆过,还比较看重同门或校友情结。冲着这一点来说,建议博主去读一个在职博士,还是不错的选择。读博不一定能提升你的学术水平多少,但每个学校要达到博士毕业的基本要求,会把你向科学研究工作拉近一步。3)遵从内心,崇尚学术及科学研究工作。读博期间,经济上肯定有损失,成家立业也会受到一定影响。人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后,总有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这种支撑或许更强烈。个人的追求和信仰,也许会让人不断追求新的高度。我有一个师弟,现年龄过了40岁,博士毕业10余年,很早就是副教授了。但突发奇想,又想去国外名校拿一个博士学位。可想可知,在职老师要去国外脱产读博,只能是辞职。尽管家人、亲朋友好极力反对,但他还是辞职了,前些时候真的去国外读博了。所以我想说,如果博主真想遵从内心和追求长远目标。建议不妨去读,哪怕在职,甚至脱产。所谓的“年龄”限制,只能限制住那些只想在体制内追求各种人才“帽子”或想获得丰厚资源、待遇的人。自己想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没有年龄限制的,只要自己的健康状况允许。读博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为什么读博。读博士合适吗?一个博士生的透彻分析看看你是不是适合继续读博士,这是每一个面临读博的学生甚至考试读博的学生的困惑。01、基本概念博士:在美国叫A Doctor of Philosophy degree, 简称Ph.D.,是最高学位。读一个博士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完全掌握一个科研领域,二是在这个领域开创新理论。| 掌握一个科研领域要通读所有这个领域的文献。一般开始时是看书,然后要找学术期刊杂志,会议论文和研究报告。一般在读博之前,学校会有一些方法来考核你对某一个领域地掌握情况,比如要有相关专业本科或者硕士学位。然后,为了证明对本专业的了解,你需要修研究生专业课程,通过考试并确获得较高的平均分。最后还要通过一个评委会的考核(博士中期考核),评委都是博士。| 开创新理论博士和其它学位的本质区别就是一个字:科研(Research)。要开创一个理论,学生必须探索,调查,思考,总结。学术界用“科研”来表示这种行为。“科研”经常暗示着要“实验”,但是科研绝不仅仅实验,还要解释和深层理解。以计算机科学专业为例,科研意味着要探索并发现数字计算和通信领域的新法则,必须要发现帮助建立和使用计算机制的新技术,要寻找新抽象、新算法、新规则、新机制。要获得博士学位,必须要写博士论文,并且通过博士论文口头答辩。| 成果的关系科研的成果可以开发新产品或者改善现有的。但是,博士论文的价值不是用商业效益来评价的,必须要引导将来的研究和知识体系。博士成果的效益常常不会在短期创造,而是在长期才慢慢体现。02、问自己几个问题决定是否要读博士之前,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想做科研工作吗?你要考虑你的长期目标,因为PhD是训练你的科研能力。如果将来不做科研,博士不适合你。| 你想进高校工作吗?博士是进入高校任教的必要条件。| 你有足够的能力吗?评价一下自己是否有下述能力:智力:显然时间:往往比你想想的要长,你能承受吗?创造力:读博需要你用新的思路看待问题。问问自己喜欢“脑筋急转弯”吗?你学高数时感到有意思吗?好奇心:你是不是强烈的想知道周围事物背后的规律?适应能力:读博常会出乎意料的困难,你可能会到一个没有人知道答案的领域。你能忍受郁闷吗?能忍受住找没人知道的答案时的枯燥吗?自我驱动:教授不会告诉你怎么做,你能自己给自己长期科研的动力吗?竞争能力:你将与最聪明的人共事,别人会将你与这些人比较,你扛得住吗?成熟:读博时间大部分由你自己支配,你要自己安排自己的日程。03、警告博士不是.......1、让自己有声望:你毕业后,你周围每个同事都是博士。2、保障自己观点正确:博士只在一个领域有权威,这并不代表所有领域的权威。3、自己的目标:如果你只想要个文凭,很多方法都比这容易。4、工作的保障:很多公司不要博士。即使要了,当公司不景气时先把科研部门砍掉。5、让自己和家人更有面子:你妈可以很骄傲的说自己孩子是个博士,但这不是你读博的理由。6、证明自己的聪明:你要长期从事枯燥的工作,多次面对失败,折磨你的意志。7、将来就研究一个领域:一辈子只吃一碗饭?你将来要不停地科研,学习新方法、新理论。8、找工作更容易:搞笑!9、比其它选择好:每个人都要决定自己究竟要什么,什么最能激励自己。10、赚钱更多:至少5年之内你的收入是负的,除非你爱科研,否则这不是最好的赚钱方法。04、经验如果你有能力和兴趣,搞科研将获得与所有其它工作不同的奖励:你能遇到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甚至与他共事;你将不停的超越自己;你将解决以前从没有人解决的问题;你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看多了本科生的此类问题——考研还是工作?几年后发现自己又要面临这个问题的困扰——考博或者工作?人生总是充满了选择,选择也是困难的。博士是一个文凭,更是一种经历。当前社会上有不少人在妖魔化博士群体,尤其是女博士。事实上真的就那么恐怖吗?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那好,下面我们来具体谈一谈为什么要读博和读博的利弊!首先,谈谈为什么要读博?1、如果你压根就没想好这个问题,完全是随波逐流,或者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或者认为考博可以带来生活的翻天复地的变化,或者认为读博就是混个学位,为了以后好提升,那么,请你谨慎考虑。首先,博士并不一定意味着高收入。收入更多的是与行业与职位相关,而不是与学位相关的。当然通常计算机的博士要比学文学,考古什么的博士收入要高。2、其次,即便为了想进高校而读博,也要事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喜欢那种生活方式,能否接受那种清苦?能不能坐冷板凳?不然,高校的日子也不好过,竞争一样激烈。而考博只不过是”多米诺骨牌”的间的感受之一就是,周围的人的确不简单,都有令人非常佩服的一面,可能再”混”日子的人,跟一般人相比也有一份自律和坚持。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相互约束、相互见证、共同进步的群体。高智商基本是读博的刊几篇,理工科的可能还需要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虽然大多数博士都完成任务,拿到了学位,但那是付出了很多焦虑、睡不着觉、掉头发等等代价的。当然,视个人天资和基础不同,可能各有差异,但不努力就可以完成任务的还真没听说过。3、平时上课、读书的要求就不要说了。为了完成博士论文,或者在那样一个氛围中,为了自己至少像个博士,理工科的人要无数次地做实验,甚至通宵达旦,而文科的学生则要天天泡在书堆里,基本上3年或者4年下来,看小说的时间是没有的。大家都比较训练有素,就是自己浪费了时间会自责。所以为了逃避自责的痛苦和外在的压力,大家一般还是要选择一点点的去面对和积累。没有点坐冷板凳的功夫是不行的,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是这样。4、博士同学中已经是硕导的,在博士论文的冲刺阶段,也会形容枯槁,也有老师们形容”做完博士论文就像扒层皮”,毕竟抛却客观要求不说,就自身而言,大家也知道专心在学校搞点研究不容易,所以基本上博士论文就是一段时间内的最高水平。何况博士论文的最高要求,也是最基本的,就是”创新”。这两个字,可是会把人折磨坏的。结果是,做博士论文的时候,大多数同学都”自然减肥”。一个抱着侥幸心理,本来以为混混就可以过关的同学,在博士论文写完之后,说了这样一句深刻的推翻自己以前逻辑的话——”以后,谁要再说博士是混出来的,我跟他急!”接下来看一下读博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1、读博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节奏和轨迹,比如恋爱、婚姻和家庭。说这个好象是废话。但是我们可以算笔账,一个人中间一直不停地读书,等博士毕业也是接近30的人了。这时候的社会工作经验还可能是零。如果不是足够幸运地在读书期间遇到合适的另一半并且已经成家的话,那么就要在毕业之后不但面临找工作,适应新环境的问题,也要面对建立一个小家,适应婚姻和家庭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先在工作上干出点成绩还是抓紧要孩子的问题。这时候大多数小家庭都是无产阶级,可能早先工作的同龄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和孩子,心理上的落差需要自己摆平。也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有了一定的工作、家庭、孩子之后又去读博的,这种辛苦就不要说了。面对家庭和自己的前途之间的不调和,需要自己判断、选择。有时候,有所选择是痛苦的。所以有很多人说,早知如此,宁愿不要选择的机会。可是时光是无法倒流的。校园里有不少带着孩子读书的母亲,有的将孩子放在周边的幼儿园或者学校里,自己面对多重压力,孩子也跟着受苦。精力、财力和爱心、责任之间的冲突和压力,让很多母亲说:”等我拿到学位的那一天,我可能最想做的就是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有的时候,鱼和熊掌的确不可得兼,这是事实。所以大多数博士在毕业后都会多多少少有些尴尬,来自情感的、家庭的、工作的,等等。2、读博可能会加重取舍之间的难度。有人认为,读完博士,工作等等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博士阶段着重培养的是在某一领域具有独立进行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人。它不是一个通才教育,只会将人的研究领域和学习领域越限越窄。所以,除非是在高校或做科研,不然,博士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而且,读博可能多多少少还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就是你在长期的研究和投入中已经多多少少对这些研究产生兴趣。明知继续研究可能热情和动力不足,但是放弃却着实可惜,那时该怎么办?其实周围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最后选择的未必是最初想选择的生活道路。我的很多同学,本来想进新闻媒体,或者出版单位,或者机关等等,机会并不是没有,但是真正抉择的时候,却又割舍不下对专业培养起来的感情,最终继续选了高校进行教学科研,也有的虽然进了新闻出版,却做的并不开心,有点后悔的意思。不得不搞学术的时候不觉得热爱,反倒是真正离开了觉得自己”还是有点”喜欢学术的。这是一种悖论。会带来很多困惑和尴尬,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智慧、对自己的了解,还需要决断能力。一旦上了这贼船就必须面对,由不得你了。说了这些,有人可能退缩了,觉得后脊梁骨嗖嗖发凉。其实,运用最简单的逻辑想想,如果真的读博就像地狱,哪还有现在的趋之若骛呢?不否认有一些头脑发昏,没想明白就混进来的人,但是一定也是有人是真正考虑好了并认可这种方式的。读博的好处,权且说其一二:1、读博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很奢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的。相比于钱来说,读博的机会显得更是一种稀缺资源。有机会读博的人可能不觉得,但是有很多人是压根没有机会考虑和尝试的,他们的羡慕和憧憬可能不是你读博的理由,但是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可以体会跟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这种生活体验是非常奢侈的,有限的,难得的,所以自然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如果说有人选择冒险、挑战生命极限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读博也是。读博完成和实现的是一种精神追求。享受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一种经历、一种财富、一种收获。有一个同事,海归,放弃了原来在外企的高薪工作,跑到国外读博士,最后回到高校。就是因为她觉得在外企的工作,使人变得没有时间思考,人像机器。所以为了进高校,她选择了读博并为这个目标奋斗了10几年。她说,人是要有点追求的。当人们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之后,对精神的渴望和寄托就会浮出水面,而读博是使人更接近思想本身的一种方式。2、读博可以有机会接近和聆听大师的声音,并与最聪明的人相处,想不提高都难!有博士点的地方,大都是师资力量相当强的地方,各种资源也很多。读博士可以使人轻而易举地就接近原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一些大家,聆听他们在学术、做人等等方面的一些感受和教诲,这将是受益终生的,这种视界的打开和融合对一个人的提升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些学者的点拨,可能会使人少走很多弯路,并在一些领域迅速接近国内或国外同行。某种意义上,这有”鲤鱼跳龙门”之效。特别是在一些综合性的名牌大学,这种优势就更加明显。用原来硕导的话说:”就像从省队进了国家队”。各种讲座、交流以及图书等等资源,使人进步飞快。再说周围的同学,都是来自各地的人中龙凤。依我的经验,每个读到博士的人,都是有一些品质可能是一般的老百姓没有的,比如那种悟性、那种天资、那种刻苦、那种执着、那种毅力,等等。所以,与这样的一群聪明人交往,无论别人是不是有一些很难容忍的缺点,但也总是有一些优点是值得学习的,在这样的一种碰撞和交流中,无论是对学术的,还是对生活的看法,都会让人获益匪浅,真的是想不提高都难!3、读博可以积累许多资源。博士期间会遇到很多名师,也会有很多优秀的同学,这些都是一些潜在的资源。就算日后你的同学里出不了王侯将相,但至少以他们的起点,在各行各业上都会是精英。至少就我而言,很多同学遍布在很多城市的很多高校,无论对搞研究,还是作为了解风土人情的交流,都是颇有助益的,博士期间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建立广泛的学术联系。毕业之后,如果选择一个中等城市或者发展中的学校或单位,那么可能意味着你会瞬间拥有别人奋斗10几年才能拥有的东西,比如各种津贴补助、比如房子,或者配偶的工作,都能得到解决,生活会有明显提高。从这个意义上,用原来同事的话说,读博就是赚钱。或者,读博还极有可能在毕业后进入一个博士成群的工作团体。这样,你就有可能使自己一直处于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上升不断进步的状态,与智者的交流毕竟是令人愉快的。另外,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一个老教授曾经说过的,做研究工作,所有的科研成果的发表,名利都是自己的,不像在机关等单位工作,在年轻的时候多是为别人做嫁衣,而到了退休,往往是人一走茶就凉。而现在看来,读博直接地与以后是否有机会搞科研密切相关。4、读博可以愉悦身心,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因为博士不象本科生那样有天天上不完的课程,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的约束,有各种检查和评比,所以基本上属于比较天马行空的、自由的一群。而高校大都有优美的环境和小资的气氛,博士生里面,大家基本上要么是有收入的,要么是可以自己赚些外快的,思想相对比较成熟了,各方面处于学校和社会的结合带,并可以暂时脱离家庭的束缚,做一些自由自在的个性的事情,是难得的生命体验。对于工作多年的人来说,这是一种放松、调整和休憩,而对于从未走上工作岗位的人来说,也从别人那里直接间接得到一些启迪。我的博士生活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一帮朋友,大家经常轮流坐庄,出去吃饭、喝茶、野餐,或者就在校园里散散步、打打球,或者在学校的食堂里进行”学术午餐”和”学术晚餐”,关于学术的、人生的、社会的,无所不谈。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同学和朋友都颇为留恋那段时光。我们都曾说过这样的类似”痴人说梦”之类的话,”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真想一辈子当学生,一辈子在校园里待下去,让读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
今年的3月12日,白蕊本来应该在巴黎,站在聚光灯集聚的舞台上,和世界上顶尖的一批女科学家站在一起,接受2020“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因为新冠疫情的发展,这一行程取消了,她泡在实验室,忙碌了整整一天。这一天如同她进入清华大学5年来的几乎每一个日夜一样,紧张到水泼不进。“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由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创立,每年评选5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授予“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2015年起,设立“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表彰15位具有潜力的年轻女科学工作者。白蕊是第3位获得“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的中国女科学家。“能得到认可,并且能有这个机会,把我们的成果展示出来,就已经很重要了,能不能去领奖并不重要。”不能去巴黎领取属于自己的荣誉,这个只有27岁的年轻姑娘并不在意。背负越来越多的荣誉,白蕊最怕的是自己达不到要求,但压力即是动力,她内心唯一的信念是“要继续做下去”。白蕊手里拿着酵母菌培养皿,在做分子生物学实验。成就得知自己获奖消息的那天,白蕊是早上9点被科协老师的一个电话叫醒的,前一天她在实验室忙到凌晨3点多才睡下,“听到获奖的一瞬间还有点懵。”白蕊获得“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的主要成就,来自于她在清华大学博士期间的课题:利用结构生物学的手段来探究RNA剪接的分子机理。从2015年进入清华大学后,白蕊就师从施一公教授,进行这方面的研究,4年博士生涯中,她共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8篇,其中5篇发表于《科学》期刊,3篇发表于《细胞》期刊,引用次数600余次。对于大多数苦苦追寻发表一篇SCI核心期刊文章以达到毕业标准的博士们来说,这一成就可谓“逆天”。在生命科学领域,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遗传物质如何经过中间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成为可以执行生命的蛋白质。这个过程叫基因表达,它是所有生命的基础。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需要一个重要环节来把“无效”遗传信息去除,这叫做RNA剪接,这个过程的执行者就是剪接体。白蕊形象地把RNA剪接比作一部电影的剪辑过程。初始的DNA相当于最初拍摄的所有素材,最终的电影则相当于蛋白质,蛋白质可以表达出生命的遗传信息,例如一个人是双眼皮还是单眼皮。而将DNA剪辑、编码成蛋白质的过程,就是RNA剪接。即使素材有限,剪辑的不同也可以让最后的成片千差万别。“很容易想象,如果这中间出现了某一个环节的失误或者错误的话,即便你的基因信息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剪接的错误,也会导致你得某种疾病。”事实上,相关研究表明,人类有35%的遗传紊乱都与RNA的错误剪接直接相关,包括白血病等绝症。白蕊所在团队的研究价值可想而知:如果人类能真正掌握剪接体工作的机理,就有希望通过纠正和调控错误的剪接治愈某些现在医学上无法治愈的绝症。人类抵达这一目标的路途还很遥远,但白蕊和同伴们已经踏出了坚实的一步。她所在的团队已经做出了剪接体完成一次剪接的循环模型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白蕊是第一作者。审稿人将该结构评价为“史上最重要、最振奋人心的剪接体结构之一”。199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Philip Sharp也激动地说,以为自己有生之年看不到这样的结构。意志采访中,白蕊多次强调,取得这样的成就,是整个团队的功劳,特别是导师施一公,带给她敢于挑战世界课题的视野和胆魄。但加入团队半年之后,她就成为骨干成员,肩挑起重要的实验,这即使在人才济济的施一公团队中也并不多见。“我毫不谦虚地说,我觉得和我自己的关系比较大。”谈到这里,白蕊终于“不谦虚”了一回,“这个实验室的人都太优秀了,如果我不拿出自己全部的精力去工作的话,我就觉得不踏实。”在武汉大学读本科时,白蕊还是个对各种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的女孩,平时喜欢逛街看电影看剧,也参加了不少社团活动,打篮球、乒乓球、画画都是她的兴趣。但从考上清华的硕博连读,进入生命科学院施一公实验室的第一天起,她就放弃了很多休闲、娱乐、社交的机会,把全部热忱都投入到对剪接体的科研之中。她无法给出自己每天工作的“节奏”,因为没有固定的时间,“一切都是跟着实验走”,如果实验需要,她和师姐万蕊雪在实验室呆到半夜一两点是常事,有时轮流简单休息,一起连轴转好几天也是习以为常,“每天可能要工作20个小时。”拼命的背后是世界级的竞争。研究剪接体的顶级实验室,全球有3-4个,大家在同一条跑道上比拼,压力来自全世界。只要稍有松懈,就会被反超,之前的所有的实验都付诸流水。“这是很恐怖的事情,所以我们一直要抢在他们之前。”“世界级”的挑战反而激发了白蕊的斗志,让她很快适应了实验室的节奏,成为实验室里最拼命的新人。钻在一个课题里,白蕊可以忘记一切,吃饭在想、走路也想、梦里也在想……在这样全情投入的状态中,“有一天突然就想明白了。”“我能吃别人吃不了的苦。”白蕊享受这种拼命的感觉。失去了本科时闲暇娱乐的时光,她并没有遗憾,反而觉得能在高负荷运转下一次次取得突破,是更值得兴奋的事情。“做实验的时候,其实99%都是失败。但是1%的成功,就会让你兴奋好久好久。”白蕊从来不会因为失败的结果而失望,“至少证明这条路走不通,那我就离走通越来越近了。”如果突然拿到一个好的实验结果,她就会像打了兴奋剂一样,连觉都不想睡了,“躺在床上也想着下一步要怎么做。”白蕊在分析剪接体的原子模型结构。挫折在顶级科学竞赛的跑道上,没有什么“常胜将军”。经历熠熠发光的白蕊,也有过沮丧和想要放弃的时刻。从2015年入学开始的3个月里,除了上课,白蕊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由于课题竞争激烈,赶工加点、熬夜连轴转成了家常便饭。就在12月底一个普通的雾霾天,白蕊结束了连续三天三夜的工作,回到宿舍准备大睡一觉,却发现腿上青一块、紫一块,还有些疼,去医院看病也没有找出病因,后来,腿上的斑块越来越多,她被确诊患了自身免疫病。“当时就恐慌起来,觉得为什么要把自己搞成这样,命都要没了。”拧着一股劲在实验室拼命的白蕊突然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怀疑自己的努力,觉得一切都不值得,只知道自己的身体垮了,甚至开始想到了退学。怕家人担心,她不敢和家里说起这件事,也没和老师提起,师姐万蕊雪成了她倾诉的唯一出口。万蕊雪一边忙自己的课题,一边不厌其烦地开导和安慰白蕊。这场疾病伴随了白蕊几乎一年时间,从2015年12月一直到2016年10月。调整心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在“连轴转”的忙碌状态中,白蕊抗住了这一次来自身体上的考验。“自己当初这么坚持的事情,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放弃了。”想明白了这一点,白蕊开始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尽可能节省出足够时间用来休息,实验进程没有减慢,身体也逐渐恢复,“慢慢心态又回来了。”2016年,白蕊就在《科学》杂志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两篇“背靠背”的文章。许多人都恭喜她,羡慕她在博士一年级结束的时候,就解决了毕业压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付出的心血、我经历的煎熬,只有自己有知道。”另一次巨大的挫折出现在她“志得意满”的时刻。2017年,白蕊已经是实验室的骨干成员,5月一个晚上,她像平时一样在实验室提取剪接体,万蕊雪突然找到她,“施老师发的邮件你看到了吗?我们被对手抢发了!”这是白蕊经历的第一次抢发事件。在生物学领域,被竞争对手抢发,就意味着你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前功尽弃,你的研究成果瞬间变得不再重要,至少失去了一大半的价值。读了竞争对手的文章,白蕊更失落了。对方做出的结构分辨率虽然没他们高,但是那些重大的发现却都在文章中体现了。更让她难以接受的是,自己所在团队其实2016年8月就已经拿到了实验结果,但他当时觉得还做得不够好,想把实验再优化一下,就耽搁了下来。“当时也猜到了别人肯定也在做,施老师也一直提醒我们要不要把文章发出去。但我没认清局势,想力求完美。”结果,对方发出的文章中,结构分辨率还没有他们团队高。白蕊至今想起仍然觉得非常可惜,“其实我们已经够好了,但是我们自认为不够好。”悲伤、难过、失落、生气……白蕊至今能回想起自己那一晚彻夜难眠时的情绪,但这一次,她很快从挫折感中走了出来,“作为这个课题的主导者,我能做的就是担起责任,继续攻关。”“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我摸索了很多其他条件,这在我们的另一个课题方向上有很大帮助。所以,也不能算是完全白费功夫。经验没有浪费,只是文章发不出去了。”在被抢发3个月后,白蕊就在另一个课题上有了突破,她捕捉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复杂的一个剪接体状态。后来,白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科学》上发表了这个研究成果,这也是她所在的实验室第一次捕获并解析了一个全新的剪接体状态,审稿人更是将该结构评价为史上最重要、最振奋人心的剪接体结构之一。文章发表后在领域内有极大的反响,国外的同行纷纷来询问细节。后来白蕊才知道,这一次,她抢发了竞争对手。兴趣和执拗“我除了生物没有其他感兴趣的专业。”许多学生在上大学前还对未来人生道路没有清晰定位,白蕊却早早为自己做了选择。小时候看少儿百科全书,她最喜欢的就是绿色的那本《自然科学》,到了初中,初接触到生物,她更是觉得这门课“非常有意思”。高中时期,她就一门心思只想着把生物作为自己的未来的方向。当时小女孩的念头在老师看来有些一厢情愿。高中,白蕊的两位生物老师都劝她不要学生物。白蕊高二的生物老师王秋仙是生物学硕士毕业,切身体会在前,她一直劝说白蕊真正的生物科研其实非常枯燥漫长,并不像高中课程中呈现出来的那样有趣。在白蕊填高考志愿的那天早上,王老师还特意打电话劝这个比自己小不了几岁、像妹妹一样的学生学金融类学科。但白蕊还是没听,“来不及了,8点半开始报志愿,她8点才打来电话,我已经填好了。”“来不及”是一句玩笑,对白蕊来说,更多的是选择了就坚持到底的执拗。高中选专业时候如此,大学临近毕业选择进一步深造机会时候也是这样。当时,清华大学施一公的团队是中国做结构生物学顶尖的实验室,也培养出一批能力熠熠生辉的学生,颜宁、万蕊雪这些令大众耳熟能详的女科学家的名字,都出自这个实验室。“当时了解到施老师实验室的方向,就特别想去清华。”2014年,白蕊参加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暑期夏令营时,已经手握北大与中科院两份offer,她一心想去施一公的实验室,又正是一路顺利志得意满的时候,就早早拒绝了这两份也是非常优秀的offer。但她却被清华当头浇了一盆冷水——夏令营面试没有通过。下午2点知道这个消息,白蕊4点就冲进了施一公老师的办公室。“觉得有点不服气”,“觉得面试老师的问题和科研关系不大”,“觉得怎么能不要我”,时隔多年回想起来,白蕊觉得自己当时“挺傻的”,但更多是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施一公老师并没给她什么承诺,只是哈哈一笑说:“可能是有点奇怪。”并表示如果白蕊参加推免面试,会关注她。白蕊决心与清华“死磕到底”,“就算是参加考研,也要进清华。”她全力准备推免面试,终于拿到了清华直博生的拟录取通知书。“我一直是坚定了什么就从来没有放弃过,如果没有坚持,就不可能走到现在。”一路走来,白蕊也经历过许多失败和挫折但她“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进入实验室后不久,施一公老师请同课题的同学一起在食堂吃饭,白蕊得到了来自施老师的第一句评价“女汉子就得多吃一点”。“老师对我的第一印象大概是大大咧咧,又比较爱较真。”在实验室的日子里,白蕊把最初的执拗一直保留在工作之中,为了完成一个实验,她可以废寝忘食好几天,在梦里都想着如何推进实验。很快,在白蕊还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她就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一次因为实验不顺利,白蕊找施老师探讨,施老师说:“如果你都做不出,我相信别人也做不出来。”清华大学很多硕博连读的学生,需要5年半到8年的时间才能毕业,而白蕊只花了4年,提前了一年半就毕业了,还获得了清华大学特等奖。当年劝白蕊不要学生物的高中老师王秋仙看到这个消息特意给白蕊发微信,说自己“差点埋没了一个科学家”。“其实也是开玩笑,我能走上科研道路和这位老师关系也很大,她做过科研,讲课有那种做过实验的痕迹在,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提到这段往事,白蕊对当年的生物老师还是充满感情。博士毕业后,白蕊选择继续追随施一公老师,去西湖大学继续自己的博士后生涯。“剪接体这个课题是越做越有意思,越做神秘的地方越多。我完成了上一个阶段的工作,但又做出来一些别的更有趣的东西。目前,我觉得只有在施老师的实验室才有能力完成,所以我做这个选择,丝毫没有犹豫。”没有出国“镀金”,很多人不理解白蕊的选择,但对她来说做出这个决定是自然而然的,因为现在热爱的课题需要她留在国内,她就留了下来。对科研课题的探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崎岖但充满挑战,白蕊沉浸在其中,只想更多去了解和探索真相。(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今天看了一篇文章《从学而优则仕到科研行政双肩挑》,里面提到一个观点:学而优则仕,意思就是,学习成绩好了,就能走上仕途,参与行政治理工作,不用一直呆在原来那个行业。这句话的意思,也用到了如今高校教授做科研这件事上,更具体一点就是看谁拿到的基金项目多,谁就能走上行政岗位。拿的越多项目的、科研做出了突出成绩的教授,就能越快升到行政岗位的更高级别。这规律,跟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几乎是一样的,唯一不同之处在于古代没有大学,而是直接当某个州的钦差大臣。如果再做出一点成绩,直接就是一品大员,相当于现在高校发副处级校领导了。笔者在高校多年,也总结了一下基金项目和行政职务高低之间的关系:拿一个国家面上项目的教授,基本上当不了什么领导,最多当一个系的主任。拿两个国家面上项目的教授,在学院就有话语权了,可以参与不少行政职务的工作,可以当一个院长助理啥的。拿三个国家面上项目的,在学院级别就已经非常有地位和分量了,当副院长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拿四个国家面上项目的,当个院长也是很有希望的,甚至可以直接被提拔到校级行政的副处级岗位,当个科技处处长或者人事处处长都是错错有余了。拿四个以上国家面上项目的,基本上就可以走入副校长级别的行政岗位了。可以说,拿越多个国家项目的教授,在高校被提拔的速度就会越快。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献身式科研不可取》,讲的是学术精英做科研不能太拼命,容易过劳死。读完这篇文章,笔者对文章大部分的观点是比较认可的,但也对个别观点并不那么认可。例如:科研费时费力,没错;带博士,要死不少脑细胞,没错;博士生、硕士生,很多都是没经历自由恋爱就结婚的类型,也没错。但是如果没有任何压力,每天只投入一点点时间,谁来实现科技的弯道超车?如何实现国外技术的垄断和封锁?大家都知道专利这个词,专利的意思就是保护第一个发现人或者发明人。第一个做出来的人才值得尊敬,才有机会获得更大回报和收益。所以,本质上,做科研和做投资是非常像的。那些为科研献身的学术精英,他们愿意承担更大的风险,做出更多的科研贡献,同时,他们也获得了更大的收益和回报,很多学术精英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大学教授,更是国家人才,省级人才,校级人才,他们做出的科研贡献,也许是很多普通大学教授一辈子无法超越的,他们对于科研的态度并不是觉得痛苦万分,而是乐在其中,所以,这并不能说是这些学术精英在做献身式的科研。而那些碌碌无为,整天看起来很忙碌的普通教授,即便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科研成果,也要争夺学校的各种人才资源、优秀研究生,把自己搞得非常劳累,这样的科研才叫做献身式科研。当然了,这些教授通常也没有得到什么大的回报和收益,甚至觉得科研不能赚钱,科研就是苦逼的工作,科研不值得付出这么多,这样的教授做科研是充满痛苦和不满情绪的。因此,应该正确区分哪种科研是真的献身式科研,不能让更多学术精英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健康,而忽视了更有价值学术贡献。
提起我国实力强劲的大学,大家肯定就会说985和211。事实上这些985和211的重点大学无论是在学校的实力上,还是在学校的名气上面都是要比普通的大学好很多的,当然也不是说我们的双非院校就没有实力很强的学校了,其实在我们的双非院校里面也是有很多的学校实力是很雄厚的,而且每一年的录取分数线甚至还要比很多的985和211还要高。但是要说到我国最顶尖的大学是哪几所的话,小编相信大家一定会想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作为我国公认的最好的两所大学,实力是毋庸置疑的。其实还有一所非常厉害的学校,大家肯定听说过,那就是我们的中科大。在我们的学霸之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那就是:“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小编就来好好跟你们说说。俗话说: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你们知道什么意思吗?对于清华和北大,大家都是比较熟悉的。毕竟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这两所学校是很多高考学子都极其向往的地方,不仅仅是因为学校名气,更是因为学校的实力真的是非常的雄厚!清华北大两校的成立时间比较久,拥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在学科特色方面来说,清华的工科强于北大,北大的文科強于清华,在理科方面的实力可以说是不相上下。但是为什么说“穷清华、富北大”呢,其实这跟学校的历史有关,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清华大学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硬件设施也比较一般,加上在清华读书的同学大多来自寒门,家里条件都不是很好。但是北大就不一样了,北大在那个时候可以说教育经费非常的充足,校园也是由曾经的王府改建的,设施都是十分的好,而且在生源上也有有所不同,那时北大的学生很多都是干部子弟,而且考试难度也比清华大,所以才会有“穷清华、富北大”这么一说。至于“不要命的中科大”那完全就是在夸奖中科大的师生们对于科研的精神。其实稍微了解过中科大的同学应该知道中科大在历史上学校的地址是经过很多次的迁移的,只带后来才定在了安徽合肥,逐渐成了安徽实力第一的高校。中科大全名中国科技大学,从名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所学校主要就是搞科研学术的,而且还有很多出名的科研学者都曾在这里任教,比如:钱学森、华罗庚等,可以说中科大就是我国有志向从事科技事业的人才的理想之地。看完今天的文章,不知道大家对于我们所说的“穷清华富北大,不要命的中科大”有没有一点了解了,其实对于我们平时所说的顶尖学府来说,也有他们最擅长的领域和不擅长的领域,而且这几年对于大学生和研究生额管理也是越来越严格了,对于以后要参加高考的同学们来说还是要继续努力啊,就算是上了大学也不能放松!你们觉得呢?
本科期间4篇SCI,3篇为第一作者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一等奖获得2020年上海市力学学会“优秀学生”优秀奖在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有这样一个自律又努力的女孩以探索生物力学奥秘为目标大学本科四年时间都在兢兢业业地践行着自己的科研理想她说,好奇心是驱动前进的最好动力——徐旻,中共党员,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2017级本科生,目前已发表4篇SCI文章,其中3篇为第一作者,总影响因子达12.6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曾获得2020年上海市力学学会“优秀学生”优秀奖,2019年上海大学本科生学术论坛一等奖,连续两年获得上海大学“优秀学生”荣誉称号,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一等奖、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大学赛区) 二等奖 ,获得上海大学二等学业奖学金、创新创业奖学金、爱心公益奖学金等奖项。徐旻发表的SCI文章获奖证书(部分)始于好奇,陷于坚持一堂新生研讨课让徐旻开启了不平凡的大学生活。在《力学与测量》这门课上听到关于牛蹄破坏问题的研究后,一棵生物力学的种子就此在徐旻的心中生根发芽,帮助她早早地明确了自己的科研方向。徐旻坚信,好奇心是驱动前进的最好动力。她认为导师可以教导本领、提供建议,但不能代替自己阅读文献、理解问题、撰写文章。责任感或许能支撑你完成工作,但好奇心与热爱却可以让人享受这些工作,前者是“我要努力做完”,后者是“做完了还想继续。”好奇心也促使徐旻大胆尝试,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学术活动。2019年她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并获得一等奖;2020年参加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大学赛区) 获得二等奖;担任市级创新项目《动脉剥离破坏的力学机制研究》的负责人,现已结题。目前徐旻正在准备全国大学生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其参赛项目是《海龟背甲的多尺度防护机理及仿生材料设计》,在刚刚结束的“挑战杯”冬训营结营仪式上,她代表理工组进行了重点项目汇报交流。自律成就优秀自律是成就优秀最好的捷径。徐旻说自律是师门的传统,“我的导师每天早上7点就到办公室开始工作,每天晚上很晚才下班回家,假期亦是如此,作为学生,我更应该加倍努力。”徐旻看来,导师教给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潜移默化的自律。她早早就进入课题组,除了课业的学习,她还需要大量时间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于是假期就成了最重要的学术科研“攻坚”时间。暑假里,当身边的同学都去实习时,她选择留校进行学术研究,即使回到家,徐旻也是每天坚持早起工作。如今尽管大四课程较少,她每天依然会比大多数人更早地前往办公室学习。有学弟学妹问徐旻如何在繁重课业下挤出时间做科研,她的回答是“挤一挤就有时间了”,看似轻巧的回答背后其实是需要强大的自律做支撑,“自律意味着可以自如掌控自己的时间,并将其效果发挥到最大。”徐旻说道。“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我要好好体验一番”徐旻常说:“这个世界上有意思的事情太多了,我要好好体验一番。”在学术课业之外,从小就参加合唱团的她在进入到上海大学后,便加入了海燕咏歌团和八点三刻阿卡贝拉人声乐团,并积极参加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上海之春”素质教育成果展示、上海大学草地音乐节等文艺演出。徐旻还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多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力求全面发展。入学以来,她加入了上海大学学生会,成为学术部的一员,她和伙伴们一起筹备举办了上海大学第四届毕业酒会、五场校级讲座、一场校级比赛,并前往甘肃定西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工作经历让她越发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同时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徐旻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热心公益活动,连续两年参加学校组织的义务献血,主动报名参加校外爱心献血屋的志愿服务等。学习科研、学生工作与志愿服务一样不落的徐旻依然每天在为着自己的理想目标而笔耕不辍、砥砺前行着。大学本科四年,她意识到在这段宝贵的青春岁月中,尽早找到自己的“心之所向”是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对于未来,徐旻勇敢而坚定,并将一直保持好奇心和自律,在探索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来源: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核心阅读潜心于创新性研究,醉心于从0到1的突破,将天马行空的思路与脚踏实地的应用相结合——在南开大学80后材料学教授刘遵峰看来,新材料的世界魅力无穷。他的多项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在他眼中,做科研的基本素质是好奇心和意志力。一件智能材料衣服,可以感知皮肤表面湿度,出汗时长袖变为短袖,汗干后又恢复如初……一条人造蜘蛛丝,可以承受很大重量,缓慢拉伸且不会像橡皮筋一样快速回弹,当遇到高层火灾时,人们可以借助它缓降自救……在南开大学化学学院80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遵峰的实验室里,这些天方夜谭般的新材料,都已成为可能。《科学》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了他的多项研究成果。最喜欢——通过科研改变人类生活“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材料的发展历程,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造出怎么拉都不会断的线,或许可以把地球和月球连接起来。”谈起材料学,刘遵峰神采奕奕。在他眼里,通过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研究,找出更强、更智能的材料,就是探索世界的奥秘。刘遵峰坦言,他喜欢创新性研究,“做科研不跟风追热点,我最喜欢通过科研改变人类生活,我对未知充满好奇。”2008年,刘遵峰到荷兰莱顿大学做博士后,合作导师帮他选的研究题目是纳米材料分离蛋白质,并辅助分析蛋白质的结构。这个课题很难,也很冷门,研究进展非常缓慢,好几年也没发表过重量级的论文。“但多年以后证明,当初的研究开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分析蛋白质的结构问题。”刘遵峰说,这段经历让他更深切地感受到,“创新性研究最为艰难,从0到1,是最有意义的创新。”刘遵峰把目光投向了一个“零”。目前,空调和冰箱广泛应用压缩原理制冷,制冷效率一般低于60%。如何提升制冷效率?常用的改进思路着眼于更换制冷剂、结构设计等方式,而刘遵峰并不满足于此。他的团队参与的一项研究,初步证实了“扭热制冷”技术,这是一种新型柔性制冷方法,使用橡胶、钓鱼线、纺织线等材料像“扭麻花”一样实现制冷,制冷效率可以达到67%,还能降低制冷成本。“之前,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普通的材料可以用来制冷。”刘遵峰说,这种新型制冷技术为制冷领域扩充了一个新的板块,为降低制冷领域能源损耗提供了新的途径。这一研究发现,刊载于2019年10月11日在线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刘遵峰是论文的通讯作者。2013年,刘遵峰开始接触智能材料,他现在的科研创新主线是,通过分析利用材料的特殊结构,发现材料的新性质,找到新的应用。在刘遵峰眼里,创新思路可以天马行空,但应用还得脚踏实地。“人工肌肉”可以模拟人类、动物的肌肉,在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此前制备“人工肌肉”纤维主要采用纳米碳材料等,造价昂贵、工艺复杂、舒适性差。刘遵峰带着团队独辟蹊径,利用天然纯蚕丝代替传统纳米碳材料,不使用化学修饰和添加剂,通过常规工业流程来制作智能衣物。最兴奋——心中的问号被“拉直”主持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入选国家、天津市等高端人才计划……刘遵峰的简历让人羡慕,然而他却坦言,自己本科成绩不拔尖,研究生也不是保送的,“我并不是老师眼中的学霸”。学生时代,相比于刷题取得高分,刘遵峰更痴迷于弄清楚问题背后的原理。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表示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刘遵峰高中时曾对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了一个星期。“这种思维模式,为我后来开展创新性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遵峰说。1998年,刘遵峰考入南开大学化学系。在图书馆,刘遵峰发现了“新大陆”。每天除了上课,他几乎全部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对不同领域都有涉猎,经济、哲学、物理、生物等。回想起当年的经历,刘遵峰感慨万千:“大量涉猎各学科知识,极大地提升了我对事物的认知,这种认知方式促进了科研中的创新。”刘遵峰说,他最兴奋的就是心中的问号被“拉直”。创新研究就像一棵大树,有了牢固的根基,还要有很多枝杈才能枝繁叶茂,枝杈多了发现新现象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你得知道世界上有什么,才能知道没有什么”。在他的研究中,除了用到化学、材料学知识,还大量应用了物理、数学、生物等知识。最希望——学生为国家做更大贡献2016年,刘遵峰到南开大学任教,担任博士生导师,带了十几个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博士生王润忘不了研究“扭热制冷”项目时的一次经历。“当时测出‘扭热制冷’拉长7倍的橡胶收缩降温的温度数据一直很准确稳定,然而就在我们准备撰写论文的时候,数据突然变化了,相差1—2摄氏度。”王润回忆。刘遵峰带着大家找原因。排查机器情况、样品制备是否重复、操作手法是否规范、计算是否错误,一一排除后,研究还是陷入了僵局。王润说:“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怀疑之前的测试数据不准确。刘老师鼓励我们不要放弃,为了获得重复数据,折腾几个月很正常。”最终他们发现,原来是天津夏天湿度较大,造成实验数据发生了变化。刘遵峰常说:“好奇心和意志力,是做科研的基本素质。”学生们都知道,如果受到批评,肯定是因为做事敷衍。刘老师乐观温和,对学生们关心而宽容。在刘遵峰眼里没有坏学生,“他们只是还没学会方法”。“最希望我的学生快速成长,将来为国家做更大贡献。”刘遵峰说。
作者|赵广立 中国科学报3月30日,公益科普活动“巾帼之美—女性科技论坛”在京举行。两位“80后”女科学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同台侃谈各自的奋斗历程。付巧妹在分享中谈到,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是“只有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并且认为做对选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承担选择失败后的结果,在过程中要尽力而为。刘颖说,自己自幼就对生命充满好奇,大学报考时更是只填报了生命科学一个志愿。但自己的“生命科学博士之路”最初并不顺利,在艰苦地坚持和付出后终于得到回报。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中国科学院院士、密码学家王小云也分享了她们的科研成长故事。该活动由中国工程院指导,腾讯院士专家工作站发起,腾讯北京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及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以下为付巧妹和刘颖的演讲实录。付巧妹为了感兴趣的事情,每天都在努力,觉得很幸福人物名片付巧妹,200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13年在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获演化遗传学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古DNA实验室主任。2019年,获首届“科学探索奖”;2021年3月,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要点提示:●回顾过去最大的感受: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自己小时候都算不上“学霸”,只在数理化上有优势。高中起变得努力,是因为“想让脑子动起来”。●曾在大学放弃保研、加入考研大军:做选择就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本科阶段积累的数理化、编程基础,在看似不相干的博士阶段发挥奇效。●无论科研和生活,每天都在努力,觉得很幸福。●不管怎样,“活在当下,把想法变成行动”。我为什么要研究古DNA?可能有很多人会说,因为这是一个很前沿的学科,所以去研究它。其实并不是,在我走上科研道路的过程里有很多不确定性。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曾面临对自己人生迷茫的阶段,比如“可能有学习的动力,但有时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学习它”等一系列的困惑。作为过来人,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回顾过去,最大的感受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才能够让你更坚定地走下去。把你的研究当作生命去热爱,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不会感觉到辛苦。即便很辛苦,你也会感觉到幸福。为什么?我想用个人的一些经历,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这些经历其实也是身为一个平凡人很平凡的经历,其中面临过很多选择、很多波折。我从这些经历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也是从现在的视角回看当时才有的一些体会。小时候,我其实都不算是“学霸”,一直属于由兴趣驱动,看起来中规中矩、但还算有一点性格的人。我在一开始也不是那种非常努力的人,但是后来因为想去做一些事情,想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便变得十分努力起来。大学时,我的专业跟现在从事的领域差别很大——本科学的是“文物保护技术”,而现在从事的是遗传学。大家可能会觉得跨度这么大,你是怎么“转型”的呢?待会儿再说。现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读高中和大学时,我曾有过很长时间的迷茫和困惑,但庆幸的是即使迷茫,也在很多专业课和基础课程上打下了“很煎熬”的功底,这些基础在后来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个阶段的一个重要想法是,要做好当下我能做的事。可能梦想离我还很遥远,但如果不把一些想法变成行动力,可能永远没办法实现梦想。可能有同学面临另一种情况: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有很多选择,比如要不要考研、要不要出国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你要清楚你面对选择的心态是怎样的?是试试看吗?选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能否承担后果。在做选择之前,要问问自己:你是否能承受选择以后的失败?是否能够尽力地去做到?是否有尽力去做的勇气和决心?我曾在大学最后时刻放弃保研、鼓起勇气考研,选择了一条在别人看来比较有挑战、有难度的路。回看这段历程,当时的我知道这条路一定能成功吗?当然不。其实当时的想法是,考不上也没关系,只要我尽力就好。这段经历里,我想传达的意思是,希望同学们能在选择的同时,学会去承担选择以后的失败。最后再分享一下在德国马普读生物遗传学博士学位的经历。当时跨专业要学习的领域属于古遗传学,主要是古DNA研究。德国的规则是先考核半年, 如果通过考核,就可以留下来读博,否则就会被淘汰,遣返回国。我心里知道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与我一直想做的“生物学”工作更相关了。从残存的考古遗迹提取出DNA,分析、研究人类的演化历史,也就是去弄清我们祖先的故事,想到这个过程就觉得很有意思,是一件让我觉得兴奋的事情。然而当时很有挑战,虽然古DNA研究还是和骨骼打交道,是属于考古学、生物学、遗传学、统计学等交叉的学科,但本质上更偏遗传。这对于仅有文物保护技术和稳定同位素背景的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组会上,团队成员们讨论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序列草图,我就好像是听天书一样,“非常痛苦”。当时的我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唯一的想法是只要尽力就好!每天问一问:我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进步了?是不是尽力而为了?如果我尽力了,什么样的结果都能接受。而这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竟然得到实验室的认可,在别人眼中“我很不错”。那一步虽然很难,但也走过来了;当走过之后还发现,每一步都没有浪费。比如我在本科读的专业,跟博士阶段的遗传学完全不相关,是不是我在本科期间的努力完全没有意义?事实上,我在本科时培养的数理化基础、编程基础,在博士阶段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那时正处在生物信息大爆炸的时候,而我恰恰就是有这种数理化、编程等的基础和一点天赋,让我在这个领域里走得相对更远一点。而且当时本科的学科,在现在追寻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时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无形中体现出交叉学科的优势。这些都是当时的我所想不到的。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不必或设限于眼前的意义,每一步努力都有其价值,在不清楚方向的时候,只要做好当下、做好自己能做到的,尽力就好。”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倾尽全力。直到现在走上科研岗位,我的心态从来没有变过。不管科研上还是生活中,每天都在努力。这个努力并不是别人告诉我“你需要变得更优秀”,所以要去努力,而是因为在努力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我很开心,我在动脑子,我觉得很幸福。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大家,不管你以后要做什么,重要的是把你的想法变成你的行动,不要让它停留在想法阶段;要有很强的执行力,才能让梦想离你更近。我们是很幸运的一代,有很多机会,但机会的同时必然伴随很多压力。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和压力,我们也可以做得非常好。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更是如此。你们会有更多的空间和平台,有更多的可能让你们去创新。在这个过程之中,可能有一些需要你们自己去考虑的坚持或问题,要你自己想清楚。不管怎样,“活在当下,把想法变成行动”。刘颖在科研的精神世界做自由国王人物名片刘颖,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2006~2011年留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3年底入职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细胞应激与稳态调控研究室主任。2019年获“科学探索奖”。要点提示:●从小对生命充满好奇,中学的实验课让我和生命科学结缘,考大学只报了“生命科学”一个志愿。●出国留学上课跟不上,每天反复听课程录音,学习到凌晨。●在实验室拿到不理想的结果,并没有特别沮丧,反而更有兴趣。●诺奖得主“捧场”获奖纪念,开始对“世界的边界才是我们的边界”有了理解。●在异国他乡领奖时唱起国歌,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作为中国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做科研最大的感受是,生命科学研究本身带来非常多的乐趣。当我被问到想要分享什么主题时,脑海中闪现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因为我希望大家一直能够保持着对宇宙,对生命最原始、最纯粹的好奇心。我们很小的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我小时候就经常会想:树叶为什么到了秋天会变黄、脱落?我也很喜欢蹲在地上去观察蚂蚁,看它们是如何发现食物、召唤同伴、把食物分成小块然后再一起排着队运回家。我觉得生命是非常神秘的,我对它们有太多的好奇。直到中学的一次实验课上,我们把一根香蕉捣碎,然后通过几个简单的实验步骤分离出香蕉的DNA。当我看到香蕉纤维状的DNA大量出现在试管时,那一刻在我的心中是非常神圣的。我想也就是在那个时刻,坚定了我学习生命科学的信念,让我和生命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只填报了生命科学作为唯一的志愿,并且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去美国留学,继续生命科学研究的深造。出国读博士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虽然申请的是全奖,但这些学校的申请费加在一起,对于工薪阶级的父母而言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我爸也提出过质疑,他觉得女孩子留在国内好好找份工作,安安稳稳结婚生子挺好的。但我知道我对科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希望能够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妈妈在当时很坚定地支持我,让我最终得以成行。飞去美国的航班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当航班夜晚降临在美国达拉斯的时候,整个城市华灯初上,我站在那里满是无助感和疏离感。刚到美国时,我在学习、生活上都很不适应,花了很久时间才适应。那时候每天一大早要去赶校车、去学校上课,下午和晚上去轮转的课题组做实验。到了晚上,还要再把白天课程的内容重复放几遍——因为老师语速非常快,上课时根本跟不上——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一直学习到凌晨。有的时候实验做晚了,就赶不上回家的最后一班校车。走过杂草丛生的荒地,自己一个人回家。所以在美国的前几年,各方面都很难。但我一直在跟自己说,我希望自己勇敢一点、努力一点,我想看看我的极限到底在哪里。在美国读博士的前两年,科研也不是很顺利,接连做了几个课题,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所以经常发生的一件事就是,到了晚上十点、十一点,我在实验室拿到一个与最初预想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但我并没觉得特别沮丧,反而感觉生命科学研究越来越有趣。它对我像是一次次的智力挑战,需要我不断去假设,然后通过设计实验、开展实验、拿到实验结果后去验证、修正假设,然后再一轮实验。在每一次等待这些实验结果的过程中,我都充满着希望。在博士二年级下半学期,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并开始寻找导致这个现象的蛋白质。由于实验材料保存时限很短,所以每当拿到材料之后都要“连轴转”完成一系列的实验。那段时间,在实验室熬通宵成为常态。所有的坚持不懈,最终都有回报。在我追寻了大概两个多月以后,我还是发现了那个蛋白质,我们的科研成果也很顺利发表了。科研教会我一件事情:不是因为有了希望你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你才会有希望。因为博士研究期间的这些成果,我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系的优秀博士生奖。到斯坦福领奖时,包括1980年因重组DNA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保罗·伯格教授在内的斯坦福生物化学系的几位创系人为我颁奖——我出生于一个小城镇,在我此前的这么些年里,我从来没有或者说我不敢想象在我的人生中还能有这样的时刻。所以我觉得这些年的经历、在科研上的成长,让我越来越理解那句话:“世界的边界才是我们的边界”。这让我敢于去追寻我自己的星辰大海,去设想自己未来的种种可能。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时刻,是我在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时,去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去领奖。因为当时已在国外待了多年没有回国,在总领馆领奖时,现场突然开始放起国歌,然后所有领奖人一起唱。真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开始流眼泪。那是我在异国他乡第一次真正感觉到我作为中国人的那种归属感和责任感。因为这些经历,我在哈佛大学做了一年多博士后,坚定地选择了回国,在北京大学创建自己的实验室,做感兴趣的研究。这么多年科研做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科学研究本身给了我非常多的乐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我从事科研的时候,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我是这精神世界的自由国王。那种感觉,非常的爽。在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因为这是自己喜爱的工作,所以我的各方面精神状态、人生的状态很好,我觉得这份工作能够很好地去反哺我的生活。比如我也在不断去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包括长跑、包括做一些蛋糕装饰去做裱花,最近又开始迷上了跳舞。另外,我也会非常开心地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这让我能够体会到不同的人生,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生命科学研究让我找到了一个精神上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当下的社会处于一种高压、高速、不停旋转的状态中,大多数的人可能就是被动地随波逐流,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很多人到了中年之后开始对生活疲倦、麻木,所以相比很多人,做科研让我有一个精神依靠,能够让我在这种现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精神依托。所以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个社会上的某些标准,包括大众的眼光有时候是很难忽视的,但我还是希望在今后成长的过程中,心中能有一杆秤,你能够对自己期望的生活和期望的工作做出一些取舍。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坚持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希望你的未来是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