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看完终于明白,科研到底拼的是什么红蚂蚁

看完终于明白,科研到底拼的是什么

来源:社科学术圈作者:鲍海飞1.科研拼的是思想的痴迷和煎熬。科研的确拼的是脑力、体力和持久力。拼脑力是因为科研需要的是不停地思考,需要的是不停的肯定和否定过程。若有所发明、发现和创造,就需要具有很高的顿悟力、领悟力和直觉洞察力。同样,科研拼的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长年累月的工作,因此,需要好的体力和持久力。在文献的阅读中,在实际工作困境的逼迫下,会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答案,或是曾经无人涉猎的领域,于是就要寻求解决方案和突破口。而往往这些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蹴而就,因此,除了脑力、体力的考量外,更多的还需要思想的煎熬:能否领略其中的奥秘,能否抓住问题的核心,能否摸索出好的方法,又如何去验证等,是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结果是徒劳、前功尽弃等,这实实在在是一个心理上和肉体上的煎熬过程。面对自然,很多人都会产生疑惑和发现问题,但只有有心人才发现其中的端倪。这是因为他能为之不懈地观察和思索,用心专一,是长年累月的自发的、主动的探索,伴随着的是无尽的思想煎熬。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比如,阿基米德当年解决皇帝的王冠中是否掺了其它金属的问题,如何不损坏王冠而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摆在了眼前。于是他就痴迷地思考着皇帝交给他的任务,茶不思饭不想。一天,在他进入浴盆洗澡的时候,突然产生了灵感,他想到了答案。那一刻,他忘记了一切,忘记了自己还没有穿衣服,就狂奔了出去,边跑边喊:“我找到了,我找到了”。后来,通过实验,他验证了王冠的密度比纯金的低,从而判定王冠中掺了金属银。苯环发现的故事也是一样。据说,德国的化学家凯库勒在1856年的时候,因为对一种物质的结构式未搞清楚而一直烦恼。一天,他忽然在梦里得到了答案,一条蛇在疯狂地追咬着自己的尾巴,于是,他豁然开悟,明白了苯环这种物质的结构。不管这个故事的真假,但它说明了只有深入的思考和思想煎熬才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皇天不负有心人,天上不会无缘无故地掉下馅饼。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不仅要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质疑的精神,发散性的思维,天马行空的想法,还要勇于实践探索出路去解决问题。科研离不开禀赋,科研拼的是百思不得其解之后突然的顿悟,拼的是一种思想的冲动,是思想不受常规思考的束缚。因为在那一时刻,在四处碰壁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思想在煎熬着。科研拼的就是一种思想的煎熬,科研拼的是如醉如痴的迷恋,科研拼的是一股韧性和爱琢磨的劲,科研拼的是放下包袱开动脑筋,科研拼的是主动思考而不是被动思考,科研拼的不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得过且过,科研拼的是思想的独立性。一位前辈说过,不仅仅是要做一个学者,而是更要做一个思考者和行动者。试问一下,我们有多少人,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思前想后、辗转反侧,时刻煎熬自己的人?由于痴迷,由于煎熬,专心致志的人就更加显得‘书呆子气’!我们又有多少书呆子啊!?▼2.科研拼的是底层的深入思考、专研和运用。说白了,科研拼的是对问题的一种思考过程和认识深度。是否还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否还有曲径通幽?这就需要从底层思考。更进一步具体说,针对问题,能否对其物理模型、图像进行把握和理解,能否建立新的物理模型,以及能否理解和运用好数学这个工具。由此,找到好的物理模型和相应的数学方法,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开发,完成思考到实践的过程。比如,通讯中的信号处理方法,如何把信号发射出去并还原回来,就是调制和解调的过程。不仅有调幅的方法,还有调频、调相的方法,不仅有模拟的调制和解调,还有数字的调制和解调等方法。数学上,虽然就是一个或几个最简单的三角函数正弦波的作用关系,但到底在实际上如何使用和应用,如何演绎和运用这个正弦波,需要我们对照模型和理论深入思考和研究。再比如,在频谱和数字信号处理分析中,有傅里叶变换,有拉氏变换,然后还有数学上更简洁的Z变换。数学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深入拓展开来,让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多样性。物理原理和数学方法是我们的左右脑。这就需要从底层开始。只有对物理模型深刻的体会,对数学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才能融会贯通落到实处的具体问题上。说白了,就是理论和实际的结合,而不只是凭空想象,空为纸上谈兵。这些年,我们看到国际上许多大公司在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突飞猛进。比如计算机的CPU、闪存的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一代又一代的升级。如果没有底层的深入理解和艰苦工作,我们就不能看到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产品更新换代。空中楼阁固然美丽,但那毕竟是海市蜃楼,浮光掠影。当早晨的阳光照射时,一切都将随风逝去。创新需要从底层做起,底层有很大空间。科研拼的是能否抓住问题的本源,抓住哪些原理性的根本问题,然后再由心思缜密的工程师将它们实现。华为公司的一个做法是要把科学家和工程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科研拼的是想象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结合,是物理和数学完美的结合。DNA双螺旋的发现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早期人们一直猜测其结构,到底是两个链、三个链、甚至是四个链的问题。作为一个研究人员,你也可能猜测到是两个链盘旋在一起构成的,但是只有你拿出数据,拿出X-射线衍射试验的数据,再结合你的模型,相互印证了,那么你就解决问题了。你也就从根上解决和认识了这个问题。这才是知行合一的境界和完美体现。▼3.科研拼的是心仪的处女地。你只有钟情于那片土地,你才能深情地播撒种子,才能不断地浇水施肥,为它挡风遮雨、捉虫去害。你才不会见异思迁、移情别恋。你知道,播种是为了收获,于是你才会挥汗如雨,汗流浃背,你才会面朝黄土背朝天。因为,你相信那片土地,因为你有梦想,你面朝大海,在等待着春暖花开。于是你才能不辞辛劳,不舍昼夜地工作。你才能有勇气和夸父去比追日。你才敢投资,你才投入精力那鲜有人问津之地,你才敢啃硬骨头。袁隆平先生心仪的是那片水光潋滟的一波稻米之水,于是才会有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流连忘我的工作: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王选先生中意的是那一个个方方正正的汉字,于是才有他不舍昼夜地噼噼啪啪地敲击键盘的工作。在很多别人没有重视、甚至是忽视的领域,而你却能够痴迷和独具慧眼,于是便不顾一切冲上去。说穿了,科研拼是方向啊。有的人不乏聪明智慧,头脑很灵光,总会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但往往都是小智慧。有人的不乏坚持持久,但方向搞错了。有相当一部分人,跟着其它人亦步亦趋,没有自己的自留地。当然,跟风也不是不能做出成绩,但能产出多少、并在科学上能否留下浓重的一笔就值得反思了。搞研究、耐得住寂寞,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还是需要的。▼4.科研拼的是由内向外的拓展能力。早一些时期,科研似乎在拼谁拥有什么样的先进设备和仪器,因为用先进的设备做的东西很容易出成果。比如原子力显微镜刚一开始出现的时候,只要写的文章里有了原子力显微镜的照片,那么这样的文章就十有八九就会被录取。曾经,科研一度拼的是拿来主义,就是实用主义。当前的一些科研,似乎在拼文章,拼跟风。只要谁先做出个什么东西,受到追捧,于是,很多人便一窝蜂而上。人家做什么,我们就捕风捉影地跟着做什么。其实,跟着做也没有什么,而是要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创造属于自己的东西。这样才不至于亦步亦趋。科研拼的是拓展力、扩展力和延伸力。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的发展就是这样。1982年瑞士苏黎世G.Binning 和 H.Rohrer 等人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之后,他们又发明了能够在绝缘体表面上进行分析的原子力显微镜,这极大地拓展了扫描显微镜的应用研究领域。显然,他们并没有一直拘泥于扫描隧道显微镜的领域。如今,许许多多聪明的科研人员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又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扫描探针显微镜,如化学力显微镜,液体中的显微镜等。由于世界各国急需这样的设备,于是使这一领域从科学走向了产业。这无疑是摩尔定律在扫描探针领域的一个延伸。而这也体现了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只有这样,勇于开拓,才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取得人类进步的阶梯。科研需要这种外向的举一反三的拓展能力。▼5.科研拼的是上下求索的环境。本来不想写说这个话题了,但是还是忍不住想说几句。我们的科研人员也都不乏聪明才智、身体力行,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是为什么我们难以取得大的成果?一个感觉是个人单打独斗的多,一个是没有承前启后的研究工作,再一个就是没有持久的研究作风和干劲。如果要是还处在一个单调枯燥的环境下工作时间久了,就更缺乏了前进的动力,这就导致难以在科研上取得大的成果。我们经常看到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或公司,不时地推出新产品,不时地‘炫’。我感觉这是他们能够集中优势的人力、物力和资源,一旦瞄准方向就能够加大马力,快速地出成果,而不是仅凭个人那一点有限的本事来‘炫’。现在的科研更需要集体的整合能力。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颗钉啊!再说一点,科研拼的是一个环境,是一种气氛。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团队就是一个好的系统和环境,它涵盖了一个‘产品’从头到脚的全部生产过程和细节。无论是大环境还是小环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团队和系统为研究者和新人提供了多样性和完整性,这就增长了个体的知识、阅历和见识,而不是孤陋寡闻。在一个良性循环的集体中,人们的工作是有条不紊、承上启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方向和前景是明确的,对问题的解决是不时有灵感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在闪耀。在交流与工作中,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感悟都不同,会有人不时地对你棒喝,对你提出新的问题和疑难,在你的心灵之中产生了碰撞。这些对个体的成长和个体对集体的贡献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能够看到个体的成长、个体的价值、个体对集体的贡献,个体得到的回报、集体的闪光点、集体的荣耀等。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你的心思会专一、思考会专注、思维更加积极。因为你时刻会感觉到你属于这个积极蓬勃向上集体中的一员。无论中微子、还是引力波的试验,当今的科研拼的更是一种集体的智慧和荣耀!总之,科研的探索是自发的、主动的,自底层的、由内向外的上下求索过程,这种求索不为名所惑,不为利所动,而完全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热爱。从事科学研究不是在象牙塔里找到一个心灵慰藉的避风港,而是不断寻求一个思想、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不断的撞击、唤醒和激发之地。比如,学生与师长在一起要营造出一种学术氛围,好的引导和有意义积极的辩论、讨论等都很重要。创新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下摸爬滚打中凝练出来的,是工作中迫切需要的改良、提高和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研究人员应该不断获得独立的思考能力、洞察能力与交流能力。从学习和创造的角度来说,是给那些热衷于研究的人员一个思维活跃、开放、自由的学术气氛和环境,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才能激发构想出好的想法和创造出更好的东西。学生只有在一个大的开放的环境下,在一个充满了各行各业的人物下的集体中,才能得到锻炼,才能使他们的眼界开阔,才能使他们的想法得到实现,才能锻炼他们的思维。相反,我们很多学术环境则是狭隘和封闭的。另一方面,在构筑顶层的同时,依然要不忘底层,甚至要花费相当的精力去钻研底层的东西。不能说完全摒弃科学中的快餐文化,但如果不去专研底层的东西,就难以探索出新的东西,即使创新了,也是很有限的,不会有太多深度的。这就需要,在理论方面,自己要深入学习和挖掘,设备要自己研发和开拓。没有这样的打算和做法,理论就不会有所突破,设备就做不了更新换代,更谈不上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这在一个集体合作中就更显得重要和突出,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科研拼的是梦想的力量,科研拼的是一种痴迷的情怀。在那个过程中,在那一段时间内,在他的心里,在他的学术求索世界里,在他的思想驰骋世界里,他心无旁骛、不舍昼夜,甚至是不能自拔,乃至殚精竭虑,然后才是他豁然开悟。我经常会发现,自己在读书的时候,一本书从头到尾,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便又看到了第一页。这是因为源头在吸引着我,这是因为源头给了我前进的动力。若有一天,踏入芝兰之室,你闻到其香而不知其香的时候,那么你已经融入了一个积极向上探索的集体,你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去走一条探索的道路了。科研是一条艰辛的道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但为什么还有人在孜孜以求?我想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一份热爱和执着,还有一份挑战,还有一颗孩童的心。科研拼的不只是三板斧的一时痛快,而是一个人毕生的追求、热爱和信仰。王国维先生的三层境界的确不假。还是引上它作为结尾以勉励吧。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编辑。

吉鸿昌

科研的重要性及科研人员都在做什么?

#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工作需要较强的知识储备能力以及学习能力,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足不出户知天下大事。在校学生都很赏识自己的导师,因为不管你问什么,他们都知道并且能给你准确的解决方案。因为他们多年工作的积累,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迎难而上。看上去光鲜亮丽的职业背后有多少心酸,医生也并不是每天按部就班就可以,每年也是需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发布周刊、临床试验文章等。以前也幻想过自己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这样才有科研的意义。其实不然,大部分的时候科研人员的日常知识吧某个已有的方法做一点点改进,或者吧新的理论新的办法应用到其他地方,积极的找到突破。只要有进步日积月累收获的不仅仅只是经验。新冠疫情当下直接体现了科研人员的重要性,日以续日的加班加点打赢新冠战役。动用一切实验资源加急研发新冠疫苗,这都是我国科研院所、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日复一日加班加点的功劳,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临床试验,医生护士成为了第一批临床试验人员奔赴一线,新冠疫苗的出现无疑是给一线人员以及因公或因学业等前往异国的人员最好的礼物,也是科研人员为全社会交上的满意答卷!科研实验条件至关重要,有软硬件设备、医学试剂、人才等隐私。一旦一个环节出错将会产生巨大后果,不是所有人都能轻易踏入科研试验,所以对科研实验室管理直至关重要。医院将用科研实验室来开展临床试验,为病人及社会提供最优的解决方案,力争突破。

嗟乎

一线教师的科研观:做什么样的科研?

我们一线教师应该做什么样的科研?通过对一线教师做科研的现实情况分析,提出这样的科研观:一是做基于实际问题的科研;二是做有具体行动的科研;三是做有实在成效的科研;四是做有真实成果的科研。下面稍做解释。一、有实际问题的科研基础教育一线教师都非常繁忙,每天面临很多事务性工作,不同于科研机构或高校科研人员专门从事科研工作。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科研总是与自己的业务工作绑定在一起。做科研一定多是基于问题解决,没有现实问题做基础,一线教师的科研现实意义就丢掉了。所以,一线教师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出发,将现实问题转化成研究的专题,做到研究与教育教学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二、做有实际行动的科研所谓做有实际行动的科研,就是研究工作要真正地做起来,用实践去回答所要研究的问题。比如,课题是研究“探究式教学”的,那我就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提出可供学生探究式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课堂上开展探究式学习的时间,为学生探究式学习提供支架,对学生探究式学习进行评价与反馈。这样的研究就是有行动的研究。那种只停留在口头上,最后写篇不痛不痒的文章交差的科研,不是真科研。三、做有实在成效的科研中小学、幼儿园的科研首要评价指标就是解决现实问题,见到一定的成效。如果一次行动没有解决问题,那就再采取新的行动。总之一定要有效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不同于爱迪生发明灯泡,可以失败一千次,一次成功即可。我们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未成年人,不能拿学生试着玩。也就是说,教育科研是有道德底线的。我们希望教育科研能够显现出效果。四、做有真实成果的科研一线教师做科研,一方面解决了现实问题,当然还要追求另一方面的价值,就是通过科研得到一些经验和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科研成果。把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模式、工具等梳理成文字,固化下来,形成真正的成果,用以指导自己未来的工作,或是为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这就是科研另一个重要价值。所以,成果的真实特别重要,不能编造数据,虚构做法。期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树立正确的科研观,如此进行科研。

适人之适

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贫的生活?

作为科研人员的生活其实不清贫,可以说很富足、富裕,至少是衣食无忧。做科研的至少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待遇企业里面的科研人员的薪资待遇更好!科研人员都是国家高等级技术专业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从事的是脑力劳动,参与的工作都是国家顶尖、世界一流的科研攻关项目。国家非常重视、关心、照顾科研人员的工作、生活、学习。有专门的科研经费!为激发活力,与时俱进改革!为了早日实现科技强国、军事强国、人才强国,党和国家从法律、规划、方针、大计、政策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在人、财、物上充分倾斜和保证。具有财政保障!法律法规保障!例如:建立先进的实验室,提供优良的科技科研设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给科研人员建设人才楼或者提供一次性住房货币补贴;根据相关政策落实安排调配配偶工作;为适龄子女入学提供帮助和条件。高级科研人员还有各种专项工作津贴和补贴。名利双收的行业!一般来说,科研人员是社会高收入人员群体,属于中产阶级,因为他们是国家各行各业的高端技术专业人才,理应得到高薪酬的回报和高社会地位的认可。中等收入群体!很多人认为做科研的人就得忍受清贫的生活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时间紧,项目多,任务重!第一,科研人员的自我职业素养。科研工作人员都是高学历、高素质、高能力顶尖技术人才,长期以来受党和国家的教育多年,综合素养非常好。为了科研工作结出硕果,一心一意投身于科技研究工作,可以说是“默默无闻”的一群人,对个人生活的要求和标准不高,极少进入社会高消费、娱乐场所或者高调现身活动,所以大部分科研人员本身就是过着类似“清贫”的生活。蒸汽机时代的火车!第二,科研工作取得成果的行业要求。科研工作是需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的一个行业。面对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抉择要经得起诱惑,面对社会灯红酒绿的消费与工作的兢兢业业要耐得住寂寞,面对社会的大富大贵与个人家庭安居乐业要守得住清贫。普通绿皮火车!第三,科研项目取得突破的长期工作经验。长期以来我国的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一系列突破性的丰硕成果,为国家的工业、军事、国防、政治、经济、民生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这是无数专家、学者投入毕生精力“舍小家,为大家”得来的优秀成绩,也是无数科研团队、科研先驱长期工作经验总结的成绩。大熊猫的繁殖研究!世界极地的科研活动!科研需要不断重复简单乏味长期的计算和演算,只有忍受得住“清贫”生活的人通过长期的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取得好成绩。工作中的科研人员!第四,科研单位的保密要求和社会对科研的错误解读。科技研究工作是一项保密工作,科研单位也是保密单位,有的科研工作和科研单位甚至属于军事级别秘密,涉及到我国的军队和国防建设。保守国家秘密法!所以,科研工作、科研人员、科研单位的信息很少在社会上公开,与社会上一般组织、机构、经济实体没有什么联系,对社会上有关联的个体或者人员也会有意识的做一定的保密措施处理,也不会主动提起经济收入、工作信息,家庭状况。有一种“穷在闹市无人问”的感觉,由此显得“清贫”。防范个人身份信息泄露!长期以来,科研工作人员和航空飞行员类似,一般都很少到社会上活动,很少与各种社会体发生关系,比如各种外出、旅行、休闲、娱乐、消费等等。为防止朋友圈泄密,很少参加社交活动!所以,大多数人认为做科研就得忍受清贫的生活。老一辈的科研人员1老一辈的科研人员2

跳出去

灵魂拷问:我们为什么要做科研?

有人说,人类在地球上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但浩瀚宇宙中真正能被人类所触及的知识却少之又少。能做到为数不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触及人类认知的边界,为人类的认知领域不断探索,哪怕仅仅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如果问我们,为什么要做科研?想必来源于人类那最原始的好奇心。为什么一天有24小时?为什么毛衣会起静电?为什么冬天河水会结冰?其实帮助人类理解一个尚未诠释清楚的物质或现象是件极其伟大的事情。简单地说,科研算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手段、角度抑或方法,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与遥远。我们长大了,反而会忘记自己小时候那些看似异想天开的点子。科研也可以很有趣//玩转科研 学无止境科研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非常晦涩难懂的东西,他往往代表了大量的文献阅读、整天的实验、以及没日没夜的写论文。其实科研也可以是很有趣,很生活化的东西。比如大部分学术论文都比较严肃,但世界上总有些科学家是快乐科研主义者。美国Rice大学的无聊的Tour教授发过一篇无聊的paper,他成功合成了一种长得像人一样的分子,身高2 nm,命名为nanokid。很多人可能在想,这难道就是科研么?这么“不正经”,经费多的花不掉了?的确,这些奇怪的科研,看起来就是没什么用。但这些看似无用的研究是在证明一件事:人类可以拓展物质存在的边界。人类已经造了分子小人、分子小车,未来可能还会有分子工厂、分子大楼,这种看似“不正经”的科研,在未来,有可能会改变世界。不要用过去“严肃”,“枯燥”的刻板印象看待科研,它离我们并不遥远。生活中其实充满了有趣的课题,他们既不晦涩,也会让你甘愿为了这个课题而去读几本甚至几十本书。科研对学生的意义//升学求职 背景提升出国留学的大军日益壮大,越来越多成绩优异的学生选择申请出国,所以现在的留学生大都面临着同质化的困扰。雅思7.5+、GPA接近满分的学生为了申请挤破头,你又如何在其中凸显自己?所以比起标化成绩,越来越多的学校更关注申请的学生是否有相关专业的科研经历。一段高含金量的科研经历能够让学校清楚地认识到你对这门专业的热情、你对于这门专业独到的见解、以及你所具备的学习这门专业的能力,这也是能够帮助你从众多同质化申请学生当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不仅仅是出国申请,在工作中,科研背景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敲门砖。很多面试官反应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应聘者的简历上写了精通Stata/Python,但真的在做工作中却会遇到很多问题。除开应聘者“过度美化”简历,还有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缺少科研经验的应聘者并没有所谓的实战经历,从而在工作上会相比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同事会显得更加生疏。更不要提那些非常看重专业能力的工作,比如数据分析师、研究员等等。科研经历更是申请工作的必备要素。如果在看过这篇文章后,你对科研还是一知半解,又或者对科研跃跃欲试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如果你马上要开始申请自己心仪的学校,想要向学校证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如果你想要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我们将回答你任何关于科研、论文、研究计划、升学的问题~〖菁英背景提升:Bring research to everyone〗#科研#

人犹效之

科研不香吗?为什么50%的博士毕业后不做科研,四个成语揭示真相

中国有接近3000所大学,平均每10所大学里面就有1所拥有博士授予权。全国每年新招博士生80000人,只有50%的博士毕业后进入科研院所或者是在大学继续做科研,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原因一:羊肠小道博士是博学的,博学体现他专注研究的某个领域的知识深度;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博士也是“无知”的,“无知”体现在他研究的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的广度。博学是绝对的,“无知”是相对的。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有些时候深度和广度你只能择一而从之。在一个狭窄的专业领域之内,想要研究出一定的创新科研成果,有时候百般努力也无法成功,甚至让人感到绝望。绝望之下选择放弃,似乎也可以理解吧?原因二:养家糊口博士也是人,是人就要生活,想生活就要有物质基础。抛开那些十几岁就能读博士的天才不说,普通人读到博士毕业,怎么着也得30岁左右。30岁左右是什么年龄?成家立业、养育小孩的黄金年龄,而且父母也基本开始步入老年。这个年龄刚好是经济压力比较大的时候。科研工作很多时候要面临非升即走的压力,科研成功的概率低,投入产出比在刚起步的时候也并不算高,进入企业就职或者是创业,获得的经济回报可能更高。多赚点钱,养家糊口,似乎也无可厚非吧?毕竟除了博士之外,他们也是别人的子女,也是别人的配偶,也是别人的父母啊。原因三:望而却步很多人在报考博士之前,对科研工作充满了热情,希望自己可以成为科研大牛,做出成果报效国家,甚至能够改变世界。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即便你满腔热血做科研,也可能面临外部环境的挤压,从而不得不接受某种现实,甚至向现实妥协。刚才说过,做科研产生结果是比较难的,而且投入产出比低。你去问一下身边的博士,很少有人会觉得博士阶段的学习不痛苦,不折磨,不需要长期坚持。久而久之,好奇心在漫长的等待中渐渐消退,顽强的毅力在重复加班中大打折扣。攻读博士并不适合每个人,没有继续做科研的欲望从而选择退出,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吧?原因四:畸重畸轻想要让植物生长茂盛,培育植物的土壤就一定要营养丰富,再配以阳光雨露。想要让人才更多地投身于科研,那科研环境就必须要健康。但遗憾的是,我们目前的科研环境还算不上优秀。制约科研环境的因素主要有两个:评价导向和师生关系。评价导向方面,我们现在对于科研人员的评价和考核,多数集中在论文产出。不管是导师还是学生,都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论文上,这也导致很多导师抽不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科研指导。师生关系方面,由于学生是否可以毕业,导师握有超强的话语权。所以很多情况下,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反而更像是老板和员工之间的关系。高投入,低产出,有时候还要忍受部分导师并不友好的待人接物方式,成了很多学生心中的痛。在我们普通人眼里,读到博士不从事科研工作是一种浪费,但我们是否真的从博士们的角度出发,思考过他们所要面对的种种困难呢?如果你面临与他们同样的困难,你是否会继续无怨无悔地选择科研工作呢?对于博士毕业不做科研,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吧。关注我,帮你带好家中神兽,助你规划锦绣前程。

孔繁森

那些坚持做科研的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

作者 | 青暮“那些坚持做科研的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在这个知乎问题下,阿里技术副总裁贾扬清从科研的意义出发,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青年推动科研,科研使人年轻。”他是这届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的评审委员会成员之一,回顾这次做评审的经历,他说道:身边有如此多优秀的年轻人,在还没有到30岁的时候,就已经在自己的领域崭露头角,成为领域的专家,并且在带领着同样年轻的硕士生、博士生们推动前沿的科研。30岁的博导,想想就感到压力。另外,他还提醒我们,除了计算机,还有很多其他领域是值得关注的,科研是非常广阔的,要将视野放开。关于“科研使人年轻”,贾扬清提到了一位好奇心旺盛的教授,是他以前在伯克利上学时的老师。作为一名二战犹太人的幸存者,到今天一直都在科研一线耕耘,每次碰到的时候都会问“最近有啥新的科研新闻?”,特别开心,特别有好奇心。老太太今年87岁了,桃李满天下,祝她永远健康。因为科研,所以不老的教授Ruzena Bajcsy最后,针对“那些坚持做科研的年轻人,现在怎么样了?”这个问题本身,贾扬清表示,这个问题其实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在问,现在的科研年轻人的生活水平如何。实际上,现在的科研年轻人并不好过。1收入和时间:两样好处都不占不只是普通院校,连北大、清华等条件看似优渥的一些青年科学家也面临很大的生活压力。2018年7月5日,浙江大学教授王立铭向11位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青年科学家问了一个问题:“回国后,到底是什么东西限制了你们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百二十地投入到前沿的、自由的、甚至是冒险的研究里去?”他们的回答让王立铭感到吃惊,他们的痛点并不在缺少研究经费,而是“安家在一线城市导致的生活压力”。王立铭表示,过大的经济压力和科学研究会出现冲突,“如果你每天走进实验室,跟学生聊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想这个月房贷怎么还,或者小孩去哪里上小学,这个本质上是无法甩开负担去做前沿的、冒险的研究的。”高校和研究院经常能拿到几千万甚至十几亿的研究经费,但这其中并不包含人员经费。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在2016年就曾向《人民日报》诉说道:“为啥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建设大科学装置,却没有配套的人员管理、薪资发放机制?” “过去10年,我所在高校的年轻科学家的薪酬几乎没有改变。”苏州大学研究机器人的李教授说道。李教授表示自己身上的经济压力并不大,但这是因为他还为企业工作,“对于工程技术领域的科学家来说,单位工资可能只是他们收入的一小部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分析全国各地共48099名科学家的数据后发现,自2013年上一轮调查以来,科研工作者的不满情绪有所增加。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承认,经济负担是科研人员压力的主要来源。科学家表示,与其他职业相比,他们的收入水平有所下降。香港《南华早报》2018年11月26日的报道显示,与其他职业相比,中国科学家工作时间更长,但收入更低。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科研工作者平均年收入为90985元,比2012年增长23%;同期民营企业员工薪酬增幅为50%。数据显示,中国科学家每周工作50个小时,比法定最高工作时长多10小时。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曾经发起“青年科研人员生存发展状况调查”,有1066位青年科研人员参与。调查结果表明,青年科学家每周工作时间60小时以上的占30.86%,50~60小时的占32.74%,40~50小时的占27.39%,小于或等于40个小时的仅占9.01%。此外,青年科学家年龄越大,每周工作时间越长。比如,70后青年科研人员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的占65.79%,而90后每周工作50小时以上的占44.44%。高强度的工作时间导致该群体普遍锻炼时间少,健康状况欠佳。工作时间长的一大原因是中国科研工作者背负沉重负担,源于高度依赖发表学术论文的评价系统激发的工作量。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分析中,近半数受访科研工作者同意“科学评价体系存在问题”,而90%以上的受访科研工作者承认,发表学术论文的主要目标是“晋升职称”。在国内,社会生活成本急剧增加,但科学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拉大,资历、留学经历、头衔都是决定待遇的重要因素。面向优秀人才的各种人才计划、人才头衔,可以起到正面鞭策作用,但是倾斜过度则会带来收入待遇的不平等。留学回国的科学家能得到丰厚的报酬,但是本土科学家却困扰于过度劳累以及薪酬过低。某高校向杰出青年科学家提供不少于45万元的年薪,但未纳入人才计划的研究人员年薪仅为20万元。对于很多年轻人而言,职业选择的一般考虑都是“要么多挣钱,要么图轻松”,而从上述情况看来,青年科学家两样都不占。学术圈内经常有很多开玩笑似的吐槽,“读博穷三代,科研毁一生。”“还有什么是人工智能未来无法取代的? 研究生,他们的劳动力太廉价了!”热门专业比如计算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的高材生可以在企业找到高薪的工作,但对于热爱科研的人而言,倾向于实际应用和市场导向的企业环境可能不会让他们满意,“如果高校收入尚可,我还是想回去做科研。”一句简单的话,道出了多少科研青年的心声。2年龄:延毕只是第一道坎对于博士研究生而言,收入尚且放在一边,毕业才是真正的心头痛。我国博士毕业的平均年龄在33.17岁左右,博士生的延毕率高达39.68%,且女性博士延毕率略高于男性博士。一般来说,如果顺利毕业的话,博士的平均年龄应该是29岁左右,看来顺利毕业的博士生并不在多数。而延毕的主要原因,就是科研成果和论文发表未达到毕业要求。绝大多数高校都对博士生科研成果有明确要求,比如:以一作身份在重要期刊发表两篇论文、两篇SCI论文、两篇北大核心、3篇南大核心等等。尽管已有大学出台新规定,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评价博士水平的唯一标准,但真正践行的仍是极少数高校。延毕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拿到博士学位时,年龄偏大,这为后面的职业生涯带来了不少麻烦。很多博士为了进心仪的高校,还要从事博士后工作。不过近年来,我国博士后申请对年龄有了新的限制,要求35周岁以下,甚至是32周岁以下。 即使是选择直接应聘高校教职的博士,也面临着年龄限制。目前本科二本以上高校讲师普遍只招35岁以下的博士、博后,甚至有些学校引进副教授,都要求不超过35岁。拿到教职之后,申请项目经费时,年龄又成了一个问题。以青年科学基金为例,科研资助项目申请难度逐年增加,但年龄限制却始终没有放松,男性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女性年龄不得超过40周岁。2019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总体获批率约为17.90%,其中数理科学部平均获批率最高,达到29.89%;而医学科学部青年基金项目申请的竞争最为激烈,5年平均获批率仅有16.75%。加入年龄限制原意是为了让青年科学家避免和学术大牛同台竞争,没想到反而增大了他们的压力。加上项目经历被看作是评职称的重要参考,青年科学家身上的压力就更大了。3竞争:数量、数量、数量除了收入少、工作时间长,其实青年科学家最大的压力来源是竞争。在中国青年报社调研的1066位青年科研人员中,有46.15%的人认为最大的压力在于科研项目和基金的竞争,其次是职称评审、学术论文的发表以及科研成果的研发。在科研之外,他们有66.7%的时间花在申报经费上。最后,仅有22.14%的人认为科研经费是充足的。每年的7月都是青年科学家最焦虑的月份,因为这时距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的公布,只有大约一个月了。这种焦虑不难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难度是真的高。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给出的官方数据,2018年,基金委集中接收期间共接收各类型项目21万余项,全年共计资助项目4.4万余项,资助率约为20.77%。也就是说,在2018年的自科基金评审中,共有大约16.6万个“本子”落选。根据统计数据,在2009年-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量从9.7万项增长到了24万项,并且其资助量总体上也呈现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申请量。所以,落选的项目数量和比例是逐年增长的。在自科基金评审结果公布前夕,很多科学家都会到学术论坛上“祈福”、“散金币”,还有很多人彻夜难眠,并不禁自嘲“一把年纪的我,感觉自己很好笑。”他们对自科基金如此执迷,皆因“拥有一个国家级项目”对职称评定的重要性。在目前的大环境下,部分高校讲师职称是无编制的,合同期一到,非升即走,所以很多教师拼了命也要评上副高级职称,这样其事业才算安稳下来。而拥有自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的经历,已成为很多高校评选副高级职称的基本条件。现实的残酷在于,每年都会有80%的项目得不到资助,但职称评定指标并不会因此妥协。人才项目虽然多,但竞争过程遵循马太效应,一个项目错过了,就很可能再也追不上去,眼睁睁看着他人平步青云。由于现在学校排名、学科评估以及人才评价都非常看重数量,包括论文数量、影响因子、经费数量、人才头衔数量等等,并且必须在指定年限内,这使得现在的青年科学家面临短跑式的竞争。短跑式的竞争带来的,是科研心态的短视,这对于原创性基础研究、深层次问题的思考以及长期积累科研规划都是非常不利的。更糟糕的是,真正有能力的科学家还可能因为短期内出不了成果而遭到逆淘汰。目前来看,青年科学家身上的竞争压力丝毫不会有缓和的趋势。近几年来,我国SCI论文数量和NS等顶级期刊发文数量稳步上升。截至2017年,中国SCI论文连续9年世界第二,高校占比80%以上。中国发表 SCI 论文 36.1 万篇,占世界总量的 18.6%,比上年提升1.5 个百分点。我国已连续第九年排世界第 2 位。美国排名第一位,论文数量为52.4 万篇,占世界份额的 27.0%。这些成果与科研人员数量的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截至2017年,中国高校专任教师总人数为165万人,科研机构人员3.2万人,其中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有近90万。从业人数的激增使学术界“供过于求”,早已不是90年代初学术人才“青黄不接”的形势。以自科基金中的青年项目为例,2001年,青年项目的申请数量仅有3441项,而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至8.6万。近三年平均增速9.41%,资助率也已经连续4年持续下跌。论文与项目是职称评定中的两大指标。项目的申请难度越来越大,但却越来越“不值钱”。2019年,华东地区某211高校正高级职称的评定标准已经与2014年尚在实行的华东某985高校正高级职称的评定标准基本持平,甚至还要更高。而在未来,博士研究生的规模毫无疑问将继续扩大。这也意味着,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自SCI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引入中国后,逐渐被推上了“神位”,科研领域某些人员过度追求SCI相关指标,导致“SCI至上”或“唯SCI论”现象的产生。我国科研领域没有与时俱进地优化和合理限制SCI这个客观量化工具在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的定位和作用。在最近揭晓的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中,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教授王振义获得了“生命科学奖”。王振义教授表示,他为现在的科研年轻人感到担忧,“我们的标准是看论文,不看他的实际工作能力。年轻的人才为了论文而工作,发表了高级别的论文就认为自己了不起,这样是做不出工作来的。”然而如果没有人才头衔,收入会很低,发论文、做项目有奖励,不少年轻的科学家认为,这也是无奈之举。还有人甚至专心做校外兼职项目,把高校职位当作副业。而且,青年科学家所处的年龄阶段会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包括工作压力、职称压力和家庭压力,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们都算是新手,要全部兼顾真的很困难。他们还表示,非常羡慕老科学家的状态,可以专注、心无杂念地做研究。但是,明明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才是做研究的黄金时间,难道真的要等到年华老去,才能享受单纯的科研吗?Nature曾经发起一项对青年科学家的调查,根据3400份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青年科学家对学术界的工作仍有强烈的偏好。然而,也有超过60%的受访者称,他们很可能会去企业找工作。其实,科研本质上也是淘汰率非常高的职业,在竞争激烈的当下,青年科学家被迫开始思考自己选择做科研的源动力。4出路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要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说明国家政策已经开始重视青年教师的低水平薪酬和科研评价压力问题。此外,近年来,政府和企业也频频联手,推出“科学探索奖”、“达摩院青橙奖”等奖项,给予一批青年科学家大力支持。当然,相较于对少数人才的奖励,人才评价机制改革能否被普及化,人才待遇能否得到改善,才是任重而道远的问题。今年3月,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指出SCI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以下几个局限性:1)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而非评价系统,不能把SCI论文简单等同于高水平论文。2)SCI论文的引用数反映的是论文受关注情况,而不能对应于创新水平和实质贡献,高被引论文更多反映的是学术研究热点,但并不直接说明其创新贡献。3)论文主要是基础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SCI论文相关指标并不能全面反映科技创新贡献,不适用对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的评价。如果SCI论文数量不再成为科研人员的“KPI”,青年科学家又该怎么展现自己的学术实力?近日,科技部召开中青年科学家发展座谈会,旨在研究破解支持中青年科学家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会上一个热议的问题就是:破“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之后,评价标准如何定向?中国科学院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穆荣平指出,破“四唯”的关键在于政府机构减少对学术评价的干预,因为外行人的评价难免限于单纯看数据,评价科学家应该让小同行去做,也就是让真正懂行的人去评价。无论如何,在新一代科研年轻人身上,我们还是看到了希望。关于科研年轻人的生活状况,贾扬清指出,中国社会过去是实用主义占优,小时候比分数,长大了比工资。但随着经济发展,我们越来越需要一些多元化的评判方式。在与年轻几岁的后辈们相处的过程中,贾扬清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正呈现出这样的多样性,比以前的人更不在意社会评判,而更在意自己的爱好和职业理想。他还提到,做科研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实用主义者很难走这条路,“在这条路上,更多的是对于自我的追求,对于知识的追求的满足感。参加青橙奖的评选,我感受到的是,每一位我遇到的年轻专家身上都闪耀着自信的光,闪耀着知识的光。”青橙奖的获奖者将会获得达摩院的资源支持,贾扬清也亲自表态:“我羡慕他们,也祝福他们。作为同龄人,我希望我能够在工程的道路上做得更多,在科研的同行需要AI和大数据平台,需要大规模计算能力的时候,能帮他们一臂之力。”参考资料:https://www.hu.com/question/420083383http://www.shifenzi.com/news/multiple/4503.htmlhttps://m.huanqiu.com/article/9CaKrnKfgEBhttps://www.cingta.com/detail/2286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7-05/31/c_1121059693.htmhttps://www.hu.com/question/21413332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8726788https://zhuanlan.hu.com/p/88180973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97180https://zhuanlan.hu.com/p/148532550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9/445310.shtm[赠书福利]在AI科技评论9月11日推文“《柏拉图与技术呆子》:探讨人类与技术的创造性伙伴关系”留言区留言,谈一谈你对本书的相关看法、期待等。AI 科技评论将会在留言区选出5名读者,每人送出《柏拉图与技术呆子》一本。活动规则:1. 在留言区留言,留言点赞最高且留言质量较高的前 5 位读者将获得赠书。获得赠书的读者请联系 AI 科技评论客服(aitechreview)。2. 留言内容和留言质量会有筛选,例如“选我上去”等内容将不会被筛选,亦不会中奖。3. 本活动时间为2020年9月11日 - 2020年9月18日(23:00),活动推送内仅允许中奖一次。EMNLP 9月16日出录用结果了!

反之于心

感叹:做科研真心不容易,有时候,即使努力了,也未必有好结果!

一晚上,正打算到办公室里看文献,却被伟哥拉到学校附近的串吧去喝酒吃串。他是个非常勤奋的人,即使是周末,我们都不一定能把他约上去聚餐。今天倒好,还是工作日,反而把我拉去撸串了。虽感到一点异常,我还是想活跃下气氛,问道:“今天有什么可喜可贺的事?”他自个儿干了杯啤酒,才慢慢说道:“做科研不容易啊!即使你很努力了,也不一定能有好结果。”已经看破这道理的我附和着:“科研就是这样。即使研究方向定了,研究思路有了,实验方案也设计好了,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却往往不是想要的,有时还糟糕得一塌糊涂。”朋友咕噜咕噜地喝了几口酒,便开始诉说:"你知道吗,小强最近又发了一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了。”“是嘛,哪天一起搓他一顿。”他继续说道:“我俩本科时就在同一个大学,那时候大都是他羡慕我每年拿国奖,如今反而是我崇拜他了。”“不用崇拜,你这么努力,你也会有的。”我小心安慰着。“我读研前一直坚信,天道酬勤。从小学念书起,我只要努力拼搏,只要在学习上花时间和精力,基本都能拿到满意的成绩。然而,读研以后,却发现科研成果与个人努力程度完全是不成正比的。我每天早早地到了实验室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几乎都赶在实验楼大门将要锁上前才离开。每次吃饭,只用10分钟就结束;每天大家都在午休的时候,我不是在办公室看文献,就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周末也被我当成工作日,即使你们聚餐,我有时也会选择做实验。然而,即使如此争分夺秒,把大部分时间都耗在实验上,到最后还是两手空空。我知道科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是一想着自己努力了这么长时间,还是一无所获,而身边同学却发表了一篇又一篇的牛文,自己心里难免彷徨与迷茫,开始怀疑起自己是否真的不够聪明不够努力,没有能力胜任科研的工作。”“兄弟,你足够聪明,更足够努力。只是科研不是买卖,不是付出了,就能得到相应的收获。这就是科研!”我们举起了手中的酒杯,用力碰了碰,一饮而尽。二其实,不少研究生都有这种痛苦的感受。身边的博士同学,大都来自农村或小城镇,自小就被教育只有努力学习、吃得苦中苦,才能取得好成绩,以后才会有出息。所以,无论是在念小学、中学、还是大学,不少人坚信天道酬勤,一路上也的确依靠着努力的法宝,成为同班同学的佼佼者。于是,我们便把努力拼搏作为人生信仰,在读研前依旧认为只要一如既往的刻苦,就一定也会在科研上有所建树,继续成为优秀者。也许,我们读研前从来就没有怀疑过乌龟赛跑的故事。我们以为只要像乌龟那样努力向前爬行,争分夺秒从不停止前进的脚步,就可以比中途偷懒的兔子先到达终点,赢得人生中的每个比赛。实际情况是,世上有不少兔子,它们和乌龟一样努力,有着一颗不到终点决不罢休的心。当努力的乌龟遇到拼命的兔子时,还想着单纯地拼努力,又岂能赶上兔子的速度?年少时候的努力可以让人获得好成绩,因为不是每个同学都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努力的学生比懒惰的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时间,而一般人彼此之间的智力又区别不大,谁只要学习时间越长,记住的知识点越多,谁就能大概率地在考试里略胜一筹。然而,在博士阶段,你会发现身边每个人都很努力,都能全心全意投入到科研当中。在中科院的研究所里,不少导师们都会在晚上到办公室去处理事务,更何况他们的学生?读研这些年,我基本没见过哪个学生能做到在一个星期里每天只是朝九晚五做实验的。大部分人只要没事,都会到办公室、实验室里待着,一直学习到晚上,平均每天花在科研的时间都有10小时以上。这个时候,你还要和同学们拼努力,可能就只能在休息、锻炼的时间中再多挤出两三个小时而已,这能有多大帮助呢,还可能导致精神不足。三小强其实是我室友,他的努力和伟哥不分上下。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你的努力可以得到实际的可看得见的回报,而与你一样努力的一些人,却为什么一篇文章都还没有?小强淡淡地笑了:“你说的回报是指文章吧。要得到这个东西,除了要努力,其实还需要些运气。”“运气?不是在和我开玩笑吧!”“是真的。我目前发的文章相对多一点,并不是因为我聪明,也不是因为你们不努力,感觉真的只是因为我运气好一些:选择的专业和方向都是现在的研究热点;对口的期刊不但数量多,还大都是高影响因子的;研究内容所要做的实验周期短,容易出数据;导师在海外知名高校做了多年博后,才回国不久,正直年轻有为的阶段,精力充沛、责任心强、科研兴趣依旧不减当年;不但每周召集组会让全组学生及时跟进研究领域的前沿资讯,还经常和学生一对一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验进展,指点我们研究思路与方向;所有这些的因素搀和在一起,才让我们组里每个学生的努力没有白费。”施一公在教导学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时指出,“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做一个优秀的博士生,时间的付出是必要条件。”他明确地道出了半个真理,却隐藏了真理的另一半:在科研里,努力只是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千万不要以为努力了,就能在科研里获得应有的成绩。有些时候,即使拼搏了好几年,也很可能一无所获,甚至连博士毕业都成为问题。科研的道路注定需要努力,但是这里的天道不一定酬勤,因此要懂得及时摆正心态,坦然面对科研道路上努力过后的每个成败。作者:热血冰心 来源:中外学术情报,募格学术

瑛士

爱因斯坦的科研思路是啥?为啥他能做出如此重大的成就

前面的文章我多次讲解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但是爱因斯坦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为啥能够给在年轻的时候做出如此卓越的科学成就,这一点不禁让无数科学家感到好奇,今天我就针对这个问题来和大家谈谈。首先你还是需要了解爱因斯坦所处年代的物理学发展情况,当时是牛顿力学无所不能的时代,所以有科学家直接断言:牛顿力学就是这个宇宙力学的终极理论。因为当时牛顿力学的确是把99%的问题都解决了(注意:当时还没有研究到微观领域,所以对微观世界的研究还没有进展)。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按道理来说,后人再努力也无法做出突破性的物理成果,因为牛顿力学相当于给物理学大厦打了一个稳固的地基,后人只能在地基上面做一些修补工作。但是当时有个问题一直没解决,那就是光速问题。按照经典的伽利略变换,速度这个物理量是可以叠加的,比如一列火车以速度4m/s往左走,此时车里有个人也往左跑在车里计算出来的速度是1m/s,那么地面上看车里面的人速度肯定就是4+1=5m/s。也就是说速度是可以直接相加的。但是随着人们的测速仪器越来越先进,人们终于可以精确的去测量光的速度,这一测量不打紧,居然发现光速相对于任意参考系速度都是固定值。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还是有一列火车往前走,如果车里面有个东西在跑,速度的确是可以简单加起来。但是车里面跑的东西不能是光,如果是光的话,无论车里面看光速度还是地面上看光速度都是C不变。这也就意味着说光速是不需要任何参考系永远都是C不变。这与我们的直觉非常违背,速度这个物理量应该是相对的才对,换了一个参考系原来处于高速运动的物体也可能速度变为0,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也就是说速度本身就是可变的,看你选参考系是啥速度就是啥,但是光例外。为啥光例外,当时无人能解释。所以大家明白了没?其实“光速不变”并不是某个科学家用某种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而是大量人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和原理,采用不同的仪器测量出来的。虽然我们理论告诉大家光速应该是可以变的,取决于选的参考系。但是实验却打脸理论了,实验告诉大家光速不依赖任何参考系且永远固定为C。面对这样的问题,一般的科学家可能毕生都去研究光为啥不变,去寻找各种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但是爱因斯坦却不一样,爱因斯坦认为既然实验说光速不变,那我就姑且把这个当做真理,看看往后推理能得出啥结论。结果一推理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原来我们的时间和空间居然也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1秒,也没有绝对的1米,相同的物理过程在某个参考系下是1秒,换了一个参考系也许是1年,同样的道理,相同的棍子在某个参考系下是1米,换了一个参考系也许是0.01米。所以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做出如此重大的成就,最主要原因就是他直接以实验的结论作为真理,去挑战了人类几年前的直觉和常识。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爱因斯坦当时的思路,其实是直接把实验结果当真理,然后往下推理,得出一个结论,尽管这个结论与直觉违背,但是相信这个结论,看看能做出啥,所以才发现了狭义相对论。这种科研的思路其实在爱因斯坦之前尚未有人做过,以前的人都是先猜想某个理论,然后再去做实验来验证这个理论,不断去修复完善这个理论,也就是先猜想理论后实验,而爱因斯坦则是直接以实验的结果为前提,往下推理出一个理论来,相当于是反其道而行之。这种打破常规的科研思路,敢于挑战人类直觉的智慧,才是爱因斯坦做出伟大成就的法宝。我是小彭来给您解惑,如果喜欢文章可关注。

刺痛我

科研道路到底有多艰辛,这篇文章将给你答案

还记得小时候语文课上老师问每个同学的理想吗?“你的理想是什么呀?”“我想成为像居里夫人一样的科学家!”科学家,听上去是一个多么赋有崇高使命与威望的职业,但其本质仍然是指做科研的学者。如果你选择了走科研这条道路,那就意味着你的人生没有“平坦”二字。居里夫人——伟大的科学家首先,你得获得博士学位,因为这只是科研道路的开始2019年全国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人数为834万人,硕士毕业生54.4万人,而博士毕业生只有6.1万人。不仅如此,博士延毕率已经超过了65%,也就意味着,在每10个博士生中,只有3人能顺利毕业。我们可以设想一下,若你能顺利本科毕业,顺利考上研究生,顺利研究生毕业,顺利考上博士生,顺利博士毕业……总之,倘若求学之路一帆风顺的话,我们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21岁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随后研究生3年获得硕士学位,此时的你24岁;在博士4年获得博士学位,这时你已经28岁了。而你的同学早已走进婚姻的殿堂,甚至孩子都有两三岁了。而你,这还只是开始。科研等级排行榜暂且不谈博士延毕问题,就单论考研来讲,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2020年考研人数猛增50万达到341万,2021年甚至有专家预测考研人数达到400万……在考研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试问,若你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此时的你能否顶得住岁月的压力!其次,你得有过硬的英语能力,因为这决定了你科研的国际化水平以看文献为例,我见过很多研究生就直接将英文文献拖进翻译器中阅览,或者打开“有道”“谷歌翻译”等软件整段整段机械翻译。确实,这样可以节省我们很多时间,短时间内能够迅速完成查阅文献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行为实则是害了你的科研道路。把眼光放长远来看,英语能力是做科研的基石。英语很重要无论是看文献,还是参加国际会议,或者是有幸能够出国做访问学者,一般全程英文交流。若你的英语水平不过硬或者从小讨厌英语,那么可以肯定的说,在科研路上涉及英语条件的福利(如公派出国等)从此与你不沾边,国外科研进展你也会模棱两可,这也意味着你的科研能力永远达不到国际化水平。对于科研工作者,我们倡议,学英语要学到老活到老。最后,你得有抗压的心理素质,因为这是做科研的基本保证不论是课题实验,还是文章发表,在科研道路上没有一帆风顺可言,失败乃家常便饭。浙江大学博士毕业明确要求:需要至少两篇以上SCI,且对影响因子(IF)有要求。这也意味着你在博士期间必须要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每天至少工作10小时以上,并且论文不能灌水。暂且不谈导师对学生的压榨,就博士毕业条件而言,这将是对学生心理抗压能力的极大考验。若你成功达到科研道路的起点,想在学术道路上有所造化,你还得继续进行博士后两年的工作。此时你已经30出头。这时的你可以申请大学青年教师,有一份体面的工作能够养家糊口。在职期间你要经费没经费,要文章没文章,你还得给本科生上课,做实验,写论文,往副教授职位前进。此时的你能否顶得住环境的压力。若你足够优秀,很有上进,那你可以继续拼搏在40岁之前获取更高的头衔——“四青”(青年千人、青年长江、青年拔尖、优秀青基)。这时已经福利满满,每年有50万生活费,100-300万科研启动资金,住房补贴,解决配偶工作……听起来不错,那么“四青”这个头衔究竟有多难呢?“四青”每年只评选1600人,而且必须是40岁以下。也就是说如果你超过了40岁,那么“四青”就与你无缘了,以上的福利便与你无关。因此30多岁的副教授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争取这仅有的头衔,可想而知压力多大。若你成功拿到“四青”头衔,再往上你将会争取“杰青、长江、千人”的称号,国家规定不超过45岁。若你成功拿到“杰青、长江、千人”的称号,你将会争取“院士”称号,院士分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每两年一评,两者每次分别只评40多人。评选院士时,必须要有三人或三人以上院士推荐才能入选……若你成功拿到“院士”称号,那你已经站在了科研圈的最顶端,为祖国做出最为杰出的贡献。若你一心决定走科研这条路,那么请听我给你的四条建议,这将受益终生:扎扎实实学好英语,全面提升英语水平。若把科研比作在黑暗中寻找宝藏,那么英语将是你手中照明的火把。英语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你火把的明暗。争取考上(推免)双一流A类高校的研究生或博士生。学校越好,你将会拥有更好的扩展视野的机会和更优质的科研环境条件。选择一个为人师表,德高望重的导师。你导师的水平决定了你的科研深度和为人道德,选择导师至关重要。恪守学术道德,保持学术诚信。这一点极为重要,在科研道路上千万不要学术造假,不要做欺师灭祖的事,否则那将是你一辈子的包袱,甚至你将会失去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