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厅申报的审计署2019-2020年重点科研课题《大数据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按期结题11月23日,四川省审计厅成功申报的审计署2019-2020年重点科研课题《大数据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收到中国审计学会秘书处课题结项评审通知,通过审计署专家评审,按计划结题。这是我厅近十年来首次成功申报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并如期完成结题,实现了我厅审计署重点科研课题零的突破,对于鼓励和促进全省审计科研工作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去年5月,经过大量地前期论证,由科研所牵头递交了课题申请报告,并于6月成功收到立项通知,完成课题申报,审计厅庚即成立了由陶志伟厅长担任组长,科研所牵头,西南财经大学、厅数据处、科研所共同执笔的课题小组,对课题进行了深入地调研和撰写,于今年11月如期结题。此次课题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以下四个方面的着力点:一是厅领导高度重视,厅主要领导亲自组织研究课题思路并作出批示,分管厅领导多次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讨论,并就课题大纲和初稿进行多次修改。二是课题组善于借智借力,统筹科研所、业务处、高校等各方面的科研力量,广泛收集资料,深入省内外各地进行考察调研。三是严格落实责任分工,形成时间表、任务图,按期打表、严卡时间节点,确保课题撰写保质保量。四是不拘泥于研究形式,在课题撰写过程中,克服了由新冠疫情带来的许多不便,创新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研究讨论,完成撰写任务。此次《大数据审计理论与实务研究》课题的按期完成,丰富了我省关于大数据审计研究的理论基础,拓展了科研人员的视野,提升了我厅审计理论研究的能力,为下一步争取更多更好的署科研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我们要站在新的起点上,努力推动我省审计科研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来源:审计科学研究所】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最近,各学校陆续对本单位教师的课题进行了初评,其评审依据和标准各不相同。据我们初步了解,部分学校在初评时,对课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尤其对优秀课题的评分分歧比较大。正是由于课题评审要求和标准的不一致,致使部分教师选题时莫衷一是,踟蹰不前,因此在选题的过程中也就比较迷茫和无助。这是我们听到的一些有关课题的真实声音:……如部分教师反映说,尽管其课题也来自于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但得分比较低,是因为认为其选题太“俗套”,不够新颖,因此不是优秀课题;如部分学校认为课题需要和当前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如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翻转课堂、互联网+等“挂钩”,否则就不是优秀课题;部分学校认为,优秀的课题要具有普遍性、代表性,不能只局限于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而是要有更广泛的研究对象和丰富内容;也有部分学校认为,课题即问题,就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因此优秀的课题就是要立足实际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等等。那么,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来说,优秀的课题是什么样子呢?当然,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我们认为,优秀的课题不会有一个标准答案,也不应该有一个固定的标准答案。但是,我们认为,对于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教师而言,根据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优秀课题应该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或者标准。我们来看两所学校(单位)课题的评审要求和评分标准:学校之一:评分原则:1.基于问题的研究,问题要小、实际和具体,并且要结合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2.课题名称、问题、研究目标和内容一致性;3.部分线上教学课题没有入选,主要是原因是疫情马上结束,缺乏教学实践的基础。评分标准:70分:问题缺失或者不具体、不聚焦,泛泛而谈;80分:有问题,比较具体、明确、比较小,且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90分:问题小、实、明确,课题名称、问题、目标和内容一致性。学校之二:评审要求:(一)按照立项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求填写,不得任意增加或减少论证内容,更不能使用错误的立项申报书。(二)重点评审依据是课题的研究背景是否具有问题性,即问题是具体、明确、小的问题。这是能否通过立项的重要标准,没有问题的课题一律作为假课题淘汰。(三)课题名称、问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尽量要保持一致性。(四)提高与兼顾相结合,即质量是第一位的,但也要适当兼顾,即个别学校整体质量差但又申报数量较多,可以适当照顾一两项。评分区间60-98,标准解读如下:优秀:85-98分。标准:研究问题具体、明确、小的且与课题名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保持一致性。合格:70-84分。标准:研究问题比较具体和明确且与课题名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基本保持一致性。不合格:60-69分。标准:研究问题不具体、不明确、大而空洞,且问题与课题名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不太一致性。这是两个学校(单位)课题初选的评分要求和标准。我们简单比较了一下,发现这两个学校(单位)优秀课题评分要求和标准都有一些共同特征:1.课题是基于问题的研究。问题要小、表述具体而明确,而且是自己或课题组成员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是优秀课题的首要因素,也是课题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问题是优秀课题的前提和基础。2.课题的问题、课题名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尽量保持一致性。这实际上是明确课题的研究思路。只有四项内容保持了一致性,才能有明确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才有助于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3.课题要立足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要有教育教学实践的土壤和条件。我们的课题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高高在上”,而是立足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的研究行为。因此,课题研究不能脱离教学实践,必须拥有教学实践的土壤。我们认为,这两所学校的评分要求和标准是符合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需要,是立足于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的。因此,其评分要求和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评分要求和标准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一种科研的导向和价值引领。我们课题的导向在哪里,我们一线教师的科研就会走向哪里。因此,我们希望学校引导中小学一线教师都能够走上正确的科研之路、专业成长之路。我们认为,就中小学一线教师而言,我们的科研定位就是要立足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问题,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不断在问题解决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改进。当然,我们教师也可以有获奖或者著书立说的追求和权利。但我们认为,只要课题过程扎实而有效,那么获奖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副产品”了。至于上述的一些有关课题声音,如课题太“俗套”而不够新颖、课题必须与新理念“挂钩”、课题应具有代表性、研究对象要有广泛性等等,我们在此就不再赘述,请参考之前的部分文章。最后,我们引用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一段话,或许对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的科研工作有所启示:“谈到科研,老师们常常以为那是教研所的专家学者的事。仔细分析,其实是我们每位教师分内的事,是每位教师心灵深处的需要。今天和昨天有什么不一样呢?上班、下班,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学生还是那些学生,同事还是那些同事,领导还是那些领导,校园没变,办公室没变,教室也没变。近乎呆板枯燥的生活,使人兴味索然,甚至使人厌烦。于是有人说,教育工作时间性强,计划性强,规章制度繁琐具体,容易扼杀人的创造性。如果只当一名教书匠,用因循守旧的眼光看问题,教师工作真是又苦又累,又呆板枯燥。我引导老师们思考,为什么同样是教书,斯霞、于漪、钱梦龙、欧阳代娜等许多优秀教师却感觉幸福、快乐,充满了新奇感,工作充满了创造性?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们不是教书匠,而是教育科研工作者,是教育艺术家。他们总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待教育教学工作。分析研究许多优秀教师的经历和他们的成果,人们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从教育科研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
长江网7月22日讯(通讯员丘剑山)22日,从湖北省科技厅获悉,为助力湖北疫后重振,推动湖北科技创新工作,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支持湖北219个科研项目,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入围项目50项,排名湖北第一。疫情以来,省科技厅积极对接争取科技部支持,落实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科技创新政策。科技部专门印发了《关于支持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举措》,目前,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省科技厅正积极争取支持我省疫情防控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争取布局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平台,积极争取支持湖北科技企业发展,积极争取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其中,科技部明确国家“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给予湖北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支持,在“百城百园”行动中不限制湖北地区的申报数量。目前,湖北共有219个项目获得“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支持,经费总额1.1亿元,为其他省份的近4倍;共有22家单位获得“百城百园”行动支持,共获批7800万元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支持,助力全省加快形成“一城一主题、一园一产业”格局。据了解,“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是科技部今年首次发布的科技型重点项目,定位于支持一批覆盖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技术创新项目,特别是短期内能形成创新产品、见到经济效益、对复工复产有直接带动作用的项目,以帮助一批优秀科技型企业克服疫情带来的短期困难。从产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等领域;从区域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全省高新区、创新型县市等重点区域,其中,武汉东湖高新区入围项目50项,排名第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科研和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两个动轮,因此申报科研课题就成为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从2005年以来,成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一般课题各一项,担任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持专项课题一项,还主持了湖北省和武汉市社科基金和教改课题共十多项。在这些成功的背后,也有不少挫折,这里谈一些有关科研课题申报的实践和思考,希望能对年轻老师们有所帮助。一、了解形势,把握趋势,是申报课题的基本前提 形势对我们科研课题的申报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像新闻传播这样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因此,在申报课题以前,关注当下形势非常重要,形势首先是国家的形势。研究形势,就是要研究目前国家的宏观现状和本学科的发展需要,存在的问题和我们可能做的研究。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申报要求“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心,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细读每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会发现,社科基金课题的需求总是紧密结合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所以,了解国家的大势、熟悉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将其和个人的研究方向和优势结合,就可能中标,也可能优质地完成申报课题。笔者从1995年就开始关注程序理论,当时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也要重视程序科学化》文章,后来也写了不少这方面的论文。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法,并特别强调“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而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及这一问题时的提法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法律化”改为“规范化”,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更加具有广泛性。“程序化”的增加,说明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的建设中,不仅注意结果,更关注运作的过程,而且,只有关注过程的科学性,才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对国家形势的判断,2005年,笔者根据前期研究成果,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课题“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程序化建设研究”,2008年,出版了《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一书。在了解国家大事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科学研究和申报课题的发展趋势作一番研究。所谓趋势,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它是由该事物内在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把握了趋势,我们就有了掌握该事物的自主性和自立性,也就有了掌控它和解决它的能力和力量。数据显示,这些年来,国家重视和加大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不仅国家课题总量在增加,而且专为青年人设立的课题数增加幅度在提高;增加了重大课题的数量,需要有高水平、多学科的团队组织申报;在限制申报数量,提高中标率的前提下,对一般高校而言,又增加了申报的难度———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科学研究和申报课题的发展趋势。二、确立问题意识,打好研究基础 现实问题是一切研究的源头,关注社会,与时俱进是一切研究者的职责。这里笔者要谈的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和社会责任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词典上的解释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种解释显然不能准确地描述现在的“知识分子”了。笔者以为,在当下,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应该是知识和文凭、关注和投入、批判和建设三者的完整统一。首先,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相应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一定的文凭是反映其水平的标志,但是,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文凭却出现了与知识相悖的情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其次,知识分子应该对现实社会有所关注和投入。不论是从事什么学科的研究,它的结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服务于我们生存的社会。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对身边的事情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其间。第三,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建设。这个社会需要有人不断地批判,只有批判才能让人们看到和看清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个社会同时需要建设,因为只有建设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发展得更快。批判与建设是两个并行不悖的统一体,在实施时不可顾此失彼和重此轻彼。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分子。问题意识是我们考虑选题和解决选题的起点和终点。无论是做硕士、博士论文,还是做科研课题,都要强调问题意识。只有不断发现问题,科学研究才会有目标。而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都是针对当前的学术前沿问题和社会实际问题来立项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也对需要立项的课题提出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理论创新。鼓励和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从群众中发掘思想智慧,提出真知灼见。”做好科研课题,尤其是国家重大课题或重点项目,除了有问题意识,还要有一批前期成果。前期的研究对课题申报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反映了研究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国家要组建一个课题组,肯定要选择对这个领域熟悉的人,而要熟悉一个领域,需要有很多年的研究经历。如果你完全是这个领域里的陌生人,你的申报材料就无法体现出你对这个领域前沿问题的认识,评审专家对你恐怕也不会认可。其次,前期成果足以表现研究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能力和水准。研究成果一般来说反映了研究者的水平,通过研究者提供的前期成果,可以让评审专家了解申报者目前的研究成就,这是进行下一步深入研究的前提。研究成果也是分档次的,申报时应多填写自己在较高级刊物上发表的成果,一般或较低级刊物的东西可少填或不填。当然,一些青年课题对前期成果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大家都是年轻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没成果,那就看课题论证的质量了。如果有一些前期成果,即便在青年组里还是有优势的。前期成果的积累是一个过程,“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显然是不行的。而且,我们所从事的前期研究并不都是为了申报课题,它也是不断地凝练研究方向和提高研究水平的一个过程。一个人在长期的研究生涯中,如果能有几个或多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对于开阔视野和提高素质也是大有好处的。三、注重学科交叉,力求创新有独见 科研在高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搞科研要求有创新意识。所谓创新首先就是要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有新的创见。一篇论文,一个课题,总要有点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新视野、新理论、新素材、新方法等。科学研究是在前人或以前的基础上做出的具有自己独创的工作,它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唯一性。笔者评审过很多申请报告,格式整理得很好,理论上说得也很对,就是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没有自己创新的地方,这种课题是难以通过的。在本学科内寻找新的课题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不要忘记交叉学科也是重要的创新领域。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社会科学内的各学科以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流”趋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人和自然之间的鸿沟正在缩小。②交叉学科是指形成于数学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科学、社会科学之间交汇区域的跨界学科或边缘学科。③从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并且列入了国家的长远规划,开展跨学科研究“将不断拓展甚至爆发新的研究领域,引导、促进新兴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孕育发展”④。因此,我国“十二五”时期研究的主要任务就强调要“实施跨学科重大专项研究,大力促进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渗透融合,在推动各学科互为借鉴、共同发展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所以,我们可以多用一点交叉学科的知识,从另外一个学科的角度来解读一些传统的东西,很可能产生别开生面的研究成果。笔者20世纪80年代在《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工作的时候研究奖励学,较早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奖励学”。先后出版《奖励的奥妙》、《奖励的科学与艺术》科普类的小册子,后完成《激励论:发掘人力资源的奥秘》和《神奇的杠杆———激励理论与方法》等理论专著。奖励是一个老话题,很多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学习了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论著,发现里面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论述奖励。我在前人和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信息论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奖励是社会对人们良好行为和成果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或成果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⑤这个定义既不违背各学科的解释,又能够运用到各学科中去,是一种在更宏观层面上对奖励这种现象的重新解读。我既著书立说,也不断结合现实奖励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众多媒体上发表论文和评论,在研究奖励的同时也开展了包括惩罚在内的激励论研究,这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在研究过程中,聘请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了这个研究项目。目前,对交叉学科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互相吸收彼此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涌现。交叉学科的研究比传统的学科内的研究要难一些,关键是要能够打通学科壁垒,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但是,开创交叉学科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能交叉出新的研究领域,因为学科的差异本质上是各学科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的不同,这些不同学科的沟通、融合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需要研究人员从差异中找出沟通和融合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发现新课题、新方法和新视角的重要领域。另外,不管什么学科,推理和案例对于人文社科类课题研究都很重要。做研究首先就是要学会逻辑推理,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因果关系把道理讲清楚;其次,就是在论证过程之后,一定要用本学科的理论将案例讲清楚,讲出本学科的特色来。今天的博士论文,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数学的方法来论证,这很好。数学进入社会科学是学科交叉的前奏,今天,定量研究方法已经在社会科学领域广泛使用。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⑥。可是研究课题里面怎么用数学才叫科学呢?一位学者曾写文章谈到这样一件事,说有一批研究人员到农村进行研究,他们调查了很多数据,最后发现农民很辛苦,文章问,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调查研究吗?农民肯定很苦,这是不用调查的结论。新闻传播学也很需要定量的研究方法,但是这种数据能不能经得起推敲?由此得出的结论对不对?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科学的使用。关注社会问题的目的就在于服务于它、服务好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就是要运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来说明和解读我们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说明得越多,成绩就越大。四、结合教学,促进科研 对教师来说,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高校教师的宗旨,所以,科研首先应该为教学服务。优秀的教师不仅体现在其一流的科研能力,还体现在其优秀的教学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把学科前沿的问题提出来,要把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学校没把学生培养出来,老师搞再多的课题都没用。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老师的职称是“教授”而不是“研究员”。所以老师如果课上得很好,立项的科研项目即便不多,还是应该按照教师的系列给予副教授、正教授、博导等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有一位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不仅课讲得很好,对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深受学生喜爱,但就是没有博士学位,一直是副教授,我以为是不妥当也是不公正的。高校的管理政策应该调整以保证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一句话,科研就是要有利于教学,促进教学,教学和科研不是两张互不相关、不可转换的孤立物。近几年来,从教育部到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学术规范和道德的教育。而我在2006年就开始至今给新闻学院本科三年级的同学讲授新闻学前沿专题: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我在课堂上讲这门课,自己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做过一些调查,撰写过相关论文。2011年,刚好遇到教育部发布一个“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专项课题,我以“数字时代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调查”为题中标了一个课题。我们的教学并不都有与科研相关的课题,但是,教学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是需要研究和可以研究并出成果的,而且这些研究又是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当老师的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心。五、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 科学研究,尤其是重大课题和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单靠一两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有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来共同攻关,因此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重大课题的横向联系除了学科和学科队伍以外,还有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涉及课题的分割、权力的分割等问题。研究团队内部合理的分工对于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如果一个课题因为分割不公正或者信息不对称,引起麻烦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务必在事先就要规范好。团队如何组建,首席专家与参与者的责、权、利如何划分,这些都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需要认真考虑。从学校的层面讲,应该为科研人员的团队建设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尤其是要为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优良环境和适当的条件,不断优化高校科研队伍资源配置。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也应提倡多学习一点其他专业特别是跨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研究思路。课题申报书的填写也是有一定规范的,科研处要组织一些填写报表的培训讲座,尽量减少因为申报书填写不规范引起的申报失败。除了上面说的问题外,有关成果评价和经费管理也需要研究改进。现在的国家级课题,每年结项的比率是一半多一点,获得优秀的更少。而我们对研究者学术水准评价和职称晋升,大多只认主持了多少项目,而没有检查是否完成了。结果是有的人仅靠设计课题拿了前期经费去做别的事,这不仅有损学风,而且也是对国家经费的一种浪费。在学术刊物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论文,项目资助来源的日期是好多年前的批号。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论文中的某些观点还具有针对性吗?物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行的,不同的时间对研究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当下许多社科基金课题(包括重大项目)都要求在1—3年内完成,一是为中央决策提供最新成果,二是该项研究符合当时的形势。所以我认为,完整的考核体系应该是:主持并在期限内(如有延期需报有关部门批准)完成了多少项目,获得优秀者应予奖励。
1月21日上午,皖西中学生物组省级课题《利用混合式教学提高普通高中生物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会在第二会议室举行。本次开题报告会邀请了六安市教体局教育科学研究院孔庆东院长、六安二中河西校区李向阳校长作为评议专家,做课题指导。校领导及课题组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伊始,张旭校长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宣读立项文件,表示学校将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全力以赴为其提供保障。接着,课题负责人胡昊同志详细地介绍了研究方案,对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价值,研究内容、目的、方法,过程与步骤、预期效果等方面做了全面阐述。课题负责人朱德权同志就课题内容对课题组成员分工进行明确讲解,并确定研究步骤的具体时间和安排,老师们对课题研究的方向更加了然于胸。两位评议专家对课题的价值、研究的准备和前期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对课题的有效推进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建议。李校长指出,可先对混合式教学概念进行界定与研究,再从课前线上铺垫、线下(课堂)和课后线上交流讨论交替进行,要改变原来的线下传统教学方式,学习心理学,便于更好地掌握教与学的规律。孔院长指出,先对线上教学和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引出混合式教学,接着选择某些课程去设计与处理,构建资源库,最后再去评价线上与线下教学。会议最后,杨曼校长做总结发言。面对专家们的指导意见,杨校长表示了真挚的谢意,并承诺学校将会在精力、物力、财力上对课题研究提供保障,扎实推进课题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杨校长还强调,教科研对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学校的专业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课题组成员们要认真汲取专家们的建议,进一步优化报告,并扎实按照原有步骤做好课题研究行动,期待课题圆满结题。课题引领教师成长,科研助推学校发展。通过此次开题报告会,我校生物课题组的全体成员将会理清思路,以课题为载体,踏踏实实进行教学研究;以课题为平台,在研究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们也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会有数量更多、层次更高的课题成功立项,我校的教育科研之路也会越走越宽广。【来源:皖西中学】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中新网5月18日电 近日,由专注青少年儿童学习能力培养头部教育机构金色雨林申报的《儿童感觉统合与心理健康(能力)体系建设研究》课题正式入选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并成为该课题领域独家获得授权研究的教育机构。在未来三年里,金色雨林将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组指导下,从儿童感统和心理健康建设层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实践工作。这是中国首次针对心理健康、能力发展与感觉统合问题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进行全国性大样本的测查研究,最终将形成该领域更加先进的教育理论依据,为“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学术和实践依据。建立儿童能力评估教育体系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是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的国家级专业研究项目。课题研究主要围绕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工作,重点研究战略性、紧迫性、现实性的教育问题,为重大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次金色雨林入选的《儿童感统和心理健康(能力)体系建设研究》课题,是《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学校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下的子课题,旨在对于我国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健康以及儿童感觉统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套针对我国3-14岁儿童感觉统合和心理能力发育发展的评估教育体系。这是国内首次针对心理健康、能力发展与感觉统合问题对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进行全国性大样本的测查研究,并对进一步的干预措施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金色雨林希望,通过本次课题研究,能够以详实的数据揭示目前我国幼儿园导向小学阶段儿童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感觉统合失调的现状,并提出具体的干预方法和建议,从而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和有说服力的基础。几十年磨一剑 专注儿童学能研究自成立以来,金色雨林一直专注为3-14岁儿童提供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此次入选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亦是对金色雨林在专业水平上的肯定。金色雨林的前身为创始人林薇于1994年创立的北京雨林学习能力研究开发中心,是国内较早进行儿童学习能力研究的机构,在中科院、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顶尖的心理学专家的赋能指导下,金色雨林在全国范围内儿童学习能力研究领域持续领航,品牌也于1999年升级为金色雨林。金色雨林创始人、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程专家林薇女士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雨青教授经过多年的儿童心理教育经验并结合国际前沿教育理论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青少年脑科学与学习”课题的研究成果,形成一套学习能力训练体系个性化教育方案Indivial Ecational Program,简称 IEP。通过符合中国儿童发展大数据指标的测评系统,科学分析孩子的综合能力状况,实现1人1教案的真正个性化针对性的学习能力训练方案,有效的为孩子强化优势能力、提升能力短板。在教学过程中辅以心理素质辅导,并将家庭教育融合到教育体系当中,让孩子从根本上提升学习能力和激发学习动因。该模式通过测评系统判明孩子的学习能力状况,再采用针对性的学习能力训练方案,并辅以家庭教育咨询,心理素质辅导,帮助孩子提升学习能力。训练有效率得到中国儿童卫生保健疾病防治指导中心证明,达到96.8%。在儿童教育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中,金色雨林对学习能力有了深刻的认知。金色雨林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包含运动力、认知力和情感力。只有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使能力发展更均衡、全面,才能让孩子能够有条件进行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从而从容应对学业与社会的各方面挑战。在此基础上,金色雨林推出了针对性的3A综合学习力课程体系:运动力Motor Ability(M.A)、认知力Cognitive Ability(C.A)、情感力Emotional Ability(E.A)。在此三大类型课程下,又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能力发展维度及目标,细分为感觉统合运动力课、注意记忆、理解、思维的认知力课以及情商品格课等等多元化身、心、脑相结合的能力课程,有的放矢地提升孩子专注力、思维力、表达力、创造力等多种学习能力。目前,金色雨林以北京、成都、厦门三大运营中心辐射全国,在全国28个省、117个城市开设学习中心231家,服务了数十万孩子。师资教研服务全面领先 五大优势领跑行业入选“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还因为金色雨林在儿童教育,尤其是学习能力训练这个素质教育细分赛道上的领跑地位。在数十年的的砥砺发展中,金色雨林打造出了业界领先的测评、教研、师资、服务、大数据五大核心优势。测评方面,金色雨林拥有业内最权威先进的测评系统,其针对3-14岁儿童独家研发的测评系统,实验结果经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心身健康联合促进实验室论证其科学性。并不断和来自哈佛、剑桥心理学、脑科学、AI等领域的专家进行学术和科研的合作,针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形成更加适合中国孩子的数据模型和训练方案。可以说由测评到课程定制,体现雨林学习力核心理论能力。教研方面,金色雨林创始人林薇与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雨青都是在儿童教育领域深耕儿童发展心理学多年的专家,其核心教研团队平均拥有超过10年的专业经验,此外还有十多位全国儿童教育、心理、医疗等领域专家团队为教学提供科学性和权威性的保障。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完整的将儿童在运动、认知、心理的发展完整的结合,形成了个性化学习能力提升训练方案(IEP)。这也就是金色雨林的核心课程产品。在师资上,金色雨林经过多年积累和进化,具备完整的培训体系和严格的考核要求。金色雨林的教师全部拥有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本科及硕士学历,每位教师都要经过七大项目考试的严格筛选,并经金色雨林总部培训和考核后方可实施教学,其中培训淘汰率高达50%。金色雨林坚信过硬的师资,才能保证教育产品的交付。而在服务方面,金色雨林秉承学能教育、家庭教育、心理辅导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全面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全面“顾问式”服务体系,确保教学理念和教学服务的全面实施。除了学习能力训练和心理素质辅导外,金色雨林也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将家长也引入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来,三管齐下地提供孩子成功学习,自信成长的全方位服务。在大数据、AI等科技技术方面,金色雨林在新技术领域,可谓重兵投入,不断探索。通过不断地实践积淀,形成了中国独家数十万3-14岁孩子全周期学习能力大数据,以及百万用户级别的能力测评数据,同时在金色雨林的训练系统中形成了亿级的训练数据。在此基础上,金色雨林联合剑桥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借助大数据、AI技术,形成更加完善的能力图谱,帮助每一个孩子形成更加个性化的训练目标和学习路径。在金色雨林不断向前发展的路上,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6年荣获《中科院儿童脑科学与学习项目组》合作实践基地;2018年荣获“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心身健康联合实验室”示范基地;2019年荣获新华网2019年科技特色教育品牌等。身负荣誉,也承载用户更高的期许,在儿童学能教育探索的路上,金色雨林将始终坚定前行。本次入选“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对金色雨林在学术和实践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每个家庭都能拥有更有价值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有能力成就更好的自己,作为学能教育领域的领军品牌,金色雨林将持续赋能中国儿童心理教育领域,为更多家庭输入权威、科学、有效的学能培养教育。
科研课题研究策略的运用、实践与提炼,很多人弄混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老师们做课题研究,时常混淆课题研究的指导策略和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策略,前者在研究之前已有,后者则在研究中产生;前者是指导性策略,后者是成果性策略。指导性策略从何而来?指导性策略,可以从教学经验中提炼出来,也可以从研究文献中借鉴。每一课题,从研究目的出发,应对相关领域的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或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对相关研究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整理研究现状,找准研究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包括其在研究中形成的新的理性认识、新观点、新方法、新模式、新策略,以作为自己研究的指导,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研究策略在课题报告中如何呈现?指导性策略一般在课题报告中“研究过程”、“研究措施”中逐条呈现,分阶段、分步骤、按秩序和逻辑关系分别撰写。现以课堂教学“四步策略”公式法为例进行说明。策略一、强化规则,为……奠基策略二、创设情境,为……激趣策略三、确定目标,为……定向策略四、鼓励思辨,为……提升思维品质上述四个策略,若出现在开题报告、研究报告中,可作为指导性策略,每条策略可作为一个大标题,在其下分别撰写策略含义、目的意义、案例以及正反辨析,省略号部分可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填充。成果性策略如何呈现?在成果报告中,除需撰写上述“四步策略”含义、意义、案例及辨析,还应生成、提炼出新的策略即成果性策略,所以,成果性策略一般是在研究后期,在研究的中期报告或结题报告中成型,撰写时需写清楚其生成、提炼的过程。
(一)最近,一朋友在交谈中诉苦说:“我的高级职称所有条件都具备了,但就差一项课题。我获得的省、市级优质课一二等奖好几个,教学成绩也非常好,在同学科也出类拔萃。我教的是英语学科,每年的教学成绩都比其它班级成绩好很多,而且学生也非常喜欢上我的课。但我就是不喜欢科研,提到课题就头疼。”是啊,这样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怎么不会做课题呢?科研对她为什么这么难呢?于是,我继续她是如何取得这么好成绩的?然后,该教师就开始滔滔不绝讲述自己是如何如何取得好成绩的,而且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英语教学观点:英语是一门工具学科,而不是一门知识性学科。因此,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听说读写能力,切不可过于功利化教学。多年来,她一直秉承着这样的教学理念开展英语教学工作,这也是取得英语好成绩的重要因素。我告诉她,能否就英语教学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具体说说是怎么做的?她就以英语作文教学为例,说:“我坚持每周要求学生练习三个150字的英语小作文、进行规范的语法训练、注重卷面的整洁以及作文书法的美观等具体措施。经过这样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的学生英语作文写作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因此,我所教班级学生的英语作文分数,要比其它班级学生的英语作文分数高出4、5分。高考的平均分达到120多分,这也比其它班级的平均分高出10多分。”从电话的这一端,我都能够听出她对自己英语教学的自豪、自信,能够感受到英语教学带给她的快乐和幸福。是啊,这是一名多么好的英语老师啊?这样的老师,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啊?! 个人的专业能力不可能不强大啊?(二)听完该老师如何提高英语作文成绩的做法之后,我真诚地告诉她:你这不就是在进行研究了吗?你已经走在科研的道路上了啊!我进一步分析说,事实上当你刚接到某一个班新生的时候,学生的英语作文应该存在一些问题的,如语法错误多、平时练习少、书法不美观等等,这些问题恰恰是导致学生英语作文分数不高的主要因素。那么针对这种现状,你采取了一些有效教学措施,进行了大量英语作文教学的改进工作,并达到了一定的实际效果。你的这样一个漫长教学改革过程,不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吗?而且这种研究,不正是我们中小学一线教师所需要的科研吗?李镇西说:“把难题当课题,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那么,该教师表面上是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但事实上她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具有了研究的成分,而且是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无缝对接”,这不就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教育科研”吗?这种“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工作方式,不正是我们中小学教师的一种理想工作状态吗?我们认为,凡是学校中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那么她也一定是一名科研的“能手”。道理很简单,因为优秀教学成绩的取得,需要学科教师“想办法、下功夫”,当然也不排除个别教师的“加班加点”行为。但更多的可能还是“想办法”、“见行动”,否则光靠“加班加点”是不可能取得突出教学成绩的。那么,这个“想办法”、“见行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科研行为,就是不断思考的过程,就是不断教学实践和探索的过程。显然,这也是教师个人学科专业成长的一个过程。不言而喻,我们部分中小学教师事实上已经走在了科研的路上,但我们却不自知;尽管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科研工作,但我们却居然没有课题。这种现象,在我们的部分中小学校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值得我们警醒。(三)我们的部分教师本来已经在做科研,但为什么却没有课题呢?这显然是一个矛盾现象。那么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当然,这其中的因素可能多种多样,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但我们认为其主要因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小学教师自身对科研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些误区,如神秘论、负担论、单一论、速成论、复杂论等等(参见文章《一线教师不能这样想和做课题》,“老胡聊科研”微信公众号,2019.6.1),这样就会造成中小学教师对科研“望而却步,踟蹰不前”。也就是说,部分中小学教师无论在心理上还是行动上,对课题都有一种本能的抵触,对课题存在着冷漠甚至是拒绝现象,因此没有课题也就不足为奇了。二是某些科研部门的课题研究过于强调科学性、创新性和规范性等,以科研院所和大学专家学者们的科研水平来要求中小学教师,而且课题申报书中使用了大量的专业素养如技术路线、理论基础、研究价值、创新点、研究思路等等,这让部分中小学教师“摸不着头脑”,看不懂、不认同。以至于部分一线教师出现年年申报课题,而往往难以通过立项,没有课题的现状。三是某些科研专家指导能力欠缺。部分科研员在课题指导过程中,喜欢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喜欢使用大量的专业科研术语,把课题讲得“神神秘秘”。这显然让广大部分中小学教师无所适从,不明就里,进而对课题“望而生畏”,唯恐“逃之不及”。当然,可能还有其它一些因素,导致了部分中小学教师一直在做科研,但却没有课题的现状。而这种现状,也就最终导致了课题与教育教学工作的脱节,导致了学校科研氛围的压抑,导致了中小学教师躲避甚至拒绝课题。显然,这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四)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谈到科研,老师们常常以为那是教研所的专家学者的事。仔细分析,其实是我们每位教师分内的事,是每位教师心灵深处的需要……分析研究许多优秀教师的经历和他们的成果,人们不难发现,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够从教育科研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由此可见,科研是我们中小学教师“分内的事”,也是“每位教师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中小学教师需要科研,科研本来也就从来没有离开我们中小学教师。正如上述的那位英语教师,其实她一直走在科研的正确道路上。显然,我们部分中小学教师一直在做科研,但却没有课题的“窘况”,这需要我们的科研部门、科研员和中小学教师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对于科研部门来说,不要总是以专家学者的科研水平来要求广大的中小学一线教师。要让科研真正走进广大中小学一线教师的课堂、课程、管理等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给广大的中小学教师指出明确的课题研究方向,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满足教师的课题申报成功的可能性。对于科研员来说,应通过多做课题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和技巧,多学习相关科研知识以提高自身的科研指导能力,这样就增强了科研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而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应走出科研“高大上”的“神秘”误区,潜心思考,淡化形式,注重科研的实践过程,把课题与教育教学工作真正结合起来,让课题成为解决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重要途径。结束语近些年来,我们部分学校提出并开展的“小课题研究”“微研究”“草根研究”“个人课题研究”等,这些科研行为表面上看起来比较“低端”或不那么的“高大上”,然而这恰恰是针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现状而提出来的一种科研行为。事实上,这才是我们中小学教师所需要的科研,才是真正的科研。如果我们的相关科研部门或科研员或教师能够以这种“低姿态”进行科研普及、指导和研究工作,那么就不会出现“我们一直在做科研,但却没有课题”的现象了。最后,我们以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希望对中小学教师的科研行为有所启示:“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因素。这首先是因为,我们与之交往的每一个个体,在一定程度上说都是一个具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兴趣的独一无二的世界……一个教师可能在创造性地进行工作,但他并不从事那种从研究事实中引出科学结论的意义上所说的研究。这里说的是在我们的工作中由于其性质本身而有必要进行的那种创造性研究。这种研究能丰富教师集体的精神生活。”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全国各地启动一级响应机制,国家教委随之做出“延期开学”并禁止所有线下上课、培训行为的决定。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金色雨林迅速做出应对措施,通过“学习力在线”平台,加强对于用户的课程服务,帮助青少年儿童在家也能更好地完成“学习能力”训练。CEO王卿表示:“从大年初一高管复工开始,金色雨林在产品研发、升级规划、调整加盟商体系等方面一一调整了发力方式,梳理出了详尽的方案以应对改变。”01 “能力学习”线上上课不停学金色雨林入选“十三五”重点课题获教育部认可针对“全民宅家抗疫情、学校停课不停学”,金色雨林在OMO模型下快速上线了认知力在线课程、改进了运动力打卡产品,还加强了全国所有校区人事稳定、运营管理及在线教学等各项工作的指导和监控,确保每个校区都能实施在线远程服务。如此快的反应能力,得益于雨林26年来在青少年儿童学习能力素质教育市场的深耕。不仅如此,金色雨林《儿童感觉统合与心理健康(能力)体系建设研究》课题,近期还入选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并成为该课题领域独家获得授权研究的教育机构。该课题是《健康中国背景下健康学校建设指标体系研究》下的子课题,旨在对于我国幼儿园到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健康以及儿童感觉统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一套针对我国3-14岁儿童感觉统合和心理能力发育发展的评估教育体系。金色雨林的测评、教研、师资、服务、大数据五大核心优势,在业界也属于领先水平:▲测评——针对3-14岁儿童独家研发的测评系统,实验结果经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心身健康联合促进实验室论证其科学性。▲教研——创始人林薇与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张雨青,都是在儿童教育领域深耕儿童发展心理学多年的专家;核心教研团队平均拥有超过10年的专业经验,此外还有十多位全国儿童教育、心理、医疗等领域专家团队为教学提供科学性和权威性的保障。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完整地将儿童在运动、认知、心理的发展完整的结合,形成了个性化学习能力提升训练方案(IEP)。这也就是金色雨林的核心课程产品。▲金色雨林创始人林薇老师▲金色雨林联合创始人,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张雨青老师在金色雨林指导工作▲师资——金色雨林的教师全部拥有心理学、教育学、体育学等本科及硕士学历,每位教师都要经过七大项目考试的严格筛选,并经金色雨林总部培训和考核后方可实施教学。▲服务——秉承学能教育、家庭教育、心理辅导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通过全面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及全面“顾问式”服务体系,确保教学理念和教学服务的全面实施。▲大数据、AI等科技技术——形成了中国独家数十万3-14岁孩子全周期学习能力大数据,以及百万用户级别的能力测评数据,同时在金色雨林的训练系统中形成了亿级的训练数据。在此基础上,金色雨林联合剑桥大学人工智能专家,借助大数据、AI技术,形成更加完善的能力图谱,帮助每一个孩子形成更加个性化的训练目标和学习路径。02 提升“学习能力”势在必行 金色雨林让家长对孩子的培养成为稳健投资“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这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的话。而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能够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激励,逐步培养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收获自信,建立起良性的学习成长闭环。通过高效的学习能力,孩子将会赢得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CEO王卿说:“每个孩子的大脑、身体都属于一个大的有机整体,当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信息的处理能力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整个信息处理的效率就会得到巨大提升,从而反映出来的结果就会越来越好,所以,学习能力是伴随孩子一生的信息加工处理的重要能力。”王卿认为素质教育更应关注“底层”能力的培养。3-14岁的孩子,大脑和身体各项机能都在高速发展,适合于“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包括感觉运动统合能力、注意记忆能力、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的训练都不可或缺。而学习能力教育必须是一个严谨且科学的训练体系,才能帮助每个孩子真正获得能力提升。举例来说:感觉运动统合是门专业学科,需要很大的训练空间和大量针对性的专项训练。在这个基础上,金色雨林开发的认知力课程结合了孩子各年龄段所需达到的能力范围,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百万量级的题库,专门提升视听注意力、记忆力、内容理解能力,从而提升思维认知能力。此外,情感力课程中也构建了不同年龄阶段的目标,从建立孩子自我的认知感受、群体的认知感受表达,到控制、理解、疏解情绪,从个人情绪管理到形成团队协作等设计训练主题和目标,逐步递进地完成训练。”每位家长对孩子的培养都想力求“投资稳健”,因此,教育企业更应该具备认真负责的态度。CEO王卿也表示:“教育机构首先要明确‘教育的本质是人的教育’,金色雨林之所以能在线下获得良好的口碑,是因为我们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在意每一个家庭的信任,效果才是教育机构品牌口碑最好的保障。未来,金色雨林还将继续发力学习能力市场,不断迭代产品、搭建在线产品矩阵。”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各大学排名中都名列前列,但在2018年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十大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排名第六,清华大学更是跌破了十所大学的行列,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就是中国自然基金面上,这十大高校科研项目最多,清华大学才第11。2018年中国自然基金方面项目的十大大学分别是1、上海交通大学、2、浙江大学、3、中山大学、4、复旦大学、5、华中科技大学、6、北京大学、7、同济大学、8、中南大学、9、四川大学、10、电信,从十大方面的对象大学来看,其中医学M9高校除了特殊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其他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华科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都位于全国前十,中南大学为湘雅医学院提供了基础设施开始罢工10,生物医学进入前十位,因此,清华大学推翻了十所大学,清华大学主要没有强大的医学院。很难搞定的医学院清华大学一直想合并北京协和医学院,但是由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特殊性,清华大学很难将这个强大的医学院收入囊中,医学院有一定的特殊性,的医学院和附属医院完全没有钱的差别,规模较小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拥有的院士数量超过了大部分985一流大学,因此,清华大学很难合并北京协和医学院,通过多年的中介,北京协和医学院答应只帮助清华大学的共立医学院。原因之一是不想合并北京协和医学院,复旦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合并了旧医学院,废除了医学院制度,上海医学院和同济医学院的实力大幅下降,因此,2018年为促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发展,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委员会、上海市共同建设管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直属附属医院,可见一个医学院的实力和重要性。靠钱砸出来的浙江大学医学院在2018年新设的中国医学M9高校中,浙江大学对2000年前后合校时期的浙江医科大学,合校后浙江大学医学院发展速度很快,浙江省只有985一流大学,浙江大学得到了浙江省和杭州市政府的很多资助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平台建设非常合格,因此,很多国内外高端人才被浙江大学录用。近几年,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川医学专业进入A+行列,领导着众多资深医学院,因此,浙江大学医学院是一所用金钱建造的医学院,除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新建成的同济大学医学院也在飞速发展,尤其是前沿的生物医学领域,2017年的数据显示,同济大学青年千人只有77人,仅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就有13个青年千人,并且把生物医学的干细胞做到了全国第一!从同济大学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可以说是为了发展医学院而竭尽全力。那么以上就是中国自然基金面上,这十大高校科研项目最多,清华大学才第11,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