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研评价体系破“五唯”,立什么?邵雍

科研评价体系破“五唯”,立什么?

中国财富网讯(毛超)近期,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清理“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专项行动的通知》(简称《通知》)指出,将在各有关高校开展“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简称“五唯”)清理,教育评价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初心、立德树人或成为高校首要任务。为什么会产生“五唯”现象?破五唯后面立什么?怎么立?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科协第九届常委会人才与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以及中国科协培训和人才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专题论坛“科研评价:‘破五唯’,立什么?”展开了讨论。“五唯”现象出现离不开国情影响本次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执行主席崔鹏介绍称,从我们国家的评价体制的历史沿革角度来看,科研评价体制逐渐从一个主观评价到客观评价的过度。当前我国的科研评价体制存在着历史性的沿革,从最早期的行政评议,到引入同行评价,存在着阶段性的弊端,比如说人情关系等等。最近开始引入的科研计量评价,看人才的数量,看报告的数量,看引用的数量,也同样存在局限性。崔鹏指出,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是计量评价为主体,当把计量评价推行到极致,就出现了“五唯”现象,“五唯”和受评对象是否能争取到科学资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崔鹏进一步指出,“五唯”现象是实际上符合当时的国情,符合国家在效率和数量优先的指导方针。“有点像‘唯GDP’,我们要大干快上,要能够比较快的发展起来科研的成果,所以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们给他一个确定性的指标,我们围绕着这个指标去做优化,显然效力最高的。但显然这个评价体系已经不再适合我们当下的国情,明显阻碍了原创性、顶尖研究成果的产出和卡脖子技术的突破。”用“学术评论句”来寻求对“五唯”的突破中国科协原副主席、第九届常委会人才与继续教育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长根指出,有了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就出现了对论文的引用量的要求,现在论文引用量已经“绑架”了对学术论文的评价。“大家关心论文的引用量,甚于关心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对于青年学者影响特别巨大。”但是,引用量存在相当大争议,其中一点是水分太多,很多水平较差的论文,引用量可能并不少。冯长根认为,通过“学术评论句”即用学术影响来评价论文,可能是一个破“五唯”的路子。“从学术评论句我们看到了学术发展的脉络,有一个学术传承在其中。学术传承表明了你的论文的影响力和学术影响。”破“五唯”,根子在论文质量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张晓东认为,破“五唯”是评价体系,根子在论文,论文的质量、影响力是关键,而不是数量。“发表论文绝对不是目的,我拿一麻袋论文过来(发表)就行了;论文是做广告,你拿出一个东西好不好,而不是说(发表过就)已经完成了”。此外,张晓东还提出,针对不同领域的科研情况,需要设立不同的考核标准。“不能把苹果和橘子比。”张晓东进一步解释称,当一个领域刚刚开始,在百花齐放的时候,一定有大量的论文出现,经过时间沉淀以后,论文的数量会下降;当需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过后,就不应该再去考核数量,因为这样做意义不大。

敝笱

关于科研评价我们总结了这些干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和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这为评价体系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其深刻内涵就是强调科技评价要回归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本源,要把科技人员从不合理的评价体制中解放出来。现行我国科技发展需关注的问题可归纳为:一对矛盾——我国的论文数、论文引用数、专利数等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创新能力却处在二十位左右;两个软肋——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鲜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两个偏差——价值偏差(把帽子和论文等手段当作目标来追求)和行为偏差(浮躁与功利倾向)。要充分认识到评价体系改革的全局性、过程性及复杂性。这需要从全局的视角谋划“破”与“立”问题。来源:锐动源

哀乐之来

SCI标准在科研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科研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常常被看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个人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常用来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如今很多高校或研究机构评论研究成果水平高低时,经常采用SCI标准,往往根据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以及发表论文刊物影响因子的大小或论文的引用率,做出论文质量高低的判断,从而给各个研究团体或个人做出评判。根据蓝译编译的总结,SCI评价标准在科学研究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一、SCI标准有利于了解某一科研工作者或某一学术团体发表论文的数量及其影响。科学家个人、学术团体乃至一个国家的科学地位、学术声望取决于他们在世界观范围内获得的专业性承认,即其学术成果在著名科学期刊发文情况和文章被其他科学家引用情况。SCI收录的期刊均是学术价值较高、影响较大的国际科技期刊,因此,被SCI收录和引用的数量多少是反映其科学实力和科研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反应出一个国家或学术团体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比重。二、SCI标准有利于了解世界范围内某一学科的研究动态。SCI收录世界各国自然科学领域所有最新研究成果,反映学科最新研究水平,利用SCI进行循环检索,就可以很方便地了解某学科的前沿进展情况,能及时了解相关领域的最新科研信息和研究动态,从而准确把握科学研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重大进展。三、SCI标准有利于了解研究热点及某些论文被引用的情况。SCI为公开发表又被他人引用过的文献建立起一种独特的索引,把相关的文献联系起来,将引用同一篇旧文献的所有新文献全部组合在一起,以便通过一篇文献找到其引用的参考文献,因而可以使我们清楚地了解某项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发展全貌。四、SCI标准有利于发扬学术民主。SCI具有人为因素少、操作方便等特点。SCI是一种相对客观、准确、实用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能克服人为因素对科研论文质量评价的影响。在尚未找到一个更合理的评价体系之前,SCI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是各国科研管理者重要的参考依据。由于使用SCI并不排斥其它评价系统,利用SCI引文数据评价科研成果,实际上兼顾了主、客观两种评价方法,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在科研成果评价中发扬学术民主。五、SCI标准有利于提高科研成果质量。虽然由于SCI指标的导向作用,使有些科研管理者只注重论文的数量,而不注意论文的质量,助长了科技界的浮躁风气。但从另一方面来看,量变可以转化成质变,量的积累可以达到质的飞跃。近年来,中国科研工作者在SCI高被引期刊中发表论文数量逐年提高的同时,在SCIENCE和NATURE等世界顶级刊物上面发表文章数量也在逐年提高。六、SCI标准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SCI在我国科学界已引起广泛关注,已成为我国科技成果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对此也越来越重视,纷纷制定激励措施,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广大科技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七、SCI标准有利于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有利于中青年人才的培养。SCI主要收录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方面的论文 ,这会激励科技人员在选题时倾向于基础研究。中青年科技人员是从事基础研究的生力军,但知名度相对较低,影响力较小,通过SCI标准,可以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迅速提高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加快获得基础研究基金的支持,使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尽管SCI在评价科技成果水平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由于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一项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为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客观评价标准,在科技界还拿不出一个比它更完善、更科学、更合理的评价工具之前,SCI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空霸

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

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在全民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背景下,《意见》的出台无疑与习近平总书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相得益彰。摆正“三观”,重视“三防”《意见》真正实现有效落实任重道远。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建设工作的复杂性不可小觑,但归根结底还是对科研人才的评价,为此首先应厘清和摆正看待此问题的三种观念。一是系统观。科研人才个体是由内涵和外显组成的有机整体,内外兼修需要统筹考虑人才的能力和业绩,其中能力是根本,业绩是标志。因此想实现“能者上”,必须找到可供公平、统一衡量的“业绩”。以此类推,科研人才队伍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每个个体都有恰当的定位,科学的评价机制应实现人岗匹配、人事相宜,让最合适的人或队伍承担相应的任务,加大对优秀工作者和团队的支持和激励力度,不拘一格降人才,破除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二是动态观。科研人才个体的能力和业绩水平是随着时间和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科学的评价机制应能够动态看待人才个体的变化,激励人才能力和业绩持续提升。由此,奖惩分明、优胜劣汰、有进有出便显得尤为重要。与此同时,还应看到人才队伍整体的发展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强烈的创新意识是保持鲜活的源泉,评价指标的设计也应当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三是战略观。科研人才虽关注领域不同,但从大局出发,要充分考虑到其共性。针对SCI作者群的评价理念势必也会影响到人文社科领域的广大学者。对《意见》的理解和落实不能仅着眼于眼前,横向应综合考虑相关导向对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影响,甚至是综合考虑整个国际大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纵向应放眼未来中长期的发展变化需求,切忌朝令夕改。《意见》出台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评价褒贬不一,作为具体执行主体的广大高等院校也尚未作出明确反馈。在此,需提醒的是谨防如下三种现象的出现。一要谨防形式主义。科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服务实践,是追求真理。《意见》出台的初衷是希望打破学术界目前过度追求发文数量,错把手段当目的的浮躁风气和异化乱象,因此破除论文“SCI至上”也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各有关部门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应认清这一初衷,切忌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不经深入调研和深思熟虑便出台一系列不切实际或隔靴搔痒的配套措施,浪费精力也浪费资源。二要谨防以偏概全。SCI作为评价标准走上神坛的原因很大程度在于评价主体的“懒政”,弊端便在于“以偏概全”。因此在破除论文“SCI至上”的过程中同样需谨防走向另一个方向的“以偏概全”。任何评价指标都只能体现评价客体的一个侧面,如何实现各指标间的有机整合、合理搭配则是一个需集各方之力,下苦功夫研究的课题。三要谨防矫枉过正。《意见》出台后,有些评论暗含“反对发论文,或者抵制国外期刊”倾向,这无疑是矫枉过正。一方面,在没出现更好的替代指标之前,论文仍是体现科研基本功和衡量科研水平的重要评价标杆之一,只不过需要综合考虑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现阶段不可否认,国内中文或英文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整体还不及SCI期刊,我们不能用“田忌赛马”的视角去强词夺理,前沿、重要的科研成果在国内介绍无可厚非,但在全球同行界传播也至关重要。因此,在破除论文“SCI至上”的过程中切不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科研评价体系需回归“理性人”科研人才归根结底也都是“理性人”。制度设计者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选择回归“理性人”假设,即个体是通过比较成本和收益做决策,其行为需要制度的约束。基于此,科学的设计、规范的监督和有效的制衡三者缺一不可。首先,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科研评价的制度设计应当层层分解,各司其职。中央决策机构需要尽量粗线条勾勒,紧跟时代潮流,把握住大方向即可;中间层把住底线和红线,保证兜底性标准的合理性;一线科研单位依据自身实际尽可能将规则做细做实,分门别类,条分缕析,保证增量性标准的科学性。其次,监督机制的规范完善。惰性是人之常情,评价主体和客体都如此,因此制度的有效遵守还需要辅以规范的监督机制。在这个“人人都是监督员”的信息时代,监督成本降低了。但需保障“规范”,把握监督的界限和尺度,避免演化成网络暴力和道德绑架。实践中,可尝试性地将一些评审工作有选择地开放,例如将学位答辩向全校师生开放直播,将职称评审向整个院系开放旁听等。最后,实现多种权力和利益的相互制衡。任何评价标准一旦固化,就会逐步形成利益的共同体,制约不好便会存在“抱团腐败”的隐患,SCI跌落神坛的过程便是前车之鉴。实现多种权力和利益的有效制衡,广开门路,实现多条腿走路。只要建好门槛,把住底线,接下来的成功成才道路可以不止一条,将涉及的各种利益主体分散化、分隔化,百花齐放,各显神通,才有可能冲破藩篱。(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田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光之翼

科研评价体系如何改进

烈日炎炎似火烧,科研评价话题的热度与室外的温度不相上下,焦点迭出。一个月之内,两个为科研人员“松绑”的文件出台:7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要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导向,克服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倾向,推行代表作评价制度,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7月底,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要切实精简人才“帽子”,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问题集中清理。这些新政策在科研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某研究所工程师李先生说:“最近连续出台了多项措施,能感到科研人员很受重视。”论文、职称、学历和奖项,被奉为评价科研工作者的“硬通货”,更是其科研活动的“指挥棒”,事关科研人员的声誉、收入和前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了多位科研人员,尽管他们因所处层次、单位性质以及领域的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来说不同程度遇到“四唯”问题。不止一位科研人员表示:科研本身有自己的规律,不能用计数的方式和计件的方式去衡量科研人员的能力和科研质量。段先生是北方一家研究所的研究员。他所在的单位根据发表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考核科研人员绩效。有的同事在发表论文时就算了一笔账:按照期刊影响因子的高低排序,投稿时从高往低,甚至不惜错过论文发表的时效性。“在科研水平相对弱一些的地方,用奖金来刺激科研人员多发论文。”他说。同时,段先生也认同现行评价规则中的合理性:“影响因子和论文的价值不能画等号。不过从统计的角度来看,不得不承认,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的质量是比较好的。”而相比于这些科研人员,另外一些人又有着截然相反的苦恼。北京某高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讲师告诉记者:“我们不是太唯SCI,而是太不唯SCI。标准太低、水分太多。”一些科研人员对评价标准“感情复杂”:一方面,“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四唯”评价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他们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关评价指标也因在某种程度上行之有效而获得认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科研人员提到,大家都比较认可的解决办法之一是引入同行评议——它可以解决“唯论文”带来的“简单量化”的弊端。清华大学教授肖广岭介绍,该校社会科学学院评长聘副教授或教授时,通过基本形式审查的人选,有机会进入到同行评议的流程中,再考评其成果是否符合相对应职称的水准。而对其成果进行评议的同行,则是一定数量的国内外高水平学者。不过据他了解:“现在国内使用这种方法的大学还不多。”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杨立英认为,目前单一地使用同行评议的方式对科研人员进行评价,不适合在中国本土大规模推广。她说:“优良的科研环境、成熟的科研共同体建制是支撑有效评价方法的土壤。目前国内科学文化、科学共同体的建设尚不健全,不宜完全照搬别国同行评议的做法。”杨立英认为,应该根据中国科研环境、科研水平的基础和条件,参考国际同行的做法,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环境建设方案。在她看来,中国适合同行评议与量化方法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杨立英建议,可以选择借鉴的方案有英国RAE模型和北欧的挪威模型。据介绍,英国RAE的运行方式是以学科专业为评价单位,由科研机构自愿单独或联合提交评价申请, 采取同行专家会议评审的方式定期举行。同时,RAE管理团队也会提供量化指标作为客观的评判依据。而挪威 CRIStin是一个用于收集、整理、存取和传播挪威全国科研信息的管理系统, 其记录的内容包括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基金、项目、成果 (出版物、专利、产品)、奖励与荣誉等信息。 CRIStin 建立的目标在于推动挪威研究活动和研究成果对国内外的开放,为科研人员、科研机构、基金组织、出版社和其他人士获取科研信息提供便捷服务,以及为科研机构和政府不同层次的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基于绩效的研究资助活动提供决策支撑。一名工程师的一番话说出了不少科研人员的心声:“旧规则的打破和重建通常都是非常困难的,非常期待看到落实的力度以及更加合理的新规则的出现。”

偷渡客

教育部:评价科研水平不将SCI等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

新京报快讯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11月3日,教育部发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其中要求,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等等。全文如下: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二、基本原则聚焦立德树人。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的评估体系,在保持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基本定位和评估体系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坚持继承创新。突出诊断功能。评估体系和信息服务突出诊断功能,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升。通过学科发展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总结阶段性进展,查找结构性短板,呈现优势与不足,助力学科内部治理能力提升。强化分类评价。以一级学科为单元,突出特色,体现优势,加强不同学科分类评价。强化“代表作”和“典型案例”评价,设置开放性留白,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特色贡献。彰显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科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树立中国标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更加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三、主要举措1. 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四维度评价体系。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养首位,重点考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情况及成效。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评价。重点考察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国际交流等方面情况,突出科学研究等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三是加强在学质量与毕业质量相结合的学生质量评价。在学质量突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代表性成果,注重学生参与度和贡献度;毕业质量坚持整体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质量相结合,注重用人单位评价。2. 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注重多元评价,采取多维方法。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等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作评价”方法,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规定代表作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突出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客观证据的专家融合评价方法,坚持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相结合。3. 改革教师队伍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促进师德与师能相统一。采用“队伍总体结构与代表性教师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队伍质量,重视青年教师队伍情况。加强教师以教书育人为首要职责的评价,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指导研究生情况作为重要观测点。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关注教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和授课情况,抑制人才无序流动。4. 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在评估整体导向上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强化质量,淡化数量,不设置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请专利数等指标,突出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成果。强化学科对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更加强调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与智库作用,自然科学学科更加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强化分类特色评价,按一级学科分别设置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学科优势。5. 提升数据可靠性和评价科学性优化参评规则,坚持“归属度”原则,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生态优化,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完善信息填报标准,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创新信息审核机制,提升智能核查水平,建立违规惩戒机制,进一步提高评估信息可靠性。适度扩大评议专家规模,制定专家评价指南,优化调查问卷设计,充分运用“融合评价”,建立专家“元评价”制度,进一步提升专家评价和问卷调查的科学性。6. 多元呈现评估结果优化结果分档方法,多元呈现评估结果,分类发布总体结果与提供单项评估结果相结合。深化评估信息挖掘,向政府和参评单位按需提供诊断分析服务,促进学科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四、评估程序1. 自愿申请。各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均可按规则自愿申请参评。2. 信息采集。采用“公共数据获取与单位审核补充相结合”的信息采集模式,将通过公共渠道获取的信息提供给参评单位确认并补充必要材料,着力减轻单位负担。3. 信息核查。通过材料形式审查、信息逻辑检查、公共数据比对、证明材料核查、重复数据筛查、重点数据抽查、学科归属分析等七项措施,对评估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和“清洗”。4. 信息公示。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评估信息进行网上公示,由参评单位相互监督并提出异议。5. 反馈复核。对信息核查和信息公示中发现的存疑问题,汇总反馈至相关单位复核,对弄虚作假行为进行惩戒。6. 专家评价。按一级学科和评价指标分类遴选专家,请专家对各定性评价指标进行逐项评价。7. 问卷调查。通过网络调查平台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邀请同行和行业专家对学科声誉进行问卷调查,邀请境外同行专家对部分学科开展国际声誉调查。8. 结果形成。根据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评价结果,依据专家确定的指标权重,统计形成评估结果。9. 结果发布。分类分档发布总体评估结果,探索提供多维度评估结果。10. 诊断分析。深入开展信息挖掘分析,为参评学科和单位提供诊断分析服务,发挥评估诊断作用;为政府提供总体分析研究报告,发挥评估智库作用。编辑 马浩歌

核桃树

科研质量评价 江苏高校不再“一把尺子量到底”

对于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科研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的科研人员,评价考核标准各异;对于科研成果的评价,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江苏省教育厅10月下旬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科研人员、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群体、科研项目、科研成果进行分类评价,在减少评审项目数量、改进评价机制、减轻科研人员负担等领域尝试改革。重点考核成果质量及社会贡献“长期以来,部分高校还存在片面追求发表论文的数量、SCI引用情况以及重成果数量、轻转化应用等情况,《意见》引导高等学校更加重视科研质量和实际贡献,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不断提升高等学校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张兆臣表示,《意见》最大的亮点是建立健全分类评价和多元长效评价机制。这种分类,体现在四大领域。就科研人才的分类评价来说,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就分别有3类评价标准。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着重评价其提出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原创能力、成果的科学价值、学术水平和影响;对主要从事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员,着重评价其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情况和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贡献;对主要从事社会公益研究、科研管理服务和实验技术的人员,着重评价工作绩效和社会影响力,引导其提高技术开发能力和服务发展水平。科研成果的质量贡献如何分类评价,在《意见》中也予以明确。《意见》指出,科研成果评价以强化成果转移转化,促进科研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为导向,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重点考核研究成果质量、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其中,对于基础研究类成果,着重评价新发现、新理论的科学水平和科学价值以及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的能力。对学术论文的评价强化代表作同行评议,合理确定代表作数量及国内期刊论文所占比例,不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成果判断直接依据。对于应用技术类成果,着重评价成果的创新性、成熟度及转化应用情况。对专利的评价强化高价值专利的创造和专利的转化运用。探索非常规项目评审机制“很多高校科研院所以论文、项目、奖项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而企业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标,接受市场的评价。评价机制的不统一造成高校院所的研究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同时也造成科技界和产业界较难实现双向人才流动。”一位不愿具名的高校业内人士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在考核科技成果转化时,最好不要定太僵化的成果转化金额、转化率指标,而要看成果转化是否真正服务于产业界,产业界是否因为这些成果转化而升级,并产生附加值。在项目申报、评审和验收时,项目实施效果和代表性成果,江苏将差异化评价其创新点和贡献度。例如,对于基础研究项目,着重评价代表性成果水平及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新规律的原创性和科学价值。对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着重评价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重大需求的效能和应用价值。对于技术和产品开发类项目,着重评价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关键部件等的创新性、成熟度、稳定性、可靠性及其在支撑引领行业产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对于应用示范类项目,着重评价集成性、先进性、经济适用性、辐射带动作用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更多采取应用推广相关方评价和市场评价方式。在《意见》中,评价机制的建立也强调公平、公正、透明,实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例如可以探索建立对重大原创性、颠覆性、交叉学科创新等项目的非常规评审机制,不仅仅是学校组织校内评价,应邀请国内外同行、社会需求方共同评价。”张兆臣说。评价结果的使用也更灵活,张兆臣介绍,鼓励将科研评价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在院系和专业设置、岗位聘任和考核、资源配置、学科评估、研究生教育等工作中合理使用科研指标。本报记者 金 凤

里斯本

中国社科院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发布 共分六大领域、二十四项

本报北京1月5日电(记者王琎) 中国社会科学院4日在京召开专场发布会,集中发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8年度重大科研成果,分6大领域,共24项。发布的重大科研成果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成果3项,分别为《旗帜·道路·精神·使命·目标》丛书、《论中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探析:历史、变迁与价值》;改革开放四十年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成果2项,分别为《改革开放研究丛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丛书》;传统文化与人文基础学科研究成果6项,分别为《汉长安城未央宫骨签》《安阳孝民屯(四)殷商遗存·墓葬》《中国考古学·三国两晋南北朝卷》《域外汉籍珍本文库》《夏商风俗》《红楼梦舒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实践问题研究成果7项,分别为《201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8)》《中国城乡发展一体化指数》《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与振兴规划研究》《气候变化经济学(上、下卷)》《民法总则》;中国对外关系与国际问题研究成果3项,分别为《“一带一路”手册》《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变化与我国应对战略研究》《新时代中非友好合作智库报告》;重要数据与文献研究数字化平台建设成果3项,分别为“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1.5至6岁普通话儿童发音测试(北京地区)》、“中国社会质量基础数据库平台”。据介绍,这24项重大科研成果是从201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全院学者完成的近5000篇论文,400多部专著,200多部研究报告集、论文集,百余种学术资料、古籍整理、译著、普及读物、教材等成果中严格遴选而出的。其中既有研究跨度长达30年、凝聚学者集体智慧的基础研究成果,也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对策应用成果,还有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研发的数据平台,它们呈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领域取得的年度成就。

春琴抄

教育部:评价科研水平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近日印发《关于公布〈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等等。方案全文如下: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加快建立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提升我国学科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二、基本原则聚焦立德树人。构建以立德树人成效为根本标准,以“质量、成效、特色、贡献”为价值导向,以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为基本方法的评估体系,在保持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基本定位和评估体系框架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坚持继承创新。突出诊断功能。评估体系和信息服务突出诊断功能,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升。通过学科发展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总结阶段性进展,查找结构性短板,呈现优势与不足,助力学科内部治理能力提升。强化分类评价。以一级学科为单元,突出特色,体现优势,加强不同学科分类评价。强化“代表作”和“典型案例”评价,设置开放性留白,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特色贡献。彰显中国特色。立足中国国情和学科发展实际,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创新评价方法,树立中国标准,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更加凸显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三、主要举措1. 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四维度评价体系。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评价。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人才培养首位,重点考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情况及成效。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过程质量评价。重点考察教材体系、课程体系、教学体系、国际交流等方面情况,突出科学研究等对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三是加强在学质量与毕业质量相结合的学生质量评价。在学质量突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代表性成果,注重学生参与度和贡献度;毕业质量坚持整体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质量相结合,注重用人单位评价。2. 坚决破除“五唯”顽疾注重多元评价,采取多维方法。评价教师不唯学历和职称,不设置人才“帽子”指标,避免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评价科研水平不唯论文和奖项,设置“代表性学术著作”“专利转化”“新药研发”等指标,进行多维度科研成效评价。评价学术论文聚焦标志性学术成果,采用“计量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的“代表作评价”方法,淡化论文收录数和引用率,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规定代表作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突出标志性学术成果的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充分运用基于定量数据和客观证据的专家融合评价方法,坚持代表性成果专家评价与高水平成果定量评价相结合。3. 改革教师队伍评价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促进师德与师能相统一。采用“队伍总体结构与代表性教师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教师队伍质量,重视青年教师队伍情况。加强教师以教书育人为首要职责的评价,把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和指导研究生情况作为重要观测点。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关注教师在本单位工作年限和授课情况,抑制人才无序流动。4. 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在评估整体导向上突出质量、贡献和特色。强化质量,淡化数量,不设置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请专利数等指标,突出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成果。强化学科对国家、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更加强调发挥文化传承创新与智库作用,自然科学学科更加强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强化分类特色评价,按一级学科分别设置指标体系,充分体现办学定位与学科优势。5. 提升数据可靠性和评价科学性优化参评规则,坚持“归属度”原则,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和学科生态优化,确保跨学科成果合理使用。完善信息填报标准,加大信息公示力度,创新信息审核机制,提升智能核查水平,建立违规惩戒机制,进一步提高评估信息可靠性。适度扩大评议专家规模,制定专家评价指南,优化调查问卷设计,充分运用“融合评价”,建立专家“元评价”制度,进一步提升专家评价和问卷调查的科学性。6. 多元呈现评估结果优化结果分档方法,多元呈现评估结果,分类发布总体结果与提供单项评估结果相结合。深化评估信息挖掘,向政府和参评单位按需提供诊断分析服务,促进学科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四、评估程序1. 自愿申请。各学位授予单位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均可按规则自愿申请参评。2. 信息采集。采用“公共数据获取与单位审核补充相结合”的信息采集模式,将通过公共渠道获取的信息提供给参评单位确认并补充必要材料,着力减轻单位负担。3. 信息核查。通过材料形式审查、信息逻辑检查、公共数据比对、证明材料核查、重复数据筛查、重点数据抽查、学科归属分析等七项措施,对评估信息进行全面核查和“清洗”。4. 信息公示。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评估信息进行网上公示,由参评单位相互监督并提出异议。5. 反馈复核。对信息核查和信息公示中发现的存疑问题,汇总反馈至相关单位复核,对弄虚作假行为进行惩戒。6. 专家评价。按一级学科和评价指标分类遴选专家,请专家对各定性评价指标进行逐项评价。7. 问卷调查。通过网络调查平台对学生和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邀请同行和行业专家对学科声誉进行问卷调查,邀请境外同行专家对部分学科开展国际声誉调查。8. 结果形成。根据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评价结果,依据专家确定的指标权重,统计形成评估结果。9. 结果发布。分类分档发布总体评估结果,探索提供多维度评估结果。10. 诊断分析。深入开展信息挖掘分析,为参评学科和单位提供诊断分析服务,发挥评估诊断作用;为政府提供总体分析研究报告,发挥评估智库作用。教育部网站截图。(来源:教育部网站)

冷聚变

切实推进科研评价体系建设

#三大体系#2020年2月18日,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鼓励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促进教育科研评价体系的建立健全,让真科学回归社会,真正让科学资源与人类经济和生产生活相匹配融合,最终带动中国科技创新与进步。《意见》的出台对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引导评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净化学术环境、优化学术生态再一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对于应如何建立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意见》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建立健全分类评价体系。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成果的产出形式也必然有所不同,因此不能以论文发表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同时,不能完全抛开论文这一重要的评判标准,不能搞简单的“一刀切”。对此,《意见》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创新等不同科研类型,提出今后进行分类评价工作的侧重点,以及论文在其中的不同权重作用。二是要完善学术同行评价。目前,同行评价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科研评价的通用做法。因此,要充分发挥同行专家的作用,使其能够提供正确专业的评审意见,并要保证评审过程的科学严谨。为此,需要建立评审专家评价信誉制度,不能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同时要严格遵守回避原则,以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三是要规范评价评审工作。对于评价评审工作,要从数量上进行精减,大力减少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事项。要在充分听取相关管理部门和科研人员意见的基础上规范评价指标。要精简优化申报材料,不再填报SCI论文相关指标,并推行代表作评价。要对评审对象进行合理分组,遴选合适的专家,实行同行评议制度。《意见》明确指出,要破除“SCI至上”。破除“SCI至上”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出版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的评价体系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科学文化自信的树立。破除“SCI至上”不等于抛弃SCI,更不等于抛弃论文标准。教育部科技司负责人在对《意见》解读时,对于论文的创新价值、发声作用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强调,在进行学术评价时,不能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来判断作品的学术贡献和创新水平,并应在各类科研评价中科学合理地使用相关指标。由此可见,要保证评价工作的客观公正,关键是要着力推进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建设。而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在贯彻落实《意见》要求的基础上,还需要我们切实做好以下具体工作。一是设立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完善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完善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要纠正当前学术研究领域出现的“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错误,在分类人才的基础上制定标准。以专业或职称作为基本单位,按照工作内容和职业属性对人才进行分类。以此为基础,适当放宽除专著、论文外的各专业领域代表作的范围,建立评审代表作清单,将人才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评审的主要内容。二是在科研评价过程中既要注重过程评价,又要强调结果评价。当前对科研成果的评价,通常是以发表了多少论文、发表在什么类型的国际期刊上或者影响因子为多少等作为评价指标。这种以“第三方”作为评价权威的判断标准不仅使我们丧失了评价权,还使得相关部门对科研成果的内容和实际效果丧失了有效监督。因此,应当把关注点转移到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应用性上,把对科研成果的结果评价适当纳入评价体系中,从而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性和务实精神。三是打破单一的同行评议的评价方式,采取同行评议与量化方法相结合的科研评价方法。目前,我国科学文化和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尚不健全,因此单一的同行评议的评价方式不适合大规模推广。对此,可考虑适当借鉴英国和挪威等国的相关模型,建立健全国家科研信息管理系统。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将科学的量化指标作为客观的评判依据,不仅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平,也为不同层次的科研管理人员开展基于绩效的研究资助活动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撑。四是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专家评审数据库,科学优化专家评审机制。为保证专家评审公平公正,应完善现有专家评审模式,建立健全开放多元的国家专家信息数据库,提高专家队伍门槛,不断推进高素质专家队伍建设。同时,专家遴选应考虑其科研水平和品行操守,二者缺一不可。此外还需深入推进精细化评审,并加强异议处理制度和可追溯、可撤销的评审机制建设,进一步优化专家评审机制。五是创新人才管理服务方式,把人才评价和人才的发现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使用人才,提高人才的使用效能。因此,对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和行业急需紧缺人才,要根据不同人才的特点进行评价考核,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定期考核考评制度,将考评结果作为分类评价的参考依据,进一步保证人才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在各项政策制度保障下逐步推进各项基础建设工作。因此,我们应在《意见》及相关文件的指导下,树立正确政策导向,继续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工作中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和服务贡献,更好地为我国的科研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为国家教育科研发展战略服务,从而增强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民族文化自信,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钟慧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