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经管之家公众号,依托国内最大的经济、管理、金融、统计类的在线教育和咨询社区,涵盖经济热点、楼市动向、社会百态及各类学习资源等广泛话题,是百万用户的顶级经济-管理圈子!经管之家公众号每日定时推送,内容关注经管之家,或许不会让您马上成为金融大家,但是一定会给您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活力!硕博就业出国硕博就业出国,以为高知群体监控最好的发展机会为目标,推送内容包括考博、申博、出国读博、访学、交换、求职等方面精心挑选出来的优质信息,帮助您把握不容错过的重要机会。这个号的主要功能是:1、监控50万以上薪酬硕博高薪职位2、监控硕博职场生态,及时播报行情3、劲爆出国机会,助你拥抱国际舞台梅斯医学梅斯医学(MedSci),全球高精尖医学人才聚集地,在这里你可以获取最新、最精彩的资讯。热门研究?辛辣时评?专业知识?你想要的,我们全都有!一站式资讯平台,带你探遍医学最前沿。生物谷如果你是一名科研学霸,如果科学、实用、权威是你秉持的学术理念,那么,生物谷的专业型学术风格一定与你心灵契合。深耕于生物医药领域17年,全面、创新、深入共享全球生物医药科研资讯与行业干货,曾数度被用户点评为学术界公众号的一股清流。学术公开课学术公开课服务数百万硕博生和科研工作者,内容丰富,包括前沿的科研资讯、优质的科研学习课程、劲爆硕博就业信息等等,只要你需要的,我们都会努力提供服务,帮助你变身科研达人,快快关注我们吧!植物学最前沿“植物科学最前沿”微信公众平台致力于分享和交流植物科学研究方法、学术成果,努力构建最专业的植物科学学术传播平台。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植物科学最前沿的研究进展,还可以共享获得更多的植物科学研究方法及软件,还可以加入我们的学术交流群,20多个学术交流群,总有一个适合你。高分子科学前沿想了解高分子领域最新进展,快关注这个公众号!初入高分子行业,对此一无所知别担心,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公众号“高分子科学前沿”除了及时专业的资讯和文章外,还有社群、找项目、找导师、找……高分子领域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了解最新学术进展、工业进展、技术交流、信息发布化学加化学加,中国著名互联网品牌之一。关注化学加,看到不一样的化学,这里有你有我有大家,20多万人已关注。化学加主要涉及化学化工、医药日化、科技科普教育领域,从这里您可以看到有趣的化学实验,生动的科普故事,化学名家名企的成长经历,最前沿的学术科研进展,最新的产业新闻及商业机会等。化学加网-CAS查询数据库已收入四千多万种化学品,一亿多条数据,包含众多常规品种的供应商联系方式,可在线直接询价、购买。化学加网还提供难题悬赏,定制合成,技术供需,专业人才招聘等功能。放弃关注,您忽视的除了化学,还包括加!群学书院群学书院,由南京大学学者举办,秉承百年学府悠远文脉,旨在推广全民阅读事业,普及人文社会科学新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创造建康社会。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课程、公益沙龙、海外游学、文化参访。2017年获第三届华文领读者大奖。书院总部位于南京中山陵永慕庐(宋庆龄别墅)。群学书院微信公号拥有订阅户十九万,已成为南京读书界最大的深度阅读平台。中外学术情报优质的综合性学术平台,每日送上重要的国际、国内学术动态、科研成果、重要观点,重要学习机会以及硕博高薪职位信息。关注者福利:1、后台回“2018”,获取拥有4800万免费论文数据库的SCI-HUB最新动态网址,和可免费下载大多数学术书籍的6个神奇网站网址;2、回复“公开课”,获得C刊/SCI论文发表、研究方法、读博/英语讲座;3、关注后,回复不同关键词,还可获得更多惊喜内容!中国生物技术网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官方微信平台。每日为生物领域专业人员和爱好者分享全球前沿、热点学术信息,致力于打造集学术研讨、经验分享、共同进步为一体的媒体平台。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12月17日,记者从沈阳市卫生健康委首届科技大会上获悉,明年沈阳市卫健委将启动“人才建设年、科技创新年和基层提升年”建设,统筹优质科研资源,瞄准重点研究方向,突出团队协作优势,加强人才培养,注重成果转化,大幅提升全市卫生科研能力和水平。成立科研中心实现人才、设备科研平台共享在当日的会议上,沈阳市卫生健康委科研中心成立。该中心将充分利用院士工作站、临床医疗研究中心、省市重点实验室,联合优势医疗科研资源,组建市级科研中心,实现人才、设备科研平台共享。通过聘请科研中心首席科学家,打造沈阳市卫生科技研发高地,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支持市属医疗卫生专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海外研究开发机构和企业构建立联和单位,实施国内外卫生科研合作项目。加强沟通与交流,扩大国际和地区卫生科技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明年将实施四项激励计划,优化卫生人才结构:科研项目激励计划;科技带头人激励计划;学科建设激励计划;青年科研人才激励计划。”沈阳市卫健委主任苏立明称,目前,沈阳市卫生科研体系逐步建立,省、市重点实验室14家,院士工作站6个,11家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科研平台初步形成。48个创新团队,39位国务院津贴获得者,65位百千万层次人才,科研人才队伍不断聚集。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广泛,十余家市属医院与20多个境外先进医学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科研平台发挥市级医院核心作用苏立明在会上介绍说,市卫健委将搭建五大科研平台,发挥市级医院核心作用。打造基因筛查开放型平台。在四院的遗传性眼病、十院的肺癌诊治、市妇婴医院的妇科肿瘤、儿童的疑难病个性化诊断等重点实验室研究基础上,联合打造基因筛查开放型平台,为遗传性眼病、喉癌、妇科肿瘤、肺癌以及儿童疑难病提供基因筛查诊断,实施疾病精准治疗。建立疾病联合防治技术平台。发挥疾控中心、传染病院、胸科医院、职业病院专业特点和工作基础,建立东北地区疾病登记以及相关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信息监测系统。通过大样本临床数据分析,开展流行病学与防控干预研究,参与制定重大传染病临床治疗方案,建立疾病联合防治技术平台。依据沈阳市疾病谱变化,针对重点人群在疾病防控、临床诊治、护理康复等方面需求,培育可应用、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建立样本库资源管理平台。依托省、市重点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加快样本库建设。推进沈阳中心血站血液样本库、市妇婴医院脐带组织库、精卫中心华夏基因库、胸科医院肺癌样本库、何氏眼科眼基因库的建设。在市级层面统筹规划,规范样本库建设,建立统一规制、集中管理、分散保存、开放共享的样本库资源管理平台,推进与区域人口信息平台深度融合。打造国际化医养合作平台。针对老龄化社会医疗服务需要,借助对外开放和京沈合作机制,鼓励市三院、市四院、精卫中心、安宁医院等单位与先进国家和机构加强合作,借鉴国外老年医养先进模式和成熟服务体系,带动更多全市医养结合机构,打造治疗综合化、护理整体化、病房家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智能化的医养合作平台。打造医学成果转化平台。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卫生健康项目合作,推进专利成果转化应用。梳理沈阳市卫生科技成果,遴选一批技术可靠、适宜性强、能够提高诊疗能力的示范项目进行推广转化。打造“互联网+卫生健康科技”信息化网络平台,推进科研成果临床转化,进一步形成医院的品牌优势和无形资产。帅正、沈报融媒记者 樊华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编辑 贺昊岚、孟德畅
10月21日,西南大学举行了专利管理平台说明会。据了解,目前重庆各高校正在加快创新步伐,推进科研成果信息化、标准化,但高校内部的成果信息无法及时同步至市场,导致成果转化缓慢。基于这一问题,西南大学与重庆知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知咚(智汇通源)专利管理平台,将西南大学作为试点,提升专利管理效率,促进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在平台成熟后,预计还将推广到重庆其他高校。据悉,目前市面上的专利管理平台分为高校内部、市场企业两套体系,存在专利信息不完整和无法同步的情况。针对这两大痛点问题,此次上线的“智汇通源专利管理平台”将成为市场和高校成果连通的载体,通过对高校的专利数据标准化、信息化处理,形成高价值专利标准数据库,助推高校专利成果转化。“从专利管理角度来看,该平台采用数据库反向录入方式,降低了高校师生录入信息难度,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了对自我专利实时管控,有利于梳理自我研究方向及成果管理;从专利成果转化来看,该平台打破了传统模式的一对一形式,变成了数据库的一对多的形式。”该平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该专利管理系统可以提供专利基本情况、专利年费、专利价值度、成果转化等信息。通过其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部署,将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市场转化的速度,促进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随着西南大学正式上线该系统,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学院也已开始洽谈,部分高校已开通试用,预计明年还将继续扩大普及范围。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唐小堞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董瑞强 4个月前,汇聚了4000余项环境治理技术和管理技术成果的国家生态环境高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截至目前,日均访问量已达700人次,总访问量超7万人次,在线提交需求数百项。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主任任勇说,平台开发建设的最大初衷就是要解决线下环境治理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也就是说,之所以建设平台就是要让过去那种有需求的不知道找谁、有技术的不知道给谁,这一对接难题得到更大程度的解决。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兰华春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在一轮轮环保强化督查和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之后,很多地方的环境问题被陆续曝光出来。在此后的整改和治理过程中,由于地方缺乏相应治理技术和经验,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急于寻求一种好的专家团队和解决方案。近几年,中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持续加大,地方释放了大量技术需求,但环保科技领域仍面临一系列难题,比如研究力量分散、成果产出零碎、转化应用不足、供需矛盾脱节等。2018年底,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围绕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加快建立国家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任勇解释称,一方面,平台要推动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加速转化落地,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为企业和地方治污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要实现线上咨询、线下服务的有效贯通,专家、技术的有机融合,使生态环境科技服务更加权威和精准。该平台是由生态环境部组织和指导,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开发、建设和运行的国家级技术服务平台。具备在线查询、需求上传与技术推荐,线下定制化服务、规范化技术评估、流动服务等服务内容,利用互联网+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以及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匹配等技术,整合跨行业、跨领域信息。“其中,线下服务更重要,平台要有生命力,技术帮扶要有实质性进展,关键是做好线下服务。”任勇说。打通“最后一公里”平台的首要目标是网尽天下环保好技术,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无论国企还是民企,只要货真价实,能为污染防治发挥真正作用,都是好技术,我们都会放到平台上去推。”任勇告诉记者,目前平台4000多项技术,主要由国家投资研发,其实大量环保企业有很多好技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平台,企业就很难找到对应的需求方。单纯靠企业自己去推,还有不少困难。平台发挥着重要的推介作用。爱能森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唐志成告诉经济观察报,“我们有三分之一的合作伙伴是通过这个平台建立的,这使我们的技术能更快的完成转化,应用到大气治污一线。”他的企业是以储热能技术为核心的清洁热力专业服务商,是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储热成套系统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在北方地区已有500万平方清洁供暖项目在运作。让任勇深有体会的是,地方对治污技术需求的大量释放,很强烈。他说,“以前到一些地方调研,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的时候,天平的砝码就会偏向经济。强化督查后,地方环保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在具体抓环保时,又不知该怎么抓。”一位地方上的市长很着急地对任勇说,“希望能帮忙找一个专家团队,重污染天气应急时,提供一个方案,让我们可以下手,采取硬措施,但要保证,措施下去能解决问题,既能给上级交代,也能给社会交代。如果方案不科学,效果不明显,动用大量财力人力物力,没法交代。”也就是说,一些地方存在不会管、不会治甚至不想治理的情况,特别需要专业化的技术团队来为其提供综合性治理方案。不只是政府,很多企业同样有大量需求。比如,今年5月,一家温州的污水处理厂急需在一个半月内解决氨氮和重金属超标的技术难题。部分专家诊断后称需要投资改造,无法在现有条件及规定时间内达标排放。不过,生态环境部科技发展中心找到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后,制定出技术服务方案,通过7天实验室试验和8天污水厂生产性实验,5月中旬帮助这家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出水达标。“结婚生子”任勇说,我们为供需之间提供了一个“相亲”的机会,双方“联姻”之后,最重要的是要能“结婚生子”。经济观察报获悉,该平台上线以来,以研讨会、环保技术和产业交流对接会等形式,和广东、天津等省市多次举办了线下技术成果推介活动,覆盖工业行业、农业面源、城镇生活、黑臭水体治理、水体生态修复等方面。这就在科研人员、技术成果持有方与管理部门、企业等需求方之间搭建了合作桥梁,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明年我们会继续在生态环保和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举办技术交流对接会,不但要让技术供需双方见面,而且要 ‘结婚生子’。”任勇告诉经济观察报,我们要在雄安新区、福建等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区域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换技术示范基地,带动和辐射大部分地区,获得技术服务。青海晶和节能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春玲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我们的技术原来只是在西北推广,往发达地区推广很难,但现在通过这个平台,主动找上门来寻求技术帮助的客户增加了很多,分布也广,江浙等东南沿海地区的都有,直接和我们进行技术对接,打破了区域性技术推广的困境。”对于技术如何评估,任勇介绍,主要是由专家团队来评,做出相对科学判断,被评估的技术还要有具体应用的案例,有一些检测数据。技术使用上是科学可行的,才能放到平台展示,并不是所有新技术都能放的。要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如果是概念性的或实验室的技术方案,还不具备推广条件,可应用于二次开发,转化成设备或装备,这就需要二次孵化,是经过市场行为来完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本身是公益的,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没有任何盈利,目的是服务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企业技术的线下服务走市场化,与平台没有关系。任勇告诉记者,平台上的技术是完全可以进行二次开发的,只要是在保证知识产权和相关利益关系清晰的前提下,完全可再投资开发,这是科技成果转化链条上很重要的一环。我们现在也正在逐步推进这项工作。“另外,我们也正在研究工作机制,比如平台推荐技术后,地方和企业的使用情况,也要有跟踪机制。这不仅是考虑责任问题,更重要的是技术的生命力。下一步我们要做好蓄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技术支持。”他说。兰华春认为,该平台对我们来说,找到了新的市场需求方和前沿的练兵场,为技术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随着平台影响力的扩大,好的技术及科研人员与需求方之间的对接会越来越紧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敏)“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让高校科技成果吸引更多投资,这是非常重要的。”近期,在2020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发布会上,教育部科技司司长雷朝滋迫切希望高校科技成果能够尽快转化,“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必须不断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肩负起新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当天,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云平台——“科转云”正式发布上线。这一平台的上线,将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落地,吸引更多资金。据了解,作为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核心,“科转云”是在教育部科技司、财务司的指导下,由中国高校创投研究院开发运营,包括WEB端(“科转云”)和手机APP(“成果头条”),是全国首个专注于服务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融合的在线云服务平台。“提高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的效力,促进大学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二级巡视员陈宏生看来,“科转云”平台必将为推进我国高校成果转化,促进高校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做出重要贡献。在发布会上,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正式成立,其成员包括部分高校及创投机构。这一联盟的成立,将更好地促进高校与企业及创投机构之间的跨领域交流,推动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深创投集团前总裁孙东升将担任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轮值理事长;天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元英进,前海母基金执行合伙人,前海方舟资产管理公司总裁陈文正,基石资本总裁、合伙人范永武,北京创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廉,工业富联采购长褚承慶,星河资本合伙人阎镜予将担任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副理事长;国高创投执行董事陆川将担任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秘书长。记者了解到,联盟将建立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用来支撑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云平台的长期运营,提供更多资金和资源支持。基金总规模为100亿元人民币。首支子基金——星河硬科技创新基金也在发布会上正式成立,基金规模为20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于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推进“科转云”平台上的高校重大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孙东升说:“如今,各级政府越来越认识到创投在整个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创投机构与各方通力合作,在科转云平台上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生态,并借助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及科转云平台,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据悉,在当天的发布会上,已经有5个高校科技成果项目现场进行了投资签约。
原创欢迎关注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心简介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是一家集技术咨询、前瞻技术发布、技术分析研究、技术成果转化、重点技术投资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服务中心。中心拥有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300多位权威技术专家,是跨区域、跨行业、跨学科互动合作的资源整合高端技术专家交流的服务平台。中心致力于为企业提供技术信息、技术咨询、人才转化、技术投资等综合性服务,以此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心服务理念:创新为本、技术为器、与经济交融。挖掘前瞻技术成果,促进企业技术交流与合作。主要业务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定位为科技智库,包含智库、传播、社群、企业服务,立足科技创新前沿,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信息安全、金融科技、大健康、物联网等科技创新在产业之中的落地。01 前瞻技术发布对高端技术专家、院士等进行专访,解读重点技术应用;定时、定量发布产学研方面最新资讯;对行业前瞻技术进行整合研究报道;前瞻资讯报道实时发布国内外最新科学技术资讯,掌握最新科研成果信息,同步国家政策变化与行业讯息。智库专家访谈、漫谈中心智库拥有丰富的产学研权威专家院士300人,研究领域涵盖新基建、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大健康、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矿产资源,科学技术研究等各个领域。与企业对话问道,共同发展对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信息技术、金融科技、大健康、物联网等相关领域企业进行对话,促进企业内前沿技术的传播与交流,推动企业技术成果尽快落地,加快企业发展步伐。行业技术解读,趋势分析与行业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就相关领域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进行深刻剖析,并针对领域内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前瞻技术做精准解读。02 技术咨询中心会将企业和高校或科研院所联系起来,由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企业进行服务,为企业找寻相应技术专家,提供技术咨询服务。技术咨询的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咨询、管理决策咨询、工程咨询、专业咨询和信息咨询五种类型,形式包括技术传授、技能交流、技术规划、技术评估、技术培训等。03 会员服务技术传播服务为企业进行技术传播,会员企业可任选人物、技术解读、专家谈等传播服务,并享受相应专家咨询。技术信息可获得获得产学研科技转化中心提供的行业资料,如相关文献、规范、标准、国家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技术的技术报告(经技术研发者同意后)等等。技术交流会以及年终评选会员企业获邀参加我中心组织的定期专题研讨会和技术交流活动。04 线下技术交流会中心会不定期设置会议主题邀请相应专家进行线下交流,对外公开传播。参会企业享有权益报名企业享有专属信息服务。05 重点技术投资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联手国家级投资公司,为业内缺乏资金的优秀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与资金投入,切身为企业服务。三大优势更聚焦关注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用户相比其他同类型公众号,用户质量有保证,其中有权威专家,数百家会员企业以及数千名相关领域的科研专家,企业在该平台发布的产品信息最先被核心用户认识。更专业相比其他科研技术服务机构,中心拥有强大背书,能为企业寻找到的专家更为专业,并且能快速、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降低企业时间成本。更广泛会员机制是中心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一项服务,中心关注企业的核心诉求,避免企业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去重复找寻相关平台去解决问题。
2019年5月1日,日本将迎来新天皇,这标志着持续30年的“平成时代”即将落下帷幕,正式进入“令和时代”,明仁天皇也成为日本首位生前退位的天皇。不过与大众所知的天皇形象不同,现在的天皇一家人,在科研领域可谓是成就颇丰,自1992年起,明仁天皇陆续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科学》、《自然》、《基因》上发表研究成果。而他的父亲,昭和天皇在世时也写了许多和水螅纲(Hydrozoa,包含所有的水母及水螅类动物)有关的论文。日本几十年来在基础科研领域的巨大投入和专注是毋庸置疑的,天皇尚能孜孜不倦专注于研究,可见日本国内科研氛围之浓厚。近年来,我国在科研领域的持续投入,也是有目共睹的。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要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这标志着科研人员有更大技术路线决策权, 科研单位获得了更加自主的科研经费使用权,减免了很多琐碎的申报步骤,让科研团队能够更多地把精力放在前沿领域的研究和科研成果的落地上。AI1.0时代,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抢占科研先机位于华盛顿州西雅图的艾伦人工智能研究所(Allen Institute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2) 发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在质上也开始有了赶超美国的趋势。该研究所通过自身创建的Semantic Scholar学术搜索引擎研究发现,自 2005 年以来,中国发表的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已经超过了美国,而“引用次数前50%的人工智能研究论文”份额中,中国将在今年实现超过美国。由此可见,未来的五到十年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时期。在人工智能的科研学术方面,有关基础理论的研究正在深入和细化,应用上不断向不同领域渗透,呈现出更加迅猛的发展势头。近两年,人工智能在材料、化学、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上展现出巨大优势,也在历史、社科、经济、金融等领域发挥前所未有的作用,正在引领科研的“后现代化”。AI2.0时代,我们需要更强大的数据化科研协作平台在AI2.0时代,把握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意味着科研效率的提升,更意味着科研“弯道超车”机遇的到来。在人工智能科研中,数据是最基础的资源,而对于数据的处理和机器学习算法,才是科研成果的核心关键所在。Python由于其胶水语言的特性,强大的社区生态加持,在人工智能应用上已经成为最主流的编程语言。在大规模数据的分析计算,模型算法应用上,python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应用先例,在与云计算的结合后,更加彰显出巨大的能量,将数据科学的基础能力赋能到各大学科之中,在当今已经形成一股强大的浪潮。随着科研数据体量、维度的大幅增加,科研课题的多元化。科研团队对于数据处理和团队协同难度逐渐提高,需要引入大量云资源,并需要为团队提供统一的协作系统,这不仅需要进行繁复的基础工作,对于一些没有计算机背景的团队成员更是十分困难。从硬件到软件,为科研实验室专门配置一套高性能计算能力的设备往往需要花费上百万甚至千万,而硬件技术的快速更迭使得高性能计算集群频繁换代,带来潜在且不菲的更新成本。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科研团队来说,更需要好的工具才能加速推进科研成果。KesciLab科研版:八大优势,为提升科研效率而生和鲸科技(heywhale.com)旗下的数据科学工具KesciLab,近期推出了科研版,不仅提供了Python、R语言的丰富生态,覆盖了上百种主流数据分析工具功能,也为团队提供了统一的云计算环境,只需一键环境配置和项目分享,从数据到模型甚至论文报告都可以一键共享,完成无缝实时协作。和鲸K-Lab科研版,实际上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数据科学相关科研解决方案。对于科研导师来说,KesciLab科研版能够帮助导师精准把控项目细节,加快研究进度,让团队成员摆脱繁复的基础工作,迅速进入研究重要阶段,大幅提升科研探索效率和论文质量。同时也让科研团队直接跳过琐碎的运维管理,从繁重的基础工作中解放,无需任何硬件部署和运维,快速在应用层开展研究工作,根据任务需求弹性调度云算力,既高效又经济。具备云资源弹性调度、开箱即用的环境配置、交互式编程、便捷的代码库、丰富的学习资源、多人实时在线协作、任务与权限灵活管理、论文复现等诸多优势的KesciLab科研版,不仅在深度学习等前沿科研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在历史、社科和经济学这些人文学科也有着丰富的应用。据悉,KesciLab科研版推出后,受到了众多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广泛关注,并已经在国内的顶级高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中得到应用。K-Lab科研版弹性调度:可根据任务需求一键调配腾讯云、阿里云、AWS等算力资源,实现极简运维;环境配置:内置数百种Python、R语言工具包和深度学习框架,同时支持自安装包的管理调用;交互式编程:代码效果实时可视化 ,调整模型和参数可得到实时反馈;丰富学习资源:连通科赛社区与比赛平台,提供大量的Python精品课程和无限制的数据集,无基础知识的用户也能快速上手;便捷代码库:内置多种常用代码分析片段,并配置快捷的调用方式(接口),还可以添加自定义代码片段,组织并管理文献代码,日后可快速复用;多人协作:实现项目一键分享,团队其他成员能够直接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继续开展工作,更支持对论文单个代码模块进行评论标注;灵活管理:提供组织管理模块,导师/管理员可对项目资源、任务、人员、实时进度、科研数据进行统一管理;论文复现:科研成果及其所依赖的数据集可托管至云端,并形成自动化关联,方便科研成果复现与再生产时的快速调用;)来源:OFweek人工智能网
“科创中国”启动仪式现场。网络截图5月30日,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国科协倾力打造的"科创中国"平台正式上线,中国科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系列行动全面启动。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怀进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任洪斌,全国工商联专职副主席、党组成员、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李兆前,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隋振江,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军等出席上线启动仪式。新平台新机遇 打出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组合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和深度演化,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化危为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有效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作用,破解我国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问题。中国科协因时因势因能打造“科创中国”平台,发挥科学家品牌、多学科综合交叉、地方无缝连接、国际组织联系等组织人才优势,旨在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引导技术、人才、数据等创新要素流向企业、地方和生产一线,加快促进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过探索产学深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推动技术交易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让科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协同合作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科创中国”平台充分凝聚科技力量,致力于促进科学家和企业家合作,重点关注中小科技型企业,推动优势技术项目转移和成果转化,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平台将“政产学研金服用”等各类创新主体汇聚流转,直接服务具有创新需求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和科技型企业,也直接服务有参与意愿的高校、院所、新型研究机构及科学家团队,实现供需对接,推动创新要素和谐共生、协同共进,构建配置优化、运转高效的创新创业创造新生态。下一步,中国科协将持续以“科创中国”为引领,着力打造科技经济融通平台、建设创新枢纽城市、推进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人才技术培训、集聚海外智力创新创业、开展科技决策咨询,实现“科创中国”与“科普中国”比翼齐飞、相互促进的工作新格局。(来源:中国青年网)
10月30日上午,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首款智慧实验室管理平台(ILP)在湖南长沙发布。国家卫健委科教司副司长顾金辉、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曾令贵、湖南省科技厅副厅长鲁先华等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现场。 红网 图顾金辉表示,ILP作为“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示范性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建设》的核心成果之一,是我国生物医药研发信息化的重大事件,具有里程碑意义,“ILP开启了我国医药研发全面信息化之路,必将为医药研发升级转型发挥积极作用”。记者从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药物研发实验室作为药物研发的核心阵地,其数据的完整性与规范性成为医药研发的一大关键环节。目前,国内实验室存在诸如纸质记录、信息孤岛、无法溯源、合规性差等问题。这次发布的ILP,是国内首款智慧实验室管理平台,它结合了5G、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集药物研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PharmLIMS、科学数据管理系统——SDMS,以及电子实验记录本——PharmELN为一体,能为药物研发信息化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ILP还有望实现对药物的研发、临床、供应链和流通等一键审查。”湖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曾令贵表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ILP研发方通诺信息公司创始人欧阳冬生也认为“ILP将改变药品监管模式,线下监管将被线上替代”。(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个新平台的使用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家开展工作……”近日,西藏科技项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用户使用方法培训班正式开班。自治区科技厅有关部门、各市(地)科技局、自治区各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企业共一百多人参加了此次现场培训。西藏科技发展的当前目标是“基本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符合西藏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逐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初步建成西藏高原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能力接近或者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优势学科领域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特色优势产业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对西藏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然而,在部署科技项目的过程中,目前还存在科技项目立项碎片化、项目管理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急需对近年来西藏科技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掌握行业的布局、领域的布局、机构的规模、成果的产出、奖项的评选等工作。在这一背景下,西藏科技信息研究所于去年研发了西藏科技项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上线后,全区各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企业等上千名科研人员将由此获益。作为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西藏科技项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是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近60年来的科研项目数据,建设西藏自治区科研档案数据库、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数据库、获奖科技成果数据库三个数据库,实现科研档案、科技成果、科技项目三类信息的登记、管理、发布和查询,为项目申报、成果转化与成果鉴定提供科学依据,为科研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服务,为项目申报人员提供科研参考服务。该平台的基础数据来源于自治区科技厅各业务处室或计划财务处提供的原始档案或立项文件,西藏自治区科技信息研究所统计、抽取、归整,主要包括3个数据库:西藏自治区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数据库、科研档案数据库、获奖科技成果数据库,分别对应平台中的项目池、档案馆、成果库。同时,平台还上传了2189个原始档案扫描件。为提升科研项目信息服务质量,西藏科技信息研究所举办了西藏科技项目数据信息服务平台用户使用方法培训,自治区科技厅有关部门、各市(地)科技局、自治区各科研院所、高校,高新技术及科技型企业共一百多人参加了此次现场培训。同时,大家针对平台二期建设方向展开讨论,内容包括信息服务平台与项目管理系统的对接;构建“全区科技项目大数据分析监测平台”的数据分析模型;支撑面向科研业务和管理决策等科技情报服务工作的开展;系统UI和功能优化,集成与关联多种科技文献资源等。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