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如何打通科研成果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攻之

如何打通科研成果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科学产业化上道路上为何总听见企业和专家的矛盾争执?要如何促成企业和科研团队之间的合作好“姻缘”?既了解科研技术又懂企业战略的复合人才如何培养?“科学家在线”专访中科院计算所科研处副处长王元卓,他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外奔走,为专家团队和企业合作牵线搭桥。多年工作经历,他深谙科学成果产业化道路上的风险和矛盾,更懂得要如何“量体裁衣”。王元卓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科研处副处长,大数据分析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助理,开放知识计算研究方向负责人。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中科院青年促进会首批成员,北京市科技新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技术发明二等奖等5项科技奖励。主持过国家、省部级和企业科研项目3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6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41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成果应用到多家国家重要业务单位和知名企业。近两年,科学产业化的浪潮继续翻涌,在政策环境的支持下,比起三十年前的那股创业潮来得更凶更猛。1984年创立联想的试水,让中科院计算所走在了产业化的前端,随后的龙芯、曙光和寒武纪,这些从计算所走出的公司在如今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领域里熠熠生辉。作为计算所科研处副处长,王元卓的工作更像一名介绍人,极力促成企业和科研人员之间的“姻缘”。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几乎有三分之二都在外奔走——调研企业,与业务人员沟通,为所里的科研团队寻找合适的产业化道路。多年工作经历,他深谙科学成果产业化上的风险和矛盾,对于桩桩“姻缘”的缘起缘结如数家珍,“我非常珍惜现在的工作角色。”王元卓说。定位:成为精通业务的技术专家被问起项目的选定,王元卓更愿意用两张图作比:一张是瓶装的矿泉水,一张是水龙头。“瓶装水再多总有喝完的时候,但水龙头下有源源不断的水源。”战略合作,便如龙头之水,“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科学家在线:从最开始的科研人员,专注科研到如今的科研处副处长,与单纯进行科学研究不同,现在的工作则更多的是促进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合作,要和各色企业人士、政府人员讨论、交流,这样的身份转化是否曾有阵痛期?王元卓:从专注科学研究到分身科研管理,确实需要定位和角色的转化,尤其是要从对本领域科学问题的深入认识到对计算所科研布局,战略方向以及各研究方向成果的整体把握和全面理解。不过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并不困难。这和我的科研经历有较大关系,我的硕士阶段主要是应用神经网络模型研究人脸识别和说话人识别,博士研究生时转为研究网格计算中的资源管理与任务调度,从事博士后研究时开始研究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来到计算所工作之后,开始从事网络数据分析、社交网络分析、知识图谱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而这些科研经历恰好涉及了计算所的三大主要方向:计算机体系结构、智能信息处理和网络。因此,我相对容易理解计算所各个研究团队的技术和成果的特点,并有利于我从更高的层面去提出整体解决方案。经常与各种需求的用户直接沟通也培养了我成为精通业务的技术专家的特点,很多时候我对业务问题的判断可能比纯业务人员还要准确,所以我也经常充当用户单位规划引导者的角色,帮助用户单位做项目规划,其中如果有适合计算所做的项目,我就会拿回来,适合其他科研机构的,我也会帮忙把好关。 科学家在线:您目前从事的科研管理工作角色最重要的是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王元卓:我目前的这个角色,既要有对技术的理解,对战略的把握,还要善于和业务人员沟通,了解整个行业业务的症结何在,量体裁衣。一方面,要非常了解科研团队的主要研究领域,擅长做的项目类型,还要尽可能了解科研人员的当前的研究工作和最新成果,并帮助科研人员规划这样的技术成果可能在什么方面有可能得到应用。同时,还需要了解科研团队缺什么。有些团队不缺纵向项目,想找到技术成果的应用出口,需要找到对应的企业合作项目。有些团队的横向做得多,但需要凝练学科方向提升成果的影响力,则更希望参与国家级科技项目研发。所以要想做好科研管理有针对性的争取资源,一方面要对重要的企业和行业用户有着深刻的认识,又要对所里的科研团队也十分了解才行。科学家在线:在众多企业和行业用户中,您更倾向于找哪些企业和机构来与计算所合作?王元卓:我曾经在一次讲座上画过两张图,一个是瓶装矿泉水,一个是水龙头。再多的矿泉水,总有用完的时候,不过,如果把水龙头建好,就能源源不断有水了。单个项目的合作就像瓶装水,可能体量比较大,但总有做完的时候,而围绕某些方向的战略合作就可以把合作长期、可持续的进行下去。我主推的思想是,科研人员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业务专家,需要了解这个领域深层次的问题是什么,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我在与大企业和国家重要业务部门谈的合作,大多是战略合作,计算所科研人员有限,“一女不能嫁几家”,因此我的主要着眼点是是否存在需要持续解决的行业问题,并且有较为稳定经费来源。这也恰恰符合计算所“科研为国分忧,创新与民造福”的指导思想。我们与大企业的战略合作项目一般可以分为三类:一是项目经费体量最大的,紧耦合企业的产品线;二是经费次之,以原型类研发为主,科研人员一般只负责核心技术攻关和原型系统的开发;最后一类项目经费体量不会很大,通常用来支持企业关注的前瞻性技术的探索。牵线:一个困难两个瓶颈如何跨越“一段姻缘,最关键的是需要合适,并能够相应做些调整。”工作做多了,王元卓总结产业化的难点:一个困难和两个瓶颈。除了要有共同语言,科研人员和企业还需调整思想。科学家在线:您也说过,与用户的业务人员的交流会有一段磨合期。在这个合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何在? 王元卓:最大的困难是双方要有彼此理解的语言去交互。而通常情况下,科研人员更多是从技术先进性的角度来谈,比如讲他的论文有多好,成果多领先。但首先企业则会质疑,这些论文和成果在实际落地后还能不能这么好?在场景泛化过程中还能不能这么牛?第二,你的算法再好,能不能带动产品整体性能和功能的提升?因为企业的产品很多是系统化的,不是单靠某个技术就可以,而是需要很多工程化的步骤和整合,基于此,企业不会立刻就对科研团队产生很大的信任。第三,企业通常会更加关注资金投入产生回报的周期,企业首先要考虑这个系统再开发成产品后是否还是市场的主流,对企业的价值还有多大,这个项目经费的投入是否还有必要等等。然而,科研人员通常考虑的却是如何把技术作的更先进或者把系统做得更通用,但这恰恰可能距离市场越来越远了。不光是企业,在和国家业务的合作也是如此,因为很多业务部门的管理人员了解具体技术,通常得目标是是能否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帮助业务人员解决现实问题。因此,要促成大企业或业务部门与科研团的合作,就需要有人能够充分理解双方所想,然后“翻译”给对方,从而实现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的无损沟通。 科学家在线:如上所说,科研人员关注的是技术的精细和先进,企业更注重收益,这样的矛盾要如何调和、归并?王元卓:一个好的项目合作,需要双方知己知彼,既了解对方的需求,也要明确自己的要求。首先,企业要明确作学术研究和做工程研发是不同的,有些科研团队希望把学术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实际应用中,就会非常渴望有企业或者用户机构的横向合作。但也有很多人,不想跟企业合作,只想踏踏实实做科研,这个时候是怎么都不可能把合作促成的。其次,要进行应用研究的科研团队,除了拥有核心技术外,还要具有系统化、产品化开发的其他辅助技术的积累,也就是需要科研团队具备一定的工程化发开和运维的能力。如果是做学术研究,可能带一两个博士生就能做出很多好的成果,但做工程项目,没有足够的人手和时间是完不成的,这里面需要有很多测试和分析。计算所一直以来都是以大工程能力见长,集中力量做大事,是计算所的传统。但即使这样,在大工程项目研发过程中还是会经常遇到人力、能力等方面的问题。科研人员自视甚高的科研能力跟实际应用上复杂和精准的产品化能力之间的矛盾是一个瓶颈。另外一个瓶颈,是企业对项目的需求和科研人员对项目的理解之间的矛盾。想找科研人员合作的企业一定是希望在某个点技术或者功能上有所突破。很多科研人员与企业接触几次了,可能都还没抓住企业的真正需求,而同时,企业也可能会开始质疑科研人员的地专业水平。在规范化的系统开发项目里,做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等都需要严格规划,且保证文档的规范和齐全。但很多科研项目、尤其是由学生为主参与的项目,更多关注意放在是否完成了项目结果,而忽略了项目的过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到最后交付项目时就有可能会出现问题。当用户要求修改时,可能负责开发工作的研究生都已经毕业了。 因此,科研人员要想承担横向合作项目,就必须提高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能力,注视过程管理。企业也要认清与科学家合作,和与其他企业合作的不同之处,一个好的战略合作,科研机构不但可以企业解决目前面临的问题,还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上帮助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主动。科学家在线:如今国家政策鼓励科学产业化,科研人员离岗创业保留3年岗位。这个政策在实践过程中是否会遇到一些问题?王元卓:离岗创业确实是给很多人一个定心丸,帮助创业的科研人员留了一条后路,但其实创业本就是一条不归路。全力以赴创业尚且“九死一生”,如果创业的过程中还要兼顾科研那可以说基本上是“十死无生”。而无论生死,结束创业后再回到科研体制内,是很难再做出出众的研究成果的,因为思维方式已经不一样了,缺少学术成果、缺少科研项目,那样在激烈的学术领域的竞争中也同样是举步维艰,甚至可能不如一些刚刚出道的青年学者。培养:大数据复合人才的缺口如何填补?除了产业化之外,王元卓还在推动大数据人才的培养。从课程体系到生态体系,培养复合人才,填补国内大数据人才的缺口。科学家在线:基于您曾经在大数据上的研究经历和在产业化上的实践经历,现在大数据领域的行业现状如何? 王元卓:现在大数据领域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2016年全国大数据人才仅46万,未来3-5年内大数据人才缺口将高达150万;截止2017年12月,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岗位人才需求量比2016年猛增6倍多。大数据人才可以分成三类,大数据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和数据科学家。目前这三类都是缺乏的,中国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对于企业来说,他们更缺乏大数据工程师和大数据分析师,很多大数据相关的人才放到市场上,分分钟就被抢走。因此,我作为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教育工作组的召集人正在努力推动中国大数据学科建设、组织系列课程教材的编写,并推动建设中国大数据人才培养的良性生态体系。在课程教材体系上,大数据教材编委会规划了“1+3+X”的教材体系。以《大数据导论》为基础,并有针对性的设置《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处理》和《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课教材。在“X”系列里面,会包含面向各行各业的大数据应用的介绍,比大数据安全、生物医疗与健康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工业大数据等,让学生可以从业务需求入手,接触完背景知识之后,再针对性的应用大数据的专业技术知识,解决行业问题,而且“X”系列教材会根据行业实践的发展进行更新迭代。另一方面,还需要建立大数据人才培养的生态。首先,人才培养要有载体、学校,开设大数据的专业,或者作为一门课来教授。此外,我们也希望能够和企业深度合作,比如有些企业缺乏大数据人才,我们可以定制化,和企业紧耦合。例如企业可以把案例需求和就业人才需求都给学院,所有的课程和考核都和企业结合,考核的问题,就是企业的需求,一步步培养面向行业的大数据复合型人才。(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中科院计算所。)

申子

高校科研成果助力产业创新发展

昨日上午,在我市召开的2020年中国荔枝产业大会开幕式上,举行了科技成果转化签约仪式,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分别与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广东中荔集团衣业有限公司签订了科技成果转化合作协议,利用高校前沿科研成果,助力荔枝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据悉,华南农业大学与广东中荔集团农业有限公司签订的“中国荔枝园专家管理系统”项目,主要特点是汇集关于荔枝生长(物候期与生长量、开花量、坐果量等)、生态、营养、树冠、投入品(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方面的知识库,通过实时数据监测和建模分析,对多年观测的物候期资料进行统计,结合实时监测数据,输出荔枝园以预测物候期为依据的树冠、水分、养分、植保等综合管理技术方案,辅助荔枝园精准管理、智慧管理。华南农业大学研究员、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厚彬表示:“中国荔枝园专家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荔枝果园数据化管理、智慧化管理和精准化管理,实现节本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同时,系统收集整理2012年之后的全国荔枝生长数据,产区或果园生态数据,叶片营养数据、投入品等,融合数据总数超过5万个,把产业和科研数据转化成为技术指引,推动荔枝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华南农业大学与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签订的“优质荔枝品种高接换种技术示范应用”项目,主要是将怀枝品种改良为井岗红糯等优质品种,调优品种结构。推进优质品种绿色生产技术,丰产稳产提高品质。改良面积5万亩,形成规模生产,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表示:“优质荔枝品种高接换种技术示范应用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品种改良技术,改良后,其荔枝亩产效益将较改良前提高15000元以上,联农带农效益明显。”(文章来源:茂名日报)

青春期

构建“1+3+1”现代产业体系,《攀西科技城产业发展规划》通过评审

8月28日,记者从攀西科技城管委会获悉,为落实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关于加快“两城”建设的决策部署,攀西科技城立足川西南滇西北区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中心、“五大区域高地”突显区、攀枝花市民中心三大定位,委托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攀枝花攀西科技城产业发展规划》,并于近日通过专家评审。王东|摄影《规划》对攀西科技城的发展现状和基础资源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攀西科技城的发展定位、产业目标、产业体系和空间布局。依托攀西科技城基础条件、特色优势和发展机遇,提出以科技研发为主导,以数字经济、文化创意、阳光医养为支撑,加速推进配套服务业的“1+3+1”现代产业体系,并针对细分产业提出发展重点和策略;从平台、招商、资金、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依据攀西科技城综合现状和产业分析,提出“三大片区、八大组团”的空间布局优化建议。其中,在构建“1+3+1”现代产业体系中,科技研发重点发展钒钛科研、阳光医养科研、现代农业科研;数字经济重点发展数据中心产业,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电子商务产业;文化创意重点发展广电及互联网融媒体、公共文化产业、工业文化产业;阳光医养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服务、医疗康养服务、运动休闲产业;配套服务业重点发展科技服务、总部经济、商务会展、职业教育。石磊|摄影《规划》实施年限为2020年—2030年,其中,2020年至2021年为发展蓄势期,科技城核心区基本形成,2021年至2025年为快速提升期,科技城核心区功能基本完善,2025年至2030年为稳定提升期,科技城全面建成,集聚市内科研院所30家、国内知名科研院所10家、科技型企业60家以上。到2025年实现总产值50亿元、2030年实现总产值80亿元。

黑猩猩

深圳光明区聚焦“科研—转化—产业”生态链,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深圳光明区聚焦“科研—转化—产业”生态链,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 筑好深圳实体经济“蓄水池”深圳光明区是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新城,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之一。近年来,光明区对标国际一流加快推进科学城建设,出台“1+4+N”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科研和科技产业发展的生产生活环境,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光明区坚持政策引领,不断深化产业扶持力度,以科学促进创新,带动创新能级、产业能级、城市能级大幅跃升。牵头制定国内第一个负极材料类国家标准、国内率先实现NCA正极材料产业化、全球率先实现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全球率先拥有天然石墨负极材料全产业链……贝特瑞新材料集团凭借创新技术在6年内打破锂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外企垄断,并连续7年成为全球出货量“冠军”。这是深圳光明区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沃土,推动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的区域产业体系的一个缩影。光明区是生态型高新技术产业新城,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之一。作为深圳实体经济的“蓄水池”,光明区将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立区之本,对标国际一流加快推进科学城建设,出台“1+4+N”产业政策,营造有利于科研和科技产业发展的生产生活环境,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提升。科技产业快速发展 日前,光明区签署13个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高科技发展“朋友圈”,增强区域发展后劲和动力。其中,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光明区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三方签署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合作共建框架协议,构建以科技文献、科技情报、科技交流为核心的国际化、立体化科技信息及服务体系,培育专业的科技信息服务队伍,探索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深圳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科技信息交流及汇聚中心、科技信息原创中心。携手高端资源共发展的同时,光明区推进科研大平台建设,加快相关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和储备,做强先进智造、科技创新品牌。如今,光明科学城加快推进装置建设、平台进驻、人才引进等,聚焦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制约发展的“卡脖子”技术,在市场需求的最前沿催生创新成果,在科技创新的第一线迅速运用和转化,通过大规模产业应用正向回馈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富有生命力的良性循环,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光明科学城既是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也是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主要作用就是承接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努力打造湾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高地。”光明区委副书记、区长刘胜表示,光明区正以科学促进创新,引领产业聚变,带动创新能级、产业能级、城市能级大幅跃升。立体化政策体系护航 “推动产业发展需要顶层设计的指引与规划。”刘胜表示,近年来,光明区坚持政策引领,不断深化产业扶持力度,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加快推动深圳北部新城区和引领辐射周边区域发展的城市新中心建设。目前,光明区已出台支持“3+1”产业发展系列政策,聚焦“沿途下蛋”,为推动生命科学产业、新材料产业、智能产业、科技服务业发展持续赋能。“‘沿途下蛋’是光明区对‘科研—转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态链的形象比喻。‘沿途’指的是持续性的过程,‘下蛋’指科技成果能应用转化、能服务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刘胜解释说,通过支持重大科技成果就地转化,鼓励重大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试及产业化。目前,越来越多的创新载体和优质企业选择在光明区发展,其中22个装置平台和院校落户光明科学城。企业引进来、项目落下来,后续如何推动更好地发展?刘胜介绍说,光明区提出“创新驱动、精准管用、协同发展”三个聚焦,形成“注册未满五年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器毕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隐形冠军”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从提升研发服务质量、打造高效率成果转化体系、强化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完善综合服务配套等入手,发挥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作用,形成集聚效应,营造“优势优先、新兴培育、提质增效”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和扶持侧重,针对生命科学产业研发成本高、研发周期长、市场推广难的痛点,光明区从创新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制造、技术提升、市场应用等全产业链各环节给予支持,并确保各类人才生产生活配套水平跟得上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步伐。产业空间加速释放 产业发展需要空间。如何最大限度地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所需?刘胜说,光明区通过“更新+整备”叠加提速效应,注重土地二次开发前期谋划,释放机构改革和政策红利。2019年,光明区推进区域空间提质增效,全年整备入库土地超过10平方公里,土地整备成效连续4年居深圳各区前列。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光明区今年上半年依然完成土地入库面积165万平方米,为区域产业发展进一步释放了空间。有了产业空间,如何确保用在刀刃上,真正为创新发展发挥实效?刘胜表示,光明区特别制定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暂行办法,以保障区域创新发展,初步梳理形成创新型空间约41万平方米。目前,光明区还在继续整合用地空间,大力推进“腾笼换鸟”,进一步为创新资源集聚夯实空间基础。除了打造产业发展“硬设施”,光明区还积极营造“软环境”,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运行管理、科研项目的经费改革、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利用以及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推动开创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深度融合新局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杨阳腾)来源:经济日报

梦幻曲

特色成就发展 创新赋能产业 科技点亮未来——记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科研工作“十四五”规划研讨会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学研合作对接会

11月19-21日,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科研工作“十四五”规划研讨会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在北京邮电大学定点帮扶县贵州省长顺县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高科大学联盟联合主办。此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编制高校“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交流科研管理经验,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部科技司高新处副处长刘法磊,北京邮电大学校长乔建永、副校长赵纪宁、校党委副书记李杰、副校长王文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王家臣,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吴小林,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高升,长顺县委常委、副县长平睿、齐亮亮,副县长金兴发、刘刚,贵州电信副总经理翟亚雷,贵州联通副总经理陈林,北邮校友企业家协会会长杨宝升,北邮北京校友会会长张跃等,来自于北京高科成员高校科研院和发规处领导、北邮校友企业、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贵州省长顺县等各界人士100余人出席了会议。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理事长王亚杰通过视频致辞。校长乔建永在致辞中表示,行业特色大学因民族自立而生,因社会主义工业化、信息化需求而强,因行业格局变化而变,面向“十四五”,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既要支持纯粹由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更要支持应用引发的基础研究;要“提供更多关键核心技术供给,助力行业抢占发展制高点”,努力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贡献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的集体力量;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行业特色大学迭代循环发展的科学之路。乔建永指出,近年来北京邮电大学在科技扶贫方面做了诸多有益探索,充分发挥所能,解决帮扶地区发展所需。乔建永强调,当前长顺县正在以全新的面貌向产业好、生态优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未来,北京邮电大学将继续把科技元素带到长顺,让创新为长顺持久赋能,助力长顺彻底告别贫困,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北邮力量。教育部科技司高新处刘法磊副处长作了《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推动高校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分析了高校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使命,指出了高校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学术环境三方面存在的阶段性问题,传达了教育部科技司“转学风、提质量”行动举措和政策初心,他强调“行业特色高校高质量发展不能离开行业,不能缺少特色,不能没有拳头”,要主动作为,做有组织的科研。科技扶贫 互鉴共进此次会议举办地——贵州省长顺县位于贵州省中部,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是北京邮电大学定点帮扶县,今年3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公示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研讨会上,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代表分别介绍了各校科技扶贫方面的特色做法和精品项目,并针对行业特色大学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个性特征,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主要改革思路和创新举措。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王家臣作报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发展规划处处长胡庆喜作报告北京交通大学科技处处长荆涛作报告北京化工大学规划与学科建设办主任袁其朋作报告北京邮电大学科研院院长贾庆轩作报告产学研用 创新赋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强调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张跃校友发言校友企业家代表张跃在发言中从科技型企业角度谈对创新的看法:“产学研用”依然是中国的高校与中国的企业创新创造的重要模式。本次研讨会同期举办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学研合作对接会,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教师代表,贵阳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及企业代表,长顺县相关委办局及企业代表,北邮校友企业家代表共60余人参与对接活动,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高校还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FAST进行了科研项目合作对接活动,国家天文台FAST基地技术总监朱文白研究员作了《逐渐睁开的中国天眼》专题报告。朱文白研究员作报告攻坚致胜 未来可期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攻坚精神是科学研究和精准扶贫共同的基因,正因如此,让高校与帮扶县之间,让联盟成员高校之间,让产学研用各主体之间携手前行,精诚合作,互学并进。相信,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将更加有效整合高校、政府和企业优势资源,创新科研组织方式和政产学研联合扶贫工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北京高科大学联盟,简称北京高科(Beijing Tech),成立于2011年10月19日,由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燕山大学等12所成员高校和大连海事大学1所观察员高校组成。成员高校涵盖了电子信息、网络通信、交通运输、化学化工、能源电力、新材料、地质、矿业、石油、林业、环保、船舶修造、核工业、重型机械等国家战略工程领域。北京高科秉承开放式办学的思想,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和强强合作,实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就业、国际合作、校园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与交流。

江心洲

李小军:推动重大科研成果及技术实现产业落地

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9日电19日下午,由中新经纬主办的“财经中国2020V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李小军在致辞中表示,通过搭建高新技术产业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平台、积极推动重大科研成果及技术实现产业落地。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李小军致辞本次峰会主题围绕“创新的力量”。李小军认为,该主题旨在共同探讨社会各界及企业与时俱进的创新力量、可持续创新能力,从而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中国经济以及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更是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李小军指出,即将过去的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放眼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一系列“六稳”政策和改革开放措施作用下,延续了稳中有进的总体态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李小军指出,规划中提出的“创新必须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正是表明我们党把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作为一项重大长期任务,正是我国发展全局的第一动力。“通过搭建高新技术产业与国家有关部门沟通平台、积极推动重大科研成果及技术实现产业落地”,李小军进一步说道,与企业紧密合作,与职能部门积极沟通,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在结构性改革中高质量发展。李小军介绍称,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一直秉承着“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加强沟通、促进发展,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企业发展铺路”的宗旨。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促进产业发展,为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服务;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提供围绕产业政策、产业发展和规划及其他相关问题展开高层次的沟通平台。来源: 中新经纬

宙也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谈慧娟 梁玉红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理解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就是要通过动力变革实现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的变革,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出质量和效率提升的目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依靠科技创新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创新包括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谁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就能够引领创新发展。全面创新的基础是科技创新。比如之前人们使用自行车,现在依然使用自行车,但与之前不同的是,现在使用的是共享单车。今天的自行车已经是充满了移动支付技术、卫星导航技术、二维码技术等一系列技术集于一身的自行车。过去人们需要到门店购买自行车,如今已不需要去门店购买就能便捷地使用共享单车了(共享模式),所以,技术的变革与创新引发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同理,技术变革与创新同样可以引发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今天的科技创新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全面创新。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演进,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结构。美国的谷歌公司从移动优先转为人工智能优先、德国开发了基因的编辑技术、日本软银收购芯片技术等。目前在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先进材料和“能源+环境”技术方面,可能影响未来发展的技术约40项,产生颠覆性影响的有十大技术,而颠覆性创新成果加快推生新的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柯达公司曾经是世界上独霸胶片的垄断公司,技术领先同行10年,却因智能手机的出现最终破产。所以,消灭你的不一定是你的竞争对手,而可能是一个陌路人(新技术的替代者),企业要更加关注新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依靠产业跨越式升级,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跨越式升级。第三次新技术革命之后,产业升级路径(从“劳动密集型”升级到“资本密集型”再升级到“技术密集型”)发生了变化。有的企业直接从劳动密集型升级为技术密集型;有的企业无需经过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一经设立就是技术密集型,比如苹果、英特尔等公司。跨越式升级主要依靠技术提升。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升级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自主创新的领先技术。今天的中国,一些技术已在世界前列或并列,但与世界科技强国还有一定差距。在某些领域,一些技术几乎被国外所垄断。比如电脑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占全球97%,目前,Windows10已无法被他国破译。而移动操作系统主要是安卓和苹果。美国对中兴公司、华为公司禁止出售产品事件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即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正因为我们有着中国特色的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才有载人航天、高铁、北斗这些中国明片式的重大创新成果。正是因为我们鼓励企业家精神,才会有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跨越式升级发展的创新企业。实践证明,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产业跨越式升级。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科技创新动力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是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参与者是政府。那么,科技创新企业与政府的创新动力从何而来?如何增强其科技创新动力呢?对科技创新企业而言,创新动力来自内生性动力和外生性动力。内生性动力包括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企业创新文化等。企业家创新理念和冒险精神促使企业探索新市场和寻找新机会。企业创新文化决定了企业成员是否愿意创新以及实现何种程度的创新。外生性动力包括科学技术推动力、市场竞争压力、市场需求拉力以及政府创新政策支撑力等。科学技术推动产业逐步发展,而技术创新的先行者往往引领产业的技术变革和创新。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要开发新产品或进行产品升级,提供差异化的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虽然市场机制直接推动企业创新,但在某些领域却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外生性动力通过诱导、唤起、驱动等方式,最终转化为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增强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要分析企业的目标,绝大多数企业的目标是获得最大利润以促进企业长期发展和壮大。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全球化大转型,贸易和价值链的未来在何方》报告中指出,在产业价值链中,过去占重要位置的生产端将快速被智能生产所取代,无人工厂的诞生让人们更多涌向产业上游的创新研发端,新的趋势是上游研发端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全球化2.0正在奖励舍得投入创新和研发的企业,预测到2030年,研发所带来的收入效应将超过30%。从外生性动力来看,科技进步、竞争压力以及市场新需求迫使企业通过创新技术来拥有独特的领先技术,获得竞争优势或使得别人暂时无法与其竞争,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科技创新“高成本、高风险”的特点,则需要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创新文化的内生性动力支持。对政府而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政府推动科技创新的动力来自于对民族复兴的伟大追求。创新驱动发展是民族复兴国运所系。从人类经济社会历史来看,国家崛起呈现的规律是:科技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历史规则。16—17世纪,由于最早掌握航海技术,使得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行遍全球;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蒸汽机的应用使得英国成为了世界强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电机和自动化的应用使得德国、美国相继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强国;第三次工业革命,由于计算机、信息化、网络的应用使得美国成为当时信息技术的引领者和主导者。世界经济论坛主席克劳斯·施瓦布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中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来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将是指数级的发展,我国也正处于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历史交汇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政府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主体,我国已通过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突破了一些长期制约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问题和障碍,极大地激发了创新活力。然而,新时代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政府要围绕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进行整体布局,统筹推进,形成以科技创新企业、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为主体,金融机构、政府机构和中介机构积极参与,促进产业技术、信息、资金、人才等要素合理流动的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存在着高度的不确定性,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很少主动进行技术创新。为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提高国家或区域产业竞争力,需要政府提供相关的产业政策扶持,建立和完善创新风险分担机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除了扶持科技创新企业(特别是产业初期的科技创新企业),还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调动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研院所(包括高校和研究机构)是科学技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能够为企业不断地提供新知识和新技术。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把科技成果的处置权、收益权和使用权下放给高校以后,山东理工大学根据此修正案重新修订了本校的科研政策,明确了校企合作政策,并规定用于奖励科研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80%(修正案规定不低于50%)。这一政策打消了科研人员的顾虑,得到了科研团队和市场方面的积极响应,已成交的技术合同近年来增长了一倍。该校毕玉遂教授研发团队研发的新型无氯氟化学发泡剂被北京一家公司以5.2亿元的价格签署了独占许可合同,预计该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一个万亿级产业。按照学校规定,毕玉遂研发团队可获得4亿多元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国家明确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中给予科技人员的现金奖励可减半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毕玉遂研发团队可少缴7000万元的个人所得税。科研成果转化收益资金也为毕玉遂研发团队进行新一轮的科技研究提供了资金保证。总之,政府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尽量减少束缚科技创新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尊重科研人员的创新价值,真正调动科技创新企业、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随着国家各项科研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技创新的活力也将极大增强,最终实现到2025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目标。 (作者单位:中共江西省委党校)

怨乎

“打造国际一流牡丹科研产业新引擎”

作为牡丹科研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曾多次到访洛阳,对洛阳牡丹的历史、文化及产业发展状况熟稔于心,并有着深刻思考。今年牡丹文化节,洛阳创新策划推出“2020中国(洛阳)国际牡丹产业专家讲座”线上活动。尹伟伦欣然接受邀约,围绕“洛阳牡丹花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主题,在“云端”开讲。“洛阳是牡丹的故乡,是原产地、发祥地和重要的传播地。”尹伟伦说,牡丹原产于中国,9个野生品种中有6个生于洛阳及周边地区。洛阳牡丹人工栽培历史悠久,隋唐以来,便是天下之最。经过系统梳理,尹伟伦说,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这些年,洛阳以牡丹资源为核心,不断拓展其蕴含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等功能价值,推动牡丹迎来了更加繁荣兴盛的新时代。就洛阳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尹伟伦坦言,洛阳牡丹种质资源世界领先,鲜切花逐步挺进国际市场,牡丹产业也有了多元化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不可否认,洛阳牡丹观赏品种创新不够,牡丹产品缺乏统一标准,突出表现在“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一强一弱”,即名气大、规模小,社会关注度高、产业贡献率低,观赏牡丹强、产品加工弱。“今后,洛阳牡丹产业发展要面向未来,顺应科技进步和美好生活向往,全方位构建牡丹产业链,充分挖掘牡丹的丰富价值,服务社会、服务百姓。”尹伟伦建议聚焦八个方面重点用力。聚焦牡丹丰产栽培与花卉产业,建设牡丹规模化、标准化优质种苗繁育、种植、切花及加工示范基地,增强牡丹高产高效栽培生产及市场供应能力。聚焦牡丹资源开发与新品种创新,将基因工程与传统育种相结合,引进和培育珍稀牡丹新品种,优化观赏、油用、切花、盆栽等专用牡丹品种。聚焦牡丹功能成分开发与食品产业,深入开发牡丹籽油、精油、酵素、花色素及其他活性物质成分,提高食用类和功能类牡丹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提升牡丹衍生品的产品品质。聚焦牡丹保健功能成分与医药产业,深入开发牡丹生物活性成分的药用价值,大力研发牡丹系列药品和保健产品。聚焦牡丹文化与旅游产业,推动牡丹产业培育与特色小镇、园林景观、文化展示、牡丹文化旅游线路培育相融合,发展高山牡丹,形成次第花开、风格各异的牡丹观赏区。聚焦牡丹景观与康养产业,集牡丹欣赏、药用、食用、文化于一体,依托格调高雅、景色优美的牡丹基地,打造独具特色和魅力的牡丹康养产业。聚焦牡丹园林利用与宜居城市建设,在城市规划、建筑风格中融入牡丹元素,形成“满城尽是牡丹花”的氛围。聚焦牡丹产业与致富惠民,将牡丹产业和精准扶贫有效结合,在贫困地区的丘陵、林下大力发展牡丹种植,带动农民增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牡丹产业升级必须强化科技支撑。”尹伟伦建议洛阳强化政、产、学、研合作,鼓励重大牡丹研究课题立项,加强基础性和实用性研究,加强多学科交叉,提升牡丹产业标准化和竞争力,打造国际一流牡丹科研产业新引擎。(文章来源:洛阳日报)

劫中劫

科研智力支撑推动产业创新

12月21日,2018中国海外人才交流会暨第20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在广州召开之际,广州市越秀区重磅推出实施高端人才引进“领秀计划”工程,并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创新工场揭牌暨“越享健康”高端人才交流会,为越秀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团队)颁发证书,黄花岗科技园管委会分别与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签署《建设越秀院士团队成果转化服务基地》合作协议、与广州中大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签署《建设广州医疗健康中心服务平台》合作协议、与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高端人才赵勇博士团队签署落户黄花岗科技园意向书,推动越秀科技创新再出发。越秀区科工信局负责人表示,之所以把越秀“定位为‘科创之芯’,是因为越秀区面积虽小,但拥有最关键的科研技术力量”。越秀区内拥有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和呼吸疾病研究所、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众多实力雄厚的科研机构223家,包括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家,省级重点实验室43家,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29家,市级认定企业研发机构77家,省级工程研发中心150家,是华南地区研发机构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2018年1-10月,全区专利申请量15,98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5,360件,专利授权量5,828件,同比增长49.9%,增速位居全市之首。越秀区紧紧依靠和充分发挥区内科研机构优势,主动与中科院广州分院、省科学院、广东电科院等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走出了一条科研智力+产业创新的发展新路子。2017年12月,广东地理科技与文化创新创意产业园正式揭牌,由周成虎院士领衔的“地理空间智能与大数据创新创业团队”,紧紧围绕“互联网+地理信息+”技术,重点构建地理信息产业、地理文化产业、地理咨询产业和地理教育产业四大核心产业集聚体系,采取“总部+基地”的布局模式,设立广州总部,在珠三角各市形成多个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产业基地,形成珠三角百亿以上的地理信息产业集群,成为引领我国地理信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成立一年来,共承担国家和地方科技项目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重大项目2项,研发新产品8个,申请专利23件、授权5件,软件著作权登记27件,主持制修订国家和地方标准9项,发表SCI论文20篇。2018年来,联合中科院广州电子公司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园区,致力于智慧城市的建设,首席科学家陈斌在图像分析处理技术、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机器视觉技术以及人工智能识别技术有深厚的技术沉淀,研发的高速机器视觉系统、医疗图像自动分析系统、交通设施巡检自动分析等技术已广泛应用,服务于华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和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等单位。(文章来源:中国发展网)

杨慎

2019中欧城市科研创新产业发展论坛:共话“智能+”时代城镇化合作发展

“2019中欧城市科研创新产业发展论坛”在天津举行。(央广网记者 高艺宁 摄)央广网天津5月18日消息(记者高艺宁)17日,“2019中欧城市科研创新产业发展论坛”(以下简称“中欧论坛”)在天津市梅江会展中心举行。论坛上,中国与欧洲城市代表、专家学者、科技企业代表500余人,围绕“智能经济引领城市发展”主题,开展了科研创新引领、智能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交流讨论,旨在深化中欧双方在贸易、金融、科研创新、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合作,在互惠、互利、互助的基础上促进中欧双方共赢发展。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周晓飞致辞。(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供图)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周晓飞在致辞中表示,本次论坛聚焦城镇化和产业发展,探讨将科技创新与新经济形态相结合,利用智能经济引领城市发展的新实践、新方式,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令人振奋。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副主席Derek Vaughan发表讲话。(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供图)欧洲议会欧中友好小组副主席Derek Vaughan提出,要让公众更多参与到城镇化过程当中,让居民为自己居住的社区出谋划策。Derek Vaughan还强调了城镇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城镇化外交”的方式,互相学习,了解彼此城镇化的实践经验,可以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城市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最终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魏立国(Philippe Vialatte)发言。(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供图)“城镇化发展是中欧合作最有前景的领域,研究和创新是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的重要途径。”欧盟驻华代表团公使衔参赞魏立国认为,为更好地推动中欧城镇化科研成果产出及成果的有效应用,未来,要突破思维边界,增强中欧双方政策沟通。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发表讲话。(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供图)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指出,在探索产业创新力推动城市发展的道路上,要依托中欧城镇化伙伴关系、“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联盟等合作平台,深入了解中欧城市和企业的需求,共享双方关于城市智能化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推动中欧城镇化合作继续不断深入。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致辞。(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供图)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张玉卓向记者介绍,中欧城市间已开展了多项合作,在发展战略、空间布局、智能交通等领域都取得了积极成果。依托中欧城镇化战略伙伴关系这一平台,继续拓展和深化中欧务实合作,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最佳契合点,将天津建设成为繁荣、宜居、智慧、可持续的现代化海滨城市。论坛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Charlotte Roule,SAP全球副总裁&中国办事处总经理Andreas Hube,爱泊车董事长闫军做了主旨演讲。挪威科技大学研究院副院长Annemie Wyckmans介绍了中欧城市科研创新实验室进展情况。中欧可持续城镇化合作项目授牌仪式举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供图)会议还举行了“地平线2020”中欧城市可持续城镇化创新平台项目成果报告发布仪式、“地平线2020”中欧可持续城镇化伙伴城市结对授牌仪式等,并发布了中国首个韧性城市战略行动计划《德阳韧性战略行动计划》。17日下午,中欧城市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和中欧城市产业对接会两个平行活动举行。在中欧城市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上,中欧多名专家及学者就“中欧韧性城市建设”和“中欧智慧城市未来之路”两大议题展开讨论。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中国欧盟商会在中欧城市产业对接会上发布了《天津中欧先进制造业产业园营商环境优化研究》报告,就天津中欧先进制造业产业园营商环境建设,提出了企业扶持政策建议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方案。据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本届论坛的承办方,天津港保税区正加快推进中欧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建设,促进“地平线2020”项目落地,强化保税区与欧洲企业的交流合作,着力培育京津冀协同发展新引擎,全面推进天津与欧洲在区域合作、经贸往来、产业投资等领域合作,积极促进天津与欧洲城市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推动中欧城市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