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2019年度全球各高校科研报告!安琪儿

2019年度全球各高校科研报告!

激动人心的一刻,美国刚刚传来大消息。美国费城;世界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科研调查机构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刚刚正式向全球公布2019年度全球各高校科研报告!一直处于科研落后阶段的中国,在2019年度科研领域实现超级大反转!斩获两项重量级第一:1、全球计算机领域高引学者数全球第一(这是整个报告中最重量级的荣誉)2、高引学者数量增长速度,全球增速第一;(这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未来科技潜力的重大荣誉)或许很多朋友还不清楚,什么叫“ 高引学者 ”;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科学家,并且是发表过多篇世界公认论文的重量级科学家。。据外媒报道,今年的报告数据,采样覆盖近60个国家和地区(基本都是发达国家,还有顶级的发展中国家),涉及6216人次的高引学者(科学家),更包括23名在世的诺贝尔奖得主。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是一份在无数竞争者中,激烈角逐而得到的大荣誉。。。从1955年钱学森先生回国,中国开始有了第一位真正重量级的科学家;到今天中国科学家到处“ 开花结果 ”!这一幕,我们整整等了64年!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二、追赶!追赶!不断的追赶!数据显示,美国目前仍是今年全球上榜的高引学者(科学家)最多的国家,上榜人数达到了2737位,占比整个榜单44%;中国紧随其后以735人排名第二,占比11.8%;英国、德国分列第三第四。。其中中国内地人数为636,而2018年这一数字为482,同比增长32% ,为目前全球科学家数量增速最快的国家。。。或许,我们普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数字的背后代表着什么?!但,你必须要知道!2014年以前,中国内地科学家的上榜数字,连现在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十年前,更是惨淡。。短短五年的时间,我们的科学家数量上榜人数对比以前已经翻了三倍;你也必须知道!在科学界!有一句全球公认的话:科技的领域没有捷径;谁掌握了核心科技,谁就将掌握世界。科技,这是一个比真刀、真枪更可怕的武器!!!感谢国家!感谢每一位为中国科学为之艰苦奋斗的科技工作者们,今天你们是我们所有人心目中的英雄!我们为你们感到由衷的骄傲!!三、一切才刚刚开始。。。除了公布各大重量级荣誉,全球调查机构Clarivate Analytics还公布了一份全球上榜科学家的机构排名(学院排名):中国第一次有2所科研机构进入了全球前20,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排名仅次于哈佛大学与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全球第19);恭喜这两家,你们不仅是中国最顶尖的科研圣地,更是全球最顶尖的科研圣地!同时,此次榜单还公布了中国排名前十的科研单位(学校)。。第一至第十名依次为:中科院!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恭喜以上十大学校(机构),数据不会骗人,科学的成果更是做不了一丝的假,你们过去一年的成绩,毫无疑问就是全国数百所高校的冠军!!特别是苏州大学,更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以唯一非985高校跻身全国前十之列,力压北大、交大、华大等全国各大名校!!!邓小平先生曾经说过:“ 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虽然我们国家的科技起点比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几乎世界上任何的发达国家都低;但最终决定胜负,决定谁能占领世界科技至高点的,从来不是先行者,而是最终到达目的地的人;64年前!我们的老前辈钱学森先生独自回到祖国,看见中国科技的落后,甚至连一个实验室都没有的时候,他没有气馁;独自一人毅然扛起中国科学界,九年后!他用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向世界宣告中国科技的新篇章;今天!中国735位科学家一起登上世界最具影响力科技榜,成为全球公认的世界第二大科技强国;谁能想到中国,那个世人眼中一直处于落后阶段的中国,竟然会走到如今这一强大的地步?!这不仅是一种科技层面的巨大进步,更是一种象征全球科技强国地位的身份勋章;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感谢每一位为中国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科学家,感谢每一位为中国崛起世界之巅而努力的科研工作者!感谢你们,真心的对你们说一声:辛苦了!!

见空骷髅

撰写一篇科研报告的基本要领

随着科研领域的发展,科研报告作为科研领域的行业应用文体,记录某一科研项目调查、实验、研究的成果或进展情况,运用也越来越广泛。有些科研者由于缺乏对科研报告撰写基本要求的了解,形成了很多质量不高的科研报告。因此,对于科研报告的撰写,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其基本写作要领。一是重点突出,内容完整。重点突出是指作者要切实掌握所写科研报告的要求和读者关注的重点。为了避免平均用力,在有限的篇幅中应当突出核心内容,可以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来明确写作重点,行文前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清楚读者关注的重点在哪里。简单来说,就是要把科研报告写得“外行明白,内行认可”。内容完整是指对相关内容的论述应全面到位。研究现状调研工作尤其重要,国内外本领域相关研究的进展应全面介绍,因为报告中如果对相关进展介绍不全面,内行的读者会认为作者调研论证得还不够充分。二是层次分明,论证科学。层次分明主要指行文过程中要有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层次分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行文的结构,在报告的开头一般有一个项目概要,每一个大标题下第一段应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概要描述;另一个是研究题目的安排应分层次设置,让人一目了然看清楚各个层级研究题目的设置情况和研究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论证科学是指准确地论证科学问题。一般来说,基础研究的对象是科学问题,基础研究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原理和规律。需要注意的是,基础研究的成果虽然是提供解决重大实际问题的答案基础,但并非就是答案的本身,更不是全部的答案。三是充分必要,多用数据。充分必要在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必要”,也就是跟核心思想不相关的内容坚决不要,尤其是那些庞杂而不确切、细致而无用途的数据以及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表述坚决不要出现在科研报告中。为了做好充分必要,可以在报告完成、思路已经非常清晰明确后,再通读报告,凡是跟核心思想无关或相关度不高的内容一概删除。然后再检查支撑论点的论据是否充分、有否遗漏,进行必要的增补完善。多用数据是指描述对象或阐述观点时往往要用到具体、明确的数据,让读者准确掌握要表述的内容。尽量少用定性的描述,如果确实无法避免时,一般也应辅以一些参考数据或者数据范围。在描述对象时,应慎重地使用模糊语言,尽可能直接给出具体数据或数据范围。为了表达直观、易懂,可以采用比较的方式。四是结构合理,逻辑严密。结构合理主要指报告内容的编排要合理,比如哪些内容要单独讲、哪些内容可以合并、先后顺序是什么等。关于科研报告的总体结构,一般项目主管部门都会给出详细的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模板的要求认真编写即可。逻辑严密主要是指逻辑关系衔接紧密。从现实需求到准备开展的研究工作应一步一步严格论证,每一步都要有承上启下的分析论证,过渡的地方要把逻辑都拉通。例如,介绍研究内容的时候,应该先简单介绍要做的内容是什么,接下来依次介绍为什么做、做完了预期的效果是什么、计划怎么做、相关指示参数如何验证,形成一个完整紧密的闭环。当然了,针对具体报告还要结合科研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撰写,而且科研报告中需要格外注意避免文字表达的一些低级错误。科研报告写作有问题,欢迎咨询蓝译,蓝译是一站式医学科研学术服务平台,专业提供SCI论文评估、SCI论文发表、医学论文编译、SCI论文翻译润色、职称论文发表、文献检索以及留学访学等服务,主要协助科研工作者向SCI期刊发表医学论文。

想入非非

爱思唯尔报告显示 中国在5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科研产出全球第一

11月18日,全球信息分析和科技医学学术出版机构爱思唯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以科研的力量推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报告,以提高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努力的关注。报告显示,过去5年,中国在16个可统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中,有15个领域的相关科研论文数量位居全球前十;其中与5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科研产出居世界第一。过去5年,全球相关科研论文达410万篇据了解,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于2015年提出,它确定了在2030年实现全球可持续和更加公平未来的宏伟目标。这些可持续发展目标包含无贫穷、零饥饿、良好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性别平等、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等17个方面。“我们对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6个领域进行了评估分析。”爱思唯尔全球战略合作网络学术关系总监康晓伶在发布会上介绍。康晓伶解释,这项评估分析是基于SciVal和Scopus科研分析管理工具进行的。爱思唯尔在Scopus中对每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义出相应的科研关键词,再基于SciVal分析工具计算出可分析的16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发文的计量参数,从数量、质量、学界合作、研究主题等各个视角,生成了16个领域的科研信息图表。这样可以快速、直观地了解每一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的相关科研情况。报告显示,2015年至2019年间,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科研文章数量惊人,达到410万篇。美国、中国和英国在其中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中,相关论文数量均位列全球前三。中国在5个领域相关科研产出全球第一在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科研产出方面,中国的表现如何?这场发布会专门进行了总结分析。康晓伶告诉记者,根据报告,2015年至2019年中国发表的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文章超过69万篇,其中科研产出最高的3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分别为:良好健康与福祉、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以及可持续城市和社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5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的相关科研产出居全球第一,其中包括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可持续城市和社区,以及负责任消费和生产。康晓伶介绍,总的来看,在纳入统计分析的16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除了性别平等这一领域,中国在其他15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领域的论文数量均位于全球前十名。“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体现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我们也一直在为全球的共同努力作出应有的贡献。”爱思唯尔首席执行官白可珊呼吁各界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的研究结果,以共同提升对科学的理解以及为推动这些关键目标的实现所需采取的具体行动。【来源:科技日报】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失败者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发布

让更多科研种子“开花结果”图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离开“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缓缓进入水中。 (新华社发)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充分利用了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新区创新政策叠加优势,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新华社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技正在书写着越来越多的当代创富神话。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如何?各地、各研究机构有哪些典型经验和做法?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发布之际,请看经济日报记者带来的报道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8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简称《报告》)是在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的指导下,由中国科技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对我国2766家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后,组织编写的。《报告》综合分析了这些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等,看点多多。“三部曲”后看进展说起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业内人士往往会提及“三部曲”。这是个什么典故呢?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副司长杨咸武说:“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实施,201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若干规定,国办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这3方面的工作,从修订法律、出台配套细则到部署具体任务,形成了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三部曲。”“三部曲”后,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有了哪些进展?国家科技评估中心主任解敏表示,总体进展有4个方面:科技成果转化数量快速增长。2017年,2766家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均增长迅速。其中,合同金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66%;合同项数为9907项,同比增长34%。科技成果转化质量不断提升。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显著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22万元,同比增长24%。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大幅增长,2017年达47亿元,同比增长24%,政策红利显著释放。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高校院所输出技术和服务的能力不断强化,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6457家,同比增长37%,创设和参股新公司1676 家,同比增长近33%。这些进展也得到了专家认可。“改革取得的成效非常明显,成果转化迈上了新台阶。”清华大学成果与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燕介绍,清华大学积极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及时出台配套文件,成果转化量质齐升。2015年至2018年,清华大学共审议通过科技成果处置项目278项,涉及知识产权1836项,投资衍生企业113家。她表示,现在学校里的优秀成果不愁转化,刚一发出就被业界争抢。例如:自动化系青年教师刘烨斌牵头完成的“基于深度相机的动态人体三维重建技术”,在申请6项专利并发表学术论文后,迅速引起业内关注,多家国内外公司主动联系要求合作。“高墙”内外说服务《报告》并不讳言调研的机构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比如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的缺乏。2766家机构中,仅9.5%(264家)的单位设立了专门的技术转移机构。而未设立专门技术转移机构的单位,多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成果转化工作,缺乏专门服务岗位;即便设立了专门岗位,其专业化服务能力也明显不足。专业化成果转化管理和服务人才也很缺乏,特别是既懂得成果转化,又具备法律、财务、市场等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果转化难靠什么解决?需要一支庞大的成果转化队伍。”中科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斌表示,国务院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案》中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培养1万名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目标已提出,要有步骤地、系统地往下推。中科院创投是中国科学院首个面向全院以及3所知名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投资平台,其总经理曾军介绍,成立一年来,他们已通过市场化方式集聚了近百名懂投资、具有专业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较快筛选孵育了近50个具有一流技术的重要成果项目,发展势头很好。一些专业服务机构在迅速成长并发挥重要作用。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秘书长张璋介绍,ITTN是致力于促进国际技术转移合作与国际创新合作的专业组织,目前已聘请156名国际技术转移专家,协助在全球开展国际技术转移交流与合作促进工作。自2014年以来,ITTN已形成合作意向4500余个,形成项目成果近500个,创造经济效益180亿元。一些高校也在与社会机构合作,开展专业服务工作。“老师们做科技成果转化,不管是把成果直接给企业,还是科研团队出去创业,难免会面临着法律、财务、公司管理等方面专业知识的欠缺。”南方科技大学技术转移中心项目主管廖骁介绍,他们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加强服务,在科研团队成立公司前就为其做辅导培训,并跟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为科研团队提供成果转化专业服务。培育高价值“熟果”《报告》也分析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其他突出问题,比如“满足转化需求的高质量科技成果仍然不足”。这个问题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科技成果多为实验室阶段成果,大多不能“即时转化”,企业对科技成果“接不住、用不了”;与科技成果中试、熟化相关的平台、技术、人才和资金投入不足,成果转化关键环节相关条件保障缺乏;部分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选题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研发过程与市场脱节,缺乏市场价值较高、技术较成熟的科技成果。对此,成果转化工作好的单位,均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实现了突破。《报告》显示,一些研发单位瞄准市场需求,注重科技创新源头设计,形成了大量高价值科技成果,在政策利好的大环境下持续转化。如山东理工大学“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项目实现成果转化5.2亿元,创单项成果转化金额最高纪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如同高温烤红薯,外面迅速加热到烤焦,但里面还不一定熟透。”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刘群彦告诉记者,当前,他们正积极构建面向广大教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通过下放知识产权、搭建平台公司等举措,在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效显著。以上海交通大学“腔镜手术机器人”项目为例,学校在课题组原有公司的基础上,将知识产权转让给课题组,由课题组采用知识产权增资方式将知识产权注入公司。2019年2月,该项目成功获得A轮资金6000万元,实现了科技创业的初级目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果转化部项目主管宋驰介绍,他们自2018年起开始建立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考核评价体系,已将科研成果转化纳入个人、科室、医院的考核指标中。医院还推行了将非专利技术的成果作价入股的改革尝试,2018年以系列科技成果作价8.23亿元新成立8家公司,科研人员均获得90%股权奖励。本次《报告》是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的首次发布。期待着中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越做越好,让科研种子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墙外开花结果,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 佘惠敏)

可谓忧矣

《筑梦七十载 奋进科研路》报告在京发布

记者房琳琳侯萌70年弹指一挥,新中国的科研队伍用智慧和勤奋,在当代全球创新知识体系的贡献中,书写下独特的篇章。2019年9月25日,科技日报社旗下中国科技网与全球领先的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科睿唯安,联合发布了题为《筑梦七十载 奋进科研路》的报告,从科研活动的重要成果产出——学术文献的计量学角度,呈现中国基础科研国际化的历史进程。同期举行的座谈会,邀请到国内权威科技智库专家,对报告进行了多维度解读。借百年权威数据库,梳理中国科研发展文献脉络报告选取了1949年-2018年中国大陆发表的国际科研论文和综述,基于Web of Science,InCites,ESI,JCR知名数据库的数据,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等方法,定量分析研究文献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等趋势。报告主讲人、科睿唯安亚太区学术研究事业部产品市场经理王琳博士报告从新中国科研进步、中国学科建设、重要科研与基金资助、中国科学家影响力、中国科研机构、国际科研合作、省市创新以及中国科技期刊与审稿人等八个维度,描述了一幅全球核心学术期刊中,世界一流文献和相关引证关系下的中国科研图景。报告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科研论文产出快速增长。2006年,中国的科研论文产出量首次超过英国,排名全球第二,近年来的论文产出增长率明显超过美国,产出总量与美国的差距正在日益缩小。与此同时,中国论文的影响力也在持续攀升,如,大陆学者在《Science》《Nature》《Cell》三种国际顶级期刊上发文数量快速增长,特别是第十个五年计划及之后增速明显,2018年在三大刊发表论文332篇,占其当年全部论文总数(2157 篇)的15.4%(同年,美国学者在三大刊发表论文1556篇)。报告发现,1980年以来的40年间,中国的材料科学论文产出量位居全球第一;农业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学等7个学科论文产出位于全球第二;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2个学科的论文产出位于全球第三。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中国大陆近年来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人数持续强势增长,2018年中国高被引科学家就达到538人次,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值得一提的是,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其发表于1982年的SCI论文的引文网络显示,她和团队最早的英文文献发表于1982年。这篇论文的施引文献遍及全球109个国家和地区;更有来自药物化学、药学与药理学、植物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有机化学等115个Web of Science学科,充分体现了这一重大发现对世界各地不同学科领域科学家进行青蒿素相关后续研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此外,科研领域的国际合作快速发展,成果显著。到2018年,我国和193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并发表论文,合作论文的总数是1980年的2300多倍,论文增长速度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尤为明显,引文影响力也不断攀升。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已经与六大洲131个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相关论文产出与影响力提升显著。截至2019年5月的数据显示,共有447篇论文与该主题有关,其中大部分论文发表于2018年(231篇);中国学者参与了其中323篇论文的发表。与此同时,我国高水平科技期刊日益走向国际。2018年《期刊引证报告》SCI和SSCI版本数据中,共有212种中国期刊入选。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的开放获取计划。近年来,中国的审稿量快速增长,这表明中国学者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同行评议活动,他们在化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优势学科中的审稿记录占比较高。报告还展示了我国资助机构和基金投入的学术成果产出数据,分析了区域创新对基础科研的直接效果等。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任福君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任福君认为:“这是我见到的首次系统利用文献计量法,从一个侧面研究中国科研发展历程和成就的报告。从这方面讲,报告的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数据权威丰富、报告可读性强,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懂得和用好大数据,讲好中国基础科研故事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房汉廷科技日报社副社长房汉廷:“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要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科技日报社作为正在转型中的中央主流媒体,与拥有科研数据的智库、机构、公司共同挖掘大数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深度合作并发布权威报告,是自身向智库型媒体转型进程中的重要之举,也是科技日报社为推进中国科技资讯库建设,拓展战略伙伴的具体实践。”他表示,报告从学术文献、人才、中国科研机构、国际合作、中国期刊等视角,为我们客观认识中国70年科研进步、总结中国科研体制改革中的成功经验、继续把握和运用科技管理的成功规律,乃至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科技与经济和社会结合,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科睿唯安大中华区学术研究事业部总经理郭利科睿唯安大中华区学术研究事业部总经理郭利认为:“作为专业的信息服务提供方,我们很高兴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贡献权威的数据源和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让中国科研发展和真正的实力获得严谨的数据支撑。数据就在那里,横看成岭侧成峰,希望未来与中国科技界开展更多此类合作,借助大数据,讲好中国科研故事。”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已经成为新闻舆论工作必须正视的新情况、必须研究的新问题。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郭铁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郭铁成认为:“用数据说话,做数据新闻,正是新型主流媒体应该做的。从这份报告中,我们得出基本判断,中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大国,然而不可否认,中国论文虽然整体势头很好,但总体上是外延性科研,原始创新较少,单篇引用率仍较低,应将‘繁荣科学’置于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让科学对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最终,推进中国都为人类智慧贡献高质量成果,进而让中华文化输出光大。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建议:“未来,报告发布者可以继续关注企业对基础研究的贡献,研发出更多能呈现基础研究单篇论文对综合创新能力建设的影响力指标,并通过对评价指标的深入挖掘和国际比较,客观评价我国基础研究的能力水平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由于地方的财政科技投入早已超过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地方对基础研究的贡献也要给予更多关注。”中国气象学会文献期刊部处长伊兰中国气象学会文献期刊部处长伊兰建议,我们应重视国内高质量期刊与国际期刊间的平衡发展,很高兴看到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科技日报社科技创新传播中心主任、中国科技网总编辑刘峰科技日报社科技创新传播中心主任、中国科技网总编辑刘峰表示:“数据新闻是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报道形态。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生产流程。《筑梦七十载 奋进科研路》这个报告,是中国科技网此次与科睿唯安合作,是可视化呈现的一份智库媒体报告。这是科技日报社利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新型报道、加快智库型媒体建设的一次成功尝试。”在多名智库专家见证下,科技日报社与科睿唯安信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继续共同挖掘科研数据,研究并发布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报告。

逮捕王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发布:科技成果越来越值钱了!

来源:经济日报2020年5月13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19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在北京发布。此报告由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共同编写,并在全国出版发行。这是该报告的第二次发布,去年曾发布2018年度报告。2019年,年报编写组以全国3200 家公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018年成果转化数据为样本,综合采用数理统计、专家咨询、电话访谈及实地调查等方法,综合分析了填报单位科技成果转化进展和成效、典型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报告显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持续攀升。2018年,3200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合同项数持续增长。合同金额达177.3亿元,同比增长52.2%,合同项数为11 302项。转化合同总金额超过1亿元的单位有32 家,同比增长14.3%。财政资助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增势明显,合同金额为56.1亿元,同比增长78.4%。报告还显示出科技成果高价值转化不断涌现的趋势。科技成果交易合同均价大幅提高,转化合同平均金额为156.9万元,同比增长42.6%。技术入股金额增长强劲,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高达79.2亿元,同比增长56.2%。以作价投资平均合同金额达1559.3万元。大额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频出,中国科学院工程物理研究所的“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成果转化项目合同金额达17.5亿元,上海科技大学的“基于配体导向的蛋白质降解技术平台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的开发许可”合同金额达8.2亿元。报告显示,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显著增长。2018年,现金和股权奖励科研人员6.8万人次。科研人员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达67.6亿元,同比增长44.9%。其中股权奖励为42.6亿元,同比增长75.8%。 报告还显示:产学研合作助力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持续提升。2018年,3200家高校院所所签订技术转让(包括转让、许可、作价入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简称“四技”)合同总金额达930.8亿元,同比增长16.6%。2018年,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总数为8247家,同比增长14.8%。创设和参股新公司2155家,同比增长16.2%。报告还总结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一些高校院所结合实际,探索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成果转化模式。如上海交通大学形成完成人实施成果转化项目“五步转移法”和作价投资项目“授权投资+产权分割”新机制,实现成果转化模式与机制创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着眼精密仪器与装备技术体系和领域,联合开展基因测序、人工智能等多个高精尖产业研究和项目合作,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红旗产学研创新基金,累计成功孵化企业93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建航空航天领域校地产学研合作平台,发挥行业特色推进优势成果转化,共建校地研究院7家,达成各类科技合作项目5000余项……报告也指出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实;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人才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中试熟化平台缺乏,供需双方对接渠道需畅通;科技成果转化相关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金融支持不充分,亟待加强;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和政策咨询服务缺位。2018年统计数据显示,在3200家高校院所中,共有688家单位(21.5%)设立了技术转移机构,其中只有307家单位认为技术转移机构在成果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报告建议各部门、各地方与高校院所共同努力,找差距、补短板,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政策执行和专业服务能力,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清人

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旷视等AI企业迎来发展好机遇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强调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艾媒报告也指出在全球科技浪潮下,技术实力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关键要素。中国在科研方面的大力投入对整体的基础科研实力提升有较大助力,对旷视等AI独角兽企业的成长也将起到较强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事实上,被寄予厚望的旷视等AI独角兽在近年来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在近日,旷视的上市进程就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对此,旷视方面回应称,“正在积极考虑科创板为中国科技企业发展提供的机遇,也将时刻以AI技术紧抓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正值发展的好机遇。”图:旷视回应称,正在积极考虑科创板提供的机遇作为中国最早进行AI产业落地的公司之一,旷视一直行走在AI领域前沿。目前,旷视解决方案已经成功落地于个人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等三大场景,以软硬结合的方式,成功将AI技术融合应用于各大场景汇总,完成了从单一算法能力到打造全栈式、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的升级。在今年的3月25日,旷视还将内部使用多年的深度学习框架天元(MegEngine)开源,并开放新一代AI生产力平台 Brain++,以降低算法生产门槛,让更多开发者加入AI的网络,共同完善人工智能底层生态。作为三位一体的AI生产力平台,旷视Brain++能为用户提供更完善的集成开发环境,释放AI生产力,降低企业开发AI应用的门槛,以AI驱动产业智能化的变革。更重要的是,旷视Brain++作为AI的基础设施级产品生产算法,不仅支撑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落地,也是从信息基础设施层面推进新基建,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图:旷视自主研发了新一代AI生产力平台Brain++在推进人工智能基础打造与场景落地的同时,旷视也在不断加大在AI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投入,以进一步推进核心技术的进步。具体来看,旷视每年都有众多来自清华、北航等世界顶尖院校的计算机人才持续涌入,并在北京、南京、成都和上海等地设立独立研究院。2018年,经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旷视正式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级站点。此外,旷视还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共同建立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长期储备。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都针对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出台政策并提出目标,为其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此背景下,旷视也将加大投入提升技术实力,并凭借AI不断稳扎稳打,推动全栈式解决方案赋能更多垂直场景,以AI技术助力各行业创造价值。

截稿日

医药行业专题报告:科研服务黄金赛道掘金正当时

1. 需求端:科研服务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广阔1.1. 科研服务行业应用广泛,市场持续高景气度科研服务行业产品丰富,应用广泛。科研服务行业是指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部 门等单位提供科研相关产品以及配套方案的行业。从产品及服务内容来看,科研服务包含科 研试剂、实验耗材、仪器设备以及实验室综合解决方案,内涵丰富。从下游客户来看,科研 服务覆盖生物医药、化工化学、材料科学、能源环保、食品日化、分析检测、智能制造等众 多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科研试剂品类繁杂,下游应用广泛。科研试剂是指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用到的化学试剂、生物 试剂、分析试剂、材料试剂等试剂产品,是实验室场景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产品。由于细分领 域众多,科研试剂具有品种繁杂的特点,常备品种超过 30 万种。实验耗材属于日常消耗品,使用频率高。实验耗材是指实验室日常使用的消耗性材料,根据 实际用途不同,可以分为安全防护耗材、液体处理耗材、生物培养耗材等多种类型。实验耗 材作为实验室日常消耗品,同样具有高频使用的特点。仪器设备为实验室基础投入。实验室仪器设备是指科研实验中所需要的基础研发设备,其中 既包含纯水机、水浴锅、恒温箱等中低端仪器设备,同时也包含色谱仪、PCR 等高端仪器设 备。仪器设备属于实验室耐用品,平均单价高,更换频率低,对设备维修服务要求较高。综合服务属于增值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实验室综合服务是指基于客户需求,提供包 含实验室设计规划、装修施工、设备安装、日常维护等在内的整体解决方案。实验室综合服 务通常作为增值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提升客户粘性。其中,实验室建设是开展所有科研活动的基础,从市场需求来看,既包括新实验室的建设,还包括老实验室的升级,存 在较大的发展前景。科研服务属于国家战略产业,持续高景气度。科研服务行业属于战略性产业,对于推动“产 学研”成果转化有重要意义,为国家创新、产业升级提供关键支持。随着世界科技竞争的日 趋激烈,全球正迅速进入知识密集型经济时代,科学和工程研究、商业化应用及智力成果转 化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全球科学发展的热潮下,各个国家均将资源集中到研发、教育等知 识密集型领域,全球研发经费近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数 据,全球研发经费在 2018 年预计达到 2.19 万亿美元,2014 年至 2018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 5%,保持稳健增长。1.2. 中国科研服务行业的市场空间巨大中国科研经费规模超过 2 万亿人民币,保持两位数增长。科研服务市场与国家科研经费投入 息息相关,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科学研究领域起步较晚,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积累层面 相较发达国家仍存在差距。在国家政策对自主创新的扶持下,中国科研支出呈现持续高速增 长的发展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近几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 由 2010 年的 7,063 亿元增长到 2019 年的 21,73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3.3%。从活动 主体来看,2018 年各类企业经费支出 15,234 亿元,同比增长 11.5%;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 支出 2,692 亿元,同比增长 10.5%;高等学校经费支出 1,458 亿元,同比增长 15.2%。企业、 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 77.4%、13.7%和 7.4%。科学研究支出增长带动国内科研服务行业快速发展。科研服务行业在整个科研事业中扮演 “卖水人”角色,具有典型的第三方服务特点,如果把科学研究和创新药研发做类比,科研 服务就是科研市场的“CRO/CDMO”,整个科研服务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科学研究支出息息相 关。对标海外发达经济体,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仍处于高速增长期,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 据,过去 20 年间(2000-2019)中国的科研支出增长 24 倍,年均复合增速(CAGR)达到 18.4%,同时期美国科研支出增长仅 1.2 倍,年均复合增速(CAGR)只有 4.4%。我们认为, 中国科学研究支出的高速增长将带动国内科研服务行业快速发展。根据测算,国内科研试剂和实验耗材市场空间超过千亿。根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资 助项目“高校院所实验试剂需求分析与管理研究”基金项目调研发现,科研试剂、实验耗材 支出约占政府隶属研究机构、高等院校 R&D 经费支出的 20%-25%左右。我们分别在保守及 乐观的情况下,以 2010 年至 2019 年期间科研试剂、实验耗材支出占政府属研究机构及高 等院校 R&D 经费支出为 20%和 25%的假设对市场规模进行估计,测算出我国政府属研究机 构、高等院校科研试剂及实验耗材规模从2010年的357-44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913-114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1.01%。同时,与政府属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相比,企业才是 R&D 经费投入的绝对主力,若再考虑企业 R&D 经费投入中的科研试剂及实验耗材支出,预计我 国科研试剂及实验耗材市场规模将远超千亿元级别。2. 供给端:外资巨头垄断市场,国内企业剑指进口替代2.1. 外资巨头垄断市场,国内企业差距较大从供给端来看,全球龙头公司主导市场。随着全球科研市场的蓬勃发展,相应的科研服务需 求高速增长,欧美发达国家由于起步较早,行业基础较为完善,相关企业经过较长时间的发 展逐渐壮大,目前市场竞争格局趋于稳定,行业内涌现出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德国默克(Merck KGaA)、丹纳赫(Danaher)等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研 综合服务龙头公司。龙头公司通过兼并收购扩大规模,市场集中度提升。2006 年以前,全球科研服务以中小型 家族企业为主,行业尚未形成具有整合能力的跨国巨头。2006 年以来,伴随着 Thermo Electron 和 Fisher Scientific 合并成为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行业进 入深度整合期。龙头公司开始通过收购兼并迅速扩大规模,例如,德国默克先后收购 Millipore 和 Sigma-Aldrich,赛默飞世尔科技先后收购 Life Technologies、FEI、Patheon 和 Qiagen, 丹纳赫先后收购 Pall 和 GE Healthcare。通过不断收购兼并,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提升明显, 逐渐形成覆盖科研试剂、实验耗材和设备仪器的全产业链布局。国内企业发展起步较晚,以代理外资品牌为主。一方面,外资企业看到国内科研服务市场的 巨大发展潜力,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凭借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优质的产品质量迅速占领 90% 以上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国内科研服务行业起步较晚,技术落后、资金缺乏等问题导致 国产企业在品种数量上和质量上落后于外资企业,国内企业大多通过代理国外品牌产品的途 径开拓市场,经过多年发展,涌现出国药试剂等具有一定销售规模的顶级代理商。国产试剂尝试自主创新,距离龙头仍存在较大差距。长期面临进口垄断局面,部分国产试剂 开始尝试自主创新,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的化学试剂着手,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经验积累, 部分国内企业迎头赶上,涌现出阿拉丁、阿达玛斯(泰坦科技旗下高端试剂品牌)等国产科 研试剂自主品牌。根据《国内实验试剂供应链现状、问题与对策》,在 2016 年统计的 55 家 国内试剂生产企业中,有 18 家企业销售额突破了 1 亿元。虽然与德国默克、赛默飞世尔科 技、丹纳赫等全球龙头相比,国产试剂在品种数量、客户数量、覆盖市场、收入利润规模等 多个维度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未来的成长空间也更大。2.2. 品牌(质量)和响应速度是实现进口替代的核心驱动因素从一线科研人员的反馈来看,科研服务的采购重点关注以下三个因素:(1)品牌(质量);(2) 响应速度;(3)价格。其中,品牌是质量的代表,是科研人员首要关注的因素,速度对试验 进度产生较大影响,排在第二位,而价格的敏感度相对不高,排在第三位。品牌是科研人员首要关注的因素,也是限制国产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全球龙头公司由于进入 科研服务行业较早,不仅积累了稳定成熟的工艺技术,而且在学术圈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效应。 而国产企业发展较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尤其是批次间稳定性较差,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 影响,导致科研人员对国产试剂的使用非常谨慎。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大部分都会 使用较为知名的国际品牌,如果国内科学研究中重复经典试验,或者希望在高水平期刊上发 表文章,最好的选择就是直接使用同品牌甚至同规格的试剂。因此,品牌效应对国内企业形 成较大封锁,高水平学术期刊中的使用率也成为鉴定品牌形象的标准之一。提供方响应速度对科研进度影响较大,效率提升是国产突破的关键。科研人员对试验进度的 要求较高,因此科研试剂和实验耗材的快速可及性非常重要。由于外资品牌在国内大多通过 办事处的形式推广业务,因此在响应速度上稍逊于国产品牌。尤其在 2020 年新冠疫情背景 下,外资巨头在国内的常备库存出现大量短缺,而海外配送又受到国际通航限制,某些稀缺 试剂甚至出现供货周期超过 6 个月的现象。这给国产试剂替代进口试剂提供了发展机遇。科研人员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定价优势相对重要,但不是最核心驱动因素。在众多已经实 现国产化的产业中,国产对于进口的替代动力主要来自于成本领先带来的性价比,这是因为 大部分下游需求对于价格的敏感性较高。而在科研人员的决策体系中,价格因素占比相对不 大,尤其对于科研经费相对充裕的实验室而言,对于价格不敏感,在与外资品牌达到同等质量的情形下,价格才起作用。2.3. 一站式服务和自主品牌是国产突围的两大路径根据我们的测算,国内科研服务行业的市场空间至少在千亿规模以上,但是如此庞大的市场 却长期被外资垄断,从目前资本市场刚刚实现证券化的两家国内相关企业(泰坦科技、阿拉 丁)来看,与外资巨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鉴于此,市场主要疑问在于,国内企业如何在 如此被动的局面下打破外资垄断,我们认为,当前市场竞争格局下,国内企业有两条路径可 以实现突围,一条是以泰坦科技为代表的一站式科研服务商路线,一条是阿拉丁的硬核国产 自主品牌路线。2.3.1. 模式一:打造一站式科研服务商第一种模式是以泰坦科技为代表的一站式科研服务商模式。由于外资品牌的市场影响力较大, 国内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代理外资品牌的方式进入科研服务市场,通过不断增加新的代理品 牌扩充品种和 SKU 数量,打造覆盖科研试剂、实验耗材、设备仪器的一体化综合性科研服 务商。同时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以泰坦科技、国药试剂为代表的部分代 理经销商也开始自建品牌,基于长期合作建立的客户粘性,公司可以在客户采购过程中优先 推荐自主品牌,不断提升自主产品比例。该模式的优势在于客户端粘性较强,可以最大程度 满足科研人员的采购需求,推动行业从下游向上游实现进口替代。2.3.2. 模式二:打造硬核国产自主品牌第二种模式是以阿拉丁为代表的硬核国产自主品牌模式。首先,科研人员对外资品牌的追逐 核心在于质量水准,如果国产品牌可以达到同样的技术水准,科研人员可以接受在实验中使 用国产品牌。在外资品牌垄断的情况下,部分国内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和自主生产,凭借稳定 的品质控制能力逐步征服一线科研人员,并在口碑效应的传导下树立国产自主品牌形象。以 阿拉丁为例,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打造“阿拉丁”自主品牌试剂,突破多项核心技术工 艺,经过十几年的积累,目前自主研发品种达到 3.3 万种,注册用户达到 14.5 万个,在部分 高水平学术期刊中开始出现阿拉丁的试剂,公司多年培育的品牌效应初显。3. 渠道端:分销模式主流,电商模式兴起3.1. 科研需求分散,经销和电商为主要渠道科研服务需求较为分散,市场存在“长尾效应”。(1)首先是产品端分散:由于实验室场景对产品的技术条件、规格、用途等条件要求严格,因此包含试剂、耗材、仪器设备等在内的 品种数量多达几十万种,SKU 上百万种,从终端销售分布来看,没有任何单一品种可以主导 市场;(2)其次是客户端分散:由于科研学科分支众多,客户主要为各个研究领域的企业、 高校和科研院所,覆盖的终端客户数量上百万个,服务的科研人员数量上千万人,相应的采 购需求呈现小批量、多批次的特点,虽然单次的产品购买量小,但是重复购买率高。综合以 上两点,我们认为,科研服务市场的品种数量和客户需求均较为分散,市场存在明显的“长 尾效应”。基于科研服务市场的“长尾效应”,供应商如何通过合理的渠道搭建满足市场需求成为最大 的难点,从龙头公司的推广策略来看,主要有经销模式和电商模式两大渠道。经销模式是快速占领中国市场的首选推广渠道。伴随中国科研市场需求的高速增长,外资巨 头开始陆续进入中国市场,考虑到公司人力资源有限,难以通过直销模式覆盖分散的终端客 户需求,选择本土经销商合作成为主流的推广渠道。借助国内经销商强大的终端覆盖能力和 服务能力,外资龙头品牌在国内迅速建立起完善的销售网络。同时,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国 内市场也涌现出国药试剂、泰坦科技、安谱实验、伊诺凯科技、百灵威科技等大型代理经销 商,成为外资品牌在国内的重要合作伙伴。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电商模式成为市场新渠道。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发展中心(CNNIC) 发布的第 46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6 月,中国网民 规模 9.4 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 7.49 亿,2019 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 10.63 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20.7%。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给国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 各行各业都希望借助互联网实现自身转型。在科研服务行业,部分企业也开始布局电商业务, 通过线上订单驱动线下生产,通过线上销售驱动线下配送,“互联网+科研服务”的商业模式 成为市场新渠道。3.2. 电商模式与科研服务的“长尾效应”先天契合传统经销模式下,国产自主品牌难以突围。在科研服务产业链中,经销商的核心价值在于客 户关系的维护,通过频繁的互动交流,与一线研发人员之间形成客户粘性。全球龙头由于具备强大的品牌效应,在经销模式下可以更好的利用经销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渠道网络,最终 形成品牌商和经销商共赢的局面。然而国产自主品牌多数尚处于初创期,如果同样采用分销 渠道推广,难以在同等水平上与进口品牌进行 PK。我们认为,电商模式与科研服务的“长尾效应”完美契合,是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新渠道, 也是更适合国产品牌进行早期推广的渠道。(1) 电商模式的响应速度更快,配送效率更高。一般而言,科研客户对价格的敏感度相 对不高,但是对产品的时效性要求较高。传统经销模式下,客户的采购需求需要经过 分销商转达给供应商,信息传递属于单线程的,而电商模式下,客户可以和平台进行 点对点的沟通,响应速度更快,物流效率更高,可以更加全面的服务于分散化的客户 需求。(2) 电商模式的品种更新速度更快。科研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对较快,尤其是科研试 剂和实验耗材,SKU 数量上百万,随着科研应用场景的不断开拓和生产工艺的不断 创新,新品种上市成为常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分销渠道无法及时向客户提供新 的产品信息,而电商模式可以在平台及时更新产品信息,并且可以直接在线上与客户 交流。(3) 电商模式迎合年轻科研人员消费习惯。一方面,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 普遍呈现年轻化的趋势,通过互联网进行购物的消费习惯深入人心,电子商务的销售 模式可以更好地被市场所接受。另一方面,目前科研电商的用户人群以高校研究生为 主,当这些研究生毕业之后,会把网购习惯带到企业或科研院所中,进一步提高电商 模式的渗透率。4. 他山之石:科研服务龙头赛默飞世尔崛起之路4.1. 并购带来持续增长,累计收益率近 200 倍赛默飞世尔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前身为美国热电公司(Thermo Electron),公司成立于 1956 年,通过分析仪器业务起家, 2006 年公司与另一家龙头公司飞世尔(Fisher Scientific)合并,更名为赛默飞世尔科技,正式确定在科研服务领域的全球龙头地位。公司 1980 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股票代码:TMO),上市以来累计收益率达到接近 200 倍,复盘 公司发展历史及股价走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1980-1998 年:跨业并购+拆分上市公司 1980 年上市后,以实验室仪器业务为核心开始进行跨业并购,截至 1998 年,公司累 计完成 200 多项收购,业务范围从实验室仪器扩张至清洁能源、工业工程、医学设备等多个 领域。收购完成后,公司通过分拆上市的方式进行二次证券化,持续扩张驱动公司业绩高速 增长,市值也从刚上市的 1.5 亿美元一路上涨至 1998 年最高点的 60 多亿美元。(2)1999-2002 年:聚焦科研服务,剥离非主业跨业并购提升公司业务体量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管理压力,由于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 较差,公司各个板块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1998 年末伴随公司净利润大幅下跌,股价也出 现深度回调。公司从 1999 年开始进行战略调整,重新聚焦实验室科研服务主业,旗下子公 司全部实现私有化,剥离所有与科研服务无关的业务条线,瘦身完成后公司营业收入规模减 半,股价开始逐渐回暖。(3)2003-2020 年:围绕主业并购+精细化管理2003 年以来,公司重启并购路线,这个阶段的扩张更多围绕实验室科研服务的主业展开, 重点收购有协同效应的大型标的公司,同时非常重视收购后的精细化管理,根据统计,公司 累计完成 60 多项并购交易,其中,对飞世尔公司(Fisher)的换股收购也发生在这一时期, 公司市值也从 30 多亿美元一路上涨至 1800 多亿美元。4.2. 聚焦实验室场景,布局科研服务全产业链经过多年发展,赛默飞世尔形成了实验室产品与服务、分析设备、专业诊断(IVD)、生命科 学四大业务板块,旗下拥有包括 Thermo Scientific、Applied Biosystems、Invitrogen、Fisher Scientific、Unity Lab Services 等在内的众多细分领域品牌。其中,实验室产品与服务包含 化学试剂、仪器设备、实验耗材、渠道配送等全部实验室场景下的产品及服务;分析设备业 务包含电子化学分析仪、显微镜、色谱分析仪、质谱仪等大型仪器;生命科学业务包含生物 试剂、细胞培养、PCR、生物反应器等全部生命科学相关产品;专业诊断业务主要是指包含 基因测序在内的广义 IVD 产品。公司上市以来业绩持续高速增长。1980-2019 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3.4%,2019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55.4 亿元,同比增长 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2.8 亿美元,同比增长 9.9%。2020 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 COVID-19 病毒检测试剂盒销售驱 动业绩大幅增长,2020Q1-Q3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8%,实现扣 非归母净利润 39.4 亿美元,同比增长 75.1%。分业务来看,2019 年公司实验室产品和服务、分析设备、生命科学、专业诊断分别占比为 39.7%、20.7%、25.7%、13.9%。其中由于实验室产品和服务、分析设备、生命科学业务范围中均涉及科研服务领域,公司科研服务相关收入占比至少在 60%以上。此外,从客户来看, 公司产品下游应用中生物医药占比最高(42%),其次为医学诊断(23%)、学术政府(19%) 和工业应用(16%);从品类来看,公司产品占比最高的是试剂耗材,其次为仪器设备(23%) 和综合服务(24%);从区域来看,公司最大市场为北美市场(51%),其次为欧洲市场(26%)、 亚太市场(20%)和其他地区(3%)。4.3. 国内科研服务龙头有望复制海外龙头发展路径我们认为,赛默飞世尔科技在科研服务领域的崛起具有借鉴意义,国内科研服务龙头有望复 制海外龙头发展路径:(1)科研服务赛道是孵化长牛公司的黄金赛道。赛默飞世尔从分析仪器起家,一路发展成 为全球领先的科研服务龙头公司,充分证明科研服务行业的黄金赛道属性,龙头公司可以享 受长达几十年的持续高增长。除了赛默飞世尔之外,该领域还包括西格玛、丹纳赫等多个长 牛公司,国内科研服务市场同样有望孵化出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核心资产。(2)并购扩张助力龙头公司实现基业长青。从赛默飞世尔的发展路径来看,公司上市带来 的资金优势可以帮助公司通过并购实现持续扩张,不断扩充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 品和服务。以阿拉丁、泰坦科技为代表的科研服务公司在国内率先实现资本化,未来有望通 过资本市场优势实现外延扩张。(3)科研服务行业分散,适合聚焦发展持续深耕。科研服务行业具有极度分散的特点,上 游品种分散,下游客户分散,比较适合聚焦主业发展。从赛默飞世尔两个时期的并购历史来 看,围绕实验室科研服务开展的同业并购明显更为成功。目前国内相关企业的均聚焦于科研 服务主业发展,为同领域的持续深耕奠定基础。5. 国内科研服务行业相关龙头企业分析(略)5.1. 阿拉丁:国内领先的科研产品自主品牌5.2. 泰坦科技:一站式科研服务龙头企业5.3. 洁特生物:国内科研耗材领头羊5.4. 海尔生物:国内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核心资产……6. 风险提示6.1. 进口替代不及预期科研服务行业长期被外资巨头垄断,国产对于进口的替代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此期间可能存 在进度不及预期的情况。6.2.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降科研服务行业整体利润率较高,如果未来行业竞争加剧,可能会导致产品价格走低,进一步 影响公司的利润空间,导致业绩下滑。(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作者:安信证券)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焦裕禄

科研大数据| 科技部昨日发布:国内高校R&D活动统计分析报告

科技部于2018年3月26日最新发布了《2016年我国高校R&D活动统计分析》报告,虽然是2016年的数据,还是很值得研究的,与大家分享,全文如下:2016 年,高等学校 R&D人员全时当量为 36.0万人年,比上年增长 6%,占全国 R&D人员的比重为 9.3%,与上年基本持平。全国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员全时当量中,高等学校占47.6%。高等学校 R&D经费 1072.24 亿元,比上年增长7.4%;基础研究经费432.5亿元,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52.6%。高等学校发表SCI 论文 24.1万篇,占全国 SCI论文的比重为 83.1%。高等学校的发明专利申请数为 13.8 万件,比去年增加了 25.3%;发明专利授权 15.0 万件, 比去年增长 17.4%。高等学校作为卖方在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 6.0万项,占全国技术合同的比重为 18.7%;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 314.3 亿元,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的比重为 3.2%。帮研网--互联网+科研高效互助合作平台,帮您科研!做科研,上帮研网!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帮研网(ID:byanwcom)一、高等学校 R&D 人员1. 高等学校 R&D人员持续增加2016 年,高等学校 R&D 人员全时当量为 36.0万人年,比上年增长 6%,占全国 R&D 人员总数的 9.3%,与上年基本持平。2015年,高等学校 R&D 机构有13062 个,比上年增加 1330个。2. 高等学校 R&D 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及女性比重均高于研究机构高等学校 R&D 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较高。2016 年,高等学校 R&D 人员中博士毕业人员占 29.1%,高出研究机构 11.6 个百分点;硕士毕业人员占 40.7%,高出研究机构约 6.0 个百分点。高等学校 R&D 人员中女性比例较高,2016 年,高等学校女性 R&D 人员为35.9 万人,占高等学校 R&D 人员的比重为 42.1%,高出研究机构 9.4 个百分点。3. 高等学校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科学研究人员队伍从研究类型来看,2016 年,高等学校投入基础研究人员 16.7 万人年,应用研究人员 17.3 万人年,试验发展人员 2.1 万人年。全国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员中,高等学校占 47.6%,高出研究机构 18.0 个百分点。二、高等学校 R&D 经费1. 高等学校 R&D 经费持续增长,但占比有所下降2016 年,高等学校 R&D 经费为 1072.2 亿元,比上年增加 73.6 亿元,增长7.4%。全国 R&D 经费中,高等学校占 6.8%,比上年下降 0.2 个百分点。2. 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经费占比继续保持在 50%以上2016 年,高等学校 R&D 经费中,基础研究为 432.5 亿元,应用研究为 528.4 亿元,试验发展为 111.4 亿元。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中,高等学校占 52.6%;应用研究经费中,高等学校占 32.8%。全国科学研究经费(基础研究经费与应用研究经费之和)中,高等学校占 39.5%,比去年略有下降。3. 政府资金是高等学校 R&D经费的最大来源2016 年,高等学校 R&D 经费中,政府资金为 687.8 亿元,企业资金为 310.5 亿元,国外资金和其他资金共74 亿元,分别占高等学校R&D经费的63.8%、30.2% 和 6%。2005年至今,高等学校R&D 经费中政府资金的占比一直最大,基本保持在 54%以上。三、高等学校科技产出情况1. 高等学校 SCI论文数量稳步增长2016 年,高等学校作为第一作者署名单位发表 SCI 论文 24.1万篇,比上年增加2.1 万篇。2006年以来,高等学校SCI 论文占全国 SCI论文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0%以上,2016年该比重为83.1%。帮研网--互联网+科研高效互助合作平台,帮您科研!做科研,上帮研网!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帮研网(ID:byanwcom)2. 高等学校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增长显著2016 年,高等学校专利申请量达 31.5 万件,比上年增长 33.7%。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数为 17.3 万件,比上年增长 29.5%,发明专利申请量占高等学校全部专利申请量的比重为55.0%,比去年下降了 1.8 个百分点。高等学校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国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比重为 12.9%,比上年增长了 0.9 个百分点。2016 年,高等学校专利授权量为 15.0 万件,比上年增长 9.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为 6.2 万件,比上年增长 8.9%,发明专利授权量占高等学校全部专利授权量的比重为41.6%,比上年下降了 0.4 个百分点。高等学校发明专利授权量占全国发明专利授权量的比重为 15.4% , 比上年下降了 0.6 个百分点。3. 高等学校作为卖方的技术合同数量及成交金额比去年有所下降2016 年,高等学校作为卖方在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 6.0万项,比上年上升了 4.7%,占全国技术合同的 18.7%;技术合同成交金额为 360.0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14.6%,占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的 3.2%。

玄之又玄

2017南京市科技研发分析报告(全文)

南京市是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创新型试点城市,近年来积极加快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发创新能力逐年提升。2016年,南京市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为32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12个GDP超万亿的城市中,科技研发R&D前三位的是北京、上海和深圳,南京排名第9。一、南京市科技研发的主要状况及特点几年来,南京市R&D经费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强度持续增高。2016年,南京市全社会R&D(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为32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全社会R&D投入强度3.05%,比上年提升0.06个百分点。近五年来R&D经费和研发投入强度情况如下:数据来源:南京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016年全社会R&D研发人员123926人,比上年增长3.7%;研究与开发机构2340个,增长7.5%;专利申请65198件,增长16.2%;专利授权28782件,增长2.4%;发明专利申请31556件,增长13.4%;发明专利授权8697件,增长5.5%。全社会研发R&D经费的主要特点:主体在企业,约占三分二;高校和科研院所比较强,比重超三分之一。2016年,国家统计制度调查的规模以上企业R&D,占全市R&D总投入的63.4%;高等院校R&D占20.7%;科研院所R&D占11%;另有近5%左右其他单位数据。数据来源:南京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进一步观察各类研发情况: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多年来,研发投入持续呈现上升态势。除2015年略有回落外,2016年再现增长,R&D占全市的44.6%。数据来源:南京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2、规模以上服务业。近年来,研发投入增长势头强劲。2016年,南京市规模以上服务业R&D已达55.16亿元,占全市的17.2%。与2013三经普年的17.02亿元相比,年均增幅48%。重点服务业企业R&D投入强度已从2013年的0.5%,上升到了2016年的1.5%,提高了1个百分点,年均提升0.33个百分点,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数据来源:南京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3、建筑业。大企业支撑作用突出。南京市建筑业的发展,主要依托几家大型企业,单位数占20.1%的大型企业,实现了建筑业84.9%的R&D。2016年建筑业R&D4.91亿元,与2009R&D清查年的2.28亿元相比,年均增长11.6%。以上工业、服务业、建筑业三类企业R&D投入203亿元,占全市的63.4%。4、高等院校。研发实力雄厚。南京市教育资源雄厚,高校林立,人才众多,培养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全国乃至世界高水平的一大批的研发力量。2016年高等院校R&D66.47亿元,比上年增长8.4%,占全市R&D比重20.7%。高校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一直保持在20%左右,是南京市研发投入队伍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强有力的力量保证。有数据显示,江苏省高校的研发整体实力在全国排名第2,仅次于北京;其中:理工农医学科排名第2,人文社会学科排名第3,次于北京和上海。而江苏省高校的主体是在南京,江苏985高校3所中的2所、211高校11所中的8所均在南京。5、科研机构。研发实力不容小觑。2016年南京市科研机构R&D为35.42亿元,占全市R&D的11.1%,也是南京市R&D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二、南京与兄弟城市科技研发投入的比较及特点为了解南京市与国内12个GDP超万亿元城市科技研发及相关情况,我们收集了相关数据(文中数据个别城市因收集途径和时间不同会略有出入),重点从R&D及其相关的知识产权专利等方面情况做出比较分析。1、R&D投入较GDP位次排位前移2位2016年,GDP超万亿城市R&D及其占比排名情况如下:数据来源:南京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上表可以看出,万亿俱乐部城市R&D的排位与GDP的排位,除个别城市外,一般大体相当,上下不超过2个排位。科技研发R&D前三位的是北京、上海和深圳,R&D达到或已接近千亿元,前三位均远高于其他九个城市。南京市在12个城市中排名第9,比GDP的排位前移二位;而R&D投入强度,排名前三甲的是北京、深圳和上海,南京市排名第6,强度排名比R&D排名位次前移3位,比GDP的排位更是前移五位,处于12城市的中游水平。2、知识产权情况与R&D情况排位相当南京市知识产权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在12个GDP超万亿元城市排名情况如下:数据来源:南京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以上表可以看出,专利和发明专利前三位的均为北京、深圳和上海,南京市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在12个城市中排名均为第9位,与研发R&D的实力水平位次也是吻合相当的。3、工业R&D排名落后,但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居前数据来源:南京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从上表数据看,工业研发排名前三位的是深圳、上海和苏州市,南京市工业R&D排名靠后,居第10位,与排名第九位的杭州市有较大的差距,与后一位第11位的武汉市差距不明显。而南京市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情况较好,达到了39.95%,排名仅次于苏州,为第2名,反映出南京市企业研发活动开展普遍程度相对较好。4、南京市服务业企业研发排名靠前,建筑业企业研发表现尚可南京市服务业企业研发表现较好,排名靠前,排在第4位。与排在前2位的上海市和杭州市有较大差距,与第三位的深圳市的差距不大,争取赶超进入前三位还是有可能的。南京市建筑业R&D,排名第7,与6名的广州市还有较大差距,向前赶超难度较大。与后一位的青岛市4.82亿元差距不大,保持位次还需努力。数据来源:南京统计局 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三、南京市研发及相关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1、研发等情况总体位次偏后。南京市科技研发R&D总量和专利情况在12城市中排名均为第9。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实力雄厚,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重点研究关注的问题。数据显示,地区创新活动越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R&D水平与GDP水平基本是正相关的,如何利用好南京市的研发创新能力积极带动南京市GDP同步提升,北京、上海、深圳在这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习。2、南京市R&D现状结构还不太合理。企业在R&D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不够突出,投入比重还不够高。2016年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投入仅占全市R&D投入总量的44.6%,加上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R&D,也只占到全市R&D的63.4%。从12个城市数据看,很多城市企业R&D占全市R&D的比重在90%以上,地区创新活力表现得较强。调动好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积极性和热情非常重要。3、R&D占比低于GDP占比。2016年,南京市占12城市经济总量GDP的比重为5.3%,而南京市R&D占12城市比重仅为4.8%,低于GDP的比重0.5个百分点。南京市R&D还有提升空间。四、思考建议1、积极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能够成为科技强国,探究其深层次原因,源于他们“用工厂作为实验室”的思想,企业既是工厂也是研究机构,企业在研发创新中占有了相当大的份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要促使南京市科技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上的决定性作用,使创新链与产业链在企业内部高度融合,提高创新的效率和效益。2、发挥南京市科教资源优势,促进产学研充分合作。南京市科教资源优势突出,普通高校53所,985高校2所,211高校8所,高水平大学数量等科教资源处于全国前列,在全国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要切实用好南京市的科教资源,促进其前沿技术研究成果,不仅仅停留在基础论文核心期刊发表上,逐步使其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项目课题成果,在南京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南京市企业研发的整体实力提升。3、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南京市从事创新创业研究,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南京市创新创业。学习深圳等先进城市经验,营造创新发展的政策机制,加上完善的科研配套,持续吸引大批高校才子、海归精英到南京市创业发展。积极营造凝聚南京市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氛围,提升南京市科技强市的发展战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