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科学3分钟”专题培训——讲述你科学探究背后的故事老聃之役

“科学3分钟”专题培训——讲述你科学探究背后的故事

2021年温州市科教融合素养提升培训“科学3分钟”专题培训Three Minutes of Science“科学3分钟”演讲讲述你科学探究背后的故事2021年4月7日下午,2021年第一期温州市科技辅导员科教融合素养提升培训班——“科学3分钟”专题培训会在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举行,来自全市各地的近200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拉开了2021年温州市青少年“科学3分钟”全国演讲邀请赛的序幕。六小龄童闪亮绚烂舞台NO.1作为培训会最重要的环节,六位孩子精彩的演讲,瞬间拉近了科学3分钟演讲与公众的距离。火锅少女——来自温州市沁园小学的周锡妍同学,讲述了自己从建立翠云草家庭实验室,到把父亲的火锅店变成“火锅实验室”的历程,历经艰辛,却从不放弃。温州小隆哥——来自温州市蒲鞋市小学张烜恺同学,从二年级开始就在家里建立自己的水稻实验室,卧室、客厅、阳台变成了水稻田,六年级时还跟全班同学一起建立了模拟“火星底下农场”,在黑暗的小黑屋中进行农作物种植,见证了科学的神奇。西班牙少女——来自温州森马协和国际学校,吕单莉同学全程飚着西班牙语,让人目瞪口呆。原来她西班牙语讲得比中文更流利。从小生活在西班牙,回国学习后,热爱家乡传统文化和科技,深入乡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迷恋上科学。她的出现,让科学3分钟更拥有了国际视野。不过,吕单莉同学也表示,以后要好好学习中文,争取登上下一届“科学3分钟”的演讲舞台,毕竟“科学3分钟”演讲赛要求的参赛语言是中文或英文。回到祖国了也更应该把中文学好。为声音画图的少女——温州市瓦市小学戴于然同学,在自己的实验室中用给声音描绘出奇怪的图形,让听众对物理学产生浓厚兴趣。她的自信,和流畅的语言表达、得体的肢体语言,让观众沉浸在了声音的世界之中。在她一路探究过程中,面对无尽的困难,她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进行项目研究,见证了坚持成就美丽的童年生活。超级萌宝宝——来自瓯海山水名都幼儿园的徐彦浠小朋友,在中班时就登上了全国家庭实验室联盟学校的演讲舞台。在科学3分钟的舞台上是一位老将,深受大家喜爱。稚嫩的声音讲述自己科学探究研究投石机的历程,他做的投石机绝对是温州小朋友里面最棒的,超过了老师做的投石机。阳光少女——温州市沁园小学叶恬欣同学,迷恋光学实验,在家里建立了光学家庭实验室,一般的光学实验已经玩得太熟练了,她开始尝试各种新奇的光学实验项目,还在家里玩起了甘蔗实验。“科学3分钟”华山论剑NO.2在精彩的学生展示环节之后,“科学3分钟”讨论会开始了。温州市苹果树之友教育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浙江省科学特级教师陈耀老师,针对科学3分钟和TED演讲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观点发布,他倡导科学3分钟要学习TED演讲的专业性,和传统相声的通俗性,做到雅俗共赏,这样才有利于科学的传播。温州市瓦市小学戴于然家长,讲述了自己跟陪伴孩子成长,跟着孩子一起快乐玩转科学研究,并陪伴孩子参与科学3分钟演讲的经历。科学3分钟是一个平等的舞台,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展示最好的自己。温州市沁园小学副校长诸葛献跃老师,以《沁园科学四重奏》讲述了从谢树标校长亲自做家庭实验并完成记录,到带领全体老师一起参与全校性家庭实验室普及活动的历程,全校人人种植甘蔗、人人种植棉花和各种作物,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沁园小学在去年组织学生参加温州市青少年“科学3分钟”演讲邀请赛时成绩突出,“十佳”演讲者中,沁园小学就有2位学生获得。瓯海区山水名都幼儿园仇梦艳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如何把整个幼儿园变成超级家庭实验室,好玩程度超过迪斯尼的有趣经历,以及山水幼儿园如何组织小朋友进行“科学3分钟”演讲活动 、STEAM赛课等。温州电视台少儿节目编导陈靓琼导演,对科学3分钟的脚本写作、舞台表现、服装、包装等等进行专业引导。通过此次培训会,科学3分钟的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鼓励更多爱科学探究的孩子走上舞台,讲出他背后的故事。来源:温州市青少年科技中心【来源:温州科协】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儿娃子

镜子中的你不是真正的你,科学研究已经证实,一起来探究真相

导语: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在家照镜子的时候感觉自己的颜值还是不错的,但是每次拍照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并不是很好看,这让很多人对自己的相貌产生了怀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的相貌发生了变化呢?很多人都认为镜子中的相貌比现实中真实的面貌要好看一些,虽然说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是我们同样可以肯定:镜子中的你确实比真实的相貌要好看一些,这是因为镜子一直在“蒙蔽”你的双眼。大家都知道物体在镜子中呈现的画面都是左右颠倒的,就比如说你举起的是你的左手,那么镜子中的你举起的是右手,也就是这个最基本的特性让镜子“骗”了你。就拿蒙娜丽莎来举例,上图中的左边是我们平常看到的蒙娜丽莎,右边则是通过镜像处理。很多人都会觉得左边的蒙娜丽莎更美丽,而右边的就显得有一点臃肿。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一类人,第一印象或许并不是很好看,但是随着相处久了我们就发现长得还是不错的,属于耐看的类型。当然,如果在某一天他突然转变了一种形态,相信你同样会觉得之前的他更好看,这是一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暴光现象”。就是说,对于任何事物,不管是人还是物体,我们都会将自己熟悉的一面放在最好的位置。在镜子当中的,我们的相貌是颠倒的,本身这种镜像反应对于我们的颜值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我们熟悉了镜子中的形象,再和照片中的我们进行对比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镜子中的自己更好看,这就是因为“曝光现象”。而大多数人认为照片中的自己更丑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在照片中处于静态,静态的物体对于我们的视觉刺激比动态的刺激要小很多,这种现象在心理学被称作“冻脸效应”。当然,除了“冻脸现象”的影响之外,拍摄焦距的选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人眼中看到的最普通的长相就是50毫米焦距,如果拍摄中焦距改变成35毫米或者70毫米,这就会对你的相貌有很大的影响。结语:由于曝光效应的存在,你的熟人眼中是你现实中的相貌更加熟悉,而你最熟悉的相貌是你镜子中的相貌,因此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你认为的颜值排序应该为:镜子中的你>熟人眼中的你>照片中的你。

李达

两位“80后”女科学家分享:科研、坚持与热爱

作者|赵广立 中国科学报3月30日,公益科普活动“巾帼之美—女性科技论坛”在京举行。两位“80后”女科学家——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颖,同台侃谈各自的奋斗历程。付巧妹在分享中谈到,一路走来最大的感受是“只有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并且认为做对选择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勇于承担选择失败后的结果,在过程中要尽力而为。刘颖说,自己自幼就对生命充满好奇,大学报考时更是只填报了生命科学一个志愿。但自己的“生命科学博士之路”最初并不顺利,在艰苦地坚持和付出后终于得到回报。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中国科学院院士、密码学家王小云也分享了她们的科研成长故事。该活动由中国工程院指导,腾讯院士专家工作站发起,腾讯北京总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及中国女科技工作者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以下为付巧妹和刘颖的演讲实录。付巧妹为了感兴趣的事情,每天都在努力,觉得很幸福人物名片付巧妹,2007年毕业于西北大学,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2013年在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获演化遗传学博士学位。现为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古DNA实验室主任。2019年,获首届“科学探索奖”;2021年3月,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要点提示:●回顾过去最大的感受:找到自己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自己小时候都算不上“学霸”,只在数理化上有优势。高中起变得努力,是因为“想让脑子动起来”。●曾在大学放弃保研、加入考研大军:做选择就要有承担失败的勇气。●本科阶段积累的数理化、编程基础,在看似不相干的博士阶段发挥奇效。●无论科研和生活,每天都在努力,觉得很幸福。●不管怎样,“活在当下,把想法变成行动”。我为什么要研究古DNA?可能有很多人会说,因为这是一个很前沿的学科,所以去研究它。其实并不是,在我走上科研道路的过程里有很多不确定性。我相信很多同学都曾面临对自己人生迷茫的阶段,比如“可能有学习的动力,但有时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学习它”等一系列的困惑。作为过来人,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回顾过去,最大的感受是:找到自己喜欢的,才能够让你更坚定地走下去。把你的研究当作生命去热爱,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不会感觉到辛苦。即便很辛苦,你也会感觉到幸福。为什么?我想用个人的一些经历,来试着回答这个问题。这些经历其实也是身为一个平凡人很平凡的经历,其中面临过很多选择、很多波折。我从这些经历中得到的一些感悟,也是从现在的视角回看当时才有的一些体会。小时候,我其实都不算是“学霸”,一直属于由兴趣驱动,看起来中规中矩、但还算有一点性格的人。我在一开始也不是那种非常努力的人,但是后来因为想去做一些事情,想让自己的脑子动起来,便变得十分努力起来。大学时,我的专业跟现在从事的领域差别很大——本科学的是“文物保护技术”,而现在从事的是遗传学。大家可能会觉得跨度这么大,你是怎么“转型”的呢?待会儿再说。现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读高中和大学时,我曾有过很长时间的迷茫和困惑,但庆幸的是即使迷茫,也在很多专业课和基础课程上打下了“很煎熬”的功底,这些基础在后来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那个阶段的一个重要想法是,要做好当下我能做的事。可能梦想离我还很遥远,但如果不把一些想法变成行动力,可能永远没办法实现梦想。可能有同学面临另一种情况:不是没有选择,而是有很多选择,比如要不要考研、要不要出国等等。面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你要清楚你面对选择的心态是怎样的?是试试看吗?选择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能否承担后果。在做选择之前,要问问自己:你是否能承受选择以后的失败?是否能够尽力地去做到?是否有尽力去做的勇气和决心?我曾在大学最后时刻放弃保研、鼓起勇气考研,选择了一条在别人看来比较有挑战、有难度的路。回看这段历程,当时的我知道这条路一定能成功吗?当然不。其实当时的想法是,考不上也没关系,只要我尽力就好。这段经历里,我想传达的意思是,希望同学们能在选择的同时,学会去承担选择以后的失败。最后再分享一下在德国马普读生物遗传学博士学位的经历。当时跨专业要学习的领域属于古遗传学,主要是古DNA研究。德国的规则是先考核半年, 如果通过考核,就可以留下来读博,否则就会被淘汰,遣返回国。我心里知道这是非常难得的机会,与我一直想做的“生物学”工作更相关了。从残存的考古遗迹提取出DNA,分析、研究人类的演化历史,也就是去弄清我们祖先的故事,想到这个过程就觉得很有意思,是一件让我觉得兴奋的事情。然而当时很有挑战,虽然古DNA研究还是和骨骼打交道,是属于考古学、生物学、遗传学、统计学等交叉的学科,但本质上更偏遗传。这对于仅有文物保护技术和稳定同位素背景的我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组会上,团队成员们讨论尼安德特人基因组序列草图,我就好像是听天书一样,“非常痛苦”。当时的我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唯一的想法是只要尽力就好!每天问一问:我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进步了?是不是尽力而为了?如果我尽力了,什么样的结果都能接受。而这之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竟然得到实验室的认可,在别人眼中“我很不错”。那一步虽然很难,但也走过来了;当走过之后还发现,每一步都没有浪费。比如我在本科读的专业,跟博士阶段的遗传学完全不相关,是不是我在本科期间的努力完全没有意义?事实上,我在本科时培养的数理化基础、编程基础,在博士阶段起到了很大作用。因为那时正处在生物信息大爆炸的时候,而我恰恰就是有这种数理化、编程等的基础和一点天赋,让我在这个领域里走得相对更远一点。而且当时本科的学科,在现在追寻一些关键科学问题时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无形中体现出交叉学科的优势。这些都是当时的我所想不到的。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一句话:“不必或设限于眼前的意义,每一步努力都有其价值,在不清楚方向的时候,只要做好当下、做好自己能做到的,尽力就好。”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要倾尽全力。直到现在走上科研岗位,我的心态从来没有变过。不管科研上还是生活中,每天都在努力。这个努力并不是别人告诉我“你需要变得更优秀”,所以要去努力,而是因为在努力满足好奇心的过程中,我很开心,我在动脑子,我觉得很幸福。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告诉大家,不管你以后要做什么,重要的是把你的想法变成你的行动,不要让它停留在想法阶段;要有很强的执行力,才能让梦想离你更近。我们是很幸运的一代,有很多机会,但机会的同时必然伴随很多压力。正是因为这样的机会和压力,我们也可以做得非常好。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更是如此。你们会有更多的空间和平台,有更多的可能让你们去创新。在这个过程之中,可能有一些需要你们自己去考虑的坚持或问题,要你自己想清楚。不管怎样,“活在当下,把想法变成行动”。刘颖在科研的精神世界做自由国王人物名片刘颖,200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2006~2011年留学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2013年底入职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细胞应激与稳态调控研究室主任。2019年获“科学探索奖”。要点提示:●从小对生命充满好奇,中学的实验课让我和生命科学结缘,考大学只报了“生命科学”一个志愿。●出国留学上课跟不上,每天反复听课程录音,学习到凌晨。●在实验室拿到不理想的结果,并没有特别沮丧,反而更有兴趣。●诺奖得主“捧场”获奖纪念,开始对“世界的边界才是我们的边界”有了理解。●在异国他乡领奖时唱起国歌,第一次真正感觉到作为中国人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做科研最大的感受是,生命科学研究本身带来非常多的乐趣。当我被问到想要分享什么主题时,脑海中闪现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因为我希望大家一直能够保持着对宇宙,对生命最原始、最纯粹的好奇心。我们很小的时候,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我小时候就经常会想:树叶为什么到了秋天会变黄、脱落?我也很喜欢蹲在地上去观察蚂蚁,看它们是如何发现食物、召唤同伴、把食物分成小块然后再一起排着队运回家。我觉得生命是非常神秘的,我对它们有太多的好奇。直到中学的一次实验课上,我们把一根香蕉捣碎,然后通过几个简单的实验步骤分离出香蕉的DNA。当我看到香蕉纤维状的DNA大量出现在试管时,那一刻在我的心中是非常神圣的。我想也就是在那个时刻,坚定了我学习生命科学的信念,让我和生命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于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只填报了生命科学作为唯一的志愿,并且在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去美国留学,继续生命科学研究的深造。出国读博士的道路并不一帆风顺。虽然申请的是全奖,但这些学校的申请费加在一起,对于工薪阶级的父母而言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我爸也提出过质疑,他觉得女孩子留在国内好好找份工作,安安稳稳结婚生子挺好的。但我知道我对科研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希望能够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妈妈在当时很坚定地支持我,让我最终得以成行。飞去美国的航班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当航班夜晚降临在美国达拉斯的时候,整个城市华灯初上,我站在那里满是无助感和疏离感。刚到美国时,我在学习、生活上都很不适应,花了很久时间才适应。那时候每天一大早要去赶校车、去学校上课,下午和晚上去轮转的课题组做实验。到了晚上,还要再把白天课程的内容重复放几遍——因为老师语速非常快,上课时根本跟不上——坐在自己的小房间里,一直学习到凌晨。有的时候实验做晚了,就赶不上回家的最后一班校车。走过杂草丛生的荒地,自己一个人回家。所以在美国的前几年,各方面都很难。但我一直在跟自己说,我希望自己勇敢一点、努力一点,我想看看我的极限到底在哪里。在美国读博士的前两年,科研也不是很顺利,接连做了几个课题,没有一个是成功的。所以经常发生的一件事就是,到了晚上十点、十一点,我在实验室拿到一个与最初预想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但我并没觉得特别沮丧,反而感觉生命科学研究越来越有趣。它对我像是一次次的智力挑战,需要我不断去假设,然后通过设计实验、开展实验、拿到实验结果后去验证、修正假设,然后再一轮实验。在每一次等待这些实验结果的过程中,我都充满着希望。在博士二年级下半学期,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并开始寻找导致这个现象的蛋白质。由于实验材料保存时限很短,所以每当拿到材料之后都要“连轴转”完成一系列的实验。那段时间,在实验室熬通宵成为常态。所有的坚持不懈,最终都有回报。在我追寻了大概两个多月以后,我还是发现了那个蛋白质,我们的科研成果也很顺利发表了。科研教会我一件事情:不是因为有了希望你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你才会有希望。因为博士研究期间的这些成果,我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生物化学系的优秀博士生奖。到斯坦福领奖时,包括1980年因重组DNA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保罗·伯格教授在内的斯坦福生物化学系的几位创系人为我颁奖——我出生于一个小城镇,在我此前的这么些年里,我从来没有或者说我不敢想象在我的人生中还能有这样的时刻。所以我觉得这些年的经历、在科研上的成长,让我越来越理解那句话:“世界的边界才是我们的边界”。这让我敢于去追寻我自己的星辰大海,去设想自己未来的种种可能。另外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时刻,是我在获得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时,去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去领奖。因为当时已在国外待了多年没有回国,在总领馆领奖时,现场突然开始放起国歌,然后所有领奖人一起唱。真的,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开始流眼泪。那是我在异国他乡第一次真正感觉到我作为中国人的那种归属感和责任感。因为这些经历,我在哈佛大学做了一年多博士后,坚定地选择了回国,在北京大学创建自己的实验室,做感兴趣的研究。这么多年科研做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生命科学研究本身给了我非常多的乐趣,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我从事科研的时候,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自己置身于一个小小的世界,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我是这精神世界的自由国王。那种感觉,非常的爽。在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因为这是自己喜爱的工作,所以我的各方面精神状态、人生的状态很好,我觉得这份工作能够很好地去反哺我的生活。比如我也在不断去开发自己的兴趣爱好,包括长跑、包括做一些蛋糕装饰去做裱花,最近又开始迷上了跳舞。另外,我也会非常开心地去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这让我能够体会到不同的人生,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我是非常幸运的——因为生命科学研究让我找到了一个精神上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当下的社会处于一种高压、高速、不停旋转的状态中,大多数的人可能就是被动地随波逐流,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很多人到了中年之后开始对生活疲倦、麻木,所以相比很多人,做科研让我有一个精神依靠,能够让我在这种现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精神依托。所以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个社会上的某些标准,包括大众的眼光有时候是很难忽视的,但我还是希望在今后成长的过程中,心中能有一杆秤,你能够对自己期望的生活和期望的工作做出一些取舍。我也希望大家能够坚持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希望你的未来是星辰大海。2020年热文精选1. 杯具了!满满一纸杯热咖啡中,满满的塑料微粒…2. 美英澳科学家《自然医学》再添力证:新冠病毒乃自然进化产物,或有两种起源…3. NEJM:间歇性禁食对健康、衰老和疾病的影响4. 一年内治愈失眠!研究发现:改善睡眠,你或许只需要一条沉重的毯子5. 哈佛新研究:仅12分钟的剧烈运动,能为健康带来巨大的代谢益处6. 第一项人类干预试验:在大自然里“摸爬滚打”28天,足以提高免疫力7. 垃圾食品是“真.垃圾”!它夺走了端粒长度,让人老得更快!8. Cell解谜:不睡觉真的会死!但致死的变化不是发生在大脑,而是肠道…9. 《自然通讯》超大规模研究:血液中铁的水平是健康与衰老的关键!10. 不可思议!科学家一夜之间逆转动物“永久性”脑损伤,还让老年大脑恢复了年轻态…

日夜无隙

科学家体验一天28小时、一周6天的生活,最后怎样了?

文|熊宝包Ya你是否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工作学习之后都想多玩一会,甚至希望一天多增加几个小时?一天24小时是全世界通用的标准,但,为什么偏偏是24小时这个数字?是顺应人体本能总结出的规律,还是人类文化习惯使然?这些问题相信你也感到好奇,那么,如果把一天变成28小时,一周变成6天,我们的生物钟能否适应这种变化?01纳撒尼尔·克莱特曼对睡眠的研究其实以上问题不仅我们感到好奇,科学家们也在探索答案。很久之前就有科学家研究人类的睡眠了,其中就包括被誉为“现代睡眠研究之父”的纳撒尼尔·克莱特曼。当时,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脑电波图的变化,来区分“睡眠”和“醒着”两种状态;也知道人的体温在睡着后会逐渐下降,在醒来后逐渐上升。这使得人们能做出更多关于睡眠的探索。而克莱特曼是第一个对睡眠做出系统研究的专家,也是REM(快速眼动)睡眠的发现者,提出了睡眠不同阶段的相关理论。沉浸在科研中的克莱特曼,是个名副其实的“狠人”。为了了解睡眠不足的影响,他可以强制自己熬一个长达180小时的夜;为了探寻人类作息规律能否调整为48小时,他保持39小时清醒+9小时睡眠的生活,度过了一周,但实验失败了。除了克莱特曼本人之外,他的学生也有进行更改作息时间的实验,将每天过成12小时,也就是在24小时里经历两次睡眠。这个实验进行了一个多月,但该学生依然适应不了新的作息。终于,克莱特曼意识到师生俩的实验太激进了,也许放宽一下实验条件,他们更容易适应新的作息。于是他决定将一天过成21小时或者28小时,也就是将一周延长为8天或缩短为6天。02体验一天28小时,一周6天的生活,最后怎样了?刚开始,克莱特曼是带领着实验团队在芝加哥大学进行这项实验的。每隔一段时间,他都会测量所有团队成员的体温,如果体温变化符合新的作息,说明他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这样的规律;如果体温变化还是按照24小时的周期,就意味着人体没有适应新的作息。实验结束后,结果并没有解决他们的困惑。因为,其中一位学生的体温变化已经适应新的作息,但克莱特曼本人的体温变化却还是原来的样子。那么,究竟还差了点什么呢?他发现,这次实验虽然改动了自身作息,但他们所处的环境跟平时没有区别,包括昼夜温度升降、每天都在经历的日升日落。于是,克莱特曼打算换个地方进行实验。他带着学生理查德找到了一个猛犸洞穴,并选择了一个宽20米、高8米的洞窟作为实验场所。这里暗无天日,也就不会受到日出日落的影响;并且稳定保持12℃的温度,能有效排除气温变动对实验的干扰。实验团队在这里居住,生活条件可以说是相当艰苦,还不得不跟老鼠为伴。为此,他们只好用架子把床架在空中,并且用铁桶保护架子的支脚。实验就这么艰辛地开始了,克莱特曼师生二人在这里生活了足足32天。他们按照每天28小时、每周6天的作息规律来生活。当然,在清醒的28小时里,两个人也并非无所事事。他们按照28小时来规划一天的安排,9小时睡觉、10小时工作,其他时间自由活动(不能睡觉)。在醒着的时候,两人隔2个小时测一次体温;睡眠的时候,隔4小时测一次体温。那么,这一个多月过去,他们的生物钟是否改变了?遗憾的是,实验结果依然没办法统一。据了解,实验正式开始后,年轻的学生理查德一个星期就适应了28小时的作息;而比他大20岁的克莱特曼,身体直到实验结束都遵循着24小时作息的状态。这个实验说明,人类的生物钟也许并不能轻易地改变。在后来几年的研究中,克莱特曼发现人体睡眠和觉醒有自己的周期。03生物钟未必永远精准在克莱特曼和理查德的实验中,后者经过特意的调整而适应了新的作息规律,那么如果不去考虑时间等因素,他的“生物钟”是否还会发生变化?在师生俩的实验结束20多年后,一位有着丰富的勘察洞穴经验的地质学家,让我们对此有了更多了解。1962年,米歇尔·希夫发现了一个没有阳光的幽暗洞穴,他在里面生活了2个月的时间,累了就睡、饿了就吃,并用睡眠来记录过了多少天。在离开洞穴的时候,他记录的睡眠次数已经有36次了,可是出去后才知道,他其实在洞穴里度过了61天,比他自己记录的时间要多出25天。这个发现让希夫感到不可思议,后来他又开展了类似的实验。他表示,尽管在洞穴中度过长达36/48小时的一天,他也不会觉得漫长。但这样混乱、无聊的生活还是给他造成了影响,后来希夫开始感到空虚,想要离开这里,但无奈实验还没结束,只好继续坚持。最终,他的这次洞穴生活持续了205天。希夫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不特意调整作息时间,人体的作息规律也会在无干扰的隔离环境下慢慢崩坏。不得不说,为了探索未知的奥秘,这些专家们也是拼了。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还是老老实实按照自己的生物钟行事,尽力做到规律作息。————————————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合家欢

你在考研这一年的经历有多深刻?8个真实事件,让我终身难忘!

简单介绍一下我,本科普通二本,考研目标华中科技大学,三战,本科机械,跨考华科软件工程。考研这一年经历有多少深?只身一人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自己租房子,自己复习,从来没有这么拼过,也从来没有这么幸运过!1、前往华中科技大学备考2003年的清明节,我做了一个改变我一生的决定,我要去华科复习备战考研!一张火车票,一个行李箱,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我只身一人来到了武汉。我的目标是华科,所以我想着能亲自感受一下自己要报考的大学,并且在这里开始备战考研!2、朋友是你奋斗路上最宝贵的财富在华科大有我本科已经考上管理学院的同学阿迪,在地大有我高中同学在读研,所以来到这里后,首先就是投奔他们。阿迪帮我在多人联合实验室找了个座位,从此那里成了我复习的革命根据地!这些朋友都是我考研路上最宝贵的财富!3、体验了一堂研究生的课我清楚地记得那天阿迪说,要不要去跟我一起上堂课感受一下?我欣然答应。他们上课的人总共12个人,老师讲课的内容我基本上都是听不懂的,因为不是一个专业。班上还有一名来自蒙古的同学,上课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同学去讲台上展示自己的作业,然后老师一一予以点评。阿迪说他们的作业都是比较开放性的,别看在讲台上没讲多久,但是课下要查很多资料,有时候要熬夜才能做完。这是我读研之前,第一次体验研究生的课程,更加坚定了我要在这里读书的决心!4、喻家山承载了我很多心路复习学不进去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跑到后山喻家山去,那里空气新鲜,人也少。而且一层一层的台阶拾阶而上,也有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感觉。我喜欢在山顶眺望整个华科校园,看郁郁葱葱的树,看图书馆、校史馆、教学楼,心里想着,我一定要留下来,成功上岸!5、十一国庆去了趟长沙考研复习其实很艰苦,我基本上每天8点半准时到实验室,然后跟着管院的学子们一直学到晚上10点半,直到实验室关门,保安来催大家离开。我想我能考上研,也受了华科管院实验室里大家的学习氛围影响,而且我超级珍惜实验室的位子。十一国庆的时候,阿迪和我地大的同学,我们一起去了长沙,去了橘子洲头、火宫殿、岳麓书院、湖南大学,看了湘江烟花。考研复习期间,唯一一次放松就是这个假期,这个假期回去后,我复习得更加卖力,因为我觉得读研实在太好,我也希望像阿迪他们一样,每年能外出旅游。6、现场确认在食堂我把我的报考信息全部写到了华科,所以现场确认的时候,也是在华科里面进行的。我抽了上午复习大概1个小时的时间,去了老的东一食堂二楼,有人引导秩序,从核验信息到采集头像,一切都是那么顺利!由于当时头发很长,自己也没在意,导致这个头像成了我考研准考证和入学后饭卡上最丑的头像!7、圣诞节的实验室和光谷步行街当年的考研都是安排到元旦之后的,圣诞节那天,已经接近了考研最后的尾声。阿迪在实验室也学不进去,实验室里零零散散没多少人,于是他提议,要不咱出去转转,我正好也学不进去,正好出去散散心,于是我们跑到了人最多的光谷步行街,真的全是人,出来后就后悔了,阿迪说走路都费劲,黑压压一片全是人,我说考研的人估计不亚于这些,还有几天,东九那边也是这样了。8、准考证落到实验室可能是太紧张了,考试前一天,我晚上10点离开的实验室,却单单把准考证落下了。一大早起来把我急坏了,骑着自行车,从东校区一直跑到西校区,没有一个打印店是开门的。实在没有办法了,8点的时候管院大门开了,我找到了保安,跟他们说明了情况,然后他找了个管事的,二话没说领我去楼上。拿到准考证的那一刻,我不住地对他们说谢谢,因为还没到实验室开门时间,所以他们看着我拿到准考证后又把门关上了。我觉得自己真的无比幸运,要不是保安和管理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后面的故事就是初试和复试了,有空再分享,感谢曾经努力拼搏的自己,这段经历,这些事情,毕生难忘!

政事

死而不亡,行走在科学边缘的濒死体验——复生男子讲述亲身经历

关于我们何时死亡的问题是人类最大的谜团之一。虽然没有证据表明死后有生命,但许多人声称有传闻作为证据。据英国《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3月2日报道,大概40多年前,一位名为兰德尔(Randall)的男子因心脏病发作而短暂死亡,经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最终死而复生,与死神擦肩而过。苏醒之后,兰德尔讲述了他这段“死而不亡”的神奇经历。他对濒死体验研究基金会(NDERF)的研究人员说:“我当时有一种特别清醒的认识,能够意识到我在病床上的位置,能够感知到地球的运动…… 我冷静地意识到我周围的每个人以及他们在做什么,并且我和我的身体已经没有了任何联系。我也知道自己正在去往下一个境界的路上,但这种感觉难以言表。我丝毫没有任何恐惧,而是怡然自得地坦然接纳,因为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一个过渡状态。”兰德尔的这种经历通常被称为“濒死体验”(NDE:Near-Death-Experience),是指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地获得恢复的人,以及处于潜在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所叙述的死亡威胁时刻的主观体验。它和人们临终心理一样,是人类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 同时濒死体验也是人们遇到危险时的一种反应。最初的濒死体验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哲学家和精神病学家雷蒙德·穆迪 (Raymond A. Moody)博士写了《死后的世界》(Life After Life)一书,里面收集了一系列濒死体验的叙述,至少有一部分学者相信穆迪书中收集的例子是真实的。另一个康涅狄克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的心理学教授肯耐斯·瑞恩(Kenneth Ring)对濒死体验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将常见的濒死体验叙述归纳为五个阶段,分别命名为:平静、灵肉分离、进入黑暗(隧道)、见到光明、进入光明。大部分濒死体验叙述都并不包含这五个阶段的全部,而只是包含其中的几个。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濒死体验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并被正式纳入了西方主流医学与心理学的科学研究范围。来自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员此前在临床上诱导老鼠心脏骤停,同时监测老鼠的大脑活动。结果他们惊奇地发现,在生命的最后30秒,大脑活动激增。密歇根大学分子和综合生理学副教授、神经学副教授吉莫·博尔吉金(Jimo Borjigin)博士说,"这项在动物身上进行的研究,是首次针对濒临死亡的大脑的神经生理状态而开展的研究工作。从本质上讲,如果大脑更活跃,则人们可能会产生较为生动的幻觉,从而导致他们相信自己已经看到了来世。我们在心脏骤停期间发现大脑中存在一些意识活动的迹象,这种预测已经得到了部分研究数据的证实。”尽管各国科学家在此领域业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迄今为止,现代科学尚未能够合理解释为何有些人会经历濒死体验。从客观角度而言,这并不表示科学解释是谬误的,只能说明濒死体验是一种复杂、主观并饱含情绪化的体验。濒死体验就是这样一门边缘上的学问,它与医学、心理学、宗教、文学、艺术乃至迷幻药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还有更多的谜团等待我们去解答。图片来源:MSN,英国《每日快报》,密歇根大学官网,维基百科等本文选题:金戈帝企鹅。编辑:Hungary2001

傅奕

在不同情况下,我们身体所做出的6种反应的科学解释

人类的身体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器,即便是人类本身也没有完全对人体了解透彻。人体有许多奇妙的机制,特别是当你感到危险或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你的身体可能就会立即做出反应,我们通常称其为条件反射。通过今天的文章,小编就要为你介绍,我们身体会经历的6种身体反应的科学解释。011、鸡皮疙瘩是自我防御的反应当我们感到寒冷,或是害怕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鸡皮疙瘩,这是我们身体的自然反应之一。这种情况是我们的身体为了增加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机会。首先,毛发竖立起来以后,会使皮肤上留下一层皮肤,从而使身体与冷空间更加绝缘,达到更加温暖的效果。另一方面,当我们感到威胁而害怕的时候,毛发的竖立会使我们看起来更大,以吓跑威胁物。然而,考虑到如今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以及我们已经进化出极短的毛发了,鸡皮疙瘩这样的条件反射已经对我们没有什么帮助了。022、感冒流鼻涕是为了调节呼吸温度流鼻涕自然是非常不舒服的一种事情,但这是我们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也是我们鼻子的一项功能。当我们感冒的时候,通过加热进入鼻子里的空气,调节呼吸温度,鼻子里会出现湿气凝结,最终使我们开始流鼻涕。033、脸红可能是一种防御机制不管是因为害羞,又或者是羞愧,有不少人是比较容易脸红的,从生理上来说,当脸上的静脉得到了扩张之后,就会使脸颊的血液增多,最终出现粉红色的颜色。研究表明,脸红可能是身体“战斗或防御”机制的一部分,这是你的身体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方式。为了在紧急情况下将所有可用的能量输送到你的肌肉,你需要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以便向你的肌肉和器官输送尽可能多的氧气。许多心理学家认为,这表明脸红是一种防御机制,这是我们为避免潜在的战斗或逃避对抗而开发的一种反应。简单的来说,脸红是我们通过公开显示自己身体的不适感来表明你无意冒犯他人的方式。这就和动物们转身露出肚皮的行为有点类似。044、吃过冷的食物后出现头痛是因为血液的暂时改变如果你一下子吃了太多冰冷的东西,就可能会出现头疼的迹象,这种情况被称为“冷刺激性头痛”。当你快速吃冰淇淋或喝冷饮的事情就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但科学家们对引起这种疼痛的确切机制表示怀疑。有一种理论认为,寒冷会暂时扰乱神经系统的血液流动,导致短暂的头痛。血管收缩是为了防止体温流失,然后再次放松,让血液流动起来,一旦身体适应了温度的变化,疼痛就会消失。055、眼睛对洋葱的反应是一种保护机制当我们切洋葱的时候,洋葱很容易使我们流泪。这种条件反射是因为其产生的含硫气体与我们眼睛中的液体接触的时候,会刺激眼睛,让眼睛感到很难受。而眼泪有助于稀释外在物质,从而保护眼睛。066、被挠痒痒发笑是一种防御反应当我们被挠痒痒的时候,皮肤所接收到的信号刺激到了大脑中负责愉悦的感受的部分,这就会让我们开始发笑。但我们却无法对自己挠痒痒,让自己发笑。挠痒痒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带来社会联系的方式,它让父母与孩子,孩子与朋友们建立起了某种联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怕痒,是为了保护易受攻击的部位。例如,因为你的肚子怕痒,所以当你面临某种威胁时,你会更加意识到需要保护它。

荀彧

科学好故事|使生命成型的神秘力量

来源:新浪科技来源:nature撰文:Amber Dance翻译:叶子生命起初,胚胎起初并无前后上下之分,只是一团由细胞组成的球体,但是这个光滑的肉球在短时间内就会开始发生变化。球体中央开始出现液体,细胞像蜂蜜一样缓缓“流动”到未来身体对应的位置上,之后一层层的细胞开始折叠、形成心脏、肠道、大脑等器官。这一切之所以能够实现,都要归功于一股将胚胎揉捏、扭曲、拉扯成正确形状的神秘力量。即使在成年之后,生物体内的细胞仍然会受到这种力量的影响。这种力量既来自于其它细胞,又来自细胞所在的环境。身体和组织的成型方式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却所知甚少的问题之一”。数十年来,生物学家一直在着重研究基因等生物分子塑造身体的方式,主要是因为分析这些信号的工具已经问世、并且一直在不断改进。相比之下,机械力学对其影响得到的关注就少得多,但如果只考虑基因和生物分子,“就好像只用字母表的一半写书一样”。胚胎在发育过程中需要借助机械力塑造成型。最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关注力学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器官和生物体的重要影响。研究人员也开始逐渐明确细胞感知、响应和生成力的机制。为此,他们将激光、微量吸液管、磁粒、以及定制化的显微镜相结合,发明了一系列定制工具和特殊技巧。大多数研究人员都会利用培养皿中的细胞或组织探查力学信号,但也有几支团队研究的是活体动物,有时还会在工作中发现与单独组织明显不同的原理。这些活体研究存在许多挑战,比如如何测量复杂组织中极其微小的力等,这恰恰是了解这些塑造生命的力所扮演角色的关键步骤。随着科学家开始决心攻克这些挑战,他们已经观察到了一些对生物而言至关重要的力,从胚胎形成的早期阶段、到生命后期遭遇的各种疾病,这些力都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些信息或许能帮助科学家找到更好的干预措施,解决不孕不育或癌症等问题。正如法国马赛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托马斯·勒奎特说的:“在生命成型过程中,力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生命之初的力在胚胎成形之前,首先要打破球体的对称状态。在弄清了其中涉及的遗传与化学控制原理后,科学家如今已进一步了解了这一机制。机械力在发育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正在逐渐显露,例如,在哺乳动物胚胎形成前、后、头、尾的过程中,流体压力和细胞密度等物理性质都起到了关键作用。从小鼠胚胎最初的细胞团发育出囊胚腔(一个充满液体的空腔结构)的过程展开研究可以发现,随着囊胚腔被逐渐填满,细胞会聚集在其中一侧、向外施加推力。这是细胞团的对称性第一次被打破,目的是确保胚胎在子宫壁上正确着床,也就此决定了胚胎哪面是腹部、哪面是背部。不过,胚胎如何生成囊胚腔、以及如何确定囊胚腔的位置,此前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细胞间“水泡”施加压力示意图研究团队在对这一过程开展成像分析时,发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细胞之间形成了一些细小的水泡、或者说水囊会转瞬即逝,假如成像速度不够快,就根本看不到。这些泡泡中的液体来自胚胎周围,由于外部水分子浓度较高,迫使水分子进入了胚胎内部。该团队还观察到,各个水泡中的水透过细胞之间的空隙、流进了一个较大的空腔之中。研究人员随后确认了这一现象的发生过程。他们仔细观察了细胞之间起到黏合作用的蛋白质。当上述水泡出现时,这些黏合蛋白质似乎会断裂开来、使细胞能够彼此推离。细胞之间的黏合蛋白质越少,就越容易分开。这是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带压液体通过切断细胞之间的联结、使胚胎成型的过程。但胚胎为何会这么做呢?这种做法看上去效率既低、风险又高。研究人员猜测,生物之所以会进化出这种策略,并非由于这是问题的“最优解”,而是因为它已经“足够好”。随着科学家进一步了解胚胎的相关机制,这或许能帮助体外受精诊所挑选出更适合的胚胎进行移植、从而提高受孕率。研究人员利用磁场使油滴(图中标为黄色)变形,向斑马鱼胚胎细胞施加推力和拉力。接下来,胚胎又会在另一个方向上打破对称、分出头尾。研究人员对斑马鱼胚胎的尾部形成过程进行了追踪,向细胞之间的空隙里注入带有磁性微粒的油滴、测量出了该过程中涉及的力。接下来,他们又借助电场使油滴变形,测出了胚胎组织受到推力后的反应。他们发现,正在生长的尾巴末端处于一种物理学家所说的“流体”状态:细胞可以自由流动,组织受压时也可以轻易改变形状。而距尾巴末端越远,组织就越坚硬。这些组织会不断固化,但并不清楚其中的机制是什么。这些细胞之间并没有任何会增加硬度的物质。但研究人员在测量细胞之间空隙时发现,在柔软的尾巴末端,细胞间隙很大;而离头部越近,细胞间隙就越小。当细胞紧紧挤在一起时,组织便会随之固化。我们可以用打包咖啡豆来打个比方:咖啡豆倒进袋子里时,可以自由流动;但袋子装满之后,其中的咖啡豆便会紧密堆积起来,整包咖啡豆就会变得像砖块一样坚硬。研究人员还计划展开进一步研究,看看其它胚胎结构是否也是在这一机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成心脏与思想胚胎一旦发育出基本形状,各个器官便会开始形成。现在我们依然对体内器官形成过程的了解少得可怜,唯一例外的只有肠道。不过,这种局面已经开始有所改变。研究人员对果蝇胚胎心脏的形成过程展开了考察。心脏形成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两片组织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管状结构,最终发育形成心脏。每片组织各含有两种不同的心肌细胞,拼接时必须严丝合缝、一一对应,才能发育成一颗健康的心脏。研究人员经常观察到一开始没有对准、后来才被纠正的情况,纠正它们的究竟是何物呢?结果发现,纠正它们的力量竟来自心肌细胞自身。在两片心脏组织拼接的过程中, II型肌球蛋白会在每个细胞的中心与边缘之间来回流动,肌球蛋白是否会对已经配对的细胞产生一种拉力、从而使不匹配的细胞断开连接呢?为检验这一理论,研究人员用激光将已配对的细胞一分为二。结果两个细胞迅速弹开,就像一根绷紧的橡皮筋被剪断那样。但如果细胞中不含有II型肌球蛋白,切断连接后,就什么也不会发生。肌球蛋白就像将橡皮筋拉开的手指,将两个细胞紧紧勾住。如果细胞匹配有误,只要切断连接,便可获得一次重新寻找匹配对象的机会。此外,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在爪蟾胚胎中发现,即使是简单的细胞增殖,也会向细胞发出信号、使之正确排列。在眼睛与大脑建立连接时,眼部神经元会沿着一条特定通路、将轴突向外伸出,而这条通路是由大脑各处的硬度决定的,眼神经元的轴突会沿着较为柔软的脑组织向前挺进、一直连通到大脑中枢。为确定这条通路形成的时间与方式,该团队定制了一台特殊的显微镜,可以一边在活体组织中观察这一过程、一边用探针测量组织硬度。结果发现,脑组织的硬度梯度大约是在轴突抵达15分钟前形成的。这种梯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就像发育中的斑马鱼尾一样,爪蟾大脑中的组织越硬、细胞密度就越大。而阻断了胚胎细胞分裂之后,这种硬度梯度便再也没有出现过,神经元轴突也因此无路可走。这样看来,增大细胞密度似乎可以快捷有效地引导神经系统的形成。持续受压完全发育成熟的动物在继续生长、或对抗疾病的过程中,也必须与各种各样的力作斗争。例如,在身体长大的同时,皮肤为了将身体全部覆盖、也会随之生长。外科医生在乳房重建手术中便会运用到这一点。首先,他们会向乳房中植入一枚“水球”,然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不断向其中注入盐水,使水球体积扩张。在此过程中,皮肤面积也会随之增加。等长出了足够多的新皮肤,再进行第二次手术。但受到压力时,皮肤细胞究竟是如何响应和增殖的呢?干细胞生物学家在小鼠皮肤下植入了一个球囊,其中装有可以自动膨胀的水凝胶,吸水后体积最大可达到4毫升。球囊四周的皮肤也会随之拉伸。在植入水凝胶不到一天时间内,皮肤外层下方的干细胞已经开始增殖、分化成为新皮肤了。但在皮肤拉伸时,并非所有干细胞都会随之增殖。只有一类此前未被定义的干细胞会分裂形成新细胞,原因至今仍不清楚,如果能弄明白这套体系,也许有助于研制出促进皮肤生长的新方法。组织的力学性质在癌细胞等异常细胞的生长中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实体瘤要比普通组织坚硬,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癌细胞外基质(细胞外的一种纤维网状结构)更多、以及癌细胞本身增殖速度更快造成的。癌细胞越硬,恶性程度就越高。假如科学家能弄清其中原理,也许就能设计出专门的治疗方法、改变癌细胞的物理性质,从而降低癌症的危险程度。两种皮肤癌对基底膜的压迫机制示意图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相关研究中发现,机械力可以解释为何有些皮肤癌属于良性、有些则是恶性。皮肤干细胞可以引发两种癌症:一是不会超出皮肤范围的基底细胞癌,二是具有入侵性的鳞状细胞癌。这两种癌症都会对皮肤基底膜(一层将表皮与深层组织隔开的结构性蛋白质)造成压迫。良性的基底细胞肿瘤一般不会突破这层基底膜,但更具进攻性的鳞状细胞癌则常常成为“漏网之鱼”,顺着血管入侵其它身体部位。干细胞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小鼠皮肤发现,基底细胞癌会形成一层更厚、更柔软的基底膜,像手套一样将肿瘤细胞包裹在其中,而鳞状细胞癌对应的基底膜则比较薄。此外,一股从上至下的力也会帮助入侵性肿瘤“外逃”。鳞状细胞癌会分化出一层坚硬的皮肤细胞,名叫“角质珠”,它们会向下挤压癌细胞,帮助肿瘤突破脆弱的基底膜,就像用拳头打穿玻璃一样。在此之前,研究人员一直认为这些皮肤细胞无法产生机械力。“因此这一发现无疑令人大吃一惊。”接下来,研究人员还计划弄清楚细胞感知机械力的方式,以及细胞是如何将机械力转化为特定的基因表达,从而生成更多基底膜、或促进细胞分化的。机械力与基因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关键问题,而且不仅仅与皮肤癌有关,在研究这些力学问题时,其实是在思考它们与分子之间的联系。其他科学家也在对这种联系展开研究,基因和力都不是万能的,这两者之间一定存在某种有趣的联系。(叶子)

仅免刑焉

美国“不要”的科学家:无奈来到中国,为中国带来宝贵技术

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古代就有皇帝为了留住一个大臣不惜降低身份去探望他,以表自己的心意,对于那些指挥能力很强,能够带兵打仗的将军,更是礼遇有加,对他们比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还要好。张耒有言:“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而对于早年的中国来说,人才更是对我国的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钱学森回国的故事吧,我国在当时为了一个人才能够顺利回国,是不惜动用外交手段的。即使是在中国发展如此迅速的如今,我国依旧有很多“人才政策”针对国外人才引进的,国内高校毕业生的,都有许多相关的政策。在几年前,我国就曾经引进过一位高学历人才,而这位人才的身份也有些特殊,因为他是美国“不要”的一位科学人才,后面他选择来到了中国继续展开实验,给中国带来了非常宝贵的技术。01重要的研究这位高学历人才的名字叫做戴维·布雷迪,在美国一所理工高校就读,在他博士毕业后,还相继到了伊利诺伊大学和杜克大学任教,他的能力是绝对毋庸置疑的。在2012年的时候,他在网络上发布了一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这篇论文是关于十亿像素相机研究开发的,在以往的科学界从来没有人有过如此大胆的想法,这篇论文让戴维名声大噪,多家媒体纷纷采访他,也有很多的实验室研究所想要和戴维有进一步的沟通,探讨这项目的运行。十亿级像素的相机,顾名思义,就是这台相机的清晰度有十亿级。像我们平时用的手机,相机像素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指标,像一些女生在买手机的时候就会特别注重这参数,现在的手机基本上都有个5、6千万的像素,已经能够将很远的东西拍摄的非常清晰。十亿级像素的相机,可想他的拍照功能是多么的强大。这种高像素的相机在各方面的应用都是非常广泛的,像在军事上可以安装在各种仪器上用来拍摄前方的情况;航海中也可以非常清晰的拍摄出较远的距离;在一些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拍摄上,使用这种高像素的相机,会更加的方便。戴维这个项目的提出当时在科学界也是非常被看好的,只是之前没有人尝试过建造这么高像素的相机,想要成功研发出来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科研的所需要的资金是巨大的,戴维为了保证自己的项目能够顺利地进行,他必须要找到一个有力的组织能够支持他进行这款相机的研发。02美国突然撤资因为这款相机的应用非常的泛,对整个国家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戴维想到的第一个组织就是美国政府,在美国政府的帮助下,他有联系到了美国的国防部。美国国防部看到了戴维的这个项目提案,很快就答应了。就这样,戴维在美国国防部的资助之下开始了相机的研发。我们都知道一个新设备的研发往往是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可能要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到最后还不一定能够成功的研发出来,戴维的这个十亿级相机的研发自然也是同一个道理。戴维是长期做科学研究的,自然是有足够的耐心去慢慢的研究,而且科学研究本来就是一个急不得的事情,有时候越心急就是越出不来效果。但是美国的国防部就没有这么好的耐心去等待了,美国国防部本来就是有说一套做一套的特点,看着戴维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依旧没有做出什么成果出来,就有点不耐烦了。后来美国的国防部更是直言,这个项目已经没有任何的价值,先不说最后这个十亿级像素的相机能不能做出来,就算最后是能够做出来,但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并不划算。一开始的美国国防部只是减少对这个项目的资金投入,让戴维的项目难以继续进行,但戴维依旧坚持下来了。最后美国国防部方更是直接撤掉了资金支持,给了戴维沉重的打击,项目不得已停下了脚步。这时的项目已经开展了有一段时间,很多工作都已经做得七七八八了,这时候的停止让戴维不知所措,但他心中还是想要将这个项目做下去,他不忍心自己的项目就这样半途而废了。而且在戴维的心中,十亿级像素的相机对各个领域都会起到重大的作用,作为一个科学家,这是他的理想,不能够轻易地放弃。03寻求中国帮助戴维本人并不是一个追求名利的人,在他的心中,做出有用的科研成果比什么都要重要,因此在失去了美国国防部的资金支持时,依旧不放弃,四处寻找帮助,希望有国家或者组织能够为他提供帮助,让他把这个项目做下去。戴维求助过很多个国家,但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给他支持,毕竟一个被美国国防部所否定的项目,在众人眼中自然是没有什么前途的。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中国,但没有想到中国居然很快就接受了戴维这个项目,愿望为他提供资金支持。而中国愿意给他提供帮助的原因非常的简单,因为看完戴维的项目展示之后,中国也和戴维持有相同的看法---十亿级像素相机一旦被研发出来了,那么对于国家的发展是绝对有很大帮助的。中国的态度也让戴维看到了诚意,当时的中国在科研实力上也许并没有美国或者欧洲那些发达国家那么强劲,但中国是最有眼光和前瞻性的,他们愿意不计成本的去等一个新项目的落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戴维的所研发的十亿级像素相机终于研发成功了,中国也成功的拿到了这一项技术,应用在我国各个领域中,可以说中国和戴维的这次合作是达到了双赢。一方面,戴维通过了中国的资金支持成功的研发出了十亿级像素的相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完成了自己的梦想,看着自己的项目落成,对于一个真正热爱科学的人来说,应该是最开心的了吧。另一方面,中国也得到了戴维所提供的这项技术,对于我国其他方面的研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美国之后知道了这个消息也是非常的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继续资助戴维的项目,这样这项技术就能掌握在自己国家的手里,现在可能还需要在中国购买这项设备。但后悔也并不能改变什么,戴维这个项目已成定局。04总结俗话说:有容乃大,中国正是因为有容人之量,善于接受人才才会有现在的经济成就。如果一开始中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因为是美国国防部所否定了的项目就不再支持,那么也没有后面的事情了。所以,我应该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尤其是在科学研究上,更是要有一定的前瞻性,这样才能做出卓越的成就。当然,不管是企业还是国家,都应该牢牢地把握住人才,就像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就是在人才方面非常的重视,才能打破美国技术的封锁,成为手机行业的巨头之一。看人、识人、用人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企业要重视,国家更要重视。

汝鄙人也

直博复旦+SCI一作!让她唤醒你的科研DNA

她是海洋科学学院第一个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的本科生获得2020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奖2020复旦大学夏令营优秀营员直博复旦大学她就是2017级海洋科学专业的陈蕾文字:王柳阳 郑晶图片由本人提供编辑:张萌责编:李思源审核:方向步步为营:科研小白→年级第一→SCI一作刚入学时,和所有萌新一样陈蕾对于科研、论文感到懵懵懂懂“好好学习,学到知识”是陈蕾大一时努力的目标大一大二学年成绩始终保持在专业年级第一的位置是陈蕾交出的完美答卷认真的态度,优异的成绩让陈蕾获得了参加科学研究的入场券在班主任董济海老师的鼓励下陈蕾一头扎进科研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加入董昌明教授的课题组后刚刚接触科研的陈蕾感到所掌握的知识基础还远远不够科研项目做起来十分吃力做出的成果也显得缺少说服力“不会的话,就去请教别人,我相信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她抓住老师开组会之后的空余时间向老师请教有关编程和模型上的问题陈蕾就像一块海绵,不断吸取着知识没有哪个科研项目是顺风顺水的困恼、厌弃、烦躁、怀疑都是陈蕾在科研中常有的情绪“并没有抱着特别功利的心态去做只是觉得一件事情开始了就应该认真地做到完满。”从热暑到寒冬,实验室外花开花落朴实的信念支持着陈蕾走完了一段段颠簸的路程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篇SCI论文在国际期刊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上成功发表她的论文基于高分辨率水色遥感数据对我国东海,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的叶绿素带进行了系统识别与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叶绿素带在距离近海100km处有海岸线方向相对密集并在28.5°N附近出现叶绿素带数目的最大值论文的发表让陈蕾对科研越来越有信心然而突然的成就感让她的心态失去了平衡着眼于发表文章的数量迫切地想要做出更多的成果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忙碌却无所得之后陈蕾醒悟到做科学研究就像是侍弄花草越是想要自己的花争奇夺艳花朵越是容易枯败褪色而放平心态细心呵护花朵才会愈加娇嫩艳丽现在的陈蕾,对于科研有了更加平和的心态“科研的目的,就是弄明白这一个课题罢了”死磕数模:解题过程就像打游戏坚持是陈蕾身上最耀眼的闪光点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在高考完的暑假其他同学在愉快地度过最轻松的假期时陈蕾已经开始自学建模所需的软件matlab啃起了高数课本大学四年中,陈蕾是图书馆的常驻用户“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去图书馆看书学习”小小的计划本中写满了每一天的计划当然,她也有想要玩和完不成计划的时候每当这时,陈蕾都会在计划本上写上一句鞭策自己的话时刻提醒自己计划本更像是陈蕾四年大学时间的缩影是无数个图书馆闭馆的铃声和无数次实验室亮到天明的灯光在获得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提名奖前陈蕾已经参与了两次数学建模比赛为了充分积累经验为美赛做好准备熬夜、0假期、重复无休止的赛题在他人看来艰苦繁重的过程陈蕾却觉得是特别潇洒、特别带劲的一段经历“平凡的自己在解题的过程中仿佛变成了少年热血漫画的主角和好友组队击败反派魔龙”陈蕾笑着说“有一种打游戏的快感”在2020年复旦大学的夏令营中身旁都是来自C9顶尖大学的学子陈蕾内心不免有些忐忑但优异的学业带给了她专业的自信流畅的答辩更是平添了她现场的魅力最终获得夏令营优秀营员的称号快乐至上:不懂天文的主持人不是好学霸“其实,我并不是一直学习而不会懈怠的人”所以,学习之余总需要不同的色彩来填充像每一个大学生一样陈蕾对于大学生活的规划不仅是图书馆的埋头苦读还有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对于海洋科学专业的陈蕾来说天空就像是海洋的倒影怀着对于天空的向往她加入天文爱好者协会在山顶,她和社友们一起看双子座流星雨一颗颗划过点亮黑绒布般的天空“辽阔的天空就像是海洋一般是神话中披纱的仙女神秘又让人充满幻想”在大艺团,陈蕾还实现了主持的梦想“我希望声音能把我的想法传递给观众”怀抱着这样的信念陈蕾成为大艺团主持部的一员自信从容、落落大方一个优秀的主持人是一场晚会最美的驻点同时,丰富的主持经验也使得陈蕾逐渐擅长表达观点、沟通交流学霸身份之外的陈蕾也是个小女生喜欢记录生活的美好瞬间一张张照片,让她忘却偶尔的小烦恼沉浸在一方美景中快乐是陈蕾的人生宗旨它可以是科研结果发表的成就感是在解题过程中和队友交流想法的收获也可以是舞台上的自信呈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不要仅仅专注在分数和成果前进的列车中更美好的是窗外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