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第六篇——科学方法论话梅糖

第六篇——科学方法论

勇敢怀疑,顽强求证勇敢怀疑,先从自己做起。追求科学,正确的心态是第一位的。很多人听不得分析问题,特别是会证明自己错的分析!他们表面争强好胜,喋喋不休,其实思维简单,性格懦弱,行为幼稚。不过可以通过正确的练习来“脱敏”!可以先从反躬自省自己分析问题的方式开始。大部分人分析问题的主要方式,一般来源于父母,亲戚朋友这类身边的人,影响最大的是电影电视,我们从中学习穿着打扮,待人接物,恋爱结婚,工作生活等等一系列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方式,导演取代了以往由作家担任的这个社会引领者的角色,也体现着整个社会最主流,也是最基础的思维水平(如果比这个还低,就连思维水平都算不上了)!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导演的作用在弱化,。。。顺着这个思路大家自己总结!对于自己的想法源于何处有所了解,有所警觉,可以审视思想来源是否验证过,避免自己钻牛角尖或者误入歧途!目前来讲,大家能够警惕就足够。这里面其实也有经济学的分析工具,高手用起来可以达到出神入化的程度!以后我们会做示范!顽强求证,就是前文所说科学原则的具体表现。一方面我们怀着必胜的决心努力探索,另一方面,也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觉悟!因为也会有难以克服的条件制约。例如:要证实某些问题还需要客观条件支持。爱因斯坦很早就提出黑洞假设,但是受制于技术条件直到最近才真正证实黑洞的存在。(他已经过世很多年)这其实也是一种信仰吧!勇敢顽强,对于人生也是如此。我们怀着必胜的决心探索、改造自己的人生。一帆风顺当然不错,但是绝不害怕艰难险阻。上文所说7、80岁的年轻人并非夸张,而是我亲眼所见。尽管不同意他们的某些说法,也会现场提出质疑’砸场子’!(人太多,慌得一屁)!但是对他们的学习和探索精神仍旧表示钦佩。当然我们要为此做足准备!这个准备,首先从武装自己的头脑开始!武装头脑,是指要掌握“方法”。方法,是要达成某个目标所要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步骤、措施和技术。从治理国家,建宇宙飞船、到做一顿菜都会涉及到要采取什么方法来完成。对某类方法进行一般化的总结形成理论。就是方法论!科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是各种科学分析方法的总原则,是严密科学分析的总前提,可以保证我们最后的分析结论不会跑偏!而经济学里有很多具体的分析方法,每次使用,我们都要回溯一下是否符合科学方法论的要求,直到烂熟于心成为思维习惯!这个层级关系和应用方式一定要注意!科学方法论会涉及到一点点科学哲学的范畴。因为我们不是搞理论研究所以做一个大概了解即可。主要目的是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明白科学的分析方法是怎么构建起来的。看不明白也可以跳过,不影响后期学习。就像你开车,只需要掌握驾驶方法,不需要了解人体力学等等知识一样!现在人类社会的科学一般是指实证科学,我们不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东东。但是有很多重要的科学领域恰恰是构建在“看不见,摸不着”之上,例如理论物理、、、以及将会学到的经济学。实证科学可以让我们避免滑入神学。理论科学可以让我们视野更加广阔深远。但是我们怎么来调和这种貌似矛盾对立的情况?其实很简单,具体方法有点像中西医结合,摘取各自有效的部分进行组合,怎么摘取,怎么组合其实很深的学问,不过我们只需要照抄大师的方法即可。这里有个简单原则,虚拟之物虽然不能直接观察,但是也需要间接观察到。例如引力,是物理学的基本假设。我们认为它存在,并不是因为我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引力,而是通过物体向下坠落来观察的。这个假设在没有找到反例之前。我们认为它就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之上构建很多具体的应用。这类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基本假设,我们也是经过可复现,可证伪的验证流程,最后才用这个高度抽象的理论来指导具体的、可观察的科学活动。在经济学领域,我们的基本假设是【自私假设】。从具体事例来说李老师推荐的《学医七年》也有相关描述。现在的医生为了达到更好的医疗水平,早就要求融会贯通中西医医学理论,不仅国内有,国外也有(以前我是通过表象做的间接判断,这本书应该可以做更有力的证明)。因为大家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要闲来无事讨论谁是正宗医学。只要围绕解决具体(真实世界)问题,一切知识就会升华成为我所用的“方法”、“手段”!注意,这一点超重要!大概了解到这里就可以了。该话题其实非常、非常艰深,之所以简单处理是因为不这么做,要走到上手解决问题这一步就会绕得太远,困难重重。我就曾经被绕得死去活来!科学方法论前文已经做过很多示范(如第一篇红十字会最典型),我们通过观察、调查某个或某类现象,得出结论。这些结论在没有经过科学验证之前,我们称为假设。这些假设需要进行逻辑或事实方面的验证。如果被反例推翻,这个结论为错。如果一直找不到反例,我们暂时认为对,可以拿来应用。用自然科学的分析过程来辅助理解。我们观察到中药对于某些病有疗效(无论是实际观察还是间接观察),从实际观察中我们可以假设中药确实有这个功效,那就在实验室搞清楚这些中药的成分,分离成分以后针对病灶或者病原体进行实验,如果某类成分有效,并且反复出现一致的效果(事实验证)。可以断定是该成分在起作用。这就是青蒿素产生的过程了。可证伪的逻辑部分在于,我们找到的这类成分不一定对,但暂时观察不出错误。我们可以暂时认为该成分有效,并用于指导痢疾药物的生产和使用!以上就是科学方法论的全部内容。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你的判断就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做基础,也有助于让你养成坚决果断的行为习惯!科学方法论的原则很清晰明了,不过困难之处在于怎么对现象做科学分析、验证。前面说过经济学中有很多分析工具来辅助我们完成。科学验证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会首先采用逻辑验证。简单讲就是用“脑子想”。逻辑验证不仅能够解决事实掌握不足的问题,而且由于成本低也可以是最先采用的验证方式。当然,如果事实清晰,也可以一开始就采用事实来进行验证。什么是逻辑验证?最广为人知的逻辑验证方法可能是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对此没有概念的,可以自己去做一个了解。前文也说过,经济学的逻辑验证方法并不复杂,所以基本用不到数学来辅助推演。但是推理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错误会经常犯,就算是高手如果不注意也难幸免。我们接下来会对这些典型错误进行逐一说明!一、宿命论:常见于鸡汤类文字,经常会碰到!是我们首先需要警惕的。变化方式很多,但它的本质很简单:你无法了解任何事情。当然它会通过各种方式来显得高大上,有道理!例子:你所认为的,只是你所认为的。——好莱坞某电影大片对白“你的知识有限,问题无限。但是有些人就妄图用有限的知识来分析无限的问题,还总以为自己是对的。你要敬畏,要谦虚,否则你不理智,你不清醒等等”————这就是把哲学书当鸡汤书来读,脑子不好使的那种思维方式!以前会认真的问他,既然如此,你又怎么知道你这句话是对的???而现在,我直接绕远一点,避免碰到!我们前面科学原则也说过,宿命论者缺乏基本科学常识。他们可能满嘴讨论的是科学,哲学,其实已经滑到神学去了!经院哲学院扯这类问题,扯了1千多年都扯不清。我可没有那么多时间来耗!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观点。这类说法,对于找不出确切答案的情况时就会出现。这其实就是维持原状。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其他方面可能存在,在科学界是不存在的!例如:日心说,地心说真相只有一个。科学范畴里怎么可能出现,日心说也对,地心说也对的情况?从逻辑上首先就不过关!遇到我们暂时无法解决或解释的问题,该怎么办?科学方论里已经有答案。想通以后,科学方法论在理解上你就可以算是基本过关。二、用事实解释事实用事实解释事实!一方面,不容易抓到事物的本质。本质这个词后面的意思是规律,是关键局限。另一方面,事实解释事实容易造成逻辑陷阱。更深的解释是张教授的解释,无法形成理论,对于构建知识,了解世界毫无用处。敏锐的同学可能注意到,翻开经济学的教材,有很多数学推导的例子,甚至还要画图形来解释。这些都是事实,为什么说经济学用不到数学呢?看过《自然科学的哲学》这本书的同学应该会看到,在分析医院案例的后面,重点介绍了一种逻辑推理错误叫做“肯定后件的谬误”,这也是典型的“用事实解释事实”!用现在的疫情来举个例子。最开始是怀疑(假设)蝙蝠,因为这货是个病毒携带大王。逻辑推理的思路是:武汉海鲜市场最早发现新冠,海鲜市场里有蝙蝠售卖,它是病毒携带大王(貌似还带有新冠近亲),所以推断新冠病源来自蝙蝠。然而,昨天在北京新发地发现新冠病毒,来源于一块切三文鱼的案板!能够直接推论新冠是来源于三文鱼吗?回到上面“经济学用数学”的例子,经济学教科书里有用到数学,不能推出数学是学好经济学的必要条件。例如体育中也用到数学,生理学包括心理学等等学科。但是这些知识并不是成为优秀运动员的必备条件,这些学科成绩差也能成为伟大的运动员。同理,数学是不是经济学的必备条件,后期经济学部分如有必要,我们会拆解其中的典型数学案例进行说明!“用事实解释事实”的错误,实在是太多,可以说满大街都是,却被大家熟视无睹!随便举个例子:如前段时间社会上非常有名的《异类》“1万小时定理”,文章一开始说的上半年出生的人更有机会成为专业人士。这种明显荒谬的事情我就不说了,也可以看出是典型的“用事实解释事实”。按这个逻辑,我也可以发明自己的理论——爱穿西服的人更有机会成为专业人士、、、还有,我摆地摊能不能赚钱,我做直播能不能赚钱,我产业升级能不能超过美国。我xxx能不能xxx。上至庙堂之高,下处江湖之远,只要稍微留心一下,满坑满谷都是这类思维谬误。不容易抓到本质的意思是,有可能碰运气撞对关键局限。最直接的害处是考虑问题难以深入,浅尝即止!那要怎么分析才对?经济学阶段会详细讲!1万小时这个部分,迷惑性就要大得多。因为从传统观念上来说,刻苦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很多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也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从现象上看,专业人士也是常年保持刻苦练习才能让他们的水平处于高位。网上也有不少批驳1万小时的文章,有些说到点子上,方法不对,光靠刻苦努力是没有效果的。中国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叫“南辕北辙”,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了。要避免用事实解释事实,需要用到很多办法例如边际分析,均衡等等来筛选出关键局限。有可能是单一方法就行,有可能需要各类方法组合使用。这些都是经济学分析工具的具体应用,以后还会示范、详解!三、定义不清(模糊和不清是同意反复的词汇,所以用定义不清好像更明确,清晰一些)然而,1万小时这个理论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定义不清】,像爱因斯坦一样的高度是专业人士,还是只要熟练掌握某项技能就是专业人士。搅来搅去的最后结果是你搞不清楚他说的是对,还是错。模糊的提出问题,只会得到模糊的答案。这类问题同样满坑满谷到处都是。很多人考虑不清楚问题,争论某类问题很长时间没有结果,往往都是这个原因导致的。随手举个例子:俞敏洪的演讲:”要努力奋斗,能不能成功是概率问题。“(这说明他也意识到努力奋斗,并不是成功的关键局限)有没有发现,它不仅是宿命论而且犯了用事实解释事实的错误,除此之外,成功的定义到底什么,也是个模糊的概念。看看科学家是怎么解决这类模糊问题的。再次感谢自己能够耐着性子把科学史啃完,以史为鉴实在是太好用的分析角度。科学的启蒙阶段是从【分类】开始,有个博物学就是专门做此事的,我怀疑这是人类面对未知(对某些现象没有明确定义)时自发形成的研究方法,因为一方面分类分析的方式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后续至四大文明古国的重点学科,农学,医学、数学、、、无一例外都是对事物进行分类开始的研究总结。另一方面,据我观察,目前很多新兴行业在初始混乱的情况下,要进行学习研究往往都是先从分门别类开始,这绝对是自发的。因为行业之间的区别之大,研究人员的构成之杂都有云泥之别,不可能有人能够事前组织。我学过太多杂七杂八的东东,这方面应该有发言权。分类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对事物定义清晰。最直接的作用是缩小研究范围,降低研究难度。奥卡姆剃刀之’奥卡姆双刀’!如果事物本身就有清晰的定义。可以直接引用别人的定义(记得百度一下)!如果某条定义有多个解释时,我们可以用奥卡姆剃刀来解决。“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意思用在理论部分是“理论以简单为上”,相同意思下,选择最容易理解的那条。相同难度下,选择解释力最广泛的那条。(自己去找相关资料,我就不举例了!)选择好了以后,理解不了怎么办?这就要用到第二刀——“验证以事实为上”,把复杂的理论拉到真实世界里,用小例子辅助理解。第二刀虽然是我自己加上去的,但是来头不小,除了李老师一直强调要举例说明,也受到费曼教授用冰水和橡皮筋解释航天飞机事故的启发以及实证科学的终极要求。奥卡姆双刀我用了很长时间,攻无不克,百战百胜!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专门了解一下奥卡姆剃刀,看看理论可以强大到什么程度。貌似简单的一句话,怎样对人类社会起到巨大影响。而我们研习经济学,这些强大工具要熟练掌握。一旦分析问题,背后都是它们在做支撑,你不厉害都不行!理论的尺度——套套逻辑和特殊理论这个问题放在此处,一直感觉太深了。因为很多人如果初次接触科学方法论,肯定连怎么系统的分析问题都不会,难以体会套套逻辑的精妙之处!我自己也是搞了很长时间才有一点点感觉,慢慢能够用起来!套套逻辑,有些没学会的同学一直以为它代表言之无物,同意反复是个贬义词。其实它更大的作用“把握大方向”,四足动物有四条腿,自私的人是自私的(极大化)。换言之,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对他有好处,这其实是理论的起点!不仅绝对正确,而且有着超广泛的解释力,一句话就概括完整个经济学的内容。而特殊理论是只能解释某个现象的理论,情况稍微变化就不能对其作出解释。这种例子很多,例如华为十大管理法则,摩根投资十大准则、、作者找不到关键局限,只是把研究对象的优势(成功经验)进行罗列,这是理论的终点——就是没有理论。一方面,要运用起来成本很高。找不到关键局限的情况下,要借鉴别人的成功,唯一办法就是全盘照搬。历史上大的事件来讲,日本在开放国门以后,全盘西化获得成功。但是苏联也要“西化”却遭遇灭顶之灾。记得以前有一个“家乡鸡”,贴着肯德基开店。人家在哪里开,它就开在对面,除了供应的食材略不一样,尽量模仿肯德基的成功经验。一开始受到媒体、资本的热捧。结果没几年就消失了。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很简单,前面也说了特殊理论只是罗列对方的经验,然而要实际运用还需要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如果找不到关键局限,灵活运用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的准确含义了。没有解释力的特殊理论是没有价值的,因为运用的风险太高!我们分析问题,找出很多局限条件在影响现象变化,用经济分析工具剥离出去的局限条件越多,就越向套套逻辑靠拢,解释力就越正确、越广泛、。至于要分离出多少才行,其实没有定论。要看具体情况!我个人经验,很多问题的关键局限往往只有一条,也就是说最好剥离到只剩一条为止。无论再大的问题,中美,中俄,中印关系还是超市买一送一这类细微生活现象都是如此。当然,如果一条不行,就要再加一条(我暂时只碰到过一次多条关键局限,而且还没想清楚是不是真的需要多条关键局限才能解释)!这段其实不好理解,不过,用起来并不复杂,经济学部分会进行详细演示,看我们怎么灵犀一指,一招点出关键局限。科学方法论不是知识,是思维方式。需要借助各种分析工具才能达成研究目的。建议抄在纸上,贴在办公桌上,分析问题时经常对照一下,直到养成思维习惯为止。办法虽然笨,但是效果很好!下一篇会进入经济学领域,从【个人赚钱】开始讲起,融入经济学知识的同时,无论是理论还是实例都是基于科学方法论的基础之上。所以请各位时刻要问自己:1、对方的结论是什么?2、怎么验证?3、验证方法里有没有这篇文章提到的各种谬误?(非真实,除了本文里的解释外还有一部分内容。前文已经讲过,就是碰到对方的论据,先上网查查是不是真有此事还是他臆想的,这就是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了)4、验证出来的关键局限,我是不是真的理解,需不需要用【奥卡姆双刀】来处理?5、关键局限处在哪个理论尺度,有没有找到真正的关键局限?反复强调,我们要掌握的分析工具包括科学方论不是知识,你纸面能理解明白,并没有什么用。而是思维方式,要运用到解决真实问题才算掌握。现在还有同学一上来就伸手要答案,你学了这么长时间,到底是在搞什么名堂?气抖冷~~

德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大梳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1-社会科学的研究步骤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理论的指导。其中,在检验研究假设结束之后,需要与现有的文献对话,再次发现新问题,开始新一轮的研究过程。在这个环节之中,资料分析作为重要一环,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极为重要。-2-资料分析的方式分类教育研究包含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及分类。一般情况下,按照认识论基础,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和混合研究。也有部分学者按照研究目的、手段等对研究方法进行分类。比如别敦荣和彭阳红将研究方法分为:理论思辨、经验总结、历史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数学分析、质的研究和个案研究;在国内,根据刘良华对研究方法的分类大体上有三个基本类型:实证研究(量化的、质化的)、思辨研究(又称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常以教育对策、教育反思、教育改革形式显现)。实证研究是基于“事实”的方式进行论证并有规范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报告。陈向明指出,“研究方法”一般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原则、研究逻辑和思路等;第二,研究方法或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程序与操作方式;第三,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即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具体工具、手段和技巧等。文中所采取的分类是按照陈向明定义中的第三个层面为标准进行的分类。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大多数时候是以一种研究方法为主,其他为辅,交叉使用的。以下内容是介绍每一种具体的方式。那么资料搜集上来了?该如何分析呢?-3-具体的资料分析方式| 思辨分析1. 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亦称纵向研究法,是比较研究法的一种形式。在政治学领域中,它着重对以往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的研究。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政治制度的现状及其演变趋向。但不是断章取义地分析政治制度的现状,而是系统地研究它们以往的发展及其变迁的原因。历史研究法主要是研究政治制度的发展历史,从各种事件的关系中找到因果线索,演绎出造成制度现状的原因,推测该制度未来的变化。2. 比较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按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按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按比较的范围,可分为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3. 文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文献法的提出课题或假设是指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或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研究设计首先要建立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指使用可操作的定义方式,将课题或假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重复的文献研究活动,它能解决专门的问题和具有一定的意义。| 话语分析话语分析作为一种专门的学科研究对象的出现,特别是在法语领域的出现,一般来说,是语言学发展过程中,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这个新领域与语言学保持着复杂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又是经济被重新定义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活动,正如它的内涵一样,它存在的前提是:特殊对象的生成、观念系统的状态、新颖恰当的研究对象的方法论的框架系统的状态。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简称CDA是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批判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话语历史背景分析。例如:如果有一部有关第三世界的纪录片始终把第三世界的穷人当做及物动词性的宾语,那就必然给读者、听者留下这样的印象:穷人是被动的牺牲品,而不是斗争的参与者。例如:对何人使用何种称谓,体现着作者(讲话者)的态度。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主观情态反应话语生成者与陈述者的亲近性,而客观情态则模糊了个体和团体的观点。| 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法的信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进行评判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它是保证内容分析结果可靠性、客观性的重要指标。ROST content mining是一款免费的大型内容分析研究性工具平台,主要功能包括:辅助各学科进行研究,协助完成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面的研究,凡是需要分析论文、微博、博客、论坛、网页、书籍、聊天记录、电子邮件、本地文本类格式文件、数据库中各类文本字段的学科,都可以使用本软件,分析方法目前支持:分词、字频统计、词频统计、聚类、分类、情感分析(含简单和复杂)、共现分析、同被引分析,依存分析、语义网络、社会网络、共现矩阵等分析方法。| 质性研究一种在社会科学及教育学领域常使用的研究方法,通常是相对量化研究而言。质性研究实际上并不是一种方法,而是许多不同研究方法的统称,由于他们都不属于量化研究,被归成同一类探讨。其中包含但不限于民族志研究,人类学研究,论述分析,访谈研究等。1. 民族志研究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民族志内容主要为相关人的访问内容、档案记录的检视、与衡量与访问内容的可信度,从此内容,可找出特定团体与组织之间的关联,并为关心大众以及专业的同行撰写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而民族志学家则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研究的焦点放在人类思想和行为中较可预测的型态上。为了真实纪录,1930年代后,民族志的产生通常需要相当冗长时间的实际体验。2. 口述史研究口述史亦称口碑史学。口述史在国际上是一门专门学科,即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或由此形成的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学科分支。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艾伦内文斯(Allan Nevins)教授在该校创立了口述史研究中心,第一次使用了“口述史”这个概念。标志着现代口述史学术领域的成立口述历史是通过有准备、以音像设备为工具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尚未得到过的原始资料。3. 行动研究行动研究是一种适合于广大教育实际工作者的研究方法。它既是一种方法技术,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研究类型。行动研究是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与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应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改变社会行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它是一种行动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于资料收集、合作探讨、自我反省、多方总结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主题明确、思路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4. 扎根理论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法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的AnselmStrauss和BarneyGlaser两位学者共同发展出来的一种研究方法。是运用系统化的程序,针对某一现象来发展并归纳式地引导出扎根的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5. 个案研究个案研究(case study)也称个案调查。对某一特定个体、单位、现象或主题的研究。这类研究广泛收集有关资料,详细了解、整理和分析研究对象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内在与外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形成对有关问题深入全面的认识和结论。个案研究的单位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事件或者某一类问题,由此而产生人员研究个案,各生活单位或社会团体个案、传播媒介个案,以及各种社会问题个案等。6. 文本分析从文本的表层深入到文本的深层,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把握的深层意义。新批评细读法“新批评”细读法不是一种自我感兴趣的印象式批评,而是一种“细致的诠释”,是对作品作详尽分析和解释的批评方式。其操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了解词义,然后是理解语境,再次是把握修辞特点。叙述学分析法叙述是人类社会性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叙述学”分析法,主要是故事分析(包括故事序列分析,故事类型分析等等),与叙述视角分析(包括叙述者的人称、位置、可信度;叙述者的声音、叙述的速度等)。| 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用于描述和测量行动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这些关系流动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如信息、资源等。根据分析的着眼点不同,社会网络分析可以分为两种基本视角:关系取向和位置取向。关系取向关注行动者之间的社会性粘着关系,通过社会联结本身——如密度、强度、对称性、规模等——来说明特定的行为和过程。位置取向则关注存在于行动者之间的、且在结构上相处于相等地位的社会关系的模式化(patterning),它讨论的是两个或以上的行动者和第三方之间的关系所折射出来的社会结构,强调用“结构等效”来理解人类行为。| 引文分析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引文分析的主要内容:引文年代分析、引文量分析、集中和离散规律分析、引文类型分析、引文语种分析、引文国别分析。引文分析的主要作用是:测量学科的影响和重要性、研究学科结构、研究学科信息发布、确定核心期刊、研究文献老化规律等。| 统计学分析1. 统计描述它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2.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Variance,简称ANOVA),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是R.A.Fisher发明的,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研究所得的数据呈现波动状。造成波动的原因可分成两类,一是不可控的随机因素,另一是研究中施加的对结果形成影响的可控因素。方差分析是从观测变量的方差入手,研究诸多控制变量中哪些变量是对观测变量有显著影响的变量。3. 二元相关因果关系分析方法之一种。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是在一元回归基础上的延伸,式中y是因变量;x1、x2是自变量;a、b1、b2是回归系数。二元线性回归法适用于分析有两个主要自变量的预测,一般运用计算机进行计算。4. 元分析元分析(meta-analysis)统计方法是对众多现有实证文献的再次统计,通过对相关文献中的统计指标利用相应的统计公式,进行再一次的统计分析,从而可以根据获得的统计显著性等来分析两个变量间真实的相关关系。元分析程序输入参数包括:各个观察到的相关系数(已有研究文献中变量间的相关统计分析,从而可以根据获得的统计显著性等来分析两个变量间真实的相关关系。5. 多元回归“多元回归”在工具书中的解释:1、研究一个依变量、依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回归。2、亦称为多元线性回归,是反映一种现象或事物的数量依多种现象或事物的数量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动的规律。3、建立多个变量之间线性或非线性数学模型数量关系式的统计方法。在肥料试验中广泛应用。6. 多元变量分析多元分析,是指同时考虑多个反应变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均值向量的假设检验、多元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典范相关分析等。7.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指研究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统计技术。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他发现学生的各科成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一科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其他各科成绩也比较好,从而推想是否存在某些潜在的共性因子,或称某些一般智力条件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8. 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将多个变量通过线性变换以选出较少个数重要变量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又称主分量分析。实际课题中,为了全面分析问题,往往提出很多与此有关的变量(或因素),因为每个变量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这个课题的某些信息。主成分分析首先是由K.皮尔森对非随机变量引入的,尔后H.霍特林将此方法推广到随机向量的情形。信息的大小通常用离差平方和或方差来衡量。主成分分析作为基础的数学分析方法,其实际应用十分广泛,比如人口统计学、数量地理学、分子动力学模拟、数学建模、数理分析等学科中均有应用,是一种常用的多变量分析方法。9.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类的分析过程。它是一种重要的人类行为。聚类分析的目标就是在相似的基础上收集数据来分类。聚类源于很多领域,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生物学和经济学。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很多聚类技术都得到了发展,这些技术方法被用作描述数据,衡量不同数据源间的相似性,以及把数据源分类到不同的簇中。10. 非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ric tests)是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参数检验共同构成统计推断的基本内容。参数检验是在总体分布形式已知的情况下,对总体分布的参数如均值、方差等进行推断的方法。但是,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无法对总体分布形态作简单假定,此时参数检验的方法就不再适用了。非参数检验正是一类基于这种考虑,在总体方差未知或知道甚少的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由于非参数检验方法在推断过程中不涉及有关总体分布的参数,因而得名为“非参数”检验。11. 结构方程模型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 SEM)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该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熟,可惜国内了解的人并不多。在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市场、管理等研究领域,有时需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者会碰到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即潜变量),这些都是传统的统计方法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结构方程模型迅速发展,弥补了传统统计方法的不足,成为多元数据分析的重要工具。

电梯上

你知道吗,达芬奇,不只是画家,还提出了科学方法论

达芬奇,蒙娜丽莎名画的作者。好多人都知道,他是名画家,你可知道,他不仅是大画家,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此外,他还结合自己的科学实践,提出了系统的科学方法论。他的科学方法论内容丰富,在今天还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其主要内容有:观察与实验的方法。达芬奇把观察与实验看成是认识自然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他特别强调感知能力和经验观察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他说:“我们的一切知识,全都来自我们的感觉能力”。经验是一切可靠知识的母亲。他还说,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并以一种清晰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谬误的,因为实验是确实性之母。理性方法。达芬奇特别看到理性方法在认识、科学实验和科学发现中的意义。他说:“经验这一沟通大自然与人类的译员告诉我们:大自然在受制于必然性的凡人身上所做出的的一切,都只能以理性这一舵手教它做的那种方式起作用。”在科学研究中,他主张经验方法同理性方法的结合。要从经验开始,用理性引导,寻找经验事实的原因,排除偶然性,揭示因果联系,形成规则,从而知道科学研究。他还主张分析与综合的结合,即是说首先对整个事物进行分析,以便对结合起来的组成那个事物整体的那部分全都有充分的认识,从众找到最基本的东西,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然后再根据建立起来的精确的基本原理,做到从整体上确定认识一个事物,也就是从分析到综合。数学方法。达芬奇作为实验科学家、工程师和数学家,特别重视对数量关系、数学原则的掌握和运用。他说“人力的任何探讨,如果不是通过数学的证明进行,就不能说是真正的科学”。反之“凡是数学用不上去,和数学有关的科学也用不上的那些领域,都没有确实的知识。”在他看来,整个世界和事物各方面都体现了一种量的比例和数的原则,发现这种关系和规律,对自然的认识建立在精确的把握之中,才算真正认识了事物,才能真正有助于技术的发明和成功。比如,他在建筑学中提出了载重力与支柱的直径成正比,与横梁长度成反比的原理,都是运用数学方法取得成果。达芬奇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优秀代表,他不仅提出了科学方法论,还把它运用于自身的实践。以其最著名的才艺绘画而言,他也充分运用自己的科学方法论,比如,他在自己的画作中充分运用了透视学的原理。

废丝栋

科学的范例及其方法论

鉴于纯粹的审美判断似乎与任何概念化和规范化的努力没什么关系,它属于愉悦,而不涉及认知,因此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范例及其潜在的力量限定于审美领域。然而,这并不妨碍将它应用至其他领域,尤其是道德与科学领域中。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提出,道德哲学的首要任务是找到反思性道德判断中所隐含的规则与原则。他认为,依靠这些规则与原则,再加之具体情形下所形成的信念,就能够推衍出面对具体的道德情境时,我们倾向于做出的直觉性判断。但是对于规则这样的东西,我们或许不应该如此乐观。塞涅卡在其写给卢西留的信中曾提到,“规则所展现的认识路径很长,而通过范例则很短且效率更高”。尤其是在道德实践中,道德上合适的范例(exemplar)所起的教导作用或许比一系列道德行为规则更为显著。同样,相较于原则或概念,人们在道德教育中更愿意使用具体例证,如神话、寓言、童话、传记乃至生活中的片段等,它们更易于取得成功的道德教化,其中原因正在于道德知识存储于各种例证与故事之中。当我们在科学教育、实践及科学哲学领域中讨论范例时,其情形与道德领域有诸多相似,区别在于范例所指代的具体对象有所不同。如果说道德范例指道德上典型的人、生活、语言及行为的话,科学范例既可能是库恩所称的科学理论,也可能是在概念表征中与概念相对或处于某个概念之下的具体对象,如我家客厅里的沙发便是“沙发”的范例。在库恩看来,科学实践在常规科学与科学革命这两个阶段之间交替出现。常规科学时期会有一系列“难题”,而科学家在探究的过程中使得这些难题得以解决,继而这些难题的解决方案越来越为人所知,成为这个领域中的范例。库恩正是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第二版后记中引入范例这一概念。他指出,由于“范式”(paradigm)一词假定其自身有一定时限,因此用“范例”来替代之。进一步说,学生在开始接受科学教育,理解具体的“难题—解决”方案时,都会从学习完全相同的难题范例开始,如倾斜的飞机、开普勒轨道及游标卡尺、量热计、惠斯通电桥等仪器。而那些学习某一科学学科的人也希望知道这一学科中有哪些具体范例。尽管我们并不能说范例集合是完全固定的,但无论是生物学还是物理学或其他科学,一般都已对本学科的范例构成形成某些共识,学习者自然也清楚那些已经被拒斥或已被否证的观点。当然,库恩有如此转变,可能与他对科学理论的理解有关。从根本上说,库恩对科学理论的解释是经验性的,它是“通过范例以及根据范例进行的其他应用建模的符号概括”。这一点被T. 尼克勒斯做了进一步拓展,他把库恩的范例观与基于案例、模型的推理相关联。在他看来,既然范例在库恩的科学解难中如此重要,那么至少从常规科学看,库恩的科学理论就是基于案例或模型的推理理论。对于科学解难,尼克勒斯比库恩的描述更为细致,它至少包括基于规则的、基于案例的以及基于模型的解难。而后两个则完全可以置于一般意义上的范例主义框架下,它们涉及两个最重要的特征——类同性与相似性。我们不妨再来看另一种意义的科学认识范例。一般认为,在讨论如何获得关于某个对象的认识时,范畴化的过程是通过激活认知主体所拥有概念的某个或某几个范例的心理表征来实现。当然,或许还有其他路径能够实现对概念本身的把握,如直接用一个或多个具体范例乃至范例的类型来表征,如我们可以通过所见到的某一类狗,或者第一次习得“狗”这一词时见到的某些狗来表征“狗”这个概念;“裤子”概念的表征可以通过某条花裤子或者花裤子这一类型来达成。然而,S.斯蒂奇对于以上任何一种路径都比较悲观,认为涉及范例或原型进路都难以为概念表征提供什么解释。其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多数概念都有其独立的范例模型与原型模型,它们会让认知者产生不同的预测,这会使得认知者尝试通过实证途径来研究哪个模型更好,而通常的结论则会表明两个进路都不能完全说明心理表征问题,即使对于诸如水果、鸟等这类最简单的概念也做不到。二是相同的概念表征在不同领域中的操作完全不同,无论是性格外向的人、共产党员、体育爱好者等衍生的社会概念,还是苹果、狗、水果这样基本的自然概念,均有不同的操作方式。尽管如此,斯蒂奇却认同这样的共识,即概念表征是涉及范例、原型的复杂活动。从根本上看,它关系到范畴如何形成的问题。如果结合范例的话,那么范畴化过程通常是首先激活相对于某概念的范例的心理表征,然后评价范例与待范畴化的对象之间的相似性。通过肯定性范例或者范例类型的表征来实现概念的心理表征,这一方法可以延伸到新目标分类情形之中。它诉诸相似性,只是目标被范畴化为它们与肯定性范例间的相似功能罢了。从以上所描述的范例在科学教育、科学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和效果看,它与运用定律或原理有着很大的不同。当然,如果我们只考虑那些高度理想化的现象,而且对其又有准确的演绎性解决方案,那么除了范例允许运用之前方案又不必然要从头解释每个新现象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形式上差异。然而,在现实世界现象的情形中,范例常常包含大量的额外知识,有更正、规范化、近似化的效果。但这些却不能从基本定律中推出来,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范例描述了将定律与现象关联起来的每个步骤。这样看来,在具体情形中范例建基于某些定律之上。通过重新运用来自范例的衍生步骤,我们不仅(重新)运用了定律,还有关于更正、近似化等额外的知识。范例主义融合了定律的生产性(proctivity)与具体解释的特别性(specificity)。尽管特殊主义强调只存在特定现象的具体解释,但范例主义通过重新运用(部分)解释来说明新现象,这就意味着它利用了这些解释。不过对于解释来说,范例主义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哪个在先解释可被视为范例。当然,无论是利用范例进行科学理解,还是在概念表征中引用范例,都蕴含着惯用的解释与论证方式,即有限情形的强论证(a fortiori argument)。具体来说,它们都是针对单个被挑选出的情形,却又进一步主张在该情形中所持的观点或形成的认识同样适用于更为普遍的情形。这样的范例化实践在科学、艺术乃至日常生活,尤其是学习活动中随处可见。不过作为一种方法,我们似乎不得不承认C. 艾尔金所言,范例化的过程是个选择的过程,它常常是通过遮蔽、贬抑或边缘化其他范例而呈现出某个范例的特征,毕竟“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做到它是调色板上唯一值得选择的颜色”。尽管如此,艾尔金没有否定范例理论作为科学理解、科学实践、科学认知的方法论意义,只是说在范例的选择上或许存在认识的偏见。从范例对实现认识目标如特征概括的积极效果看,它的认知贡献或许就在于所选定特征的范例化的具体表现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对那些特征加以准确范例化的东西都在某个恰当语境中作出同样的贡献,恰如一个表现出分子结构的DNA分子,任何表现出同样结构的东西都有能力在我们理解DNA中承担相同的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应用知识论研究”(18BZX100)、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学者课题“涌现论马克思主义研究”(18ZJQN04YB)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7月7日总第1961期 作者:方环非精彩推荐:用地方志记录中国历史文学景观历史时空的可视化呈现中国日记写作的文学价值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不可止也

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论

作者: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佳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实现整体性现代化的国家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40年来,我们始终遵循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论,精准把握改革开放的力度、节奏、重心和策略,不仅使古老中国凤凰涅槃、破茧重生,更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世界第三方国家尽快实现国家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方法论的改革开放对于个人、政党、国家而言,想问题、办事情必须要借助某一具体方法。问题可能只有一个,但是求解的方法或许有许多个。“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主体的站位、立场、知识、目的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对同一个问题的认知判断与方法选择就会千差万别。对诸多具体方法内在共性的提炼与逻辑建构,就是方法论。具体方法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寓于具体方法之中。而具体方法一定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的,不存在超越社会历史条件规定性的具体方法。因此,方法论也一定是社会历史范畴,方法论反映社会历史的现实条件、时代特征、国际关系和社会结果。启动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其本质就是实现当代中国整体现代化转型的诸多具体方法的总和,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探索形成的实践范式,是由当代中国具体实际与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性特征共同决定的。作为方法论的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现代文明的发展逻辑、中国共产党的人民逻辑在当代中国的现实“合题”,具有三重规定性:改革开放是世界历史进程下中国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史与世界史的互动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以及社会交往的普遍扩展,使各民族相互隔绝、相互分离的状态被打破,资本的逐利性、流动性、增殖性使其扩散至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统一的世界市场由此形成,资本主义开辟世界历史。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孤芳自赏,否则只会被时代所抛弃,被历史所淘汰。融入世界历史,参与全球分工,推动全球治理,深化对外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建构现代国家的不二选择。改革开放是被实践证明了的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之所以是“关键一招”,就在于它能够解决中国面临的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最重视“解决问题”的政党。历史与事实充分表明,只有坚定不移对内深化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激发人民群众创造性和社会主体活力;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吸收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发展自己,才是解决中国最现实、最迫切问题的根本之路。改革开放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历史过程,具有自我“扬弃”的方法论特质。中国改革开放已有40年,面对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工作重心和难点,改革开放的战略设计与方法选择也有所不同。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加强顶层设计,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村振兴战略,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从深圳特区到雄安新区,这一系列变化表明,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过程,是改革方法论与方法论改革相统一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国家建构规律认知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的方法体系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建构现代市场、现代社会、现代政府、现代法治、现代国家和现代政党的总体方法论。实现上述目标,还必须以一系列的具体方法和相应的配套政策为支撑,形成在总体方法论指导下的具体方法,这些具体方法的体系化建构就是方法体系。在战略规划方法方面。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开放战略的领导主体、制定主体、实施主体和监督主体。一方面,我们党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具体实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基础上,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安排,即从2020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坐标。另一方面,我们党将改革开放战略规划纳入国家法治体系中,显示出空前决心和顽强意志,压茬推进,接力奋斗,确保改革开放及其政策体系的长期性、连续性、稳定性、发展性,不因领导人个人意志改变而改变,不因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在具体操作方法方面。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以制度化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工具箱”的重要利器。一是试点改革方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试点改革的原初形态。试点改革就是选取一个或多个典型地方和部门单位,进行政策落地试验,跟踪、反馈政策执行情况,有助于积累改革试点经验,降低改革实施成本。二是巡视督查方法。巡视督查是强化政治担当,评估改革绩效的重要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推进中央巡视工作改革,为深化新时代改革开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三是容错方法。改革开放就是过险滩、走独木桥,考验各级干部的智慧、勇气和胆识。容错机制的建立,不仅能够为广大党员干部撑腰打气,为激励全党全社会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提供有力制度保证。四是学习方法。中国共产党重视学习,更善于学习。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最好的学习材料。上到中央政治局,下到基层党支部,都把学习改革开放的历史、理论、经验、方法作为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更好担负起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重任。

反本

如何正确地开启自己的科学研究之路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在刚刚踏上自己的科学研究之路时,一定是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也同时有一点点恐慌和不安,因为你们无法预测未来的科学研究是否会一帆风顺。以下是施一公教授基于自己的切身经历所提出的对学术品味、学术道德、学术道路的一些看法。一、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时间的付出是必须的所有成功的科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实际上,一个人无论从事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和心力。有时,个别优秀科学家在回答学生或媒体的问题时,轻描淡写地说自己的成功凭借的是运气,不是苦干。这种客气的回答避重就轻,只是强调成功过程中的一个偶然因素,常常对年轻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一些幼稚的学生甚至会因此开始投机取巧、不全力进取而是等待所谓的运气。说极端一点:如果真有这样主要凭运气而非时间付出取得成功的科学家,那么他的成功很可能是攫取别人的成果,而自己十有八九不具备真正在领域内领先的学术水平。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在多个神经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几年前,身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蒲先生曾经有一封电子邮件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封邮件是蒲先生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一段翻译过来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我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有6小时的紧张实验操作和两小时以上的与科研直接有关的阅读等。文献和书籍的阅读应该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这封邮件写得语重心长,用心良苦。其中的观点我完全赞同,无论是在普林斯顿还是在清华大学我都把这封邮件的内容转告实验室的所有学生,让他们体会。我从小就特别贪玩,不喜欢学习。但来自学校和父母的教育与压力迫使自己尽量刻苦读书,保送进了清华。尝到了甜头以后,我在大学阶段机械地保持了刻苦的传统,综合成绩全班第一、提前一年毕业。当然,这种应试和灌输教育的结果就是我很少真正独立思考、对专业也提不起兴趣。大学毕业后我去美国留学。博士一年级,因为对科研和专业没有兴趣,我内心浮躁而迷茫,无法继续刻苦,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中餐馆打工、选修计算机课程。第二年,我开始逐渐适应科研的“枯燥”,对科学研究有了一点儿兴趣,并开始有了一点儿自己的体会,有时领会了一些精妙之处后会得意地产生“原来不过如此”的想法,逐渐对自己的科研能力有了一点儿自信。这时,博士学位要求的课程已经全部修完,我每周五天从上午9点做实验到晚上7、8点,周末也会去半天。到了第三年,我已经开始领会到科研的逻辑和奥妙,有点儿跃跃欲试的感觉,在组会上常常提问,而这种“入门”的感觉又让我对研究增加了更多兴趣,晚上常常干到11点多。1993年我曾经在自己的实验记录本的日期旁标注“这是我连续第21天在实验室工作。”,以激励自己。到第四年以后,我完全适应了实验室的科研环境,再也不会感到枯燥,时间安排则完全服从实验的需要。其实,这段时期的工作时间远多于刚刚进实验室的时候,但感觉上好多了。研究生阶段后期,我的刻苦在实验室是出了名的。在纽约做博士后时期则是我这辈子最刻苦的两年,每天晚上做实验到半夜三点左右,回到住处躺下来睡觉时常常已是四点以后;但每天早晨八点都会被窗外街道上的汽车喧闹声吵醒,九点左右又回到实验室开始了新的一天。每天三餐都在实验室,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晚上9点。这样的生活节奏持续11天,从周一到第二周的周五,周五晚上乘坐灰狗长途汽车回到巴尔地摩的家里,周末两天每天睡上近十个小时,弥补过去11天严重缺失的睡眠。周一早晨再开始下一个11天的奋斗。虽然很苦,但我心里很骄傲,我知道自己在用行动打造未来、在创业。有时我也会在日记里鼓励自己。我住在纽约市曼哈顿区65街与第一大道路口附近,离纽约著名的中心公园很近,那里也常常有文化娱乐活动,但在纽约工作整整两年,我从未迈进中心公园一步。我常常把自己的这段经历告诉我实验室的学生,新生常常问我:“老师,您觉得自己苦吗?”我回答,“只有自己没有兴趣的时候觉得很苦。有兴趣以后一点也不觉得苦。” 是啊,一个精彩的实验带给我的享受比看一部美国大片强多了。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刻苦,感觉仍很骄傲、很振奋!我在博士生和博士后阶段那七年半的努力进取,为我独立科研生涯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二、做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必须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只有时间的付出和刻苦,是不够的。批判性分析(critical analysis)是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 研究生与本科生最大的区别是:本科生以学习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知识为主、兼顾科学研究和技能训练;而博士生的本质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发掘创造新的知识,而探索新知识必须依靠批判性的思维逻辑。其实,整个大学和研究生阶段教育的很重要一部分就是培养critical analysis的能力,养成能够进行创新科研的方法论。这里的例子非常多,覆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在此举几个让我难忘的例子。1.正确分析负面结果(negative results)是成功的关键作为一名博士生,如果每一个实验都很顺利、能得到预期的结果,除个别研究领域外,可能一般只需要6至24个月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所有结果了。然而,在美国,生命学科的一个博士研究生,平均需要6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得到PhD学位。这一分析说明:绝大多数实验结果会与预料不符,或者是负面结果。很多低年级的博士生一看到负面结果就很沮丧,甚至不愿意仔细分析原因。 其实,对负面结果的分析是养成批判性思维的最直接途径之一;只要有合适的对照实验、判断无误的负面实验结果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一般来说,任何一个探索型研究课题的每一步进展都有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取得进展的过程就是排除不正确、找到正确方向的过程,很多情况下也就是将这几种、甚至十几种可能的途径一一予以尝试、排除,直到找到一条可行之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可靠的负面结果往往可以让我们信心饱满地放弃目前这一途径;如果运用得当,这种排除法会确保我们最终走上正确的实验途径。 非常遗憾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负面实验结果并不可靠,经不起逻辑的推敲!而这一点往往是阻碍科研课题进展的最大阻碍。比如,对照实验没有预期结果,或者缺乏相应的对照实验,或者是在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上产生了失误,从而做出“负面结果”或“不确定”的结论,这种结论对整个课题进展的伤害非常大,常常让学生在今后的实验中不知所措、苦恼不堪。因此,我告诫并鼓励我所有的学生:只要你不断取得可靠的负面结果,你的课题很快就会走上正路;而在不断分析负面结果的过程中所掌握的强大的批判性分析能力也会使你很快成熟,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我对一帆风顺、很少取得负面结果的学生总是很担心,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经历过科研上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在我的实验室,偶尔会有这样的学生只用很短的时间(两年以内,有时甚至一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所需要的结果;对这些学生,我一定会让他们继续承担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新课题,让他们经受负面结果的磨练。没有这些磨练,他们不仅很难真正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将来也很难成为可以独立领导一个实验室的优秀科学家。2.耗费大量时间的完美主义阻碍创新进取Nikola Pavletich是我的博士后导师,对我影响非常大,他做出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研究工作,享誉世界结构生物学界,31岁时即升任正教授。1996年4月,我刚到Nikola实验室不久,纯化一个表达量相当高的蛋白Smad4,两天下来,蛋白虽然纯化了,但结果很不理想:得到的产量可能只有预期的20%左右。见到Nikola,我不好意思地说:“产率很低,我计划继续优化蛋白的纯化方法,提高产率。”他反问我:“你为什么想提高产率?已有的蛋白不够你做初步的结晶实验吗?”我回敬道:“我虽然已有足够的蛋白做结晶筛选,但我需要优化产率以得到更多的蛋白。”他毫不客气地打断我:“不对。产率够高了,你的时间比产率重要。请尽快开始结晶。”实践证明了Nikola建议的价值。我用仅有的几毫克蛋白进行结晶实验,很快意识到这个蛋白的溶液生化性质并不理想,不适合结晶。我通过遗传工程除去其N端较柔性的几十个氨基酸之后,蛋白不仅表达量高、而且生化性质稳定,很快得到了有衍射能力的晶体。 在大刀阔斧进行创新实验的初期阶段,对每一步实验的设计当然要尽量仔细,但一旦按计划开始后对其中间步骤的实验结果不必追求完美,而是应该义无反顾地把实验一步步推到终点,看看可否得到大致与假设相符的总体结果。如果大体上相符,你才应该回过头去仔细改进每一步的实验设计。如果大体不符,而总体实验设计和操作都没有错误,那你的假设很可能是有大问题的。这样一个来自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在每一天的实验中都会用到。 过去二十年,我一直告诉实验室所有学生:切忌一味追求完美主义。我把这个方法论推到极限:只要一个实验还能往前走,一定要做到终点,尽量看到每一步的结果,之后需要时再回头看,逐一解决中间遇到的问题。3.科研文献(literature)与学术讲座(seminar) 的取与舍在我的博士生阶段,我的导师Jeremy Berg非常重视相关科研文献的阅读,有每周一次的实验室文献讨论,讨论重要的相关科研进展及研究方法,作为学生我受益匪浅。作为学生,我以为所有的科学家在任何时期都需要博学多读。 刚到Nikola实验室,我试图表现一下自己读文献的功底、也想与Nikola讨论以得到他的真传。1996年春季的一天,我精读了一篇《自然》周刊上发表的文章,午饭前遇到Nikola,向他描述这篇文章的精妙,同时期待着他的评述。Nikola面色尴尬地对我说:“对不起,我还没看过这篇文章”。我想:也许这篇文章太新,他还没有来得及读。过了几天,我精读了一篇几个月前发表于《科学》周刊的文章,又去找Nikola讨论,没想到他又说没看过。几次碰壁之后,我不解地问他:“你知识如此渊博,一定是广泛阅读了大量文献。你为什么没有读我提到的这几篇论文呢?”Nikola看着我说:“我阅读不广泛。”我反问:“如果你不广泛阅读,你的科研怎么会这么好?你怎么能在自己的论文里引用这么多文献?”他的回答让我彻底意外,大意是“我只读与我的研究兴趣有直接关系的论文。并且只有在写论文时我才会大量阅读。” 我做博士后的单位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有一个优秀的系列学术讲座,常常会请来各个生命科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来演讲。有一次,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来讲,并且点名要与Nikola交谈。在绝大多数人看来,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机会去接近大人物、取得好印象。Nikola告诉他的秘书:请你替我转达我的歉意,讲座那天我已有安排。我们也为Nikola遗憾。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诺贝尔奖得主讲座的那天,Nikola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早晨来了以后直到傍晚一直没有出门,当然也没有去听讲座。以我们对他的了解,十有八九他是在写paper或者解结构。后来,我意识到,Nikola常常如此。 在我离开Nikola实验室前,我带着始终没有完全解开的谜,问他:如果你不怎么读文献,又不怎么去听讲座,你怎么还能做一个如此出色的科学家?他回答说:(大意)我的时间有限,每天只有10小时左右在实验室,权衡利弊之后,我只能把我的有限时间用在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上,如解析结构、分析结构、与学生讨论课题、写文章。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我只能少读文章、少听讲座了。 Nikola的回答表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必须对他做的事情做些取舍,不可能面面俱到。无论是科研文献的阅读还是学术讲座的听取,都是为了借鉴相关经验、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科研课题。 在博士生阶段,尤其是前两年,我认为必须花足够的时间去听各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并进行科研文献的广泛阅读,打好批判性思维的基础;但随着科研课题的深入,对于文献阅读和学术讲座就需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开始权衡时间的分配了。4.挑战传统思维从我懂事开始,就受到教育:但凡失败都有其隐藏的道理,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再重新开始尝试。直到1996年,我在实验上也遵循这一原则。但在Nikola 的实验室,这一基本原则也受到有理有据的挑战。 有一次,一个比较复杂的实验失败了。我很沮丧,准备花几天时间多做一些对照实验找到问题所在。没想到,Nikola阻止了我,他皱着眉头问我,“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搞明白实验为何失败?”我觉得这个问题太没道理,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得分析明白哪里错了才能保证下一次可以成功。”Nikola马上评论道:(大意)“不需要。你真正要做的是把实验重复一遍,但愿下次可以做成。与其花大把时间搞清楚一个实验为何失败,不如先重复一遍。面对一个失败了的复杂的一次性实验,最好的办法就是认认真真重新做一次。”后来,Nikola又把他的观点升华: (大意)“是否需要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是一个哲学决定。找到每一个不完美实验结果原因的传统做法未必是最佳做法”仔细想想,这些话很有道理。并不是所有失败的实验都一定要找到其原因,尤其是生命科学的实验,过程繁琐复杂;大部分失败的实验是由简单的操作错误引起的,比如PCR忘记加某种成分了,可以仔细重新做一遍;这样往往可以解决问题。只有那些关键的、不找到失败原因就无法前行的实验才需要刨根究源。 我选择的这些例子多少有点“极端”,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起到震荡大家思维的作用。其实,在我自己的实验室里,这几个例子早已经给所有学生反复讲过多次了,而且每次讲完之后,我都会告诉大家打破迷信、怀疑成规,而关键的关键是:Follow the logic跟着逻辑走!这句话,我每天在实验室里注定会对不同的学生重复讲上几遍。严密的逻辑是批判性思维的根本。三、科学家往往需要独立人格和一点点脾气对社会人而言,科学研究是个苦差事;对真正的科学家而言,科学研究实在是牵肠挂肚、茶饭不思、情有独钟、妙不可言。靠别人的劝说和宣讲来从事科学研究不太可行,真正自己从心里感兴趣直至着迷、一心一意持之以恒地探奇解惑,才有可能成为一流的科学家,正所谓“不疯魔、不成活”。在这个过程中,独立人格和脾气显得格外重要。所谓独立人格,就是对世界上的事物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恰恰是一些有脾气的人不会轻易随波逐流,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因为时间关系,这里就不举例了。四、不可触碰的学术道德底线做学问的诚实反映在两方面。首先是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尊重原始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在诚实做研究的前提下,对具体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有偏差甚至错误是很常见的,这是科学发展的正常过程。可以说,绝大多数学术论文的分析、结论和讨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瑕疵或偏差,这种学术问题的争论往往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越是前沿的科学研究,越容易出现错误理解和错误结论。 比较有名的例子是著名物理学家费米1938年获得诺贝尔奖,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发现了第93号元素。实际上,尽管费米在1934年曾报道用中子轰击第92号元素铀可以产生第93号元素,德国的化学家哈恩在1939年1月发表论文,证明产生的元素根本不是93号元素,而是56号元素钡!但这个错误并没有改变费米是杰出的物理学家的事实,也没有影响他继续在学术上的进取。费米很快提出后来用于制造原子弹的链式反应理论并于1941年在芝加哥大学主持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 再举一个生命科学领域的例子,Edmond Fischer和Edwin Krebs因为发现蛋白质的磷酸化于199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如果仔细阅读他们发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几篇关键学术论文,你会发现他们当时对不少具体实验现象的理解和分析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一定差距,用今天的标准可以说不完全正确;但瑕不掩瑜,这些文章代表了当时最优秀最有创意的突破。 举这两个例子是希望大家区分error与misconct的区别。比如一个实验由于条件有限,做出了一个结论,后来别人用更高级的实验手段、更丰富的实验数据推翻这个结论,那么第一篇只要详实地报道了当时的实验条件,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描述其他实验室都可以重复出其报道的实验结果,就情有可原,无须撤稿。但如果明知实验证据不足,为了支持某个结论而编造实验条件或实验证据,这就是造假了,视为学术不端。 但诚实的学问还有另外一层重要含义:只有自己对具体实验课题做出了相应的贡献(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后,才应该在相关学术论文中署名。这一点,很多人做不到。大老板强势署名的事情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利用其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使一些年轻学者不得不在文章里挂上自己的名字,有时还以许诺未来的科研基金来换取论文署名。这种做法不仅有失学术道德,更是会严重阻碍创新,对整个学术界风气的长远恶劣影响更甚于一般的造假。五、你不习惯的常识1.我们有限的认知不足以支撑一成不变的真理你们在课堂里学到的所有定律、公理等等,都是前人对自然现象的归纳总结,是现状下最好的归纳总结,可以有效解释这些现象、甚至预测一些还未发现的现象。也许这些定律和公理可以非常接近真理;但是,这些定律和公理仅仅是对现实的近似描述,都不是永恒的真理;随着人类对周围环境和宇宙认识的加深,这些定律和公理都会有失效的时候。这里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应当是强大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它可以解释太阳系行星围绕太阳的公转,但它无法完美解释水星近日点进动的问题,而需要引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以,请同学们牢记:科学研究中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不断改进的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2.科学和民主是两个概念科学研究是探寻未知,其结果是科学发现和规律定理;而民主通常是指在决策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发言权的现象和过程。很遗憾,但也许是很幸运,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原则。实际上,在前沿和尖端的科学研究领域,常常是极少数人孤独地探索,做出一些有违常规的意外发现,这些发现也常常被大多数人排斥甚至攻击。但最终,极少数的这些科学探索者的发现还是会被学界和社会所接受。从苏格拉底到布鲁诺、哥白尼,这里的例子不胜枚举。虽然科学真理最初往往被极少数人发现的道理人人知晓,但到了日常科学研究中,在各种噪音中,真正能够全力探索、冷静辨别真伪的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呢? 其实,真正优秀的科学评价也不是简单的一人一票。我从霍普金斯大学读博士到普林斯顿大学做教授的这18年间,常常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一场激烈的学术讨论过程中,初始阶段大多数人坚持的观点逐渐被少数几个人的观点说服,成了实实在在的多数服从少数。这些少数人制胜的法宝就是精准的学术判断力和严密的逻辑。这种现象,在基金评审、科学奖项评审、重大科研课题讨论及评审等等过程中也常常出现。3.科学是高尚的,但科学家未必高尚走上科研的道路,每个人的动力都不同。有人可能是基于兴趣,有人可能是因为成就感,也有人就是把科研当成#科学#了追求名利、甚至仅仅是谋生的手段。所以,大家没有必要盲目崇拜所谓学术权威、盲目崇拜教授专家。 然而,在科学评价中,却是“论迹不论心”。也许以名利为手段的会最终心想事成,做出重大科学成果名利双收;也有清高淡泊醉心学术却因为种种原因一事无成的。这都是实实在在会发生的。但不论每一个个体是以什么目的、什么动力在做科研,科学的本质就是求真,科研的目标是不断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推动技术进步。而哪怕你的初衷只是把科研当成一份普通的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如果你坚持走下去了,我也祝福你能够慢慢从日复一日的重复、无路可走的焦灼,到柳暗花明、灵光乍现的起伏中逐渐体会到从事科研的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真正的科研动力来自于内心的认同!真正的学术道德在完善科研管理体制之外,也有赖于每一个个体对于科研之道的认同而实现的自律。

方程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方法论(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 专论)

核心阅读从战略高度认识与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建成高标准、全覆盖的小康社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辩证思维的具体运用。打赢三大攻坚战,体现了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统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方法论。这一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集中体现,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从战略高度认识与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到战略目标高度来认识,置于战略布局中来谋划,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党的十七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了出来。党的十八大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赋予全面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三五”时期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十三五”规划聚焦这一目标来制定和实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依托和支撑。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服务于战略目标、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瓶颈,不断激发社会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确保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序运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发展动力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特别是解决妨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干部作风问题,如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厌战情绪和消极腐败现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但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变,我们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变,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利条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要素支撑看,产业基础比较好,配套能力比较强,劳动力比较充裕,人力资本不断积累,这些都能够有效支撑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应对疫情催生的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为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机遇。全面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才能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坚持统筹兼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覆盖全面的小康社会,需要增强辩证思维,坚持统筹兼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辩证思维的具体运用。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赋予“小康”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努力建设高标准的小康社会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对于全面小康要辩证、全面地看待。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脱离国情和实际盲目提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为重要的是“全面”。“小康”是发展水平的要求,“全面”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要求。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全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经济发展带动整个社会进步。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特别是让农村和贫困地区人民一道迈入小康,共享发展成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荣。新冠肺炎疫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造成较大影响,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形成供需良性互动,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加快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坚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打赢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打赢三大攻坚战,努力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坚持底线思维,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自然风险等,又包括国际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大传染病风险等。各种风险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相互交织叠加,形成风险综合体。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应对不力,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既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使我国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经受了考验、得到了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没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同时,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到2019年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551万人。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党中央要求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以利于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党中央要求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开展全国生态保护与修复,就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点。(作者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23日 09 版)

耳目聪明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方法论

近日,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中国制度面对面》出版发行了。作为“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丛书的一名忠实读者,以及长期跟踪和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校教师,我对该书第11章《家在青山绿水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如何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特别感兴趣。这一章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科学内涵、实践要求等各方面的全面透彻解读,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科学方法论的系统阐释,令人印象深刻,读后深受启发。理念与制度相成。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以先进科学的理念为指引,又需要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好的理念,制度的成效很难保证;没有好的制度,理念就会驰于空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念,比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等,为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思想指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行了系统完整的设计和部署。对此,《中国制度面对面》作了深入全面的阐述。它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念为指引,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了通俗易懂的解读,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呈现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从这本书可以看出,既提出科学理念,又以此进行系统的制度建设,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方法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治标与治本兼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生态环境问题,不是简单的治理问题,而是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密切相关。这就决定了解决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要治标和治本双管齐下,用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用治本巩固治标成果。拿环境保护来说,就是要治理环境污染的存量,遏制破坏环境的增量,全过程发力、全链条治理,形成标本兼治的合力。《中国制度面对面》从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如何为美丽中国保驾护航作出了系统论述,这是治标和治本兼顾、短期工作和长远谋划结合的生动体现。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又一个科学方法论,就是娴熟运用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既解决生态环境建设的表象问题,又从根本上杜绝问题产生的源头和渠道。保护与修复并举。保护和修复犹如硬币的两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两轮”和“双翼”,必须两手齐抓、协同推进。首先要保护,不能边保护边破坏。其次是修复,不能边修复边伤害。同时,生态是一个大系统,保护和修复不能各管一摊、相互掣肘,而是要整体性保护、系统性修复。《中国制度面对面》从山水林田湖草这个生命共同体出发,既强调加大力度进行整体性保护,又强调下足气力进行系统性修复,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比如,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一直以来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对黄河的治理就要实行保护和修复共同发力的思路和政策,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修复,使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从这本书可以看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两点论、全面的观点,以整体性保护带动系统性修复,以系统性修复促进整体性保护。科学的方法论是人们正确推动社会活动的思想武器,是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法宝。《中国制度面对面》是坚持和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方法论的生动典范,为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提供了权威范本。(作者:叶海涛,系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非知得也

运用好统筹兼顾科学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运用好统筹兼顾这个方法论,有利于党员干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正确处理各方面关系,准确评估改革的进程和效果、问题和前景,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推进改革。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统筹的实质和目标,看清统筹的分量和意义,进而打开工作的眼界,在错综复杂、剧烈变动的现实面前分清轻重缓急、辨明前进方向。抓统筹,要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和价值思维统筹方法本质上就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的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和价值思维方式。运用辩证思维方式,就是坚持以全面的、发展的、系统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谓全面的观点,就是从事物的整体性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片面性;发展的观点,就是要从事物的不断运动变化中去把握事物和解决问题,避免“刻舟求剑”的僵化思维方式;系统的观点,就是要把事物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来把握,不仅要分析组成系统的每一要素,还要把握要素和要素的关系、要素和整体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思维方式。运用战略思维方式,就是一切从全局和长远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任何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这就需要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的关系,从全局视野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不能鼠目寸光;任何事物也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这就需要处理好阶段和阶段的关系,从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中去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不能急功近利。运用价值思维方式,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抓住事物的本质,一切着眼于自己的根本价值追求而进行判断和谋划。人类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的存在,是在一定的价值选择中不断创造历史的实践性存在。正是在面对不同的选择中,人类一步步走向明天,而选择就是“舍”和“得”的权衡,权衡标准就是价值。统筹就是一切着眼于这一价值标准,权衡利弊得失,在相互冲突和交织纠缠的价值之间,确定和选择和自身价值追求深度相关的选项。抓统筹,要学习借鉴党史、国史中的经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是在极其复杂的国内和国际环境中进行的,完成每一个时期的任务,都牵涉到许多矛盾。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通过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掌握全国政权以后,我们党更是把“统筹兼顾”作为重要工作方法,形成最大社会合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认为,无论是干革命还是搞建设,在任何时期,对任何单位,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人,都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围绕解决主要矛盾抓全局,要有“弹钢琴”的方法。他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指出:“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在全国革命胜利后,毛泽东又及时指出,现在我们掌权了,搞统筹兼顾,就是要为全体中国人谋利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并且尽可能地将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伟大事业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制定和实施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新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并在这种调整中开启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此后直到十八大之前的历次党代会,对统筹兼顾的内涵、方式、范围等作了补充和完善,并要求党和政府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统筹协调作为一种重要方法来强调和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坚持协调发展,善于“弹钢琴”,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这是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谋划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全过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依照这一方法,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多方学习锻炼,提升统筹思维和统筹能力首先,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是政治上清醒和坚定的基础。各级领导干部只有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通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视野开阔、胸襟博大,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才能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解决和避免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及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问题,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其次,要解决愿不愿的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行统筹,必须要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心中时刻装着全局和长远,才能登高望远。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人们有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够坚持客观、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不仅仅是认知能力的问题,而是因为利益的羁绊,不能够做到“兼听则明”。再次,要解决能不能的问题,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尊重实践,加强调查研究。思想之树植根于实践沃土,力量源泉来自于群众智慧。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变化,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的必然联系和客观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提高统筹能力的必要途径。调查研究是领导干部掌握工作主动权、提高统筹能力的基础,是进行科学决策、实现正确领导的前提。坚持统筹方法,就要树立整体观念,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以全局利益为重,服从全局、服务全局;就要树立系统的发展观,既立足当前、抓好当前,又深谋远虑,有远见、善预见,把握大势、辨清走势、审时度势,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和决策的科学性。弄清了统筹思维方法的本质,各级领导干部在现实工作中就不会“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地平均使用力量,在面对社会纷繁复杂的各种利益关系时就不会搞“抓住一点不顾其余”的“单打一”;而是理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既注重总体谋划,又注重牵住“牛鼻子”,善于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战略抉择。提高统筹能力,做到实事求是,不能囿于一己之私利,应多思考改革发展的大问题,以身托天下的担当,将个人的荣辱排除在事业的成败之外。如果在个人利益问题上患得患失,很难想象能够服从大局和整体利益,也很难进行科学的战略思维和战略决策。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领导干部只有老老实实地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才能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找到破解难题的“灵丹妙药”,获得力量源泉。总之,坚持统筹方法,既要提高辩证思维能力,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要树立崇高的价值观,避免因为个人利益的干扰,陷入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思维局限之中。善于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处理问题、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通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视野开阔,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坚持发展地而不是静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孤立地观察事物,准确把握客观实际,真正掌握规律,妥善处理各种重大关系。[作者董振华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堕尔形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方法论

核心阅读从战略高度认识与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建成高标准、全覆盖的小康社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辩证思维的具体运用。打赢三大攻坚战,体现了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高度统筹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科学方法论。这一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集中体现,为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指南。从战略高度认识与谋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到战略目标高度来认识,置于战略布局中来谋划,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党的十七大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了出来。党的十八大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由“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赋予全面小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并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十三五”时期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时间节点高度契合,“十三五”规划聚焦这一目标来制定和实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依托和支撑。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服务于战略目标、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瓶颈,不断激发社会活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确保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序运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发展动力和法治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特别是解决妨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干部作风问题,如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急躁厌战情绪和消极腐败现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政治保障。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各种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但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变,我们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没有变,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有利条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要素支撑看,产业基础比较好,配套能力比较强,劳动力比较充裕,人力资本不断积累,这些都能够有效支撑我国经济中长期增长。应对疫情催生的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为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机遇。全面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才能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坚持统筹兼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它的哲学内涵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建成高标准的小康社会、覆盖全面的小康社会,需要增强辩证思维,坚持统筹兼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是辩证思维的具体运用。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赋予“小康”更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努力建设高标准的小康社会的同时,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对于全面小康要辩证、全面地看待。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展差距较大,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可能是同一水平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坚持一定标准,又要防止好高骛远,脱离国情和实际盲目提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为重要的是“全面”。“小康”是发展水平的要求,“全面”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要求。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全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其中,经济发展是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经济发展带动整个社会进步。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特别是让农村和贫困地区人民一道迈入小康,共享发展成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城乡区域共同繁荣。新冠肺炎疫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造成较大影响,努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要求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加快推进投资项目建设,形成供需良性互动,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加快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坚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打赢决胜全面小康三大攻坚战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打赢三大攻坚战,努力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坚持底线思维,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鹅’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自然风险等,又包括国际的经济、政治、军事、重大传染病风险等。各种风险不是孤立出现的,很可能相互交织叠加,形成风险综合体。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应对不力,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既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使我国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经受了考验、得到了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没有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同时,按照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到2019年年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551万人。确保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党中央要求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以利于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一些地区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边生态环境质量仍然很差,这样人民不会认可,也经不起历史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党中央要求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开展全国生态保护与修复,就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点。(作者为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23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