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简单图示:终于明白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区别了惊梦魂

简单图示:终于明白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学历的区别了

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底有何区别?硕士和博士又有什么不同?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对于这个问题的说法也有很多版本,自考君挑选了几个比较经典的版本,一起和大家一同探讨。一、学生版二、圈圈版想象这个圆圈代表了人类的所有知识。你小学毕业时,了解了其中一小部分。高中毕业时,了解了更多。拿到本科学位后,你有了自己的专业。硕士学位让你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钻研。继续阅读学术论文,你会逐渐抵达人类知识的边界。一旦抵达了边界,你便专注于此。你花几年的时间试图突破边界。终于有一天,你推动了它。这个凸出来的部分,让你获得了博士学位。当然,对你而言,这个世界看上去不一样了。但别忘了全局是长这样的。这是一组非常生动的图画,最后那张图更是“意外结局”的典范。它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对于走在硕博道路上的人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提醒:不要因为推动了一点边界而洋洋自得,也不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领域中,忘记了这个世界的辽阔和丰富。三、兔子版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比喻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是:导师负责给研究生指出兔子在哪里,并指导学生学会打兔子的本领。反之,研究生则是从导师那里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并采用从导师那里学到的打兔子本领擒获一只兔子(就是做完论文)。有人由此衍生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区别的“兔子理论”:本科生:学习捡“死”兔子。本科及以前所学知识都是别人已经发现并经过了反复验证的知识,是固定、稳定的,属于“死兔子”。此阶段的学习训练只是学会找到一条比较便捷的路径把已经死在那里的“兔子”拿回来。硕士生:学习打一只在视野中奔跑的活兔子。这只兔子在哪里?需要导师指给你,或者需要导师和学生一起来确定其位置。导师在“指兔子”的同时还应该告诉学生瞄准并射死兔子的本领。硕士生需要遵从自导师处学来的方法和技术,去把这只尚在活动中的兔子打死,然后再通过以往已经具备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博士生:学习打一只看不到的活兔子。此时的兔子也是活的,但可能不在你的视野里跑着,而是在树林里跑——导师可以确认一定有这只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从树林里把这只兔子撵出来,判断是否值得去猎取,再用更高级的猎取技术去射击并沿用原有方法将兔子取在手中。博士后阶段:此时,导师叫合作导师,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来确定究竟到哪里去寻找兔子,此时面对的可能是不一样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确定是否需要在这里伫足,并重复以上过程。四、红烧肉版本科论文第一章:红烧肉的定义和类型;第二章:各种红烧肉区别和特点;第三章:东坡红烧肉的具体特点;第四章:烹制东坡红烧肉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结论:东坡红烧肉可以更好吃。硕士论文第一章:关于猪肉做法的文献综述;第二章:红烧肉做法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三章:传统红烧肉制作和研究方式介绍和比较;第四章: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红烧肉做法的启示;第五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具体做法;第六章:剩余价值红烧肉的创新之处和进一步研究建议。结论:红烧肉很好吃,但是吃的过程中注意区分,剩余价值理论指导下的红烧肉做得会更符合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博士论文序言:历史中猪肉食谱的文献综述、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不足和问题;第一篇(第一章到第三章):猪是怎样养成的;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猪的各个部分肉质的区分和作用;第三篇(第六章到第七章):马克思理论不同发展阶段对红烧肉发展的影响和启示;第四篇(第八章到第十章):红烧肉制作的实证研究(变量选取、理论模型和计量分析)。结论:红烧肉是不是可以吃取决于很多复杂的因素,总体来看,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情况下红烧肉是不错的营养、美容食品,但操作过程的障碍还需要通过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有必要的情况下需要进行理论创新和政策支持,使红烧肉更好地实现增加营养、避免增肥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五、专业分析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较为全面的从学习、分析、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本、硕、博学习的区别,我们节选了部分内容:1.本科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本科是素质教育,是从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让他们完成文明教育的过程。素质教育不在乎学什么专业。例如,家长们对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个大学生,而不是要求找学某种专业的。家长们未必能解释为什么,但他们知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动手打配偶。本科教育是培养做人的品格和修养的过程。研究生教育不是素质教育,是专业教育。这就是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的最主要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你们应注重学习什么的问题。你们的学习带有研究性质,这对你们毕业后的工作选择与本科生有了不同。本科生毕业后终生从事其所学专业的人数比例原则上不会超过10%。这里我说的不是上世纪50年代的本科毕业生,而是指有了博士生教育以后的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终生从事其硕士专业的比例会高一点,约15%。而博士毕业生以博士专业为终身职业的人数应不低于三分之二,低于这个标准则说明博士教育本身不成功。也可以说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性质是专业教育。2.硕士生学习与博士生学习的区别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生的区别是专业水平差别,不是素质差别。两类毕业生在为人的素质上没有差别,其区别是研究技能。研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工作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培养的是学术技能。硕士生毕业后的工作主要是从事事务性的工作,做学术研究的很少。因此硕士生要注重学习普遍性的研究技能。完成上级交待下来的任何一项事务性工作,都需要进行调查了解基本情况,判断问题的性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找到实施的方案和路径。这些解决问题的程序和学术研究的方法很相似,例如,文献回顾、找到有意义的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证、做出结论。无论是研究具体的事务性问题还是研究学术性问题,都需要广义上的研究能力,懂得基本的研究程序和常用的研究方法。由于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不同,前者是事务性的,后者是学术性的,因此你们对于学术的态度不能一样。博士生要有较强的批判精神,即发现错误的能力,因为发现现有知识的缺陷,才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硕士生如果有了这种批判精神,那你最好选择毕业后读博。否则,你到了工作单位,总是发现领导的决策有缺陷,你会不甘心情愿地执行领导决定,你工作就做不好。因此硕士的学习主要是学研究技能,学会如何将研究技能应用于自己的工作,培养成清华人的“能干、出活”精神。我以为能达做到这一点,硕士教育就达到了目标。博士教育重要的一点是寻求真理、发现规律、探索人类尚不知道的知识。要发现新知识不仅需要研究能力,还需要学术激情和学术奉献精神。很多学术研究所发现的知识都没有实际用处,不能转化成为物质财富。从经济学的理性角度讲,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属于非理性的,因为从事这种研究的人得不到实质性的经济收益。然而,人类的科学进步就是建立在发现了很多人们认为没用的知识的基础上的。然而,发现新知识是有乐趣的事,于是很多博士选择在低工资的大学就业而不选择高工资的企业。家长们常说的,“这孩子读傻了”,就是这个异化过程。社会上常说的“笨得像个博士,傻得像个教授”,就是异化的结果。当你领到博士学位证书时还没被异化,你可能是个含金量不高的博士。涨知识:研究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就是硕士研究生学历:大学学历、研究生学历学位:学士(大学本科毕业),硕士(硕士研究生毕业),博士(博士研究生毕业)注意:博士后不是学历也不是学位,而是一种工作经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这啦!自考君每天为你分享更多相关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最新文章。

相入

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有啥区别?看完我竟无言以对……

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何区别?硕士和博士又有什么不同?这是很多人都有的困惑,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家怎么说吧!01/@61发际线已经说明了一切……02/@SuperMario小学,老师告诉学生:“森林里有只老虎,已经被我关在笼子里,我会带你去那个地方,然后给你一把猎枪,告诉你猎枪怎么用,并开枪给你示范。然后你跟着我学着开枪把老虎干掉。”中学,老师告诉学生:“森林里有只老虎,已经被我关在笼子里,在森林的西北角,我给你一把猎枪,告诉你猎枪怎么用,你自己去森林找到那只关着的老虎,干掉它。”本科,老师告诉学生:“森林里有只老虎,具体位置不知道,不过大约在西北角的位置。我给你一把猎枪,你自己琢磨一下该怎么用,会用之后去森林找到那只老虎,干掉它。”硕士,老师告诉学生:“森林里有只老虎,具体位置不知道,不过肯定是有的。你自己想办法找到那只老虎干掉它。你可以自己去买一把猎枪,或者用其他的方法。”博士,老师告诉学生:“给你一堆小树苗,你去种一片森林,然后看看能吸引过来什么动物,等动物长肥了再捕猎回来……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种树。”03/@momo酱两个本科生相亲,聊时事八卦和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两个硕士相亲,聊专业,聊工作,一起吐槽导师。两个博士相亲,互相介绍自己研究的领域,回去的第一件事情是查一下对方发了多少SCI。04/@地图小子儿子写日记:“夜深了,妈妈在打麻将,爸爸在上网……”爸爸检查时,很不满意地说:“日记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孩子马上修改为:“夜深了,妈妈在赌钱,爸爸在网恋……”爸爸更不满了,愤怒地说:“看看本科生是怎样写的。一定要提倡正能量,以正面宣传为主!”孩子再修改为:“夜深了,妈妈在研究经济,爸爸在研究互联网+生活……”爸爸看后说,这还差不多,但深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后你长大了成了硕士研究生,你就知道应该这么写了:“妈妈在研究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动态博弈,爸爸在研究人工智能与情感供给侧的新兴组合。”爸爸接着说,要是你打算成为博士,得这样写:“妈妈在研究复杂群体中多因素干扰及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新型‘囚徒困境’博弈;爸爸研究的是:大数据视角下的六度空间理论在情感供给侧匹配中的创新与实践。”05/@QilanYuan博士和硕士从能力培养上,我觉得是很不一样的,他们适合的出路也大不相同。这里仅说说我理解的工科博士和硕士的区别。博士注重培养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解决领域内最前沿的问题以及发表论文的能力,这包括了你在自己领域的知识积累、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动手能力、表达与写作能力,此外你或许还需要学会很多学术圈的“游戏规则”。博士这条路,我觉得最适合将来进入科研领域的人,这些人的出路大部分是留在高校当老师,去研究所,还有个别会去企业搞研究或者研发。博士去普通企业的最根本问题是,你在博士期间培养的大部分能力,可能并不是企业所看重的(企业就最注重的是做出产品卖出利润),所以待遇上一般不会比硕士高很多,这是最普遍的情况。当然有普遍就有例外,对于热门领域、实用技术的顶尖的研究人才,去企业可能都非常抢手。硕士主要培养的可能是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发现,基本就是大部分企业所看中的能力。不同学校所培养的能力也不尽相同,至于毕业要求,一般只要熟悉了解专业知识,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最多做一些很小的创新就够了。硕士途径培养出来的人,去企业也有能力胜任专业性强的工作,当然也可以继续深造,走科研道路。总而言之,念硕士是一个性价比相对比较高的选择,时间成本比博士少2-3年,竞争力又比本科生强很多;也是一个灵活度高的选择,将来去企业或者去学校都是可以的。06/@命运sniper本科生关注的问题:大学宿舍里都有哪些惊为天人的事情?有哪些适合学生去的旅游景点?如何进行考前突击?挂科/差点挂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如何判断自己适合从事什么工作?硕士关注的问题:如何跟导师相处?如何克服拖延症?如何撰写一份亮眼的简历?如何快速完成毕业论文?博士关注的问题:如何高效阅读学术论文?有什么撰写学术论文的好工具?如何预防脱发?被延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相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07/@中国大学MOOC针对这个问题采访了浙江某高校化学、农学、电气工程、管理学等专业的十位博士生,以及新闻传播、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六位硕士生,整理了以上几位同学的观点,形成如下内容:1.科研是一个屋子,本科生在窗外观望,硕士生在客厅踱步,博士生在书房坐定。本科很少涉及科研工作,毕业设计和一些必须的科研活动通常只是硕博或者老师带着打打杂,以完成任务为目的,少有深入的思考。硕士和博士都需要在导师框定课题范围之后,独立主导课题实现的全过程。硕士要解决从理论到应用的问题,方向上比本科时更进一步。博士则更多研究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所以博士的课题往往会更宏大,更底层,更具不确定性。2.本硕博在培养认知能力时的侧重点不同。从学生的能力成长上来看,本科着重培养基础认知能力,硕士在本科基础上着重培养认知创造能力,博士在硕士基础上着重培养细分领域更底层的认知创造能力。本科通过学习,理解和吸收前人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赏风景。硕士是老师交给你一个小的科研问题,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解决,你需要用已有的方法论,或者对已有方法论略施改进,然后解决这个问题。博士则是通过自己长期对某一领域的钻研,提出这个领域的一个或者一系列关键问题,通过建立自己的方法论,解决这些问题。3.心态上,学历越高面临的压力越大,这与研究生严格的科研要求、论文发表篇数、日常工作量、毕业要求、导师等息息相关。本科和硕士的专业性较弱,除了科目学习和研究工作外还需要花大量精力参加实习、培训、社团等,打造求职硬技能和软素质,提升求职竞争力,精力在学业上的集中度不够。博士生是华山一条路,全心全意做科研,毕业是第一要义,科研能力是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随着学历的提升,文章久投不录、毕业遥遥无期、发际线越来越高、对象越来越难找、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际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小、同龄人越混越好等各种压力和烦恼会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明显,博士生可能是大学校园内幸福感最低的群体。这正印证了那句很火的话,读研后才知道不读博并不是因为不想读博,而是读不了博。4.论文上,本硕博在研究领域、发表门槛、篇幅、题材、原创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本科的论文是升级版的读书笔记,平均1万字即可达到毕业要求,原创内容较少,以整理提炼前人的知识为主;硕士和博士论文以自己原创内容为主,硕士的毕业论文评价3万字达到毕业要求,博士平均则为5万。部分毕设要结合学生的实习经历,其中博士论文在篇幅和深度上远远超过硕士。在论文的门槛上,大部分硕士往往针对一些项目以及国内学术的研究热点开展研究,也只需要发中文期刊即可,博士则需要对国内外上最新的该领域研究进行学习并提出创新,层次上有区别。5.工作上,硕士在求职中占有一定优势,博士生就业面缩窄。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性依次增强,所找的工作专业对口度依次增加,工作的研究性依次增大。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硕士生相比本科生学习研究能力更强;相比博士生,年龄与更广的择业范围是优势之一。而博士生相对本硕就业面会有一定缩窄,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为主要出口。08/@北京大学教授乔晓春北京大学教授乔晓春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分享了自己本科、硕士和博士区别的理解,我们节选了部分内容:读书应该有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习新知识,让自己知道得更多,知识面更宽;第二个层次应该是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那就是不仅学了“是什么”,还要学到“为什么”,也就是要搞清楚知识背后的道理;第三个层次是要学到人家是怎么获得的知识,或知识是如何研究出来的,即了解别人研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什么;第四个层次是如何将学到的这些知识,包括所需知识、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用在自己的专业研究上,并从事科学研究;第五个层次就是能够把学到的知识、思路和理念应用到更为宽泛的领域,包括对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提升。这里的前三个层次属于被动学习,后两个层次属于主动学习。前者需要老师来教,后者更需要“自悟”,老师的作用主要是引领,而仅仅不是传授。中小学生的学习主要集中在第一个层次,即单纯学习知识或学习“是什么”。到了中学,特别是高中期间会开始学习一些“为什么”。到了大学本科主要是学“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期间对“为什么”的掌握要比中学时多很多,并开始接触第三个层次,关于“怎样做”的问题,即学习一些初级的研究方法,但是这些研究方法对于独立做一项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到了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应该更系统地学习研究思路和方法,即加强第三个层次知识的学习,并开始涉及第四个层次的问题,即开始能够做初步的、简单的研究。到了博士生阶段,基本上进入了主动学习阶段,即集中完成第四个层次和第五个层次。从培养目标的差异上看,硕士培养的是“会做事情”的人,博士培养的则是“会思考、会创新、有智慧”的人,这应该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习的最高境界不在于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要通过学习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思考,使思考变成一种能力和习惯,而且这种思考是不断深入、不断扩展的。你会从狭义的、只局限在专业领域的思考开始,自觉不自觉地拓展为广义的、对专业知识以外问题的思考。不了解科学的“外在”意义,一个博士只能算是一个会使用方法的技术员,这无异于只读了一个硕士。实际上,硕士以前的学习是一个能够“学进去”的过程,而到了博士就需要经历一个“学出来”的过程。“学出来”指的是在学习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人们能够通过掌握科学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使其在各个方面,包括精神和文化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了解这些会使你的学位比一个技术学位更有价值。你是否真正达到了博士的水平,并不单纯看你在科学之内取得了多少成绩,更重要的是要看你是否能够跳到“科学”之外去看科学、看人生。

创刊号

什么?博士也分类型?!是的,大致也就这么几类吧

博士学位,按照百度百科词条的解释,是标志一个人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的学位,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当然百度词条人人可以编辑,不能奉为真理,但问题是,我觉得他说得挺对的!博士,需要的就是培养自己出原创成果的能力。读博的过程到底是喜怒哀乐,只有自己知道。当然,像我这么逗比的理工博士兴许是少见的。我的口头禅就是:你不读博士,你永远不知道博士有多快乐!关于为什么读博,前面我介绍过,我自己干啥啥不行,考试后几名。但是从小对自然科学充满好奇,当时自己抱着初中物理课本就制作出了简易的手摇发电机。后来大学考不好,研究生刚过国家线,好不容易博士不用考试了,我能真正的接触科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顺便刷一下学历,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一位网友说的好:“主要是没觉得读博有多难”其实,关于为什么读博这个问题,只能说因人而异,现实情况也是如此,总结一下,身边的同学读博大致可以分成几类:逃避就业型:一部分学生在学校这样的安逸环境中呆的习惯了,突然要面对职场,有点力不从心,无法面对,于是抱着“博士不就是读书嘛,水一下总能毕业的”的美好愿景,读个博吧!如果单纯的想逃避就业,还是要三思。“你要是找不到好工作就凑合着读个博吧!”,这句话只是我们博士用来自嘲的,当真的话你就惨了。学历提升型:为了刷学历而读博,这种类型的同学不在少数。毕竟,哪有那么多同学真正的爱好科研啊。最近一段时间爆出的高校招聘辅导员,要求获得博士学位引起了一阵是否浪费人才的骚动。就我看来,有的同学读博本来就不打算长期进行科研,只是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找工作会更好一些。这些人去做辅导员,由于自己经历过博士的训练,也能够更好的为本科生做好思想指导和职业规划,为什么不行呢?当然,为了刷学历而读博同样面临着各种问题。对这些同学而言,科研只是获得学位的手段,或许并不适合,有可能造成课题进展上的问题。职业规划型:现在高校教师的岗位可以分为科研岗、行政岗和实验岗。对科研岗来说,博士学位只是最低要求,所以以后的职业规划是科研,那读博只是基本要求。行政岗和实验岗来说,目前还是硕士居多,但是也有个别的要博士学位。一部分同学立志要进高校工作,那就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合适的最高学历。好奇使然型:这种目的的同学就好说了,一定要读!知乎上一位同学说了,有人拿钱让你以学生的身份去做你喜欢做的事,为什么不去做呢?一般这样的同学本身自己对科研感兴趣,或者在硕士阶段歪打正着发了几篇成果,被周围同学称作学生中的大牛。在这种正向反馈的机制下,怀揣着“读博使我快乐的”的愿景去读博了。覆水难收型:这种就属于自己牛吹大了,收不回来了,迫于压力,自己不得不读。比如在硕士面试的时候,或者硕士期间为了让导师把资源向自己倾斜,就说自己要读博。这种手段啊,不建议使用,搞不好人财俱失。当然,在现实情况中,不可能是单纯的某一种才选择读博的,只能说哪一种心态占了主要原因。好奇心的排位越靠前,相对来说读起来就越不那么纠结。不管你是想挑战自我,提高眼界还是脑子一热瓦特了,读博都算是一种职业规划。当别人选择工作的时候,你选择继续在学术上深造,这本来就是两种不同的职业选择。读博,从某种方面来说也算是一种风险投资,风险在于读博不可能让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人”。博士毕业之后,工作的选择面变得更为狭窄。十年寒窗苦读……至今尚未毕业….(这应该算是风投最大的失败了吧)但是有了读博也能让我们接受一些很好的思维训练,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好奇心、善思、勇敢、有行动力的人。完成已有,我们获得了更加被社会认可的学识和见识,忍得住当下的暴跌,获得的往往是长期的收益。还是那句话,博士是人生的选做题,提笔之前,你想好了吗?我是南开大学小高博士,喜欢博士的科研生活请记得关注分享啊。

黄河滩

中科院大学祝卓宏被取消博士学位的真相原来如此

前几天一则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后导师祝卓宏被取消博士学位的新闻在网上炸开了锅,人们纷纷猜测他可能是因为学术不端才会被取消十一年前取得的博士学位。然而真相是出人意料的,看到真相,大家不禁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前几日,网上曝光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研究所在内部网站上发布的一则公告,内容是《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撤销祝卓宏博士学位的公告》,且言明公告时间为1月13日—1月17日共五天时间。虽然公告在学校内部网站发布,却很快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对撤销祝博士学位的原因做出了各种猜测,为了减少一些不实言论和猜测,中国科学院大学于公告发布的次日公布了撤销祝卓宏博士学位的真正原因。原来如此,按照当时博士学位申请规定,要取得博士学位必须有学校规定规格的论文发表,或者在申请博士学位时提供相关杂志或期刊的论文接收函,但取得博士学位时论文必须如期发表。而祝是因为申请博士学位时提供了论文接收函,但后期他的论文并没有如期发表。可能是当时审核工作不够严谨,竟然没人发现这一漏洞,而祝侥幸取得了博士学位,如今不知因何被人举报,学校经查证举报情况属实,祝在当时确实不符合获得博士学位的条件,遂当机立断按规定取消了他已取得11年的博士学位。虽说学校当时工作不够严谨,导致了这样的失误,但是在发现错误之后能够迅速纠正错误,撤销了祝卓宏已经取得11年的博士学位,也算是维护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任何人任何事都来不得半点马虎。试想,如果祝本人当时能够把自己的论文没有如期发表的实情向学校作以汇报,等到自己真正有论文发表的时候再申请博士学位,相信以他的能力,应该早就取得真正的博士学位了吧?后期祝卓宏在心理学研究方面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并且被评选为健康中国(2018)年度十大人物,多么荣耀,和如今的尴尬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一时心急,或者虚荣心作祟,钻了学校的空子,导致十一年后在公众面前出丑,相信这是他自己所不愿经历的事情。联想到一些研究生因为论文质量达不到要求,不惜以各种方式抄袭别人的论文,或者捏造研究数据,助自己早日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对于学术研究来说,这是一种可耻的行为,破坏了学术研究的公平性,挑战了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原则,是最不可被原谅的一种行为,事情败露之时必将遭到人们的唾弃。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随随便便

学术圈那些事:刚毕业博士,虽然最高学位,实际只是学术底层

从幼儿园开始,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成为科学家去改变世界,或者成为解放军等保家卫国。很多人从小就对爱迪生、袁隆平、牛顿等耳熟能详,让大家从小就有一个科学家的梦想,为此我们不断打怪升级,以为取博士学位了,我们就已经是科学家,是学术大牛了,真实情况却远非如此!一、升学打怪,直至学位顶点从三岁起,我们父母就张罗着给大家报幼儿园,从小班、中班一直到大班。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很多人在幼儿园之前还有学前班,但是这只是近些年来兴起的,很多人实际上没有这个经历,因此我们从幼儿园算起。在这个阶段,虽然老师们主要是带领大家一起健康的成长,但是也在逐渐带大家一起认识这个世界。虽然懵懵懂懂,但是也逐渐知道科学家、教师、医生、解放军这些名词。6岁踏入小学后,我们就开始学习正规课程了,小学6年,大家在课本中不断接触到李时珍试药、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牛顿被苹果砸后发现万有引力、袁隆平杂交方法提高水稻产量,虽然都是故事,但是也逐渐在将科学家这个名词灌输在了我们的脑子里面。让我们知道,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实现我们科学家的梦想。到12岁左右,我们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小升初考试,这次考试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上更好的初中。实际上,从这次开始也逐渐将学生按照成绩分成了三六九等。比如,考得好的学生可以上成都七中、四中等等的初中班,而考得差的只能上一般的初中。在初中,我们开始接触科学知识和简单的一些科学定律。到16岁左右,我们会经历人生中的第二次大考——中考。如果说小升初考试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中考就开始了刷人模式,考得好的同学可以上普通高中,而考得不好的就开始上职业高中学习技能,然后毕业之后就开始工作了。升入高中后,我们开始学习一些更高深的科学知识和定律,但是仍然是基本的定律和运用。到18岁左右,我们会参加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公平的考试——高考,无论是对平民百姓还是达官显贵,都只有通过高考才能进入大学学习。这也是升级打怪中的中等Boss关,只有你使出浑身解数才能通关,进入985、211高校,抑或是一般的普通高校。有人说,高考是一考定终生的考试,可见其作用有多么的巨大。也许有人会觉得,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你就应该是科学家了,然而并不是。现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属于通识教育,本科只是在知识的广度上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虽然从事一般的工作是毫无问题,但是远远不能承担科学攻关,只有在知识的深度上深入培养,你才能胜任科学研究,成为你儿时梦想的科学家。因此,在大学毕业阶段,又孕育出来一道关卡——研究生考试!在大四上学期,国家会组织研究生考试,为有志进一步提升学历的同学提供途径。很多成绩好的同学可以提前一步通过保研等手段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但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只有通过考研来实现。然而,硕士阶段的培养实际上只是培养你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却无法培养你发现问题能力。很明显的就是,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博士论文中最重要的是要求有创新点,而硕士论文没有这样面要求的。因此,硕士阶段也许可以培养科学家,但是更多培养出来的是科研工匠。那么最后,一个科学家培养的终极学位——博士就来了!通过博士学习,可以培养大家独立思考和承担科研任务的能力,形成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科学家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只有你一直打怪升级获得博士学位,你才是真正的进入了学术领域,成为一个新鲜出炉的年轻科学家。所以,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你需要从3岁起一路打怪升级直到获得博士学位!也许,这个时候你已经27、28岁了,此时你还是单身狗!在此,恭喜你,你获得了最高学位——博士!二、你以为刚毕业的博士处于学位顶端,实际上在学术圈是学术底端申明一下:1.下文说的博士都仅仅指刚毕业的博士,而不是博士学位这个名词。2.下文的成长轨迹仅仅是一般情况,且存在职称和学术成就帽子之间有交叉,仅仅个人观点的排序。通过前面的打怪升级,大家获得了最高学位——博士,以为可以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搞学术了,暴打世界难题,脚踢科学巨怪!也许刚开始,你会高高兴兴的兴奋几天,因为获得博士学位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嘛,都熬成了地中海!但是,当真正进入学术圈你才会发现,你以为达到了人生巅峰,可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实际上作为刚毕业的博士的你仅仅是科研民工,学术底层!上面还有更多的怪等你去打,还有更多的级等着你去升呢!(1)科研学术圈分级在学术圈中,根据一个人科研成长轨迹,可以分为三级八等,也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法,但是我们暂且采用这种方法。第一级:学术底层,分为刚毕业的博士、博士后、讲师和助理研究员。第二级:学术中层,又分为三等,从低到高分别是副教授和副研究员,教授和研究员,优青、青长、青拔、青千等帽子人才,。第三级:学术高层,又分为两等,分别是杰青、长江、千人,和最高级别的院士。(2)细说学术等级趣事前面我们说到学术圈实际上分为了三级八等,这一节我们就来简单说一下这八个等级。博士是最高学位,但是刚刚毕业的博士却是学术圈的最底层。可能在学术圈子中,顶上的七等都具有博士学位,但是在这儿,我只的博士是那种没有头衔,没有职称,刚刚毕业的博士。虽然没有头衔,没有职称,但是绝大部分科研却是他们在实实在在做的!其次,很多人以为博士后是比博士还高的学历,但是你错了,这个只是一个学术经历而已,可以理解为一份工作。很多同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为了更自己攒学术成果,都会在国内或者国外进行2年左右的博士后工作,在这个期间实际上工资也蛮高的,每个月1到2万还是有的。傻傻博士所在研究院就招收全职博士后,给的待遇还是蛮不错的。另外,近些年来,很多高校招收老师的方式也变成了师资博士后的模式,就是给你2到3年师资博士后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期间,你的学术成果达到了一定的要求,才可能转评副教授,留校当老师。前面我们已经说到,如果当你博士后期间成果足够多,那么当你结束博士后以后,就可以在学校评副教授,成为真正的老师了,获得一份稳定的教职工作。此时,你才算作是真正的老师。在前面那个图中,为什么将讲师和助理研究员放在博士后之上呢,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学校里面是具有稳定工作,具有带学生的资质,而博士后没有。再次,随着进入副教授等相关职称,带的学生越来越多,为你干活的人也越来越多,此时你能够开发更多的研究方向和开展更深入的研究。经过一定年限的积累,如果你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那么教授和研究员肯定是能够上的。而对于青年千人、优青等帽子人才,很多都是已经评上教授和研究员职称的人才能评上的人才帽子,这些都对人才的年龄是有多限制的。比如说青年拔尖人才需要参评的人年龄在35岁以下。再往上就是最高层次的杰青、长江和院士。杰青、长江要求参评人员年龄小于45岁,而院士就是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两年一评,基本上是一个搞学术的人终其一生所奋斗的目标!当你成为院士时,科研生命就可以延续到80岁,因为那个时候院士将成为资深院士,不再具有投票资格。三、不管是学位顶端还是学术底端,但是博士学位都是值得骄傲的身份搞学术的人都应该知道,在国外,如果一个人获得了博士学位,即使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们也更加喜欢别人称呼他为XX博士,而不是XX院士。一个能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已经证明了他的水平和能力,能够独立承担科研工作,独立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即使从学术帽子来说,刚毕业的博士虽然是学术的底端,但是他们也是人才的顶端,值得他们骄傲!文:傻傻博士图: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论则不至

一个博士学位到底值多少钱?导师来给你算笔账

对于每一个打算考博的人来说,都有一个让他考博士的理由,有的人说自己考博士是为了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也有人说是为追求自己对科研事业的热爱,还有人说是为了完成人生的一次修行。但是不管是哪一个原因,选择了读博说明博士学位是有一定价值的。那么自不而然会想到一个问题:一个博士学位到底值多少钱?有的人会用博士期间自己的花费角度来计算,认为三年的学分大概3-4万块钱,加上三年的生活费3-4万块钱,再加上其他的费用2万块左右,因此读一个博士的成本大概是8-10万块钱。也有人认为,博士学位的价值不能仅仅用花费的角度考虑,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博士只值10万块钱的话,那么就没有那么多人考虑去读博士了。也有人认为,博士的价值应当从35岁的年龄来计算,也就是说博士的优势一般是在35岁以前较为突显,35岁以后毕业的博士就没有较多的优势了,包括失去申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等的资格,按脱产博士毕业的平均年龄30岁来算,博士平均一年能多赚10万块钱,那么博士学位的价值大概值50万块钱。也有人说博士学位是无法计算值多少钱的,因为对于不同的博士,收入差距非常大,有的博士年薪能达到上百万,有的就十来万块钱,因此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价值来衡量博士的价值,但是话说回来,除了行业差距,个人的差距也造成博士收入差距非常大,有的博士善于经营,有的博士不愿经营,这也是无法计算的一个原因。那么一个博士学位到底值多少钱,其实无论从花费成本,年龄以及个体差异来看,都是仅仅反映了某个方面,而并不能客观反映这个问题。博士只是人生中的一段经历其实,从导师的角度来说,不论是硕士还是博士,就是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段求学经历而已,也就是说读博就是第一次真正加入到科研团队,培养自己完成科研任务的素质和能力,为自己未来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前期的训练和奠定了自己未来研究的方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定的成本,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个很有未来的希望。博士的价值本质上是人生价值的一种反映塔主认为博士的价值还真不能用具体的金额来衡量,博士学位其实是给了你一个职称,一个平台,一个方向和一个起点,但是这些东西的价值都是无法具体衡量的,也不能直接变成金钱放到你的兜里,而是在这种环境下,看你的人生该怎样活,是利用这些东西体现人生价值,还是抛掉这些选择其他的环境实现人生价值。所以,博士的价值就是你人生价值中的一个选项而已。以上就是塔主对博士学位价值问题的一点看法,希望大家和塔主一起讨论!

苦心劳形

博士和博士后谁是最高学历?很多人都想错了!

原来提起博士都是高山仰止,现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很多人都成了博士。最让小编记忆深刻的是,前几天两年老人拌嘴,说着说着两个人急了,原来一个说自己的孩子是博士,就是了不起。另一个老人,接不上话,急红了脸,憋了半天,大喊:“我孙子考了名牌大学,赶明儿,非让他考一个博士后,高过你儿子的博士不可。”引来周围很多吃瓜群众的哄堂大笑。当然两个老人都很可爱,不过也反映出很多人都错误理解了博士和博士后,今天小编就把实际情况给大家说道说道,不能再一直误解下去了,不然给自己孩子又增加很大压力不是!【1】---博士才是最高学历层次首先明确博士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在目前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我国首批18位博士诞生于1983年5月27日,紧接着又在1983年10月19日,培养出了第一批文科博士。【2】---博士后不是学历接下来要明确一点,博士后根本不是一个学历。 博士后,英语是Postdoctoral,是指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科学研究工作的人员。也指在博士后流动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专题研究的人员。也就是说博士后不是学位,而表示的是一段工作经历或学习经历。而且在国外也有一些不具有博士学位,但确实是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的研究人员,所以博士后更确切地说是临时的科研工作经历,一般时间都不长。【3】---常见的错误理解 原来毕竟博士离大多数人很远,所以很多人并不是太过关注,在很多人心里研究生已经是超级牛逼了,博士什么的想都不用想。可是,现在博士也走下了圣坛,来到了寻常百姓家,所以受到的关注也多起来。在博士和博士后的关系上大多数人都认为,博士后比博士更高一级。小编自己刚当年刚看到郑州大学校门口博士后流动站的牌子时,就是这样的想法。记得很清楚当时还很是唏嘘了一番,想象着成了博士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再成了博士后那要多牛,当时的想法是毕竟是博士后嘛,光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在博士后面,不是更厉害吗?真是一段让人忍不住回忆的时光!当然博士后还是有证书的,需要博士后期满并达到一定的标准的博士,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就会颁发巜博士后证书》。可以看出,博士后首要条件就是必须是博士,但学位并不比博士高。

非知得也

中科院取消一名教授的博士学位,原因不详,令人倍感意外!

由于翟天临事件在学术界掀起的轩然大波,引发了很多学术机构对于往届毕业生的调查,这其中难免发现一些毕业生的学位取得的不合格,当学术机构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这些不合格的时候,所采取的措施还是非常的严苛的。这不最近中科院就发布公告,公告显示将一名在中科院任职的教授的博士学位取消了,而且这名教授还是博士后,结果现在自己的博士学位被取消了。不过中科院对于这名教授的学位取消,并没有做出过多解释,只表明该教授博士学位不符合学位标准,这种解释引发了外界许多猜测。外界猜测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这名被取消了博士学位的教授本身在该学术领域目前所拥有的成就和地位非常高。这名被取消了博士学院的教授名叫祝卓宏,在取消博士学位之前,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后导师,除了在中国科学院任职之外,该人还是我国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主任,就职位来说,该人已经位居要职,在这种时候取消了博士学位还是比较意外的。除了上述任职之外,该人在心理学领域还有诸多的荣誉,比如是健康中国(2018)年度十大人物,也是诸多心理学会的委员以及理事等,可以说在心理学届,此人是任职颇多,荣誉颇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相当之高,在现如今忽然被取消了博士学位,业内业外都还是有点看不懂,而且中科院的这一通知以及后续媒体跟进求证的时候,都没有问出个具体的原因来,就让这名教授的博士学位被取消,更加的扑朔迷离。当然这名教授的博士学位被取消,也引发了很多业内人士的讨论和猜测,一部分人猜测是因为他在读博的时候没有发小论文导致的。目前的博士学位的获得,除了要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和审核之外,还需要再就读期间发表一定数量的小论文,这样才可以获得准予毕业的资格,据悉这名教授当时在读博期间是去支援汶川大地震的救援了,所以当时他没有发表小论文,被中科院内部特批毕业拿到学位证的。不过这种说法也只是一个猜测,具体的原因中科院内部也没有明说,不过目前看来这个说法还是比较站得住脚的,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当代我国博士毕业必须要的一些要求的热议,在很多国家,博士毕业是没有这么多的要求的,只要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即可,但是在我国,博士生想要拿到博士学位,就需要发表一定数量的小论文,部分高校甚至还要求小论文必须在世界核心期刊上发表才作数,有很多博士因为这种超高的要求不能毕业。目前这名教授被取消了博士学位,就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一个就是该教授的职业和岗位会不会受到这个问题的影响,毕竟取消了博士学位的话,似乎继续当博士后导师的可能性就非常低了,并且就目前的一系列任职会不会影响,也是非常有争议的,毕竟部分岗位确实还需要一定的学历要求才可以。另外一个就是这名教授被取消的学位,能不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补救重新拿回来,如果只是小论文没有发表的话,能不能通过补发的方式,让自己的学位重新拿回来,这都是比较让外界关心的,当然对于外界而言,中科院如果能够公布具体的原因,让外界知晓具体取消的原因的话,是最好的结果,这样也会让很多人对于这一处理结果更加的认同。

绫濑

为什么常把硕士叫为研究生,而博士直接叫博士?真相竟是这样

相信研究生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它位于本科之后,博士之前。但是有一件事,可能大家并不清楚,那就是,明明硕士的全称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的全称是博士研究生,但叫硕士的时候,都叫研究生;叫博士的时候,却只叫博士,这是为什么呢?01你知道什么是学历,什么是学位吗?在弄清楚我们开篇的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什么是学历,什么是学位。所谓的学历,按照官方的解释,就是“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那么学历都包含哪些呢?其实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所以以后再提学历,就知道,这是指学习经历。那么我们接下来再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学位。所谓的学位,指的是“标志一个人学历的头衔,即一个人通过学习取得其相应学习能力程度的标志”,并且是由国家授权的高等学校颁发。那么学位都包含哪些呢?其实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学士、硕士、博士三种。也就是说,学历可以有很多种,但是学位,有且只有三种。现在我们弄清了学历和学位的问题之后,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通常所说的研究生,其实是属于学历范畴,而所说的博士,其实是属于学位范畴。两者并不在一个赛道上,但是却经常被同时提起,那么问题再一次出现,这是为什么呢?接着往下看。02你知道硕士干什么,博士干什么吗?要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你还需要明确一件事,就是你需要知道硕士和博士的区别是什么。学位的高低是区别之一,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区别。两者最重要的区别,其实是硕士和博士分别要干的事儿。同是研究生学历,但是做的事却是天差地别。硕士,就是我们经常提起的研究生,通常来说,考研,就是指考硕士。那么,这个学位所要完成的工作,其实就是在一个领域的一个特定方向,发掘出创新点。培养的是一种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专注能力。所以,硕士研究生更像是牛顿曾经说的那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摸索和钻研,实现精益求精,灵魂升华。博士,这个学位所要完成的工作,和硕士相比,就重要的多了。前面提到,硕士是在一个领域的一个特定方向上有所斩获,而博士是在一个领域创造出一个或多个方向,引领后面的人,在这一个或多个特定方向上开花结果。所以,博士研究生更像是栽树的人,树能最后长成参天之状,离不开的,其实就是栽树人的功劳。说到这里,其实答案也就慢慢揭晓了。上面说的这些内容,揭示了最终导致这个叫法的内因。就是博士要比硕士出众很多,两者其实并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而且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博士是一个终点。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学位总共只有三种,而最后的,也是最终极的,其实就是博士了。叫博士,是对取得这一学位的人的一种赞许和尊重。而管硕士叫研究生,其实是因为,研究生是一种学习经历,也就是说,它还处在一个中间过程,并未达到一个真正意义的终点。如果直接叫硕士,难免有点给人“盖棺定论”的感觉,失去了一种潜在的希望和祝福。如果是叫研究生,给人的感觉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要继续努力。就像本科生实质是叫做学士,但是我们都是叫本科生,其实都是一个道理的。硕士都叫研究生,博士却无此名称。究其原因不头疼,根本在于求大成。终点即为博士生,认可赞许叫此名。硕士学士仍在程,盼其继续向前行。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评论~想要了解更多考研干货请关注我!我是董师兄,考研领域专栏作家,考研专业咨询,私信1或2有惊喜。

云紫

她获得3个学士学位、1个博士学位,还是科学家,却主演生活大爆炸

美剧一直因剧情紧凑而颇受国内的喜爱,美国的情景喜剧更是拥有很多中国粉丝,其中《生活大爆炸》在中国就观众众多,更是深受大家的喜爱,此剧自2007年播出以来已陪伴大家十余年,剧中人物更是因为鲜明的个性而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评,男主角谢尔顿的艾米就是其中之一。很多人非常喜欢艾米这个角色,当然也有人不喜欢,认为她太老土。而大家所不知道的是饰演艾米的演员马伊姆·拜力克本身也是一名神经科学家,可以说在剧中她是本色出演,很多专业名词和研究本身就是她的日常。童星出道虽说马伊姆·拜力克是一名学霸,但她并非半路出家,而是童星出道。她于1975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母亲是一所托儿所的校长,父亲则是高中的喜剧教师,父母的影响对她来说可谓巨大,父亲的耳濡目染让她对演员有了更深的了解,而母亲则是她走上演艺之路的重要人物。母亲认为她在演艺方面有一定的天赋,因此鼓励她尝试这条道路,并帮她联系了好莱坞的经纪公司。就这样在上个世纪80年代10岁出头的马伊姆·拜力克进入了娱乐圈,一开始她只是演一些不起眼的配角,直到在导演盖瑞马歇尔的作品《Beaches》(翻译为《莫负当年情》)中饰演一个小女孩而小有名气。随后的她还曾出现在迈克杰克逊的MV中,并因主演《Blossom》(翻译为《绽放》)让她为更多的人所熟知,当时她只有14岁,此后她还在《别喝生水》中饰演伍迪艾伦的女儿。拒绝哈佛,不按常理出牌的学霸演艺之路的小有成就并没有让马伊姆·拜力克选择继续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家人鼓励她继续攻读大学,而她虽经常辗转各个片场却并未丢下文化课,在演艺圈浸染几年的她毅然决定继续深造,并受片场一个导师的影响,从而选择了神经生物学。她先后被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录取,但因不想远离父母而选择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当然这也是一所名校,全美公立大学排名第一。3个学士学位,1个博士学位在这里她获得了神经科学、希伯来语、犹太研究3个学士学位,这几个学科分别隶属于科学、语言、宗教,互相之间毫无关系,她竟能一一攻克,可见其强悍的学习能力。接着她继续在母校攻读博士,7年后获得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一种染色体缺失导致的罕见疾病——普瑞德威利综合症(小胖威利症)。暂停科研工作,转战影视圈她饰演的艾米出现在《生活大爆炸》的第三季最后一集,当时的戏份并不多。而她在试镜之前竟从没有看过这部热播剧,但因着精彩的演出而成为了固定角色。此片的编剧曾透露这个角色在创作的时候还不是特别成熟,也略显单薄,但因着她的出演使其变得活灵活现,因为她本身就是一名神经生物学家而成为了本剧的科学顾问。家庭、学业、事业三不误马伊姆·拜力克2000年大学毕业,同年继续攻读博士,2003年和美国一位精神学家结婚,2006年生下大儿子,2007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08年生下小儿子,2009年参演《生活大爆炸》,2010年艾米这一角色成为固定角色。看到这份时间表就感叹于她的精力,读博期间结婚生子、科学研究两不误,就连重回演艺圈后她也坚持亲自带两个儿子,她是一个亲密育儿的忠实拥护者,还曾著书阐述自己的教育观念,但2012她透露自己已离婚。一战成名,两次提名艾美奖她饰演的艾米总是穿着大一号的样式老旧的衣服,这样的衣服似乎是奶奶辈的,她社交迟钝,但对朋友坦诚、对谢尔顿包容,总是活力四射,让人印象深刻,因着对这个角色精彩的诠释她两次提名最佳喜剧女配角。在我们的价值体系中,科学家和演员是完全不同的范畴,马伊姆·拜力克却能将两者都做好,实在让人佩服。这样的一个学霸科学家和演员大家喜欢吗?欢迎留言探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也可以分享给好友,想看更多优质文章请关注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