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倍考研网!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天津
微信二维码
在线客服 40004-98986
推荐适合你的在职研究生专业及院校
《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发布解剖刀

《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发布

12月19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规划十三五群体课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研究》举办阶段成果汇报会,会议由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价中心白雪主任主持。图为方丹发言课题负责人方丹指出,课题组依据自主研发的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开发出了适合学校统一测评使用的分级类评价工具。这套指标体系具有普适性的特点。能够适应于小学和初中阶段所有教师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判断使用,不依赖于课程和教材。通过测评,能够为每所课题学校提供一份整体的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体检报告”。学校可以以此较为客观地判断自己学校的教育优势与不足,进行教学改进。课题将在促进教师对科学素养的理解和落实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北京合众美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梅锋表示,合众美华教育与北京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研究实践,构建了分级分类的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帮助教师摆脱授课内容的限制,为教师提供一个普适性的学生科学素养评价工具。运用这些数据,不仅可以检验一个学校相对于海淀区总体科学素养的水平高低,而且还可以通过对比和跟踪测试,检验不同的跨学科教学改革产生的效果。项目试验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晓晖表示,作为课题学校,该校为课题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数据,也为其他课题学校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这个课题,不仅为学校的孩子们丰富的课程活动资源,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发展平台,在学校已有的课程体系上,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资源,带动了学校科研能力的提升。学校深入挖掘外部资源的利用价值,对引进的合众美华教育研发的AB未来课程进行改进,改变了现有的以设计用途为分类的局限,系统的融入了艺术、历史、工程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学科。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充分结合,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借助科学素养提升的课题,学校教师与其他项目学校组成教师学习共同体,定期参加教研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校合作的资源单位合众美华教育的老师们定期来我校,指导教师备课,参与学校的课程教研,就这样,教师们展开了一场“做中学”,不断开拓思维,提升了该校的教研与教学能力。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小学部校长樊蓉介绍了通过学校课程建设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索。表示,在这个项目中,理工附中小学部以课程建设为重心,贯彻理工附中“发现教育” 理念。在多种渠道、以多种方式,时时、事事、处处激发学生去发现学习和成长的真谛,使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自我管理,深入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生活,真正实现“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的主体发展。该校本着以人为本、以教师多元发展为本的思考,深度讨论研究适合小学部教师多元发展路径与机制,期待构建出一种基于不同教师发展需求的教师培训服务文化。在学校原有的合众美华教育研发的AB未来课程的基础上,该校从兴趣出发,创设情境开展活动,以适合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课程设计为依托,运用可操作、可观察的手段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不同于以往课程之处就是引入了“实践”和“跨学科”的概念,强调了它们与学科素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校长殷楠作为大会特别邀请的外区嘉宾,与来宾分享了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思维的宝贵经验。作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 新坐标",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对教育本体的重新审视,是对主体“素质观”的重要更新,是对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突破。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建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新课程体系,这就需要高水平、高站位的教师。面对适宜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综合性学习等方式青年教师进入得更快,学习得也更深入,对持续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学校成立青年教师工作坊,开展翻转式研修,着力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思维。据记者了解,在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2月印发《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之后,海淀区设立教育规划十三五群体课题——中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实践研究。在项目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于今年9月确定了中小学学生科学素养评价体系,完成测评工具开发,并通过学校主动报名对项目学校部分学生进行了科学素养测试。项目组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评价的教学改进研究。(光明融媒记者李慧)

豳风

开封二师附小参加中国少年科学“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载誉而归

科技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日前,开封二师附小六位小发明家,代表开封市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取得佳绩。开封二师附小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对同学们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校园科技氛围浓厚。 在每周四的百趣园兴趣走班活动中开设了发明课程。发明课上,同学们学习发明方法、提出发明创想、制作改进发明、撰写发明论文、制作发明PPT,展示讲解发明。在创新思维头脑风暴中碰撞出一个个发明成果。今年,二师附小选拔出6项优秀发明成果,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交流。同学们经历网审、笔试、利用PPT展示讲解发明、现场答辩等层层考验,他们沉着应战、精彩发挥,过关斩将,三位同学获得小院士证书,两位同学获得预备小院士证书,一位同学获得小研究员证书的傲人成绩。优异的成绩源于校领导的重视,科技组教师们的团结协作,同学们的努力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国家级科技竞赛,为同学们提供了更高的展示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的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风雨

扎实有效开展科技教育专项课题研究

––济南培训体会3月29日–31日,在济南参加了山东省科技教育课题研究培训,聆听了多位专家的精彩报告,感触很深,收获满满,现将个人体会汇报如下:一、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科技教育的重要性。当前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交流。很多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力的竞争最终在于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教育上的竞争。纵观世界教育改革,强化科技教育已是当今世界教改不可阻挡的趋势。党的十九大提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指示精神,聚焦“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同等重要”的重大议题。这充分说明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离不开科学普及。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虽然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总体水平在上升,但发展依然不平衡,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这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之一。在中学大力加强科学教育,让孩子们热爱科学、崇尚科学,长大后投身科学,实现科技创新的接力和传承,是科学普及的重中之重。二、获得了科技教育的思路与会专家和优秀学校交流发言,全面介绍了科技教育的做法,拓宽了思维,获得了可操作的方式方法。1.建立科技教育实践基地。工矿企业、农场、养殖、加工厂、高新技术产业等。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社会实践活动对接。学校联系具体实践基地,年级和班主任负责制定实践方案。2.利用假期,学生学校安排大体方案,家长自行联系,自行实践,完成实践任务。3.学校组织科技教育节,展示科技教育最新成果。4.与高校和科技研究机构联合,接触前沿科技发展。5.学校融入科技教育元素,形成科技教育教案。6.开发科技教育校本课程。7.科教教育讲坛,采用选修课模式。每月组织一次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三、对科技教育课题研究有了思路和方法。通过听专家讲座和典型学校交流发言,对课题研究的开题、实施、研讨等环节有了直观认识,既获得了理论上的提高,又获得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1.寻找和研究政策依据,理论支撑。研究教育理论和国家教育政策,为课题研究找准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2.学习优秀经验和做法。借鉴优秀经验,研究其操作程序、目的和意义。3.博采众家之长,推陈出新,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做法。多研究成功经验,根据学校实际,将可行性的经验修正成适合自己的方案。4.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修正和完善。结合实践,不断修改课题研究中的不足和缺陷,使之不断完善。5.评估成效,凝练成果,进行客观有效评价。总而言之,这次培训对我而言是成功的、圆满的。培训结束后,我们将及时研究培训收获,早日推进课题研究开展。2019年4月6日

三者若得

小学生“高端课题”引发公众关注,科学研究容不得投机取巧!

科创大赛、达人挑战赛、“小院士”评选、机器人竞赛……多元平台为怀揣科技梦想的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才能的窗口,也为部分人提供了投机取巧的空间。近日,部分小学生的“高端课题”引发公众关注。记者查询发现,中小学生的科创项目,既有与肿瘤微环境、虚拟现实、智能学习、石墨烯、人机交互等前沿热点相关的“高大上”的研究探索,也有对排水井盖、锄头、螺丝起子等身边事物的改进创新。专家指出,青少年开展科创,在充分理解课内外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有所发挥和应用,就属于创新,对于孩子而言不能一味追求原始创新,也切忌过深、过偏、过怪。评委、家长和辅导教师,都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培养真正的科学家。第37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行的“展示活动”上,众多学生正在参观“科技创新成果”展览。摄影/卜向东孩子的课题也能“高大上”家长老师不要过分“代劳”于加(化名)有20多年学生科创项目辅导经历,曾获“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称号。他介绍,科技、教育部门推出了多个项目,为学有余力的孩子们的梦想“助力”;尤其是北京的中学生,更是背靠充足的高校资源和科研平台,可以进行“高端”的课题研究。比如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打造的“翱翔计划”和中国科协、教育部的“英才计划”等都致力于开展创新人才的培养,让中学生提前走进科研院所开展研究。于加说:“这些孩子进行高大上的研究再正常不过了。”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刘楚骅就是科研资源的受益者,她将自己的研究对象瞄向了“不死的癌症”痛风。这个看起来对中学生遥不可及的选题,来自中科院专家讲座的启发。“一次,中科院专家来到学校讲座,谈到多年的实验室与现场应用都证实磁场不利于管道中晶体的长大。”专家的一席话让刘楚骅动了心思,“对工业管道中的晶体有作用,会不会对人体‘管道’内的晶体也有帮助呢?”刘楚骅妈妈的一位好友是痛风病患者,变形的手脚和折磨人的疼痛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人体血液中尿酸过多时,尿酸结晶会在关节、体液和组织中聚集,引起痛风。“这些恼人的结晶体能否通过磁处理进行干预呢?”与老师一交流,她的想法得到了肯定。于是,刘楚骅以《磁场干预痛风石主要成分尿酸钠晶体生长的影响条件探究》为题参加了“翱翔计划”,在学校老师和中科院物理所磁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家的指导下,踏入科研的精彩世界。不过,“高大上”课题的确有掺假可能。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北京市科协原副主席王渝生曾担任过好几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审评委会委员、副主任,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如果中小学生为了在大赛中取得名次,不切实际地选择“高大上”的题目,“一般是学校的辅导老师和作为专家学者的家长过分‘代劳’的结果,这是很不正常的。”兴趣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小切口背后隐藏着大课题当然,更多的研究灵感还是来自生活,尤其对于低幼阶段的学生来说。科技辅导老师张好(化名)介绍,她在启迪学生确定科创项目选题时,一般从学生的兴趣着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此,于加也表示认同,“小孩子大多喜欢小动物、小植物,他们的观察角度跟大人是不一样的,所以有时候会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产出。”即便是购物、动漫这类听上去与科研无关的爱好,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可以挖掘的课题。生活中的痛点是不少科技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重点,也是孩子们的灵感源泉。毕业于人大附中的王佳琦,中学期间就获得过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她的不少科研灵感,就来自对身边事物的细致观察。她读初中时,北京深受雾霾困扰。雾霾一来,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关窗。“关窗到底有没有效果?”王佳琦决定用实验进行验证。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老师指导下,她监测分析了室内外大气雾霾浓度区别,并获得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进入高中,王佳琦加入人大附中远古探秘社,并担任了副社长。在学校博物馆参观时,一个长约10厘米的中空管状岩石引起了她的注意,那件展品叫雷击石,内壁光滑,外壁吸附了沙砾,有些粗糙。“这个岩石是怎么形成的?能复制吗?”好奇心又让她开始行动了。在校内外老师的指导下,她和同学一起开展“雷击石的鉴别与人工合成尝试”课题研究。那段日子并不轻松,双休日、寒假她都要投入到课题中。她和同学们还多次到野外考察,采集标本。“门头沟深山、二连浩特空旷荒漠、山东淄博等古生物活跃的地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王佳琦记得,有次在内蒙古荒漠深处,暴雨突袭,因地界空旷担心闪电,“所有人都不打伞,空中雷电交加、暴雨倾盆,我们被淋成了落汤鸡!”更大胆的冒险则是在山东沾化中科院一个气象观测站,王佳琦和同学尝试做人工引雷制作雷击石的实验,“当雷电来时,我们向空中发射小火箭,下面坠有铜线,将雷电引至地面的石英砂池,引雷击石。”经历挫折后学会了坚强参与过程比获奖更重要为追求奖项名次而失去科研初心的功利做法最近也频繁引发讨论。教育部办公厅日前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竞赛主办单位全面开展自查,对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进行复核。事实上,对于很多孩子来说,从确定选题到一路获奖的整个经历,比获奖这个结果更重要。参加过“翱翔计划”之后,刘楚骅说,自己对科研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和深切的向往,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不断经历失败也不断享受惊喜,“科研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枯燥,不断发现的过程其实很有魅力。”当然,科研还需要一颗强大的心。参与调查“北京城区自行车路网现状”的王月林,成了第一个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中学生。为了了解北京市公共自行车道的相关信息,她唐突地“闯”入路政部门,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提交了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北京八中毕业生贺婉卓曾通过“英才计划”在中科院开展《天冬多糖通过诱导细胞凋亡选择性抑制髓源抑制性细胞》研究,并到国外参赛。与世界各国的优秀选手交流后,她意识到自己的项目实用性不够强,应该从临床角度入手,解决实际问题。比赛中,她还接触到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专家,“我接触到了大量专业的文献和知识,初步建立了较为专业的思维方式与习惯。”而王佳琦也提到,在野外考察的时候,“经历一次次挫折后我学会了坚强。”于加总结,做科研并不只是闷头做实验,还需要有跟人采访调研的技巧、答辩展示的能力、展板布置规划的能力等,这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提升。专家说法树立正确的荣誉观培养真正的科学家到底什么样的奖项受评委青睐?王渝生分析,在学校课堂科技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基础上,让中小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举一反三,有所发挥,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就属于创新,而不是一味追求原始的创造发明。他也坦言,“孩子们的科技论文,其内容往往是前人结论的追述和延伸;孩子们的新奇实验,往往是重复科技界众所周知的事实;孩子们的科技创新过程,实际上是在体会、了解、学习、模仿科学家从事科研工作的方法和游戏规则。所以,不宜追求项目名称和内容的‘高大上’,切忌过深过偏甚至过怪的题目和内容。”干了一辈子科研和科普工作,王渝生有感而发:“无论是评委、家长还是辅导教师,都要坚守诚信、以身作则,对祖国的下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树立诚信友善为荣、弄虚作假为耻的正确荣誉观,引导青少年通过创新大赛等活动成长为真正的科学家!”(原标题:科学研究容不得投机取巧 孩子的“科创梦”急需引导)来源:北京晚报本报记者 牛伟坤 任敏流程编辑:TF020

务光

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的实践与思考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社科学术圈,ID:shkxquan】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科研和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两个动轮,因此申报科研课题就成为高校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从2005年以来,成功申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一般课题各一项,担任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主持专项课题一项,还主持了湖北省和武汉市社科基金和教改课题共十多项。在这些成功的背后,也有不少挫折,这里谈一些有关科研课题申报的实践和思考,希望能对年轻老师们有所帮助。一、了解形势,把握趋势,是申报课题的基本前提 形势对我们科研课题的申报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像新闻传播这样的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因此,在申报课题以前,关注当下形势非常重要,形势首先是国家的形势。研究形势,就是要研究目前国家的宏观现状和本学科的发展需要,存在的问题和我们可能做的研究。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申报要求“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中心,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服务”。细读每年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指南会发现,社科基金课题的需求总是紧密结合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所以,了解国家的大势、熟悉本学科的研究范围,将其和个人的研究方向和优势结合,就可能中标,也可能优质地完成申报课题。笔者从1995年就开始关注程序理论,当时在《科技日报》上发表《也要重视程序科学化》文章,后来也写了不少这方面的论文。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法,并特别强调“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而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及这一问题时的提法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法律化”改为“规范化”,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更加具有广泛性。“程序化”的增加,说明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的建设中,不仅注意结果,更关注运作的过程,而且,只有关注过程的科学性,才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根据对国家形势的判断,2005年,笔者根据前期研究成果,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政治学课题“政治文明进程中的程序化建设研究”,2008年,出版了《程序的监督与监督的程序》一书。在了解国家大事的基础上,还需要对科学研究和申报课题的发展趋势作一番研究。所谓趋势,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它是由该事物内在的规律性所决定的。把握了趋势,我们就有了掌握该事物的自主性和自立性,也就有了掌控它和解决它的能力和力量。数据显示,这些年来,国家重视和加大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不仅国家课题总量在增加,而且专为青年人设立的课题数增加幅度在提高;增加了重大课题的数量,需要有高水平、多学科的团队组织申报;在限制申报数量,提高中标率的前提下,对一般高校而言,又增加了申报的难度———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科学研究和申报课题的发展趋势。二、确立问题意识,打好研究基础 现实问题是一切研究的源头,关注社会,与时俱进是一切研究者的职责。这里笔者要谈的是知识分子的社会良心和社会责任问题。什么是知识分子,词典上的解释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从事脑力劳动的人。”①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种解释显然不能准确地描述现在的“知识分子”了。笔者以为,在当下,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应该是知识和文凭、关注和投入、批判和建设三者的完整统一。首先,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相应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一定的文凭是反映其水平的标志,但是,在今天信息爆炸的时代,有些文凭却出现了与知识相悖的情形,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其次,知识分子应该对现实社会有所关注和投入。不论是从事什么学科的研究,它的结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服务于我们生存的社会。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社会、对身边的事情应该关注并积极参与其间。第三,就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建设。这个社会需要有人不断地批判,只有批判才能让人们看到和看清社会上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这个社会同时需要建设,因为只有建设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发展得更快。批判与建设是两个并行不悖的统一体,在实施时不可顾此失彼和重此轻彼。只有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完整的知识分子。问题意识是我们考虑选题和解决选题的起点和终点。无论是做硕士、博士论文,还是做科研课题,都要强调问题意识。只有不断发现问题,科学研究才会有目标。而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都是针对当前的学术前沿问题和社会实际问题来立项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也对需要立项的课题提出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进理论创新。鼓励和引导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从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从群众中发掘思想智慧,提出真知灼见。”做好科研课题,尤其是国家重大课题或重点项目,除了有问题意识,还要有一批前期成果。前期的研究对课题申报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反映了研究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程。国家要组建一个课题组,肯定要选择对这个领域熟悉的人,而要熟悉一个领域,需要有很多年的研究经历。如果你完全是这个领域里的陌生人,你的申报材料就无法体现出你对这个领域前沿问题的认识,评审专家对你恐怕也不会认可。其次,前期成果足以表现研究者在这个领域的研究能力和水准。研究成果一般来说反映了研究者的水平,通过研究者提供的前期成果,可以让评审专家了解申报者目前的研究成就,这是进行下一步深入研究的前提。研究成果也是分档次的,申报时应多填写自己在较高级刊物上发表的成果,一般或较低级刊物的东西可少填或不填。当然,一些青年课题对前期成果的要求不是那么高,大家都是年轻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没成果,那就看课题论证的质量了。如果有一些前期成果,即便在青年组里还是有优势的。前期成果的积累是一个过程,“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显然是不行的。而且,我们所从事的前期研究并不都是为了申报课题,它也是不断地凝练研究方向和提高研究水平的一个过程。一个人在长期的研究生涯中,如果能有几个或多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对于开阔视野和提高素质也是大有好处的。三、注重学科交叉,力求创新有独见 科研在高校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搞科研要求有创新意识。所谓创新首先就是要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有新的创见。一篇论文,一个课题,总要有点新思想、新观点、新发现、新视野、新理论、新素材、新方法等。科学研究是在前人或以前的基础上做出的具有自己独创的工作,它具有时间和空间的相对唯一性。笔者评审过很多申请报告,格式整理得很好,理论上说得也很对,就是没有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没有自己创新的地方,这种课题是难以通过的。在本学科内寻找新的课题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不要忘记交叉学科也是重要的创新领域。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社会科学内的各学科以及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合流”趋势。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人和自然之间的鸿沟正在缩小。②交叉学科是指形成于数学科学、自然科学与哲学科学、社会科学之间交汇区域的跨界学科或边缘学科。③从我国第七个五年计划开始,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并且列入了国家的长远规划,开展跨学科研究“将不断拓展甚至爆发新的研究领域,引导、促进新兴学科特别是新兴交叉学科的孕育发展”④。因此,我国“十二五”时期研究的主要任务就强调要“实施跨学科重大专项研究,大力促进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渗透融合,在推动各学科互为借鉴、共同发展中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所以,我们可以多用一点交叉学科的知识,从另外一个学科的角度来解读一些传统的东西,很可能产生别开生面的研究成果。笔者20世纪80年代在《长江日报》评论理论部工作的时候研究奖励学,较早提出“建立中国特色奖励学”。先后出版《奖励的奥妙》、《奖励的科学与艺术》科普类的小册子,后完成《激励论:发掘人力资源的奥秘》和《神奇的杠杆———激励理论与方法》等理论专著。奖励是一个老话题,很多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成果。我学习了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论著,发现里面都有专门的章节来论述奖励。我在前人和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引入了信息论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奖励是社会对人们良好行为和成果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信息反馈——促使人们将这种行为或成果保持和增强,加快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⑤这个定义既不违背各学科的解释,又能够运用到各学科中去,是一种在更宏观层面上对奖励这种现象的重新解读。我既著书立说,也不断结合现实奖励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众多媒体上发表论文和评论,在研究奖励的同时也开展了包括惩罚在内的激励论研究,这是一个更大范围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在研究过程中,聘请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了这个研究项目。目前,对交叉学科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互相吸收彼此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涌现。交叉学科的研究比传统的学科内的研究要难一些,关键是要能够打通学科壁垒,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但是,开创交叉学科也是有条件的,不是所有的学科都能交叉出新的研究领域,因为学科的差异本质上是各学科研究对象和知识体系的不同,这些不同学科的沟通、融合都需要一定的条件,这需要研究人员从差异中找出沟通和融合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发现新课题、新方法和新视角的重要领域。另外,不管什么学科,推理和案例对于人文社科类课题研究都很重要。做研究首先就是要学会逻辑推理,就是要按照一定的因果关系把道理讲清楚;其次,就是在论证过程之后,一定要用本学科的理论将案例讲清楚,讲出本学科的特色来。今天的博士论文,我们已经习惯了使用数学的方法来论证,这很好。数学进入社会科学是学科交叉的前奏,今天,定量研究方法已经在社会科学领域广泛使用。马克思说过,“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⑥。可是研究课题里面怎么用数学才叫科学呢?一位学者曾写文章谈到这样一件事,说有一批研究人员到农村进行研究,他们调查了很多数据,最后发现农民很辛苦,文章问,有必要进行这样的调查研究吗?农民肯定很苦,这是不用调查的结论。新闻传播学也很需要定量的研究方法,但是这种数据能不能经得起推敲?由此得出的结论对不对?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科学的研究方法还需要科学的使用。关注社会问题的目的就在于服务于它、服务好它,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就是要运用自己学到的东西来说明和解读我们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而且说明得越多,成绩就越大。四、结合教学,促进科研 对教师来说,第一位的任务就是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高校教师的宗旨,所以,科研首先应该为教学服务。优秀的教师不仅体现在其一流的科研能力,还体现在其优秀的教学能力。一个优秀的教师要把学科前沿的问题提出来,要把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如果学校没把学生培养出来,老师搞再多的课题都没用。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老师的职称是“教授”而不是“研究员”。所以老师如果课上得很好,立项的科研项目即便不多,还是应该按照教师的系列给予副教授、正教授、博导等待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有一位老师,一心扑在教学上,不仅课讲得很好,对学生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深受学生喜爱,但就是没有博士学位,一直是副教授,我以为是不妥当也是不公正的。高校的管理政策应该调整以保证教学在高校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一句话,科研就是要有利于教学,促进教学,教学和科研不是两张互不相关、不可转换的孤立物。近几年来,从教育部到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学术规范和道德的教育。而我在2006年就开始至今给新闻学院本科三年级的同学讲授新闻学前沿专题: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我在课堂上讲这门课,自己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做过一些调查,撰写过相关论文。2011年,刚好遇到教育部发布一个“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专项课题,我以“数字时代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调查”为题中标了一个课题。我们的教学并不都有与科研相关的课题,但是,教学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是需要研究和可以研究并出成果的,而且这些研究又是有利于促进教学的。当老师的应该有这样的责任心。五、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 科学研究,尤其是重大课题和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单靠一两个人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有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来共同攻关,因此加强科研团队的建设非常重要。重大课题的横向联系除了学科和学科队伍以外,还有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涉及课题的分割、权力的分割等问题。研究团队内部合理的分工对于保障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如果一个课题因为分割不公正或者信息不对称,引起麻烦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务必在事先就要规范好。团队如何组建,首席专家与参与者的责、权、利如何划分,这些都是新形势下的新问题,需要认真考虑。从学校的层面讲,应该为科研人员的团队建设提供政策上的保障,尤其是要为青年科研人员的成长提供优良环境和适当的条件,不断优化高校科研队伍资源配置。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也应提倡多学习一点其他专业特别是跨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研究思路。课题申报书的填写也是有一定规范的,科研处要组织一些填写报表的培训讲座,尽量减少因为申报书填写不规范引起的申报失败。除了上面说的问题外,有关成果评价和经费管理也需要研究改进。现在的国家级课题,每年结项的比率是一半多一点,获得优秀的更少。而我们对研究者学术水准评价和职称晋升,大多只认主持了多少项目,而没有检查是否完成了。结果是有的人仅靠设计课题拿了前期经费去做别的事,这不仅有损学风,而且也是对国家经费的一种浪费。在学术刊物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论文,项目资助来源的日期是好多年前的批号。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论文中的某些观点还具有针对性吗?物质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行的,不同的时间对研究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当下许多社科基金课题(包括重大项目)都要求在1—3年内完成,一是为中央决策提供最新成果,二是该项研究符合当时的形势。所以我认为,完整的考核体系应该是:主持并在期限内(如有延期需报有关部门批准)完成了多少项目,获得优秀者应予奖励。

锐则挫矣

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小学小课题系列研讨活动

华阳小学小课题系列研讨活动(30)——支持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校本策略探究4四川行知教育网讯:2021年1月7日,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小学2020年度小课题组长例会在第一会议室召开。学校课题负责人黄敏首先就前期两次小课题集中研讨会的情况进行总结。肯定各课题组在研究中做的大量科学而有序的工作,这也得到了专家的大力肯定。同时建议各课题组学会从工作思维的点状罗列逐步上升至研究思维的理性系统,这将是研究带给教师最不可取代的收获。第二环节,全体参会老师针对课题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表达研究成果”进行头脑风暴。黄敏老师选择四个案例《基于深度参与的花样跳绳星级评价体系建构研究》,《六年级语文嵌入式大单元教学读写联动的研究》,《促进学生深度理解天府文化的项目是学习实践研究》,《小学高段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带领课题组老师从课题名称出发,解读核心概念,并逆向思考其研究成果。最终在不断的解读中让老师们初步领会到: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类:认识性成果(理性成果)和操作性成果(实践成果)。认识性成果主要是针对核心概念的理性再认识,主要包括对核心概念的本质、规律、特点、因素等的再提升。而操作性成果则是围绕核心概念,提炼出的围绕研究目标达成的可操作性、可实施的手段,主要包括策略、路径、方法、工具等。接下来,各课题组也将带着这样的收获进行课题成果的提炼与表达。实践是实践者的实践。课题研究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明朗的过程。期待通过小课题研究真正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获得真正的专业成长。编辑:小伴责编:付艺薇来源:成都天府新区华阳小学

明乎坦途

课题研究: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3个内涵与特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属于教育科学研究的范畴,而教育科学研究则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要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的内涵及特点,必须先理解和把握科学研究及小学教育科学研究的本质。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就是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活动过程它表明以下三层含义:(1)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规律,发现事物的真相或本质,以便预见并改造现实例如科学史话中关于毛地黄草治心脏病的传说说的是一个巫婆用马尾巴上的毛天落水毛地黄草等六种东西配成药,可治心脏病后来人们偶然发现这六种东西中少了某一种,有时也能治心脏病,有时却不能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六种东西中,只有毛地黄草是必不可少的从而证实了治心脏病靠的是毛地黄草尽管这个故事仅仅是个传说,却也说明科学研究的目标指向。(2)科学研究依靠的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集中反映在辩证唯物论的原理规律及范畴之中它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却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为我们认识和探索客观规律,指出正确的途径和思考方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如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归纳和演绎及类比系统思维方法等为我们提供了思维的途径而具体的科研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实验法以及数学方法等的合理应用,则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手段。(3)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固然关注探索研究的结果,关注研究能否验证某种假设,揭示某种规律,但更关注的是研究的过程巴甫洛夫说过:“科学是随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种种新鲜事物的更辽阔的远景因此,我们的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可见,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并运用研究方法,是促进科学发展掌握规律并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关键。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的人生观世界观进一步形成,他们的科研意识得到提高,科研方法渐趋成熟,对困难与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加强所有这些,都是别的活动过程所不能给予的。科学研究的特征科学研究一般具有三个特征:客观性系统性创造性。(1)客观性科学研究是探索客观规律的活动过程,它必须客观地反映客观现实其客观性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认识:———研究对象来自客观世界科学研究作为为人类的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行为过程而每一项研究,都是缘于客观世界有待解决的问题或是有待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现实的需要例如上世纪80年代杭州市天长小学“幼小衔接”的研究课题,就是由于不同层次幼儿园的孩子在小学低段的不同状况这一客观教育实践需要而提出并加以研究的课题。———研究过程的客观性为了使科学研究准确地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就必须在研究过程中克服随意性,确保客观性这就要遵循一定的研究规范,例如要有科学的假设,明确的研究目标;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记录与分析;可靠的资料与数据;等等防止胡乱抽取个别的典型例子或凭个人主观倾向取舍材料例如有位哲人碰巧抓了一只丢了条腿的苍蝇,就断言苍蝇的腿是五条这就是以个别例子代替客观现实的一个案例。———研究结果的客观性科学研究的结果往往是客观真理,要求各方面都十分准确,例如资料准确观察准确调查准确统计和测量准确分析论证准确结论表达准确等等它具有可检验性一方面,就研究的结果而言,有明确的预设的可供检查的指标,绝对不是主观臆测的产物;另一方面,科学研究本身就是一种对已有规律不断进行检验的活动,它不仅要检验所得的结论能否用于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而且要检验它在解决新问题时能否得到综合运用。(2)系统性现代系统论理论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个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要素,根据一定的结构形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我们可以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的框架中加以考察,把系统作为认识的出发点,从整体着眼,对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分析科学研究的系统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认识:———研究内容的系统性任何一项研究都是更大的研究系统的子系统,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即使是填补空白的项目,也要借鉴他人的理论方法与资料,不可能“脑袋一拍,计上心来”例如韩进之等1983年开始研究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这一在我国尚属空白的课题,他们就查阅了我国有关自我意识的研究资料,并借鉴苏联的一些研究成果,才开始起步的。———研究方法与程序的系统性科学研究是按一系列预定的步骤进行的系统的科学探索,有明确的目的严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周密的组织合理的安排总之,不仅研究的方法是系统的,而且研究的程序也是系统的。———研究结果的系统性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即某方面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在这一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不仅不互相排斥自相矛盾,而且互相补充紧密联系在这一体系外部,它是更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例如对儿童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研究,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但它仅是整个社会教育的子系统学校教育只有与社会教育尤其是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3)创造性创造性是科学研究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对此,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认识:———内容的创造性一项研究课题,不是去重复研究人们早已解决了的课题,而是要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是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对于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必须赋予新的内涵,从新的角度去进行思考与研究,以获得更进一步的结论换句话说,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方法的创造性科学研究本身就是用科学方法探索发现新的规律,因此,科研方法上的革新突破就更显重要目前比较常用的科研方法若按方法来分类,可分为历史研究描述研究相关与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等等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一项研究往往是多方面的综合的,需要同时运用好几种方法在这里,研究者如何充分发挥主体性进行创造性劳动就很重要。———思维的创造性科学研究是很艰巨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从某种程度上说,某项研究课题的创造性程度,取决于研究人员的创新思维即能否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标新立异”?是否善于抓住研究过程的机遇,“当机立断”?对资料有否高度的鉴别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捕捉“闪光点”?敢否直面失败,勇于“东山再起”?总之,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创造这是它与其他研究活动的主要区别,缺乏创造性的研究活动,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研究。

不可亏也

问题进行系统,科学地课题研究,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学生实际情况

问题进行系统,科学地课题研究,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学生实际情况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一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008年,北京市开始实施通用技术新课程。尽管我们得到了相关培训、得到了基本配置的实验室、得到了国家统编的教材,但是我们还是在一线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照本宣科、填鸭灌输式为主,教学模式陈旧。统编教材中的活动项目对本校学生的针对性并不强,内容简单且缺乏时代感,缺乏与其他学科的有效渗透整合,就技术讲技术,不能满足生活在都市中这些视野宽阔的高中学生的学习需求。这些问题导致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较慢,直接导致了示范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效益偏低,这明显不符合国家倡导的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课程开设时间过短课程管理实施仍在摸索阶段,这就需要一线教师在专家的指导下不断钻研,要基于问题破解来进行系统地、科学地课题研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理念和学生实际情况、学习需求来试图找到答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客理念横空出世,STEM项目教育理念之风由太平洋彼岸刮来,给在通用技术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项目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学生在“做”中学习掌握教学内容,内化了知识与技能,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兴趣,调动了积极性。形成了“以项目为载体、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为此我们牢牢抓住项目教学这一线索,开发系列适合我校学生的活动项目,并把他们构架到不同层次的课程中,用校本教材辅助这些项目融入课程情景中,并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记录活动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用开放式情景式的实验室来保障项目的进行。STEM代表科学( Science),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STEM教育就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教育。美国政府STEM计划是项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IEM)领域的计划,并不断加大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教育的投入,培养学生的科技理工素养。STEM教育的重要载体就是项目,用一个项目来涵盖以上四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得到综合素养的提升。随着国家课程改革节奏加快,未来培养学生的方向更加注重厚基础、宽领域、有观点、爱传统、能综合、具备实际解决问题。比如,学化学但不是要培养化学家,能成为化学家的是极少数,关键是核心素养,“STEM”理念非常契合这趋势。比如“斗拱结构设计制作”这个项目,既包含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又需要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资料查找。数学的计算、物理的力学、技术的加工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技能,最终让学生制作出来解决了实际问题,可谓多学科融会贯通,手脑并用。我们围绕项目教学从开发项目、构架项目、辅助项目、记录项目、保障项目这五个方面实施。能否开发出一系列适合校情学情的STEM创客实践项目是能否进行此教学的关键。我校的项目特点是注重与科学、工程技术的知识联系,注重羡慕的开放性。比如结合生物学科的雨燕鸟舍项目,结合物理学科的木制游标卡尺项目和金能制作项目,结合生活实际的衣架和储物架项目,结合工程的ABS桥梁承重项目等。这些项目有效融合了科学、工程、数学技术等学科的知识,深化了对于科学课程、工程常识、节能意识的理解,还能学以致用,手脑并用,提商了学生学生创新能力。我们注重项目的开放性,比如在木制产品设计制作项目中,并不要求学生做同样的产品。而是列出一些产品供学生根据兴趣和自己的动手能力选择。只要学生能体验设计的一般过程运用设计的原则,动手实践制作出产品就可以。比如,我们会从创意网站上搜集一些创客小制作,还有一些来自历届北京市创新大赛的简单的项目,让学生能开阔眼界,尝试一下简单的设计作品。构架项目:我们认为每一个项目应该构架在不同层次学习需求的课程中,因此我们构建了一个跨学科多层次的、涵盖“必修+选修+研学+竞赛”校本课程结构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第一层是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精选基础性、整合多学科的动手项目,增加动手实践课时,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技术素养。第二层是选修课程,面向有兴趣的学生,开设《电子控制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CAXA实体设计》《DV影视创作技术》等选修课程。用“声控闪光电路”“汽车的起步与停车”“太阳能车的实体设计”“校园一日生活”等项目使学生近距离的接触技术产品、拓宽技术视野、培养技术创新能力,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需要。第三层是通用技术的研学课程,面向有一定能力的学生,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深入研究某一个技术领域的综合性现实(创客项目)问题,如“便携式驱蚊装置”“桥下积水报警装置”。2008年以来,我们共辅导技术类研学课题项目38项,多次获得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等奖。第四层是竞赛课程,面向拔尖学生,开设了针对发明创新竞赛的短期竞赛课程,如发明项目的《创新设计与制作专题》、电子项目的《电子创新大赛专题》、caxa和悬臂梁项目的《技术设计大赛专题》等。辅助项目:项目是为了让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内容,内化知识与技能,那么如何让学生快速理解项目。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个项目的全过程呢?这就需要开发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的校本教材来辅助这些创客项目。最开始,我们老师是用卷子纸把一些项目实施的注意事项、制作过程列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完成项目,后来我们想不如再补充一些校本的东西形成一份校本资料,于是这份资料就兼具了资料补充、实验报告、过程记录、考核评价等功能。我们的撰写原则是:精选核心教学内容、以项目为主导、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突出过程评价。我们的开发策略是:按照“开发、使用、反馈、再版”模式进行滚动。现在我们已经印刷使用了两轮,改版了两次,包括必修、选修、研学、竞赛系列7本教材。我们也通过问卷调查,吸收学生的意见,不断改版完善我们的材料来更好的辅助项目教学。记录项目:有了辅助项目的校本教材,还要在教材中设计各种表格,将学生在发现问题。方案设计、绘制图纸、制作过程记录下来,这些记录中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甚至创新人格,既便于学生梳理和反思、又便于教师根据这些过程给出课程评价成绩,使得课程的评价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测评性。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它的特殊性决定了过程性评价是该学科发展的内在的迫切需要。这两方面的能力的提升往往通过终结性评价的笔试较难体现,因此更需要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创意灵感、设计制作、合作讨论等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在通用技术学科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能力的提升。在每个项目中,我们通过表格和照片的方式记录学生在项目制作过程中的创意方案、设计过程制作成果。保障项目:除了校本教材外,还需要创建一个以开放和情景为特征的创客空间来保障STEM项目的顺利实施。一个好的创新环境能让受教育者得到启发、获得灵感、认识更为深刻。为此,我们特别注重技术创新环境的开发和利用,按主题将“工艺与材料”“急救常识”等相关知识和“戚发轫”“朱光亚”等技术专家的介绍,制作成展板悬挂在实验室内墙面。将“思考影响人生、双手改变世界”和“让科技融入理想,用创新点亮人生”等标语挂在实验室前后,营造出了较浓的技术教育氛围。我们在楼道悬挂了展示师生作品的展板,在技术情景中鼓舞着学生树立从事技术探究的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此外,我们完善了安全标志标示,补充了实践项目需要的设备和工具,最大可能地保障学生顺畅地完成“做项目”的过程。我们还建立了开放实验室制度,每天中午都安排教师在实验室为学生自发前来进行创新制作提供帮助,从时间和空间上保障学生有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好了,今天小编就讲到这里了,下次见吧。

事必大逆

浅谈科学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课题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后,课题也就进入了总结阶段,撰写结题报告也就成为了重点工作,因为结题报告既是对课题研究所有成果的一次总结,又是课题成果的全面展示,还是课题成果与否的一个标志。依据蓝译总结的经验看来,要写好课题的结题报告,可以从以下三步走:一是要先将课题研究的材料进行充分地汇总、梳理。这是撰写结题报告的前提,研究者可以依据课题方案对各子课题进行归类总结,看看子课题是怎样操作、推进的,进行了哪些实验,有哪些材料,取得了哪些具体成果,子课题之间有没有进行交叉研究等。如果材料太多,那么有必要先进行科学取舍,然后再进行总结。二是要考虑课题研究成果的展现形式。一般来说,课题成果不是一份结题报告就能全部展现得了的,因为一份结题报告通常也就数千字,长的也不过两三万字,所以对于结题报告的写作,应当用简练的文字清楚地把成果表达出来,具体的操作只能做简洁的概括,必要时也可以在课题结题报告外配上附件,将成果详细地展示出来。同时还要结合自己课题的特点,选取合理的展示形式,让自己课题更具说服力。三是进行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这个环节比较重要,直接关系到课题能否顺利通过专家的结题审核。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结题报告的几个方面要点。1.课题的提出。一般主要是交代清楚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以及在研究时处于怎样的一个大背景之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研究问题抬得太高。2.课题的界定。由于一个课题一般只能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中进行研究,其成果也就只能在某一方面行之有效,所以有必要对课题进行界定,特别是对课题中一些关键词的概念进行界定。3.课题的研究原则和方法。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题实验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当根据课题选取恰当的原则和方法,并在实验中坚持遵守,在研究成果中有所体现。4.课题的研究过程。主要是简单地回顾课题的运转情况,一般可分成两个方面来写,一是对课题研究的几个阶段做一个简明介绍,简单说明每一阶段的研究重点是什么,具体是怎么做的;二是对子课题运转情况的介绍,也就是将课题的主要子课题的研究侧重和运行情况做一介绍。5.课题的研究成果。其能否有效地表达出来,会影响到课题的成功与否,以及能不能通过结题的专家审核。在思想理念层面,应当提出一些具有个性特色的思想理念,并能为大家所接受;在实践操作层面,可从方法与途径、模式总结、数据图表统计与分析等角度将课题的做法表述出来。6.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一般来说,是有了问题才会研究,才会有创新,才会有成功,而且进行课题研究,都要把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归结出来,看看是如何解决的。所以在结题时,应当把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这有助于促进我们去深入探究,也许是下个课题的起点。7.课题的附件。一份结题报告,不可能把课题实验中每个方面都详细地写出来,所以我们就有必要通过附件的形式进行补充。以上介绍的是撰写结题报告的几个基本方面,当然了,每个课题都有其独特的地方,这就需要作者根据自己课题的研究情况做一定的调整。总之,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自己的课题成果充分而精彩地展现出来。

麋与鹿交

冯长根:今天我们怎样做科研

1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中国科协前主席韩启德院士曾经说,一个人要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大概要经历10多年时间,因为对科学技术真正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为了理解科学技术,请重视良好的交流。成功的科学家经常出现在学术交流中,本专业的学术会议他们一个不落,本专业的学术期刊中总能发现他们的论文。经常听到专家说,有机会看见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对自己的成长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明天你就要成为他们之一。要到真正的图书馆去,浏览相关学科的学术期刊和书籍。请问:世界上最优秀的思想在哪里?答案是在图书馆的图书之中。厚重有深度的内容还是需要通过书籍传播,许多优秀的科学家还是习惯从书籍当中获取人类对世界的深度思考和认知。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研人员?科学家的天职和主流品格是以科学技术成果造福人类、服务时代。经常思考什么才是好的课题是你必修的功课,也是非常值得的。课题要到科学技术前沿和难处找一找,到经济社会、企业的急需之处找一找,到小康生活的日常之处找一找。科技界前辈们十分重视对学术文献的调研,就是因为这能帮助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帮助他了解什么是好课题。3科研也需要考虑公平。科研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公平地对待与你共事的人。现在,科学研究一般都需要许多人组成团队一起工作,每个人都要做出各自的贡献,同时也希望获得认可。在完成了实验要发表学术论文时,有贡献的人就可以署上名。从1982年开始导师就带着我发表论文。署名是这样的:我的一位导师TerryBoddington,姓的第一个字母是B,排第一,我的姓的第一个字母是F,排第二,我的另一位导师Peter Gray,姓的第一个字母是G,排第三。岁月流逝,谁署名第一,谁署名第几,产生了意义:这关系到公平。有些人为署名顺序耿耿于怀,难免影响科研上的合作。这里最重要的原则是有贡献的人应该得到认可,这不仅应该反映在所发表的署名(以及署名的顺序)上,而且在口头报告和非正式场合中也应该得到体现。一位走向成功的人士,总是不会忘记在任何场合指明某个科学认识,应该归功于某人的贡献,不能把这种公平仅仅给予那些大科学家和著名科学家。4请把论文发表出来。当我们谈到发表学术论文的时候,许多人会有一种活思想:“我有什么好写的呢?”产生这种思想是很容易的,因为你做实验很累,你做研究很费劲,如果你是医生,你给病人看病忙得都没有休息时间,因为你还不知道刚刚得到的结果是否到了可以被发表、允许发表的程度。但无论我们喜欢与否,将研究数据和相关事实公布出来都是科学研究走向成功的关键之一。老资格的专家从经验中知道,在科学共同体中,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就是看有没有研究成果,多数时候这就意味着学术论文被同行专家审核通过并且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有的时候,你的确想到了把前一个实验的结果写出来发表,但只是下一个实验看起来马上就要做完,其结果可能更好,你就犹豫了。实际情况是,无论你的研究做得多么好,无论你的下一篇论文多么重要,在多数专业和领域中,成功取决于你已经发表了什么。5搞科研需要抽象思维。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发表学术论文呢?这倒值得说一说。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小学的课本上有一个“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在世界科技史上有阿基米德洗澡发现浮力定律的故事。几乎同样的故事,前一个历经岁月而停留在文化的层次上,现在作为课文,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儿童的聪明榜样,而后一个成为科学殿堂中闪闪发光的明珠,作为科学定律无时无刻不在造福人类。的确,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放在科学的殿堂之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曹冲和阿基米德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这就是“抽象思维”。遗憾的是,眼下有相当一部分学术论文的作者,至今把自己的工作停留在“曹冲称象”的水平上。改变这种文化是当务之急。这样说来,从自己科研的成果中,发现科学的、工程的、技术的规律,这才是我们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要初衷之一。6要重视对话和积累。曾经有一位学生跑到我跟前说,他“要是早生二、三百年就好了”。这是不切实际的。虽然说科学技术的研究最终要化为一种个人的活动,至少对大多数专业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来说是这样的,但是,科学技术上最后成功取决于集体的努力,这中间包括具有各种互补技能的科技工作者,以及由他们组成的巨大的科学共同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取决于思想的共享、技术的发展和科学发现,而这些取决于历史的机遇,由此,二、三百年前现代科学初创期的确存在着较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机遇,但还要取决于全世界科学家之间的交流、对话,以及科学共同体积累。积极发表能为这种交流、对话和积累做出贡献的原创性学术论文,这也是我们发表学术论文的重要初衷之一。7重视撰写和出版最优秀的专业著作。我愿意与你一道畅想这样一件事:50年、100年以后,你专业的学生在图书馆的长廊里穿梭,他说:“我要找一本书,我导师让我一定要看看这本书。”而这本书就是你在50年前、100年前写的。如果你已经是一位多年的科技人员,那么考虑出专著并不是一件难事,你是科学技术学术圈中最有资格出书的人,你已经有了经验和积累,你可以为历史留下系统的文字。8成长为科技领军人才。我们满怀信心地相信,中国明天的科技领军人才,就在今天的年轻科研群体之中。领军人才的关键词是“带领并影响该专业该学科发展”,再看大家所发表论文的基本属性,正是推动相应专业或学科中某个方面的研究,论文中的创新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具有了重要意义。可见,只要你在做科研、发论文,你实际上是在赋予自己一些领军人才必须具备的学术要素。要参与重要科研,能在学科上专业上发挥重要作用的,总是那些开展重大课题研究的人。还有一个特点,能够成为领军人才的,总是会被已经成为领军人物的研究者所吸引,总是会参与学术优秀的人们的活动,总想知道这些人在研究什么、怎么开展研究的。9做世界级的专家。作为一名科技人员,你除了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世界级的专家,别无他求。第一,尽早建立你的国际学术声誉。第二,擅长写作和演讲,了解什么是最前沿的课题,让自己成为前沿课题的一个参与者,也就是所谓的“时势造英雄”。做到这两点,实际上意味着你必须让全世界知道你是谁。怎么样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你呢?这需要你在优秀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在顶尖的学术会议上介绍你的研究。很多人以为搞科研是最最重要的,相比之下,写论文和做报告不那么重要。这种想法并不正确。世界级的专家往往超脱了个人层面、学科组层面,能够站在本专业(本课题)科学共同体的层面进行思考和研究,他们有一种把本专业(国内国外)许许多多科研人员分散的、独立的智慧整合上升为科学共同体的集体(整体)智慧的能力。我们在中国科技界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很难碰上这种智慧的结晶。需要指出的是,有国际影响的专家必产生于科学共同体的有分量的综述报告、学术专著和那些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学术活动中。在他们的成长之中,必定向世界贡献出许多这种智慧结晶。10我们需要学术大师。这是时代的呼唤。我们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大师还远远不够,缺乏战略型的领军人才是目前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大师的出现和教育有关。1991年,钱学森院士曾经就科学技术帅才问题致信朱光亚院士。这是中国科协的两位前主席。钱老从4个层次提出了精辟的见解。一是现代教育体制,所谓“理工大学”,二是先进的学科、专业,三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四是博士制度。大师的造就和对重大问题的研究有关。有人认为,在重大问题的解决上取得重大突破,能够突破空间(国界)限制、能够经受时代的考验,是大师大作的三大特征。“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的名言说明大师之路是开辟之路、探索之路,也是不平坦的路。大师往往是概念、命题或者理论的化身。提出一个概念并不太难,难的是得到世人的认可。大凡大师,在概念、命题与理论的构建上必有创新。就实践而言,伟大的学问无疑是服务于时代与国家的,但更超越时代与地域,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作者:冯长根,系中国科协原副主席)来源:光明日报